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煤化工污水處理技術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煤化工污水處理技術范文1
【關鍵詞】煤炭企業;污水處理;技術工藝;綜合利用
0.引言
煤炭企業作為高耗能企業,對資源的耗費和對環境的污染程度較高,其排放的污水中含有膽量的氨氮、酚、油、氰化物等有害、有毒物質,煤炭企業污水的無序排放已經危及到地下水的質量,如不加大對煤炭企業污水治理的力度,就有可能給社會和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從而引起水資源供需之間矛盾的加劇。煤炭企業排放的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主要是多環芳香族化合物、酚類及含硫、氮、氧的雜環化合物等,屬于比較典型的難降解的工業污水,這些工業污水如果不進行深度加工就進行排放,無疑會給整個社會和人居環境帶來不可估量大的損害。隨著污水處理技術的日益發展和污水處理水平的不斷提升,采用符合煤炭企業污水處理實際需要的污水處理技術,對煤炭企業產生的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并進行循環使用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不僅可以充分節約水資源,解決水資源供需之間的矛盾,而且能夠很好地保護環境不被煤礦企業排放的污水所破壞,在降低煤炭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同時,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1.公司的基本情況
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公司)位于與云南省富源縣接壤的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境內,地處"攀西--六盤水"這個資源富集的"金三角"南端,以豐富的煤炭資源稱冠江南,被譽為"金三角下的一顆明珠"。由始建于1966年原盤江礦務局改制而成,屬于大型國有省屬煤炭工業企業,是全國重點工業企業之一,是中國南方重要的動力煤生產基地和大型煉焦煤基地。礦區面積706平方公里,遠景儲量383億噸,地質儲量94.8億噸,煉焦煤儲量占貴州全省煉焦煤總儲量的47.9%。盤江煤以發熱量高、微磷、低硫、低灰而著稱江南,是化工、冶金和動力行業的理想用煤。公司下轄兩個分公司、2個矸石電廠、5個選煤廠,礦區內有礦井6座。2010年,公司生產原煤1280萬噸,生產精煤355萬噸,生產動力煤529萬噸。發電5.7億kwh。實現工業總產值627459萬元,工業增加值412834萬元。公司高度重視污水處理的綜合利用,制定出了詳盡的污水處理綜合利用,采用“高密度迷宮斜板沉淀+無閥濾池”污水處理工藝對公司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進行了凈化處理并實現了循環使用,有效降低了公司的生產成本,提高了公司的勞動生產率。
2.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技術應用
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非常重視污水處理的綜合利用工作,并將這項工作作為公司2012年度首要的工作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要求污水處理部門采用新技術和符合本公司污水處理實際的新工藝,以依托科技創新,較大程度地降低污水帶來的污染為指導思想,處理的范圍是煤炭礦井水、煤化工產生的工業污水,公司積極引進先進污水處理經驗,改進水處理工藝,提高礦井水、煤化工產生的工業污水處理率,確保礦井水、煤化工產生的工業污水處理后的綜合利用率。本公司采用的污水處理技術是:“高密度迷宮斜板沉淀+無閥濾池”水處理工藝。本工藝主要構建物包括高密度迷宮斜板沉淀池和無閥濾池。對煤炭企業排放的污水加入絮凝劑混合后進入反應池,經過高密度迷宮斜板沉淀池處理后,進入無閥濾池進行再一次處理,在除去絕大部分的SS和COD等污染物后,經過消毒等處理后進入超濾池,經過污水的二次處理,產生中水,進行回收和循環使用。其典型污水處理流程詳見煤炭企業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2.1。
圖 2.1 煤炭企業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
3.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綜合利用分析
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綜合利用要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綜合利用的可持續發展是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綜合利用的必由之路。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綜合利用要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并跟上時展和污水處理技術發展的步伐,及時對煤炭企業的污水處理技術和工藝進行換代升級和技術改造,全面促進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綜合利用的可持續發展,保持污水處理的技術和工藝的先進性。隨著公司各方面改革事業的逐步深入,徹底廢棄改制前所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對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綜合利用進行科學規劃,認真論證,研究和分析制約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綜合利用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障礙性因素,對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綜合利用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加大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工作力度,在對礦井水進行凈化處理和綜合利用的基礎上,將煤炭企業生活污水、工業污水和其他污水逐步納入污水處理和綜合利用的范圍,逐步擴大污水處理范圍,不斷提高污水處理水平和質量,整合煤炭企業污水處理資源,不斷優化煤炭企業污水處理資源配置,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制定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綜合利用總體規劃,實現煤炭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按照市場化的運作標準進行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綜合利用,大量利用能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社會友好性的煤炭企業污水處理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集中資源、能源和技術人員的同時,不斷降低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生產成本,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以挖掘煤炭企業生產潛力為抓手,做好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質量管理和控制,全面促進煤炭企業污水處理綜合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于麗,王國生,李建云.化工污水深度處理回用技術探討[J].油氣田環境保護,2011,(2).
