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急診創傷應急預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急診創傷應急預案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急診創傷應急預案

急診創傷應急預案范文1

關鍵詞:急診急救;管理;管理體系

對于現代急診醫療而言,其基本的內涵通常是院內急診不分科。目前,急診醫療的管理體系為兩者一體化,即院外急救與院前急救。醫院采用此管理體系,可使院前急救和院內急救保持最大限度的統一配合,進而為危重癥患者贏得搶救時間。經過對病患進行一體化的治療和護理,不僅可增加救治成功的幾率,也可節省人力和物力。因此,需加倍重視加強急診急救管理,以及健全急診急救管理體系。

1增強醫護人員服務意識

加強急診急診管理的過程中,首先應轉變醫護人員傳統陳舊的認識。近年來,醫療競爭市場越發激烈,面對此種情形,醫護人員應改變傳統鐵飯碗的思想[1],應將患者的滿意,作為醫護人員的滿意,并將其作為自身的行為理念,以及自身的醫療準則。目前,我國的大部分醫院,均已開展多種服務活動,但是仍然存在多種不良問題,包括醫護人員缺乏人情味,以及服務不到位等。由此可見,加強急診急救管理過程中,應對急診醫務人員進行不斷的培訓,使其加強學習相關專業內容,并認清目前的形勢,以及時的糾正醫患錯位這一嚴重問題,進而真正達到增強醫護人員服務意識的目的。對于醫院而言,其主要的服務對象,通常為各類患者,在接受醫護人員服務的過程之中,醫護人員需了解患者與健康者相較,其可能存在多個方面的差異,包括心理、心理,以及思維方式等。因此,在對患者進行疾病診治的時候,也應對其心理健康加以重視。

2增強急診急救中心的投入及建設

醫院醫療質量如何,往往可以通過其急診急救中心來加以體現。增強建設投入,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同時對醫院基礎建設,進行不斷的完善,對國內外先進的醫療設備加以引進,以及采用合理布局和完善其功能等,均有利于提高急救任務完成率。同時,可進一步落實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準則的這一舉措[2]。對于醫院急診急救中心而言,應根據醫院相應的特點來進行儀器與設備的配備,并選派具有豐富經驗以及高度責任心等的醫務人員,對急診急救中心加以充實,進而使其機構健全,整體的業務素質得到增強,并使其設施設備配套得到完善,也更加適應社會發展,以及患者的需求。在具有較多急診患者的時候,醫護人員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量通常會大幅度增加,醫療風險也會增高,因此,應增強對醫院急診急診的重視程度,可由醫院分管業務的副院長,來對急診急診進行分管。在醫院遇到重大搶救的時候,應做到親臨現場進行指揮。對于醫院院長而言,則需對急診急救中心的工作匯報,進行定期的聽取,并應親自進行不定期的了解,對工作中所發現的問題,應進行及時的解決。醫院的相關科室,比較醫務科和護理部門,均應選派一名副主任,對急診急救中心工作,進行分管和組織協調,以確保醫院的急診急救工作,可以正常運行。

3增強醫院應急反應能力

制定應急預案可有效提高醫院的應急反應能力。一般情況下,應急預案的制定包括兩方面,首先是患者的應急搶救預案。對于急診患者而言,其大部分為意外傷害所致,比如創傷以及中毒等,患者通常病情較為危重。對于醫院而言,如遇到此類突發事件,則要求其具有足夠的搶救承受能力。其次為醫院醫護人員的自身安全應急預案。近年來,自然災害以及特大交通事故等事件不斷增加[3],在此類突發事故發生的時候,醫院的急診急救中心應按照自身所具備的特點,以及自身的需求來制定恰當的,具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預案內容的制定主要為增強醫護人員整體的安全意識,提高全體的應變能力,并加強醫院管理人員的組織與協調能力等。同時,應定期進行培訓和訓練,通過自救訓練的開展,使醫院急診急救中心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4完善健全醫院相關制度

確保并提高醫療質量,需增強制度建設,并加以完善及健全。對于醫院的接診醫生而言,應對患者的病情,以及其生命體征進行詳細的了解。如患者未明確診斷,則應對其采取始終負責的工作態度,直到患者明確診斷為止。如果患者在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病情的發展等,需要轉至專科治療,或者轉院治療的時候,對于患者的首診醫生而言,則應進行合理的轉交,使其他醫生可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另外在危重癥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采取患者床頭交接班制度,以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詳細的交接。在進行交接班的同時,醫護人員還應對儀器進行檢查,如是否正常運行等,應對所使用的儀器進行及時的消毒及充電燈,并對搶救藥品進行檢查,核對其是否齊備。

參考文獻:

[1]張梅,周瑩,翟鳳平,等.急診急救患者護理風險因素識別及防范策略[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5):851-853.

