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水稻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水稻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水稻病蟲害識別與防治

水稻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范文1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防治;南丹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6-0118-1

南丹縣地處云貴高原與廣西丘陵過渡地帶,屬高寒山區,年平均氣溫17℃左右,水稻是南丹縣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之一,受氣候影響,一年只能種植一季,每年種植面積在9000hm2左右。水稻在種植過程中,受耕作技術、管理水平的影響外,還受到各種病蟲的為害,每年因受病蟲害造成損失在100萬kg左右,病蟲害成為了制約水稻高產穩產的因素之一。因此,剖析該縣水稻病蟲害防治方面存在的問題,探索提高其水稻病蟲害防治的對策,對進一步提高該縣水稻產量,實現當地農民增產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1 南丹縣目前水稻病蟲害防治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1.1 病蟲識別能力差,藥劑選用單一

很多群眾在水稻受害時,無法分清是病害還是蟲害造成的,特別在一些交通不便、山區偏僻村屯的農民對對病蟲識別能力差,病蟲不分,從而無法對癥用藥。并且在防治中只認定以前所用的農藥品種效果好(如敵敵畏、樂果等),不大接受針對不同病蟲而防治的其他針對性較強的新型低毒高效農藥。

1.2 隨意加大農藥用量,且用水量不足

在防治病蟲過程中,普遍存在農藥用量比規定的標準多1倍,有的甚至3倍,有時3-4種農藥同時混用,導致部分水稻出現藥害癥狀,很多農民普遍認為,只有加大農藥的用量,才能將害蟲當場殺死,死得徹底、干凈,得到最好的防治效果,而不按農藥防治病蟲規定的用量。這樣不但加大了防治成本,而且容易造成病蟲的耐藥性,不利于今后的防治,從而出現惡性循環。部分農民在施藥防治過程中,單位稻田藥水用量只有225-450kg/hm2,比單位稻田推薦藥水量900kg/hm2減少了大半多,以致藥水不足,無法噴到和淋濕淋透病蟲為害的地方。

1.3 治蟲防病不適時,錯過防治適期

在病蟲害發生期間,很多農民不及時用藥防治,總是在為害較為嚴重時才用藥防治,如卷葉螟為害出現白葉、二(三)化螟為害出現枯心(白穗)、稻飛虱為害出現“黃塘”和“落窩”、稻頸瘟為害出現白穗時才記得用藥,已經錯過了大好的防治時機,使防治效果大大降低,有的根本達不到防治作用。有相當部分群眾習慣在晴天中午時分噴藥,造成藥水在陽光的暴曬下揮發快,停留在植株上時間短,害蟲取食不到和植物不能吸收,以致防效差。

1.4 施藥部位缺乏針對性

由于不同的病蟲發生為害的部位不同,在防治中應有所區分對待,而部分農民則不理會這些。在施藥過程中,在稻株上隨意噴藥,沒有針對水稻主要受害部位,使防治效果降低。

1.5 病蟲防治信息不暢

雖然縣農業局測報站每年水稻病蟲害防治信息7-10期,并寄送到各鄉鎮政府和農技站,因信息的傳播、公布制度及設備的不完善,無法及時反饋到各處村屯群眾手中,在防治中只能根據以往經驗和老辦法。

2 提高當地病蟲害防治效果的有效對策

2.1 加強水稻病蟲防治技術培訓

針對農民對病蟲的識別能力差的特點,爭取縣政府在財政上的支持,經常到各村屯舉辦培訓班,特別是到田間地頭現場識別,并發放各類病蟲發生為害特點和防治技術資料。贈閉塞病蟲防治知識光碟組織群眾觀看,使農民能生動形象的了解和掌握有關病蟲防治知識。經過培訓,使農民達到“四會”,即會識別病蟲、會田間調查、會按防治指標決策防治、會安全合理使用農藥和科學防治技術。

2.2 嚴格農藥合理使用,規范用藥

隨著國家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農藥,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時要牢記“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嚴格按照規定劑量配藥,不隨意加大劑量。在施藥防治病蟲時,盡可能多噴施到病蟲發生、取食、棲息的部位或場所,達到有效殺滅病蟲,提高防效。

2.3 注意田間病蟲調查,適時對癥用藥防治

農民通過培訓,會田間調查的方法后,在水稻生長期間,注意到田間調查,掌握病蟲發生為害的情況,并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確定用藥時機,選好對癥農藥,及時施藥防治,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2.4 加強病蟲測報網點的建設,及時傳遞信息

由縣農業局牽頭,各鄉鎮農技站和村委會共同參與,財政資金投入,成立病蟲信息網絡,主要是為了加快信息的傳遞,讓各村屯群眾及時掌握防治病蟲的信息,能適時防治。工作中植保部門與各鄉鎮農技站互相配合協作,搞好各地病蟲調查,掌握田間病蟲動態,對病蟲的發生為害進行預測預報,病蟲情報,提出防治措施和意見,配置設備編發短信給各村屯負責人,及時公布張貼上墻,指導群眾進行科學防治。

