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

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范文1

關鍵詞:活性污泥法;微生物馴化;有機物降解;指示生物

隨著現代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污水的產生量越來越大,污水處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污水的生物處理是污水處理的主要階段,生物處理包括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活性污泥法是污水好氧生物處理的方法之一。

1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降解有機物

活性污泥法是在人工條件下,對污水中微生物群體進行連續混合和培養,形成懸浮狀態的活性污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并使污泥與水分離,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反應池,多余部分作為剩余污泥排出的污水處理方法。在活性污泥法中,由具有代謝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體和其他物質一起組成的活性污泥擔當著分解有機物的重任。活性污泥在外觀上呈黃褐色絮絨顆粒狀,大小介于0.02~0.2mm。

1.1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組成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是由細菌類、真菌類、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等多種群體組成的混合群體。這些微生物在活性污泥上形成食物鏈和相對穩定的特有生態系統。活性污泥微生物中的細菌以異養型細菌為主,主要有各種桿菌、球菌、單胞菌屬等,都具有較強的分解有機物并將其轉化為無機物質的功能;與活性污泥處理系統有關的真菌是微小腐生或寄生的絲狀菌,具有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動物有肉足蟲、鞭毛蟲和纖毛蟲三類,原生動物不斷地攝取水中的游離細菌,進一步凈化水質;而后生動物(主要指輪蟲)在污泥處理系統中不經常出現。

1.2活性污泥的馴化及影響因素

微生物在分解有機物之前必須經過馴化才能成長為適合特定污水處理廠運行條件的活性污泥。馴化指利用人工強化的方法培養出適合污水處理廠生物處理構筑物運行條件的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并使其數量也達到一定的要求。城市污水廠啟動時常采用同步馴化的方法,同步培養出所需數量的微生物并使其適應所處理污水的水質。馴化過程一般在曝氣反應池內完成,進行微生物馴化時,應在進水中增加營養,并且調節污水的溫度,溫度越高,培養越快。在培養的初期,因為產生的污泥量不大且處于離散狀態,曝氣量不能太大,控制在正常曝氣量的一般即可。

1.3有機物的降解及影響因素

經馴化后產生的活性污泥擔當著分解有機物的重任。活性污泥凈化污水的反應過程分為初期吸附去除和微生物代謝兩個階段。在初期吸附階段,因為活性污泥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并且絮體表面具有多糖類黏質層,所以吸附過程進行很快,能夠在30min內完成。初期吸附階段污水中BOD的去除率可達70%,這些有機物只是暫時被吸附在微生物細胞的表面,經數小時之后,才能相繼被攝入微生物體內降解,這個過程就是微生物代謝。在微生物代謝階段,被吸附在活性污泥表面的有機污染物,與微生物表面細胞接觸,在微生物透膜酶的催化作用下,透過細胞壁進入微生物細胞體內。被攝入細胞體內的有機物,在各類酶的催化作用下,微生物對其進行代謝。微生物對大約1/3的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最終生成CO2和H2O等穩定的無機物質,并產生合成新細胞物質所需的能量。大約2/3的有機物被微生物用于合成自身的新細胞,也就是合成代謝,此過程所需的能量來自分解代謝。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過程是在曝氣反應池內進行的,為了取得良好的降解效果,必須為活性污泥微生物提供適宜的條件,為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微生物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要求:適宜的溫度和pH值,有毒物質不能超過一定濃度,同時要保證曝氣反應池內有足夠的溶解氧,一般要求在曝氣反應池出口端的溶解氧含量不低于2mg/L。曝氣池內微生物要大量分解有機物,同時必須保證其有充足的營養,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最佳營養比為BOD∶N∶P=100∶5∶1。生活污水一般滿足這一比值要求,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最佳營養源。

2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作指示生物

在活性污泥法中,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不僅分解有機物,而且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還可以作活性污泥系統的指示生物,用來判斷處理水質的優劣。通過顯微鏡鏡檢發現:鞭毛蟲和變形蟲出現于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的初期,纖毛蟲出現于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的中期,鐘蟲和輪蟲形成于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的成熟期。這幾種微生物的敏感度極高,通過檢測活性污泥法生物處理階段不同時期的水質,根據污水中出現的微生物的種類,可以判別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的程度。經活性污泥法處理之后的污水進入二沉池,在二沉池實現處理后的污水與微生物的有序分離,保證活性污泥系統處理污水的效果,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因此應當在城市污水處理的同時,對微生物更加深入的進行研究和利用,提高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處理效果,維持城市水環境和自然生態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范文2

關鍵詞 : 鋼鐵 工業 廢水 處理 微生物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microorganisms’ role in th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il industry wastewater treat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microbial on oily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of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cold rolling mill waste water of Baotou Steel Factory.

