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fā)你的文章創(chuàng)作靈感,歡迎閱讀。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范文1

關鍵詞城市綠化植物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園林綠化病蟲害的防治中,應從城市環(huán)境的整體觀念出發(fā),樹立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充分發(fā)揮園林綠化獨特的作用,采用適合城市特點的有效方法,相互協調,合理使用和逐步減少化學藥劑;同時在設計、苗圃地、植物檢驗、綠化施工、后期養(yǎng)護等方面做好增強防治措施,使病蟲害防治經一部科學化、系統(tǒng)化。

園林樹木病蟲害的防治是保護園林綠地的重要措施。多年來,在園林綠化中,只重數量,忽視質量,植樹后缺乏正確的撫育管理,加之初期發(fā)生的林木病蟲害未能進行必要的監(jiān)測和防治,因而病蟲害發(fā)生的種類增多,危害加重。因此我們應該從規(guī)劃設計到園林綠地后期養(yǎng)護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園林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在現階段制定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對策時,應全面考慮生態(tài)平衡、社會安全、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許的為害范圍之內。基于此,我們的植保工作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yǎng)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協調各種防治方法。

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綜合治理就是通過協調而有計劃地運用各種策略,將有害生物的種群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這些措施應該是經濟有效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可以接受的。要達到上述要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從源頭上遏制病蟲害的發(fā)生

(一)把好植物檢疫關

在調入苗木和花卉時,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發(fā)現有害生物則要進行除害處理,嚴重者予以銷毀,防止新的病蟲害傳入,以免給園林綠化帶來更大的損失。

(二)搞好城市園林植物的種植規(guī)劃

在考慮城市美化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種,要注意長遠解決病蟲害問題。針對本地區(qū)發(fā)生嚴重的病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guī)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多選用鄉(xiāng)土樹種,合理引進外來樹種。

(三)合理間種可以有效的減少某些病蟲害的發(fā)生

懸鈴木是目前重要的行道樹中之一,但在不少地區(qū)刺蛾危害嚴重,雖屢用化學防治,卻難以控制。通過觀察,只要間種楝樹的,均未發(fā)現刺蛾危害。《本草綱目》記載:苦楝性寒,有小毒,殺蟲。現代科學研究發(fā)現,楝科植物中含有活性成分川楝素、印楝素以及多種提抽物。由于楝科的活性物質具有揮發(fā)性,所以有抵御刺蛾取食的作用,可以引起刺蛾離棄植物或拒絕取食。即使是老熟幼蟲,也不愿在此類樹干縫隙、枝椏或干基附近淺土層中結繭越冬。所以,合理間種可以有效地減少某些病蟲害的發(fā)生。

二、科學管理,綜合防治病蟲害

建立完整的城市綠化管理檔案

建立以各類綠地內樹種統(tǒng)計的檔案、行道樹樹種的統(tǒng)計檔案,全面掌握城市綠地的樹種分別情況,對每種植物每年病蟲害發(fā)生時間進行記錄,進行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采取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辦法,為病蟲害防治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達到防治的最佳效果。

(二)科學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fā)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差的應及時施肥、澆水、松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并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jié)植物養(yǎng)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于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huán)境條件。

利用植物物候期指示病蟲害的防治

園林植物病蟲的出現和發(fā)展,與環(huán)境條件休戚相關,它是以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為轉移的。由于園林病蟲害長期在一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下生活,形成了一定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它與寄主植物的生長發(fā)育相適應,所以寄主植物的物候期是查明害蟲生長發(fā)育變態(tài)過程的準繩,也是選擇最佳防治期的確定,而應以寄主植物或指示植物的物候期來指示,則更為準確而科學。

例如草坪的銹病:當溫度在20℃至30℃時,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尤其是葉片濕潤利于夏孢子的萌發(fā)和侵入。在我們這里,主要發(fā)生在低溫高濕的秋季,當炎熱的夏季一過,氣溫有所下降,加上空氣潮濕,病害會迅速發(fā)生。據觀察,當5厘米土層溫度達到24.5℃時,病菌就開始侵染,隨著溫度繼續(xù)下降,如果再有大量降雨,病害就迅速蔓延,幾天之內,草坪明顯枯黃。另外排水不良,夏季過多施用氮肥也會加重病害的發(fā)生。防治銹病最好的辦法是使用預防性殺菌劑。在發(fā)病初期,用20%的三銼酮乳油800倍液或75%的百菌液500倍液等殺菌劑進行預防。一般在草坪葉片保持干燥時噴藥效果好。噴藥次數主要根據藥劑殘效期長短而定,一般7至10天一次,要盡可能混合施用或交替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根據害蟲的生活習性,進行化學防治

目前,化學防治仍是控制病蟲害大發(fā)生和消滅蟲源基地的主要措施。我國化學防治面積占整個病蟲害防治面積的70%左右。在搞好預測預報的前提下,正確使用農藥適時進行防治,一般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國內常用的殺蟲劑有愛福丁、吡蟲啉、銳勁特、滅幼脲等;殺菌劑有百菌清、多菌靈、粉銹寧、托布津。主要施藥方法有噴霧、噴粉、熏蒸、拌種、放煙等。在生產中還開發(fā)了在樹干上用毒筆涂環(huán),捆扎毒繩或藥紙帶,往蛀孔中插毒簽或塞藥片,注射藥液,撒毒土或毒餌等簡單易行的施藥方法,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毒藥較低的農藥,如殺蟲脒、苯來特、托布津、溴氰菊酯等部分依靠進口。

