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新能源發展及趨勢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新能源發展及趨勢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新能源發展及趨勢

新能源發展及趨勢范文1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純電動 燃氣 混合動力 空氣動力 研究現狀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F426.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9-0366-01

1、引言

據2016《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原油和成品油貿易增長了300萬桶/日,成為了1993年以來的最大增幅。其中機動車對燃油日益增長的需求,是導致能源危機的重要原因,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1]。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能源,如氫氣,電池,壓縮空氣等作為動力來源,具有新的結構,新的技術,綜合常規汽車動力和驅動方面優勢的新型汽車。當前新能源汽車主要有純電動汽車、燃氣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空氣動力汽車。

2、新能源汽關鍵技術研究現狀

2.1 純電動汽車

純電動汽車,是指僅依靠蓄電池電能驅動電動機,最終驅動汽車運行的新型汽車。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包括車身技術、底盤技術、電池技術、電機技術和控制技術。其中電池技術是當前制約純電動氣車發展的重要因素。市場上主流的電池有鉛酸電池、鋰電池和鎳氫電池。鉛酸電池1956年商品化,是一種電極主要由鉛及其氧化物制成,電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電池[2、3]。鉛酸電池自放電率低,壽命長,安全性好,可靠性高,但含重金屬,易造成環境污染,同時能量密度低,笨重限制其進一步發展。1990推出的鎳氫電池,是由氫離子和金屬鎳合成,它是早期的鎳鎘電池的替代產品,相對于其鉛酸電池環保性能較好,充電時間短,但是電壓較低[4]。鋰電池商品化時間最晚,相對于其他兩類,具有明顯優勢,環保性、能量密度、充電時間、壽命都有大大提升[5]。

2.2 燃氣汽車

燃氣汽車是最早被開發并使用的新型汽車,靠較清潔的燃氣代替以往的燃料來驅動汽車運行的新型汽車。

燃氣汽車主要分為液化石油氣汽車和天然氣汽車兩種。對于普通的燃料汽車而言,二者均提高了發動機的壽命,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但天然氣汽車的續航能力較差,甚至不如一些普通的燃料汽車,發展燃氣汽車的發動機技術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燃氣汽車發動機工作過程中由于進氣過程減少空氣充氣量,進而使發動機動力性能下降是目前燃氣汽車需要解決的難點之一。盡管缸內液化石油氣直接噴射技術、壓縮天然氣缸內直噴技術等技術可以提高充氣效率,但對發動機的結構、控制方式和尾氣排放方式有更高的要求,使實現難度有所增加[6、7]。如何更加有效的增加燃氣發動機的動力性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

2.3 混合動力汽車

所謂混合動力汽車就是將電動機與輔助動力單元組合在一輛汽車上做驅動力,輔助動力單元實際上是一臺小型燃料發電機活動里發電機組。混合動力汽車是結合了普通燃料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一種過渡性汽車,它繼承了純電動汽車的高效率和低排放的優點,又具有石油燃料的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長處,顯著改善了傳統內燃機汽車的排放和燃油經濟性,增加了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8]。

混合動力汽車在動力輸出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控制策略,完成兩種能量供應的切換,實現不同能量源特性互補,從而改善和提高汽車系統的性能。因此控制策略成為混合動力汽車最為關鍵性的技術。混合動力汽車分為串聯式,并聯式和混聯式三大類。目前,串聯式有恒溫式控制模式,功率跟蹤式控制模式;并聯式有以車速為主要參數的控制策略,以功率為主要參數的控制策略等[9];混聯式有發動機最優工作曲線模式,瞬時優化模式等。

2.4 氣動汽車

氣動汽車是由高壓空氣驅動氣動馬達行駛的汽車。與普通汽車相比,以空氣作為動力的氣動汽車有著十分顯著的優點。氣動汽車能量傳遞快捷,能源清潔且來源廣泛,汽車造價較低,維修費用較低,是未來替代其他汽車的不二之選。正是因此,各國都紛紛開始了對氣動汽車這一領域的研究。

