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簡約辦公室空間裝修設計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簡約辦公室空間裝修設計范文1
關鍵詞:室內裝修裝飾;以人為本;設計理念
Abstract: interior decoration design point of view is: people-oriented, to serve others, to ensure people's safety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s the core of the design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and interpersonal activities.Keywords: indoor decoration; people-oriented; design concept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室內裝修裝飾設計是指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以及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創造功能合理、布局巧妙、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從而使得這一空間環境既具有使用價值,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同時也反映了歷史文脈、建筑風格、環境氣氛等精神因素。
然而,如何能在裝修裝飾設計中將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最有效的結合乃至于融合在一起,而最終滿足其相應的功能需求?這首先需要裝修設計者確定一個裝修設計的基本理念。這一理念是整個裝修裝飾設計工作的第一課題,也是彰顯裝修裝飾文化的根本。只有樹立并確立了人文的、系統的、完善的,先進的裝修裝飾設計理念,才能在實際設計工作中做成胸有成竹,運籌帷幄,更是對日后裝修效果起到制勝作用的精髓與靈魂。
白俄羅斯建筑師E?巴諾瑪列娃認為:室內設計是設計“具有視覺限定的人工環境,以滿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產活動的需求”,室內設計也是“功能、空間形體、工程技術和藝術的相互依存和緊密結合”。
與此不難看出,室內裝修裝飾設計的基本觀點就是:以人為本,為人服務,為確保人們的安全和身心健康,為滿足人和人際活動的需要作為設計的核心。正是“以人為本”這一基本觀點的確定,才能促使裝修裝飾設計者在整體構架藍圖中全方位的考慮到環境因素、空間因素、觀賞因素、功能因素、適用因素等等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完美結合。
如果將孔子的“因材施教”引用到裝修裝飾設計工作中,就可以轉化為“因地制宜,因需而設,因人而計”的最基本的裝修設計理念――以人為本。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的場所、環境、人文、需求等相關功能綜合與靈活運用,如此設計出來的效果圖以及最終投入使用必將取得至善至美的效果。
所謂因地制宜,地,指的是不同總體功能需求的室內場所,比如,家庭,學校,醫院,辦公室,幼兒園等場所。不同的場所,自然需要不同的空間布局、環境設置、風格定位等需求因素,所以,因地制宜可以算作是裝修裝飾設計的第一要素。因需而設,因人而計,是指針對同類使用功能需求中的不同群體而進行不同的裝修裝飾設計。這就必須充分了解其各自的主客觀需要,或追求適用,或追求文化,或追求奢華,追求環境、或追求風格等等主觀人文要素。然后根據不同群體的不同主客觀需要而設計出令需求方最為滿意的裝修設計效果圖。
當然,做到這一點,最為首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必須要以“以人為本”的裝修裝飾設計理念作為指導,結合客體,即不同群體的需求,方能在設計中做到胸有成竹。這就如同庖丁解牛,只有熟知了“牛”的整體與個體的結構構架,才能在“解牛”的過程中游刃有余。這個道理,對于裝修裝飾設計工作也同樣適用。只不過,其區別在于:庖丁解牛是將一個整體給分化為若干個體的操作手段。而裝修裝飾設計,則是在一個宏觀的整體空間中,經過藝術性的填充,達到整體與個體、功能與適用、物質與精神的完美對接。那就需要設計者在在設計前,必須對室內空間的整體與局部做到詳盡的了解,然后才能將宏觀結構與微觀布局最為有效地統一協調起來:整體因為個體而完善,個體因為整體而巧妙,宏觀與微觀在獨立中并存且深度融合,以最優化的狀態滿足使用者的精神與物質需求。
