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中式園林設計的特點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中式園林設計的特點范文1
關鍵詞: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探討
中圖分類號:P901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中式園林景觀設計是在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抽練而出的神髓,而現代中式風格特點是親近自然、樸實、親切、內涵豐富,融合了莊重與優雅雙重氣質。以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為設計元素,去掉多余雕刻,中式新古典的華麗、優雅揉進現代時尚流行元素,并結合外來的美學文化,最終發展成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這種風格既傳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滿足了現代生活的需求。
1、中式園林的景觀設計
宅與園的相互結合可以說是我們的傳統。從古至今,我國住宅在園林設計上都追求意境,藝術與自然完美契合。由于我國傳統造園都是由文人主持的,因而我國園林在風格上可說是與山水畫、田園詩相生相伴的,從設計之初就十分重視神思和韻味。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設計師們,無不醉心于追求這種充滿詩情畫意的空間氛圍?;诖?,必須使住宅建筑的主體與園林設計相融合。在現在的園林設計中,還有很多值得從古典園林中借鑒的地方:主從重點、藏與露、引導與暗示、疏與密、虛與實、蜿蜒曲折、高低錯落、空間序列、堆山疊石、庭院理水、花木配置等方面,尤其是那些在氛圍上可以對整個園林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神來之筆,包括植物品種、小品設計、親水臺面、假山等的布置,但與建筑主體結合時,則需適當降低觀賞性建筑比率,盡量不要堆砌亭榭,以增益生態。在園林設計中,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水可以滋養生命,增加靈性,有山有水,寓剛于柔,增加活力,古時就有這種說法“寧可飲無水,不可居無泉”。中式園林設計時,種植植物品種也大多選擇具有中國特色的植物,例如梅、蘭、竹、菊、松、柳、牡丹、荷花等等,這些植物一直以來都被人們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2、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
所謂“新中式”景觀設計,是在現代設計空間中,將中國傳統文化同現代元素進行有機融合,從嫻雅優美又厚重內斂的傳統文化著手,巧妙運用現代的設計語言,從而為打造現代空間提供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意蘊?,F代中式風格也稱新中式風格,是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背景下的演繹;一是在對中國當代文化的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當代設計?,F代中式風格并不是元素的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提煉,將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相結合,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空間,讓傳統藝術在當今社會得以體現。
3、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主要運用元素
3.1、道路元素
在我國古典園林設計中,對道路的鋪設質量的要求十分嚴格,從選擇鋪設材料到材料組合方法、色彩選取、搭配以及工藝等各個方面,都要進行嚴格控制,從而保證各要素之間和諧且具有韻律感,使景觀更加具有觀賞性。
3.2、中國傳統符號運用
運用多種中國傳統符號,將其以抽象或簡化的手法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運用形式多種多樣,或鑲刻于景墻、廊架、景亭、地面鋪裝、座凳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現。例如將古典園林中的冰裂紋圖案運用于景墻中,后植竹子,形成虛實結合的景觀;又例如在廣場中選擇各種不同中國字體、高低起伏的書法字塊組合成得字塊陣布置于一塊幾何與自然型水池相結合的空間中。類似這樣的傳統元素與現代空間結合的手法能夠很好的體現現代中國人對古典文化的追憶與傳承。
3.3、新中式景觀植物配置
新中式的植物配置講求中國傳統空間感受和文化意境。根據不同的造園手法搭配不同的植物配置,有虛有實,高低錯落。在主景處則選用特點鮮明的造型植物作為視覺焦點。新中式的植物造景既傳承了中式園林傳統的意境,又彰顯了簡潔的時代特征。
多品種多層次是古典園林植物種植的手法,新中式景觀植物種植在秉承了古典造景原則的前提下把修剪整齊和自然型的植物進行混搭配置,一般只有2~3 層,品種選擇比較少,形式穿插簡單。多選用中式韻味鮮明的荷花、垂柳、梅、蘭、竹、菊、迎春等植物來營造出具有中國文化意境的景觀空間感。
3.4、傳統色彩的運用
景觀的色彩是景觀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新而中的景觀設計主要選用能代表中國傳統的色彩,即黑、白、灰、紅、綠、黃、金為主,結合景觀材料及設計的表情定位,還常常使用到木原色。這些色彩共同穿插,營造出景觀的表情,形成祥和、寧靜、喜慶、內斂的中式景觀空間。
3.5、地域人文風情元素的運用
中國自古就是個地緣廣闊的國家。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風貌各有不同。新中式景觀設計中也應考慮“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不同的風俗、風情,配合不同的地域風景、建筑樣式進行景觀配置。
4、新中式景觀設計手法的應用
中國傳統園林設計采用框景、障景、抑景、借景、對景、漏景、夾景、添景等設計手法。而新中式景觀運用現代景觀元素,結合傳統造園手法,營造出具有時代特征的、豐富多變而又簡潔疏朗的景觀空間,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