2.5 抓好病蟲電視預報工作

在水稻各個生育時期,經常到田間地頭用攝影機和數碼相機把水稻病蟲發生情況記錄下來,編輯成通俗易懂的畫面和講解防治技術,并與電視臺合作,及時在本縣有線電視上播放,讓更多的農民了解和掌握病蟲防治知識,在防治過程中能統一行動,提高全縣防治的效果。這項工作需要各部門相互配合,才能做好。

水稻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范文2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35

我國既是水稻的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消費大國,所以水稻的生產質量關系著人們的實用安全,水稻產量關系著我國的農業經濟生產效益。介于一直以來水稻都嚴重的遭受病蟲害的破壞,而產量和質量都得不到保障,所以要加強對水稻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下面就對水稻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方式進行詳細分析并且建立一套有效的預測預防水稻病蟲害體系來保證水稻的安全生長環境。

1水稻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方式

水稻病蟲害種類繁多,其中最主要的病害有稻瘟病、稻紋枯病;最主要的蟲害有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病蟲害防治不當必定會對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有所影響,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將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失,所以要做到早預防早治療,根據水稻主要病蟲害發生的特點給予有效的防治措施,進行綜合預防,來保障水稻的高產豐收。

1.1水稻主要病害及綜合防治方式

1.1.1水稻爛秧

水稻爛秧的發生區域很廣幾乎在全國各地都會發生,它主要是受病原物侵染或非病原物影響,從而引起水稻種子、種芽腐爛以及種苗死亡的過程。由于引起水稻爛秧的病因不同,所以產生的癥狀也各有千秋。水稻種子爛是稻谷播種后種胚變黑、發臭,最后腐爛的現象,導致它水稻種子變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與不正確的種子消毒方法有關,也可能與儲藏種子時受潮有關,甚至是在種子催芽時的水分和溫度不合適都會嚴重影響種子質量;種芽爛則是播種后稻芽未能轉青即死亡的現象,它主要是由于水田自身條件差,再加上在種苗的選擇、播種的不合理以及田間灌溉不合理,或是因為土壤中本來就存在不利用水稻生長的有害物質等聯合造成的。

水稻綜合防治方式:進行科學的農業防治方式,對水稻種子的高質量要求,水稻催芽時保證發芽率以及播種等方面進行把關,再加上通過加強田間管理調整改善稻田成分,通過有效的施肥、科學的灌溉以及翻耕。對于爛秧中的秧苗及時給予噴灑農藥,根據爛秧苗病情的輕重,適當調整用藥量,并且在用完藥以后密切觀察用藥效果。

1.1.2稻瘟病

稻瘟病在水稻整個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都可能發生,經常發生在葉瘟、苗瘟以及穗頸瘟等對水稻生長發育影響比較大的部位。在水稻苗發出2、3葉的時候是苗瘟侵染稻苗基部最為嚴重的時候;而在3葉以后是葉瘟的高發期,穗頸瘟一般發病早,在頸部經常發生褐色小點,之后慢慢擴展,到了后期就嚴重影響水稻的整體質量。

水稻綜合防治方式:主要是要在選種時期挑選抗病能力強,加強栽培技g的管理以及生物藥劑防治等相結合。因為稻瘟病菌分化明顯,所以要合理科學的利用抗病品種,需要注意的是大面積種植高抗品種會使其失去抗病性,不可對抗病品種進行大面積單一種植,所以要合理布局抗病品種,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抗病良種的種植;合理的田間管理,對水稻健身培育壯秧,對田地進行翻耕、灌水,施足基肥,增施鉀肥、鋅肥、有機肥的施種,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養分,適時進行曬田等;對種子進行處理,在催芽的時候可以用鹽水進行浸泡來提高出芽率;利用藥物制劑來防治,對葉面進行噴藥,可以預防葉瘟的發生,在抽穗之初就要進行噴藥預防穗瘟的發生,如果在噴藥不久就遇上雨天,后期還需要視情況增加噴藥次數。要合理進行藥劑的配置,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防治的目的,保證每667m2地的用水量不得超過50kg。

1.1.3稻紋枯病

稻紋枯病最容易發生在抽穗前后,在秧苗期和穗期都可能發生。輕則造成葉片和葉鞘的損害,重則損害整個莖稈和穗部。稻紋枯病菌主要能在土壤中越冬。

水稻綜合防治方式:水稻紋枯病主要是以農業措施為主結合藥劑防治。做好肥水管理,通過栽培種植技術預防病害,施足基肥,肥料應注意穩施氮、磷,增施鉀、鋅肥;同時要保證合理正確的灌水;藥劑防治,施藥不可太早,以保護稻株最后3~4片葉為主,噴藥霧時要保證合理的用水量,并將藥霧噴到稻株中、基部。

1.2水稻主要蟲害及綜合防治方式

1.2.1稻飛虱

稻飛虱具有很強的暴發性和突發性,一般都是一代接著一代的發生,全年可發生8次左右。而且成蟲卵多發生在葉鞘上,成蟲具有很強的趨光性;產卵量比較多的一般是短翅型蟲卵,而且一旦發生將會引起大災害,直接造成葉片枯黃,嚴重時全株枯死,出現“落窩”現象,導致減產。白背飛虱多發生在夏季或是天氣炎熱的干旱季節;而褐飛虱適合生長在雨水多且暖而不熱的季節。褐飛虱的發生和繁衍與后期水稻的生長過于茂盛導致田問濕度高、環境隱蔽有直接的關聯。

