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淺談藝術創作的靈感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淺談藝術創作的靈感范文1
關鍵詞:美術作品;藝術創作;實踐
美術作品的藝術創作實踐是指畫家能動地將獨到的藝術見解、思想情感以及人生感悟等有機地融入作品的藝術行為。美術作品的藝術創作實踐既是畫家學習藝術創作的認知起點,也是畫家在藝術道路中所追求的目標,同時又是畫家充分表達藝術靈感的重要手段。美術作品藝術創作實踐形式的變化和發展,對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具有促進作用。
一、美術作品中藝術創作實踐的形態
美術作品中藝術創作的形態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具象形態,其二是抽象形態。這兩個方面是美術作品創作者的創作理念和情感意識的基本形態。1.具象形態具象形態是畫家通過人工描繪的方式,根據客觀物象的本來面貌所構造出的情景寫實,其內容與事物的真實形態十分接近,其中所反映出的是事物的真實性與本質性,如畢加索早期的美術作品《斗牛士》《科學與慈善》等,所反映的就是事物的真實面貌和具體形態特征。2.抽象形態抽象形態是通過觀念性符號表達的方式對事物原型、具體形態特征的再次創造,是對畫家內心情感的表達,也是畫家藝術創作能力的體現。如畢加索蛻變時期的美術作品《格爾尼卡》等,其創作靈感和創作手法來自畫家對于人生、世界、戰爭等問題的主觀看法。
二、美術作品中藝術創作實踐的內容和形式
美術作品中藝術創作實踐的內容和形式主要通過線條、色彩、空間、構圖、材質及其相應的組合關系作用于觀賞者的感官,促進觀賞者在欣賞之余,透過作品的外在形式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享受。不同美術作品在內容與形式的關系處理方面往往有不同的側重點,具象形態的作品往往偏重內容,而抽象形態的作品往往偏重形式。內容與形式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不同方面,內容支配形式,而形式反過來影響內容的表現。如,蒙德里安的抽象作品《紅、黃、藍的構成》就是通過色塊與線條相結合的形式,具體表現作品的深層次含義。美術作品的藝術創作實踐強調的是畫家個性與特色的發揮,畫家通過對美術作品藝術審美特征的共同規律的不斷探索,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對于藝術個性的認知,從而促進美術作品不斷滿足藝術審美的需求。
三、美術作品中藝術創作實踐的光影和色彩
光影和色彩是西方美術作品的主要藝術表現形式,它們對于美術作品有著不可小覷的藝術表現能力。對于美術作品而言,光影與色彩所組成的復雜關系,能夠通過視覺為觀賞者的心理帶來直接的刺激,從而更好地調動觀賞者的情感共鳴。如,莫奈的海景寫生畫《日出•印象》通過灰薄的光影、藍灰相間的色彩以及斑駁凌亂的筆觸,將景色繪制得隱約可見卻又模糊不清,極為形象地為觀賞者展示出了一幅清晨霧氣朦朧的美好景象。再如,亨利•盧梭的美術作品《玩蛇者》為我們展現出月下幾株植物閃爍著奇異而又耀眼的光澤,很容易便能將觀賞者的思緒帶到那奇幻而又詭異的國度,讓人流連忘返。
四、美術作品中藝術創作實踐的節奏和韻律
1.節奏節奏既是一種具有周期性變化規律和形式特點的運動方式,也是客觀事物運動的重要屬性之一,晝夜的交替、鐘表齒輪的轉動以及火車的車輪聲等都具有一定的節奏性。如,列賓的美術作品《伏爾加河上的纖夫》通過畫面中人物高低錯落的排列,迸發出十分強烈的節奏感,從而讓觀賞者切實感受到畫面所帶來的力量感。2.韻律韻律的作用是在畫面節奏的基礎上賦予美術作品強弱起伏的情調,能夠為觀賞者帶來抑揚頓挫的藝術美感。在美術作品的藝術創作實踐中,韻律的表現形式主要體現為畫面線條的起伏轉折、前后呼應等,既增強了作品的美感意蘊,又為作品增添了情感傳達。
五、美術作品中藝術創作實踐的空間構成與均衡
如,尚塞的美術作品《水果靜物》通過畫面中不同水果與靜物的空間構成,使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各種物體都極為清晰地展現在觀賞者的眼前,既給觀賞者帶來一種連續交錯的空間層次感,又為觀賞者留下了一定的遐想空間。又如,超現實主義美術作品《庇利牛斯山的城堡》通過一塊懸于半空的巨石,為觀賞者呈現出一幅極不合常理的超自然景觀,整個畫面的構成仿佛直接將觀賞者拉入了一個非現實的荒誕空間。因此,美術作品中藝術創作實踐的空間構成與均衡是寄托畫家獨特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結語美術作品通過藝術創作實踐的不斷發展,不僅能夠更加強烈地表達出畫家獨特的精神世界,為觀賞者帶來自由而愉悅的視覺享受,還賦予了美術作品更加深刻的藝術內涵,使藝術創作的實踐變得更有意義。也只有這樣,美術作品的藝術創作實踐才會呈現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景象和自由自在的生命力量。
參考文獻:
[1]王英.關于繪畫創作——談談其中幾個問題.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8).
[2]秦嗣英,邵佳嶺.俄羅斯當代油畫家藝術創作實踐特色研究.美術教育研究,2017(3).
