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遺傳學在農業上的應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遺傳學在農業上的應用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遺傳學在農業上的應用

遺傳學在農業上的應用范文1

【關鍵詞】遺傳學 教材建設 編寫經驗 創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G4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072-02

《動物遺傳學》是研究動物遺傳和變異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動物遺傳學》作為動物科學和動物醫學類專業的主要試用教材,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我們連續申請了教育部、農業部的教材編寫資助。在組織編寫的過程中,筆者主講的《動物遺傳學》課程分別被評為江蘇省和國家級精品課程,成為我校精品課程教育的一個窗口,這對本教材的編寫質量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由于目前農業院校新編的《動物遺傳學》版本較多,如“面向21 世紀課程教材”“精品教材”等,使此次編寫任務面臨巨大的挑戰。要在眾多的優秀教材中突出特色,編出水平,必須明確教材編寫的學術特色、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并在此基礎上采取相應的創新思路,制訂相應的對策和方法。

一 指導思想

本教材自編寫之初,就著重強調要密切聯系生產實踐,編寫的內容都圍繞這一特色展開。新增的拓展知識也都是近期遺傳學科的一些熱點,以此作為素材提供給學有余力的同學以更多的施展空間。本教材的學術思想是 :(1)傳承遺傳學領域的學術成就,實事求是地記述遺傳學發展中的經典分析與重大發現。(2)客觀陳述遺傳學理論的基本規律、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保持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3)多方面、多視角地展示遺傳學各分支領域的新成果和前言動態。(4)全面追蹤研究國外有關遺傳學的知名教科書,分析其編寫理念并吸取其精華。

二 目標定位和要求

我們此次編書的目標是:定位準確、適應發展、特色明顯、結構合理、質量上乘。因此,編寫的基本內容是全國大多數院校的學生在規定的課內外學時能真正學到為基本出發點。精選內容要少而精。由于學時有限,教的內容過多就會導致“消化不良”,甚至會連最基本的東西也學不到。因此,我們在編寫這本書時,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削枝強干,詳略恰當。刪去可有可無的次要內容,盡量線索清楚。例如,在編寫遺傳的分子學基礎一章時,刪去“DNA復制、轉錄和翻譯過程”這一內容,而是簡明扼要地講述了中心法則。此外,我們還兼顧與前后課程的聯系及其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等方面。

三 基本原則

1.教材中考慮了學生的層次性

根據學生的特點,教材中盡可能地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避開抽象枯燥的術語,充分運用圖示。我們認為要編出精品教材,必須首先貫徹適用性和特色兩個原則。如果編寫的教材不被接受,就失去了編寫教材的根本意義。編寫內容應為動物科學專業學生學習后續課程及未來所從事的有關工作打基礎,也是為其自學、深造、拓寬和創新打基礎。此外,還應有少量拓寬性和普及性內容,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適用性是指教材的定位,《動物遺傳學》教材適用于農科高等院校中對遺傳學知識要求較多的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類專業,教材加重介紹了與農業院校的學生和將來生產實踐中將需要著重了解的部分。

2.教材中新舊內容的選擇

隨著遺傳學領域新技術的發展,陳舊的知識體系將不斷被淘汰。因此,要求編者總結過去,著眼當前,預測未來,正確處理傳承與更新的關系。要分析研究理順教學內容,主要從四部分進行考慮:保留必須繼承的,刪去或精簡不準確的,加強需要強化理解的,增加最新發展的。當然,傳統的基礎性內容大部分是要堅決繼承的,而小部分屬于過時的內容則要堅決刪去。

四 編寫思路的創新

從適用性和特色兩方面綜合考慮,我們在教材編寫過程中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進行了編寫思路和實踐機制的探索與創新。

1.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前期準備工作如下:(1)了解學生特點。盡管學生的情況因人而異,但農學類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水平有一定特點。只有掌握這些特點后,才能準確地編寫教材,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2)確定專業目標。明確專業的發展方向,把握專業的知識結構、能力要求,即什么樣的專業需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3)把握課程內涵。淡化動物遺傳學的數學化傾向,省略或減少需要采用復雜的生物統計學推倒和計算的過程。(4)強化創新內容。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化學理論知識在相關專業和生產實際中的應用

2.處理好六個關系

具體關系為:(1)深度與廣度的關系。要對經典的教學內容加以精選,抓住課程的精華。一方面要消除本門課程內的重復、煩瑣和簡單羅列的現象;另一方面要刪掉一些與相關課程重復的內容。這不僅有利于減少教學時數,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而且有利于學生掌握課程的精華,能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2)理論與應用的關系。編寫內容以理論闡述為主,但要有實際例證。(3)難度與易度的關系。首先考慮簡潔性,并追求理論性、系統性、學科性。(4)傳統與創新的關系。在介紹成熟理論的同時,反映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5)利教與利學的關系。以學生為主體,利于學生自學為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專業成長。(6)知識傳授與技能培養的關系。以傳授知識為主,培養技能的實驗課為輔,體現能力本位的高教思想。

3.組織教學一線的教師參與編寫

創新教材的編寫應包含一支編撰精品教材的學術隊伍,隊伍中編者既需要有教學經歷又要有科研經歷;既熟悉本學科的前沿與發展方向,又要有編撰教材的經驗。此次教材的編寫包括了全國10余所高等學校,如南京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山西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揚州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這些大學代表了我國東南西北各個區域,組成人員均為教學第一線經驗豐富的教授、副教授,大多數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使教材既具有系統性,又具有實用性和創新性。

4.保證教材的先進性

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各學科提供了更完備的實驗手段,發現了不少新效應、新現象,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又推動了理論的發展,或對經典理論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認識,因此,新編教材一定要反映這些新內容。一般來說,由于應用和理論之間的矛盾會產生新分支;而經典內容的高度綜合、概括和抽象賦予原有概念新的含義而導致教材體系的更新。在我們編寫教材中增加了拓展知識這一部分,如在編寫中我們應用最新并且得到公認的概念、提法及基本理論(如遺傳學的概念、基因組學等),介紹與所學基礎知識有聯系的新知識、新理論、新進展以開闊視野,明確方向。

5.內容系統性

盡量做到教材結構清楚和便于查閱。基本內容要有系統性,各部分之間是有內在聯系的,應該緊密結合、前呼后應,避免在教材系統上突然出現一個前面未做任何說明的結論,否則會給學生自學和教師備課造成困難。盡量做到以下兩點,使教材好教好學:(1)教材內容要富有啟發性,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不能平鋪直敘。按照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分析結論、存在問題、如何進一步解決等步驟,啟發學生的認識和思考能力。我們編寫的教材每節后都有練習與思考,所列的多半是概念性的和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2)編寫的教材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編寫本教材時,我們注意教給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于同一類問題,只重點寫清楚1~2個,其余讓學生自行分析,達到觸類旁通的培養目的。此外,教材編寫要詳略恰當,便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孫向陽、譚笑.精品課程建設中教材編寫的創新思路探索[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S1):106~108