煤化工污水處理技術范文2
關鍵詞:煤化工企業 工業污水 治理
前言
煤化工是我國化學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煤化工科學發展的途徑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石,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手段,以市場為導向,統籌考慮我國煤炭、石油、天然氣、煤層氣、焦爐氣等化石資源以及可再生資源的科學合理、高效利用方向,使我國形成石油化工與煤化工相結合、具有各自優勢的產品領域,相輔相成,在整體上形成符合我國國情,科學合理的原料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企業結構,增強國際競爭力,加速推進化學工業現代化。煤化工是資源消耗型行業,傳統的煤化工是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行業。發展現代煤化工要以節能降耗、減排治污為突破口轉變發展方式,進行戰略性結構調整,努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把煤化工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采取以環境和資源可承受能力為基礎的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經濟發展方式,是現代煤化工惟一可接受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是煤化工發展的制約因素。可以說,煤化工環保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問題。要解決煤化工的環保問題,首先要解決工業生產中污水排放治理的問題,所以做到工業污水零排放是煤化工企業追求的目標。
1 煤化工廢水的基本特點
煤化工企業排放廢水以高濃度煤氣洗滌廢水為主,含有大量酚、氰化物、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質。廢水中COD一般在5000mg/l左右、氨氮在200~500mg/l,廢水所含有機污染物包括酚類、多環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雜環化合物等,是一種典型的含有難降解的有機化合物的工業廢水。廢水中的易降解有機物主要是酚類化合物和苯類化合物;砒咯、萘、呋喃、瞇唑類屬于可降解類有機物;難降解的有機物主要有砒啶、咔唑、聯苯、三聯苯等。
2煤化工廢水的處理方法
2.1 預處理
預處理常用的方法:隔油、氣浮等。 因過多的油類會影響后續生化處理的效果,氣浮法在煤化工廢水預處理中的作用是除去其中的油類并回收再利用,此外對后續的生化處理還起到預曝氣的作用。
2.2 生化處理
對于預處理后的煤化工廢水,一般采用缺氧-好氧生物法處理(A/O工藝或A2/O工藝),但由于煤化工廢水中的多環和雜環類化合物,好氧生物法處理后出水中的COD和氨氮指標難以穩定達標。因此,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生物處理技術,如生物炭法(PACT)、生物流化床處理法(PAM)等。
2.3 深度處理
煤化工廢水經生化處理后,出水的COD、氨氮等濃度雖有極大的下降,但由于難降解有機物的存在使得出水的COD、色度等指標仍未達到排放標準。因此,生化處理后的出水仍需進一步的處理。深度處理的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固定化生物技術、吸附法催化氧化法及反滲透等膜處理技術。
2.4 混凝沉淀
混凝沉淀法是在生產中通常加入混凝劑如鋁鹽、鐵鹽、聚鋁、聚鐵和聚丙烯酰胺等來強化沉淀效果調節好適當的pH值,使廢水中的懸浮物質在混凝劑的作用下聚集進而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以達到固液分離的過程。其目的是除去懸浮的有機物。該方法可有效降低廢水中的濁度
2.5 吸附法
由于固體表面有吸附水中溶質及膠質的能力,當廢水通過比表面積很大的固體顆粒時,水中的污染物被吸附到固體顆粒(吸附劑)上,從而去除污染物質。該方法可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存在吸附劑用量大,費用高產生二次污染等問題,一般應用于出水處。
2.6 高級氧化技術
由于煤化工廢水中的有機物復雜多樣,其中酚類、多環芳烴、含氮有機物等難降解的有機物占多數,這些難降解有機物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后續生化處理的效果。高級氧化技術是在廢水中產生大量的自由基HO.,自由基能夠無選擇性地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高級氧化技術可以分為均相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多相濕式催化氧化法以及其他催化氧化法。
3 先進技術在煤化工企業廢水治理中的應用及效果
焦化廢水一直是工業廢水處理上的一道難題,這是由于焦化廢水中含有較高的COD、酚、氰、氨、氮等物質元素,屬于有毒有害、難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按照行業慣例,煤化工行業很難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有些企業提出采用“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循環經濟模式,高起點打造綠色環保煤化工園區。為此,實現工業廢水的綜合利用,成為中潤需要破解的第一道難題。針對焦化廢水中硬度、有機物、含鹽量較高的特點,我們公司研究采用了目前世界先進的“連續微濾+反滲透”雙膜技術,對廢水進行物化處理。經過反復試驗,又將污水處理技術延伸到“超濾+納濾”雙膜法處理,成功突破了技術難關。
“通過污水深度處理系統,最終實現了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每年減少外購新鮮水量約252萬噸。”,該項目在處理工業焦化廢水上具備國內領先水平,還申請了國家專利。同時,不斷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生產工藝,通過大力推進上下游產業一體化、上下游產品鏈式聯接及延伸、副產品回收復用和蒸汽、水資源的梯級利用,形成了資源互利互用、產業鏈條循環閉合的園區循環發展的綠色煤化工產業格局。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節能減排自主創新項目、工藝、技術在這里得到應用。
4總結
我國貧油、少氣、多煤的能源結構決定了現階段煤仍然是我國的主要能源形式,煤化工業可從煤中提取多種產品,這大大提高了煤的綜合利用價值,而相關廢水工藝技術的使用是煤化工產業走上循環經濟道路必要保障手段,使該產業與生態環境實現共贏。
參考文獻
[1] 查傳正等.煤化工生產廢水處理工程實例[J].化工礦物與加工,2006,(3).
[2] 劉麗娟等.煤化工精餾廢水預處理方法研究[J].天津化工,2007,(3).
[3] 丁士兵.煤化工廢水治理技術探討[D].2008年全國石油石化企業節能減排技術交流會論文集,2008.
[4] 江鐵男等.煤化工技術的發展與環保[J].黑龍江環境通報,2001,(1).
