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呼吸系統疾病病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呼吸系統疾病病例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呼吸系統疾病病例

呼吸系統疾病病例范文1

1.1一般資料 本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齡60--70歲,平均65歲,均為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疾病。病程慢性支氣管炎平均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均6年,此次病情加重平均7天。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者6例。

1.2實驗室檢查 20例中,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者18例,肺功能檢查15例均有程度不同的阻塞性通氣功能減退,6例心電圖改變,T波低平。上述病例經抗炎、平喘、祛痰等治療及心理護理,病情好轉出院,住院日期平均12天。

2.護理體會

2.1環境 呼吸系統疾病首先要保持病室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定時消毒,溫度18-22度。濕度50%-60%。避免空氣污染,如:煙,氣體,粉塵。

2.2改善通氣 根據病情給予合適的氧流量。重癥患者吸氧后密切觀察用氧效果。吸氧后,病人安靜,紫紺改善,呼吸頻率,節律均勻,說明用氧后有效果;若呼吸變慢變淺,應調節氧流量,或加用呼吸興奮劑;若出現意識改變及精神癥狀,應考慮肺性腦病,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痰多不易咳出者,應當多飲水,以保證呼吸道的濕潤和病變黏膜的修復,以利痰液的排出,從而保持呼吸道通暢。或遵醫囑霧化吸入,每天兩次,吸痰前、中、后加大氧流量。

2.3用藥觀察

輸液時嚴格控制速度,過快過多都會引起肺水腫導致心衰。呼吸內科氨茶堿應用較多,應緩慢靜注,防止不良反應。巡視的時候告知家屬及病人不能隨便調節滴數,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2.5有效排痰 常用胸部物理療法。

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適用于神志清醒,一般狀況良好的病人,有助于氣道遠端分泌物的排出。指導患者采用坐位,先進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吸氣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氣3-5秒,繼而縮唇,緩慢地通過口腔將肺內氣體呼出,再深吸一口氣后屏氣3-5秒。身體前傾,用手按住腹部,進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幫助痰液排出。

2)胸部叩擊 適用于久病體弱、長期臥床、排痰無力者。禁用于未經引流的氣胸、肋骨骨折、咯血、低血壓及肺水腫等病人。患者側臥位,叩擊著兩手手指并攏,是掌側成杯狀,以手腕力量,自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內、迅速而有節律的叩擊胸壁,震動氣道。叩擊時避開,心臟,骨突部位。叩擊時力量適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為宜,每次叩擊5-15分鐘為宜,并安排在餐后兩小時或餐前30分鐘,防止不適。

2.6呼吸功能的鍛煉 包括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縮唇呼吸指囑患者閉嘴經鼻吸氣,然后通過縮唇緩慢呼氣,同時收縮腹部。吸氣與呼氣比為1:2.呼氣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厘米處,與口唇等高點水平的蠟燭火焰隨氣流傾斜而不熄滅為宜。腹式呼吸 讓人坐位或半臥位,兩手分別放于胸前和上腹部,用鼻緩慢吸氣,腹部凸出;呼氣時用口呼出,腹肌收縮,膈肌松弛,膈肌隨腹腔內壓增加而上抬,推出肺部氣體排出。每天訓練3-4次,每次重復8-10次。

2.7心理護理 老年患者因病程長,體質較差,情緒悲觀,應給他們做好心理護理,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戶外活動,如呼吸操、太極拳,散步等,以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為患者創

造有利于康復的最佳心理狀態。

2.8 飲食護理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給于高蛋白、高維生素、足夠熱量的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者給予相應的治療飲食。