淺談藝術創作的靈感范文2
關鍵詞:電腦美術;版畫創作;發展趨勢
一、電腦美術的內涵
(一)電腦美術的概念
電腦美術是人們利用電腦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從事美術創作的過程。電腦美術作為對傳統版畫創作的一種繼承和補充,以其靈活的形式贏得了人們的喜歡。電腦美術進行實用化階段最早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初期電腦圖形處理技術進一步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到了90年代,電腦美術技術的應用已經相當成熟,能夠極大地滿足人們對視覺沖擊的需求。到了21世紀,數字化藝術已經應用于各個領域,多種多樣用途的圖形、插畫軟件更是應運而生。例如,Illustrator、Photoshop、CorelDraw等,能夠賦予不同的圖形、字符、圖像以多種多樣的色彩,還能夠將其任意組合,并結合打印機、顯示屏、噴繪機等設備,將美術以可視化的形式進行輸出[1]。
(二)電腦美術的特點
1.非凡的表現效果。電腦美術作品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平面廣告設計、工業設計、建筑環境設計等大眾媒體中,以前通過手工繪畫很難完成的作品,利用電腦美術都能夠輕而易舉地完成,為大眾提供了全新、自由的視覺環境。值得一提的是,電腦逼真的預視能力,利用3D技術設置不同的光源角度和強弱,進行最佳視角的模擬,同時還可以按照設計者的想法,將靜態的畫面變成動畫,讓觀看者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各個角度的效果。2.高質高效的圖形輸出。傳統版畫藝術創作從設計到定稿這期間,會反復修稿,進行大量的重復工作,花費大量的時間。此外,傳統版畫藝術創作受到紋理、色彩等因素的制約,因此版畫設計和成品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有好的設計靈感但是沒有嫻熟的技藝也是一紙空談,基本功扎實但是沒有設計思維同樣也不會有好的作品。電腦美術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改變了設計者反復修改、重新繪畫的煩瑣工序[2]。
(三)電腦美術的發展趨勢
電腦美術正以飛快的速度滲入我們的生活,對我們的價值觀念和設計理念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向多元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3]。1.電腦美術越來越重視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僅僅在手法和表現形式的創新并不能滿足人們對藝術的追求,因此電腦美術不得不追求藝術創新,以迎合大眾的口味。2.電腦美術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是電腦美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今后將在動畫設計、影視領域、包裝設計、環境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3.電腦美術追求向傳統繪畫創作上的靠攏。電腦美術只有真正地與傳統版畫創作融合,才能體現出以“人腦為主”的藝術,體現出版畫藝術的真正魅力。
二、電腦美術對版畫藝術創作的影響
(一)電腦美術與傳統版畫創作的比較
為了更好地利用電腦美術,首先應當充分了解它和傳統版畫藝術創作的不同,看清它的元素特征,將其與傳統版畫劃分出來。構成版畫的語言基本要素主要分為具象類元素、抽象類元素和綜合類元素,電腦美術和版畫藝術創作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在具象類元素上的差異。無論創作者的繪畫技藝如何高超,其作品所表現出的情感,也和筆、墨有著直接的聯系。利用鍵盤、鼠標等設備進行編輯,可以輕松地選擇出筆尖的材質、寬度、樣式、端點、箭頭、箭尾等性質,這些特點在傳統版畫創作中是很難實現的[4]。其次,在抽象類元素上的差異。電腦美術和傳統版畫藝術在抽象類元素中的差別最明顯,這決定電腦美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電腦美術不僅反映出電腦的思維,也滲透了人的思維。在進行版畫創作中,創作者將要表達的物體看作一個抽象的符號進行描述,展示出的典型符號不僅有創作者的思想,同時還有計算機的表達。這種抽象的特點,使得在進行電腦美術創作時,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創作效果。最后,在綜合類元素上的差異。電腦美術能夠較好地設計出不同的紋理,并靈活地調節圖形的大小、形狀、顏色、肌理和位置。這些基本元素之間可以進行無窮無盡的組合,因此產生的效果也是千變萬化的[5]。
(二)電腦美術與版畫創作結合的藝術特點
電腦美術應用于版畫創作中,不僅改變了傳統版畫的創作途徑、藝術形式,更重要的是解決了傳統版畫形式單一、傳播形式慢的弊端。電腦美術對傳統版畫創作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使版畫藝術畫面更逼真。目前電腦美術的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其在色彩應用、圖形處理、表現能力等方面都已經非常接近原始物象,這種虛幻效果是傳統版畫創作無法達到的。2.使版畫藝術色彩更豐富。傳統的版畫色彩表現形式較為單一,而電腦美術可以運用RGB三色原理,創造出16777216種顏色,極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豐富性。
(三)電腦美術不可能替代傳統版畫創作
新技術的應用和開發,使得傳統版畫進入一個新岔口,雖然電腦美術使得傳統的版畫創作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有人說?!半娔X的發展終究會取代傳統美術創作形式”,但是本文認為電腦美術作為一種新媒介,其產生和起源都應與藝術是同步的。拋開藝術本身而言,電腦美術是很難單獨生存下去的。電腦美術的出現是一種時展的標志,沒有必要去標榜和模仿傳統版畫創作。而對于版畫創作來說,不應該拒絕利用電腦藝術,更不能過度依賴日新月異的計算機技術,我們能做的是以電腦美術為手段進行更好的藝術創作,這才是美術創作者應有的態度和原則。
三、電腦美術在版畫教學中的應用
電腦美術的出現使得文化在發揮其功能時,不再受限于傳統的筆、紙、刀、材質等工具。版畫的創作力似乎發揮到了最高境界,同時也表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欣賞水平和價值觀念也發生著改變。電腦美術只是一種工具和媒介,但是它的興起卻是與藝術的發展同步的,并與藝術相輔相成。工具的創新為版畫藝術的教學提供了新道路,將美術及設計帶到了新的層次,那么我們因此就可以放棄“筆墨教學”了嗎?在版畫教學研究中,應當加大傳統繪畫教學的培養力度,重視傳統美術創作的內涵和培養過程,處理好版畫創作基本功和電腦應用的關系。一方面,電腦美術是美術教學的一個范疇,如果只是把電腦美術當作一個美術工具,那么學生也會對電腦美術產生片面的認識;另一方面,如果學生從初學階段就過度依賴電腦美術進行繪圖和設計,不再愿意親自動手進行繪畫,缺乏基本功的訓練,將會導致學生的美術素養匱乏,基本功不牢固,整個版畫的構圖缺乏美感,同時也不利于創作靈感的培養。色彩、線條、明暗、空白、構圖形式,是版畫的重要組成元素。如果能夠把電腦美術當作版畫教學的一門基礎課,那么學生將能夠更好地利用電腦美術技術去思考版畫的創作,提供版畫創作的綜合技能。將版畫與先進的電腦技術結合起來,版畫創作技術更新,也是美術創作觀念上的創新。對于版畫教學來說,如何抓住機遇,跨學科、跨領域地進行教學改革,培養出更適合時展的高素質人才,將是版畫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四、結語
由上文可知,電腦美術的應用和普及為版畫創作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為版畫創作和教學創新提供了新思路。但是現階段的版畫教學改革還存在著許多矛盾,這就要求版畫教學應當一方面堅持傳統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美術素養和基本功的練習,教給學生繪畫的技能,另一方面以電腦美術為輔助課程,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避免被動“灌輸”,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馮賽.淺談電腦美術與油畫藝術創作[J].西部皮革,2016,(12):44.
