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1
關鍵詞:骨質疏松;老齡化社會;絕經后婦女;預防為主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1]。骨質疏松在困擾著為數不少的老年人,在悄悄吞噬他們的健康,疼痛、駝背、身高下降等,嚴重者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又稱脆性骨折),殘疾率、死亡率上升,導致老人尤其絕經后婦女生活質量下降,不少家庭因病致貧。
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2]。按照聯合國標準,我國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多為老年人及絕經后婦女,絕經后女性發病率遠高于男性。我們應該多多關心、關注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婦女,不僅要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要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對骨質疏松高危人群和患者進行健康管理,開展健康教育,力爭減少疾病的發生,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骨質疏松癥高危因素有骨質疏松家族史、身材瘦小、體力活動少、鈣攝入不足、缺乏日照、大量吸煙、飲酒、經常飲用濃茶、濃咖啡以及絕經后女性。在人的一生中,兒童期及青年期,骨質的生成多于吸收,表現為身材長高,骨質增加。35歲左右骨骼的合成與分解處于平衡狀態。中年以后,人的骨質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丟失,絕經后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質吸收速度快于骨質生成,更易導致骨質疏松。圍絕經期約25%婦女患有骨質疏松[3]。疼痛、駝背、身高下降等,骨質疏松癥性骨折多發生在平時的轉身、彎腰等日常活動中,嚴重的骨質疏松甚至在咳嗽、打噴嚏時也會發生骨折。
骨密度檢測是骨折最好的預測指標。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診斷標準(基于DXA測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別、同種族正常成年人骨峰值不足1個標準差屬正常;降低1-2.5個標準差為骨量低下(骨量減少);降低程度等于或大于2.5個標準差為骨質疏松。符合骨質疏松診斷標準同時伴一處或多處骨折為嚴重骨質疏松[1]。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慢性病,往往發生在不知不覺中,不被人們所重視。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風險逐年增加。實質上骨質疏松癥是可防可治的,關鍵在于早期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其中預防最為重要。通過健康教育 ,幫助患者掌握骨質疏松的相關知識, 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 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延緩或阻止該疾病的發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日常飲食中,注意膳食能量平衡,低鹽低脂,適量蛋白質,多吃蔬菜水果及高鈣食物。鈣的攝入相當重要,含鈣量較高的食物如:牛奶、海帶、蝦皮、黑芝麻、乳酪、綠葉菜、大豆等。戒煙、限酒(每天白酒不超過1兩),可飲適量葡萄酒,適量葡萄酒可防衰老、助消化、保護心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避免過量咖啡、濃茶及高磷飲料。慎用影響骨代謝藥,防止跌倒。女性在35歲左右盡量多儲存骨本,增加骨密度,使其達到一個高水平峰值骨量。絕經后1~10年,由于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質流失,骨質逐漸衰退疏松,絕經后前3年流失速度較快,在此期間,攝入高鈣食物的,補充體內鈣含量,盡可能減緩骨質疏松的發生;現代社會物質生活豐富,網購更是便利,絕大多數都是送貨上門,人們的外出與勞動大大減少,日照及運動普遍不足,特別是女性朋友,必須外出時,遮陽傘加防曬霜雙重保護,唯恐皮膚被曬黑。殊不知皮膚的黑白只是表面現象,健康才是最根本,最關鍵的。建議至少20min/d日照,可以選在上午9時左右或下午16時左右戶外日光照射,使皮膚接受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促進維生素D合成,幫助鈣的吸收。日照時要注意避開中午強烈的太陽光,以免灼傷皮膚;至少5d/w,至少40min/d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快走、慢跑、游泳、登山都是很好的運動項目,可根據老人的喜好及身體狀況來選擇,老年人運動中要注意自我保護,量力而行,關節的保護尤為重要,避免跌倒,注意安全。適當規律地運動鍛煉是干預老年骨質疏松的最佳方法[5]。適當的運動可以刺激骨組織,使之更強壯,運動還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強機體的反應能力,改善平衡功能,減少跌倒的風險。老年人跌倒是常見的意外,只要家人重視起來,改善家居擺設位置,使之安全無障礙,大多數老年人的跌倒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家里老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病等,行動不便或平衡能力差,可借助手杖或助行器減少跌倒機率,最好身邊常有人陪伴,給予適當照顧。
我國居民膳食鈣攝入普遍不足,補充鈣制劑和維生素D是防治骨質疏松的基本措施,我國常選用鈣爾奇D,600mg/d,口服,價格較低,大眾易于接受。對于絕經后婦女,必要時可以補充雌激素,雌激素可以預防絕經后骨質疏松和治療絕經后快速骨丟失;同時雌激素也有誘發高血壓、血栓形成、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的危險。使用雌、孕激素聯合用藥可以抑制子宮內膜增生,提高安全性,降低子宮內膜癌及乳腺癌發病率。激素補充治療一定要保證利大于弊,治療方案個體化,應用最低有效劑量,堅持定期隨訪和安全性監測。
總之,骨質疏松癥預防為主,在街道、社區,廣泛宣傳有關骨質疏松知識,告訴每一位老人,日照可以補鈣,運動可以強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對轄區內老年人尤其是絕經后婦女,進行有關骨質疏松知識的宣傳講座,廣場活動等,社區醫生和老人們面對面交流指導,對骨質疏松高危人群及患者實行健康管理,針對高危人群做風險評估及風險預測,定期測量骨密度,可能的骨質疏松患者轉診到二級及以上醫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減少骨折的發生,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提升老人的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2011年)[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志,2011,01:2-17.
