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半導體發展趨勢報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半導體發展趨勢報告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半導體發展趨勢報告

半導體發展趨勢報告范文1

關鍵詞:節能;電源管理;功率半導體;智能電網

隨著環保問題日益引起重視,低碳、環保之詞充斥于各大媒體,引發了一系列關于環保問題的討論。其實。在我們討論環保問題之時,必須明確的一個前提是不影響現階段的生活狀態。試想,如果讓人們強調環保以至于回到過去“鉆木取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狀態,估計沒多少人會繼續堅持將環保的口號喊下去。因此,所謂環保,就是在現有生活水準基礎上盡可能減少對地球環境的破壞,直觀點就是盡可能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以緩解二氧化碳給氣候帶來的壓力。然而人類現代化生活所需要的正常能源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須在解決必要能源需求的基礎上實現環保的要求。

開源節流,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對于環保而言同樣如此。開源,就是充分開發如太陽能、風能、水利等可再生資源,而節流則是在相同生活需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能源損耗。對于半導體產業而言,環保的責任就是通過盡可能降低半導體產品的電力消耗以及由半導體產品帶來的電力節省來實現能源消耗的節流。

BP世界能源報告指出,2007年全球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來自于電子系統,累計耗電量超過17:IM Gwh(17.1兆千瓦時),這個數字還將以3%左右的速度不斷攀升。2007年,中國電子系統的能源消耗超過2.8兆千瓦時,僅次于美國,如果通過半導體技術將現有電能消耗節約5%,就相當于每年節省出5個三峽水電站的發電總量。

半導體的節能趨勢

無論從半導體廠商還是電源制造商的觀點來看(往往兩者有很多共同點),今后的主體發展趨勢仍將集中在進一步提高轉換效率,提升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及更低成本。電源的效率幾乎是電源技術與應用中永恒的主題,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和對節能環保的關注,更高的轉換效率意味著對能源的有效利用和減少能耗開支。以馬達驅動為例,近年來逐漸得到普及和應用的電力電子變頻調速技術就變革性地改變了全世界工業和家庭用的交流電動機的使用,并極大程度地節約能源。配合液晶顯示技術而來的背光源電力電子應用完全改變了傳統彩色電視機的市場、產品和消費。

Microsemi功率產品部應用工程經理錢昶認為,隨著電源系統功率處理能力的不斷上升和對系統體積不斷減小的要求,功率密度變成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不同于早期的體積重量要求主要集中在航天軍工等特殊領域,功率密度現在大量的民用產品和應用中也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便攜式電腦和手持移動通信設備就要求有極高的功率密度,使得設備本身變得更小超薄。另外,在中等功率范圍的應用中。例如集中式的太陽能逆變器和工業電焊機,設備體積和重量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高可靠性和成本常常是一對矛盾: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時,將會牽涉到使用更昂貴的材料或更多的元器件與電路。如何在此二者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和折衷也是未來電源技術與市場發展的主題之一。在通信電源領域,器件工作的可靠性歷來受到制造商和終端客戶的重視。半導體和系統的可靠性越高,生產廠商所承擔的產品保證所帶來的費用就越低,而且同時降低了用戶在設備維護方面的人工與成本。在可靠性與成本方面突破性的發展將依賴于半導體器件的新工藝技術,以及無源元件,特別是磁元件和電容的材料,設計和制造的進展。

直面設計挑戰

幫助工程師提升電源設計效率,一直是半導體廠商與電源系統工程師最關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能效依賴于半導體器件,電路拓撲結構和封裝技術的新發展或優化選取。

首先,從器件方面,功率型金屬氧化物場效應管(MOSFET)一直以來在小功率應用方面占主導地位。溝道柵極技術已普遍于低壓MOSFET以減小通態電阻從而降低損耗。而在未來幾年里,淘道柵極技術有向較高電壓MOSFET推廣的趨勢。所以這對于300V以上的功率型MOSFBT管是一個新變化。近些年來超結(SuperJunction)MOSFET發展也很快,對應于傳統的500V以上的平面MOSFET在通態電阻和電流密度方面具有競爭力,但是它的動態開關特性還是弱于平面MOSFET,從而使高頻高電壓應用仍然偏向傳統型的MOSFET。另外寬禁帶MOSFET器件。例如氮化鎵(GaN)和碳化硅(sic)MOSFET在研發中不斷取得的成就也表明這些新型的復合半導體器件會逐步走向商用化,極大提升系統能效,改變硅半導體目前在市場上的一統局面。

其次,工程師可以靈活運用各種各樣的拓撲結構以提高系統效率。像現在通信電源和服務器電源設備中常用的零電壓開關相移式全橋結構就是新拓撲加新控制的典范。在太陽能功率變換中,三電平二極管鉗位逆變器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作為一種新興的電路拓撲結構能在特定應用場合下提高能效。

最后,優化半導體器件或電路的封裝也是提高系統能效的一種積極手段。關于這點常常被人們忽視。優化的封裝可以直接改善電路中的雜散參數,例如寄生電感,從而優化電特性。實踐表明緊湊的封裝不僅減小電路體積,更重要的是能減小開關過程中的電壓電流尖峰。使用相對低電壓等級的器件將有利于減少損耗。另外,優化的封裝可改善系統散熱,以減低電路或器件的工作溫度,從而進一步降低損耗。

概括地說,從系統角度出發,認真選擇與優化器件,電路與封裝配合優化的控制方法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損耗,提升系統能效。

凌力爾特公司電源產品市場總監Tony Armstrong介紹,任何系統中的功耗都必須以兩種方式解決,首先,跨整個負載電流范圍最大限度地提高轉換效率,其次,降低DC/De轉換器在所有工作模式時的靜態電流。因此,為了在降低系統功耗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電源轉換和管理Ic必須提高效率,也就是降低功耗,并在輕負載和休眠模式具有非常低的功耗水平。特別是很多大功率系統都采用多種單階轉換或兩階轉換方法的組合來應對有關的熱量問題。然而,系統設計師面臨著一個以哪種方式來滿足特定系統需求的難題。電壓不斷下降的同時提高電流的需求日益增加,這持續促進了很多這類大功率系統的開發。在這一領域取得的大多數進步都可以追溯到電源轉換技術領域的改進,尤其是電源Ic和電源半導體的改進。總之,這些組件允許在對電源轉換效率影響最小的情況下提高開關效率,對提高電源性能做出了貢獻。這是通過降低開關和接通狀態的損耗、同時允許高效率去除熱量而得以實現的。不過,向較低輸出電壓遷移給這些參數施加了更大的壓力,這反 過來又導致了極大的設計挑戰。

節能方法大家談

當能效標準逐漸成為電子產品新的緊箍咒,各大電源半導體廠商不得不面對電源管理技術的全新挑戰。

節能減耗是電源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和方向。目前的國際國內標準對待機功耗,負載效率提出嚴格要求,比如EnergyStar、EPA等,對于半導體廠家來說要求提供更為有效方案來節能減耗。數字電源是另外一個發展趨勢,其具有傳統模擬所不具備的許多優勢,在通信電源,新能源等將會得到更多應用。德州儀器高級技術市場開拓工程師劉學超認為,對于電源半導體供應商來講,主要是通過新的控制方式和模式轉換來幫助提高效率降低功耗,在電源領域未來比較重要的發程熱點包括諧振控制技術、低待機功耗、超薄電源、LED驅動電源和數字電源。

