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合成技術及應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合成技術及應用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合成技術及應用

合成技術及應用范文1

關鍵詞:水利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施工技術

一、應用背景

尖扎縣康揚鎮康加澇池項目地處尖扎縣城西北部,行政上隸屬康揚鎮管轄,該工程水源地渠首位置在安中溝溝谷中, 目前群眾早已從該溝建有引水自流灌溉渠,解決本地灌溉問題, 由于水量不足,春灌期間不能保證灌溉問題, 而興建澇池進行部分水量有效調節,緩解春灌水量短缺矛盾。

本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引水渠、防洪墻、澇池(總庫容2.0×104m3)組成。

在本工程中澇池使用了土工合成材料。澇池表層為河漫灘沖積砂卵石覆蓋,需進行換基處理。壩為均質土壩,內壩坡為土工合成材料(兩布一膜)防滲,內坡采用6cm厚干砌砼預制塊護坡,預制塊下面墊有20cm厚直徑0.5~8cm砂卵石濾層,砂卵石層下面墊有一層厚20cm篩分細土,該層是土工合成材料保護層。

二、土工合成材料應用工藝及要求

1、土工合成材料作用

(1)、隔離:用土工合成材料對具有不同物理性質(粒小徑大、分布、稠度及密度等)的建筑材料(如土體與砂粒、砂粒與礫石、土體與混凝土等)進行隔離。使多種材料間不流失、不混雜,保持材料的整體結構和功能,使構筑物載荷承受能力加強。

(2) 過濾 :由細料土層流入粗料土層時,利用針刺土工布良好的透氣性和透水性使水流通過,而有效的截流土顆粒、細砂、小石料等,以保持水土工程的穩定。

(3) 排水 :土工合成材料是良好的導水材料,它可以在土體內部形成排水通道,將土體結構內多余的液體和氣體外排。

(4) 加筋:針刺土工合成材料增強土體的抗拉強度和抗變形能力,增加建筑結構的穩定性,以改善土體質量。

(5)防護 :將集中應力擴散、傳遞或分解,防止土體受外力作用而破壞。

(6)封閉 :土工布與其它材料(主要是瀝青或塑料膜)配合,在土層中形成不透水隔層。

2、土工合成材料應用工藝及要求

(1)儲存、運輸和處理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合成材料卷在安裝前展開要避免受到損壞。土工合成材料卷應該堆放于平整不積水的地方,堆高不超過四卷的高度,并能看到卷的識別片。土工合成材料卷必須用不透明材料覆蓋以防紫外線老化。在儲存過程中,要保持標簽的完整和資料的完整。在運輸過程中(包括現場從材料儲存地到工作地的運輸),土工合成材料卷必須避免受到損壞。受到物理損壞的土工合成材料卷必須要修復。受嚴重磨損的土工合成材料不能使用。任何接觸到泄漏化學試劑的土工合成材料,不允許使用在本工程上。

(2)基層檢查:檢查基層是否平整、堅實,如有異物,應事前處理妥善。

(3)試鋪: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土工合成材料尺寸,裁剪后予以試鋪,裁剪尺寸應準確。檢查鋪設寬度是否合適,搭接處應平整,松緊適度。

(4)定位:用熱風槍將兩幅土工合成材料的搭接部位粘接,粘接點的間距應適宜。

(5)土工合成材料的鋪設: 主壩體填筑完成后,進行土工合成材料的鋪設工作, 在鋪設土工合成材料前,應詳細檢查壩體砂礫石填料中尖石不外露, 使壩體符合設計要求。將土工膜沿壩面自上而下鋪開, 現場采用專用焊接機焊接,沿接縫寬度10Cm內焊1—2道縫,并檢查焊接面上有無損壞孔洞, 復合土工膜中的塑料膜不準外露,鋪設需有一定松馳余量,不準有懸空現象, 鋪設中作好鋪設部位、數量等現場記錄,以備檢查。 鋪設土工合成材料的同時,進行細土保護層的鋪設工作, 即一邊鋪土工合成材料一邊有細土保護層覆蓋,最后進行砂卵石及砼預制板的鋪設,護坡砼預制塊及砂卵石墊層的施工,務必壓實整平。

(6)土工合成材料的縫合: 土工布的搭接根據地形及使用功能可分為自然搭接、縫接或焊接。對搭接部位進行縫合時縫合線應平直,針腳應均勻。縫合后應檢查土工合成材料是否鋪設平整。所有的縫合必須要連續進行。在重疊之前,土工合成材料必須重疊最少150mm。最小縫針距離織邊(材料暴露的邊緣)至少是25mm。縫好的土工合成材料接縫最少包括1行雙線鎖口鏈形縫。用于縫合的線最小張力應超過60N的樹脂材料,并有與土工合成材料相當或超出的抗化學腐蝕和抗紫外線能力。任何縫好的土工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在安裝后,土壤、顆粒物質或外來物質進入土工合成材料層。土工布的縫合如存在不合要求的現象,應及時進行修補。