水稻綜合防治方式:科學的防治方式,也就是農業防治手段,做好田間管理措施,合理的進行灌溉,適當的翻耕田地,進行合理的施肥,在稻苗生長高峰期避免稻苗猛長,對稻苗進行合理的修剪減少稻飛虱擁有舒適的生長環境;借用水稻天敵進行防治,稻纓小蜂以及黑肩綠盲蝽可以有效的對抗捕食卵和寄生卵;線蟲、寄生菌以及蜘蛛可以有效的對抗成若蟲;藥物制劑防治,一般比較有效的就是撲虱靈的使用,它們對防治稻飛虱效果非常顯著,而且藥效維持時間長,藥效發生作用快等特點。

1.2.2稻縱卷葉螟

稻縱卷葉螟在全國各稻區都有分布。它主要寄主為水稻,它的抗寒能力較弱,在我國一般不能越冬,但是到了春天,成蟲又飛回成為初始蟲源,秋季又可隨季風回遷至南方繁殖、越冬。稻縱卷葉螟適合溫暖、高濕的環境,水稻矮桿、闊葉、葉色嫩綠的品種,或灌水過深、施氮肥過遲,易引起水稻徒長與披葉。

水稻綜合防治方式:科學的防治方式,比如加強田問管理工作,有效的進行施肥和灌溉,防治水稻前期生長過快,保證水稻可以健康茁壯的生長。在幼蟲孵化時期結合田問管理進行烤田和灌水,可以有效的減少蟲害的發生;藥物制劑防治,為了保護寄生蜂,可在幼蟲孵化盛期或在3齡盛期施藥,百叢有蟲100頭的田塊為防治對象田??捎?5%殺蟲雙水劑、縱卷清等防治;利用天敵防治技術。卵期以稻螟赤眼蜂和擬澳洲赤眼蜂寄生為主,捕食性天敵中多種蜘蛛、步甲、隱翅蟲等對其數量的抑制,對控制其種群數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2水稻病蟲害的防治體系構建

以往的水稻病蟲害預測系統已經不能滿足適應現在的病蟲害管理了,之前在實際工作中根據病害發生發展規律,進行預測評估的方法缺乏有效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所以結果不被看好。隨著市場環境對農作物安全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既能通過降低用藥又能有效控制病蟲害已經成為農作物生產的重要目標,因此迫切的需要與現代病害防控相匹配的技術。

2.1計算機技術在水稻病蟲害的預測防治體系中的應用

2.1.1建立病蟲害數據庫

以往都是根據我國病蟲害發生的歷史資源數據來判斷病蟲害發生的規律,通過大量的閱讀資料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而且還不能保證其準確性。而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將存儲的大量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檢索通過建立病蟲害數據庫管理,來實現對農作物病蟲害發生情況作出準確的判斷,結合地理環境、氣候羈鲆約芭魑錛鬧浦韉仁據信息的分析,大大提高了預測效果。

2.1.2建立預測專家系統

把預測專家掌握的測報技術,通過結合長期積累的實踐經驗進行整理和挖掘,根據計算機專家的提問,通過輸入數據和參數就可以得出病蟲害的預測預報結果,以此結果來做出決策判斷。

2.1.3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它的運用徹底改變了以往病蟲害信息傳遞僅僅以文字和廣播為主,多媒體技術使病蟲害信息傳遞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讓廣大農民可以全面清楚的了解病蟲害信息,同時還可以對行測人員以及農民進行預測培訓,完全不受地點時間的限制,從而提高預報技術的培訓手段。

2.2建立健全監管體系

在水稻重大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要充分發揮農業局全體人員的力量,對各地的水稻病蟲害防控進行督查。同時通過強化組織領導作用切實加強對水稻病蟲害的防控協調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控體系,可以通過培訓各種專業服務隊伍,增強他們的病蟲害識別能力,從而起到提高病蟲害防治效果的目的。

水稻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范文3

為了讓此項技術能在資中縣得到迅速推廣和發展,內江市資中縣農業局農技站2008年度在明心寺鎮潮水屋基村建立了500畝水稻強化栽培示范基地;2009年度又在明心寺鎮潮水屋基村、茅店子村建立了1000畝水稻強化栽培示范基地,兩年示范田塊分別增產18%和19%,共增產水稻148239kg,增加收入29.7萬元。使這項栽培技術已由2008年度需每畝補助農民100元誤工費動員農民示范,發展到2009年度農民自己要求進行示范。

水稻強化栽培技術示范要掌握以下要點:

一、品種選擇與適時早播

應選擇分蘗能力與抗倒伏力均較強、穗型偏大的緊湊或半緊湊型的高產優質新品種,如岡優94―4,川香9號、內香2550、內香8514,菲優188,川江優527等。2009年度在資中縣明心寺鎮潮水屋基村、茅店子村示范基地統―選用內香8514新品種。要求適時早播,在連續3天溫度達到12℃以上(能保證水稻正常發芽,不被寒害)時才可進行育秧播種。2009年示范田塊要求在3月5―15日進行播種,以保證秧苗提早移栽下田、提早分蘗和早夠畝主穗數。