如花園主入口結合地庫出入口,采用障景與漏景結合的造園手法,設計上以影壁為母題,材料上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小青瓦為元素展開,流水瓦墻體現中國傳統風格,可謂古材新作。景墻將美景置于其后,達到欲揚先抑的景觀空間效果。同時,半透的景墻和搖曳的竹影形成了通而不透的漏景視覺效果,水墻折射出“檐下聽雨聲”的詩意境界;漏墻虛實結合,漏景的造園手法豐富了景觀層次,現代簡潔的漏墻虛實結合,竹子若隱若現,含蓄雅致。地下車庫人行出入口建筑體量較大,又正好位于中軸線上,流水景墻有效的進行視線上的遮擋,使主入口有景深感。
5、對新中式景觀設計的體會
5.1、傳承優秀的古典園林設計理念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長河中,優秀的傳統古典園林作品比比皆是,其設計理念有許多都值得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工作者學習與借鑒,這種借鑒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在大量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其合理、科學的理念進行創新與升華,并有效運用到“新中式”景觀設計中,使其更為符合現代人的居住要求以及生活模式,促進其生活環境的整體和諧。
5.2、充分融合各種設計元素并使其合理
景觀設計需要用到大量的設計元素,比如山、水以及各種花草,甚至會運用到一些可以促進景點更為靈動富有生機的動物元素,比如水域內養殖的觀賞性錦鯉、水禽等。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要充分利用各種元素進行設計,并確保各種元素選用以及搭配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比如植物的選擇上可以多運用功能性植物以防止區域內出現環境污染問題。
結束語
新中式景觀設計是在時展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產物,在人們習慣了規則式或抽象式的景觀作品下,結合傳統古典元素設計而出的作品反而受到人們的關注。畢竟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其閃光點會將再一次與中國園林景觀設計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琳平.淺析中國傳統造園手法對現代景觀設計的啟示[J].廣州:建筑與環境,2012(04).
中式園林設計的特點范文2
關鍵詞:現代住宅區,風景園林,園林設計
1引言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人類的生活水平不斷地升高,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達到了現代的高度,現代住宅區風景園林的建設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目前在各級政府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城市的綠化建設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就會使得城市綠化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步伐進一步加快。因此,設計者必須著重地進行考慮住宅區能不能讓居民感到舒適。依照這個原則進而可以貫穿空間景觀規劃,以規定的工程技術以及規律作為指導,結合居住環境的特征,還應該強城市歷史人文的特色,結合實際情況,給住宅居民創造一個非常好的生活空間,以體現現代住宅園林景觀的健康以及舒適。
2現代住宅區風景園林設計要點
2.1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住宅區風景園林建設的目的就是建造合適的人居、活動的居住小區環境,體現安全,健康,自然性。應該以人為本,詳細地說就是應該以人類不斷發展精神的需要、人們對那些美好生活的需要、人類共同長遠進行發展的需要以及人類共有的本能的需要為開始。可見,現代住宅區風景園林設計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人民進行服務的,具體的東西由人進行使用的,因此,這些設計一定要研究以人為主體的要求。人必須是園林設計的主體,風景園林設計是圍繞著人與自然資源、景觀建筑和諧共處。所以,風景園林設計要體現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理念。例如,在住宅區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常見的布景手法有一些廣場以及小區等等,通過一系列的布景手法,形成動靜有序、開敞和封閉相結合的空間結構,這樣可以滿足各種各樣的人活動需求,反映以人為本、人文關懷的設計理念。2.2科學合理規劃設計隨著現代人們對住宅景觀的文化品位以及文化特色的設計要求,可以在現代的生活里融入傳統文化、本土文化以及外來文化,并且應該是以本土的文化以及傳統的文化為主要的方向,這樣的話就可以營造出來豐富的生活氛圍?,F代住宅小區的風景園林綠化主要是以滿足居民生活、休憩為宗旨的,設計者應該充分地了解居民的室外活動交流的需求,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以及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巧于因借。同時,借鑒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精美造型,利用現代表現手法,設計優美合適的園林建筑造型。
3風景園林工程在居民住宅區中的應用設計