半導體制造商正在開發多種創新技術,如全新的控制方法,可以省去附加的外部組件,從而也可以降低功耗。同時,雖然效率主要由所選擇的外部功率級設計和開關頻率來決定,但是半導體組件能夠減少I2R損耗。飛兆半導體亞太區市場行銷及應用工程副總裁藍建锎認為,主要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將會集中在提高功率轉換效率、組件集成度和降低待機功耗等方面。同步整流、交錯式拓撲和數字通信等應用不斷增多,未來數年,這三個方面將給電源和功率管理方式帶來重大的影響。

美國國家半導體(Ns)亞太區資深市場經理吳志民介紹。NS一直在提高電源產品的易用性和功率密度方面進行不懈的努力:客戶希望減少在電源設計方面的工作量,因此傾向于選擇易于使用的電源技術。電子設計業的專業化分工日趨明顯,許多客戶并非電源管理技術的專家,他們希望電源廠商提供容易使用的電源模塊,并且能夠提供相應的設計指導來加快產品設計進程。另一方面,由于現在的電子越來越朝著“輕薄”方向發展,供電系統占用越來越少印制電路板的板面空間,因此電源管理解決方案的功率密度必須不斷提高。美國國家半導體目前有多個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例如采用更高的開關頻率、更先進的封裝技術以及更精密的生產工藝。

安森美半導體電源及便攜產品全球銷售及營銷高級總監鄭兆雄認為,主體趨勢將是以創新技術來幫助電子產品提高能效,進一步推動綠色節能趨勢。舉例來說,目前液晶電視市場快速發展,就其背光源而言,仍是傳統的冷陰極熒光燈(ccFL)占主導地位;新興的發光二極管(LED)背光源與之相比,色彩表現更優勢,大幅降低能耗,且更加環保,但礙于成本因素,目前市場滲透率還相對較低,不過,LED背光源的液晶電視市場將在今后幾年內趕上及超過CCPL背光源。除了液晶電視背光應用,LED通用照明市場也將快速發展,隨著應用規模的擴大,將進一步從商業應用向主流消費及住宅市場滲透,讓用戶更廣泛地享受到綠色節能的好處。

更高層面的機遇

半導體發展趨勢報告范文2

針對今日電子雜志編輯和市場研究公司iSuppli的行業分析師王仁震先生提出的汽車電子行業的熱點問題,本次論壇邀請到的來自電源管理,存儲,傳感器和微控制器等各類半導體器件的供應商都給出了精彩的回答。

■今日電子:汽車的安全,信息,動力和網絡等系統有哪些新的需求和挑戰?越來越多的汽車電子系統提高了一致性和安全控制的復雜度,貴公司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OmniVisiOilTechnologies公司汽車產品高級市場經理Inayat Khajasha:OVT汽車產品定位于滿足輔助駕駛和安全視覺應用的規格需求。例如,圖像傳感器既可以用于車道偏離預警(LDW)或后視攝像頭及雨量傳感器,還可以用于駕駛員警示、乘員感測等。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是標準的缺乏。出現這種狀況,部分原因是汽車行業中整個基于視覺的傳感領域是一項新興的技術。

汽車對一致性和安全控制的要求越來越高。例如,車道偏離預警系統會向偏離車道駕駛的駕駛員發出警告,哪怕他/她可能正在進行調節DVD/CD播放器等活動。這一點也同樣適用于交通監測或自適應巡航控制。

飛思卡爾半導體亞太地區汽車電子部市場與系統應用總監Bernd Rucha:作為排名第一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Freescale有用于信息娛樂應用的廣泛的微處理器產品線,如剛剛推出的S12HY系列16位MCU,它能有效降低入門級汽車儀表板的成本和復雜性。此外,Freescale還提供完整的系統級解決方案、實時軟件和廣泛的軟件及工具第三方生態系統,以滿足包括先進的安全、車身電子、駕駛信息和通信系統對智能和連接性的需求。

富士通市場部高級經理王鈺:今天,在汽車應用系統,我們看到很多新的市場需求。很多消費類產品,如iPOD、USB、藍牙、移動電話、GPS、游戲機和移動電視等,都已經開始進入到汽車系統。越來越多的電子系統替代了傳統的機械系統。這就需要設計一個穩定可靠的車內網絡系統來把不同的電子模塊連接在一起。對汽車系統制造商來講,如何集成一個更好的對用戶友好的車內系統,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富士通的產品在汽車領域有很豐富的應用經驗,我們開發了不同的產品來很好地應對各種的車內應用要求,如車身應用、車內網絡連接、汽車安全控制和車內多媒體系統,我們都可以為客戶提供成熟的解決方案。對富士通來說,我們的挑戰在于,不斷的開發更低成本、符合汽車標準的產品,從而簡化客戶的開發和認證要求。

富士通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預見到了一致性和安全控制日趨復雜這一趨勢。我們已經開始和汽車廠家合作制定新一代的汽車系統級芯片來更好的簡化汽車電子系統,從而提高其整體可靠性。

Ramtron International公司市場拓展經理Duncan Bennett:Ramtron認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更高的安全水平、更成熟的信息娛樂設備和更高效的動力傳動系統,我們針對所有這些類別提供適合的解決方案。Ramtron的解決方案在多項安全應用中提升產品了的功能,并為工程師帶來便利。

安森美半導體全球汽車部策略市場營銷經理Richard White:汽車應用面臨不少新的挑戰,如節能、遙控開鎖和通信、安全和安防、廢氣管理,以及降低線束成本,其中后者正在推動著更新、更高效引擎管理系統發展,以及融入燃氣和柴油燃料注入等特性。業界被推動著朝向替代能源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方向發展。消費者也需要汽車提供更多的連接功能,并能夠接入信息娛樂系統和電子緊急呼救(e-Call)系統。受消費者需求和政府規范推動的安全系統也在帶動著汽車穩定控制、乘客安全和車道偏離系統領域的創新。車載網絡(IVN)正在取代線束,從而降低成本,并減輕車輛重量;諸如啟動一停止交流發電機這樣富有創新的新系統也在繼續推動減少廢氣排放,從而營造更加清潔的環境。安森美半導體為客戶提供寬廣范圍的功能和產品,如定制ASIC和ASSP,幫助客戶應對這些挑戰性要求。我們開發出眾多專門技術和產品,如信號調理(用于引擎管理系統中的多種傳感器)、驅動器(用于燃氣和柴油燃料注入)、多種通信收發器和電源(用于信息娛樂系統和電子緊急呼救系統),以及其他創新的解決方案(用于盲點探測和自適應前照燈等安全系統)。此外,安森美半導體還在開發先進的功能,用于支持高溫設備,以及靜電放電(ESD)保護和電磁兼容(EMC)功能,使得系統更為堅固。

隨著信息娛樂等系統在車輛內拓展了接入的范疇,這些系統必須將它們對車輛內乘客安全的可能影響考慮在內。安森美半導體積極致力于并持續與客戶協同工作,探尋既豐富乘客體驗又能提供安全環境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包括用于免提通信、語音激活信息娛樂系統和潛在危險預警系統的半導體器件。

MicrochipTechnology公司全球汽車市場總監Willie Fitzgerald:汽車電子產品的增長可以歸功于在安全性、舒適性、保險裝置以及駕駛信息等方面的更多應用不斷增長的需求。美國微芯科技公司的業務主要集中于提供成本低廉的、可靠的增值系統,供嵌入式設計人員開發各種各樣的系統,其中包括動力系統、車身控制、底盤控制、信息娛樂、安全以及駕駛信息系統。

■今日電子:汽車電子系統的設計周期較長,而消費者又都愿意嘗試新技術。貴公司/部門如何進行創新并提高研發和技術支持的效率,以滿足這一需求?

