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園藝心理治療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園藝心理治療范文1
關鍵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直報;利;弊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1-0090-01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的一項重大舉措,對于提高農民健康水平、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具有重要作用。自2003年開始,本著多方籌資,農民自愿參加的原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試點地區正在不斷地增加,參合人員也在不斷增加,為了減少中間環節,減輕農民負擔,農合直報又成了一個新的話題,那么農合直報又存在什么利弊呢?
直報優化了報銷程序,降低了辦事費用。農村合作醫療的登記、報銷程序也很煩瑣。直報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就診患者,是完全自費后拿著醫院開具的發票去所在轄區政府機關申請報銷的。病人在住院時要持診斷證明回縣衛生局開轉診,等出院后還要準備好所需東西回鄉鎮衛生院報銷,交到衛生院后要再等財政局審批后將補償款打至銀行,從出院報銷到最后領到補償款最少要半年時間,有的村莊離報賬中心和銀行很遠,來回的車費都比較貴。煩瑣的登記、理賠程序增加了農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降低了農民的滿意度。自直報以來,患者只要開來轉診單,拿來兩證(農合證、身份證)即可出院后直接由醫院墊付補償,極大地縮短了報銷時限,減少了中間環節。方便了廣大農民群眾,大大提高了農民的參合積極性。
減少了人為干預,減少了中間環節,減少了冗余部門的設置,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統一性強,出現問題的環節少,監督管理到位。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資金的抗風險能力,也大大方便參合患者選擇不同級別的醫院就診。避免了逐級轉診審批帶來的不便。而市衛生行政部門和新農合管理機構統一負責監管,也有利于各級醫療機構規范服務行為。 資金流動明確資金流動一共兩個環節,個人與醫療機構;醫療機構與資金補償機構,資金流向透明,操作環節少,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監督到位可時時查閱醫療單位補償情況,基金發放情況。補償手續簡化:個人到醫療機構就診,只要出示醫療證就可直接得到補償,補償比例、金額由系統自動計算,補償準確性、合法。個人不必到相應部門進行二次清算,大大減少了個人和部門機構之間的手續審批,做到“即治即補”的原則。
但是新農合直報給患者帶來一系列方便的同時,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我們摸索前行的過程中也一一暴露了出來。
首先,醫療費用的控制問題:由于縣級合管經辦機構在醫院管理職能上受限,對醫院次均費用居高和可報銷率偏低的現象束手無策,因為病人出院直報,造成合管部門對醫院的監控力度減小,不能有效地控制醫療費用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病人的報銷比例提高了,但是病人的負擔并沒有減輕,而這部分多報的費用都用來支付了醫院增長的費用,不能切實地返還到病人的身上。
其次,在接收參合農民住院治療方面:出現病人入院門檻低,大夫降低收入院門檻,將不符合住院條件的病人收住院,濫做檢查,濫用藥品,尤其是因為衛生局離醫院較遠,造成病人信息審核不嚴,出現冒名頂替患者入院。
那么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發揚長處,避免短處呢?首先應該設立專門的新農合管理辦公室,配備專人對入院病人進行審核,杜絕冒名頂替的現象,通過對病人在院病歷的審核,杜絕了濫做檢查,濫用藥品情況的發生。每年定時對全院人員進行新農合政策宣傳,以達到對新農合的政策全員知曉的目的。通過以上的管理政策,切實規范了醫院的醫療行為,維護了醫患雙方的關系。
園藝心理治療范文2
一、新醫療衛生體制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要求
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步入了深水區,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化,各項醫改方案得到了快速實施。我國專門針對醫院財務工作出臺了一系列相關制度,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具體運用,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要求也更加明確。第一,醫院財務工作實施中,要對日常各項收入進行合理核算,加強對貨幣資金,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使各項醫療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并對醫療開支進行合理控制。第二,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實施中,需要依據醫院實際財務狀況,對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及相關內部機制進行調整和完善,提高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實現各項資金的合理分配及應用。第三,成本控制是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需要考量的重點內容,以績效考核方式,開源節流,精細化管理,使醫院內部管理工作得到強化,提高醫院管理工作質量及效率。第四,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要對國有資產管理進行科學合理運用和配置,以監督醫院各項經濟活動,防范該過程中的國有資產的流失和浪費,使財務管理工作更具實效性。醫院要依據實際發展情況,提升財務管理工作水平,使各項醫療衛生改革方案得到順得實施和落實。
二、傳統醫院財務管理工作弊端
(一)投資規劃不合理
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及設備采購工作過程復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主體,管理者僅依據醫院財務狀況,很難對各項經濟活動投資回報情況進行科學的考證和必要的分析,使投資過程過于片面和盲目,很容易造成資金浪費現象。有形財產管理過程中,部分醫院過度追求設備新穎和精細,追求“高,大,上”,高端設備采購較多,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效率和效能發揮不夠充分,造成部分設備的閑置和資源的浪費。與此同時,設備日常保養及安全維護不科學不合理,僅在故障時,進行維修,造成了浪費,妨礙了設備的正常工作的運行,增加了財務成本。
(二)財務預算制度不科學
