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婦產科常見護理診斷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婦產科常見護理診斷范文1
關鍵詞: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液化,臨床診斷
婦產科患者進行腹部手術是很常見的,腹部手術是一種創傷性的操作,它的主要缺點就是容易讓患者的傷口液化,從而發生感染[1]。手術后腹部切口愈合是醫生和患者共同關心的問題之一。患者手術后的切口發生感染,會導致患者傷口愈合實踐延長,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關于切口液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了肥胖、貧血、糖尿病、蛋白血癥水腫等癥狀[2]。因此,對于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的液化,醫護人員要做好相關的預防措施。本院對30例婦產科手術腹部液化患者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并整理臨床分析資料,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婦產科腹部手術后切口液化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和研究。其中婦科手術為8例,子宮切除手術為10例,宮外孕3例,卵巢囊腫1例,低蛋白血癥水腫3例,剖宮產為5例。30例患者的手術時間要比同類型的手術長約16—32分鐘,在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平均為(204±56.5)ml。
1.2患者的臨床表現
關于腹部手術切口液化的主要表現為:患者手術之后出現淡黃色水樣滲出物,切口有血性滲出液。30例婦產科手術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后一星期左右出現切口脂肪液化現象,患者的體溫有所升高,且手術之后一些患者出現咳嗽現象,并伴隨呼吸道感染現象的出現。其中有1例患者在手術后并發肺炎癥狀。30例患者在進行血常規檢查的時候,白細胞數量無明顯的增多。
1.3治療方法
醫護人員對出現黃色水樣或者出現血色滲出液的患者,要對患者的腹部切口進行充分的積壓工作,將切口內的滲液進行擠出,擠壓的動作從深到淺進行,每天進行1次左右的擠壓工作,并對患者進行微波治療,每天兩次左右,每次持續三十分鐘。如果患者氣口體內的滲出液較多的話,醫生應該在切口處進行縫線1針,并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再視乎患者的情況進行切口的擠壓。在手術進行過后的一星期后,如發現患者切口仍有滲出液的情況,應該及時進行切口消毒,并清除液化壞死組織。
1.4療效判定標準
關于療效的判定標準,主要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種情況,其中顯效為:經過5—6天的治療之后,患者的切口拆線能夠完全愈合。有效:經過5—6天的治療,切口拆線依然需要進行清創處理工作。無效:經過5—6天的治療之后,患者的傷口沒有好轉,需要重新進行處理。
1.5統計學處理
本組研究主要采取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從數據上看,患者經過切口液化的治療之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見,在進行手術之后對患者進行及時的治療,能夠有效減少切口液化情況的發生,提高治愈率。
3討論
3.1發病原因
關于患者進行腹部手術切口液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3.1.1在進行皮下脂肪切開之后,患者切口周圍的血運遭到局部的破壞。
3.1.2當皮膚受到切開之后,皮下組織會受到溫度的影響,部分的脂肪細胞會因為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形[3]。以下脂肪組織也會由于溫度的升高而產生栓塞的情況,對組織的血供造成障礙。
3.1.3在手術過程中,機械會對皮下組織和脂肪組織構成刺激作用,如果切口暴露的時間過長,體內的脂肪組織會發生反應,產生液化[4]。
3.1.4在手術過程中或者手術之后進行消毒也容易使脂肪組織發生液化。
3.1.5在手術過程中的縫合技術不佳,導致對脂肪組織的切割比較多,影響血運,造成脂肪的炎癥反應,從而液化。
3.1.6在手術之后,由于患者肥胖、貧血、咳嗽、糖尿病等原因,導致了患者切口的感染。其中由于肥胖,患者在手術后的脂肪不容易被吸收,咳嗽會導致患者的負壓增加,不利于切口的愈合。貧血和糖尿病都會讓患者的抵抗力下降,這些原因都會導致脂肪液化現象的出現。
3.2手術液化的護理方法
關于手術夜話的護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3.2.1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切口進行日常的觀察和護理,注意患者的切口有沒有發生液化的現象,有沒有滲液的情況出現,并注意患者的體溫和相關癥狀[5]。并且要提醒各位患者,在進行咳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傷口,如果發現傷口出現液化或者裂開現象,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6]。在對患者進行日常護理當中,一定要給予病人高營養、高蛋白的飲食。
3.2.2醫護人員一定要注意保持病房的干凈和整潔,從而能夠有效減少患者手術后感染的現象。
3.2.3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有效地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技術的不斷進步,關于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液化的現象也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然而切口液化是目前婦產科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需要醫護人員進行及時的注意和護理。本次研究對30例患者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能夠有效的解決脂肪液化的現象。由此可見,對婦產科腹部手術后切口液化進行預防,能夠有效減少液化的現象,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促進她們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黃亞娟.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臨床診斷及分析[J].醫學前沿.2013.2(05):573.
