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成果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成果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成果

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成果范文1

關鍵詞: 研究性學習 基礎英語課程 應用

2007年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提出要大力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提高其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研究性學習是“學習者通過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培養研究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式。基于研究性學習的本質,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基礎英語課程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提供了賴以“生長”、“發展”的土壤。基礎英語課程涉及社會、科學、歷史、文化、教育、生活等多方面的內容,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并且蘊藏著豐富的有價值的研究的問題,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了極好的素材和大量的研究課題。筆者旨在探討如何將研究性學習應用到基礎英語課程中。

一、研究性學習方法的特征和意義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應用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1]。研究性學習的實質是“學習者通過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培養研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習的內容包括如何收集、處理和提取信息;如何運用有關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何在研究過程中與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成果等等”。研究性學習是一種讓學生充分活動、充分參與的學習方式。活動能激發學生發展潛在能力,提供學生展現自己才智的機會和舞臺,刺激學生產生新的需要,提高學生的思想與才智,評價學生的發展水平與階段。研究性學習的首要特點就是自主性:自主選題、自主研究、自由創造。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鍛煉解決問題和交往的能力、與他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決沖突的能力。

二、研究性學習在基礎英語課程中的實施

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評價階段。準備階段包括:動員、選題和分組;實施階段包括:擬定方案、成員分工、信息收集、實施實驗、分析綜合討論、撰寫論文報告等;評價階段:結題、交流、展示、匯報、考核和鑒定等。

1.準備階段

主要使學生了解研究性學習的意義、特征和方式,明確基礎英語課程的授課方式為研究性學習方式,認識到研究性學習和基礎英語課程的密切聯系。在老師的幫助下,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和知識基礎,選擇基礎英語課程中的任意一個單元作為自己的研究性學習的載體。選擇相同課題的學生,以自愿和適量為原則結成課題組,一般以4―6個學生為一組,每組由學生推選組長負責各項工作計劃的安排和實施。

2.實施階段

以基礎英語課程的一個單元作為一個研究課題,負責該課題的小組自行決定研究的內容,研究的內容和單元內容相關是此次學習的唯一要求,在有條件完成的前提之下,研究什么、怎么研究由學生決定。教師不再是學生面前的權威,而是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教師不再用命令的方式布置學習任務、填鴨的方式講授內容,教師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對課題的可行性、內容、方式提出想法,做為課題組的一員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小組成員通過調查研究,匯總觀點、信息,對收集的信息進行討論,形成研究報告。通過“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探索討論―調查研究―探索討論―研究報告―問題反饋―反思鞏固”等環節,有助于學生培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小組成員的相互協作、相互幫助,學生的團隊意識也能得到培養。

3.評價階段

組成評價小組,成員由課題小組成員、其他學生、任課教師、其他教師組成。課題小組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可以是文字、實物、幻燈片、短劇等多種形式。評價注重研究過程、研究方法的評價,重在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的肯定,淡化研究性學習結果的評價。

三、案例分析

以基礎英語3第三單元《一周中的三個星期天威力》為例。課文由愛倫?坡的小說節選改編而成,“一周出現三個星期天”是凱特嫁給羅伯特的條件。課文講述了凱特的兩個海員朋友如何幫助羅伯特解決一周出現三個星期天的難題。這是一個有趣又令人費解的內容。課題小組成員提出了各自的疑惑、興趣、思考方向,包括一周中能否真正出現三個星期日,為什么;各地時間差異;中國每個城市的時間是否一致;夏至時間和冬至時間;我們現在的時間和美國紐約的時間;星期天的由來;我如何度過星期天;假設我是羅伯特,我怎么才能娶到凱特;課文中凱特的兩個海員朋友如何幫助羅伯特解決一周出現三個星期天的難題。從問題中看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從自學開始,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問題超越了課文內容本身,加深了學習的內容。課題小組成員對這些題目都感興趣,決定完成這些課題。課題組成員通過網絡、圖書館,收集資料。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分享各自的成果,對研究成果進行討論、評價,形成小組共同的認識,寫出小組報告。向全班展示小組報告,全班同學對內容進行討論、評價。

四、結語

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享受他人的成果、聚集資料和信息的過程,從而加深了對問題的認識,也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適度的自我評價。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能更好地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調查研究能力,應用課本知識,提高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程海東.研究性學習模式初探[J].教學與管理,2001,(9).