[2]戴忠俊.健康教育與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數[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2,03:232-234.
[3]樂杰. 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50.
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2
張洪軍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參加體育鍛煉的人越來越多。但筆者發現,許多老年人運動方式單一。運動專家提醒,不同運動項目對老年人健康的功效不同。老年人最好采取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柔軟體操以及休閑娛樂相結合的復合式健身方案。
有調查資料說,城市老年人多以公園、馬路、街道作為健身場所,盡管多數人每周鍛煉5次,半數以上老年人每次鍛煉時間超過60分鐘,但運動方式多選擇長走、慢跑或健身操。人體各器官的老化是一個不完全同步的漸進過程,單一運動難以達到全面促進健康的功效。
老年人普遍采用的長走、跑步等運動方式,屬于有氧運動,對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益處最為顯著,而心腦血管、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疾病正是60-69歲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原因。但這些運動方式對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韌性的增強并不明顯。
肌肉質量和數量的減少以及最大收縮速度的降低,造成支撐能力、平衡能力和穩定性下降,使得老年人看上去彎腰駝背、老態龍鐘,也使老年人在生活中易發生跌倒等意外。因此,適當的力量練習對老年人十分重要。但應遵循小量多次、持之以恒的原則量力而行。日常行走坐立間,可以有意識地進行手臂對抗練習,或利用床背、椅背進行練習。
因為生活角色的轉變,老年人往往選擇一種“懶惰”的生活方式。他們的關節逐漸變得僵硬,肌腱韌帶失去彈性,動作協調和穩定性明顯降低,容易跌倒摔傷。適度的柔軟性練習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關節運動幅度和軟組織彈性的恢復提升,使肢體屈伸轉動靈活自如。
如果能將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柔軟體操等健身方式與日常生活、休閑娛樂相結合,并保持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健身效果會更好。
常輕跳 骨不老
董紹軍
骨質巰松綜合征是由于多種因素導致骨質(骨密質和骨松質)密度減少、疏松,從而引起骨骼關節疼痛,功能減退,嚴重時導致骨折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尤其是老年人髖部骨折,嚴重時會導致死亡。因此,骨質疏松是老年人健康的大敵。專家指出,經常輕跳是預防骨質疏松癥簡便易行的好方法。
研究者對絕經前后的婦女進行了觀察,發現每天堅持做上下跳躍的女性,一年后便可使骨密度增加,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髖部,骨密度能增加3%。這是由于跳躍運動不但加速了全身的血液循環,而且地面的沖擊力更激發骨質的形成。但要注意的是,婦女在絕經期前就應該多做跳躍運動,中老年男性也宜盡早多做跳躍運動,并且長期堅持做下去。如此便可大大增高骨密度,對預防骨質疏松癥極為有益。
有些中老年人為了防止發胖,采取嚴格的節食措施,但過度節食減肥容易引起骨質疏松癥。因為脂肪與雌激素的生成密切相關,脂肪水平高雌激素水平也高,而雌激素對減少骨質的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過度節食減肥會留下導致骨質疏松癥的隱患。
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3
可可真的不算胖,166厘米的身高,區區54公斤的體重。不過想要穿上Jessica、MNG的漂亮衣服,并且穿得玲瓏有致,還是加入到了減肥大軍的隊伍中,每日與黃瓜、番茄為伍。三個月、半年,骨感身材是有了,小蠻腰終于現形了,但在今年的慣例體檢時,卻被告知患有輕微的骨質疏松。會不會是醫生搞錯了,28歲,和骨質疏松這種媽媽病應該是絕緣的吧?