[2]秦曾煌.淺談編寫電工學教材的體會[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1998(2):33~35

遺傳學在農業上的應用范文2

【關鍵詞】數量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動物育種;研究進展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動物育種計劃和動物分子遺傳學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突破性成果,國際上的動物育種已逐漸進入分子水平,從傳統的育種方法朝著快速改變動物基因型甚至是單倍體型的方向發展。

1.數量遺傳學與動物育種

數量遺傳學選擇原理充分考慮了環境因素對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的影響力,從表型方差中剖分出基因型方差,通過運用資料設計和統計模型估計有關的遺傳參數,最后達到選種的目的。數量遺傳學主要應用于估計遺傳參數、通徑分析和動物育種估計的模型方法等幾個方面。

1.1遺傳參數估計

從統計學上講,遺傳參數的估計可歸結為方差或協方差組分估計。從親子回歸、同胞分析到方差分析法;到了20世紀50年代,C R Henderson提出了針對非均衡資料的Henderson方法Ⅰ、Ⅱ和Ⅲ;之后出現了極大似然法約束極大似然法、最小范數二次無偏估計法和最小方差二次無偏估計法以及貝葉斯估計等方法。目前,約束最大似然法是世界各國育種學家采用的主要方法。

1.2育種值估計

畜禽遺傳評定即評估畜禽種用價值的高低,是畜禽育種工作的中心任務。畜禽種用價值的高低是用育種值來衡量的,影響數量性狀表型值的是微效多基因的加性效應值(A)、等位基因之間的顯性效應值(D)和非等位基因間的上位效應值(I)。其中,只有基因的加性效應值即育種值能夠穩定的遺傳給后代,但是育種值不能直接測量,只能使用一定的統計學方法通過表型值對其間接加以估計,所以遺傳評定的主要工作就是對育種值的估計。畜禽的估計育種值是選擇種畜的主要依據,育種值估計的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畜禽育種效果的好壞。用于育種值估計的方法概括起來主要有選擇指數法、群體比較法和混合線性模型法。

2.分子數量遺傳學與動物育種

分子數量遺傳學是分子生物技術與數量遺傳學相結合的一門發展中的新的交叉學科,目前仍屬于數量遺傳學范疇。現代分子生物技術的發展,使得從分子水平上研究數量性狀的基因成為可能。

2.1對QTL作出遺傳標記

目前對決定數量性狀的多基因還不能準確定位,但如果能找到一個可以識別的基因或基因組的DNA多態,或是一個染色體片段與這一目標性狀有密切的關聯,就可作為對目標性狀選擇的遺傳標記。遺傳標記還可應用于基因轉移、基因定位和基因作圖等研究。

2.2 QTL的分離和克隆

分子數量遺傳學的目標是要分離和克隆決定數量性狀的基因,研究其結構和功能,最終達到從分子水平上改良數量性狀的目的。雖然在理論上可以將分子生物學領域發展的各種基因克隆技術用于QTL,但是數量性狀的遺傳表達一般涉及多個基因座位。例如,奶牛的產奶量既受繁殖和泌乳的內分泌系統基因的控制,又受消化酶系統基因的控制,情況相當復雜,很難把這些基因一一分離和克隆。但也可以根據已有的知識,通過對候選基因的篩選找出一個或幾個對某個數量性狀有較大效應的QTL,就可以對這個QTL用一般的基因克隆方法進行克隆,作為數量性狀的一個重要基因來研究。例如,有資料報道豬的雌激素受體基因可影響產仔數。

3.動物育種方法前景

動物分子育種是依據分子數量遺傳學理論,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來改良畜禽品種的一門新型學科,是傳統的動物育種理論和方法的新發展。從目前發展狀況來看,它應包含兩方面內容:以基因組分析為基礎的標記輔助選擇和以轉基因技術為基礎的轉基因育種。由于動物分子育種是直接在水平上對性狀DNA的基因型進行選擇,因此其選種的準確性會大大提高;同時轉基因技術的應用還能根據人們的需求創造出一些非常規性的畜牧產品[7-8]。可以說,動物分子育種是動物遺傳育種學科發展的必然,它將是21世紀動物育種的一種重要方法,對21世紀世界畜牧業產生巨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俞英,張沅.畜禽遺傳評定方法的研究進展[J].遺傳.

[2]李善如.遺傳標記及其在動物育種中的應用[J].國外畜牧科技.

[3]吳常信.分子數量遺傳學與動物育種[J].遺傳.

[4]李寧,吳常信.動物分子育種:一門發展中的新型學科[J].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5]陳宏.現代生物技術與動物育種[J].黃牛雜志.

[6]盛志廉,陳瑤生.數量遺傳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

遺傳學在農業上的應用范文3

關鍵詞:遺傳學;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實踐

中圖分類號 Q3;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6-0175-05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of Genetics

Fan Lianmei1,2 et al.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Key Lab of Plant Biotechnology in Universities of Shandong,Qingdao 266109,China;2College of Horticulture/Qingdao Key Lab of Modern Agriculture Quality and Safety Engineering,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China )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teaching means and teaching methods had become more and more abundant.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network technology had built a new platform for the teaching process.The construction and effective use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directly influenced teaching effects.Using the network platform to carry on the genetics teaching not only improved the teaching efficiency,but also contributed to study independently and extensively for students.Many years of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shows that network teaching was one of the more useful methods of genetics teaching and had obvious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It could mak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formation electron and network,strengthened the sharing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romo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sign principles,content framework,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genetic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which provided a new way to explore the innovation mode of genetic theory teaching.

Key words:Genetics;Network;Teaching platform;Construction;Practice

z傳學是研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規律及其機理的科學,它的分支幾乎擴展到生物學的所有領域,是農學、園藝、植物保護、生物技術和植物科學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遺傳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研究方法,并力求對本學科中的一些主要問題,從個體水平、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結合上有較好的理解,以期對遺傳物質的本質、遺傳物質的傳遞和遺傳信息的表達有較為完整的認識,為進一步學習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基因工程等后續課程奠定基礎[1-3]。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整合教學資源,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實現上述教學目標,一直以來是任課教師不懈努力的方向[4-7]。

在遺傳學教學實踐中,開展立體互動的空間教育教學,是教育理念的創新和發展,也是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一個重要課題[8]。我們以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為契機,開發了基于的遺傳學網絡課程平臺。該教學平臺吸納了眾多的積極要素,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盡最大可能滿足不同學習者的要求。該課程的建設促進了遺傳學教學改革,實現了3個基本轉變:即以教為主轉變成以學為主,以課堂教學為主轉變成以課內外結合為主和以結果評價為主轉變為結果和過程相結合為主。從而使傳統媒體教學由單向播放轉變為信息反饋,由單一功能轉變為集成互動。加強了課堂容量和教學內容延伸,節約了教學資源。同時,兼備網絡課程交互式特點,促進了師生互動,節約了教學成本,提高了教學效果。實踐證明,遺傳學網絡課程建設與應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鍛煉并培養了學生自覺學習、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了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 遺傳學網絡課程的基本特征和建設的必要性