裝修裝飾設計的效果圖,與裝修裝飾設計理念有著不可或缺的關系。盡管設計的理念可能因為設計者的思維定位而有所不同,但任何一個裝修裝飾設計者的設計理念都必然成為設計工作的導向與靈魂,設計工作者只有在設計工作中將這一“靈魂”注入進去,那么,設計出來的效果圖以及最終投入使用的實際效果,才會成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立體空間藝術。
裝修裝飾設計實質上就是一種藝術,是囊括了空間藝術與平面藝術、融匯了宏觀藝術與微觀藝術的綜合體。任何一種藝術,在創作前都必定有著自己的藝術理念為指導,藝術的生命力也是因此而長久。而裝修裝飾設計,既然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存在,那么它所需要確立的設計理念,往往要比普通書畫藝術的要求要更高一籌。因為裝修設計是立體與平面的綜合,是宏觀與微觀的布局,是視覺與功能的統一,是集各種人文、環境、風格、結構、感官、功能等諸多需求要素的集合體。
實質上,裝修裝飾設計所需要考慮和兼顧的每一個環節或者要素,也都需要有相應理念做為支持、指導。比如,關于人文的理念,關于環境的理念,關于風格的理念以及結構、感官、功能等諸多理念。而這些裝修裝飾設計要素的理念,我們姑且稱為分支理念。這些分支理念雖然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但在實際運行中卻是互相依存、互相滲透、互相作用的。當這些分支理念互相發生作用后,就勢必要有一個總體思維將這些分支理念融合在一起,而這個思維就形成了裝修設計的最基本理念――以人為本。
姑且從一下幾點要素淺談 “以人為本”的裝修裝飾設計理念,對裝修設計工作――即設計效果以及最終投入使用的制勝作用。
首先,從宏觀空間上講,任何一個室內空間,都是作為一個建筑物出現而存在的。而裝修裝飾設計,就是在這個建筑空間中來進行的。對于裝修裝飾設計者來說,首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如何按照客體,也就是裝修需求人的意愿,去將這個龐大的整體分割為若干局部小空間,也就是說,針對特定室內空間勾勒出出一個整體規劃藍圖。這如同一張空白的畫紙,只有先掌握了畫紙的面積尺寸后,然后才能按照需求者的意愿開始進行勾勒、描繪。若不首先考慮需求者的人文因素,那這張畫紙即使畫出再美的圖案,最終也只是一幅失敗的畫卷。
其次,當設計者將宏觀空間分化為若干微觀空間后,就需要考慮不同微觀空間的功能作用。以家居設計為例,首先需要考慮的是需求者對家居的風格、環境、功能、物質等的需求以及其財力的承擔能力。這些是必須了然于胸的,針對不同需求群體進行“因需而設,因人而計”。也只有這樣,才能在避免設計者做無用功的同時交上滿足不同需求群體的完美設計效果圖。
第三,就滿足物質需求而言,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尤為重要。所謂物質需要,簡而言之,就是指裝修裝飾需求者的支付能力,實質上還是“因需而設,因人而計”的概念。如何最為有效的利用需求方的物質承擔能力,滿足需求方最大范圍的裝修裝飾需求意愿,這不但是一個裝修裝飾設計者的成功之處,更能在紛雜中彰顯設計者的創作功底。奢華和簡約,盡管同樣可以作為美學而存在,但作為一個裝修設計者,絕不能以奢華為喜,因簡約而懈怠。在不同物質需要面前而做到竭盡所能的滿足所有客體的需要,裝修裝飾設計者的制勝法寶大抵就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簡約辦公室空間裝修設計范文2
關鍵詞:現代建筑;風格設計;特殊創意。
隨著時代的發展,無論是辦公室、酒店、餐廳、商場,還是住宅等各類工程在設計上是向往自由自在、我行我素的創意空間。隨著設計業的蓬勃發展,設計者對每一個新的工程就是一項新的挑戰,他們將會全力以赴去創造自己的新作品。
