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對藥理學的理解和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對藥理學的理解和看法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對藥理學的理解和看法

對藥理學的理解和看法范文1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藥理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08)07-1576-02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象,及其產生和變化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它是一門介于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學校教育過程中心理活動的規律,如學生應怎樣去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有什么關系,復習有哪些好的方法,等等。教育心理學在19世紀末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歷史上的許多教育家已能夠在教育實踐中根據人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學》一書,以學校情境詳盡地說明了學習的概念,這是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實驗科學的標志,也是近代教育心理學的真正開端。近代科學的發展,特別是近代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醫學及精神病學的發展都對教育心理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促使它不斷更新內容,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在傳統教育中,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其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在現代教育中,教學過程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幫助、鼓勵學生學習,這些特點在《藥理學》教學中表現的較為突出。

藥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藥物的基本學科之一,是以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學科的理論為基礎,為臨床合理用藥、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論的醫學基礎學科,為指導臨床各科合理用藥提供理論基礎的橋梁學科。藥理學研究藥物與機體(包括病原體)相互作用的規律及其原理。藥理學一方面研究在藥物影響下機體細胞功能如何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研究藥物本身在體內的過程。它與主要研究藥物本身的藥學科學,如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制藥學等學科有明顯的區別。

因此,藥理學的教學既要求清晰明確的講述藥理學的理論知識,將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與藥理學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又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藥理學的內容與臨床用藥的實際應用有機結合起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藥理學》教學中合理應用教育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方法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筆者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嘗試應用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來促進教學、提高效果的一些體會。

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教育心理學中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知識觀、學生觀、學習觀等很多方面都有其獨到的見解,如果能夠合理應用,對教學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1.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觀的應用 建構主義認為,科學的知識包含真理性,但不是對現實的純粹客觀的反映,任何一種傳載知識的符號系統也不是絕對真實的表征,它只不過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比較可靠的一種解釋、假設,它不是絕對的、唯一正確的答案,也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

因此,在《藥理學》教學中,要充分啟發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不能將書本上的內容與結論教條化。例如,在講授《抗心絞痛藥物》這一章節時,除了要講授藥物可通過舒張冠狀動脈、解除冠狀動脈痙攣或促進側支循環的形成而增加冠狀動脈供血;藥物也可通過舒張靜脈,減少回心血量、降低前負荷;舒張外周小動脈、降低血壓,減輕后負荷;降低室壁肌張力;減慢心率及降低收縮性等作用而降低心肌對氧的需求等作用機理以及具體的硝酸酯類及亞硝酸酯類,腎上腺素B受體阻斷藥,鈣拮抗藥等藥物以外,為開拓學生視野,最好還能夠提到除了外源性的藥物,機體自身也會產生諸如sP、CGRP等許多內源性的心肌缺血保護物質。而且其作用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新的抗心肌缺血藥物開發的研究熱點。這樣就將學生的視野引向書本之外,強調新的思維方向的重要性,從而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與濃厚的求知欲。

1.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觀的應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具有廣泛的知識和經驗,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進入學習情境的,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他們原有的經驗是新知識的生長點,因此,教學應重視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即注重“先行組織者”的重要學習意義。先行組織者是指教師在講授新知識之前,先給學生提供一些包涉性較廣的、概括水平較高的引導性材料,用學習者能理解的語言和方式來表述,以便給學習者在學習新知識時提供一個較好的固定點,清晰地將學習者的原有知識結構和新的學習任務聯系起來,這種預先提供的起組織作用的引導性材料就是先行組織者。

在《藥理學》教學中,內容涉及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基礎學科,甚至還會涉及一些臨床學科的內容,這就要特別重視“先行組織者”的作用,例如:在講授《利尿藥》這一章節時,涉及一對辯證的矛盾關系:即使用利尿藥時,一方面可以使腎的稀釋功能降低;另一方面可以使腎的濃縮功能也降低,從而排出大量滲透壓較正常尿為低的尿液,表現為強大的利尿作用。腎臟既有濃縮尿液的功能也有稀釋尿液的功能,是理解利尿藥藥理作用的關鍵,但如果直接講授這一部分內容則比較抽象并具有一定的“自相矛盾”性,因而比較難以理解。因此,充分講授清楚腎臟泌尿的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等相關內容,將其作為理解利尿藥具體作用部位和作用機理的“先行組織者”內容,就可以很好的促進學生理解這一難點內容。在教學實踐中也證明了這一點。

1.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觀的應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過程是一個教師和學生雙向建構的過程,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選擇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