(1)以人為本,服務大眾。人是園林設計主體,風景園林設計是圍繞著人與自然資源、景觀建筑和諧共處。所以,風景園林設計要體現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理念。(2)適地適樹,突出植物造景。風景園林植物不但可生態效果進行保護和改善,并且可以在空間的藝術表出來非常明顯的景觀特色。我們國家的住宅風景園林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結合資料可以知道,原產在中國的喬灌木有八千多種,但是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還是應該要以本土植物園林景觀為主,恰當地引進沒有經過馴化的現代品種,如果引進沒有經過馴化的植物的話,活率非常低,還浪費很多的金錢,這樣很容易能破壞現有生態平衡。(3)因地制宜,因時制宜?,F代住宅小區園林綠化主要是一個接近自然為宗旨的環境,結合不同的環境進行適當的改變,在設計的時候必須把每一塊場地的內涵挖掘出來,對不同的特征要準確地找出來,充分地結合以前的地形地貌及其周圍環境所含有的植物景觀,適當地引入到現代住宅園林規劃的設計中,這樣就更好地減少投入,時期維護變得更簡單,結合各種各樣的景觀特征。(4)體現了古老的民族特征,更好地彰顯地域的風情。著名的城市規劃師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可以知道你的人民在追求什么”。每一個年代久遠的建筑,都會是一個記憶歷史的遺存,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見證了歷史,發散其中的魅力。
4常見的風景園林設計
4.1國外風格
4.1.1現代系以日本為主,日本的庭院比較注重在精神層次的塑造。其日本追求著一種比較清靜的環境,并且在處理細節一系列的方面,日本做的是最好的。4.1.2泛歐德國風格的人為痕跡最為重要,有很強的線條及其設計感。其中花園崇尚簡約、舒適,而在花園的設計當中會種一些植物并且進行修剪,還會修建一些噴水池等等。法國的風格基本上都是以其細膩華麗的品位而著稱。在布局上以軸線的對稱為主,恢宏的氣勢,突出了豪華舒適的居住空間。而細節方面,運用了很多方法,點綴在自然當中。地中海風格的基礎是明亮、大膽、色彩豐富、簡單、民族性、有明顯特色。重現地中海風格需要保持簡單的意念,捕捉光線、取材大自然,大膽而自由的運用色彩。巴洛克風格是一種激情的藝術,非常重要藝術家的豐富想象力,造型上運用了用圓,橢圓,弧來表現作品的張力以突出景觀的空間感和立體感。歐式風格總是給人豪華,大氣,奢侈的感覺。對于英式風格而且,人們都會想到皇室的富麗堂皇,它奢華卻不失精致,華麗而又簡潔盡顯高貴。并且英式鄉村風格則是一種非常生活化的鄉野風格,這個以天然石材為主,形成自然美感的園林。4.1.3東南亞東南亞的住宅風景園林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還原了一些自然的風情,充分地結合了當地所擁有的材料,而且強調了舒適、簡樸的度假風情。其最具有代表的就是巴厘島,這個擁有了天獨厚的水景資源以及宜人的庭院景觀交相輝映,而且還加上自然叢林景觀的打造,建筑與景觀的完美結合成就了巴厘島的浪漫休閑。
4.2中式風格
4.2.1現代中式現代的中式風格對傳統的文化進行了保留,并且還適當地有一些時代的特點。其中現代的中式風格通常都是使用古老的造園手法,使用了很多的中國傳統的圖案以及美麗的色彩,植物空間的營造等來打造出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景觀空間。4.2.2傳統中式傳統的中式風格,金壁輝煌、雕梁畫棟、氣勢恢弘,其中,造型講究一種對稱式,而色彩主要是講究對比裝飾材料,并且主要是木質材料,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并且中式的花園能再次出現自然山水為設計的基本原則,并且追求建筑及其自然的和諧,這樣就可以更好地達到了融為一體的效果。
5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住宅區風景園林的設計中,設計者要不斷提高自我修養,更新現代知識,要以人為本的人性化設計為目標,親身體驗住宅區風景園林的設計需求,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功能合理、景觀優美、方便活動的住宅生態綠化空間。與此同時,還應該顧及到小區居民的心理情緒,這樣就可以充分體現地區的特色和文化,滿足了人們對生活各個方面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建霞,淺析城市居住小區綠化設計理念[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4):12-16.
[2]傅海麗,淺析生態風景園林的設計理念[J],科技創現代與應用,2012(2):56-59.
中式園林設計的特點范文3
關鍵詞:園林設計;色彩景觀
園林色彩景觀常結合生理及心理感知進行設計,通過緊密結合植物、山水、建筑、小品以及地域性文化等景觀要素,利用色彩的互相搭配作為手段,達到景色和諧的效果,以此將大眾審美、地域的自然特點、人文特點充分有效地融合為一個自然和諧的整體。原料在色彩景觀設計中占據重要位置,使用者可直接通過感官,獲取園林景觀所傳送的美感。色彩景觀貫穿于整個園林設計過程,不僅要通過良好的顏色結構凸顯景觀特點,還需要充分體現設計理念和藝術文化。
1園林設計過程中色彩景觀的應用要點
1.1植物的色彩景觀的設計要點
植物是景觀的重要色彩來源,一般以綠色為基調,并配上各色花朵、果實進行輔助搭配。植物會隨環境處于一個動態變化中,因此植物設計需要考慮自身特性和季節因素。周期性較長、與當地自然條件相適宜、色彩多樣的植物是理想的設計材料,如此可以使色彩景觀的效果穩定保持于平衡狀態。植物的色彩搭配多以鄰補色或對比色作為基調,其中對比色鮮明可帶來更加強烈的美感,而鄰補色則提供更溫馨舒適的使用體驗。植物園林配色設計不僅要考慮異同整合原則,還需與其搭配設計的主題相符,方能達到襯托的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結合植物生長周期定的變化規律設計植物景觀,如通過花期不同的植物搭配,達到四季皆有景的效果;或利用植物在四季不同的狀態讓景觀富有變化,如紅瑞木綠葉可做基調色,春季可觀花,秋季觀異色果,冬季觀紅色枝干,景色不單調。
1.2建筑設計中應用色彩景觀的要點
建筑類設計是園林設計的重要環節,是園林色彩設計的重要內容。園林建筑是固定性的設計元素,可以通過色彩的設計與表達,將情感或建筑元素傳遞出去。利用色彩設計,使園林建筑具有藝術空間,提升建筑環境及其意境。現代景觀設計中,設計者根據自身項目設計風格,借鑒或傳統或西式的色彩搭配,使整體色彩與設計風格保持一致。如新中式風格的項目利用直接、抽象化的線條體現現代特點,又配合借鑒傳統文人園林灰、白的基調色,黑、黃、中國紅等具有華夏韻味的顏色契合典雅懷古的主題。還有利用色彩的暗示作用與使用功能相結合,醫院、教學區多使用冷色調顏色,給人以保持安靜、維持秩序的暗示;兒童活動場地地面多使用高飽和度明亮的顏色,以此調動孩童在玩耍中的興奮情緒。
1.3小品色彩景觀的設計要點
