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心理學意象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心理學意象分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心理學意象分析

心理學意象分析范文1

【關鍵詞】 醫學生;心理焦慮;影響因素

近幾年來,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并出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精神心理疾病已成為近年來大學生休學、退學的主要原因[1],這些現象對個人、家庭及社會都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為此,筆者2009年3~4月對寧夏某醫科大學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調查,旨在了解醫學生群體的心理焦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為開展醫學院校的大學生心理衛生工作和心理咨詢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寧夏某醫科大學一~五年級醫學生985名作為本次調查對象。發出調查問卷985份,收回問卷985份,剔除不合格問卷18份,實際獲得有效問卷967份,有效率為98.17 %。其中,男性434名,女性533名;回族學生212名(其它少數民族未作為本次調查的對象)。回漢族大學生性別、年級、城鄉及所學專業構成一致。

1.2方法選用Zung氏1971年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eale,SAS),調查大學生焦慮水平。SAS采用四級計分,分數越高,表示焦慮水平越高。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小于50分為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1.3統計學方法采用Epidate3.02軟件錄入數據,用SPSS 11.5軟件進行描述和分析,組間比較采用行×列卡方檢驗。

2結果

2.1醫學生心理焦慮狀況本次調查的967名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可能存在心理焦慮問題的學生276名,焦慮檢出率為28.54%。

2.2不同性別醫學生心理焦慮檢出率見表1。男女生心理焦慮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1 ,P

2.3回漢族醫學生心理焦慮檢出率比較見表2。回漢民族間心理焦慮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69 ,P

2.4不同年級醫學生心理焦慮檢出率比較見表3。不同年級醫學生焦慮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51 ,P

2.5城鄉醫學生心理焦慮檢出率見表4。城鄉之間醫學生心理焦慮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44,P

3討論

大學生正處在青年發育后期和成年發育初期的過渡階段,心理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須承受學習、情感、人際交往、就業等諸多因素的壓力,又加之自身的承受能力有限,從而導致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現象[2]。醫學生作為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不僅具有與其他專業大學生相同的特點,還具有醫學生的特點。醫學生學制時間長(一般為5年學制)、需要學習的醫學學科繁多,畢業以后還需要承擔治病救人的職責,這些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所造成的心理焦慮,成為影響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主要原因。本調查結果顯示,醫學生中28.54%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情緒。王艷芳等人對廣州某醫科大學學生進行的相關研究發現,醫學生的焦慮狀況普遍高于一般人群[3]。可見,醫學生心理焦慮問題已成為醫學院校管理中比較大的隱患。

心理學家艾里斯認為,“男女在特殊智力上存在著一定差異,其智力各有所長各有優勢偏向”[4] 。這些男女性別因素方面的差異可能會影響醫學生學習生活的焦慮情緒。本研究通過調查,男生心理焦慮檢出率高于女生。究其原因可能是男學生在遇到困難而無法克服的時候, 較多認為自己應該多承擔責任;另外,相對而言男學生畢業后所要承擔的社會家庭責任較高,他們感受到的壓力也較大,從而更多的表現出了焦慮的癥狀[3]。

寧夏是回族最大的聚居地,回族信仰伊斯蘭教,生活習俗上有一些共同的個性特點。不同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之中,形成了特殊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傳統,也形成了各民族獨有的心理特征。本研究顯示,回漢不同民族醫學生心理焦慮檢出率存在差異,回族大學生心理焦慮水平高于漢族,深層次原因需進一步探討。

不同年級的醫學生在五年的學習生活中面臨的具體情況不一樣,壓力也不同,心理焦慮程度也會不一樣。大一與大五學生心理焦慮檢出率高于其它年級,大三學生心理焦慮檢出率最低。一年級的學生剛剛經歷高考走進大學,處在一個新的陌生的學習、生活環境中,許多方面都不適應,如離開家鄉和父母開始獨立生活,學習方式和方法需要轉變,對自己所學專業欠了解,感到迷茫,需要新的人際交往,需要考慮今后的自我發展,理想與現實形成的反差等方面,都會給心理造成壓力,這些壓力持續時間的長短則取決于不同個體心態的調整。大五的學生面臨畢業,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是比較典型的高壓力人群,心理焦慮程度相對偏高[6]。在五個年級中,焦慮程度最低的是大三學生,大三學生已經適應大學生活,學習方面相對較輕松,對周圍環境相對比較適應,人際關系也較穩固,畢業就業的壓力尚未到來,學習生活都相對輕松。

農村和城市來源的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會受不同生源地的經濟水平、生活環境、家庭教育的影響。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來自不同生源地的醫學生心理焦慮檢出率存在差異,來自農村醫學生的心理焦慮水平高于城市。農村生源的大學生從農村來到城市,許多生活方式不同,面對新的學習生活環境,需要一個適應和轉變的過程。農村生源的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不如城市來的學生主動,生活條件相對而言不如城市大學生優越,這些因素會使其產生不同的自卑心理,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這些心理壓力得不到調節和合理的釋放,容易造成自身的心理焦慮,出現缺乏自信心,對人際關系很敏感等方面的心理問題。張蘭君認為家庭經濟困難等負性生活事件的出現,致使焦慮水平增高[5]。田芯等人對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作了分析,認為環境變遷是影響大學生的適應問題、人際關系問題以及日常生活困擾的主要因素之一[5]。因此,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農村學生應成為特別受關注的群體,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心理疏導。

參考文獻

[1]王冬俠.大學生因病休學原因分析[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9,6(3):48-49.