在《藥理學》的實驗教學中,經常需要應用各種給藥技術,在講解“皮內注射”這一方法時,語言描述是不能讓學生直觀地明確進針的手法與進針深度的。但如果告訴學生“皮內注射”其實就是醫院門診中護士給就診患者作皮膚試敏的注射方法,那些有此經歷的學生往往能夠很好的掌握這一給藥技術。這一點充分說明了學習過程實際上是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只有將課堂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經歷更多更好地結合,才能順利地轉化為學生自身知識結構的一部分,更好的為學生所接受,也就是知識為學生所“建構”。

2 教育心理學感知規律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按照感知活動的特點和規律來組織教學,突出教學內容的特點,才能提高學生的感知效果。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經常用到的感知規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 強度律 是指教學刺激信號的相對強度要恰到好處。在教學中,要求教師上課前例行檢測調整多媒體語音系統的

音量,講課的音量要適中,太高太低都可能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的PPT字跡、背景色彩都要細心設計?!端幚韺W》的內容涉及解剖、組肝、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基礎學科,學生的普遍感覺是“內容較雜”,因此,更應注意多媒體課件主色調對人的情緒影響,一般來講,由于藍色是一種冷色調,具有使人的情緒穩定,思維集中的心理作用特點。因此《藥理學》課件的背景色彩多以淡藍等冷色調為主。

2.2 差異律 即對象與背景之間差別的知覺規律,差別越大,越易使對象從背景中區別出來,從而使得感知對象能被學生清晰地感知,因此,在《藥理學》教學中,應力求使講述的重點與難點,在顏調、聲音強度、形狀大小、線條粗細、材料內容和性質等方面與其它的內容具備明顯的差異,以利于學生感知。例如: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一章中,與很多藥物不同,皮質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是一個重點內容,因此,在板書或多媒體課件中,要將該部分內容以特殊的字體或顏色標出,以示差別。

2.3 活動律 活動的對象更容易被我們感知,因此在教學中,應多采用活動教具、活動模型及現代化的視聽傳媒,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這一方面,多媒體教學具有獨特的優勢?!犊剐穆墒СK幬铩芬徽轮校P于沖動傳導障礙與折返激動的形成這一部分的內容,如果單純用語言來描述,往往不宜理解,但使用十幾秒鐘的Flas,則可以將這部分內容全面、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很容易理解。

2.4 組合律 感知對象時空上接近、形態上的相似都容易被知覺為一組對象,從而利于理解與記憶。在教學過程中,直觀材料和教學內容應力求在時間、空間上組成有意義的或有規律的系統,以便于學生整體感知。因此,在《藥理學》教學中,教師的多媒體課件應力求布局合理、順序得當、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同時,注意各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以促進學生整體感知與理解。在講授《有機磷酸酯類的毒理與膽堿酯酶復活藥》這一章節時,充分利用美國電視系列片《Dr.House》中的情節讓學生生動形象地了解了有機磷酸酯中毒的病理特點、生化改變、臨床表現與治療用藥和疾病轉歸,使藥學專業的學生對有機磷酸酯的發病機理與臨床用藥過程有一個整體的感性認識,很好地促進了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而且還調動了學生學習《藥理學》課程的積極性,也使學生形象地體會到了“藥理學是為指導臨床各科合理用藥提供理論基礎的橋梁學科”這一重要意義。

對藥理學的理解和看法范文2

案例教學法以案例作為教學材料,結合教學主題,通過討論、問答等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讓學生了解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概念或理論,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專業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它改變了傳統教學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學方式,改變一味地對學生“授之以魚”,而是同時更注重對學生“授之以漁”,采用一種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探索性學習的開放式教學方式。在藥理學教學實踐中如果能合理有效地應用案例教學法,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實驗方法

1.1實驗對象

采用對比實驗法選擇2011級臨床專業的本科班作為實驗對象。

將班級分成兩組,即案例教學組(實驗組)和傳統教學組(對照組)。本次共選擇了8個班級共290人,每個教師所教的班級在兩個組中均有分布;案例教學組總人數為149人,傳統教學組人數為141人。每個案例教學組再隨機分成若干個討論小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入學成績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教材

案例教學組和傳統教學組均采用同一統編教材,同一授課計劃,同一教師進行講授。

1.3教學方案

1.3.1實驗組 采用案例教學法授課。

(1)案例導入

課前針對所講藥物,教師口述或課件介紹一小段案例,根據案例向學生提問。

(2)學生討論案例

圍繞案例以及提出的問題,學生分組討論,隨后每組派代表回答問題,回答不完全的由其他小組補充,進行課堂大討論,得出初步結論。推理出藥物作用的規律,并開拓思維,歸納藥物分類 [1]。