二、采用旱育保姆旱育秧方式育秧

選擇平整肥沃、背風、向陽的蔬菜地作苗床地,每畝本田需苗床地0.4畝,苗床地按2.67m開廂,長16m,進行稀播。播種時先將谷種翻曬1―2次,浸種20分鐘至24小時,濾去多余水分,適當吹晾(以種子不沾手為宜),先倒入圓底盆中。再倒入藥劑(藥劑:種子=1:3,一定現開、現拌、現播),邊搖邊篩,使藥劑均勻地裹于稻種表面,再篩去多余藥劑,立即播種,以防粘連。用細土蓋種0.5cm厚(以不見種子為宜),最后搭拱蓋膜保溫。這樣能保證苗齊、苗壯、白根多,栽后成活快,分蘗力強。

三、采用適時早栽和合理密檀

當秧齡達到4―5葉左右進行移栽。移栽時田塊要耙平施足底肥,選擇晴天移栽最好。根據稻田的肥力情況,靈活使用栽培規格:肥力一般的田塊可以采用行窩距50cm×40cm的規格;肥力中等的田塊可以采用行窩距55cm×40cm的規格;肥力或施肥水平較高的田塊可以采用行窩距60cm×40cm的規格。采用牽繩移栽,每隔40cm在行繩上打好結,以結為中心栽3苗,栽成10cm的等邊三角形(也稱三維栽培法),這樣可以改善植株間的通風、光照條件,促進單株健壯生長,較常規栽培降低發病率40%左右。

四、采用干濕灌溉技術

栽秧時采用花花水栽秧,易立苗,成活快。分蘗前進行干濕交潛灌溉,促進水稻早生根快分蘗。分蘗后期采用“夠苗曬田”,即當全田總苗數達到預定有效穗數的80%時開始排水曬田。中期(穗分化到抽穗揚花期)實行淺水(2cm左右)灌溉促大穗。后期(灌漿結實期)采用干濕交潛灌溉,養根保葉促灌漿,成熟前1周左右斷水,能保證水稻結實多、精壯保滿和不易倒伏。

五、采用平衡施肥技術

采用有機肥和化學肥結合施用的方法,施肥量視稻田肥力而定,一般畝用三合原糞20擔,腐熟肥1000kg,碳銨50kg,磷銨20ks,硫酸鉀15kg,硫酸鋅2kg作底肥。移栽后5―10天畝施尿素10kg,促進秧苗返青早分蘗;在水稻揚花后畝施5kg尿素作穗肥,保證穗粒保滿,增加千粒重,提高產量10%左右。

六、采用四統一措施

首先實行統一供種,選用分蘗力強、穗型偏大的高產優質內香8514新品種;其次要求統一時間播種、移栽,要求示范田塊在3月5―12日播種,4月上中旬全部移栽完;再其次統一向農民發放農藥:銳勁特、富士一號、艾美樂、井岡霉素等防治水稻螟蟲、稻苞蟲、稻瘟病、稻飛虱、水稻紋枯病等病蟲害;最后要求農民統一時間進行病蟲害防治。水稻一代螟蟲要求在5月6―15日防治;水稻二代螟蟲要求分兩次進行防治:第一次要求在7月1一6日,第二次適期為7月12―18日進行防治。四個統一為水稻高產打下基礎。

七、加強田間管理

秧苗移栽后,要求農戶對大田進行人工除草2―3次,同時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長期深入田間,幫助農民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和識別田間病蟲害,一旦發現有病蟲害,要求農戶及時施藥防治。

水稻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范文4

1.法特鎮基本情況

法特鎮地處舒蘭市西北,二松東岸,水稻種植面積4900余公頃,土壤肥力較高,水源充足,灌溉設施完備,尤其西部的西良村、王大村、黃魚村3個村更適宜種植水稻,所以把3個萬畝示范片分別落在上述3個村。

2.實施內容完成情況

按照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收獲的 “五統一”技術路線,積極探索萬畝示范片規?;a經營模式和專業化服務組織形式,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新機制,加快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步伐。

2.1示范推廣優良品種 選用吉粳88、吉粳803等品種,項目區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2.2集成推廣高產高效技術 按照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的要求,對現有先進實用技術進行組裝配套,重點集成推廣了以下技術:簡塑缽盤育苗、拋秧技術;機育苗、機插秧技術;增施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低殘留短殘效藥劑,組織專業隊統一防治病、蟲、草害技術;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技術。

2.3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控 設專人對高產創建項目區病蟲害監測與預報,制定重大病蟲草鼠害防治預案,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在2011年8月初預測稻瘟病將大面積發生時,由市農技中心統一免費提供防治藥劑,法特農技推廣站組織項目區農戶統一防治,有效控制了全鎮水稻稻瘟病的發生,為奪取豐產、實現重大病蟲鼠害的統防統治的全覆蓋奠定了基礎。

2.4推進標準化 重點實施了管理服務專業化、生產過程機械化,提升生產水平。

2.5創新機制,嘗試“三個結合”