[2]李雯.醫學生焦慮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中外醫療,2009,15:13-15.

[3]邊永玲,牛亞蘭.醫科大學生中焦慮流行狀況的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9):795-796.

[4]王紅艷,曾成義.大學生焦慮情緒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4(1):57-59.

心理學意象分析范文2

關鍵詞:小學生;心理異常;成因;對策

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學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全面素質教育的歸宿。為了解江西省城鄉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促進城鄉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我們采用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教授周步成等主持修訂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量表,對江西省贛西、贛南、贛中等地區12所城鄉小學的1267名中、高年級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調查,檢測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通過對測試資料的統計和調查訪談,我們初步掌握了城鄉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況,分析查找了引起城鄉小學生心理障礙以及造成城鄉小學生心理差異的原因,為有關部門針對性地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一、城鄉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

1 江西省城鄉小學生心理焦慮水平處于正常狀態,但還有45.22%的小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慮異常表現。

2 城鄉小學生心理焦慮異常主要表現在意志、勇氣、自信心、人際關系、學習等方面,而且在沖動傾向、人際焦慮、自責傾向、學習焦慮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

3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著明顯的城鄉差異,這些差異不僅表現在檢出率、檢測指標的單項差異等方面,而且還與年級、性別有著密切關系。四年級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著非常顯著的城鄉差異,六年級則差異不明顯;城鄉女生之間的心理健康水平總體差異非常明顯,鄉村女生的焦慮水平明顯高于城市女生。

二、城鄉小學生心理焦慮異常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生活環境的影響

1 城市小學生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這些孩子在家里大都被視為掌上明珠,受到長輩的過度關注,百般呵護甚至溺愛。這種家庭生活環境往往使孩子容易形成任性、固執、依賴、脆弱的性格特征。此外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講究科學的教育方法、“隔代親”現象、父母關系不和、“單親家庭”等等,也是造成小學生心理困擾的直接原因。

2 在鄉村家庭中,由于家長文化素質較低,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導致部分孩子產生心理偏差。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在鄉村形成了一個新的學生群體――留守兒童。據我們統計,鄉村調查對象中,留守兒童高達62.53%。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他們基本上過著隔代撫養或寄養的生活,監護人對他們一般僅限于生活上的關照,而忽略了對他們心理上的撫慰。由于這些兒童長期和父母分離,使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從而形成消極冷漠、孤僻任性、自私敏感、抑郁苦悶等特征。有研究表明,如果親子關系不良或被人為剝奪,兒童缺少父母的熱情與關愛,就難以獲得自我的良好感受,產生安全感和自尊心,從而導致心理上的敵意和焦慮,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可以說留守兒童的增多,是造成鄉村小學生的心理焦慮水平明顯高于城市小學生的主要原因。

(二)學校教育的缺失

1 小學教師隊伍參差不齊的現狀直接影響學校素質教育的質量和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調查中了解到:有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缺乏愛心和責任心,在學生需要指導和幫助時,不僅態度生硬,而且常常批評指責,使學生情緒低落,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還有的教師方法簡單、態度粗暴,甚至對學生進行恐嚇、嘲諷、體罰等等,使他們產生孤獨、沖動、畏懼、人際焦慮等異常心理。

2 在鄉村,尤其是偏遠的貧困地區,由于受教育觀念、辦學條件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沒有引起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學校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不足,教育方法簡單,校園文化枯燥,與留守兒童家長缺少交流溝通,對留守兒童缺乏針對性的個性化心理疏導等等,這是導致鄉村小學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

(三)學生自身因素的制約

1 由于四年級小學生心理不夠穩定,認知評價水平較低,社會經驗比較缺乏以及個性特征的差異等,他們容易受外在環境條件的影響,因此他們往往因教師、家長的不當行為或社會不健康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心理問題。相對而言,城市小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比較優越,他們見識較多,心理需求比較容易得到滿足,而鄉村學生由于條件限制,相比之下顯得孤陋寡聞,主觀愿望與現實條件之間存在較大差距。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過著隔代撫養或寄養的生活,年幼的他們對新的生活環境難以適應,父母不在身邊使他們缺乏安全感,對父母的依戀和思念使他們常常感到憂郁,這是造成城鄉四年級小學生心理差異的主要原因。