(3)課堂總結

老師對同學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教師以案例為主線進行知識講解,對一些重點及難點內容進行詳細分析,并對學生討論的初步結論進行總體評價,給予鼓勵,指明不足,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正確評價學生的觀點及看法,提出今后的改進意見。

(4)課后作業

課程結束后,教師布置課后案例作業,給予練習,要求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及其他途徑查閱資料找出問題答案。

1.3.2對照組 采取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授課,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

1.4教學效果的評價

1.4.1考試評價

兩組均采取閉卷考試。考場及考試時間、監考等均由教務科統一安排。題庫出題與自主命題結合,題型及內容是:客觀性試題(選擇,填空,詞解)占40%,主要考核學生對藥理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的理解;記憶主觀性試題(簡答,論述)占50%,考核學生的理解、分析及綜合判斷和應用的能力;附加題10分,考核學生創造性思維及知識結合能力。出題后并做出標準答案送教務科打印備案。考試結束后由教務科及考務人員封訂試卷裝訂線后,交付閱卷教師流水閱卷,評分標準一致。兩組考試成績采用兩樣本比較的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比較兩組的教學效果(見表1)。

1.4.2學生評價

課程結束后,向學生發調查問卷,以了解學生對案例教學法的評價,和傳統教學法進行比較,并總結經驗,提高教學效果。采用不記名的問卷方式,對問卷的信息數據, 用計算機作分析處理(見表2)。

2、結果

2.1兩個年級學生的期中考試成績,見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考試成績的t檢驗,數據表明結果為P

2.2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案例教學法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結果

3、實驗結果

給學生發放調查問卷170份,回收170份,回收率100%。通過上述表格數據顯示,贊成采用案例教學的同學占75.9%,認為通過案例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提高主動學習及自學能力、提高分析記憶能力、增強團隊精神及協作能力、增強了表達能力、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加深教師與學生的相互理解,教學相長;但也有21.8%的同學認為采用案例教學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偟膩碚f,案例教學法相比傳統教學法更能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保持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狀態。

4、討論

在實施教學改革的試驗中,運用“案例討論”教學模式應注意到幾個問題:

(1)指導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教師在課前必須精心設計案例,有針對性,有一定代表性,有足夠的信息量,根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

綱對藥理學相關知識的要求,有目的地從所選擇的典型案例中提出若干有關藥理學方面的問題,特別注意提出學生需要掌握的藥理學知識,和對臨床合理用藥有重要指導意義的問題,以強化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基礎聯系臨床的教學思想。

(2)案例選擇應由淺入深、從易到難。案例在廣、深、難易程度的選擇上要恰到好處,達到易于理解的目的。授課初期,選擇簡單案例;中、后期,學生已具備較完整的理論基礎,選擇反映疾病發生、發展衍變過程的案例。教學案例素材的篩選[2]我們針對基礎藥理學教學的需要, 以現行藥理學教材上重點藥物為導向,以藥物的臨床作用、應用及不良反應為重點,從文獻材料、附屬醫院的病例中篩選出一些適宜藥理學教學用的典型案例,并根據具體情況編撰一些信息量大、深度適宜、切合藥理學重點知識點、符合教學目標的“案例”。這些案例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完整病例,而是針對藥理學教學特點和特定知識點而摘抄或設計的一些病例片斷,在此基礎上加以整理,成為一部方便教學雙方的實用輔助資料,并在教學試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3)課堂討論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求學生在課前就要了解案例教學的特點,閱讀和熟悉案例內容,做好個人分析、組建學習小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歸納整理,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答案。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是“案例討論”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特征。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我控制,有利于提高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學生健康情感的形成[3]。

對藥理學的理解和看法范文3

1藥學教學概述

藥學專業教學的關鍵點及和核心目標就是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培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觀察及分析問題時,以最快的速度精準掌控解決方案,因此也可以說藥學教學的人才培養方向主要是以臨床醫學人才及藥學專業人才為基準。藥理學從本質上來看,就是將理論性的藥理知識運用到臨床醫學中的過渡性學科,雖然同一類型的醫學教學框架存在一定的多樣化特點,但是其涵蓋內容卻呈現較大差異現象,不僅內容更加寬泛,涉及范圍更是有所延伸,藥物種類也較為多樣,因此,這就增加了藥學專業的學習難度,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普遍認為該學科的理論知識過于枯燥難懂,僅憑記憶進行理解難度較大。

