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云計算的定義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云計算的定義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云計算的定義

云計算的定義范文1

【關鍵詞】108號文編制規定;其他直接費;工程實例

【Abstract】108 No. Code regulations in other direct costs rates, unified standard to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the preparation and review of the project takes the budget to bring the convenience, but on a specific project, fixed in other direct costscontent and greater access to project actual costs incurred.

【Key words】108 text of the preparation of regulations;Other direct costs;Projects

2005年6月8日,新疆水利廳新水建管[2005]08號文公布了《新疆水利水電工程概(估)預算編制規定》(以下簡稱108號文),108號文適用于新疆境內新建、擴建、改建、重建的地方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工程。它是編制和審定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的依據,也是編制工程標底的指導性標準。其主要目的是加強水利工程造價管理,更加合理的確定水利工程投資,進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概(估)預算的質量。

【2005】108號文與【2002】116號文相比,各項費用構成、標準、計算依據、計算基數、計算原理是一樣的,116號文中其他直接費費率分地區給出了一個取值范圍(西南、中南、華東區:0.5%~1.0%,該區按規定不計冬季施工增加費的地區取小值,反之取大值。華北區:1.0~2.5%,該區的內蒙古等較嚴寒的地區可取大值,其它地區取中值或小值。西北、東北區:2.5%~4.0%,該區的陜西、甘肅等地取小值,其它地區取中值或大值),108號文按工程規模及氣溫區域給出了具體的數值,在費率取值范圍上,108號了較大的調整。

1. 其他直接費的構成及計算方法

在108號文中規定,其他直接費是指基本直接費以外施工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冬雨季施工增加費、夜間施工增加費、特殊地區施工增加費和其他費用構成,它與直接費、現場經費一起構成直接工程費。它是工程造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所發生的輔措施費用以費率的形式體現在工程項目的分項子目,是目前水利工程采用定額法計算工程造價所采用的一種普遍的處理方法。

1.1冬雨季施工增加費。

指在冬季或雨季施工期間為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所需增加的費用,包括增加的施工工序,增加防雨、保溫、排水等設施增耗的動力、燃料、材料以及因人工、機械效率降低而增加的費用。根據不同地區按氣溫區劃分,按直接費百分率計取。108號文中小(2)型工程的其他直接費費率標準為大中型、小(1)型工程其他直接費費率的10%。

1.2夜間施工增加費。

指因夜間施工而增加的施工場地和施工道路的照明費用。按直接費的百分率計取,大、中、小及小(I)型工程按建筑工程0.5%,安裝工程0.7%計取,而小(II)型工程則不計取此項費用。

1.3特殊地區施工增加費。

指在高海拔和原始森林、風沙、酷熱、苦水等特殊地區施工而增加的費用。其中高海拔地區的高程增加費,按規定直接進入定額;其它特殊增加費(如酷熱、風沙),按工程所在地區的標準計算,地方沒有規定的不得計算此項費用。

1.4其他。

包括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費、檢驗試驗費、工程定位復測、工程點交、竣工場地清理、工程項目及設備儀表移交生產前的維護觀察費等。按直接費的百分率計算,其中:建筑工程1.0 %,安裝工程1.5%。

2. 工程實例比較

2.1以新疆某大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為例,分別對壩體部分、砼護坡部分以及消力池加固(建筑物)部分的其他直接費進行分析。此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從2002年開工建設,2005年完工,庫容1.02億立方米,屬于大(2)型,壩線總長8.8公里,完成工程投資1.4億,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資11152萬元,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完成投資166萬元,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30.33萬元,臨時工程1935萬元,獨立費用758萬元。其他直接費取費費率為5%,其中冬雨季施工增加費為3.5%,夜間施工增加費0.5%,特殊地區施工增加費0%,其他費用1%(見表1)。

本工程壩體土方共連續施工120天,7月中旬開始,11月中旬結束,土方工程避開了冬季施工,新疆北部下雨的次數和雨量較小,查工程資料得知土方工程因雨休共7天時間,其中兩次對正在施工的壩體土方進行了翻曬處理。翻曬土方1.6萬方,成本3.2萬元 ,土場道路修整推土機8個臺班,人工20個工日,成本1.5萬元,成本合計4.7萬元,不到定額量的6%。在夜間施工只是在壩體上安裝有30盞1KW弧光燈,每日按9小時計,每度電2元,共計成本6.5萬元,加上120個工日,計1.2萬元,小計7.7萬元,占定額量的63%。其他費用按照甲方與工地試驗室簽訂的協議,最后土方工程試驗費用為18.5萬元。砼護坡施工為跨年度施工,冬季停工,開春復工,在冬雨季采取的措施為塑料布覆蓋新澆筑的砼板,冬季派人看護攪拌設備,此部分費用發生的成本以12萬元計,占定額量的10%。在夜間施工在邊坡上安裝有24盞1KW弧光燈,5個攪拌站共安裝10盞燈,每日按9小時計,每度電2元,共計成本9.2萬元,加上150個工日,計1.5萬元,小計10.7萬元,占定額量的63%。其他費用按照甲方與工地試驗室簽訂的協議,最后土方工程試驗費用為21.8萬元。消力池加固完全在冬季施工,11月中旬開工,來年2月中旬完工,工期90天,按正常決算工程費用為133萬元,施工單位工程成本高達180萬元,其中搭設暖棚、燒煤加溫、加熱砂石料、施工人員勞保以及冬季勞動效率低下等因素造成工程費用增加近50%,冬雨季施工增加費為定額量的15倍,夜間施工增加費為定額量的7倍。

2.2以新疆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為例,對壩體部分和放水涵閘(建筑物)部分的其它直接費進行分析。此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從2008年5月開工建設,2008年10月完工,未進入冬季施工。庫容103萬立方米,工程屬于小(1)型,總投資659萬,其中建筑工程完成投資467萬元,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完成投資15萬元,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6.7萬元,臨時工程36.21萬元,獨立費用83萬元。其他直接費取費費率為4.75%,其中冬雨季施工增加費為3.25%,夜間施工增加費0.5%,特殊地區施工增加費0%,其他費用1%(見表2)。