園林小品可以美化環境、豐富園趣,除了提供休息及公共活動等場所外,也讓游客享受更多美感。園林小品種類繁多,形式各不相同,每一種都可以有自身獨特的色彩。但是園林小品在室外景觀中更多是點睛或配合的作用,因此設計時小品造型的元素要與色彩恰當融合,以保證外部環境、小品文化功能、使用功能與主題思想、游客心理和諧統一。過分強調色彩統一而淡化小品的存在感與選擇突兀色彩都不利于主題的表達與升華,不當用色也易帶來不適的情緒,因此把握好小品顏色的色相、明暗度、飽和度十分重要。
1.4水體色彩景觀的設計要點
水景色彩的重點是與周邊景物的結合,其呈現不同的色彩與周邊景物互相映襯。巧用水生植物如荷花、蘆葦等可豐富水景色彩層次,也可借助水深、水面以及其他自然因素體現水體質感,而如何利用這些特點更好契合設計思想很考驗設計者水平。此外,現代園林更擅長利用燈光體現環境色彩,通過水體對光源的折射、反射調整景觀色彩,合理使用燈光也可使陰雨天、夜間具有色彩變化。
1.5鋪裝類色彩景觀的設計要點鋪裝色彩景觀的設計在廣場與園路應用最為廣泛,原則為采用合理色彩,利用視覺效果調節心理,帶來舒適的感受。而引入具有特點的設計元素,也能達到匠心別具的視覺效果。如借鑒傳統園林花街鋪地的設計元素,在現代化園路中鋪設黑瓦、碎磚,并穿插傳統吉祥圖案,更能體現場景韻味。
2結語
總而言之,園林色彩景觀越來越受重視。和諧的色彩環境可以從視覺上帶來美的感受,使大眾從愈發緊張的生活節奏中得到短暫的恢復,緩解心理壓力調節身體狀態。色彩景觀需要將植物、建筑、山水等景觀元素調和成一個宜人、和諧的整體,適當結合不同的景觀元素或特征要素,將所處場地與建設主題、設計理念、地域文化傳遞給使用者,進一步體現項目的設計特色?,F代園林的色彩景觀在繼承傳統園林配色手法基礎上也要與時俱進,采用更多元的方法和手段,增加文化趣味,提升層次以此適應園林建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妍.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有效運用[J].山西建筑,2015(6)
[2]陳維智.芻議園林設計中色彩景觀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4(3)
作者:呂稆 單位:棕櫚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辦事處
摘要: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加快促進了園林建設的發展,除了數量外,質量也受到更多的重視,對園林建設從業人員要求亦更加嚴格。不僅要滿足大眾審美需求,設計者還要不斷更新自身設計理念,充分發揮園林所具有的作用。色彩景觀是園林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色彩景觀更好地應用于現代化園林設計中,已成為園林設計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文章重點分析了園林設計中,色彩景觀的應用要點。
關鍵詞:園林設計;色彩景觀
園林色彩景觀常結合生理及心理感知進行設計,通過緊密結合植物、山水、建筑、小品以及地域性文化等景觀要素,利用色彩的互相搭配作為手段,達到景色和諧的效果,以此將大眾審美、地域的自然特點、人文特點充分有效地融合為一個自然和諧的整體。原料在色彩景觀設計中占據重要位置,使用者可直接通過感官,獲取園林景觀所傳送的美感。色彩景觀貫穿于整個園林設計過程,不僅要通過良好的顏色結構凸顯景觀特點,還需要充分體現設計理念和藝術文化。
1園林設計過程中色彩景觀的應用要點
1.1植物的色彩景觀的設計要點
植物是景觀的重要色彩來源,一般以綠色為基調,并配上各色花朵、果實進行輔助搭配。植物會隨環境處于一個動態變化中,因此植物設計需要考慮自身特性和季節因素。周期性較長、與當地自然條件相適宜、色彩多樣的植物是理想的設計材料,如此可以使色彩景觀的效果穩定保持于平衡狀態。植物的色彩搭配多以鄰補色或對比色作為基調,其中對比色鮮明可帶來更加強烈的美感,而鄰補色則提供更溫馨舒適的使用體驗。植物園林配色設計不僅要考慮異同整合原則,還需與其搭配設計的主題相符,方能達到襯托的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結合植物生長周期定的變化規律設計植物景觀,如通過花期不同的植物搭配,達到四季皆有景的效果;或利用植物在四季不同的狀態讓景觀富有變化,如紅瑞木綠葉可做基調色,春季可觀花,秋季觀異色果,冬季觀紅色枝干,景色不單調。
1.2建筑設計中應用色彩景觀的要點
建筑類設計是園林設計的重要環節,是園林色彩設計的重要內容。園林建筑是固定性的設計元素,可以通過色彩的設計與表達,將情感或建筑元素傳遞出去。利用色彩設計,使園林建筑具有藝術空間,提升建筑環境及其意境?,F代景觀設計中,設計者根據自身項目設計風格,借鑒或傳統或西式的色彩搭配,使整體色彩與設計風格保持一致。如新中式風格的項目利用直接、抽象化的線條體現現代特點,又配合借鑒傳統文人園林灰、白的基調色,黑、黃、中國紅等具有華夏韻味的顏色契合典雅懷古的主題。還有利用色彩的暗示作用與使用功能相結合,醫院、教學區多使用冷色調顏色,給人以保持安靜、維持秩序的暗示;兒童活動場地地面多使用高飽和度明亮的顏色,以此調動孩童在玩耍中的興奮情緒。
1.3小品色彩景觀的設計要點
園林小品可以美化環境、豐富園趣,除了提供休息及公共活動等場所外,也讓游客享受更多美感。園林小品種類繁多,形式各不相同,每一種都可以有自身獨特的色彩。但是園林小品在室外景觀中更多是點睛或配合的作用,因此設計時小品造型的元素要與色彩恰當融合,以保證外部環境、小品文化功能、使用功能與主題思想、游客心理和諧統一。過分強調色彩統一而淡化小品的存在感與選擇突兀色彩都不利于主題的表達與升華,不當用色也易帶來不適的情緒,因此把握好小品顏色的色相、明暗度、飽和度十分重要。
1.4水體色彩景觀的設計要點
水景色彩的重點是與周邊景物的結合,其呈現不同的色彩與周邊景物互相映襯。巧用水生植物如荷花、蘆葦等可豐富水景色彩層次,也可借助水深、水面以及其他自然因素體現水體質感,而如何利用這些特點更好契合設計思想很考驗設計者水平。此外,現代園林更擅長利用燈光體現環境色彩,通過水體對光源的折射、反射調整景觀色彩,合理使用燈光也可使陰雨天、夜間具有色彩變化。
1.5鋪裝類色彩景觀的設計要點鋪裝色彩景觀的設計在廣場與園路應用最為廣泛,原則為采用合理色彩,利用視覺效果調節心理,帶來舒適的感受。而引入具有特點的設計元素,也能達到匠心別具的視覺效果。如借鑒傳統園林花街鋪地的設計元素,在現代化園路中鋪設黑瓦、碎磚,并穿插傳統吉祥圖案,更能體現場景韻味。
2結語
總而言之,園林色彩景觀越來越受重視。和諧的色彩環境可以從視覺上帶來美的感受,使大眾從愈發緊張的生活節奏中得到短暫的恢復,緩解心理壓力調節身體狀態。色彩景觀需要將植物、建筑、山水等景觀元素調和成一個宜人、和諧的整體,適當結合不同的景觀元素或特征要素,將所處場地與建設主題、設計理念、地域文化傳遞給使用者,進一步體現項目的設計特色。現代園林的色彩景觀在繼承傳統園林配色手法基礎上也要與時俱進,采用更多元的方法和手段,增加文化趣味,提升層次以此適應園林建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妍.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有效運用[J].山西建筑,2015(6)