從當前形勢來看,我國的藥學教學模式大多以課堂為主體形式對知識點進行講解,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往往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下,雖然也會通過相關實驗對理論知識進行加深性教學,并通過考核等形式檢驗學生學習能效,但是這種教學模式與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往往是難以相符的,學生對藥理學的學習積極性也普遍不高。探究性教學模式就是以現代認知學習為理論基礎框架,在結合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的主觀意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相互交流及溝通,不僅自主思考能力能夠得到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有所提升。

2探究式教學模式在藥學專業教學中的運用

(1)藥學教學分析。在藥學中的藥理知識講授的過程中,應該增加相關藥理概念的課堂講解,積極融合精講和略講兩種不同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藥學理論知識傳授改變為藥學教學問題的解決和探究過程,所以應該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情境設定,來開發學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主動探索的精神,擴大學生的學習思考信息吸收量。通過分析相關的臨床藥理知識來引導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消費者向知識探究者方向發展,實現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和開發。

(2)教學模式分類。探究式教學模式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教學模式。

第一,情景創設,探究式教學模式以藥學教學中的固定藥理學習知識點為核心展開,但是與問題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差異在于,藥學理論知識點在現實中應用較少,主要是配合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來確定,在教學內容確定以后,可以通過常見藥物使用危險性情景創建來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能力。

第二,啟發思考,在藥學教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確認后,應該將學習的藥物來源、作用、分析以及生產等多個環節進行綜合研究,啟發學生探究如何進行藥物質量有效提高,如何保證用藥安全,將藥物對病患的影響降低到最小,通過效益最大化方式來治愈疾病。

第三,探究式教學模式主要采用的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融合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內容,在實施小組合作研究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正確處理好藥學專業授課教師、學生以及信息技術使用者之間的關系。藥學專業授課教師主要發揮了專業學習引導、專業學習支持的作用。學生也應該充分發揮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生認知學習的重要工具。

第四,協作交流,與小組學習模式相配合的是協作交流學習模式,學生在藥學專業課的學習過程中應該進行認真思考,自主探究,積極思考之后才能進入更加高質量的合作學習與交流學習環節。從另一方面分析,協作交流應該以自主學習和探究思考為基礎,為學生提供不同的交流思路和交流觀點支持,實現學習成果共享。教師也應該在該過程中發揮重要的專業課程活動組織、活動協調與教學引導的作用。

(3)激情引題。疑問是發散思維,積極探索的根源。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可以發現,要想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需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問題意識,樂于探究,在進行問題探究和分析的過程中大腦會持續處于高度的敏感狀態,敏感和緊張狀態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在藥學專業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對問題提出個人的看法和見解,引導學生在問題觀察、問題分析和問題研究的過程中儲備知識。

(4)合作探究。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出下節課的討論題目,讓學生在課后積極進行資料查閱,劃分小組來進行討論題目的PPT制作,在課堂上進行課題談論和研究,讓學生成為問題分析和問題研究的主導者,教師僅僅作為活動引導和活動輔助的作用??梢詾閷W生營造良好的研究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程實驗研究評價和自我評價,最后,應該對討論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和掌握,教師應該對提出的觀點進行概括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主要學習興趣,從而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總體提高,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通過探究式學習在藥學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提供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同時在實踐與表達的過程中,相關信息資源的應用效果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協同分析能力也明顯上升。大部分學生都認為該類型的教學方法具有創新性特點,問題設置獨特,實現了知識理解和知識分析的靈活性提高,實現了過程角色分析與研究的認知水平提高,還可以使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得到很好彌補。

讓學生通過問題情境分析來活躍思維,感受問題探究過程的生動性,提高對知識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使本來晦澀繁瑣的藥理學理論知識更加通俗易懂,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問題討論形式還可以實現課堂氛圍的活躍與學習興趣的激發。探究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藥理理論知識的理解,通過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問題表達能力,增加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為學生的藥理知識學習和教學能力培養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楚楚,顏繼忠.“探究式”教學法在中藥鑒定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4).

[2]黃翠賢,劉玉華.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藥學專業核心課程中的應用與研究[J].黑龍江醫藥,2013,26(3).