王鈺: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是贏得生意的關鍵因素。不僅對汽車廠家如此,對半導體供應商也是這樣。通過建立本地的產品開發中心和技術支持中心來快速的響應本地的客戶需求,富士通已經完全準備好了去應對這種挑戰。在技術支持方面,富士通已經從簡單的元器件級別的支持,升級到對客戶整體系統設計的支持。

Duncan Bennett:Ramtron在設計工具方面進行了龐大的投資,從而顯著縮短了開發項目的上市時間。過去幾年來,我們增加了更多的工程技術資源以支持客戶的汽車應用。我們亦大幅增強了團隊的實力以解決汽車應用的特定問題,如產品認證和報告等。

Richard White:安森美半導體積極開發業界需要更短設計周期的創新解決方案。雖然汽車產業的設計周期較長,但我們在PC和消費市場的設計中開 發出了很多IP,能夠利用這些IP,使其適合于汽車市場,從而縮短汽車解決方案的設計周期。安森美半導體充分理解汽車對嚴苛環境、可靠性和變更控制的要求,且通過復用IP庫和系統構建模塊,我們的工程師能夠快速地為安森美半導體的汽車客戶提供創新、可靠性獲得驗證的新解決方案。

安森美半導體為客戶提供的價值主張涉及多個方面。首先便是先進的技術,由此拓展至具備增強強固性、系統構建模塊和知識產權(IP)的能力,以及擁有訓練優良且經驗豐富的設計工程師、龐大的產品陣容、零缺陷的文化氛圍,以及能夠支援全球客戶的世界級物流、質量和技術支援團隊。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們帶給客戶的價值,安森美半導體在世界各地投資建立了解決方案工程中心及派駐系統設計師,負責了解客戶的整體系統要求,以及汽車產業的系統要求。

Inayat Khajasha:的確,為汽車生產產品和提供技術支持需要很多的時間和資源。不過,OVT的行政管理非常專注于支持和增長汽車業務。我們首次的傳感器部署開始于2005年,從那時開始,我們很快就開始開發十多種的產品(圖像傳感器)。我們有專門的銷售、市場、設計工程、產品工程、測試工程、質量及可靠性等多個團隊,每天處理汽車的相關問題。我們的大量設備僅用于內部的AEC-Q100資格驗證。我們在汽車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綜合經驗,也和各種硬件和軟件開發合作伙伴以及系統方案供應商進行合作。所有這些成就結合起來可以幫助客戶極大地縮短產品投放市場的時間。

Bernd Rucha:產品上市時間對每個領域都非常重要,汽車電子也如是。但是我們絕不會以犧牲質量為代價來縮短研發周期。作為半導體供應商,我們竭盡全力加速新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的推出。同時,也提供高效率的開發工具和其他支持資源以縮短整個設計周期。

Willie Fitzgerald:長久以來,無論半導體行業的研制周期有多長,Microchip公司都能夠通過較短的研制周期交付可靠的產品。Microchip公司的質量體系通過了ISO/TS-16949:2002認證,以確保客戶滿意。

■今日電子:有些人認為中國的汽車電子公司只是將國外產品本地化。您是否同意這一觀點?從技術發展水平的角度,您認為中國和全球市場的區別在哪里?

王鈺:不是這樣的。實際上,中國正在成為越來越獨立的汽車市場。汽車工業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政府的國家戰略。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看到本地汽車廠家開發出更多他們自己的汽車平臺。同國外的汽車開發相比,我們認為,主要區別還是處在不同的技術開發階段。中國市場處仍處在以成本驅動的階段。所以,系統成本非常敏感。

Duncan Bennett:目前,中國的汽車企業僅僅關注以更低的成本實現產品本地化,這是規模小但快速發展的中國汽車行業所推動的。中國的制造商要在國際舞臺競爭,便需要將質量進一步提升,中國供應商需要達到AEC-Q100、PPAP規范以及所有相關質量機構的要求,這些要求在世界其他地區的汽車行業已是一項標準。

Richard White:我們并不認同這種說法。安森美半導體在中國和亞洲地區都有著強大的業務覆蓋。我們公司超過50%的銷售收入來自亞洲和中國地區。中國對海外電子模塊進行本地化是目前大多的設計現狀,但同時呈現的趨勢是,隨著中國本地公司掌握更多專業設計技術,本地設計含量正在增加,而且質量水平也越來越高。我們已經看到許多本地電子設計,特別是針對中國本土市場的設計,我們相信這個趨勢將持續下去。這就是為什么安森美半導體持續在中國投資、強化銷售與技術支援以及制造和物流的原因。作為汽車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致力于成為中國當前及未來汽車市場的重要供應商。

Inayat Khajasha:我深信中國有大量的人才。我訪問過十多個有汽車供應商和OEM的城市。中國不僅可以對海外開發的產品進行本土化,而且也能夠生產極好的汽車,比如FAW的豪華轎車(我曾經駕駛過140km!)這輛車幾乎具備了美國或歐洲汽車所具有的一切。

■今日電子:安全和引擎控制等復雜系統的發展需要半導體廠商,終端電子產品廠商和汽車制造廠三方的合作。您是否覺得在這三方中汽車制造廠占主導地位?

王鈺:今天,在半導體廠家和汽車廠家之間,會有越來越多的直接合作。很多新一代的產品都是在和汽車廠家合作之下開發出來的。所以,老的合作關系正在被改變,新的三方合作關系將會比原來溝通得更好。當然,有一點是不會改變的,在新的合作關系中,汽車廠家處在非常強勢的地位,而且在將來會更加明顯。

Richard White:我們預計OEM會繼續將系統級設計工作外包給一流供應商,而一流供應商也會繼續將系統級設計工作外包給半導體元件供應商。我們的客戶要求我們更多地參與設計和開發系統電子產品,其中包括提供系統電源和完整信號通道的元件。

Inayat Khajasha:OVT實際上已經加入了這種三角形關系。事實上,還有另一個方案供應商――也就是與廠商和半導體供應商合作的系統集成商。通過協同合作,我們顯著縮短了系統開發時間。此外,在實際中,OEM很少(除了生產半導體、系統和汽車的BYD)直接從半導體供應商采購,因此極少了解半導體或傳感器領域的進展。因此,我們主動為OEM開設傳感器開發和技術趨勢的培訓。這樣做,他們在與直接供應商做生意時會更加自信。事實上,我們的舉措非常受有關各方的推崇――其中包括半導體供應商、系統集成商、汽車供應商和OEM。

■今日電子:繼CD/DVD、MP3和電視顯示屏之后,越來越多的消費電子產品有望被移植到汽車之中。您認為什么將是下一個被大量移植入汽車的產品?