[2]余清臣.研究性學習[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王升.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1.

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成果范文2

關鍵字研究性學習電子信息專業課創新性

1引言

當前信息社會發展與國內素質教育改革要求大學生能夠靈活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與創造新知識,并且具備相當的終生學習能力。傳統的教師傳授、學生接受式的教學與這些要求是有距離的,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在高年級的選修課中到課率普遍不高,其原因在于經過低年級基礎課程的教學,學生對學習已經產生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并且具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表現欲望,因此不再滿足于學習內容在師生之間的機械移位。幫助他們利用已有的專業基礎知識去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是改善教學效果的重要渠道。

所謂研究性學習,指的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各自的興趣、愛好和條件,選擇不同研究課題,獨立自主地開展研究,從中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堅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由選題、自主探究和自由創造,與以往學習方式相比,研究性學習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對于電子信息產業來說,技術創新更是產業保持持續發展的重要源泉。因此電子信息專業課教學應以培養創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它強調讓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提出問題,收集材料,對研究性課題進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問題解決模式,在實踐操作中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造能力,并學會解決生活中與電子信息技術學習有關的實際問題。

2研究性學習的內涵及積極意義

研究性學習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景或途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從學習、生活及社會實踐中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同時,學會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研究性學習的重心是學習而不是研究。學校畢竟不能等同于科研機構,沒有必要的研究設施和科研經費,只要通過研究性學習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基本達到了教學目的。

研究性學習的核心在于促使學生通過與研究相類似的認知方式和心理過程來進行學習,其根本目的不是預期的研究成果,而是預期的學習結果。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的綜合知識、綜合能力能得到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得到培養,因此可以說研究性學習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重學科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缺陷。

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并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我國近10年來進行的主體性教育實驗證明了學生發展的核心是他們主體性的發展。培養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就成了教學的重要目的。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課題,自己設計研究方案,自己調查并得出研究結論,體現出他們是教學的真正主體。

研究性學習有利于使人類主體的智力資源轉化成個體的智力資源。以什么樣的方式認識世界,與學生時代所形成的學習方式是密切相關的。我國傳統教育的學習方式是接受學習,不能很好地將人類智力資源轉化成個體的智力資源,研究性學習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從實踐方式看,傳統教學主要是演練式、實驗式,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而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為中心的主動認知、主動實踐的學習活動,是一種認識—驗證—體驗的過程。研究性學習提供給學生的是一種主動、愉快、積極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學生是否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主要取決于三個因素:是否學會了學習;是否具有健康的社會感情;是否具有創造性精神。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這三種能力的形成。

研究性學習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治學之道、知曉做人之理。治學之道與做人之理是緊密相關的一個問題。學生的做人之理的形成需要他們治學之道的支持。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培養學生嚴謹務實的良好作風。

3研究性學習是高等教育的內在需要

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的弊端在于:因材施教的原則,在班級集體教學活動的前提下難以實施;以語言講述為主的表達方式,使得某些教學信息的傳輸與接收遇到困難;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不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作用,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沒有創造力;傳統課堂教學,教師總是在進行重復性勞動,教學強度非常大。這樣教師就無法從繁重的教學任務中脫身來進行研究工作。

高層次創造性人才

肩負著中華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和造就創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質量及取得創新性成果,國內外的成功經驗表明,實行加速創新的研究性學習是必由之路。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要求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不僅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扎實的專業技能,更應具有發現問題、解決實際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的能力。這光靠知識的傳授顯然是不能實現的。而且把科學研究引進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對大學生的科學研究訓練,這是高校教學的特點。研究性學習有助于教學和科研的有機結合,有助于大學生在模擬“問題情景”中通過研究和探索去獲取新知識,產生創造性成果。

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強調系統性的實踐,在科研實踐中發揮自主性潛力,因而滿足了形成創新精神和產生創新成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性學習對創新的形成起催化促進作用,大學為研究性學習提供了現實舞臺。研究性學習的實踐策略中還包含有課題組研究的形式,強調課題組集體的合作和配合,這種協作精神的鍛煉對后續的科學創新有積極的影響。研究性學習不僅能讓學生在研究中學到知識,而且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生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等的鍛煉是傳統學習方式所無法比擬的。

