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微課的常用教學方法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微課的常用教學方法范文1
一、微課的設計是一種信息化教學的過程
微課是根據教師的教學設計而制作的,教師根據一個知識點來設計一個5-10分鐘的視頻或者PPT加音頻。在小學語文微課的設計過程中,需要教師從網絡上尋找教學資源,然后根據教學資源進行篩選,選出適合于小學生思維的網絡資料進行編輯。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也需要教師運用手機、DV等攝像設備進行拍攝,這些都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對現代化多媒體設備具有了解。
例如,當教師教授到《迷人的九寨溝》這課時,教師想要對這節課設計一堂微課,以方便學生學習,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祖國的熱愛,就需要教師精心準備,去上網搜尋微課資源,進行信息化的處理。首先,教師先上網搜尋一些關于九寨溝的圖片和視頻,并且對這些圖片和視頻進行篩選和剪輯。然后,制作一個PPT,PPT的內容要簡潔明了,主要是輔助教師講解而采用的。最后,教師用DV或者手機進行錄制,在錄制的過程中,要保證畫質清晰,聲音響亮,如果收音效果不好,教師也可以進行后期配音,以便達到良好的聲音播放效果。整個微課的設計過程,就是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程。教師應當經常采用微課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還可以幫助教師提高對新型教學法的了解。
二、微課可以促進教學各個環節的實施
微課的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專門的方法,而是分為不同的類別。按照課堂教學方法來分類,可以把微課劃分為11個類別,較為常用的類別是講授類、問答類、演示類和練習類。不同的微課類型運用在不同的教學環節,可以促進各個教學環節的實施。教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也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來制作,以便微課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例如,當教師教授完《唯一的聽眾》這節課后,教師可以制作一個練習類的微課,幫助學生進行課后練習。首先,教師要明確課后作業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課上知識而設置的,并不是為了讓學生完成任務而布置的。所以,教師要根據《唯一的聽眾》的教學目標設置課后練習的微課。其次,在設計微課時,教師可以尋找一些相似的圖片,在圖片上寫出問題,如:“老人是怎樣幫助作者的?”、“為什么作者在面對成千上萬的聽眾時,總會想起那唯一的聽眾?”。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回憶起課堂上所學內容。教師也可以錄制視頻,直接在視頻中對學生進行提問。最后,教師在視頻中說一句話,讓學生模仿這句話再寫兩句。如:“一句溫情的話語,可以給人莫大的鼓勵”。通過這種練習類的微課,學生能夠更加有效的溫習課堂內容,讓學生的家庭作業不再感到無聊,有助于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
三、微課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
微課時代的到來,就像當初課件時代到來一樣,需要教師去抓緊學習,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否則,教學方法的落后必然導致教學效率的下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微課的出現顯然成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通過微課的制作和設計,可以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也可以提高課堂上課質量。
例如,課堂的教學環節主要是組織教學、復習舊課、導入、學習新知識、鞏固練習、布置作業。在每個環節教學中,教師都可以運用微課來輔助教學。在導入環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設計好微課,在上課時播放微課視頻,可以更加生動,栩栩如生的導入新內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整堂課錄制下來,在課下對錄制的視頻進行剪輯,將整堂課剪輯成微課,在剪輯的過程中,也是教師的教學反思的過程,可以有效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在制作微課后,可以積累大量的網絡資源,有助于幫助教師進行后續學習,提高語文教師信息技術的整合和采編能力。
微課的常用教學方法范文2
關鍵詞:微課設計;微課制作;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16)20-0102-03
隨著移動網絡技術及教學信息化的發展,微課教學受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與實踐。微課可以作為學生課堂外的學習內容,也可以作為教師課堂教學過程內容的展示,即學生可以通過觀看視頻掌握相關知識點,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微課的教學設計過程,實現對整個課堂的教學安排和學生技能素質的訓練與提升。
筆者從微課設計流程出發,重點對微課教學設計、微課制作方法、微課視頻拍攝、PPT制作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思考。
微課建設思路
制作一個完整的微課需要經過微課選題、教學設計、課件制作(素材制作)、視頻拍攝與錄制、視頻剪輯和成品輸出等6個環節(如右圖)。
在課題選題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不同的課程性質、教學任務,選取適合制作微課的教學內容和知識點;在教學設計環節,主要圍繞著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線索、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的展開思路和教學內容的呈現來設計,教學設計關系到教學內容講解和微課效果,它是微課制作中最重要的環節,主要由教師完成;課件制作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微課內容所設計的知識點進行素材制作,一般包括PPT及美化、處理圖片等內容;視頻拍攝與錄制是微課設計教師根據教學設計、課件內容開展的教學活動,一般包括現場視頻拍攝和PPT錄屏等內容;視頻剪輯與處理是根據教學設計內容,利用視頻處理工具對視頻拍攝和錄制內容進行剪輯和視頻處理,以達到微課設計教師的設計要求;視頻成品輸出是對編輯處理好的微課進行微課視頻的輸出與生成,以達到教學平臺對視頻的要求。
微課教學設計
1.微課教學設計的內容
一個完整的微課教學設計主要包括授課教師姓名、微課名稱、適用對象、設計思路、片頭片尾信息和微課設計方案。微課設計方案是微課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在微課設計方案中,教師需要注明微課的每個過程、場景中出現的教學設計、圖畫、解說詞等內容,明確微課的課件制作、視頻拍攝與錄制、視頻剪輯的具體步驟和實現效果。
2.微課教學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優質的微課設計,其內容要符合教學規律,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所以,教師在微課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①微課教學設計時,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不能把微課的教學設計作為教師課堂講授的過程。
