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常見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常見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范文1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56(2011)24-0056-02
留置導尿技術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操作技術之一,是觀察病情變化、治療疾病的一項重要措施,在診斷和治療急、危、重癥患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臨床上使用的留置導尿管固定性能好、不易滑脫、刺激性小,使病人減輕了痛苦,提高了生存的質量。
1 常見護理問題
1.1 尿道疼痛
1.1.1 解剖因素 男性尿道全長16~22 cm,有3個狹窄,2個彎曲,且副交感和交感神經分布于整個尿道,上尿管時,尿管刺激尿道括約肌,引起其強烈收縮,增加了插管的難度,給患者帶來痛苦。
1.1.2 操作因素 操作粗暴,插管速度過快,尿管型號過粗,準備不夠均會損傷尿道,而造成疼痛。
1.1.3 患者身體因素 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尿道炎癥等,增加了插管的難度及尿道機械損傷[2]。
1.1.4 患者心理因素 患者高度緊張使腹肌不能放松,進而引起尿道痙攣,使尿道阻力增大,插管時引起疼痛 [3]。
1.2 出血
1.2.1 氣囊導尿管未進入膀胱 完成常規導尿操作步驟后,導尿管氣囊尚在尿道中,向氣囊注入液體,致使未進入膀胱的充液氣囊嵌頓在尿道內[4],膨脹的水囊就會將尿道膜部撐破,而致黏膜出血。
1.2.2 尿管牽拉過度 使氣囊滑入尿道狹窄處嵌頓,損傷尿道,造成出血。
1.2.3 氣囊導尿管型號不合適 實施導尿術時導尿管過粗,導尿管插入深度不夠,囊內注入液體,造成患者尿道損傷,引起出血。
1.2.4 氣囊導尿管質量不合格 拔管時不能將氣囊內的液體完全抽回,致使拔管時造成患者尿路黏膜損傷;氣囊漏液,導致尿管滑出,需反復插管,以致黏膜水腫、出血[5]。
1.3 拔管損傷
①注水管阻塞,氣囊內液體未能完全抽出,直接拔管損傷尿道。
②氣囊表面形成尿垢,使體積增大不易拔出。
③患者煩躁不安,自行將尿管強行拔除。
1.4 尿管滑出 相關因素 ①氣囊注水不足;②氣囊破裂;③外塞松動,氣囊慢性漏水;④操作前沒有檢查氣囊是否完好,其本身漏水;⑤氣囊注入了空氣。
1.5 尿路感染
1.5.1 長期留置尿管 尿管本身做為異物體就可致尿道黏膜及膀胱黏膜產生刺激性炎癥。尿管插入粗暴,尿道黏膜損傷,增加膀胱感染的機會。尿管插入長度過長可形成膀胱內殘余尿,而殘余尿利于細菌生長繁殖,加重膀胱感染,重者可形成膿尿。黃雪斐等報道[6],留置導尿管患者尿道的霉菌檢出率為74.2%,霉菌尿發生率達48%,且隨留置尿管時間的延長而增高,留置7d以上者尿道口霉菌檢出率和14 d以上者霉菌尿發生率高達100%。
1.5.2 導尿管選擇不當 導尿管與集尿袋連接不良,引流系統不夠密閉,使集尿系統和儲尿袋的病原菌侵入尿路。引流系統不密閉是造成尿路感染的重要環節[6]。
1.5.3 膀胱沖洗時速度過快或無菌操作不嚴均可造成尿路感染。
1.5.4 會護理不到位,導致尿道口病原菌逆行感染或留置期間更換尿管破壞了引流系統的密閉性,為細菌感染提供了機會,尿路感染率與換管頻率成正比[7]。
2 護理措施
2.1 加強學習 技術熟練,掌握知識,了解解剖結構,正確實施操作,教會患者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提高插管成功率。
2.2 增強責任心 在施行留置導尿操作前,對清醒病人要講明導尿的目的和必要性,以取得病人的配合。先檢查尿管是否完好,氣囊有無漏氣,外塞有無松動。
2.3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原則 無菌操作留置導尿實施過程應無菌操作,包括會的徹底清潔消毒,以保證實施過程中不帶入病原菌。留置導尿病人均應會陰備皮。插管動作要慢、輕、穩,切勿粗暴用力。盡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復插管。
2.4 選擇適合患者的尿管 硅膠導尿管優于橡膠導尿管,成人以F16 號為宜,引流管過細易導致引流不暢,過粗則不易插入尿道或造成感染,遇到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的病人,可選用彎頭導尿管。應用普通導尿管時必須先剔除,清洗會,以預防感染。氣囊注入液體時,一般男病人注入8~10ml,女病人注入10~15ml為宜[7]。
2.5 插入后充液 氣囊內主張注水,而不注氣[8]。以防氣囊充盈時擠壓膀胱頸,充液后輕輕向外拉出,直到不能拉動有阻力感時停止。注意患者是否疼痛不適。
2.6 訓練膀胱功能 患者準備停止留置導尿時,可夾閉尿管,間斷引流,使膀胱定時充盈排空,促進膀胱功能的恢復[9]。
2.7 氣囊內所充液體以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為宜記錄充液量,以便拔管時查閱。對于腹腔內有大量尿液待排的患者,首次時不得超過1000mL,以防腹腔內壓力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滯留于腹腔血管內,造成患者血壓驟降,產生虛脫。亦可因膀胱突然減壓,導致膀胱黏膜急劇充血,引起血尿[10]。
2.8 健康教育 長期導尿患者,要注意不能過度牽拉導尿管,下床時尿袋要低于恥骨聯合水平,防止尿液逆流造成逆行性尿路感染。鼓勵患者多喝水,如無特殊禁忌,日飲水量應在2000~3000ml左右,達到稀釋尿液,沖洗膀胱的目的[10];術后患者不能進食時,依患者身體情況,適當加快補液速度[11]。如尿液出現渾濁、沉淀或結晶,應及時進行膀胱沖洗。長期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應每周查尿常規一次。保持會清潔,每日消毒尿道口兩次,防止感染[12]。集尿袋每日更換一次,每次更換集尿袋時,應消毒接頭處。
2.9 心理護理 給予患者心理安慰,使其放松,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留置導尿期間應注意尊重病人的隱私,操作過程中應適當給予遮蓋,使患者在良好的心態中接受治療和護理,使該項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更為有效。
3 小結
留置導尿術是臨床上最基本的診療技術為治療疾病,觀察病情帶來方便。但留置導尿也是一項侵入性操作,即會造成尿道損傷,又可引起細菌的逆行性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因而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要有細心、耐心、愛心和責任心,要重視留置導尿操作中常見的問題,實施正確的操作技術,采取正確的護理措施,減少患者的痛苦,減少并發癥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妍,姜亞波,孫威.留置導尿的常見問題及護理措施[J].中國實用雜志,2008,(3):8.
