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冶金工業研究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冶金工業研究范文1
現代鋼鐵工業誕生于19世紀中葉,一個半世紀以來,鋼鐵工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鋼鐵工業進入了全盛的發展時期。各國鋼鐵工業界在生產中開發并應用了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使之形成鋼鐵生產的最佳工藝流程,實現了高效、低耗、高精度、連續化、智能化、清潔化生產。大量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雙高”鋼鐵產品不斷地被研制出來,滿足了各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由于鋼鐵材料具有生產規模龐大、價格低廉、性能可靠、易于加工、使用方便、便于回收等優點,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本材料,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從材料的生產、加工、價格、應用和社會作用等方面綜合評估,目前還沒有任何材料能夠全面取代鋼鐵材料,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鋼鐵仍是主要的金屬材料。
2冶金工業的發展現狀
2.1鋼鐵生產工藝流程逐步優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鋼鐵工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由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以擴大規模、增加產量為主轉向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增加品種和保護環境。鋼鐵工業技術進步的主流是縮短生產流程,減少工序,提高質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率。技術進步中有兩大主要趨向:一是尋找可以替代傳統工藝的新工藝流程的研究開發;二是現有工藝和技術裝備的完善化。兩大技術進步趨向互相競爭、相互滲透,促使鋼鐵工業不斷提高鋼材質量、減少消耗、降低成本、減輕對環境的污染,進一步走向集約化。傳統的鋼鐵生產工藝流程是一種“冷態”下間歇式生產的工藝流程。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建設的10多個大型鋼鐵廠都是采用這種工藝流程。20世紀80年代以后,世界鋼鐵業已逐步將上述傳統的鋼鐵生產工藝流程改造成為現代化“熱態”連續生產工藝流程。這種工藝流程具有高效、連續、緊湊、智能等特點。20世紀80年代末期,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美國等鋼鐵工業發達國家開發成功接近最終鋼材產品形狀的連鑄、連軋技術,如帶鋼、型鋼的連鑄連軋等。由于該技術具有工藝流程緊湊、生產周期短、物料消耗少、生產效率高等一系列優點,在近十多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自從1989年世界第一條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在美國紐柯公司克勞福茲維爾廠投產以來,經過10多年發展,到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38個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廠共56條生產線,總生產能力已超過5500萬噸[1]。我國現已有5個鋼鐵企業建成8條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到目前為止又有5個鋼鐵企業正在建設厚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不久的將來總生產能力將達2000萬噸,預計屆時將占全世界同類生產線能力的1/4以上。2001年我國連鑄比達到89.71%,已經超過了200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達到了96.96%[2],目前,全國重點大中型企業中,連鑄比達到99%以上的企業已達41家。帶鋼連鑄連軋技術是世界主要鋼鐵生產國家正在積極開發應用的一項重大鋼鐵生產前沿技術,它將是21世紀鋼鐵生產技術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
2.2鋼鐵產量不斷增長
冶金行業的發展受到國內與國際宏觀經濟環境的共同影響。國內方面,國家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初見成效,鋼鐵行業投資規模過大,低水平重復建設得到遏制,有效打擊了“地條鋼”等劣質產品沖擊鋼材市場的行為,進一步凈化了市場,鋼鐵生產企業對市場更加理性化。消費結構的升級和城鎮化速度加快為鋼鐵行業發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也為鋼鐵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國際方面,世界經濟仍保持總體向好的發展態勢,全球鋼鐵需求持續增長。國內外市場的持續高需求,為鋼鐵高增長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據國際鋼鐵協會的統計,2004年,全世界65個從事鋼鐵生產的國家和地區,總計粗鋼產量達到10.35億噸,這也是有史以來,全世界鋼產量首次突破10億噸大關。2003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2億噸,達2.223億噸,連續八年居世界第一位,這也是人類歷史上單個經濟體鋼鐵產量首次突破2億噸。2004年我國鋼產量達到了2.728億噸,人均產鋼量為210kg,超過世界平均水平50kg。2005年鋼產量增幅達到26.46%,是近五年來增幅最高的一年。全年產鋼量達到3.494億噸,占世界鋼鐵產量的1/3,這一比例比1996年高出20%[3]。
3冶金工業對軋輥的需求
鋼鐵工業的持續發展,為軋輥制造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方面,隨著鋼產量的不斷增加,軋輥需求量大幅增長。僅就國內而言,據統計,每年消耗的軋輥材料有50萬噸以上,價值數十億元[5]。另一方面,隨著軋鋼技術和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軋輥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國內軋輥生產廠家的制造水平還較落后。僅以寶鋼為例,2000年,寶鋼用于軋輥的采購資金超過2億元,其中國內的只占30%,國外的占70%。因此,不斷研究新型軋輥材質及制造工藝,為軋機配備高性能的軋輥已成為國內軋輥生產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4軋輥材料的研究現狀
為提高熱軋輥的表面耐磨性,熱軋輥材料不斷地得到改進,其基本的發展過程是從冷硬鑄鐵到高鉻鑄鐵到半高速鋼和高速鋼。高速鋼材料用于軋輥制造,使軋輥性能顯著提高,軋材質量明顯改善。
4.1高速鋼軋輥的特點
高速鋼軋輥是用具有高硬度,尤其是具有很好的紅硬性、耐磨性和淬透性的高速鋼作為軋輥的工作層,用韌性滿足要求的高強度灰鐵、球鐵、鑄鋼及鍛鋼作為軋輥的芯部材料,把工作層和芯部以冶金結合的方式結合起來的高性能軋輥。
4.1.1高速鋼軋輥的化學成分特點
(1)含有較多的C和V。C和V可以形成高硬度的MC型碳化物,提高軋輥耐磨性;
(2)有較高的Cr含量。Cr含量高,可在軋輥組織中形成一定數量的M7C3型碳化物,有利于降低軋制力并改善軋輥輥面的抗粗糙性;
(3)含有一定量的Co(≤10%)。Co可提高高速鋼軋輥的紅硬性,從而提高軋輥耐磨性;
(4)離心鑄造高速鋼軋輥中含有≤5%的Nb。Nb可降低軋輥組織中因合金元素密度差大而引起的偏析。
4.1.2高速鋼軋輥的組織特點
高速鋼軋輥的性能取決于其微觀組織結構特征:(1)碳化物的種類、形狀、體積分數及分布;(2)馬氏體基體的性能特點;(3)晶粒尺寸大小。軋輥用高速鋼材料的微觀組織結構與合金成分及工藝條件有關。因材料成分和工藝條件的不同,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研究結果。同以往的高鉻鑄鐵軋輥相比,高速鋼軋輥中的碳化物類型較多,除含有MC型碳化物外,還含有M2C、M6C和M7C3型碳化物[6]。表1為幾種碳化物的形態、硬度及使用性能的比較。
4.2高速鋼軋輥的生產工藝及其特點
圍繞著軋輥外層與芯部的結合問題,高速鋼軋輥的制造技術不斷發展。目前國外主要采用離心鑄造法(CF)、連續澆鑄復合法(CPC)和電渣熔鑄法(ESR)制造,而熱等靜壓法(HIP)和噴射成形法(Osprey)仍在完善和發展中。CPC法制造軋輥裝備復雜,我國仍無法生產;ESR法制造軋輥能耗高,僅適合于制造冷軋輥;用離心鑄造法生產軋輥裝備簡單,工藝穩定,效率高,是制造高速鋼軋輥的重要方法。離心鑄造法生產高速鋼軋輥盡管存在著合金元素容易產生偏析的問題,但由于其突出的優點,使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處于高速鋼軋輥生產的主導地位。上述幾種高速鋼軋輥生產工藝的技術經濟指標各不相同,其比較情況見表2。
4.3變質處理高速鋼軋輥的研究現狀