此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筑壩材料為含有粘土的砂礫石,具有一定的透水性,當遇到雨季時基本不額外發生費用。土方工程工期60天,每晚平均4盞燈,成本為1.1萬元,占定額量的85%。其他費用按照甲方與工地試驗室簽訂的協議,最后土方工程試驗費用為1.8萬元。放水涵閘施工一般安排在白天,遇到雨天要采取措施進行覆蓋,及費用0.2萬元,其他費用按照試驗費計0.4萬元

管道設備安裝部分其他直接費進行分析進行。此牧區水利試點項目工期3個月,工程規模為小(2)型,氣溫區為冬六區。工程總投資254萬元,其中建筑工程24萬元,設備及安裝178萬元,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0.5萬元,臨時工程2.37萬元,獨立費用37萬元。其他直接費取費費率為1.95%,其中冬雨季施工增加費為0.45%,夜間施工增加費0%,特殊地區施工增加費0%,其他費用土建1%,安裝1.5%(因土建量較少,按1.5%分析)(見表3)。

工程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在田地中間挖溝和安裝玻璃鋼管和UPVC管及管件。由于在農田里施工,地下水位較高,每逢下雨天,管溝內積水,要及時進行排水,道路泥濘、地質承載力差,造成材料運輸車輛陷車,不能運輸到指定地點的材料需進行二次倒運,對未填埋的管道除及時排水外還需對管道進行校核,甚至返工,費工費時。根據現場資料統計,由于雨季產生的增加費用高達2.8萬元,約是定額量的4倍。

3. 需要繼續認識和探討的問題

通過對以上三個工程實例的分析,可見108號文中對其他直接費費率的規定過于統一。在實際工作中,不同工程項目的其他直接費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小(2)型的牧區水利試點項目,108號文中小(2)型工程的其他直接費費率標準為大中型、小(1)型工程其他直接費費率的10%,通過案例三分析可見,工程因地質條件、交通因素以及不同的施工工藝的影響,僅僅以工程規模的大小來進行其他直接費費率的確定,對一些工程規模較小,對氣候、天氣較為敏感的工程來講,定額中的其他直接費費用是遠遠不夠的;而對于一些工程規模較大,對氣候、天氣不敏感的工程來講,定額中其他直接費費用又承載相當一部分的結余;同一工程項目的不同施工內容其他直接費的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他直接費取費費率建筑工程統一一個標準,安裝工程統一一個標準,對建筑工程或安裝工程內部具體的工程項目沒有進行細分,導致有的項目定額含量夠用,甚至超出很多,有的不夠用,又存在費用短缺。一般說來,造價較高的土方、砼邊坡等定額含量較高,對于造價低的建筑物來講,定額含量偏低;同一工程項目相同的施工內容,在不同的施工時間內其他直接費的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柳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中消力池加固工程,如果不在冬季進行施工,建安工程費需要133萬元,進行冬施以后,建安工程費達到了180萬,工程投資超出約35%,在新疆嚴寒的冬季進行大型建筑物施工花費較大,由于砼對溫度要求嚴格,保證一天24小時的施工溫度需要花費大量保溫措施費用,這不但增加了費用,而且也大大降低了施工效率;同一樣的施工項目,所用工程材料不同其他直接費亦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壩體填筑,粘土、粉土和沙礫土以及堆石壩對天氣和氣候的敏感程度不一樣。遇到雨、雪天氣,粉土和沙礫土所增加的費用比粘土就要小得多,視天氣情況,粘土需要翻曬2~3天,而沙礫土壩、堆石壩雨停就可復工,幾乎不用增加費用。而編規中其他直接費費率沒有因為填壩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別,而是一個統一的標準。

4. 思考及建議

每一個工程都有它的獨特性,【2005】108號文在其他直接費費率的確定上,以工程規模大小和不同的氣溫區為條件給出一個定值,統一了標準,簡化了工程造價計算,對工程概預算的編制和審核帶來了方便,統一了計算規則和結果,但是在具體的工程上,定額中其他直接費的含量與工程實際所發生的費用還是有些出入。為了使工程造價編制與工程實際更加接近,同時也照顧造價編制過程中標準的統一和計算的便利,就此提幾點個人建議:

4.1對小(2)型工程的其他直接費費率的取值可否與大、中、小和小(1)型工程保持同一費率標準甚至略高一些的一個費率標準,使該費用在各項工程中都能體現出其特性。

4.2費率的取值界定一個取值范圍,范圍的跨度要合適。工程內容的千差萬別決定了其他直接費的實際花費的不同,給定一個范圍可以根據不同工程的不同情況進行靈活地選用,可以使工程造價更加接近于實際。

云計算的定義范文2

1.云計算的定義

在互聯網領域中,云計算是一種虛擬化資源換,是一種關于互聯網相關服務的模式,云計算是將互聯網作為發展幾點的。并且依靠互聯網向外界傳送虛擬化資源。到目前為止,世界范圍內對云計算的定義有幾十種,但是以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的定義最為權威,而且被大家廣泛接受的也是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關于云計算的定義,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對云計算下的定義是:“云計算作為一種虛擬化模式,其付費原則是以使用量為跟本基點的,這種模式可以提供便捷的按需分配的網絡訪問,使客戶可以隨時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這些虛擬資源能夠快速地被提供,僅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就可以與供應商進行很好的交互”。

2.云計算的基本特點

關于云計算,筆者通過理解其定義,總結出以下幾點特點:

首先,云計算是一種先進的計算模式,它應該具備超強的時間和網絡存儲功能,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與服務供應商進行交互。

其次,云計算作為一種計算模式應該具備廣泛的接入功能,通過網絡可以及時的獲取計算功能,然后通過標準機制進行訪問,最后通過客戶端平臺進行操作使用。

第三,云計算作為一種計算模式還具有強大的資源池,其資源池主要有存儲、處理、內存、網絡寬帶的虛擬機等資源,正常情況下云計算服務的供應商所提供的資源會被迅速地池化,利用多元化的供應渠道為客戶提供服務,而且在提供服務時還會根據客戶需求的不同對其進行多方面的服務,但是用戶并不知道資源的確切位置,這樣資源的安全就會得到保證。