物理防治

在生產上可利用一些害蟲的成蟲對燈光的趨性,設置黑光燈或高壓滅蟲燈誘殺成蟲。還可采取超聲波、熱處理、射線照射等方法處理種子和插條,消滅病原蟲或害蟲,如47~51℃溫水浸泡桐種根1小時,可防治泡桐叢枝病。我國北方利用松毛蟲下樹越冬習性,在松毛蟲春季上樹前在樹干上扎上塑料帶,可阻止越冬幼蟲上樹,減輕其危害。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防治園林病蟲害具有節(jié)省能源、防治成本較低、不污染環(huán)境、可以持久發(fā)揮控制效果等優(yōu)點。近十年來,生物防治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值得大力提倡。

微生物制劑

微生物殺蟲劑主要有白僵菌、蘇云金桿菌、昆蟲病毒等。我國每年應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蟲的面積較大。1984-1986年,湖北、湖南和廣東三省應用青蟲菌6號液防治馬尾松蟲千余公頃,效果達90%以上。從80年代以來,我國已將春尺蠖多角體病毒、馬尾松毛蟲質型多角體病毒、舞毒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分別用于防治春尺蠖、馬尾松毛蟲、舞毒蛾,推廣面積均在6000公頃以上。利用枝頂孢霉防治楊干象、用泰山1號線蟲防治楊樹天牛也取得了明顯效果。我國的微生物制劑,特別是白僵菌的產量及應用面積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絕大部分微生物制劑為土法生產,全國又沒有制定統(tǒng)一的質量檢測標準,制劑質量得不到保證,在應用過程中出現效果不穩(wěn)定、成本高等問題,致使近年來白僵菌在一些省份應用面積逐年下降,蘇云金桿菌應用面積亦不大。

前蘇聯、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已生產多種經過注冊的商品化微生物制劑。前蘇聯每年生物防治面積占全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總面積的50%以上,他們主要應用蘇云金桿菌和多角體病毒防治舞毒蛾、橡綠卷蛾、松尺蠖、松毛蟲等食葉害蟲,球孢白僵菌用于防治小蠹蟲。美國、加拿大每年應用蘇云金桿菌防治云杉卷蛾的面積在105公頃左右。日本的赤松毛蟲質型多角體病毒(CPV)是世界上最先注冊,并商品化生產的病毒制劑,用于防治赤松毛蟲。美國和加拿大也生產有多種病毒制劑用于防治食葉害蟲。由于病毒制劑見效慢,加入少量化學農藥,便可加速害蟲死亡,以提高防治效果。

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在生產上已應用微生物商品制劑防治根癌病和根腐病。利用白粉寄生菌可控制白粉病、繡菌寄生菌可控制銹病的發(fā)展,利用大隔孢伏革菌防治松樹銀白腐病等。

天敵昆蟲

我國應用校多的寄生性天敵昆蟲有赤眼蜂、腫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敵昆蟲有蒙古光瓢蟲、異色瓢蟲和蜘蛛等。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國應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蟲的面積達數十萬公頃。經過多年生產實踐恒明,在一定范圍內人工釋放赤眼蜂仍是低蟲口密度條件下控制松毛蟲的好方法。目前在浙江、湖南等省應用面積較大。利用蒙古光瓢蟲防治松干蚧,利用寄生性天敵蒲滿控制隱蔽性害蟲(如鞘翅目的天牛類(雙條杉天牛)、小蠹類(柏服小蠹)、長蠹類(二齒莖長蠹)、吉丁蟲和鱗翅目害蟲如松梢螟、六星黑點豹蠹蛾燈),利用腫腿蜂防治雙條杉杉天牛、粗鞘雙條杉天牛、青楊天牛,利用周氏嚙小蜂防治美國白蛾,利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圓蚧,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陽天牛等有明顯效果。但除赤眼蜂外,其他天敵均因未完全解決繁殖寄主、工廠化生產工藝或防治效果不穩(wěn)定等問題,未在生產中廣泛應用。除人工釋放外,在生產中應注意保護人工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為天敵的繁殖創(chuàng)造條件,從而提高自然界各種天敵昆蟲對害蟲的控制作用。

美國十分注意從國外引進天敵昆蟲,用引進天敵昆蟲防治落葉鞘蛾等害蟲取得成功。法國對赤眼蜂的研究處于世界前列。該國的昂萊布生物防治試驗站從世界各國收集赤眼蜂,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用于防治農業(yè)害蟲。美國、英國和前蘇聯等國也有應用赤眼蜂防治云杉卷蛾的報道,但因防治效果不明顯而未大量用于生產。

益鳥

在楊樹人工林中利用掛人工鳥巢的方式招引山雀、啄木鳥和灰喜鵲等益鳥,可以明顯降低食葉害蟲和蛀干害蟲的密度。據觀察,一對啄木鳥可控制20~30公頃楊樹林中的光肩星天牛。貓頭鷹對林鼠也有明顯的控制作用。

德國、前蘇聯等國很重視人工林中益鳥的保護和人工招引益鳥技術的研究。由于這些國家林分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好,益鳥保護森林的作用十分明顯。

性外激素的應用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范文2

關鍵詞:噴霧;施藥;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

通過園林綠化,能夠促進生態(tài)平衡維持,為美化環(huán)境提供有力基礎。基于此,應該注重病蟲害防治,這樣才能促進現代化城市進程。然而,基于現階段園林綠化而言,面臨著意識不足,還有防治措施不科學,管理防護未充分落實等一系列不足之處。應該注重病蟲害防治,采取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1 園林植株莖部施藥策略

普通噴霧施藥技術弊端明顯。研究表明,經過施藥器械噴灑的農藥,不到50%的比例真正沉淀于植株葉片,不到1%的比例沉淀于目標害蟲,不到0.03%的比例可以發(fā)揮殺蟲效果。因此,盡管化學農藥效果明顯,然而實際應用過程中有效利用率第。考慮到現階段農藥低效率問題,一方面浪費了一系列農藥,另一方面導致出現人畜中毒問題,還會大量污染環(huán)境。