在普通離心鑄造條件下,高速鋼軋輥中合金元素偏析嚴重,外層V含量低,而W、Mo含量高,內層正好相反。為減少離心鑄造法生產高速鋼軋輥時合金元素的偏析,研究人員分析了產生偏析的原因。認為主要是VC與金屬液的密度相差較大,致使一次結晶VC碳化物的偏析,采取添加Nb元素提高MC型碳化物密度,限制添加偏析元素W、Mo,使MC型碳化物的密度與鋼水密度接近,減少VC型碳化物的量,可有效地控制離心鑄造高速鋼軋輥時碳化物的偏析,提高軋輥的耐磨性。但含Nb高速鋼軋輥的成本高,組織中缺少高硬度的W碳化物,耐磨性不如含W高速鋼軋輥好。另外,采用變質處理可以顯著改善軋輥中碳化物的形態和分布,提高軋輥的性能。劉海峰等人[10]利用富鈰混合稀土+鈦鐵對高碳高速鋼進行了復合變質處理和耐磨性實驗研究。復合變質處理后,在試樣組織中存在著大量尺寸細小且呈彌散分布的顆粒狀MC型碳化物,同時分布在晶界上的M6C型碳化物明顯減少。與高鉻鑄鐵進行的耐磨性對比實驗表明,其耐磨性是高鉻鑄鐵的7.64倍。宋延沛等人[11]的研究結果表明,變質處理可以細化晶粒、改善碳化物的形態和分布。變質處理后,單位面積內的晶粒數由1200增加到1600;碳化物形態也由變質前的以針片狀和連續網狀分布于晶界變為不連續網狀和顆粒狀。同時,變質處理后,在硬度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沖擊韌性提高了73.6%。近來研究發現,堿金屬K/Na[12~14]在改善Fe-C合金微結構和性能方面效果明顯。但由于K/Na易氧化、沸點低、密度小,很難直接加入到鑄造合金中。山東大學的YichuanPan等人[15]利用SG變質劑(成分為Fe-15K/Na-10Si-2C),對成分為(質量分數,%)2.0Fe,5.0C,9.0V,2.5Cr,2.0Mo,1.0W,0.9Si,Mn的高速鋼軋輥材料進行了變質處理。結果表明,不加變質劑的組織中存在著粗大的M7C3、M2C及纖細的MC碳化物,并呈連續網狀沿晶界分布。當SG變質劑的加入量增加到0.15%(質量分數)時,碳化物的形態、尺寸和分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碳化物均被凈化,均勻分布在組織中,網狀結構消失。
4.4高速鋼軋輥的應用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在熱帶鋼連軋機上開始試用高速鋼軋輥并取得良好效果。目前高速鋼軋輥的比例不斷提高,在某些機架上,甚至全部采用了高速鋼軋輥。使用高速鋼軋輥后,輥耗明顯下降,換輥次數顯著減少,軋輥研磨量減少,軋機能力提高,燃料和動力消耗降低,有助于降低軋制成本和提高帶鋼質量。加拿大Dofasco公司自1993年試用鑄造高速鋼軋輥以來,比例不斷提高,目前F2、F3和F4機架上已全部采用鑄造高速鋼軋輥,F4機架的平均過鋼量從1992年6月的360t/h提高到1994年11月的490t/h,帶鋼表面質量也提高20%。近年來我國也開展了鑄造高速鋼軋輥的研究,北京冶金設備研究院采用普通離心鑄造方法生產了高速鋼輥環,其成分(質量分數,%)為:2.0~2.4C,8~15W,2~3Mo,4~7V,3~5Co;金相組織為:馬氏體+共晶碳化物+二次碳化物+殘余奧氏體;力學性能為:硬度60~65HRC,沖擊韌性(5~10)J/cm,抗拉強度(400~600)MPa。國產高速鋼輥環于1998年2~3月在酒鋼二軋鋼廠線材軋機預精軋機架使用,使用效果見表3。河北唐山聯強冶金軋輥有限公司也生產鑄造高速鋼復合軋輥,在兩輥熱軋窄帶鋼成品機架上使用,軋制厚2.1mm、寬120mm~183mm普碳鋼時,與高鎳鉻鉬鑄鐵軋輥相比,每次軋制量分別為470t和160t,每次修磨量分別為0.5mm和2.0mm,使用次數分別為50次和13次,每對軋輥軋制量分別為23500t和2080t,輥耗分別為0.11kg/噸鋼和1.3kg/噸鋼。
4.5高速鋼軋輥研究的主要方向
高速鋼軋輥因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熱軋和冷軋生產中,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在高速鋼軋輥的研究和應用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為此,我們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1)加強高速鋼軋輥熱處理工藝的研究
為提高高速鋼軋輥的使用性能,要將高速鋼復合軋輥表面工作層加熱到較高的溫度(1150℃以上)進行熱處理。如此高的溫度對芯部材料的組織和性能不利,甚至會使芯部熔化。這就需要采用適當的熱處理工藝,以兼顧工作層和芯部的性能。國外開發出了差溫熱處理工藝,但未對工藝作詳細報道,我國應結合具體的成分和工藝條件,加強熱處理工藝的系統研究,不斷提高軋輥性能。
(2)加強高速鋼軋輥使用特性的研究
盡管高速鋼軋輥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熱疲勞性能,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出現裂紋、剝落等缺陷。因此,應根據實際軋制條件確定合適的水壓力和水流量,并實現計算機的自動控制,以對軋輥進行良好的冷卻。防止軋輥表面氧化膜過度增厚,使氧化膜在高溫氧化氣氛下,具有良好的抗剝落性,防止造成表皮氧化膜脫落和軋輥表層剝落。同時,選用合適的軋制油和加入量,降低軋輥的摩擦系數和軋輥表面溫度,減少熱裂紋和軋輥表面的剪應力,改善軋輥表面狀況及輥面凸度控制,提高板形質量。
(3)加強高速鋼軋輥組織轉變規律的研究
由于高速鋼軋輥的生產成本高,不適于進行反復的工業性試驗。應利用計算機建立相關的模擬模型,進行軋輥用高速鋼材料的組織轉變規律研究,縮短軋輥的研制周期,為實際生產提供合理的工藝參數,以便于穩定化的工業生產。
(4)加強變質處理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研究
影響變質處理效果的因素很多,除了與變質劑的種類、加入量、加入方法有關外,還與變質處理時鋼液的溫度、變質劑加入后鋼液的靜置時間及變質劑加入前的鋼液成分尤其是鋼液中的S、O含量密切相關。以往變質劑的加入多數是憑經驗、以手工操作的方式加入,致使高速鋼的變質效果穩定性差,為穩定和提高變質高速鋼的性能,應采用計算機技術對變質處理工藝進行自動控制。
冶金工業研究范文2
關鍵詞:礦渣;鋼渣;膠凝材料;混凝土;人工魚礁
中圖分類號:TU52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4764(2013)03-0145-06
A Primary Investigation on Concrete Made from Iron and Steel
Slags for Building Ecological Artifical Reefs
Ni Wen, Li Ying, Chen Deping, Wang Zhongjie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 Key Laboratory of High-Efficient Mining and Safety of
Metal Min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P.R.China)
Abstract:
A method of 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strength of the cementitious material for preparing the concrete of high-strength artifical reefs.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ratio of iron slag:steel slag=7:1,and when 10% cement clinker and 10% gypsum of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aste (FGDW) was mixed with 80% iron and steel slags powder,the mixed cementitious material had an optimized strength.The optimized specific surface area are 480 m2/kg and 550 m2/kg for iron slag and steel slag powder respectively.The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can be totally substituted by such a mixed cementitious material with iron and steel slags as its major components in preparing the concrete for building high-strength artificial reefs.A concrete with a compressive strengh over 65MPa can be prepared by using such a mixture as a cementitious material and steel slag grains as its fine and coarse aggregats which have been stubilized by a hot-simmering method. Hydration processes of net slurry were analysized by XRD and SEM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ation products in the system are mainly AFt and C-S-H gel.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ozzolanic reaction of iron slags could be largely promoted by the coordinations of steel slags,clinker and FGDW.
