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實用配音教程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實用配音教程范文1
【關鍵詞】高職院校 英語語音教學 問題 對策
語言作為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三大要素,語音、詞匯和語法組成。而在這三要素中,詞匯和語法是通過語音體現出來的。換言之,語音是言語交際的載體,是口語表達的基礎,準確的語音有助于聽說能力的同步提高,有利于英語詞匯的識記,是英語語言運用水平全面提升的基石,因此,英語語音是英語學習和教學的重點和突破口。然而,目前高職高專英語語音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較為普遍的問題,筆者將就此進行整理并嘗試提出個人的一點解決對策。
一、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的問題與原因
1.學生語音基礎薄弱。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門檻的不斷降低,高校擴招比例不斷增加,生源素質也在逐年下降,高職學院的學生更是如此。高職高專的學生在初高中階段英語底子就相對較差,即使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英語語音方面的表現也是差強如意,主要體現為:英語語音基礎薄弱,不能正確認讀、書寫和使用國際音標,不能正確拼讀英語詞典中的單詞,不能用正確的語音語調說英語,朗讀英語,不能有效地與他人進行英語交流,沒有掌握系統的語音知識,包括重讀、連讀、弱讀、節奏等等。
2.英語語音教學受重視程度不夠。我國應試教育體制和模式下,學生在初高中階段接受的英語教學大部分忽略了語音發音學習,其精力主要投入到詞匯語法等以考試為導向的學習中,大部分學生學英語從來并長期都以做語法練習和應付考試為中心,很少關注英語語音本身,英語語音沒有得到系統的學習;同時,在現階段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無論是大學英語教學,還是英語專業教學,在大多數高職院校中,英語教學仍然集中在學生英語讀寫能力的培養,英語語音教學始終未被給予足夠的重視。
3.傳統英語語音教學方法手段單一。多年來,因為以上的種種原因,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語音教學過程中,普遍使用的仍是傳統的跟聽―模仿―練習三部曲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也僅為音頻,視頻等傳統形式,其教學效果是有限的,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也無法得到提高。
4.語音教學條件不完善。硬件設施上,很多高職院校都雖然設有語音教師,但數量非常有限,并不能滿足全院學生的使用。而在師資力量上,受長期以來我過英語教學中語法、詞匯輕語音的教學導向所致,許多英語教師,特別是公外教師,都未曾受過語音基礎知識以及實踐方面的培訓,對于某些語音現象本身就不夠明確,如何去糾正學生、影響學生?
二、提高高職英語語音教學的對策
1.完善英語教學課程體系。在教學體制上,現行的高職英語教學大綱中沒有對語音教學提出明確的要求,而且目前的語音教學仍然缺少系統的完整的語音教材及配套視聽材料,因此大多數高職院校并沒有開設專門的語音課程,亦不安排固定的課時來進行語音訓練。在這種現狀下,筆者認為,有條件的院校應當改善英語教學的課程體系,結合自身實際,要么單獨開設一門英語語音課程,要么開設相應的公選課,或在整個英語教學課程體系中,將英語語音作為一項專門的訓練,給予6-12課時的專項技能學習。
2.增添教學趣味性,豐富教學素材。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教師的教學要貫徹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和交際性的原則。如在教學中穿插趣味性的游戲,以生動活潑的形式來促進記憶,另外,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詩歌、繞口令、童謠、歌曲等素材,讓學生練習或欣賞,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3.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隨著近年來信息化手段輔助教學的日益推廣,英語語音教學中應用的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也早已應當得以完善改進,更應該與時俱進,將信息化手段逐步應用到英語語音的教學中去。而近年來不斷興起且被廣泛應用的微信、微課甚至慕課等信息化教學手段,筆者認為都是同樣非常適用于英語語音的教學。