很多醫院沒有認識到編制財務預算的重要性,預算編制不夠科學,預算安排不夠合理,編制的預算相對比較粗糙簡單,導致財務報告缺乏科學依據,也沒有事后財務決算和評估報告,影響了所編制預算的可操作性,約束著預算的有序執行,對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阻礙。另外,重收入、輕管理,重醫療,輕財務,使醫院財務管理對收入結構缺乏完整的分析和研究,僅重視業務收入目標完成情況,導致收入結構不合理。醫院財務管理也沒有對成本實施有效控制,導致成本核算不及時,不具體,無法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和監控機制,也造成了財務預算的編制缺乏可靠的依據。
(三)監督評估機制不完善
當前,我國一些醫院財務預算存在形式化現象,財務報表評估環節缺乏,將收支環節作為重點關注內容,對支出把控不嚴,資產管理把控不嚴,也沒有認識到非貨幣資金信息的重要性,使醫院財務工作缺乏真實性和完整性,無法體現出財務報告的關聯性和準確性。同時,財務管理執行過程中,監管不到位,財務不透明現象普遍存在,使得財務監督機制不完善,無法對醫院整體收支,預算的有效執行進行有效的評估。
三、新醫療體制下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改進和創新
(一)切實做好對外投資管理工作
現階段,很多醫院在保證醫療服務有序開展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在資金或技術方面允許的情況下,組建醫療集團,實行一體化建設,實行跨越式發展。醫院要重視這種投資行為,集團式和規模化發展使醫院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其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Y金和資源基礎。醫院要依據自身情況,對各類投資進行分析、判斷,對投資風險及回報進行綜合評估,切實做好對外投資工作,實現長遠穩定發展。
(二)對預算環節加強約束和管理
加強預算管理是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也是醫院各項業務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醫院要認識到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各項收入更加合理,各項費用支出更加規范,要依據醫院實際財務工作狀況,強化預算約束,將預算管理工作落實到位。預算外支出和追加額外開支要應采用書面申請形式,集體審批,嚴格控制。除此之外,重視預算執行過程,實行全過程管理,建立完善的考核考評制度,及時通報考核考評結果,使醫院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更加科學、有效。
(三)構建完整的監督評估機制
新醫療體制下,應認識到醫院財務監督工作的重要性,注重財務報表和收支環節評估及監督,對醫院財務支出進行嚴格管理,收集非貨幣信息,使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完善。依據醫院財務管理工作要求,構建完整的監督評估機制,將財務管理監督工作落實到位,使該過程中更加透明,對醫院收支狀況具備清晰的認識,為后續各項工作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注重醫院財務績效考核
在新的醫療衛生體制背景下,醫院要依據自身狀況,有效規避日常經營中的各類風險及問題,強化財務監督職能,不斷提高醫院的財務效益。在醫院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中,實行績效考核是醫院經營現狀改善、經營風險防范和經營效益提高的有效對策。對于醫院而言,財務績效考核的重點在于制定針對性的績效考核指標,要重點考核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業務能力等,并以此為依據,促進個人業務的提升,通過制定一系列合理的財務考核指標,使得醫院的財務預算得到優化調整,在醫院內部構建良好的經濟運行環境,使醫院的各項經濟指標更加量化和細化,提高醫院的財務核算工作和財務管理工作水平。
園藝心理治療范文3
法律并不能使所有人都平等,但是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這種平等需要法官來實現。因為法官是正義的使者,是法律弘揚的傳播者。政法系統開展的“規范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活動,是確保司法質量,提高司法效率,樹立司法權威的當務之急,也是必要之舉。
我們桃山法院年初制定了以科學發展現為統領,堅持“司法公正、一心為民”的總體工作思路。立案庭作為法院的窗口,是審判工作的第一道關口,肩負審查立案、接待、法律咨詢、司法統計、案卷移送等多項繁雜的工作職能。行為是否規范,語言是否嚴謹,都對法院的形象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在以“一心為民”為工作導向,認真譜寫著一曲曲無私奉獻的人生樂章。
第一章便民服務讓八旬老太露出笑容
為了讓群眾真正享受到優質便捷的服務,我們在立案大廳內設立了便民服務臺、咨詢臺、柜臺式立案窗口及接待辦公室。便民服務臺配有專門的桌、椅、筆、眼鏡和紙張等;咨詢臺有專門法官為當事人答疑;大廳內舒適的休息場所擺放有欽水機、茶杯、報刊等;公共大廳內擺放布置有序涵蓋面廣的“法制櫥窗”等,將立案條件、收費標準、院內各項規章制度、相關法律法規、司法救助條件等公諸于眾,彰顯了司法的親和力。
今年四月的一天傍晚,我們正在收拾東西準備下班,這時進來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太太,拄著拐杖邊走邊哭,接待員管穎將老人攙扶著落座后,了解到老人叫趙xx,82歲,家住東勝村,老伴去逝留下三間坯瓦結構的平房,被兒子霸占著,現在把老太太趕出來了。面對此情景,我們立案庭全體人員共同研究決定,天已經快黑了立案來不及,老人又無處可去,還是先把老人送回家里去,找她兒子談一談再說吧。我們把這一決定跟老太太說了,但趙老太堅決不同意,堅持讓法院立案,說街道、居委會、鄰居已經多次調解過了均無效。但我們考慮到天太晚了還是把才人先送回去和她兒子談談,實在不行再立案。當我們打車來到老太家里時,她兒子看到三位穿制服的法官和老人一起回來,非常氣憤。我們看到這種情況出示了工作證,并且說明了來意,談話中我們了解到,錯并不在兒子一個人身上,老太太還有個女兒,單身帶著個孩子生活比較清苦沒有房子住,想和老太太一起居住讓老主太把兒子趕走,所以經常聳恿老太太和兒子、兒媳吵架,兒子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說了老人幾句,并沒有把老太太攆出去。我們了解了周圍的鄰居和居委會主任,均證實了老太太兒子所說的話是事實。于是我們說服了老太太找來老太太的女兒,向她講明了道理并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后來其女兒也表示今后要處理好家庭中的一切關系,善待老人,不再讓老太太和兒子、兒媳產生矛盾了。當我們伴著月色往回走時,我內心深處有了很深的感慨,立案庭的工作沒有轟轟烈烈的庭審過程,沒有威攝加方的驚堂木,更沒有百件辦案能手的榮譽稱號,就用這普普實實的話語,用人間最真摯的感情融化了一顆顆冰冷的心,我們用這最平凡的工作方式也能讓八旬老太臉上露出會心的微笑。
第二章綠色通道讓幾十個農民工安心回家過年