1.1 遺傳學網絡課程的基本特征 遺傳學網絡課程就是通過網絡表現該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遺傳學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其中網絡教學支撐環境特指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工具、教學資源以及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實施的教學活動。遺傳學網絡課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協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其內涵與形式在特征描述時有較大的差異,但在建設時可抽象出網絡課程的核心構成要素。這些核心構成要素體現在網絡課程設計、資源開發模式與質量保證措施等方面。其中網絡課程設計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腳本語言的質量,而且必須遵循網絡課程種類特點和教學的本質要求。

1.2 遺傳學網絡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遺傳學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已經從生命個體向群體、細胞、染色體、基因等宏觀和微觀層次縱深發展,形成了許多諸如群體遺傳學、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數量遺傳學、基因組學和生物信息學等學科分支,其內涵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內容上講,遺傳學容易得到學生的關注,也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但是,遺傳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且內容具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學生在學習中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9-10]。因此,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教學手段,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可以最大化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此外,遺傳學網絡課程建設必須要考慮內容延展性,并在交錯的知識網絡中首要突出遺傳學教學內容和基本特征。

2 遺傳學網絡課程的設計原則

遺傳學網絡課程在建設之前,必須充分了解教學目標、學習者特征、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學習情境創設、教學媒體選擇與教W資源的集成設計、教學評價與反饋等內容;必須考慮學生的主體參與性,網絡課程內容的價值性、交互控制性及其教育實踐性;根據網絡教育的資源共享、時空不限和多向互動等基本特點,以教育改革為宗旨,以異步學習為基礎,以多元載體為環境進而制定課程的設計策略。

2.1 實用性原則 遺傳學網絡課程使用者主要是任課教師和學生,網絡課程開發的首要原則是其實用性,所以樸實的界面、快捷的鏈接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必不可少的。大量研究表明,學生用在學習任務上的時間是影響在線教學質量的核心因素[11]。如何吸引學生參與網絡學習過程,一直是網絡課程設計的核心問題。在界面設計和課件制作上,不能過于“花哨”,否則不但不會起到提示的作用,還會極大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最終影響教學效果;在內容上,遺傳學課件需要根據開課專業、教學大綱和教學思路精心準備,切忌全搬套用網上現有的課件內容,這樣任課教師授課時才能得心應手,提高教學效率;對學生而言,才能保證所授知識的系統性和流暢性。在課程開發之前,教師應采取多種方式收集相關動畫、視頻及圖片素材,如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結構、DNA和RNA的自我復制過程、蛋白質的合成、細菌4種擬有性生殖方式(轉化、接合、性導和轉導)的區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各時期主要特點等。這些資料的有效利用,很大程度提高了網絡課程的新穎性、藝術性和實用性。

2.2 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目前,一些高校精品課程網站的建設為了響應國家政策,缺乏利用精品課程網絡資源的內在動力。雖然一直在進行網站開發,但未能真正投入課堂教學。那么,遺傳學網絡課程的建設要充分考慮其在教學過程中的適用性,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開發設計,以多元化形式向學生提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現象、觀點、數據和資料,適當地留出空間讓學習發揮自由思維活動,才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并減少網絡學習給學習者可能帶來的情感缺失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協作學習的動力和成效。遺傳學網絡課程的設計要避免以教為主,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動力,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學生可以進入遺傳學網絡課程網站,瀏覽相關公告,學習相關的視頻課程和下載學習資料。這種模式可突出學生異步學習的優勢,有助于學生自學,很大程度彌補同步學習的缺憾與不足。網絡課程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習時間成本,盡量為學習者創造便利的學習條件。例如,矚目的導航菜單,簡單有效的鏈接和交互界面的差異可使學生很方便地找到需要的信息;在內容上,形成基礎知識與拓展知識相結合,層層深入的風格;在PPT課件設計時,首先利用幻燈片母版對版面風格進行定義,不僅提高制作效率,而且能保證課件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在制作時,把所搜集整理的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植物雙受精、DNA和RNA的分子結構、DNA復制、轉錄和翻譯等圖片和動畫資源精美地穿插在頁面和課件中,使復雜的遺傳學問題更加直觀生動,有助于學生對遺傳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3 開放性原則 遺傳學網絡課程應有多個學習起點和多條學習路徑,在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和教學活動等方面都是開放的。學生可及時了解課程的更新狀況和遺傳學最新資訊,下載教學資料,也便于學生進行同步和異步學習。學習者對課程內容的了解或對知識的掌握應從多層次、多角度入手。考慮到學習者歸屬感和成就感,激發其積極參與課程建設的興趣,在設計時還要為其創建一個開放性的學習氛圍。一是通過嵌入電子公告牌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BBS),任課教師既可及時公告,學生也可適時反饋對課程的建議和要求。二是通過網上答疑模塊,學生可在線或離線與教師提進行交流和咨詢。學生學習和提問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既在虛擬課堂上拉近了師生距離,也提高了網絡運行的時效性,使問題及時得到處理,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12]。

2.4 情境性原則 遺傳學網絡課程的目的要給學生搭建一個學習家園,為學生提供和顯示與其生活相類似的或真實的情境,它可以沒有固定的教室、教師、黑板和粉筆,學生可在虛擬的教室環境中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遺傳學教學可以發生在面對面、網絡同步和網絡異步等多種交互場景中,特別是網絡課程平臺的建設徹底改變了教學必須發生在教室里的一位教授和一組學生之間的基本假設。通過高質量的遺傳學網絡課程建設,學生經過注冊參與師生互動,并養成課堂之外利用該平臺進行自主和高效學習的習慣。

3 遺傳學網絡課程的基本構架

我校遺傳學經過校級多媒體課程和省級精品課程立項逐步得到完善。在課程設計時就對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進行剖析,注重了情境的創設和各類教學資源的整合,強調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思路,明確了課程使用對象和屬性。課程主要服務于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既不能開發成大型綜合網站,又要突出網絡課程基本特點。

在主體結構方面,遺傳學網絡課程分為教師主導區和師生互動區兩大部分。教師主導區主要包括: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授課計劃、PPT課件、媒體資料、參考資料、課程導航等模塊。師生互動區則包括:通知公告、網上答疑、討論區、模擬習題和在線作業等。教學內容通過文本、圖片、Flas、PPT和媒體視頻等呈現,并有序地編排在各主要模塊中(圖1A、B)。

在課程的維護和應用方面,遺傳學網絡課程又分為若干基本模塊,分別為管理員和用戶所有,并賦予不同的職責與功能(圖2)。例如,服務管理模塊,主要為用戶提供應用指南,包括網絡課程開發應用環境和站點地圖;安全管理模塊主要防止SQL注入和登錄口令盜取,者采用字符過濾模式,后者采用MD5加密。