②一個微課雖然只講一個重要知識點,但需要相關知識做鋪墊,微課時長控制在10分鐘以內。
③微課設計要符合教育規律,體現完整的教學步驟;同時微課展示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在必要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提示性信息或總結性信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④微課視頻既可以在課外學習,也可以作為教學視頻在課堂教學環節中使用,所以在微課設計時,教師要注意它與課堂其他教學環節的配套。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提示學生查找相關信息、訓練相關技能,實現學生技能的掌握與提升。所以在微課教學設計中,教師要適當地進行提問、練習、技能訓練,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促進學生的思考。
⑤和傳統課堂教學一樣,在微課結束時,教師對重點、難點的內容要做簡短的總結,這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歸納和總結。
⑥在使用字幕時,教師要明確使用目的。對一些重點、難點、說不清楚的部分可以使用字幕,而對容易理解的部分盡量少用字幕,這樣不僅可以實現重點內容的提升,也不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微課制作的方法
當前,微課制作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錄屏軟件錄制模式、可汗學院模式、攝像機拍攝模式等。
1.錄屏軟件錄制模式
錄屏軟件錄制模式主要對課程PPT教學內容進行錄屏,輔以錄音和字幕生成教學視頻。其常用的錄制工具包括計算機、話筒、耳麥和視頻錄像軟件。當前使用較多且簡單的錄屏軟件有Camtasia Studio、SnagIt等。
使用錄屏軟件錄制微課步驟如下:①選定適合制作微課的教學內容;②檢索相關教學材料和媒體素材;③根據教學內容和特點設計微課,并制作教學PPT課件;④設置計算機分辨率(1024×768),打開視頻錄像軟件和教學PPT,調整好耳麥和音量,開始錄制;⑤在錄屏過程中,環境要安靜,設計者邊演示邊講解,并配合標識工具重點展示教學內容;⑥對錄制完成后的教學視頻進行片頭、片尾及其他特效的處理和美化,輸出符合要求的視頻格式。
2.可汗學院模式
可汗學院模式與錄屏軟件錄制模式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增加了手寫板、畫圖工具等配合教學的硬件設備,使其教學效果和教學過程更加符合實際教學環境。
可汗學院模式主要實現過程為:①選擇微課內容進行微課教學設計,制定教案;②安裝手寫板、麥克風等工具;③通過錄屏軟件把利用繪圖工具和手寫板的教學演示進行錄屏;④對錄制完成后的教學視頻進行片頭、片尾及其他特效的處理和美化;⑤輸出符合要求的視頻格式。
3.攝像機拍攝模式
攝像機拍攝模式是通過對教學過程攝像、情景劇式情景攝像、PPT(插入FLASH/3D模型)錄屏,按照微課教學設計思想利用視頻編輯軟件進行視頻剪輯生成微課視頻。其常用的錄制工具包括攝像機、黑板、背景幕布、無線耳麥及其他教學演示工具。
攝像機拍攝模式主要實現過程為:①選擇微課內容進行微課教學設計,形成教案和PPT演示文本;②利用黑板或PPT演示展開教學過程,利用攝像機進行現場或課堂錄像,利用錄屏軟件對教學PPT內容進行錄屏;③對錄制完成后的教學視頻進行片頭、片尾及其他特效的處理和美化,輸出符合要求的視頻格式。
微課素材的準備
1.微課視頻拍攝
在微課制作過程中,經常有人物出境、現場環境展現、現場設備操作等內容,這個過程就需要攝像機進行素材的獲取。為了獲取較好的拍攝效果,降低后期視頻處理難度,在實施拍攝時,要注意如下問題:
①選擇的拍攝場地,要與微課內容相符合,如相應的實驗室或教室等。同時,拍攝環境須干凈、整潔、無其他雜物,須在充足自然光環境下拍攝,避免逆光拍攝。
②微課聲音錄制須在安靜、無雜音的環境下進行。
③出鏡者要注意儀容儀表。如著裝須干凈整潔、得體大方;忌佩戴戒指、手鏈、手表,或者涂指甲來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講解前,教師應熟練掌握講解內容,做到胸有成竹;講解時,教師須脫稿面對鏡頭,時刻注意教態,適當與鏡頭互動。
④在現場設備操作拍攝過程中,操作速度要慢,避免遮擋儀器;拍攝中不宜更換設備,若使用雙機位拍攝,兩臺設備型號及拍攝模式須一致。
⑤在現場拍攝過程中,盡量使用“三腳架”及其他支架拍攝,保持拍攝主體整潔、清晰,避免畫面出現抖動、搖晃、模糊、傾斜等。
2.PPT課件制作
一個優美的PPT對后續微課制作、視頻剪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會降低后續視頻制作、視頻剪輯的工作量。所以,在制作PPT素材時,要注意如下問題:
①PPT的整體布局要合理,背景與內容要協調;同時,為了獲取當前大多數顯示屏的顯示效果,頁面設置為寬屏(16∶9);在整個PPT中盡量用一種字體,最好不要超過三種,配色時,盡量不要超過三種色系。
②在PPT內容排序和描述上,要注意微課內容的邏輯性,要符合微課教學設計思想;同時,要檢查PPT的內容,避免錯別字和病句的出現。
③在PPT內容展示過程中,盡量將文字圖形化、數據圖表化;為了體現條理性,PPT要設計標題欄、過渡頁、標識、頁碼等。
④在微課制作中,動畫不是PPT的必備要素,但PPT動畫是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適當的動畫(切換)能夠提醒觀眾并使PPT更優美。PPT的動畫設計無需花哨的技巧,一個簡單的漸變效果稍加處理就可令文稿整體效果提升一個檔次。在PPT動畫使用過程中,強調PPT文字時,動畫的播放速度不能太快;在制作動畫路徑時,要注意避免多個動畫路徑的混淆;在強調動畫時,要注意動畫設置的合理性。
微課的常用教學方法范文3
關鍵詞:微課 歷史教學 融合
一、引言
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以“面對面傳授”為主的傳統型課堂受到巨大沖擊,只靠課本、黑板,教師和學生組成的課堂已經不能滿足教育信息化時代的要求,這給中小學歷史課的教學改革和創新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9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為例,研究微課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進而為歷史課堂的教學改革和創新帶來新思路。
二、微課概述
微課,是一種基于學科課程的核心內容設計而成的,注重及時反饋的微型化在線視頻課件。它是根據教學實踐或教學大綱的要求以3-10分鐘的小視頻為主要載體,著重講解某個知識點的微型小課程。
微課有三大主要特點:
1.短而小,針對性強。2.視頻容量小,各種設備兼容性強。3.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
三、微課的制作方法
了解過微課的概念之后,我們再來探討一下微課的設計與制作。一部好的微課不僅需要好的內容和設計,微課的制作方法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條件。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微課制作方法。
(一)PPT錄制式
PPT錄制式是利用PPT自帶的錄制功能,將PPT演示和講解同步錄制并保存成視頻的方式。
需要的工具:2010版以上的Microsoft PowerPoint、講演用的PPT、帶有內置話筒或使用外接話筒的電腦。
(二)使用錄屏軟件錄制微課
利用錄屏軟件錄制微課,相比于PPT錄制式,它最大的優勢是PPT之外的電腦操作和講解是同步錄制的,而且錄制過程中,攝像頭能夠讀入教師的形象。
需要的工具有:演示材料、帶有內置話筒或使用外接話筒的電腦以及合適的錄屏軟件。
(三)拍攝式錄制方式(手機+黑板、白板或大屏幕式)
拍攝式是利用手機或其它拍攝設備進行拍攝,這種方式通常需要他人的協助才能完成,當然我們也可以獨立完成。
需要的工具:手機支架、燈光、帶有錄制功能的手機。
(四)攝像頭+手寫板式
我們還可以將電腦攝像頭和手寫板搭配使用來錄制微課,通過電腦外接攝像頭能更靈活的錄制教師講解。用手寫板將教師的手寫操作輸入到電腦中,兩者結合便可生成微課。