王鈺:汽車的信息系統,包括車上的監視和傳感器系統,告知車主汽車的各種狀態;以及車內的多媒體娛樂系統,包括游戲和因特網連接等。

Duncan Bennett:目前的增長領域是現有消費電子產品的接口,iPOD、藍牙和USB接口正在迅速成為汽車的必備功能。人們了解到汽車行業無法跟上消費電子行業的發展步伐,因此正在推動消費電子產品進入汽車應用。

Richard White:汽車在增強連接和接入功能方面的趨勢將持續下去,因為消費者在推動著電子緊急呼救系統(e-Call)、衛星廣播、視頻以及互聯網接入等系統領域的持續創新。新的服務將包括實時交通報告、道路關閉警示、鄰近購物中心、加油站和餐廳位置數據、天氣和其他導航信息,以及MP3播放器和其他消費設備的方便連接等。

Inayat Khajasha:有許多提供便利的設施會用到攝像傳感器――比如后視攝像頭、360。視野(或頂部視野)、盲點監測、停車輔助、自動雨刷、車頭燈彎曲和亮度調節等。

Bernd Rucha:在中國,導航系統越來越多的被用到汽車信息系統中,我們期望未來幾年能有更快的增長。汽車電子的創新步伐最終將受到環保、健康和安全,以及網絡這幾大趨勢的影響。

■今日電子:貴公司未來三年將哪些技術或產品?

王鈺:富士通將會投資開發更多車內網絡和娛樂系統的技術和產品。

Duncan Bennett:Ramtron將陸續推出能夠改善速度、密度和提高性能的新產品,并且繼續致力于開發新的技術和改進現有的技術。

半導體發展趨勢報告范文3

關鍵詞:電子材料與元器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1-0090-02

一、電子材料與元器件課程簡介

電子材料與元器件課程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基礎性課程,是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基礎。進入21世紀后,隨著以集成電路技術為基石的電子信息技術的加速發展,各類電子器件及系統都在朝著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發展,而其中的集成化不僅意味著要盡可能地實現系統中電路的單芯片集成,而且要實現將包括聲、光、電、磁等物理量感知的傳感器集成在系統中,實現多功能集成[1]。

處于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鏈前端的電子材料與元器件是眾多核心基礎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計算機網絡、通訊、數字音頻等系統和相關產品發展的基礎[2]。

二、電信學院電子材料與元器件課程參考教材內容的選取

我院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采用科學出版社出版、王巍主編的,普通高等教育電子科學與技術類特色專業系列規劃教材《現代電子材料與元器件》作為“電子材料與元器件”課程的主要參考教材,其內容涵蓋了電子信息技術中的主要電子材料與器件類型。筆者結合國內外研究動態、應用前景及發展趨勢,并考慮我院微電子教研室及教師的研究特長以及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對授課內容進行了適當的增減。

1.增強半導體材料內容。半導體材料是集成電路的基礎,在信息的存儲、傳輸、加工處理和顯示方面都有重要的應用[1]。筆者授課過程中除了介紹半導體材料結構、性質、制備工藝方法外,還增加了有機半導體材料、液晶材料等相關內容,為集成電路的設計與制造、發光顯示儲備了扎實的半導體材料基礎知識。

2.增強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內容。授課時,詳細介紹了光纖材料、激光材料與器件,還增加了半導體中光吸收及光電效應基礎知識、光電導效應型與光伏效應型光敏器件相關內容。

3.增強敏感陶瓷材料與器件內容。除了講解常見敏感陶瓷器件特性及應用外,增加了各種敏感器件結構、制作工藝和ZnO、SnO2等無機敏感陶瓷材料和有機敏感材料的制備方法、工藝等內容,為信息技術中傳感器的設計與制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4.增加了化合物晶體缺陷化學內容。鑒于我校電子科學與技術相關教師在傳感器、光電、太陽能電池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國內外對于高性能敏感陶瓷材料與器件和太陽能電池等涉及到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方面的迫切需求,結合筆者在納米半導體材料與器件方面的研究,授課中增加了缺陷化學表示方法、晶體中缺陷平衡、雜質對晶體中缺陷平衡影響、晶體中點缺陷擴散與分布等相關內容。為敏感陶瓷材料制備,太陽能電池材料制備奠定良好的基礎。

5.弱化磁性材料與器件內容。考慮到磁性材料的獨特性,授課時只講述磁性材料特性、應用,對于磁性元器件內容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

三、課程教學方法改進

1.課堂講授與研討并行。該課程采取課堂講授與研討并行,學習與研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提倡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研討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汲取、創造知識的興趣。通過研討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整個課堂教學成為教師為輔、學生為主,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互動的網狀結構[3]。

研討的內容可以為教師擬題,學生自選。采取分組討論,并且每一組派代表到講臺上進行相應內容的講解,所有學生進行討論。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出擊去學習、解決相關問題,最終實現教師傳授、學生自學研究、教師與學生相互解惑的教學模式。

2.與實驗中心“聯動教學”機制。我院傳統課程講授往往局限于普通的多媒體教室,學生無論是聽取教師傳授還是互動研討都是憑空進行學習和理解。筆者講授該課程是采取與實驗中心“聯動教學”模式,使傳統的課堂講授與研討“搬入”實驗中心相關實驗室進行,學生在真實接觸電子材料的制備和元器件制作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并能夠更好地啟發并鍛煉學生提出問題、分析研討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該課程的講授采取二分之一學時分配機制,即:一半學時在普通多媒體教室進行;一半學時在相應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實驗室“聯動教學”進行。

3.多媒體教學與實驗教學相輔相成。多媒體教學是指采用計算機和視頻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它有其自身鮮明的特色,如信息量輸入緊湊、量多、質高,文字圖像清晰直觀、風格多樣,內容豐富等等[4]。電子材料與元器件課程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能豐富多彩地演示各種元器件結構、半導體材料的制備工藝等相應的教學內容。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輔以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電子材料制備、元器件制作相關設備,更清楚地理解相應的原理。并且安排相應的配套實驗,讓學生真正能動手接觸實物,不但可增強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電子材料及元器件實體的感性認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4.理論考試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素質教育的電子材料與元器件課程學生評價機制應該區別于傳統的僅考試評價方式,教師應將學生的平時表現、理論基礎知識掌握、實踐動手能力、科學研究(綜合訓練項目)等納入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中。課程考核除了前面提到的配套實驗外,還包括平時表現、考試和綜合訓練情況。考試是檢驗學生對電子材料與元器件課程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的手段,但不宜開發學生自身科學研究的潛力,有時更無法判別學生對所學知識是死記硬背還是融會貫通。我院本課程實施過程中要進行綜合訓練項目,即通過分組開展綜合訓練題目(題目可以是教師提出,也可根據自身知識儲備自擬),進行電子材料或元器件相關設計,最終形成綜合訓練報告,并且所做設計要分組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講解和討論。

5.學生對該課程授課的評價。雖然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過程中可提出一些創新性的方式方法,但畢竟只是從教師的角度去設計課程。我院在面向每一屆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開設電子材料與元器件課程后,開展學生對本課程講授內容、授課方式方法等的意見和建議的活動,并形成書面意見書存檔。從學生角度了解學生各方面的需求,集思廣益發揮學生對于本課程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方法。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特點以及電子材料與元器件課程性質及內容的分析,結合國內外研究動態、應用前景及發展趨勢,并考慮教學單位及教師的研究特長以及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對電子材料與元器件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教學過程中增強了半導體材料、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敏感陶瓷材料與器件內容,增加了化合物晶體的缺陷化學的教學內容。對電子材料與元器件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提出了課堂講授與研討并行、與實驗中心“聯動教學”機制、多媒體教學與實驗教學相輔相成、理論考試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學生對課程授課評價的改進,以便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本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巍,馮世娟,羅元.現代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第1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2]楊鋒.淺談電子材料與器件課程教學[J].北京:文理導航,2015,(4).