Key Words: steel, industry, wastewater, treatment, microorganisms

中圖分類號:F416.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微生物技術在生活污水和可生化性較好的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由來已久,但對于可生化性較差的工業廢水,尤其是含油工業廢水處理中應用得很少。因為微生物處理對COD:BOD和BOD:N:P的比例有較為嚴格的要求,而工業含油廢水如軋鋼廢水中BOD較低而COD較高,氮、磷等營養物質的含量又非常低,特別是冷軋含廢油水中油和添加劑含量均較高,可生化性差,通過常規自然馴化得到的菌群在短期內是無法適應,處理效果不理想,因此應用得較少。近年來,隨著微生物技術的發展和其減量化、無害化處理的優勢不斷突現,國內國際已經陸續開始進行專門針對含油廢水處理的專性菌的馴化培養和組合優化,以適應不同的水質。因此,難生化降解的冷軋含油廢水也被列入微生物處理技術的應用范疇內。

1.國內外冶金行業生化法處理廢水的發展現狀

含油工業廢水屬難處理水,生化性能很差,國內大都采用物化處理的方法,即采用破乳、加藥、混凝、沉淀、過濾以及強氧化的工藝,而這些處理工藝大都存在工藝復雜,安全性差,運行成本高,污泥量大,處理后出水水質不穩定或難以達標排放等問題,而且存在著二次污染的問題。

微生物處理技術主要是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使廢水中的油,CODcr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是一種減量化無害化處理的理想方法。因為不產生二次污染和污染物的真正減量化,所以生物處理技術成為最廣泛使用的廢水處理技術。雖然傳統的生物處理工藝對難降解有機物的處理效率不高,但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微生物在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的處理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利用微生物的可變異性,通過微生物活性和濃度的強化,可以開發出適合于處理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處理的技術及設備。目前許多國家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其中加拿大的EPI處于領先地位。近年來,美、日、意、新西蘭,比利時等國家采用生物濾池結合加拿大EPI(環保研究所)培養的新型EPICIN EPIZYM微生物處理各種工業及城市污水處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國之前由于沒有專性的微生物菌種,微生物處理技術在鋼鐵行業也沒有實質性的應用,與國外的先進技術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須積極趕上去。目前,我國一方面通過微生物菌種的引進,另一方面通過長期的馴化和優選,得到了一些適合我國國情和可應用于各種不同廢水水質的微生物菌種。

以生物濾池的問世為標志的生物膜反應器技術在走過了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后,與活性污泥法一同成為現代污水處理技術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和實踐表明,生物膜不僅可以取代活性污泥法用于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二級生物處理,而且還具有運行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更經濟節能,無污泥膨脹問題,同時具有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可實現封閉運轉以無異味等獨特的優勢。近年來生物膜工藝發展迅速,相當多的研究和工程實踐使得人們對生物膜的特征及其基礎理論研究不斷加深,現有工藝也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各種新型生物膜反應器及其組合工藝,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生物膜法污水處理系列工藝和設備。

2.包鋼冷軋廢水處理工藝

包鋼生產過程中產生四種廢水,其水質水量分別如下:

a.濃含油廢水9.6m3/h,含油量1-11g/l,CODcr2000-15000mg/1,主要來源為酸洗-連軋機組的乳化液站和各液壓站地坑;

b.稀含油廢水50m3/h,含油量100-1000mg/l,CODcr1000-2500mg/1,主要來源為濃含油廢水處理系統出水和熱鍍鋅線堿洗系統排放的廢液;

c.酸堿廢水llOm3/h ,pH 2-12,CODcr0-400mg/1,主要來源為酸洗-連軋機組的酸再生站、酸洗機組漂洗水和熱鍍鋅機組漂洗水;

d.含鉻廢水2m3/h,每3個月排放一次,懸浮物80000-100000mg/l,Cr6+≤10000mg/l,來源為熱鍍鋅機組的鈍化廢液。

包鋼新建冷軋廢水處理站一座,專門接收和處理冷軋生產線所產生的全部廢水,處理后的出水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排入包鋼排水總網,經最終處理后排放。

廢水處理站的處理工藝流程如圖1.1所示,共分為四個部分:濃含油廢水處理系統、稀含油廢水處理系統、酸堿廢水處理系統、含鉻廢水處理系統。其中稀含油廢水包括酸洗-連軋機組含油廢水、熱鍍鋅機組、磨床排放的含油廢水以及超濾系統出水,主要處理系統是采用的微生物處理技術。各機組稀含油廢水先進入稀含油廢水調節池前的分配槽,經水量分配后進入調節池。調節池內設刮油刮渣機一臺,刮除表層浮油,底部污泥刮至污泥槽。調節池廢水用廢水提升泵提升至pH調節池,經二級pH調整后廢水進入微生物反應池,考慮到含油廢水的溫度可能較高,不宜直接進入。微生物反應池,需要先將廢水溫度冷卻至25~35℃后再進行生化處理。冬天可超越冷卻塔系統。