壓縮空氣動力發動機工作時,儲氣瓶中的高壓壓縮空氣經減壓后,通過熱交換器吸熱,再進入作用缸推動負載運動,通過調節進入作用缸的氣體壓力和流量以調整發動機的動力特性[10]。氣動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和性能取決于進氣量、進氣壓力和溫度,合適的配氣機構和進氣量的控制是技術難點。發動機工作過程中回收高壓轉低壓能量損失部分和提高壓縮空氣所攜帶的壓力轉換為發動機的機械能的效率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

3.新能源汽車綜合能力對比分析

經過各國長時間的研究,新能源汽車有了很大的發展,四種新能源汽車除氣動汽車以外逐漸在市場上占有一定的份額,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技術相對成熟,最為普及。但混合動力汽車結構復雜技術成本相對其他汽車較高,氣動汽車技術還需完善仍處于研發階段。純電動汽車和氣動汽車尾氣排放零污染,燃氣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有一定的尾氣排放污染但他們的續航能力要強于前兩種。

4.結論

迄今為止,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處于試運行階段,各種汽車類型仍存在發展的瓶頸問題。純電動汽車所用的電池綜合能力較差,氣動汽車能量轉化率和能量利用率低等問題有待解決,燃氣汽車發動機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混合動力汽車兩種能源相互交替的控制策略還需進一步完善。隨著研究的進展,燃氣汽車與混合動力汽車將占據大部分市場,氣動汽車與純電動汽車也逐漸的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中占有一定的的比例。

隨著各相關技術的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會突破發動機,電池,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問題,向著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層研討會上提出的“輕量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方向發展,未來的新能源汽車必將占據汽車市場。

參考文獻

[1] 劉鵬,孟憲臣.淺談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發展趨勢[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6):79-79.

[2] 張彥琴.鉛酸蓄電池技術的發展[J].汽車電器,2004(10):1-3.

[3] 彭金春,陳全世,韓曾晉.電動汽車鉛酸電池充放電過程建模[J].汽車技術,1997(06):5-8.

[4] 唐有根.鎳氫電池[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5] 于仲安,簡俊鵬,何方.純電動汽車鋰電池組均衡系統研究與設計[J].電力電子技術,2014,48(03):64-67.

[6] 李西秦,劉冰.國內外燃氣汽車發動機研究動向[J].車用發動機,2008(S1):8-11.

[7] 邵千鈞.電控LPG發動機及其缸內直接噴射技術的研究[D].浙江大學, 2003.

[8] 李衛民.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系統與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 2008.

新能源發展及趨勢范文2

關鍵詞:低碳經濟 新能源 經濟支撐

全球氣候變暖與資源匱乏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世界各國舉行了多次的能源環境會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金融危機之后,全球都在大力發展低碳經濟,面對歐盟已經成為低碳經濟領頭羊的事實,美國開始積極投身于低碳經濟的建設。2009年,奧巴馬積極參加了哥本哈根會議,并在國內宣布全面廢除布什政府消極的氣候政策,同時,通過頒布《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使清潔能源發展項目成為經濟刺激計劃中的重要一部分。因此,研究美國新能源的發展及其經濟激勵措施不但有利于掌握美國在新能源方面的最新進展,更有利于中美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的全面合作。

美國新能源的總體發展趨勢

在歷屆政府的鼓勵和扶持下,美國新能源發展迅速。現階段其核心部分是核能,而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的開發也在齊頭并進。此外,作為對新能源開發的補充,美國還在大力發展各種節能技術。

橫向統計,美國能源結構為煤、石油、天然氣、核能及可再生能源。根據2011年最新統計,2010年美國能源消耗總量為98.003Quadrillion Btu,其中化石能源消耗量為81.425Quadrillion Btu,核電能消耗量為8.441Quadrillion Btu,可再生能源消耗量為8.049Quadrillion Btu。如圖1所示,2010年,核能占總能源消耗量的9%,可再生能源占總能源消耗量的8%。因此,2010年的新能源占總能源消耗量的17%。比例看似不大,美國仍以石化能源消費為主;但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新能源發展十分可觀,居于前列。