談及設計風格,明凈簡潔最為設計者所喜愛,并多以富有現代感的表現手法去處理。在各種設計元素里,空間的安排與運用最為重要,寬敞的空間帶給人舒適自然的感受,因此著重視覺上的空曠感,間隔上的妥善分配就是其重要的處理手法之一。其次是物料的搭配和色彩的組合,物料的選取主要取決于環境因素,例如一所海濱之屋,為了避免潮濕,地板不宜選用木料,而選擇云石、麻石之類則較適宜;至于色彩的組合,設計者可根據個人偏愛的色調,想象的背景下,有利于營造氣氛和突顯特殊的設計風格。但是必須強調在著手進行任何設計中,從來都沒有既定預設的"房子風格"以套用于單位設計里,要知道自己的審美觀念和標準是不能強加于客戶的,應該反而注重空間的利與弊和格調的配合,當然不難忽視客戶的要求和喜愛。在滿足客戶所需的條件下,再加入自己的設計意念,通過適當的處理手法,營造出別具風格的生活環境。
室內設計中經常碰到有些住宅面積小,個人占有的空間不多,因而,在空間的運用上,主張以簡單的手法去處理,習俗達到空間倍增的效果。所謂的簡單,是泛指一種簡約的格調,主張利用不花巧的線條,不復雜的材料,營造一個舒適自然的場景,以增加視覺上的空間感。同樣地,較為淺的色調容易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再者,淡素色澤有助光線的折射,能加強室內的光度;在一片素凈的背景下,不管是強烈的對比,又或是和諧的配襯,都能突顯出室內每一處設計。燈光在室內設計上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元素,燈光控制有助于營造氣氛,增加層次感,因此,每當進行一項工程時,設計者們必定會在燈光效應花大量的時間和心思,務求達至完美。作為一位專業的設計師,經驗的累積是十分很重要的,猶如一個寶庫,無論是好的,還是來好的經驗,都有鞭策自己的作用,欣然接受別人的批評、勇于承認自己的過失,并從中不斷反思和尋找,才能突破自己,跨越樊籬而邁向前方。
極簡、懷舊、藝術品味登堂入室千禧年的家俱的選擇及空間陳設概念將回歸到反璞歸真的自然雋永風格,不論在造型、色彩或世居是動線的安排、居家風格的呈現上較不同的是,簡約不再只是簡化的線條和單調的形制,設計元素加入了更多對"人"的尊重及人性化的溫暖設計。住宅新規劃、新建議。新──新的人文思考與價值觀速──正確精準而有效率的快速工法實──真材實料與實用性檢──造就長期維護方便性與彈性應用的檢潔設計方法
追求的是一種簡致和美的風格,反對過分夸張、奢華和浮躁。建筑的造型,比例上的合理是我追求達到完美的目標,這也是設計的較高境界。設計應該是恒久的。也就是說在經過很長一段歲月后仍然具有耐看的質感。對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來說。生活顯得越來越精致了。每個人都在設計自己的生活。確實,生話是需要設計的。當我們被越來越紛繁的時尚事物迷住了心眼的時候,會發現那些設計方向也越來越模糊。建筑學生聯盟
純粹功能性的解決,只是一個設計的雛形。所謂"理性的工程";而設計的最高境界應涉及藝術感的層面。開始是以功能性來考慮,靠空間來解決實際住宅的需缺,最后則以藝術性來表達,讓人感到美,感到舒服。這樣的兼顧需要刻苦的專業精神、活學活用的專業知識、敏銳的藝術通感,還有不斷累積的各種實踐經驗。做過千多個案例,亦是經過無數歷練才形成自己一套可以自如揮灑的成熟手法的。
簡約、質樸的設計風格是眾多人群所喜愛的,生活在繁雜多變的世界里已是煩擾不休,而簡單、自然的生活空間卻能讓人身心舒暢,感到寧靜和安逸;藉著室內空間的解構和重組,便可以滿足人們對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讓他們在紛擾的現實生活中找到平衡,締造出一個令人心弛神往的寫意空間。把這種理念融入設計里,摒棄了吹毛求疵的形式美,否定過分的堆砌和浮夸,通過清晰,簡明的線條剪裁和素凈質樸的家具組合,構建出舒適、自然、明快的居家風格。
然而,作為一名專業的設計師,不應該把自己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方向,更不應該默守一成不變的設計風格,而應該跟隨著時代和潮流的步伐不斷進取,拓寬自己的視野,并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更新和突破自我,只有這樣,才能誘發出更豐富的設計意念,創造出更多化的作品。應該在設計風格逐漸趨向于多元化,不要在設計上側重于個人主觀感情的投射,愛從大自然入題,造就出具有大自然風尚的居家風格,隨著將來的發展和現代潮流的趨勢,現在則較偏愛西方現代設計意念,喜以簡約主義的手法去處理。設計不只是藝術。進行純藝術的創作,只求個人單一滿足,屬于個人化的行為,無需在乎旁人的指點;但設計不能崇拜個人主義,因為最終使用者仍是客戶,因而在設計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到客戶的各種需要,又要切合使用者所需要,不可妄顧一已創作欲上的自我滿足,而完全忽略客戶的意見和要求,因為客戶才是居室的使用者,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需要,因此設計師只有在與客戶溝通后才把想象出來的空間通過其專業的手法而落實下來。