煤化工污水處理技術范文3
關鍵詞:煤化工;企業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煤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能源之一,而且我國煤炭資源的儲量居世界前列。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煤資源的消費結構和方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還存在煤炭利用效率不高的現象,加劇了環境污染的現象。煤化工技術是指以原煤為原料,采用化學等方法等技術措施,使煤炭轉化為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產品的過程[1]。煤化工所涉及的產品眾多,提升了煤炭的利用效率,是推動煤炭能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徑。但是,煤化工企業的發展,卻帶來了水污染的問題,煤化工企業用水量大,產生的廢水成分復雜,而且毒性大,若不進行有效的處理,對周圍環境將造成嚴重的損害,此外,還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在一些缺水地區,既不經濟也不合理。因此,研究和開發科學高效的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不僅能夠促進煤化工行業的發展,減少環境的污染,而且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資源。
1煤化工企業廢水的特點
煤化工企業產生的廢水水量大、成分復雜,按來源可分為焦化廢水、氣化廢水和液化廢水。焦化廢水是在煤焦化的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產生于煉焦用水、煤氣凈化、產物提煉等過程中[2]。該類廢水的特點是,水量大、COD和氨氮濃度高,而且廢水中含有長鏈、雜環化合物,此外還有苯、酮、萘等一些多環化合物,該類物質難以生物降解,而且具有致畸、致癌特性。氣化廢水是煤氣化過程中獲得天然氣或者煤氣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含有洗滌污水、冷凝廢水和蒸餾廢水等。該類廢水的主要特點是COD、氨氮、酚類、油類等污染物濃度高,此外,廢水中的一些物質對微生物的生長具有毒害和抑制作用。液化廢水時在煤進行液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該類廢水的特點是污染物含量高,無機鹽含量低。
2煤化工企業廢水的處理技術
2.1預處理技術
煤化工產生的廢水中酚和氨的含量較高,此外還有油類物質,經過預處理,這些物質可被回收利用,而且還能降低對后續處理工藝的污染負荷,使污水處理系統更為穩定。
2.1.1脫酚
煤化工廢水中所含有的酚,可利用具有高比表面積的吸附材料進行脫酚處理,當吸附材料吸附飽和后,在利用有機溶劑或蒸汽對吸附劑進行解脫再生[3]。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改性的膨潤土、活性炭以及大孔的吸附樹脂。天然的膨潤土在其表面具有親水性的硅氧結構,對水中有機物的吸附性差。因此,在利用膨潤土作為吸附劑時通常對其進行改性在加以利用。有研究者對天然的膨潤土和經過改性的有機膨潤土的脫酚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改性后的膨潤土吸附活化能更大,達到平衡的時間較小,吸附酚的量更大。活性炭也是常用的吸附劑之一,活性炭的具有高比表面積、表面的孔結構發達,而且價格相對低廉。因此,在煤化工廢水脫酚處理中常用活性炭為吸附劑。有研究者利用活性炭吸附濃度為60mg/L的苯酚,在溫度為30℃,pH值為6.0的條件下,苯酚去除率為86%。還有研究者采用活性炭纖維來作為煤化工廢水脫酚的吸附材料,該材料具有吸附和解吸速度快,再生條件好的優點。隨著高分子材料技術的發展,新型的吸附材料展現出了更為優越的吸附性能,例如大孔吸附樹脂的應用,大孔吸附樹脂與吸附物質之間靠范德華力來吸附,其表面還有巨大的比表面積,相比活性炭等吸附材料,它具有空分布窄,容易解脫等優點。
2.1.2除油
煤化工企業產生的廢水中含有一定的油類,油類物質將會黏附在菌膠團的表面,進而阻礙了可溶性有機物進入到微生物的細胞壁,從而影響了生物處理工藝的效果,因此在進入生化處理單元前應對煤化工廢水進行出油,以提高后續的處理效果。通常情況下,生化處理廢水要求進水中含油量需小于50mg/L。在煤化工廢水的油類物質通常采用隔油池和氣浮法來進行控制[4]。
2.1.3蒸氨
煤化工廢水氨氮的濃度很高,主要來源于煤制氣反應中高溫裂解和煤制氣反應剩余的氨水。高濃度的氨氮,在進行生化處理過程中會抑制硝化細菌的活性,進而導致生活處理工藝處理效果不佳,不能保證出水氨氮達標。目前脫氨的過程主要采用水蒸氣汽提法,將煤化工產生的廢水中通入大量的高溫蒸汽,使其充分的接觸,以此將廢水中的氨氮進行吹脫,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廢水中氨氮濃度。吹脫出的氨氮在經過分離、蒸餾等步驟進行回收再利用。
2.2深度處理技術
煤化工廢水中污染物濃度極高,成分復雜,而且難以降解。煤化工廢水經過預處理后COD、氨氮等污染物的濃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解,而難降解有機物在生化處理過程中幾乎沒有被降解,因此經過生化出后還需對其進行深度處理,進而滿足出水的排放標準。目前在煤化工廢水處理中應用最多的深度處理技術是高級氧化技術,主要有臭氧氧化技術、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術、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光催化氧化技術等[5]。
2.2.1臭氧氧化技術
臭氧是一種強化劑,其氧化過程有兩種途徑,一種是直接通過分子臭氧氧化,另一種是間接的通過臭氧分解并生成羥基自由基來進行氧化[6]。臭氧氧化技術可以降低煤化工廢水中的COD,同時還能夠降低水中的色度和濁度,同時在該過程中不產生二次污染。有研究表明,在內循環的反應器中,利用臭氧對煤化工廢水進行深度處理,COD的去除率可到40%~50%,其中對酚類和雜環類有機物效果最好。隨著對臭氧氧化技術的深入研究發現,臭氧在單獨使用過程中,有機物和臭氧反應后通常會生成醛和羧酸,而這兩種物質不能再和臭氧繼續反應,進而限制了臭氧的礦化作用,降低了臭氧的處理效果。因此,研究者采取了其他的措施以提高臭氧的氧化作用,有研究者采用UV與臭氧聯用來進行廢水的處理,結果表明臭氧的氧化能力比單獨使用時提高了10倍以上,極大地改善了臭氧的氧化能力。