研究性學習有助于彌補大學生的先天不足,可以給他們一方容量極大的“用武之地”,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極大地發掘學生科學研究的潛質。通過參與研究,學生的思維方式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被動思維發展到主動思維;從單一思維發展到多元思維;從平面思維發展到立體思維;從靜態思維發展到動態思維;從封閉思維發展到開放思維。因此,學生敢于面對挑戰,勇于提出獨立見解,潛能會得到充分挖掘和開發,為進行科學創新奠定基礎。

研究型教學使得考核結構發生了變化,適當分離基礎內容考核和創造性的考核是必要的科學的考核制度,有利于公平的辦法都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和支持。目前研究型教學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歡迎。在解決了認識問題以后勢必有更多的學校、老師會去作進一步實踐。在打破一校一課的局限以后,如何因人而異、因地而異摸索出合適的形式,確定合理的目標和工作量是我們樂意看到的。可以相信研究型教學將會對教學質量的實質性提高起示范作用。

4電子信息專業課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設計

(1)學習目標的設計。在研究性學習中,教師首先要組織學生從電子信息專業所涵蓋的通信信號處理、圖形圖像處理、語音信號處理、多媒體技術以及DSP技術等領域中選擇和確定他們感興趣的研究專題,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在研究性學習中,問題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涉及多種知識,這些知識的選擇、積累和運用完全以問題為中心,呈現橫向的、相互交叉的狀態。

研究性學習是課程教學的互補,專業課程教學重視學生對電子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研究性學習則不以系統電子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傳授為追求,它是以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為出發點,以電子信息學科教學欠缺和研究性學習自身所長為主要追求。

(2)學習內容的設計。研究性學習主要不是學習書本知識,而是強調動手動腦的實踐過程,特別是電子信息專業更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它不能依靠教師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是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與過程。當前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基本是接受性學習,它適用于事實性知識、技能性知識、規律性知識的掌握,但對于策略性知識、價值、態度和情感類知識的學習往往不能奏效,這些知識的學習只有通過自主性學習,才能內化成學生自身的經驗體系。在研究性學習中,正是通過創設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讓學生自主的探究、實踐、發展和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思維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學習的具體內容便可以在相當寬泛、相當靈活的范圍之內加以選擇,這符合電子信息專業覆蓋范圍廣的特點。

研究性學習內容的具體選擇和設計,主要是體現研究性學習的學習目標和學習原則,沒有一定要達到的絕對標準和程度,而是視學生和學校的具體條件靈活處置把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在通信信號處理、圖形圖像處理、語音信號處理、多媒體技術以及DSP技術等領域中選擇方向,這些選擇都是合理的,都能夠有效地體現和達到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沒有高低之分。

(3)學習策略的設計。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策略主要包括:自主制定學習計劃,確定分工、活動方式和方法選擇研究或調查對象;進行查詢資料、操作與制作等活動;匯集、交流學習成果等。實現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中學習的自主性,不僅要求教師要從思路、活動空間和時間上向學生提供必要的條件,以實現學生的自主選擇、自主安排、自己組織學習活動的目的,同時還要求教師不必拘泥于課堂教學或其他程序規則的限制,自主安排學生的學習活動。

(4)學習評價的設計。評價是為決策提供信息的過程,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指,在

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系統地收集信息,根據學習目標的要求,對學習中所引起的學生認知行為上的變化,在定性、定量的基礎上進行價值判斷,為研究性學習的決策提供信息的過程。

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總是呈現出種種階段性結果,它們既是總結果的分支,同時又是學生在學習中預測總結果的反饋體。研究性學習的評價就非常重視階段性結果評價,即在研究性學習的各個階段,設定考查學生的不同能力:在課題設定階段,考查學生設定課題的能力;在收集相關資料、調整研究方案階段,考查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開展課題研究階段階段,考查學生的課題探究能力;制作成果檢查,考查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性、創造能力;在自我評價階段,考查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總結、匯報、交流階段,考查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等。

5結語

電子信息專業學生正在面對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市場,需要他們具備創新能力和良好的終生學習能力,在專業課中通過設計基于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教會學生學習,特別是學會思考問題以及分析和處理教室以外的實際問題,會使他們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安桂清.研究型課程控微[J].課程·教材·教法,2000(3)

2鐘文芳.研究型課程的定位、特點及實施中的難點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00(12)