中式園林設計的特點范文4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也隨之加快,因而對城市園林工程施工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但是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例如,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未將城市園林建設放在城市發展的中心,只是將其作為點綴城市的植物,因而總是為了城市的美觀問題而不停更換植物的品種。在這種狀況下,將影響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實,并致使城市的環境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其次,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例如,部分園林景觀設計師在對城市園林設計的過程中更為注重對西方文化的運用,而忽視了我國文化傳播,因而由于設計方法不符合我國城市發展的實際狀況,使園林設計缺乏一定的民族特色,并無法凸顯出城市的發展特點。除此之外,部分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錯誤理解了秉承傳統文化的理念,因而出現對傳統園林景觀設計抄襲的現象。對于這些問題,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不得不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應用于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以便更好完善園林設計的方法。
2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的有效措施
2.1整體協調性
在對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方法進行完善的過程中應將整體協調性作為城市園林設計的目標,并且要求園林景觀設計師在對城市園林設計之前要深入到城市的生活了解當地的風土文化和城市自身的歷史人文等,進而在確保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的整體協調性的同時,促使城市園林的設計能凸顯出地方的特色;其次,在設計的過程中,也應充分了解到城市居民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具體要求,進而在滿足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的基礎上實現對園林景觀的有效設計;再次,在保證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整體協調性的同時還應注意在設計中對中式的象征表現手法的應用,進而有效結合表現手法區別開地方城市與其他地域所具備的特點,并且促使園林景觀的設計能凸顯出國外景觀所不具備的文化風情。
2.2尊重自然
在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當中還應注意在設計中尊重自然規律,進而對城市的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氛圍。同時,由于工業化社會的發展嚴重的影響到了城市的環境,因而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實施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可持續發展對社會生態環境的要求。但是就目前來看,部分城市園林景觀在設計的過程中仍未提高對尊重自然的意識,因而致使城市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壞,對于此,現代社會發展中的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中應更為注重設計理念符合自然規律,達到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的目的,進而實現最佳的景觀設計的效果。
2.3尊重地域文化
城市園林設計師在對城市景觀進行設計之前,要求其必須先深入了解城市的地區文化特色,進而在對生態園林設計的過程中,能充分將地域文化特色運用在設計當中。同時若城市園林設計師能將城市人文環境應用于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中,那么設計的理念能更好地凸顯當地特色的同時,也可在與其他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理念的比較中更好地凸顯自身的與眾不同;其次,在園林的設計中尊重地域文化的設計方式,可以促使人們對園林設計的滿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也可致使人類與社會的關系能夠達到和諧統一,并促使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能實現有效的發展。
2.4利用可持續技術
在園林設計過程中還應注意對太陽能等可持續技術的應用,以便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時能降低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的可能,同時通過對可持續技術的應用,也可促使城市環境在景觀園林的設計中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并促使在可持續技術的應用中城市園林景觀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3結語
中式園林設計的特點范文5
關鍵詞:新中式景觀;居住區景觀設計;應用
1新中式景觀的概述