2.2.2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術
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術是建立在臭氧氧化的基礎之上的一類新型的高級氧化技術,是臭氧在特定的催化劑作用下產生高效的羥基自由基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主要使用的催化劑有金屬氧化物、金屬改性的沸石、活性炭等[7]。目前研究最多的是金屬氧化物,例如Al2O3、TiO2等。此外,影響其氧化效果的因素還有pH值和溫度。pH值主要是影響OH的產生,pH值升高有助于提高OH的產生,進而提高氧化能力。在催化氧化過程中,催化劑不僅起到催化的作用,而且還具有吸附作用,pH值的變化將影響金屬氧化表面的電荷的轉移,進而影響了對有機物的吸附能力。
2.2.3超臨界水氧化技術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是利用水在超臨界狀態下,具有非極性有機溶劑的性質,進而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的技術。該技術具有反應效率高,處理徹底。反應器結構簡單等優勢,但是由于超臨界狀態的水具有嚴重的腐蝕性,無機鹽在反應過程中會結晶析出,進而導致設備和管道堵塞等問題,最終提高了超臨界廢水的處理成本,影響了工業化應用的進程。
2.2.4光催化氧化技術
光催化氧化技術是利用半導體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將吸附于材料表面的氧化劑進行激發,進而產生具有強化性能的羥基自由基,然后利用羥基自由基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TiO2是應用最多的光催化劑,有研究者利用光催化技術處理模擬的苯酚廢水,結果表明,TiO2的投加量為2g/L、pH值為3,光照2.5h的條件下,苯酚的去除效果最佳,可達到96%。TiO2光催化技術對難降解有機物的處理效果十分顯著,但是現階段還未能應用于煤化工廢水的處理中,原因在于該催化劑不能充分的利用太陽能,反應器設計難以符合實際的應用。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問題終將會被解決,給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帶來新的突破。
3結語
煤化工技術給煤炭資源的利用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但是煤化工企業產生的廢水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難題,由于其水量大,污染物濃度高,而且成分復雜,毒性大,單一的處理技術根本不能滿足要求。建議企業和研究機構在結合實際工程的前提下,加大對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努力及早實現處理效率高、環境友好的廢水處理技術,以帶動煤化工行業向著更高的方向發展。
作者:巨潤科 單位:佛山市新泰隆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王香蓮,湛含輝,劉浩.煤化工廢水處理現狀及發展方向[J].現代化工,2014,34(3):1-4.
[2]孫貴軍.煤化工廢水的來源及處理方案[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18(6):119.
[3]章莉娟,馮建中,楊楚芬,等.煤氣化廢水萃取脫酚工藝研究[J].環境化學2006,25(4):488-490.
[4]王京.淺析煤化工廢水處理工藝[J].廣西輕工業,2009,11(3):99-100.
[5]游建軍,熊珊,賀前鋒.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及應用分析[J].科技信息,2013(2):365-370.
煤化工污水處理技術范文4
【關鍵詞】污水處理;物理化學法;高級氧化法;電化學法;生物法
1.物理化學法
物理化學法是利用物理化學作用,轉化、分離或回收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包括萃取、吸附、膜分離和化學沉淀等方法。
1.1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與水不相溶解或極少溶解的特定溶劑同廢水充分混合接觸,使溶于廢水中的某些污染物質重新進行分配而轉入溶劑,然后將溶劑與除去污染物質后的廢水分離,從而達到廢水凈化和回收有用物質的目的。萃取法具有處理水量大,設備簡單,便于自動控制,操作安全,成本低等優點。
1.2吸附法
吸附是用氣體或液體流動相與多孔顆粒接觸,使流動相中的組分被選擇分離或滯留顆粒相的過程。污水處理中常用的吸附劑包括活性炭、炭纖維、費石、硅藻土、硫化煤、礦渣以及吸附用的樹脂等,其中活性炭較為常用。使用吸附法處理廢水,不但能夠去除那些難分解的有機物,降低COD,還能使廢水脫色、脫臭,把廢水處理到可重復利用的目的。
1.3膜分離法
膜分離法是利用特殊的半透膜將廢水分開進而使某些溶質或溶劑滲透出來的方法的統稱。常見的膜分離法主要有微濾(MF)、超濾(UF)、納濾(NF)、反滲透(RO)、滲析(D)、電滲析(ED)、滲透蒸發(PV)、液膜(LM)等方法。
1.4化學沉淀法
化學沉淀法是用易溶的化學藥劑在廢水中形成難溶的鹽、氫氧化物或絡合物以達到處理目的的一種方法。高健磊等以Na2HPO4和MgSO4為沉淀劑,對氯化銨、硫酸氨、氨水以及碳酸氨四種高濃度氨氮廢水進行化學沉淀法脫氮處理,得到了最佳工藝條件。由于該法能使污染物形成難溶的鹽、氫氧化物或絡合物而較易分離,因此常用于TNT、RDX、陽離子染料廢水、硫醇廢水以及含酚、含醌廢水的處理。
2.高級氧化法
高級氧化技術(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簡稱AOPs)是近20年來水處理領域興起的新技術,通常指在環境溫度和壓力下通過產生具有高反應活性的羥基自由基來氧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處理方法。高級氧化技術的關鍵是產生高活性的羥基自由基,一般采用加入氧化劑、催化劑或借助紫外線、超聲波等多種途徑產生。
2.1濕式(催化)氧化法
濕式氧化法(Wet Air Oxidation,簡稱WAO)是在高溫(150~350℃)高壓(0.5~20MPa)的條件下,利用空氣或氧氣作為氧化劑,氧化水中呈溶解態或懸浮態的有機物或還原態的無機物,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濕式催化氧化工藝(Catalytic Wet Air Oxidation,簡稱CWAO)是在WAO工藝的基礎上添加了適宜的催化劑,降低了反應溫度和壓力,提高了反應速度,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氧化效率。