四、微課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大部分學生都覺得傳統歷史課堂枯燥無趣,教師只是泛泛講述課本內容,課堂上也只是以知識點背誦和習題練習為主,再加之大部分學校不太重視歷史等所謂“副科”的學習,導致歷史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教育信息化的時代下,歷史課堂急需推陳出新,利用新技術和新媒體,實現“碎片化、移動學習”。作者以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19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為例,從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知識點鞏固與反思三個環節闡述微課的設計、制作與應用。
(一)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預習,為課堂學習奠定基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為學習歷史新知識奠定了基礎。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忽視歷史教材的預習。《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是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三單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第5課,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一般都會忽視教材內容的預習,覺得只要上課認真聽就行。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作者針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一課的預習制作了一個微課,微課的內容包括本課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以及完成預習任務后需要做的練習題。
(二)利用微課串起整個課堂環節
傳統的歷史課堂上,在學生沒有深入預習課本內容的前提下,教師一般都會先給學生講解本節課的歷史背景,然后再花大量時間講解本節課的知識點,給學生總結需要重點記憶的內容,最后再帶領學生做練習題鞏固教材內容。如果我們利用微課提前讓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目標、主要重難點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樣在正式上課的時候,學生學起來就不會吃力。
通過教師的講解,大部分學生能基本掌握教材的主要內容,少數程度較差的學生,可以利用作者制作的第二個微課視頻再次學習。第二個微視頻會發在班級的學習討論組里,課上沒有聽透徹的學生可以用它再次學習。
(三)利用微課復習鞏固教材內容并進行拓展
溫故而知新,學習了新課之后就要及時復習。雖然本節課知識點內容較簡單,但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如果課后不及時復習,再上下節課時就會遺忘大部分內容。所以在這里我們也可以利用微課來進行復習。生動有趣的微課內容,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復習知識,而且利用微課來復習的效果比單純機械式記憶的效果要好。
五、反思與展望
將微課與傳統課堂相結合,能將微課在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和教學效果等多方面的優勢完美的發揮出來,將微課應用于歷史課堂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一部優秀的微課作品,離不開精心的選題、合理的教學安排和精湛的技術處理。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我們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制作出教育性與藝術性兼具的微課作品。
參考文獻:
[1]王永著.微課,讓語文閱讀教學更高效――以《湖心亭看雪》教學為例[J].教育觀察,2015,(12).
[2]張一春.微課是什么?我給出的定義[DB/OL].2013-04-23.
[3]張志宏.微課:一種新型的學習資源[J].教育技術裝備,2013,(07).
[4]楊鵬.微課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以微課作品《爆發的歷史條件》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6,(03).
微課的常用教學方法范文4
關 鍵 詞:學校體育;體育微課;課程設計;信息化時代
中圖分類號:G80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7116(2017)02-0102-07
Micro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 design proced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XIAO Wei,XIAO Bo-we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Fuyang Normal College,Fuyang 236072,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f micro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 design and fabrication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era provides a new research idea for analyzing and solving “learning” initiatively and “learning” autonomously.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me highlighted, compact, micro but grand, and scenario real, ar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 Innovating on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teaching research mann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atisfying students’ need for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and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arket development etc. Micro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 include such types as theory teaching type, technology teaching type, tactic demonstration type, experiment teaching type, sports event appreciation type, sport promotion type, teaching link type, etc. In terms of design, such links as theme selection, analysis, layout, script writing, recording, post processing, and correction etc, are embodied. In terms of fabrication method, courseware fabrication and material selec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shooting, and screen capturing, are indispensible, post editing and processing are the assurance of micro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 quality.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micro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curriculum design;information era