第四,云計算還具有快速伸縮性,在進行計算時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計算任務,而且還可以保證計算功能的伸縮性,在當今社會的全自動化情況下,其規模可以快速隨意的擴大或縮小,對于一些小型的客戶來說,供應商的資源是無限的,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購買,所以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對于會計行業的發展還是極為有利的。

3.云計算的商業模式

如今,云計算是信息產業中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在未來具有極為廣闊的發展上升空間,值得關注的是云計算行業的誕生改變了信息技術原有的商業發展模式,在信息技術行業領域已經發生了兩次重大的歷史性變革,商業模式也得到了創新,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為微軟和谷歌創下了不少輝煌。

二、云計算的發展及其對會計工作的挑戰

1.云計算對數據或資源等資產確認的挑戰

資產是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一種資源,并且該資源會給企業帶來效益。在新型的云計算模式下,用戶的數據離開用戶控制進入數據中心或數據供應商的數據系統中,改變了原有的數據應用模式。在數據的存儲、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危險性,改變了原有的數據計算模式,這給傳統的資產確認和計量模式帶來的極大的沖擊,同時也給云計算對資產的確認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2.云計算的產生給收入區分與確認帶來了強大的挑戰

云計算行業的迅速發展會直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軟件行業、網絡設備行業等,云計算的發展可以推動整個計算機和互聯網行業的改革和發展,商業模式的改變使收入區分預確認面臨很大困難。

面對云計算的發展,解決如何區分供應商與相關產業的收入、如何確認供應商的收入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3.云計算給成本計量與配比帶來極大的挑戰

在處于新型的商業模式下,云計算不僅難以對供應商的收入進行準確及時的確認,而且還很難對其進行準確的計量和配比。云計算的成本包括很多,因此有時候很難對其進行準確地計量和配比。因此,在云計算進行商業模式創新以后,云計算給成本計量與配比帶來很大的挑戰。

三、云會計在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

云計算的應用會直接降低會計信息技術化應用的成本,還有利于提升會計信息化專業水平,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加數據管理的可靠性、提升會計的工作效率,從發展趨勢來看,未來諸多的經濟活動都會在網絡上進行,在經濟活動中會計這一角色是主角,必然少不了他們的參與,因此熟練地掌握云計算技術會直接推動會計行業的發展,也會直接影響將來經濟的走向。

在將來,云計算技術會廣泛應用于網絡世界,云計算技術不僅會影響會計行業,還會影響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態勢。

云計算的定義范文3

HDS公司在4月23日當天舉行了一次全球統一的新策略及產品活動,在提出“業務定義IT”概念的同時了一款軟件定義存儲產品――Hitachi Virtual Storage Platform G1000(VSP G1000)。在記者的印象中,HDS進行全球統一產品的情況非常少見,可見此次策略和產品的重要程度。

使用者定義IT

如今,在許多IT廠商的會上,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和社交化已經成了必提的影響IT變革的四大要素。在這四大因素的作用下,IT系統越來越龐大和復雜,而用戶對IT系統的要求也水漲船高,希望IT資源隨時可用。為了應對新應用、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很多用戶有些疲于奔命,不斷嘗試對IT系統進行調整和優化,虛擬化、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都被派上了用場。但是在嘗試變革的過程中,一些用戶的精力過于集中在如何解決眼前的技術問題上,在埋頭苦干的時候,并沒有抬起頭來看一看未來IT的發展趨勢。其實,無論是IT廠商還是用戶,在這個IT變革的轉折點上都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些,將技術變革的趨勢與應用的需求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在“應用定義IT”、“軟件定義一切”等一系列新概念被熱炒后,HDS公司提出了自己對IT變革的看法――業務定義IT。軟件定義IT也好,業務定義IT也罷,其本質是相同的,都在強調用戶的需求和應用的重要性。HDS高級副總裁兼亞太地區總經理Neville Vincent解釋說:“業務定義IT就是從用戶的商業需求出發,重新審視IT能為其業務的發展提供哪些積極有效的服務。IT服務必須與用戶的業務需求緊密聯系起來。”

利用業務定義IT可以更好地保證IT服務的移動性、經濟性,并使用戶獲得更佳的洞察力。Neville Vincent舉了中國某大型汽車銷售商的例子。該銷售商不僅要掌握每個省的汽車銷售情況,而且要具體了解每個商的銷售數字,還要對多年的歷史銷售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這就需要借助大數據分析工具。掌握第一手的銷售數據,并通過數據分析對銷售策略進行調整,從而提升競爭力,這就是該汽車銷售商的首要業務需求,也是IT在不斷演進的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實際問題。業務定義IT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Neville Vincent小結說:“IT是由使用者決定的。用戶希望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需要,就能獲得所需的信息。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而現在則成了IT努力的方向。”

業務永不中斷

業務定義IT并不是一句空話,其技術基礎就是永續IT云架構。對于云計算架構,人們已經十分熟悉,而HDS公司在云架構之前加上了“永續”二字,著重強調的是IT架構的可用性必須得到有效提升和保障,即使是在數據遷移的過程中,業務的連續性也不會受到影響,不會產生意外宕機。

如上文所述,業務定義IT可以改善業務的移動性、經濟性和洞察力,而確保這些改變的實現,就需要IT云架構始終可用,并且保持自動化和敏捷性。這三點恰好也是HDS賦予永續IT云架構的關鍵內涵。為了保證永續IT云架構的落地,HDS此次了一系列新產品和新的版本升級,比如VSP G1000、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SVOS)、Command Suite v8、Unified Compute Platform等。

“在云計算方面,我們提供的是私有云和混合云解決方案。在公有云方面,我們主要是配合合作伙伴的工作,而自己不會提供公有云服務。”Neville Vincent告訴記者。在HDS的云計算框架中,基礎架構云、內容云和信息云三部分今年都會有更新,而永續IT云架構是HDS云平臺的基礎與核心。比如,VSP G1000和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進一步充實了HDS的基礎架構云解決方案。雖然作為軟件定義存儲的代表,VSP G1000本身就極具賣點,不過在Neville Vincent的眼里,HDS還是以端到端平臺解決方案取勝,并在全面服務的基礎上實現方案的差異化。以VSP G1000為代表的存儲基礎架構、內容平臺和管理軟件等構成了HDS的差異化解決方案。