呼吸系統疾病病例范文2

關鍵詞:呼吸系統;護理;呼吸道感染;病變

現今世界各個國家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1],護理專業也因逐漸增加的老年人口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老年人群體本身就較為脆弱,老年患者在患上疾病之后,病情會表現的更加復雜,恢復時間長,在老年人群體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便是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行動會受到極大限制,據相關統30%左右的老年人因呼吸系統疾病而死亡。多病共存是老年群體的主要特點,在臨床中的不會有典型的表現,但臨床表現極為復雜,給治療和護理造成很大的困難。選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臨床護理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0例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齡56~78歲,平均年齡(67.5±5.2)歲,50例均為慢性支氣管炎以及阻塞性肺氣腫患者。50例老年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中45例患者末梢血液白細胞數及中性粒細胞出現增高情況。40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血紅蛋白下降情況。46例患者肺功能存在不同程度減退情況,心電圖出現改變的患者5例。50例患者入院后都及時接受抗感染治療以及鎮咳治療,并在治療前后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2]。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之后,護理人員要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潔度,病房室溫保持在18℃~20℃為宜,并保證病房通風,護理人員要及時為為患者更換衣物和床單,空氣污染以及有害塵霧污染的預防是護理過程中注意的重點,以此避免患者呼吸道再次受到刺激50例患者入院之后均出現不同程度和合并感染,因此,護理人員在使用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之前要及時取患者的痰液進行培養,可采用3%的雙氧水在患者咳痰前漱洗口腔,以此防止患者口腔以及咽喉部受到細菌的感染,在取得患者痰液之后及時送檢。抗生素的選取要根據患者的痰液培養出的細菌類型為選取依據,在為患者使用前要應該對抗生素的性質進行仔細了解,其中包括藥物的半衰期以及溶解性能。在對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該對患者的痰液進性狀進行仔細觀察,以此觀察治療效果,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該記錄患者每日的痰量。

在護理過程中,患者若出現呼吸困難等情況時,護理人員應該及時給予患者吸氧。重癥患者在吸氧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若患者在吸氧之后意識逐漸恢復,設備顯示患者的身體指標較為穩定則說明患者情況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若患者呼吸逐漸變淺,則患者可能出現CO2麻痹情況,此時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加入呼吸興奮劑并及時對氧流量進行調節。必要時護理人員要及時向主治醫師匯報,并協助醫師對患者進行及時搶救。在護理痰液較為粘稠且不易咳出的患者時,護理人員要鼓勵患者多飲水,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對適當對患者補液,以此促使患者的痰液能更輕松的排除,同時對患者呼吸道通暢也有良好的保持作用。幫助患者排痰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采用超聲對患者氣道進行霧化以及濕化,在霧化的過程中選取1~5μm霧粒為宜,霧粒小能使藥物均勻而緩慢到達終末支氣管及肺泡, 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 促進痰液排出。阻塞明顯者,可先行導管吸痰。

護理人員要及時對老年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促使患者年老體弱情況以及悲觀情緒改善,鼓勵患者參與文體活動,引導患者鍛煉,以此增強老年患者體內的免疫機能得以增加,保證患者的心理狀態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

2 結果

50例患者通過有效治療和科學護理之后均好轉出院,平均住院時間為(24.5±5.2)d,50例患者及其家屬多護理較為滿意,護理滿意度為100%。

3 討論

呼吸困難的患者應該及時采用機械通氣輔助呼吸:①在輔助呼吸時要注意和患者的呼吸頻率一致;②在為患者通氣的過程中要定時為患者翻身,必要時用吸痰器為患者吸痰,使患者呼吸道保持暢通,在連接管道存在漏氣情況以及痰液阻塞患者呼吸道的情況時患者多表現為呼吸不暢,患者氣道的阻力也會因此明顯增大;③護理人員在患者接受通氣治療的過程中要對患者的呼吸頻率進行密切觀察,同時送氣壓力以及機器的運轉情況也是主要觀察對象,護理人員要防止通氣過程中氣管出現脫落以及漏氣情況出現,并且對患者所吸取氧氣的濃度進行控制;④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在患者接受通氣治療的過程中若出現惡心、煩躁以及面色蒼白的情況下要及時停止為患者供養,此情況表示患者可能存在氧中毒的情況,護理人員應及時向醫師匯報,檢查患者此種情況是否是因為吸入性酸中毒以及呼吸性堿中毒所導致。本研究中50例患者通過有效治療和科學護理之后均好轉出院,平均住院時間為(24.5±5.2)d,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治療以及護理效果[3]。

參考文獻:

[1]孟愛鳳.預防高齡肺癌患者手術后呼吸系統并發癥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7):1573-1575.