當代社會“微”無處不在,從“微信”“微博”“微商”“微購”到“微電影”“微小說”“微媒體”到處都有“微”的身影。在“互聯網+”時代,傳統教育面臨一個顛覆,移動化、碎片化凸顯學習的優勢。微課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隨著時代的發展就自然而然誕生了,并且受到學生們的青睞,吸引了大批教育工作者投身到微課的應用實踐和研究中。微課教學、翻轉課堂、項目教學和討論式教學等方式使得學生從被動受教育變成主動學習。令人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廣大一線教師開始將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學微課、制微課、研究微課蔚然成風。
對于體育與其他學科相比,最大的獨特性就在于體育的實踐性大于理論性,示范性大于說教性,微課在體育中的應用既有其一貫的優勢,又具有獨特魅力。通過研究綜述發現,關于微課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理念的闡述上,對體育微課的類型、設計、制作、應用等深入研究不足。近年,作者在多次參加微課培訓之后,針對體育專業特點,實際制作大量課件和體育微課,并在省部級比賽中獲獎的基礎上,對體育微課的類型、設計和制作有一定的實踐基礎。本研究在對微課的起源和概念M行梳理的基礎上,闡述了微課的設計、制作和應用的原則,旨在幫助廣大體育工作者更加深入、全面地認識體育微課和應用微課提供參考。
1 體育微課的特征及重要性
1.1 微課及體育微課
美國阿依華大學附屬學校在1960年提出“微型課程”概念,即圍繞主題模塊組織起來的相對獨立與完整的小規模課程。1993年,美國北愛荷華大學Mcgrew[1]提出“60秒課程”,以期在一些非正式場合為大眾普及科學常識。1995年,英國納皮爾大學Tpkee[2]提出“一部分課堂”概念,主要是讓學生針對某一專題進行時長1 min的演講,這就大大提升了學生對核心主題的理解。這些就是“微課”的發端。2008年,美國新墨西哥州圣湖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著名的“一分鐘教授”David Penrose提出“微課”概念,他認為微課只需要1 min就夠了,同年,大規模在線課程(MOOC)誕生。真正觸發微課的是2007年可汗[3]成立的“可汗學院”網站,用視頻講解不同科目的內容并解答問題,超過50%的美國小學采用可汗學院的微課程進行自主學習。2009年彭羅斯將微課應用到課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Morris[5]將微課與網絡課程相結合,為現實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一種新思路。Sweet Dawn[6]在分析微課在教師教學和學生課堂交流討論優勢的基礎上,將微課應用于翻轉課堂,并為微課的制作與應用提供一系列資源[7]。2010年8月,比爾?蓋茨在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論壇上預言:“未來5年,網絡將成為最好的學校”。不到3年,慕課、微課、微課程接踵而來[8]。
我國微課研究從2011年才開始的,2012、2013年微課程逐漸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焦點[9]。各種關于微課的定義也相繼出現:例如,“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教學方式。“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微課”是以知識傳播為訴求、圍繞單一主題、經過設計導演創作、以試聽語言形式呈現的簡短而有效的視頻等。短短的幾年里微課在我國蓬勃發展,中小學方面推進的翻轉課堂,大學慕課的瘋長,微視頻作為它們的載體大有后來居上之勢,一發而不可收[10]。
微課這一新事物的出現,也給體育注入了新活力。微課在體育領域特別是在體育的“教”與“學”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體育學習與其他文化課學習的不同之處在于“腦力”與“體力”的不同,而體育學習更依賴于“腦”“體”的結合,體育微課這種多媒體視頻形式的誕生能對體育學習產生到很大幫助:首先,幫助學生有效預習。運動技能掌握的開始階段就是要有良好的認知,有了準確、規范的完整認知對技能的快速學習可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課這種學習資源恰恰迎合了學生們的這種需要,引導學生全方位地了解運動技能形成規律,降低了教學難度,提高了學習信心,加快了學習的效率。其次,體育微課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復習。善于“琢磨”的學生進步非常快,因為他們的學習常常少走彎路,這種“琢磨”其實就是接收、溫習、鞏固、消化知識的過程,體育微課的視頻資料可以反復播放、重復利用,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對內容的理解,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第三,體育微課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重點突破難點。微課雖“微”但課堂結構不微,是圍繞重點難點進行教學過程的。體育微課可以幫助學習者獲得詳細的講解和深入的分析,盡快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突破點并嘗試找到解決的辦法。第四,體育微課可以幫助教師彌補示范的不足。體育教學要的是真功夫,假把式對學生來說是不吃香的。學生完成動作技能靠的是觀察教師的示范,通過模仿、對照進行訓練獲得的,而教師們由于受年齡、身體、素質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運動技能的示范有時力不從心,達不到學生所期望的效果,體育微課可以幫助教師有效彌補這方面的缺憾。更難能可貴的是體育微課可以借助演示法、表演法實現體育的拓展、延伸,使老師想達到而不能達到的教學環節得以實現。
我國現階段中小學在轟轟烈烈推行翻轉課堂,大學在推行慕課建設,體育教學推行信息化課堂教學,其核心離不開微課。微課程是網絡時代新型教育資源,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給教師的專業成長帶來發展契機,微課程具有十分廣闊的體育教育應用前景。
1.2 體育微課的特征
從內涵上看,體育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體育知識點或技術技能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從形式上看,它是以解釋某一運動技術難點為目標,短小精悍的音視頻為表現形式的在線教學視頻。體育微課根據學科的特殊性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1)主題突出。
體育微課的選題是圍繞體育活動中某個特定的知識點通過視頻方式展現給觀眾,知識點的選擇和表達是體育微課的核心要素。一個體育微課只講解一個特定的知識點,該知識點牽扯到另一個知識點應另設一個微課。體育微課知識點的切入應圍繞在學生必須學也想要學的“痛點”上,比如: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疑點、易錯點、考點、實用點、熱點、興趣點等等并對這些知識點突出體現自己的見解,而不是羅列書本上的知識,否則體育微課起不到解惑作用。
2)短小精悍。
短:指的是頻時間和教學組織活動短。視頻時間短(5~10 min為宜),化繁為簡,只學核心。