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成果范文3

[關鍵詞]提高 綜合實際活動 課程質量

[中圖分類號] G6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2-076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課程改革中最富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全新課程,具有獨特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領域,但沒有材,要求地方、學校、學生和教師參與課程開發和選題。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無疑是新課程改革的亮點,它貼近學生生活,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差異發展,注重創新與實踐,具有廣闊空間。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因為它是全新的課型,能夠傳承借鑒的已有經驗極少,對于創新思路很難達成共識。實施中往往會出現注重形式、預設太細、給予過多、生成不足、忽視體驗、缺乏深度等問題,課程實施質量相對較差。鑒于此,我們結合課程特點、地域特點、季節差異、社會生活實際、學校實際、學生認識水平等方面,在研究性學習課題選擇、實施流程、課程評價等環節做了一些嘗試,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研究性學習為主,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涵

我們根據學校實際,以研究性學習為主,以信息技術為工具,有機整合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四個指定領域,以研究性學習的形式進行課程實施。為此,我們研究制定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指導方案》,根據學段特點和活動領域,制定了詳細的指導性課題,研究確立了研究性學習開題課、活動課、活動成果展示課的基本流程,為切實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質量提供了可靠保證。

二、重視研究性學習課題的確定

1.整合課程資源,遵循學生認識規律,堅持開放選題

研究課題的選擇與學段的科學、品德、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等教材內容進行了有機整合,并體現在指導性課題中,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進行活動與研究。各學段每個學期系統完成1至2個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即可。教師和學生可根據學段特點和學生身心特點,結合指導性課題,結合班級實際情況選定課題進行研究,但指導性課題僅供教師學生參考,堅持開放選題。我們充分考慮各學段學生身心特點和學生的認識規律,選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或與之密切聯系的領域,并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充分尊重學生的建議和意見,課題由師生共同確定,這樣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興趣就會更濃一些。

2.充分發揮地域特色,課題貼近學生生活

我們根據我鎮的地域特色,結合學校實際進行選題。漁網、魚粉加工是我鎮傳統加工產業,已有幾十年發展史,形成了很多專業村,被譽為“中國北方漁網生產第一鎮”。我們充分挖掘這一資源,進行了選題研究,如《追溯漁網生產歷史》《魚粉生產歷史探尋》《現代漁網生產技術研究》等。我們的學生大部分生活在農村,我們選擇了勞動技術、勞動工具、種植技術、林果糧食作物的栽培等方面的課題進行研究。在親近社會方面,我們組織學生到敬老院、村莊、社區獻愛心,做科普宣傳、公益宣傳、調查訪問等社會實踐活動;在發展自我方面,我們結合學校開展的各類活動,如演講比賽、讀書活動、節假日活動等,開展發展自我等方面的實踐活動課程。

三、上好研究性學習的三種基本課型

1.研究性學習開題課

它主要涉及如何選擇研究課題,如何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其特點是:教師指導學生確定了研究課題后,指導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若干小的細節問題,師生共同梳理歸類,確定幾個有研究價值的子課題,然后分到各小組進行討論,小組確定研究子課題,再由小組合作研究制定具體的子課題研究計劃表。

2.探究活動課

它主要涉及如何指導學生按計劃進行具體的探究活動。學生具體的探究活動根據課題的差異,有的可在課上進行,如《包書皮》《剪窗花》,這種課特別強調對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合作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習的實踐操作,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由教師示范(多媒體展示)整理歸納出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然后教師再指導學生進行具體操作。有些探究活動課,可安排在課下讓學生按計劃自主進行探究,如《紙的研究》《早餐的學問》《樹的年輪》等。要精心設計探究活動表格,研究活動表格要把學生探究的過程和主要成果呈現出來,力求探究實效。

3.成果匯報課

它主要涉及如何讓學生展示探究過程和活動成果。學生按計劃進行了具體研究活動之后,學生展示活動過程、活動成果,把活動的收獲帶到課上進行整理、總結、分析、匯報。教師幫助學生精心設計匯報表格,把學生探究、討論、總結的成果展示出來。教師、學生對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指導,并適當進行資料補充,對課堂進行延伸,重視課堂的生成性,重視展現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探究過程和方法。