植株莖部施藥方法,屬于十分科學的施藥工藝,不僅高效,而且低污染。對于這一施藥技術,從原理方面來說,把農藥通過相應方式噴于植物莖部區(qū)域,從而促進農藥到達植株體內,隨著體液作用,輸送到植株不同部位,達到病蟲害防治功效。對于噴施農藥,植株體內分布情況關系到防治效果好壞如何。研究證明,通過適時向莖部噴灑農藥,可以充分防治幼蟲,有效緩解葉片受害問題。一般需要科學控制施藥時間,才能增強防治效果。綜上所述,選擇植株莖部施藥,能夠充分節(jié)省防治成本,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2 根部施藥技術

采用3%的呋喃丹顆粒劑或3%的鐵滅克顆粒劑,能夠有效防治紫薇絨蚧、蚜蟲等。在樹干基附近約30cm處,采取放射狀挖溝策略,寬20cm、深25cm。大約每樹挖4個坑,把藥劑均勻地灑在坑內,每坑209藥劑,然后覆土,條件允許,可用水澆灌。采用傳統(tǒng)噴霧施藥技術,盡管可以抑制害蟲,然而通過根部施藥,藥物持續(xù)性較強。通過運用根部施藥,轉移施藥范圍,因而可以充分預防殺毒,有效降低藥物擴散,避免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雖然成本低,但藥物殘留期較長。對于緩釋性顆粒劑而言,殘留期為50~70天,因此,藥物可以長期發(fā)揮效果。與此同時,采用根部施藥技術,避免了地形、天氣、水源一系列問題,尤其針對相對分散的樹木以及水源不足的區(qū)域,通過根部施藥,理想經濟而且十分高效。

3 低量噴霧技術

低量噴霧技術是指那些較高濃度藥物,借助于液壓技術或者離心霧化技術,實現藥液分散目的,規(guī)格為100~150μm。低量噴霧技術不僅施藥量相對不高,而且霧化程度較好,同時霧滴分布較為平均。要想實現低量噴霧,主要利用霧化作用,保持適宜的霧滴直徑。泡沫霧流擴散范圍窄、飄移少,對鄰近作物及環(huán)境的影響較小,沉積附著及防治效果好。與此同時,低量噴霧技術具備優(yōu)良的漂移特點,能夠充分避免土壤以及環(huán)境污染問題。通常只要霧滴直徑較小和質量較輕,就會具有漂移性。漂移性噴霧法屬于低量噴霧中關鍵的葉面噴霧技術,處于微風條件下,效果更加良好。漂移性噴霧法需要控制噴頭高于作物0.5~0.8m。實際噴出的霧滴依賴于風力作用的實現。對于相對較大的霧滴,應先位于噴口較近的區(qū)域。農藥噴施過程中,約有20%~30%以上的細小農藥霧滴會被氣流攜帶向非靶標區(qū)域飄移,霧滴越小、漂移的越遠、噴幅越大。由此可見,實際開展低量噴霧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作物品種特性、防治對象的特點以及風力方向,力求科學選取噴霧策略,提高噴霧質量。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范文3

關鍵字 綠化;苗木;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10-0134-02

當前我國城市日趨發(fā)達,已經成為毋庸置疑的重要經濟節(jié)點,人口以及污染狀況也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日漸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城市綠化問題被推到了一個關鍵地位之上。

1 城市綠化用苗木狀況以及病蟲害成因

現代城市環(huán)境離不開綠化苗木,苗木不僅僅為城市搭建起來必要的生態(tài)景觀,也成為城市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屏障和有力推動因素。但是城市環(huán)境相對而言更為復雜,不同于苗木在山區(qū)或者苗木中的環(huán)境,城市中的綠化苗木需要面對更為惡劣的環(huán)境,城市中的環(huán)境溫濕度以及空氣質量水平等都相對更低,并且城市中的工業(yè)環(huán)境以及人口密度等,都會給苗木的生長帶來諸多不利因素。具體而言,在城市環(huán)境中,用于園林綠化的苗木發(fā)生病蟲害的顯著原因可以歸結為如下幾個主要方面。

1.1 城市小氣候

不同的苗木會呈現出對于自然環(huán)境的不同需求特征,但是在城市環(huán)境之中,很多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征被城市密集生態(tài)所抹殺。比較顯著的是城市中的熱島效應以及相對密集的人口,同時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則是城市中所特有的工業(yè)因素影響。氣候溫濕度的不穩(wěn)定,能夠直接影響到病蟲害的發(fā)生和擴散,并且密集的人口和隨之而來的車輛數量增加、城市光照異于常規(guī)自然環(huán)境等問題,都會借由總體環(huán)境質量因素影響到綠化苗木的健康狀態(tài),使得苗木對于病蟲害的抵抗力降低,最終導致病蟲害的發(fā)生。而工業(yè)環(huán)境更是為城市環(huán)境增加噪音粉塵等有害物質,這些都會成為城市環(huán)境的負擔,不但需要綠化苗木進行凈化,還會為苗木的健康帶來一定隱患。

1.2 植被多樣性

在城市的綠化體系之中,植被多樣性是客觀需求之一。一方面不同的城市視角要求不同的景觀呈現,另一個方面,不同的城市區(qū)域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環(huán)境特征,因此在功能角度上看也會要求不同的苗木種植。這種植被的多樣性,在對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會呈現出不同特征,如果植被搭配合理,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病蟲害實現抑制作用,但是同時也必須明確,不同種類的苗木之間,也極有可能發(fā)生病蟲害的串聯問題。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某些病蟲害反而會因為苗木種類的多樣性問題而產生大規(guī)模的爆發(fā)勢頭,進一步為城市綠化苗木健康維護和管理工作帶來難度。