2.5.1行政與技術結合 發揮行政部門、科研推廣、基層技術干部在組織發動、方案制定、政策扶持、技術推廣等方面的作用,構建政技結合的組織領導體系和技術指導體系。

2.5.2科研與推廣結合 以技術集成推廣為載體,推動高產技術的普及推廣、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形成科技興糧的合力。建立“鄉有技術骨干、村有技術標兵”科技服務隊伍,落實技術人員包片、包點指導制度,確保技術進村入戶到田,提高農民種糧科技水平。

2.5.3規模化經營與專業化服務結合 大力宣傳引導耕地向種糧大戶集中,推進集約化經營。同時,大力培育專業合作社,開展專業化服務,探索社會化服務的新模式,有條件的村組建專業服務組織。

3.取得的成效

3.1項目區水稻全生育期長勢良好,取得全面豐收 雖然法特鎮2011年水稻曾遭遇6月上旬稻水象甲與6月中旬水稻二化螟的大發生,尤其7月下旬和8月初稻瘟病的發生,但通過法特農技推廣站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統一供藥、統一防治技術、統一聯防,得到了有效控制,沒有造成危害,保證了水稻生產安全。

3.2順利通過了省市專家組對創建活動的中期檢查及秋季田間測產 項目區萬畝示范田平均單產分別達到737.1公斤/畝(黃魚村)、713.4公斤/畝(王大村)、731.7公斤/畝(西良村),完成了活動要求的水稻畝產700公斤,比2011年平均畝增產5%以上的產量指標。

3.3項目區農戶的種稻水平和種稻效益有了較大提高 通過集中培訓、田間跟蹤指導,使廣大農戶對苗床管理、本田肥水管理、病蟲草害識別與防治等技術的掌握均有較大提高。通過免費提供稻瘟病等防治藥劑,減少了病蟲害造成的產量損失,增產增效。

3.4科技人員業務素質得到提高 按照高產創建的工作要求,落實技術人員目標、責任及工作職責,實施生產過程全程跟蹤服務。法特農技推廣站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及時解決水稻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自身業務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生產技術由原來單一的種子、土肥、栽培、植保等專業技術向生產綜合技術拓展,業務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時,宣傳了項目實施的目的和意義,得到政府高度重視和項目區農戶積極地參與。

4.主要措施

4.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 為了保障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的順利開展,法特鎮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副鎮長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市農技中心成立了專家指導組及法特農技推廣站的技術指導小組等組織機構,切實加強對高產創建工作的領導和指導,日常工作由專家組指導和技術小組負責,從組織上保障創建工作的有序推進。

4.2提前謀劃,細化方案,狠抓落實 為了保證水稻高產創建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進,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與技術方案,劃定實施區域和目標產量,明確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制定示范技術指導方案和高產栽培規范,做到了早籌劃、早落實。

4.3抓培訓,重宣傳 為了提高農民的水稻種植技能,法特農技推廣站對項目實施村及各自然屯集中培訓,舉辦科普大集,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在免費為項目區提供育苗調制劑和苗床防病藥劑的基礎上,2011年8月初,法特農技推廣站又依據稻瘟病預測發生趨勢,結合發放防治藥劑,在項目區逐村舉辦稻瘟病防治知識專題講座,同時在項目區3個萬畝示范片分別召開稻瘟病防治現場會,現場演示指導。各生產環節設專人田間調查,發放技術資料,種稻明白紙,加強田間指導,切實把高產技術傳授到農戶,落實到田間。

4.4實施“四統一”管理 即在實施項目村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栽培技術、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植保防治。

4.5田間管理意見 根據農時季節及田間調查,形成田間管理意見,及時給項目區農戶,避免了田間管理的盲目性。

水稻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范文5

關鍵詞:農藥;零增長;措施與成效;泰和縣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7-0091-03

農藥為農業生產的重要物資,是作物穩產高產的重要保證。噴施農藥,解決了病蟲對作物的危害,減少了產量損失,提高了單產,增加了總產,滿足了更多的社會需求。然而,在長期大規模地使用農藥后,作物藥害、農藥殘留超標、環境污染等問題不斷出現,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威脅。近年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積極探索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確保農業健康有序地發展。泰和縣迅速行動,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實施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1 泰和縣農藥施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農藥施用現狀 2014年,該縣曾對6個鄉鎮30戶農戶進行晚稻用藥調查,調查農戶涵蓋6.67hm2以上種糧大戶、3.33~6.67hm2的中等農戶,0.67~3.33hm2的農戶,0.67hm2以下的農戶,結果顯示:每1hm2農藥用量,防治水平一般的,為9 750~13 200g(mL);防治水平較高的,每1hm2用藥量為5 700~8 250g(mL);防治水平高的,每1hm2用量為2 700~4 500g(mL)。每1hm2用藥成本一般為1 200~1 500元,少數農戶達1 800元,個別農戶達到2 250元。

1.2 農藥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 亂打藥現象普遍存在 許多群眾不是按照縣植保站病蟲情報時間進行打藥,病蟲發生重的年份,一季打5~6次藥,多的7~8次藥;病蟲發生輕的年份,一季打一次藥甚至一次藥都不打。

1.2.2 重蟲害、輕病害的錯誤認識 很多群眾對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的防治十分重視,而對紋枯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等病害的防治則不夠重視,以至于紋枯病經常危害到上部功能葉,對水稻產量影響很大。