因此,看來一個成功的設計方案,應該是美觀現實用并重的。只有美感而欠缺實用性的設計,對設計師來說,可能已是稱心之作,既切合設計追求美的目標,又能滿足設計師一已的創作欲,但對于最終的使用者而言,只能帶來悅人眼目的效果,從而因未充分考慮實用性而引起諸多不便,結果成為失敗之作。
設計屬性是由過往經驗形成.曾經在多所設計公司任職,不少名師認為自己受到環境影響不少,從早期的古典風格到以國外設計師為主導的設計工作中,都是自己今天設計風格形成的原因,而且從早期認為應該提升屋主的生活水準,到今天診斷設計要與居住者的生活完全結合在一起,設計師們發現,為屋主所做的設計應該延伸到多年后的生活。主因是建筑物無法針對個人需求來調整,也因為國人對生活的要求改變,造成室內設計如此蓬勃發展,但是設計師如何讓自己脫離"裝璜",真正走向"設計"。首先要培養對外圍環境強烈的敏鏡度,才能從各自經驗歸類出自己的風格;其次是將空間的優點煥化成自己的優點,也說是說,能將空間看成三度立體來設計時,就能完全掌握完成之后的協調度;最后要在理想與屋主需求中求得平衡點,和屋主做良性溝將,將視覺美感與生活完美結合。
如何處理與客戶之間的關系是每個設計師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因此眾多認為:在設計前會與客戶進行很深入的溝通了解他的性格、生活習慣。因為設計的最終結果是供客戶使用所以設計中雖然有個人的風格,但一定要完全符合客戶的個人喜好。與客戶的關系是從認識到了解,最終成為朋友。而在設計辦公室時,更是要了解這個公司從老板到員工的要求,還包括公司的內部結構、部門分配以及公司的整體形象。客戶的特殊性對于設計師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每個客戶一定會有不同的要求。設計師所能做的就是將自己的設計概念詳盡地解釋給客戶聽,與客戶進行溝通,盡量在動工之前讓客戶了解我們的想法。因為設計很難直觀地向客戶解釋清楚,所以好的設計師還有一個技能就是懂得表達。轉貼于 客戶知道他的風格一一追求淡雅而高級的格調,所以才去找他。客戶和設計師,首先會在保持低調,平和這些理念上達成共識。一般那些富豪的居室都很低調,但質量上要求非常高。無論做誰的設計,都必須很認真。靠溝通,闡述,變通,找到合適的方法。不用太觸目,但一定要夠經典、夠個性。
從事設計的人都很有自己的看法與意見,而且會有一種想努力完成某種事情的熱情,討厭站在時代的末端,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特質是具有心里透視的能力,如此設計師們方能清楚了解消費者的需要,然后滿足需求。絕佳的設計應是配合建筑物施工期,共同考慮結構、環保、對外環境、建筑與室內的界面處理等關系所規劃,工程程序安排與建材種類的配合不至于浪費人力、物資,在預算及時間內,搭配建筑物的工程,共同達成空間的精神,讓使用者接收一個圓滿的住宅空間。設計不單是一項空間美化的工作,它是一項掌握預算、工作時間、控制施工過程,然后以有效率、正確、準確的方式來執行的工作。綜合來說,設計是一項結合了人文、藝術、歷史、科技、預算、設備、燈光統合的工作。
從繁復的古典、強調造型的現代到簡化的現在,發現想在合理的經費中完成屋主需要的空間,"簡化"正是其中的關鍵,因為強調造型的物品通常比較昂貴,欲只有視覺效果,而"簡化"卻能讓設計者還原設計的本質,藉由素材的真實面來表現。深入了解素材使設計更落實。在平面完成之后,緊接著便是材料選擇,判斷素材是否適合空間使用,要先從"機能"出發,也就是說,設計觀念的架構要正確,才能在怡當的地方使用恰當的素材。要達到能游刃有余,最扎實的方法就是認清素材,清楚了解素標的特性,才能完全發揮素材的優點。
當設計師對某種素材特性不夠了解時,就容易被施工單位牽著走,施工單位可能礙于施工方法復雜,而以各種理由推翻設計者的設計圖,造成整個空間完成度變低,如果能完全了解素材的優點時,設計師本身更容易發展出具創意的設計。以曾經流行一時的玻璃屋為例,由于臺灣的玻璃屋技術不夠完整,導致玻璃屋成了熱的玻璃盒子、耗費能源多,又難清理、容易漏水,對客戶來說,產生使用上的困難,最後便乏人問津,這便是對材料和環境不夠了解之故,反觀國外的玻璃屋設計,同時考慮自動清潔系統、防紫外線的設計,連卷簾都可以和玻璃屋結合在一起。唯有清楚素材的優缺點後,設計者才能避免使用不當的產品。以玻璃和蓋房為例。在多年的設計生涯中,譚精忠設計師使用過不少玻璃與金屬,從外墻、隔間到天花,這兩類材料在他手中幾乎無所不能。認為設計最值得驕傲的是,在有限的條件中創造空局無限價值才值得稱許。因為使用最基本的素材完成的成就感最大。