[2] 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385.
[3] 鐘勤.氣囊導尿氣囊導尿管致男性后尿道損傷6例分析及護理[J].華夏醫學,1999,12(3):348.
[4] 朱平娟.雙腔氣囊導管臨床應用500例總結[J].護理雜志,2001,18(2):51.
[5] 周秋鳳,黎臘,周佳.加強臨床教育以預防留置導尿患者尿道出血[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10):596.
[6] 戴秀芝,班宏藝,馮振芹,導尿管伴隨性尿路感染及其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5):38.
[7] 丁賢妹.兩種留置導尿方法的臨床觀察[J].黑龍江護理雜志,1998,4(4):1.
[8] 朱建美,不同護理方法對截癱患者泌尿系管理的臨床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1995,30(4):209.
[9] 顏巧元,譚翠蓮,黃海燕,等.氯霉素用于導尿的臨床研究[J].護理研究,2003,17(12):1380.
[10] 秋鳳,周佳,蔡寶珠,等.預見性護理在留置氣囊尿管拔管困難的應用[J].實用護理雜志,1999.
常見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范文2
關鍵詞:胸腔閉是引流問題分析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1-0359-02
胸腔閉式引流術是氣胸、血胸及各類胸腔手術后病人重要治療手段?;驹硎墙柚鞴芎鸵髌颗c胸腔的勢差形成負壓,排除病人胸腔內多余組織液和氣體,重建體內負壓環境,復位縱膈,復張肺臟。目前,胸腔閉式引流術已經在國內各級醫院被廣泛應用。然而,在現實操作中,基于多種因素,常出現引流不暢、引流管脫落、引流口感染、潛在并發癥等問題。筆者基于十多年的護理經驗,對此類問題進行歸納、分析,探尋原因,提出對應護理措施。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文對象為我院及下屬分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有完整臨床資料的血、氣胸行閉式引流術患者,共計162例,其中男99例,女63例,平均年齡48.7歲。本組患者在引流期間共計發生9人13例引流管堵塞,4人4例引流管脫落,2人2例引流口感染。
1.2方法。本文研究主要采取文獻資料法和訪談調查法。首先,筆者查閱大量文獻資料,作為本文研究的理論基礎。然后,筆者收集了觀察期162例引流術病人臨床治療作為研究基礎。之后,結合觀察期筆者與病患、醫護人員的訪談情況,對出現的各類胸腔閉式引流進行歸納分析,提出一般性應對措施。
2問題與措施
2.1引流不暢。本組共計發生9人13例引流管堵塞。歸納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引流管問題,如引流管受壓變形,極少數情況為引流管漏氣;二是引流物質密度大、密度不均勻,如肺癌術后病人積液多為凝血塊、癌性纖維凝塊,較易堵塞。
為此,相應的護理措施要做到“三勤”,即“勤看、勤查、勤擠”。勤看就是護士要密切關注引流管內液柱移動情況,當液柱不隨病人呼吸移動時,則可能是引流管堵塞。如不能準確判斷時,則請病人深呼吸或者咳嗽,若此時液柱仍無移動,則可判斷為引流管堵塞或漏氣。勤查就是護士要及時觀察病人表現,詢問病人是否有胸悶、呼吸困難等感受,注意病人是否有面色紫紺、皮下水腫等現象。這些都是引流不暢的重要表現。勤擠就是及時擠出引流管中淤留物質,一般在引流早期(1-2天),每30分鐘擠壓引流管一次,隨著引流量的減少,可適當延長擠壓間隔。
對于形成堵塞,在擠壓無法疏通情況下,可采取清洗辦法。清洗一般采取0.9%生理鹽水,利用滅菌橡膠胃管,大口接引流管,小口接注射器清洗,清洗時注意用力均勻,既要能沖洗掉淤積物,又要避免沖擊力大導致接口脫落。經擠壓和清洗基本可實現引流管通暢,極個別情況仍無法疏通,則需要更換引流管。
2.2引管脫落。本組共計發生4人4例引流管脫落。歸納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引流管固定位置不佳或固定不牢固,病人變動導致體內置管拖出;二是體內置管深度不夠,加之縫合不夠嚴密,導致引管脫落。
為此,相應的護理措施也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做好引流管固定。二是調整好體內置管深度。引流管的一般固定點有兩處,一處為引管引出體外后用膠布或胸帶等固定于引流口附近皮膚處,一處為引流口30-40CM處用別針固定于床單處。這種固定方法易于操作,固定也較為牢固,對于昏迷狀態或活動范圍小的病人較為適用。但是由于個體的差異,第二處距引流口30-40CM的固定點給病人的活動范圍較小,一些病人由于體型較大或夜間翻身,極易造成第二固定點的脫落,進而牽扯第一固定點膠布脫落和引管脫落。此種情況下,護士可采取加大第二處固定點距離或引流瓶固定方法,如在保證第一固定點牢固情況下,第二固定點直接選擇在引流瓶,把引流瓶固定在病床床腳,給予病人足夠的活動范圍。體內置管深度一般為5-7CM,可適當增加深度,根據筆者經驗,置管深度調整到10-12CM可保證良好引流效果同時,也給予了足夠管長余地避免引管脫落。
對于引管已經脫落,若為接口處脫落,則立即用折疊或管鉗加緊接口上方,消毒接口重新連接。若引管自體內脫出,則立刻用手或厚紗布封閉引流口,待消毒處理后,由醫生做進一步處理。
2.3引流口感染。本組共計發生2人2例引流口感染。引流口感染主要是置管時間較長,消毒不及時,同時加之病人移動導致引流管與皮膚的反復摩擦形成。引流口感染表現為周圍皮膚紅腫、潰破甚至溢膿,病人伴有疼痛、低燒等癥狀。
為此,主要護理措施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首先,護士要嚴格相關操作規程,定時對引流口消毒、更換輔料,消毒可用安爾碘進行,確保引流口周圍皮膚的清潔無菌。其次,引流瓶要做到定時更換,由護士按規程操作,切勿家屬自行處理,避免操作過程的污染。最后,對于發生感染的病人,要謹遵醫囑進行抗生素和其他相關治療,對于高燒病人,可采取藥物或物流降溫。
2.4并發癥。胸腔閉式引流的并發癥主要是指開放式氣胸,本組病人雖未出現該問題,但潛在風險卻很大。導致氣胸的原因除上述介紹的引流管脫落外,另外重要原因就是引流瓶液面未能有效侵封引流管端口,造成空氣進入。為此,護士在更換引流瓶時應嚴格相關操作規程,操作前標記好壓力及液面高度,操作過程中可用止血鉗折壓引流管,避免空氣進入。
3小結
本文基于162例胸腔閉式引流術病人的臨床觀察和資料分析,就幾種常見的引流術后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護理措施。綜合來看,幾種常見問題均可通過合理的護理措施提前預防和事后控制。需要注意的事,有效的護理離不開病人和家屬的緊密配合,特別在術后病人臥床期間,家屬往往是最早發現引流管堵塞、脫落,以及病人不適反應的人,所以提前的宣教十分重要。所以,只要醫護和病患共同努力,胸腔閉式引流術就可實現預期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文彬,潘祥林.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29
[2]施毅.現代呼吸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57
常見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范文3
關鍵詞:神經內科;o理操作;安全問題;解決措施
神經內科患者疾病種類多樣,因病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實施護理操作中可能隨時出現一些安全隱患。對于這類特殊的患者,例如神經性狂躁、神經性抑郁、焦慮以及失眠等患者,微小的變化就可能引起其病情加重,因而神經內科護理人員,要擔負很大的責任[1]。我們需要將自身的干擾和外界的影響排除,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我院選擇2014年4月~2016年4月診治的87例神經內科患者,對其進行問卷調查,總結護理操作中存在的安全問題以及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選擇2014年4月~2016年4月診治的87例神經內科患者,依據患者診治及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患者的具體病情包括狂躁、癲癇、神經性頭痛等。年齡在21~80歲,平均為(45.6±2.6)歲;所選患者在住院治療過程中均有家人陪伴左右,因而引起的護理損傷相對較低。