急診創傷應急預案范文2

隨著人類活動空間的擴大,生活節奏加快,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各種因素導致的急癥和意外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群體事件發生不斷增加。我科2005年以來在接診救治多起群體外傷過程中,重視啟動應急預案,呼吁加強創傷急救,轉變服務理念,將流程管理應用到急診急危重癥患者的搶救中,形成規范化服務[1],縮短就診轉診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有效降低了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及傷殘率。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95例(4起),爆炸傷一起43例,均為男性,年齡21~32歲;交通事故傷害兩起,其中一起17例,男14例,女3例,年齡18~36歲;另一起損傷23例,男19例,女4例,年齡12~46歲;這兩起交通傷害,司機均為嚴重胸部損傷合并下肢損傷;群毆傷害12例,男11例,女1例,年齡19~52歲。

1.2 損傷類型 爆炸傷一起43例,均有皮膚燒灼傷,其中大面積皮膚燒灼傷9例,輕度皮膚燒灼傷26例,合并嚴重呼吸道灼傷7例,合并骨折1例;交通傷害40例,呼吸心跳驟停1例,軟組織挫裂傷28例,四肢骨折5例,顱腦損傷1例,嚴重胸部損傷合并四肢骨折3例,腰部損傷1例,肩關節脫位1例;群歐傷害12例中,顱腦損傷5例,四肢骨折1例,頜面部損傷2例,多發軟組織損傷4例。

2 治療和護理

2.1 建立綠色生命通道 病人來院后,急診科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暢通綠色生命通道,按急救護理流程,緊張有序的搶救、護理急危重癥病人。主班護士及時上報院領導,并通知相關科室做好會診和接收準備;急診科護士長組織醫護人員分組有序的登記、接診,并檢查患者生命體征;護士迅速為每位病人建立靜脈通道1~3條[2]。

2.2 救護措施 呼吸心跳驟停者迅速給予心肺復蘇;呼吸困難者及時開放氣道并吸氧;可疑骨折者及時給予臨時夾板固定;開放損傷者,直接送清創手術室清創縫合;血氣胸者,及時行胸腔閉式引流排氣。顱腦損傷嚴重者,迅速降顱壓的同時明確檢查定位,轉送手術室或ICU。對于群體煤矸石爆炸傷患者,由于污染嚴重、傷員多,采取及時分流、清洗、隔離、控制感染等多項措施,多科參與協助的整體救治模式,使病人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

對所有來診病人匯總登記后,注明轉歸和去向,一式3份,科室自己存檔后再分別上報醫務處、護理部各1份。

3 結果

95例群體多發傷患者,除1例呼吸心跳驟停患者,系顱腦重度損傷合并多發復合傷,經搶救無效死亡外,其余傷患者均治愈出院,且無醫療護理糾紛發生。

4 體會

近年來, 創傷和疑難雜癥病人逐年增加,且危重傷病人疾病譜廣泛,傷情危重兇險,極易失去搶救時機[3],也極易出現糾紛,這就要求急診護理人員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救護和采取措施。在急診科,要服從科主任、護士長統一調配指揮,按急診管理流程有序接診。所有醫生、護士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明確分工,相互配合,護士要根據病人的病情酌情給予吸氧,建立靜脈通道的急救措施,爭取搶救時機,穩定病人情緒,形成以提高整體護理效益、減少醫療意外為核心的護理過程,有效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江觀玉,徐少文主編.急診護理管理規范[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1022.