所謂新中式景觀設計,便是將我國特有的內斂含蓄、深沉大方的園林藝術風格特征巧妙地融合到現代化的景觀設計中。新中式景觀設計通過將傳統精神文化與現代審美方式的相互交織結合,并最終產生出一種新形式,適應現代人精神生活必須的文化意識享受。事實上,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早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時期就已經出現,其是隨著歐陸風情、地中海風情等各種地域文化的出現而出現,從而進一步不斷影響當代人的景觀審美風格??梢哉f,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傳承著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對我國古典設計手法與技巧的跟進和變通以及在新材料、新內容上的運用,從而表現出含蓄而秀美的中華風情。從本質上來說,新中式景觀設計是西方藝術特點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互交融后,所共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園林景觀藝術形式,它既是當今時代的產物,也是我國居住區景觀設計在未來發展中最為主流的發展趨勢之一。
2新中式景觀在房地產中的設計特點
新中式景觀設計方式是一種兼具傳統文化精髓和鮮明時代氣息新形式的景觀設計理念,它巧妙地將時尚風格的元素融入到我國傳統風格中,從而最大限度上滿足了當代人的環境審美需求。2.1服務對象的改變。房地產的服務對象已經從過去的少數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的人員轉變成為了現代的社會大眾。人們的生活品質、精神文明與需求與日俱增,“情懷”2字成為大家的談資,因此,國內房地產景觀設計方面以院落、街巷、府邸等提升自己的產品價值,在保留我國古典園林風格的同時,以社會大眾感受的共性出發,讓我國情懷發展壯大。由于服務對象這一決定因素,新中式景觀在古典園林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地改進、優化等。例如,居住區內的一些景觀空間,就應當適當減少對“齋”、“室”等封閉性的古典景觀建筑設計,并在不影響整體景觀風格的基礎上,增加景觀設計的實用性,保證景觀建筑具有開敞通透的設計特點。增加具有實用功能的全齡段景觀空間,滿足觀賞性的同時,也滿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2.2現代材質在新中式景觀中的應用。從設計角度研究古典園林。理性收獲:總結特點、為己所用;感性認知:創新發散,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在新中式設計風格中,地產商經常會根據不同的項目定位,做出不同演繹。通過抽象和簡化的手法,將各種古典園林元素,如景墻、大門、廊架、置石等以及地面鋪裝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并通過借景、框景、對景等設計手法,展現出自己所獨有的樓盤特色風格與景觀性格。2.2.1金屬。金屬常與木材、仿古磚材、石材等配合使用,結合得當可以很好地提升項目品質感,明快、硬朗的拉絲面原色或仿銅不銹鋼勾勒出門頭、廊架、水景體塊,簡潔、理性(圖1)。2.2.2玻璃。由于材質的特殊性,玻璃也是時常使用的現代材質,如玻璃景墻,可以做國畫的山水花鳥絲印,質地細膩穩重、顏色豐富,能體現項目的性格、檔次與品味,達到過目不忘的效果。2.2.3整石。運用整石和條石在綠地錯落擺放,互相咬合。更厚的條石可以讓石頭更有體量感、面層的變化也更加豐富。另外,通過條石的“拙”和周邊景墻上的”精“形成反差,更好地烘托整體氛圍。在設計過程中均保留了石材在自然中形成的天然石皮,精心挑選其特有的紋理,進行加工,成為寓意大山大河的薄片石,層巒疊嶂、氣勢磅礴(圖2)。圖1金屬、木材、仿古磚材、石材等配合簡潔明快2.3簡化過于繁瑣以及施工難度高的裝飾,以簡約大氣為設計導向。我國古典園林強調最多的是人與自然的協調與統一,山環水抱、曲折蜿蜒,不僅花草樹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盡量順應自然而參差錯落,力求與自然融合,“雖為人作、宛如天開”的造園理念,建筑小品裝飾繁瑣復雜、施工難度高。西方園林藝術更加注重人類對于自然環境征服能力的體現,布局對稱、規則、嚴謹,從而呈現出一種幾何圖案美,但人工痕跡過重,缺乏人情味。近幾年,人們逐漸認識到,既要不缺失我國人文情懷,又要舒適宜居,這時便產生了火透整個地產圈的“新中式”出現,在現代社會中過于自然隨意,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利的弊端,如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曾專門論述過自然美的缺陷,因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沒有自覺的心靈灌注生命和主題觀念性的統一于一些差異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見不到理想美的特征?!懊朗抢砟畹母行燥@現”,因此,新中式園林設計風格在順應自然的同時,也實現了主題與觀念,以我國古典園林的精神為設計主線,采用現代簡約的表現手法去其繁瑣復雜的施工工藝,用簡約時尚的設計元素,體現園林設計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東方文化內涵。在新中式的地產園林景觀設計中,其中各處的裝飾主要用于體現情趣和意境,使園林景觀設計在注重藝術性的同時,也體現出強烈的現實性、實用性、引導性。2.4古典園林與民居文化藝術元素結合。在我國古代,古典園林景觀建筑向來屬于王公權貴或官宦富商們富足生活的附屬品,與廣大百姓的生活幾乎毫無聯系。因此,在每個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奢華園林庭院的向往,且如今高樓林立、人情淡薄的現代社會不禁會讓人想起曾經的大院、街巷、鄰里等,如今各大地產開發商便把握住商機,以“街巷”保留鄰里;以“門墻”保留院落;以“庭院”回歸向往,讓古典園林與民居文化元素相結合。在小區的中心公共區域一般以集中的景觀園林為主,如亭臺樓閣、水系、活動場地等,在宅前、單元口、宅間較為私密的區域,以院墻、街巷、鄰里景觀為主。古典園林與民居元素相結合既適應了大眾的消費,又滿足了人們的不同需求。