Key words:
iron slags; stel slags; cementitious material; concrete; artificial reefs
礦渣和鋼渣作為冶金工業的主要廢渣,一直以來都是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究的重點對象。近年來,中國的高性能礦渣粉在生產規模和裝備水平上已處于國際前列,礦渣粉的生產也已經獨立于傳統的水泥行業,成為1個全新的綠色建材行業[1]。伴隨鋼鐵產業的發展,鋼渣的排放量也不斷增加,但低利用率造成鋼渣大量堆積,占用良田,污染環境,而且降低了鋼鐵企業的經濟效益[2],這就要求要利用現有的鋼渣礦渣作為二次資源再利用,開發出高附加值的產品[3-4]。采用熱悶法穩定化的鋼渣顆粒作為混凝土骨料,可以使混凝土中鋼渣成分的總量達到75%~85%,能將大量鋼渣轉化為工程材料[5-6]。
礦渣粉的膠凝性來源于玻璃體結構的解體,可以與水泥水化釋放的Ca(OH)2反應從而促進水化,表現出很強的吸堿能力[7],而鋼渣中的f-CaO和RO相遇水后生成Ca(OH)2,使得混凝土體系的液相堿度提高,因此,適量摻入鋼渣微粉的混凝土具有強度高的特性。鋼渣和礦渣雙摻可以在保證混凝土優良性能的同時,提高礦渣粉在混凝土中替代水泥的比例[8-9]。
人工魚礁是以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為目的,人為在海中設置的構造物,為魚類等提供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保護魚類、促進魚類增殖進而提高漁獲量[10]。廣泛開展了人工魚礁的建設,進行近海海洋生物棲息地和漁場的修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日本、歐美等國的人工魚礁起步早,近年來正在向大體積、大孔洞率、結構復雜的方向發展。日本已經建成多處鋼結構高層魚礁,結構高度超過70 m[11]。建造人工魚礁的材料多樣,混凝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混凝土人工魚礁易于進行結構設計,適合制造出復雜的形狀和孔洞結構,而且對魚類的誘集性能也很好[12-13]。開發出C60以上的高強混凝土,可用于制備出大體積、大孔洞率和形狀復雜的人工魚礁,對于進一步提高投礁地區的海洋生物多樣性,擴大海洋牧場范圍和消納大量鋼渣都具有重要意義。
1試驗原料與方法
1.1試驗原料
1)膠凝材料原料
礦渣采用鞍鋼集團礦渣開發公司的高爐礦渣粉。鋼渣采用鞍鋼集團礦渣開發公司的轉爐鋼渣經多段破碎和多段磁選后的尾渣,f-CaO含量為0.75%, TFe含量為28.62%,MFe含量為2.16%。水泥熟料采用河北唐山冀東水泥廠提供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熟料,主要化學成分為CaO、SiO2和少量的Al2O3和Fe2O3。熟料中CaO、SiO2、Al2O3和Fe2O3不是以單獨的氧化物存在的,而是2種或2種以上的氧化物經高溫化學反應生成的多種礦物的集合體。主要礦物組成為硅酸三鈣(3CaO·SiO2,C3S)、硅酸二鈣(3CaO·SiO2,C2S)、鋁酸三鈣(3CaO·Al2O3, C3A)和鐵鋁酸四鈣(4CaO·Al2O3·Fe2O3,C4AF)[14]。脫硫石膏采用北京石景山熱電廠提供的脫硫石膏。主要礦物成分為二水石膏(CaSO4·2H2O)[15],含有少量其它雜質。
2)骨料
細骨料為鞍鋼集團礦渣開發公司生產的鋼渣砂,細度模數為3.12,含泥量
3)外加劑
采用北京慕湖外加劑有限公司生產的聚羧酸高效減水劑PC(粉狀)。
1.2試驗方法
1) 原料準備
將需要粉磨的各種物料烘至含水率小于1%后進行磨細,物料的磨細采用SMΦ 500×500 試驗磨機,各物料的研磨過程是首先進行單獨磨細然后再混合。物料單獨磨細的細度為:脫硫石膏比表面積350 m2·kg-1,礦渣比表面積480 m2·kg-1,鋼渣依不同的磨細時間有不同的比表面積。膠凝材料按試驗設計的比例混合后,采用球磨機再混磨10 min。混磨后的原料密封備用。
2)試塊成型與養護
凈漿試塊:將預處理后的物料充分混合后,采用水泥凈漿攪拌機,按照GB/T 1346-2001《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中水泥凈漿的拌制相關規定進行攪拌,攪拌之后澆注在尺寸為30 mm×30 mm×50 mm的模具中,振動成型。
混凝土試塊:采用單臥軸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攪拌物料,按照GB/T 50107-2010《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中混凝土的拌制相關規定進行攪拌,攪拌之后澆注在尺寸為100 mm×100 mm×100 mm的模具中,振動成型。
試塊成型后的試件在20±1℃、不低于90%相對濕度的標準養護條件下養護至28 d。
3)抗壓強度測試
凈漿試塊參照GB/T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混凝土試塊按照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進行檢測。
4)主要分析設備
利用 DBT-127型勃氏透氣比表面積儀測定物料的比表面積;利用日本瑪珂科學儀器公司Rigaku DMAX-RB型X射線衍射儀(Cu靶,λ = 1.540 6A,衍射角度:0~ 70°)進行物相分析;利用德國蔡司EVO18型掃描電鏡進行微觀形貌分析。
2膠凝材料配合比的確定
2.1抗壓強度影響因素正交試驗
試驗因素和水平的確定:試驗采用4個因素,按照3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設計,表2給出了各個影響因素及水平。
2.2正交試驗結果分析
采用功效系數法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功效系數法是一種在多指標等水平正交設計中,找出使各項指標都比較好的的實驗條件的方法。設正交設計考察3個指標,功效系數為d,如第i個考核指標的效果最好,規定該指標的功效系數d=1;其余各考核指標的功效系數規定為該指標值與最好指標值的比值。3個考核指標的總功效系數d=。在多指標的正交設計中,只比較總功效系數可大大簡化分析步驟。以試樣3、7、28 d 的抗壓強度作為考察指標,試驗方案與功效系數法的分析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綜合考慮3、7、28 d的抗壓強度3個指標,編號2(即礦鋼渣比為7:1,鋼渣粉磨時間為60 min,水膠比為0.21,減水劑摻量為0.3%)試樣的總功效系數d= 0.99,其值最大,相應的試驗條件是A1B2C2D2。由K值看出最好的試驗條件是A1B2C3D1,又由極差R值的大小看出,對于總功效系數d,因素的主次順序是A>D>B>C,即影響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礦渣與鋼渣的比例和減水劑摻量,次要鋼渣的粉磨時間因素是和水膠比。綜上所述,優化出的試驗條件是A1B2C3D1。即礦鋼渣比為7:1,鋼渣粉磨時間為60 min(比表面積為
550 m2·kg-1),水膠比為0.20,減水劑摻量為0.2%。由于這種配合比不在正交試驗的1~9號試驗方案中,故將這種配比定義為10號,進行后續平行試驗。
2.3平行試驗
根據正交試驗結果,選取最佳試驗條件和試驗配比,進行平行實驗,采用10號配比,用標準養護的方式進行強度平行試驗,具體物料配比見表4。
平行試驗結果見表5。由表5可以看出,10號試塊的3、7、28 d抗壓強度平均值分別為64.75、92.21、94.69 MPa,分別優于正交試驗中3、7、28 d抗壓強度的最高值64.56、91.28、94.28 MPa,故依照最佳試驗條件A1B2C3D1,可以確定優化膠凝材料的配方為:礦渣70%,鋼渣10%(比表面積為550 m2·kg-1),水泥熟料10%,脫硫石膏10%,水膠比0.20,減水劑(PC)摻量0.2%。