(7)自檢與修補

①必須檢查全部的土工合成材料片和縫。有缺陷的土工合成材料片和縫合必須在土工合成材料上清楚標出,并做出修補。

②必須通過鋪設和熱連接土工合成材料小片來修補磨損的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小片要比缺陷的邊緣在各個方向最少長200mm。熱連接必須嚴格控制以保證土工合成材料補片和土工合成材料緊密結合,并對土工合成材料沒有損害。

③每天鋪設結束前,對當天所有鋪設的土工合成材料表面進行目測以確定所有損壞的地方都已作上標記并立即進行修補,確定鋪設表面沒有可能造成損壞的外來物質,如細針、小鐵釘等。

④土工合成材料損壞修補時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

⑤用來補洞或補裂縫的補丁材料應和土工合成材料一致。

⑥補丁應延伸到受損土工合成材料范圍外至少30厘米。

⑦在填埋場底部,若土工合成材料裂口超過卷材寬度的10%,須將損壞的部分切除,然后將兩塊土工合成材料連接;若在坡面上,裂口超過卷材寬度的10%,須將該卷土工合成材料移出,并用新的一卷替換。

合成技術及應用范文2

關鍵詞:微波;合成;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在醫藥領域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隨著我國社會老年化趨勢的不斷加強,阿司匹林有了更加廣泛的市場,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采取先進的技術對阿司匹林藥物進行合成,這樣才能提高藥物的生產效率,同時還可以有效的改善藥物的治療效果,近幾年,隨著微波技術的出現,藥品生產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其也廣泛的應用在了阿司匹林藥物合成的領域中,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微波技術概述

微波頻率變化范圍非常大,通常在300Hz到300Gz都是其變化的范圍,也就是波長為1毫米到100厘米的電磁波,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就開始隨微波用于有機合成反應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對微波爐密閉封管內和常溫環境下的酯化、水解、氧化和親核取代反應,在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微波對上述反應都有不同程度的催化作用。使用該方式會使得反應的速度有一定的提高,甚至比常規加熱的速率要快1000倍以上,這一研究成果的應用也使得有機合成反應有了新的發展,在之后的20年,微波有機合成的研究工作不斷的深入,使得這一反應在各個領域都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同時,一種新的化學方式也得到了提升。

微波加速有機化學反應的作用機理,學術界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一種觀點認為微波輻射使用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只是加熱方式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微波作用于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其反應的頻率會在2450MHz,從其屬性上來看這種化學方式屬于是非電離輻射,在進行化學反應的過程中不會引起化學鍵的斷裂,同時分子也不會在運動的過程中轉化到更高的能量級中,也就是使用微波反應的時候,微波輻射不會引起分子的動力特征發生改變,在微波應用到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其加速的能力主要要歸結為歲有極性的有機物可以實現有選擇的加熱,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微波致熱效應,在微波的作用下,這些有極性的有機物會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重新的排列和組合,同時還會在高頻變焦電磁場的作用下發生高度的震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克服分子在運動過程中相互之間所產生的干擾,同時還能夠防止類似摩擦作用的產生,從而使其產生大量的熱能。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微波輻射有機化學反應的作用原理并不是那樣的簡單,起碼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微波輻射自身產生的一種熱效應,一種就是非熱效應,這種效應是非常復雜的,所以不能對其做非常簡單的分析。

微波作用下的有機化學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動力學在其運用過程中的作用效果,同時它也降低了化學反應過程中的活化能成分,上述兩種觀點都有很多數據和結論的支持,但是在微波有機化學反應中還有一些非常關鍵的環節,這些環節的控制程度和準確性都會嚴重影響到實驗數據的精確性,所以很多的實驗數據都需要做進一步的確定,所以其實驗結果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論證,當前的研究中,微波輻射對有機合成的作用機理也是目前主要的一個科研內容。

2 傳統阿司匹林制備工藝

在傳統的阿司匹林藥物制備的過程中都是使用濃硫酸作為催化劑的,然后使水楊酸和乙酸酐在一定的溫度環境下發生反應,通常都要將反應的溫度控制在75攝氏度左右,這種工藝在制取阿司匹林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同時會耗費很多的能源和資源,使得能源無法的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濃硫酸的腐蝕性也比較大,會在反應的過程中對設備造成嚴重的腐蝕,影響反應效果的同時也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所以在當今這樣一個經濟和科技都不斷發展的時代,這種傳統的制備技術已經不能滿足時展的需求,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改進,而微波技術的出現就很好的打破了傳統制備技術的限制,所以也在阿司匹林制備中得以廣泛的應用。