縱向統計,美國核能與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呈逐年上升趨勢。以可再生能源為例,可再生能源的總產量由2001年的5.164Quadrillion Btu,上升到2005年的6.229Quadrillion Btu,2010年還在上升勢頭,為8.064Quadrillion Btu。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也是如此(如圖2所示),由2001年的5.163Quadrillion Btu,上升到2005年的6.242Quadrillion Btu,再到2010年的8.049Quadrillion Btu。可以說,無論從產出還是消耗角度,美國的可再生能源一直呈上升趨勢。

美國新能源的種類及其發展情況

(一)核能

美國核能的發展始于20世紀50年代,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達到高峰,核反應堆急劇擴充。10年間,由1960年的3座核反應堆急速增長至1979年的69個反應堆。但是由于1979年3月發生的三哩島核電站事故,放緩了核電發展的速度。反應堆數量平穩增長,到1998年發展到104個,此后一直保持此數量,至今未變。2010年,美國總發電量為4.12萬億千瓦時,其中核能發電0.807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19.59%。

(二)風能

在美國,風能是處于成長期的產業。目前,美國風能的裝機容量為43460MW,占美國總供電量的3%。發展最快的州是德克薩斯州,緊隨其后的是愛荷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2008年末美國的風能發電居世界第一。美國能源局預測2030年美國風能發電將占全美總發電量的20%。

(三)水電能

美國目前是世界水電能利用第四大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中國、加拿大和巴西。一直以來,水電能在美國可再生能源中占比最大。2010年水電能占可再生能源消耗量的31%。但實際上美國水電能利用的高峰時期是1997年,其年消耗量為3.640Quadrillion Btu。此后一直保持緩慢下降趨勢,直至2010年,其年消費量下降為2.509Quadrillion Btu。

(四)太陽能

盡管美國光伏企業部分倒閉,但是美國還在大力發展太陽能產業。目前,美國正在向北非學習,期望在西部沙漠地區大力發展太陽能。從2009年到2010年,全美太陽能電池板安裝量增長了102%,是5年以來的最大增幅。此外,從2008年起光伏組件價格急劇下降,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已經下降了2/3。

(五)生物能、地熱能、潮汐能等

美國的生物能、地熱能及潮汐能發展迅速。以生物能為例,美國一直在大力推廣混合式動力車。目前混合動力車中使用的是乙醇占10%的動力燃料,同時高于此比例的動力燃料正在研發中,不久將會投入使用。此外在地熱能方面,美國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美國任意地區的地下溫度均保持在45至75華氏度之間。據美國地熱能源協會2010年的數據,地熱發電已使美國總裝機能力達到3.15吉瓦,使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地熱發電生產國。潮汐能方面,美國利用率不高,2011年初美國第一個潮汐電站建設項目已提交申請,標志著美國潮汐能利用方面的一大進步。

美國新能源發展的經濟支撐

(一)財政預算

美國對于能源的預算逐年上升,尤其可再生能源的財政預算也呈逐年遞增趨勢。能源預算從2004年的12.43億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3.555億美元。其中,在最新公布的2012年的能源預算中,總的能源預算為32.26億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項目11.648億美元,提高能源利用率項目投入為18.053億美元,合作項目為2.562億美元。并且太陽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水能和廢棄物分別占可再生能源預算的39.2%、29.2%、10.9%、8.7%、8.6%、3.3%。

(二)研發投入

由于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美國政府開始加大對新能源研發的投資力度。如表1所示,從2001年到2010年,美國政府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投入分別為64.2和88.5億美元,占總能源研發投入的16.8%和23.2%。兩者統稱新能源,加總占總能源研發投入的40%,比例相當可觀,足見美國對新能源研發的投入力度。如果從1978年計算,到2010年的33年里,美國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研發占整個能源研發總量的53.1%;從1948年計算,這一比例為61%。總體上看,美國新能源的研發投入在整個能源研發投入中一直占很大比重。