1.3 管理不善

城市環(huán)境中對于綠化苗木的管理日趨復雜,在苗圃中的防治辦法,只適用于相對貼近自然的狀態(tài),而城市環(huán)境過于復雜,因此管理工作是維護苗木健康的重點之一。對于這一方面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首先是相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指南有待完善,這種不完善并非是管理工作的不到位,而是過于復雜的城市環(huán)境導致每年都會出現新的管理工作特征要點,而相關的指導文件則是應當緊緊追隨實際情況而進行設定,這就決定了此類文件需要時常更新,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更新的頻率遠遠跟不上需求。另一個方面則是人員素質的問題,由于環(huán)境的多變,導致相關知識也需要保持不斷更新。一旦相關的培訓和學習有所放松,就會造成人員素質跟不上的問題出現,因此人員的理論學習和經驗的傳播在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工作體系中同樣至關重要。

2 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工作水平的提升

通過上文中對于當前主要存在于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工作過程中的若干主要問題,可以具體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針對性政策和措施,切實保證綠化苗木的健康水平,使其能夠為城市建設以及環(huán)境的改善作出應有貢獻。

首先應當注意不同種類和特征的苗木搭配栽培。城市環(huán)境相對局促狹小,為了實現良好的景觀效果,通常采用多種不同類型的苗木和植被相互搭配使用,借以實現從立體角度上更為良好的視覺感受。同時多種類型的苗木混栽也常常會被當做是一種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植物可以充當彼此的間隔帶,因此能夠有效抑制病蟲害的擴散。但是如果不能夠慎重選擇植物種類,反而可能會形成病蟲害在不同植被種群之間的擴散,反而成為城市綠化系統(tǒng)的負擔。針對于此種情況,在對樹種進行選擇的時候,應當注意根據城市中的土壤以及降水等自然條件呢進行選擇,一方面確保城市中的環(huán)境能夠滿足苗木的生長需求,同時還應當關注苗木樹種生長過程中所面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環(huán)境中的其他多種因素。將同一環(huán)境下的多種植物所可能遇到的病蟲害也考慮進來,確保互相能夠形成病害隔離帶的作用,方便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作業(yè)。

其次則是應當從技術層面注重預防。預防技術雖然相對而言比較古老,但是卻有明顯的效果。首先應當注意除萌,在定植后將苗木枝干上沒有用的萌芽去除,確保苗木根系的生長以及主干生長狀況,并且有效減少苗木可能遭受病蟲害的可能性。并且還應當注意樹干涂白工作的進行,必須于初春季節(jié),通常北方選擇4月以前,或者秋末,即11月以后對樹干2m以下位置涂白,注意涂白材料的配用應當以生石灰、硫磺粉以及水的比例遵照4:1:10配比,并且加少許鹽。其次還應當關注不同苗木的病蟲害高發(fā)季節(jié),在發(fā)病前每隔7d~15d噴灑一次保護性殺菌劑,并且對于已經出現病蟲害的苗木應當及時觀察病蟲害的進展狀況,借以作為基本根據采取針對性措施。

3 結論

除了以上對于病蟲害必要的防治工作以外,還應當注重工作人員素質的提升。及時定期為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培訓是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點之一,同時也應當對每年的具體情況加以總結,及時更新指示性文件,并且為工作人員創(chuàng)造舒適的溝通環(huán)境,都能夠從一個層面實現提升苗木健康狀況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云大濃.園林害蟲的發(fā)生特點與治理探討[J].熱帶林業(yè),2005(4).

[2]汪世宏.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3]李冠衡,于曉森.園林常見樹種病蟲害調查與防治[J].山西農業(yè)科學,2007(11).

[4]牛春霞.保定市園林植物病蟲害調查與防治意見[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8(1).

[5]葛賢權.有害生物防治理論及我國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法制化對策[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2(24).

[6]劉國信.園林苗木常見病蟲害防治[J].植物醫(yī)生,2010(5).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范文4

關鍵詞:園林城市群病蟲害測報系統(tǒng)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K928 文獻標識碼: A

構建園林城市群病蟲害測報系統(tǒng)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日益惡化的居住大環(huán)境,呼換人人愛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加強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是“綠色浙江”、生態(tài)文明建設、“環(huán)境友好型”、“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做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城一區(qū)一園一村”的戰(zhàn)略(現代田園城市、國家休閑區(qū)、國家東部公園、浙江中關村科技產業(yè)園)的現實需要。

經過10年的園林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衢州市、江山市已先后榮獲國家園林城市榮譽稱號,龍游縣、常山縣、開化縣也已榮獲省級園林城市榮譽稱號,衢州地區(qū)已成為全省第一個園林城市群。創(chuàng)建工作已取得豐碩成果,但接下來城市綠地養(yǎng)護管理工作責任依舊重大,特別是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這一塊。

2008年,衢州市區(qū)重陽木食葉害蟲錦斑蛾大暴發(fā),錦斑蛾幼蟲食葉危害,老熟幼蟲吐絲下垂、著地,市區(qū)新馬路被記者戲稱為 “水簾洞”。2010年春夏之交,衢州市區(qū)發(fā)生蚜蟲風暴事件,對市民日常出行造成一定影響;前些年,南京市、麗水市發(fā)生紅棕象甲危害加拿利海棗,幾乎引起當地加拿利海棗全軍覆沒;2013年,衢州市區(qū)桃樹流膠病、法國梧桐、香拋等蛀桿害蟲危害大暴發(fā)。近幾年來的災害性天氣呈現多發(fā)、高發(fā)態(tài)勢,引起園林植物病蟲害多發(fā)、高發(fā)、危害性加重。當今時代,綠地養(yǎng)護需要大植保。