2.2超臨界水(催化)氧化法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是把溫度和壓力升高到水的臨界點(Tc=374.3oC,Pc=22.05MPa)以上時,使水成為一種具有高擴散性和優良傳遞特性的非極性介質,在此條件下,非極性的有機物和氣體能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實現對污染物的分解。
2.3化學(催化)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
化學氧化法是指通過O3、H2O2、ClO2及KMnO4等氧化劑,將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污染物氧化為微毒或無毒的物質,或者轉化為容易與水分離的形態,從而達到處理的目的。化學催化氧化是在催化劑和氧化劑共同作用下氧化有機物。光化學氧化是通過氧化劑在光的輻射下產生氧化能力較強的自由基而進行的。根據氧化劑的種類不同,分為UV/H2O2、UV/O2及UV/H2O2/O3等系統。
3.電化學法
3.1電化學氧化
電化學氧化法可分為直接氧化法和間接氧化法。直接氧化法是利用陽極的高電勢氧化降解廢水中污染物,使之轉化為無害物質。間接氧化法則是通過陽極反應產生具有強氧化作用的中間物質,如超氧自由基(O2)、H2O2和羥基自由基(OH)等活性自由基,自由基的強氧化性直接氧化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最終達到氧化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3.2電凝聚
該法采用可溶性陽極,如Fe、Al等金屬板,在外加直流電壓的作用下,金屬陽極氧化溶解,生成金屬離子Fe2+、Fe3+、Al3+,這些離子與水中OH-作用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物,沉淀物再吸附、絮凝廢水中的污染物。在廢水中有有機酸時,則能生成鐵、鋁等的有機酸化合物,同樣能起絮凝作用。
3.3電氣浮
電氣浮采用不溶性陽極,如石墨、鉑及二氧化鉛等金屬氧化物電極,電解時電極上析出大量微小的氣泡(陽極上析出氧氣,陰極上析出氫氣),這些氣泡分散度高,并以1.5~4cm?s-1的速度上升,具有較大的浮載力,可將水中的油粒及懸浮物質攜帶到液體表面而除去。為了提高該法的處理效果,有時還加入少量的混凝劑,以利于絮凝物的生成。
4.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能夠降解代謝有機物的作用,來處理污水中呈溶解或膠狀的有機污染物質。根據參與降解微生物的種類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分為好氧生物處理法和厭氧生物處理法。
4.1厭氧生物處理法
厭氧消化是指在無分子氧參與的條件下,通過多種微生物的協同作用,把有機物最終分解為甲烷和CO2的產物的過程。隨著現代高速厭氧反應器的大規模開發和應用,各種厭氧工藝的成功應用層出不窮。王慶偉使用厭氧升流式流化床反應器(簡稱UBF)處理高濃度垃圾滲濾液,加入陽離子PAM和顆粒污泥的生成,能大大縮短啟動周期和提高有機物去除率。
4.2好氧生物處理法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有游離氧(分子氧)存在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廢水中存在的有機污染物(以溶解狀與膠體狀的為主),作為營養源進行好氧代謝。
5.展望
在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人們環境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污水處理技術必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隨著中國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各種高濃度難降解的工業有機廢水的排放不斷增加,采用單一的方法處理的廢水常常難以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改進,人們探索了各種組合工藝,通過將各種不同工藝或方法組合起來,以克服各自技術的不足,發揮共同的優點,有效地解決了這些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問題,代表了水處理技術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一些高新技術如交流電弧廢水處理技術、滑動弧等離子體處理技術以及某些特殊的電化學處理技術等目前還處于實驗室試驗階段,但是不容置疑,這些高新技術代表了廢水處理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 [科]
【參考文獻】
煤化工污水處理技術范文5
[關鍵詞]煤化工;污染;治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X7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9-0230-01
煤化工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源,要發展煤化工,必須同時解決由此產生的污染問題。煤化工的發展應力求把污染、能耗降到最低限度,控制在生態、環境、資源容量可承載能力的范圍內。煤化工的發展決不能以浪費資源、犧牲環境和破壞生態為代價。
一、我國煤化工污染現狀
1、焦化廢氣的污染
焦化污染物是煤炭行業造成環境污染的首要污染物,這是因為焦化產業依然存在,有許多的焦化污染物質嚴重地污染著環境,如焦化廢氣等。一般來說,焦化廢氣主要是煤的干餾、結焦等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煙氣、廢氣、粉塵、煤塵等,尤其是出焦時焦炭與空氣燃燒所形成的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對環境污染更為嚴重。氣體污染物的排污環節比較復雜,并且種類很多、毒性很大,非常不利于控制和處理。這些污染氣體在微風的環境中很容易彌散在空中,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影響自然環境質量的同時,更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影響和損害。