小:指的是視頻容量小、資源容量小、教學主題小,微型化資源能便于學習者利用短暫的空隙時間學習,更利于體育碎片化知識的共享、重置和構建。
精:教學內容精選、教學活動精彩,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環節)。體育微課要自成體系,教學過程要完整、邏輯性強、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呈現的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縮影”“精華”“典范”。
悍:交互性強、應用面廣、功能強大。本質是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目的是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形式是流媒體信息化教學[11]。
3)雖微大氣。
體育微課雖短,不應失去體育運動中的精氣神。在體現短、小、精、悍的同時,體育微課又能體現出它獨特的特色:即微言大義、微視大劇、微音大景、微畫大筆、微小而精彩。 體育微課內容的呈現不再局限于課堂實錄,還可通過錄屏軟件、PPT、Flash等技術制作的視頻讓其呈現形式變得豐富多彩,言語上要體現句句珠璣、字字戳心,聲音要能描繪大場景,視頻設計體現大劇情(序幕、發展、、結局、尾聲等),畫面構圖新穎獨特、精致精美、表現力強。
4)情景真實。
體育微課的構成要素是完整課堂教學視頻。微課中有老師縝密的教學設計,也有老師的多媒體課件,講解、示范、保護與幫助等都是教師本人操作。運動場地,教學器材,教學方法、手段、反思,學生練習、測試等都是課堂的真實體現。應該說學生們看到的是一個親歷親為且融直觀性、活動性、戶外性、可操作性強為一體的“濃縮”課堂,為學習者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且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動手能力以及跨學科研究都提供了新的發展途徑。
1.3 微課在體育課中的地位與作用
眾所周知,簡單的體育教學系統由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組成,而微課在這個系統中幫助教師教學、引導學生習得、創新教學方法、延伸教材功能、搭建完善的知識框架體系,微課作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處處可以體現并占有重要地位。
1)微課可以解決體育課堂教學問題。
微課可以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是教師根據自己的課程觀念向學生傳授知識,分章分節、由淺入深、先易后難、由部分(環節)到整體的讓學生形成知識體系。而微課的出現就打破了這種傳統教師主導的教學形式,轉而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體質、技術、技能,選擇性地補充學習、自主學習。
微課使體育教師的備課、課堂教學、課后教研、課程規劃等將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基于網絡教研的體育老師高超的運動技術和技能交流展示將大有作為,并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此外,可以解決體育老師業余學習和培訓成本高、受眾有限、不能復制分享的痛點。微課的制作一旦掌握,制作成本很低,放在一個平臺上,只要鏈接過去,相互就可以分享,使整個課程數字化。
微課對體育教師改變教學觀念的意義還在于能促進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提升。多媒體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課件制作、軟件應用、課程設計、審美意識等催生了體育微課的產生,使體育教學細致化、生動化,體育教學更生動更具影響力。同時也要求體育教師的能力進一步提升。首先是專業知識要深厚,這種開放性的微課要吸引學生靠的不單單是花哨的設計,更重要的是內容和深度,否則,學生不會選擇你的微課觀看。其次是課程設計技巧的提升。微課的短、小、精、煉,要求體育教師的教學設計要巧妙安排,既能體現知識的點面結合,又能把握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這對教師的制作技能和授課經驗具有很大挑戰性,教師既要有運籌帷幄的思路,又要有打破思維定勢的約束,拿出自己壓箱底的私貨,更精細化的設計教學全程。再次,微課的制作可以促進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全面發展。制作微課需要耐心和毅力,是音視頻、圖片、動畫、文學、審美、自然科學的綜合體現,制作微課的過程就是體育教師蛻變的過程,更是全面提升的過程。
2)通過微課可以解決阻礙學生學習的關鍵問題。
微課對學生的學習在選擇、強化、維持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和意義。微課更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有效學習。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差異是比較大的,微課的設計與制作源于學情,從學生需要出發,解決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真正使學生可以通過微課查缺補遺,鞏固強化,填補了學生自主學習無人指導的空缺。體育教學中一直存在這樣一個問題:教師講解聽不清、示范看不到,學起來感覺莫名其妙,導致教學效果不好,微課可以有效地克服這一不良學習現象。
微課能更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按需學習的需求,既可查缺補遺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體育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可以預見,隨著手持移動數碼攝錄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微課將會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喜愛和歡迎,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另外,微課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自由。微課在線學習課程與傳統體育教學的最大區別在于,它是基于高質量的內容研發和行為分析的在線交互式學習。近年來,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訴求以及對課程的個性化需求催生了在線教育產業在中國的快速發展。網易公開課、多貝網等幕課在線教育平臺日益興起,讓學生能夠公平得到教育資源,讓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得到提高。
3)微課可以彌補教材的不足。
體育教材是體育教學內容和邏輯的延續,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形象地、整體地分析學習者的個體條件、教學條件、動作環節之間的邏輯關系。微課可以彌補教材的不足,可以使教學內容重新設計,從而適應學生在不同的情景中適應性學習。教材是死的而微課加大了教材的彈性和靈活性,真正利用教材而教學,力求一課一點,課課有突破。
4)微課促進教師教學方法創新。
通過微課制作,使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能深入研究,打破傳統教學形式,提出新教法。我們深知,體育教學的傳統教學方法就是講解、示范 、糾錯,在傳統體育課上也只能做到這些,而在微課中就可以使用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如啟迪法、角色扮演法、翻轉課堂法、任務驅動法、網絡資源法、評價交流法等。
另外,微n還在教育公平、終身學習等宏觀層面提供有效支持。追求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平等、提高教育效率、實現終身學習是發展教育的主旨所在,是教育事業的價值追求和永恒理念。要實現教育公平,課堂教學公平是基石,課堂教學公平要依托教師資源公平、課堂資源公平、教學設計公平、教學評價公平等,而微課在實現這些公平教育的鏈條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微課的出現可以克服這些不公,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優質的教育。