衢州市各區(qū)塊、各縣市區(qū)由于地域相鄰,相距半徑基本在100公里之內。由于昆蟲的遷飛習性、病害的隨空氣氣流、雨水等轉播的特點,為了提高整體防治效果,各區(qū)塊、各縣市區(qū)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有必要進行區(qū)域聯防、區(qū)塊聯防,以實現共同消滅病蟲害的目的。

二、目前我市園林城市群病蟲害防治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防治現狀

經調查,目前我市市本級各區(qū)塊、各縣市區(qū)的綠化養(yǎng)護責任單位的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往往只是根據當地已經發(fā)生的園林植物病蟲危害情況進行被動防治,甚至害蟲危害已經很嚴重了,才開始防治,導致在同一地區(qū)防治工作沒有統(tǒng)一性、協作性,防治效果不理想,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費。比如2008年,新馬路重陽木食葉害蟲錦斑蛾造成的嚴重危害,衢二中、市實驗學校的校園內重陽木錦斑蛾造成的嚴重危害。

(二)存在主要問題

1、預測預報機構不健全,沒有網絡化。

有條件的園林單位,如衢州市園林管理處,每年都進行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但預測報結果基本上僅限于單位內部使用,測報延續(xù)性不夠,沒有系統(tǒng)化;園林綠化養(yǎng)護對外公開招投標的單位,比如柯城區(qū)建設局園林所、衢江區(qū)園林處、龍游縣市政園林管理處、江山市園林管理處、常山縣市政園林處,因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已屬于養(yǎng)護中標單位日常養(yǎng)護工作內容之一,進行預測預報的積極性不夠高。養(yǎng)護責任單位因缺乏植保專業(yè)技術人員,也僅僅是根據往年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及以前的防治經驗對當年病蟲害進行危害后的被動防治,有時難免錯過最佳防治時間,比如衢江岸邊防洪堤上香樟樹食葉害蟲樟巢螟的防治,常常防治效果不理想,樹枝上掛滿蟲繭,對景觀影響非常大。一些居住小區(qū)綠化病蟲害防治更是盲目化或根本不進行防治,比如南市區(qū)的五一小區(qū)雀舌黃楊上的食葉害蟲黃楊絹野螟,危害非常嚴重。這些地方往往成為病蟲害的寄生地或傳染源而危及周邊園林植物。

2、測報站點少,覆蓋面小。

測報單位僅選個別地點做調查分析,往往造成測報片面性,同時,由于測報站點少,且與市區(qū)的水利部門、交通部門、教育部門沒有實現網絡化,聯系較少,對那些具有較強飛行能力或有遷移習性的昆蟲活動監(jiān)測存在漏洞,這些昆蟲來勢兇猛,危害較重,防治難度較大,如2007年,衢州市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年,武漢長江大學李傳仁教授在武漢市區(qū)發(fā)現法國梧桐上危害的刺吸性食葉害蟲—方翅網蝽,經過評估被國家林業(yè)局確定為有中度危險的園林植物害蟲。我市園林處植保人員在市行道樹法國梧桐上也監(jiān)測到有此害蟲危害,幸虧及時防治,沒有造成大的危害;2010年衢州市區(qū)的蚜蟲風暴事件,很多市民仍然記憶猶新,事件的起因一是當年春季降雨量比往年同期明顯偏少,天氣適宜,導致柑桔蚜蟲大量繁殖,二是市區(qū)周邊鄉(xiāng)鎮(zhèn)種柑桔樹的農民,因柑桔價格低廉,對柑桔樹上的蚜蟲沒有進行有效防治,導致遷飛蚜大量遷飛繁殖,飛往市區(qū)危害,影響市民的日常出行。

3、測報人員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實際工作中,各園林綠化養(yǎng)護管理單位有關植保專業(yè)技術人員每年也或多或少地做一些預測預報工作,但由于這項工作專業(yè)化程度較高,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技術人員有時也難以準確把握各種病蟲害在當地發(fā)生的具體時間、危害程度、危害范圍等。一般園林綠化養(yǎng)護公司病蟲害防治人員更不具備預測預報能力。

4、養(yǎng)護責任單位病蟲害防治往往不夠到位。

象市區(qū)的長竿街、東河沿、中河沿、西河沿、道貫巷等處的行道樹無患子近年來因蚜蟲危害嚴重,因養(yǎng)護責任單位防治不夠到位,每年一到秋天常出現提前落葉,大量蚜蟲分泌物漂落到地上,引起無患子植物葉片、人行道鋪裝地上一片污黑現象,嚴重影響園林植物景觀、城市衛(wèi)生。

三、構建衢州地區(qū)園林城市群病蟲測報系統(tǒng)的重要意義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是園林綠化養(yǎng)護管理中的一項極其重要工作,預測預報及防治園林植物病蟲害,具有很強的時間性、地域性、專業(yè)性。目前國內各地區(qū)僅有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福州市等極少數大城市建立起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系統(tǒng)。

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是根據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生物學特性、物候期及氣象條件等來預報一定時期內病蟲害發(fā)生的時間、數量、強度等信息,以便及時組織人員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城市綠地養(yǎng)護管理中加強對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掌握園林植物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尋找出病蟲害防治的最佳時間,有以下三點好處:

一是可以使打藥及其他的防治措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園林病蟲害防治效果,減少農藥在城市的使用量,節(jié)省農藥及工時,降低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成本。