(三)稅收補貼

美國的新能源一直受到稅收補貼的支持。多年來,美國形成了自己一套獨到的稅收激勵方式,包括投資稅抵免、生產稅和生產所得稅抵免以及消費稅抵免三種方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能源稅收法案》(P.L.95-618)。當時規定,將對家用住宅太陽能及家用和商業風能予以補貼,直至1985年12月31日此規定失效。之后1992年的《能源政策法案》提出了給予太陽能和地熱能設備10%商業補貼的說法。同時法案還規定了給予風力和閉合回路生物質能發電1.5美分/千瓦時的生產稅補貼。此后公法(P.L.106-170)又將此范圍推廣至了畜禽糞。《就業創造及工人援助法案》將規定延續至2003年。后來,《就業法案》又將填埋廢物氣體、垃圾燃料及水電列入稅收補貼范圍。隨著科技的進步,酒精燃料被列入了生產所得稅方式的稅收補貼范圍。同時,隨著乙醇汽油的出現,也就產生了消費稅。當時為了鼓勵酒精汽油的使用,政府免除4美分/加侖的消費稅,此后稅率一直在4-6美分/加侖浮動,現在這一數字是0.53美分/加侖。投資抵免稅在2009年的《復興與再投資法案》中體現明顯。允許納稅對新建裝置可在可再生生產電力稅抵免、投資稅抵免和聯邦基金中任選其一,對可再生能源設備的制造、研發設備的安裝、重置和產能擴大項目,給予按照設備費用30%的資稅抵免(廖奎、賈政翔,2011)。

參考文獻:

1.Fred Sissine.Renewable Energy R&D Funding History:A Comparison with Funding for Nuclear Energy,Fossil Energy,and Energy Efficiency R&D.CRS Report for Congress,2011(1).

2.杰弗里?法蘭克爾,彼得?奧薩格著,徐衛宇等譯.美國90年代的經濟政策[M].中信出版社,2004

3.黃浩,張沛.美國新能源發展狀況[J].電網技術,2011(7)

4.高靜.美國新能源政策分析及我國的應對策略[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9(6)

作者簡介:

新能源發展及趨勢范文3

關鍵詞:道路載運工具;內燃機汽車;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

載運工具是使運輸對象空間場所移動成為可能的主要技術手段,是實現物體運輸的工具和載體,包括車輛,船舶,集裝箱等。現如今道路載運工具作為人類運輸工具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運輸特性,種類也很多,從運用能源上分為內燃機汽車,燃氣輪機汽車,還有現在提倡的新能源汽車等。本篇論文就此分類逐一分析并總結出現代道路載運工具的發展方向及趨勢。

1 內燃機汽車

隨著汽車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已經電子技術在汽車制造行業的廣泛應用,汽車內燃機的水平得到了飛速進步,隨著我國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制造大國,我國也成為了世界汽車內燃機制造大國。內燃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機床、石油、鋼鐵、化工等很多行業的快速發展,提高內燃機行業競爭力,進而提高我國的世界經濟競爭力。內燃機比其他動力系統有著很多優點,主要表現在其具有很高的熱效率,而且內燃機的應用較其他動力機械的廣泛程度特別高。目前,內燃機是所有可移動的動力裝置的核心,而且當前沒有任何一種動力可以替代。內燃機已經發展成一套較為成熟的設計、研發和生產體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人們去提升,以適應飛速發展的全方位需求,在未來的 10 年,傳統內燃機動力和混合動力仍然是重點發展領域。內燃機的應用領域廣泛,涉及汽車、船舶、工程機械、農機等領域,而且這種應用是不可替代的。

雖然電動車的發展比較迅速,但是人們對內燃機的效率提高問題更為急切。有數據顯示,2009 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為 47%,而近兩年,已經達到近 52%。這其中,近70%的消耗為內燃機的石油消耗。在內燃機剛剛出現的時候,熱效率大約為 12%,2010 年的時候,內燃機的熱效率已經達到46%。為了爭取更多的新能源動力開發時間,要求我們要努力降低油耗,提高內燃機的熱效率。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大力發展柴油車,增強動力,降低油耗,符合低碳需求。但是,柴油機中的燃油系統、嘴、泵等主要零部件的價格較高,因此,柴油機的制造成本和維修成本較高,而且其油品要求高,供應困難,現在能夠供應滿足柴油機需求的柴油的城市比較少,因此還需要我們努力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