在教學策略方面,遺傳學網絡課程又可劃分教學內容模塊組和教學活動模塊組。教學內容模塊組用來顯示具體課程相關信息與課程內容,包括課程簡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目標、電子教材、網絡課件、授課教案、課堂錄像和教師介紹9個功能模塊。教學活動模塊組包括實驗指導、作業習題、在線測試、評價反饋、教學博客、分組討論、實時交流、學生空間、成果展示、相關資源和聯系我們等11個功能模塊。例如,在相關資源中,可為學生提供遺傳學相關的國內外網站。如介紹遺傳學各知識點的孟德爾網站(http://)、在線人類孟德爾遺傳數據庫(http://ncbi.nlm.gov/omim/)、DNA數據庫網站http://ncbi.nlm.nih.gov/Genbank/Genbank(美國)和http:///embl-heidelberg.de/EMBL(歐洲)以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的網站等。

在授課內容方面,遺傳學網絡課程必須以清晰的主線進行搜集、整理和分類。遺傳學是一門具有百余年發展歷史的經典學科,過去的研究和發展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其內容的信息量較為龐大。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最新發展,知識點不斷更新,內容日益增加,教材越來越厚。課堂教學應該以遺傳的染色體理論結合遺傳學三大規律為主線,為學生勾畫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讓學生理解遺傳學的內涵和外延,使其課后能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來進行主動性學習[13]。為適應遺傳學學科發展,遺傳學網絡課程的內容設計必須以清晰的脈絡展現給學生。遺傳學主要包括遺傳信息的傳遞、遺傳信息的儲存、遺傳信息的讀取和復制、遺傳信息的變異與進化4個模塊。在教學資源整理時按照上述模塊涵蓋內容進行分類和應用,也可以按照章節順次整理應用。

4 遺傳學網絡課程開發程序及腳本語言的準備

4.1 遺傳學網絡課程開發程序 使用 2.0 作為程序實現的主軸開發的遺傳學網絡課程,需要借助SQL Server 2005作為后臺數據庫。開發環境為Visual Studio 2005。使用Dreamweaver、Photoshop以及Flash做后期的頁面美化工作。遺傳學網絡課程核心管理系統以三層架構設計,包括數據訪問層、業務邏輯層和表示層,各自實現并相互調用。數據訪問類文件放在DAL文件夾下,類中包括查詢方法、插入方法、刪除方法和更新方法[14];業務邏輯類文件放在BLL文件夾下,對每個表建立一個業務邏輯類,其中可通過調用數據訪問方法來實現對應功能;表示層設計可根據學生需要自由發揮,核心技術是調用業務邏輯層中的類,實現相應功能。與傳統靜態網絡課程一個顯著的不同點是開發者不必在乎服務器的遠近,只要在主頁以管理員身份登錄就可以從后臺進行維護、管理和更新,并且在開發過程中借助IIS服務器在本機進行運行和調試。

4.2 腳本語言的準備 基于程序的動態網絡課程的開發離不開HTML、CSS、JavaScript腳本語言的結合使用,也包括程序自帶的控件,如GridView、DetailsView、TreeView、Wizard在功能模塊中的應用。例如,傳統網絡課程下拉菜單用Framwork制作,采用熱區方法實現超級鏈接,代碼非常冗余,而用CSS則只需在頁面與var _userid = '';var _siteid =669;var _istoken = 1;var _model = 'Model03'; WebPageSpeed =328; UrchinTrack();嵌入一段代碼(圖3),并在與之間用語句定義菜單的風格。此外,由于網絡課程主頁內容較多,為了節省頁面空間,使頁面整潔,也可以采用滑動門代碼,在同一區域顯示不同超鏈接內容;通過CSS規范頁面風格,包括字體、字號、顏色和行間距等,而不必每一個頁面重新定義,大大提高了網絡課程的開發效率;通過GridView模塊也可實現圖文的精確排版。

5 遺傳學網絡課程的封裝、調試、及維護管理

在腳本準備充分后,下一步工作就是網絡課程的封裝,此時在建立超鏈接時,文件的絕對路徑和相對路徑尤為重要,通常選擇相對路徑,這樣避免因服務器盤符不同,而找不到頁面文件或者圖片等,例如,當前頁面需要顯示bg.jpg背景圖片,則在相應位置插入代碼:,瀏覽時鼠標點擊該頁的超鏈接時,頁面就會自動加載根目錄/img文件夾中的bg.jpg圖片。此時,訪問不受網絡課程文件所在服務器盤符的影。在后臺建立各級目錄,分別裝載程序文件和教學資料,用Dreamweaver打開index.asp文件,以相對路徑完成各級鏈接,用IIS服務器在本機運行并調試,出現問題則進一步完善,運行無誤即可。平時維護管理主要是教師以管理員身份登錄在后成,后臺管理內容主要包括公告管理、作業管理、課程管理、試題管理和答疑管理等。

6 結語

20世紀末以來,以數字化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帶動了信息化教育的進步,也營造了信息時代培養創新人才的嶄新教學環境。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即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整合)通常有2種途徑:一種是通過多媒體課件,另一種是通過網絡課程。比較而言,后者根據教學設計要求能承載豐富的信息,憑借其強大的交互性,如人機交互、師生交互、生生交互等多重交互手段,為學習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15]。遺傳學網絡課程根據“學教并重”新型教學設計,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使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從該網絡課堂獲得大量學習資料,及時與教師溝通和交流,對學生預習、學習和復習起到重要的作用。我校遺傳學網絡課程平臺運行以來,教學效果獲得了很大的提升,學生評教指數提高5.32%。遺傳學網絡課程避免了教材、教案、課程實錄以及其他教學資料的簡單上傳和羅列,而是充分體現任課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需要,把遺傳學知識信息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工及應用;該課程以提升質量為基點,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標,面向授課對象,尊重不同學習者的學習風格,滿足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求進行開發設計。

作為輔助教學手段,遺傳學網絡課程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不斷更新和完善,并與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融合,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才能更好地促進遺傳學教學效果的提高[16]。只有加強維護和更新,才能保持課程的生命力,使課程的使用效益得到充分發揮,使教學平臺的運用得到優化。網絡課程建設的核心目標是應用,課程的流暢運行、教學資源的及時更新和網站建設的優劣將直接關系到其最終目標的實現。而網絡課程建設是一項需要不斷優化完善的系統工程,經過統籌管理、整合資源、學生積極參與、師生共建等多種途徑來提高網絡教學質量。只有在建設和應用中不斷實踐,努力改革和嘗試,并積極借鑒和吸納國內外優秀課程的教學資源和基本經驗,才能不斷提升網絡課程的品質、內涵與實用性,才能發揮網絡課程最大的作用,進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慶昌.遺傳學(第三版)[M].科學出版社,2015.

[2]朱軍.遺傳學(第三版)[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3]趙壽元,喬守怡.現代遺傳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肖建富,石春海.激發學生對遺傳學實驗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探索[J].遺傳,2014,36(2):181-187.

[5]石春海,肖建富,吳建國.構建優質教學體系,促進《遺傳學》精品教育[J].遺傳,2013,35(1):101-106.

[6]梁亮,梁世倩,秦鴻雁,等.利用文獻精讀教學新模式優化遺傳學教學[J].遺傳,2015,37(6):599-604.