二是可以保持城市生態(tài)平衡,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三是可以結合氣象條件和養(yǎng)護措施較好地指導園林綠化養(yǎng)護實際工作,使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走上以預防為主,走上注重生態(tài),走上以人為本之路。

如果能在衢州地區(qū)園林城市群中建立一套專業(yè)化、網絡化的組織機構,專門負責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系統(tǒng),使病蟲害發(fā)生、危害及防治信息能夠網絡化,并將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信息以植保簡報形式第一時間發(fā)給市本級各區(qū)塊、各縣市區(qū)園林綠化行業(yè)管理部門,要求各相關綠化養(yǎng)護責任單位在規(guī)定時間段內,針對同一類園林植物病蟲害,用同一類農藥組織預防、防治,使病蟲害防治工作形成區(qū)域聯防、區(qū)塊聯防的機構框架,則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防治效果。

四、下步工作舉措及相關建議

針對以上情況,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xù)發(fā)展出發(fā),下步建議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各項工作落實:

1、衢州市園林管理處作為全市園林綠化行業(yè)管理部門,在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監(jiān)測、防治方面有專業(yè)優(yōu)勢、技術人員優(yōu)勢、多年的防治經驗積累,因此有責任、有義務牽頭組織相關的專業(yè)技術人員開展衢州地區(qū)園林城市群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為全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提供技術咨詢、技術支撐。

2、在市本級的中心區(qū)、柯城區(qū)、衢江區(qū)、西區(qū)、綠色產業(yè)集聚區(qū)、江山市、常山縣、龍游縣、開化縣各設置若干個測報點,形成一個測報中心(衢州市園林管理處),8個病蟲信息收集點(各縣市區(qū)、各區(qū)塊)的測報平臺。每個測報點各配備1名植保員做好日常園林植物病蟲害發(fā)生、危害的日常監(jiān)測,測報分中心將植保員的日常監(jiān)測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定期上報測報中心,測報中心進行數據匯總、研判,定期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信息,指導、提醒各園林綠化養(yǎng)護責任單位做好當前各自管轄范圍內的園林植物病蟲害預防、防治工作。

3、在每年春季、夏季園林植物病蟲害高發(fā)期,市園林處專業(yè)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市本級各區(qū)塊、各縣市區(qū)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實際需要,開展上門服務,進行點對點式的技術指導,以便做好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預防、防治工作。

4、每年年末,利用養(yǎng)護工作相對空閑時間,測報中心積極與上海市、杭州市園林部門加強溝通、聯系,向其學習園林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的成功經驗、有益做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時組織各測報分中心的植保員進行當年園林植物病蟲害測報工作的分析、歸納、總結,為下一年度園林植物病蟲害測報工作打下基礎。

5、在預測預報的基礎上,加強園林植物病蟲害日常監(jiān)測、加強預防、加強防治,把衢州地區(qū)園林城市群的園林植物病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五、結束語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范文5

關鍵詞:園林綠化;苗木;綜合防治;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原則

1)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首先要強調安全為主,采取物理、 生態(tài)防治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化學藥物進行綜合防治;2)以園林技術措施為基礎 ,因地制宜協調好生態(tài)、物理、化學等綜合防治方法,經濟、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蟲害。3)使用化學藥劑時,注意對人、環(huán)境、天敵及植物的安全,根據城鎮(zhèn)園林綠化特點,貫徹以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 采取一些行之有效、 安全可靠措施,使城市園林綠化創(chuàng)造出"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境地,從而發(fā)揮城市綠化最佳的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園林綠化苗木多發(fā)病蟲害的原因

1、果樹、蔬菜病蟲害影響

有些園林綠化苗木常常與周圍的果樹、蔬菜等農作物相鄰,這就造成了園林苗木除了受到自身特有的病蟲害威脅外,還會常常遭受到很多來自果樹及蔬菜等作物病蟲害的影響,導致園林植物病蟲害多于農林作物病蟲害。

2、病蟲害種類繁多

由于園林植物在種類上較為豐富,且生長周期不一,再加上地質條件的多變性和復雜性,使得園林在小范圍的氣候和環(huán)境中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這就給病蟲害的成長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態(tài)資源,進而孕育出了種類繁多的病蟲害物種。

3、化學防治受限

由于城市園林大多是處于城市中人口密集區(qū),因此,為了保證人、環(huán)境、動植物以及天敵的安全,在進行苗木病蟲害防治時,對化學類農藥制劑的使用限制較多,再加上城市綠地的線長點多,且交通繁忙、人口集中、樹木高大,也不適用于大規(guī)模的化學防治,從而導致對病蟲害的治理速度低,預防效果差。

4、人為因素干擾

城市園林主要是為人們休閑活動提供場所,這就導致人們在進行活動時,其行為常常干擾到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中生態(tài)功能的平衡和穩(wěn)定,造成同林植物的抗性下降,從而導致病蟲害的多發(fā)。同時,街道、工廠、住宅等對城市的劃分也削弱了城市生態(tài)的互補功能,從而加劇了病蟲害的多發(fā)。

5、城市熱島效應作用

隨著城市中熱島效應的加劇,使得園林綠化中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氣溫、空氣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的條件較農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條件差,再加上城市中土壤、水體、大氣等環(huán)境的污染嚴重,導致苗木病蟲害的多發(fā)。

三、園林綠化苗木病蟲害的防治措施

1、科學種植,合理養(yǎng)護管理

要從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目標出發(fā),根據園林苗木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通過為園林苗木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蟲害滋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園林綠化苗木自身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達到降低病蟲害發(fā)生的目的。通過科學的種植,結合合理修剪、澆水、施肥、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等養(yǎng)護措施,增強苗木的抗病、抗蟲能力,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它們在園林綠化中的作用。