呼吸系統疾病病例范文3

關鍵詞:住院患兒;呼吸系統疾病;疾病譜;研究

目前,呼吸系統疾病是小兒的常見疾病、多發病。在兒童呼吸系統疾病中,肺炎是兒童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雖然全球針對肺炎已經研究出疫苗和抗生素,但是全球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搜集我院1年內的372 例住院患兒呼吸系統疾病方面的資料,利用回顧性的方法進行研究。

1.2調查方法 首先將我院收治的,經檢查確診且臨床資料完整的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病歷,檢出年齡在0~14歲的兒童。然后按照疾病分類及疾病名稱以ICD編碼為標準。

1.3統計分析 利用設計好的調查表,進行匯總(按第一出院診斷疾病進行統計)及 SPSS STATISTICS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 結果

2.1我院兒內科呼吸系統疾病住院患兒的基本情況 1 年期間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住院患兒總人數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男性患者所占比例始終高于女性患者,約為女性的 1.8 倍。

2.2我院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住院患兒不同年齡組構成分析 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住院患兒以嬰兒和幼兒居多,分別占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總住院人數的39.5%和 48.6%。

2.3我院兒內科住院患兒不同年齡組主要呼吸系統疾病構成(見表1)。

2.4我院兒科呼吸系統住院患兒病種構成分析 肺炎所占比例排首位,其次是毛細支氣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排到第3位,其下依次順位是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其它呼吸系統疾病 35 例,占所有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 0.15%。

2.51 年我院兒內科呼吸系統住院患兒病種及順位 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住院患兒例數逐年增多,呈現上升趨勢。當中肺炎均排在首位,其次為毛細支氣管炎。肺炎、急性支氣管炎住院患兒例數從各年度變化來看呈逐年上升趨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毛細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住院患兒例數從各年度變化趨勢來看無顯著變化。

2.6 1 年兒科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兒季節分布 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住院患兒冬、春季多見。

2.7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住院患兒地區分布情況 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住院患兒城市比例多于農村。

3 討論

根據以上情況得出,我院收治住院患兒人數有一個逐步升高的狀態,體現在呼吸疾病方面,其他的疾病相對比較穩定。在呼吸系統疾病中,多影響在年齡較小的患者身上,例如:嬰幼兒這2個階段,發病的季節體現在春季和冬季。據統計,在我院收治的患兒中,嬰幼兒肺炎排在第1位。排在第2位的是毛細支氣管炎位。據統計在過去的幾年內支氣管哮喘是排名第5位。兒童免疫力低下,容易被呼吸系統疾病侵襲。因此,研究兒童住院情況的特征和規律,可以為科學管理和服務提供一些參考依據,同時在現在大氣污染較嚴重的狀況下為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相關政策作為參考。

4 結論

在觀察研究中得出,我院近1年的收治住院患兒人數有一個逐步升高的狀態,體現在呼吸疾病方面,其他的疾病相對比較穩定。在呼吸系統疾病中,多影響在年齡較小的患者身上,例如:嬰幼兒這2個階段,發病的季節體現在春季和冬季。據統計,在我院收治的患兒中,嬰幼兒肺炎排在第1位[1-3]。

參考文獻:

[1] 陳春明, 楊平. 二甲醫院 3 年兒科住院患者統計分析[J]. 中國醫藥導報,2010, 7(4):131-132.

呼吸系統疾病病例范文4

【關鍵詞】老年病人;神經系統疾病;跌倒;原因;護理干預

老年病科神經系統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跌倒,可能引起的機體損傷,功能障礙等,從而導致病人醫療、護理費用也大大增加,不但給病人及家庭增加了負擔,同時也影響醫院的信譽、另外也是引起醫療糾紛的一個重要原因。預防病人跌倒成為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工作內容之一,也是評價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具有神經系統疾病的老年病人居多,肢體功能障礙的病人多見于病人本身和其他疾病因素,均可導致跌倒發生的機率增加。因此,針對跌倒發生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預防和減少病人跌倒發生是老年病科護理工作重要內容之一。

1臨床資料與發病因素分析

2010年9月――2010年10月我院神經內科收治192例老年病人,其中男110例,女82例;平均年齡70.2歲,65歲-79歲120例,≥80歲72例;腦出血8例,腦梗死94例,老年癡呆15例,癲癇13例,其他62例;伴有高血壓病32例,糖尿病2例,心功能不全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慢性腎炎9例,伴有其他疾病131例。

1.1疾病因素

1.1.1運動障礙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患者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等。患者立位時呈屈曲體姿、步態障礙甚為突出。隨病情進展呈小步態、步伐逐漸變小變慢啟動困難、行走時上肢前后擺動減少或消失,行走時步伐向前沖去不能及時停步或轉變,轉變時平衡障礙特別明顯。這時常常由于重心不穩而導致跌倒。

