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慢性病培訓小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慢性病培訓小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慢性病培訓小結

慢性病培訓小結范文1

【摘要】分析本社區老年人的現存問題、社區護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關鍵詞】老年保健;社區護理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人口老化日益明顯。我國于1999年10月宣布全國進入老年化社會,據統計,至2010年末,本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746.63萬人,占總人口的15.11%1。本轄區內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371人,占轄區總人口的19.55%。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健康及醫療護理需求,大力發展和建立健全老年社區護理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

1 轄區內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本轄區內371名老年人總患病率為35%,患有2種或2種以上疾病患病率達20.3%,且多為慢性病。高血壓患病率31%居首,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相對于其他疾病患病率較高。

2 社區老年護理現存問題。(1)轄區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較高,患病數量與年齡呈正相關,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的發病率較高。(2)社區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衰退,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認知能力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3)家庭養老功能弱化,轄區內青壯年人員的流動和外出就業,進一步減少了老年人保健的關照來源。(4)社區護理人員短缺,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基本上以醫療和公共衛生為主,康復、護理 、保健內容較少,社區衛生服務中護理人員嚴重短缺。

3 社區護理在老年保健中的作用。

3.1 慢性病管理及預防: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高、危害大,慢性病管理是社區護士的重要職責。社區護士經過慢性病知識的培訓,利用掌握的知識指導社區慢性病病人的生活、飲食,再配合健康教育和適宜的干預管理,降低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提高老年人自我照顧能力2。自我保健意識,以病人自我管理的模式實施慢性病病人管理,提高慢性病的管理效果,降低患病率。

3.2 心理護理:60-70歲老年人對護理咨詢和心理護理需求比例較高。主要是由于這些老年人正處于中年和老年的過渡時期,生活重心開始有事業轉向家庭,導致心理方面發生很大的變化,因此,比較希望得到心理方面的疏導和護理服務3。

3.3 健康檔案管理:社區服務要求醫護人員將社區老人健康狀況的變化及時輸入電腦做好記錄,及時與社區醫生聯系溝通,以便進行相應的處理,使社區老人的整體健康狀況能夠得到連續性關照,充分發揮社區健康“六位一體”功能。

3.4 積極進行家庭康復治療:老年人因腦血管意外而出現的殘障、或因其他原因所致的軀體功能下降、震顫麻痹等,應有計劃地運用康復手段,積極進行康復治療,預防肌肉萎縮、器官功能衰退,盡可能地維持老年人自理生活的能力,爭取重返社會。

4.小結

隨著醫療服務走向市場化、國際化,社區衛生服務以其方便、快捷、便宜的優勢逐漸在醫療市場占有越來越重的份額,如何發展、壯大、推廣社區衛生事業,贏得更大的市場,需全體醫務工作者的努力。在老年人不斷增加的我國,必須有針對性地發展社區老年服務體系,根據社區老年人的具體需求培養專門人才,擴大社區護理的服務范圍,更新觀念,轉變社區服務功能和服務對象。同時不斷完善社區各項服務制度,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加強合作,建立社區服務網絡,有計劃、有目的地加強老年疾病的監測,減少老齡化社會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壓力。

參考文獻

[1] 金宏義,陳雪萍. 社區特殊人群護理.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116

慢性病培訓小結范文2

1健康管理和風險評估控制

健康管理是一個對于健康造成危險因素的全面管理的過程,其能有效提高人、集體以及社會的積極性,進而盡可能地將有限的資源運用于保持人類健康之中。健康管理最早出現于北美地區的臨床預防服務,目前在我國的教學材料中也將健康管理稱為臨床預防服務。其實現個性化健康干預的方法是合理改善個人行為生活方式。在近兩年來隨著醫療研究技術的不斷發展,健康管理已經從由家庭醫生承擔的臨床預防護理模式發展為醫院、保險機構以及IT等行業共同參與健康管理模式。健康管理師目前在我國率先成為一種新型行業,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作為健康管理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其只能采取健康風險評估手段和進行健康干預措施才能有效實現健康管理,并且能有效控制慢性病,讓患者擺脫病魔困擾。臨床醫學專業學生通常對于預防醫學的學習并不是很重視,其通常專注于研究臨床醫學,并且更希望將來成為臨床醫生或某科的專家學者。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慢性病的發生率也呈現出逐年增高的情況。因此對于慢性病更需要健康合理的維護,未來對于臨床預防醫學的人才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2健康管理的組成部分和運用

