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心得體會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心得體會范文1
關鍵詞: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公共選修課;教學改革;虛擬機;實訓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24-5483-02
1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公共選修課概述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已深入到千家萬戶和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它是現代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而,很多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知識和技能。通過開設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公共選修課,教授非專業學生有關計算機的購買、組裝、系統安裝、軟件維護、簡單硬件故障排除等基本知識,培養學生具備較扎實的計算機基本功,熟練掌握和應用計算機工具,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的需要。筆者根據幾年來講授本課程的教學實踐,結合心得體會,對開設本課程提出一些建議和看法,與各位同仁探討。
2 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大多數院校開設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公共選修課授課內容沿襲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專業課的課程體系和內容,按照選修課的課時將專業課的內容進行相應壓縮,而忽視非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特點,導致該公選課授課內容重理論偏實踐,重硬件偏軟件。
2.2 實訓實踐條件匱乏
計算機硬件發展和更新換代非常快,同時,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實驗實訓操作內容多數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和破壞性,及時更新硬件實訓環境則成本昂貴,因而很多高校利用不能工作和淘汰的微機作為實驗實訓設備,導致實驗實訓設備落后、數量不足、環境條件差。
2.3 教學內容陳舊,教材嚴重滯后
目前,市面上沒有專門針對公共選修課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材,而針對專業學生的教材從出版到應用時間間隔至少也在2年以上。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而教材內容卻很落后,教學內容與計算機快速發展的新技術嚴重脫節,例如,當前教材很少有介紹WIN7,WIN8,USB3.0等內容。
2.4 講課照本宣科,授課方法單一
多數高校對公共選修課的認識和重視不夠以及課時數少等原因,導致公共選修課往往流于形式,任課教師授課內容準備不夠充分,較多采用傳統的講授法教學方式,方式單一,照本宣科,嚴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 教學改革的對策及建議
3.1 制定適合高職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學習需求的大綱和知識體系
針對高職、非計算機專業、選修課有限課時這三個特點,制定合適的大綱和課程體系,一是要符合非專業學生畢業后的需求,真正對學生有用、讓學生終身受益;二是要符合高職非專業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能夠學會,理論知識適可而止;三是課時有限,一般在30學時左右,把握要點,突出重點,避免面面俱到。
因此,授課內容要重點包括如下幾個方面:計算機系統概述;計算機硬件知識;組裝過程;常見BIOS設置;硬盤分區、格式化;操作系統安裝、備份、還原;操作系統維護;微機使用環境、保養、維修注意事項;常見硬件故障及排除。
3.2 充分利用虛擬技術,彌補硬件實訓之不足
虛擬機是一種應用軟件,它可以模擬基于x86的標準PC環境,這樣的虛擬機同樣擁有自己的CPU、BIOS、內存、硬盤、光驅,同樣需要分區、格式化、安裝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等,在使用環境和操作上與真實的計算機沒有太大的區別。目前常用的虛擬機軟件有兩種:VMware和Microsoft Virtual PC,兩者各有特點,都可滿足本課程的需要。
利用虛擬機技術模擬硬件實訓環境,可以充分避免物理機的損傷和系統破壞、數據丟失,因此可以應用虛擬機完成如下實訓內容:BIOS設置、硬盤分區和格式化、安裝操作系統、GHOST備份還原、操作系統維護、常用軟件的安裝使用等,解決了本課程一大部分實訓所需要的軟硬件環境。
3.3搜集計算機新技術資料,保證授課內容及時更新
教材內容滯后固然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從教材的申請、立項、編寫,再到出版、發行、征訂,每一環節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導致教材與現實的新技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也有大量教材編寫質量較差,從編寫時間和當時的技術對比來看,編者不能夠積極補充新技術新知識,大量過時的內容還是大篇幅的詳細介紹,例如軟盤技術、CRT顯示器、滾輪鼠標等。
因此,任課教師首先要認真挑選優秀高職高專教材,包括內容圖文并茂、重點突出,實踐操作性強、故障維修案例分析等,同時要跟蹤計算機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搜集大量的素材,內容要求精而實,可以編寫新教材或補充講義,保證講授內容與計算機技術實時發展相一致。
3.4 采用圖文并茂、實物展示、操作示范、啟發互動等多方式授課
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師對選修課的重視程度,促使教師在講授本課時,能夠比照采用專業課的授課形式,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圖片并茂、突出重點,能夠靈活應用啟發互動式、情景式、任務驅動式等教學方式。
例如,在講授計算機硬件基本知識時,采用多媒體課件和實物演示教學;在講授計算機組裝和安裝操作系統時,采用視頻播放和操作示范相結合進行教學;在講授常見計算機故障和排除時,采用啟發式、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參與討論,提高授課效果。
4 幾點補充
除以上討論的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對策外,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既能理論聯系實際,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又能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組裝維護的興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真正的學以致用。
4.1 社會實踐調查
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到本地的電子城進行社會實踐調查,包括當前流行的計算機各部件的品牌、規格型號、性能指標、價格及發展趨勢,觀察學習計算機組裝過程、操作系統安裝過程等內容。通過實踐調查,讓學生充分了解計算機硬件市場,又能親眼目睹最新流行硬件的組裝過程。
4.2 組裝與維護技能大賽
指導計算機類學生社團組織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技能大賽,包括理論知識、組裝實戰、安裝操作系統、系統維護、模擬故障維修等內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通過競賽,可以強化學生的理論學習,提高學生動腦動手能力,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的自學意識。
4.3 組織校園義務維修隊
組織學生成立校園義務維修隊,將有興趣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利用業余時間免費為全校師生維修計算機,讓學生有意識地接觸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在實踐中學習計算機維修維護的技能,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 總結
綜上所述,要針對高職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特點,從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技術的實用性、現實性出發,完善課程體系和知識結構,更新新技術新知識,加強實訓實踐教學環節,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興趣,繼續開展好、建設好《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公共選修課的教學和改革。
參考文獻:
[1] 邱麗絢,林明儒.計算機組裝與維護[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 劉永新.高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改革初探[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6(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