1.1.2腦炎癥性疾病所引起的癲癇致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的短暫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以肌肉抽搐和(或)意識喪失為其重要表現。大發作前數秒鐘內病人出現幻覺,錯覺或局部肌肉陣攣等征兆,全身性發作時突然意識喪失、跌倒在地造成意外創傷。

1.1.3脊神經疾病如格林-巴利急性起病或亞急性起病的部分患者1-2天出現四肢完全癱瘓,癱瘓可始于下肢、上肢或四肢同時發生構成跌倒的重要因素。

1.1.4肌肉疾病如肌營養不良患者由于基因缺陷而導致肌細胞缺陷造成功能缺失而表現出行走困難、不能正常跑步、容易跌倒。

1.1.5植物神經系統疾病如直立綜合癥由于周圍神經系統的變性疾病導致中樞或周圍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直立時即出現頭昏、眩暈、暈厥、視物模糊、全身乏力及共濟失調導致跌倒。暈厥常見先兆如面色蒼白、冷汗、惡心等。

1.1.6腦血管疾病如短暫性腦血發作: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狹窄、血液成分的改變及血液動力學變化等多種因素引起腦局部供血障礙。引起局限性神經功能或視網膜功能障礙出現頭痛、眩暈、惡心、嘔吐、耳鳴、暴聾等癥狀可成為跌倒的誘發因素。又如出血性腦血管病:常見蛛網膜下腔出血,起病急,發病可出現劇烈的頭痛,多為撕裂樣或劇烈腹痛,從而成為跌倒的誘發因素。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常見因素為動脈瘤、動脈畸形,動脈瘤破裂可引起跌倒,跌倒也可引起動脈瘤的破裂。據報道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在第一次出血后的6周內復發特別是2周復發者更高,應特別警惕避免跌倒。

1.2因素長期臥位改為站立位出現性的低血壓或是久站久坐使肌肉張力降低引起跌倒。有報道人群中有16%的老年人有性的低血壓,易發生腦缺血跌倒。

1.3年齡因素由于老年人機體器官功能衰退、抵抗力減低、身體虛弱、反應差,住院期間環境改變、疾病的影響更易發生跌倒。老年人發生跌倒機率明顯高于其他人群,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他年齡階段人群的跌倒可能性。

1.4環境因素病室、走廊障礙物過多、地板積水、地面滑、病床過高、燈光亮度不足或刺眼的燈光、缺乏夜燈也是造成病人跌倒的重要因素。有研究顯示,跌倒最容易發生的地方是病人床邊,其次是病人的房間里。

1.5其他因素對于發生跌倒的高峰時間是患者清晨起床與午夜入廁時、上下床時,其次為站立和坐下,再次是行走。根據數據表示,發現有58%的多次跌倒病人重復其跌倒的方式,64%的多次跌倒病人是在同樣的場所兩次跌倒。失禁、腹瀉而引起的頻繁的入廁、因怕麻煩別人、過高估計自己的體能均是引起跌倒的因素。

2干預護理措施

2.1健康宣教健康宣教是病人及家屬獲得較全面知識技巧的最佳途徑。了解病情、既往史等(發有高血壓、糖尿病要定期監測),有預見性的向病人及家屬講解使他們有預防跌倒的對意識并掌握熟練的干預技能。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會有頭痛、眩暈、耳鳴等,癲癇人發作前有全身的不適、頭痛、頭昏、情緒不穩、煩躁等癥狀,這時候立即叫病人平臥等措施可有效在減少跌倒的發生。

2.2改善環境保持病房地面的清潔干燥、照明和恒定的亮度,避免耀眼“強光”或“閃光”。對于容易跌倒的患者,在其床頭貼一面醒目標志,標志為黃色,標防跌倒的畫面,這樣醫院工作人員,甚至是部分患者家屬均知道這樣標識表明疾病使患者容易跌倒;在容易跌倒患者活動時,給予協助或警告,同時這個標志就起到“廣而告之”的目的。在走廊、樓梯、廁所處設置扶手,使病人在需要時可拉住欄桿防止跌倒。病床設置呼叫器并教會病人正確使用。