不過事實告訴我們,搞錯的可不是醫生,而是長期以來,我們誤會了“骨質疏松”這種病癥。
可能很多年輕的女性會認為骨質疏松只是媽媽、外婆才會有的病,至少在更年期以后,我們才要有所提防,定期補鈣。這樣想就錯了。根據最新的醫學報告,世界范圍內,已經有越來越多30歲以下的女性成了骨質疏松的患者,主要因為她們太少運動,吃得也不好。
誰動了我們的骨骼?
一項由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營養學專家組織進行的針對18到30歲的女性調查,得出了令人驚訝的結論,2%的女性患有骨質疏松,超過15%的女性正受到骨質疏松的威脅。而這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非常瘦弱。
因此,專家推斷,年輕女性之所以會得骨質疏松,主要與她們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現代的生活方式對我們的骨骼而言,幾乎就在上演一場健康掠奪。這些女性為了身材而長期節食,很少吃奶制品;為了避免練出“可怕的肌肉”而拒絕運動……正是這些做法傷害了保護骨骼最為重要的三個因素:鈣、運動和雌性激素,最終導致她們也患上了骨質疏松。
骨頭也被減了“肥”
如今對于美麗的理想標準可以算得上是致病的“罪魁禍首”了。高級時裝所制定出的越來越修長的尺碼、電視廣告里T臺上骨感妖嬈的美女都在證明這個時代的美麗趨勢,那就是瘦!
越來越多的年輕女孩正在靠餓肚子保持苗條的身材,并把抽煙喝酒當成時尚。而實際的后果卻是,因為體重短期下降過快,愛美的女性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也減掉了骨量,這種做法很可能會影響骨密度,導致骨質疏松。而且太瘦小的人脂肪組織和肌肉很薄,當摔倒或受到外部重擊時,更容易遭受骨折危害。
缺乏運動的骨骼變得脆弱
此外,缺乏運動也讓我們的骨骼變得越來越脆弱。朝九晚五要為工作奔忙,誰還有閑情拖著疲倦的身體走進健身房?如果要問辦公一族們下班之后最常做的是什么,多半的回答一定是聚餐、逛街,或者趕緊回家蜷在沙發里,做個“沙發土豆”。
這似乎是我們大多數時候的生活寫照,我們安排了自己的工作課、上網課、音樂課、閱讀課,卻唯獨缺漏了體育課。
定期的運動其實也是不可或缺的。50年前的人每天步行大約17公里,而現在的格言卻是:可以駕車何必步行?但在獲取這種“輕松”的同時,我們也失去了鍛煉骨骼的機會。
運動能讓身體更健康,這其中也包含了骨骼健康。你知道嗎?宇航員在失重的情況下在宇宙中漂浮幾周之后很容易骨質疏松。這是因為當肌肉組織緊張時,產生的壓力會向骨骼上的肌腱轉移。特定的細胞會記錄這種力量作用。如果壓力足夠大,它們會向骨骼構成細胞發出信號。這一過程能夠刺激骨骼形成,使骨骼變得更密更結實。如果肌肉缺乏刺激,就會造成骨骼的質量和數量下降。
雌性激素,骨骼強壯的能量源泉
當節食一旦導致體重不足、身體的脂:肪含量低于19%時,雌性激素的含量急劇下降,甚至可能會導致月經停止。而雌性激素就像是女人的性別血液一樣重要。女孩進入青春期后,胸部和臀部都會開始豐滿,形成女性特有的曲線,皮膚也會變得白皙細膩,臉色紅潤,嗓音悅耳。甚至可以說,它掌控著女人的一生。對骨骼來說,同樣如此。
人身上適當的脂肪組織能通過生化作用轉化成雌性激素,增加腸對鈣的吸收,促進骨骼的形成,防止骨質疏松。同樣,雌性激素的缺乏會使骨骼組織不能正常工作,骨質損傷加劇,癥狀如同更年期后的女性。而且骨骼不僅在量的方面萎縮,支撐骨架的微量結構也會逐漸惡化。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么身材過瘦的人更容易得骨質疏松。
強健骨骼的7件利器
當第一次骨骼斷裂發生后,骨質疏松會導致劇烈的疼痛和高昂的代價。這是每個女孩也許想起來就毛骨悚然的一件事情。不過不用擔心,雖然骨骼的迅速生長期是在17歲前,但30歲前的保養也會對骨胳的健康程度起到決定性作用。只要及時治療、積極預防,骨骼的損耗是可以有效制止、甚至解除的;運動、陽光和富含鈣質的飲食就是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方法。
1.對抗萬有引力的運動
肌肉和肌腱的充分運動對骨骼的生長都會起到刺激和穩定的作用。對肌肉的組織和協調有利的各種運動都值得推薦,比如力量和塑形訓練、登山、步行、跳舞和球類運動。骨骼健康方面的專家建議說,對抗萬有引力的一類運動對骨骼質量的提高幫助特別大,比如跳躍、跳繩或者在蹦床上跳。而且運動還對改善女性的睡眠、皮膚彈性都有幫助,不愛運動的姑娘可別再偷懶了。
2.酸堿均衡的飲食
酸堿均衡的飲食無疑是骨骼健康的基本前提。但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堿性食品(主要是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太少,而酸性食品(主要是所有肉類)的攝入量又太多。結果就是:為了將多余的酸性物質中和,身體不得不從骨骼中溶解一定量的鈣以滿足中和的需求。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們應該完全放棄肉類、牛奶和奶酪等食品,而是應該在攝入酸性物質的同時不要忽略了身體還需要同樣多的各類蔬菜和水果。
3.奶制品中的鈣