[2]梁俊霞.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60例相關因素探討[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7.13(01):37-38.
[3]鄧培香.產科腹部手術切口液化的臨床診斷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05):17-18.
[4]李慧英.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液化的臨床診斷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35):92.
婦產科常見護理診斷范文2
【關鍵詞婦產科;手術;感染;發生機制;防治措施
婦產科是醫院中的一個重要科室,手術治療是婦產科中常見的治療手段,而術后感染則是影響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會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川。為減產科術后感染的發生率,我院對2015年3月一2016年3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進行手術治療的746例患者進行感染發生機制的分析,并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l一般資料
以2015年3月一2016年3月我院婦產科收治74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需采取手術進行治療,年齡21一64歲,平均年齡(36.4士2.4)歲,其中產科患者243例、婦科患者503例。
1.2診斷標準
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術前對患者進行完善的輔助檢查,未發現有呼吸道、泌尿系統等位置的感染;所有患者均在術后出現發熱、咳嗽等臨床表現,血常規、細菌培養等檢查確診為感染[2〕。
1.3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746例患者的年齡、科室、感染部位、手術時間、侵襲性操作等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總結感染出現的發生機制。
1.4統計學分析
實驗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sPs18.0處理,計量資料以(牙士、)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刃2檢驗。尸<住05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婦產科感染的發生率及感染部位
在746例行手術的婦產科患者中,有51例患者出現感染,感染的發生率為6.8%,其中婦科出現34例感染,占婦科患者的6.8%(34/503),產科出現17例感染,占產科患者的7.0%(17/243)。感染部位主要有呼吸道24例(47.1%)、泌尿道13例(25.5%)、胃腸道9例(17.6%)、宮腔3例(5.9%)及切口2例(3.9%),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與泌尿道、胃腸道、宮腔以及切口部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尸<0.05)。
2.2年齡與感染的關系
在51例發生感染的患者中,21一30歲的患者有8例(15.7;00),31一40歲的患者有9例(17.6;00),41一50歲的患者有6例(11.8;00),50歲以上的患者28例(54.9;00),50歲以上患者與21一30歲、31一40歲、41一50歲患者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尸<0.05)。
2.3術后感染的相關因素
在51例發生感染的患者中,手術時間在Zh以上者有32例(62.7%)、進行侵入性操作者有41例(80.4%)、有29例(56.9%)有基礎疾病,開腹手術者有28例(54.9%),未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者有34例(66.7;00)D
3討論
術后感染是婦產科手術后常見的并發癥,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身心影響,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因此,需要分析術后患者感染的發生機制,以便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從上述實驗結果中可以看出:影響感染的主要因素有老年、手術時間長、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礎疾病,開腹手術以及未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等。具體分析如下:(l)年齡。老年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差,身體的機能衰弱,各項器官逐漸衰退,導致發生感染的幾率較大。(2)手術時間長。手術時間越長,患者切口暴露在空氣的時間就越長,接觸并感染病原菌的幾率就越大,感染的發生幾率越大。(3)侵入性操作。患者機體免疫力差,進行侵入性操作,一旦消毒不徹底,則會發生感染的情況〔“〕。(4)合并基礎疾病。婦科手術患者的生殖系統紊亂,還合并一些基礎疾病,導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從而易發感染〔’〕。(5)開腹手術。開腹手術的手術創傷比較大,切口較長,術后恢復慢,極易發生感染。(6)未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手術患者屬于開放性手術,術后如未預防性的使用抗菌藥物則會增加感染的發生幾率。針對以上感染的發病因素,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預防:(1)增加抵抗力。(2)在保證手術效果的同時盡量縮短手術時間。(3)積極治療基礎疾病。(4)針對不同系統的感染進行相應的預防措施:①切口。術后前幾天加強對患者手術切口的護理,嚴格遵循無菌工作,做好消毒工作,仔細觀察切口情況,因有異常癥狀立即告知醫師。②呼吸道。做好病房中的環境工作,鼓勵患者進行深呼吸,盡量進行自主有效咳嗽,早期下床活動〔6〕。③泌尿系統。對于有輸尿管導尿患者,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動作要輕柔,避免反復插管,定時進行消毒工作〔7〕。④合理應用抗菌藥物。術后醫師應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性的為患者應用抗生素,在進行抗生素的應用過程中,要遵循高效、安全、適量的原則。在對患者進行用藥期間,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一旦出現異常,及時進行處理〔8〕。綜上所述,通過對婦產科手術患者常見的感染危險因素的發病機制進行總結,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從而可有效減少術后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丁福玲.婦產科手術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及預防對策「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3):勸,覺.