急診創傷應急預案范文3

【關鍵詞】 批量患者; 搶救; 護理

批量患者通常是同一或一種以上致傷因素致少造成3個人員以上的傷員[1]。本院所處地理位置特殊(城鄉結合部),人員流動較大,患者復雜。經常出現批量急診患者入搶救間的情景。目前批量傷員多來自于工傷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和群體性中毒。成批傷員相對集中、數量多、病情相對復雜,在搶救批量傷員的過程中由于時間緊、患者數量多、患者病情重,確保搶救工作有序、緊張、快速有效地順利進行是急診科重要而艱巨的任務[2]。筆者通過2011年2月-2012年3月16起批量患者搶救案例,總結報告如下。

1 制定批量患者搶救應急預案

為了確保急危重患者能得到及時、有效地治療和搶救,本院專門制定了“三先三后”的工作原則,即“先就診、后掛號,先搶救、后交費,先住院、后辦手續。”并制定了批量患者搶救的應急預案。遇批量外傷患者時,及時向科主任、護士長及相關院領導匯報,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小組即刻到達急診科,在領導小組的指揮協調下,以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和場地為基礎,快速分診、分級處理嚴密組織、合理分工。

將現有的護理人員分為五組:(1)指揮組:護士長負責指揮護理救護工作,聯絡有關科室,調集人員,保障藥品物質的供應。(2)病情預檢組:由2~4名有豐富預診經驗的護士組成,負責快速對患者病情作初步判斷,在觀察病情時堅持一看面容、呼吸、表情、瞳孔、傷口,二摸脈搏、肢體感覺,三聽血壓、受傷經過,疼痛[3]。如是外傷患者按病情的輕、中、重分類掛上標記,填寫編號按照國際統一的標準對傷病員進行檢傷分類,分別用藍、黃、紅、黑4種顏色,對輕、重、危重傷病員和死亡人員統一編號掛牌,紅色:需要緊急處理的病人;黃色:可以延遲處理的傷員;綠色:輕傷傷員;黑色:不可挽救的傷員[4]。如是內科患者,更要做好病情的觀察,評估,絕不延誤病情。大多數突發災害的患者都無家屬陪伴,要求護理人員嚴格執行識別制度,為每一位搶救患者帶好腕帶,腕帶識別信息填寫完整后,需有兩位護理人員核對后方可使用,以便在進行各項醫療護理操作前準確識別患者的信息,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醫務人員在診療關鍵流程中識別患者的準確性,對提高護理安全非常重要,也是醫院現代化、正規化醫療管理的發展方向[5]。(3)急救組:由3~6名急救醫師和4~10名有豐富應急經驗的護士組成,負責患者的搶救,如給予合適、有效給氧、迅速建立靜脈通道、監護、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心肺復功、抗休克等急診救護,穩定患者基本生命體征。遵醫囑給藥、止血包扎、固定等。(4)輔助組:由3~4名護士組成,負責常規性的治療工作,如生命體征的測量、藥物過敏試驗、傷處初步處理、病情觀察、特殊診療技術的配合、做好各種記錄。(5)陪護組:由2~3名護士和若干護工組成,負責護送傷員進行有關檢查,手術、住院等,途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就地搶救。

2 批量患者入搶救間的急救處理

患者到達急診科,分診護士將患者送入搶救室,并在5 min內完成患者合適的擺放,吸氧、開通監護儀進行監護、確保各種儀器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所有物品放在明顯易取處,這樣可以贏得搶救時間,減少混亂。建立靜脈通道、采集標本,填寫搶救記錄單。根據患者情況安置患者,準備好搶救器材及搶救藥品。觀察患者有無意識、瞳孔大小的變化,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救治,對于生命垂危的患者,遵循“救命第一”、“損害控制”原則[6],配合醫生進行各項急診操作如,深靜脈置管、環甲膜穿刺、胸腔閉式引流。心搏驟停患者立即給予心肺復蘇、電擊除顫、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食物中毒者及時給予催吐或導瀉,必要時給予拮抗劑洗胃,防止誤吸及窒息的發生;大面積燒傷患者給予抗休克、靜脈補液、傷口清洗包扎;批量吸入性中毒患者,給予氧氣吸入及對癥處理;骨折患者給予初步固定,并行相關檢查;對于心衰呼吸困難的患者,給予有效吸氧,正確,合理用藥等等。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神志、瞳孔等變化,書寫急救護理搶救記錄及危重患者轉送登記本。突發批量傷員就診時由于患者多,病情急,護士一般可執行口頭醫囑,因此,要做到聽清、問清、說清,做好三查七對,避免差錯,要求醫生口頭醫囑要準確、清晰,尤其是藥名、劑量、方法、時間、給藥途徑等,護士要復述1遍,醫護核對無誤后方可執行,并及時記錄在搶救記錄單上,搶救結束后補記醫囑補開處方[7]。搶救過程中做好患者的風險評估,加強安全管理,防止意外的發生。患者經急診科妥善處理后病情穩定,需入院治療或急診手術的,護士應提前做好轉送前的準備,患者的準備,妥善固定好各種引流管,便攜式的除顫儀檢測生命體征,便攜式的吸痰器防治誤吸,氣管插管盤隨時備用,保持輸液通暢,及時準備好各種搶救藥品等等并提前通知手術室或相關科室,告知相關科室患者病情及人數使其做好接收及搶救準備工作。轉送時危重患者應專人護送搬運動作輕穩,保持各種管道通暢,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病情的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到達病房或手術室時與病房或手術室護士認真交接好患者病情、檢查、用藥情況、各種處置等,并在轉送登記本上簽字。介紹病區護士,為家屬患者與病房護士搭建溝通橋梁。