為方便當事人訴訟,立案庭開辟了立案綠色通道,實行電話預約立案、郵政、上門、口頭立案等便民措施,當事人的立案審查到正式立案、交費僅需20分鐘左右時間,就能從首接訴訟材料的法官手中拿到立案通知書等全部立案手續;對材料不齊全或不屬法院受案范圍的,接待法官都能為當事人做好相關的解釋工作。
今年春節前幾天,我早晨上班,剛踏進法院便大門看見立案庭門前的走廊圍著三、四十人在議論紛紛,神情看上去非常氣憤,當我打開立案大廳的門,這些人蜂擁而進,問我:“這是不是說理的地方,我們的事如果不給個說法就不走了”。面對這些人我感到非常緊張,不知發生了什么事,于是我叫來法警維持秩序,讓他們選派一、二個代表說明事情的經過。原來他們是一伙來自河北省某縣、樺南縣、勃利縣自發組織的建筑施工隊伍,在桃山九井附縣隆朋彩鋼廠干活,欠其工資六萬余元經多交索要未果。當時臨近春節還有六天,而這些農民工又都急著要回家過年,要求先行給付路費錢。我把這種情況向主官院長做了匯報,院領導研究決定由立案庭先負責審查,如符合立案條件立即為他們辦理訴訟費緩交手續,并通知業務庭一定要處理好此事。十分鐘后,我們辦完立案的全部手續,將案卷和當事人一并移送業務庭。嗣后,經了解,業務庭當天就向被告送達了狀,通過耐心細致地說服勸導,被告同意先行給付七千五百元,作為這些工人的返城路費,并通知雙方當事人春節后上班即可開庭由于我們立案庭和業務庭的共同努力使這些農民工能夠安安心心地回家過年了,作為法官,我們也感到安心了。
第三章真情相見讓上訪者服判息訪
在工作中,為讓人講理有門、申訴有路,立案庭推行“熱情接待、重在解決”流程管理工作機制,把對進京、進省訪和每周二院長接待日的上訪案件看得一樣重要,對群眾來信來訪做到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答復,使這項工作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理解。
園藝心理治療范文4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8)008-0594-08
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以前被認為是非常難以治療的一種障礙,它表現出復雜、多維度的問題,很多對其他障礙有效的方法在治療BPD時往往效果很慢而且不確定。不過,現在這一情況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BPD更多地被看成是一種“慢性病”,所以并不能期待治療立刻就會產生很好的效果。在長期追蹤的研究中,大約有90%在20多歲被診斷為BPD的病人中年后已不再符合BPD的標準,他們各方面的功能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1]。治療被看成是加速了自然康復的過程,而且更重要的是,現在有很多事實可以證明:治療確實能減輕BPD癥狀、提高BPD病人的生活質量,甚至有時癥狀能得到迅速的改善,此外病人還可以有一個相對比較理想的愈后[2]。
關于BPD的治療,現在以心理治療為主,國外研究得比較多、效果比較好的有辨證行為治療(DBT)和移情中心療法(TFP)等[3-4],也有人嘗試用小組治療和家庭心理教育等其他治療形式。本人從2003年開始對BPD的治療進行了新的嘗試,主要是運用沙盤游戲治療的方法對患者的潛意識進行工作,結果也取得了比較令人滿意的效果。
關于沙盤游戲這一治療方法,國際沙游協會的最新定義是:沙盤游戲治療是一種以榮格心理學原理為基礎,由多拉•卡爾夫發展創立的心理治療方法。沙盤游戲是采用意象的創造性治療形式,“集中提煉身心的生命能量”(榮格) 在所營造的“自由和保護的空間”(治療關系)氣氛中,把沙子、水和沙具運用在富有創意的意象中,便是沙盤游戲之心理治療的創造和象征模式。一個系列的各種沙盤意象,反映了沙盤游戲者內心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溝通與對話,以及由此而激發的治愈過程和人格發展。而關于它的歷史、理論、原則、設置和操作等,申荷永教授的《沙盤游戲:理論與實踐》[5]一書中有詳細的介紹,這里就不再贅述。
雖然國外有些沙盤游戲治療師對應用這一技術治療重癥人格障礙的態度比較保守,怕激起患者太過強烈的情感,或引起不必要的退行,但實踐證明,如果能在深入理解BPD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原則來進行分析工作,沙盤是可以有效地幫助BPD患者逐漸消除癥狀、改善人格狀態的(詳見華南師范大學2006屆李江雪博士論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分析研究》)。下面本人就詳細介紹一例追蹤了近兩年的BPD個案(2003年9月-2005年7月)的沙盤治療情況。
1 個案背景資料
該個案為大學三年級學生,性別女,年齡22歲,為保護來訪者和敘述方便,我們稱之為“G”。G在幼年和青少年時期經歷過父母離異、經常遭繼母和父親毒打等很多不幸事件,身體和精神上都遭受了很大的損害。從高中起到大學的這些年,她的身心狀況一直都非常不好,不但經常罹患各種疾病,夜里還常常被噩夢驚醒。此外,她的情緒也一直起伏很大,經常體驗到強烈的孤獨、空虛、痛苦、煩燥和怨恨等感受,并經常難以控制自己的憤怒和沖動行為,經常與人發生激烈的爭吵和沖突,事后又后悔和自責,感到活著沒有意義,多次想嘗試自殺。
由當地綜合醫院精神科醫生根據DSM-Ⅳ的標準診斷如下:邊緣型人格障礙(BPD),共病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重度抑郁(MDD)以及其他人格障礙。此外,在治療中發現G還伴有偏頭痛、月經不調、腰椎間盤突出、心律不齊、慢性腸胃炎等多種軀體疾病。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家族遺傳病史。
G的心理治療斷斷續續持續了近兩年,由于是在校大學生,所以考試、實習、寒暑假期間以及生病請假回家期間都不得不暫時中斷治療,其余的在校時間基本保持了每周治療一次,每次一個小時的設置,并盡量固定見面的時間和地點。最終累計治療次數40次,其中初始訪談和最后的評估4次,言語治療12次,沙盤治療16次,夢的分析8次。治療方法以沙盤游戲治療為主,一般言語治療和夢的分析為輔,其中言語治療主要集中在治療初期的收集資料和建立關系階段,以及最后的沙盤總結和回顧階段,夢的分析則根據G的需求靈活穿插在整個治療之中。由于篇幅所限,這里只介紹沙盤治療的部分內容給大家。
2 初始印象――巨大創傷陰影的籠罩
2003年9月9日,我第一次見到G,她身材適中,五官端正,但是面容焦燥、愁苦,有著與年齡不相稱的蒼老感。她風風火火趕來,見到我后就像抓到了一跟救命稻草,從頭到尾滔滔不絕地向我哭訴、求助,不斷地表達自己絕望的心情,中間還有好幾次泣不成語,放聲大哭。
她斷斷續續地講述了自己以前的一些不幸經歷:6歲以前,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并殃及到她,父親動不動就打她撒氣,母親也常抱怨她拖累自己,罵她又蠢又笨……6歲以后,父親在外面忙于事業并有了外遇,從此很少回家,母親不肯離婚,家里氣氛冰冷,但仍平均不到半年就會大鬧一次……12歲時,母親終于同意離婚,后來父親再婚,她跟母親住,每月去向父親要生活費,但每次都會起沖突并挨打,就象瓊瑤小說《煙雨蒙蒙》中的情節……15-16歲時,母親迫于經濟壓力離開原來住的房子,父親與后母住進來,母親氣不忿讓她留下來,從此她成為母親報復父親的工具,開始挑起與后母之間的無數次沖突,每次都被父親大罵、暴打,但她卻越來越倔強偏激,有一次鬧到不可收拾,她用刀在手腕上割了很深的一道口子,被鄰居送到醫院搶救,縫了七針,這件事情之后,她就搬到學校里去住了……