3新中式景觀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新中式景觀并不是純粹的我國古典元素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合理解讀,將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相互結合,以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景觀。它摒棄了我國傳統風格中沉穩有余、活力不足常見的弊端,既保留了傳統文化,又體現了現代特點。3.1新中式景觀的造園手法。新中式景觀設計借鑒我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自然離不開框景、障景、抑景、對景、借景、漏景、夾景、添景等經典的造園手法。除此之外,新中式景觀設計還巧妙結合了現代景觀元素,共同營造豐富多變的景觀空間,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例如,天津薊縣的曲院風荷,其整體建筑風格為新中式徽派格調,建筑多用黛瓦粉墻、馬頭墻、層樓疊院曲徑回廊等元素,并通過對門框、窗框、樹框、山洞等元素的合理運用,從而有選擇性地截取到了景觀空間內的優美景色。3.2新中式色調的選擇。色彩是景觀表達定位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色彩的選擇往往帶給人全然不同的感官體驗。例如,地中海風格中典型的藍與白,東南亞風格以宗教色彩濃郁的神色系(如深棕色、金色、褐色等)為主色調等。因此,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應主要選用能夠具體代表華夏文明的幾種色彩,即所謂的“國色”,以中國紅、琉璃黃、長城灰、玉脂白、國槐綠這5色為主。傳統的“國色”結合現代化的景觀材料以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通常還會使用到原木色和黑色,這些色彩共同營造出景觀的表情,形成尊貴、喜慶、祥和、寧靜、內斂的新中式景觀空間。例如,北京泰禾運河岸上的院子,其院門景觀的色調主要以中國紅、琉璃黃、長城灰為主,不僅凸顯出了建筑高貴的檔次,同時還共同營造出了一種純潔、喜慶的景觀氛圍(圖3)。3.3新中式景觀中的我國傳統元素。我國傳統元素符號包羅萬象,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設計者首先應該深刻理解元素符號的具體內涵以及華夏民族文化的歷史積淀、文化精神與文化氣質等。我國傳統文化表現在藝術上,可以概括為“含蓄、內斂而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符號追求的是和諧、樸素和含蓄的思想,與我國傳統的人文、自然、哲學觀一脈相承??梢哉f,傳統符號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其不僅是作為景觀設計中的裝飾,也不是一個簡單的物質化,在這些樸素的圖形背后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中式景觀設計中巧妙融入這些傳統符號,將它們或抽象、或簡化的手法體現我國傳統文化內涵,運用形式多種多樣,可雕刻于景墻、大門、地面鋪裝上;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現;或與燈飾相結合,實現功能與藝術的結合。在物質生活逐漸優越的今天,現代人越來越追求精神和內心的提升,充分運用我國傳統元素,將帶給人們更多的民族歸屬感,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并將我國文化更好地展現和傳承。
4結語
綜上所述,新中式景觀設計作為我國本土領域內的一種景觀文化現象,在全球文化碰撞交融以及我國古典園林景觀設計模式的不斷消亡,它的出現和產生可以說是十分必然的。新中式景觀設計既不是簡單的復制傳統,也不是單純地將幾處有我國特色的景物突兀地安置到現代景觀藝術中。它的出現是對我國傳統精神文化的發揚和繼承,是通過攝取傳統園林景觀設計精華的方式,將我國古典園林景觀藝術以現代化的設計建造手段,從而最終展現出一種全新風格的園林景觀藝術。因此,相關從業人員理應對新中式居住區景觀設計的手段和途徑展開進一步的完善工作,不斷設計出更多富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景觀藝術空間。
作者:惠慧 單位:太原市富力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陳琳,于紅星.新中式景觀在居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5(2)
中式園林設計的特點范文6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理念;城市園林;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 TU986.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5.12.086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城市化進程也不斷加快,但是工業社會的發展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人們的健康。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提高了對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關注,因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為了滿足人們對環境改善的要求,必須有效掌握到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的有效措施。以下就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問題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方法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參考。
