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規定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規定范文1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
一、住房公積金制度之發展現狀
(一)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積極功能
住房公積金制度是我國在推行住房制度改革過程中,為解決城鎮職工住房消費問題而推行的一項強制性的長期住房儲金制度。作為住房實物分配向貨幣分配機制轉換的重要形式,它已成為基礎性制度和核心制度。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實踐和制度創新,已經初步形成“單位資助、個人繳存、互助貸款、廉租保障”的政策體系,住房公積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改善了居民消費結構,促進了住房消費。
(二)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發展態勢
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住房公積金制度與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日趨密切。首先,住房公積金通過個人繳納、單位資助、長期存儲的方式,建立的職工的自我保障機制。其次,住房公積金制度是改革住房分配制度,把住房實物轉變為貨幣化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最后,住房公積金制度為城鎮職工積累了一筆長期、穩定的政策性住房儲金,提高了職工的住房保障能力,促進了政策性住房金融體系的建立。
二、完善現行住房公積金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建立住房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基礎
我國現有城鎮居民4.9億人,到實現“全面小康”的2020年,我國城市化水平將達到55-60%,城鎮居民將增長到8-8.5億人。在此期間約有3億左右的新增城鎮人口需要解決住房問題。同時,原有城市人口改革住房條件的需求也很迫切。這就必須進一步發揮公積金制度的作用,切實管好用好公積金,鞏固和發展住房制度改革的成果。
(二)提高公積金使用效益的根本保證
公積金使用有“低存低貸”的特點,更適合廣大中低收入城鎮居民貸款購房的需要。目前,由于一些地方公積金管理混亂,服務質量差,公積金使用效益不高,必須盡快改變這種狀況,努力提高公積金的管理和服務水平,確保資金安全,搞好資金運用。
(三)防范公積金風險的有效措施
住房公積金制度在公積金決策和管理方面暴露出來的問題,嚴重影響公積金的安全運行,這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將失信于民,滋生腐敗,影響社會穩定。加強公積金管理,最主要、最迫切的是防范公積金的風險,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強化監督,堵塞漏洞,化解和消除潛在風險隱患,確保住房公積金安全運行。
三、住房公積金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保障功能范圍小
由于政府職能轉變;事業單位改革,財政供養人員逐步減少;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國企改制,國有單位職工也將減少;很多非公有制單位的職工:個體工商業者、社會自由職業者、進城務工人員尚未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基本上游離于制度之外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住房公積金的歸集。因此,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范圍有縮小的趨勢。
(二)地區發展不平衡,行業繳存差距大
城市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區域間業務發展的不平衡性進一步加大;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余額存在較大差異,職工公積金余額最高的有十幾萬元,最低的只幾千元,折射出職工在工資收入上存在不公平現象。過大的繳存差距有損制度的和諧。
(三)住房公積金的效用不高,業務范圍有待拓展
就全國而言,2007年末,住房公積金使用率(個人提取總額、個人貸款余額與購買國債余額之和占繳存總額的比例)為74.58%,住房公積金運用率(個人貸款余額與購買國債余額之和占繳存余額的比例)為57.24%。巨額資金沉淀于銀行,部分地區運用率不足30%。有的地方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公積金歸集余額的比例為60%,說明資金使用還沒有最大限度地投入到住房消費市場。如何一方面加大資金籌集力度,拓寬籌集渠道,另一方面,在繼續加大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投放的同時,實現資金的多元化投資和運作,確保資金的保值增值,使住房公積金受惠于民,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四)管理機構尚未完全理順,監管機制不完善
由于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缺乏必要的約束機制和監督機制,挪用住房公積金等違法亂紀現象時有發生,這不僅嚴重影響了管理中心的聲譽,而且也嚴重影響著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發展。