3 微波制取阿司匹林及結論

3.1實驗部分

主要儀器與藥品:格蘭仕900B.S電腦燒烤微波爐;HH-S型水浴鍋;SH-D型循環水式真空泵;101A-1E電熱鼓風干燥箱;ES5+FRA106紅外光譜儀;乙酸配(化學純);水楊酸〔分析純);無水碳酸鈉(化學純)。取水楊酸50g,乙酸醉6.8m1,碳酸鈉1.0g作為催化劑,微波功率調為540W,輻射時間45s反應即可結束,而傳統的加熱工藝需要加分鐘,減壓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濾液倒入潔凈的燒杯,在攪拌下加人30m1鹽酸溶液,阿司匹林即皇結晶析出,將燒杯置于冰-水浴中充分冷卻后,減壓過濾用少量冷水洗滌濾餅兩次,壓緊抽干,就制成了該產品。將祖產品放入I00mL錐形瓶中。加入95%乙醉和適量水(每克產品約需3mL 95%乙醇和5mL水),安裝球形冷凝管,于水浴中溫熱并不斷振搖,直至液體完全溶解,然后拆下冷凝管,取出錐形瓶。向其中緩慢滴加水至剛剛出現混濁,停止冷卻結晶析出完全后抽濾將結晶顆粒轉移至潔凈的表面皿上,烘干后即得阿司匹林成品。

3.2 產品的紅外光譜圖(見圖1)

A1360-L365乙酞基;B1605苯環;C1690梭基;D1750醋基;E3061方向C-H伸縮;H750苯環上的官能團處于鄰位

圖1 紅外線光譜圖

3.3 結論

(1)用此生產工藝,可以大大節約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且節約能耗。(2)本論文采用無水碳酸鈉作為催化劑,它首先進攻水楊酸,破壞分子內氛鍵的形成.使酚經基活潑,加速反應的進行,從而起到催化效果。

4 討論

阿司匹林有一些不良的反應,需要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多加注意。

4.1胃腸道癥狀。胃腸道癥狀是阿司匹林最常見的不良反應,較常見的癥狀有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等。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適及惡心嘔吐。長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損傷,引起胃潰瘍及胃出血。長期使用應經常監測血像、大便潛血試驗及必要的胃鏡檢恕Sτ冒⑺酒チ質弊詈梅購蠓用或與抗酸藥同服,潰瘍病患者應慎用或不用。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藥物,如米索前列醇等,對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引起的消化性潰瘍有特效。

4.2 過敏反應。特異性體質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及哮喘等過敏反應,多見于中年人或鼻炎、鼻息肉患者。系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所致,也與其影響免疫系統有關。哮喘大多嚴重而持久,一般用平喘藥多無效,只有激素效果較好。還可出現典型的阿司匹林三聯癥(阿司匹林不耐受、哮喘與鼻息肉)。

參考文獻

[1]許波.微波技術應用于酯化反應的研究進展[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05(04).

[2]李秋榮,高志輝,佟琦.微波合成阿司匹林的工藝研究[J].化工中間體,2004(05).

合成技術及應用范文3

頻率合成原理

頻率合成器的原理如圖1所示:

壓控振蕩器即調制振蕩器。壓控振蕩器是用變容二極管來改變所產生的頻率,從壓控振蕩器輸出的已調波頻率為f0,經脈沖取樣再經可變分頻器進行n分頻(n值由頻率設定裝置的編碼開關或鍵盤設定),經n分頻后所得f0= f0/n送入鑒相器的一個輸入端。石英振蕩器產生基準頻率f1,經固定分頻器進行m分頻。所得f2=f1/m送入鑒相器的另一輸入端。兩信號經鑒相器鑒頻鑒相后輸出信號頻率差和相位差相對應的誤差信號電壓ud(t),經環路濾波器濾除高頻部分后得到控制電壓uc(t),送到壓控振蕩器振蕩電路中變容二極管的負端,去改變變容二極管的電容值,從而改變輸出頻率f0,使f1/m逐漸逼近f0/n用以維持相位鎖定狀態。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環路輸出頻率的改變是通過改變可變分頻器的分頻比來實現的。

分頻原理

分頻器是頻率合成器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分頻器分為可變分頻器與固定分頻器。為便于理解,這里以由五個D觸發器組成的÷10固定分頻器為例對分頻原理進行簡單說明。可變分頻器是在固定分頻器的基礎上,加上預置電路后組成的。10分頻即輸入10個脈沖輸出一個脈沖,由D觸發器組成的環形計數器用作÷10固定分頻器的邏輯圖,如圖2所示。