1.2方法 對于本文提出的實驗,實施全程護理措施,對于多發同時患者已經出現護理安全隱患的患者提升重視程度。通過向患者發放調查問卷,統計分析患者對護理人員工作中出現的不足,給予相應的護理建議和意見。另外,對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觀察,進而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同時及時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主要目的是為神經內科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護理服務。
1.3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常見的安全隱患
1.3.1護理人員綜合素質需要提升 通過本文研究發現,有些神經內科護理人員對自己的工作認真度不夠,護理責任意識不強,有些護理人員甚至在操作過程中違反相關規定以及具體操作方法,進而給神經內科護理工作帶來一些安全隱患。另外,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需要逐漸提升,現今我國很多醫院不重視護理人員的工作技能,進而引起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培訓時態度不積極,護理知識的更新能力不足,無法符合現今醫療條件發展的需要。對其真正原因進行分析,主要是護理人員感覺自身生活壓力大,社會地位低,工資福利沒有達到想要的標準,使得其無法專心從事專業技能,更無法主動為患者提供服務。
1.3.2患者不配合護理工作 護理工作順利實施的前提條件就是患者積極配合和支持護理工作,但是在具體工作中,很多患者由于個人因素不配合護理工作,導致護理安全隱患出現[2]。例如一些患者認為醫生就是為了賺錢而給自己開偏貴或者不需要的藥物,因而對醫生的治療具有明顯的抵觸性,由此也對護理人員產生抵觸。此外,一些患者個性較強,不會顧及護理人員的叮囑,擅自離開病房,這些行為都會對護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可能引起安全隱患。
1.3.3醫院環境因素 對于患者來說,醫院是一個陌生的環境,不良的醫院環境可能對病情產生嚴重的影響,例如病床的安全護理措施不足,可能引起患者墜床,醫院的地面過滑或者不整潔可能引起患者摔跤,這些都可能給患者帶來安全隱患[3]。尤其是醫療衛生清潔不徹底導致的交叉感染,這是最主要的安全隱患。
2 結果
通過研究發現,神經內科護理操作中常見的安全問題包括患者配合度不佳、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以及醫院環境不良等問題。
3 神經內科護理安全隱患的防范措施
通過對護理操作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制定了下述幾點解決措施:
3.1制定護理工作的核心制度,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 醫院要定期及不定期的對護理人員工作成果進行檢查,對于有些責任心不足的護理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和培訓。尤其是護理人員要真正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嚴格按照護理操作制度實施,對患者實施正確的護理措施,以免由于自身的原因導致安全隱患[4]。此外,護理人員在交接班時,要認真交代每個患者的情況,以免實施無效護理。另外,護理人員應定時檢查操作儀器,確保其順利工作,對于需要保養或者已經損壞的設備,應登記上報相關部門,以免對護理工作的進度產生影響。
3.2確保護理資源,提升護理人員的福利待遇水平 對神經內科患者實施護理操作的難度性大,復雜程度高,這些都需要護理人員承擔,因而會給護理人員帶來很大的心理及生理壓力。因而,要確??剖覂茸o理人員流動數量,以免護理人員負擔過重,避免出現休息不足,疲勞護理情況。要認真執行護理排班制度,以最少的人力投入完成最佳的護理操作。此外,醫院要對護理人員給予重視,根據其勞動強度給予相應的福利待遇和工資水平,最大的鼓舞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
3.3階段性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 因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最多,因而其護理技術是保證安全的基礎[5]。醫院要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參與技術培訓,不斷的更新知識,了解神經內科的發展情況,緊隨醫學發展,用扎實的護理技術為患者提供服務。此外,因神經內科患者病情復雜,護理人員實施護理操作時要具有針對性,當遇到緊急問題時要冷靜思考,努力找尋解決的措施,將對患者的危害降到最低。因神經內科護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護理人員可自行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這樣能夠使其更容易掌握患者的心理,與其進行良好溝通,降低護理負擔[6]。
3.4做好醫院護理環境的整頓工作 整頓對患者安危產生威脅的環境,例如病床不牢固行、污染品排放不嚴格、病房的衛生打掃不及時或者地面存水過滑、噪音污染等多種環境問題,導致醫院環境無法確?;颊叩陌踩o護理人員的工作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對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常見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通過提升護理人員綜合護理水平等方面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降低護理安全隱患出現幾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徐春香.神經內科疾病護理中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護理體會和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24(21):845-846.
[2]王淑芳.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對神經內科患者護理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0(08):63-64.
[3]李開美.試論神經內科護理中存在的隱患及解決措施[J].中國醫藥指南,2015,48(02):148-149.
[4]鄭佳,王新艷,張倩,等.淺談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常見的安全隱患與解決措施[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07):643-644.
常見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范文4
(江蘇天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儀征211400)
【摘要】本文通過總結工程實踐,對沖(鉆)孔灌注樁施工中常出現的質量問題及產生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處理方法、改進措施。
關鍵詞 孔壁坍塌;偏孔;沉渣隔層;夾泥或軟弱夾層;流砂
On the mud wall holing pouring Common Problem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in Construction
Shao Jin-gang
(Jiang Su Tiann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YizhengJiangsu211400)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hedge (Drilling) Poured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often occur and causes were analyzed, and processing method improvements.