微生物反應池是一種接觸氧化生物膜反應器,池內設半軟性填料,底層設可變孔軟管,采用羅茨風機曝氣,配備微生物反應罐,在初期運行和日常運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定期向微生物反應池投加經過優化篩選組合的聯合菌群,使廢水中快速建立一條有效降解烴類、脂類等有機污染的生物群,對廢水中各種復雜的脂肪族和芳香族進行生物降解,同時投加與之配伍的營養劑和抗表面活性劑,以維持聯合菌群的優勢和活性,有效地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和去除效率。由于大部分的有機物和石油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已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廢水中的油含量和化學需氧量等污染指標均符合國家二級排放標準的要求。微生物反應池的出水進入斜板沉淀池,使生化處理后的廢水中的無機物、剩余污泥和部分生物污泥、細菌的代謝產物得到高效的沉淀去除。同時根據進入斜板沉淀池的廢水水質,加入少量的高效絮凝劑,以提高混凝沉淀的效率。沉淀的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上清液排放至排放水池或酸堿廢水處理系統。考慮到運行成本和維護優勢微生物菌群的反應活性,并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斜板沉淀池排泥向微生物反應池的污泥回流率為20%。斜板沉淀池的剩余污泥泵送至污泥濃縮池,進一步濃縮脫水后定期外運。泥餅含水率小于75%。

3.微生物處理技術的目的和意義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迅速,市場對鋼材的需求正在迅速擴大,刺激了國內鋼鐵行業發展迅速,而冷軋生產線為鋼鐵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它的生產過程產生的高濃度難降解的含油工業廢水除了生化處理至今尚未有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法。

采用微生物處理技術運行穩定,功能可靠,運行管理方便,投資費用和處理成本低。結合實際工程,謹慎合理地選擇工藝路線,可確保處理系統長期運行安全可靠,出水穩定達標排放。同時可以合理地解決污泥的出路問題,避免二次污染等問題。

由于上海寶鋼2030冷軋生產線的成功應用,以及隨后上海寶鋼1800冷軋生產線、邯鋼1650冷軋生產線和包鋼1560冷軋生產線的采用,國內有越來越多的冷軋項目開始采用微生物處理技術來處理冷軋和鍍鋅產生的高含油、高COD廢水。但是,應用于冷軋含油廢水處理的微生物處理技術在我國發展的時間并不長,難以找到與此有關且切實有效的參考依據,無法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論,致使處于探索階段的各個鋼鐵企業無法有大的進展。包鋼冷軋含油廢水處理系統污水處理站的研究和應用旨在努力探索一套冷軋含油廢水微生物處理系統的運行數據,以指導廢水處理站的生產運行,從而為研究提供強有力的現實基礎和微生物技術處理冷軋含油廢水的應用理論。

結束語

隨著我國高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微生物技術已成為我國二十一世紀重點開發、研究的方向,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微生物技術不僅起到凈化環境的重要作用,減少污染和改造傳統產業,也為保護環境和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秦麟源;廢水生處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9.

[2]沈濯良;廢水生物處理新技術[M].北京:理論與應用中國科學出版社1999.

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范文3

關鍵詞:污水處理 微生物 應用

中圖分類號:X70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c)-0142-01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跡象的存在。水對于生物的生存發展都是極其重要的。雖然地球表面70%都是被水所覆蓋,但是真正能被人們直接飲用的水資源卻是少之又少。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對于水的污染和破壞也在加大,使得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更為貧乏。人類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保護好水資源,尤其是淡水資源。因此,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水是生命的源泉。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對于環境的破壞日益惡化,水資源更是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威脅。全球缺水的城市已經越來越多,但水污染則是造成缺水的首要因素。因此如何處理污水已經成為世界性的問題,而微生物處理技術則是污水處理技術中的一項獨特技術,占據著重要地位。目前國內大多數采用二級或三級處理工藝進行污水治理。一級處理主要是通過篩網對沉淀物、泥沙碎屑等進行過濾處理,因此也稱其為預處理。而二級處理則是利用生物分解有機物,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也叫生物處理技術。三級處理則是用沉淀法除去在二級處理中遺留下來的磷,并且在中和性條件下通過增溫的方法使得氨氮逸出。所以提高微生物在環境污水處理系統中的應用,使之快速啟動以及遭到嚴重破壞時迅速恢復的能力已成為當前相關工作人員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高效的微生物污水處理技術正是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之一。

1 影響污水處理的微生物種群

據調查發現,在16rRNA基因分析對污水反應器的實驗中,總共發現有36個細菌,這說明污水中微生物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1.1 除磷的重要細菌