這種計數器,計數脈沖加到每一個D觸發器的CP端。因此當計數脈沖,每一個觸發器是否翻轉就由前一級觸發器的狀態決定(也就是由它本身D輸入端的信號電平決定)。設計數器初始狀態為“全0”,則在計數脈沖未進入之前,只有A觸發器的Da端為“1”,Db、Dc、Dd、De均為“0”。所以當第一個計數脈沖輸入時,只有A觸發器翻轉。以此類推,即完成了10分頻的任務。

頻率合成器電路分析

忽略直流偏置、故障檢測等電路后,802A頻率合成器主要包括調制振蕩器部分、分頻器部分和鑒相器部分。下面對這三部分電路進行詳細的說明。

調制振蕩器部分。調制振蕩器由結型場效應管Q1組成,諧振電路有L1、L2、CR1、CR2、CR3和CR4組成,其中CR1、CR2用作AFC調諧二極管對,CR3和CR4用作調制二極管對,調制振蕩器有兩路輸出,一路驅動功率放大器,一路驅動分頻器。

分頻器部分。分頻器主要由一系列帶有預置電路的計數電路組成。調制振蕩器來的載頻信號變成脈沖信號后先進行16分頻,再經過U3―U7組成的BCD可編程計數器。該計數器可用位于分頻器組件板上的兩列直插式波動開關以10KHZ的增量設置程序得到87―109MHZ頻率范圍內的任何頻率。每個計數器的輸出加到后繼計數器的時鐘輸入端。每個十進制計數器的最大/最小計數信號被讀出加到與非門U7。U7輸出信號加到單觸發器U8,用于將U7輸出的非常窄的脈沖擴展到625Hz信號的50%占空比。

鑒相器部分。10MHz石英晶體振蕩器是AFC電路參考振蕩器,經分頻后得到625Hz參考頻率。它與分頻器分頻后得到的信號在鑒相器比較,如果載頻高于參考頻率,U1的PC輸出變高;如果載頻低于參考頻率,U1的PC輸出變低;如果載頻與參考頻率相同但相位不同,載頻領先時U1的PC輸出為高,載頻滯后時U1的PC輸出為低;如果載頻與參考頻率相同但相位一致,U1的PC輸出為2.5V,PC輸出經濾波后為-2.5―11.5V之間隨頻率變化的直流電壓,該直流電壓即為輸入壓控振蕩器的誤差電壓。

(作者單位:海峽之聲廣播電臺)

參考書目:

合成技術及應用范文4

內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區域旅游規劃綜合集成技術方法的定義和淵源,其次在總結旅游系統的特點以及已有的一些規劃模式基礎上,提出了區域旅游規劃綜合集成方案,從數據的錄入與編輯、維護與管理、查詢與分析以及輸出等方面介紹了其系統結構;最后從區域旅游規劃的應用角度指出綜合集成技術對規劃系統實現其功能都是很有意義的。

關鍵詞:區域旅游規劃 集成 系統

區域旅游規劃中綜合集成技術的引入

旅游規劃可以按地域范圍劃分為地方性規劃、區域及區域間規劃、全國規劃、國際性規劃,按規劃時期劃分為短期規劃(1-2年);中期規劃(3-6年)、長期規劃(10-25年);按組織結構劃分為部門規劃、項目規劃、綜合規劃等(何光煒,1997)。其中區域旅游規劃是指在區域旅游資源調查的基礎上,針對旅游資源的屬性、特色和旅游地的發展規律,根據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趨勢,對旅游資源進行總體布局、項目技術方案設計和具體實施的過程。

方創琳(1999)在區域發展規劃系統集成方法論中,總結區域發展規劃中的定性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調查法、統計圖表法、地圖描述法、對比論證法、專家咨詢法、頭腦風暴法、反頭腦風暴法、提喻法、推理法、問卷函詢法等等,而這些方法在規劃中分析問題時,一般遵循收集資料整理加工分析資料綜合歸納形成理論體系的思路。除了以上提及的定性方法,區域發展還可用定量方法進行規劃,它是以邏輯演繹為推理方式的量化方法,大多數定量都是定性分析思維的歸納和經驗積累,定量和定性方法都是為了更好的區域發展規劃目標服務的。

區域發展規劃的綜合系統集成技術是針對區域發展規劃的多主體、多層次、多目標、多時段特點,通過科學理論、經驗知識型和專家判斷相結合,提出經驗性假設,然后通過經驗性數據和資料以及參數模型對假設進行檢驗,最后得出結論。這種思路與實證研究一致,其實質是將理論模型、計算機仿真技術、專家群體和智能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把各種學科的科學理論與政府決策者的經驗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官、商、產、學、研“五位一體”的系統集成環境,并通過政府意志、科學理論、專家經驗集成的整體優勢,尋求區域發展規劃有關問題的正確答案。區域旅游規劃必須在遵循區域發展規劃方法論的大框架下,結合區域旅游業的特點設計集成系統,以此提高規劃的效率和成效。