4.改善語音教學硬件設施及軟件建設。高職院校應加強英語語音教師的培養,全面提升英語語音教師的語音素質。具備優秀英語語音素養的教師才能勝任英語語音教學;語音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系統、全面的英語語音基礎理論知識,還要具備英語語音實踐教學的操作能力。高職院??梢愿鶕嶋H教學情況,安排組織教師集體學習培訓,聘請專家進行指導,與兄弟院校進行語音教學觀摩和經驗交流,關注語音教師的成長和發展。同時,高職院校也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改進英語語音教學硬件設施。如盡可能配備專門的語音室用以英語語音教學。
三、探索與實踐
基于以上的研究與認識,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英語專業語音教學經驗,在我院應用英語專業學生中,展開了一系列的語音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1.根據專業特色制定英語語音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我院應用英語專業培養的是面向湖北省幼少兒英語教育行業,在服務與管理第一線從事幼少兒英語教育、教育機構咨詢等工作,具有扎實的幼少兒英語專業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實踐能力,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谠撊瞬排囵B要求,結合該專業的特色,筆者重新制定了專門針對該專業的英語語音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將教學重點放在語音基礎和實用語音上,同時將教學目標制定為要求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所學語音知識,更需學習并掌握如何教授語音基礎知識。
2.積極充分利用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自2015年起,筆者開始嘗試應用多種信息化手段輔助英語語音教學。首先,筆者建立了專門用于英語語音教學的微信公眾平臺,要求全體學生掃描該公眾號二維碼并關注該微信公眾號。并且歷時近三個月搜集整理了微信公眾號的前期素材建設,涉及內容主要包括48個國際音標教學視頻及微課視頻;基礎英語語音知識介紹,如音節劃分、重音、連讀、語調等;教材配套音頻材料;以及大量課外語音練習素材,如英語歌曲、繞口令、簡短英文演講等,最終于2015年9月正式嘗試投入使用前編輯完成53條圖文消息,48張圖片,15條語音及10個視頻文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堅持根據該專業《英語語音》課程的教學大綱與授課計劃來進行同步配套的消息推送,并實時要求指導學生接收或發送關鍵詞自學相關內容。例如,最初四周,教學計劃主要集中于48個國際音標的重溫與學習上,筆者便將每次課上將學或已學的音標內容,或利用教學視頻或利用微課視頻,編輯成微信圖文信息,結合教材的48個音標分類和講授順序,進行編號,制作成自動回復關鍵詞(“音標視頻1”至“音標視頻48”),于是學生們可在課前根據教師要求在微信公眾號輸入相應的關鍵詞,便可獲取到對應的音標教學視頻,完成課前預習工作,課后更可以隨時通過該方式進行無限次的復習與鞏固練習。同時,在已有的素材基礎上,筆者也不斷利用日常的課后時間補充完善了更多的素材資源,以求提高學生們對該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與喜愛度。因此,除了根據課程的授課計劃同步推送相關的圖文消息外,筆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也時不時推送一些后期陸續建設完成的消息,例如西方節假日的介紹、電影片段配音、英文時事趣聞等各種圖文消息,使學生能全方位多角度從該微信平臺上獲取英語學習,尤其是英語語音學習的資訊。