2、植物檢疫

要加強對引進園林苗木的病蟲害檢疫,以防止有危險性的病蟲害侵入到園林的植物系統(tǒng)。例如,潛葉類、美國白蛾、美洲斑潛蠅等外來病蟲害對我國的園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具有極強的危害作用,一旦發(fā)現,必須予以就地消滅。

3、物理機械防治

物理機械防治的措施簡單實用,容易操作,見效快,可以作危害蟲大發(fā)生時的一種應急措施。利用簡單的工具以及物理因素(如光、溫度、熱能、放射能等)來防治害蟲的方法,稱為物理機械防治。特別對于一些化學農藥難以解決的害蟲或發(fā)生范圍小時,往往是一種有效的防治手段。

1)毒餌誘殺。利用有些害蟲的趨化性特征,在其所喜好的食物當中加入相應的毒素劑,從而達到誘殺害蟲的目的;2)燈光誘殺。利用大部分害蟲(如蝶類、蛾類、金龜甲等)的趨光性特征,對害蟲在成蟲階段設置黑光燈進行誘殺。3)潛所誘殺。利用有些害蟲具有特定時間通常呆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習性特征,通過人為設置一些類似的環(huán)境來對害蟲進行誘殺。

4、選用無病蟲種苗及繁殖材料

在苗圃地的選擇及處理方面,一般應選擇土質疏松、排水透氣性好、腐殖質多的地段作為苗圃地。在栽植前進行深耕改土,耕翻后經過曝曬、土壤消毒后,可殺滅部分害蟲。消毒劑一般可用50倍的甲醛稀釋液,均勻灑布在土壤內,再用塑料薄膜覆蓋,約14d后取走覆蓋物,將土壤翻動耙松后進行播種或移植。在選用種苗時,盡量選用無蟲害、生長健壯的種苗,以減少病蟲害危害。如果選用的種苗中帶有某些病蟲,要用藥劑預先進行處理,如桂花上的矢尖蚧,可以在種植前,先將有蟲苗木浸入氧化樂果500倍稀釋液中5 ~ 10min,然后再種。

5、化學防治

即利用有關的化學藥劑對苗木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方法,它通常在園林突然或大面積發(fā)生嚴重病蟲害時運用。考慮到城市中人們的健康安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在運用化學方法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時一定要謹慎,不能長期或者無節(jié)制的使用。

6、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當前最為推廣的一類病蟲害防治方法,它是依據自然界中已經存在的生物物種之間的斗爭,利用有益的生物或生物、微生物制劑,通過以菌治蟲、以蟲治蟲、以鳥治蟲等手段進行防治。這種方法從自然生態(tài)平衡角度來抑制有害昆蟲和病變的發(fā)生,從而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生物防治能夠大量的消滅病蟲害,不會對人、畜、植物以及天敵的安全造成危害,也不會污染到城市環(huán)境,能夠從根本上遏制各類病害蟲的發(fā)生,促進和推動城市生態(tài)的健康,良性循環(huán)。

7、合理配施肥料

據有關資料表明,我國平均肥料利用率還不到30%,不同區(qū)域的利用效率存在較大差別,尤其在東部沿海地區(qū)出現過量施肥現象,不僅導致肥料資源浪費,也帶來嚴重的耕地污染隱患。因此,合理配施有機肥與無機肥非常的重要。如有機肥如豬糞、雞糞、人糞尿等,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使土壤疏松,透氣性良好。無機肥如各種化肥,其優(yōu)點是見效快,但長期使用對土壤的物理性狀會產生不良影響,故兩者以兼施為宜。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配施:氮、磷、鉀是化肥中的三種主要元素,植物對其需要最多,稱為大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鈣、鎂、鐵、錳、鋅等,則稱為微量元素。在施肥時,強調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在大量元素中,強調氮、磷、鉀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造成花木的徒長,降低其抗病蟲性。微量元素施用時也應均衡,如在花木生長期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則可造成花、葉等器官的畸形、變色,降低觀賞價值。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在施用有機肥時,強調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原因是未腐熟的有機肥中往往帶有大量的蟲卵,容易引起地下害蟲的暴發(fā)危害。

結束語

總之,園林綠化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是病蟲控制的系統(tǒng)工程,要掌握“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做好病蟲害預測工作。在園林養(yǎng)護過程中,使栽培環(huán)境盡量符合園林植物生長要求, 使植株生長健壯抗性增強,病蟲害發(fā)生減少到最低限度。一旦發(fā)生病蟲危害,要及時采取適當措施,做到“治早、治少、治了”,把病蟲害控制在景觀效果允許的范圍之內,杜絕擴大蔓延。

參考文獻:

[1]孫江南.趙曉梅.關于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建議[N].河南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4).

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范文6

關鍵詞:病蟲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Landscape beautification, purification with responsibility of city appearance and improving ecological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is attention from all circles of society, city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good or bad also has become a hot topic among people.