幾年來,她幾乎每天都生活在以前的創傷陰影中,愛恨糾結,痛不欲生,但仍憑著頑強的毅力考上了大學。最近,她腦海里經常出現的念頭就是:拿刀殺死繼母!甚至連一系列的殺人過程都已經想得清清楚楚;但同時,她又感到非常恐懼,很怕自己有一天真的會控制不住。大仇不能報,每天一睜眼,她就感到活著沒有任何意義,很絕望,想自殺,但又不甘心就這樣死去……
3 問題的呈現――分裂與矛盾
一開始,我主要用精神分析、認知治療和夢的分析等方法對G進行心理疏導,在建立了穩定的治療關系并取得初步成效之后,治療開始陷入瓶頸,中間還中斷了幾個月。所以,在新學年也即第一次見她的一年之后,當她再次來找我時,我決定開始使用沙盤游戲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對她進行深度分析。G的第一個沙盤做的非常得快,我給她介紹完沙盤游戲的規則和程序之后,她立刻起身拿了兩個大房子放在沙盤中間,然后是很多的人物、卡通動物、木屋、橋……到她跟我說“可以了”,前后總共只用了5分鐘的時間。我問她時間很充分為什么做得這么快,她回答我說:“我不喜歡慢慢騰騰的。”然后就開始向我講述她的沙盤,邊講邊不時地往沙盤中再加進一些人、樹、草之類的物件。
“我就是喜歡房子,大大的房子,以前也經常做夢夢到房子……我也喜歡小矮人,感覺他們會保護白雪公主,但我沒有拿她(白雪公主),她來了,我會跟她處不好,她不來,他們就會保護我了……”
“我還沒有找到自己。”接著她就拿了一個帶籮筐的小姑娘放在大房子的門邊,并說:“不要這個籮筐。”可是這個籮筐卻是不能跟小姑娘分開的。她又拿了綠色的柵欄把房子的三面圍起來,形成一個大大的院子,同時把其他人和卡通動物都隔在了外面。
“還應該有花、草。”她自言自語,接著又拿了小松樹、小橋放進院子。她還選了一塊草坪倒著架在院子的左下角,并說:“它應該有一個陰涼的地方……門在這里,有樹蔭擋著,安全一點。”本來她還在院子里放了一棵大樹,但又很快拿走了,因為“感覺陰森森的,好怕。”
在把沙盤重新充實了以后,我讓她靜靜地看著自己的沙盤,不要說話,看看有什么感受。她看著看著,突然發現小矮人都在柵欄之外,“這怎么跟我玩呢?我好像有點孤單。”接著就要把小矮人拿進院子,可拿了一些人進來之后,她又覺得不舒服,又拿出去一些……如此反復、猶豫不定。我讓她先不要急著變動沙盤,再好好體會一下自己的感受。
她看了很久,然后嘆了口氣,有些凄涼地說:“我喜歡熱鬧,喜歡大家都圍著我……可是為什么我感到這樣冷清?我的防備心、懷疑心很重,我不愿讓別人靠近我。離得越近,傷害越重……我比別人懦弱,我怕傷害,我覺得我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我的媽媽(戴著圍裙、拎著水桶的婦女)、爸爸(穿著靴子、抗著麻袋的男人)、妹妹(系著領巾、可愛單純的女孩)也都在外面,我也不想讓他們離我太近,我覺得他們還是不能理解我。沒有人能理解我!”
整幅沙盤(見圖1)有好多個大大小小的房子、好多個大大小小的橋,還有好多人和卡通動物,看起來熱熱鬧鬧,可是沙盤中間的院子卻顯得冷冷清清,只有一個小姑娘拖著個籮筐孤孤單單地坐在那里,外面的熱鬧與她無關,而且還與里面的冷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初始沙盤不但反映出她與別人和外界的隔離與分裂,更在很多細節上反映了她的內心非常缺乏安全感,比如圍住院子的柵欄、擋在門口的樹籬、有威懾作用的兩根大柱子、很多的房子,還有寶塔和亭子等等。此外,整個沙盤還傳達出G在無意識里非常渴望溝通的信息,小小的空間里居然放了六座大小不等的橋,雖然這些橋暫時都沒有起到連接的作用,但卻是未來治愈的一個線索。
雖然這是G的初始沙盤,但并不是G與我的第一次治療,前面有十次言語治療的積累,所以沙盤中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創傷主題,但分裂和隔離的主題還是比較明顯的,還有威脅的主題(女孩身后的兩個大大的卡通熊讓她很害怕)和潛在的不安全感,以及整個沙盤傳達出的這種熱鬧與冷清、隔離與溝通的矛盾,都是BPD患者的內心世界的典型寫照。
兩周后G的第二個沙盤(見圖2)中,這種分裂、矛盾和缺乏安全感的主題仍然十分的明顯,而且跟第一幅相比,好像鏡頭被拉近了,進入到了房子里面,只是表面的形式有些變化:上次隔離在外的是一些成人、有力量的矮人和卡通熊, 她感到威脅、怕被傷害,這次是沒有傷害力的嬰兒和溫順的婦女,她仍不能信任、接受她們;太近了感到壓抑、喘不上氣,太遠了又覺得冷清、孤獨;希望大家都圍著她,但又不能靠近;上次是很多的房子,這次是很多的床,在她自己的那個大床兩邊還放了兩個屏風,床腳放了兩盞大油燈,作用類似上次門前的兩根大柱子,再次表達了她對安全感的渴望。
第二次的沙盤中還增加了一個新的主題――忽視,整個沙盤有很多的嬰兒,但卻沒有足夠的照顧者,表達了“內在兒童”渴望被關注、被照顧的愿望。而且,上次是用一個帶著籮筐的小姑娘代表自己(籮筐象征著負擔、壓力,雖然她說不想要那個籮筐),這次就變成了躺在搖籃里、抓著奶瓶的嬰兒了――“退行”得非常厲害。另外還增加了一些活動的元素,向著治療師的方向奔跑的馬群、行駛的汽車――馬沒有馬鞍,車都是敞篷的,象征著她渴望不被壓抑、無拘無束,并對治療師有所期待……
4 人格結構的發展――接納與試圖整合
第三次沙盤開始前G先談了談她在生活中的變化:她發現自己“在心情煩燥時總是向別人發氣,沒事找事、無中生有”,以前沒有意識到,總認為是別人跟她過不去,但現在可以馬上意識到是自己的問題了;還有以前總想讓別人包容自己,總想依靠別人,現在知道自己“要獨立、照顧好自己”了;以前她的字典里有很多“應該”、“必須”,現在則“看得淡了”,在慢慢正確定位。所以她最近的人際關系也改善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么緊張和沖突了。“我感覺自己正處在一個重新開始的階段,在穩步上升”。她高興地對我說,然后做了下面一個沙盤(見圖3)。
和前兩次的沙盤相比,這次有非常大的變化:
首先,前兩次都是自我和外界分裂、隔離的狀態,這次則出現了非常明顯的聯結、對話主題――沙盤中用人物呈現出三個相連的環。
其次,所選的自我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我”是“自哀自憐、孤芳自賞”的小姑娘,現在是“自信、干練”的少女。――其實更可能的是,三個環中的每一個物件都是她,代表著不同“我”的狀態:幼稚的本我、弱小的自我和強大的超我,三者雖然相連,但還沒有完全協調、整合起來。
再次,前兩次她十分突出和強調自己的位置與領地,結果反而顯得孤單,這次把自己放在一個角落里了,卻感到“很和諧”。
此外,這次的沙盤還表現出她意識“容器”的擴大,包容性增加了許多,以前她討厭、看不慣的人現在都可以接納了,比如那些成熟、世故的男男女女,一對手拉手、眼對眼的米老鼠,以及不理解她、傷害過她的“媽媽”、“爸爸”。而且,這次“媽媽”、“爸爸”所處的位置可以對視了,第一次沙盤中他們“根本不往一塊看,誰都不理誰”。
最后,這次的沙盤還露出了藍色的底面――象征著大海,初次呈現出“深入”的主題。在后面的沙盤中,同樣的“海”和“山”又出現了一次,而且跟這次驚人地相似,仿佛是從一個模子里套出來。Kay Bradway曾經說過:“(沙盤中)一些情境反復出現,或僅僅只有很小的變化,這些情境就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那么,這片山海相連的場景對G來說,應該是太長久、太深刻的記憶,并且和很深的心理創傷相連吧。事實上也是如此,G后來有談到她以前在家鄉經常一個人坐在大海邊痛哭,有憤怒,有怨恨,有委屈,也有無奈……
大約將近兩個月后,G的第六次沙盤中(見圖4),弗洛依德人格理論中提到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又一次象征性地出現了,并改變了原來三連環的結構形式。這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自我”成長了,不再是以前“弱的嬰兒”了,力量也加強了,還結合了以前“本我”(幾個小矮人)和“超我”(代表她父母的人物形象等)的一部分內容。而且,“自我”的功能也擴大了,不再僅僅是“本我”和“超我”的連接,還在人格結構中占據了主導的地位,企圖掌控“本我”和“超我”。