生物除磷是可以通過在EBPR的微生物途徑來完成的,該過程是以循環火星泥沙進行交替的厭氧、需氧為特征的。主要有Rhodocyclus群、lanctomycete群及茁撓桿菌屬、CFB群等。

1.2 硝化細菌

氮循環主要是依賴微生物活性和轉化的一個過程,因此這類微生物在污水處理中應用極其廣泛。Kindaichi等對自養硝化生物膜進行的FISH分析表明,膜上有50%屬于硝化細菌,50%為異養細菌。該結果還表明,硝化細菌是來通過可溶性產物的產生支持異養菌的,而異養菌也從代謝多樣性等方面確保了生物膜的生態的穩定性。

1.3 反硝化細菌

反硝化細菌是通過依賴培養法來鑒定和計數的。它的屬的成員,例如產堿桿菌屬、假單胞菌屬、甲基桿菌屬,副球菌屬和生絲微菌屬等,是從污水廠中的脫氮微生物群分離出來的,這些細菌卻是鮮為人知的。通過研究分析發現氮弧菌屬等相關細菌,都是污水廠反硝化中的重要脫氮菌。

1.4 絲狀細菌

絲狀細菌顯著影響著絮狀活性污染的沉降性和引起生物量的變化和形成泡沫,這些都嚴重影響著污泥的處理效率。從活性污泥中分離出來的15種絲狀菌,然后利用FISH技術進行系統分類,發現了大多數未描述的絲狀菌是屬于綠色非硫細菌的,也可能是豐度最高的絲狀菌。

2 微生物的性能特點

高效微生物技術是通過利用生物工程手段,根據不同的污染物,培植出專門針對其中的降解微生物,直接在污水處理工藝中加以使用的一門技術。它們的主要性能特點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專一性。根據不同的水質具體分析,培養出針對性強的微生物對其進行處理。尤其是傳統方法無法處理或未處理干凈的高濃度有機污水和高氨氮污水效果良好。(2)微生物的活性高,抗沖擊能力強,高效率、穩定性強。(3)繁殖能力強、速度快,培養短,能快速啟動和恢復力快。這些特點使得它在污水處理中意義重大。

3 方法原理

微生物污水處理技術主要是根據水體的微生物,在生命活動中吸收和轉化污染物,分解有機質,從而達到水體的自凈。目前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生物膜法。主要是以好氧微生物為主的,依據不同的處理裝置又可以分為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流化床、懸浮顆粒等生物膜法。它在石油、造紙、農藥、印染、食品等工業廢水的處理中廣泛應用。而它的凈化效果也相當不錯,能達到75%~90%左右。

第二,活性污泥法,又叫日曝氣法。它是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通氣的條件下,使得污水凈化的方法。按照曝氣方式,可以分為普通曝氣法、完全混合曝氣法、逐步曝氣法、旋流曝氣法和純氧曝氣法。這種方法不僅應用于日常生活污水的處理上,并廣泛應用于煉油、印染、造紙等眾多工業廢水的處理中,去除率達到90%。活性污泥可以通過人工培養、馴化而成,能循環使用。

4 評價

眾多實驗和實際運行結果表明,微生物污水處理法比傳統方法具有明顯的優勢。但也存在很多問題:(1)降解能力差。微生物是通過自然培養馴化的,有部分能夠與污水中的污染物匹配,因此降解能力有限,不能完全自凈。(2)自然培養馴化需要的時間較長。要是遇氣溫低的季節,甚至會導致培養馴化工作失敗。(3)抗沖擊性能差,對水質和環境的變化適應性較差。針對微生物存在的這些問題,提出高效的解決措施,提高微生物在環境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5 結語

污水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作為一種特殊的方法,對污水處理的幫助意義重大。微生物處理在污水的處理工作中用途甚為廣泛,并大量應用于各種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中。而且它的去污能力達到87%~95%;凈化的水質較好,一般可以直接排放;溶解有機物質的效率高;與化學方法比較而言,成本相對較低;污水的肥力較好,可以作為肥料使用;污泥沉降性好,利于進一步脫水。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指利用單一的微生物對污水進行處理,則這種方法不能完全達到預期的目標,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同時發展高效微生物,因為高效微生物在降解性能等各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提高微生物在污水處理中的利用率,使得污水自凈能力更高更好,使人類吃上真正干凈純凈的水。

參考文獻

[1] 李杰,王亞娥,王志盈,等.高效微生物在污水生化處理中的應用[J].工業用水與廢水,2006,37(5):28~30.

[2] 張倩茹,周啟星,陳錫時,等.微生物分子生態學技術在污水處理系統中的應用[J].生態學雜志,2003,22(3):49~53.