健康管理是由服務對象的個人健康信息、健康風險評估以及健康干預3個部分組成。服務對象的個人健康信息主要有個人一般資料情況、行為生活方式、健康狀況、疾病家族史、醫學體檢以及部分實驗室檢查指標。健康風險評估的主要過程是將個人健康信息輸入計算機軟件,之后分析和預測個人在之后一段時間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評估的結果進行高危、中危以及低危分級。健康干預是根據上2個部分的評價結果提出相應的健康干預措施,并且動態追蹤效果,從而起到促進患者健康的效果。以上3個部分是長期的、連續的,且周而復始的服務過程。在對患者實施健康干預之后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效果來制定進一步的干預方案,這樣才具有長期預防疾病的效果。

3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在教學中的運用

在進行健康管理時需不斷建立和完善多種健康風險評估。健康風險評估技術有單因素加權法和多因素模型法兩種,單因素加權法的基礎是單一健康危險因素和發病率,以危險性作為強度,從而計算各個因素得出患病的危險性。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只需少量的數據分析,且計算方法較為簡單。多因素模型法是在數理分析的基礎上采用流行病學、統計學以及數學模型方法確定患病的危險性與健康危險性之間的關系模型。這種方法能采用健康危險分級的方法制定出不同個體相應的健康干預方案。根據實際對學生的教學情況可將健康風險評估分為兩部分,其一是是根據指定的案例信息進行相應的評估和干預,其二是學生自身健康風險的評估和干預。但是因為學生有學時的限制,使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的內容不能在課堂內完全學習完,所以導師在前一部分案例講解完后,引導學生分析評價自己或家屬所存在的健康危險因素。尤其是學生自己父母有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更應該注意查找自身健康的危險因素。通過對學生維護健康的積極性將健康管理理念完全教授給學生,進而盡可能地提高預防醫學的質量。

4建立健康管理教學基地

學生在完全掌握健康風險評估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后即可給予實踐機會,這樣就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學校應當提供學習講座和技能的培訓,建立教學實習的基地,使學生在進行社會時間時不僅能熟練掌握健康管理的全部過程,還能夠服務于社會,積極地參加到慢性病的預防和控制的工作中,使自身得到充分的鍛煉。

5小結

慢性病培訓小結范文3

【關鍵詞】 社區護理; 問題; 對策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1.023

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本院于2002年9月成立了西門診(社區門診),目的是將醫院護理延續,方便社區群眾。社區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服務范疇的護理形式,其主要工作內容是深入居民家庭,以城市中多發病和常見病為主要防治病種,同時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等全方位服務[1]。通過社區護理提高患者及家屬的相關知識,有效控制疾病,延緩并發癥,提高生存質量。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社區護理工作十年,本人曾經到過好多家社區門診經過實地勘察,就社區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1 問題

1.1 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目前本市社區門診輸液室患者不管老人、小兒、感冒、高熱、保養的、傳染病常擠于一室,引起易感人群的交叉感染。社區門診中慢性病、老人占75%,他們抵抗力相對低下更易引起交叉感染。

1.2 社區門診護士缺編 門診患者就診較自由。筆者社區門診輸液,有時有時一天20~30例患者,有時只有上午時間就有60~70例之多,最多達120例,輸液室人滿為患,排隊是經常發生的,容易導致患者不滿。正常兩個護士對班倒或1人1天(8:00~20:00),一個護士單獨工作時工作量很大,護士只疲于臨床治療。社區護士仍然脫離不了被動執行醫囑的局面,沒能真正進入或者主動進入社區護士的角色,而開展家庭訪視。對家庭的安全評估及心理評估活動描述較少見[2]。本市一些開展社區服務的醫院存在重醫輕護的現象,許多開展社區服務的醫院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使社區護理難以深入,服務難以到位,剛開始本社區門診3名護士編制,后來醫院要加強三級醫院晉升,從社區門診調走1名護士,而其他社區門診沒有超過2名護士的,有的只有1名,個別的社區甚至沒有真正的護士。社區護士不管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的不足將勢必影響社區護理的內容和質量[2]。

