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兒科護理病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兒科護理病例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兒科護理病例

兒科護理病例范文1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傳染病,是由柯薩奇病毒A16及E71型腸病毒等腸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皮膚粘膜損害,單純的EV71型腸道病毒感染,如沒有手足口皮膚表現,不能診斷為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患兒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多發生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手足口病的潛伏期為2-7天,一般病程較短,多于1周左右愈合,很少復發。臨床表現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診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患者病并發呼吸道感染、肺水腫、病毒性腦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2011年1月-12月來我院患手足口病的兒童日漸增多,期間因皮診來兒科就診兒童200余例,其中確診為手足口病的患兒達50余例,輸液治療的患兒75例,經過我們精診治與護理未發生嚴重并發癥。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選擇所有陪同患兒前來就診和咨詢的家長為宣教對象,重點對象是留在手足口病隔離門診輸液觀察和回家居家隔離觀察的患兒家長。

2 方法:宣傳地點選擇手足口病門診,兒科門診、隔離病房、皮膚科門診、門診輸液等相關科室,健康教育方法如下:(1)現場答疑。在門診分診臺和手足口病門診設咨詢處,由深資專家和家長面對面交談,耐心細致地解答家長的疑問。(2)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利用各種場所各個時間段,向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的病因,傳染源、傳播徒徑。病情的自我觀察判斷,皮膚口腔皰疹的護理,消毒隔離方法等疾病相關知識,加強對疾病的認識,正確看待疾病,消除恐懼心理,詳細收集手足口病的方面資料,配圖片介紹,及時贈閱疾病宣傳資料,以手足口病為主,包括導醫臺、分診臺、兒科、皮膚科等相關科室。尤其是前來兒科門診就醫的患兒家長及其他陪護家屬。(3)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嚴格做好各種消毒隔離工作,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口傳播,是有效控制該病傳播保護易感人群的重要因素。通常安置在傳染病區隔離病室中,保持病室通風、消毒。避免與其它患兒接觸,護理人員要嚴格消毒雙手,防止交叉感染。患者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嗽口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傳播,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處理。對患兒及密切接觸者隔離7-10天,體溫恢復正常皮診基本消退,水皰結痂脫落解除隔離。住院患兒的床單位應該用紫外線照射一小時/天,再用500毫克/升健之素擦試。(4)保持口腔清潔,飯前后用生理鹽水漱口或用生理鹽水輕輕擦試口腔以免感染。宜清淡,禁油膩,腥臊辛椒食品,以免損傷脾胃,易進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可口服復合維生素,輔以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5)皮診的護理:患兒的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該舒適、柔軟,經常換。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鎮靜止癢劑等。(6)病情觀察及對癥處理。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C,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對于體溫在37.5~38.5°C的患兒,給于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38.5°C以上的患兒,給于退熱栓等小兒退熱藥。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并發癥,故家長應嚴密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發現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時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7)加強預防。加強環境及兒童個人衛生,是預防感染手足口病的關鍵。春夏是腸道病毒感染容易發生的季節,要注意環境、個人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兒,盡量不要帶患兒去人群密集場所。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勤換衣服,喂奶前要清洗。患兒與家長和老師接觸前也要洗手。最關鍵的是要培養孩子食前便后洗手的習慣,世界患者安全聯盟今年提出的口號是“清潔衛生更安全”,并特別關心手衛生問題,因此洗手是降低感染和做好自身防護最簡單和最重量的方法。患兒有的衣物等要經常在日光下晾曬。應該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防止其過度疲勞。家長、托幼機構、小學等兒童聚集單位,應該每日晨檢, 發現患兒有出現發燒、皮疹等癥狀,應該盡快督促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兒科護理病例范文2