2 體育微課的類型與應用
2.1 體育微課的類型
按照存在的形式可以把體育微課分為理論教學類、技術教學類、實驗教學類、戰術演示類、運動項目欣賞(宣傳)類、教學環節類[12]。
1)理論教學類:以體育理論知識傳授、信息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適用于基本理論知識的傳道、授業、解惑,常見表現形式是講授、問答、提問、作業、啟發、討論、合作、探討等。
2)技術教學類:以傳授體育運動基本技術,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為主的教學方法。用于體育實踐教學與訓練課堂中學習運動技術過程。常見表現形式是示范、演示、對比、練習、動畫、糾錯等。
3)實驗教學類:用實驗來驗證不同項目的技術關鍵以及運動的科學規律。微課的表現形式是實驗室實驗、自然(現場)實驗、對比實驗、控制實驗、對照組實驗、單一實驗等。
4)戰術演示類:以提高學生在比賽中有效運用戰術的能力,從而取得比賽勝利的教學方法。適用于體育實踐教學與訓練課堂及競賽中學習運動戰術過程。表現形式是講解、圖解、錄像演示、示范、練習、變換、討論、圖示標識、沙盤演示等。
5)運動欣賞類:以觀賞體育運動,規范運動技術,產生機體上的舒適愜意,帶來情緒上的歡快愉悅,給人以美的享受為目的的教學方法。適用于各項目的技術和戰術發展、規則演變、比賽特點、個人修養、心理調節等。常用教師展示、優秀運動員比賽片斷、標準動作示范、優秀教法分析等來表達。
6)體育宣傳類:以傳播一定的體育觀念來影響人們的體育思想和行為的社會行為。用于體育運動的宣傳、推介。常用表F形式有激勵、鼓舞、勸服、引導、批評、教育、宣揚等。
7)教學環節類:體育教學和訓練課堂環節、結構。用于體育課堂教學、體育公開課、體育展示課活動等。可以用課前預習、新課導入、準備活動、練習方法手段、知識拓展、結束放松等形式表達[13]。
2.2 體育微課的應用
1)巧妙安排體育課堂教學。
微課是圍繞教學重點、難點、疑點來制作的視頻展現形式,多個微課串聯起來就形成了課堂教學資源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圍繞微課,把知識、技術、技能充分展開、拓展,以微課為統領,完成整個課堂教學內容,圍繞微課讓學生參與討論、發表意見、總結匯報,最后教師總結、糾正學生們討論中的錯誤,彌補學生們認識的不足,將體育課堂教學中的知識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出來,可呈現可視化、體系化,為體育教學知識傳承插上一雙翅膀,做到因材施教、雙向交流。
2)充分體現體育教學的直觀性。
體育教學突出技術動作的學習,形成運動技能。體育技術動作往往在一瞬間完成,難度較高的運動技術更難以給學生直觀體現,比如,體操項目中的空翻類動作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此時,微課中的動畫、慢動作、重放、定格等呈現形式,可以清楚地展現動作的細節,反復觀看就可以快速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以及用力順序,有利于學生有的放矢的學習。
3)微課可快捷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
為了減少和避免學生在練習中出現錯誤動作,體育教師往往要做出大量的正確示范和錯誤示范,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原因,對體育教師的身體和心理都產生很大的壓力,采用微課技術可以讓學生邊看邊想,自我比較,既能快速掌握運動技術,又能培養良好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體育微課制作完成后要做的工作。
第一,微課是一種教學資源,保存在U盤中,課程教學隨時可用。第二,制作好的微課可以上傳到中國微課網、中國慕課網等專業在線課程學習平臺,供學生選擇學習。第三,微課本身就是視頻,可以把微課視頻上傳至國內較大的視頻網站,比如,優酷、土豆等,上傳成功后,視頻有分享功能,可以通過此功能把微課視頻給學生分享,這樣,凡是有網絡、有電腦、有移動設備的地方,只要有瀏覽器就可以學習了。第四,還可以把制作好的微課視頻上傳到以自己賬戶開設的云盤。比如百度云盤、360云盤等,同時把鏈接給學生分享,學生們打開鏈接就可以看到微課視頻了。第五,信息時代,通訊科技相當發達,QQ群、微信群、電子郵件、博客等各種公眾信息平臺相繼而生,已經成為人們離不開的生活方式,通過這些平臺分享微課視頻很受學生的歡迎。微課還可以在體育營銷與品牌上作文章,微課可以進行一些針對性的定制,跟體育市場分類定制,營銷點對點,品牌可植入,在客戶端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3 體育微課設計與制作
3.1 體育微課設計
體育微課雖然只有短短的數分鐘,但是也需要進行縝密的設計,良好的體育微課應該是井然有序、結構完整的,雜亂無章而隨意的體育微課是與微課理念背道而馳的。體育微課的設計的整體思路要做到“3分鐘一個興奮點,5分鐘一個大轉折”。體育微課詳細的設計過程見圖1。
體育微課拍攝腳本撰寫示例:
微課系列名稱:威人說課
本微課名稱:前滾翻
視頻整體風格:體操運動類
微課類型:技術教學類
微課運用形式:講解式、示范式、練習式、糾錯式
微課時間:12 min
教學過程:講解、示范、分析、練習、糾錯、拓展
教學課件:PPT、flash
視頻亮點:學會滾翻
鏡號1:片頭(20 s)。畫面呈現:學校標志、單位名稱、作者
鏡號2:開始導入(60 s)。畫面呈現:教師特寫,畫面淡入淡出。解說詞:同學們好,今天我們學習前滾翻,這個動作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一個簡單而非常實用的動作,日常生活中不小心跌倒時,就要靠這個動作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鏡號3:講解動作要領(60 s)。畫面:添加畫面轉場效果,教師出鏡,背景+文字,第×至×張PPT。解說詞:三靠一低頭,滾動似籃球……
鏡號4:動作示范(30 s)。畫面:教師完整示范1次,慢動作示范1次,實地拍攝,畫面淡入淡出。解說詞:每次示范前要強調本次示范的目的。
鏡號5:動作關鍵點分析(120 s)。畫面呈現:教師邊分析邊示范,教師出鏡,背景+文字,第×至×張PPT。配像解說:完成這個動作的重點……難點……需要兩個條件……
鏡號6:常見錯誤糾正(30 s)。畫面呈現:課件動畫用紅叉標識,第×至×張PPT。配圖解說:常見錯誤有這些1……2……
鏡號7:學生練習階段(180 s)。畫面配輕音樂。教師用鼓勵的語言提示學生。
鏡號8:拓展(120 s)。畫面:教師分別示范前滾翻分腿起、前滾翻直腿起、魚躍前滾翻。示范完后講解分析:老師展示的這些動作是前滾翻的拓展類動作,目的是提高學習興趣,了解動作的變化形式……
鏡號9:結束評價(60 s)。教師出鏡并作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完成情況……今后改進措施……課后作業……
鏡號10:片尾(40 s)。工作人員名單字幕。感謝您認真看完這個微課,我們下一個微課將講解后滾翻,期待您的參與。
3.2 體育微課制作
1)體育微課制作具備的條件。
(1)聲音的音質適合在網絡傳播。教師要敢于面對鏡頭自然、流暢地講話,從受眾的角度聽起來比較舒服、穿透力要強,講課者風趣、熱情澎拜、具有個人魅力,讓學習者感到成就感。解說要做到精、準、抑、揚、頓、挫。文字敘述鏡頭化、書面語言兒語化、講授語言親切化、專業術語通俗化、數據圖形化、要點標題化、教學互動化、教導啟發化,多余的語言、口頭語及其他語言病不要出現。
(2)需要一定量的教學經驗積累和高超的運動技能。微課的教學與實際的教學基本一致,教學過程要嚴格遵守體育教學規律,運動技術的講解和示范都要親自完成,講解人對課程的開發能力、教學心理的把握、教學步驟等是融會貫通的,具備一定的積累才能具有制作微課的能力。
(3)需要具備一定的課堂結構構建和呈現演繹。微課需要講解者具有構建能力和結構化設計,有頭有尾、有轉場、有重點等,這樣會把整個內容設計得非常緊湊,思路清晰、邏輯嚴謹,觀者感覺不累。微課的呈現也就是怎樣演繹、怎樣包裝、怎樣去傳遞信息的問題,這方面有時候更加重要,成熟的微課課堂設計和課堂呈現同等重要。