以上三種課型,每種課型根據課題研究難易程度可用不同課時去實施,課題確定后,要循序漸進地上好三種基本課。

四、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的指導

學校針對三種基本課型,分別設計了《研究性學習方案設計》《研究性學習活動評價方案》以及《學生研究性學習探究計劃表》《學生研究性學習探究活動成果表》《小組研究性學習活動成果匯報表》等表格,為師生活動提供了有力參考。學生研究性學習中形成的調查報告、訪問記錄和搜集的資料等能體現活動過程的材料整理在一起,構成了一套完整的活動資料,從而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過程和細節保留、記錄了下來。

五、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質量的評價主要是課堂教學評價、實施過程檔案袋評價、學生問卷評價,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進行跟蹤指導。根據檢查情況,把課堂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方案設計》《研究性學習活動評價方案》以及《學生研究性學習探究計劃表》《學生研究性學習探究活動成果表》《小組研究性學習活動成果匯報表》等過程性資料的檢查整改情況列入教師課程評價,計入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并及時總結分析存在的問題,選好典型進行推廣。

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成果范文4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 特色發展; 全面發展; 專業化發展

Discuss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study and three "developments"

Wu Xiao-yun

( Hunan Province Xupu County No. 3 school, Xupu Hunan 419315 )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research study and features of the school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learning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search stud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Key words: Research study, Development with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我校是一所農村普通高中,升學率與教育發達地區的學校差距很大,學生畢業后,不可能大面積升學。學校教師從國內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共同走向體會到,單純追求已經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還會影響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辦學的立足點必須轉向素質教育,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大家意識到,研究性學習課程會是學校事業有所發展、教師整體素質提升的難得的機遇和切入口。于是,學校全體教師統一認識,從2002年起就將研究性學習正式納入學校的課程計劃,并從研究性學習的管理、指導、教師培養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研究性學習是普通高中推行素質教育,特色發展的切入口

研究性學習需要構建一種開放式的學習課堂,我們通過實驗比較,認為“自主協作式”的形式比較適合普通高中教育現狀和研究性學習的特點。“自主協作式”簡單來說,就是“全員參與、導師引路、分層達標”。

全員參與。各部門分工合作,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的統一協調下,服務于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學校教師都有責任擔任研究性學習活動課題的導師,學生自主選擇,教師不得隨意拒絕充當課題組的導師。教師一旦當上課題組的導師,就要全面擔負起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的職責。

導師引路。活動以課題小組為單位開展,學生自主選擇教師擔任課題導師,由導師全面負責課題研究的管理、指導。

分層達標。將研究性學習的活動目標分為“起始、基礎、提升”三個層次,根據學生實際分別按不同的目標進行評價,充分肯定學生的成長過程。“起始”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基礎”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目標,著重培養學生思辨與批判性反思能力,初步形成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

有效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務,我們學校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性學習氛圍,研究性學習逐步成為我校教育之特色,教育效果得到各級教育部門的肯定。近年來有《新型小功率白熾燈泡》、《龍莊灣鄉金銀花粗加工方法及引起的環境污染的調查》、《一都河水體污染及生態修復》等二十多個學生的研究性學習項目在市級以上青少年科技創新等賽事中獲獎;教師的《統計圖表在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等多篇文章在各級刊物上發表,題為《探索研究性學習活動,構建學校教育特色》經驗總結參加“湖南學校發展論壇”論文交流并獲一等獎;中心教研組在師生實踐與探索的基礎上編寫的《走進研究性學習》手冊,由湖南省教育廳授予湖南省第二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叁等獎。

二、研究性學習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全面發展的成長過程

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不斷地收獲著:他們學會了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學會了交流和分享他人的研究信息、創意和成果;提高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增強了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識和客觀評價自我的正確態度。學生在研究性學結中這樣寫道:“研究性學習使我們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向科學,親身體會發現,學習與人交流、合作和分享,最終使我們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所取得的經驗也好,教訓也罷,也是收獲了,這使我們開始熱愛生活,關心生活,體驗生活,挑戰生活,這種學習,提高了我們的素質,教會了我們的道理,讓我們終生受益”;“現在我才了解同學之間的默契配合、團結協作有多重要,當一個課題著手開始研究,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接踵而至時,我們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大家都懷著一顆責任心,全身心投入課題研究,每克服一個困難,我們都會驚叫著互道‘祝賀’”;“研究性學習讓我忘掉了我是差生,原來我也這么行,研究性學習幫助我確立了自信”。