在治療病員身體疾患的同時,還應該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為出現焦慮、煩躁等心理應激障礙的每一位患者及家屬,安排一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工作,努力不讓其留下心理陰影。在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同時,急診護士更應該對自我進行心理護理,在突發的事件中可能接觸一些面目全非的患者,要積極調整心態。盡量避免因為急、忙、患者病情危重而導致和患者家屬的爭執。保證患者的醫療安全,保證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避免護患發生糾紛。

3 小結

通過對16批批量患者的成功搶救使筆者認識到,成批傷員搶救時,要有批量患者搶救應急預案,早期有效的救治是多發傷的搶救關鍵,抓住傷后“白金10分鐘”、“黃金1小時”,爭取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使生命體征平穩[8]。在充分做好物資準備基礎上,合理分工,統一指揮,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全力以赴,迅速救護病員,才能提高搶救成功率,為病人的后續治療提供保證。

參考文摘

[1] 徐桂琴,何忠杰,馬俊勛,等.“3級檢傷-3個分區-3個階段”模式在群體傷救治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1):854-855.

[2] 蔡愛柳,危麗華.批量傷員入急診科的急救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14):359.

[3] 陳淑芬,簡華剛,村淑蘭.批量車社禍傷員急救護理體會[J].重慶醫學,2000,29(6):567.

[4] 宋金蘭.護理部面對成批量傷員急救的護理管理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4,4(12):47-48.

[5] 付愛琴.標識腕帶在批量突發事件急救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1,10(24):6446.

[6] 周文,吳峻松,馬岳峰.損傷控制在多發傷合并腹部損傷救治中的應用[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4,13(8):551-552.

[7] 常智云.實施院前急救護理及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1):71-72.

急診創傷應急預案范文4

1.1醫院效益因素

臨床用血量在醫保和醫院利益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催化”作用下急速飆升。

1.2不合理輸血

臨床以輸注血漿替代白蛋白輸注,造成了全國性血漿供給緊張。嚴格掌握輸血指征和對輸血效果進行評估是新醫療質量管理的重點考核項目。

2采供血能力方面

2.1獻血宣傳

需要重視宣傳策略,更需要看效果,采供血工作更要因地制宜,注重“小宣傳”、“小措施”,周期短、見效快,成效顯著。

2.2供需差距

2.2.1獻血與供血增長差距

2006年以來,本市獻血人數年增長12.8%,而臨床用血需求的增長始終大于獻血人數的增長,供血差距逐漸被拉大,供求關系成為血站日益嚴重的主要矛盾之一。

2.2.2供需矛盾的緩解

“血荒”現象的對策是“開源節流”,開源即拓寬血液來源,如互助獻血、團體獻血等,節流即科學用血,避免浪費。

2.3優質服務

無償獻血是公益性的社會活動,服務質量的優劣必然對血液庫存產生影響。

3應急事件的處理方面

3.1群體性應急事件

庫存血液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醫療急救。高效應對群體性創傷、燒傷的能力能夠最大限度反映當地無償獻血工作和血站采供血能力。

3.2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危害很大,在對血液進行儲存時,應盡可能保護現有血源,并建立有效和充足的“應急血庫”隊伍。

3.3臨床急診

最低庫存量應以可在第一時間供給第一個用血階梯的急診用血量作為最低庫存基數。

3.4政策性調血

許多地市臨床用血供給出現過度緊張,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協調下,血液調出、調入是有效解決臨時性應急用血的有效方法。

3.5應急預案

快速而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財力,高效的運作采供血工作。應急預案是滿足臨床應急用血和提升血液庫存的最后保障。

