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啟蒙教育報告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啟蒙教育報告范文1
關鍵詞:幼兒文學;啟蒙教育;故事
一、幼兒啟蒙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文學
1.幼兒文學
兒童文學是指適合于各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點、能夠幫助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適宜他們接受能力、審美要求的這一類文學,對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來說,幼兒文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幼兒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啟蒙教育意義
幼兒文學作品的教育性,除了在品質、思想、情操、道德的教育外,還有美感教育、知識教育等等方面,都是不可忽視的,也同樣包含在這個范圍內。例如:栓栓小朋友說:“我想到月球上蓋好多的圍墻”,姥姥問他為什么呢?他說“可以把我尿濕的褲子晾起來呀”。因為栓栓上小班時經常尿褲子。所以天真的發問,表現出孩子對這種美好圖景的傾心和向往。
二、幼兒文學在幼兒成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及重要意義
1.幼兒文學能夠讓兒童體會到愉悅與正面的情緒
高爾基說:“兒童文學是快樂的文學。”有一次,我們中班上了一節綜合活動課《我愛我家》,我問道:“爸爸、媽媽很愛你們,你們心里面是什么樣的感覺?”艾博說:“是甜甜美美、特別高興的感覺。”樂樂說:“是我想親親她的感覺。”聽完后,我感覺這就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
2.幼兒文學在促進幼兒想象力發展方面作用巨大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在一節美術活動時,小石頭小朋友的畫讓我大吃一驚:他的畫平時完全不同。我急切地問道:“你能把你的畫給我講一講嗎?”他興奮地看著我說:“我最喜歡坐在盆子里,讓媽媽給我洗澡了。”原來他的媽媽不在奎屯工作,在烏魯木齊上班,一個月才回來一兩次,平時都是奶奶照顧他。所以每當媽媽回來后,都會給他洗澡,他覺得自己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和媽媽一起洗澡了。哦!我明白了,孩子因為在與媽媽一起洗澡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幸福和媽媽的愛,所以才畫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如此豐富而美麗的圖畫。
3.幼兒文學在幼兒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強調,“教小孩要從小教起”,“一開始就要教好”,人們在幼兒時期可塑性最強,也最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在向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過程中,幼兒文學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和教材。
4.幼兒文學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
幼兒文學是文學的一種,和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一樣,蘊涵著情感的美、思想的美、語言的美,在幼兒審美的培養過程中,它可以充分滿足幼兒的審美需求,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
5.幼兒文學對幼兒是非觀形成有巨大影響
記得有一次,我給小朋友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大家都聽得很仔細,過一會開飯了,我給他們盛好飯小朋友高興地吃起來,正在大家安靜吃飯時,李×大聲笑著說:“老師,閆×像你講的大公雞一樣是漏嘴巴。”全班小朋友都看著他笑了起來。我走過去告訴閆×:“小朋友說的對不對呀,我們要從小節約糧食。但是小朋友做錯了我們要給他機會改正,不能嘲笑他。”小朋友點點頭。
三、幼兒文學的啟蒙教學的策略
1.以多樣化的閱讀形式深化文學作品閱讀
例如,對《拔蘿卜》這一故事的講解,我們就其內容和特色,開展了“拔蘿卜表演區”“圖書制作”等相關的活動,讓幼兒通過活動讓孩子們相互友愛理解故事。又如,繪本《七色花》我們可以引出“各種顏色”“夏天到了”等活動。再如,在作品《拔蘿卜》的活動中先讓孩子們去欣賞、感受故事,在讓孩子們去觀察、認知、探究、繪畫。最后讓孩子們感受他們之間的友愛,體驗情感。
2.為幼兒提供自由放松的環境
(1)在幼兒園創辦書吧,以及各班的圖書角都放一些幼兒文學讀物。(2)創辦創意區,讓孩子自己欣賞交流。
3.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
閱讀活動的形式并不是死板的。在平日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我們主要采取平行閱讀、集體閱讀、開放性閱讀、創造性閱讀以及親子閱讀等方式。
四、幼兒文學啟蒙教育中的誤區
1.以成人的審美取代幼兒的審美主體地位
這個誤區包括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在出現以大人的審美要求為主來要求孩子,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以成人為中心來灌輸成人的思想。二是教師主觀臆斷去猜測幼兒的審美取向,并將這種審美方式強加給幼兒。
2.忽視幼兒審美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是成人從教育感化幼兒的方法,把審美教育當作德育和智育的輔助手段,比較注重幼兒閱讀作品中真善這一方面的意義,但卻往往忽略了幼兒創造美、欣賞美。二是偏重對作品進行科學性分析。應該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馬約爾在1998年世界教育報告的前言里強調:“我們留下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給子孫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給世界留下了什么樣的子孫后代。”由此可見,中外優秀的、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總是以適合兒童的接受能力和獨特的審美特質為兒童所喜愛。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啟蒙教育報告范文2