2.3康復訓練制定主動、被動訓練計劃,使病人積極參與鍛煉。早期康復對急性腦卒中的預后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早期的醫療方案制定了康復措施就可以減少肌肉萎縮、關節攣縮變形,從而減少造成一些不可逆轉的殘疾改變,降低跌倒的機率和致殘率。

2.4預防藥物影響對于使用可能增加醫院內跌倒危險藥物的病人,需要經常檢查是否有使用必要。在使用降壓藥、脫水藥時囑其緩慢改邊。如抗癲癇長期服用苯妥英鈉可出現腦萎縮,病人自覺頭昏、眼花、視物不清、走路不穩。這時候就要及時告知醫生調節劑量或更換藥物。如病人不按要求自己突然停藥后,可出現停藥后數天內焦慮、情緒不穩、精神錯亂、癲癇發作,此期間應嚴密觀察。同時對煩躁不安的患者應合理實行身體約束,但在用盡各種辦法的無效的情況下,才能使用身體約束,每個患者都有權力免除對自己身體不必要的約束,要告訴患者及家屬約束的理由及必要性,選擇合適種類和大小的約束器具,同時對身體約束的患者,需經常觀察勤記錄其精神狀態,呼吸、循環、皮膚、感覺等情況,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并發癥,出現并發癥立即停止身體約束。

2.5其他措施護理活動受限者活動時予以攙扶,上廁所或外出時有人陪伴。如癲癇病人外出時要有陪伴,防止突然跌倒或跌倒后及時發現。躁動的病人拉好床擋,進行保護性的約束。將病人常用的物品放在容易的地方,對腹瀉的病人可安排靠近廁所處的病房,囑病人有便意及時排出而不要等到便急了趕著上廁所,清晨起床時做到“3個半分鐘”,即起床前在床前躺半分鐘、起床后在床上坐半分鐘、下床后在床邊站半分鐘。

3安全護理

在患者入院后及時向病人和家屬進行安全教育,取得配合,對意識不清、躁動的病人及時加強監護,特別是夜間巡視及陪護,及時發現和排除危險因素,避免墜床、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而對于意識清楚的老年病人,也要適當增加夜間陪護力量,避免夜間出現摔傷等意外事件。做好病人家屬的飲食指導,強調飲食不當的危害性,杜絕因飲食不當造成的窒息事故。

4小結

住院病人跌倒是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既包括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跌倒的可能性隨著危險因素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我們在臨床的護理工作中預防老年病科神經系統疾病住院病人跌倒要從多方面、多渠道做起。真正愛護老人,關愛老人。

參考文獻

[1]陳偉鵬.臨床癥狀護理[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

[2]孫湖萍.神經內科老年病人護理管理的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23).

[3]邊文媛.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內科的實踐體會[J].臨床醫藥實踐,2012,(03).

[4]姜旭雯,陳影影.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08).

[5]高秋霞,李浩,張細鑾.神經內科患者焦慮、抑郁狀態分析和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16).

[6]顏國慧,吳琰婷.淺談神經內科老年病人護理安全管理的要點[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5(7):109-111.

呼吸系統疾病病例范文5

關鍵詞 病人自控鎮痛 硬膜外 并發癥 護理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選擇ASA-Ⅱ級,年齡20~72歲,擇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術的病人80例,其中男37例,女43例。手術種類:剖宮產術25例,輸尿管切開取石術12例,前列腺摘除術15例,子宮全切術12例,股骨干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16例。

方法:所有病人均選擇連續硬膜外腔阻滯麻醉。術畢將鎮痛泵排凈空氣,與硬膜外導管連接,并開始給藥,采用負荷劑量+持續劑量+PCA模式。PCA配方:嗎啡6mg+0.75%布比卡因20ml加入0.9%生理鹽水至100ml注入PCA泵藥袋內,負荷劑量5ml,單次追加劑量2ml/次,背景劑量2ml/分,鎖定時間為20分鐘,鎮痛維持時間為48小時左右。所有患者術前術后均常規留置導尿。

觀察項目:①鎮痛效果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定;即0分為無痛,<3分為優,3~5分為良,>5分為差,10分為最痛[1]。②觀察所有病人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③觀察所有病人出現的并發癥。每4小時觀察記錄1次,連續觀察48小時,然后分析總結。