[2]秦宇東.淺談電腦美術與油畫藝術創作[J].美術教育研究,2014,(24):82.
[3]曹英.數字化信息時代下的版畫插圖藝術[J].中國包裝工業,2013,(12):59+63.
[4]朱慶禮.在版畫創作中導入計算機輔助設計的可行性[J].美術大觀,2012,(06):103.
淺談藝術創作的靈感范文3
關鍵詞:美術繪畫;創作;影響因素
一、美術繪畫創作的過程闡述
1、構思
構思是美術繪畫創作的第一環節,主要通過創作者的聯想,通過人們在無形的思維創造向有形物體轉變。當創作者進想中,那么他的思維空間就會無限擴大,不受任何束縛,完成一種自由的腦力活動。當然,聯想并不是完全毫無目標的猜想。對于美術繪畫創作來說,聯想更多地被賦予了創作者的思想與情感。其中更多地體現了作者的風格與體驗,傳達出一種更加獨特的個人思想與特點。作者有獨特的個性與情感體驗,對于美術繪畫創作也會產生重要影響,也只有這種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更加體現作者的個性與風格。盡管聯想只是作者的一種主觀感受,無法用更加真實貼近的文字語言體現出來,但是對于美術繪畫創作而言,聯想仍然在創作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轉變
雖然聯想在美術繪畫創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創作的最終目的。只有在聯想的基礎上對創作進行合理定位,才能更好地篩選出優秀的內容進行組合。作者需要通過聯想激發出創作靈感,并由此確定最初的創作方向,接下來要對這一方向進行更多方面的藝術加工,然后將其塑造成具體的藝術形象。可以說,從最初的聯想到有形的藝術,就必須經歷聯想向創作方向的轉變。由于這一過程同樣是一個無形的過程,因此把握起來有一定難度。這也要求作者需要有扎實的美術基礎,能夠構思出優秀的主題,才能更好地把控這一轉變過程。
3、創作
在美術繪畫創作過程中,人們常常通過美術作品的筆法、布局等方面來評價它,其中每一個因素都直接影響著觀賞者對于繪畫作品的感受。每一幅美術作品都有形與質的畫面,人們通過作品的構圖、筆法等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并展開豐富的想象。作者常常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將這些滲透到繪畫作品中,因此,不同的美術作品會有不同的藝術價值,體現不同的思想情感,這也是繪畫作品的可貴之處。在現實生活中,各種客觀存在的事物都可能會給作者產生靈感和聯想,作者對于事物的認識與把握,常常會轉化為創作靈感,最終完成作品的構思。這也最終形成了繪畫從無到有的過程。
二、美術繪畫創作的影響因素
1、生活體驗
美術繪畫是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作者表達自我情感的方式,作者常常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與人生感悟融入作品當中,使作品傳達出更獨特的藝術特色。在進行繪畫技術訓練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是對各種優秀的繪畫作品進行臨摹學習。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夠使創作者對大師作品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能夠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獲得更大的進步。在對繪畫作品進行臨摹時,首先要關注作品的技法,其次更重要的是關注作者的情感表達,了解作品中被蘊含的深刻內涵。學習繪畫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體驗的過程。學習者在經歷無數次的體驗之后,才能更深刻地感情出繪畫的精髓,提升自我創作能力。此外,繪畫臨摹還能夠提高學習者的藝術欣賞能力,提升自我的藝術修養。學習者通過大量的臨摹練習后,加上對生活的仔細觀察與感情,才能提高自己的繪畫能力。想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就需要不斷地參與社會活動,深入地體驗生活點滴,同時創作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才能更好地將情感融入繪畫作品中。只有真正將個人與自然融于一體,才能更好地激發創作靈感,積累經驗,創造出更加優秀的繪畫作品。
2、構思想象
在繪畫創作過程中,聯想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創作者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繪畫技法,還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果創作者,通過繪畫如實地展示出客觀事物,只能稱其為一名出色的畫匠。只有真正將觀察與思考融入到繪畫創作中,將自身的情感滲透到作品中,客觀事物在自己的筆下得到創新與改造,才能稱其為真正的藝術家。當前有許多街頭畫家,他們給路人畫肖像,雖然看上去人與畫十分相像,但是作品并沒有注入創新元素,并沒有融入更豐富的情感要素和想象,則這些人也僅僅只能稱其為畫者。由此也可以說明,構思想象是繪畫創作的靈魂,是繪畫作品的藝術價值所在。
3、色彩搭配
在美術繪畫創作中,色彩是其中最具視覺沖擊力的因素,也能夠給觀賞者帶來強烈的感官體驗,不同的色彩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創作者對于色彩的認知與運用,直接體現了他們的個性以及對色彩的理解。優秀的繪畫作品,作者需要對色彩有很強的辨識能力,在創作過程中,對色彩需要進行仔細的挑選,才能選擇更恰當的色彩進行搭配,并與整體的繪畫效果相協調。首先要根據自己作品的題材和內容進行色彩的選擇,并通過色彩傳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與藝術品位。因此,作者需要對色彩有充分的了解,只有真正了解色彩運用的規律,才能更好地進行創作,使繪畫作品的搭配效果更和諧。
4、意境體現
意境是繪畫作品給人們傳達出的一種情感體驗,也是作者個人風格與品位的體現。意境的體現不僅與欣賞者的品位與審美有關,而且也取決于作者的創作能力。繪畫作品常常會向欣賞者傳達出特定的意境,并根據作者的創作能力而不同。這里所指的繪畫作品的意境主要是指作者通過作品所表現出的生活感悟以及對美的體驗。不同的繪畫作品會有不同的意境體現。不同的作者也會通過不同的繪畫作品傳達出不同的意境效果。例如在山水繪畫中,有的作者重在體現山的壯美,有的作者則重點突出山林之秀美,這不僅是創作風格的不同,同時也體現出不同的意境。由此,不同的繪畫作品會體現出不同的意境,這取決于作者的生活感悟與情感經歷。
5、表現手法