綜上所述,汽車內燃機技術雖然目前有較好的水平,但是仍然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我們一定要下大力度研發新技術和新產品,提高我國汽車內燃機技術水平,保證汽車內燃機質量,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步發展。

2 新能源汽車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機動車的保有量逐年不斷增加,石油資源的日益減少,汽車尾氣對空氣的污染加劇。各國都在竭盡全力降低汽車的燃料消耗和致力于代用清潔燃料和新能源的開發研究工作,以減輕對石油資源的過分依賴和汽車尾氣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應對能源短缺、環境污染和氣候變暖問題在交通領域采取的共同措施。近年來各大汽車生產商都加大了新能源的研發力度,以提高自身產業的競爭力;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得以迎戰能源和環境的巨大壓力,進而促進新能源的發展,為低碳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發展新能源汽車對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發展新能源汽車能夠縮短我國汽車工業與發達國家汽車工業的差距,可使我國實現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轉變。雖然當前世界各發達國家都在研發新能源汽技術,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總體而言,我國基本上與它們位于同一起跑線上,差距不是很大。2)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控制污染和噪音的需要。燃油汽車的尾氣排放給環境帶來了破壞,世界各國都認識到了這一點,紛紛制定了相關嚴格的汽車排放標準,用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因此探尋無污染或低污染的“綠色汽車”成為各國的基本國情,也是各國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乃至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要。3)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民經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我國的石油資源儲藏是有限的,總會有一天會出現枯竭,要大量從國外進口石油,等到世界石油資源出現匱乏時,各國對石油資源的競爭必將更激勵,石油在國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所以減少使用石油資源,發展新能源汽車將會促進我國新能源結構的調整,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4)新能源汽車可繼續開辟我國的汽車市場。我國的汽車工業剛剛發展起來,汽車普及率低,因而在汽車動力系統發展戰略選擇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在新能源汽車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具有比較優勢,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的阻力相對會小一點。

在未來的幾年里,汽油和柴油仍然是汽車的重要能量的來源,但傳統汽油機的市場份額將在此后明顯下降,而柴油車仍將在重型車輛領域繼續保持很高的市場份額,新能源汽車的近期解決方案是傳統內燃機技術和替代燃料汽車;中期解決方案是混合動力汽車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排放;遠期解決方案是純電動汽車和燃

料汽車,特別是資源極為豐富且完全沒有污染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將重新定義汽車產業格局。雖然新能源汽車有替代燃料的燃料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多元化技術發展,但是由于現在的技術發展水平,因此尋找多元化的替代燃料(如天然氣、乙醇),開發更接近市場的混合動力技術,成為目前開發可替代石油資源的最切實際可行的一步,而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由于技術仍難取得革命性的突破,難以成為汽車行業近期的發展目標。縱觀全局,對于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應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創新核心技術,加快建設關鍵零部件基地,加大對消費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激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新能源汽車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健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制度和政策體系。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一個嶄新的趨勢,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它將逐步替代傳統汽車成為汽車行業的一個主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一次新的汽車變革,是對汽車工業長足發展的巨大驅動力,它將為節能環保立下汗馬功勞,新能源汽車是作為節能減排和新興戰略型產業的重要內容。

3 結論

目前道路載運工具中內燃機汽車還是道路運輸的主流組成部分,但是具有一系列的弊端和對環境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由于這些原因,新能源汽車便成為了現在的發展趨勢,雖然還有很多關鍵性問題亟待解決,但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在研究人員的努力下總會逐一攻破。

參考文獻

[1]崔勝民,韓家軍.新能源汽車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新能源發展及趨勢范文4

保定經過多年的探索,抓住當下世界范圍內調整經濟增長方式和我國轉變增長方式的時機,有計劃有步驟的發展新能源產業。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以新能源產業為主打造新的工業化體系和增長方式。保定新能源基地的建設產業集群優勢已經顯現。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環境下,推動經濟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關于城市整體和諧發展、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聯動問題。保定把發展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嘗試新能源產業及其園區建設,探索出一條符合保定實際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道路。保定模式的探索在于經濟的發展必須與時代一致;經濟增長方式的選擇和變革必須是反映實際的。保定經過多年的探索,自身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今后城市和地區提供了發展思路。