3膠凝材料水化產物分析
3.1膠凝材料水化過程XRD分析
從圖1中可以看出:膠凝材料在標準養護條件下,水化產物主要是C-S-H凝膠和AFt,還有一部分未反應的C3S和C2S,這部分C3S和C2S在后期的水化過程中會使試樣強度繼續提高。隨著水化反應的進行,C3S和C2S的衍射強度先上升后下降,總體上來說有所降低,說明水泥熟料中C3S和C2S參與了反應。C-S-H凝膠(20~50°的鼓包)主要由礦渣的火山灰活性反應生成,水泥熟料水化生成Ca(OH)2以及鋼渣中的f-CaO及RO相水化生成Ca(OH)2,對礦渣在反應中后期的火山灰活性反應具有促進作用[12-13]。體系中并沒有明顯的Ca(OH)2相和石膏相。這表明礦渣中的活性Al2O3與水化產物Ca(OH)2和石膏生成了AFt,膠凝材料的強度主要由C-S-H凝膠和AFt提供。
3.2膠凝材料水化過程SEM分析
圖2、3和4分別為10號膠凝材料水化3、7和28 d的SEM照片。
圖2中可以看到較為致密的片狀C-S-H凝膠,這部分凝膠對于早期強度起到決定性作用;圖3中可以看到一些片狀、條狀的C-S-H凝膠填充材料的孔洞部分,但結構還比較疏松;圖4顯示隨著水化過程的深入,產生了更多的針狀和團簇狀的AFt,尤其是材料孔洞處產生的AFt更為明顯,這部分AFt與C-S-H凝膠共同作用,提高的膠凝材料的整體密實度,使該齡期的試塊強度進一步提高。
4混凝土的制備及其生態友好性分析
4.1混凝土的制備
為檢驗最優配比的膠凝材料在混凝土中應用的效果,采用10號膠凝材料配方,設計混凝土配合比。表6為混凝土配合比(采用自來水作為拌合水)。
表7為混凝土試塊在標準養護條件下3、7、28 d的強度,從中可以看出以10號膠凝材料配方為基礎設計的混凝土配合比,制作的混凝土試塊強度28 d可以達到65 MPa以上,且早期強度較高,3、7 d強度分別達到28 d強度的64%和96%。
4.2冶金渣人工魚礁混凝土的生態友好性分析
1)重金屬離子分析
冶金渣人工魚礁混凝土的原材料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元素,當礁體投入海中,其中的重金屬元素可能會浸出,導致重金屬污染,危害海洋生物生長。表8為混凝土試塊中鎘、鉛、汞、鋅、鉻、砷、鎳、銅8種重金屬離子濃度的測試結果。
從表8可以看出,混凝土材料中重金屬含量均低于國家土壤環境二級質量標準(保障農業生產,維護人體健康的土壤限制值)[14],由此可知冶金渣用作人工魚礁混凝土的生產不會造成重金屬離子污染。
2)減排CO2分析
一般情況下,每生產1 t水泥熟料,會排放1 tCO2[15]。以0.85 t水泥熟料可生產1 t普通硅酸鹽水泥計算,在混凝土配合比一致的情況下,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凝土單方熟料用量477 kg,冶金渣人工魚礁混凝土單方熟料用量56 kg,單方即可減排CO2 0.421 t,如大量推廣使用,節能減排的效果將更為顯著。
3)消納大量鋼渣
2010年中國的鋼渣總產量達0.945億t,目前的堆積總量已達數億t[16],這部分鋼渣占用大量土地堆存,污染環境[17]。采用冶金渣制備人工魚礁混凝土,其中鋼渣總量可達到77%,固體廢棄物總量可達到98%,能夠有效消納以鋼渣為主的固體廢棄物。
4)鐵元素對海洋生態的作用
采用鋼渣作為骨料和部分膠凝材料組分的冶金渣人工魚礁混凝土中含有較多的鐵,這些鐵中的少部分滲出礁體,可以提高海水中鐵的含量,對藻類的附著生長、葉綠素合成以及對氮、磷的吸收具有促進作用[18],提高藻類的附著量更能提高海洋對CO2的吸收量,對減緩溫室效應具有顯著作用。
5)平衡生態鏈
人工魚礁的使用可以促進海洋生態鏈的平衡發展。藻類及大型海洋植物在礁體上附著生長,可以過濾海水,吸引各種魚類前來覓食、棲息,魚礁區大量生物的攝食作用能夠明顯抑制赤潮,礁體能夠阻礙海底有機物釋放,降低水體富營養化程度,起到凈化水質與減少赤潮發生的效用,平衡海洋生態鏈,提高海洋生物的多樣性[19]。
5結論
1)正交試驗結果表明:對于礦渣鋼渣熟料石膏膠凝材料體系,固定水泥熟料和脫硫石膏的摻量分別為10%,影響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礦渣與鋼渣的比例和減水劑摻量,次要因素是鋼渣的粉磨時間(即比表面積)和水膠比。
2)通過正交試驗優化出的膠凝材料配方是礦渣70%(比表面積為480 m2·kg-1),鋼渣10%(比表面積為550 m2·kg-1),水泥熟料10%,脫硫石膏10%,水膠比0.20,減水劑(PC)摻量0.2%。
3)在標準養護條件下,由于脫硫石膏、水泥熟料和鋼渣的協同作用,礦渣發生火山灰活性反應生成大量C-S-H凝膠,同時礦渣中的活性Al2O3與水化產物Ca(OH)2和石膏生成了AFt,這兩種產物的生成過程吸收Ca(OH)2,使膠凝材料試塊在中后期強度持續增長,并達到較高水平。
4)采用礦渣、鋼渣制備的人工魚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生態友好性,膠凝材料中礦渣鋼渣復合粉摻量可達到80%,混凝土中固體廢棄物總量達到98%,并且混凝土強度可以滿足高強混凝土的要求。既使大量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又能節能減排、降低生產成本。
參考文獻:
[1]陳恩義.搭建我國礦渣粉行業交流平臺——全球主要冶金渣及礦渣粉協會綜述[J].混凝土世界,2010(11):16-20.
Chen E Y.To build the slag powder industry platform-the review of worlds leading association of metallurgical slag and slag powder [J].China Concrete,2010(11):16-20.
[2]王向鋒,于淑娟,侯洪宇,等.鞍鋼鋼渣綜合利用現狀及其發展方向[J]. 鞍鋼技術, 2009(3): 4-10.
Wang X F,Yu S J,Hou H Y, et al. Current state of multipurpose use of slags in angang and R & D trend [J]. Angang Technology, 2009(3): 4-10.
[3]Zhang S H,Xue X X,Liu X,et al.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iron ore tailing resources [J].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2006, 42(4) : 403-407.
[4]朱桂林,孫樹杉,夏春. 實現鋼渣“零排放”對發展循環經濟,推進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具有重要作用[C]//冶金循環經濟發展論壇論文集, 北京:2008:308-311. [5]Hisham Q,Faisal S,Ibrahim A. Use of low CaO unprocessed steel slag in concrete as fine aggregate [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09, 23(2) :1118-1125.
[6]Ahmedzadea P, Sengozb B. Evaluation of steel slag coarse aggregate in hot mix asphalt concrete [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65: 300-305.
[7]胡曙光.先進水泥基復合材料[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216. [8]Peng Y Z, Hu S G, Ding Q J. Dense packing properties of mineral admixtures in cementitious [J].Particuology, 2009,7(5): 399-402.