4科學、安全、有效輸血方面

4.1方法和習慣與知識更新

臨床醫師對血液不合理使用,即浪費了血液資源,又增加了患者輸血風險,也給血液庫存管理增加了難度。

4.2業務指導

開展“科學、安全、有效”輸血培訓,并對臨床輸血工作進行考核,使醫院輸血管理納入常態管理,促進臨床輸血技術水平提高。

5合理計劃血液庫存方面

5.1庫存承受力

血液庫存量是一個動態量值,應以近1~2周每日平均用血量為參照。血液庫存超出控制范圍,無論多少都令庫存難以承受。

5.2需求變化

5.2.1“季節”之分

臨床用血有淡季旺季之分,庫存血量也要隨著“季節”變化。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忙季節獻血人數明顯減少,也是影響血液庫存的重要因素。

5.2.2血液偏型

血液偏型是臨床供血常見的現象。近年來偏型周期延長,一般持續3~5個月,個別血型因地區不同常年產生偏型。血液偏型是影響血液庫存的重要因素。

5.2.3特殊病例需要

如燒傷患者會在幾天內會消耗大量血漿,重特大燒傷受血者第一期治療一般需要10000~15000ml。

5.3節假日影響

根據節日放假時間的長短和用血情況,血液各品種庫存計劃應有詳細計算。

5.4氣候天氣影響

急診創傷應急預案范文5

1 骨科護理中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

1.1護理病歷書寫不規范;受傳統護理模式影響,重治療操作、輕護理記錄,以致護理記錄存在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等缺陷,并有醫護記錄不一致、記錄簡單、隨意涂改等現象。

1.1.1護理記錄的客觀性缺陷:缺少患者住院期間護理過程的觀察描述和所采取的護理措施,如截癱患者沒有描述肌力、如何防止壓瘡以及功能位的擺放。

1.1.2護理記錄的及時性缺陷:護理入院記錄沒在當班完成,實施護理措施后不能及時記錄,對病情變化的觀察、采取的護理措施、護理效果記錄不全或漏記。

1.1.3護理記錄的真實性缺陷:沒有仔細了解病情及收集資料,如對有高血壓史的患者在入院評估時沒有反映出來,尺神經損傷的患者卻記錄為肢端感覺正常。

1.1.4護理記錄的完整性缺陷:部分護理記錄有問題無措施,或有措施卻沒有護理評價,還有部分病歷出現丟失、缺損現象。

1.2急救設備、技術不完善;骨科搶救機會較少,護理人員對儀器性能及操作不重視,各班清點及檢查儀器性能工作流于形式。在搶救病人時儀器出現故障,以及護士對儀器的操作不熟練,應急能力差,均易引發糾紛。

1.3健康教育不到位:由于工作繁忙,護士對患者的健康宣教缺乏主動性、系統性、及時性,如對脊柱骨折的病人沒有及時告知絕對臥床的原因,造成病人自行起床,而致脊髓進一步損傷;髖關節置換的患者未能掌握防止脫位的技巧而引起關節脫位等。

1.4不能及時發現病情的動態變化:病情觀察時被一些易于觀察出的傷情所左右,而疏忽了隱蔽的或深部的甚至更嚴重的創傷存在,如一車禍致股骨干開放性骨折病人,因有明顯的肢體腫脹、畸形、出血等易被重視,但卻忽略了腹腔臟器損傷而出現的癥狀與體征。

1.5缺乏溝通技巧造成的不和諧因素:骨科中意外損傷較多,病人及家屬多有急躁情緒,他們不知診療程序,而以為損傷后應直接進入手術室進行手術,不懂得應先進行快速必要的術前準備,甚至有的病人在生命體征平穩后才能手術;骨折病人大多需用內固定材料,并且隨著醫療技術設備的發展,骨科內固定材料也在不斷更新等,若事先未與病人溝通,易引發醫療費用方面的矛盾。

1.6忽視對病人心理健康指導:骨科病人由于發病突然,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現實,所以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其急躁、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同時取得家屬及親友的支持,幫助病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 原因分析

2.1相關規章制度落實不到位:規章制度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是一個單位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能否遵守好規章制度,對一個單位能否開展好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士是醫療護理活動的直接實施者,也是護理水平與護理質量的集中體現者。分析以往發生的護理差錯和事故,其中主要的因素是沒有按規章制度來規范護理、約束護理行為。