2 調查結果表明,六年級城鄉兒童心理差異并不明顯,這是因為他們處于“從兒童期向青年期(成熟期)過渡的一個時期。”由于鄉村兒童上學一般比城市兒童要晚1~2年,再加上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比城市學生成熟更早。他們已經懂得生活的艱辛,能夠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開始承擔家庭責任,過去那種對父母的依賴性減少,獨立意識和成人感增強。調查中發現,六年級留守兒童中有75%的經常做家務,“希望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

3 對于鄉村小學的女生來說,她們比男生有更大的思想壓力,鄉村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使不少六年級女生要面對是繼續升學還是結束學業的兩難選擇,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使她們感到很無助,這是導致鄉村女生的焦慮水平遠遠高于城市女生的主要原因。

三、城鄉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加大對城鄉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力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效機制

學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實行校長負責制,成立心理輔導中心,配備專職心理咨詢師,出臺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細則,建立心理健康常規檢查制度和學生心理檔案,定期對有心理異常表現的學生進行復查和指導。加強對鄉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督促與管理,尤其要把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作為工作重點。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班主任的專業素質

“班集體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小社會。它為學生提供了社會化的途徑,促進學生的社會成熟。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管理者,在學生成長中起著導師的作用。班主任的教育觀、工作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對學生有深刻的影響,往往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楷模和啟迪者”。要加強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鄉村小學條件艱苦,經費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師資薄弱,這是當前的實際問題。對于經費短缺的問題,可以采取國家出一點,當地各級政府各出一點,學校出一

點,家長出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集心理健康教育專項資金,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提供必要的學習機會,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充分發揮他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軍作用。

(三)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素養

家長對于孩子的成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家長素養有助于孩子的教育培養。學校可以開設家庭心理輔導咨詢熱線或建立網上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傳授基本的心理輔導方法,幫助家長營造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

學校應和留守兒童的父母建立經常性的聯系,保持學校與家長、臨時監護人的密切聯系與溝通。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節家長回家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設立家長熱線,把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心理狀況和學習情況及時告訴家長,讓家長對孩子有一個比較詳細的了解。要求父母通過電話、書信、定期回家等形式,保持與孩子的經常性聯系,讓孩子感到父母的關愛,親情的溫暖,使孩子在良好的心理環境中健康成長。

(四)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通過多種途徑實現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要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特別是學科教學中,所有教師都應結合教材本身對學生進行良好的人格塑造與心理疏導。”

開展團體輔導,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心理知識講座,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鄉村小學可以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為女生和留守兒童開設專門的融知識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向他們傳授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對他們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提高他們抗挫折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另外要注意團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教師可以與學生采取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指導,對其問題行為進行診斷和矯正。

建立問題學生心理檔案,并進行階段性的跟蹤輔導。通過設立“知心”熱線、“悄悄話”信箱、心理咨詢室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敞開心扉,向老師說出自己的心理困惑。適當給學生提供合理的情緒宣泄渠道,以幫助學生調節情緒,舒緩心理壓力,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五)優化校園心理環境,形成社會合力,讓小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心理環境指對人的一切心理活動、心理行為發生實際影響的環境事實。校園心理環境指校園給人的心理感受、心理體驗、身心發展,甚至是對人的學習、生活、交往、成長產生心理影響和行為制約的全部空間環境、氣氛和風氣”。學校可以通過建構良好的校園生態環境、文化環境、營造良好的人際氛圍,形成良好的育人環境,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形成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優化校園心理衛生環境的根本。因此,要加強教師的師德建設,關愛學生,增進師生感情,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家園。

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光靠家庭、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優化留守兒童成長的大環境,學校、社區、家庭與政府必須齊抓共管,形成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幫助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方荷花,當前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大眾心理學,2007,(6)。

[2]李玲,城鄉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10,(1)。

[3]陳旭,謝玉蘭,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行為調查及家庭影響因素[J]心理學,2007,(5)。

[4]李百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科學普及出版社,2002。

心理學意象分析范文3

關鍵詞 大學生 科技創新能力 導向性 評價因子

1 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評價體系的意義

高校擁有豐富的青年人才資源,學術思想活躍,學科門類齊全,成為知識傳承、創新和應用的主要基地。在這里,大學生不但是知識傳承的載體,還是崇尚和實現創新的活躍群體。大學生在積極參與校園科技創新活動,借助一個建立在廣泛支持和參與基礎上的能力評價體系,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對評價對象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評價,不但可以幫助大學生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思想觀念、道德品質、作風意志等。借助一個完整的能力評價體系,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融為一體,既能保證現有評價辦法下,創新人才和成果的脫穎而出,又更強調了對培養和普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過程實施監控。通過參與和實現科技創新,大學生甚至可以在校園里就開始逐步實現成為社會財富創造者的夢想。

因此,打破單一的評價指標和實施辦法,建立一個適用于不同類別的科技創新活動,適用于不同年級、專業的評價體系,特別是通過設置帶導向性的評價因子,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競爭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是推進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不斷向規范有序方向發展的必然要求。