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范文4

關鍵詞:無動力生態系統;厭氧生物技術;處理機理;工藝流程

中圖分類號:X7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10015903

1引言

四川省遂寧市船山區旗山村,西鄰古老而歷史悠久的觀音故里靈泉寺,東鄰河東新區,緊鄰涪江支流聯盟河,是一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國道318線穿村而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歷史悠久,綠蔭成林。自2004年以來,永興鎮緊緊抓住遂寧城區東擴、河東新區開發建設的機遇,充分發揮交通便利、離城近的優勢,以依托城市、服務市民為指導,在沿G318線一帶打造休閑觀光旅游業,先后引進麒山農業、麒山鐘秀、好越多園藝、蒲園生態、草木之間、三棵樹等,走上了發展觀光休閑旅游業的興村之路。要建設新農村就要將農村污水處理技術提高和發展,旗山村污水處理工藝的形成是建設新農村的必然和需要。

2農業污水概述

2.1農村污水來源

農村污水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如各種洗滌污水、廚房廢水和人畜糞便等,是農村水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由于農村地區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普遍比較落后,大部分生活污水都直接進入河流、湖泊和水庫中,對水體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據統計,目前有96%的村莊沒有排水渠道和污水處理系統,生產、生活污水隨意排放。農村污水除處理率低這一顯著特點外,間歇排放,排量少且分散,是農村污水的又一典型特征。此外,農村污水氮磷濃度高且含有大量的營養物、細菌、病毒等。

2.2農業污水的組成和種類

2.2.1農田徑流水

農田徑流是雨水或灌溉水流過農田表面后排出的水流,是農田廢水的主要來源。農田徑流水中主要含有N、P、農藥等污染物,施用于農田而未被植物吸收利用或未被微生物和土壤固定的氮肥,是農田徑流中N的主要來源。農田徑流中的N還來自土壤的有機物、植物殘體和施用于農田的廄肥等。農田徑流中農藥的含量一般不高,流失量約為施藥量的5%左右。農田徑流水中N、P的有效攔截是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緩解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途徑。

2.2.2農村生活污水

隨著人們對農村生活廢水檢測和處理越來越關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逐漸成熟,工藝呈現出多樣性。而現階段,我國小城鎮污水處理率還不到10%,農村地區生活污水的處理率更低,絕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廢水檢測目前仍存在著認識上的不足,導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一個較大的難點,即基建投資以及運行費用較大,農村經濟實力以及技術力量很難滿足常規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技術要求等。因此,急需要開發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的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與資源化處理技術,引進適合我國國情的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與工藝,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污染問題。

2.2.3規模化畜禽養殖廢水

畜禽業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禽養殖業大力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不僅影響經濟發展, 而且還危及生態安全, 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畜禽養殖場產生的糞便和污水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環境空氣的嚴重污染, 直接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產生活。畜禽養殖場未經處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質, 其污染負荷很高, 這種高濃度有機廢水直接排入或隨雨水沖刷進入江河湖庫,大量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使水體變黑發臭,嚴重者導致魚塘及河流喪失使用功能。養殖污水長時間滲入地下, 使地下水中的硝態氮或亞硝態氮濃度增高, 地下水溶解氧含量減少, 有毒成分增多, 導致水質惡化,危及周邊生活用水水質。高濃度污水還可導致土壤孔隙堵塞, 造成土壤透氣、透水性下降及板結、鹽化, 嚴重降低土壤質量, 甚至傷害農作物, 造成減產和死亡。只有通過廢水檢測和治理才能科學發展生態養殖, 才能推動畜禽養殖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3農村污水對環境的影響

農村生活污水嚴重破壞水環境,同時也影響人體健康。由于農村衛生設施落后,人糞尿往往直排,直接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農村習慣以散養方式飼養畜禽,畜禽糞便散落村莊,通過降雨很容易進入水體從而產生污染。人畜糞便中有很多腸道傳染病菌和寄生蟲,由于農村自來水普及程度不高,很多人以自然水體為飲用水源,如果農村居民的生活飲用水受到人畜糞便污染,很可能會發生霍亂、傷寒、痢疾、蛔蟲病、血吸蟲病等病癥,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3旗山村農業污水厭氧生物處理技術

3.1厭氧生物處理概況

厭氧生物處理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代謝過程,在無需提供氧氣的情況下把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和少量的細胞物質,這些無機物主要包括大量的生物氣(即沼氣)和水。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約2/3的甲烷和1/3的二氧化碳,是一種可回收的能源。

厭氧生物處理既是一種低成本的廢水處理技術,又是把廢水的處理和能源的回收利用相結合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同時生產能源和保護環境,例如,處理過的潔凈水能被用于魚塘養魚、灌溉和施肥;產生的沼氣可作為能源;剩余污泥可以作為肥料并用于土壤改良。