2.2護理業務不嫻熟,專科技術水平有待提高;隨著骨科新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護理工作也必將面臨著新觀念和新技術的挑戰。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關節鏡技術到經皮椎間盤鏡,椎板間小開窗、椎間盤髓核摘除術,經胸腔或腹腔鏡行脊柱側彎矯形內固定術等,相應的內鏡技術也要求護理工作進行相應的調整。隨著材料工藝的發展,支具在外科治療中常常是為了維持關節的功能位,護士不僅要熟悉支具的作用,同時要指導病人進行功能鍛煉。

2.3護士的醫學基礎理論和專科護理知識缺乏:突出表現在遇有多發傷、復合傷等嚴重創傷的病人入院時,由于傷員的傷情復雜、嚴重、病情變化迅速,需要護士具有較為全面的理論知識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果斷地采取相應措施。

2.4醫護人員之間的協調與溝通不夠:多數護士較重視與病人及家屬的溝通,但與醫生的溝通卻不充分。護士是醫生與病人之間溝通及聯系的橋梁,對于病人臨床表現、治療效果、病情發展等方面的情況,必須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才能開展相應的護理工作。

2.5病人的配合程度較低:認識疾病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于病人的個體差異、疾病差異,以及病人當時的表現姿態、情緒、病史提供的真假等,這些都是直接影響護理人員進行正確護理的重要因素。

3 解決措施

3.1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在醫療護理工作中,對各種規章制度要經常抓、反復抓,并加大檢查及監督力度。對常出現、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做到狠抓大環節、不疏漏小環節。每周五組織晨間自查自評,增強全員參與質量檢查的意識。周一護士長全面細致講評,對不關心集體、存在老好人思想以及思想松懈、明知故犯的護士實行“零度寬容”使每個護士明確制度不容踐踏,時刻牢記自身職責,加強獨修養,為患者提供萬無一失的質量和安全保證。

3.2完善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①制定完善的急救器械、藥品的使用、保養、供應流程。搶救物品要做到定位、定量、定人、定期檢查。每班進行清點,每天檢查性能,質管人員每周進行總查對;護士長定期抽查,發現缺陷責任到人,并與獎罰掛鉤,以保證急救物品的數量、功能到位。②強化護士急診意識,積極組織業務培訓。作為一名合格護士,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能迅速判斷病情并采取急救措施;二是搶救技術準確無誤;三是能準確地預見患者的病情發展過程。因此,護士長應從這三方面組織業務培訓,使護士的急救措施迅速有效。學習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如突然停電應急預案、患者墜床應急預案、呼吸困難應急預案、心搏驟停應急預案等,以盡快采取相應措施,最大限度保護患者的生命安全。

急診創傷應急預案范文6

摘要目的:探討應急預警系統對成批傷員來院后急救的影響。方法:選擇2012年6月~2013年3月救治的成批傷29批次,采用應急預警系統,通過護理流程的改造,完善綠色通道等措施,觀察29批成批傷員的救治效果。 結果:成批傷員的搶救成功率提高到98.80%。 結論:在應急預警系統聯動模式下醫院急救人員能在傷員未到達醫院時,急救人員快速進入崗位,為急救成批傷員贏得了時間,因此應急預警系統的聯動應用能提高成批傷的救治效率。

關鍵詞 應急預警系統;成批傷員;急救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90

Emergency warning system in the group used in the emergency

PAN Ming-hua,DU Jin-ping,JIANG Ping,et al

(Pudong New Area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 city,Shanghai201299)

AbstractObjective:Emergency warning system for batch wounded to hospital after emergency treatment.

Methods:From June 2012 to March 2013,wound in batches of 29 batches,used the emergency warning system,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ursing process,improve and perfect green channel,observation of 29 batches of treatment.

Results: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ing betches was up to 98.80%.

Conclusion:Hospital emergency personnel in emergency warning system linkage mode in the injured not arrived at the hospital,emergency workers quickly into the job,win the time for first aid to the wounded in batches.The linkage of the emergency warning system application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atch of urgent cure.