2 現有的評價辦法在作用發揮中的缺陷

在今天的大學校園,廣大青年學生對科技創新的熱情很高,這對于建立深入地學習、積極地創新、廣泛地應用這三個環節的互動相長機制非常有利。這一局面的取得,得益于高校對于青年學生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地位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現在,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一些評價標準和實施辦法。通過設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在政策導向上予以鼓勵,解除制約和束縛青年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力發揮的因素,促進大學生人才智力資源與社會需求的整合,同時,也體現高等教育改革中人才培養的目標,那就是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現有的評價辦法在作用的發揮上還存在一定缺陷。

2.1 評價指標過于單一和功利化

現有的評價辦法是以量化為基礎的定量評價體系,社會、學校通過給予各種獎勵或學分,鼓勵少數突出者冒尖。這種定量化的評價體系從表面上看比較準確合理,而且也能起到較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創新思想的普及。但這種旨在選優拔尖的評價指標辦法,又不可避免地使得絕大多數大學生無緣于此,使得這項本需要極大時間和精力投入才可能有所收效的活動,參與面越來越窄,不利于在大學生中實現創新活動的普及深入。而且,對于參與的學生而言,容易出現為避免選題失敗而回避風險的行為,使得原始性創新思想受到扼制;甚至可能導致某些青年在人格自律方面出現缺失,急功近利、弄虛作假、剽竊成果等現象發生。

2.2 學生知行存在較大反差

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告訴學生,他們只需要按照學校設計好的規定動作來逐個完成,就能順利地完成學業。而很多現有的評價辦法又沒有明確地保證,如果學生完成了某些科技創新的自選動作,將直接有助于他們學業的完成和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創新人才的培養。所以,在創新人才的培養方面,現有的科技創新能力評價辦法又沒能有效地彌補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上的不足,所以出現了大學生對科學的崇尚意識和在自身實踐上表現出很大的知行反差。一方面積極崇尚科技創新,一方面又缺乏投身實踐的勇氣和能力,使得大學生科技創新的主體意識和主體作用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發揮。

2.3 不同的創新類別受到的重視程度不同

創新成果只有盡可能地轉化到現實的生產活動中去,才能產生不竭的動力。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的互動共進,是現代人類文明演進的顯著特征。但是按照現有的評價辦法,技術創新因其更容易實現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而受到偏重,而那些具有間接、長遠、隱性價值的文化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等人文科學方面的創新卻被不同程度地忽視或弱化。所以,現有的評價辦法不僅存在評價指標單一、標準不盡合理,對不同性質的科技創新活動的指導性和規范性不強等問題,還直接導致了人文科學方面的創新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轉貼于

3 評價體系中評價因子的設置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

評價體系的建立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人員、部門,涉及學校育人氛圍的營造。不同單位結合自身實際,會提出不同的獎勵措施、管理辦法等,這些都成為評價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盡管不同的辦法措施涉及不同的內容,但作為評價體系中的一部分,其評價因子的設計都必須堅持共同的指導思想,體現一定的時代特征,有較強的前瞻性和適應性,以保持整個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3.1 評價體系應有利于創新素質的提高

創新的人才必須有較高的創新素質,而評價體系必須有利于創新素質的培養和提高。創新意識,尤其是主體創新意識是創新素質的靈魂,實現“創新、創造、個性”的目標應成為大學生自發的要求;以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的想象,獨特的知識結構以及活躍的靈感為主要內容的創新思維是創新素質的重要內容;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加工處理各類信息、提高實際動手能力等則是創新素質的基本要求。評價體系應注重對個人或成員素質、能力進行評價,注重對創新性程度、對創新的實際貢獻進行評價,促進形成研究團隊,促進協作。

3.2 評價體系應有利于創新人格的培養

科研活動需要相對穩定的團隊,如指導老師、隊員等,同時,科研活動往往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取得突破或收獲。因此,這是一項需要有良好的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同時又考驗意志、鍛煉思維、苦中取樂的活動。這就需要培養青年大學生的創新人格,使他們具有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意志、濃厚的興趣、務實的作風、無畏的膽識和和諧的溝通能力。學校要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提高創新能力同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一樣,作為教育的核心內容,評價體系要注重對發揮創新作用的學生個體、個性予以尊重和充分發揮,提供寬松的環境和便利的條件,使得“偏才”、“怪才”有適宜的發展空間。

3.3 評價體系應堅持道德的指向

創新是必須經過比較才能體現出來的相對概念,而比較就會帶來競爭。因此,創新精神的培養往往帶來競爭觀念的樹立。我們必須強調大學校園中競爭的和諧有序和良性互動,所以,評價體系中必須堅持競爭的道德指向,有才有德、德才兼備應成為我們評價體系必須發揮的一個重要導向作用。這對于處在成長時期的青年大學生尤為重要。因為我們所培養的優秀人才既要有創新精神和競爭能力,同時又要有理想的支撐和高尚的品德。