Key words: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ntro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S431 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綠化和美化環(huán)境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地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以綠化植物的種植、造景和管護為主的綠化、美化環(huán)境工作。但園林綠化植物常常受到病蟲害的嚴重危害,威脅著它的生長發(fā)育和繁殖。在園林綠化中,人們普遍認識到,要達到綠化和美化的效果,只注重種植和造景是遠遠不夠的,還應注重綠化植物的有效管護,進行有效的病蟲害防治。

一、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目前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化學農藥,因其使用方法簡單,見效快,效果好,特別是當病蟲害大發(fā)生時,化學防治往往成為唯一有效的措施。但是化學防治也存在許多弊端,使用不當能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環(huán)境,殺傷天敵。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園林植物生長環(huán)境惡劣,植株生長不健壯,抗病力差,給病蟲害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

二、嚴格檢疫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首要工作是加強植物檢疫,嚴防危險性病蟲的侵入。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外地的花卉苗木源源不斷流入本地,病蟲害也會隨之混入,爆發(fā)了大面積的病蟲害,因此對這些苗木必須進行嚴格檢查,在引進或輸出植物材料時,要把進苗地區(qū)尚未發(fā)現、繁殖力強、適應性廣、危害性大、又能隨植物材料傳播的危險病蟲種類,作為重點檢疫對象,發(fā)現傳入的要就地封鎖和消滅。這就要求遵守并嚴格執(zhí)行植物檢疫制度,防止新的病蟲害的傳播蔓延。

三、防治措施

(一)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只在必需應急時進行,實施靶標防治,盡可能地選用選擇性強、低毒、對環(huán)境污染小的藥劑。利用化學藥劑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主要作用解決突發(fā)或大面積嚴重發(fā)生病蟲害。其優(yōu)點是功效快,便于機械化和大面積應用,受影響的因素較少,但也存在著殺傷天敵、產生抗性、污染環(huán)境等明顯的副作用。要抓住保護對象對藥劑不敏感期施藥 ,植物的不同生育階段和不同的植物對農藥的反應不同,幼苗、開花階段耐藥力較差,長勢很弱、營養(yǎng)不良的植物就更易產生藥害。 抓住天敵的安全期施藥 在病蟲害防治中要注意保護天敵,以維護生態(tài)平衡。如在天敵昆蟲的卵期或蛹期施藥則可以達到控制害蟲保護天敵的目的。

因此,在使用化學農藥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首先必須對農藥及其劑型、防治對象及農藥的各種使用手段、農藥的毒性等具備正確的認識;其次,需要熟悉和掌握各類農藥的性能,明確農藥對被保護植物的影響,調查分析病蟲等在各個不同地區(qū)的發(fā)生規(guī)律,以及氣象條件等耐病蟲等發(fā)生、發(fā)展和對農藥發(fā)揮作用的影響等。第三,必須為使用農藥準備好所需的各種條件和安全防護措施,同時對操作人員進行嚴格的技術培訓。

(二)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許多優(yōu)于化學防治的特點,如對人畜安全,不污染環(huán)境,不產生抗性,且由于參與了生態(tài)調控能起到保護生態(tài)平衡、持續(xù)控制病蟲害的作用。其缺點是防治效果易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作用不如化學防治速效,人工培養(yǎng)有益生物的技術難度較高,能用于大量釋放的天敵種類不多等。總的來說,運用生物防治進行生態(tài)調控是園林病蟲害防治的發(fā)展方向,在園林病蟲害可持續(xù)控制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用于防治園林病蟲害的生物產品很多,包括天敵昆蟲、微生物(真菌、細菌、病毒、微孢子蟲、線蟲和農用抗生素)及其代謝產物、害蟲本身具有的化學物質的仿生合成產品(昆蟲激素、性信息素等)、不育劑和植物源農藥等。目前在園林病蟲害防治上應用較廣的生物產品有細菌類的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管氏腫腿峰、周氏嚙小蜂、阿維菌素、瀏陽霉素、井崗霉素、煙參堿等。

(三) 物理防治

物理機械防治法 根據害蟲的某些習性,使用工具、設備或創(chuàng)造害蟲所喜歡的物質條件,利用光、熱、輻射等機械、物理以及人工防治等方法防治害蟲。此法因簡便易行,又無污染,特別適合于城市園林。對于蟲害來說主要是通過人工捕殺、誘殺(燈光誘殺、毒餌誘殺、植物誘殺、潛所誘殺),此外還可以通過熱水浸種、烈日暴曬、紅外線輻射來殺死在種子里的病蟲害。

(四) 人工防治

刮除樹干或建筑物上的舞毒蛾卵,挖出槐樹附近松土里的國槐尺蠖蛹,采摘楊天社蛾的蟲包,震落捕殺國槐尺蠖、油松毛蟲、天幕毛蟲的幼蟲,刮除樹干上的介殼蟲,剪除病枝、病葉等。

四、養(yǎng)護管理

通過對園林植物的養(yǎng)護管理,提高植物自身的抗性來阻止病蟲害的侵襲,包括以下內容:科學施肥;合理澆水;松土除草;合理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并結合修剪,清除病蟲枝葉;做好綠地衛(wèi)生,清除病株殘體,減少侵染來源;對草坪、草花等進行合理輪作;結合翻地消滅越冬蟲害等。同時做好園林病蟲害的監(jiān)控工作,在各個季節(jié)都有相應的易于爆發(fā)的病蟲害,我們只有做好預防監(jiān)控,掌握病蟲害的流行區(qū)域和時間做好預防措施降低病蟲害的大面積發(fā)生的機率。

五、結束語

總之,植物病蟲害是一項長期繁重的工作,只要我們科學地栽培,合理地強化預防措施,輔以化學的、生物的措施,建立科學的園林綜合防治系統(tǒng),一定使園林病蟲害的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園林綠化在建設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 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欧美 亚洲 校园 第一页 | 亚洲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 | 亚洲最新在线 | 久久a毛片 | 国产在线播放网站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成人国产一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产 | 日韩高清欧美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 | 日韩第3页| 日韩va亚洲va欧美va浪潮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五十路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成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 | 国产亚洲精品sese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 欧美综合视频 | 国产91成人 |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久久 | 欧美精品亚洲网站 | 欧美色图 亚洲 | 日韩在线欧美高清一区 |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进入 | 久久精品一级 | 亚洲页码| 熟年交尾五十路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 国产淫视频 | 草逼电影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bb毛片 |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