「2]劉梅青,徐浩軍.婦產科手術后發生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8):2803-2804.
「3]羅春翠.婦產科腹邵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8):181.
「4]郭會輝.分析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的護理及預防方法「J〕.中國醫藥指南,2024,22(3三):4三.
「5]引鄒麗娟.婦產科手術后腹邵切口感染的原因和護理「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三,7(26):297一198.
「6]趙月美.Icu病人醫院感染發病機制和預防措施的探討「J〕.當代臨床醫干l{,2026,29(2):2038一2039.
「7〕楊海寧,王海燕,李蕊,等.外科cIu醫院感染臨床特點和護理措施[J〕.局解手術學雜志,2024,23(3):287一289.
婦產科常見護理診斷范文3
[摘要]目的 通過對具體生動的救護場景的模擬演練,培養婦產科醫護人員的救護意識,規范專科急救能力。方法 模擬婦產科的常見急危重癥病例,開展急救演練,即采用確定內容、制訂計劃、擬訂演練方案、角色配置、現場實景模擬實施急救,演練結束后進行分析、總結。結果 婦產科醫護人員專科急救技能、搶救配合意識、綜合能力、整體協調能力均較演練前明顯提高。
[關鍵詞]急救演練;專科急救;搶救配合;綜合能力;協調能力
婦產科工作繁忙,急危重癥多,往往發病急、病情重、變化快,涉及學科眾多,如不能實施迅速、有效的救治,必然危及母子兩條性命。為提高婦產科醫護人員的應急綜合能力和搶救技術水平,規范危重病人救治流程,加強協調配合,確保患者安全。急救領導小組按照醫院臨床護理搶救預案與流程,以婦產科常見急危重癥病例,模擬具體生動的救護場景,進行專科急救演練,培養婦產科醫護人員的救護意識、搶救配合,規范專科急救能力。同時通過開展演練查找搶救預案存在的不足,檢驗參加演練人員的技術操作、制度執行、溝通協調、設備物資準備情況;普及搶救知識,提高醫護人員對搶救預案的掌握。經過一年的培訓與演練,醫護人員的專科急救技能和綜合能力顯著提高。
1.一般資料
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婦產科的7個科室共組織了6次模擬急救演練,每次院長、副院長、醫務部主任、質控辦主任、護理部主任、院感辦主任、臨床科室主任和護士長以及演練科室的醫護人員全部參加。演練的病例為產后大出血1例、羊水栓塞1例、宮外孕失血性休克1例、子癇1例,新生兒重癥轉運1例、過敏性休克1例。
2.方法
2.1由醫務科、護理部統一安排部署,大產科和大婦科系統分別成立了急救演練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擔任正、副組長,組員分別由科室高職稱人員和科室骨干組成。科主任及護士長根據科室常見急危重癥特點,制定演練內容、計劃,擬訂模擬急救具體方案、腳本及人員角色配置,最后由科主任、護士長組織實施。
2.2急救演練實施步驟
2.2.1學習培訓
急救演練方案確定后,組織全科人員培訓相關理論知識、急救技能以及醫護人員搶救狀態下心理素質的培訓。制定急救演練流程及考核標準,確保培訓有效。
2.2.2人員角色配置
由工作人員扮演病人家屬,模型人扮演病人或醫生、護士扮演病人。科室急救小組成員5名,相關科室工作人員各1名,如產房、新生兒科、手術室、檢驗科、血庫、B超室、心電圖室。
2.2.3演練過程
演練由科主任與護士長主持,整個演練過程、項目、內容、實景與臨床搶救盡量一致。①當班護士甲接聽呼救電話后,立即呼叫急救小組成員,護士乙迅速準備急救藥品,啟動搶救儀器、設備,調好參數,處于使用狀態,搶救物品床邊定位放置,電梯口等待病人。病人人科后,護士甲定位于病人床頭右側,負責維護氣道的通暢,吸氧,協助醫生胸外心臟按壓,連接心電監護儀,胎心監護儀;護士乙定位于病人床尾左側,迅速建立有效靜脈通道,抽取血標本,用藥,輸血,導尿,術前準備等;護士丙定位于病人床尾負責觀察心電監護、藥物準備及記錄和對外協調等;醫生按照ABCD法則進行急救處理。②若病人病情嚴重,立即呼叫急救專家組,通知相關科室協助,通知手術室、產房、新生兒科人員就位,開放綠色通道,報告急救領導小組,在急救專家組負責人的指揮下進行搶救。整個搶救過程按急救演練步驟進行,歷時30~40min。
2.2.4分析總結