在繪畫創作中,最為關鍵的因素是表現手法,即繪畫的技巧。繪畫技巧直接決定了繪畫作品的品質。如果作者本身的繪技巧不佳,則很難創作出優秀的作品,也難以傳達出作品的創作意圖與繪畫風格。繪畫作品本身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而繪畫手法也是表現審美價值的重要方式,它是繪畫創作的直接手段,同時也是一種極強的繪畫語言。創作者想要提升繪畫技巧,就需要反復練習,不斷加深對繪畫技巧的認識,提升自我的審美能力,使其在繪畫創作過程中,更好把握色彩、意境等因素的\用,提升個人的綜合繪畫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美術繪畫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創作過程,其中包含了諸多環節和要素。從最初的聯想、構思到后來的創作、色彩搭配、意境等,創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領悟對繪畫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由此,創作者只有在扎實的繪畫知識基礎上不斷地進行生活體驗,恰當地運用各種繪畫技巧,才能完成優秀的美術繪畫創作,提升藝術創作靈感與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在繪畫創作中關于積累與構思的感悟[J]. 張玉坤. 現代裝飾(理論). 2015(07).
[2]閩南民間藝術“學習資源中心”平臺研究[J]. 李凡,吳翠蘭.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4(08).
[3]漳州、泉州與臺南木版年畫辨異[J]. 王曉戈. 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2).
[4]淺談美術教學中的評價作用――談教學評價對學生身心發展的促進作用[J]. 史美霞.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S1).
淺談藝術創作的靈感范文4
關鍵詞:群眾唯一;創作;現狀;成因;措施
中圖分類號:D5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9166(2010)023(C)-0200-01
一、群眾文藝創作的現狀及成因
目前,我國的群眾文藝創作正處于作品產量少、創作水平較低這一階段,而群眾文藝創作的特征和規律是這種現象形成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為了保證群眾業余文藝創作輔導工作的開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必須充分地認識和了解這些特征及規律。
第一,業余性是群眾創作活動的主要特征。所謂群眾創作指的是非專家人員所開展的業余創作,也就是說群眾創作活動與專業創作活動是相對立的。生產和工作是廣大業余創作者靈感的主要來源。廣大業余創作者通過各種文藝形式進行形象思維的腦力勞動。業務文藝作者在進行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從事業余創作,而這業余性也充分體現了業余創作精神勞動的艱苦性。
第二,分散性也是群眾創作隊伍的一個主要特征。業務文藝作者來自于不同的行業,而且各行業之間的差距也比較大,這樣就使得不同行業的創作者的人數出現不均衡態勢。
第三,多樣性又是群眾創作的一個表現形式。群眾創作者的愛好都不同且都很廣,也就使得他們自己的寫作形式形成了。他們的創作傾向受群眾文化的多樣化活動影響,并且業余創作的多樣性也受到群眾創作形式的多樣性的影響,繼而業余文藝創作的“雜”也就形成了。
第四,差異性也是群眾創作水平的一大特性。對于業余創作者而言,他們的文化素養、生活閱歷、生活條件、思想觀念都有差別,從而使得創作水平出現了參差不齊。
二、改變現狀的措施
(一)為文藝創作提供良好的環境。文藝的創造過程其實是人類一次或者是多次精神活動過程,在這一精神活動過程中,需要為其提供適合其思想發展的特殊創作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為文藝創作提供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讓他們能夠感受到藝術的尊嚴、創作的自由、其施展才華舞臺的靈動。在文藝創作過程中我們強調“人”的可貴性,這里的人主要指一切給予創作藝術幫助以及完成藝術創作的人。他們包括專業的學者、藝術家、組織者,他們在文藝創作應該協力合作,開展群眾性文藝創作活動,并為文藝的創造提供幽靜的文藝創造氛圍,并且需要對優秀的創作人才進行培養教育,使我們能夠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培養出更多的優秀藝術家。
(二)文藝創造需要完善的創作機制。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在古代,先輩們除了通過道德觀念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外,還用禮節加以輔助。文藝創作和他們一樣,我們在尊重藝術創作規律的前提下,我們還應該從政策、國家法律制度、公民意識上建立一個合理的創作機制,這樣就能夠為文藝創作提供適當的保障。
(1)建立激勵機制。從企業的管理角度來看,好的企業都有一套員工激勵機制,通過這套機制,可以大大的帶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文藝創作可以借鑒這一體制,在我們的文化系統內,為文藝創作專業人員制定考核指標(效率與質量需要協調),并制定與之相配套的激勵措施。(2)建立管理機制。在創作管理上,對以下實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創作效率的提高、創作中問題的解決等。從而使得各專業之間合作和學習交流的氛圍的形成。(3)建立生產機制。加強領導和落實責任是目前群眾文化主管部門應該注意的重點。將群眾文藝創作生產,尤其要強調的是群眾文藝精品生產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并且要尊重個人創意以及進行知識產權保護。要積極地探索靈活的文藝創作工作方式,從而使得群眾文藝創作水平得到保證。為創作人員提供必要的創作、學習以及交流條件,需要根據創作規律和特點進行。
(三)提高創作意識。(1)區域意識。對于群眾業余文藝創作而言,在抓創作不光是要抓個人創作,要帶動提高區域內群眾文藝創作水平,因此還要抓好培訓和輔導。(2)精品意識。群眾文藝創作的品味體現在群眾文藝精品中,群眾文藝精品包括各類群眾文藝創作、表演精品,理論研究精品以及活動精品。為了能夠更好地為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務,樹立群眾文化精品意識和塑造品牌形象是群眾文藝創作必須做的事情。(3)合作意識。從主創人員到演出的業務工作,群眾性文藝演出活動以群眾文化為主導的多家合作形成了一個和諧的創作群體。這對于相互學習是很好幫助的。為了防止群眾文藝作品評獎活動的弄虛作假以及為了防止專業人員參與,必須對評獎的公平性和權威性得以保證。
總的來說,群眾文化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的正確指導能夠促進群眾文藝創作的科學發展,并且其關鍵環節之一是:提高在現代意識和主體意識統領下的創作意識。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要經常展示群眾文藝創作成果,推動群眾文藝創作繁榮,營造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社會文化氛圍。
作者單位:陽泉市群眾藝術館
參考文獻:
[1]黃玉才.試論群眾文化的藝術教育[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2).