Key wordsEmergency warning system;Wounded in batches;First aid

應急預警系統是一個由院前急救中心將急救傷員的應急狀態輸入信息系統,并能在醫院急救科反映出來,使醫院急救科人員快速、準確應對。我科在應急預警系統聯動模式下,并進行了急救護理流程的建立和改造,完善了綠色通道的服務功能,特別在應對社會突發事件、重大成批傷事件中為搶救傷員的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6月~2013年3月我科共救治成批傷員29批,其中包括交通事故成批傷19批,毆打致傷5批,工地傷3批,火災成傷2批。

1.2方法觀察比較在應急預警系統的聯動下,急救護理流程改造的前后從所呼叫的醫護人員到位快速、準確性,到達急救室的速度以及各專科醫護人員的配備等情況。

1.2.1應急預警系統應用前的急救流程急救車來院后預檢護士實施評估按成批傷的人數和傷情通知相關急救人員通知專科醫師展開急救。

1.2.2應急預警系統應用后的急救流程急救車來院前預檢護士按照應急預警系統的信息提示按成批傷的人數和傷情啟用急救流程開通應急語音呼叫平臺通知各急救專科人員急救車來院后展開急救。

2應急預警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預警系統包括傷員急救信息屏、應急語音呼叫平臺、聲光報警器。

2.1傷員急救信息屏在急診預檢臺設立了與急救中心聯網的急救傷員信息屏。當急救中心接到急救信息或到達急救現場時,即發出急救信息給醫院的信息屏,信息屏能及時將傷員的一般信息尤其是受傷地點、急救車發車時間、到達醫院大約時間顯示出來,甚至將傷員的心電監護圖形發送至信息屏。

2.2應急語音呼叫平臺用于直接呼叫所需急救人員,如應急小分隊、急診科、各專科人員等。由中國電信提供網絡支持,計算機操作終端在急診搶救室,發出的信息以反復的語音提示直至醫護人員接收信息為止。急救人員接到信息就可了解到急救任務的大概情況。平臺服務范圍遍及全國,如開通可漫游全球。

2.3聲光報警器在急救車即將到達醫院時,急救中心可啟動聲光報警器,報警器發出聲音和光源提示我們在崗的醫護人員馬上進入急救崗位。

3結果

醫院急診科在29批的成批傷員救治中,搶救成功率達到98.80%。

4討論

科學完善的急診醫療服務流程,可以確保為傷員提供一流的醫療服務[1]。為了更好地體現信息的時效性,我科建立和改造了應急突發事件的呼叫流程、預檢護士接診流程、社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批傷急救護理流程、重度顱腦外傷急救護理流程、嚴重多發傷的急救護理流程、嚴重創傷傷員的轉運流程、危重傷員急救護理流程等。

在應急預警系統應用前,只能在急救車來院后,才能采取一系列的應急聯動,而在應急預警系統應用后,一系列的應急聯動在急救車到達前已經完成,急救車一到,醫護人員馬上展開急救,提高了急救的效率。

我院地理位置偏僻又臨近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社會重大突發事件、成批傷時有發生,存在院前急救及院內救治信息不暢,銜接不夠等狀況,當突發事件發生后,成批傷員在短時問內集中入院,給醫院的急診救治造成巨大的壓力[2]。醫護人員只能在傷員到達醫院后才能了解到傷員的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尤其是當有成批傷員到達時,院方不能及時調配相應的人力物力在第一時間內應對批量傷員的救治。急救傷員信息予警系統能使醫院在傷員未到達醫院時有充分的準備。

總之,一個院前與院內急救無縫隙鏈接實施方案,能更好地開展現場急救,高效轉送,縮短接收醫院進入狀態的時間[3]。護士一旦接受到急救傷員信息屏顯示有成批傷事件時,護士可按照批量傷傷員的人數和傷情,立即啟用語音呼叫平臺,通知醫院的各級行政人員、急診科、各專科醫護人員等提前到達現場,提高參與急救醫護人員的反應速度,為搶救傷員的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

參考文獻

[1]許寶華,孫海晨,楊國斌,等.大型綜合性醫院急診醫療服務流程改造的研究與實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10):685-686.

[2]徐國英,薛曉艷.國內外急診護理工作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護理管理,2009,9(9):8-10.

[3]陳銳,黃英華,楊進.改良早期預警評分系統在院前與院內急救無縫隙鏈接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10,30(6):83-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第一视频网 | 可以免费看的毛片 | 日韩欧美高清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不卡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美日韩亚洲另类 | 国产亚洲一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第10页| 欧美一区二区三 | 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 |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 在线国产一区二区 | 美女一丝不佳一级毛片大屁股 |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 | 国内在线视频 |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 |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 亚洲第一网站在线观看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 日韩第四页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天堂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第七页 | 亚洲欧美韩国 | 欧美激情在线精品三区 | 啪啪国产 | 福利二区| 中文字幕日本一本二本三区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 | www.日韩在线| 中国亲与子乱αy |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自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