其次,筆者通過各種形式搜集、制作了一些英語語音教學的微課,結合微信公眾平臺,實行定期推送,使得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化、趣味化。除此之外,大量嘗試使用各種移動應用APP,包括“英語趣配音”、“全民K歌”等等,將其與英語語音教學充分結合起來。
3.豐富英語語音教學方法與資源。經過5、6年的英語語音教學經驗累積,筆者針對專業特點,結合大量豐富的語音教學資源,進行了一系列的英語語音教學方法改革與完善。例如,利用英語兒歌律動開展課堂教學的warming-up;重新改編設計各類傳統小游戲,如“擊鼓傳花”、“蘿卜蹲”等,使其適用于英語語音的課堂教學中;定期舉行系列小競賽,如“微格教學競賽”、“英文朗讀競賽”等等。這樣的嘗試與改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英語語音的興趣和積極性,不再將英語語音學習視為枯燥單一的任務,更不再是一短期功利的目標,而成為了令學生們愿意長期關注并堅持練習的一項技能。
4.改革課程評價體系。放棄傳統的課程評價方式,采用形成性評價體系。形成性評價著重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學習感受、學習心理,同時,在形成性評價中,學生既是被評價者,又是評價者,學生可以不同的方式參與評價,還可以自我評價與合作評價,隨時了解自己的進步情況。因此,筆者將原有的以傳統終結性考核定成績的形式,改為采取形成性考核為主導,多元化評價學生學習成績,目前,該課程期末的終結性口試則占該門課程最終成績的50%,形成性評價所占比例則占另50%。其考核組成內容包括:(1)課堂表現評價。筆者在上課時會根據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除了傳統的考勤、答問會被進行評價記錄外,筆者還會依據不同教學環節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根據學生不同的表現進行評價,例如英文歌曲展示、英文詩朗誦、英文繞口令朗讀等,而評價的方面也涵蓋了學生個人表現、組織能力、參與熱情、合作精神、進步程度等等。這一部分占整個形成性評價體系的20%。(2)日常三次一對一考核。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會根據教學內容進行三次一對一語音過關考核,學生的這三次考核成績也將占其形成性評價體系的20%。(3)學習效果評價。學習效果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及學生互評。學生自評是學生參與到對自己學習及其過程的判斷、評價和監督中來,尤其是對自身學習成就和學習結果的判斷和評價;學生互評則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責任感,既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也可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還可以彌補教師評價等外部評價的不足。筆者對學生提供必要的評價標準和評價工具,并規范如何對某項活動進行評價。該項評價占形成性評價體系的10%。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英語語音的教學和學習中存在很多問題,而多方面的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了高職學生的英語語音水平和學習。只有認真仔細地分析這些因素,不斷嘗試探索,才能有效地找出解決對策。從高職英語角度,應該充分認識到語音課程的重要性,完善英語語音課程,加強教學條件建設;從教師角度,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采取多樣的教學手段,使用新技術輔助教學,配合不同的評價測試方式,一達到良好的語音教學效果。英語語音的學習應該是系統性的、自主性的,更是長期性的,如何提高高職英語語音的教學,仍有待進一步的挖掘與深究。
參考文獻:
[1]俞婷.淺議語音教學[J].英語教師,2008,(2).
[2]李珊珊.高職英語語音教學中的不足與教學策略研究[J].人文社科,2015(3)
實用配音教程范文2
關鍵詞:周建龍;《鬼吹燈》;有聲小說;播講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04-0155-02