我問她這次的感覺如何,她說:“很好啊。白雪公主在領導,我現在可以在旁邊比較愉快地接受她的領導。”她這次用帶博士帽的小女孩(在白雪公主的左邊)來代表自己。我問她是否還記得第一次的沙盤,那時她沒有拿白雪公主因為怕小矮人都圍著公主而不理她,她笑了,說:“是啊,不過我現在不怕了。”
這次的沙盤中還多了一些新的元素,都集中在沙盤下方靠近她自己坐的位置,有水果、手機和真實的動物等,說明她的現實感加強了,渴望得到外界的滋養和溝通。另外,還有一個細節,她這次終于把“爸爸”和“媽媽”放在一起了,雖然在放的時候有一點猶豫,但最后還是放了。
在G的第七次沙盤中,變化更為明顯,用各種人物形象組成了大圈里面套一個不太規則的小圈和一個半圈的圖案(見圖5)。這一次,象征著“自我”的大圈把部分的“本我”和“超我”都統統圍起來了,試圖接納和整合它們。但這時的“自我”圈力量還不均勻,左邊又出現了嬰兒,是比較薄弱的環節。圈中的“本我”和“超我”也顯得有點別別扭扭,不那么協調,她說她現在還不想把它們都圍成一個圈,我問她圍成一個圈對她意味著什么,她說:“缺乏自由、受束縛,沒有臨時放縱、逃離的通道……如果不圍死,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一個人悄悄地逃離……”
G在做這次沙盤之前談到自己有“兩個我”,一個是積極向上的自我,一個是破壞性的自我,她以前總是用前者壓抑、壓制后者,后來則是懇求后者“請你不要出來啊”,還是要犧牲后者,這在她的夢中也多次體現。用榮格的理論來理解的話,“兩個我”的問題其實就是如何處理人格面具和陰影之間的關系的問題,一味的壓制陰影固然不行,懇求它讓它不要表現恐怕也不是長久之計,而學會接納陰影,讓二者對話,甚至成為朋友和睦相處,則是人格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G現在已經開始逐漸明白這一點并已經嘗試接納和整合自己人格中的各個部分了。
事實上從第三次沙盤開始,G的心靈就逐漸發生了神奇的變化,自我的力量開始顯現和逐漸加強,整個人格也開始變得接納和趨向整合。
5 改變前的準備――從喧囂歸于平靜
經過一個寒假,新學期后G的心態開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她的第十次沙盤呈現出來的“世界”與以前的非常不同,沙盤開始空下來,只用了很少的物件,僅有的一些幾乎都分布在沙盤對角線的左上邊(見圖6):中間是一個小孩(大頭嬰兒),旁邊是拿著羽毛扇的諸葛亮,后面是一棵椰子樹、一艘小船(現在還在沙上),諸葛亮的左下邊對著三個和尚和一個小矮人,左上邊是一塊草地,上面有路燈和小松鼠。這些物件看起來零零散散的,似乎彼此之間沒有什么關聯。
接下來的三次沙盤跟第十次有些大同小異,都比較空,物件都是在對角線的左上邊。沙盤空下來了,說明心靈也騰出空間了,拋棄很多舊的東西,這應該是成長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只有空間騰出來了,未來新的東西才有可能加入。
跟以前相比,G還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就是在完成沙盤后她開始談論得比較少了,多數的時候都只是靜靜地看著自己的沙盤。“好像沒什么可說的了,就這樣看著就好。”她說。
她的生活在這個階段發生了很多事,又面臨著找工作、寫論文、畢業的壓力,很忙、很亂,但是她說自己的內心卻開始平靜下來了,并開始學著自己分析自己。“當遇到困難、挫折時,只要想到有你在,我的心里就很踏實。”一次治療結束時她對我說。
到了兩個月后的第十四次和第十五次的沙盤,整個“世界”開始變得更空、更靜了,完全是自己的空間,甚至連一個人也沒有了,但小船卻開始出現在水上,逐漸可以航行了(見圖7、圖8)。
“我只是想一個人靜靜。”第十四次沙盤完成后她說,又指著右上角一片小小的模糊不清的水域上的一艘小船說:“這艘小船簡單、小、安靜,但暫時還進退兩難。”
在第十五次的沙盤中,連自己也不在了,右邊出現了一大片長條形的水域,非常醒目,完成后,G還特意用手仔細地把“水面”弄干凈,讓它看起來更加清晰,而小船終于航行在水面上了,雖然,目前看起來還不知道方向……“我會好好整頓一下,然后再出發。”她說。
跟以前的沙盤相比,這兩次的沙盤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那就是只出現一個房子了,而以前經常是兩個房子(第一次沙盤中更多)。“我希望一個是熟悉的,另一個是可以放松的……我不能在一個地方呆得太久,不然很快就會厭煩……但是現在,我有一個房子就夠了。”她這樣說道,說明現在她的內心開始穩定下來了,安全感也增強了很多。
這個階段G的沙盤跟以前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她說那是因為她的心態發生了改變,跟以前不同了,她開始能忍受并逐漸喜歡一人獨處,開始討厭“小孩圈”、“卡通動物圈”,覺得它們太幼稚了,但還不想進入“成人圈”,所以,很多時候寧愿一個人呆著。還有,她說在以前她總是把自己放在中間,希望別人都圍著自己,現在則不那么自我中心了,能認識到自己只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以前她總是缺乏安全感,要拿很多很多的物件,把沙盤放得很滿很滿,現在則不那么“貪心”了,沙盤也就空了下來。
她在此期間多次對我表達了感謝,說她以前的夢都是黑洞洞的,很壓抑,現在的夢則越來越清晰了,并且不恐怖了;雖然最近經歷了很多挫折(比如丟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感情一直沒著落、考研失敗),但心態很好,不再自我中心,也不再怨天尤人了。“我會好好整頓一下,然后再出發。”她說。
6 新的征程――聯結與流動
由于面臨畢業,事情又多又雜,G有一個月沒來治療了。臨離校前,她來做了她的第十六個沙盤,也即最后一個沙盤(見圖9),她說自己很懷念那些小東西(沙具)。
她先是拿了一對結婚的新人放在沙盤中間,然后在他們前邊放上白雪公主和一個可愛的手里拿著禮物的藍精靈,接著在旁邊放了一幢藍墻白頂的房子。然后,她開始在沙盤的左上角堆“山”,在右上角造“海”,并逐漸擴大海面到幾乎覆蓋了整個沙盤的右邊,同時把在右邊挖出的沙子運到左邊的山上去。當海和山都造完后,她又用手指從海向山的方向劃出一條“河道”,并在河上架起了一座溝通兩岸的大橋。接著,她在海面上放了一艘前面出現過的綠色的小船,后來又在小船旁邊放了一艘大一些的沒出現過的木船,還在海邊種了一些美麗的椰子樹;在山的后坡鋪上大片的綠色灌木叢,前坡種了一棵翠綠的松樹,然后選了四匹拉車的白馬放在山腳下,馬頭朝向后山的灌木叢。最后她又回頭布置她的“家”,在房子旁加了一個沙發,還有一個小床,在房前的空地上放了一輛藍綠色的小汽車。后來她又找來兩個小蘑菇種在山坡的松樹下。
整個沙盤完成了,她覺得比較滿意,說中間的白雪公主是她,藍精靈在給公主獻禮、討好公主,還說那個新娘是理想中的自己,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幸福地披上婚紗。