關鍵字:新能源產業 經濟發展 保定模式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能源日漸短缺,發展新能源經濟、走低碳化道路得到了人們的廣泛共識。而產業建設作為區域創新系統的重要組織形式,勢必受到新能源經濟的重要影響。

一、保定新能源建設的現狀

2006年,保定提出了建設“中國電谷”的發展目標,打造以光伏、風力發電、節能設備等為重點的新能源與能源設備制造業集群。2008年,被國家發改委授予“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在社會發展方面,保定全面推進“太陽能之城”建設。2007年,市政府出臺了《保定市關于建設“太陽能之城”的實施意見》。通過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居住社區改造等7個方面應用太陽能產品,每年可節電1900萬度,有效地減少了碳排放。2008和2009年,保定市被國家科技部分別命名為“國家太陽能綜合應用科技示范城市”和“十城萬盞”試點城市。而現階段,保定又制定低碳城市和產業的發展道路,這是在現有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對新能源產業的再一次深入和發掘。

二、保定市新能源產業建設的可行性評估

1、保定市新能源產業建設的優勢評估

第一,經濟發展政策和相關資金的保駕護航

政策和資金主要來自國際上對于清潔生產的倡導而形成的相關法案和保定市政府對于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植和大量資金投入。保定市以“中國電谷”為首的新能源產業建設符合和這兩點。從2008年被國家發改委授予“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開始,隨著省、市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實施,資金投入的持續增加,這些都將成為保定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巨大優勢。

第二,相關經濟基礎雄厚和技術創新潛力充足。

保定高新區產業集群優勢已經顯現,這為保定市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創造了巨大優勢。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電谷擁有5家國家級、9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科研院所140 個,取得新能源及相關國家行業標準80 項、科研成果300 多項、專利450 項。目前太陽能、風能及輸變電、儲能設備制造骨干企業170多家,其中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約有36家左右,比例約占全部企業的1/6,這是一個產業能夠進行良性發展的黃金比例。

第三,社會和民眾的支持

保定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在社會范圍內運行低碳經濟已經得到了社會和民眾的支持。保定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發展清潔生產和建設低碳城市已經成為保定民眾的共識和共同愿望,這是具備普遍社會基礎的前提。

2、保定建設新能源基地的難點解析

第一,區位劣勢。

保定市地處京、津、冀三角地帶,目前還僅是一個中小城市,其空中和海上交通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借助于京、津其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也不如二城市高,市內的公共基礎設施也不及二者完備。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者在京津冀等地區的投資會當首選京津兩地,并且更多的人才、技術和資金都被吸收到以上兩個地區,制約了我市自身的發展。

第二,技術壁壘。

保定市新能源產業建設,雖然企業創新能力有所提高,但在新能源技術革命和低碳技術領域內的壟斷導致新能源產業發展和低碳產業成本上升、市場發育受阻,已成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瓶頸。

第三,專業技術人才缺口較大。

在人才資源上,保定市雖擁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在內的十幾所高等院校,但從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類型的側重點而言,大都專業都是文史性質、農業生物和其他理工類學科,這種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遠不足以為新能源產業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專業技術人才保障。

三、從保定實際出發確立新的經濟發展方式--“保定模式”

保定要想發展自己的經濟,就要建立保定獨特的發展模式即“保定模式”。“保定模式”就是保定依靠自身的新能源產業為動力推動其他工業做到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在尋找和發展自己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同時,確保社會良性運行,達到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1、“保定模式”的發展之路即走新能源之路,符合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作為新能源產業,依托模式的良好的外部性從而達到帶動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革命的目的,是與當下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一致的。

2、建設新能源產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國的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用以轉變我國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和實現經濟結構的大幅提升。而保定作為中小城市,必須首先與世界經濟形勢保持一致,與中國經濟發展共脈。