骨骼每天需要1000到1500毫克的鈣才能保持健康。奶制品當中含有豐富的鈣質。1/4升牛奶加上一杯酸奶和50克奶酪就能滿足你一天所需的鈣含量。另外,礦泉水、蔬菜、核桃和谷類都是很不錯的鈣質來源。至于鈣片,只有不能吃奶制品的人才有必要服用。
小竅門:別忘了補充維生素C,它能幫助機體更好地吸收鈣質。
4.幫助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
維生素D能改善肌肉的功能,對鈣質在骨骼中的吸收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人每天需要攝入400到800毫克。在夏天,機體的維生素D基本由自身提供:曬15分鐘太陽就能滿足需要。到了冬天膳食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海洋魚類和魚肝油含有足量的維生素D。如果不喜歡吃這些,可以選擇服用補充營養的藥片。不過曬太陽的時候千萬記得,可別隔著玻璃曬哦,它看起來透明,實則恰恰阻隔了我們和維生素D的接觸。
5.蔬菜里的維生素K
直到最近,人們才知道維生素K也對骨骼的穩定性起到很大作用。每天攝入200毫克的維生素K對身體很有益。香菜里就含有較多的維生素K,日常一天使用的香菜中已經含有25毫克。另外,洋蔥、菠菜、茴香、甘藍、花菜、大白菜等也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
6.多吃豆類
研究發現,大豆食品可適當減少骨折和骨質疏松的危險。豆類富含鈣質,一杯煮過的豆子的含鈣量,超過100毫克。如果喜歡吃豆腐等豆類制品,那么,這些食物里也含有豐富的鈣質。同時這些食物里也含鎂,而鎂和鈣都是骨質成長的要素。此外,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含有與女性雌激素的結構非常相似的異黃酮,被認為可以和天然雌激素產生同樣的效果。有助于預防骨質疏松癥。
7.當心骨骼殺手
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以及食物中的一些特殊成分(碳酸鹽、草酸、蛋白質和食鹽等)會減少骨骼中的鈣含量。不過也不必過分擔心,只要攝入得不是太多,并且按照上面的提示調整飲食習慣就不怕這些“殺手”啦。
專業醫院推薦
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4
糖尿病帶來骨折高發
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糖處于高水平,會造成體內鈣、磷代謝的異常。具體地說,糖尿病患者高滲透的利尿狀況,使大量的葡萄糖從尿液中排出,血中的鈣、磷、鎂等礦物質元素也隨之排出,使人體處于缺鈣少磷的狀態,而鈣、磷、鎂等礦物元素是人體建筑“骨骼大廈”的基石。缺少鈣磷的人體所打造的“骨骼大廈”必然是“豆腐渣工程”。當“豆腐渣骨骼”強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在外力作用下必然發生骨折。
同時,血液低鈣、低磷狀態會刺激位于人體頸部的甲狀旁腺,使其產生甲狀旁腺素。甲狀旁腺素對骨骼具有分解和腐蝕的作用,長此下去,骨骼就會產生大小不等的“洞穴”,形成骨質疏松狀態,這是骨折發生的根本原因。
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并發癥是小血管損傷,而腎臟是人體小血管最為豐富和集中之處,所以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腎功能障礙。在正常情況下,維持骨骼正常代謝所需的維生素D需要腎組織中的一種叫做羥化酶的化學物質來“激活”。如果患者腎功能障礙,其羥化酶的活性會降低,維生素D就不能充分被消化,從而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而缺鈣的骨骼是不堪一擊的,容易發生骨折。
人體的骨骼之所以能夠支撐身體,完成運動和生理功能,與其特有的成骨細胞有密切關系。成骨細胞負責骨骼的“再生”和“強化”過程。成骨細胞表面存在一種肝胰島素受體的蛋白質,參與完成骨骼構建的過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相對較少,影響了胰島素受體的功能,如同束縛了建筑工人之手,影響了骨骼大廈的建筑,這也是糖尿病患者骨折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此外,年齡、性別、種族、職業、飲食習慣等因素也與糖尿病患者發生骨折有關。統計表明,高齡、女性、素食、腦力勞動的糖尿病患者骨折發生率要高于其他人群,亞洲種族人群中,糖尿病導致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率及骨折率都明顯高于歐美人群,這可能與飲食結構、種族有關。這與亞洲人群以谷物為主食,而歐洲、北美人群以動物蛋白為主食相關。
糖尿病患者骨折發生率高是不爭的事實,所以糖尿病患者應注意預防骨折的發生。
最易發生骨折的部位
脊椎骨折:
脊柱是人體的“主心骨”,是人體運動和各器官臟器發揮正常功能的基礎。為此,脊柱承受了人體的大部分重力和負荷。
脊柱受力的主要結構是椎體。當糖尿病導致骨質疏松后,受力最大的椎體就會發生脫鈣,骨強度降低,此時如果再受到外力的作用,不堪重負的椎體就會被“壓扁”變形,臨床稱之為椎體壓縮骨折。椎體壓縮骨折常見于糖尿病老年患者,導致椎體壓縮骨折的“暴力”有時并不大。