在設計的同時設計者要很好的審視自己的設計態度。這樣才能為自己的特有風格而設計。多數人認為設計師的職責在于發現問題,然后去解決問題,然而,空間與人的心靈有關,無關乎改造或發現,只有回歸的問題,回到人的最深層。以為設計師工作是要擔任引導的一方;而不論空間還是人,都有無限可能可以被挖掘,當人在庸碌的生活以后,開始想暮然回首,不論是在旅程里、旅程中途或是行旅末了,追求深刻的心里深處的家,是一個起點。拿穿衣做比喻,怎么穿質地都穩當妥切,才是最終的境界;如果質地不穩,便需要穿成某一種特色,形成某一種樣式,好突顯身份,卻都不甘個人的本質。如果一個外在服飾簡單的人,空間不會凌亂不堪才對,但其內心世界,又如何呢?空間要的是單純卻不是單調,就怕"創造物"表現簡潔,但內心其實是單調,作品風格反變成掩飾內心空洞的手段。但如果內容物很深,那么是可以很有力量的。所以很多事物都只是在"色"的變化,追求穩當的質地,是因為要回歸生命本質。剛從事設計之初,很多設計者發現自己常常為了某種感覺,而要影響生活中的很多細節,造成不方便,由此可見人的思想局限,因為我們以為有一種東西叫做"美感",而大家只能看著這個美感,卻不能用。 這樣設計者們將會經歷了一連串的身心變化與設計生命的不同階段。以往,要透過技術或規劃來達到設計上的美感與要求,但設計里不會有美,因為是人做出來的東西,怎會有美感,只有一個人的框架和局限而已。而認為這里面只有恐懼,如尚且害怕不夠,害怕作品不夠突出吸引人,用了許多與空間氣質不相符的物件,屆時反扼殺了空間的生命力。因此我們必須認識拒絕任何精神的權威,做批判性的思考;提示人解放原本應是全然自由的心,在人生旅程中清楚的觀照。
設計的目的是創造美好的生活空間,這個空間最終是供人居住的,在設計之中,實用和美觀是同等重要的,而且往往是先考慮實用,再考慮造型。設計并不僅僅起到美化的作用,最終的目的是合理地利用空間。美化是設計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們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考慮環境、空間等方面問題,完整地分配、布局。在這之后才進入美化的階段。美化的理念也要根據客戶的不同個案來進行調整。例如酒店是各色人等共處的場所,在設計上就要采取中庸之道,使進入這里的每個人都不會產生不舒適的感覺, 要盡量利用每一個空間,使之能合理化地分割,然后按不同功能,配襯上合適的設備和裝置,并加以美化、修飾,營造出與之調和的氛圍。當然,美化的程度有深有淺,更有不同的風格,做得好不好就看設計師的功力了。設計沒有固定的方程式。空間的處理手法是變化多端的。同一空間里存在不同的元素,互相影響。互相配合。即先要考慮實用。再研究造型。一個憂秀的設計師必須能找出這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加以發揮。
建筑設計與裝修設計是息息相關的,但二者有分別。設計者應該在未動工裝修之前,按建筑物賦予的條件和客戶的要求。先作出計劃。計劃包括空間分割、選用設備材料,把色彩、家具、燈具等等揉合成一個整體的方案。最后才把這個方案交給合適的裝修單位去實現出來。其實建筑設計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并不僅僅是裝修.它還包括了家具、裝飾品的設計、擺放和搭配,這甚至可以具體到一個杯子。室內空間里每一個物件都是整體風格的一部分。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
簡約辦公室空間裝修設計范文3
關鍵詞:低碳室內設計 環保設計
中圖分類號:TU7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306-1499(2014)12-
隨著“低碳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路徑和必由之路”命題的廣泛推廣及認同,低碳經濟、低碳城市以及低碳生活方式等理念也逐漸深入人心,“低碳”成為裝飾裝修行業最熱門的詞匯之一。“低碳”并非室內設計行業的陌生新名詞。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就開始率先踐行,目前低碳設計在中國的推廣普及還剛起步,很多問題亟待探討、解決,但從長遠看低碳設計必將成為主導室內設計行業的新理念。
“低碳”這個詞人們已經不再陌生,但 “低碳家庭裝修”的含義究竟是什么呢?