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堪稱當下網絡文學異軍突起的典范,從刊載伊始就圈粉無數,許多播講人把它配音加工成有聲小說,而周建龍所播講的版本更是其中的翹楚。在有聲小說圈子里,周建龍被稱為“播音散仙”,他的聲音淳厚飽滿,播講娓娓道來,技巧圓融通透,聽他說故事常常是深陷其中,欲罷不能,著名導演陸川欽點周建龍播講他的電影《九層妖塔》的音頻版本,可見“播音散仙”絕非浪得虛名。以移動音頻APP懶人聽書所刊播的周建龍版《鬼吹燈》前四卷來說,每一卷下面的點擊收聽量都超過千萬,個別甚至將近一億。這樣的成績不可辯駁的證明該作品的優秀。
一、周建龍播講《鬼吹燈》受追捧的原因
1.聲音扎實多變,表達清晰流暢
有聲小說貴在有聲,所以對聲音和語言基本功有極其嚴苛的要求。播講有聲小說是“一個人演一臺戲”,要靠一張嘴表現大千世界,男女老幼,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所以聲音不單要好,還得有變。播講小說通常都是正常聲區即中聲區,氣勻而實,穩健干凈,說話口齒伶俐,表達清晰流暢,快的地方不吞,慢的地方不拖。小說有低谷,有矛盾沖突,所以在播講時聲音要因人而變,因情而變,因境而變,洪鐘大呂、輕聲慢語,駕輕就熟。
《鬼吹燈》全書有“臺詞”的角色不下五十,天南海北、販夫走卒、男女老少、形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聲音,語氣、語調、音色各不相同,要給這么多人物進行聲音造像,做到聞聲識人,沒有扎實多變的聲音技巧和豐富圓融的表達技能是注定不會成功的。周建龍的聲音并不在干凈透亮之列,而是略帶沙啞、滄桑,京劇行酷愛一種嗓音,稱這種嗓音“掛味兒”,周建龍的聲音大抵如此。無論是胡八一、Shirley楊、還是明叔、陳瞎子、甚至鐵棒喇嘛,周建龍用聲音塑造出來的每個人都栩栩如生,血肉豐滿。周建龍版《鬼吹燈》的成功與他多年浸話劇,當導演,做演員不無關系,豐富的舞臺實踐,使他的臺詞表達功力爐火純青,因此在播講小說時可以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播講出來的《鬼吹燈》有口皆碑。
2.作品理解準確,播講樣式豐富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羅莉把文藝作品演播的準備過程劃分了六個步驟:劃分層次,理清背景,摸準意圖,掌握風格,化為人物,掃除障礙,對小說的播講是很適用的。要播講一部小說首先必然是通讀全篇,在弄清楚字音、術語、故事梗概的基礎上,還要對故事發生的背景、作者創作的風格、角色屬性、播講基調等有清晰的思考與定位,準備工作越充分越好,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豆泶禑簟肥且徊繎乙商诫U小說,故事的背景集中在剛結束,改革開放剛起步的歲月,全書都是以第一人稱我,胡八一的口吻展開敘述的,是一位摸金校尉在回憶自己的職業生涯。聽過周建龍播講的《鬼吹燈》后,那些故事仿佛變成一幅幅活動的畫面,浮現在聽眾的腦海里,理解不透,安能如此!
《鬼吹燈》第一卷《精絕古城》全書共三十三章,而周建龍播講的《鬼吹燈》共五十章,比原書多出十七章。這一方面是因為有聲小說行業的規矩:每集二十分鐘的時長限制,另一方面則完全是播講人的功夫。書中每一章節長短不一,重要節點篇幅長、字數多,為了使故事情節推進的更加連貫緊湊,周建龍對原書進行了重新的拆分組合,因此實際播出的《精絕古城》比原本多出十七章。但是聽眾在收聽的時候卻絲毫沒有覺得不妥,反而覺得故事條理清楚、情節疏密有致,推進干凈利落,環環相扣,跌宕起伏,給聽眾帶來了非常棒的聽覺享受。
在播講《鬼吹燈》的時候,周建龍混合使用了多種小說播講樣式:站在第一人稱,娓娓道來,感同身受的播講式;倒斗摸金時或急促或慨嘆,形神兼備的表演式;老支書的東北味兒,大金牙的京片子,明叔的南洋腔,土味十足。正是這些各不相同,又相得益彰的播講樣式,融會貫通的使用,使全書聽起來活靈活現,豐富多彩,令人拍案叫絕。
3.人物語言生動,情感恰切自然
人物是小說的靈魂,播講小說人物是重中之重,簡單來說就是用聲音為人物造像。人物語言是造像的最直接依據,情、聲、氣是三種最重要的手段,可以運用共鳴腔的不同、咬字方式的不同、氣息運用的不同等多種手段來輔助。小說中的人物眾多,各具特色,把每個人物都播講的“異口同聲”是失敗的,不能隨人物性格推進而調整有聲語言表達也是失敗的。要成功地播講有聲小說,給人物塑造出一個豐滿、立體的形象,首先要給人物定性,然后依據小說描寫,參照生活經驗把人物具體、活化在播講人心中,最后通過情、聲、氣等手段給人物進行聲音造像,傳達給聽眾。