[2]余達亮.論如何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J].黃梅戲藝術,2009,(04).
淺談藝術創作的靈感范文5
關鍵詞:舞蹈藝術;音樂;互相交融;互相滲透
音樂主要通過音樂語言(音符,音調)等表現作品的思想情感。舞蹈既要通過肢體語言表達思想情感,也需要通過音樂語言傳達思想內涵。舞蹈音樂搭配,可以使舞蹈的情感表達更加豐富和真切,在舞蹈藝術的創作中,舞蹈通常與音樂結合在一起,二者互相交融、互相滲透,進而提升舞蹈的藝術價值。
一、在舞蹈藝術發展中音樂元素的作用
1、音樂元素可以激發舞蹈藝術的創作靈感
作為一種特殊的表演藝術,舞蹈藝術與音樂藝術自古以來就有著很親密的關系。舞蹈藝術離不開音樂,音樂的渲染,可以為舞蹈藝術烘托氣氛,沒有音樂伴奏的舞蹈,顯得單調枯燥。無論是舞蹈藝術創作,還是舞蹈藝術表演,加入音樂元素以后,都會增添舞蹈藝術的藝術魅力。音樂的韻律以及節奏,都會引發編舞者舞蹈動作的創作靈感。在音樂伴奏下,表演者的舞蹈表演將會更加流暢、傳神,音樂能夠刺激表演者的內心情緒,表演者利用聽覺感官獲得音樂,音樂所含有的韻律情感,會傳達給表演者,表演者通過肢體語言、身體形態向觀眾傳達這種情感信息。音樂類型不同,舞蹈類型也會發生變化,會烘托出不同的舞蹈氣氛,創作出不同風格的舞蹈。
2、音樂元素對舞蹈藝術表演模式的影響
舞蹈藝術的表演模式多種多樣,既包含舞蹈風格、舞蹈節奏,也包含舞蹈形態,音樂類型對舞蹈藝術表演模式影響很大。在舞蹈創作過程中,編舞者設計舞蹈動作,首先,要考慮音樂的節奏、韻律。安排舞蹈表演次序,也必須考慮到音樂元素的作用。舞蹈背景音樂必須與舞蹈動作相協調,才能夠有效提升舞蹈藝術的藝術價值,以實現理想的舞蹈表演效果。另外,音速、音調以及音樂節奏的快慢等,對舞蹈藝術表演模式也產生很大的影響。音速、音調以及音樂節奏的快慢,不僅影響舞蹈藝術的表現類型,還影響舞蹈藝術的表演特色。在舞蹈創作過程中,我們根據音樂元素,既可以編排創作單人獨舞,也可以編排雙人舞蹈或者是多人舞蹈。音樂類型的選擇直接影響著舞蹈創作,在動作默契程度上,音樂對于舞蹈的影響也非常關鍵。例如,如果我們為舞蹈動作搭配現代音樂,那么舞蹈動作就需要歡快、熱烈些,因為現代音樂節奏較快,并有著鮮明的樂律。如果我們搭配古典音樂,舞蹈動作就需要綿軟,柔美,緩慢而富有深情。因為古典音樂音樂類型大部分都是曲調舒緩,節奏浪漫。舞蹈創作一定要符合音樂情感表現設計,這樣,才更有利于人物情感表達,讓舞蹈藝術有一種藝術美感。
3、音樂元素強化舞蹈表演者的表現張力
舞蹈藝術的最終表演效果還是由音樂來決定。在舞蹈表演中,音樂元素對于渲染氣氛,強化舞蹈表演者的表現張力,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樂元素的渲染下,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達將會更加豐富,在音樂元素的烘托下,舞蹈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一種肢體語言的表達,舞蹈藝術被賦予了更深層次意義。音樂所含有的韻律情感,會傳達給表演者,表演者通過肢體語言、身體形態向觀眾傳達這種情感信息。音樂藝術與舞蹈相互融合,互相滲透,烘托出不同的舞蹈氣氛,創作出不同風格的舞蹈。在音樂元素的渲染下,舞蹈藝術不僅用肢體語言傳達情感信息,還通過音樂來傳遞情感,所以,在舞蹈創作過程中,我們一定不能忽略音樂對于舞蹈的情感渲染作用。通過音樂元素,提升舞蹈情感藝術,使得表演者在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達更加真切,更具有感染力,舞蹈表現更具有情感張力。
二、舞蹈藝術創作中的音舞關系
1、音樂結構、藝術表現形式,影響著舞蹈創作的表現風格
在舞蹈藝術創作中,音樂與舞蹈搭配是否適當,直接影響著舞蹈藝術的效果。一般的音樂樂曲構造形式都有其獨特性,音樂結構直接影響著舞蹈結構,不同的音樂結構,會產生不同的舞蹈藝術表現形式,舞蹈的背景音樂設計,直接影響著舞蹈的藝術感染力。我們通弩弓背景音樂,來設計舞曲結構,劃分舞蹈動作,音樂的曲式結構影響著舞蹈表演的整個發展結構,二者互相交融,互相滲透,舞蹈藝術才更加的完美。音樂風格不同,舞蹈風格也會不同,音樂藝術表現形式不同,舞蹈的藝術表現形式也不同,舞蹈表演不僅是一種肢體語言的表達,還需要通過音樂向觀眾呈現藝術形象。舞蹈創作者在創作舞蹈的時候,首先要考察背景音樂,不僅要考慮到背景音樂的時代特色,還要考慮背景音樂的地域特色,同時,背景音樂的韻律節拍以及特殊曲調等也必須關注,通過這些元素,來界定背景音樂的風格。舞蹈藝術一定要符合背景音樂風格。比如《孔雀舞》,背景配樂地域民族特色就十分鮮明,舞蹈動作與蘆笙奏樂配合,不僅極大地提升了音樂藝術的藝術表現力,還將地域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2、音樂韻律、節拍,影響著舞蹈創作的表現風格