[9]陳心,馮全英,鄧中日. 人工魚礁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 24(3):83-88. Chen X, Feng Q Y, Deng Z R. A stusying on prsent situation of man-made reef constructions and i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J].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6, 24(3):83-88.
[10]劉惠飛.日本人工魚礁研究開發的最新動向[J]. 漁業現代化, 2002 (1): 25-30.
Liu H F. The latest trend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Japan man-made reefs [J].Fishery Modernization,2002 (1): 25-30.
[11]劉金霞,王琦,谷德賢.不同材料類型人工魚礁建設的經濟效益淺析[J]. 河北漁業,2008 (6): 3-7. Liu J X, Wang Q, Gu D X.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effe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 of artificial reefs [J]. Hebei Fisheries, 2008 (6): 3-7.
[12]Zhang T S,Liu F T,Liu S Q,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perties of a steel slag composite cement [J]. Advances in Cement Research, 2008, 20 (4) : 145-151.
[13]伏程紅,倪文,張旭芳,等.礦渣—粉煤灰基高性能混凝土專用膠凝材料[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11, 33(5): 606-612. Fu C G, Ni W, Zhang X F, et al. Slag-fly ash based cementitious materials special fo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2011, 33(5): 606-612.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 GB 15618—1995. 土壤環境質量標[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
[15]崔源聲.中國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潛力及主要對策[C]//2006年水泥技術交流大會暨第八屆全國水泥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昆明,2006:28-33.
[16]張凱峰,尚建麗.鋼渣建材綜合利用的生態化及綠色度評價的研究[J]. 中國陶瓷,2011(10):40-42. Zhang K F, Shang J L.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and green degree evalution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eel slag as building materials [J]. China Ceramics, 2011(10):40-42.
[17]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發展報告[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9.
[18]陳慈美,蔡阿根,陳雷. 鐵對海洋硅藻的生物活性形式及其對藻類生長的影響[J].海洋通報, 1993(3):49-54.
Chen C M, Cai A G, Chen L. Bioavailability species of Fe for marine diatom and effect on diatom growth [J].Marine Science Bulle, 1993(3):49-54.
冶金工業研究范文3
【關鍵詞】 金蓮花口服液;抗氧劑;硫代硫酸鈉;穩定性
金蓮花為毛莨科植物金蓮花的干燥花[1], 功效為清熱解毒[2]。金蓮花總黃酮是其有效成分, 金蓮花總黃酮主要有效成分為葒草苷、牡荊苷,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金蓮花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作用[3];金蓮花總黃酮具有抗氧作用[4]。金蓮花口服液為單方制劑, 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的治療。金蓮花口服液是由金蓮花加水提取、濃縮、沉降、取上清液加入單糖漿及防腐劑制備而成。金蓮花口服液中含量測定是以蘆丁為對照品, 利用采用亞硝酸鈉一硝酸鋁一氫氧化鈉比色法, 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總黃酮含量進行總黃酮含量測定。產品在貯藏過程中, 因金蓮花總黃酮有抗氧作用可能與產品中的活性氧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使產品含量降低, 從而影響產品的質量, 本文從金蓮花口服液配制制備工藝著手, 通過加入穩定劑焦亞硫酸鈉對金蓮花口服液的含量降低問題進行了研究。
2 儀器、設備與材料
2. 1 儀器與設備 UV8500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三用紫外光分析儀(上海上一儀器有限公司);PZG 型化糖罐(武漢武藥制藥有限公司);PZG型配制罐(武漢武藥制藥有限公司);DSP-I型塑料安瓶灌封包裝機(錦州萬通包裝機械有限公司)。
2. 2 材料 金蓮花(黑龍江);蔗糖(中糖世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苯甲酸鈉(湖南華日制藥有限公司);羥苯乙酯(浙江圣效化學品有限公司);蘆丁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 批號100080-200707);乙醇為分析純。
3 方法與結果
3. 1 金蓮花的提取 金蓮花450g, 加水煎煮三次, 1.5 h/次, 加水量分別為10、8、6倍量, 合并煎液, 濾過, 濾液減壓濃縮, 靜置24 h, 取上清液, 濾過備用(A)。
3. 2 單糖漿制備 取蒸餾水450 ml, 煮沸, 加入850 g蔗糖, 攪拌溶解后, 加熱至100℃, 沸后趁熱用脫脂棉濾過, 自濾器上添加適量的熱蒸餾水使成1000 ml, 混勻即得B(每100 ml含蔗糖85 g)。
3. 3 金蓮花口服液的工藝處方設計
3. 3. 1 金蓮花口服液原處方工藝 在A中依次加入120 ml的B, 防腐劑(苯甲酸鈉1.8 g, 羥苯乙酯0.2 g), 加蒸餾水調整總量至1000 ml, 靜置24 h, 濾過, 灌封, 即得。
按照該處方工藝生產的產品, 貯存一段時間后, 金蓮花口服液總黃酮含量均有降低, 個別出現不合格現象。
3. 3. 2 金蓮花口服液處方工藝的改進 金蓮花口服液中有效成分為總黃酮, 根據李楠研究[5]結果表明:微波法提取的金蓮花黃酮在強光、溫度超過70℃時穩定性下降;在酸性環境中金蓮花黃酮表現出較好的穩定性;常用食品添加劑食鹽、蔗糖等對金蓮花黃酮的穩定基本無影響;高濃度的氧化劑及還原劑對金蓮花黃酮的穩定性也具有明顯的影響。按原處方設計生產, 金蓮花口服液提取、配制均在密閉、避光管路系統, 金蓮花口服液液體pH為4.0~6.0, 添加的輔料蔗糖等對金蓮花口服液中總黃酮穩定性均無影響, 也無高濃度氧化劑及還原劑對其破壞作用。在實際產品貯藏過程中, 陰涼保存條件下金蓮花口服液出現的含量降低現象, 作者分析:金蓮花具有抗氧性, 具有一定的還原性, 其含量降低可能與金蓮花口服液中活性氧有關, 為此, 作者在原處方基礎上加入了抗氧較強的焦亞硫酸鈉, 制劑在貯藏過程中, 首先消耗活性氧而達到穩定金蓮花總黃酮的作用, 處方設計如下表1。
3. 3. 3 改進后金蓮花口服液的制備工藝及加速試驗、長期穩定性試驗。
3. 3. 3. 1 制備工藝 在A中依次加入處方量的B, 防腐劑(苯甲酸鈉, 羥苯乙酯), 焦亞硫酸鈉, 加蒸餾水調整總量至1000 ml, 攪拌均勻, 靜置24 h, 濾過, 灌封即得。
3. 3. 3. 2 加速試驗 按市售(PVC-PE復合膜)包裝, 在溫度(40±2)℃、相對濕度(75±5)%的條件下放置6個月, 分別于0、1、2、3、6月取樣進行含量測定。
3. 4 金蓮花口服液含量測定[6]
3. 4. 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蘆丁對照品25 mg, 置50 ml量瓶中, 加60%乙醇適量, 溫熱使溶解, 放冷, 加60%乙醇至刻度, 搖勻。精密量取25 ml, 置50 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搖勻, 即得(每1 ml含蘆丁對照品0.25 mg)。
3. 4. 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2 ml, 置100 ml量瓶中, 加60%乙醇至刻度, 搖勻, 濾過。取續濾液25 ml, 置50 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搖勻, 即得。
3. 4. 3 測定法 精密量取上述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4 ml, 分別置25 ml量瓶中, 加30%乙醇2 ml, 搖勻, 加5%亞硝酸鈉溶液1 ml, 搖勻, 放置6 min, 加10%硝酸鋁溶液1 ml, 搖勻, 放置6 min, 加氫氧化鈉試液10 ml, 再加30%乙醇至刻度, 搖勻, 放置15 min, 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見SOP), 在51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 計算, 即得。
本品每1 ml含總黃酮以蘆丁(C27H30O16)計, 不得少于20.0 mg。
3. 5 加速試驗結果 見表2。
表2 顯示, 通過加速試驗, 在處方中加入焦亞硫酸鈉使金蓮花口服液穩定性增強, 含量均在合格范圍之內, 處方2和處方3含量幾乎變化不大, 作者選用處方2批量生產三批, 在30℃±2℃、相對濕度:65%±5%的條件下進行長期試驗, 分別于0、3、6、9、12月取樣進行含量測定。結果如表3。
表3 結果顯示, 選用處方2進行批量生產, 經過12個月長期試驗, 金蓮花口服液中總黃酮的含量較為穩定, 長期穩定性試驗繼續進行中。
4 討論
金蓮花口服液中有效成分為金蓮花總黃酮, 總黃酮的含量降低直接影響藥物的療效, 本文在處方中加入焦亞硫酸鈉為穩定劑, 通過長期試驗, 發現在處方中加入0.3%(g/L)焦亞硫酸鈉可很好的延緩金蓮花口服液中金蓮花總黃酮的含量的降低。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國藥典. 一部.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0:附錄24.