演練結束后,全體人員進行討論分析、肯定成績、查找問題。最后,由急救領導小組對模擬演練進行總結。
2.2.5全員培訓
在總結分析基礎上,由急救小組再次演練,確保流程規范完整、定位科學合理,配合默契,成功展示婦產科急救演練過程。隨后,科室所有醫護人員均按照此流程進行急救演練。
2.3演練考核
急救演練結束后,由醫務部主任、質控辦主任、護理部主任、院感辦主任及科主任、護士長根據考核標準對參加急救演練醫護人員的基本操作技能、正確程序與操作時間、綜合能力進行考核。包括常用急救技術:氣道開放、心電監護、靜脈穿刺、徒手心肺復蘇等;專科技術:胎心監護、宮腔填塞、徒手剝離胎盤、新生兒氣管插管、后穹窿穿刺等。綜合能力包括:分工明確、定位合理、動作迅速、程度準確、醫護配合、醫護人員的心理素質等,還有對溝通協調能力、院感控制及科室設備物資準備進行評分。
3.實施效果
3.1識別正確,診斷準確
通過對婦產科全體醫護人員一年多的專科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與專科急救演練,其急危重癥的識別診斷能力大大提高,為搶救爭取了時間。
3.2快速反應
專科急救演練規范和簡化了急救流程,在緊急情況時可以快速反應,縮短發病至搶救的時間,對于挽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3.3沉著果斷
急救演練實施后,醫護人員在急救狀況發生時可以做到臨危不亂,有條不紊,有效利用能力資源,對病情定性果斷,行動果斷。
3.4及時評估
在婦產科急危重癥的搶救過程中,正確評估患者病情變化是至關重要的,模擬急救演練提高了醫護人員觀察病情,評估病情的能力,保障了搶救的及時和成功。
3.5關注患者
專人負責時刻關注患者,安慰患者,體貼患者,滿足患者需求,提供心里護理、生活照顧,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
4.實施體會
4.1模擬急救演練使婦產科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規范化,程序化。醫護人員的嚴密監護,及時發現或預見性發現病情變化,果斷應對,默契配合與協調,整合了多項急救操作和專科操作于一體,提高了醫護人員臨床急救水平和綜合素質及應對能力。
4.2組織縝密
①醫院急救系統由急救領導小組、急救專家組和急救小組三級組成。領導組由業務副院長、醫務部主任、護理部主任、質控辦主任組成。專家組由婦產科主任、相關科室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組成。急救小組由科室一線、二線值班人員及護士長組成。②對危急重癥患者迅速組織實施有效的搶救,經常需要相關科室會診,會診人員必須10分鐘到場。化驗、檢查、輸血等優先進行,確保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最短時間內實施搶救手術。③急救演練的實施加強了急救現場的組織管理,使救護中物資充足,層次分明,任務清晰,有效地維護了急救環境,保證急救的有效進行。
4.3專科急救演練提高了護士急救技能、整體協調能力和綜合能力
婦產科護士每天面對的是發病急、病情危重且復雜的病人,其工作量大、風險性高,而系統學習和訓練的機會相對較少。因此,開展專科急救演練使婦產科護士系統、完整地體驗與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充分體現了演練的直觀性、實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全面提高婦產科護士的綜合素質和整體協調能力。參加模擬急救演練護士隨著演練次數的增加,其技術操作時間逐漸縮短,操作熟練程度及綜合能力考核評分逐漸提高。
婦產科常見護理診斷范文4
[關鍵詞]婦產科;急腹癥;腹腔;妊娠
通過對2008年12月~2009年11月接受治療的46個婦產科急腹癥患者進行分析討論,總結歸納婦產科急腹癥的診斷和治療,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組共46例患者,年齡16~53歲,平均29.9歲;已婚33例,未婚8例;絕經者2例。臨床上,婦產科急腹癥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急性下腹部疼痛,并有患者伴有以下癥狀:停經、惡心嘔吐、陰道出血、白帶增多、腹部觸痛、墜脹、白細胞計數升高、后穹窿穿刺伴有血液、尿血β-HCG為陽性等。