音樂韻律、節拍對于舞蹈創作也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節拍韻律,所傳達的音樂情感也不一致,節拍數越少,韻律就越舒緩,此時的舞蹈動作需要偏向于柔軟、婉約。當樂曲為四拍或是四拍以上時候,就會呈現出一種興奮、激昂的音樂韻律,節奏感更加明顯,舞蹈動作也需要更加歡快。舞蹈藝術是否能夠表現出來藝術美感,韻律和節奏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舞蹈中所蘊含的情感,需要通過音樂元素的韻律節奏來傳達,舞蹈節奏,影響著舞蹈表演速度的設計。只有掌握舞蹈節奏的核心,舞蹈創作者才能夠把握好舞蹈表演的發展順序,讓舞蹈情節的邏輯性突出。音樂調性不同,舞蹈藝術風格也會不同,在舞蹈動作設計過程中,音樂調性直接影響著舞蹈風格,這一點,舞蹈創作者一定要明確。音樂調性的差異性,使得舞蹈藝術風格千變萬化。比如,音樂調性發生變化,舞蹈動作就會發生變化。舞蹈動作隨著音樂速度加快、減緩,而隨之變快變慢。在舞蹈設計過程中,舞蹈創作者要想展示不同的舞蹈表演節奏,必須將舞蹈音樂調性藝術凸顯,進而突出舞蹈藝術風格,提升舞蹈的藝術感染力。
三、舞蹈藝術創造中舞蹈與音樂的結合方式
1、先有舞蹈框架,在有音樂旋律
舞蹈的編創者立足于所表現的內容題材和生活體驗,在寫出腳本并對舞蹈類型進行確定之后,由作曲家對音樂進行編寫,這是一種先有舞蹈框架,在有音樂的形式,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它是依據以下的操作程序進行的:舞蹈編導先制定詳細的舞蹈結構計劃和舞蹈內容,將人物、時間和地點及內容情節指明。對這個舞蹈發展過程的各個片段進行詳細說明,對如登場人數、插段以及引子、和結局。對道具、布景、燈光等情節展開地點的布置進行描繪。需要音樂色彩、風格、節拍、節奏和音樂特征以及較為精確的時間的時間長度等。作曲家依據這個程序,根據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經驗,對音樂旋律進行譜寫,使舞蹈和音樂相得益彰、配合的貼切完整。
2、先有音樂、后創作舞蹈
因為受到某種音樂的強烈啟發和感染,舞蹈創編者產生創作舞蹈的動機和欲望。然后立足于這種特定的音樂,對舞蹈的內涵,用人體的動作語言來表現。它是先有音樂后創作舞蹈,主要是遵循以下的過程:編導先需要對音樂進行全面的分析、理解、感知,掌握調試的變化和種類,還需要應用音樂、聲部、、結構和段落等諸多要素。在用獨特的舞蹈對音樂的內涵進行展示和挖掘,有機的融合音樂與舞蹈設計。編導想象力的發揮,以及對音樂做的理解程度,決定了編舞的成功與否以及成品音樂是否優秀。
3、從舞蹈的內容構思框架尋找成品音樂片段
因為受制約于各種技術和資金條件,在普及性和群眾性的舞蹈活動中,很少有人專門去寫完整的成品音樂。這就需要舞蹈編導們從動作、風格和形式等內容框架出發,尋找符合舞蹈的成品音樂片段,更好的符合舞蹈。編導們在平時不斷的累積不同風格和形式的的音樂作品,并通過切換、剪輯和帥選等手段,對舞蹈音樂進行巧妙的組合。這種基層群眾性的渠道創作省力、便捷,在舞蹈創造中占有一席之地。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對舞蹈編導們靈活的音樂應用能力和隱喻水平進行很好的展現。而這種組合方式不能產生很高的音樂質量,因為不可能每一段舞蹈都能尋找到與之相適應的準確的音樂,即便利用高科技,在音樂銜接和組合上,也會存在著不統一的問題,以上三種舞蹈與音樂結合的方式,都曾收到很好的演出效果,都是在長期的舞蹈藝術實踐中形成的。因此,需要立足于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舞蹈的方式。而無論采用那種方式,驗證舞蹈是否成功的準則,就是音樂與舞蹈是否完美統一。由此,要求編導們具備較高的音樂修養,能將舞蹈與音樂的關系,這一個關鍵性的問題處理好;在編排舞蹈動作時,能對音樂的完美內涵進行體現,
四、結語
舞蹈藝術不能脫離音樂元素,在舞蹈創作中,音樂與舞蹈的搭配,可以使舞蹈的情感表達更加完美,舞蹈表演作品與否優秀,要綜合判斷音樂藝術與舞蹈藝術的搭配,當兩者達到高度一致時,舞蹈藝術才更具藝術感染力。
作者:王錦峰 單位:南京曉莊學院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黃銳.關于舞蹈藝術創作中的音舞關系的思考[J].青春歲月.2014(17)
[2]孫力.透視與剖析——1991~2011年音樂與舞蹈關系研究視角的量、性分析[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2(04)
[3]周黎.淺析舞蹈劇目中音與舞的結合[J].大舞臺.2011(06)
[4]郭雨柔.高中舞蹈教學現狀及音樂選修課“音樂與舞蹈”教學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12.