區域旅游規劃綜合集成技術系統設計

(一)區域旅游規劃過程

從我國產業發展來看,改革開放以來,工業逐步取代農業成為主導產業。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必然取代工業成為主導產業。作為第三產業中“朝陽產業”的旅游業近年來得到了大力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地域廣闊,很多旅游資源亟待開發,而這些資源的區域性又很明顯,所以對旅游規劃和旅游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區域旅游規劃要求處理協調好資源、環境、社會經濟和人口的關系,使之能夠可持續發展。由于旅游規劃過程中需要處理大量的空間數據,為了提高規劃效率,其與管理信息系統的結合成為必然。“3S”技術一體化的發展也使這在技術上完全可行。因此,與會計信息系統一樣,區域旅游規劃也必然走上信息化道路,而在此過程中區域旅游規劃綜合集成技術的系統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建立在對區域旅游資源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

由于旅游規劃的對象是旅游系統,具有綜合性、模糊性、開放性、動態性、層次性等特點,所以對旅游系統的認識和把握是旅游規劃的核心和關鍵。從本質來看,旅游規劃是一種戰略的設計和實施過程,它以優化總體布局、完善功能結構以及推進旅游系統與社會和諧發展為目的。旅游規劃的過程如圖1表示。

有些學者根據區域旅游規劃的實踐經驗,設計出一套三段式流程設計模式的區域旅游規劃技術方法,其由地脈文脈梳理理念認定與提煉、理念滲透與擴散三部分內容組成,是一個脈絡相連、互相照應的組織結構。其中地脈文脈的梳理是對地方分散的自然地理與歷史文化加以凝練的概括,理念認定與提煉是以地脈文脈為本源,以旅游地為載體,進行理念認定與提煉,構建支撐整個規劃的戰略理念。這種戰略理念既具有產品形象性,又具有戰略方向指導性。理念滲透與擴散則主要包括產品開發和市場規劃兩個方面,產品開發包括景觀創意、城市設計、旅游商品設計、特色餐飲規劃、旅游交通創意、地方節事策劃、服務設施建設、代表娛樂項目創新等內容,市場規劃包括旅游形象市場定位、促銷口號、旅游標志、地方名稱、營銷方式等內容。筆者認為若在實踐中運用它,將能使規劃用地很好地展現地方個性與特色的效果。

(二)區域旅游規劃的關鍵點

在旅游規劃的過程中,以下兩個方面是最為關鍵的步驟,其實施的好壞程度關乎到整個系統的水平。基于此,筆者對其做一較為詳細的闡述。

1.戰略決策研究。戰略是指相對較長時間對全局的決策,戰略具有指導性、全局性、長遠性、系統性、風險性的特點。因此,在區域旅游規劃的戰略決策研究中,方案制定必須遵循以上幾個特點。從指導性而言,是在決策中需要強調方向性,而不是要做到細致入微;從全局性而言,在決策中要強調方案的面面俱到;從長遠性而言,是需要決策方案具有前瞻性,預見性;從系統性而言,是需要決策方案的內部有整體性,相互勾稽,相互支撐;從風險性而言,是需要在決策方案中考慮整個決策的風險性,并與此同時做好風險應對措施。

2.與外部系統和諧發展。根據巴納德的組織平衡理論,任何組織和系統的良好發展,需要處理好組織內部、組織和環境之間兩個方面的平衡,即對內平衡和對外平衡。組織的對外平衡是指組織通過外部環境保持平衡,以提高組織效力的過程。而在區域旅游規劃中,必須注意系統的外部平衡,即與外部系統和諧發展。但是外部系統不斷變化,所以這就要求在規劃中留下一定政策彈性,使得在外部環境在發生變化時,能自動調整或者不用對內部系統做出大的調整便能適應新的環境,從而使得規劃系統迅速從與外部環境不和諧糾正過來,以實現新的和諧和平衡。

區域旅游規劃綜合集成技術的應用

文章對區域旅游規劃綜合集成技術的討論主要是基于系統結構模塊。而從功能結構模塊來看,其一般由四個方面組成:基礎資料子系統、現狀分析子系統、旅游產品設計子系統和環境建設支持子系統。對區域旅游規劃系統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才能更好地應用它。