[2] 江蘇新醫學院. 中藥大辭典, 上冊.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398.
[3] 林秋風, 馮順卿, 李薇蘭, 等.金蓮花抑菌抗病毒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浙江大學 (理學版), 2004, 31(4):412.
[4] 顏娟, 胡海娜,田嘉銘, 等.金蓮花中總黃酮抗氧作用的研究.時珍國醫國藥, 2010,21(2)2:387.
冶金工業研究范文4
關鍵詞:技工;冶金專業;建設;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6-0188-02
冶金專業主要為企業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等第一線的實用性綜合型復合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僅會動手而且要會動腦。能根據一些特征現象分析生產中要發生的問題,能快速判斷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及時處理問題。這些都對冶金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冶金專業還存在著許多特殊情況,如工作環境差,工作強度大,工作污染性危險性大,溫度高,在高溫下還要穿厚厚的工作服等,這又使得冶金專業的學生都是不情不愿的,出現了學習熱情差,基本對冶金不感興趣等一系列情況。這些情況都使得冶金專業學生的學習雪上加霜。因此,如何探討一個可行的并能改善這些情況的方法至關重要。我校根據企業實際用工情況,根據集團下屬企業用工主要是鋁行業的特點,取有色金屬冶金中鋁方向進行專業設置,增強了針對性,改變了常規冶金專業什么金屬都學什么金屬都不專的特點,使得學生的學習范圍減小,熱情增高,為冶金專業在技工學校大力發展取得了一些經驗。
一、以就業為導向,縮減專業范圍
技工學校主要是培養動手能力強、責任心強的一線操作人員,基于這種想法,我校組織冶煉專業的骨干教師于2011年深入各冶金企業進行調研,并形成了《企業用人情況調研報告》。從調查情況看,我校學生都是到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涌鑫鋁業有限公司、云南文山鋁業有限公司、云南澤鑫鋁業有限公司和云南潤鑫鋁業有限公司等鋁業方面公司從事氧化鋁生產、鋁電解車間控制和生產,還有浩鑫鋁箔有限公司從事金屬加工等工作,與其他冶金方面知識關聯不大,因此把有色金屬冶金(鋁方向)作為我校的主要冶金專業研究方向,形成以拜耳法、燒結法生產氧化鋁-熔鹽電解法生產金屬鋁液-熔煉與鑄造加工技術生產鋁箔等一條龍的鋁板塊教學,提高了針對性,改變了傳統性的冶金專業什么金屬都學,但什么都不精通的弊病,減輕了技校生因基礎差而學習困難的問題,滿足了定向企業的用人要求,為企業培養了技能型、應用型、復合型的人才。
二、以思想為契機,培養冶金品質
由于冶金行業的特殊性,如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污染性危險性大,工資待遇相對較低,生產一線噪音、空氣、高溫等都會讓學生望而卻步,就是到了企業也對生產現場有種種意見,一有機會就會選擇跳槽換工作,造成企業培養成本高,學校培養積極性差等。為此,我校加強了思想教育,以冶金行業在社會發展中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喚醒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冶金人的優秀品質樹立自己人生價值觀。如要求學生脊梁像鋼釘,在鐵錘的敲打下牢牢地扎根企業;要求學生堅韌像小草,無論環境多差,多少人的踩踏都能夠直立起身子;要求學生努力像蝸牛,雖然我們起點低、爬得慢、背負沉重的壓力,但我們永遠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總有一天我們會征服一個個難關一個個高山。具備了上述品質,我們才能夠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
三、以實用為目的,優化學習內容
由于我校只針對鋁方向進行教學,傳統的學科設置不能適應我校的實際情況,根據必要性、夠用性的原則,我們壓縮了公共課,僅設置了化學、德育、體育、三生教育與應用文寫作、計算機三合一;而專業基礎課為培養專業素質,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功底,設置了有色冶金概論、冶金企業管理、冶金設備、機械制圖、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專業課主要體現了實用性和針對性,分為了三大教學模塊,主要是氧化鋁生產、電解鋁生產、鋁及鋁合金加工。每個模塊包括理論教學和專業實踐教學兩方面。理論方面以氧化鋁生產工藝、氧化鋁生產設備、鋁電解生產技術、電解鋁生產工藝與設備、鋁合金熔煉與鑄造技術、鋁及鋁合金連續鑄軋帶坯生產、鋁箔生產及深加工、電解鋁液鑄軋生產板帶箔材為主,實踐教學方面重點講授生產一線的工藝流程、機械設備、控制技術、操作技術等。發展以綜合性應用理論為基礎,以企業現場實際操作為目的的專業性教學。
四、以仿真為手段,身臨其境教學
冶金過程是一個復雜而龐大的工業過程。因此,讓學生學習好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能在學習中培訓實踐操作技能,進行實訓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實訓教學,使學生能夠在教室里進行實訓作業,認識各種生產裝置,并親手進行操作。這樣通過實訓讓學生理解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完成了安全經濟的各種實訓任務。學校采購了氧化鋁生產工藝仿真實訓軟件和鋁電解仿真實訓軟件,購置了熔煉、干燥、傳熱、鑄軋、壓延等實訓裝置,通過仿真實訓實驗室,滿足了學生的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的要求。
五、以實踐為重點,強化現場操作
企業需要的是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如何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成為冶金專業的重中之重,同時冶金企業缺乏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技術人員,這就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夠做到上崗前的培訓,做到“入廠就入崗”。我校每節課都以實際動手為指導思想,以操作技能為目標,通過老師深入到企業進行攝像,利用錄像和圖片對相應的內容進行解說,以學校現有的模型進行實物演示,同時每學期開學時到企業進行參觀實習,在教學中學習理論一段時間后,根據所學的到企業進行跟班學習,到二年級結束時到企業頂崗實習一年的時間,真正做到和企業不脫鉤,零距離的接觸。我校冶金05班的10個學生到涌鑫鋁業有限公司只經過了三天簡單培訓時間就直接跟師上崗了。
六、以提高為責任,加強師資建設
我校冶金專業為新專業,但教師質量很高,目前專業課的教育都是在企業工作過有著實踐經驗的老師,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占60%,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學校每年都安排專業教師去企業進行崗位培訓,知道企業所需,又能根據所需進行教學。另一方面聘請相關企業的技術骨干或企業高工到校進行兼職。真正做到培養是為了提高,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
只有充分認識技工學校開展冶金專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縮減專業范圍,合理進行課程設置,開發職業教育的特色教育,靈活安排教育內容,重視教學方法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加強師資建設和實訓設備投入,才能在當前社會形勢下培育出一批“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冶金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福亮,陳利生,徐征,余宇楠,李柏村.淺談高職院校冶金工程專業的教學現狀和教學改革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0,(52).