這次的沙盤跟上一階段的相比,內容又充實起來了,并用滿了整個空間,但又不像最初階段的沙盤那樣充滿了分裂、矛盾性和不安全感,而是呈現出一個非常幸福、美麗、和諧又靜謐的世外桃園的畫面。沙盤中出現了很多積極的治愈主題,比如聯結、流動、深入、對話、成雙和儀式等,具體由山與海的連接、橋的溝通、船的結伴航行、車的開動、海面的擴大、公主與精靈的互動、結婚等細節場景體現出來,而在最初的沙盤中經常表現出來的分裂、隔離、威脅、限制、忽視等創傷主題,則統統不見了。而且這次,她用白雪公主代表自己,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雖然在以前的沙盤中,白雪公主出現過很多次,但都是她嫉妒、羨慕的對象,現在則可以在象征層面上“成為她自己”了。此外,沙盤中汽車和兩艘小船的方向都是朝向我的(我通常坐在沙盤的右邊),除了移情的意義,也許還暗含著她希望以我為前進的目標,希望有一天也能“成為治療師”的潛在愿望。最后,馬匹鉆入后山坡的灌木叢,象征著能量流回潛意識,除了暗示我們之間心理分析治療的暫時結束,也留下了未來可以繼續工作的一個線索。
由于畢業手續已辦好,她不得不離開廣州了,我們的治療也不得不暫時結束了,好在她現在已經有了從經驗中學習和自我反省、自我分析的能力,沙盤最后呈現出的天地也很寬廣,預示著她將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就要走了,以后沒有拐杖了,我不知道自己會怎么樣。”她有點哽咽,說很懷念在廣州的一切。“我相信你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越來越好,人格的完善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生要做的事……”我最后對她說。
7 療效評估
為了研究的需要,在治療前、治療中和治療后,我都用SCL-90和PDQ4+這兩份心理量表對G進行了測量評估。
在SCL-90的測試結果中,治療前G的總均分和所有分量表的得分都遠遠超過國內常模的最高值;治療中G的得分除了敵對、偏執和其他三項變化不大外,其余各項都有所下降,尤其是軀體化、抑郁和恐怖三項下降得最快,到達了常模最高值的界限,不過其他各項仍高于常模最高值;治療后G所有分量表的得分都低于常模均值,回歸到正常水平(見圖10)。可見,通過以沙盤為主的心理分析治療,G在SCL-90上的得分變化非常大,說明她的各項神經癥狀均得到了很好的緩解,甚至到最后已基本消失。
在PDQ4+的測試結果中,治療前G在十二項分量表上的得分均超過正常的臨界分值,其中邊緣型、強迫型、表演型、依賴型、被動攻擊型和抑郁型六項的得分還達到了滿分;治療中G的各項得分均有所下降,其中自戀型、依賴型和型三項下降得最快,但除分裂型外,其他各項仍高于臨界分值;治療后G的各項得分又有所變化,除分裂性和分裂型有所上升,及偏執型、表演型和自戀型不變外,其余七項都又有所下降,而且邊緣型、依賴型、被動攻擊型和抑郁型四項已降到低于臨界分值(見圖11)。可見,通過以沙盤為主的心理分析治療,G在PDQ4+上的得分變化也比較大,說明她的各項人格問題也得到了較好的改善,甚至有些到最后已得到基本解決。
此外,經臨床精神科醫生評估,G在治療后均不再符合治療前下的邊緣型人格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重度抑郁等診斷。G以前的一些軀體疾病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轉。
為了更好地了解G的治療效果的持續情況,在治療完成半年后,我用DIB-R(邊緣型人格障礙診斷性訪談修訂版)對G進行了一次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話訪談。結果發現,在邊緣型人格的四個核心癥狀(情感、認知、沖動行為模式及人際關系)方面,G都有所改變,尤其是情感和沖動行為兩個方面變化非常大。
G自我的感覺和評價也非常的積極:比如覺得自己不再像以前那么敏感和沖動了;心態上改變了很多,不再自我中心、怨天尤人;遇到事情開始能夠自我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開始能夠從別人身上學習、從經驗中學習;內心開始平靜下來了,能夠一個人獨處,能夠忍受孤獨和寂寞,不再感到空虛和無意義了;笑的次數多了,而且現在的笑是從心里往外發出的,不像以前只是在喉嚨里,同時哭的次數減少了,而且哭的性質和內容也不同了,以前是傷心、絕望的哭,現在則更多的是感恩的哭;跟別人能夠和平相處了,可以尊重他人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與人發生爭吵或冷戰;對自己也寬容了,能夠逐漸學會接納自己不好的地方,做事量力而行,不再像以前那樣苛求和拼命了,開始學會享受生活。
8 關于療效的思考和治療原則的總結
對BPD這樣的重癥個案進行沙盤治療一定要小心謹慎,關系的建立和情緒的處理至關重要,所以不宜在治療初期就使用沙盤。反思G的治療過程,也不都是一帆風順的,中間也有過阻抗、反復和倒退(這與BPD的病理特點也有關),但由于我們關系建立得比較穩固,所以總的趨勢還是向好的方向發展,最終也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療效。此外,對BPD患者進行以沙盤游戲為主的心理分析治療,除了要遵守沙盤游戲治療的五個基本工作原則(無意識水平的工作、象征性的分析原理、游戲的治療意義、共情的治愈作用和感應性的轉化機制)[5]之外,考慮到BPD患者內心的獨特性,本人認為在治療中還需要特別強調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針對患者內心超敏感、極度缺乏安全感和對人的基本信任的特點,更要注意給予患者充分的安全感和自由,以及無條件的愛與支持;二是針對患者極不穩定的內心特點,要求治療師能主動地和患者保持良好并穩定的治療關系,嚴格遵守設置,由于患者情緒容易激動,在治療前還要注意讓患者先平靜下來再開始沙盤過程,并及時處理治療過程中發生的阻抗、負移情以及治療師的反移情;三是當分裂或奇異呈現在患者的沙盤中出現時,治療師要給予患者充分的時間去感受和處理矛盾的雙方或分裂的各個部分,然后引導對方逐漸接納并整合對立或分裂的各個方面。這三點特別強調的原則,甚至可能是用沙盤治療BPD成敗的關鍵。
志謝:感謝導師申荷永教授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Paris J.Personality disorders over tim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2003.
[2] Paris J. 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Can J Psychiatry, 2005, 50(8): 435-431.
[3] Yeomans FE. Transference-focus-ed Psychotherapy in BPD psy-chiatric Annals. Thorofare, 2004, 34 (6) : 449-454.
[4] Stenhouse L,VanKessel K.et al: Cognitive therapy and dialectical behaviour therapy. J Psychol, 2002,31 (2) : 87~93.
園藝心理治療范文5
[關鍵詞]呋塞米;依那普利;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