區域旅游規劃集成技術的應用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旅游客源市場分析。與一般產品不同,旅游產品的開發及銷售只能在資源所在地進行,必須依靠旅游者自行前來購買才能實現旅游經濟運轉,因此決定旅游業發展的因素并不完全取決于旅游資源的豐富度,更在于客源市場的可靠度。其次是旅游設施的選址。旅游設施主要包括旅館、餐飲、購物、會議、展覽、醫療保健、郵電服務及觀光、游憩等設施,而選址問題涉及人類生產、生活、文化、娛樂等各個方面。因此,科學選址、合理布置旅游設施對旅游區開發建設至關重要。再次是旅游路線的選擇及組織。旅游路線應該有機穿插游賞空間和過渡空間、連接最具風景特征的空間形象且要主體鮮明,既有統一感,又有層次感和變化感為最佳;最后是旅游環境容量的計算。要研究旅游環境容量和游人規模,并且要根據供需匹配的原則,使二者實現動態平衡。

綜上所述,綜合集成技術系統可以定量研究旅游問題,不僅可以將信息以數字化形式存儲起來,而且提供了綜合分析的工具,為旅游業發展規劃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術支持。它有助于促進區域旅游規劃思維的創新,綜合集成技術為解決問題,特別是解決復雜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更科學的思維方式。它有助于促進區域旅游規劃技術的創新與規范,在區域旅游規劃過程中,一些規劃人員逐漸將地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生態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不但有利于提高區域旅游規劃成果的科技含量,也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旅游規劃工作效率,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集成技術減少規劃的主觀成分,也實現了規劃技術與方法的創新;它還有助于促進區域旅游規劃管理的創新,區域旅游規劃系統是一個多要素的復雜系統,各要素之間存在高度的關聯,任何要素的變化都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系統的變動。綜合集成技術集成了規劃各個階段、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對以旅游系統為規劃對象的區域旅游規劃系統樹立全過程地動態管理和監控。這些無論是從理論還是實踐,都有助于促進我國區域旅游規劃整體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偉強,陳文君.旅游規劃原理[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劉濱誼.旅游發展戰略規劃理論與實踐[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3.寧淼,王奇,葉文虎.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的理論與方法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3)

合成技術及應用范文5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合成氨工藝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C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09)12-0189-02

多年來,我中心合成氨工藝教學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效果、教學質量、能力培養等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之處。隨著合成氨工藝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合成氨工藝教學,利用其信息量大、信息多樣化、易于操作等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與協作教學的探討,推動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應用和合成氨工藝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多媒體技術在合成氨工藝教學中的作用

合成氨工藝相對其他專業課而言,枯燥、呆板、復雜,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合成氨工藝教學中,則可對教學結構、方法、體系乃至教學思想的改革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起到促進作用。

(一)增強學生學習合成氨工藝的動力

多媒體技術的立體功能,可以展現合成氨工藝整體、細節的結構,透視設備的內部構造。在一些實物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應用多媒體技術來演示,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生動、形象、有趣,可提高學生學習動力和樂趣。

(二)使合成氨工藝教學內容豐富多彩

多媒體技術表達直觀、簡捷、生動、靈活。合成氨教學中,內容抽象、復雜,難以描述的教學內容非常多見。遇到類似情形,在傳統教學中是通過板圖、掛圖或幻燈片來講解的,效果不明顯,而且費時問。教師講課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難以聽懂。但是,采用多媒體技術,此難題便可迎刃而解,事半功倍。

(三)滲透相關學科、豐富課堂內容

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側重向學生灌輸合成氨工藝本身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而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除了傳授工藝本身知識之外,還可將相關學科(比如化工儀表及自動化、化工機械等)的前沿動態信息和要求等以連接的方式制作于課件中,從而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解決了課本內容與現實發展不同步的問題,使學生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崗位上的應用需求更接近,縮短了崗前培訓時間,達到了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之目的。

(四)賦予學生主動權、提高綜合能力

傳統注入式的教學模式只是強調工藝知識本身的學習,不利于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和興趣的培養。應用多媒體技術的交互作用,可使學生與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流對話、提出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賦予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激發了學習合成氨工藝課的興趣,培養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錘煉了學生自學能力和信息搜集、歸納、總結的能力。

二、多媒體技術在合成氨工藝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我們選擇中心技校化工專業為實驗對象,得到的效果更具有說服力。

(一)研究過程

1 對象內容。研究對象是以05化工三班作為實驗組,學生41人;以基礎相同的平行班05化工四班作為對照組,學生40人。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由同一位教師承擔,課程進度及教學計劃同步進行,并對各項成績進行統計、分析、比較。在學生進入實習階段,再對學生進行相關技能素質測試、分析和比較。

2 教學工具。實驗組采用多媒體技術,即應用電聲、圖形、動畫、錄像等制作的課件進行教學;對照組用傳統方法,即應用粉筆、板書、板圖,或使用布質掛圖、設備模型等進行教學。