科學精神應是嚴謹求實、不懈創新的,是實事求是、堅韌不拔的探索和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發展觀念。開展科技活動是培養科學精神的有效載體。評價體系要能較好地克服現有教育模式中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重趨同一致、輕標新立異等不利于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培養的弊端,實現二者的優勢互補。

3.4 評價體系必須既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長,又有利于創新意識的普及

實現普通育人和個性育人相結合,既鼓勵創新人才和創新成果的脫穎而出,更要著力于創新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和普及。大學創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這種大眾性和普及性不僅為每個人提供參與科技創新、探索性學習的機會,還要求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學會應用各種資源,不斷發展。這里通過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既反映推動這項工作的政策舉措,又鼓勵受教育的群體積極參與到這樣一個環境中來,使得科技創新活動成為“只要跳起來,人人都能夠得著”的現實目標。

通過施行“創新學分制”、“科技創新獎”等方式,鼓勵大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校級各類競賽中取得優秀成績,或取得發明、專利、發表優秀論文、優秀設計及取得其他突出成果,這不僅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培養,而且有利于創新意識、創新觀念的普及。

通過設置“學習優秀獎”、“學習進步獎”、“社會實踐先進個人”、“優秀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等方式,使更多的學生在求異性思維、敏銳觀察力等方面得到培養和鼓勵;同時,吸引更多大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使得科技創新活動得到最好普及。

3.5 實現技術和文化全面創新

在項目的認定上,要對創新性強的小項目、交叉項目和有市場回報的項目給予特別的關注和支持。要增加對人文科學創新的引導。涉及人文創新的管理創新、機制創新和文化創新,其科技價值和市場價值因其不確定性,所以更要加以引導和鼓勵,幫助其實現市場運作。在設置評價因子時,應充分尊重科技創新的內在規律,不僅關注直接的、近期的、顯性的價值,同時更關注間接的、長遠的、隱性的價值形態,切實解決科技創新活動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

參考文獻

1 程津培.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幾個問題[J].求是,2004(12)

心理學意象分析范文4

【關鍵詞】 精神衛生;模型,統計學;因素分析,統計學;學生,醫科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10-0907-02

大學生作為年輕的高智商人群,心理狀態往往存在兩面性。一方面大學生具有較高的自尊心、自信心,個人成才欲望強烈,社會要求高;另一方面,由于涉世不深,其社會成熟度相對遲緩,在遭遇挫折時常不能很好地調整心理狀態[1]。而醫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學生群體,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學業繁重枯燥,就讀時間較長,在面臨學業、生活和社會等方面的壓力時,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2]。本研究通過建立結構方程模型,旨在探討醫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并闡明彼此間關系,為增進醫學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論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法,抽取某醫科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共發放問卷1 250份,收回問卷1 250份,獲有效問卷1 215份,合格率為97.2%。其中本科生798名(65.7%),研究生417名(34.3%);男生406名,女生809名;臨床專業學生520名,基礎專業學生695名。平均年齡(22.68±2.65)歲。

1.2 方法 資料收集采用被調查者自填問卷方式。

1.2.1 一般情況 主要包括性別、專業、出生日期、家庭狀況、學校專業滿意、情感問題、生存壓力等項目。

1.2.2 測量工具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測試。每一個項目采取5級評分制(1~5分),反映出不同程度的癥狀,1分表示無此癥狀,2分表示癥狀較輕,分數越高,癥狀越嚴重,5分表示最嚴重。依據量表總分≥160分、任一項因子分≥3分、陽性項目數>43,凡符合其中之一者列為陽性。

1.3 資料處理方法 采用LISREL 8.7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型擬合,首先驗證理論模型,再根據參數檢驗、擬合優度指數進行修正,以得到最終模型。

2 結果

2.1 心理衛生問題檢出情況 結果顯示,在受檢的1 215名學生中,檢出心理問題陽性的學生202名,陽性檢出率為16.6%。其中本科生為21.4%,研究生為7.4%;男生為17.2%,女生為16.3%;基礎專業學生為17.9%,臨床專業學生為15.7%。

2.2 運用結構方程模型分析被調查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2.2.1 初始模型 通過結構方程模型提取8個潛變量(各潛變量支配情況見表1),以家庭環境、入校時間、生存壓力、學校滿意度、人際關系、生活困擾和個人狀態為外生潛變量,是否存在心理問題為內生潛變量,建立以下初始模型(模型1),觀察各因素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見圖1。

從圖1中可見,對醫學生心理健康有影響的因素依次為:生活困擾(F7)、入校時間(F2)、人際關系(F6)、個人狀態(F3)、生存壓力(F4)、學校滿意度(F5)和家庭環境(F1)。參數檢驗結果顯示:學校滿意度(F5)和家庭環境(F1)的t值分別為0.067和0.184,說明其對心理健康影響無統計學意義。