關鍵詞:克羅恩病;小兒;護理

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種慢性肉芽腫性炎癥, 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是遺傳、感染、環境和免疫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結果。CD發病高峰在10~20歲和50~60歲,一般起病緩慢、病程遷延,容易反復發作,病變可累及胃腸道的任何部位。最常累及部位為末端回腸、結腸和肛周。其病理變化主要分為急性炎癥期、潰瘍形成期、狹窄期、痰管形成期(也即穿孔期)。慢性期主要表現為腸壁加厚造成的影響,病變的腸道常常呈現管狀外形且上部的腸道經常擴大,急性期以腸壁的炎癥為主 [1]。國外報道顯示, 25% ~30%的CD患者為20歲以下的兒童或青少年,CD患兒病情一般較嚴重且發病率有升高趨勢[2]。由于兒童特殊的生理和病理特點,必然和成人患者有不同的臨床表現。CD患兒常出現發熱、食欲不振、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癥、貧血、發育遲緩、體重不增或下降等全身癥狀以及腸外癥狀。我科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12例CD患兒,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12例CD患兒,男:8例,女:4例;年齡1歲半~14歲;對 12例患兒進行積極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1.2治療經過與效果 CD的治療目前主要包括營養支持治療、激素治療(糖皮質激素)、免疫治療(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劑)、其他相關抗炎藥物治療、抗菌藥物治療、針對其并發癥的手術治療和腸道微生態制劑等[3]。目前尚未發現治愈CD的有效方法,但積極的藥物加營養支持治療可以控制和減少病情的復發,維持患兒正常的生長發育,提高患兒的生存質量。經過治療,本研究中12例患兒均好轉出院,隨訪病情恢復良好。

2臨床表現

2.1臨床表現 12例患兒均出現消化道癥狀,包括腹痛6例(為下腹痛為主),腹瀉8例(大便次數大于6次/d,為黏液膿血便),其中腹部包塊3例(均在右下腹捫及腫塊);12例患兒中,10例出現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包括體重下降6例,低蛋白血癥3例,貧血4例,發熱8例。

2.2內鏡表現 11例行結腸鏡檢查示,9例示異常。其中1例回盲部包塊,2例回盲部及右半結腸部分并發潰瘍,3例結腸粘膜彌漫充血,3例回盲部及回盲瓣潰瘍并回腸末部分發潰瘍,2例只有回腸末端潰瘍。

2.3影像學 4例行腹部CT檢查發現在上腹腸壁增厚,5例行全消化道造影表現腸管節段性狹窄、擴張、僵硬、痙攣,結腸袋消失,充盈缺損。

3護理

3.1對癥護理

3.1.1發熱護理①保持病室內清潔安靜,注意環境溫度,保持室內溫度18℃~22℃,濕度50%~60%,通風2次/d[4],避免直吹對流風,減少探視,防止交叉感染。②發熱立即予以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腋溫超過38.5℃,予以退熱劑并繼續物理降溫。降溫后30min復測體溫。退熱藥間隔服用時間必須在4h以上。及時觀察患兒的體溫變化及熱型。③鼓勵患兒多飲水,保證體內水份的攝入量,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高熱量流食。每次進食后鼓勵患兒用溫開水漱口。④患兒退熱期間容易出汗較多,護理人員應做好皮膚清潔患兒舒適護理,及時擦干患兒的汗液,更換干凈的衣服,同時保持皮膚干燥清潔無汗漬無異味,每日清洗患兒外陰以及,預防感染的發生。

3.1.2腹痛護理患兒腹痛時應注意觀察其行為舉動及表情,應耐心聽取患兒的主訴,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質,評估疼痛的程度,除遵醫囑使用鎮靜、止痛劑外,也可以通過安慰、疏導、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提高疼痛閾值,增強止痛效果[5]。建議由患兒的父母對患兒進行撫觸,先撫摸患兒額頭,用右手以梳理手法撫摸額頭,自前往后撫摸越3~5 min,而后用雙手大魚際肌,依兩肩部、兩腕部、兩膝部及兩踝部的順序以輕度的力量環形按摩約8~10 min,再用右手同法在腹部疼痛處局部按摩3~5 min[6]。

3.2靜脈通路維護深靜脈置管的優點是創傷小、不限制患兒活動、能降低反復穿刺給患兒帶來的痛苦,并能減少對周圍靜脈的損傷,保證各種藥物能及時、準確地輸入患兒體內。本研究中的12例患兒均實施了頸部深靜脈置管。

3.2.1 嚴密監測病情變化。①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特別是體溫變化,如患兒發熱應立即查明原因,如排除其他因素后,懷疑為置管引起的感染需立即拔除導管,且需做培養。②觀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現紅、腫、滲血、滲液等。如見穿刺部位有滲出應及時更換敷料,保持穿刺局部清潔、干燥。③觀察導管刻度,防止導管脫出,觀察有無出血,有無折曲。④觀察穿刺肢體有無疼痛、腫脹,防止發生血栓栓塞。