[3]王春雨,王春青,張威,溫廣武.“電子材料”課程教學實踐與提高措施探討[J].石家莊:價值工程,(2010),14.

[4]于英霞,劉小敏,張益華,謝鐳.多媒體教學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學中的應用和實踐[J].廊坊: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1(4).

The Reform in Teaching of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Component Course

ZHONG Tie-gang,JIANG Fang,ZHAO Wang

(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Huludao,Liaoning 125105,China)

半導體發展趨勢報告范文4

為慶祝即將到來的40周年紀念日,韓國三星電子公司董事長李潤雨在近日舉行的籌備大會上作了報告,提出了到2020年的遠景計劃。到那時,公司的營收將達4000億美元,在全球IT行業中具有統治地位,成為世界十大公司之一,在品牌價值上成為第五大公司,10年內將成為最受尊敬的世界十大公司之一。

為達此偉大目標,三星公司將作結構性重整,從把經營重點從整機和元器件逐漸調整為以軟件和解決方案為核心。與此同時,未來10年內公司將投資210億美元,新建再生能源和醫療電子設備業務,具體包括太陽能電池,混合動力汽車用充電電池、LED、生物電子和電子醫療設備五大業務以跟上時代的發展,并使其原先以存儲芯片、液晶屏、液晶電視和手機四大業務為主的經營更趨多元化。

今年世界半導體市場再度輝煌

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日前發表報告稱,今年的世界半導體市場將比去年驚人成長30.6%,達到3003億美元,是自2000年因IT泡沫飚升36.7%以來,增長率首次超越30%,銷售額也超過了歷史最高的2740億美元(2007年),市場表現奇佳,大出人們意外(WSTS去年兒月預測,今年將增長12.2%)。當然,增長率達到如此之高。也有2008年、2009年連續負增長的原因,相比2008年則是增長了15.4%。

報告特別指出,這次增長是貨真價實,最大的驅動力來自世界宏觀經濟的改善,人們已把今年3%的增長率,樂觀地調高到了4.2%。電子產品需求殷切,PC、移動電話、液晶電視以及半導體含量較高的電子產品增長都超過預期,預計2010年世界電子工業銷售額將達1.55萬億美元,比2008年的1.4萬億美元上升了10.4%。

半導體廠商吸取了以往的教訓,正嚴格管理庫存水平,控制產能,達到供小于求的效果,以促產品價格上揚。今年各類半導體產品都持增長態勢,DRAM發展最為惹人,可望竄升77%,重要產品包括NAND閃存、模擬電路、分立器件、LED和PLD等的增長都將跨過30%,其余有關產品也都將增長20%以上。

一季度世界存儲器市場貨俏價漲

據海外有關市場調查公司統計,今年一季度世界DRAM市場環比增長10%,超過95億美元,同比更狂竄165%,為近3年來之最。由于價格上揚,PC存儲容量有減,biti環比增長5.9%,低于上季度的17.5%,價格上調4%,也不如上季度的20%。但總的來看,DRAM因連續兩年削減投資,產量減少,供貨有短缺之憂,加上PC需求殷切,價格呈上揚之勢,經營環境良好。預計今年DRAM業投資將比上年激增80%,達78.5億美元。在世界10大DRAM公司中。一季度擴大了市場份額的公司有三星、Micron、力晶、茂德等,丟失了份額的公司則包括Hynix、Elpida、南亞、華邦等。

NAND閃存市場表現則相形見絀。今年一季度環比僅微增0.6%,達43.6億美元。該季度表現最好的是日本東芝公司,其在世界NAND閃存市場上的份額增加2.9個百分點,拉近了與龍頭企業――韓國三星的差距。此外,只有Micron的市場份額微增0.2%,其余公司都略有下降,幅度在0.2~1.4%之間。為重振雄風,三星于5月宣布,將對其半導體和顯示器事業的投資翻番,并宣稱采用先進的“20nm級”工藝生產閃存,但有公司透露,它的生產工藝或為27nm,尚不及Hynix 26nm,IM Flash的25nm,Sandisk/Toshiba的24nm。

世界太陽能電池市場熱風勁吹

在各國政府政策變動和太陽能系統價格下降的推動下,今年世界太陽能電池系統的安裝量將大幅上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今年2月份曾預測,今年世界太陽能系統安裝量將比去年增長64%,達8.3GW,但日前將這一數字進一步調升為增長93%,達13.6GW。

主要原因之一是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池市場――德國政府的太陽能電池安裝補助費即將下調,用戶將搶在之前安裝,導致需求激增,加之其他國家的補助費也將相繼于年底前取消,這無疑推進了用戶的加速安裝和市場的大發展。其次,由于太陽能電池板使用的硅材料市場出現供過于求。價格急落,太陽能系統的成本隨之下降,投資回報率提升,可維持在1096以上。明年市場被繼續看好,預計將續增49%,達到20.3GW。

第二屆“時代民芯”杯電子設計大賽啟航

日前,由北京時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協辦的第二屆“時代民芯”杯電子設計大賽正式開鑼,本次大賽將以該公司自主研發的32位SPARC V8架構MCU為核心,以“智能中國”為口號,繼承第一屆大賽提倡創新、拓展自主產品應用領域、激勵應用開發人才、促進行業發展的宗旨,鼓勵國內電子工程設計人員專注于嵌入式設計技術應用,推動他們不斷發揮創意,設計出智能、新穎、實用又可靠的應用產品。

據北京時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元富介紹,在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大賽基礎上,大賽組委會對第二屆大賽做了更加精心的準備和安排。相比第一屆,本屆大賽有以下三大特色:

一、從第一屆大賽的8位MCU到第二屆的32往MCU,隨著嵌入式應用處理越來越復雜,對處理器的要求越來越高,從技術發展方向上,32位MCU將成為發展趨勢。

二、基于第二屆大賽所選用產品32位MCU的復雜性,大賽分方案設計和方案實現兩個階段進行,整個大賽歷時近一年半時間,將對兩個階段分別進行獎勵。

三、總獎金高達25.4萬元,超過第一屆的總獎金24萬元。

四、加強對高校的宣傳,以吸引更多的在校大學生來參加比賽。

半導體發展趨勢報告范文5

現在,當人們買車時,新車配置單上類似倒車影像的功能已經不算新鮮,一些高端產品甚至還會裝備360度全景停車輔助系統,在停車的時候傳統的反光鏡已然成為擺設,駕駛員只需盯著車內屏幕就能看到車輛周圍的情況。