“為了推出永續IT云架構方案,我們已經準備了一年。我們相信,永續IT云架構方案一定能夠在亞太市場上取得成功。”Neville Vincent希望內容移動性解決方案、永續IT云架構方案和整合方案今年能夠增長一倍,而作為平臺方案重要支撐的數據保護解決方案和文件管理方案也是HDS關注的重點。

存儲虛擬化的演進

HDS永續IT云架構最大的亮點就是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和VSP G1000,兩者軟硬結合,相得益彰。HDS 產品規劃副總裁兼信息技術平臺部(ITPD)總工程師Michael Hay介紹說,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是HDS首個用獨立軟件方式實現虛擬化功能的系統,它采用通用的軟件架構,能夠跨越HDS的整個基礎架構產品組合,同時增強服務器虛擬化的效能。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使得用戶可以擁有更多選擇、更大的靈活性和一個簡約的基礎架構,能夠將傳統數據中心平滑遷移至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

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兼具軟件定義存儲的靈活性和HDS企業級存儲軟件的成熟功能,在閃存優化、高級存儲虛擬化、自動分層、平滑數據遷移等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且無需外置設備就能提供多系統和多數據中心的雙活功能。

在存儲虛擬化方面,HDS是基于存儲控制器虛擬化方式的成功代表。HDS使用基于存儲控制器的虛擬化,將存儲控制器與磁盤存儲系統分離。這種方法將邏輯視圖與物理資產分離,可以虛擬化其他廠商的存儲系統。而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是在存儲硬件平臺上的一個軟件層,它利用軟件定義存儲的思路,將軟件與硬件相分離,充分發揮了軟件的靈活性與管理的方便性。Michael Hay表示,未來HDS的存儲平臺都將支持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

VSP G1000是運行存儲虛擬化操作系統的理想硬件平臺。VSP G1000可以實現逐步擴展,具有超過48GB/s的可用帶寬和超過120萬次操作/秒的NFS操作性能。 在各項配置和性能指標上,VSP G1000全面超越了以前的VSP系列,比如IOPS提高3倍多,緩存容量和HNAS集群節點數量都增加一倍,能效提高10%以上。Michael Hay表示,VSP系列與VSP G1000有不同的市場定位,兩者將并存。

簡化管理是最大賣點

VSP G1000雖然是個新產品,但Michael Hay并不擔心其銷售。早在2010年,HDS就已經了VSP系列存儲產品。VSP G1000雖然頂著軟件定義存儲的光環,但從基本架構和功能的角度看,VSP G1000其實是在VSP系列基礎上的自然延伸和擴展。HDS開發VSP G1000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用戶不斷簡化存儲管理的應用需求。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說,VSP G1000的開發并不是為了追求軟件定義存儲這個時髦,而是用戶真的有這方面的需求。那些熟悉并使用過VSP系列存儲的用戶,可以按照正常的產品換代的思路升級到VSP G1000。HDS有專門的技術服務人員可以幫助用戶完成此項升級。

云計算的定義范文4

關鍵詞:云計算;公共云;私有云

中圖分類號:TP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29-6674-03

1 概述

從08年到現在,云計算這個詞進入大家視野已有5年多的時間,有關云計算的論文和報道也很多,同時,今年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出現云計算的概念,可見云計算已經熱到了國家關注的高度。但到底什么是“云”,為什么會出現“云”,云到底能干什么,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云實現的基礎是什么,云實現的關鍵問題是什么,云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很多常規的應用要冠以云的稱謂,云應用現在落地了嗎,云和圖書館服務能有何交集,對云計算有哪些認識誤區,該文將給大家進行撥云見日求真云,并進一步探討圖書館服務遇到的現實困境,以及這朵真云能給圖書館帶來什么。

2 云計算產生的背景——兩對不可調和的矛盾

傳統數據中心發展遇到了困境,光靠硬件升級替換提高性能的老路已走到盡頭,迫切需要一種革命性的技術來為數據中心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全世界各行各業都在縮減開支度難關,IT部門也一樣,預算被縮減之后,靠硬件投資更新設備提高性能的老路就被堵住了,此為困境一;傳統更新設備提高性能的辦法浪費大,新設備替換舊設備,性能的提升是以一種革命式而非積累式,無法照顧好已有的投資,此為困境二;各種應用各自獨占一定計算資源,有的嚴重過剩,有的嚴重不足,有的此時過剩彼時不足,計算資源不能共享,不能協調,缺乏靈活性,不能按需投放計算資源,此為困境三。所有這些導致缺乏與浪費并存,不足與過剩同在,兩對矛盾的不可調和呼喚一種新技術的出現,這就是云計算產生的背景。

3 云定義

云計算的出現將首先在IT業界產生一場生態革命,很多的IT企業如不以變應變將被淘汰,這也導致很多企業慌忙給自己的產品貼上云計算的標簽,站在有利自己的角度解釋著各自的“云”,導致了“云”的混亂,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準確完整的定義,何為真正的云?

為從本質上把握云計算,在此給出如下定義:

云計算是以虛擬化技術為基礎,用自動化管理軟件相配合,以便對數據中心相關硬件(包括計算、存儲、網絡)資源在虛擬化的基礎上進行有機整合、統一管理調配,達到能按需積累式擴展(或減少關閉)硬件資源、自動監控資源使用情況、自動按需投放計算資源、用戶能自助申請按需得到計算資源等目的而形成的一種虛擬的集大成的開放式的超級計算機。

此定義很好地體現了云計算對云計算產生背景中兩對矛盾的解決。

4 云定義是照妖鏡,紛紛擾擾全看清

有了定義,有上面對定義全面透徹的剖析,對于云計算是怎么回事應了然于胸了。下面用云定義為工具來解釋一下紛紛擾擾的云現象。云計算是一場IT技術革命,是一種有別于傳統的破壞性創新,必然導致一場IT產業革命[1],所以從生態鏈、利益鏈角度來看云計算是比較合適的。既然云計算是方向,從生產方來說,它就必然促使商家往此方向靠攏,否則就面臨生存危機;從消費方來說,云計算既是為解決某種需求而產生的技術,也必受到用戶的歡迎。