1.2方法:在膀胱充盈的臨床檢驗前提下,可利用頻率為315MHz的SSD-1200型B超診斷儀,進行下腹部常規檢查。對子宮及宮腔表現進行觀察,檢查雙側附件區及腔體各部位是否有異常包塊及回聲區出現。對于B超檢查發現盆腔、腹腔有積液現象的患者均要進行后穹隆或經腹、盆腔穿刺,且檢驗抽出的液體從而確認性質。對患者有關醫療記錄,并結合一定的臨床檢驗記錄進行認真分析和鑒別,快速并準確的做出判斷[1]。對不同婦產科急腹癥的患者,臨床主要為腹腔出血(包含有異位妊娠、黃體破裂)和盆腔腫瘤疾病(如卵巢囊腫蒂扭轉、輸卵管積膿)共計39位實施了不同形式的手術治療;而進行非手術治療的患者共7人,臨床主要為黃體破裂,急性盆腔炎,部分異位妊娠,妊娠期闌尾炎,妊娠期胰腺炎。
2結果
本組共46個患者均已確診患有婦產科急腹癥。①異位妊娠破裂出血者共16例,包含右側輸卵管妊娠14例,左側輸卵管妊娠1例,右子宮角部妊娠1例。16例中無停經史者6例,5例接受絕育術(包括輸卵管手術結扎和輸卵管藥物粘堵),3個患者未有過性史,有右側輸卵管妊娠史的患者有1例,并發休克6例;②患者中有14例為卵巢囊腫及并發癥,包含右側蒂扭轉者5例,右側卵巢破裂者3例、左側卵巢破裂者3例,右側卵巢囊內出血、左側卵巢囊腫及急性闌尾炎并存者各1例;③6個患者為妊娠中晚期出現急性闌尾炎性反應狀,4例確診為化膿性輸卵管炎致盆腔腹膜炎,2例是右卵巢黃體破裂出血,1例妊娠伴急性膽囊炎、膽結石,1例為節育環未固定引發的腸梗阻。本組46個患者均獲得有效治療,死亡例數為0。有7個患者手術治療前被誤診,為闌尾炎,膽結石、膽囊炎或腸蛔蟲癥,確診后均在手術治后治愈,傷口I期愈合。
3討論
3.1心理護理:在確診前,常常有一些婦產科急腹癥患者因不了解病情往往會出現很多負面情緒,如:驚慌、恐懼、焦慮等。而這些負面情緒不但不能讓醫生對病情做出快速準確的判斷,還有可能導致病情惡化,而這時護理人員良好的開導、恰當的交流以及安靜舒適的環境對患者心理應激起到緩解作用。從護理員表現的引導性可以看出,護理員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交流,并適當做出針對性地解釋和安撫,能達到使患者情緒漸漸穩定,消除患者顧慮的作用[2]。在和患者充分溝通后要求其認真配合,在診斷未最終定論前,最好不用止痛藥,以免耽誤確診時間。而對于部分不配合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對其詳細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和及時性,從而解除憂慮樹立信心,主動配合治療。3.2操作熟練,靈活應變。婦產科急腹癥因發病快,在臨床上多見于急診入院,且夜間入院多,而有部分患者在入院時已經為失血性或中毒性休克狀態,因而為爭取及時搶救的時間,必須要求護理人員業務熟練,操作過硬,細心謹慎,判斷準確,并結合患者主訴與其體征分析,為診斷和治療及時提供可靠依據。在不同程度的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對于危重急診患者,可先執行口頭醫囑并記錄,然后再請醫生補開書面醫囑。護理記錄要思路清晰、內容詳細,且護理設備的準備上一定要盡可能的周詳,這樣才能有助于及時治療、搶救和護理患者。
3.3防治失血性休克:對于患者出現面色蒼白,血壓速降,脈搏加快,腹痛加劇,尿量減少時,應立即采取以下護理措施:平臥,呼吸通暢,建立雙靜脈通道,做好輸血和術前準備。
3.4急腹癥合并感染的護理:對急腹癥合并感染者,為促使炎性反應不快速擴散,應采用半臥位。及時檢驗血及陰道分泌物或后穹隆穿刺液,使用最有效的抗生素。時刻關注患者體溫,及時對高熱者實施物理或藥物降溫,且同時注意降溫時大量出汗會出現虛脫癥狀[3]。如果在治療時出現腹痛加劇、高熱、寒戰、腹脹或有中毒性休克等癥狀,則可能是膿腫破裂,要立刻匯報。
對于預防婦科急腹癥出現的關鍵是要做到:健康教育宣傳的加強,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的培養以及孕前指導的宣傳,特別是在育齡婦女停經40d后,特別是伴有腹痛及陰道流血等癥狀時應立即到醫院診治。護理人員為及時救治婦科急腹癥患者,應針對其發病急、病情重的特點,嚴格做到觀察仔細,臨床癥狀的熟練掌握,技術操作的靈活運用。
4參考文獻
[1]劉光清,張建輝,黃利,等.超聲對常見婦產科急腹癥的診斷[J].海南醫學,2008,(3):27.
婦產科常見護理診斷范文5