[中圖分類號] R54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1(c)-0044-03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urosemide combined with Enalapril treating heart failure due to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due to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and each group had 46 cases.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Enalapril,whil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Furosemide combined with Enalapril.The improvement degree of related biochemical index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drug treatment effect,disappear time of heart failure symptom,total time of drug treatment for heart disease and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 during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improvement degree of related biochemical index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obvious larg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disappear time of heart failure symptom and total time of drug treatment for heart disease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and drug treatment effect in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Furosemide combined with Enalapril treating heart failure due to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has a very obvious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Furosemide;Enalapril;Heart failure due to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肺源性心臟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長期處于缺氧狀態下導致人體的肺部血管出現異常收縮或痙攣,在該狀態出現的早期階段右心室尚能夠進行一定的代償,隨著病情的進一步進展,肺動脈壓水平處于持續性升高狀態,遠遠超過了右心室的實際代償能力,出現失代償,右心排血量明顯下降,右心室在收縮末期殘留血量明顯增加,導致右心室擴大和功能衰竭等[1-3]。本研究探討呋塞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46例。對照組患者心臟病史1~17年,平均(5.6±1.2)年;男27例,女19例;年齡52~87歲,平均(64.9±8.5)歲;心功能Ⅱ級18例,Ⅲ級15例,Ⅳ級13例。治療組患者心臟病史1~14年,平均(5.1±1.4)年;男30例,女16例;患者年齡54~85歲,平均(64.6±8.2)歲;心功能Ⅱ級21例,心功能Ⅲ級14例,心功能Ⅳ級11例。兩組患者的上述相關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口服依那普利(揚子江藥業集團,批號:15020206),每次10 mg,2次/d,計劃治療7~14 d;治療組:口服依那普利,每次10 mg,2次/d,口服或靜脈注射呋塞米(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批號:3416023),每次20 mg,2次/d,計劃治療7~14 d。
1.3觀察指標
兩組治療前后的相關生化指標[紅細胞分布寬度(RDW);腦尿鈉肽(BNP)]水平的改善幅度、藥物治療效果、心力衰竭癥狀消失時間、心臟病藥物治療總時間、用藥期間出現的相關不良反應等。
1.4治療效果評價方法
顯效:用藥后心悸、呼吸困y、氣促等各項心力衰竭癥狀表現明顯減少甚至消失,心臟功能的提高程度達到或超過2級;有效:用藥后心悸、呼吸困難、氣促等各項心力衰竭癥狀表現部分消除或有所減輕,心臟功能的提高程度達到1級;無效:用藥后心悸、呼吸困難、氣促等各項心力衰竭癥狀表現沒有任何變化,甚至病情加重或患者死亡,心臟功能沒有任何提高表現[4]。
1.5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相關生化指標水平改善幅度的比較
治療組治療前后相關生化指標水平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心力衰竭癥狀消失時間、心臟病藥物治療總時間的比較
對照組中有33例患者治療后(9.72±3.24)d心力衰竭癥狀徹底消失,該組藥物治療計劃共實施(15.79±3.64)d;治療組有42例患者治療后(6.10±1.63)d心力衰竭癥狀徹底消失,該組藥物治療計劃共實施(12.26±2.43)d,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1.7%,治療組為91.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兩組用藥相關不良反應情況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有7例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治療組出現8例頭暈、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肺氣腫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導致患者的右心負荷水平明顯加重。老年人屬于該類疾病的高發人群,老年患者對外界不良刺激的抵抗力呈明顯下降趨勢,導致該疾病的病程普遍較長,且通常情況下患者還會伴隨出現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難、咳痰等癥狀。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體內大多存在電解質狀態,二氧化碳分壓水平明顯上升,從而導致低氧血癥,有頭痛、呼吸減弱等癥狀,如果治療方法不當,或病情在治療后反復發作,繼發出現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就會明顯加大,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因此及時診斷及有效治療對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而言顯得至關重要。