預防及護理:①惡心嘔吐的預防及護理:術前嚴格禁食,術后做好飲食指導,術后6小時內禁飲食,6小時后可漸給少量飲水,后給予流質半流質飲食,逐漸過渡至普通飲食。②皮膚瘙癢的預防與護理:皮膚瘙癢是PCEA病人常見且較難處理的并發癥之一。地塞米松5~10mg加入鎮痛液中預防性用藥可降低皮膚瘙癢的發生率。③腹脹的預防與護理:術后加強腹部體征的監測,觀察腹脹及排氣情況,經常用聽診器聽診有無腸鳴音,了解患者飲水、進食情況,活動量大小、有無影響腸蠕動恢復的其他因素存在。④低血壓的預防與護理: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有條件者要用多功能監護儀連續監護。術后每0.5小時測量血壓1次,直至血壓平穩,方可改為每2小時監測1次,間隔時間隨病情好轉而延長。

結果

80例病人除2例因硬膜外導管脫出外,其余78例病人大多數術后鎮痛效果評分在5分以下,取得較滿意的鎮痛效果。經觀察發現有30例出現并發癥,以惡心嘔吐常見,其中惡心嘔吐24例,皮膚瘙癢14例,腹脹10例,低血壓1例,無呼吸抑制發生。因所有病人均常規留置導尿管,所以無法對尿潴留進行統計。

討論

PCEA具有鎮痛效果好,藥物劑量小,鎮痛時間長,血藥濃度維持恒定,減少術后并發癥,減輕臨床護理工作,用藥個體化和有的放矢等優點[2],不僅能減輕術后病人的疼痛,還有利于調整病人的心態,增強與疾病做斗爭的信心,提高病人生活質量[3]。

通過對本組病例的觀察研究,使我們總結出了初步經驗,針對施行PCEA可能發生的并發癥的潛在因素,術前做好心理護理和積極的手術準備,改進鎮痛藥液配方,術后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及早發現并發癥,給予有效的針對性護理,作好健康宣教,可大大降低各種并發癥造成的不良影響,促進病人早日康復,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羅愛倫.病人自控鎮痛-鎮痛治療新概念.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9:275.

呼吸系統疾病病例范文6

【關鍵詞】BiPAP無創呼吸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護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導致的進行性氣流受限并不能完全可逆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機械通氣是搶救呼吸衰竭患者重要手段之一[1]。無創正壓通氣(NIPPV)是一個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應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應用于COPD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可明顯降低氣管插管的使用率和患者的死亡率[2]。NIPPV技術操作簡單,快捷,無創傷性,可保留患者的語言及進食功能,并且減少醫療和住院時間,患者容易接受。本科2005年6月~2010年12月采用雙水平正壓呼吸機(BiPAP)治療COPD伴嚴重呼吸衰竭患者48例,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資料均為我院2005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患者,共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齡54~83歲,平均年齡(72.1±8.1)歲。均為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據病史、體征、X線、實驗室檢查,符合2002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3]。COPD病史為10~25a。因急性加重并發Ⅱ型呼吸衰竭,所有患者均滿足下列條件:①無明顯NIPPV治療禁忌證,無嚴重意識障礙,無大量氣道膿性分泌物,無持續性血流動力學改變,無活動性消化道出血,誤吸可能性小;②具備呼吸衰竭標準:呼吸頻率>24次/min,中至重度呼吸困難伴輔助呼吸機參與呼吸并出現胸腹矛盾運動,非吸氧條件下:氧分壓(PaO2)55 mmHg,pH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吸氧、抗感染、支氣管擴張劑、祛痰劑、糖皮質激素等。無創通氣治療應用美國偉康公司生產Synchrony型BiPAP呼吸機,選擇患者合適的口鼻面罩,頭套固定。工作模式:力支持通氣/壓力控制通氣(S/T),呼吸頻率設定在12~18次/min;壓力調整:吸氣壓力(IPAP):患者自8~10 cmH2O開始,根據檢測的潮氣量、血氧飽和度(SaO2)、PaCO2等情況在30~90 min逐漸調至16~20 cmH2O,使潮氣量盡量在4~5 mL/kg以上;呼氣壓(EPAP):壓力設在4~8 cmH2O。床邊專人管理,幫助清醒患者咳痰等,備纖維支氣管鏡和插管器材。機械通氣治療后至意識改善前持續通氣治療,至少不得小于24 h,期間注意吸痰。神志清醒、心肺功能好轉、PaO2>75 mmHg時逐漸停機。