1.3 醫資薄弱 除本社區(醫院派來)一大半是廠醫轉變而來還有部分是退休醫生。

1.4 社區護理服務范圍局限 目前本市社區護理服務形式單調,只流于形式上的巡診、測血壓、測血糖、慢性病、出院患者的隨訪,注重按時、按進度見面或電話隨訪,護士承擔教育、咨詢、組織、管理、協調的角色表現嚴重缺失,難以將社區護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1.5 社區門診輸液室環境污染嚴重 目前有部分社區門診輸液室場地差,空氣不流通,設置混亂,環境污染嚴重,缺少消毒制度等。尤其冬夏開空調,門窗關閉,患者帶來吃的、果皮、再加上小兒在室內大小便、嘔吐、出汗、室內異味熏人,嚴重影響就醫環境。

1.6 信息管理滯后 健康檔案是記錄與社區居民健康有關的文件資料,它包括以問題為向導的病史記錄和健康檢查記錄,以預防為主的保健卡,以及個體、家庭和社區與健康有關的各種記錄[3]。目前本市社區門診中還沒有一家真正建立健康檔案。只是疾病登記、家庭地址、電話號碼等簡單的記錄。

2 對策

2.1 加強社區護理管理 社區護理管理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的關鍵[4]。加強完善規章制度和護理管理體系,明確社區護理服務內容,規定可入戶開展的技術服務項目,安全保障措施等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地的護理模式。

2.2 合理配置護士人力資源保證護士定編到位 在輸液過程加強巡視、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規范記錄,改進就診流程,減少高危因素,使護理差錯、事故消滅于萌芽之中。提高護理質量、改進工作方法與工作流程,同時加強個人、家庭和社區健康衛生知識宣教、健康教育、家庭訪視等幫助社區居民解決健康問題。

2.3 加強安全管理 (1)患者方面:社區中老年患者居多,其中不少高危病種,如心血管病易發生心血管意外,雖然事前告知患者輸液目的、注意事項、嚴禁自己調滴速,但有的患者遵醫囑性差,出現自己調滴速的情況;工作中護士要嚴格控制患者的陪同人員,既要保證患者有人看管,也要杜絕醫院閑雜人等過多的情況出現;對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要及時進行轉院處理。(2)藥物方面:用藥期間產生不良反應要及時匯報醫生并進行處理,對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的藥物要嚴格遵守皮試原則,不同批號的同種藥物仍然要進行再次皮試,確認安全方可用藥。(3)醫源性方面:加強醫護人員療技術培訓,加強責任心的教育,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社區護士疲于臨床治療,護理安全隱患很大。現在到社區輸液、治療的患者也大大增加,護理安全重在防范,嚴格督察各個工作質量環節,特別是查對制度,工作中如果護士注意力不集中或過度疲勞未認真查對都容易造成差錯,2名護士核對尤為重要。

2.4 加強消毒管理 工作人員必須衣帽整潔,工作前洗手、戴口罩方可進行各種治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用過的注射器、針頭毀形浸泡;每做完一項操作要及時清理物品,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回收與不回收、破壞與不破壞處置均需分開放置;保持室內清潔,果皮、紙屑及時清理,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溶液拖地2次/d,座椅用500 mg/L含氯消毒溶液濕式擦拭2次/d,每月空氣細菌培養一次并做好記錄;三氧消毒機空氣消毒2 h/d;每天開窗通風,空氣污濁時開空調也要開窗通風。消毒器械溶液每周換一次,無菌鉗、鑷子、盛碘酒瓶每周高壓滅菌1次;消毒溶液更換及時,標明名稱、濃度、更換日期;治療室抹布、拖把、掃帚其他工作間分開。

2.5 加強計算機在健康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隨著信息科技的進步,計算機在醫療衛生中應用越來越普及,社區醫院也要用這現代化手段,建立個人、家庭和社區的連續性、全方位計算機健康檔案管理系統,并以這個系統為基礎,開展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合理使用,避免重復登記,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

2.6 加強繼續教育管理體系 做好社區護理工作首要條件在于充分調動患者及家屬的積極性,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搞好護患關系,要求護士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還要掌握社會學、心理學、營養學等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加強社區醫護人員的培訓、自學,請進來送出去,重點培訓內容;增加護士社區服務意識,質量意識,溝通技巧,專業基礎知識,護理急救技能等;注重培訓實效,定期考查考核。不斷提高醫護人員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

3 小結

社區護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出現一些問題,通過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提高護理工作者的專業素質,加強自身水平,大多數問題都可以有效解決,不斷總結經驗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

參考文獻

[1] 林菊英.社區護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24.

[2] 盧蓉.加強社區護理人才對伍建設的重要性[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6):45-46.

[3] 趙秋利.社區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48.