3 實驗過程。

(1)制作多媒體課件。把教材內容(如造氣、變換、銅洗、合成等單元)以圖形、動畫、錄像等形式分別做成課件。例如,在制作氨合成塔結構課件時,以動畫分解和動畫合成的形式表現和描述其內部構成,分別對塔內預熱部分、換熱器部分、催化反應部分的組成、設計機理、工藝條件、操作要領等進行剖析和講解;對吉化化肥廠的設備進行錄像,讓學生觀察實物等。這樣的教學,既生動又直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愿學,便于理解,記憶深刻。

(2)配備解說詞和選擇背景音樂。解說詞是多媒體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解說來完成部分知識的傳授。音樂能夠提高人的素質,開發人的智力,愉悅人的精神。學生在聽音樂活動中,大腦的兩半球能得到和諧發展,能激發想象力、創造力。所以課件需要選擇背景音樂來襯托。

解說要求內容正確、重點突出、速度適中、語言規范。背景音樂要求與演示內容搭配得體,例如:在演示合成氨現場裝置時選用輕音樂《月光》:在演示設備結構時,選用的是《日光海岸》;在講授工藝流程時選擇《微風山谷》等。這些背景音樂可以根據要求播放或取消。畫面和內容由教師控制(靜止、正常、回放)。

(3)測試與反饋。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的交互性,即人與計算機可進行信息交流對話的功能,把課后復習和自測題內容,設計在CAI課件中[1],使學生在課程結束時能夠及時目測和反饋。同時,也可以達到及時復習、總結之目的。這樣,有利于教師對授課內容及進度進行完善和調整。

(二)效果反饋

1 平均成績和學生滿意率比較。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并有顯著性差異。見表1:

三、結論

多媒體技術具有多樣性、靈活性、生動性、簡捷性等優勢;而合成氨工藝的教學內容大部分與機理、結構、功能、條件、過程等相關,所以,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合成氨工藝教學,產生了明顯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提升了合成氨工藝的教學效率,同時,教師在授課、制作課件的過程中,自身的知識面也得到了擴展和升華,提高了教學水平,促進了教學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傾聽、觀察、模仿、練習等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學習中有計劃、有目的地掌握知識,對知識進行分析整理,將所獲得的豐富表象進行歸納,形成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志強,多媒體技術及應用[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程桂花,合成氨[M],化學工業出版社,1998

合成技術及應用范文6

關鍵詞:鋁合金半固態成形

0前言

半固態加工技術主要應用于汽車零件制造方面,另外,在軍事、航空、電子以及消費品 等方面也進行了產品開發。多數情況為鋁、鎂合金的半固態壓鑄、模鍛以及注射成形。所謂半固態金屬加工技術即在金屬凝固過程中,進行劇烈攪拌,將凝固過程中形成的枝晶打碎或完全抑制枝晶的生長,然后直接進行流變鑄造或制備半固態坯錠后,根據產品尺寸下料,再重新加熱到半固態溫度,然后進行成形加工。金屬半固態成形技術(Semi-solid metal forming,簡稱SSM)是在20世紀七十年代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M.C.Flemings等人首次提出,該技術具有高效、優質、節能和近終成形等優點[1~3],可以滿足現代汽車制造業對有色合金鑄件高致密度、高強度、高可靠性、高生產率和低成本等要求,因此倍受汽車制造廠商以及零部件配套生產廠商的重視。

1.半固態成形工藝

半固態金屬加工技術主要有兩種工藝:一種是將經攪拌獲得的半固態金屬漿料在保持其半固態溫度的條件下直接進行半固態加工,即流變成形(Rheoforming);另一種是將半固態漿料冷卻凝固成坯料后,根據產品尺寸下料,再重新加熱到半固態溫度,然后進行成形加工,即觸變成形(Thixoforming),后者在目前的生產條件下占主導地位。通常鋁合金的半固態加工技術主要有三道工序:半固態坯料的制備、二次重熔和觸變成形。觸變成形作為半固態加工技術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影響半固態成形件組織和性能的關鍵工序,直接影響著半固態成形件的組織和性能。半固態金屬加工技術可分為半固態金屬鑄造法和鍛造法。

1.1半固態鑄造工藝

半固態壓鑄工藝是目前半固態金屬鑄造成形的主要成形工藝。半固態鋁合金壓鑄是將半固態坯料二次加熱至坯料組織恢復到40%~60%球狀初生固相顆粒和共晶液相共存的固液混合態,隨即用夾持工具夾持到壓鑄機壓射室中壓鑄成形。

半固態壓鑄工藝與普通液態鑄造相比具有許多明顯的優點:①鑄件的凝固收縮減小,鑄件尺寸精度高、外觀質量好,減少了機械加工量,甚至可以得到無機械加工余量鑄件;②提高鑄件力學性能。③消除了常規鑄件中的塊狀晶和粗大樹枝晶,鑄件組織細小、致密,分布均勻,不存在宏觀偏析;④金屬充型平穩、無湍流、無飛濺,而且充型溫度低,延長模具壽命;⑤簡化鑄造工序,降低能耗,改善勞動條件,由于凝固速度快,生產率也得到提高。