3.2厭氧生物處理機理及主要設備

3.2.1厭氧生物處理機理

厭氧生物處理是一個復雜的微生物化學過程,主要依靠水解產酸細菌、產氫產乙酸菌和甲烷細菌的聯合作用完成,由此粗略地將厭氧消化過程劃分為3個連續階段,即水解酸化階段、產氫產乙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

第一階段為水解酸化階段。復雜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機物在細菌外酶的作用下水解為小分子、溶解性有機物,然后滲入細胞體內,分解產生揮發性有機酸、醇、醛類等。這個階段主要產生較高級脂肪酸。

第二階段為產氫產乙酸階段。在產氫產乙酸細菌的作用下,第一階段產生的各種有機酸被分解轉化成乙酸和H2,在降解有機酸時還形成CO2。

第三階段為產甲烷階段。產甲烷細菌將乙酸、乙酸鹽、CO2和H2等轉化為甲烷。

3.2.2厭氧生物處理設備

厭氧生物處理的常用設備有傳統消化池、單級浮動蓋消化池、沼氣池等。在旗山村污水處理工藝是無動力生態方法,采用的是傳統消化池和沼氣池。

3.3厭氧生物處理影響因素

(1) 溫度:甲烷細菌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溫度是影響厭氧生物處理的主要因素。厭氧消化,根據細菌對溫度的適應范圍可分為3類:低溫消化(5~15℃),中溫消化(30~35℃),高溫消化(50~55℃)。旗山村農業污水厭氧處理選擇的中溫消化,消化池和沼氣池一般都新建在地面以下,從而達到冬暖夏涼的中溫消化環境。

(2)pH值:甲烷細菌生長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8~7.2。若pH值低于6或高于8,正常消化就遭到破壞,污水進入厭氧消化系統前的pH值應調節到7左右,系統運行中應密切關注pH值的變化,并采取適當控制措施。

(3)碳氮比:污泥中有機物的碳氮比(C/N)對消化過程也有影響。一般碳氮比為(10~20)∶1時消化效果最好。農村沼氣池,用糞便消化時含氮量過高,必須適時投加雜草、秸稈,以及提高碳氮比,增加產氣量。

4旗山村農業污水生物穩定塘處理技術

4.1生物穩定塘概況

穩定塘舊稱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種利用天然凈化能力對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筑物的總稱。其凈化過程與自然水體的自凈過程相似。通常是將土地進行適當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設置圍堤和防滲層,依靠塘內生長的微生物來處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穩定塘污水處理系統具有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低、維護和維修簡單、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病原體、無需污泥處理等優點,在我國,特別是在缺水干旱的地區,是實施污水的資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所以穩定塘處理污水近年來成為我國著力推廣的一項新技術。

4.2生物穩定塘凈化原理

穩定塘是一種利用天然水中存在的微生物和藻類,對有機廢水進行好氧、厭氧生物處理的天然或人工池塘的總稱。凈化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稀釋作用:在風力、水流與濃度差的作用下,與塘類污水混合。

沉淀與絮凝作用:水力作用降低而沉淀;微生物及其分泌物與污染物質絮凝。

好氧微生物的代謝:主要是細菌,但隨負荷降低細菌作用降低。

厭氧微生物的代謝:能經歷厭氧水解、產氫產酸和產甲烷的全過程。

浮游生物及藻類物質:光合作用與降解作用。

水生植物:吸收與產氫作用。

4.3生物穩定塘工藝及特點

旗山村農業污水處理采用的是無動力的兼性塘。

兼性塘的深度較大,大約在1.0~2.5m。上層是好氧區,藻類的光合作用和大氣復氧作用使其有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凈化作用;中層的溶解氧逐漸減少,稱兼性區(過渡區),由兼性微生物起凈化作用;下層塘水無溶解氧,稱厭氧區,沉淀污泥在塘底進行厭氧分解。水力停留時間5~30d。

5旗山村農業污水土地處理技術

5.1土地處理技術概況

在旗山村污水處理的土地處理技術主要是污水濕地處理技術,20世紀70~80年代之前,往往不敢嘗試將濕地作為主要的污水處理系統,30年來,以砂石為介質、有蘆葦等植物被覆蓋的人工濕地系統才逐漸開發利用起來。其基建費用及能耗低,能保持較高的水力負荷,對不同類型污水具有光譜去污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態環境景觀,并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5.2土地處理系統的凈化原理

濕地處理技術凈化機理:物理沉降,根際截留,化學沉淀,土壤及其微生物、植物的吸收與生物代謝,陽光及其植物分泌物的滅活作用等。

6旗山村農業污水處理技術

6.1農業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6.2農業污水處理工藝特點

(1)利用自然落差所形成的無動力生態工藝,大大節省了動力消耗、基建投資和運轉費用。

(2)運行、維護、維修簡單。

(3)BOD去除率高,脫氮除磷效果好。

(4)很好地實現了廢水處理和水資源回收的良性循環。

7結語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農村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而在農業生產和生活過程中產生的農業廢水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農業生產發展的速度,選擇合適的方法對其因地制宜地選擇有效的處理技術,是新農村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 賀延齡.廢水的厭氧生物處理[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8.