“低碳家庭裝修”首先需要確立一種低碳理念,低碳理念不僅是實踐形態,更是一種理想、觀念的形態。低碳理念既是一種理念,反映在低碳家庭裝修上,就絕非一味追求技術,而是表現為一種觀念創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更代表人類對生產、生活方式理性回歸的科學精神。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低碳家庭裝修的目的,它在低能耗、低污染的基礎之上,更注重裝修過程中的安全、健康、環保和節能,實現減少家居生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低碳目標。所謂的低碳裝修從設計即開始,以設計為起點,在家裝過程中,從制造、儲運、流通、消費直到回收,各個環節、各個領域都要降低產品的物質及能源消耗,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所以,低碳經濟的實質是高效利用能源、主動開發清潔能源、追求綠色GDP,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乃至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是低碳經濟的核心,它代表了也促進了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室內裝修,主要著重于工程技術、施工工藝和構造做法等方面,是指土建施工完成之后,對室內各個界面、門窗、隔斷等最終的裝飾、修飾工程。低碳設計,即在設計的過程中,以減少資源浪費、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的的設計。
低碳設計以采用環保材料為前提,減少石化能源的使用,降低對電能源的依賴,采用新型生態能源,把低碳設計變成現實,遵循低碳生活的理念。低碳、環保的室內設計可以節省能源,環保、健康的裝修方式與裝修材料可以讓人們在家居生活中,遠離化學污染,光電輻射。最終降低建筑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從而改變人們居住的環境。
低碳家庭裝修的發展途徑不外乎四點,即“生活品質”低碳化、“技術發展”低碳化、“設計方法”低碳化以及“社會發展”低碳化。筆者將分別闡述這四個方面的內容。
1. “生活品質”低碳化
低碳是對生活方式的一種變革,是對人們生活觀念的一種改變。低碳的口號不應該僅限于商家的宣傳,應該得到大眾的認同。在低碳家庭裝修尚未被完全認可的今天,人們陳舊的生活理念成為阻止室內低碳設計的最大障礙。沒有親身感受某一種產品,人們陳舊的生活理念是不會輕易轉變的,更不會看了一些宣傳資料馬上就能轉變,對低碳產品的認識自然也難跟上。尤其是有些低碳產品價格貴還非耐用品,這對于講究實惠的人們來說,更是相對難以接受。加之室內低碳用材使用后,低碳帶來的生活變化,無論從身體健康方面,還是視覺感受方面,人們都不能馬上體會到,這也導致人們陳舊理念的轉變難。住宅商品房市場潛力巨大,是市民生活的必須消費。如果能從根源減少碳排放,從生活方法上節能減排,那遠遠要比天天宣傳提高意識來的實際。盡管純宣傳的作用不大,仍然要積極通過知識講座、技能培訓、案例講析、工藝推介等形式開展針對室內裝飾行業從業人員低碳知識的培訓,因為這畢竟還是最有效、最快速的一種手段。要通過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大力加強低碳理念的推廣,促進人們低碳家裝理念的轉變,從根本上推動我國低碳人居進程的普及。
今天,對于室內空間,對房子的裝修和布置早已經是過去時,希望通過設計來表達自己的品位和個性,使自己的居住空間具有象征和符號的意義成為了人們更高更普遍的追求。人們付諸于家居裝修的花費逐年上升,在家居裝修上花費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也屢見不鮮。
花大本錢,自然為了追求個舒適,值得注意的是,低碳設計并不會降低生活品質,相反,把各類裝飾裝潢資源和能源通過科學的設計,進行合理有效地配置,恰恰能保證室內環境的優質舒適,還可以降低能耗,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低碳家裝的推行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這成本不僅僅包括資金成本,還要有思想成本,即人們低碳家裝理念的轉變和實施。除此之外,生活實踐成本也是必需的。室內設計師應率先樹立起生態意識,建立綜合的設計觀念。在家裝中,設計師要重視現場調查和分析,因地制宜,因材制宜,盡量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還要注意賦予室內空間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能力。設計師應在源頭上提倡質樸實用的“減設計”,樹立“減設計”理念:節能首先要想到節電,還要減少空間承載,減少復雜材料、復雜工藝,減少營造成本。例如在選擇室內家具時,天然實木制成的家具應該是首選,再如夏天乘涼時,不妨在床上鋪放藤席,以減少空調的使用次數,降低能耗,還凸顯環保理念,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利;用紙箱替代木制品衣柜也可大大減少木材的利用,還可節省屋內空間。這是一種生活品質的體現,也是低碳理念的貫徹。