2.2.2 模型修正 根據參數檢驗和LISREL提供的修正指數對模型1進行修正。首先,在專業知識的指導下,添加修正指數最大的路徑;在添加新路徑后,檢驗模型各路徑系數參數估計的結果,以剔除失去統計學意義的路徑系數。見圖2。

模型2中潛變量與顯變量間的負荷系數見表1,各影響因素對心理健康的效應分解見表2。從表2中可見,醫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依次為:生活困擾(F7)、入校時間(F2)、人際關系(F6)、學校滿意度(F5)、生存壓力(F4)、個人狀態(F3)和家庭環境(F1),其中入校時間為保護因素。

2.2.3 擬合優度檢驗 結構方程應該遵循最簡原則,即模型應該是擬合得好且簡潔。對模型1,2進行擬合優度檢驗。從表3可見模型2擬合優度好于模型1。

3 討論

研究結果顯示,入校時間是醫學生心理健康的保護因素,它不僅直接影響心理健康,還通過學校滿意度(-0.259)、生存壓力(0.162)產生間接效應,提示隨著年齡和入學時間的增長,醫學生對學校生活逐漸適應,對學校滿意度也逐步提高。然而,隨著年級增高,醫學生面臨的生存壓力也在增大(如學業、消費等),這可能導致其心理負擔加重,但從總效應看入校時間以保護作用為主。

醫學生心理健康危險因素主要有生活困擾、人際關系、學校滿意度、生存壓力、個人狀態和家庭環境。在這些因素中只有生活困擾和人際關系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其他因素均通過這兩者產生間接作用。其中生活困擾在對心理健康產生直接作用的同時,又通過個人狀態、人際關系產生間接影響,提示在生活中有困擾的醫學生(情感困擾、家庭不和、失眠)不僅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態,同時也會造成其情緒不穩定,影響其人際交往,最終導致心理壓力。而人際關系直接影響心理健康,同時通過學校滿意度、生活困擾產生間接效應,這可能是由于不善與人交往者的情緒不穩定,較悲觀,對新環境的適應力差,易出現情感困擾、家庭不和等生活困擾,從而不利于心理健康[3]。

學校滿意程度通過生活困擾、個人狀態和人際關系間接作用于心理健康,這可能是由于對校園生活的不適應,容易導致失落感,造成生活困擾,影響個人狀態,不利于醫學生的人際交往[4],而且不同地區、不同性格的學生在一起學習、生活,相互間的人際關系產生矛盾,從而引發心理沖突。此外,家庭環境直接作用于生存壓力,并通過學校滿意度、生活困擾間接作用于心理健康,提示家境困難者生存壓力較大,較難適應學校生活,容易發生家庭情感方面的問題,因而心理壓力較大。另一方面,家庭環境通過人際關系影響心理健康,這可能是由于家庭環境的優劣影響個人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識,與家境優越者相比,家境困難者人際交往能力較差,缺乏溝通能力,容易形成心理壓力[5]。

總之,在醫學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中,人際關系和生活困擾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在高校心理教育中,一方面培養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指導學生學會自我調控情緒,獨立解決生活困擾,以維護其心理健康。

4 參考文獻

[1] 何梅,楊金聲,趙宏偉,等.大學生心理性應激源變化趨向的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9):853-855.

[2] YATES J, JAMES D, ASTON I. Pre-existing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medical students: A retrospective survey. Med Teach, 2008,30(3):319-321.

[3] VOLTMER E, KIESCHKE U, SPAHN C. Psychosocial behavior and subjective experience specific to the course of study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heir first and fifth years of study. Gesundheitswesen, 2008,70(2):98-104.

[4] KJELDSTADLI K, TYSSEN R, FINSET A, et al. Life satisfaction and resilience in medical school: A six-year longitudinal, nationwide and comparative study. BMC Med Educ, 2006,6:48.

心理學意象分析范文5

[關鍵詞] 乙型肝炎;實驗室診斷;HBV-DNA;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谷氨酰轉移酶

[中圖分類號] R51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7(a)-0110-0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373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HBV-DNA quantitative, HBeAg and liver enzymatic indicators

ZHANG Qian1 FANG Chaoping

1.Department of Sea Medic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2.Laboratory Diagnosis Division,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hai Hospital,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quantitative HBV-DNA and HBeAg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itis B and in the evaluation of disease.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seventy-three cases of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HBV-DNA quantitative, HBeAg, ALT, AST and GGT laboratory diagnostic indicator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sults (1)There was correlation between HBV-DNA quantitative and HBeAg (P < 0.01). (2)There was correlation between HBV-DNA quantitative and ALT, AST, GGT (P < 0.01). (3)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HBeAg and ALT, AST, GGT (P > 0.05). Conclusion (1)HBeAg reflects the replication of the virus in the body to a certain extent. However, HBV-DNA quantitative is a more direct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viral replication in vivo. (2)HBV-DNA quantitative relates to the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and high viral load is a risk factor for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Key words] Hepatitis B; Laboratory diagnosis; HBV-DNA; HBeAg; ALT; AST; GGT