對藥理學的理解和看法范文4

【關鍵詞】教學做;生命科學館;一體化,場景

高職高專職業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形勢下,醫學職業教育也逐漸轉變為培養“創新型”和“實用型”人才的模式[1],既要求有牢固的基礎科學理論和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能,又要求有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職業能力,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在單元教學時間里融為一體。我們提出了獨特精深的病理學“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思想。早在20世紀2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以“做”為主的課程整合模式,課程能力目標是突出“先會做”這一實踐能力培養,然后才是“后懂理”理論知識跟進[2]。

1研究對象

以學校2013級臨床醫學專業1~10班的53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學生來源于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錄取入學,隨機分班。學生年齡、性別及成績經過統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設計實驗組為:臨床醫學1~5班,共計267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為臨床醫學6~10班,共計271名學生。

2研究方法

學生學習病理學基礎內容主要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模式,聯系臨床緊密的內容以問題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PBL教學法)等多手段聯合教學。預先對學生進行課前動員,向他們介紹聯合教學模式的基本特點、意義以及如何在病理學中應用。主要教學過程包括:①教師采集典型臨床病例進行整理,病例中包括患者主訴、癥狀、體征、臨床檢查、病理變化及尸體解剖等內容,并有針對性提出思考題,將整理好的臨床資料精制成PPT;同時在每一個教學班培養個別學生成為簡易標準化病人(Simple Standardized Patient,SSP)。②教師導課,在前次課程活動結束或利用自習時間,并將導課內容分配到每一個學生,也可通過學校網絡教學中的病理學討論專區進行導課,督促學生積極和自主地進行學習和交流。③學生自學收集相關資料、分析問題,帶著問題去圖書館和上網查閱資料等預習、準備,也可請教學校教師和校外專家,并整理好個人發言討論稿。④小組討論與學習,學生原則上以寢室為一個小組(6-8人/組),組長主持小組討論案例中提出的問題,每一個學生在討論會上發言,圍繞問題提出進一步問題及解決的辦法,小組討論結束時,提交一份小組討論意見與結果。⑤全班集中臨床病理討論(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將學生SSP引入到簡易模擬病房,教師組織CPC教學。各小組學生代表匯報本小組討論結果,其它小組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進行辯論,每一個學生積極踴躍發言。⑥教師輔導學生總結[4],并對學習情況做出評價,指出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及下一步學習要求。⑦學生問卷調查,對本次課程單元教學的滿意情況,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課余時間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其內容包括:開展知識競賽、建立“生命科學館”課外教學基地、開放實驗室供學生學習、圖書館提供相關知識的書籍學習。對于在教學過程當中實驗組學生對有關內容表現出來的興趣。在教學中因勢利導.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引導實驗組學生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進一步探討與研究。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創造一種學術氛圍更加濃厚、更有利于學生稟賦和潛能充分發展的寬松環境。注重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學生成績評定具體操作:①平時成績,教師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必須不辭辛苦地進行隨堂抽查,并記錄好每次的考核結果,包括學生上課的組織紀律、學習態度、課堂測驗、課堂提問、實驗報告和作業完成情況等,讓學生清楚知道自己的學習狀況;②實踐成績,有大體標本的觀察、病理組織切片的診斷以及難度適宜的病例討論等,課程結束后,學生參加教研室統一組織的全年級實驗技能考核;③期末成績,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期末理論考試,采用與山東醫專交叉命題和雙盲法集體流水作業閱卷;試卷題型包括名詞解釋、填空等記憶型試題和單項選擇題、簡答題、綜合性分析題等。學生成績滿分為100分:理論閉卷筆試占50%、實驗綜合考核成績占40%、平時成核占10%。

3研究結果

學校病理教研室教師完成了基礎醫學部下達的本學期全部課程教學任務。其中實驗組267名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分析情況(見圖1)。

圖1實驗組267名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分析符合正態分布

針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總評成績情況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統計,經過SBSS13.0軟件進行的秩和檢驗,結果兩樣本比較(見表-1)。

表-1 2012級臨床醫學和護理專業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成績分析( ±s)

組別 例數(N) 成績組成 總評成績

平時成績

10% 實踐成績

40% 期末成績

50%

實驗組 267 88.55±6.75 90.26±6.70 80.25±7.21 85.08±6.95

對照組 271 85.26±5.01 85.20±10.01 76.01±13.28 80.61±11.15

P 值 P>0.05 P

學生之間的實驗技能考核、期末考試及總評成績均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P0.05)。

4 討論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還處于政府強勢推進階段,在這個特定時期,任何政府管理的缺失或弱化,都會使職業教育受到很大

影響[4]。在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病理學“教、學、做”的過程中,作者首次提出“五個場景”教學模式:①現代化教學手段引入藥理學實驗;②把設計性實驗引入藥理學實驗教學中;③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引入改良PBL教學方法;④將雙盲法引入藥理學實驗課教學中;⑤優化藥理學實驗考核方式和內容。這是一套重自