為了使低碳家裝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還可以開展一些設計展,在設計師、客戶、裝修企業都參加的狀態下,架設起他們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另外,積極開展室內空間的設計比賽,在趣味和競技中實現生活方式的引導和推薦,對消費者低碳家裝理念的認識和深化不無益處。低碳、綠色、養生風格的設計文化得到推廣,會吸引更多人認識并認可低碳家裝,推動低碳家裝理念的普及。
2. “技術發展”低碳化
低碳家庭裝修帶動建筑、建材相關行業改革以及技術創新。當市民有意識的選擇低碳、節能的消費產品的同時,技術不合格、環保不達標的產品則會逐漸淘汰,新的環保節能產品會不斷地出現,企業為了競爭則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室內設計裝飾材料的選擇是低碳化的關鍵。材料在室內裝修中占大部分,因此,對室內材料的選擇要符合低碳設計的理念。在保證室內空間得到良好體現的情況下,室內材料的運用方面,低碳設計應當充分考慮所選材料是否環保,倡導居住空間選用低碳裝飾材料,節能燈和節能家用電器應該大力推廣使用,鼓勵使用高效節能廚房系統,避免過度裝修。
例如木材選擇上,多用天然木材,減少人造板材的使用,可以用竹、藤等天然材料替代。另外,做家具時通常用到的大芯板都含有不少甲醛,單張在空間甲醛釋放量可以達標,但整體載量釋放會超過環保標準,因此建議與顆粒板交叉使用。另外石材是一種高檔的、低碳的裝修材料,僅僅對原始材料進行無害的冷加工即可,不需要窯爐煅燒,可以選用。
例如,上海世博會是一個全球性設計創新的舞臺,材料與設計的完美結合促成了各場館設計上的創新,材料創新應用使很多場館大放異彩。以具有代表性的日本館為例,該館被稱為會“呼吸”的展館。展館外壁使用了含太陽能發電裝置的超輕“膜結構”,即透光性高的雙層外膜配以內部的太陽能電池,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
廚房和衛生間等用水空間的裝修也應考慮技術創新。盡量安裝節水型龍頭和節水型衛浴產品,男用小便器、安裝感應節水龍頭等也是不錯的節水裝置,當然,這得在有條件的衛生間安裝。為了節電,浴室內可采用亮光瓷磚,以減少浴室內燈光的開關。為了節水,有條件的情況下,可盡量在水龍頭下面安裝流量控制閥,這樣有助于縮短熱水器與出水口的距離;此外,浴缸與淋浴配合使用也可以減少水的使用量,達到節能的目的等。太陽能源等新型環保能源在節能降耗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應當充分利用,減少能源的消耗,推進低碳家裝。
3. “設計方法”低碳化
科學的設計能夠合理有效地配置各類裝飾裝潢資源和能源,保證優質舒適的室內環境與降低能耗相統一。目前,建筑裝飾裝修設計規范規定了室內低碳設計應重點把握的五個方面,即墻體保溫隔熱、門窗節能工程、采暖節能工程、節水器具的使用以及配電與照明方面。
室內低碳設計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技術,需要用技術的手段去保證理念的實施。室內低碳設計的技術手段業集中體現在幾個方面可供實施時進行把握,即能源策略、通風設計、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還有建筑裝飾材料與構造技術、植物和水的適用以及室內空氣質量的控制也屬于室內低碳設計要把握的技術手段。在室內設計中推廣低碳化的設計理念,從室內設計的空間、環境、家具設計以及綠化、陳設藝術等方面做好室內低碳化的設計。要積極為從事室內設計的相關技術人員提供實際操作方法。室內設計工作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好的設計不僅大大提高生活效率,同樣掌握著市民的健康。比如:簡約的設計風格,良好的通風設計,如何選擇環保的裝修材料。此外,更能大大節約市民的裝修消費開支。
比如在室內空間及環境布置的設計方面,要合理的設計和組織空間,盡可能多的做到自然通風和采光,創造出宜人的居住環境,是室內設計師實踐低碳概念的首要任務。