[7]邢萬金,莫日根,蘇慧敏.生物學教學中研究型教學方法與內容的探索[J].遺傳,2014,36(7):732-738.

[8]李雅軒,張飛雄,趙昕,等.利用網絡平臺輔助遺傳學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遺傳,2010,32(4):393-396.

[9]邵曉明.網絡課程教學方法思考[J].繼續教育研究,2009,4:37-39.

[10]張羽.生物教育專業《遺傳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遺傳,2008,30(2):246-250.

[11][美]比爾?佩爾茨著,郭譯.我的網上教學三原則[J].開放教育研究,2007,(1):30.

[12]張政.七年制醫學遺傳學網絡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4):321-323.

[13]羅培高.重視經典遺傳學知識體系構建和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遺傳,2010,32(4):404-408.

[14]楊亞菁.以項目實踐為導向的課程層次化教學研究[J],軟件導刊,2016,15(1):186-187

[15]陳思銘,劉長鳳.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應用研究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4,12:113-116.

遺傳學在農業上的應用范文4

主干課程;生物學

生物,無處不在

“當白衣天使給你服用抗生素類藥物,使你很快恢復了健康時,你得感謝微生物給你帶來的福音,因為抗生素是微生物的‘奉獻’。”最初是在微生物課本中看到這段文字的,它告訴我生物就在身邊,生物與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密不可分。其實細細想來,何止是微生物。在我們豐富多姿的大千世界中,生物的種類成千上萬,甚至自詡聰明智慧如你我的人類不也是一種生物。

生物科學專業屬于理學大類下的生物科學類,畢業授予理學學位。其專業課程包括:動物學、植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等。生物科學之下也有不同的專業發展方向,如動物生理學(Animal Physiology)研究生物機體的正常功能活動及其產生機制,以人體和哺乳動物生理學原理為主要內容;生化及分子生物學(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主要研究生命現象的化學本質,它在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的本質,即研究生物體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及其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遺傳學(Genetics)主要研究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研究內容包括遺傳物質的結構、功能與變異,遺傳物質的傳遞、遺傳信息的表達與調控等諸多方面;微生物學(Microbiology)掌握微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了解微生物在工業、農業、醫藥、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實際應用以及微生物學在發展中的作用。

自然科學的前沿領域

生物科學既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學科,又是當今蓬勃發展的熱門學科。在科技迅猛發展的21世紀,生物科學正從分子、細胞、個體和群體等不同層次上綜合運用現代技術,系統地研究生命的奧秘。作為自然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生物科學正成為發展最快、應用前景最廠的學科之一,其研究成果為人類的健康與發展乃至整個世界的發展與變革帶來了深遠影響。本專業培養綜合素質高、基礎知識寬、創新能力強,具有相關農業知識的生命科學研究型人才。學生需要在大學期間加強生命科學的基礎理論學習,及時了解學科的最新進展,注重科研訓練和實踐教育,大力培養科研素養和創新精神,熟練掌握現代生物科學研究的基本技能和技術。

生物科學專業有師范類與非師范類之分,而筆者所在學校的生物科學專業即為師范類。師范類生物科學專業旨在培養掌握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實驗技能,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以及教育工作者。鑒于其與非師范專業不同的培養目標,在大學本科的實際教學中,師范類生物科學專業還會開設基礎心理學、學校教育學和生物教學論等與教學有關的課程,以加強學生對教師這一職業的認知,從而為學生入職做好鋪墊。除此之外,老師從重點講解與舉例方向性、差異性的拓展等方面,對于講課內容也會有針對性的調整,以適應不同方向學生的發展需求。

“生科人”,就業需努力

與偏重實踐的生物技術專業相比,生物科學的學習內容更重理論,因此,本專業很多學生在本科畢業后選擇了讀研繼續深造。除此以外,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也有很多選擇了從事教育行業。不過,生物科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經常會有“高不成、低不就”之感。一方面,好的科研、企業單位是理想的擇業對象,可是其要求自然也比較高,本科生的競爭優勢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基層單位就業容易,可是條件差,發展也不太理想。對于求職者來說,文憑其實只是一小方面,招聘單位對文憑作出規定,無非也是希望應聘者有更高的專業能力。所以說,專業知識強、能力過硬才是最重要的條件,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鍛煉、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也是增強競爭優勢的方法。

擁有生物科學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內蒙古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西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寧夏大學、福建農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魯東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失學、中山大學、西華師范大學、山西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湖北大學、四川大學、延安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

水產養殖學:“水產”不水 鄒林虎

主干課程:生物學、環境科學、水產學

水產養殖,不只是養殖水產

2008年,伴隨著5·12地震帶來的恐慌,我秉燭夜讀,取得最終的勝利。像中國健兒在奧運賽場上勇奪金牌一樣,那年,我收到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編者注:作者本科就讀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后考入中國科學院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水產養殖學專業的錄取通知書。殘奧會開幕了,我的大學生涯也拉開了序幕。

也許很多同學會問,水產養殖學專業是教養魚呢還是養蝦呢?那你就對水產養殖學專業的理解太狹隘了。水產養殖學專業旨在培養學生具有生物學、水產動植物養殖及水產動植物疾病診斷、防治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實踐的基本技能,能從事水生動植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與保護、經濟動植物的增養殖、疾病防治及相關領域的科研、教學、技術服務及經營管理等工作。主要學習生物科學、水域生態學、水環境科學、水生生物技術以及水產動物生產、水產品加工與貿易和水生資源開發和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通過四年大學的專業學習,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水產經濟動植物生產、水產飼料生產、水生生物病害檢測與控制、水域環境監測、水產資源開發、水產品加工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與“水產品”打交道的專業

在此之后,魚類增養殖學、海水貝類增養殖學、水產動物病害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等專業課程也粉墨登場。大三、開始,本專業的課程涉及到更多方面,如動物遺傳學、水產動物育種學、水環境化學、養殖水域生態學、分子生物學、水產品加工工藝學等。不過,隨著學習的逐漸深入,我們也越來越覺得這些課似乎和水產養殖學專業沒多大關系。

將近一年的實驗室生活,我們才開始真正明白國家設立水產養殖學專業并不僅僅是為了培養漁民,更是為了解決水產養殖上的難題。比如養殖品種的培育、營養優化、病害防治、產業鏈整合等。同時,水產養殖學是生命學科的一個分支,它所學習的內容如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等在生命科學中也是通用的。

水產養殖學專業課程的學習其實有很多趣味,比如水生觀賞動物養殖學的理論學習讓我們了解了水生觀賞動物養殖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水生觀賞動物的主要種類。實踐中,我們在水族市場調研各種水生觀賞動物的市價,在海洋世界里參觀名貴品種和水族器材,并且在學院的資金支持下,進行水族箱的設計比賽。