(4)嫻熟的微課制作技術。體育微課制作技術的門檻比較低,對體育老師來說感覺很難其實并不難,就是一種應用,一旦掌握一樣可以制作出“高大上”的體育微課來。首先,要有極強體育課件(PPT、flash)制作技術基礎;其次,熟練掌握錄制設備的安裝、調試、擺放、使用以及微課錄制軟件的操作。
2)體育微課的制作方法。
(1)制作流程。體育微課的制作根據不同的類型具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和軟件,其中,課件制作要有視覺美感,畫質清晰,外部環境安靜無噪音,簡單、易懂、大方,簡約并不簡單。素材采集要考慮背景(不能太雜亂、不能喧賓奪主)、視線(攝像機與被拍攝者關系)、支撐(穩固)、音效(決定微課的質量)、景別(正確運用特寫、近景、中景、遠景)、曝光(光線分散均勻)、構圖(人物所處位置)等。屏幕錄制要清晰穩定,屏幕上的所有變化都要錄入。體育微課的教學實施過程錄制是片段的、多次重復的,包括棚拍(選擇合適的背景,藍色最適宜,便于摳像)和實拍(教學現場)。后期制作的主要任務是制作、提升和處理[14]。
(2)體育微課制作所需軟件。課件制作所需軟件:Powerpoint、Prezi、AxeSlide、Focusky。音頻、視頻、素材收集、轉換所需軟件:Photoshop、GoldWave(音頻編輯)、Sony vegas(影像編輯)、曦力音視頻轉換專家。視頻錄制所需軟件:Camtasia Studio(喀秋莎)、HyperCam(屏幕像)、Corel VideoStudio Pro(會聲會影)。這幾款軟件都是當前體育微課制作所必需的軟件,錄制體育微課除了要準備好課件之外,熟練掌握其中一款軟件進行編輯制作微課是必須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上幾款都是體育微課制作利器。
后期制作所需軟件:威力導演、Adobe 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后期制作目的是按要求、按腳本突出教學內容的主題而進行剪輯、刪減、增加片段、增加logo、添加字幕、配音、三維片頭、蒙太奇等制作,為視頻素材全方位添加特效和包裝,最后成品輸出。
(3)體育微課制作所需硬件。最低硬件要求:臺式電腦一臺,麥克風一只,手機或錄像機一臺。升級版配置:錄音(像)棚10~20 m2、安靜無回聲、配備錄影燈,用于棚拍。筆記本電腦一臺,適用于微課的屏幕錄制。手寫板或數位板,用于手寫微課錄制。無線耳麥,獲得講授聲音。高清攝像機一部,教學視頻獲得。長焦鏡頭照相機一部,拍攝運動畫面。高清網絡攝像頭,獲取高清視頻。高級配置:錄播室(60~80 m2,舞臺燈光配置齊全,可容納50~70名學生,可以放置體育器材)。編輯室(錄播中控系統、編輯操控)。專業監視器(現場監視)。高清攝像機3臺,用于多機位拍攝。導演板(記錄場景)。攝影燈、挑桿話筒等。
4 建議
本研究以國外微課發展經驗為背景,提出體育微課的定義、特征與特定價值。將體育微課進行詳細分類。厘清了體育微課的設計過程及拍攝腳本的撰寫步驟,詳盡說明了體育微課的制作條件和流程,提出了體育微課制作所需的軟件。微課學習是未來學習的一種趨勢和方向,微課程作為一種新的課程模式,必將帶來更大的影響。目前,國內微課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15]。為使體育微課吸引更多學習者駐足,特提出幾點建議:
1)內容為先,創意為后。
內容是微課程核心和主體。微課內容必須是學生必需學也想學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疑點、易錯點、考點、實用點、熱點、興趣點等。對現有的知識以及課本上對該知識的表述應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羅列書上的知識,否則微課起不到“解惑”的作用。創意是老師的創造,不是技術人員加工出來的,千萬不要去追求那種漂亮的或者說是有創意的形式,而忽略了內容,這是體育微課制作的前提。
2)體育微課不是單一的,而應是系列的。
現在很多體育老師剛開始學習制作微課程的時候,只是一個零散、單獨,或者說只是為參加評比做的。倘若要深入到教學活動當中,“微課程”就應該是系統化、配套,向著與教材配套方面發展,到最后形成自主完整系列的微課程,一個系列微課程應不少于10集。
3)增強互動性,增加微課程的知識管理體系。
體育微課學習并不僅是讓學生看視頻那么簡單。在體育微課程中加入學生自學參數,讓學生可以按照設計,去調控微課程的發展,在其中增加一些必要的交互式練習。比如,學生可以在上面旁批、做筆記、共享。老師可以通過學習分析系統,了解學生狀況等。
4)體育微課的制作要體現自身特點。
體育微課目前存在的困難是制作成本高、費工、費時、后期制作難、效率低。建議體育微課既可以是專門的制作公司來制作,又可以是教師自己做,兩者各有利弊。倘若交給專門公司去制作,那么,公司可以系統化與教材配套完成該課程,在制作的質量上也是高質量的。但是,這樣做也存在著局限性:它沒有辦法去適應每一個學生和每一個班級,不能做到“特殊性”,更大的問題是所產生的費用較高。倘若由教師獨自完成,可能會比較有針對性地對應著自己的學生,存在特殊性,由于教師自身的閱歷、時間的限制,其所制作的“微課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大規模地完成,在視頻質量上也難以保證。但是,它最大的好處是具有可持續性、費用低,教師自身得到了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MCGREW L A. 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itry[J]. Journal of Chemistry Education,1993,70(7):543-544.
[2] KEE T P. The one minute lecture[J]. Education in Chenistry,1995(32):100-101.
[3] 薩爾曼?可汗. 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互聯時代的教育革命[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4] DAVID S.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Minute-long talks find success at a community college [M].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
[5] MORRIS L V. Little Lectures?[J].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09,34(2):67-68.
[6] SWEET D. Microlectures in a flipped classroom: application,creation and resources[J]. Mid-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4,26(1):52-59.
[7] 楊永亮. 基于微課資源的教師網絡研修模式構建[D]. 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5:10.
[8] 菅春葉. 國內外微課程的比較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15.
[9] 竇,何高大. 微課研究綜述[J].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55-60.
[10] 胡鐵生,黃燕明,李民. 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 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11] 汪曉東. 微課的外在特點與核心特征[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1):35-37.
[12] Online education-Introducing the microlecture format[EB/OL]. [2015-05-18]. http:// Openeduca tion. net/2009/03/08/online-education-introducing- the-micro lecture-format/.
[13] 梁厚圣,雷小朋. 高校“微n”分類探討[J]. 科技視界,2014(20):147.