乙型病毒性肝炎仍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約有3.5億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直接或間接導致約100萬人死亡[1]。最新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我國1~59歲一般人群HBsAg攜帶率為7.18%[2]。據此估計,我國現有慢性HBV感染者約9 300萬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約2 000萬例[3]。

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相關血清學標志物,是臨床診斷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標,不同的血清學標志物也具有不同的臨床意義。近年來研發的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HBV-DNA技術日益成熟,并逐漸推廣,目前也已成為臨床診斷乙型肝炎的重要標準[4]。此外,在臨床診斷時,肝功能酶學指標也常同時檢測,以反映肝臟的損傷程度。筆者收集了373例乙型肝炎患者的實驗室診斷數據,對HBV-DNA定量、HBeAg與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谷氨酰轉移酶(GGT)等指標進行了相關性分析,探討這些指標在疾病診斷及判斷患者病情中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373例乙型肝炎患者數據選自本院門診及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282例,女性91例,年齡13~77歲,平均39.5歲。

心理學意象分析范文6

【關鍵詞】格式塔心理學;意象;創作論

漢語以言傳神,意在言外,重意合,重馭神,寥寥數語,便勾形畫境,以意象傳情達意的表現手法從古至今一脈相承。而誕生于20世紀初的格式塔心理學,其理論中的意象、格式塔質等核心概念和整體論、同型論等理論,對研究古今詩歌的意象提供了新的理論思路。本文欲應用格式塔心理學理論對詩歌進行分析研究,故選取郭沫若的現代抒情詩歌代表作《天狗》,考慮到其無論在詩的語詞選用上,還是在立象造景上,其況味和神韻都別具一格,具有較大的鑒賞價值與典型性。

一、格式塔質觀照下的《天狗》

格式塔心理學派通過大量實驗證明,直覺活動中的對象的整體性質并不是各部分的簡單相加,整體往往大于部分相加之和。反觀作品,作者創設的每一個意象和場景,并不是僅局限于描摹事物本身,而是為了創造新的整體質,即格式塔質。

因格式塔質注重整體概念上的理解,故筆者在此文中將“天狗”做廣義的理解:第一,“天狗”意象取材于中國民間故事“天狗吠日”,喻指其以“舊時代”的身份特征存現于“新時代”,具有強烈的自我改造與自我更新的沖動,這也與作者沖破四書五經、留學海外的生平相照應。第二,“天狗”意象不僅指“小我”的個體,更是象征整個民族的“大我”,作者以天狗的行為意識作為整個民族進步人士的代言人,實現了“小我”和“大我”之間的融合。

1.讀者閱讀視野:整體質大于部分相加之和

讀者的閱讀視野在閱讀中不斷進行意象的有機組合,形成“1+12”的審美效應。《天狗》是在“自我更新―自我否定―自我擴張”的邏輯順序下展開的。全詩由四節組成。第一節以“吞”字為眼,以“我是一條天狗呀!”將“我”和“天狗”關聯。天狗以其極富浪漫主義的姿態開始鯨吞日月、并包宇宙,既是積蓄能量的過程又是“納故吐新”的伏筆;第二節承接第一節,天狗開始向世人展示它的能量,將自己化身成為“光明使者”,與“日”、“月”、“星球”和“X光線的光”做對等,表明自身擁有擊垮舊世界的“全宇宙Energy的總量”和帶來新光亮的創造精神。第三節是全詩藝術手法最為豐富、自我意識最為凸顯的一段。抒情主人公“天狗”的能量集合和旺盛情感亟需爆發的出口,他瘋狂地飛奔、吼叫和燃燒,動詞上的復沓、排比上的層加,這只孑然獨立和異常強大的天狗迎來“鳳凰涅”,他在精神和肉體上肆意撒歡、張揚個性,在極富傳奇和浪漫色彩中迎來新生。第四節僅用兩句表現新我新意識的誕生,將在新時代爆發出新的個性與張力,首尾呼應。

四節“天狗”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方式的聯動組合,給讀者呈現了一個極富毀滅能力和創造精神、極富個人主體精神的“天狗”藝術形象,從而能夠讓讀者從“小我”的天狗讀出“大我”的國家民族之意。這些對天狗廣義的理解,既是基于各部分對“天狗”裂變各階段的分析,又出自文本但高于文本,在全詩的整體性結構關系中生成了具有審美效力的新質,使得“整體質大于部分相加之和”。