云計算是一臺虛擬的、集大成的、開放的超級計算機,從生產它的角度說,它由各種部件構成,由多商家以協作開放的姿態共同完成,與此生產相關的商家、行為和產品都可以冠以云名稱,比如云生產商,云開發商、云生產、云開發,產品有云服務器、云交換機、云存儲、云網絡、云虛擬軟件、云集成軟件、云存儲管理軟件、云操作系統、云應用軟件、云應用開發平臺軟件、云網站等。

從消費服務的角度來說,炒的比較熱幾個概念,如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HAAS(硬件即服務)、BPAAS(業務流程即服務)、XAAS(一切皆服務)幾乎成了云計算的代名詞,其實不過是討論如何消費這臺超級計算機而已,沒有云計算這些服務照樣可以進行,只是沒有那么方便,云計算只是為這種服務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工具。

再來看看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這幾個概念,說的只是這臺云計算機放在什么地方,服務范圍多大而已。公共云放在公用網絡上,能為所有網民服務,私有云放在企業單位內部網上,主要為內部員工服務。公共云和私有云同時存在,當然就構成混合云。

還有什么教育云、健康云、監控云、位置云、視頻云、辦公云、營銷云、科研云、政務云等,說的只是那些行業在使用云計算機提供行業服務,由于云計算的開放性、存儲容量、運算能力、接入帶寬理論上可按需無限擴展性,為將行業信息服務集中整合到云計算上提供了可能。各種資源及信息服務早已存在,在此只是利用云計算將以前這種分散資源服務加以整合在一起統一服務罷了。

5 求云計算與圖書館的交集

以上說清一個問題,云計算到底是什么,沒有明白這個問題,如何求交集?說清了這個問題,求交集又有何難。云計算是一臺計算機,只是一種工具,它為解決兩對尖銳矛盾而生,具有某些特異功能,和圖書館有沒有交集,就看圖書館是否有需求,是否用得上它。

5.1兩對矛盾圖書館普遍存在,當然需要云計算

前文提到兩對矛盾(缺乏與浪費并存,不足與過剩同在。)在圖書館是普遍存在。縱觀一下現在的圖書館,不管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經過十多年信息化數字化建設,都有了各自或大或小的數據中心,里面有好多的服務器、網絡設備、存儲設備,運行著各種數據庫,有自建的,但大部分是買來的 ,也運行著各種應用管理程序。應用項目隨年月增多,基本每個應用都是獨占一臺服務器,機房越來越滿,都快沒處擱了,等著新建大機房吧!有些數據庫,經過這么些年的積累,數據在不斷的增加,原先預留的空間越來越不夠用了,運算響應能力越來越跟不上需求了,怎么辦啊?等著申請經費批復了買新設備替換吧,可圖書館要申請到點經費一般還是比較難的。能換新設備是好,可對管理員來說也是個麻煩事,耽誤使用不說,新設備又得裝系統,重新配置好運行環境,再將數據進行遷移,有時遷移還會很不順利。可事情還是沒個頭,照這速度發展下去,過不了幾年又得換。被替換下來設備,報廢嗎?可它并沒有壞啊,在它的能力范圍還是可以發揮余熱的,可是能讓它獨自承受的活實在少了,真是拾之不起,棄之可惜,無奈,只有報廢處理了。但還有另一種現象,有的數據庫,使用的人比較少,數據增加慢,為其預留的空間和運算能長期處在閑置狀態而得不到利用,嚴重性能過剩。還有,不光各數據庫之間存在負荷不均勻的現象,同一數據庫不同時段 也存在不均勻的現象,有時負荷可能超限,導致服務器不響應,有時負荷不足,服務器處于閑置狀態。而且不同數據庫的訪問高峰時段還不一樣,可惜這些服務器都是各干各的活,閑的也幫不上忙的服務器的忙。

再放眼看看各個圖書館之間,哪怕是離得很近,處于同一個高校園區的各高校圖書館,你有的數據庫我不能沒有啊,大家都在競相買同樣的數據,建機房,購設備,最后都面臨著同樣的困境。重復投資,大大的浪費。

所以這些問題不都反應為兩對矛盾嗎,缺乏與浪費并存,不足與過剩同在,當然迫切需要一種技術來解困,這就是云計算。

5.2圖書館公共云建立有利于資源整合

云計算的能力,從整合基礎硬件設施資源中來,又用到對信息資源的整合應用中去,從整合到整合,完成一個輪回。以整合對付整合,以毒攻毒嗎?類似,確實有效。云計算的開放性,導致它可用積累式擴容替代淘汰革命式擴容,納新不棄舊,照顧了舊有投資,避免了浪費,同時也為不斷的運算處理能力、存儲能力、帶寬的擴容,拆除了“天花板”,理論上能做到無限擴展。云計算的虛擬整合,按需投放資源的特性,更是造就了團結的力量、整合的力量,使基礎資源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也能從容面對各種高峰負荷。

5.3開發商的數據庫可以物歸原主,我要的只是服務

理想云和現實有距離,云計算目前可逐步可做到的是怎么樣呢?問題集中在圖書館的數據中心,當然是從解救數據中心開始。如何解救?減負。且看云計算如何為圖書館減負。

先在大部分圖書館數據中心,運行的數據是買來的,是數據商數據的本地鏡像。這些數據本是可以不用圖書館本地鏡像的,直接訪問數據商提供的網上數據就行,也就是所謂的包庫使用模式,我只花錢買服務,這本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如果都如此的話,問題就來了,數據商的服務器接待能力有限,當訪問量超過一定的數量,就會造成拒絕服務攻擊的效果,概不接待了,這樣就誰也使用不了,所以又必須建鏡像站。然而這種情況在各地云計算數據中心建立起來后就不同了,數據商可以在云數據中心按需申請購買基礎資源,將數據庫運行在云計算服務器上,云計算的按需投放資源的能力,使它可以從容應對各種爆發性的訪問量。這樣以后各圖書館就可以不用建鏡像站了,直接按需付費或年包庫的方式使用數據商的各種數據庫,真正實現將開發商的數據還給開發商,我要的只是服務。