學校始終把德育教育擺在重要工作位置,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責任到位,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確保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現將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情況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的德育工作管理機制
主抓德育校長帶領大隊輔導員、各中層領導和各班主任一起,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將學校的德育工作放在了各項工作之首,全校師生形成了德育共識。
二、從師德師風入手,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確保德育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
學校鼓勵學科教師以知識為載體,實現知識與道德、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一效果。人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一名教師,要想從思想上對學生產生深厚的影響,就要從自身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用言傳身教,為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為此,要求教師們按照師德師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號召全體教師向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學習。學校還制定了德育工作制度,根據教師們的實際工作,班子成員研究出切實可行的德育工作考核細則,每月月底按照德育工作考核細則,結合教師的工作實際,為教師們打出公平、合理的考核分數,作為年終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確保了德育工作正常有序的順利開展。
為了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作用,學校加強了校園環境建設。學校的后勤人員在學校德育工作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營造校園育人環境方面,他們有構思、有設計、有計劃地實施,形成了教學樓內處處都有育人的氛圍。校園環境建設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同時又是學校日常德育的載體。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陣地,如:宣傳欄、黑板報、閱覽室、少先隊活動室等,校風、教風、學風以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課間規范》、學生展示版等,讓每一堵墻壁成為無聲的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良好行為習慣教育。
學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視了對各類人員的管理,運用激勵性原則,調動了各方人士的積極性,達成了育人共識,形成了合力,充分發揮了學校各類人員的聰明才智,使學校德育工作取得顯著的成績。在全市人大和教育局調研工作中,教師們的出色技藝,學校里的走廊文化和嚴謹的教風,得到了領導們的高度認可。
三、從小學生的養成教育入手,達到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目的
為進一步樹立良好的校園風貌,我們學校除了定期開展升國旗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外,還大力開展文明、衛生、禮儀、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學生養成教育活動。旨在通過養成教育進一步規范同學們的言談舉止,加強文明禮儀的修養,引導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
(一)大隊部具體通過以下幾方面開展養成教育
1.組建養成教育領導小組,制定了《城子河小學養成教育考評制度》。
2.召開養成教育主題班隊會。班隊會上結合我校編寫的《好習慣伴我成長》手冊內容,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
3.編寫錄制了我校的《養成教育鈴聲》,針對不同的時間段提示同學們加強各項良好習慣的養成,得到上級領導與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4.營造氛圍,形成風氣。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站、板報等形式進行宣傳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宣傳養成教育過程中涌現出的優秀學生事跡,從而在校園內營造氛圍,并逐漸形成良好的風氣。
5.開展以養成教育為主題的手抄報評比。通過手抄報的評比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養成教育。
6.由少先隊組織創編了“養成教育兒歌”,每周更換內容,這種在課間隨拍隨讀的形式,讓同學們在玩樂中了解并養成更多的好習慣。
7.我們舉行了《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的活動,并在新學期伊始進行了總結表彰。
8.從細節入手,開展活動。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我讓媽媽露笑臉”賀卡設計大賽;六一的“親子趣味運動會”;全校師生的書畫展;“愛我家鄉詩歌創作大賽”;樂器進課堂;每日寫好一個漢字等活動的開展有力的推動了學生們各項好習慣的養成。