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范文5

對于不同的環境污染問題和不同的環境污染類型,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化學法、物理法、生物法等三大類,在進行處理污染物時,可以單獨使用某種方法,也能幾種方法結合使用。由于化學法和物理法的投資比較大、成本比較高,并且存在二次污染的現象,因此,常使用生物法進行處理。生物法是指利用系統中的生物,尤其是微生物,來轉化、降解污染物,達到污染物處理的目的,生物法具有污染物處理速度快、效率高、消耗低、成本低、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在環境處理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

1.1城市垃圾生物處理技術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堆肥、填埋、焚燒、發電等,垃圾堆肥是利用垃圾中原有的微生物進行自然發酵,這種方法的處理時間比較長,并且處理量比較小;垃圾填埋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并且還會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時填埋的垃圾還有可能污染地下水源;而垃圾焚燒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引起二次污染,同時還有可能引起火災隱患;因此,較好的垃圾處理方法是垃圾發電。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新的城市垃圾生物處理技術逐漸被研發出來,這只給技術是先經過篩選,將可以回收的資源進行回收,然后加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進行厭氧發酵或者好氧發酵,并收集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充分發酵后的垃圾能當做肥料,用于農業生產中,這種處理方法的處理量,能自動控制發酵過程,并且發酵形成的肥料質量可以得到保證。

1.2污水生物處理技術

污水的處理方法也可以分為化學法、物理法、生物法三種,目前,在進行污水處理時,經常會使用生物法或者生物法與其他方法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污水處理。根據污水處理系統中微生物的狀況可以將生物法分成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懸浮細胞法等幾種情況,其中活性污泥法在城市污水處理中應用最廣泛;而生物膜法的效率是最好的,在一些特殊行業的廢水處理中比較常見。

2微生物對環境修復的作用

2.1生物修復

對于污染嚴重的環境,是不能利用垃圾處理或者廢水處理的方法進行修復的,近年來,環境治理的專業人士研究出一種能治理大面積環境污染的技術,也就是生物修復技術。生物修復技術也可以稱為生態恢復技術,這種技術是利用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將污染現場的污染物濃度降低、轉化、降解,將這些污染物轉化為無害化物質或者元素,生物修復技術可以分為環境條件修飾和講解污染物兩種情況,目前,生物修復技術主要用于農田農藥污染和石油污染中。

2.2生物殺蟲劑

在進行農業生產時,采用化學農藥很容易形成污染物富集的現象,而采用生物農藥則能有效地避免這種現象出現。目前,生產運用最多的生物農藥是由蘇云金芽孢桿菌生產的BT生物殺蟲劑,這種殺蟲劑中含有有毒蛋白質,昆蟲吞食后會中毒死亡,同時這種殺蟲劑的主體是蘇云金芽孢桿菌,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BT生物殺蟲劑是一種高效、安全的生物殺蟲劑,能有效地防治農作物害蟲,同時還能殺滅蚊蟲,因此,在進行農業生產時,可以采用生物殺蟲劑,從而有效地緩解環境污染的現象,促進環境修復。

3總結

微生物處理污水的方法范文6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污水治理技術;發展方向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sewage has become the influe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ndanger the countrysid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ven damage the farmers the main factors of physical health. Combining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analysis in rural domestic sewage produce way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extreme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rural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situation, and sewage dispos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the discussion.

Keywords: rural sewage; Sewage dispos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圖分類號: [R12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農村生活條件的持續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和以往相比,農村生活污水的污染范圍和污染程度逐年增加,一直沒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和有效的控制。據統計,目前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每年產生量超過80億噸,90%以上的村莊缺乏污水處理設施,超過3億人面臨著生活用水不安全的狀況,農村水環境污染已經成為阻礙新農村建設的絆腳石。因此,分析我國農村生活污水的產生途徑及其特征,進而研究并推廣先進的、有效的、適宜的污水處理技術,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農村生活污水的產生途徑及其特征

1、農村生活污水的產生途徑

農村生活污水的來源主要包括廚房污水、清潔污水、人類糞便及生活垃圾產生的滲濾污水等。由于農村缺乏科學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各種污水處理設施不健全,或者采用的污水處理技術落后,導致各種本可以被有效處理的生活污水最終成為危及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及農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問題。

2、農村生活污水的特征

和城鎮相比,農村的居住人口較為分散,多數的人口聚居點缺少專門的、完備的排水及收集系統。從排放形式上講,農村生活污水主要是就地就近排放,缺乏有效的約束和正確的引導。從水質成分上講,農村生活污水水質簡單且濃度較低,污水中的成分以氮、磷居多,通常會在雨水的作用下帶來水資源富營養化的問題,許多藻類災害便是有機物含量過高的生活污水造成的。