5.4私有云,這個可以有

當所有的商業數據庫離開了圖書館,你會發現,圖書館的數據中心幾乎要空了,這是好事!慶幸之余我們會發現還有些數據必須留在數據中心,那就是各館自建的特色數據庫,還有就是各館的紙質圖書管理系統。這些可是立館之本,沒有這部分數據圖書館服務可就要癱了。這么重要的數據,其實也可以放到租用的云計算服務器上,但你總有點擔心,所以,這時建私有云就有必要了。我們可以購買虛擬化軟件,購買自動化整合軟件,對本館現有的硬件資源進行虛擬化、整合、統一管理、按需分配實現云化,構建出一臺虛擬、集成、開放的超級計算機,然后將相應的應用放到云計算機上運行服務,這就私有云應用模式。

當然,要構建這臺私有云計算機,光購買軟件的費用就會很高的,一般的館目前基本難接受,幸好這部分自建數據量不是很大,被訪問使用量不會很高,用傳統的服務器就能對付,到實在需要的時候再建私有云也不遲。

6 總結

本文從給云計算下定義出發,探尋出云計算的本質,并詳細分析了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困境,和云計算的出現給圖書館帶來的利好情勢,求出了云計算和圖書館真正的交集。云計算的本質特征也決定了它適合用于具有海量數據整合,具有陣發性巨大訪問量的應用場合。一般普通的規模較小、面對用戶較窄、數據增加較慢,數據比較重要的應用,傳統的一個應用一服務器的本地方式還是比較好,畢竟起點低,易上手、給人實在踏實感。云計算是新生事物,得隨時間慢慢成熟,云計算全面應用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也需要其他各方面條件的成熟,所以在相當長時間內,傳統應用方式和云計算方式將會并行存在。圖書館對于云計算的態度,用一句養生名言來總結一下: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聽其自來,應以自然。從容、適時、按需、謹慎地迎接云計算,這樣應是比較合適的。

云計算的定義范文5

關鍵詞: 云計算; 結構; 虛擬化; Web服務

中圖分類號: TN91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3)12?0067?04

0 引 言

自計算機問世之日起,人們對計算機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20世紀中葉起,對于在科學計算、系統仿真等領域需要處理大規模、海量數據的問題,往往通過增加投入來提升計算機系統性能的解決方案,相應出現了分布式系統、并行計算等。在90年代互聯網背景下,通過網絡從外部獲取計算能力、存儲等資源已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所共識的解決途徑,出現了網格計算技術。近年來在全球化浪潮下,隨著計算機系統在工業設計、生產制造、商業物流等領域更進一步的應用,云計算成為當前信息技術領域的熱點話題之一[1],它體現了“網絡即計算機”的思想,以便利、經濟、高可擴展性等優勢成為學術界、產業界和政府機構等各界關注的焦點,被認為是互聯網經濟后又一個重要的IT產業增長點,具有巨大的市場增長前景,IDC預測在2015年云計算產業規模將達到729億美元[2]。

1 云計算簡介

1.1 云計算的定義

從不同的應用角度出發,業界對云計算的定義有不同的認識,目前普遍接受的是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對云計算的定義[3]:云計算是一種模式,能以便利的、按需方式通過網絡訪問的可配置計算資源池(如網絡、服務器、存儲器、應用和服務),這些資源只需要極少的管理成本或干預,就可以快速部署與。

雖然用戶都是通過終端使用計算機資源,但云計算通過更靈活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如云終端除計算機設備之外,也可以是PDA、智能手機等智能終端;整個網絡虛擬為一個大型計算機,網絡上的服務器、數據庫、應用服務、儀器設備組成資源云;云終端與資源云的通信鏈路可以是計算機網絡,也可以是移動數字通信鏈路。

私有云為特定組織內的用戶提供服務,數據與程序都在組織內部管理。私有云可以大大提高系統的安全性,而且服務提供商可以更好地掌控基礎設備的架構,但所能使用的用戶也受到一定限制。

在混合部署模式中,用戶往往是將關鍵數據或信息放置于私有云中,將非關鍵的服務外包給公共云服務提供商,放置在公共云上處理,這種方式是目前情況下較好的解決方案。

2 云計算的層次體系與特征

2.1 云計算的層次體系

2.2 云計算系統的特征

從作用角度看,云計算系統具有以下幾個外部特征:

隨時隨地任何網絡接入。即云終端設備不只局限于工作站、便攜電腦等計算機終端,也可以是智能手機、手持設備等。只要用戶設備可以連接網絡都可以獲得云計算服務。

隨需定制自助服務。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獲得云計算中的資源,且在服務定制過程不需要與服務提供商進行人工交互。

共享資源池。云計算系統中所有資源都被整合成一個動態資源池,以多租戶模式提供給所有客戶。客戶一般不需要了解資源的物理位置,但需要時也可以指定特定資源。

快速彈性部署。云計算服務可以快速、彈性地提供服務,即可以快速擴展也可以快速釋放,對于用戶而言可以在任何時間購買任何數量的資源。

可監測與計量的服務。通過服務監測可以優化資源的使用,通過對資源使用情況的計量可以進行服務定價與收費。

3 云計算的關鍵技術及發展現狀

3.1 虛擬化技術

“虛擬化”是IBM提出的應用于計算機領域的概念,其目的是通過虛擬機讓更多的操作人員借助終端設備使用計算系統,以充分利用相對昂貴的硬件資源,在實際發展過程中虛擬化技術有很多種定義。虛擬化技術使得共享底層結構下的分布式虛擬環境成為可能。目前,虛擬化技術實現了資源的邏輯抽象和統一表示,是實現云計算的關鍵。虛擬化技術不僅消除了大規模異構服務器的差異化,而且借助虛擬化技術的伸縮性和靈活性,可大大降低云計算系統管理的復雜度,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運營效率。IBM采用“藍云”計算平臺硬件級別虛擬化和開源軟件虛擬化兩個級別的虛擬化[5]。