這項功能雖然使用方便,但卻給工程師們帶來了不小的難題。首先,為了實現全景影像,需要在車身外部裝載至少四個攝像頭,而且每個攝像頭分別布置在車身四個側面的最遠端。和其他車內電子裝置一樣,傳輸信號的線纜密布車內,就像人體內的神經系統,為了避免出現錯亂,在布置走線的時候不僅要十分小心地避開發動機等其他熱源和電磁干擾的部分,還要在外面加上各種保護層。

把復雜變簡單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曾經一向專注于有線及無線通訊半導體業的美國博通公司決定進軍汽車行業,推出了BroadR-Reach汽車以太網產品系列,根據博通汽車網絡產品高級產品線經理Timothy Lau的介紹,憑借單對雙絞線在結構上的優勢,與傳統LVDS屏蔽線纜相比,不但可以降低80%的互連成本和的線纜重量,還能實現車內100Mbps的傳輸速率。

“博通過去是以以太網基礎設施、手持式設備和家庭寬帶為主要業務,汽車是我們的下一個細分市場!” Timothy Lau對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他拿出了一份分析數據,上面對2005年~2014年的汽車半導體需求進行了統計和預測,不難發現,在經歷2009年的下滑探底之后,2010年開始已經進入到快速上升通道,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需求量的增速也在加快。

Strategy Analytics公司汽車行業分析師Kevin Mak對此有著更高的期待,他說:“汽車視覺和傳感系統的性價比在持續提高,現在已經使得在種類繁多的汽車中采用多攝像機全景系統成為可能。盡管經濟衰退、新車型推出緩慢,但是很多研究報告仍預計,到2018年,所采用的停車及駕駛員輔助系統將多達9000萬部。”

與其他網絡技術相比,因為成本和技術成熟度等方面的限制,光纖和一些其他的網絡技術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難,而以外網既是最早出現的網絡技術,發展步伐也是最長遠的。而BroadR-Reach系列產品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簡單的線纜結構降低成本,同時支持更大的傳輸速率。

聯盟覆蓋

那么,現在真的到了把這項技術搬到汽車里面的時候了么?通常來說,由于涉及技術專利等費用,各大主機廠往往更愿意對此持保守態度。為了打破這樣的局面,2011年11月9日,博通公司、恩智浦半導體公司、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和哈曼國際公司宣布,成立一個特別興趣小組:OPEN聯盟,目的就是要共同促進以太網技術在汽車互連中的廣泛采用。

目前已經吸引寶馬、現代等整車廠也加入到了OPEN聯盟當中,這對于以太網技術在整車上的應用起到了推動作用。Timothy Lau還特別透漏了一個正在準備投入使用的車型。他說:“在年的新款寶馬X5車型上,我們將看到使用這項技術在360度全景停車輔助系統中得到應用。”

Broadcom公司副總裁兼PHY業務部總經理Kevin Brown表示:“為了定義未來的汽車網絡,我們正在與業界領導者緊密合作。通過成立OPEN聯盟,我們將能夠獲得寶貴的深度信息和強大支持,進而促進BroadR-Reach以太網技術作為開放的行業標準而得到快速采用。向業界開放BroadR-Reach以太網技術,有助于制造商實現更大的帶寬、極大地降低互連成本并為眾多車輛提供更多的新鮮功能及應用。”

未知的科技體驗

從發展趨勢上看,在過去的10年里,車內電子產品的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在數量增加的同時,復雜程度也在上升。攝像頭、車內診斷系統、信息娛樂系統等遍布車內,儀表板顯示控制系統也正在向計算機化神經中樞演變。這些都導致現有帶寬需要面對極為龐大數據流量的挑戰。

半導體發展趨勢報告范文6

國外學術界對在研發環節進行合作的產業聯盟(國外稱為研發聯盟,即R&DConsortium)進行了大量研究(如VinodKumar&SunderMargun,1995;Hagedoorn&[BFB]Narula,1996;Chatterji,1996;Dutta&Weiss,1997;Sakakibara,1997,Odagirietal,1997等等),這與發達國家產業聯盟的實踐特點有密切關系。個別學者對發展中國家(地區)的產業聯盟進行了研究(如JohnAMathews,2001),研究的視角也是技術研發合作。最近幾年,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大量的在技術標準環節進行合作的產業聯盟,國外對此類產業聯盟(國外稱為StandardConsortium,或Standard-SettingOrganization)的研究也大量出現(如CarlShapiro,2000,2001;MarkALemley,2002;AndrewUpdegrove,2006等等)。國內一些學者介紹了國外研發聯盟的理論(如李東紅,2002;鐘書華,2004等),但是未見到對國內產業聯盟實踐的調查研究報告。

本課題組對中關村二十余家產業聯盟進行了調查研究,同時收集了部分國外的典型案例。本報告在綜合國內外實踐形式的基礎上,對產業聯盟的內涵進行了界定,并歸納出產業聯盟的五類實踐形式。

一、產業聯盟的概念、特征和理論

(一)產業聯盟的概念

根據國內外產業聯盟的實踐,我們認為產業聯盟是市場經濟中的企業間組織,為解決特定的產業共性問題而設立。產業聯盟具有四個基本特征:

產業聯盟是企業間組織。在產業聯盟中,企業仍然保持獨立性,產業聯盟是在獨立企業之上的組織形式。產業聯盟可以吸收學校和研究機構參與,政府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但是企業應當是產業聯盟的主體。

產業聯盟具有正式的法律形式。產業聯盟的法律形式可以是書面的合作協議,也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組織,如公司、各類非盈利組織。

產業聯盟有特定的產業目標,為產業發展創造條件或環境。產業聯盟是為特定產業目標設立的組織。產業聯盟的目標通常是解決具體的產業共性問題,如研究某些共性技術,設立某項技術標準,打造某一創新產品的產業鏈等。產業共性問題可以是某一區域或國家內產業共性問題,也可是全球產業共性問題。

產業聯盟具有明確的存續時間。由于產業聯盟的目標是特定的,一旦設定的產業目標完成,產業聯盟就要解散或轉型。

(二)相關組織比較

產業聯盟與行業協會是兩類不同的組織。首先,二者的目標不同。產業聯盟為特定目標而設立,如共同研發某項技術。行業協會成立時一般不設特定目標,只設定“促進行業發展”等一般性目標。第二,成員組成不同。行業協會受到地域的限制,一個地域層級的一個行業設立一個協會。產業聯盟不受地域限制,成員可以跨地區甚至跨國,同一地區的同一行業也可能產生多個產業聯盟。多數產業聯盟需要挑選成員。第三,法律形式和治理方式不同。行業協會一般為正式注冊的非盈利社團組織,治理機制明確規范。產業聯盟的法律形式多種多樣,如合資企業、正式或非正式的非盈利組織等,且各類組織的治理機制差異很大。第四,存續時間不同。產業聯盟在完成特定的目標后就要解散或轉型,行業協會則長期存在。