呋塞米屬于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該藥物作用于患者后可以通過排水排鈉等多種方式,使患者的右心室負荷明顯減輕,其淤血癥狀程度得到有效控制,水腫在短時間內消除,從而提高治療效果[5-8]。近年來,有研究顯示,呋塞米在應用過程中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痰液黏稠、氣道阻塞、咳痰困難、利尿過度等不良現象,甚至有時還會導致血容量不足,低鉀、低鈉等水電解質紊亂,血液黏度異常增高,洋地黃中毒,心律失常等,使患者的病情進一步加重[9-11]。靜脈持續性給藥可使血液黏度降低,有效防止水電解質紊亂,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腎小管腔內存在持續穩定濃度的藥物,能夠保持持續性利尿作用,且給藥劑量相對較小,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用藥安全[12]。依那普利是臨床上較常用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藥物之一,該藥物主要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可明顯降低心臟前后負荷,有效逆轉心室肥厚病理學狀態,在心室重構的預防和緩解方面均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此外,依那普利還可有效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使血管的舒張性在短時間內得以恢復,使處于增厚、硬化、狹窄的小動脈能夠盡快恢復至正常狀態[13-16]。將上述兩種藥物聯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可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發揮積極的協同作用,不僅可提高治療效果,還可有效減少不良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1.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7%(P
[參考文獻]
[1]黃小春.氟伐他汀對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臟Tei指數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3):303-304.
[2]藍曉玲,馬彩艷.川芎嗪聯合酚妥拉明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 31(9):686-688.
[3]張牧城,汪正光,程金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氣管哮喘生理評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評估的價值研究[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0,22(5):275-278.
[4]李莉.小劑量呋塞米持續靜脈泵合無創通氣治療COPD合并心衰全身高度水腫20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10):1901-1903.
[5]李有香.成人急性肺損傷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無創和有創通氣治療新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 33(14):3533-3534.
[6]劉軍.不同時機有創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研究[J].醫學信息,2013,26(25):208-209.
[7]謝東勝.硝苯地平聯合依那普利對高血壓患者微循環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3,15(7):1046-1047.
[8]楊生岳,馮恩志,閆自強,等.高原地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心病抗氧化治療的研究[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3,6(1):30-31.
[9]尹鳳先.米力農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利鈉肽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刊,2013,48(7):47-48.
[10]曹軍華,薛瑞.單硝酸異山梨酯聯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刊,2012,1(10):1802-1803.
[11]閻蘅.米力農治療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刊,2012,47(4):57-58.
[12]陳國,艾健,肖婧.活血利水法治療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8):1314-1315.
[13]張春云,沈璐,李章生,等.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漿B型腦鈉肽前體N端片段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9):1343-1344.
[14]肖義萍.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42例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9):125-126.
[15]蔡少杭,吳怡萍,陳暉,等.強心康對LVEF降低性心衰患者BNP、RDW水平的影響[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1(2):126-127.
園藝心理治療范文6
1 一般資料
本組44例患者中男29例,女15例;年齡51~78歲,平均63歲;病程5~16年,平均12年。均有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病史,主要癥狀有慢性咳嗽,咳痰和氣短,急性加重期兩肺底可聞及干濕羅音。X線檢查右肺下動脈干擴張,右心室增大(不同)。心電圖檢查符合1977年全國肺心病專業會議制定的肺心病心電圖診斷:額面平均電軸≥90°,V1R/S≥1。并有較典型的臨床癥狀。
2 治療方法
基本方:人參25g,熟附子、麥冬、五味子各15g,生地、當歸各20g,桃仁、牛膝、赤芍、紅花各10g,川芎、枳殼、甘草、柴胡各8g。辨證加減:氣虛血瘀型重用人參至50g,另燉服;陽虛血瘀厥逆型重用熟附子至30g,另煎,勻分3次服;氣滯血瘀型重用柴胡至15g,桃仁、紅花、牛膝、赤芍各至20g。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7劑為1個療程。在采取上述治療的同時,給予抗感染或低流量持續吸氧。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臨床治愈:癥狀完全緩解,呼吸道通暢,心律轉齊,心電圖改善,血壓穩定;顯效:癥狀緩解,呼吸好轉,心律基本恢復,心電圖改善;無效:用藥后所有癥狀無明顯緩解。
3.2 結果:本組44例經1~3個療程治療后,臨床治愈29例,其中1個療程臨床治愈9例,2個療程臨床治愈13例,3個療程臨床治愈7例;顯效13例;無效2例。臨床治愈率65.91%,總有效率9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