主、重交流、重實踐、重創新的教學模式,每一模塊的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讓學生走進“生命科學館”。這么做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人體疾病認識,記得更準確、深刻、長久。也可以讓學生就自己想了解的疾病跟周邊教師和同學直接探討?!吧茖W館”作為醫學生的醫學實踐教學基地,成為醫學學子的第二課堂;同時是學生深切體會人體奧秘、領略生命之光和向往醫學未來的窗口。在時間緊任務重的的情況下,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解決講授內容豐富的困境,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成為醫學院校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有效途徑。計算機輔助技術豐富了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性認識,改變了傳統的病理學教學模式,給教學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和面貌[5]。傳統的PBL模式適合自主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而高職高專院校學生自學能力較弱,若完全照搬傳統PBL教學模式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將在傳統的PBL模式上進行了一些改良。將SSP貫穿PBL教學中,結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充分發揮三者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其對枯燥的病理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和應用[6]。

“教、學、做”的一體化教學模式符合高職高專職業教育的要求,是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教學以“雙證書”人才培養為目標,以“實用型”技能人才培養為宗旨,要求學生畢業后具有執業證和職業能力,而教、學、做的一體化模式體現了這一教學理念。執業考試和職業能力的訓練不僅依賴于臨床專業課程,而且對專業基礎課也有同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羅玉琳,張樂星,封玉玲等,醫學高職院校病理學教學中引入CPC的實踐探索[J].重慶醫學,2011,34(24):2476-24773.

[2]Schneider S,Bazarian J,Spillane L,el a1.Educational PrescriptiOILS:Prd,iem based learning in the ED[J].Acad K-nerg Med,2002,9(10):1053.

[3]韓儀,以多元化教學形式引導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建構[J].繼續教育研究,2006,4:98-100.

[4]宋亦芳,汪國新,金德瑯.熱點•焦點:社區教育發展三人談[J].中國成人教育,2013,1:6-9

對藥理學的理解和看法范文5

【關鍵詞】提高;麻醉學;課堂;教學質量

麻醉學是臨床醫學中一個專門的獨立學科,其業務范圍包含有臨床麻醉學,急救、復蘇、危重病學,疼痛診療學,以及其他有關的業務范圍。如何學好麻醉學,關系到臨床工作中病人圍手術期安全和預后,而麻醉學課堂教學是實現上述目標的理論基礎。怎樣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高尚醫德與行為能力,提高整體素質,關系到麻醉學的發展乃至醫學的發展。教學過程是以課堂為中介的師生雙方教和學的共同活動過程,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途徑,在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又是中心環節,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作用最直接、最明顯、最經常的活動,既是教師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集中反映,又是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和個性的主要形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提高了整個教學質量,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提高臨床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素質之一,他們的道德品質、知識底蘊、語言能力、人格魅力、課堂教學組織能力等,體現了課堂講授能力,而學生理解消化的多少,反映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

臨床麻醉有別于其他學科。它是集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結合的學科,與之密切相關的學科有: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物理學、醫學生物工程學等。它又與臨床醫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因為麻醉學的臨床服務對象是病人,病人是多學科,男女老少皆有,除主要需手術或非手術的治療疾病外,可以并存其他疾病,或有嚴重并發癥,這就要求麻醉醫師必須熟悉與麻醉學有關的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關內容,才能在麻醉工作上得心應手,所以教師首先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過硬的臨床操作技能,才能在課堂上講授生動有趣、富有色彩的課堂內容,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 為臨床服務。

2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

課堂教學形式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興趣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它包括教學方法的選擇,如,講授與板書的結合,講授與動畫多媒體的結合,講授與實物示范的結合。還有教學時間的安排,如1天的黃金時間――上午安排課堂理論,1天的疲勞時間――下午后兩節安排實踐課,這樣,從另一個角度也提高了教學質量。最后,教師的語言也能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豐富幽默的語言是一切事實和思想的外衣,任何思想只有當它找到合適的外衣才能成為現實,才能被人們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師的語言應做到準確、鮮明、生動、富有激情和啟發性,吸引和打動學生的內心世界,這樣對提高教學質量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基礎與臨床結合,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

麻醉學是基礎與臨床密切結合的學科,對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都應該學好,對該掌握的內容應該掌握,對該熟悉的內容應該熟悉。在學習臨床課的時候,應該回顧基礎課的有關內容,來加深理解,在學習基礎課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它們各自的特點和課堂之間的聯系,這樣使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聯系起來,使基礎為臨床服務,基礎課學得好,臨床課才能熟得快,逐步做到融會貫通。結合的好可以提高醫療水平,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和發展,所以課堂教學應該重視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提高醫療水平,使它成為1+1>2的模式,使學生成為擁有3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對藥理學的理解和看法范文6