1.2.3 病蟲防治存在滯后現象 縣植保站病蟲情報,按防治指標施藥。此時,田間危害癥狀不易發現,很多群眾說沒蟲沒病,不用藥,等稻縱卷葉螟把葉片卷白了,稻飛虱危害穿頂了,紋枯病危害到功能葉,穗頸瘟造成白穗時,才去用藥,防治時間明顯滯后。

1.2.4 農藥用量隨意增加 防治稻縱卷葉螟每1hm2一般用20%氯蟲苯甲酰胺為150mL,很多人用225mL;防治紋枯病每1hm2用12.5%井?蠟芽1 500mL,很多群眾用2 250~3 000mL。隨意加大藥量,增加了農藥用量,也增加了農藥成本,導致病蟲產生抗藥性。

1.2.5 病蟲識別知識較缺乏 例如,很多群眾不能正確識別葉瘟的癥狀,看到葉片有紅點以為是葉稻瘟,就去購買三環唑、稻瘟靈等防治葉瘟的藥劑去打藥,沒有做到對癥用藥,效果可想而知。

1.2.6 專業化統防統治推進較慢 專業化防治工作起步較晚,群眾和專業防治組織思想認識正在逐步轉變,專業防治組織裝備水平參差不齊,服務能力低,服務面積小。2013年底,專業化防治服務面積僅為0.33萬hm2。

2 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意義

2.1 是促進病蟲可持續治理的需要 由于氣候的變化和栽培方式的改變,農作物病蟲害呈多發、頻發、重發的態勢。2016年全縣農作物病蟲草鼠發生面積19.95萬hm2次。目前,防治病蟲多依賴化學農藥,出現農藥越打越多、病蟲越防越難的問題。需要保護和利用天敵,實施生物、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措施,科學使用農藥,遏制病蟲加重發生的態勢,實現可持續治理。

2.2 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 防治不科學、使用不合理,容易造成部分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關鍵是要控制農藥殘留,注重源頭治理、標本兼治,科學使用農藥,實現農藥減量使用。

2.3 是促進農業節本增收的需要 施用農藥需要大量勞力,過量施藥造成生產成本增加,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擠壓了農業的經濟效益。需要集成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大力推進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生產成本,實現提質增效。

2.4 是保護生態環境安全的需要 目前,我國農藥平均利用率僅為35%,大部分農藥通過徑流、滲漏、飄移等流失,污染土壤、水環境,影響農田生態環境安全。實施農藥減量控害,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保護農田生態環境,促進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

3 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技術途徑

3.1 構建病蟲監測預警體系 建立健全縣鄉村病蟲監測網絡,配強配足病蟲監測預警技術人員。按照先進、實用的原則,配備必要的監測儀器設備和網絡傳輸設備。完善測報技術標準、數學模型和會商機制,實現數字化監測、網絡化傳輸、模型化預測、可視化預報,提高監測預警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3.2 推進科學用藥 一是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試點低毒生物農藥補貼政策,加快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品種的篩選和推廣應用,對癥選藥,合理添加噴霧助劑。科學采用種子、土壤、秧苗處理等預防措施,減少中后期農藥施用次數。二是推廣新型高效植保機械。大力推廣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植保機械,采用低容量噴霧、靜電噴霧等先進施藥技術,提高噴霧對靶性,降低飄移損失,提高農藥利用率。三是普及科學用藥知識。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為重點,培養一批科學用藥技術骨干,輻射帶動農民正確選購農藥、科學使用農藥。

3.3 推進綠色防控 一是集成推廣一批技術模式。集成推廣不同作物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加快綠色防控技術推廣應用。二是建設一批綠色防控示范區。以“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基地、蔬菜生產基地、果業生產基地、優質稻生產基地等為重點,重點建設一批綠色防控示范區,幫助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提升農產品質量、創響品牌,實現優質優價,帶動大面積推廣應用。三是培養一批技術骨干。以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縣鄉農技植保人員為重點,培養一批技術骨干,帶動農民科學應用綠色防控技術。此外,大力開展清潔化生產,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減輕農藥面源污染,凈化鄉村環境。

3.4 推進統防統治 以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為重點,大力推進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一是提升裝備水平。發揮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補助、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的引導作用,裝備現代植保機械,扶持發展一批裝備精良、服務高效、規模適度的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二是提升技術水平。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集成示范綜合配套的技術服務模式,逐步實現農作物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的規?;瘜嵤?、規范化作業。三是提升服務水平。加強對防治組織的指導服務,及時提供病蟲測報信息與防治技術,引導防治組織加強內部管理,規范服務行為。

4 推進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已開展的工作

4.1 實施重大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項目 從2013年開始,該縣連續實施重大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項目,中央財政每年都安排一定的資金,用于扶持專業防治組織、病蟲害公益性防控和植保公共服務工作。2013年,該縣對專業防治組織扶持以防治藥劑為主;2014年以擔架式噴霧機為主;2015、2016年以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和植保無人機為主,達到了項目實施的引導與政策扶持效果。

4.2 實施2015年度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政府購買試點項目 根據項目安排,該縣機防資金90萬元,機防面積3 000hm2。該縣以此為契機,要求承接機防服務的專業防治組織和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必須具有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或植保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施藥機械。各合作社迅速購買植保無人機和自走式噴桿噴霧機開展服務。江西省農業廳、江西省財政廳贛財農【2016】22號文件《江西省2016年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補貼方案》下發后,多家合作社繼續購買植保無人機多架。通過項目實施和政策引導,有力地推動了專業化防治的發展。