[2]于鈞,苑中國,王宏啟,焦圣喜.淺談高職院校冶金工程專業的改造[J].中國冶金教育,2003,(01).
冶金工業研究范文5
關鍵詞:職業指導 畢業生 就業 研究
中文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職業指導存在的問題
1.職業指導課定位不明確,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職業指導課程和其他課程相比,重要性明顯不足,課程設置有待規范。職業指導課程的開設沒有納入正常教學計劃,開課比較隨意,有時根據學生一學期課時安排,時間允許,就安排進課程組織教學,課時安排比較緊張就不在考慮范圍。長期這樣,職業指導課程難成體系,到最后只能在學生臨近畢業時搞幾場講座,做個知識的普及。
2.對大學生缺乏個性化指導。部分高校在職業指導上還存在一個誤區,只重視對畢業班學生開展職業指導,忽視其他年級學生職業指導。指導內容也停留在畢業環節上,具體表現為就業政策解說、招聘信息、技巧指導方面。主要以課堂講授或講座為主,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講學生記,忽略了多種形式、個性化的指導方式。
3.職業指導隊伍力量薄弱。各個高校現就業指導機構從事職業指導的工作人員少,面對那么多的學生,要開展好職業指導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業指導機構還要完成上級和學校交辦的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人員在精力上、時間上很難保證,不能系統地、科學地、全過程地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
4.職業指導缺乏新手段、新方法。要開展好職業指導,老師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基礎,并要有很強的課程創新能力,單靠理論知識傳授是不夠的。從現狀來看,大多數高校都是采取理論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還需要專門組織人員對職業指導的方法、手段去進行針對性研究。
二、職業指導對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意義
1.職業指導的內涵。1908年,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帕森斯創立地方職業局,開拓了職業指導領域,構建了幫助擇業者了解自己、了解職業,并使人的特點與職業要求相匹配的咨詢和斡旋的職業指導模式。我們通常認為,職業指導是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知識來研究人與職業相匹配的一門綜合性新興社會科學,其內容包括職業方向定位、個人的職業能力分析及職業相關的咨詢服務等。
2.職業指導對促進大學生就業的作用。第一,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職業指導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認識社會,發現自己的長處和潛能,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及能力傾向,并把自己的興趣和社會的需求結合起來。職業指導還能夠引導學生提高職業素養,認真學習提高與將來職業方向有關的職業技能;改變傳統的就業觀念,摒棄工作崗位高低貴賤之分,樹立職業平等勞動光榮的職業觀念;引導學生對行業的認識、對專業的專注,立志在某個行業某一領域有所建樹。第二,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創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著力點落實在對學生創業方法指導和創業意識鼓勵上,學生憑借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創造了一番事業,解決自身生存和發展,培養了敢于創業的品質,善于創業的品格。第三,有利于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畢業生從學生身份到職業人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對學生都會有一種落差和不適應。進入社會后,學生的角色以學習為主轉變為職業人的以工作為主,這個過程也容易暴露出學生的弱點。可以讓畢業生充分了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調整就業心態和觀念,讓每個人的知識能力與工作相吻合,人盡其才,從而最大化地在崗位上發揮才能。第四,有助于學生及時掌握就業信息。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獲取分類繁雜的信息,并從中獲取有效信息。畢業班學生就業,學生每天也會獲取各種信息,但是,學生對于就業信息的篩選,不一定能夠做到準備把握。職業指導可以幫助學生采集有效信息,指導學生掌握篩選有效信息的方法。在有效信息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進行整理分析,最后決定擇業決策。
三、職業指導采取的措施和辦法
職業指導重視就業者自身內在素質的培養與教育,以及內外素質的匹配指導,是一項長期工程。要發揮好職業指導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1.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分年級落實課程重點。高校要樹立“大職業指導觀”,把學生職業指導工作貫穿于大學生的全過程、學生受教育的始終,從而形成全程化的職業生涯指導理論和模式。在學生入學的第一年就要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就業狀況;第二年幫助學生發現和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專業前景;第三年可以結合一些實踐課程,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招聘會,人才交流會,和學生一起來了解市場需求;畢業的最后一年,可以輔導學生使用的求職技巧,如求職簡歷的制作、面試技巧等。
2.加大職業素養教育,拓展學生職業能力。從當前高校學生就業情況來看,一方面是學生就業數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學生對崗位的不適應,不能安心穩定的工作,造成結構性失業。要解決好這個問題,在職業指導中,要加大職業素養教育的力度,拓展學生職業適應能力。職業素養的教育除了課程教育之外,更多地要落實于學校活動的開展。如學生參加校內的各種學生社團、學生科協,參加各種黨團組織活動得到鍛煉。學校還可以專門組織針對職業素養提升的拓展活動,如開展職業技能大賽、創業大賽、模擬經營等。這些活動中,學生不僅是參與者,也是組織者策劃者,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協作意識等。
3.做好職業測評和職業咨詢工作,準確評估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由于所處的時代與環境的特點,當代大學生具有一些不同以往的特點。在價值觀上,當代大學生具有自覺性、務實性、兩重性、可塑性和多元性,行為特點上有自主性與他律性、目的性與隨意性、有序性與多變性、沉穩性與突發性,這些特點相互交織在一起。學生再就業是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在職業指導中,落實好學生職業咨詢和職業測評工作,準確評估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意義重大。職業測評實現了對人的準確了解,人適其職,職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從定量上給了學生一個判斷。
4.加大校企合作,拓寬職業指導工作的社會渠道。職業指導工作是高校和社會聯系的橋梁,通過職業指導,高校可以及時掌握社會上需要什么層次、什么專業人才,了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根據需要,及時調整專業機構,改善辦學模式,改革教學內容,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職業指導工作中,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發揮好這個橋梁作用。可以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讓職業指導教師到企業去,實地了解企業需求,調研學生在企業的工作情況,反饋職業指導在學生就業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調整部分職業指導的內容,方便更好地服務學生。另外,還可以邀請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到學校來,開設一些職業指導課程或講座,讓學生直面企業需求,更好地了解企業對專業學習、職業素養、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李亞慈.談職業指導與就業指導[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2
[2]皇甫曉宇.充分就業目標下職業指導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徑[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
[3]李偉,李漫華,孫英.重視職業指導在促進大學生就業中的作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9
冶金工業研究范文6
關鍵詞: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教育;導師負責制
中圖分類號:G642.4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2)05-0159-03
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是由企業申請設立、出資建設并引入高校研究生導師制度的研究生團隊,是以技術研發、人才培養培訓為主要任務的機構,是規模企業與高校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高校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創新實踐基地[1]。研究生進入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學習、科研、工作,一方面助推企業研發能力提升,提高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為高校應用型研究生培養改革開辟了新途徑。2008年以來,在江蘇省政府積極引導和支持下,省內各級企業積極申請建立研究生工作站,高校也對在企業設立研究生工作站保持高度熱情。建設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成為江蘇省實施科教興省戰略,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成為高校探索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迫切需要。截至2011年10月,江蘇省已經建立了481家省級企業研究生工作站。
研究生進入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學生暫時脫離校園,進入企業環境,但高校和企業雙方對進站研究生的思想狀況、學習、科研、安全等一系列問題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何加強進站研究生的管理,建立嚴格有效的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管理機制,成為保證企業研發任務順利展開和進站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迫切任務,也是保障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有效運行的基礎。筆者結合本校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進站研究生管理的實踐,對進站研究生管理機制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成立管理委員會明確校企管理職責