【Key words】Hole wall collapse;Partial hole;Sediment compartment;Silted or weak interlayer;Quicksand
1. 工程概況
儲英閣、民俗館是位于福建省閩南西湖公園湖心島上的兩座綜合性建筑物,集展覽、管理、園林觀賞于一體。由于地下水位較高,且所處場地條件復雜,采用沖(鉆)孔灌注樁,樁徑φ800,樁長約19.8米,持力層為強風化巖層。
2. 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
2.1孔壁坍塌:指成孔過程中孔壁上土層不同程度的坍落。
(1)產生:常出現在沖(鉆)孔樁施工現場地質環境中帶有較厚的砂層、淤泥層、卵石層等夾層部位的成孔過程中,由于砂層、淤泥層和卵石層的整體性較差,當施工至夾層時.樁孔位置被掏空,遇到沖(鉆)孔樁施工的外力作用,夾層部位的孔壁不穩定而又采用一般地質條件中使用的泥漿,護壁不能保持完整性而向樁孔內塌落;若在石灰巖地區施工,當樁孔碰到地下溶洞、溶槽、井或地下河時,樁孔內泥漿面會因泥漿漏走而驟然下降,使樁孔壁上部突然失去泥漿靜壓力的作用而向樁孔內坍塌;提升下落沖擊錘、掏渣筒或鋼筋籠時,碰撞護筒及孔壁,護筒周圍未用粘土緊密填實,孔內水壓力小于孔外水壓力,未能穩固土壁。
(2)處理:常用的處理方法是選用膠體率較高的粘土塊來造漿,同時增大泥漿比重,塌孔較嚴重的可向樁孔內加粘土塊夾小石片,反復沖擊造壁。在孔壁坍塌段用石子粘土投入,重新開鉆,并調整泥漿比重和液面高度;使用沖孔機時,填入混合料后高低錘密擊,造成堅固孔壁后,再正常沖擊。若以上方法仍沒有效果。那么,征得設計人員同意采用其它有效的處理方法。
2.2偏孔:指成孔過程中出現孔位偏移或孔身傾斜垂直度不滿足規范的要求。
(1)產生:引起斜孔的原因有以下幾種:樁孔位置有較大的探頭石,或樁施工現場地質巖層走向的坡度很大,樁孔內出現一邊軟一邊硬的地質情況,使鉆頭或沖錘擠向軟的一邊而引起斜孔;在粉細砂或石泥軟土層中成孔,去沖進或鉆進過快,都會引起輕微的塌孔,使孔徑增大,此時,孔壁對鉆頭或沖錘的約束減少,如不及時控制好進尺速度,很容易使沖錘或鉆頭因擺動偏向一方,導致偏孔;樁架不穩固、導桿不垂直;土層軟硬不均;用沖孔成孔時可能為導向不嚴格或遇到孤石用基巖傾斜。
(2)處理:發生斜孔后,將樁架重新安裝牢固、平穩垂直,若是鉆孔成孔的多改用沖錘成孔來矯正;斜孔不嚴重的可用低錘密沖矯正。若斜孔較嚴重的可向樁孔內回填充石和枯土塊,然后用低錘密沖,反復矯正。如偏移過大,應填入石子粘土,重新成孔;如遇孤石,而又是采用普通的GJC-40HF、SPJ-300或CPS-10(15)回轉鉆機、CZ-22型沖擊鉆機等設備施工的,因進尺慢(通常每小時進尺僅10~20cm)且鉆頭損耗嚴重,可參照鉆探取巖芯的原理,在原回轉鉆機上安裝一個大直徑的鋼筒套(直徑同設計樁徑),套筒端部焊上合金鋼,并配上大功率電機,這樣可以使鉆巖速度提高數倍,將巖芯取出地面;遇基巖傾斜,可投入毛石于低處,再開鉆或密打。
2.3孔底沉渣隔層:指孔底殘留石渣過厚,孔腳涌進泥沙或坍落泥土沉底。
2.3.1產生:這是泥漿護壁成孔灌注樁施工容易出現的較嚴重的施工質量問題,造成這種種施工質量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清孔階段的遺留因素。巖渣粒徑過大,清孔的泥漿無法使其呈現懸浮狀態并帶出樁孔而成為永久性沉渣;清孔后的泥漿比重過大,以致在灌注混凝土時,混凝土的沖擊力不能完全將樁孔底部的泥漿反起,造成混漿;清孔之后到灌注混凝土期間的間歇時間過長,使原來已處于懸浮狀態的巖渣沉回樁孔底部。這些沉淀的巖渣過厚不能被反起而成為永久性沉渣,造成施工質量問題。
(2)灌注樁芯混凝土階段的影響因素:澆筑混凝土、安放鋼筋籠是碰撞孔壁造成坍孔落土;導管下端距離樁孔底部過高,影響了混凝土的沖擊力對樁孔底部泥漿的反起效果,并可能造成初始灌注的混凝土無法包裹住導管的下端,造成混漿或夾層;初始灌注的混凝土的塌落度過小,流動性差,影響了混凝上的沖擊作用而造成底部混漿;導管內壁過于粗糙,“光潔度”不足,減小了初始混凝土灌注時活塞在導管中的下落速度,影響了混凝土的沖擊作用,造成樁底部混漿。
2.3.2防止和處理:防止和處理樁底沉渣過厚或混漿的措施有如下幾種:
(1)認真檢查清孔階段的巖渣粒徑,以及清孔后的泥漿比重。為了提高泥漿的清孔效果,可在泥漿中加入外加劑碳酸鈉,一般摻入量為0.l%~0.3%。外加劑碳酸鈉可以提高泥漿的膠體率和穩定性。
