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網絡傳播概論新編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網絡傳播概論新編范文1
一、時尚文化的內涵及基本要素
㈠ 時尚文化的內涵
1. 時尚文化
時尚文化是大眾文化的重要元素。“大眾文化是現代都市和大眾消費社會流行的一種特殊的文化類型。它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大眾的社會文化生活及消費需求,而時尚意味著消費潮流……當追逐時尚、追求時髦不僅成為諸多大眾的消費需要,甚至成為他們的生活樂趣乃至精神寄托時,大眾文化很自然地產生了一種與之相適應的傳播機制――時尚文化?!睍r尚文化是大眾文化最重要的性質和表現形態。根據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時尚是指在社會生活中或大眾內部產生的一種非常規的行為模式的流行現象。它具體表現為在某一特定時期內,相當數量的人對特定的觀念、行為、語言、生活方式等產生了共同的崇尚與追求,并使之在短時間內成為整個社會到處可見的現象。時尚文化就是帶有時尚色彩的文化,包括人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所以說目前青少年群體中流行的嘻哈文化、偶像崇拜文化、酷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廣告文化等應都屬于青少年時尚文化的范疇。
在社會學理論中文化具有社會化的功能,即文化能塑造社會人,并且不同文化可以塑造不同的人。青少年是學生群體中的主力軍,總體上看,青少年是作為社會的未成熟者出現的。不同的社會環境中,他們的社會位置并不相同,從而導致社會地位差異,進而使他們的行為也有所別。所以,時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群體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㈡ 時尚文化的三個基本要素
時尚文化的三個基本要素即是消費、青少年和大眾傳媒。消費是商業動機的力量,事實上,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形態,與以往的文化相比,大眾時尚文化具有強烈的商品化和消費化的特征。時尚文化的追隨者是時尚與流行的主體,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對時尚有著極度的敏感。發生在前后兩種時尚相互的競爭,加上傳媒的雙向推動,二者共同促成了時尚的快速消亡與更新。而這種消亡與更新成為時尚發展的最重要的推動力之一;大眾傳媒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的同時,時尚對傳媒有著一種深刻的依賴性,同時大眾傳媒又是促進消費的催化劑,而青少年是時尚最敏銳的察覺者,所以三者間互相關聯,時尚文化的持續升溫與消費、青少年以及大眾傳媒這三個要素緊密相關。
二、時尚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
㈠ 時尚文化對青少年的積極影響
1.豐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促成其心理的成熟化。積極健康的時尚文化可為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契機。以體育文化為例90年展起來的玩呼啦圈、旱冰等,以及現今的健康街舞、跆拳道等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青少年在體育鍛煉的同時緩解了課業的壓力,改變了枯燥的學習生活狀態。
2. 加速了青少年社會化進程。社會學中文化有塑造人的功能,以及能促進人的社會化。青少年在接觸時尚文化的同時也觸摸到了時展的脈搏,這樣使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更易適應社會的發展,加速了他們社會化的進程。反之,個體的能動性是個體社會化的特征之一。作為一個社會角色,青少年不僅是被動的接受時尚文化,還主動的創造著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
3.擴展了青少年的知識面。文化具有整合功能,主要表現為文化把社會各部分連接在一起,聯系在一起。所以,時尚文化也連接了社會中各個相關部分,尤其當時尚文化與信息網絡相結合,世界的信息觸手可得,這樣便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并且異質文化的交流增進了人們之間的理解和交流。如此,青少年可以公正包容的看待不同文化,創造了寬松和諧的生存空間,滿足青少年多樣化的心理需求、信息需求和娛樂需求。
㈡ 時尚文化對青少年產生的消極影響
1.時尚文化易導致錯誤的人生價值觀
時尚是一種個性的張揚與自我的擴張,制造或追逐時尚是為了求新求異,張揚自己與眾不同的個性,顯示自己獨特的生活品位。時尚文化的這個特征正迎合了青少年階段的心理需求,易導致他們以自我為中心。青少年伙伴群體中的從眾心理會迫使個體在認識和行動上與眾人趨于一致,心甘情愿地追逐時尚。于是,易造成他們自我判斷價值標準的混亂不清。在這種情況下,有些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開始膨脹,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根本道德原則的社會本位價值觀開始滑向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本位價值觀,逐漸在人生價值目標上迷失了自我。
2.時尚文化易培養消費為主的觀念