4.3 實施柑橘黃龍病防控補助試點項目 2016年,該縣承擔了柑橘黃龍病防控補助試點項目,使用植保無人機防治柑橘木虱,機防任務為667hm2。通過政府采購,確定中標病蟲專業防治組織。機防作業時,召開現場觀摩會,邀請技術人員、柑橘大戶和專業防治組織負責人進行現場觀摩。項目于6月、8月分2次機防作業,實際作業面積683.33hm2。防治效果好,防治效率高,深受橘農的好評。

4.4 推廣綠色防控與專業化防治融合 該縣在全縣推廣稻田耕漚滅螟技術、秧田超劑量送嫁藥技術、生物農藥使用技術、殺蟲燈誘殺害蟲技術和專業化統防統治技術等十大綠色防控技術。2016年,全縣稻田耕漚滅螟面積比例達84.96%,抗耐病品種種植面積增加了8%,98%種子進行了消毒,95%的秧田打了超劑量送嫁藥,40%的面積使用生物農藥,75%的面積使用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農藥,示范核心區安裝殺蟲燈40盞,性引誘劑實施面積66.7hm2。

4.5 開展相關試驗示范 2011―2013年,承擔全國農技中心水稻重大病蟲損失評估項目;2010―2015年,根據江西省植保局安排進行了水稻病蟲用藥減量控害增效示范;2016年進行了水稻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示范;連續開展水稻主要病蟲防與不防對產量損失評估試驗,進行了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瘟病及橘園除草等試驗示范共18個,篩選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農藥供大面積推廣使用。

5 工作成效

5.1 按病蟲情報打藥的群眾越來越多 經過多年推進病蟲情報進村入戶、宣傳推廣與試驗示范,大部分群眾按縣植保站的情報進行打藥??h植保站發了病蟲情報,他們就打藥,沒發就不打。亂打藥,打保險藥的現象大大減少。

5.2 使用高效低毒農藥面積不斷增加 甲胺磷等高毒農藥禁止銷售和使用后,大力宣傳推廣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農藥和生物農藥,群眾逐漸接受了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并廣泛進行使用,使用面積不斷增加。

5.3 農藥用量不斷下降 由于高效低毒農藥和生物農藥含量高,劑型好,防效好,用量減少,加上持效期長,減少了打藥次數,農藥用量自然得到下降,按情報推薦用藥的,每1hm2農藥用量為2 250~3 750mL。

5.4 統防統治面積逐漸擴大 通過近幾年的項目實施和政策引導,該縣專業防治組織的數量不斷增加,施藥機械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大大提高,專業化服務面積逐年增加。2016年,該縣病蟲專業防治組織達26家,擁有自走式噴桿噴霧機6臺,植保無人機28架,全縣統防統治面積達1.48萬hm2,涵蓋水稻、油菜、茶葉、柑橘等作物,其中水稻全程承包服務面積0.53萬hm2。目前,專業化統防統治因其防效好、效率高、效益好,解決了農村勞動力不足與病蟲防治需要大量勞力的矛盾,為廣大群眾所接受,發展態勢喜人。經過多年的工作,群眾的用藥方式和觀念不斷改變,用藥水平不斷提高,農藥用量呈下降趨勢。2015年,全縣農藥用量達904.72t,2016年農藥用量為815.6t。

6 保障措施與實施建議

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為了確保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的穩步推進,需要政府推動,政策扶持,技術帶動,部門協作,才能取得明顯的成效。

6.1 強化組織領導 縣政府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的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領導小組,農業、財政、電視、供銷、金融、稅務、發改委、市場與質量監督管理等單位為成員,加強協調指導,推進各項措施落實。

6.2 完善扶持政策 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完善病蟲監測網絡,加大重大病蟲統防統治、低毒生物農藥使用、高效植保機械和機防手保險費用的補貼力度,啟動實施綠色防控示范項目。積極爭取金融、保險、稅收等政策,支持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開展。

6.3 上下聯動推進 結合實施延伸績效考核,建立上下聯動、多方協作的工作機制,強化責任、整合力量、加強督查,鼓勵開展技術推廣、政策宣傳、技術培訓、服務指導等工作。

6.4 化技術支撐 成立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專家指導組,提出具體技術方案,開展指導服務,把各項關鍵技術落實到位,圍繞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開展技術指導服務。

6.5 加強宣傳培訓 利用廣播、電視、培訓、會議、報刊、互聯網、技術咨詢、技術資料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綠色防控技術和科學用藥知識,增強農民安全用藥意識,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加強新型經營主體培訓力度,著力提高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的用藥水平。