2、焦化廢水的污染
焦化廢水對于環境的影響也很大,它主要是在煤炭的焦化以及焦化回收的過程當中產生的廢水、水蒸氣和煤氣一起從焦爐排除,進而形成許多的焦化廢水。這類廢水一旦流入江河就會對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脅,如果使用被焦化廢水污染了的水進行農田灌溉,既會使農作物減產甚至枯死,還會造成土地鹽堿化。
3、噪聲的污染
一般來說,煤炭化工企業的噪聲污染并不是很嚴重,對于周圍居民的生活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局部的一些高噪聲的設備卻很常見,如果缺乏相應的操作和合理的安排,往往會對作業的工人產生一定的影響,長此以往也會嚴重影響煤炭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
4、焦化廢渣的污染
焦化廢渣主要包括除塵器收回的煤塵等細小的碎渣,或者是分離過程中產生的焦油渣等。這些廢渣的成分相當復雜,露天堆置時一旦遇到下雨或者刮風,就會對空氣、土壤以及水造成污染,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
二、關于煤化工污染的治理措施
1、淘汰落后產業和生產力
要嚴格執行相應的產業政策,淘汰落后產業和生產力。我國的各級政府以及相關的責任部門應該對于落后的產業和生產力實行嚴格的淘汰制度,同時進行嚴格的執法,對于相應的產業提出必要的產業政策。環保部門應該督促執行相應的標準,對于那些新興起的煤炭行業給予嚴格把關,一旦出現污染較大并且缺乏相應環境保護能力的產業要實行淘汰制度,反對地方保護主義的出現。
2、強化管理能力
煤炭企業主管部門的相關領導應不斷提高思想認識,加強對企業的管理。企業領導要不斷加強對焦化污染物處理的重視程度,不能單純地追求經濟利益而放棄環保。從事環保工作的人員應增強責任意識,與相關部門一起有效推進環境保護,嚴格落實進行的審查制度。對廠內進行設備的嚴格審查,對于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要堅決予以關停。
3、焦化廢水降解與深度處理
焦化廢水中酚類物質較多,通過對酚類物質的檢測處理,進行濃度轉移,并設計處理工藝進行酚類物質去除,控制在0.1mg?L-1。酚類物質的轉移能夠降低污染物濃度,并進行講降解處理。另外,對焦化廢水進行深度處理,主要是對殘余污染成分進行消除。目前主要應用方法為對COD構成研究,并通過O3/UV催化流床反應器,將廢水中各種污染指標降低。降低濃度的同時也對廢水進行消毒處理,實現廢水回用。
4、厭氧生物處理技術應用
該技術應用能耗較低,且對焦化廢水中高濃度污染物處理具有較大優勢。厭氧主要針對發酵性細菌、產停產乙酸細菌等。厭氧過程同時能夠對多種難以降解的物質進行降解,包括多氯聯苯等。高氯帶同系物中的脫氯變化需要在厭氧條件完成。厭氧生物處理需要建立在負荷高以及剩余污泥少等的條件下,厭氧發硬條件相對更加嚴格,為此,啟動相對更加緩慢。采用水解進行生物降解,其主要是利用非嚴格厭氧完成對有機物的分級降解,其中堿性水解菌在水中不具有溶解性特征。能夠將大分子物質進一步降解。
5、生物強化技術應用
經過預處理后的煤化工廠的廢水,還要進一步采用生化處理的方法。這種處理方法主要是應用好氧生物法處理原理。但是,由于煤化工廠中的廢水中雜環類化合物含量比較高,經過這種生化處理后的廢水,水中的COD和氨氮指標有時會很高,有時又很高,難以控制在一個穩定的范圍內。因此,近年來在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出現了生物炭法和生物流化處理法。其中,生物炭法的操作步驟是:首先在生物進化水中加入少量的粉末性活性炭,然后和回流的污泥融合在一起,在曝氣池內,采用污泥脫水裝置,從污泥濃縮池中排出的剩余污泥,然后對廢水進行處理。在曝氣池內,因為活性污泥對粉末活性炭的表面的影響,粉末活性炭因為表面積大,吸附能力也很強。這項技術的優勢就是可以促進活性污泥和粉末活性炭發生氧化,加快溶解。這樣,就可以有效降低基質的濃度,其中,COD的降解去除率也會相應增加。據了解,在生物炭法系統內部,活性炭吸附處理COD的動態吸附容量一般控制在200%左右。生物炭法的優勢是處理生物法無法自然降解的有毒害的污染物,包括有機物。
生物炭法在處理煤化工廢水中的高濃度大分子有機物方面,有著很好的處理效果。生物流化床處理法PAM,這種處理方法的原理是在在特殊的結構填料的基礎上,采用生物流化床技術,在相同的生物處理單元中發揮作用,然后結合生物膜內法和活性污泥法。這種廢水處理工藝的工作原理是污染物侵入到生物膜的內部,微生物的吸附能力較強,可以懸浮在懸浮填料表面,形成一層微生物膜層。因為這種微生物的產量很高,可以大量使用,所以使用這種處理方法在反應池內可以增加生物的濃度,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有機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6、積極推廣清潔及生產技術
因焦化生產工藝中生產環節十分的復雜,排放出的污染物和廢水特別的多,這就給企業在處理污染的問題上增加了很多的經濟負擔。若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必須開創一條清潔生產之路。研究新的工藝技術,并貫穿于整個生產過程中,使排放物得以有效的控制與治理。
把水進行循環的使用,在廢水的處理中,先進行過程處理再進行集中處理,建立除鹽水站,增設旁濾裝置,讓循環水不再予以污染。建立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把產生的水用于循環水的補水、衛生用水以及綠化用水,將蒸氨廢水進入生化的處理系統,熄焦處理后的生物脫酚廢水,使設備的腐蝕予以減少。
7、加強國際的合作,并對污染少、高效率的技術裝備予以開發
中國的煤化工產業的技術在近幾年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對高效率低污染的技術設備予以開發,如:可借鑒其他國家的水平室煉焦爐的制作方法,并予以改進,使高效率低污染的煉焦新爐型得以研制。
總而言之,煤炭行業的發展一直都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更好地實現對于煤炭行業的污染治理,才能有效地對環境進行保護,進而促進煤炭行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 游建軍,熊珊,賀前鋒.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及應用分析[J].科技信息. 2013(02).
[2] 何鋒.煤化工廢水的來源與特點及其相應的處理技術探究[J].科技視界. 2012(23).