三、研究性學習是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

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要求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也必須發生轉變。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在尊重和信任學生的前提下進行角色定位,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研究性學習包括情境體驗,課題準備、研究實施、總結反思四個階段,我們認為,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需要體現“課程的組織者、情感的支持者、學習的參與者、信息的咨詢者”等角色,并且這種角色在研究性學習的四個階段中,根據每個階段學生的學習行為目標各有側重[1]。

教師在參與指導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吸納新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要增強“問題意識”、“過程意識”、“成果意識”,提高教育科研能力,逐步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化,成為教育的研究者和終身學習者,走專業發展之路。

素質教育呼喚對人才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研究性學習為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開辟了廣闊的探究空間。在實踐與探索過程中,我們也有很多的困惑,但我們相信,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必將促進學生、教師、學校更好的發展。

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成果范文5

關鍵詞: 初中數學 研究性學習 課堂學習 整合

一、引言

世界各國為了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國際競爭的需要,紛紛加強改革基礎教育,其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研究性學習也應該被納入到高校選拔人才的標準之中。

二、初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進行研究性學習需要注重以下目標:(1)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認真、踏實,能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最終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發展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2)獲取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參與研究活動的自主性。學生可以通過類似于科學研究的學習獲得親身體驗,并依據這種學習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與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激發自身探索、創新的欲望。(3)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研究性學習中,信息的獲得要利用多種有效手段和通過多種途徑,學生應學會整理與歸納通過不同渠道得來的信息,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并恰當地利用信息。在研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4)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就是合作的意識和能力。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為人際溝通與合作創造有利的教育環境,使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得到發展。(5)研究性學習應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學生經過引導和鼓勵,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并對問題的解決提供設計方案。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搜集、分析資料和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活動。(6)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深入了解科學對于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通過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

三、初中數學課堂學習與研究性學習整合的幾點建議

1.研究性學習不應排斥接受性學習。

初中實施數學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改進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進入初中學習階段,面臨學習任務繁重、升學壓力大等問題,只要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單一被動等問題得到解決,采用有效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進行系統的知識學習無疑就是必要的。因此,研究性學習不應排斥接受性學習,為了使學生獲得多種體驗,必須取各種學習方法之長,互相補充,互相促進,打好基礎,提高素養。

2.教師更新觀念、提高水平。

教師是研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更要成為參與者。任何改革都必須以觀念的更新為先導。相當一部分教師在長期的傳統教學中,已經形成觀念和行為的教學定勢。如今需要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才能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等各方面因素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實現教學行為方式的重大轉變,從而指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是研究性學習在課堂得以實施的必要條件。教師在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時必須具備足夠的應變能力和駕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地參與研究。因此,研究性學習對教師也提出了對自身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更高要求。另外,現階段學校和教師由于研究性學習的特殊性、新穎性,開展研究性學習都處在摸索階段,因此,有的教師認識會有一定的模糊或偏差,對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感到心中無數,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認為研究性學習就是給學生上幾堂課,講講課外知識,即原來活動課的翻版;(2)認為研究性學習是搞科研,很神秘,高不可攀,按現今的教師水平難以承擔;(3)對研究性學習心中無數,不著邊際,無從下手。為此,研究性學習要得以正確地實施,需要廣大教師做到以下幾點:(1)能夠堅持不懈地探索和改進,不斷給自己注入新鮮的內容,以達到長遠的發展與進步;(2)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進行研究教育,成為教育實踐的反思者;(3)要更新觀念,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研究性學習,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研究性學習重視學生的自主體驗和探究并不意味著放棄教師的指導。如果一味地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疏忽教師的指導,甚至放棄引導學生走上正確、合理的研究之路,學生的活動往往就會陷入經驗主義的誤區。為避免學生的探究活動隨意游離課題和放任自流,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研究性學習的功能,采用適當的手段引導學生探究。

四、結語

本文分析了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并提出了幾點初中數學課堂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措施。在初中進行數學研究性學習,要著眼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進和教師觀念的改變,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這個工程的進行既要有課程改革、評價機制等方面的支持,又要有學生自身的努力,更要有教師恰當的指導。

參考文獻:

[1]陳海波.初中數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實施[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1).

[2]葉紀林.國外研究性學習的現狀、特點及啟示[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8,(02).