2.作者創作視野:整體質決定著部分要素的性質和意義

格式塔質心理學之所以看重整體質,是因為只有在整體中,局部才能充分顯示其意義,因為這意義是由整體質決定的、賦予的。i

正是基于這樣整體質的把握,郭老筆下的“天狗”才能區別于一般作品中對動物的狀、行、聲的描摹,區別于擁有著自然天性的生物,而賦予文中的“天狗”以張揚之個性、激情之濃烈的深意和詩意,區別于民間故事中光明破壞者和黑暗制造者的傳統形象,被賦予了舊能量的鯨吞者和未來新能源的制造者的英雄色彩,使瘋狂地奔跑跳躍、剝食吸噬的“天狗”并不覺得荒誕,而覺瑰麗浪漫,甚至“X光線”這種非文學要素也具有文學意義,成為整體的有機構成部分。因此,郭老對天狗的整體質的定位直接決定了天狗的情感與行為,起著一種整合完型、統領制約的作用,也就構成了創作中行文的內在邏輯,形成作者的創作視角。本關系圖也嘗試表示各部分章節與整體質間的關系,側重表達創作視野和閱讀視野間的融合。

二、格式塔心理學派創作論與讀者閱讀的意象重構

格式塔心理學代表人物之一、美國著名文藝心理學魯道夫?阿恩海姆,其創作論的核心觀點是“知覺”與“再現”。他將作者內心對一般結構性質的把握稱作“知覺”,其外化形式稱為“再現”,而讀者對藝術作品的閱讀過程,是對其蘊含的情境和意象的解構重組加之自身對作品一般結構性質的把握,從而形成自身獨到的閱讀體驗。

1.作者創作視野:知覺與再現

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能真實地再現事物的結構整體性和深刻地傳達事物的內在的表現性,而不是機械地摹擬、記錄對象的細節真實。阿恩海姆將作者在知覺活動中形成的關于事物的一般結構性質稱作“知覺概念”。其有兩個特征:

其一,由于它是通過對于個別事物的知覺而產生,因而具有個別性和具體性,不同于科學活動中的概念具有抽象性。ii郭老將自身“知覺”中這種熾熱的情感命名為“天狗”,在摹狀中帶有詩人自身的烙印,這有別于魯迅筆下對同類“知覺”的描寫,是“郭沫若式”的人物形象。

其二,它不是機械地模仿對象,而是通過簡化提出對象無關緊要的細節,使其結構特征凸顯出來,從而把握對象的一般結構特征。iii如“天狗”的形象來自民間故事,但文中的“天狗”形象僅抓住了傳統形象中吞日噬月的行為共性,剔除了傳統意義賦予的褒貶色彩。

郭老利用這“相由心生”、“相傳心聲”的特殊關系為所要表現的心理事實尋找載體――天狗,既遵從格式塔原則下對格式塔意象的布置,又實現“知覺”與“再現”的互相轉換。

2.讀者閱讀視野:格式塔意象的重構

阿恩海姆曾說,非物質的心理事實與物質的物理事實之間存在著結構上的相似性,即“同質異構”。因此讀者對作品的品讀過程,應該以“同質異構”的方式去印證作者的“知覺概念”,這就要求讀者立足意象,尋覓意象的同構物,并根據自己的理解構建格式塔意象。

全詩29句句句以“我”字開頭直抒胸臆,有意地強調和重復“我是什么”、“我怎么樣”。開篇直呼“我是一只天狗呀。”,通過意象重構和聯結,展現“天狗”的整體意象義:救國圖強的改造信念和極度膨脹的自我意識,讓詩人感到精力充盈以及不可遏止的沖動、興奮、緊張,以詩人為代表的愛國能人志士愿在救國之路上實現自我更新,哪怕犧牲捐軀也在所不惜。

格式塔心理學理論在后期運用分析中,也逐漸融合了文學、心理學和哲學等思維模式。運用格式塔心理學對《天狗》進行解讀分析,實則是用理論將郭沫若在創作此詩時的心智活動進行分析,對比讀者對詩歌的推理,以尋求創作視野和閱讀視野的融合,對詩歌整體能有更為準確和完型的把握。

注釋:

i 顧祖釗:《文學原理新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頁

ii 顧祖釗:《文學原理新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頁

iii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走向藝術心理學》,丁寧等譯. 黃河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第49頁

【參考文獻】

[1]顧祖釗.文學原理新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2](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滕守饒,等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黃俊娟.格式塔心理學與詩詞鑒賞中的格式塔意象構建[J].探索與爭鳴,201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 日韩精品a在线视频 | 日韩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 91在线视频播放 | 伊人精品国产 | 在线色站 | 成人一a毛片免费视频 | 91原创国产 | 久久精品综合国产二区 | 国产区第一页 | 销魂美女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 | 欧美成人视屏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可播放的 |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 | 热九九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 最新亚洲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欧美成人高清视频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一国产 | 欧美日本日韩aⅴ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91 | 午夜欧美性视频在线播放 | 自拍偷拍欧美亚洲 | 国产日韩亚洲欧美 | 欧美日韩国产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aaa久久久影院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欧美 | 欧美日韩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 免费看特级淫片日本 | 日韩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 | 日韩精品1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