2結果

本組42例患者治療后好轉,2例因家屬放棄治療自動出院,4例因病情危重搶救無效死亡。無創通氣過程中,共有2例患者出現面部壓傷,局部常規消毒后均很快自愈,3例患者并發腹脹,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3護理

3.1心理護理患者在接受BiPAP鼻(面)罩治療前均有恐懼、焦慮不安的心理,認為使用呼吸機之初更會妨礙呼吸,加重呼吸困難及瀕死感覺,害怕使用后產生依賴性,不能及時撤掉呼吸機,所以拒絕配合治療。此時護理人員應耐心向患者解釋治療的必要性及目的、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詳細介紹上機前的準備,上機時可能出現的不適,及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用過程中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呼吸,教會其隨機送氣和吸氣,慢慢調節自己與機器同步等,增加患者信心和安全感,讓患者樂意接受,必要時給患者演示或選擇其他患者的示范效應,這樣,往往更具有說服力。患者的依從性是影響療效的重要因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有利于提高療效[4]。本組8例患者拒絕佩帶面罩,經過耐心的解釋,勸慰后均能順利接受NIPPV治療。

3.2氣道準備保持呼吸道通暢是確保患者應用NIPPV有效的前提[5]。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氣道分泌物多,護士應指導患者咳嗽、咯痰。對于痰液粘稠者,配合叩背、霧化吸入、引流、祛痰藥物、負壓吸引等方法促進痰液排出。本組中16例氣道分泌物多,其中10例經配合叩背和霧化吸入等順利排出痰液,6例因排痰無力,給予負壓吸引吸出痰液。

3.3呼吸機的準備呼吸機管路及鼻(面)罩應嚴格清潔消毒,通常用2%戌二醛浸泡10~15 min,再用清水沖洗后晾干備用,頭帶可用肥皂清洗后晾干,使用過程中還應每日消毒呼吸機管道及鼻(面)罩、濕化瓶等。使用前正確連接管路,檢查呼吸機管路、鼻(面)罩有無破損,是否漏氣,呼吸機各部分性能是否正常,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和血氣分析結果選擇合適的模式和參數

3.4BiPAP呼吸機使用時的護理選擇合適的及鼻(面)罩:患者治療時可取半臥位、坐位,但均要使頭、頸、肩在同一平面上,頭略向后仰,保持氣道通暢。防止枕頭過高, 使呼吸道壓窄,影響氣流通過,降低療效[5]。鼻(面)罩應舒適、柔軟、密閉性好,最好選用硅膠面罩,增加組織相容性,減少面罩壓迫面部的威脅。調整固定帶,松緊適宜,以無明顯漏氣的最小張力為宜,注意固定帶過松則會漏氣,過緊會影響面部血液循環,使被壓皮膚缺血、壞死。本文2例患者出現局部壓迫感,通過調整固定帶,局部墊上1~2個棉球或襯棉墊以緩解壓力而使癥狀消失。最好選擇鼻罩,允許患者說話、飲食及排痰,如患者張口呼吸,可選用口鼻面罩。但在以下情況時應慎用口鼻面罩:氣道分泌物多,面罩通氣無助于分泌物消除;嚴重腹脹或有明顯嘔吐傾向,具有誤吸傾向,嚴重呼吸衰竭者[6]。

3.5病情監測患者在應用NIPPV治療時,護士應密切觀察其神志、心率、呼吸、血壓、SaO2及皮膚發紺變化。其中SaO2、神志變化時判斷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重要臨床征象。如果患者SaO2下降,意識狀態逐漸模糊,呼吸困難逐漸加重等,表示病情惡化,應及時停止NIPPV。此外,密切監測動脈血氣分析結果變化。血氣分析結果是判斷NIPPV療效的決定性指標[7]。護士應在治療前后分別采取血氣標本,對比指標有無改善,便于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及工作時間。對于病情危重者24h內除了進食和咳痰外,其余時間都需要行NIPPV,病情好轉后可間歇使用,逐漸減少NIPPV的使用時間,停用期間改用鼻導管給氧。另外,嚴密監測BiPAP呼吸機的工作情況,尤其是最初24h內,觀察鼻(面)罩有無漏氣,呼吸機有無報警,患者的自主呼吸頻率、節律是否與BiPAP同步等,遇到異常情況,及時查找原因并解除故障,保證BiPAP正常運行。