3、對保定市發展新能源產業建設的展望。

第一,加強政策調節,利用各種政策手段支持產業新能源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出臺一些扶持性財稅政策和要素保障政策,支持新型能源項目和產品;同時,也要出臺一些限制性政策來制約“高碳”行為,健全獎罰政策,強化激勵和約束共同作用。

第二,重視新能源產業建設技術的研發。主要包括新能源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例如:開發使用后易于回收再生的產品、清潔生產、末端治理等技術。

新能源發展及趨勢范文5

這不僅僅是因為2007全球兩大議題之一的氣候變暖和節能減排走向一個眾說紛紜的位置、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因環保榮獲了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全球應對溫室效應路線圖計劃的推出等一系列事件的呈現;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各國在政府政策的扶持和積極推動,以及創業投資/私募股權的大量介入下,一個共識悄然形成:只有新能源技術革命走在前面,才有可能在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中占據優勢地位。這些為發展可再生能源打開了機遇之門。

新能源獲取PE關注的動因

一個簡單的現象,石油資源一旦開始枯竭,國際油價就會不斷升高,新能源的可再生性/替代性在彌補資源緊缺方面彰顯優勢,從而成為吸引資本關注的原因之一。同理,全球溫度在持續升高,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正在地球薄薄的大氣層中累積,新能源在減低溫室氣體排放量、減緩氣溫持續升高方面已經凸現投資價值。

在《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中,對新能源的定義可以劃分為兩類:一是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如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光熱)、風能、水能、地熱能、生物能、核聚變能、水力發電、甘蔗燃料、向日葵燃料等;二是清潔節能技術,此類技術具有清潔、環保、可再生等特點。這些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創造性能源,將成為締造財富增長的新經濟支柱。

新能源在全球的發展

從目前新能源在全球的資源狀況和技術發展水平來看,水能、風能、生物質能和太陽能已經成為發展重點。總體來看,最近20多年來,新能源技術獲得了快速發展,產業規模、經濟性以及市場化程度大大提高。預計在2020年以后,新能源將會得到更快的發展,并逐步成為主導能源。

全球創業投資/私募股權基金對新興能源公司的大量投資也證實了這一點。在2007年清潔技術領域,全球共發生了221項投資案例,投資總額達30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了43%。據美國風險投資協會等的報告,創業投資者近三年對新能源公司的投資增長幅度超過30%,超過所有行業的投資增長幅度,在新興產業風向標的納斯達克市場,新能源指數近兩年一直位居第一。

新能源在中國的發展

在油價飆升的背景下,新能源成為了世界各國的必然選擇,其中風能和太陽能的發展最為迅速。從全球各個市場的啟動情況來看,潛力巨大的美國市場和亞洲市場的新能源發展剛剛開始,今后幾年的市場發展空間會非常廣闊,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成本的不斷降低,其替代傳統能源的趨勢也將越來越明顯。可以說,在中國以風能、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還剛剛進入行業增長的快車道。

目前在中國的能源結構中,約95%是傳統能源,其中絕大部分是燃燒化石燃料(即煤、石油、天然氣和其衍生產品);新能源僅占5%的比例。大約在2015年新能源可增長到能源結構的10%,2025年時增長到國內能源結構的25%。因此,如何利用新能源在節能、降耗、環保/減排方面逐漸替代傳統能源,這將是一個巨大發展潛力的市場。

新能源在中國的投資前景

從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的角度來看,如果說重點投資在互聯網(1995-2001)時代的代表企業是Sina、Sohu、網易;電信(1999-2003)時代的代表企業是浙江電信、大唐電信等;Web2.0(2005-2006)時代的代表企業是土豆網、千橡互動的話,那么2008 年在中國投資界的風向標,則是剛剛興起的清潔新能源時代。

在政府的扶持方面,2007年9月,中國政府宣布將在今后三年內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支持新能源及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用來解決氣溫逐漸變暖的現狀;2008年6月,國家發改委宣布上調國內成品油的價格及用電價格,宏觀調控下將新能源的發展提到了重要日程;7月,國家發改委宣布我國已經制定了新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總資金投入約2萬億元人民幣來推動新能源的利用,預計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政府的種種舉措預示了新能源在中國有著良好的發展環境。