(2)嚴格控制好清孔后的停置時間,若時間過長,應利用灌注混凝土的導管重新清孔,再進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
(3)嚴格控制好導管下端到樁孔底部的距離,通常為30~50cm,且不超過50cm。確保初始灌注的混凝土數量能蓋過導管下端,且使導管的初始埋置深度不小于lm。
(4)嚴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塌落度,確?;炷恋牧鲃有浴=洺G謇韺Ч軆缺?,以確保其“光潔度”,從而避免初始混凝土灌注時減小活塞在導管中的下落速度,或造成導管堵塞,影響了樁芯混凝土的灌注質量。
(5)對于樁長大于35m的沖(鉆)孔樁,在采用正循環施工清孔沒有把握時,應利用真空泵采用反循環施工對樁孔底部沉渣進行清孔,以確保成樁后的樁底沉渣厚度不超過施工規范的允許厚度。
(6)注意泥漿濃度及孔內水位變化,施工時注意保護孔壁;第二次清渣時設置專用泥管,同時下混凝土導管及做好混凝土澆筑的準備工作,在高壓泥漿泵作用下,孔中碎渣處于懸浮狀態,此時立即澆筑混凝土,這樣樁底沉渣可減少到最小程度。
(7)采用重錘法或X-Z型沉渣儀檢測,做好清孔工作,使沉渣厚度在規范允許范圍內:端承樁≤50mm,端承摩擦、摩擦端承樁≤100mm,摩擦樁≤300mm。
2.4夾泥或軟弱夾層:指樁身混凝土混進泥土或形成浮漿泡漆軟弱夾層。
(1)產生:澆筑混凝土時孔壁坍塌,或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高度太小,泥漿被噴翻,摻入混凝土中。
(2)防止:經常注意混凝土表面標高變化和保持導管下中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一般宜控制在2~4m間;在鋼筋籠下放于孔內4h內應澆筑混凝土。
2.5流砂:指成孔時發現大量流砂涌塞孔底。
(1)產生:孔外水壓力大于孔內水壓力,孔壁土松散。
(2)處理:流砂嚴重時可拋入碎磚石、粘土,用錘沖入流砂層,阻止流砂涌入。
2.6斷樁: 即是樁身混凝土帶有軟弱夾層。
(1)產生:造成這一質量問題的常見原因是在水下混凝土的灌注過程中,導管的提升控制不當,致使導管下端提離了混凝土面,然后不作任何處理又插回混凝土中繼續施工;或出現導管堵塞后無法疏通,需要將導管提出樁孔疏通,致使混凝土灌注工作中斷,而繼續施工時對前后的銜接問題處理不當,造成前階段混凝土面的泥漿等雜質不能被完全反起排出而遺留在銜接面上。
常見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范文5
【關鍵詞】 手術室; 護理; 差錯; 預防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33-0122-02
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為手術室護理安全的重點,關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治療及治療效果。手術室護理工作由于節奏快、任務重、工作繁瑣,存在諸多易導致護理差錯的問題。本研究總結筆者所在醫院手術室護理差錯的常見類型及預防措施,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手術室護理差錯常見問題
1.1 制度不完善
手術室制度的不完善導致護理人員很難適應現代化手段室管理的發展。新《醫療事故的處理條例》的頒布與實施,導致護理人員在工作中面臨的挑戰。特別是在醫護人員在手術內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導致的患者出現意外傷,對手術質量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后果。
1.2 醫護人員自身在手術室護理中差錯原因的分析
醫護人員的責任重大,加上醫療任務較忙,存在著過度勞累、心理壓力等方面的因素。有時,長時間的工作,會使醫護人員注意力不集中,情緒壓抑,精神疲憊等狀況,導致在工作中出現護理方面的差錯,影響了手術室護理的質量。
1.3 醫護人員在工作中出現護理差錯的常見問題