為保障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有效運行,強化對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宏觀管理和指導,設站企業和高校雙方應聯合成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管理委員會,負責制訂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管理辦法、設站企業與高校合作計劃及實施方案,落實課題研究經費、遴選進站研究生(團隊),保障進站導師和研究生必需的科研、生活條件等,并全面負責進站研究生的管理和考核工作。設站企業負責人和高校相關學院負責人擔任管委會的主要領導,負責協調相關資源,成員應包括企業相關部門負責人和高校研究生導師。為保障工作站的日常運行,管委會下設辦公室,由企業安排專人負責日常事務,并須明確高校聯系人,加強校企雙方的交流與溝通,及時反饋進站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與生活狀況。管委會應定期開展交流,共同商討確定進站研究生管理的相關事宜。
企業作為工作站建設與管理的主體,對進站研究生負有主要管理責任,應負責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落實進站研究生課題經費以及必需的科研、生活條件,提供相應生活補助,并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勇于嘗試的氛圍。高校應積極推進相關管理工作向研究生工作站延伸,落實管委會負責人選、明確學校方面對研究生在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期間學習、研究、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協同設站企業制訂、落實相關管理制度與辦法,做好本校進站研究生團隊的管理工作。
二、開展入站教育完善規章制度
“制之有衡,行之有度”。制度是一切管理的基石和保障,要實現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進站研究生的有效管理,必須首先建章立制。
一方面,研究生經多年校園學習,習慣了學校的各類管理,進站后,研究生應嚴格遵守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但有一個適應過程,企業應對進站研究生開展入站教育,使進站學生了解企業概況和企業文化,熟悉企業規章制度,幫助進站研究生盡快融入企業氛圍。
另一方面,設站企業應與高校共同制定相關條例,對研究生進入工作站的全過程進行規范管理,制定諸如《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進出站管理辦法》《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勞動紀律》《進站研究生安全管理規定》《進站研究生考核辦法》《宿舍管理規定》等一系列管理文件,做到有章可循。
三、明確進站研究生的權利與義務
研究生進入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應向其明確進站后的相關權利和義務,企業、高校和研究生三方簽署研究生進站協議,各方嚴格履行相關的協議內容。
(一)進站研究生主要享有的權利
1.生活待遇
進站研究生除享受國家和學校規定的生活補助等待遇外,設站企業還應為研究生提供生活補助及住宿、飲食等方面的優惠待遇,具體標準需在協議中進行明確[2]。
2.學習與科研條件
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具有人才培養的責任,企業應為進站研究生配備具有指導能力的企業技術人員作為指導教師,進站研究生有權接受學校和企業導師的指導,使用學校和企業提供的學習條件與科研資源,企業須為進站研究生提供完成科研任務所需的經費支持。
3.知識產權受到保護
進站研究生參加科技計劃項目的研發,所取得的研發成果,享受規定的有關權益,并享有獲得有關榮譽稱號和獎勵的評選權利,保證學生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
4.人身安全保護
人身安全是大事,學校和企業都應高度重視進站學生的人身安全問題,企業應為每個進站研究生購買安全與責任保險。研究生進站期間,因公導致傷、殘、亡的,在企業的協助下,由學校按照國家及企業有關規定處理,企業承擔有關費用。若非因公致傷、殘、亡的,由學校按有關規定處理。
(二)進站研究生應履行的義務
1.遵紀守法
進站研究生應遵守國家、學校和企業的各項法律、法規及管理制度,遵守企業對進站研究生的管理規定,服從工作站管委會的管理。尊重企業文化,與學生及企業人員保持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2.遵守企業安全生產條例
進站研究生應遵守企業工作紀律,嚴格遵守實驗和生產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對由于操作不當所釀成的責任安全事故,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3.增強安全保密意識
進站研究生應與企業簽訂保密協議,對所涉及的科研機密和企業商業秘密應嚴格保守。進站工作期間形成的科學研究論文,必須經校企雙方同意,方可在國內外期刊雜志和學術會議上發表。
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在學生入站教育培訓中,應使進站研究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權利與義務,遵守工作站在學習、科研、生活等方面考核、評價要求,并享受相關待遇。同時應保留進站研究生在校的權利與義務。
四、明確課題研究任務實行導師負責制
研究生進入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應帶有明確的課題任務,企業將技術需求凝練為相應的研究課題,無論是高校主導課題,還是企業主導課題,或是校企共同主導[3],工作站管委會都應與學生及研究生導師簽訂課題研究任務書,研究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制定研究計劃,開展課題研究,進站研究生的課題應與其學位論文密切相關。
定期匯報交流有助于課題按計劃穩步推進,進站研究生需定期回校向學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及其校內指導教師匯報在站工作、學習和生活情況。校內指導教師也應定期到企業指導進站研究生的學習與科研,加強與工作站管委會的溝通交流,共同做好進站研究生管理考核工作。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為進站研究生建立在站檔案,由導師與企業定期對進站研究生進行階段工作考核,考核結果存入其在站檔案。對考核不合格的研究生,工作站有權中止其在站工作,停發其生活補貼。有條件的企業應為進站研究生配備企業研究生指導教師,高校指導教師作為研究生教育的第一責任人,企業導師作為研究生進站期間的主要負責人,雙導師共同負責研究生進站期間的課題指導工作,企業導師由工作站管委會與高校共同遴選聘任。
五、強化進出站管理嚴肅紀律和考勤
研究生工作站應建立嚴格的進出站管理制度,建立進站研究生檔案,嚴肅進站紀律和考勤制度。
(一)進站研究生的遴選
遴選合適的學生進入工作站,可以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企業根據技術需求提出研究課題,相關學科與企業共同協商,確定課題內容、經費、研究生進站時間及相關管理措施。明確進站工作內容與學位論文的關系后,導師根據具體情況確定進站研究生候選名單,由研究生填寫進站申請表,申請進站研究生必須完成課程階段的學習,并且取得規定的學分。企業可以組織技術人員對申請進站的研究生考核,擇優錄取。所有進站研究生應在學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門備案,由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簽發介紹信函,研究生持介紹信按時到設站企業辦理進站手續。
(二)紀律與考勤
工作紀律與考勤可以有效地保障研究生在站工作時間,保證課題任務按時完成。研究生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到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報到,因故不能按期進站者,應事先憑有關證明向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請假延期。進站研究生應履行嚴格的請假、銷假手續,養成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進站期間,企業應安排專人負責進站學生的工作、安全生產、實驗、工作考勤、生活起居,并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對嚴重違反勞動紀律、考勤制度和生活規章的學生,研究生工作站有權取消其進站資格。
(三)出站與考核
研究生在站期滿或完成課題研究任務后,可申請出站,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管委會成立考核小組對進站研究生在站期間的工作時間、科研情況及思想表現進行考評,考核小組一般由學科領域負責人、導師組成員以及設站企業的研究生導師組成。研究生應向工作站管委會提交工作總結報告或研究論文,經考核小組考核通過,報工作站管委會批準后,學生即可出站。對沒通過考核的學生,經工作站管委會同意,可申請延期出站。
六、把握學生思想動態豐富學生文體生活
高校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應向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延伸,定期開展思想交流,及時把握進站研究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解決工作、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疏導他們的困惑。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生活工作氛圍,使進站研究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和工作。
企業與高校聯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是研究生人才培養工作的創新之舉,更是加快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一條新路。如何充分發揮研究生工作站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雙重作用,是企業和高校面臨的新課題,加強對進站研究生的管理,建立有效的進站研究生管理機制必將有助于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的持續發展,也將凸顯其研究生培養作用。
參考文獻:
[1]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轉發省教育廳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EB/OL].[2008-11-17]..
[2]江蘇省教育廳關于印發《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進站研究生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EB/OL].[2009-12-9].http:///showCounts.aspx?id=1048.
[3]敖永勝.企業研究生工作站培養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3):68-71.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postgraduates in enterprise postgraduate workstations
ZHANG Xiang
(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816, Jiangsu Province,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