新能源發展及趨勢范文6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產業;財稅政策;財政補貼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致使生態壞境日益惡化,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流。在這種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和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新能源汽車的基本特征及發展現狀(一)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及特征按照國家發改委公告定義,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者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bev,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儲能器、二甲醚)汽車等各類別產品。

   新能源汽車使用非常規燃料作為動力來源,具有排放小甚至零排放的優點,能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對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我國在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車研發能力由弱變強,三類新能源汽車分別完成了功能樣車、性能樣車和產品樣車試制,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鏈。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存在著諸多障礙,主要表現為產業化的不發較慢,傳統汽車關鍵技術落后的制約,持續開發投入不足,市場化扶植和激勵政策不到位等。

   二、目前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財稅政策2010年6月1日,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出臺《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確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根據通知中的標準,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助5萬元/輛;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中央財政還根據試點城市私人購買數量和規定的標準給予補助。

   2010年工信部牽頭制定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1—2020年)》此規劃清晰和具體的描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其中,在財政上要加大補貼力度,2011-2015年的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和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能汽車推廣;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試點城市應安排專項配套資金,主要用于支持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建設充電設施、開展電池回收,其中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比例,不得低于中央財政資金的50%。在稅收上要加大減免力度,2011-2020年,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2011-2015年,中重度混合動力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消費稅和車船稅,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享受國家有關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2011-2020年,企業銷售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的增值稅稅率調整為13%。新能源及其關鍵零部件企業按研究開發費用的100%加計扣除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以上頒布的一系列有關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構建了一個有利的財稅政策環境,為促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以及提升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政策支持。

   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財稅政策建議(一)以中央和地方財政補貼的形式推動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還不成熟,未形成具有規模的產業鏈條。而且新能源汽車研發費用大,成本較高,單純依靠汽車生產企業的力量還比較薄弱,政府財政補貼就成為推動其規模化、產業化發展的有力武器。中央財政對試點城市私人購買、登記注冊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車實施直接價格補貼,對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企業進行補貼。

   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并適當考慮規模效應和技術等因素,依據新能源汽車與同類傳統汽車的基礎差價對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進行專項補貼,推動國內汽車企業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的組織生產。

   (二)加大政府公務車采購力度,發揮政府采購的導向作用我國目前約公務用車數目較多,每年消耗經費較大,政府汽車采購每年遞增的速度較慢,占政府采購總量的比例不高

,而且采購的汽車多數為大排量汽車。因此,政府采購公務車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新購公務車應優先購買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清潔能源汽車,出臺更有利的實施細則及標準,把新能源汽車列入政府采購清單中。不僅要采購新能源出租車和公交客車,而且要把新能源轎車納入公務用車的采購清單中。

   (三)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以免稅、減稅帶動產業的發展首先,應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發展的所得稅稅收優惠,加大生產新能源汽車研發費用的稅前扣除比例,在一定額度內實行投資抵免企業當年新增所得稅優惠政策。其次,調整現行的消費稅政策,提高大排氣量汽車的稅率,降低小排氣量汽車稅率,對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地新能源汽車實施零稅率,幫助提高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和使用量。最后,完善車船稅、車輛購置稅等特定稅種,免征純電動汽車、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半征收普通混合動力汽車車輛購置稅和消費稅,對于新注冊純電動汽車和充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免征車船稅,普通混合動力汽車減半征收車船稅等。

[1]陳柳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中國市場,2010,2.

徐麗紅.發揮政策功能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國財經報,2010,11.

劉婧.新能源汽車政府采購陷入兩難境地.中國能源報,201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蜜臂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9 | 久久91精品国产91 | 91久久国产视频 | 国产亚洲一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第8页 | 香港一级a毛片在线播放 | 国产免费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 成人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 | 欧美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中文在线 | 国产高清不卡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在线a|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 亚欧成人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九九九影院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 欧美日韩欧美 | 久久婷婷国产麻豆91天堂 | 中文一区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波多野结衣免费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 曰韩欧美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的网站下载 |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a一区二区 | 91在线一区二区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久操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