此外,農村生活污水的產生量一般較小,但水量變化波動較大,具有持續但不穩定的特點。

二、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技術

目前,農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治理技術包括人工濕地凈化技術、地下土壤滲濾凈化技術、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等。

1、人工濕地凈化技術

人工濕地凈化技術是結合農村生活污水獨有的特點,依靠人工濕地對農村生活污水實現半生態凈化治理。具體做法是在人工濕地中種植各種沼澤植物,借助沼澤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過濾作用,實現多層過濾消除污染的目的,從而完成對生活污水的凈化。由于這種技術充分利用了濕地的緩沖作用和植物的吸收作用,不僅凈化效果較好,而且凈化方式自然,不會帶來新的污染。人工濕地的剖面圖如圖1所示:

圖1 人工濕地剖面圖

目前用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人工濕地主要形式有表面流和潛流,這兩種濕地運行費用較低,建造、運行和維護簡單,同時具有水力負荷與污染負荷較大的特點,衛生條件好,少有惡臭和滋生蚊蠅的現象。

2、地下土壤滲濾凈化技術

該技術的原理在于依靠碎石、沙土等土層的過濾和微生物的作用,使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的過濾和降解,達到可供灌溉使用的標準和要求。操作方法是幾戶人家統一進行污水收集,選擇合適的地點設置集水、滲水設施。該技術的優勢在于對水質的治理效果較好,并且技術簡單易操作,設備少,成本少,不需要大量的維護,還不會產生異味。然而該技術還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需要處理的生活污水量較大時,該技術就難以滿足污水治理的要求。

3、好氧生物處理技術

好氧生物處理技術的原理是利用好氧生物來消耗污染物質,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常用的工藝有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濾池、生物轉盤、序批式反應器(SBR)等。目前應用較多的是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之間的處理技術。它是在填料表面上培養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并采用與曝氣池相同的方法向微生物供氧,污水流過時與填料上的生物膜接觸,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從而達到凈化的目的。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對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在間歇運行條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處理效果,對于水量不均勻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更具有實際意義。然而對于農村生活污水來說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偏高,所以此工藝適合在我國南方及東部城市化速度快、比較富裕的農村推廣應用。

三、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的發展方向

根據我國農村生活污水分散、水質單一且濃度低、水量不大但變化幅度大等特點,結合我國農村經濟現狀,我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的總體發展方向應滿足以下要求:建設及管理運行費用低、操作管理簡便、處理穩定、低耗能、耐負荷沖擊等。

1、厭氧生物處理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發展的潛在方向

厭氧生物處理主要是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代謝過程,在無氧的條件下,把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和少量細胞物質。厭氧生物處理適用于處理不同濃度、不同性質的污水,其污泥產率低,所以可節省污泥處理費用。同時厭氧生物處理還具有低耗能和運行管理費用低等優點。

2、生物-生態組合工藝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發展的主要方向

組合工藝是目前污水處理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不同的單一處理工藝的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從而取得更好更高效的處理效果。例如對于農村生活污水,生態處理工藝(地下滲濾、人工濕地等)因其建設運行費用低、能耗低、運行管理方便等特點而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則可以彌補生態處理工藝受氣候影響大,處理效果不穩定的缺點。

四、結束語

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處于關鍵時期,盡快研究開發出新的有效的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藝和技術,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已有的治理技術各有特點,能夠在適宜的情況下取得較好的治理效果,未來應著重加大厭氧生物處理及組合工藝的推廣應用,同時應積極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并在國內因地制宜引進和消化吸收,以全面推進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事業的發展,為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梁卓, 何國富, 劉偉, 王凡. 城郊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 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 2009,(05)

[2]姚鐵鋒, 程永玲, 趙樹冬.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應用現狀和發展前景[J]. 廣西輕工業, 2009,(08)

[3] 白曉龍, 顧衛兵, 楊春和, 金勝哲, 姚進一, 花海蓉, 喬啟成.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模式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10,(26)

[4] 劉呈波, 樊娟, 石靜, 李國良. 凈化槽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前景分析[J]. 農業環境與發展, 2007,(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 国产区 在线观看 | 久久九九国产 |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经典第一页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视频久久久 | 手机看片91精品一区 |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 欧美第一页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 黄网站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七页在线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久久久高清国产999尤物 |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国产大片黄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网| 91免费高清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亚洲精品片a77777 | 亚洲欧洲久久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自拍偷拍区 | 一级毛片黄 | 精品国产网站 | 欧美日一区二区三区 | 91久久| 欧美性xxxx极品高清 | 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99视频精品草莓免视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中文 | 久久精品一区 | 亚洲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