慢性病培訓小結范文4

延續護理是醫院、家庭、社區之間的相互合作,協調和信息共享,并為病人提供無縫隙連續服務。它也是病人出院后回家休養或是回到社區進行后續治療的紐帶,然而傳統的護理服務僅限于住院病人,病人一旦出院,護理工作便不再延續。本文通過對國內外延續護理與社區衛生服務相關情況的對比,提倡社區衛生服務與醫院服務的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居民提供高質量、方便可及的衛生服務。

1延續護理定義

國內有學者將延續護理定義為:醫療機構通過系統地設計一系列護理行為,使病人在轉換了不同健康照顧場所后,如醫院轉換為家庭,一樣可以得到高質量、與原各項措施具有協調性、連續性的護理[1]。即使有部分病人疾病得到相對控制或疾病緩解后出院,由于所患疾病的復雜性,自我管理存在相當的難度,病人仍有很高的健康照護需求[2]。潘美開等[3]認為,糖尿病病人出院后治療依從性降低,而出院后的持續治療很重要,病人及家屬對出院后的疾病恢復相關知識需求增加,且更趨于需要上門延續服務,可以看出,部分病人出院后仍需得到延續護理。同時,國內也有研究[4]指出,有些病人很難在住院期間一次性完成疾病全程的治療與康復,出院后大多數病人只能通過回院復診來延續治療和獲取相關的康復信息,因此,健康需求遠不能滿足病人及家屬的需求。

2延續護理與社區衛生服務有關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2.1國外研究現狀延續性護理干預模式是從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中心的一個延續性護理研究項目發展而來[5],它強調隨著病人轉移到家庭和社區,其治療和護理也應該從醫院持續性地投射到家庭和社區[6]。該模式通過跟蹤和管理病人從住院到回歸家庭全過程,提高病人及照顧者的自我護理能力[7]。VanWalravenC等[8]指出,延續性護理能夠改善病人的健康結果,降低其急性住院后的再入院率。

另一方面,美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受過專業培訓的合格護士為病人在其家中提供護理照料和治療。護士通過家庭訪視的方式對病人及其照料者進行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有關的主題教育,這種服務的最終目標是給出院病人提供持續的照護,并使他們在家中重新恢復健康。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社區護士可以在病人家中提供部分服務,比如自我注射、持續非臥床腹膜透析等,社區護士還可根據病人的個體需求,在訪視病人時提供相應的專科護理。當病人需要再次入院時,社區護士還負責向醫師提供病人的信息。現在國際上有不少國家或地區的社區護理工作是在家庭醫師團隊的基礎上開展的,效果較好[9]。

2.2國內研究現狀筆者查閱近五年的相關文獻發現,大多數有關延續護理的研究仍以電話、信件、登門隨訪、Email、護士門診等方式居多,而有關病人出院后轉診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后續治療或導管維護的研究相對較少。有許多病人,例如慢性病病人[10]、攜帶導管出院病人[11],他們需要經常往返于醫院、社區進行治療和康復,在治療環境不斷變化的時候,無法避免會因醫院和社區服務的不銜接等各種因素導致醫療護理服務的中斷,這就可能導致病人不能很好地恢復疾病,因此完善機構間的連續不可忽視。延續護理在我國內地的發展仍未成熟,它不僅涉及到醫務人員對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導、上門隨訪等內容,還需要廣泛的社會支持系統[12]。有調查顯示[13],有33.3%的護士認為病人出院意味著護理服務的結束,40.5%的病人出院時沒有獲得相應的指導。

另一方面,我國社區護理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國內各地區之間也存在顯著差異[14]。社區居民對社區護理的理解比較狹隘,不能充分理解社區護士價值,大部分人仍覺得社區護士只需打針、發藥,以至于很多時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職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15]。目前國內很多社區護理工作內容仍偏重以二級預防為主的護理活動,例如靜脈輸液、肌內注射、測量血壓、家庭訪視等[16]。

2.3延續護理與社區衛生服務展望延續護理被認為是高質量醫療服務所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慢性病的康復、成本效益控制、有效利用醫療衛生資源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7]。國外及我國香港地區進行的延續護理所取得的積極成效通常是由護士主導的多學科團隊共同協作的結果[18],然而,我國要發展延續護理,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其一,我國還未出臺有關延續護理的法規與制度,也就沒有相關的準則約束或保護醫護人員及病人。其二,社區與醫院的轉診機制還不成熟,盡管已有醫院相繼開展延續護理服務,也僅僅是采用電話、門診、信件等方式,很少有醫院將出院病人轉診至社區進行后續治療及護理作為延續護理的一種方式。

3小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問題也愈加重視,尤其對延續護理的渴望更是日漸增加,延續護理必定會成為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延續護理模式規范化、制度化仍需不斷研究。同時,在構建合理的延續護理模式時,如何充分利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一資源,而不是單單就醫院的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電話、隨訪等單一的延續護理方式,這也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程波,袁芳.對腦卒中康復期患者實施延續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4,29(4):84-85.