產業聯盟與企業聯盟(或企業戰略聯盟)有聯系也有區別。法國學者皮埃爾?杜尚哲(PierreDussauge)和貝爾納?加雷特(BernardGarrette)提出了獲得廣泛認同的關于企業戰略聯盟的定義(《戰略聯盟》(CooperativeStrategy),皮埃爾?杜尚哲(PierreDussauge)、貝爾納?加雷特(BernardGarrette)、李東紅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企業戰略聯盟是獨立企業間建立的長期合作關系,聯盟以共享資源和能力為基礎,以共同實施項目或活動為表征。企業戰略聯盟不包括企業單方面實施的項目或活動、單獨承擔風險和收益的活動,如許可生產等。產業聯盟可以看作是企業戰略聯盟的一種特殊類型,其特殊之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解決特定的產業共性問題為目標。企業戰略聯盟的目標既可能針對產業共性問題,也可能正對企業問題,但實踐中絕大多數是針對企業問題。二是成員數量較多,常常由產業中眾多企業組成。企業的戰略聯盟多數是兩家企業間的合作,少數是企業間的多邊合作。

(三)產業聯盟的理論分析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協調生產的主要資源配置方式。在企業內部,生產依靠行政管理來協調。在企業外部,市場價格調節生產,生產的協調通過市場交易完成。實踐中,市場上存在大量的企業間組織,產業聯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類型。市場上為什么會出現產業聯盟這種組織形式而不是通過企業或市場來解決問題呢?一些理論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產業聯盟形成的原因。

外部性理論認為產業聯盟是產業共性問題內部化的組織。市場上存在大量的產業共性問題,產業聯盟是外部性內部化的一種方式。在單個企業看來,產業共性問題是外部問題。隨著企業對產業共性問題的重視,企業自覺建立產業聯盟,產業共性問題就成為產業聯盟的內部問題。當前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是政府政策與產業聯盟的結合。外部性問題是政府政策的重要目標,政府通過制定支持產業聯盟的政策解決產業共性問題常常可以取得較好效果。產業聯盟是企業主導、市場導向組織,政府通過支持產業聯盟來解決外部性問題往往比直接干預生產活動更加有效。

交易費用理論認為產業聯盟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節省成本。科斯(RonaldHCoase)認為,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可以互相替代的資源配置方式,兩種方式的運行都是有成本的,市場方式需要支付市場交易費用,企業方式需要支付企業組織費用。合理的企業邊界處于“邊際組織費用=邊際交易費用”的均衡點。威廉姆森認為交易費用主要由交易過程的不確定性、資產的專用性、交易的經常性三個因素形成。產業聯盟是介于企業和市場之間的一種資源配置手段。在某些情況下,產業聯盟可以減少市場的交易費用,也可以節省企業組織費用。例如,產業鏈合作產業聯盟可以減少市場交易中專用性資產的不確定性,同時企業專業化分工可以避免公司內部投資帶來的組織費用過大問題。

資源基礎理論認為產業聯盟是企業獲取外部資源的重要手段。企業本質上是資源的集合體,企業的資源具有“異質性”和“非完全流動性”兩個重要特性,因而企業擁有稀有、獨特、難以模仿的資源和能力,這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當企業遇到行業共性問題時,單個企業往往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足夠資源,包括:技術、市場、資本、知識產權、品牌、公共關系等等。產業聯盟是企業共同投入資源解決產業共性問題的有效工具。

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理論認為產業聯盟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企業在有些情況下特別是在成長過程中,難以單獨依靠自身力量達到規模經濟或范圍經濟。產業聯盟可以幫助聯盟內企業共同實現規模經濟或范圍經濟,如聯盟成員通過聯合采購、聯合銷售、聯合開發或者共同投資基礎設備等達到規模經濟。產業聯盟形成的規模經濟或范圍經濟還具有一些特殊優勢:企業可以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可以避免規模擴張帶來的大企業病,可以保持多方面的靈活性等。

組織學習理論認為產業聯盟是企業共同學習的平臺。由于企業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企業必須不斷學習,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企業通過學習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以謀求競爭優勢。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競爭日益激烈。一國之內的企業在外部壓力下開始尋求合作以提高競爭力。企業參加產業聯盟的一個重要動因就是學習,包括聯盟企業間的互相學習和聯盟企業共同學習國外先進技術。

二、產業聯盟的實踐形式

根據產業聯盟內企業間合作的環節,可以將產業聯盟的實踐形式分為五類:研發合作產業聯盟、技術標準產業聯盟、產業鏈合作產業聯盟、市場合作產業聯盟、社會規則合作產業聯盟。

(一)研發合作產業聯盟

研發合作產業聯盟(簡稱研發聯盟)是以合作研發產業共性技術為目標的產業聯盟。由于技術進步的加快和全球競爭的加劇,各國企業和政府日益重視聯合研發產業共性技術。企業共同投入資源組建研發聯盟,政府對研發重要技術的聯盟常常給予資金支持。研發聯盟有利于集中研發資源、實現能力互補和分擔研發投入的風險。

國內外存在大量的研發合作產業聯盟的案例,其中一個典型的案例是日本和美國在半導體產業競爭中采用的研發合作產業聯盟(范寶群:“在戰略高科技產業建議加快建立同行業企業‘競爭前研發’聯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報告》,2006年。)。1976~1979年,日本政府出資支持富士通、日立、三菱機電、日本電氣和東芝5家主要的日本半導體公司組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研發合作產業聯盟(VLSIconsortium),合作研發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生產技術,幫助日本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成功實現產業趕超。1987年,美國政府出資支持IBM、TI、Lucent(AT&T)、DigitalSemiconductor、Intel、Motorola、AMD、LSILogic、NationalSemiconductor、HarrisSemiconductor、Rockwell、MicronTechnology和HP等13個主要半導體公司組建半導體技術研發合作產業聯盟(SEMATECH),合作研發半導體產業的先進制造技術,幫助美國半導體企業重新回到了世界第一的競爭地位。

(二)技術標準產業聯盟

技術標準產業聯盟(簡稱技術標準聯盟)是以制定產業技術標準為目標的產業聯盟。技術標準傳統上是由政府或政府認可的權威機構來制定。由于技術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技術標準對企業競爭的重要性越來越強,傳統的技術標準制定機制難以滿足市場競爭的需要,由產業界主導的技術標準產業聯盟大量涌現,成為技術標準制定的重要力量。發達國家對技術標準產業聯盟采取了積極的鼓勵態度,如美國的有關法律要求政府積極采用產業聯盟制定的技術標準。

1997年,國際上主要的電子制造巨頭和美國內容提供商共同發起成立了DVD技術標準聯盟,核心成員包括日立、松下、三菱、先鋒、飛利浦、索尼、湯姆遜、時代華納、東芝、JVC等10家國際巨頭,共同制定DVD的技術標準(DVDForum網站。)。

(三)產業鏈合作產業聯盟

產業鏈合作產業聯盟(簡稱產業鏈聯盟)是以完善產業鏈協作為目標的產業聯盟。產業鏈合作聯盟以產業企業縱向合作為主線,也不排除部分環節上競爭性企業的共同參與。產業鏈合作產業聯盟的目標是要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鏈,以與采用不同技術或不同技術標準的產業鏈開展競爭。