《鬼吹燈》全書涉及的人物形形不下半百,三教九流,廟堂鄉野都有。周建龍在播講人物時很好的做到了根據人物性格發聲,例如在給王胖子配音時,明顯的胸腔共鳴運用的多,喉頭松弛,氣息下沉,聲音寬厚有力,表現出了王胖子身材壯碩、孔武勇猛的形象。在牛心山的大樹上,云南蟲谷的絕壁危崖上,王胖子的聲音則有了恰當的變化,減少了氣勁,虛聲多了,喉頭發緊,聲音較平常尖、細,并用顫氣等方式表現王胖子因為恐高而驚恐、害怕的狀態,惟妙惟肖。同時,書中的王胖子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壯年,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氣息不該下沉太多,還應該以實聲為主,把握好度,太淺或者太沉,聲音太虛或者太實都不符合人物形象。再如在埋葬從關東軍要塞帶出來的童男童女時,胡八一說的那段悼詞,既不能太哀傷,這不符合胡八一久經沙場,沉穩冷靜的軍人特質,也不能太冷漠,胡八一是個善良且有正義感的人,不可能對此無動于衷。周建龍在播講這一段時語調輕緩,氣息由沉變強,即感嘆他們的悲慘不幸,又欣慰新社會的幸福美好,感情藏而不露,聲音低沉堅毅,表達的非常準確,使胡八一那種勇武、堅毅、負有正義感的軍人形象完美的呈現在聽眾腦海中。
二、當下有聲小說播講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語言基本功不扎實問題
在當下有聲小說播講領域語言基本功不扎實是相當普遍的,具體表現為吞字,字音不準,錯別字等方面,個別甚至帶有口音。
在當下熱門的仙俠、修真類小說中經常會出現“般若”二字,而許多播講人在播講時將其讀作“bān ruò”,其實這個詞真正準確的讀音是“bō rě”,意為智慧。曾有作品將該詞釋義為佛界的一位力大無窮的佛陀,像如來佛、藥師佛等一樣具體化,真是貽笑大方。
2.作品理解不準_問題
羅莉在《文藝作品演播教程》一書中說,播講小說要充分認識和確切把握章節內容與全篇是什么關系,居于全篇的什么位置,主要人物的思想揭示到什么程度,唯有反復閱讀全篇,細細揣摩,才能從局部與某些表面情節中跳出來,看清作品的全貌和要旨。當下的一些播講人面對作品往往是走馬觀花、不求甚解,匆忙開播,造成以偏概全、定性失準。
目前市面上至少有七位播講人播講《鬼吹燈》一書,版本各不相同。播講人艾寶良在播講《鬼吹燈》中的王胖子時,氣聲太多,用氣太沉,咬字松弛,說話含混不清,如同一個老翁在說話,把王胖子塑造成一個憨氣、口吃、笨拙的“豬八戒”形象,和書中所述王胖子孔武有力、勇猛靈活,二十多歲的青壯年形象相去甚遠,讓很多人無法接受。雖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倘若偏差太多就是人物定性失準,角色理解不夠深入透徹的問題了。
3.同步更新比速度問題
能上有聲小說熱搜榜的都是當下網絡文學中的熱門作品,很多都還在連載當中,面對市場上眾多粉絲迫不及待的想要收聽音頻版本的欲望,一些播講人在播講時片面的追求速度,鼓吹“同步更新”,即原作者將最新章節一,播講人對著電腦屏幕便開始錄制音頻,把“第一時間,同步更新”作為噱頭,這是造成有聲小說字音謬誤、邏輯斷層、人物性格單一等質量瑕疵的重要原因。
筆者曾在懶人聽書網站上聽過一部仙俠類小說連播,播講人將某個章節里一個配角的名字一會讀作趙明,一會讀作趙朋,實則就是同一人,當時聽得云里霧里,怎么莫名其妙又多出來一個人?于是果斷放棄了。這僅是同步更新的諸多弊端之一。
三、總 結
周建龍有自己的工作室,是專業的播講人,有時間,精心備稿,懂技術,有能力,表達功力一流,知道該怎么樣提高自己播講的品質,所以他播講的《鬼吹燈》成功了。從《人間》《雍正皇帝》到《黑道風云二十年》再到《鬼吹燈》,周建龍歷經數年的積累,播講作品過百部,為上千萬字書稿配過音,精雕細琢,精益求精,不斷學習,反復實踐,認真體會,總結提高,才有今天的“播音散仙”美譽。其成功的原因除了勤學多練,就是熟悉自己的聲音。
當前能聽到的周建龍的作品當中沒有風花雪月,情誼繾綣之作,他的聲音不適合這類風格。無數次的播講歷練他早已對自己聲音的表現力認識極深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熟悉自己聲音的音高、音色、音調等特質,找準自己聲音定位,在恰當的聲音表現力范圍之內,游刃有余的運用語言表達技巧,在準確嚴密的故事解析基礎上,完成對文字角色的“二度創作”,才是提高有聲小說品質的關鍵保障。
參考文獻:
[1] 羅莉.文藝作品演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 付程.實用播音教程[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