[2]陳燕.北京地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續性照護模式的初步探索[D].北京協和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13.

[3]潘美開,陳茜,邱月群,等.糖尿病患者對醫院延續服務需求的調查研究[J].醫學信息,2010,5(7):1687-1688.

[4]李晴,周婷婷,李韜彧,等.延續護理在腹膜透析治療腎病綜合征伴急性腎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14-117.

[5]高凱霞.應用奧馬哈系統對膀胱造瘺患者延續性護理干預和結局評價[D].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4.

[6]董玉靜,尚少梅,么莉,等.國外延續性護理模式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9):20-23.

[7]陳曦,畢越英,陳海花.連續護理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展望[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8):758-760.

[8]VanWalravenC,OakeN,JenningsA,etal.Theassociationbetweencontinuityofcareandoutcomes:asystematicandcriticalreview.JournalofEvaluationinClinicalPractice,2010(16):947-956.

[9]巫云輝,曹世義,邱德星.基于家庭醫生團隊的社區護理模式探討[J].社區衛生服務,2013,30(2):109-111.

[10]湯維娟.上海市癌癥病人連續性照護模式的構建[D].第二軍醫大學護理學院,2011.

[11]張秋娥.PICC帶管出院患者延續護理中的并發癥發生狀況與對策[J].當代護士:專科版(下旬刊),2012(11):66-68.

[12]徐建秀.我國延續護理模式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9):18-19.

[13]付偉,李萍,鐘銀燕.延續性護理研究綜述[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4):27-30.

[14]郭佳鈺,周娟,劉秀娜.我國社區護理現狀[J].社區護理,2012,26(12):3351-3354.

[15]王茜,王薇,胡燕.中美社區護理現狀的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全科護理,2014,12(8):679-682.

[16]李蘊明.國內社區護理有待完善[N].醫藥經濟報,2010-04-12(W03).

[17]簡平,劉義蘭,李保華,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延續護理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3,28(23):12-13.

[18]欒海麗,孫國珍,邵筱敏.慢性病患者延續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4,29(7):92-94.

慢性病培訓小結范文5

一、主要工作任務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要求,做好健

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各項工作任務。圍繞甲型流感、艾滋病、結核病、腫瘤、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結合各種衛生日主題開展宣傳活動。特別是積極開展 世界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預防接種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衛生主題日宣傳活動。繼續做好針對農民工、外出打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艾滋病防治項目傳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據《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展群眾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健康教育網絡信息建設,促進健康教育網絡信息規范化。加強健康教育檔案規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健教工作網絡

完善的健康教育網絡是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有效措施,20xx年我們將結合本社區實際情況,調整充實健康教育志愿者隊伍,加強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訓;組織人員積極參加市、區、疾控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論水平;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計劃,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加大經費投入

計劃20xx年購置新的照相機、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印制健康教育宣傳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計劃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

1、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每月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據居民需求、季節多發病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內容。選擇臨床經驗相對豐富、表達能力較強的醫生作為主講人。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后接受咨詢、發放相關健康教育材料,盡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講座安排表)

2、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并根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盤

在輸液室設電視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盤,光盤內容以居民的需要為原則,做好播放記錄、播放小結等。

4、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

計劃上半年、下半年各開展一次居民喜歡的健康知識競賽,專干提前認真組織,設計試題、配備獎品,讓居民在娛樂的同時學習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識。

5、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

按季度定期對中心的3個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內容。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6、發揮取閱架的作用

中心大廳設健康教育取閱架,每月定期整理,將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擺放其中,供居民免費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評估

對轄區1%的人口科學規范的進行一次健康知識知曉、技能掌握、行為形成情況和健康需求等內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評估。健康教育專干主要負責設計調查方案、調查問卷、評估總結等工作。

慢性病培訓小結范文6

[關鍵詞] 腸造口;健康教育;進展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5(b)-0013-04