3.6并發癥的預防NIPPV的不良反應常見口咽干燥,面部皮膚壓傷,胃腸脹氣,誤吸等。在治療過程中,指導患者多飲水,每日不少于2000ml;固定鼻(面)罩時,三頭帶松緊要適宜(可容二指通過);用鼻呼吸或縮唇式呼吸,勿張口呼吸;在餐后2h,維持患者半臥位休息,以減少嘔吐及誤吸的危險[8]。

4討論

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呼吸科常見的危重癥,常表現為嚴重呼吸困難、缺氧。COPD呼吸衰竭的主要呼吸生理變化是形成內源性呼吸末正壓,呼吸肌疲勞等[9]。應用BiPAP機械通氣氧療,能迅速有效地糾正缺O2減少并發癥,是治療COPD合并呼衰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治療措施。BiPAP工作機制是能提供2種不同的輔助通氣壓力水平,即吸氣相壓力(IPAP)和呼氣相壓力(EPAP),通過設定的IPAP輔助自主呼吸,可以克服氣道阻力,提高肺泡氧濃度及通氣量,減低自主呼吸作功和氧耗量,并對患者疲乏的呼吸肌起緩解和修復的作用[5]。呼氣時EPAP水平能有效地擴張小氣道,防止小氣道陷閉,縮短吸氣時間,使呼氣更加充分,有利于CO2從呼吸道排出。本結果顯示,BiPAP治療后血氧分壓明顯升高,病情迅速改善,說明無創通氣對糾正低氧血癥療效明顯;在常規治療無效的情況下較早應用無創通氣可避免病情的進一步加重,應用越早療效越好[10]。無創通氣的治療作用尚有爭議,本組資料顯示,BiPAP治療后,隨著潮氣量的增加、呼吸頻率的減少,在通氣后3 h PaCO2明顯降低,說明該通氣方法對于高碳酸血癥型呼吸衰竭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認為原因在于采用雙水平持續正壓通氣可提供患者吸氣壓力,克服氣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氣,降低動脈血PaCO2和提高PaO2。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定水平的外源性呼氣末正壓(PEEP),以保持呼氣末氣道開放,消除因肺內氣體陷閉而產生的內源性PEEP,改善肺順應性,降低患者吸氣負荷。

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BiPAP呼吸機的使用方法,正確操作,密切觀察和監測各項指標,預防各種護理并發癥的同時,還要耐心細致反復指導患者,使患者能有效配合治療,減少其不適,切實提高BiPAP呼吸機輔助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能夠有效避免插管、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8]。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其經濟負擔。護理上治療前必須給患者做好心理護理和氣道準備;治療中需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血氣分析和呼吸機工作情況,治療后要教會患者行呼吸操鍛煉,指導患者繼續接受氧療。

參考文獻

[1] 王竹華, 尤瓊. 雙水平氣道正壓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護理[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護理版),2008,4(3):47-48.

[2] 王茂蓮, 蔣玉蘭, 劉梅. 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38例療效觀察及護理[J]. 醫學信息,2010,23(9):3134-3135.

[3]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 中華內科雜志,2002,41(9):640.

[4] 衛建寧, 馮秀蘭, 李玉瓊, 等. COPD患者使用BiPAP呼吸機的依從性調查與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6B):61~63.

[5] 梅春源, 武淑萍, 吳柳, 等. 老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應用無創性正壓通氣的監測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4):271.

[6] 張華, 劉穎. 無創機械通氣低通氣量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臨床肺科雜志,2006,11(4):556.

[7] 蘇成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機械通氣的護理[J]. 臨床合理用藥,2010,3(18):142-142.

[8] 李杰紅, 周志祥. 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8,12(5):58~5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噜噜噜 | 伊人久久综合成人网小说 | 日韩亚洲欧美视频 | 亚洲四色 | 国产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国产123区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 久久99精品久久 | 日韩欧美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 | 日韩欧美专区 |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99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 | 91av一区| 欧美xxx在线观看 |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 二区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 | 9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色伊人久久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导航 | 91久久精品国产性色也91久久 | 国产高清美女一级a毛片久久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综合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 可以免费看的毛片 |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国产v片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