目前虛擬化技術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小規模少量請求服務系統展開,結合SOA服務和大規模并發服務情況的研究還需要加強,同時虛擬化技術也會相應地引入一系列安全性問題。

3.2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

SOA是為了解決信孤島和遺留系統問題,滿足Internet環境下業務集成的需求,通過連接能完成特定任務的獨立功能實體的軟件系統架構[6]。對于SOA與云計算是競爭還是互補融合的關系,業界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從本質上看,SOA和云計算都是圍繞服務而展開,只是二者對于服務的定義及范疇有所不同。SOA將應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單元通過定義良好的接口聯系起來。接口采用中立的方式進行定義的,它獨立于實現服務的硬件平臺、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這使得構建在各種這樣系統中的服務可以以統一和通用的方式進行交互,云計算服務的快速彈性部署離不開SOA的支撐。

但目前SOA的服務基本是以軟件領域為主,將所提供的服務進行包裝、組合,按一定流程運轉產生新的功能。而云計算認為所有的資源都是服務,除軟件服務之外,還有硬件、平臺服務等,SOA還需要更好地結合到云計算的應用模式中。

3.3 數據存儲和管理技術

云計算中的數據具有海量、異構、非確定性等特征[7],同時云計算系統往往需要同時滿足大批量用戶的服務需求。因此,云計算系統需要采用有效的數據管理系統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其數據存儲系統必須具有高吞吐率、高傳輸率、高可擴展性、高可靠性等特點。同時還需要考慮數據快速定位、數據安全性以及底層存儲設備的存儲量均衡等。

目前云計算的數據存儲和管理技術主要有Google的GFS(Google File System)[8],Amazon的Dynamo[9],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10]和BigTable[11]。包括Intel,Yahoo等大部分IT廠商的云計劃項目中都采用HDFS數據存儲技術。

以上這些技術從數據組織、數據集成、數據管理、數據的分布式并行處理、數據分析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但隨著新的應用場景不斷出現,使得云計算系統的數據管理和存儲方面不斷面臨新的挑戰。

3.4 編程模型

為了實現服務的快速彈性部署,云計算平臺上的編程模型必須簡單,以保證后臺復雜的并行執行和任務調度向用戶和編程人員透明。目前云計算系統流行的編程模式有MapReduce[12] ,Dryad等。MapReduce的思想是通過“Map”函數將任務進行分解并分配,通過“Reduce”函數將結果歸約匯總輸出。Hadoop是MapReduce的開源實現,目前已得到Yahoo,Facebook和IBM等公司的支持。Dryad是Microsoft于2010年底的分布式并行處理編程系統。它將一個應用程序表示成一個有向無環圖(GAG),頂點表示計算,頂點之間的邊表示用來傳輸數據的通道,可以采用文件、共享內存的FIFO或TCP管道等傳輸機制。Dryad可以使開發人員在Windows或.NET平臺上編寫大規模的并行應用程序,也可將單機上完成的程序移植到并行計算系統上。

4 云計算面臨的問題

云計算作為新興的計算模型正方興未艾,但云計算并不是對現有技術的簡單重組,要真正實現NIST所定義的云計算系統還需要解決諸多問題。

首先是云計算的內涵問題。SaaS,PaaS,IaaS等3個層次的劃分只是對云計算的初步認識,云計算的內涵組成和外延發展等還存在多種解讀,給云計算的具體實現和未來發展帶來不確定性。

在云計算系統的管理方面,必須考慮云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為實現云系統之間的自動交互,必須能夠提供跨云的管理策略。

安全性是云計算系統面臨的另一重要問題。用戶存儲在云中的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必須得到保證,虛擬化雖然可以使云計算更易于管理,但也使得系統的安全問題變得更為復雜。另外,服務質量(QoS)是云計算繞不開的另一問題,如大量遠程用戶使用數據密集型或交互式服務時服務延遲,服務失效時的重新部署或動態遷移等,只有QoS得到保證,云計算才存在需求和發展空間。服務定價機制也是云計算系統面臨的另一個挑戰,也是云計算系統實現商業化的前提,合理的定價機制才可以促使用戶合理地使用資源,提高系統的利用率。

5 結 語

云計算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和發展前景,相關的各項關鍵技術也在迅速發展中。本文介紹了云計算的概念,分析了層次體系,對實現云計算的關鍵技術進行闡述,對主流技術的特點進行分析。但云計算在系統安全性、服務質量、定價機制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Anon. Cloud computing [EB/OL]. (2013?01?17) [2013?01?18]. http:/// wiki/Cloud_computing.

[2] IDC. Cloud research [EB/OL]. [2013?01?18]. http:///prodserv/idc_cloud.jsp#.USGMZPKG3GQ.

[3] PETER M, TIMOTHY G.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EB/OL]. http://csrc.nist.gov/publications/nistpubs/800?145/SP800?145.pdf.

[4] VOAS J, ZHANG J. Cloud computing: new wine or just a new bottle? [J]. IEEE IT Professional, 2009(3/4): 15?17.

[5] SMITH J E, NAIR R. Virtual machine: versatile platforms for system and processes [M].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2005.

[6] VOUK M A. Cloud computing: issues,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s [C]// Proceedings of the ITI 3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faces. Cavtat, Croatia: [s.n.], 2008: 31?40.

[7] 劉正偉,文中領,張海濤.云計算和云數據管理技術[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2012(9):26?31.

[8] GHEMAWAT S, GOBILFF H, LEUNG P T. The google file system [C].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CM Symposiun on Operating System Principles. New York: ACM Press, 2003: 29?43.

[9] GIUSEPPE D, DENIZ H, MADAN J, el at. Dynamo: Amazon’s highly available key?value store [EB/OL]. [2013?03?15]. http://read.seas.harvard.edu/~kohler/class/cs239?w08/decandia07dynamo.pdf.

[10] Apache Hadoop. Hadoop [EB/OL]. [2013?01?17]. http://.

[11] CHANG F, DEAN J, CHEMAWAT S, et al. BigTable: 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for structured data [J]. ACM Transaction on Computer System, 2008, 26(2): 1?26.