1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也隨之加快,因而對城市園林工程施工的要求也逐漸提高。但是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例如,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未將城市園林建設放在城市發展的中心,只是將其作為點綴城市的植物,因而總是為了城市的美觀問題而不停更換植物的品種。在這種狀況下,將影響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實,并致使城市的環境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其次,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例如,部分園林景觀設計師在對城市園林設計的過程中更為注重對西方文化的運用,而忽視了我國文化傳播,因而由于設計方法不符合我國城市發展的實際狀況,使園林設計缺乏一定的民族特色,并無法凸顯出城市的發展特點[1]。
除此之外,部分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錯誤理解了秉承傳統文化的理念,因而出現對傳統園林景觀設計抄襲的現象。對于這些問題,我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不得不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應用于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以便更好完善園林設計的方法。
2 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的有效措施
2.1 整體協調性
在對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方法進行完善的過程中應將整體協調性作為城市園林設計的目標,并且要求園林景觀設計師在對城市園林設計之前要深入到城市的生活了解當地的風土文化和城市自身的歷史人文等,進而在確保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的整體協調性的同時,促使城市園林的設計能凸顯出地方的特色;其次,在設計的過程中,也應充分了解到城市居民對園林景觀設計的具體要求,進而在滿足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的基礎上實現對園林景觀的有效設計;再次,在保證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整體協調性的同時還應注意在設計中對中式的象征表現手法的應用,進而有效結合表現手法區別開地方城市與其他地域所具備的特點,并且促使園林景觀的設計能凸顯出國外景觀所不具備的文化風情[2]。
2.2 尊重自然
在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當中還應注意在設計中尊重自然規律,進而對城市的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氛圍。同時,由于工業化社會的發展嚴重的影響到了城市的環境,因而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實施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可持續發展對社會生態環境的要求。但是就目前來看,部分城市園林景觀在設計的過程中仍未提高對尊重自然的意識,因而致使城市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壞,對于此,現代社會發展中的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中應更為注重設計理念符合自然規律,達到人類與自然相互依存的目的,進而實現最佳的景觀設計的效果。
2.3 尊重地域文化
城市園林設計師在對城市景觀進行設計之前,要求其必須先深入了解城市的地區文化特色,進而在對生態園林設計的過程中,能充分將地域文化特色運用在設計當中。同時若城市園林設計師能將城市人文環境應用于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中,那么設計的理念能更好地凸顯當地特色的同時,也可在與其他城市景觀園林設計理念的比較中更好地凸顯自身的與眾不同;其次,在園林的設計中尊重地域文化的設計方式,可以促使人們對園林設計的滿意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時,也可致使人類與社會的關系能夠達到和諧統一,并促使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能實現有效的發展。
2.4 利用可持續技術
在園林設計過程中還應注意對太陽能等可持續技術的應用,以便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時能降低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的可能,同時通過對可持續技術的應用,也可促使城市環境在景觀園林的設計中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并促使在可持續技術的應用中城市園林景觀能實現可持續發展[3]。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生態環境日益變差,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應將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提到社會發展的日程中來。并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應注重整體協調性和對地域文化的尊重,以便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設計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并同時有效解決傳統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缺乏文化風情等問題,進而有效推動城市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志軍.淺談園林景觀生態設計與可持續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4(09):112-114.
[2]楊艷.城市河道園林景觀規劃設計研究――濰坊蛟河為例[J].山東建筑大學,2011,32(08):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