水稻病蟲害識別與防治范文6

比較常見的水稻病蟲害一般有稻紋枯病、白葉枯病、稻瘟病、白稈病、水稻螟蟲等。

稻紋枯病

紋枯病的發生和危害,受菌源數量、水肥管理、種植密度、品種抗病性和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水肥管理,長期淹灌深水或氮肥施用前多過遲,使稻株內部纖維素、木質素減少,莖稈變細,組織軟弱,不僅有利于病菌入侵,而且也易倒伏,加重病害。紋枯病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也能由菌絲或菌核在病稻草或雜草上越冬。水稻成熟收割時大量菌核落在田中,成為第二年或下季稻的主要初次侵染來源。菌核生活力很強,數量又多,一般發病田塊存留在土中每畝達5-10萬粒,重病田可高達100萬粒以上,春耕插秧后漂浮水面或沉在水底,菌核都能萌發生長菌絲,從氣孔做直接穿破表皮侵入稻株危害,在組織內部不斷擴展,繼續生長菌絲和菌核,進行再次侵染。

對發病稻田,應掌握孕穗期病株率達30%-40%時施藥。藥液要噴在稻株中、下部。采用潑澆法,田里應保持3厘米-5厘米澆水層。施用井崗霉素時,最好在雨后晴天進行,或在施藥后兩小時內不下大雨時進行。畝用5%井崗霉素水劑100毫升-150毫升,或井崗霉素高濃度粉劑25克,任選一種,對水100千克常規噴霧,或對水400千克潑澆。

白葉枯病

白葉枯病主要在葉子上表現癥狀,有葉緣型和凋萎型。葉緣型常見于分蘗末期至孕穗期發生,病菌多從水孔侵入,病斑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發生黃褐或暗綠色短條斑,沿葉脈上、下擴展,病、健交界處有時呈波紋狀,以后葉片變為灰白色或黃色而枯死。秈稻病斑為黃褐色,為灰白色。田間濕度大時,病部有淡黃色露珠狀的菌膿,干后呈小粒狀。凋萎型一般發生在秧苗移栽后一月左右,病葉多在心葉下1-2葉處迅速失水、青卷,最后枯萎,似螟蟲危害造成的枯心,其他葉片相繼青萎。病株的主蘗和分蘗均可發病直至枯死,引起稻田大量死苗、缺叢。

水稻葉部的一種細菌病害。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水稻黃單胞稻致病變種。病菌從根、莖、葉部的傷口或水孔侵入稻體,在維管束的導管中繁殖危害。苗期和分蘗期最易受害。秧苗葉片多表現葉枯癥狀。在感染品種上多出現急性凋萎癥狀,病斑青灰色水漬狀,病葉迅速卷曲凋萎,在抗病品種上產生褐色枯斑。病菌的發育適溫26℃-30℃,在病殘體上越冬,稻種亦可帶菌,經風雨傳播。氮肥過多和低洼積水田發病早而重。臺風暴雨后,病害常在感病品種上迅速擴散。防治措施:選栽抗病品種、防止稻田淹水是防病關鍵,并結合藥劑防治。

白葉枯病主要在種子和稻草上越冬。初次侵染來源,新病區以病谷種為主,老區以病草為主。帶菌稻種播種后,病菌由芽鞘和根部侵入引起發病。拔秧移栽時造成大量傷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另外用病稻草催芽或扎秧把堵水洞,也是病菌侵染的一個途徑。灌溉水和暴風雨是病害傳播的重要媒介。其發生、流行與氣候、肥水管理、品種等都有密切關系。

稻瘟病

稻瘟病在水稻全生育期中都可發病,按發生部位和表現的癥狀可以分為苗瘟、葉瘟、葉節瘟、節瘟、穗頸瘟和谷粒瘟。

苗瘟多由病種子引起,發生在秧苗三葉期前,一般無明顯病斑,但秧苗常常變黃褐色枯死。葉瘟發生在稻葉上,節瘟多在穗頸下第一、二節發生,穗頸瘟和枝梗瘟發生在穗頸、穗軸和枝梗上,谷粒瘟發生在谷殼和護穎上造成橢圓形褐色斑點,谷粒不飽滿,米質變黑。

稻瘟病的發生和流行,主要受品種抗病性、肥水管理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其中品種抗病性的相對穩定性又常受病菌生理小種的變化而發生變異。肥水管理的好壞是影響稻株抗病力的重要因素,氣候條件是影響病害發生流行的必要條件。

白稈病

白稈病,系水稻地上部的一種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子囊菌亞門的藤倉赤霉菌。無性態為半知菌亞門的串珠鐮孢。從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發病。病株徒長,瘦弱,黃化,通常比健株高3-10厘米,極易識別。病株基部節上常有倒生的氣生根,并有粉紅霉層。病菌發育適溫25℃左右,種子帶菌。選用無病種子或播種前用藥劑浸種是防治的關鍵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xxxxfreexxxxx国产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的国产在线观看 | 一级毛片不收费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 |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国产影院 |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 又粗又硬又大又深又爽动态图 | 欧美日韩第一页 | 日韩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91爱国产|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 | 国内一区亚洲综合图区欧美 | 国产成人久久 | 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p | 在线 v亚洲 v欧美v 专区 | 97在线精品 | 国产区最新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 亚洲视频大全 |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五区 |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蜜 | 国产 日韩 在线 | 国模双双大尺度炮交g0go | 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 国产精品一页 | 与子乱刺激对白在线播放 | 性xxxxfreexxxxx国产 | 亚洲日韩第一页 | 国产黄色在线看 | 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无毒不卡 |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