[12] DEAN J, CHEMAWAT S. MapReduce: simpli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 [C]// Proceedings of the 6th Symposium on Operation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New York: ACM Press, 2004: 137?150.

[13] 李瑛,胡新煒.云計算關鍵技術分析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1,34(14):65?67.

云計算的定義范文6

關鍵詞 云計算 電子商務 互聯網技術

一、引言

截至2015年6月,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用戶規模達到6.6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8.8%。在中國互聯網用戶應用大軍中,電子商務占據了一個重要的地位,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迅速發展,在安全性和性能上需求尤為明顯。如何去解決這一問題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二、云計算

(一)云計算概念

云計算的概念目前來說還沒有一個很統一的定義,根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給出的定義是:云計算是一種能夠通過按使用量來進行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提供可用的、快捷的、安全的網絡服務。可以通過用戶的需求來自定義各種軟硬件資源,包括了服務器、網絡、存儲、各類型軟件應用和服務等。

(二)云計算特點

云計算就是通過互聯網中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計算機,而不是通過本地的計算服務器集群,各種數據、應用和服務都可以與互聯網相互連接起來,使得使用者能夠根據其自身的需求來自定義。因此,云計算就有著以下幾個主要的特點:

(1)超大規模。云計算可以將互聯網中成千上萬臺計算機或者服務器作為云的節點。例如,Google、IBM、微軟等公司提供的云計算服務都擁有幾十萬臺甚至上百萬臺服務器。谷歌(GOOGLE)提出了允許第三方在谷歌的云計算中運行大型并行應用程序;微軟公司也相繼推出了Windows Azure云計算操作系統,可以通過互聯網來構架出一種新型而又強大的云計算平臺。

(2)虛擬化。云計算可以使得用戶自定義所需的服務,用戶可以在任意位置使用任意終端就可以獲取到相應的服務。所使用的“云”并不是一個實體,而是由各個云中的節點通過互聯網所提供的一種虛擬服務。

(3)高可靠性。“云”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4)按需服務。“云”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你按需購買,云可以像自來水、電、煤氣那樣計費。

(三)當前云計算與電子商務結合現狀

電子商務作為當前人類生活中一個常見的商業模式,已經不斷受到普遍大眾和企業的青睞。著名的阿里巴巴就已經建設了強大的“阿里云”,將云計算的理念和技術運用到當前的電子商務中來。百度也不斷地增強了云計算與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提出了電子商務將是百度近幾年來所重點關注領域。

三、基于云計算的電子商務的應用模式

基于云計算的電子商務應用,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云計算參與到電子商務的運作過程當中。如在電子商務應用管理和商務領域上都可以利用云計算來完成,從而實現電子商務應用中的資源共享,達到降低成本、提高企業電子商務運作中的核心競爭力。

(一)電子商務應用中“鏈式云”的構建

在云計算的海洋中,云節點可以做到無處不在,因此可以利用分布在全世界的云節點來構建電子商務的“鏈式云”系統,利用該系統可以重點突出電子商務“鏈”的運作模式。“鏈式云”可以為電子商務提供可靠又安全的網絡存儲服務,可以極大地降低用戶在電子商務“鏈式云”中的硬件需求成本,輕松地實現在“鏈式云”用戶中的資源共享和數據的處理,還可以做到資源的合理分配,根據用戶提出的自定義需求做到及時處理。

根據電子商務運作模式,可以將電子商務“鏈式云”應用模式分為三層結構:基礎云平臺層、基礎云服務層和企業應用層。

基礎云平臺層,主要是由各云計算供應商提供的底層基礎硬件和軟件組成,提供基于云計算的底層構架建設。

基礎云服務層,主要是由云計算供應商提供的基礎云計算服務,包括大數據計算、大數據存儲和大負載網絡等基礎。

企業應用層,該層主要為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提供各種服務和應用整合,主要作用就是為企業整合資源、改善企業流程,提供以云計算的“供應鏈”管理模式。

(二)基于云計算下的電子商務安全策略

在實施云計算的電子商務運作過程中,企業在信息和數據的存儲上都是利用網絡保存在云端上。因此,在對企業敏感信息和保存的傳輸上就會出現安全問題。再者云計算服務模式采用了虛擬化技術,企業也是會依靠第三方來提供各種服務,所以對第三方提供商的信任也會出現信任危機。針對以上問題,如何解決云計算下點子上安全策略也是實現云計算下的電子商務應用過程的當務之急。

(1)建立“私有云”,通過與云計算提供商建立起企業內部的“私有云”。“私有云”主要存放企業的核心業務和敏感信息,如企業員工信息、企業財務信息和企業內部保密信息等。

(2)建立安全性較高的存儲技術,對于企業的敏感信息和數據,可以采取多套鏡像備份技術,建立起多個備份副本。當云端存儲信息設備發生故障和損壞時,就可以切換到其他鏡像副本,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企業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合適自身發展的云計算提供商,企業可以根據其規模的大小、數據信息的容量和所需服務的復雜程度來確定選擇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其次就是就要選擇品牌和口碑較好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

四、總結

在當前云計算發展程度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程度,基于云計算的電子商務應用必然會得到飛速的發展。電子商務企業利用云計算不必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就可以建立起自身需要的電子商務運作模式和平臺,從而降低運作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作者單位為衡陽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 陳全,鄧倩妮.云計算及關鍵技術[J].計算機應用,2009(9):2562-2567.

[2] 王倩,潘御.云計算平臺下的電子商務[J].電子商務,2009(11).

[3] 張衛明.云計算對電子商務發展的影響[J].信息與電腦,201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va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视频 |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 劲爆欧美第一页 | 亚洲91在线 | 在线国产毛片 | 国产最新进精品视频 |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精品综合一区 | 欧美日韩亚洲第一页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 另类日韩 | 国产第四页| 免费看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 国产精品糟蹋漂亮女教师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91导航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观看视频 | a级毛片在线播放 | 亚洲一二三区视频 | 欧洲亚洲综合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 午夜视频网 | 欧美 亚洲 校园 第一页 | 欧美日韩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热re91久久精品国产91热 | 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成人 | 手机在线观看国产精选免费 |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播放 | 国产va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