煤化工污水處理技術范文6
關鍵詞:膜生物反應器(MBR);高氨氮廢水
中圖分類號:
Application of Membrane Bioreactor Technology for Treatment and Reuse Project of High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ZHAO Xue,WEI Genbao,HUA Rong,LIU Xuewen,XUE Xiangdong
(SUZOU INTER INDUSTRIAL WATER PURIFYING CO., LTD.,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mbrane material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BR (Membrane bioreactor) has made a figure in the domestic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fields. Combining with the project of coal washing high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from synthesis ammonia technology of certain unified alkali produce enterprise, MBR technology in high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use wer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In this project, treated by A/A/O+MBR, after nearly 1 year within the stable operation, CODcr keep below 45mg/L, NH3-N keep below 1 mg/L, and outlet water of the system were reached primary standard of GB13458-2001 .
Key words:MBR; coal chemical industry; high ammonia-nitrogen wastewater
引言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合成氨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始終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對農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被廣泛用于制藥、煉油、合成纖維、合成樹脂等工業部門。合成氨工業既是耗水大戶,也是排污大戶。主要存在著高氨氮廢水排放量大,排放點多,污水成分復雜等問題。多年來,水污染問題一直是制約合成氨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
目前對此類廢水的常規處理方法是生物法。常規的生物法中,脫氮工藝主要是建立在硝化-反硝化機理上,利用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來達到脫氮的目的。為保持構筑物中存在足夠的硝化細菌維持硝化反應,需維持較長的污泥齡,相應的增加了構筑物的池容。另外,如果污泥沉降性能變差,則二沉池沉降效果也將變差,出水懸浮物增高,附著在污泥上的硝化菌也隨之流失,使得系統的硝化細菌量變少,間接影響處理能力。[2]
MBR是利用高效分離膜組件取代二沉池與生物處理中的生物單元組合而成的一套水凈化再生技術。MBR利用膜的截留作用,幾乎能將全部的污泥及微生物截留下來,使生物單元具有較高的污泥濃度。在不增加池容的前提下相應延長了污泥齡,滿足了硝化菌的生長,減少了硝化菌的流失,同時在MBR中還發現存在同步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現象,因此不但提高了對有機物的去除率,而且使其對氨氮的去除效果也明顯增高。另外,MBR還具有占地面積少,出水水質好,運行穩定,操作簡單,易于自動控制等優點,在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及回用領域得到了極力推廣。[3] [4]
本文通過某聯堿企業合成氨工藝中洗煤高氨氮廢水的處理及回用工程實例詳細介紹了MBR技術在高氨氮廢水處理與回用中的應用,以期在處理同類廢水時能提供可鑒之處。
1 水質特點
洗煤廢水[1]以高濃度煤氣洗滌廢水為主,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質。綜合廢水中CODcr一般在5000mg/L左右、氨氮在200~500mg/l,廢水所含有機污染物包括酚類、多環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雜環化合物等,是一種典型的含有難降解的有機化合物的工業廢水,特點是含有大量煤渣和油,有機物含量高,氨氮含量高、含鹽量高。
該聯堿企業主要生產氯化銨、重質純堿、尿素、液氨和甲醇等工業產品,其廢水來源于造氣廢水、甲醇常壓蒸餾塔排放的含醇廢水、脫鹽水站和各循環水裝置、鍋爐的排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等,屬于典型的洗煤廢水。因此,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此類廢水,必將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
2 工藝流程及處理水質
2.1 工藝流程
該企業污水處理系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具體流程見圖1):
電氣自控系統:PLC、變頻器、電控閥門、液位計、在線檢測儀表等。
生化處理系統:平流池、氣浮池、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好氧池+MBR池等
膜系統:膜架、天津膜天中空纖維簾式膜(MBR)、在線氣水洗、曝氣系統、離線清洗部分。
2.3 主要構筑物及工藝參數
水解酸化池:有效容積200 m3;
缺氧池:有效容積670 m3;
好氧池+MBR池:有效容積 1600 m3;
整個系統的氨氮總負荷:0.12 kgNH3-N/kgMLSS?d。
2.4MBR部分
本工程采用天津MOTIMO的FP系列中空纖維膜組件,它是以PVDF作為膜材料,這種材料具有非常穩定的化學穩定性和高抗污染性,是膜行業公認的最佳膜材質,制備的中空纖維微濾膜具有高抗污染和耐酸耐堿和耐氧化性能,非常適用于MBR系統。MOTIMO公司生產的FP系列膜組件外形見下圖2
利用膜組件進行的固液分離過程取代了傳統的沉降過程,能有效的去除固體懸浮顆粒和有機顆粒,制備無菌水。與傳統工藝相比,MBR 可以使活性污泥具有較高MLSS 值,延長其在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提高氮的去除率和有機物的降解。MBR 是現代化的、高效的水處理系統,可滿足市政污水處理量不斷增長的需求,極大地提高污水處理后的水質。MOTIMO 的 MBR 系統是一種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的處理過程,具有以下優點:
⑴與傳統處理系統相比,可節省50%左右的土地使用面積;
⑵可處理MLSS 含量高(<10g/L)的污水,具有較長的淤泥截留時間(≮60 天);
⑶對不同的進水,有穩定的產水水質;
⑷污泥產量低,減少了處理的費用;
⑸能耗低,清洗簡單,運行費用低。
MBR 是一種將活性污泥法和一體化浸沒式膜分離系統相結合的新型污水處理技術。這一過程可廣泛應用于市政和工業污水處理領域,包括水資源回用,社區發展,公園景點水資源回用等。作為一種新興的污水處理技術,MBR 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世界各地的污水處理廠。此外,MBR 的使用量還在平穩的上升,其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一些處理規模在 2,000 到 10,000m3/d的裝置已經平穩運行了數年,同時,新一代的MBR 裝置的處理規模已達到45,000m3/d。
MBR膜生物反應器的性能指標見表2
3 結果與討論
3.1 運行情況分析
3.1.1 調試馴化期間
生化系統的啟動和調試從2009年07月開始,共持續了2個月的時間。系統啟動主要分3個階段:悶曝培養連續進水馴化穩定抗沖擊運行。
1)悶曝培養
悶曝培養階段主要目的是接種、培養和馴化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生化處理系統的反應工作主體,對其培養和馴化的好壞直接影響整個生化系統的處理效果。首先選用當地的河水來進行對污泥的培養,通過分批向生化系統內投加高氨氮廢水的接種污泥和馴化污泥的營養物質,將整個系統的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培養到位。
2) 連續進水馴化
活性污泥培養到位之后,開始向生化系統連續進工業廢水,穩步提高生化系統的容積負荷,并密切關注污泥的生長狀況和調整營養物質的投加量,最終使得系統進水量達到設計水量,各個池體的SV30保持在20%左右。
3) 穩定抗沖擊運行
整個生化系統經過1個月的污泥培養和連續進水馴化之后,進入系統的穩定運行階段,此階段主要考察生化系統的抗沖擊能力。當進水水質有較大波動時,通過調整系統的曝氣量和營養物質的投加量,使系統的出水水質保持穩定,達標排放。
3.1.2 穩定運行期間
整個生化系統通過2個月的調試馴化,最終進入連續穩定運行階段。
穩定運行期間,系統進水CODcr與出水CODcr的關系見圖3;系統CODcr去除率曲線圖見圖4
從圖3、圖4可知,從2009年9月1日開始,整個生化系統進入連續穩定運行階段。在整個9月份,由于系統進水水質CODcr濃度高、波動大,同時整個生化處理系統還比較脆弱、不成熟,因此在此階段出水CODcr變化波動也較大,CODcr去除率最高時可達到98%,最低時只有78%,但出水水質均滿足GB13458-2001《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進入2009年10月份之后,生化系統的進水水質趨于穩定,基本保持在450mg/L左右,因此從曲線圖中可以看出,整個生化處理系統的出水水質也逐漸趨于平緩,出水CODcr基本保持在45mg/L左右,系統CODcr去除率均在90%左右,生化處理系統穩定,出水水質滿足GB13458-2001《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穩定運行期間,系統進水NH3-N與出水NH3-N的關系見圖5;系統NH3-N去除率曲線圖見圖6
從圖5、圖6可知,從2009年9月1日開始,整個生化系統進入連續穩定運行階段。在整個9月份,由于系統進水水質NH3-N數值基本在500~700mg/L之間波動,NH3-N濃度高,波動也較大,由于經過了7、8月份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種的培養和馴化,整個生化系統的NH3-N去除效果十分顯著,出水NH3-N基本保持在0.2~0.7mg/L,進出水NH3-N去除率高達99.9%,出水水質中NH3-N含量遠遠超出GB13458-2001《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一級排放標準NH3-N的排放量≤60mg/L。
進入2009年10月份之后,生化系統的進水水質中NH3-N含量趨于穩定,基本保持在450mg/L左右,整個生化系統的NH3-N去除效果仍十分顯著,出水NH3-N基本保持在0.2~0.7mg/L,進出水NH3-N去除率高達99.90%~99.95%,因此從曲線圖中可以看出,整個生化處理系統對于NH3-N的去除效果十分顯著,即使進水NH3-N波動大,出水NH3-N含量仍保持在極低的水平上,出水水質滿足GB13458-2001《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3.2 運行經濟分析
該生化處理系統連續穩定運行階段的經濟分析情況,見表3
結合上表可以看出,該生化系統在聯堿企業合成氨工藝中煤化工廢水處理工程中,表現出一定的經濟合理性:
1)生化系統中液堿用量低,僅為理論計算用量的50%左右,這是由于該聯堿企業生產工藝中有一股洗堿(Na2CO3)廢水排放至生化處理系統中,對該股廢水水質分析得知,該廢液重金屬含量低,ph值為9.79,總堿度(以CaCO3計)為75075mg/l,是完全可以用來補充生化好氧池硝化所需的堿度;
2)由于聯堿生產工藝中會有副產品甲醇產生,本工程中反硝化所需的低碳源使用未經提純的粗甲醇或甲醇殘液,因此在本工程中低碳源甲醇的運行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2)該生化系統的耗電量為160KWh,系統出水水質均可滿足業主回用水水質要求。
4 結論與建議
該聯堿企業合成氨工藝中煤化工廢水處理工程項目在采用生化+膜生物反應器(MBR)處理工藝之后,經過2個月的工藝調試進入連續穩定運行階段的數據分析和討論,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本工程采用天津MOTIMO的FP系列中空纖維膜組件組成的膜生物反應器,利用膜組件進行的固液分離過程取代了傳統的沉降過程,使好氧活性污泥生化池具有較高MLSS 值,延長活性污泥在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大大的提高了氮的去除率和有機物的降解。
2)以該聯堿企業合成氨工藝中煤化工廢水處理工程項目為例,采用 A/A/O+MBR處理工藝處理高氨氮廢水,在經過近1年的穩定運行之后,出水CODcr保持在45 mg/L以下,出水NH3-N保持在1 mg/L以下,出水水質滿足GB13458-2001《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排放標準,并同時能滿足業主所提供的回用水水質要求,真正做到了節約水資源和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因此充分說明了此處理工藝對于處理高氨氮廢水有較好的處理效果,以期對類似工程起到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沈浚,朱世勇,馮孝庭. 合成氨[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01:18-53
[2] 梁書誠,趙敏,盧磊,趙麗艷. 好氧反硝化菌脫氮特性研究進展[J].應用生態學報,2010,06
[3] 林豐,張林生.MBR脫氮工藝的研究進展[J]. 污染防治技術,2003.0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