[關鍵詞] 藥物動力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R969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4(a)-0175-02

Discussing the teaching model on pharmacokinetics of graduate student

GUAN Yanbin JIA Yongyan

School of Pharmac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He′nan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harmacokinetics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cultivate their scientific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aspects of the course design, content and teaching experiences based on our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Pharmacokinetics; Teaching; Practice

藥物動力學是研究藥物、毒物或其代謝產物在生物體內量變規律的一門藥學分支學科。近年來才獲得迅速發展的藥學新領域。藥物動力學的原理和研究成果已滲入到藥理學、毒物學、分子藥理學、臨床藥學、生物藥劑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和中藥學等多種學科領域,成為這些學科的最重要和最密切的基礎,推動著這些學科的蓬勃發展[1]。藥物動力學是解決臨床合理用藥、最佳給藥方案的設計、指導新藥設計與開發、進行新制劑設計和臨床藥學研究工作等必不可少工具。近年來雖然許多醫藥類高校先后面向碩士研究生開設了這一課程,但因為各個學校的具體要求不同,該課程尚無統一的教材,各校間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參差不齊,而且筆者在研究生的科研實驗中發現,學生在藥動學的試驗設計,數據處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足[2],所以筆者也在積極地進行相關教學的改良,現就我校研究生《藥物動力學》的課程設計、授課方式、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談幾點看法與體會。

1 課程設計

研究生的課程目標是新、精、深[3],藥物動力學課程的宗旨是提供最新的藥物動力學研發的知識與動態,以拓寬研究生視野,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課程內容盡量減少與本科階段的重復,在難度上也與本科差距拉大,提高前沿性知識比重低。因此藥物動力學的課程除了設置常規傳統的單、雙室模型、非線性動力學等專題外,還設置了臨床前藥動學實驗設計、臨床藥動學實驗設計、藥動學常用研究方法、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實驗等專題,與本科教學不同的是,這些專題的課時都有很大提高,每一專題都有深入的細致講解及討論,更注重與科研實踐的結合。而且根據學生的具體要求,每年都有一定的更新。

藥學相關專業在雖然在本科大四上學期開設了《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這門課程,但是藥動學的課程涉及到大量公式的推導,涵蓋了很多《高等數學》的知識,而這門課程在大一上學期的時候就已經開設,很多學生對一些高等數學基礎知識早已遺忘,面對藥物動力學部分中大量公式的推導,普遍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4]。而且由于近年來學生就業壓力比較大,很多學生都提前忙于找工作,或者準備研究生考試,造成有些學生只是疲于應付考試,并沒有認真學習此門課程。因此在研究生階段開設藥動課時,仍有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到很吃力。另外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藥動學實驗的數據處理可以依賴很多相關軟件,所以沒有學量公式推導的必要,面對這些問題,都應該積極地進行引導。而且根據每年研究生來源情況,比如本科時專業的不同(我校本科設有藥學專業、藥劑學專業、中藥專業及制藥工程專業,中藥和制藥工程專業的學生本科時藥物動力學課時很少,所以學生的基礎往往不同),研究方向的不同等,應學生的要求,每年針對于不同的專題的講解側重點也有所不同。

2 授課方式

該課程是主要針對于藥劑學專業的研究生和少數其他,如藥理等專業的研究生,所以學生數量不是很多,因此有利于教師采用各種方式授課,形式靈活。因此既有傳統的多媒體教學式授課,也有專題報告和研究生集體討論的授課形式。課堂氛圍都比較輕松,學生可以隨時打斷老師的講課,提出自己的問題,甚至表達不同的觀點,師生之間圍繞主題可以進行熱烈的討論,這樣帶動了很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

課堂傳統教學以精講多思為原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主要起引導作用,強調基本原理和分析過程的介紹,淡化結論的獲得,引導學生通過獨立的思考與分析得出自己的結論,化教師的教法為學生的學法,鼓勵學生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與見解[5]。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比如在藥動學常用研究方法的專題講座中,針對于研究生更關注具體的研究方法操作,利用多種渠道,收集很多教科書、相關文獻和一些醫藥網站上的相關性信息,給學生下載了很多精美的專業圖片及相關視頻,使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操作方法。關于大鼠小腸在體單向灌流試驗,筆者按照實驗步驟,提供了自己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使學生掌握大鼠如何麻醉、如何用繩帶仰位捆綁大鼠、如何進行腹部切口、如何辨別大鼠的不同腸段、如何進行大鼠腸段插管等技術,教師結合自身科研經歷,再與學生分享實驗中常遇到的各種問題,使學生在進行該實驗時能夠真正解決實際問題。