9.從細節入手,開展活動。結合學生年齡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我讓媽媽露笑臉”賀卡設計大賽;六一的“親子趣味運動會”;全校師生的書畫展;“愛我家鄉詩歌創作大賽”;樂器進課堂;每日寫好一個漢字等活動的開展有力的推動了學生們各項好習慣的養成。
(二)教學陣地主要結合好習慣開展德育教育
1.整理學具書包工作:
進入十月份,學生們整理學具書包的工作,已經達到了合格的標準。個別班級,像一年一班的學具擺放十分整齊。要想全校都達到整齊、工整還需要繼續努力。
2.讀書寫字工作:
為了貫徹落實雞西市教育局關于讀書活動的有關精神,學校在每學期舉行一次全校性的朗讀比賽。為了保證活動順利的開展,每班選出了兩名選手,按照朗讀比賽的要求參加抽簽,然后按照所抽的內容進行現場朗讀。在這項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是賀雨楠和沈文浩,他們能聲音洪亮、有感情、流利的把文章內容朗讀出來,為全校同學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學校寫字工作上,除了定期的作業檢查和作業展之外,在每學期還舉行了一次全校性的寫字比賽,學生們在活動中能按照規定的時間,正確、規范地寫出大屏幕上打出的字。在這項活動中,學生們正確的書寫姿勢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書寫速度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3.一分鐘演講工作:
各個班級一分鐘演講工作,在學校制定的演講方案的基礎上,在每學期進行一個月的家長開放日的活動,充分展示出來了學生們的才能。學生們有序的進行演講,以及在演講中展現出來的演講能力,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一分鐘演講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一分鐘口算工作:
學校制定的課前口算要求,各個班級都能做到認真遵守,并能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訓練。每周的口算內容學生們做到了熟練程度。各班養成了數學課前口算練習的習慣。各個班級創造性地開展各種口算練習,如開火車、奪紅旗等,使各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示范生”活動的開展掀起校園“文明?規范”實踐
為了樹立學生身邊學習的榜樣,更好地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我校在學期初組織全校學生開展了“示范生”的評選活動。通過主題班會、宣傳欄、廣播臺、詩朗誦、故事會、知識競賽、對學生進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宣傳講析,幫助學生了解規范內容,明白規范要求,提出人人爭當日常行為規范示范生的目標。通過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行為規范、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引導學生樹立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良好文明意識,進一步規范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一個文明小學生的要求,通過評選、表彰,使學生樹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帶動和推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
(四)在文體活動中開展德育教育
1.每日一歌(曲):
學校結合各個年級的學生年齡特點,拿出了年級的讀書時間輕音樂曲目,同時在學生每天的讀書時間播放。在學生的午休時間,播放世界名曲,并做了曲目介紹,提高了學生們的審美青雀,陶冶了學生的音樂性情。學年學生的必會曲目達標率達到了85。學校還為學生們開設了葫蘆絲樂器二課,提高了學生們對樂器的認識和使用能力。學校還在每學年度舉行一次全校性的歌唱比賽,讓師生們在歌唱比賽中進一步提高審美情趣和音樂鑒賞能力。學校的舞蹈和二課中的葫蘆絲和豎笛也得到了市、區領導們的高度評價。
2.一項體育技能:
在學校制定的切實可行的具體活動方案的基礎上,根據每個學年的學生跳繩的達標標準,每學期開展一次全校性的師生跳繩比賽,校長親自帶頭參加。首先以學年為單位進行跳繩比賽,選出優秀選手。最后這些各班的優秀選手代表班級參加全校的跳繩比賽。各班級的學生參賽的熱情極高,利用課余時間積極苦練,跳繩比賽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此項活動,受到了師生們的好評。
(五)在家校共建活動中開展德育教育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和諧發展,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提高綜合素質,形成終身發展的能力。讓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了解學校的管理與發展趨勢,了解課堂教學和課改動向,向家長展示學校的辦學思想和理念,展示師生風采,創設和諧育人的氛圍。
1.學校在每學期開展一次家長開放月活動,取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贏得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雙豐收。學校于學期初組織了家校共建活動,通過班主任與家長間的互動和家長與學校間的互動,進一步促進了家校共建活動。
2.在家校共建活動中,我們做到了:全體教師高度重視,用我們的誠意盡心為家長,學生服務。各班班主任老師認真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積極向學生及家長宣傳開放日活動,爭取全體家長按時到校參與活動。全校要認真做好了準備工作,徹底打掃室內外衛生,精心布置班級文化,營造育人氛圍。加強對學生文明禮貌、行為習慣的教育。任課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發揮團隊精神,積極研討,力求每一節課優質高效。教學中充分發揮學校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課堂教學注重新課改理念的滲透。活動當天,全體教師、學生著校服。全體教師微笑迎客,做好引導及服務工作;耐心聽取家長意見與建議;按時收集了學校統一發放的信息反饋表,及時與家長進行了溝通。各班班主任在活動結束后,及時地做了活動總結。