這些因素嚴重影響了護生在婦產科的實習質量,為了盡可能地去除不良因素,提高護生在婦產科實習的帶教質量,特對以下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1影響婦產科護生臨床實習帶教的因素
1.1護生的因素
(1)護生的專業、學歷不同,使得他們對婦產科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對臨床實習重要性的認識也有不同。(2)護生的理論知識差。護生在學校的課程設置分散,且大都是灌輸式的應試教育。婦產科是個小專業,專業性很強,也很抽象,如果不系統地學習,很難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要點。(3)就業與考研的壓力使實習護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實習中。實習是在校的最后階段,學生馬上面臨的就是畢業、就業,人心浮動是常見狀態。(4)護生本身不重視實習,對臨床實習缺乏主動性。有些學生對學習護理專業沒有興趣,在校沒有好好學習,對實習就更沒有興趣了。
1.2帶教老師的因素
1.2.1帶教老師的工作壓力
帶教老師在帶教實習護生的同時還承擔著繁重的臨床護理工作,雙重的任務造成帶教老師有時忽略臨床帶教工作[1]。因婦產科護理工作繁雜、瑣碎,工作量大,帶教老師常常忙于應付日常工作,而忽略理論講解和操作示范。尤其是在爭分奪秒搶救患者的時侯,因怕學生出差錯,造成醫療差錯或事故,往往不讓其參與搶救,這樣學生便失去了鍛煉的機會。學生看得多,實際操作少,使其對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各項操作缺乏感性認識。隨著科室目標管理和經濟責任制的實施,臨床老師的工作重心和積極性都轉移到了如何提高工作效益上[2]。患者滿意度的調查也是科室爭先評優的不可缺少的條件。如何提高滿意度,體現在對患者的服務上,穿刺的成功率、用藥的及時準確性、溝通是否到位等,而這些方面恰恰是護生所不具備的。因而帶教老師不敢輕易放手學生去單獨進行操作。
1.2.2帶教老師的工作能力和態度
帶教老師的能力、敬業精神以及工作態度的好壞等也影響了護生理論與技能的掌握[3]。優秀的帶教老師工作認真、態度和藹、責任心強,對專科疾病知識的講解條理清晰,能調動護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反,帶教老師工作馬虎、態度生硬或沉默寡言,對護生的指導、講解少,凡事親力親為或把護生當勞動力使用等,都會使護生產生厭煩情緒,影響實習。還有部分帶教老師雖然學歷高,但缺乏指導學生實習的經驗和方法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實習的效果。
1.3患者的因素
由于婦產科是一個病源特殊的高風險科室,患者多為女性,隱私意識使部分患者不能接受臨床帶教授課,阻礙了護生對疾病觀察和護理的直接體驗,尤其是男護生。
2提高婦產科護生臨床帶教質量的對策
2.1針對不同層次的護生制定不同的帶教計劃
針對不同學歷、專業的護生,帶教老師要根據護生實習綱的具體要求,結合科室特點制定詳細的帶教計劃和確立帶教目標。對于初中考取的大、中專生,除了護理部的每月進行的基礎護理理論知識授課外,筆者所在科室還每周針對學生組織一次專科業務講座,采用多媒體教學法生動、直觀的向護生講解一些本科室常見疾病的觀察要點及護理常規,使護生能較快地掌握疾病的特點及護理要點。對于本科生,除了參加理論授課外,還要求他們以主查責任護士的身份積極參與護理查房,提出護理診斷,列出護理措施,最后由帶教老師來逐一完善指導。針對部分考研的護生帶教老師會結合自身特點,進行現身說教,使其端正學習態度。
2.2應用護理程序實現專人帶教
臨床帶教采用一對一的形式。帶教老師指導護生應用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有利于護生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找出影響健康的主要問題,提出診斷,并積極運用所學知識為患者解決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帶教過程中,老師用正規熟練的操作進行示范或教授,然后觀察護生的操作過程,了解護生的薄弱之處,并就其薄弱環節適時地進行講解指導或重新示范,直到達到目的。提問式教學也是臨床護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臨床上大多護生對婦產科知識都充滿好奇,通過提問,護生學會了動腦,改變了以往在操作過程中只動手不動腦的弊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3加強帶教老師的職業素質培養