但在實際教學中,因為沒有固定的教材,教師是采用的大量的課外閱讀材料作為授課補充的。因此有的學生反映,授課后很容易遺忘,所以授課教師在每次課前將課件的打印稿發放給學生,方便學生記筆記和課后學習,而且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其學習到自己感興趣的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強其在日后的科研實踐能力,筆者還采用了專題報告和研究生班討論的兩種形式進行學習。比如在藥動學常用研究方法的專題講座結束后,給學生布置任務,根據自己的興趣,結合自己將來的科研方向,有針對性的就某一研究方法進行總結,或深入性的探討,然后以PPT的形式進行課堂匯報講解。這樣既使學生進行了有效的課后復習,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匯報過程中或結束后,老師和其他學生可以與匯報人就會報內容展開討論。整個匯報過程不僅是對研究生的學術水平進行考察,也是對其演講作風、禮儀、形象、多媒體制作水平、現場駕馭能力等總體水平的檢閱[5]。研究還發現,有一些學生會匯報一些老師在課堂上沒有介紹的,非常前沿的一些技術方法或研究成果,這說明學生確實在課后進行了認真的準備。同時這種方法也促進了學生對大量文獻的閱讀,進一步提高其查閱和翻譯文獻的能力,為其自身的研究生課題實驗的順利開展和實施奠定一定的基礎,使學生真正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為了提高專題討論的質量,通常都是提前兩周左右告知學生,使其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同時為了避免有些學生敷衍了事,不認真準備進行專題PPT匯報,或者不積極參與相關的討論,因此每次專題報告和研究生集體討論都計入平時成績,學期期末按比重算入最終成績。學生普遍認為,經過某些專題報告和研究生集體討論后,使自己對某些方面或某個研究方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后可以主動地去查閱相關研究的最新動態。

3 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建立教學與科研相長的教學模式

近年來由于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有許多新理論、新技術在藥物動力學研究中應用,因此相關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緊緊掌握學科的發展前沿,滿足學生對新知識的需要。因此每年教學內容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更新。同時教師在教學中更多結合自身的科研情況,使學生能夠學會如何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科研實踐中去,以此提高新藥研發方面的能力。反過來,教師也可以將在教學中受到的啟發應用于自己的科研方面,積極參與各項課題,建立教學與科研相長的教學模式[6]。

4 考核方式

改變傳統期末考試成績決定一切的考核方式,而是建立更重視過程的成績評價體系。因此,除了傳統的期末考試成績之外,還把每次專題報告和研究生集體討論都計入平時成績,將學生專題報告和研究生集體討論時的準備情況、匯報情況及參與專題討論的積極性、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納入成績評價體系。期末考試成績并不占有很大比重,在平時課堂學習結束后,也會以論文的形式布置不同的作業,這些都會在學期期末按比重算入最終成績。

國家教育部規定,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特別是要加強研究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筆者認為在研究生的藥物動力學這門課程中,進行上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改良,有利于藥劑學專業研究生在學習中建立科學和創新的思維方式,為今后進行獨立的科學研究打下基礎[7]。

[參考文獻]

[1] 梁文權.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73.

[2] 李小娜,李唐棣,呂立勛.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教學改革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10,5(3):25-26.

[3] 許紅霞.美國博士研究生課程“現代藥物設計與研發”的教學與管理[J].重慶醫學,2011,40(17):1763-1764.

[4] 王巖,周毅生,崔升淼,等.中藥學專業開設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2(4):25-26.

[5] 唐益群,趙化,王建秀.碩士研究生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同濟教育研究,2011,(2):19-22.

[6] 張詠莉,李紅枝,王昕.堅持“教學與科研相長”之教學策略[J].中國實用醫藥,2008,3(33):205-2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 国模冰冰双人炮gogo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一国产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欧美亚洲视频 | 欧美视频亚洲视频 |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影院 | 国产日韩视频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久久 | 欧美日韩亚洲电影天堂 | 欧美αv日韩αv另类综合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免费视频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 | 免费看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七页 | 国产成人三级经典中文 |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 九一毛片| 97伊人久久 |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 精品一区二区三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96国产精品久久久 | 一区二区影视 | 国产精品免费观在线 | 国产在线播放一区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 国产精品大全国产精品 | 黄色一级视频免费看 | 综合毛片 | 交换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一级a毛片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 欧美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