(五)住房公積金政策法規不配套,行政執法難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雖然對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使用、管理機構、監督等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沒有相應的實施辦法和具體的操作規程。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有關政策與住房公積金的有關政策不配套、不嚴密,增加了執行的難度。一些單位和企業受眼前利益和狹隘思想的驅動,對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重視不夠,認識不夠到位,總是強調各種困難拖欠公積金,有些職工也對這項制度漠不關心,形成了業內人士所歸納的“法人不執法,主人不做主”的狀況,造成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更為艱難。
四、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歸集,擴大覆蓋面
加強住房公積金的宣傳工作。通過大力宣傳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重大意義,努力使住房公積金制度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戶曉,為深入推進住房公積金制度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群眾基礎。按“明確重點、狠抓難點、依法管理、積極促繳”的思路,采取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的辦法,逐個解決系統、領域的問題,積極推進公積金制度向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延伸,把公積金制度的覆蓋面擴大到外資、民營、私營企業和組織。開拓在農民工中實行住房公積金制度,將他們納入城市住房社會保障體系。嚴格執行國家關于住房公積金的歸集比例規定,對于高收入者公積金的繳存額實行限高封頂政策,防止不同階層公積金繳存差距擴大化,建立和諧發展的公積金制度。
(二)建立規范化的運營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
大力推進住房公積金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住房公積金歸集、提取、貸款、財務、計算機系統、檔案管理等業務管理辦法,規范業務流程和操作規程。同時要認真研究如何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問題,借鑒商業銀行普遍實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制訂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措施,通過網絡管理系統,加強對分支機構和業務經辦網點日常業務活動的監督,形成管理中心相關部門和崗位之間的相互制衡機制,保證住房公積金各項業務活動的正常進行,最大限度地防范和控制資金風險。
(三)提高公積金的效用,促其保值增值
因地制宜確定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運作方式,注意兩點:公積金歸集與個人住房貸款方式的協調一致,能夠實現以貸促繳;最大限度地化解風險,保證公積金的流動性、安全性和增值性。
為最大限度地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在提高職工住房支付能力中的作用,體現住房公積金的社會“保障性”,要從三個層面抓好落實工作,進一步提高公積金的使用率。積極支持職工直接使用公積金用于購房、還貸、維修和支付房租,為改善職工住房條件助一臂之力,通過公積金的資金運作,努力實現增值收益,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社會保障作用。
(四)發揮縣人民政府的積極性,加強縣級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建設與管理
要認真研究如何發揮縣級政府積極性的問題。住房公積金的歸集依賴于當地政府的通力配合與協作,在現階段,管委會形成的決議的執行以及住房公積金的歸集、繳存比例的調整、逾期貸款的清收等,如果離開了當地政府的支持與配合,僅靠市管理中心與縣分中心的力量是不夠的。
(五)完善住房公積金管理監督機制
為了確保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管理的安全有效,必須建立和完善上下監督、同級監督機制和體系:堅持住房公積金管理政務公開;提高職工個人明細賬的透明度、賦予職工“四權”(即知情權、使用權、監督權、所有權);采取各種措施保證住房公積金的安全運營,防止資金流失和信貸風險。地方財政部門通過定期檢查資金運營賬務,監督評價資金經營狀況;審計部門通過審查資金來源,使用投向及使用結果,考核資金負債、成本效益、合規經營、服務質量等指標,做出審計結論,全面檢查資金歸集使用的合規性和合理性;金融主管部門主要借助于各種金融法規,檢查規范住房公積金管理的金融合法性;司法部門則從法律的角度對“中心”的資金管理及繳存者行為的規范進行監督,對各種住房公積金管理使用糾紛進行審理裁決,依法維護住房公積金管理使用的公正性。
總之,要樹立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加強調查研究,開拓進取,不斷適應新的形勢要求,及時研究新情況,努力解決新問題,用創新的思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這是保持住房公積金制度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
參考文獻:
1、黃銳.住房公積金管理監督體系的建立[M].中國房地信息,2006(2).
2、洪敏,胡建華.必須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M].住房公積金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