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起著為人師表的作用,他的言行、舉動都直接影響著護生的言行。筆者所在科室在護理部的部署和科護士長的帶領下把臨床實習教學列為科室的重要工作,每季度都要對帶教老師進行理論知識考試和操作技能標準化培訓,每年都要進行帶教老師的競爭選撥工作,以加強帶教老師的管理,強化教學意識。
2.4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取得患者的理解
在對患者進行任何操作前,向患者詳細解釋操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嚴禁喧嘩和討論,教育學生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
婦產科常見護理診斷范文6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查房;整體護理;護理質量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培養新型的、具備多學科知識的護理人才成為當前護理工作的必需,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提高護理質量,我院自2007年開展護理查房并進行全院性護理查房,借此來推進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形成“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查房模式,使護理查房逐漸規范化,這對提高護士整體素質和護理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現總結如下:
1方法
1.1有計劃地組織護理查房
每周組織一次科室的護理查房,由科護士長主持,每月組織一次全院性護理查房,由護理部主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個疑難、危重病例進行分析、提問,對責任護士作出的護理診斷,護理措施與醫師的治療計劃相比較,評價護理效果,傾聽護士和學生對護理問題的看法,或提問她們護理上的知識,及時修改護理計劃,使患者得到全面優質的護理,使護士和實習生們懂得如何為患者提供全身心的整體護理。
1.2挑選合適的護理查房對象
由護理骨干或責任護士主持,選擇一個婦產科常見病或多發病病例,介紹病情和收集資料,并說明護理計劃和護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參加的人員踴躍發言,對一些疑點、難點提出不同見解,加深了護士、護生對婦產科常見病的認識。
1.3定期整理上報
科室每月上報護理查房的內容,并上交完整的記錄資料。
2形式與內容
2.1整體護理查房
以新理念為指導,把整體護理貫穿護理全過程,按護理評估、護理問題、預期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健康教育的護理程序進行查房,讓護士掌握整體護理知識,并按護理程序護理患者,著實解決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知識的實際問題。
2.2 個案查房
選擇一個婦產科常見病或多發病病例,從病因、病理生理、診斷治療、臨床護理、護理措施和評價、健康教育、預防保健措施、出所指導等進行查房,全面復習基礎理論,鞏固護士的專科知識,并讓實習生對專科疾病有所了解,對臨床實習有指導作用。
2.3 特殊病例查房
遇特殊病例隨時進行護理查房,護士長根據病例提出護理問題和要點逐一進行討論,參加護理查房的每位護士都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所查閱的文獻積極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通過討論得出最佳的護理方案,最后由護士長總結講評。