1.2半固態鍛造工藝

在國內生產汽車鋁輪轂工藝基本上為低壓鑄造方式,但對于大尺寸輪轂,必須以非鑄造方式生產的輪轂。目前,鍛造鋁輪轂以載貨車和大型客車鋁輪轂生產為主。半固態鍛造工藝,是指坯料在半固態下也就是在含有30%~50%液體狀態下在專用鍛壓機上一次快速成形。此法的關鍵是必須制取細小的均勻的球形晶粒坯料,然后按所需質量鋸切成鍛造坯料,在自動控制加熱溫度的爐內加熱到半固態,由壓力機一次壓制成型。

鍛造半固態金屬可以在較低的壓力下進行,這使得一些傳統鍛造無法成形的形狀復雜構件可以在半固態金屬鍛造方法來生產,半固態鍛造可以成形變形力較大的高固相率的半固態材料,并達到一般鍛造難以達到的復雜形狀。而且,可以用于制造用普通鍛造難以成形的許多超合金,有可能用半固態鍛造技術制造出特殊材料的耐熱零件。半固態鍛造是在由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生產線上進行,具有生產率高、再現性強、尺寸精密、切削加工量少等優點,此工藝方法應該是我國汽車鋁輪轂生產的新途徑。

2半固態成形技術應用現狀

自金屬半固態成形加工技術概念出現30多年的時間以來,得到國際上廣泛關注,并已成為當今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已開始應用于汽車制造業,進入商業化生產,并展示出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從1988年開始,美國的AEMP公司(Alumax Engineered Metal Process),為Bendix牌小轎車生產了250萬件鋁合金主制動缸,為Ford汽車公司生產了250萬件鋁合金壓縮機活塞,其成品率幾乎為100%[4~5]。到上世紀90年代,世界上很多大的汽車制造商都開始大規模采用半固態技術生產的汽車零部件。半固態成形技術的主要市場是汽車工業,成形工藝以鋁合金的觸變成形為主。目前,用半固態成形技術生產的汽車零件包括剎車制動筒、轉向系統零件、搖臂、發動機活塞、輪毅、傳動系統零件、燃油系統以及汽車空調零件等,已經應用于一些名牌轎車上,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我國制造業,尤其是汽車、摩托車、機械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將為半固態技術開辟廣闊的市場。中國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將為國內帶來大量產品的國產化要求,特別是隨著環保和質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工業發達國家將能耗相對較高的制造業逐漸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客觀上為半固態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半固態成形法是目前鋁合金零件成型的先進技術,國內對這種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實際應用得很少。

3. 半固態成形技術的發展趨勢

半固態加工技術雖然在國內外都有較多的研究,我國在半固態金屬成形技術領域的研究和國外相比還相對落后,甚至在某些領域還是一片空白,為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提高我國汽車工業的水平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需要采用各種新工藝和新材料來裝備我國的汽車工業,而推動半固態金屬成形技術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是目前的關鍵。就國內外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半固態金屬成形技術的發展動向如下:

(1)觸變成形存在產品成本高;生產過程控制任務重;設備投資大等缺點。而流變成形具有流程短、能耗低、設備投資小、連續性強、生產率高等優點,于是流變成形的研究和應用目前重新成為半固態加工技術領域的熱點,更多的研究人員會轉向金屬的半固態流變成形理論和應用方面的研究,以降低半固態產品成本,節約能源。

(2)目前國內外已經開發出了半固態成形過程數值模擬軟件,但應用范圍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流變成形和觸變成形過程進行計算機模擬,促進半固態金屬成形的理論研究將是另一熱點。

參考文獻

[1] 張瑩,黎和昌等.半固態金屬成形技術的發展現狀[J].江西科學.2004,22(2):138~1142

[2] 楊湘杰,郭洪民.非枝晶鋁合金(A356)半固態感應加熱模式及控制模型[C].中國壓鑄、擠壓鑄造、半固態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2001.

[3] 李明茂,楊斌,王智祥.半固態金屬加工技術.鋁加工[J],2004,(158):42~45

[4] 張奎,劉國鈞等.半固態金屬制備原理與應用[J].稀有金屬.1998,22(6):447~4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99 |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 | 欧美色图亚洲自拍 | 久久综合社区 | 久久er|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 黄网站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1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 | 国产成人精品三区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 阿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福利二区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站 |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 日韩视频欧美视频 | 亚洲综合色婷婷 | 亚洲欧美日韩三级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站 | 国产一区成人 |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 | 日本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久久亚洲精选 |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进入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www |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版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欧美日韩ay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