守衛水域世界

四年的時間轉瞬即逝,我們這個小家庭的成員也將奔向祖國各地開始新的生活了。他們的歸宿如何呢?有的同學進入各大高校繼續讀研深造,有的同學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的水生生物生產、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水生生物資源保護與開發、水域生態環境監測與保護及相關領域從事教學與科研、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和技術推廣等工作,大家分布在祖國的各個角落。當然。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學生也可以選擇自主創業,比如培育像七彩神仙魚、金龍魚、銀龍魚等名貴品種。大家都明白,物以稀為貴,之所以名貴不僅因為這些品種的外觀光彩照人,更因為目前還沒有完善的人工繁殖技術,這就需要更多的水產養殖學專業的學子發揮專業所長。

擁有水產養殖學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中國海洋大學、寧波大學、天津農學院,大連水產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海南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淮海工學院、集美大學。

生物工程:生命通往應用的橋梁 李佳麗

主干課程:生物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生物與工程的契合

生物工程是以生命科學為基礎,利用生物體系(組織、細胞及其組分)和工程原理,提供商品性和社會的綜合性科學技術體系。廣泛應用于功能食品開發、生物制藥、農產品綜合利用等領域,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新興產業的形成。生物工程是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基礎,是從實驗室研究通向大規模生產的橋梁。在這一科技下,生物工程專業應運而生。

生物工程專業通過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培養出具備生命科學基本理論和系統的生物技術基本理論、基本技能,掌握生物與化學實驗基本技能,從而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等領域的生產企業及事業、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實驗室與社會接軌

學習生物工程要求理論與實踐的交替,包括不同領域的實驗操作。比如: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實驗、生物化學實驗、酶工程實驗等。讓學生盡可能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和認識化學反應。在四年的大學生涯中,學生將會接觸到如下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化分離、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發育生物學、酶工程、遺傳學、化學基礎實驗、生物工程基礎及專業實驗等。

生物工程屬于綜合交叉發展學科,且與應用有緊密的結合,國外很多著名大學都很注重其發展,相比國內該專業的現狀,出國深造對于以后發展更有利。生物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在醫藥、食品、環保、商檢等部門中從事生物產品的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生產管理及產品性能檢測分析等工作及教學部門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理性對待專業前景

如今,生物工程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涵蓋了農業、工業、醫學、藥物學、能源、環保、冶金、化工原料、動植物、凈化等各個領域。它對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和生活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為世界面臨的資源、環境和人類健康等問題的解決提供美好的前景,生物工程專業也將日益壯大。

不過,本專業本科生直接從事科研方面工作的可能性不大,根據筆者經歷,本專業大部分同學選擇繼續讀研,直接就業的同學較少。原因是生物工程專業本科四年的學習不足以滿足社會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大家希望能繼續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與專業能力,掌握更多先進的專業技術。并且,生物工程專業各高校的教學水平與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如果有意愿就讀該專業的,大家一定要謹慎選擇院校。

擁有生物工程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重慶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大連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沈陽藥科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湖北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貴陽學院、湖南科技學院、大連民族學院、淮陰工學院、宜春學院、山東輕工業學院、四川理工學院、合肥學院、石家莊學院。

動物科學:畜牧人的搖籃 杜拜倫

主干課程:生物學、動物遺傳育種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學

向未來新興產業轉變

動物科學專業是生命科學的重要分支。它的基本任務是在認識和掌握動物遺傳變異、生長發育、消化繁殖等生命規律的基礎上,為人類提供質優量多的動物產品。動物科學旨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高檔肉類飲食需求,主要進行動物營養與飼料、飼料資源開發、飼料配方與飼料工藝設計,以及飼料魚飼養企業管理的研究。通過對大量的動物實驗和畜禽生產實踐,將了解兔子、禽類、牛、豬、羊的動物生理特點和生活習性,并學習對其進行飼養管理、幫助他們繁殖后代等的科學方法。

隨著動物基因組計劃的全面啟動和階段成果的取得,動物科學已深入到基因層面認識動物的遺傳、發育、繁殖和代謝的調控規律。分子與細胞工程技術已逐步成為畜禽新品種培育、良種快速擴繁、動物營養飼料的重要手段。動物科學專業除面向傳統的優質畜禽產品生產外,從事動物生物技術新興產業將是其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重要方向。

掌握核心技術

顧名思義,動物科學專業學習的課程也與動物密不可分,大學四年需要學習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畜牧微生物學、動物遺傳學、動物營養學、飼料學、生物統計學、飼料分析技術、動物繁殖學、動物環境衛生與畜舍建筑學、畜牧生產系統、動物育種學、群體遺傳學、數量遺傳學、細胞遺傳學、生化遺傳學、分子遺傳學、配合飼料工藝原理與技術、企業管理學、反芻動物營養、豬營養、家禽營養、魚蝦動物營養等。動物科學專業學生在畢業時需要具備豐厚的生命科學、動物生理生化、飼料工程、環境工程科學等基礎,掌握動物產品高效安全生產與質量控制、動物生長發育規律、營養調控等理論與技術,成為能夠從事動物科學教學與科研工作,勝任動物遺傳資源開發與利用、特色動物產品開發、生態農業建設的科研與管理,從事高新技術研究與推廣的高級專業人才。作為新一代“畜牧人”,在目前食品安全問題嚴峻的背景下,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數量的提升,更是質量的提升。我們的研究對象也從最初的陸生動物擴展到目前的水生動物。

發展中的“潛力股”

隨著科技的進步,動物科學的研究領域在范圍上已從傳統的畜牧業擴展到了水產動物、珍禽異獸、伴侶動物、觀賞動物的飼養、育種繁殖、產品加工等各個領域;在研究深度上已從動物整體水平、細胞水平和亞細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使得人們可以在基因水平上認識動物遺傳、發育、繁殖、代謝的規律。克隆動物、轉基因動物的成功育成表明,動物科學是21世紀生命科學中最富有挑戰性和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之一。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以到農業部、國家檢疫局等各級部委及相關機構、國內外著名上市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產企業從事管理、技術總監、教學、科研和產品開發等工作。近3年有代表性的就業單位有:農業部、國家檢疫局、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糧集團、首都農業集團等。

遺傳學在農業上的應用范文5

關鍵詞: 遺傳學 有限課時 遺傳學史 視頻輔助 人文素養

遺傳學是多門生命科學課程的專業基礎課,也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遺傳學教材中每一章都是遺傳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內容豐富,發展非常快。但是隨著高校教育教學的改革,遺傳學理論課的教學時數被不斷壓縮,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提高遺傳學教學質量是一個普遍的難題。通過多年的《遺傳學》教學體會,我總結出在《遺傳學》教學中注重以下幾方面可以顯著增強教學效果。

1.把遺傳學理論的來龍去脈、歷史沿革以故事的方式講出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一門學科的發展史都是教科書里輕描淡寫的部分,但這部分其實最容易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1]—[3]。經典遺傳學中孟德爾和摩爾根的工作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都有講解,但是在大學遺傳學教學中重溫這部分內容時,要采取新的思路。可以讓學生拋開自己現有的遺傳學知識,完全把自己置身于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體會孟德爾和摩爾根在遇到一些實驗結果時怎樣選取角度切入去理解當時抽象的基因,如何處理自己的實驗結果,如何去設計驗證實驗。對遺傳學每一個重要理論,都講清楚其提出的背景、發展的脈絡,這樣可以激發學生投身科學的熱情,讓學生明白沒有一個理論是橫空出世,都是經過充分鋪墊的;也沒有一個理論是絕對正確的,都是在發展中的,都是有成立的條件的。