[3]吳亞麗.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下的新理念[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1).

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成果范文6

【關鍵詞】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思考

“研究性學習”課程已作為必修課正式開始實施了,同時要求各門學科都要滲透研究性學習的思想,研究性學習就是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研究過程,獲得親身體驗,培養其良好的科學態度和學會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發現。

關于研究性學習

(一)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在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情境中,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在攝取已有知識或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同化、組合和探究,獲得新的知識、能力和態度,發展創新素質的一種學習方式。

(二)研究性學習的特點

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學習過程,是師生圍繞著解決問題共同完成研究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以及為解決問題相互合作和交流的過程。

1.開放性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不是特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來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立足于研究、解決學生關注的一些社會問題或其他問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泛。它可能是某學科的,也可能是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實踐方法,也可能偏重于理論研究方面。

在同一主題下,由于個人興趣、經驗和研究活動的需要不同,研究視角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切人口的選擇、研究過程的設計、研究方法、手段的運用以及結果的表達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指導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在確定課題后,通過媒體、網絡、書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篩選,開展社會調研,選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結論,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 意識、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它的最大特點是教學的開放性。

2.探究性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內容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的研究課題:學習的方式不是被動地記憶、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敏銳地發現問題,主動地提出問題,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探求結論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不宜由教師指定某個材料讓學生理解、記憶,而應引導、歸納、呈現一些需要學習、探究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由展示一個案例、介紹某些背景或創設一種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自教師提出,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結論。

3.實踐性

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特別關注環境問題、現代科技對當代生活的影響以及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性活動。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設計與實施應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條件和可能。

(三)研究性學習的目標

研究性學習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 發展創新精神,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

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也是情感活動的過程。一般而言,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所獲得的成果,絕大多數只能是在自己或周圍同學現有基礎上的創新,還不大可能達到科學發現水平。研究性學習強調通過讓學生自主參與、積極參與類似于科學家探索的活動,獲得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

2.獲取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于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產生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欲望。

3.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研究位學習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圍繞研究主題主動收集、加工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研究性學習,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學會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并恰當的利用信息,以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5.學會分享與合作

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研究位學習的開展將努力創設有利于人際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發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6.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踏實的探究,實事求是地獲得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練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7.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通過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學生要深入了解科學對于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8.激活各種學習中的知識儲存,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

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多門學科的知識積累,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了有利的基礎。但是,如果讓這些知識長期處在相互分割和備用的狀況之中,它們就會被遺忘,就會逐漸推動可能發揮的效用。研究性學生的重要目標是在綜合運用中提高各科知識的價值。

二、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

(一)數學研究性學習

數學研究性學習是學生數學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在基礎性、拓展性課程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數學的和現實的問題的一種有意義的主動學習,是以學生動手動腦主動探索實踐和相互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的學習研究活動。

(二)數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

新高中數學新教材研究性學習參考課題有六個:數列在分期付款中的應用,向量在物理中的應用,線性規劃的實際應用,多面體歐拉定理的發現;楊輝三角,定積分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 其教學目標是:(1)學會提出問題和明確探究方向;(2)體驗數學活動的過程;(3)培養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4)以研究報告或小論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學會交流。

(三)數學開放題與研究性學習

數學開放題的常見題型,按命題要素的發散傾向分為條件開放型、方法開放型、結論開放型、綜合開放型;按解題目標的操作摸式分為規律探索型、量化設計型、分類討論型、數學建模型、問題探求型、情景研究型;按信息過程的訓練價值分為信息遷移型、知識鞏固型、知識發散型;按問題答案的機構類型分為有限可列型、有限混沌型、無限離散型、無限連續型。

目前,“研究性學習”仍屬于初創、實驗階段,還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同時也給我們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讓我們共同走進“研究性學習”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偷 |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第4页 |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 免费a一毛片 | a男人的天堂久久a毛片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一线满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 欧美精品一二区 |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 亚洲欧美日本另类激情 | 97一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 |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一区麻豆 | 欧美久久久久久 | 欧美极品第1页专区 |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 日韩在线欧美 | av毛片免费看 | 99久久精品国内 | 欧美一区视频 | 黄色免费一级视频 | 日韩 亚洲 制服 欧美 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 欧美 日韩 国产 在线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啪 | 久久福利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区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2022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