髖關節骨折:
髖關節骨折又分為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骨折兩大類。髖關節具有承受力大(幾乎承擔人類運動時的全部重力)和局部結構薄弱的特點,是典型的“小馬推大車”的結構。
糖尿病骨質疏松癥患者由于骨骼強度減弱,受重能力下降,如果此時再有外力的作用(如摔倒、下肢扭傷等),容易造成髖關節骨折。有的患者甚至發生了骨折還沒有意識到,因為很小的暴力就可以造成髖關節周圍骨折。
肩關節骨折: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量、運動幅度最大的關節,因而也最容易受到傷害。糖尿病患者由于骨質疏松的存在,骨骼處于疏松狀態,此時如果摔倒,肩關節受到直接暴力作用,可造成骨折。
腕關節骨折:
典型的、常見的腕關節骨折發生于橈骨遠端,也稱為“橈骨遠端骨折”或“克列氏骨折”。由于腕關節的骨質相對疏松,骨骼強度差,如果患者摔倒時用手支撐地面,暴力經手傳導至手腕部,易造成腕關節骨折。
上述四種骨折是糖尿病骨質疏松患者常見的骨折類型,但人體其它部位也可因骨質疏松發生骨折,只是發生率較低而已。所以,糖尿病患者除要積極治療糖尿病以外,還要重視治療骨質疏松癥,更要注重預防因骨質疏松癥引起的骨折。
控制糖尿病是根本
積極治療糖尿病。
對于糖尿病初期,或僅存在糖耐量降低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通過飲食調節、運動、減輕體重等方法控制血糖,必要時輔以降糖藥物。糖尿病患者要經常測定自己的血糖數值,并以此指導自己的飲食、運動和治療,以便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圍內,這是預防骨質疏松癥和減少骨折發生最好的辦法。
參與體育運動。
體育運動又稱運動療法,是預防骨質疏松和減少骨折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機體運動,一方面可以消耗部分能量達到降血糖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預防骨質疏松,增加骨骼的強度。研究證明,當骨骼處于“負荷”狀態時,骨鈣的丟失最少,血液中的鈣離子向骨骼聚集最快,所以,運動可以強骨,可以預防骨質疏松癥,從而減少骨折的發生。
正確補鈣。
補鈣是防治骨質疏松癥最基礎的方法之一。補鈣的方法主要有食物補鈣(如食入魚蝦類、飲牛奶及富含鈣的食品)和藥物補鈣(如口服鈣劑或含鈣營養品等)。在選擇鈣劑時應咨詢專科醫生,選擇合適的劑量、劑型和給藥途徑,絕不是鈣劑含量越高越好,也不是越貴越好,更不是名聲越大越好。要選擇1~2種適合自己的藥物或營養品,長期正確服用。
在補鈣同時,要應用維生素D制劑,因為只有在維生素D的參與下,鈣離子才能沉積于骨骼,否則只會從尿及糞便中排除,達不到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的目的。除了應用相應藥物以外,多曬太陽,多做室外活動也是有效增加維生素D的供給的方法。因為在人的皮膚內存在著大量維生素D的“原料”,這些物質只有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才能轉變為活性維生素D而被人體所利用。
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5
【關鍵詞】 護理干預;老年骨質疏松癥;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1-0119-02
骨質疏松癥是一類系統性骨科疾病。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骨的微結構破壞致骨強度下降,從而導致骨脆性增加而易于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疾病[1]。該病一般女性多于男性,且絕經后的婦女和老年人是高發人群[2]。我國由于老齡化速度加快,導致老年骨質疏松發病率增加。骨質疏松的主要癥狀是腰背疼痛,長期的骨質疏松會導致駝背,另外,骨折的發生率也會增加,患者的呼吸功能也會相應下降[3]。骨質疏松患者的預防非常重要,要保證患者攝入足量的鈣及維生素D,加強日常鍛煉,有利于防止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來我院治療的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骨質疏松癥臨床診斷標準[4]。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27例;平均年齡(69.4±5.1)歲;病程3年以下的患者有9例,病程4~8年的患者有11例,病程8~12年的患者有13例,12年以上的患者有12例;對照組男19例,女26例;平均年齡(70.1±5.3)歲;病程3年以下的患者有7例,病程4~8年的患者有13例,病程8~12年的患者有15例,12年以上的患者有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藥物護理、日常觀察等內容。