2.重視提問和習題在遺傳學教學中的作用。

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提問與習題是重要的環節。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都貫穿提問和討論環節。提問的問題除了《遺傳學輔導及習題集》上的內容、歷屆考研相關題目,還可以設計很多開放性的題目及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如:你是否贊成克隆人?你是否支持轉基因食品?等等。鼓勵學生發表各自不同的見解,形成熱烈的課堂氣氛。

最好在每節課的開始都提幾個問題,給大家時間思考,這樣提問會取得很好的效果。每節課都拿出10—15分鐘解幾道代表性的習題,針對學生解題過程中的問題講解知識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指導學生閱讀相關參考書、觀看相關視頻材料。

要想對遺傳學有全面深入的把握,僅憑教材和有限的課時是遠遠不夠的。在每節課最后,除了給學生留必要的習題,還可以給學生列出參考書目和視頻清單。比如,遺傳與進化密不可分,可布置學生課下觀看2009年英國為紀念達爾文誕辰200周年拍的電影Creation(造物弄人)和BBC拍的紀錄片Did Darwin Kill God?(達爾文殺死了上帝嗎?),也建議學生從圖書館借閱《物種起源》,真正全面了解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了解其對世界各個層面的影響。在隨后的課堂上,可以就同學閱讀的書目、收看的視頻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對問題有自己的見解,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通過這兩部片子觀影后的討論,學生充分了解到達爾文在當時時代背景下提出進化論所需要的勇氣和付出的犧牲,也明白進化論和有神論并不是對立的,進化論不應該出于政治的需要而放在《圣經》的對立面來誤導民眾。甚至大家通過學習進一步認識了《圣經》,從而理性地看待這部宗教經典中歷史真實的部分和神話傳說的部分。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得師生都對進化論與有神論之間的復雜關系及歷史變遷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相信在對理工科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上,這種教學方式是有積極意義的[4]—[5]。

4.進行滲透式雙語教學,采用靈活多變教學手段。

為了讓學生有能力閱讀遺傳學相關英文書籍和論文,課件和板書都可以按照雙語教學方式進行,提高對專業英文詞匯的要求,并在考試中有一定程度的體現。

教學手段上還是基于多媒體教學,但是盡可能博采眾長,學習一些重點院校的課件,查閱多本參考書,在教學課件里采用豐富生動的圖片。另外,可精選部分視頻內容,如Discovery相關紀錄片穿插在課堂教學中。也可向學生推薦大量課后學習的視頻資料,如The Private Life of Plants5集內容,如網易上世界知名學府的精彩公開課。

5.教導學生客觀地認識遺傳病,樹立健康的婚戀觀,善良寬容為人,珍愛自己。

《遺傳學》在所有的生命科學課程里具有特殊性,它絕不僅僅是一門課,更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幸福與社會的和諧及可持續發展。

在這門課程里,會討論多種遺傳病,詳細了解其病因和遺傳情況。對于即將面臨婚戀問題的大學生,尤其具有重要意義。每次講到人23對染色體有30億個堿基對、3萬個基因的時候,都會強調沒有一個人的基因會是十全十美的,只不過我們的不良基因經常是處于隱性狀態而已。因此,我們每個健康的坐在課程里聽課的同學都應該懷著感恩之心,生而健康這是一種幸運。更何況我們每個人誕生的概率是幾億分之一,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而不可替代的,都是一個生命奇跡。《遺傳學》讓同學們由此更加明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遭遇任何困難挫折都不能放棄。《遺傳學》也讓大家明白為何不能近親結婚,因為近親結婚會大幅度提高隱性基因純合的幾率而使后代不健康。相反,地域越遠、親緣關系越遠的結合往往可以優生。

通過廣泛學習讓學生認識到多種疾病的病因和遺傳學基礎,提醒大家要認真對待婚檢,注意雙方的遺傳病史,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努力避免一切可能致使孩子不健康的因素。這是家庭幸福、社會安定的保證。另外,對經過各種努力之后仍然出現的小概率不健康孩子,期望大家懷有仁愛之心,尊重生命。特別教育學生對各種遺傳疾病患者,都不能抱有歧視之心,明白健康人常常只是更幸運而已。每個來到這世界的人,哪怕是殘缺的,都有生存和被人尊重的權力。講到這個話題,可推薦學生看美國電影《不存在的女兒》,電影講述了一個狠心拋棄了患有21三體先天愚型女兒的父親沒有因此而輕松,18年里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而那個被拋棄的女兒在養母的呵護和疼愛中成長為一個充滿陽光的愛笑的姑娘,雖然智力低下。也可給學生看BBC的一些視頻,看那些患有先天侏儒癥的人如何開自己的運動會,如何快樂著自己的快樂;兩個患侏儒癥的夫妻如何在醫生的幫助下生下了那個概率只有25%的健康孩子。還有,如今堪稱世界第一球星的阿根廷人梅西如何從一個先天生長素分泌不足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巨星的。在遺傳、變異與環境關系的討論中,美國女孩兒莉絲·默里雖然父母吸毒,自己流落街頭,卻以巨大的勇氣和不屈的意志考進哈佛的故事是對學生最好的勵志教育。

學生在《遺傳學》課堂上可以獲得很多,絕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遺傳學》能夠成為使學生終身受益的一門課。

參考文獻:

[1]遺傳學史在課堂教學創新素質培養中的作用.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4):13539-13541.

[2]遺傳學史在遺傳學教學中的作用.遺傳,2006,28,(8):989-992.

[3]遺傳學教學中遺傳學史及科學方法論的教育.生物學通報,2004,39,(7):40-42.

遺傳學在農業上的應用范文6

關鍵詞:大豆;SSR;遺傳圖譜

大豆遺傳圖譜是大豆遺傳研究和基因連鎖分析的重要工具,現在世界上已有幾十張大豆遺傳方面的圖譜,圖譜的形式大多以 RFLP 和 SSR 分子標記技術構建完成。國外公認的大豆遺傳圖譜有 3 張,而且被整合到一起成為“公共圖譜”。在公共圖譜上,共有 1 423 個標記,包括 689個 RFLP 標記、606 個 SSR 標記、10 個 AFLP 標記、10 個同工酶標記和 26 個經典遺傳學標記[1]。大豆遺傳圖譜相關報道國內外已廣有報道[2-9]。

本研究以黑龍江大豆品種合豐25作為母本,以加拿大大豆品種OAC Bayfield作為父本,利用雜交F2:6衍生144個RIL群體,采用SSR分子標記構建大豆遺傳圖譜。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本研究以合豐25作為母本,以加拿大大豆品種OAC Bayfield作為父本,雜交F2:6衍生144份RIL群體。