微課的常用教學方法范文5
關鍵詞: 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微課
初中作為學生積累知識的重要階段,英語詞匯教學顯得非常重要,將微課教學模式引入初中英語教學中,對提高教學效率有促進作用。微課與詞匯教學的融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詞匯的掌握能力逐漸提高。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的不足,解決現階段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十分有利。下面本文就將對微課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一系列的分析,為微課應用的具體途徑提出建議。
一、微課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在微課教學中,教師會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時間和機會,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足夠的尊重,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教師可以適當地對英語詞匯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將一些英語詞匯中的難點部分用微課的教學模式進行講授,課后教師可以將微課資源到班級的微信群等網絡平臺,讓學生在其他時間里自己進行復習與鞏固。由于微課的教學時間較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對知識的理解不是很透徹,通過課下的自主學習,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不僅能鞏固復習學過的知識,還能對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鍛煉。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
對于英語的學習來說,詞匯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備足夠的詞匯量,才能夠通過對詞匯的運用達到與人交流的最終目的。但是就目前的英語詞匯的教學看,學生在詞匯的運用上還存在很多的問題,而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就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一般來說,教師在運用微課教學模式的時候,都會創造一個特定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一來,只要學生敢于張開嘴,就能慢慢地鍛煉語言的運用能力。由此看來,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對改善我國英語教學中“啞巴英語”的現狀是十分有利的。
3.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才能促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詞匯的學習本身就是枯燥的,因此,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很容易就會對詞匯學習失去興趣,從而導致學習積極性的下降。而在微課教學模式運用之后,教師的教學方法就增多了,教學活動的開展方式就顯得更加靈活。除此之外,微課的短時間教學特點,不會使學生感到特別勞累,這樣一來,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上的興趣就會得到提高,會在班級內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使班級整體的學習效果都得到強化。
二、微課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1.注重微課教學的“活用性”
活用性是初中英語詞匯微課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之所以要注重活用性,是因為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微課的形式化,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微課模式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使其更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一般情況下,微課的教學模式都是提前進行教學資源的設置,而不是像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進行交流,這樣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很難把握學生在學習中會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因此,微課運用的活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要做到活用性的提高,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建立一個公共的交流平臺,讓學生在進行微課的學習的時候可以實時在公共平臺提出問題,然后教師負責講解。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Dream homes”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學生主要是要對一些生活方式進行了解,并且能夠用英語講述自己家庭的生活方式,教學的重難點是“Have a discussion in groups,and talk about their dream homes”,這就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相關詞匯,對于新詞學生難免會出現理解困難及應用不恰當的問題,當學習遇到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在班級平臺內進行發問。這樣的微課教學途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增強學習效果。
2.注重微課教學的“重點突出性”
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微課的運用不僅要注重活用性,重點突出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微課資源設置的時候,對教學目標等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資源進行篩選,爭取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這樣做主要是由微課自身的特點決定的,一般來說,微課的時間都很短,如果將很多不重要的知識點都放入到微課當中,那么可能使學生錯過重點的學習內容,時間的限制使得教師必須在短時間內將重點的知識盡可能地放入微課中。例如在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中“Shopping”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學的重難點就是要對購物時使用的一些常用詞匯進行掌握,例如商品的名稱、衣服尺碼及折扣情況等,教師就需要將這些重點的詞匯在微課中進行重點突出,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找到重點,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微課的應用非常廣泛,其對于詞匯教學的促進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對于目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微課教學模式的運用都能夠進行解決,除此之外,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教學效率等都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使微課教學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微課的常用教學方法范文6
1.面向工作過程,體現職場特點。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應當以英語知識學習為基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致力于提高學生在職場情境中的英語實用能力。高職教育重在職業能力的培養,要想把傳授的知識和技能轉換為職業能力,只有通過工作過程才能實現,“工作過程知識就是職業課程開發的基礎”,也是高職院校微課開發的基礎。因此,一個完整的高職英語口語微課程要結合學生的專業體現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而一節優秀的微課則體現這個工作過程中的某一個任務或環節。2.以學生為主體。微課本身不是目的,它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學習者。因此,制作微課一定要結合不同院校、專業的各自特點,實事求是地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明確學生的知識水平與認知能力,也要明確學生通過微課所要實現的學習目標。3.創造逼真的英語氛圍。良好逼真的英語氛圍是鍛煉英語口語技能的必備因素。鑒于微課的無限重復性,教師完全可以使用全英文授課,在視頻中配備適當字幕及圖片、動畫作為輔助。對重要的單詞或者語法,教師可以在輔助資料中加以解釋說明。這樣既能保證微課的英語氛圍,又能促進學生課后的自主學習。
二、微課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施———以英語購物談判為例
英語購物,是英語日常口語練習的重要內容。它不僅考驗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更考驗學生的討價還價意識與談判技巧。圍繞價格展開商務談判能,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責任心并鍛煉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分析微課的學習目標。此微課的知識目標為六大談判策略,包括:pretendingtobeshocked,promisinglong-termcooperation,placingalargeor-der,findingfaults,usingemotionalpersuasion,threateningtoleave。能力目標為學生能夠根據商品選擇合適的談判策略并用英語熟練的進行談判交流。素質目標為增強學生的商業談判意識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2.分析學習者特征。學生在日常購物中大都有討價還價的意識,但為了更巧妙有效地實現目標,需要更好地了解常用的談判策略及其特點。高職學生已具備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巧妙地創設任務情境可以啟迪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3.根據學習目標和學習者特征選擇教學方法。本節微課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教師通過展示與分析典型案例,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鍛煉相關技能;同時教師通過布置職場情境下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合作完成任務,實現學習目標。4.微課評價與改進。微課的成功與否,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依據就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微課制作后要及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或者網上交流溝通,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改進完善。
三、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理順微課與傳統課堂的關系。微課不能替代傳統課堂,它只是對傳統課堂的有益補充。微課是對某一知識點或技能點的講解,滿足了信息時代人們的碎片化學習要求,傳統課堂更注重知識的整體性與連貫性,因此微課與傳統課堂是相得益彰的。2.明確信息技術與微課內容的關系。信息技術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因此制作微課時,一定要根據微課內容選擇適當的信息手段。恰當地運用信息手段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但如果忽視對職業技能的培養,一味地追求信息技術則是舍本逐末。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