中國的TD-SCDMA產業聯盟是典型的產業鏈合作產業聯盟。2001年3月中國提出的TD-SCDMA成為第三代移動通信3個國際標準之一,但是起步較晚的TD-SCDMA技術標準在產業化上遇到巨大挑戰:未建立成熟的產業鏈前,運營商和消費者不愿采用。2002年10月,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推動下,大唐電信、南方高科、華立、華為、聯想、中興、中國普天等8家電子通信企業共同成立了TD-SCDMA產業聯盟,促進產業鏈的協調發展。目前會員增至38家,覆蓋了系統、終端、芯片、測試儀表、軟件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TD-SCDMA網站。)。

(四)市場合作產業聯盟

市場合作產業聯盟(簡稱市場聯盟)是以共同開發利用市場為目標的產業聯盟。市場合作產業聯盟以產業中企業橫向合作為特征,以共同開發利用產業上下游資源和市場為目標。市場合作產業聯盟包括競爭性企業間的產業聯盟和網絡性企業間的互補合作的產業聯盟。

我國臺灣地區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信息產業出現了大量的由中小企業組成的市場合作產業聯盟,共同學習境外的新技術,聯合與上下游企業談判,共同商定產品接口規范等。臺灣中小企業組成的市場合作產業聯盟對島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JohnAMathews,TheOriginsandDynamicsofTaiwan’sR&DConsortia2000。)。

(五)社會規則合作產業聯盟

社會規則合作產業聯盟(簡稱社會規則聯盟)是以改變或建立社會規則為目標的產業聯盟。新興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常常面臨社會規則問題,如有些社會規則制約了創新產業的發展,有些社會規則的改變可能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產業內的主要企業聯合起來共同推動社會規則的改變,形成社會規則合作產業聯盟。

1988年,美國蘋果電腦、戴爾、微軟、惠普、思科、IBM、英特爾、Adobe等信息產業巨頭發起成立了商業軟件聯盟(BusinessSoftwareAlliance,BSA)。該聯盟為非盈利組織,目標是促進全球的軟件版權保護和正版軟件的自由貿易。該產業聯盟與美國政府合作,直接或間接介入一些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和貿易政策(BSA網站。)。

三、全球產業聯盟興起的原因

從上世紀中期開始,全球產業聯盟呈快速發展趨勢。產業聯盟快速發展有深刻的社會經濟背景。

(一)技術進步和全球化推動全球經濟結構變化

技術進步和全球化是推動全球經濟結構變化的兩大引擎。全球經濟結構變化表現出如下趨勢特點:

市場層面的變化趨勢。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市場競爭出現兩個重要特點。一是本地市場競爭的全球化,即本地市場上本土企業要和全球跨國公司直接競爭。二是企業市場的全球化,即原來只在本土市場生存的企業越來越重視國際化經營,以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提高企業競爭力。

產業層面的變化趨勢。區域產業集群現象日益突出,推動了產業的全球分工布局;產業鏈越來越長,產業分工越來越細,產業內部的合作越來越緊密;許多高新技術產業表現出技術和資本密集的特點,創新的投入大、風險高;技術的融合推動產業間的融合,即產業間出現技術共用、業務交叉、產品融合的趨勢;技術標準對產業發展和企業競爭的影響越來越大。

企業層面的變化趨勢。企業為應對全球化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在戰略上越來越專注于核心競爭力,在業務上不斷重組以提高公司的效率;企業的專業化發展趨勢使得企業日益依賴整個產業的發展環境,企業在戰略上表現出越來越強的外部化特征。

科技創新層面的變化趨勢。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品研究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而且相互之間的轉換周期越來越短,產、學、研之間的合作日益重要;發達國家推動建立全球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知識產權的競爭成為企業競爭乃至國家競爭的重要內容。

(二)經濟結構變化導致產業共性問題日益突出

全球經濟結構的變化導致產業共性問題日益突出,即單個企業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整個產業的發展水平和產業的發展環境。產業共性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共性技術的研發。全球化促使企業和政府重視聯合研發共性技術。市場開放前,國內企業在共性技術上的競爭有利于產業技術進步。市場開放后,國內企業在共性技術上的重復投入可能降低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國際競爭促使各國開始重視聯合研發共性技術。一些國家將共性技術研發作為產業政策(技術政策)的重要內容。另外,技術進步的加快也促使企業重視聯合研發共性技術以降低創新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

技術標準的制定。根據國際化標準(ISO)的定義,技術標準指“一種或一系列具有強制性要求或指導,內容含有細節性技術要求和有關技術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讓相關的產品或者服務達到一定的安全標準或者進入市場的要求。”技術標準本身是公共產品,但是部分技術標準特別是信息產業的技術標準包含了大量知識產權,成為產業競爭的重要武器。技術標準涉及到復雜的利益關系,其形成過程中需要經過利益相關者的充分協商(依據國際標準化組織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在1991年聯合的第二號指南(ISO/IECGuide21991)之《標準化和有關領域的通用術語及其定義》:“標準是為了所有有關方面的利益,特別是為了實現最佳的經濟性,并適當考慮產品的使用條件與安全要求,在所有有關方面的協作下,進行有秩序的活動所制定并實施標準的過程”。)。

產業鏈配套。產業鏈配套指產業內企業通過產品上下游合作共同為用戶提品或服務。由于產業分工越來越細,專業技術越來越深,技術投資越來越大,單個企業沒有力量完成整個產業鏈投資。產業鏈配套是發展中國家產業追趕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因為發達國家已經主導了產業鏈的發展,發展中國家企業的創新產品必須與發達國家的成熟技術競爭,產品鏈相關企業投資的信心常常不足。

中小企業的市場門檻。中小企業的市場門檻指中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獲得生存的基本條件,包括企業是否達到必要的經濟規模以完成規模采購或實現規模經濟的生產或服務,企業是否具有必要的市場能力等等。本地市場競爭的全球化壓縮了本地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境外市場的潛力也為本土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應對挑戰和機遇的關鍵是中小企業是否能跨越起碼的市場門檻。

新技術產業相關的社會規則。產業發展的社會規則指新技術產業發展相關的社會規則,包括法律、法規和政府政策等。這些社會規則阻礙或促進產品的市場需求,是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如一國只有制定了環境保護方面的法規或政策,社會組織和個人才會增加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環境保護產業才能夠發展起來。

產業共性問題對產業聯盟產生了客觀需求。由于單個企業缺乏解決產業共性問題的積極性或能力,產業共性問題只能由政府出面解決,或者由企業組成產業聯盟來解決。政府政策與產業聯盟相結合是重要發展趨勢,即政府通過支持產業聯盟的發展來促進產業創新。產業聯盟是市場導向的組織,其效率比政府直接干預要高。

(三)政府政策的調整促進了產業聯盟的

興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97成人免费视频 |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91 | 免费视频一区 | 中文字幕三区 | 一区二区日韩 |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欧美日韩操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 | 免费一级毛片 | 五月天婷婷视频 | 国产视频第一页 | 国内一级片 | 国产成人在线精品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院 | 在线免费黄色网址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国产激情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无线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 国产色在线视频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 图片专区亚洲欧美另类 | 欧美综合亚洲 | 黄色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国产视频二区 | 欧美xx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播放 | 尤物视频在线 | 免费国产高清视频 |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