[Abstract] Health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 activities within goal,plan,organization,system and evaluation,it can improve the health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olostomy patients.The types of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for colostomy patients are varied.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stages,th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can be divided into preoperative,postoperative and whole course education program.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for colostomy patient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nursing staff to develop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Intestinal stoma;Health education;Process

腸造口也稱為“人工”,是指因治療需要,把一段腸管拉出腹腔,并將開口縫合于腹壁切口上以排泄糞便或尿液[1]。腸造口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結直腸癌患者生存率的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了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等方面的消極影響[2]。生理方面,造口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1%~70%,并發癥發生率高導致就診次數增加和再次住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3-4];心理方面,常見的有抑郁和焦慮。調查發現腸造口患者對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健康教育都有迫切需求[5-6]。健康教育作為一項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有評價的宣教活動,能夠改善腸造口患者的身心狀況,改善社會適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7]。本文綜述了腸造口患者手術前后健康教育內容與方法的研究進展,以期為醫院和社區護理人員對腸造口患者開展健康教育提供參考。

1 術前健康教育項目

研究顯示,腸造口術前患者若未獲得足夠的造口信息,會導致其術后難以適應造口的外觀和自我護理[8]。由于患者更容易接受術前的腸造口相關信息[6-7],在術前為即將造口的患者提供造口定位和相關知識教育能減少其造口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改善其生活質量[9-10]。

1.1 社區造口術前強化教育

社區造口術前強化教育是針對腸患者在社區開展的術前強化教育的項目,在造口術前除了由診所結直腸護理專家(colorectal nurse specialist,CNS)提供造口手術類型和術后功能、造口袋的知識外,還會有由社區CNS為患者進行腸造口管理教育實踐的家庭訪視及評估。訪視共2次,約45 min/次,護理專家會介紹造口袋并教給患者管理造口的方法,主要有排空和更換造口袋。第二次訪視結束后CNS會評估患者在模型上更換造口袋的能力。患者入院手術前CNS再次評估其在造口位置標記處更換造口袋的能力。Chaudhri等[11]在英國紐卡斯爾開展了社區造口術前強化教育的研究,研究組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縮短了住院時間,此外研究組每位患者平均節約費用2.104美元。

1.2 加速康復外科項目

H.Kehelt教授在2000年首次提出加速康復外科項目(the 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me,ERP),它應用醫院多學科人員團隊方法進行術前教育,大多患者可在術后24~48 h安全出院。團隊由外科主治醫師、執業護士、患者同伴、住院醫師、腸造口治療師和注冊護士組成,團隊依照制定的ERP指南協作護理,以確保患者安全和最舒適的體驗[12],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入院前的物品準備、術后疼痛管理和使用自控鎮痛泵的方法、如何提高預期的飲食等。Bryan等[13]通過課程為造口患者提供術前相關的信息,并使用人造腹部模型為患者進行造口袋排空和更換的示范,還為患者提供居家腸造口DVD和練習包,結果顯示60%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由8 d縮短至5 d或更短。Younis等[14]將造口術后住院時間>5 d視為延遲出院,通過前瞻性研究發現開展ERP前17.5%的患者由于不能獨立管理造口而延遲出院,而開展ERP后僅有0.8%的患者延遲出院,顯著降低了造口患者延遲出院率。

2 術后健康教育項目

術后住院期間及出院后的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是一項重要的護理活動,是改善患者腸造口接受程度和提升患者腸造口自我管理能力的關鍵,國內外腸造口健康教育項目多集中于此階段。

2.1 多媒體學習教育項目

多媒體學習教育項目(multimedia education learning program,MELP)[15-16]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應運而生,該項目通過結合語言、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制作的多媒體教材,為術后腸造口患者提供腸造口及其護理知識。此外,MELP使患者獲取知識的形式更加形象、可視,患者可根據個人需要隨時觀看、鞏固學習,減少了護士的指導次數[17]。Lo等[15]在臺灣大醫院外科手術單元開展的MELP,內容如下:第一部分是腸造口的形成,包括腸造口的解剖學和腸造口的臨床適應證;第二部分采用二維動畫、視頻和圖片的形式來說明腸造口護理的各種核心要素,并對知識進行鞏固。參與多媒體教育項目的患者較傳統教育的患者在對腸造口自我保健的知識、態度和行為方面均有顯著提高。Lo等[16]通過成本效益分析評價MLEP,發現其具有花費時間短、成本低和效率高的特點。翁亞娟等[18-19]采用術后教育手冊、指示圖、連環畫、VCD等形象化的多媒體健康教育模式,顯著降低了腸造口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2 群體教育項目