3.家長到校參加活動程序及安排
(1)7:30家長到校、簽到。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2)第一、二、節課家長進課堂聽課。
(3)間操時間參觀大課間。
(4)第三節課參觀學生書畫作品、校園走廊文化建設。負責人:各班班主任、數學教師。
(5)第四節課匯報介紹學生校學習情況。負責人:各班班主任、數學教師。
(6)11:30活動結束,收取家長意見反饋單。負責人:各班班主任。
通過開展家長開放月和家校共建活動,讓家長親身經歷了子女在校的學習和生活,走近了孩子,傾聽了心聲;走進了教室,關注了教育;走進了學校,參與了評價,從而能更好地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4.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家務勞動習慣,學校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家務勞動養成教育活動:
(1)每天一次家務勞動:
經過學校、家長的配合,學生們的家務勞動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了增進孩子們做家務的信心,也為了對學生們現有的家務能力給予肯定,我們發動了家長同志們的配合。讓他們在家里充分信任自己的孩子,鼓勵孩子們做家務。
(2)學校在每學期的養成教育系列班會中以家務勞動為主題開展活動,有的班級進行拌涼菜比賽,有的班級疊衣服比賽,有的班級班級釘扣子比賽,有的班級封衣物比賽,各種各樣的家務競賽,讓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提高了,以賽促練,達到了很好的效果。讓孩子們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家務勞動鍛煉和學習,增強孩子們的家務勞動意識和能力。
(3)根據各個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校與學期中舉行了一次全校性的家務勞動比賽。參加競賽的學生,能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按照年級的要求完成家務勞動的內容。有點學生能在一分鐘之內保質保量的完成釘補衣扣的任務,超出了大家的預想。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源于平時對學生的養成教育的培養。
如今的孩子們,不單單是會說家務,基本上按照學校制定的年級家務標準,履行自己的做家務職責。此項活動受到了家長們的好評。
(六)在關工委工作中開展德育教育
按照關工委工作的要求,在學生中具體的開展了讀書活動。
①積極開展“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
2012年“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的主題是《理想點亮生命》,我校響應上級號召,共訂閱讀本100本,利用班隊會和晨讀時間組織學生認真閱讀《頌歌獻給黨》活動讀本。
②開展“互助”活動,關愛弱勢群體
我校和愛心人士一起,幫助貧困學生解決生活困難,送溫暖,為貧困生撐起了一片希望的藍天,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了關愛的春雨。學校為貧困的孩子建立檔案,關注孩子們的健康,學校領導能關貧困生和留守兒童。為了響應區婦聯情系留守兒童愛心圖書漂流活動,我校積極組織教師捐一本書、奉獻一顆愛心、傳遞一份溫暖,全體教師共捐書196本。關愛留守兒童,建立親情檔案。結合助殘日,開展一系列助殘活動。我校殘疾學生、白楊、隋雨楠,身患重病經常外出救治家庭困難,為了保證該學生能在普通教學班中學有所得,促進他們正常乃至超常的發展,以利于她的健康成長,對自己充滿信心,全體任課教師能關心、愛護她。能對她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其逐步樹立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精神。同時多方為其籌措資金每人獲500元資助。我校有15名女童受春雷橋金夫人皮草救助,每人獲得300元,區民政為我校隋雨楠、李俊巖各救助300元,區工商局為我校學生捐本合人民幣300元。
③把握優勢,真正發揮五老、十大員作用。
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而老同志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他們愛教育、懂教育、善教育,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因此重視發揮老同志特殊作用有利于關工委工作的順利開展。我校共有“五老”人員5人、其中“十大員”4人。為了發揮“五老”、“十大員”的作用。我校舉辦了《緬懷先烈繼承革命》的活動,聘請教育局主抓關工委的劉老師和五老人員邱爺爺參加了活動,會上邱爺爺為學生形象進行了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④配合學校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學校的教育離不開家庭,本學期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孩子的學習情況,傳授家長育子經驗。
五月份和十月份我校在多功能教室分別舉辦了“巡回龍江――綠蔭行動”家庭教育報告現場會和《做成功的父母――培養孩子的成才素質》專題報告,80多名家長參加了報告會。
⑤與“愛心背書客”聯誼,共為學生捐得課外讀物100本,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外知識。
四、在法制安全教育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1.學校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律啟蒙教育,普及了有關法律的基本常識,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意識、交通安全意識、環境保護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從小養成遵紀守法、依法辦事的好習慣。
2.每學期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達到了以賽促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