(1)患者送錯手術間,術前未嚴格執行手術室查對制度導致接錯患者送錯手術間;(2)術中安置不當、約束帶過緊、襯墊不當等都會造成患者出現神經壓迫、呼吸及循環系統不良;(3)術中由于未試機,出現儀器設備出現短路,臨時故障等都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4)使用不當導致縫針彈出;(5)藥品的標識不清楚導致護理人員在用藥、輸血輸液中出現誤用;(6)手術時,醫護人員在多臺手術中,責任心不強時,造成標本未及時送檢或弄丟弄錯等[1]。
1.4 手術室護理技術更新導致的差錯
隨著醫學水平的發展,傳統的技術被新技術所淘汰,手術中常常使用先進的醫療設備后,使其平時的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對醫護人員要求更高,因此也造成了醫療器械更新快,護理人員不能適應,造成了手術護理中的出現的差錯。
1.5 手術室內環境因素
在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常會受到吸引器、麻醉機等儀器出現的噪聲、消毒劑麻醉氣體的排放,電凝刀的煙霧等因素干擾,引起護理人員出現疲倦、頭暈等癥狀,造成應變力、記憶力、理解力的低下,導致護理差錯。
2 手術室內護理差錯的預防措施
2.1 強化管理
建立標準、完善的手術室管理規章制度。對工作的流程,進行嚴格的操作,保證手術室內工作有序正常的進行。(1)制定工作質量的考核內容,并定期進行考核,使醫護人員能夠自我約束,提高自身的素質及專業技能知識,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2)醫護人員要加強護理安全培訓,并了解其重要性,認真學習法律知識,處理好與患者權益的相關的問題,提高證據意識。(3)護理人員要與手術醫師交流,培養與手術醫師的默契度,并監督手術醫師使用無菌操作,保證手術在無菌下順利進行[2]。
2.2 護理人員的調配工作
護理人員要具備身體健康、吃苦耐勞、動作靈活、思維敏捷等基本素質。手術室護理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為避免醫護人員由于長時間的工作造成的緊張壓力等,可以加派工作人手,采用彈性制的排班。讓醫護人員能充分休息,防止精神狀態不佳所引起的手術失誤[3]。
2.3 預防手術出現的差錯
(1)護理人員術前要核實手術通知單、患者的病歷等,詳細核對患者的資料,確認無誤后將患者送入手術室內,交由手術室醫護工作人員進行核實,方才進行手術。(2)在接送患者進出手術室時,要注意防止患者出現碰傷、擦傷等,在移動或搬動患者時動作要輕快平穩,并要人幫助扶助車身。手術中的擺放,根據手術要求及患者的實際情況擺放正確的。并注意患者手術時是否呼吸正常,避免壓迫神經,避免約束太緊或太松引起的不適。(3)加強手術前的安全工作的檢查,詳細記錄各種手術中使用的物品及器械,特別是術中增加的物品。檢查儀器能否正常運行,檢查各個連接口是否擦緊、檢查插座是否脫落等,保證在手術中,各項儀器的都能正常運行。(4)注意用血安全,取血與輸血時,嚴格按照輸血查對制度。輸血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詳細做好輸血的記錄,包括患者輸血后的反應,如出現不良反應,馬上進行處理。(5)采集的標本是提供患者診斷疾病的依據,手術臺上切下的標本應有專人負責保管并附上患者的姓名、年齡等一般資料,防止出現混亂。送檢要及時,并有專人負責接收后簽字等[4]。
2.4 新技術的學習
護理人員要提高專業素質才能保證手術順利實施的。特別是新開展的手術。對手術的過程進行合理的分析、討論、交流、總結。讓護理人員對新開展手術過程、手術使用儀器等方面有個很好的學習。更好的配合醫師做好醫護工作。
2.5 環境因素的改善
室內的環境可以通手術室環境的布置進行調節,可以在墻面采用冷色,擺放的器皿采用流線型,可以在室內隱蔽位置,放置各種儀器。防止因室內環境簡單嚴肅造成患者緊張的情緒與醫護人員疲勞的心理。要禁止醫護人員進行接打電話,使用無線通訊等;對手術室內的各項儀器進行定期的維護和修理。對于機器轟鳴聲較大的儀器除檢修外,還要適當添加劑,減小噪聲。
綜上所述,針對本院手術室護理差錯的常見類型,給予相應的預防措施后,可減少手術護理差錯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孟明霞.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中外醫療,2011,23(28):22-23.