[5]黃銳.關于舞路藝術創作中的音舞關系的思考[J].青春歲月,2014
[6]羅瀾.淺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舞蹈藝術的教育功能[J].黃河之聲.2016(01)
淺談藝術創作的靈感范文6
關鍵詞:視覺;聽覺;影視;繪畫;藝術
一、引言
一部音樂作品有華采樂段,一幅繪畫作品有主題中心,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會有令人回味久遠的經典鏡頭。繪畫與電影之間所存在的深刻關聯作為一種美學現象已成為共識。藝術作品不論由哪種技術手段制成,它總是意味著藝術家用這些手段來表現自己的創作意圖,自己對材料的態度以及自己對作品的主題與內容的思想和藝術的理解。影視作品要鮮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主題形象,就得充分地運用影視藝術的表現手段,如語言、音響和造型因素等。在影視作品的創作中,電影攝影師的藝術是電影繪畫藝術,攝影師是真正的電影繪畫藝術家,以非常鮮明、真實而富于表現力的繪畫形式來表現影片中各個鏡頭的思想和內容。優秀影視作品可以做到聲畫相融,有虛有實,有藏有露,視覺和聽覺相互映襯,相互補充,創造引人入勝的優美意境。
二、視覺、聽覺和諧的影視作品
影視作品設計的關鍵在于必須具有一個個性化的視覺解讀。影視作品視覺化過程的第一步是設計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劇本精神的畫面,為影視作品創造一個整體的畫面基調?!队⑿邸愤x擇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觀和沉穩厚實的秦王宮,空間橫向調度氣勢磅博,場面闊大,濃墨重彩的氣氛渲染和造型視覺的張揚,營造了一種歷史氣度與人物的英雄悲歌?!稛o極》作為帶有神話色彩的故事影片,不僅色彩艷麗,而且時空寫意,使得影片帶有一種神秘虛無的訴求語境。此外,不管是《英雄》還是《無極》,其中的電影音樂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故事主題,給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電影美學的角度來看,影視藝術具有時空統一性、聲畫可融性、表現綜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審美特征。影視這一藝術門類的各種形象都是在畫面和聲音的統一中,通過造型而表現出來的。影片的整體形象結構、情節發展的順序、在具體環境中進行的動作,都是由導演構思,而形成了一套連貫的繪畫處理。形象的各個場面在膠片上構成畫面,乃是攝影師藝術創作勞動的成果。攝影師,這個掌握著一種新的造型形式、活動的電影繪畫的表現手段的藝術家,其任務就是把影片的內容作為許多活動的繪畫構圖——肖像、室內景物、戰斗場面以及群眾場面,在膠片上表現出來。現代影視編導在構思時,不僅要善于汲收美術、戲劇的特長,要考慮畫面的安排,關注畫面美,同時還要善于通過各種音響來構成節奏感與和諧美。聲畫可融性傳統藝術如繪畫藝術等,也要借鑒影視藝術的這一特點,進一步用畫面和聲音來塑造和完善繪畫藝術,形成視覺和聽覺統一和諧的優秀繪畫藝術作品。
三、繪畫藝術的視覺和聽覺
1.繪畫藝術的視覺和聽覺
繪畫藝術又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繪畫藝術作品都是可見的視覺形象,美術創作是形象思維活動。繪畫藝術創作者在創作中可以通過寫實或寫意、夸張或變形等多種手法來創造美術形象。這種創作活動是繪畫創作者以客觀世界的存在為依據,加上自己主觀的創造性勞動而創作的,它是瞬間性的創造。塞尚說繪畫是“眼睛的思維”,古往今來,繪畫藝術家不得不為吸引眼球煞費苦心,繪畫自身的形式積累也很豐富,視覺質量方面,前輩大師們給現代繪畫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每個優秀的繪畫藝術創造者不得不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傊L畫藝術就是以造型和色彩體現人的本質力量,就是實現視覺信息與精神和思想的同構。
音樂與繪畫似乎是兩種毫不相關的藝術,前者通過音響訴諸人們的聽覺的感受,能使人直接感覺到在時間中的運動與發展,但是沒有視覺形象;后者通過線條和色彩訴諸人們的視覺感官,具有視覺形象的直接感染力,但不能表現出形象在時間中的運動與發展。但在現實的繪畫藝術創作活動中,繪畫作品中視覺和聽覺的律動往往是繪畫藝術家們經常談論的話題。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藝術感受中形成的一種感性經驗不僅表明了音樂與繪畫之間的某種聯系,而且也表明了音樂中可以表現繪畫性的內容。
音樂史學家安勃羅斯曾經說過:“音樂是心靈狀態的最偉大的繪畫家。”我國古代伯牙鼓琴,鐘子期聽音的記載充分說明了在繪畫藝術中音樂的重要作用?!秴问洗呵铩け疚丁酚涊d;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辈滥苡迷V諸人們聽覺的音響描繪高山大河的視覺形象,鐘子期能聽其聲見其形,在琴聲中感受到高山大河的視覺形象。音樂是以聲音為表現手段塑造形象的聽覺藝術,它只能訴諸于人們的聽覺,但并不是說人們只能用聽覺來感受音樂。實際上,在藝術創作活動中,創作者不止通過聽覺的渠道而是用整個身心去感受,體驗和認識生活的,在優秀的繪畫作品中所表現的思想情感不單是聽覺感受,而是整體的感受。在繪畫藝術創作中,作者可以發揮聯想、類比、象征、發展再現等音樂手段來表達作者自身的內心感受,這種感受不是一時一景所引起的,而是經過較長時間對社會與現實生活事物的思考后形成的。