設計圖紙之前,對室內的整體環境如室內空間大小、房門朝向、通風口、空間格局、水電路設置、日照、通風等進行整體勘測。盡量引進自然光源進入室內是在空間布置劃分或改造過程中應特別加以注意的,這樣可以盡量避免使用額外人工光源,進而實現節能降耗的目的。還有,在室內空間布局上,若房間是南北通透格局,應盡量保持原有結構。如果不是直接的南北通透空間,穿堂風是可以被合理利用的有利條件。總之,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減少能源的浪費。
在室內空間布置方面,家具家電的安放要盡量有利于穿堂風通過,這樣可以誘導室內風向,有利于夏季取涼,還有助于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家具家電擺放時,還要注意距離墻體五到八厘米,給墻體留出充分空間,保證墻體的“呼吸”功能。此外,為了便于室內自然通風,在接近窗的地方,若要布置物品,不能高于窗臺高度。
植物是當之無愧的生態系統的平衡者,可以降溫隔熱,還可以調節空氣濕度。通過綠色植物來達到低碳的目的是室內審美設計需要考慮的。除了要保證室內空間有天然的綠色植物,在不同的功能空間擺放不同的綠色植物,如在陽臺可以增多綠色植物的栽培,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促進室內空氣清新,達到低碳減排的目的。此外,把樓梯綠化成為“山徑”公園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能住人又可耕田,還可以拓展耕種面積,綠色、生態、節能、低碳新型建筑也是低碳家裝可以考慮的一個方向。
在室內軟裝的設計方面,要善于開發利用身邊常見的材料,還可以“變廢為寶”,把即將進垃圾池的所謂的“廢品”重新設計,加工,美化成裝飾品。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材料的作用,還有效降低了購買和運輸成本,真正使低碳設計理念貫徹于設計的細節,充分體現低碳家裝理念。
4. “社會發展”低碳化
低碳裝修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健康的生活空間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工作效率。未來室內設計的發展將大大有賴于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必將會大大運用于未來的室內設計,各種新型的材料,乃至結構構成和施工工藝,都將可以被用來創造出值得人們贊嘆的理想空間環境。信息化、現代化、國際化、電腦化、施工科技化將是未來室內設計的科技化趨勢的載體,通過新型建筑材料、工藝與技術的廣泛應用,低碳家裝依賴科技將更好實現。當然,利用科技的同時,人文、藝術、自然、形態元素等因素不會被忽雷,相反會更好滴被融合在一起,并應用在人們的生活環境中,這樣的實例已經出現,如智能化辦公室、智能化住宅、智能化娛樂環境等恰是科技助力低碳家裝設計的很好的注腳。
作為現代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裝飾裝修工程應當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通過創新產品和方法,盡可能的做到低消耗、低排放、高質量環境的標準,達到經濟、建筑與生態環境保護相互協調發展。
低碳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一種行為習慣,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室內環境設計師要發揚時代的創新精神,結合現代技術,實現低碳減排的設計,低碳化在室內設計的推廣和應用,還需要開發商,設計師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和諧、舒適、綠色的居住環境。只要我們在家居設計中堅持低碳模式,不斷地探索各種心得思路.就一定能使我們居住的環境變得更環保,更能與自然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安范偉.關于我國室內裝飾行業低碳化發展的初步思考[J].企業導報.2010.12
[2]丁錚.室內環境裝飾的低碳理念與創新設計[J].藝術與設計.2010.04期,
[3]楊炯.綠色低碳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2 年.
[4]趙榮耀.淺談室內設計的低碳與可持續發展[J].藝術與設計.2011.08期
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