[2]牛鐵錚,金善玉,薛丹.淺談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1):255-256.
[3]黎娟.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0):264-265.
常見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范文6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腫瘤微創介入中心,北京 100069
[摘要] 目的 探析腫瘤微創介入科護士書寫整體護理表格的常見問題及影響因素,制定改進護理文件書寫的對策。方法 對我院2012年9月—2014年5月腫瘤微創介入科的護理文件1536份進行質控檢查對其中存在問題的230份進行分析、統計及調查,分析書寫護理文件的常見質量問題,并制定相應整改措施。結果 護理文件230份中,常見問題為體溫單畫錯及漏項,護理記錄單護士漏簽字、有涂改及頁碼標錯,健康教育記錄單責任護士漏簽名及空項,入院評估單有漏記和涂改。結論 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增強管理質量監控、簡化護理文件的書寫格式可提高書寫護理文件的質量。進行責任護士自查、護理文件檢查小組組長檢查、護士長質控把關等三級自查,最后由護理部質控檢查,分析書寫護理文件的常見質量問題,并制定相應科學對策。
[
關鍵詞 ] 護理文件;書寫質量;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a)-0062-02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olistic Nursing Forms and Writing of Nurses in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ZHANG Xiaoli WANG Xuan WU Jianxia ZHANG Chunmiao XING Xiuya*
Tumor micro-invasive intervention Center,You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6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ommon problems of holistic nursing forms and writing of nurses in tumor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with provi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writing of nursing documents. Methods 1536 nursing documents in tumor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of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May 2014 are selected for quality control checks. In which, 230 documents with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Common quality issues in writing nursing documents were analyzed, with countermeasures provided. Results In 230 nursing documents, common problems includes wrong drawing or miss items in body temperature form, correction, wrong page number, or no signature in nursing records, no signature or empty item in health education records, miss item or correction in admission assessment. Conclusion Enhancing the legal awareness of nursing personnel, strengthening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and simplifying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forma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documents. Perform three level checking, including self-checking of responsible nurse, team leader checking nursing documents, quality control of head nurse, and quality control of nursing department, to analyze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in writing nursing documents and mak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quality;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
護理文件是護理人員在護理、醫療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圖表、符號、文字等資料的統稱,是觀察病情及各項護理活動的客觀記錄,同時是記錄護理工作行為的文字資料[1]是護理人員依據病情及醫囑對患者住院期間護理過程的客觀記錄,是處理醫療事故的重要根據,是救治患者的真實反映,是醫療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真實、準確、全面的護理記錄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及救治情況,反映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同時是維護護患雙方合法權益的舉證根據。臨床護理過程中長期存在書寫護理文件規范性較差、不準確、漏填內容等情況,必須予以高度重視[2]。探析腫瘤微創介入科書寫護理文件的常見問題及影響因素至關重要,現將腫瘤微創介入科2012年9月—2014年5月的1536份護理文件中常見問題進行統計、分析,提出改進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入選2012年9月—2014年5月腫瘤微創介入科的護理文件,包括體溫單、護理記錄單、入院評估單、健康教育記錄單等,檢查標準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衛生部《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并結合我院《護理文件書寫規范》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統計護理文件,總結書寫護理文件的常見問題。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體溫單存在問題