作為時尚文化其一基本要素的消費,也會時尚文化流傳的載體。因此,時尚文化強烈的商業和消費性質使得某種商品暗示著人的身份、地位乃至品位等,將人們的消費觀念導向一種品牌消費或符號消費。時尚文化作為消費文化,其文化產品本質是商品。為了促進消費,時尚文化利用華麗耀眼的包裝吸引眼球,推崇消費至上的理念和享樂主義的價值觀。在此影響下,青少年認為名牌是最大的時尚,通過名牌可以獲得認可和推崇,他們把這種消費看作較高生活質量的標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于是,青少年不穩定、不成熟的心理特征使得青少年無論是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上都極容易受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的侵蝕。
3.時尚文化易阻礙健全人格的發展
社會學從社會結構的角度認為社會化的本質就是角色學習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個人逐漸了解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領梧并遵守社會對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從而達到維持和發展社會結構的功能。青少年階段是人類社會化的重要階段,是個性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階段。例如,時尚文化中的娛樂性在大眾媒體的承載下表現為對時裝、休閑、娛樂的青睞。為了追逐時尚,一些青少年就會極力按照社會上的流行模式,盲目模仿,易忽視內在素質的修養。另外,在時尚文化的對比下,青少年容易產生“偶像效應”而貶低自己的價值形成自卑的心理,對社會化過程中自己的角色定位迷亂了。健全的人格要求積極進取的精神,但時尚文化產品往往擺脫不了商業化的包裝和物質主義、消費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氣息。如果青少年長期耳濡目染地接觸時尚文化的消極面,加之缺乏正確的引導和自我辨別,終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三、時尚文化下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青少年正處在人發展的特殊轉型階段,美籍裔心理學家K.勒溫將青少年稱為“邊緣人”(Marginal man),指出其特點是缺乏安全感、容易神經過敏和處于緊張狀態,他們常??孔约旱奈幕瘉韺钩赡甑闹髁魑幕?以取得某種安定感。從教育社會學的角度來看,青少年學生扮演的并非只是單方面的角色,作為社會的一個群體我們要必要從以上三個方面來分析怎樣科學有效的“干預”青少年的發展。
㈠ 家庭教育
1.童年是德育教育的啟蒙時代。家庭是人類降臨后社會后遇到的第一個初級社會群體,并在人類社會化的進程中扮演著首要的角色。美國社會學家庫利概括家庭是“培育人性的最初場所”,個人的人格特征,愛和幫助等利他性道德規范及情感體驗都來自家庭的培育。所以,孩童時代正確的價值觀教育是人類社會化良性進程中具有決定性的工程,家長首當其沖負有重任。中華民族有著優良的道德傳統,如勤儉節約、樸素、勤勞等,這些似“落后”的傳統同樣是現代人需要秉承的。家長用正確的愛引導孩子如何辨別高尚和低俗,養成高尚的情操,高尚的道德是青少年分辨時尚文化的度量衡,使他們可以分辨時尚文化中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的傾向。當然,這對家長自身的素質也提出了要求,并且利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孩子。
2.平等對話是溝通的基礎。在平等對話中引導青少年應對時尚文化中消極因素。家庭教育可能呈現的單項、不平等的教育方式,容易形成青少年叛逆、不合作的性格。而時尚文化正迎合了青少年叛逆的心理。作為社會成員,青少年需要和家長進行平等的對話,在其追逐時尚文化時,基于他們特殊的心理狀況家長給予正確的指引,甚至可以將一些問題解決在其萌芽狀態。同樣平等對話的前提是家長應當了解青少年發展的心理特征,以及時尚文化的負面影響,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家長可以通過家長培訓班、相關書籍和教育專家講座了解與孩子們溝通方式。
3.優質的家庭文化環境是保障。就如上文所提到過,在社會學理論中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同樣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優質的家庭文化環境尤其能促進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家庭文化當堅持主流文化的正確導向,在此基礎上營造健康、溫馨、快樂的文化氛圍。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應該成為家庭文化的主色調,因此,對于在這樣的家庭文化氛圍中成長的孩子,時尚文化中的錯誤的價值觀念是不難被他們察覺的。
㈡ 學校教育
1.德智并育,更新教育觀念。學校的德育教育和智力教育同等重要,要避免發展出現失衡。因為,青少年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只有在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社會角色的基礎上,才能突破自己認識的局限,實現全面發展。學校是孩子們經過家庭教育的初鑿后接受規范化、制度化的教育場所,應當理性的審視時尚文化,走近學生、貼近學生、了解學生,為學生提供所需所求,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積極參與青少年文化時尚活動。學校是社會的縮影,從社會學的視角看,學生是以角色身份將占據社會結構中的地位的群體,學校所以當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避免他們的思維局限在自我的世界。