2.繪畫藝術視覺和聽覺的通感
通感是指人們的感覺器官,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之間的相互感通。在“藝術通感”中,最活躍的是視覺和聽覺,通常人們把它稱之為“視聽通感”。音樂藝術和繪畫藝術由于“視聽通感”的廣泛存在,它們在美術和音樂這兩門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之間搭起了橋梁。在繪畫藝術中視覺與聽覺的通感是歷久存在的現象,藝術家們一反過去學院派和偽古典主義的重理性、重寫實的傳統,而要以音響、色彩、光線等抽象形式直接表現瞬間即逝的視聽印象和內在感情,這種抽象性、表情性的藝術傾向,使得在繪畫藝術中音樂與繪畫之間有了更多更好的親和力和契合點。
繪畫藝術創作者在創作時,通過線條的長短變化、粗細的控制、剛柔并用等來表現畫面空間感和質感,通過線條的美勾勒出畫面。然而不同的線條在相互制約中產生了不同的節奏,節奏是藝術的生命,猶如音樂中高低、長短和強弱不同的音和不同的節奏組成的旋律線條時而悠揚、時而回旋,構成了畫中無聲的旋律。畫面中線條的長短變化、粗細的控制和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音樂旋律線具有本質的共性。音樂通過聲音在時間持續中表現感情,不同的聲調、節奏、旋律組成的樂章,可說是一條情感的流水線,繪畫以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剛柔結構形體,創造形象。繪畫中的線條是經過審美情感凈化了的,雖靜猶動,富于節奏感,韻律感,與音樂無形的流水線有著心理動力學上的相似性。這就使得繪畫藝術家能夠把時間持續的音樂與空間并列的繪畫溝通起來,用無形的聲音畫出形象,用有形的形象表現出音響??傊L畫創作中,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具有一種共通的、本質上相感應的和諧,使繪畫創作者受到心靈的震撼和靈感的沖擊。
3.我的繪畫藝術創作感受
為了在自己的繪畫藝術作品中表現視覺與聽覺形式的和諧,在平凡的事物中,我發現為自己,也為他人而去捕捉的美。這美的含義包涵著色彩、光影、形體以及音樂中的旋律、節奏感等。不論這些事物只能存在于瞬間、幾小時或已存在了數世紀,只要它們之中有某種東西能引起我的興趣和美感,我就用畫筆盡力去表現時空瞬息和音樂般的旋律。為了這一目的,我常到原野中去寫生。自然中的山川日月、房屋建筑、人物都深深吸引著我。當進入繪畫時,景物似乎又是創造力的障礙,我不希望被具體的觀察所束縛。我是用感覺、激情和理智來繪畫,我所完成的作品一般同視覺與聽覺喚起的靈感聯系著。音樂是一種感染力很強的藝術形式,它有很多東西與繪畫是相通的,它確曾給我的創作以巨大而實在的影響與幫助。笛的清新悠遠;簫的沉靜、深摯;圓舞曲的優美、絢麗而勻稱;清音樂的優雅、自然……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有些音樂不只是優美、使人神往,還能給人以生動、具體的聯想,它能把人引向廣闊的空間和紛繁的彩色世界。從音樂的旋律中聽出色彩、節奏,感受到力量,觸及到實在的自然。此外,我探索不同的藝術語言,通過增進情感認識,讓我的認識在作畫的進展中變化和成長。這使我有足夠的主張、估價自己構思的靈活性。當一個視覺形象浮現時,我會在色彩、陽光、節奏、旋律的感動中去構思、去探索、去發現。長期以來,我總是在生活中興趣盎然地搜尋,發現那種由明與暗、光與色交織而醉人心靈的感受。那種感覺一直保留在我的心里,力圖用繪畫來表達一種音樂和繪畫的綜合效果。
山城重慶是我近年來繪畫表現的主要對象,大都是從本土民宅的建筑中去尋找一些認為有意思的感覺給予提升,給予構成,采用和諧的色調,細膩的表現和文雅的筆觸,用一種色彩世界的重構表達非具象思維的抽象性。我在《陽光的節奏》的繪畫創作中,采用了傳統的油畫技法和現代構成的平面圖象,力求構圖平衡中具有節奏感,畫面大膽運用了陽光的虛幻與幾何圖象的構成,黃色的高調與深略的重音對比,給人一種既現實又夢幻、音樂與視覺的和諧之美。人類在陽光下建造的巢穴,也只有陽光才能賦予它真實形色,叮當作聲的金輝潑灑在磚石土木之間時,人與太陽的協奏曲才真正奏響。
四、總結
音樂與繪畫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音樂以聲音為物質媒介,表現人的主觀情感,主要作用于人的聽覺,是“聽”的藝術;繪畫則用形體色彩、線條描寫客觀事物,主要作用于人的視覺,是“看”的藝術。一個是無形無相的聽覺藝術,一個是有形有相的視覺藝術,它們之間有著明確的界限。但在繪畫藝術創作中,并不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在繪畫創作中的藝術審美活動中,音樂的音響與繪畫的造型可以相感而相通,形成通感。只有視覺和聽覺效果達到和諧統一的繪畫藝術作品才能夠具有藝術感染力,給人帶來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陳曉偉.從繪畫到銀幕:中西古典繪畫與電影影像關系探析[J].中州學刊.2006,(3)
2.王彥萍.音樂藝術中的美感[J].青年文學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