SSR引物463對,參照SoyBase網址(Http://129.186.26.94/)上的序列,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一部分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提供。

1.2 方法

1.2.1 群體種植和收獲

大豆資源材料和群體均種植、收獲于東北農業大學香坊農場,三次重復,2米行長。收獲后,大豆種子材料置4℃下保存。

1.2.2 大豆總DNA提取

在田間各群體采集等量葉片,-80℃下保存,采取CTAB法提取大豆DNA。

2 結論與分析

2.1SSR引物的篩選

根據對大豆公共遺傳連鎖圖譜的分析,本研究采用463對SSR引物對親本合豐25與OAC Bayfield進行檢測,共有107對引物表現良好多態性,多態率為23.11%(見圖1)。應用這些標記擴增RIL群體142個株系,帶型表現清晰。

圖1 部分SSR引物多態性篩選

Fig.1Screening SSR primers with polymorfhism between parents

2.2SSR PCR產物分析

將這107對多態性引物逐一在F2:6 RIL群體中進行擴增,所得產物經電泳后進行快速銀染檢測(圖2)。統計銀染的帶型并記錄數據。

圖2 Satt114在F6群體部分株系中擴增產物的電泳

Fig.2Satt114 Amplification in some plants ofF6 population

2.3 大豆SSR遺傳圖譜的構建與分析

應用在合豐25×Bayfield中分離的107對SSR標記共107個座位進行連鎖分析,得到一張包含20個連鎖群的遺傳圖譜(見圖3),其中包括103個SSR座位。如表所示,總長度為4842.8cM,標記間平均間距為45.11cM。每個連鎖群上的標記數在2~10個之間,長度在3.50~833.0 cM的范圍。平均距離最大的連鎖群為E,為172.7 cM,最小的連鎖群為B1,為1.75 cM,如表1所示。

圖3基于SSR標記的大豆分于遺傳圖譜

Fig.3Soybean molecular genetic map based on the SSR markers

表1 SSR標記在所建遺傳圖譜上的分布

Table1Distribution of SSR markers on the map

連鎖群

Linkage Group 長度

Lenth(cM) 標記數

No.of markers 平均距離

Average distance(cM)

A1 55.9 4 13.98

A2 297.1 8 37.14

B1 3.50 2 1.75

B2 34.0 2 17.00

C1 463.0 5 92.60

C2 485.3 8 60.66

D1a 121.3 7 17.33

D1b 833.0 10 83.30

D2 356.8 5 71.36

E 345.4 2 172.70

F 139.3 7 19.90

G 202.2 5 40.44

H 21.3 3 7.10

I 42.0 4 10.50

J 14.9 2 7.45

K 216.7 5 43.34

L 219.8 7 31.40

M 422.1 8 52.76

N 155.0 4 38.75

O 414.2 5 82.84

全長Full lenth(cM) 4842.8 103 45.11

3 討論和結論

本研究的遺傳圖譜構建,親本選擇黑龍江省當地栽培品種合豐25和加拿大品種Bayfield,親本選擇具有遠緣優勢,親本間具有足夠的DNA序列多態性。但是,本研究的親本組合,也具有缺點,F6代RIL群體有小部分沒有達到完全純合,這可能與親本間的差異過大,雜種染色體之間的配對和重組受到抑制,可能對遺傳圖譜構建造成一定影響。

共顯性的SSR標記對群體遺傳結構的評估是有效和可靠的,并且還可用來直接、有

效地評估育種策略方法[10]。SSR標記是單座位的[1],不存在多座位給人造成的迷惑現象,可以直觀地反映群體中該座位的分離情況。另外,對群體遺傳結構的正確評估需要覆蓋全基因組的足夠多的多態性座位,Keim等(1992)對大豆的群體及種質多樣性的研究表明,至少需要65個相對獨立的多態座位才能相對準確地評估其遺傳相似性。本研究采用了107個SSR標記構建一張大豆圖譜,足可以用來評估大豆群體的遺傳結構,可以利用該圖譜對大豆品質性狀進行 QTL 分析,并進一步開展分子輔助育種。

參考文獻:

[1] Cregan P B, Jarvik T, Bush A L , Shoemaker R C, Lark K G, Kahler A L, Kaya N, VanToai T T, Lohnes D G, Chung J, Specht J E. An integrated genetic linkage map of the soybean genome [J]. Crop Science,1999, 39(5): 1 464-1 490.

[2]Mansur LM, Orf J, LarkKG. Determiningthe linkage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to RFLPmarkers using extreme phenotypes of recombinant inbreds of soybean (Glycine maxL.Merr)[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3, 86:914-918.

[3]MansurLM, Orf JH, Chase K, et al. Genetic mapping of agronomic traitsusing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of soybean[J]. Crop Science, 1996, 36(5):1327-1336.

[4]Lark K G, Chase K, Adler F, et al. Interactions betwee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in soybean in which trait variation at one locus is conditional upon a specific allele at another[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5, 92:4656-4660.

[5]Keim P, Diers B W, Olson TC, et al. RFLP mapping in soybean: association between marker loci and phenotypes of recombinant variation in quantitative traits Inter [J]. Genetics, 1990, 126(3):735-742.

[6]陳慶山,張忠臣,劉春燕,等.應用Charleston×東農59重組自交系群體構建SSR大豆遺傳圖譜[J].中國農業利學,2005,38(7):1312-1316

Cheng Q S,Zhang Z C,Liu C Y, et al.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soybean genetic map using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of Chae\rleston × Dongnong594[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5(7):1312-1316

[7]劉峰,莊炳昌,張勁松,等.大豆遺傳圖譜的構建和分析.[J]遺傳學報,2000,27(11):1018-1026

Liu F, Zhuang B C, Zhang J S, Chen S Y.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soybean genetic map[J]. Acta Genetica Sinica, 2000, 27(11): 1 018-1 026.

[8]呂蓓,張麗霞,宛煌篙,等.用AFLP標記飽和大豆SSR遺傳連鎖圖[J].分子植物育種,2005,3(2):163-172

LV P,Zhang L X,Wan H G,et al. Saturating soybean SSR based genetic linkage map with AFLPmarkers[J]. Molecular Plant Breeding,2005,27(11):1018-1026

[9]吳曉雷,賀超英,王永軍,李書賀等.大豆遺傳圖譜的構建和分析[J].遺傳學報,2001,28(11):1051-10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网站视频免费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 欧美 日韩在线一区 | 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 高清 国产 日韩 欧美 | 五十路六十路 | 欧美日韩综合网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麻豆自拍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日韩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a | 亚洲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国产宾馆自拍 | 亚洲免费网站 |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看真人a一级毛片 | 在线观看欧美一区 | 日韩视频亚洲 | 日韩欧美在线第一页 | 伊人一级| 日韩电影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 | 欧美性xxxx|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不卡 | 国产精品日本 | 香蕉视频啪啪 | 日日碰日日摸日日澡视频播放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 | 日韩一道本 | 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 一道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男同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色图欧美自拍 | 亚洲视频在线观 | 亚洲 欧美 国产另类首页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