藥物護理主要指護理人員定時、定量指導患者服用藥物,并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日常觀察主要指護理人員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觀察,如果發現不適癥狀,立即進行相應處理。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講解老年骨質疏松癥的相關知識,包括可能出現的癥狀、如何安全用藥、如何做護理保健,使患者對骨質疏松癥有詳細的了解,消除患者對疾病的緊張感,正確面對疾病,積極接受治療。此外,醫院可以定期開展活動,邀請患者一起觀看骨質疏松癥的宣傳錄像或者保健操,邀請專家開展專題講座,不僅有利于患者間相互交流經驗,還能及時向專家尋求幫助解決自己的疑惑[5]。患者通過正確認識骨質疏松癥,消除心理負擔,以積極心態接受治療,并且能有效調節內分泌系統,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具有積極作用。
1.2.2 生活護理 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需要攝入足量的鈣和充足的營養,老年人因為食欲較差,營養攝入不足,容易造成骨質疏松的發生,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時,要保證充足的鈣、維生素D、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攝入,還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保證患者營養的攝入,幫助患者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此外,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按時、按量進食,避免進食刺激性強的食物,做到戒煙、戒酒,減少對身體的損害。多為患者提供奶制品、蔬菜等有利于鈣質吸收的食物。告知患者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如早晨醒后不能立即起床,要緩慢坐起幾分鐘后再起床,洗澡和上廁所時動作要緩慢。上下樓梯、坐車時要緊握扶手防止摔倒,鞋要選擇合適的高度,保證舒適度,避免造成足部和腿部骨骼損傷。
1.2.3 心理護理 骨質疏松癥治療顯效慢,會造成患者行動不便,患者容易因此變得抑郁、焦慮。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及時發現患者的不良情緒并加以引導,做患者最好的傾聽者,對患者的疑惑要細致耐心的解答,幫助患者調整心態,積極面對治療。此外,對患者家屬的心理輔導也很重要,家屬的鼓勵與支持對患者接受治療、戰勝疾病意義重大,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
1.2.4 運動護理 適當的運動,對老年骨質疏松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因為,肢體的運動可增強肢體功能,有效預防患者骨折的發生。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個人愛好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計劃,以戶外運動為主,如較適合老年人的慢跑、太極拳、健身操等[6]。每次運動在半個小時以內為宜,運動期間應有護理人員陪護,以確保運動中出現不良反應,能得到及時的處理。
1.3 評定標準[7] 護理效果判定 :按照相關標準,護理效果評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心理狀態良好,生活能力顯著提升,護理滿意度很高;有效:心理狀態有所調整,生活能力有所提升,護理滿意度較高;無效:心理狀態較差,生活能力未提升,護理滿意度較低。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滿意度調查:針對護理方法、護理質量、護理態度、護患關系進行評定,每項25分,總分100分,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 分以上為滿意、80 分以上為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 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3 討論