群體教育項目是由病房為腸造口患者及其照顧者提供知識和經驗的支持教育項目。2007年,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腸造口病房開展了日常的群體教育項目,在常規訪視期間邀請患者及其照顧者免費參與。項目每4~6個月組織一次,教育內容由結直腸外科醫師、造口治療師與公共衛生專家共同商議制定。群體教育項目分三個步驟實施:第一步,由外科醫生進行腸造口及其治療必要性的講座;第二步,造口治療師基于腸造口護理及其并發癥與腸造口患者進行提問式和分享式的互動,同時通過視頻的形式為患者呈現腸造口日常生活指南;最后,腸造口患者相互分享社會經驗的活動階段。群體教育項目實施前、后相比,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0]。

2.3 腸造口自我管理項目

慢性病自我管理(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CDSM)是指用自我管理方法來控制慢性病,實質為一個患者教育項目,它通過系列健康教育課程教給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的知識、技能、信心以及和醫生交流的技巧,來幫助慢性患者在得到醫生更有效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解決慢性病給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各種軀體和情緒方面的問題[21]。美國斯坦福大學患者教育研究中心首創了普適性的CDSM項目,著重提高患者管理疾病的自我效能,通過行為的改善和情緒控制,最終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2]。Grant等[23]在美國參考CDSM項目和醫學長期護理模式,根據解決腸造口患者主要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問題的目的,構建了長期腸造口護理自我管理項目。項目由造口護士和經過培訓的腸造口同伴以討論課的形式開展,課程為6次,2 h/次,包括3次患者教育課程、1次家庭照顧者課程和1次患者及其照顧者共同參與解決疑難問題的選修課程,課程周期約12周。項目內容通過對腸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相關文獻回顧和腸造口常規護理進行描述來確定。項目效果通過患者及其照顧者、腸造口同伴和監督項目實施的護士對項目實踐問題、項目市場、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進行綜合評價,且運行初期獲得了患者及其照顧者以及同伴支持者的積極回應。

英國在CDSM項目的基礎上,提出了專家患者計劃(expert patient program,EPP)。專家患者是指了解自身疾病狀況且熟練掌握身體狀況應對技巧的患者。EPP由培訓的專家患者以課程的形式給予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指導,改善患者的社會心理適應和生活質量,實現患者的自我管理。Cheng等[24]將EPP用于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患者參與EPP課程后,腸造口相關知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與社會心理適應得到顯著提高。

3 “STOMA”腸造口社會心理干預項目

造口患者術前和術后的教育均給患者帶來益處,Lim等[25]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建立一個覆蓋腸造口患者術前和術后的“STOMA”腸造口社會心理干預項目,該項目的構建根據是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論、Simmons的概念框架以及患者的需要[8]。項目包含五個核心要素和十一個要素組分,核心要素為獲得性支持(support availability)、積極思考與接受(thinking positively with acceptance)、克服社會歧視(overcoming social stigma)、減少消極情緒(minimizing negative feelings)和分析造口護理的自我效能(analysing self-efficacy in stoma care),即STOMA[25]。項目以課程和電話會談的方式開展。個體面對面心理教育課程安排在術前1~2周,并使用教育手冊輔助教學,其內容有:①心理干預及“STOMA”項目概述;②可利用的社區資源和支持服務;③腸造口術后常見問題與活動恢復;④腸造口護理訓練指導步驟;⑤指導參與者設立目標。課程結束后在術前1周內進行首次電話會談,主要探討腸造口的新問題和關注點;其余4次將在術后1~4周進行,探討術后和出院后發生的新問題。

4 小結

患者教育是造口手術前后護理的關鍵,術前健康教育項目的目標在于較快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造口能力,縮短患者的腸造口熟練時間和住院時間。術后住院期間健康教育項目的目的是在促進造口患者在恢復的基礎上節約成本。腸造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項目是院內健康教育的延伸和延續,其目的為在促進腸造口患者社會交際的同時,改善生活質量。“STOMA”腸造口社會心理干預項目從社會心理的角度為患者提供術前和術后較為全面的健康教育。

首先,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醫療保健費用的增加和住院床位的緊張,使之很有必要將重點放在縮短術后住院時間上,這就需要加快醫院社區一體化進程和腸造口人才培養,開展造口術前健康教育項目。其次,多數腸造口患者在術后住院期間主要依靠護士對腸造口進行管理,缺乏自身的實踐導致出院后自我管理腸造口的困難。有關調查發現,患者認為醫院提供的腸造口護理是局限的,并且患者與造口專家沒有足夠的交流時間[9],因此術后開展多途徑的院內教育,構建院外腸造口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很有必要。最后,政府、醫院和社區應共同協作,致力于為腸造口患者提供圍術期及出院后的全程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 胡愛玲,鄭美春,李偉娟.現代傷口與腸造口臨床護理實踐[M].2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4:437-438.