如我科成功搶救了1例羊水栓塞的產婦,對其進行護理查房,讓護士認識到羊水栓塞此癥來勢兇猛,進展快、死亡率高,但若早發現,及時治療,可大大降低孕產婦死亡率,讓她們對羊水栓塞的早期臨床癥狀:寒戰、發紺、呼吸困難等有了深刻的認識,增加了護士的急救知識和應急能力,也使她們真正意識到臨床護理工作中早發現、早治療護理,對提高搶救的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2.4護理缺陷查房
由于帶教老師沒有認真執行醫院的規章制度,讓實習生單獨執行操作――為1例剖宮產術后的產婦腹部切口進行微波治療,導致該產婦腹部皮膚灼傷。通過此病例查房,規范了婦產科的各項操作規程的落實,并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了護士的責任心,使護士工作更加認真、細心,從而減少了差錯事故的發生。
2.5進行現場評價
現場評價是保證查房質量,提高查房內涵防止流于形式的重要手段。在查房結束時,科室護理查房由科護士長進行總結講評,對查房內容、主講人的專科技術水平、語言表達能力、與病人溝通能力、對患者的人文關懷等進行評價,表揚并肯定護理查房中的長處,指出不足,以期得到更好的改進,達到預期的目的。全院性護理查房由護理部主任進行現場點評。
2.6評價護理查房的落實情況
為了把護理計劃落到實處,科護士長督促落實查房中提出的每項護理措施,并在查房后3 d內由護理部再次檢查有關護理措施的落實及效果。
3討論
3.1有利于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
應用護理程序進行護理查房,把解決患者護理問題放在首位,改革了以“疾病為中心”的片面性查房,逐步形成“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查房模式。在整體護理模式下,以護理程序為框架,不僅為患者做出了護理診斷,而且提出了護理措施,還督促護士認真實施,同時重視護理效果的評價,著實為患者解決了身、心、健康知識等方面的實際問題,也促進了護士對婦產科專科知識和工作技能的同步提高。對整體護理的深入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2有利于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
通過護理查房激發了護士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護士在積極準備查房內容的過程中,能培養她們的正確思維方式,做到“活學活用勤思考”,使護士在理論知識、專科知識、操作技能等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從而提高了臨床護士的綜合素質。
3.3有利于提高護士的溝通技巧
在護理查房中加強了護士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為患者解決了護理問題,使患者對護士更加信任,更有利于融洽護患關系,從而提高了護士的溝通技巧,提高了護理質量,并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
3.4護理查房的重要性
隨著醫學模式及健康觀念的轉變,人們對健康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養新理念,成為具備多學科知識的護理人才是當前護理工作的需要,而護理查房是培養護理人員業務素質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臨床護理工作中實行護理查房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遲風玉,蔡寶英,王秋華.護理教學查房管理的實踐與思
考[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7):54
[2] 陳淑琴,李淑平.護理查房在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作用探
析[J].實用醫技雜志,2007,4(32):4496~4497
[3] 王虹,陳紅宇.行政護理教學查房講評提高查房質量[J].
護理管理雜志,2003,3(5):34
[4] 李素蘭,王建芳.護理程序在專科護理查房中的應用探討
[J].基層醫學論壇B版,2007,11(10):926~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