目前,臨床主要通過藥物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治療目的是調節體內鈣濃度,增強骨骼中骨基質和骨礦物質含量,防止骨量的減少,促進其合成[8]。主要應用無機鈣和有機鈣兩種鈣制劑來補充患者體內鈣量,幫助抑制患者甲狀旁腺亢進,改善骨骼的吸收能力。鈣調節劑主要包括降鈣素、D雌激素和維生素,也有患者選擇利用光療療法、高頻電療法、運動療法來進行治療[9]。除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患者的恢復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分別給予兩組患者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措施,對比結果發現,對照組總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觀察組。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相較于常規護理,優勢在于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骨折發生率,減輕甚至消除患者的疼痛感,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新來,于志勇,陳亮清,等.PKP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對相鄰節段椎體再骨折的影響[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09):850-851.
[2]靳青,余興艷,張延暉,等.護理干預對PVP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術后再骨折的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2,(11):1029-1031.
[3]陳海玲,李亞軒,陳志珍.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08):1222-1223.
[4]張智海,劉忠厚,李娜,等.中國人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專家共識(第三稿·2014版)[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09):1007-1010.
[5]馬京華,薛娜娜,紀敬敏,等.多元化健康教育對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06):1667-1669.
[6]董婉華,劉潔珍,溫世鋒,等.保護動機干預對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認知水平的影響[J].現代醫院,2015,(04):150-152.
[7]肖亮,吳艷平,何英,等.保護動機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4,(02):123-124.
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方法范文6
一、補充鈣質和維生素
D鈣是維持骨骼密度、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都攝入足夠的鈣,對于人體的骨骼健康是至關重要的。當然,補鈣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的人,每天鈣的攝入量也不盡相同。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推薦的每天鈣攝入量是:兒童500-700mg,10-18歲青少年、孕婦、乳母和大于65歲的老人1300mg,其他成年人1000mg。日常飲食中,我們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增加鈣的攝入量。如乳和乳制品(包括奶酪和干酪)、一些綠蔬菜(如椰菜、菠菜和甘藍)、豆類和其他干果等都含有很豐富的鈣。尤其是乳和乳制品,含鈣最多,而且最容易獲得和吸收;另外,在亞洲,富含鈣的豆制品都是很好的鈣來源,如豆腐、印尼豆豉、腐竹、豆奶、一些豆制點心和小吃等。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服用鈣片之類的藥物來補充鈣質,不過在吃鈣片的時候要注意,鈣片必須咀嚼,用大量開水吞服才能被身體吸收。除了鈣質,維生素D也是維持骨骼健康的很重要的營養素。維生素D能增加小腸對鈣與磷酸鹽的吸收,且具有調節血清鈣、腎鈣、骨形成與骨再吸收的作用。我們的皮膚可以通過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所以適度曬太陽有利于骨骼健康。不過,僅靠曬太陽合成維生素D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從食物中攝入足量的維生素D。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主要有:脂肪含量高的魚(鮭魚、鯖魚和沙丁魚)、蛋黃、肝臟以及維生素D強化的面食和黃油等。
二、請戒煙
吸煙危害健康是人盡皆知的,專家同時指出,吸煙帶來的負面影響能夠一直滲透到骨髓,并能成倍地增加患骨質疏松的危險。其危害對女性尤其嚴重,吸煙會干擾體內荷爾蒙代謝,讓荷爾蒙變成“不活動型”,因而抑制女性荷爾蒙對骨骼的保護作用,讓骨質流失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