2.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展多元文化融合。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能極大的幫助青少年健康快樂的成長。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激勵功能,根據青少年文化需求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更新青少年文化表現手法,滿足青少年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意圖建設一個內容豐富多彩、健康向上,形式新穎時尚、活潑生動,為廣大青少年所喜愛的文化陣地。另外,利用網絡載體促進多遠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在和合作與創新中提升能力,使得校園成為探索和孕育未來社會生存與發展智慧的場所。
3.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進行正確價值觀教育。青少年在追逐時尚文化的過程,有時是由于心理問題的出現才致使后來消極的影響。生活、學習中,青少年學生們渴望被理解,渴望交流和傾訴。老師應當在家長的配合下指導青少年正確的處理生活學習中的矛盾。建立心理咨詢室和心理熱線,在注重青少年隱私的前提下,幫助他們走出心理誤區,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以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引導青少年群體。學校也應當配備專職的心理老師,同步陪伴學生的健康成長,引導青少年自覺抵制不良思想和落后文化的侵蝕。
㈢ 社會教育
1. 政府監控,規范時尚文化的發展。社會當鼓勵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先進影視文化作品的創作,政府在資金和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其次,從立法上完善傳媒法律法規,如廣告法、影視審查法、分級播放制等,對違規的傳媒制作、發行和傳播者加大懲罰力度,嚴厲打擊各種不良時尚文化對青少年的腐蝕。綜合治理社會環境,嚴格市場準入制度,嚴把質量關。營造良好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氛圍,為青少年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條件。政府加大物資投入,建設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為青少年深入社會,接受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優秀傳統教育提供素材。
2. 加強傳媒的監督和自律。大眾傳媒不僅是時尚文化的三要素之一,同時也在青少年社會教化的執行者之一。大眾傳媒在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教授技能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有專家研究表明,暴力節目和人的侵犯行為之間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因此大眾傳媒是把雙刃劍,媒體要不僅加強自律還有體現人文關懷,努力實現影視作品教育價值、娛樂價值和審美價值的完美結合。增強先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主流文化為指引,發展優秀的文化傳統。所以,大眾傳播媒介應正確引導社會時尚,肯定積極的時尚文化,對消極頹廢等社會時尚的典型形式應進行堅決的批判。運用高科技的手段來預防網絡傳播中的不良信息,并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打造健康的媒介平臺。
㈣ 結語
在社會變革和文化變遷中,青少年中的流行時尚文化對青少年乃至社會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讓青少年回歸傳統是不現實的;同樣,讓他們全身投入時尚也是不負責任的。面對新形勢下的新情況、新特點以及存在的新問題,如何正視時尚文化的滲透,將青少年對時尚文化的認同引向合乎理性的方向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俊萍.論時尚文化和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D].河南大學,2004.
[2]閆超棟.解讀時尚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J] .中國電力教育,2010,(18):166-167.
[3]馬和民.新編教育社會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張詠梅,宋超英.社會學概論[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
[5]Lewen,K.ResolDing Social Conflicts [M].New York :Harper,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