[2] 陳振梅.直結腸癌患者腸造口的護理[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20):111-112.

[3] Phatak UR,Li LT,Karanjawala B,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for ostomates[J].Dis Colon Rectum,2014,57(4):529-537.

[4] Vonk-Klaassen SM,de Vocht HM,den Ouden ME,et al.Ostomy-related problems and their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of colorectal cancer ostomates:a systematic review[J].Qual Life Res,2016,25(1):125-133.

[5] 馬健,石長瑞,王威.對腸造口咨詢門診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3,34(8):979-980.

[6] Danielsen AK,Burcharth J,Rosenberg J.Patient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a stoma:a systematic review[J].Colorectal Dis,2013,15(6):276-283.

[7] 王勤,張玉玲.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1):126-127.

[8] Lim SH,Chan SW,He HG.Patients′ experiences of performing self-care of stomas in the initial postoperative period[J].Cancer Nurs,2015,38(3):185-193.

[9] Person B,Ifargan R,Lachter J,et al.The impact of preoperative stoma site marking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quality of life,and patient′s independence[J].Dis Colon Rectum,2012,55(7):783-787.

[10] Danielsen AK,Rosenberg J.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may increase when patients with a stoma attend patient education―a case-control study[J].PLoS One,2014,9(3):e90354.

[11] Chaudhri S,Brown L,Hassan I,et al.Preoperative intensive,community-based vs traditional stoma education:a 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J].Dis Colon Rectum,2005, 48(3):504-509.

[12] Crawshaw BP,Brady KM,Delaney CP.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s for colorectal surgery:university hospitals case medical center/the SAGES/ERAS?RSociety Manual of 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s fo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M].Switzerland: Springer,2015:257-279.

[13] Bryan S,Dukes S.The 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me for stoma patients:an audit[J].Br J Nurs,2010,19(13):831-834.

[14] Younis J,Salerno G,Fanto D,et al.Focused preoperative patient stoma education,prior to ileostomy formation after anterior resection,contributes to a reduction in delayed discharge within the 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me[J]. Int J Colorectal Dis,2012,27(1):43-47.

[15] Lo SF,Wang YT,Wu LY,et al.Multimedia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patients with a stoma:effectiveness evaluation[J].J Adv Nurs,2011,67(1):68-76.

[16] Lo SF,Wang YT,Wu LY,et al.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a multimedia learning education program for stoma patients[J].J Clin Nurs,2010,19(13-14):1844-1854.

[17] 董雪云,韋健賢,梁珠明,等.多媒體教材在直腸癌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結直腸外科,2008,14(6):426-428.

[18] 翁亞娟,錢惠玉,徐文亞,等.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對腸造口病人早期并發癥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7):1916-1917.

[19] 錢惠玉,徐文亞,翁亞娟,等.形象化健康教育模式對腸造口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4, 11(12):49-50.

[20] Altuntas Y,Kement M,Gezen C,et al.The role of group educ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 stoma[J].Eur J Cancer Care,2012,21(6):776-781.

[21] 傅東波,傅華.慢性病自我管理[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2,10(2):93-95.

[22] Lorig KR,Sobel DS,Stewart AL,et al.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a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 can improve health status while reducing hospitalization:a randomized trial[J].Med Care,1999,37(1):5-14.

[23] Grant M,McCorkle R,Hornbrook MC,et al.Development of a chronic care ostomy self-management program[J].J Cancer Educ,2013,28(1):70-78.

[24] Cheng F,Xu Q,Dai X-d,et al.Evaluation of the expert patient program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J].Cancer Nurs,2012,35(1):27-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 香蕉成人啪国产精品视频综合网 | 日韩中文欧美 | 91中文字幕网 |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毛片免费观看成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免费 | 毛片免费网 | 亚洲伊人网站 | 国内高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第一页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 | 曰韩三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小视频 | 亚洲 欧美 日韩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 |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 国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道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色另类 | 久久国产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69影院 |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 亚洲欧美另类自拍第一页 |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资源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91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