體溫單:缺項和不完整。①主要表現在血壓,體重,有缺項,危重等需要記錄出入液量的患者出入液量未記錄于體溫單上,體溫超過38.5℃藥物降溫后未顯示加畫次數。②由于護士工作量大而沒有認真書寫所造成體溫單頁碼、格式及時間寫錯。見表1。
2.2 護理健康教育記錄單存在問題
健康教育記錄單:有空項和責任護士漏簽字。主要表現在給病人健康宣教后未能及時填寫健康教育記錄單,病人出入院責任護士漏簽字。見表2。
2.3 入院評估單存在問題
入院評估單:空項、漏填及未及時評分。主要表現在入院評估時生命體征、睡眠等未填和空項,跌倒、壓瘡入院時未及時填寫,患者出院未及時評分。見表3。
2.4 護理記錄單及臨時醫囑單存在問題
護理記錄有空項、護士漏簽字、護理記錄有涂改、頁碼填錯等。臨時醫囑單存在的問題,主要為護士漏簽字。①護理記錄有空項:例如肝動脈導管介入術前患者常規做碘過敏試驗而皮試結果有時會忘記記錄。②護理記錄漏簽字:由于病人術后出現不適及病情變化,危重病人較多時由于護理工作量大護理記錄單需要詳細書寫記錄時就容易漏簽字。③護理記錄有涂改、頁碼填錯:以低年資護士較常見,由于護理記錄單書寫不熟練粗心大意所造成。④醫囑單漏簽名:主要表現在臨時醫囑執行時只有執行時間而忘記簽名,工作量較大因繁忙而遺忘。
3 討論
本研究探析介入科整體護理表格護士書寫常見分析,結果顯示:體溫單:缺項和不完整。主要表現在血壓,體重,有缺項者12頻次(5.22%);病室漏記、體溫單頁碼、格式及時間寫錯各1頻次(0.43%);入院評估單:空項、漏填及未及時評分。主要表現在入院評估時生命體征、睡眠等未填和空項,跌倒、壓瘡入院時未及時填寫,患者出院未及時評分,發生15頻次(6.52%);健康教育記錄單:有空項和責任護士漏簽字10頻次(4.35%)。主要表現在給病人健康宣教后未能及時填寫健康教育記錄單,病人出入院責任護士漏簽字??赡芘c以下因素密切相關:①護理人員工作量大:護士既要承擔臨床護理工作,還要外出接送手術病人。②護士忙于病人術前各種宣教及術前準備工作。③花費一定時間處理雜物,忙于操作而疏忽對護理表格的書寫所造成護理表格中有遺漏、空項及筆誤等。護理人員結構層次:①書寫護理文件是護理人員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可反映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書寫水平等綜合素質,臨床護理中護理人員結構層次有差異,主要以大、中專學歷為主,需提高其綜合素質[5-6]。②護理文件書寫發生錯誤的高發期一般多發生于低年資護士剛剛獨立值班期間,由于低年資護士較多雖然經過培訓但是由于工作時間不長、臨床經驗不足、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缺乏邏輯性、判斷問題能力差所書寫的表格容易疏忽遺漏,書寫不連貫等問題;護理文件的復雜格式:護理人員需按時詳細記錄醫囑,還需注意表格的書寫要求,危重病例的書寫量較大,記錄內容較復雜,內容不十分規范[7]。護理人員欠缺法律意識:出臺《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后,臨床通常出現因護理記錄引發的醫療糾紛,與護理人員欠缺法律意識密切相關[8-9]。
因此,針對以上介入科整理護理表格護士書寫問題,應采取以下對策:(1)增強法制觀念,提高護理安全意識:組織護士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與護理安全管理有關的文件,增強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2)護理文件書寫格式簡化:①減少引發主觀判斷的護理文件②護理記錄執行??票砀袷剑焊鶕槿肟铺攸c制定完整的表格式記錄,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保持書面格式整齊清潔;③發展電子化護理記錄:將護理工作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可使書寫護理文件簡潔化,提高質量,減少了出錯率,使書寫效率大大提高。(3)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學習《護理文件書寫規范》:特別是對低年資護士、合同護士和寫作能力差的護士要根據本科室的專科特點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規范性書寫護理文件的重要性。(4)我科室針對自身的特點制定出體溫單,護理記錄單表格的模板定期組織大家學習;建立科內三級質量監控:我院成立了由科室護士長護理部的質控檢查小組,定期檢查在院運行病歷及出院病歷護理文件的書寫情況。根據護理部制定質控相關內容修訂我科三級質控檢查制度:一級質控檢查由責任護士自查護理相關文件。二級質控成立由護理文件檢查小組設組長一名,組員兩名,每周對在院運行病歷進行檢查,發現問題落實到人及時整改。三級質控是病人出院時由護士長進行質控把關。護士長會根據每個月科內質控檢查結果組織大家學習、分析、討論并制定整改措施,從而減少護理缺陷提高護理文件書寫的質量。
本研究探析介入科整體護理表格及護士書寫的問題、分析及對策,說明護理文件常見的問題與護理人員工作量、結構層次、法律意識欠缺、護理文件的復雜格式等因素密切相關,通過對護理體制的改進、護理文件書寫格式簡化、建立科內三級質量控制等改進措施從而提高護理文件的書寫質量。
[
參考文獻]
[1] 蔡云.產房護理文件書寫質量分析和改進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10(11):173-174.
[2] 楊愛軍,萬巧琴.社區護士護理文件書寫相關知識管理現狀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6):153-155.
[3] 譚玉芹.規范護理文件書寫,減少醫療糾紛發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6):172-174.
[4] 李世英,錢靜.護理文件書寫存在的護理缺陷及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13(6):216-217.
[5] 李曉婷.護理文件書寫質量管理[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22(1):173-174.
[6] 王桂云.護理文件書寫現狀對舉證責任倒置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1,10(4):153-155.
[7] 路開芳,董玉會,彭燕芬.培訓護士護理文件書寫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18(10):172-174.
[8] 范偉娣.探討規范護理文件書寫對規避醫療糾紛的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4):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