3.2.2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置管后 24 h 內更換敷料,紗布敷料常規更換1次/d、無菌透明敷料每3d更換 1 次。出汗、滲血等導致敷料卷曲、破損、潮濕或松脫時立即更換。每次更換敷料后及時記錄導管刻度、貼膜更換時間、置管人姓名、置管時間 [7]。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醫源性感染發生。輸液接頭每3d更換 1 次,輸注血液或胃腸外營養液時,輸液接頭需每24h更換1 次[8]。

3.2.3采用正確的封管方法,可以保持管路的通暢,延長置管時間,防止血栓的形成。輸液前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導管,輸液完畢,用0.9%氯化鈉溶液100ml加肝素50mg,配置而成的淡肝素液進行封管。

3.3腸外營養護理患兒腸外營養的方法借鑒山加甫等[9]的護理體會,具體措施為:將每 100ml 營養液作為1個單位,其內各營養素的量按葡萄糖 10g、脂肪乳劑 2.5g、氨基酸 2.2g、電解質、維生素、微量元素適量,每個單位可供68Kcal熱量,非蛋白熱卡中氮 0.35g,脂肪 42.4% ,葡萄糖57.6% ,非蛋白熱卡:氮 =170:1,葡萄糖濃度為 10%;按"第 1 個 10kg,第 2 個 10kg,第 3 個 10kg分別為100ml/kg;50ml/kg;20ml/kg;"的標準計算出每天患兒基本液體需要的量,根據患兒病情及出入量情況適當增減液量,而后依據每天所需的液體總量,算出每日需要的各個營養素的量,但是不管怎樣增減液量,營養液的濃度以及三大主要營養素之間的比例均不改變;一般采用周圍靜脈輸注的方法輸注營養液,使用前查血常規、肝功能、膽紅素等,每天準確記錄輸入和排出量,上述指標每周復查 1 次,每天測血糖,電解質穩定后 3 d1 次,測尿糖 2 ~3 次/d。

3.4心理護理 CD病程較長,患兒住院時間也相應較長,同時由于每天的治療,尤其是注射及各種檢查、化驗等,常導致患兒煩躁、厭惡醫院、哭鬧等。因此住院患兒入院后常表現為焦慮、沉默寡言、愛哭、易激惹。較大患兒思家、思學或焦慮。因此責任護士應與患兒及家長接觸,主動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和心理狀態,同時對患兒的每一點進步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贊許,使其盡快適應醫院的環境和生活。另外,熟練的操作技術,也可以贏得患兒及家長的信任,使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4結論

克羅恩病是腸道慢性肉芽腫性炎癥性疾病, 病程長,臨床表現多樣, 并發癥多,反復發作,遷延不愈,隨著疾病進展終身復發傾向可能性極大[10],患兒及家長身心壓力特別大,抑郁、焦慮缺乏信心[11],因此,護士要有足夠的耐心和高度的責任心,加強病情觀察,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做好各方面的綜合護理,提高患兒及家長的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在治療全稱積極進行健康宣教, 加強營養合理飲食,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錢家嗚,呂紅,李巍.克羅恩病腸外表現和并發癥冊[J]中華消化雜志,2007,25(7):395-398.

[2]陳灝珠.內科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70.

[3]張建娜,張傳臻.克羅恩病的臨床治療[J].山東醫藥, 2009,49(1):108-109.

[4]范玲,林曉云.兒科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

[5]丁小偉,陳海燕,朱益文.舒適護理在CCU病房護理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7,28(13):1634-1635.

[6] 劉書香,廖聲靜,劉瑛. 撫觸護理在小兒下腹部術后疼痛干預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22):42-43.

[7]申如,賈繼紅.深靜脈置管在重癥患者中的護理[J]. 中外醫學研究,2012,10(7):79.

[8]周宗芳,劉玉華.深靜脈置管在搶救重癥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護理學雜志,1997,13 (156):640.

[9]山加甫,巴都馬拉. 圍手術期小兒胃腸外營養治療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2,19(14):137.

兒科護理病例范文3

關鍵詞:誤診;早期識別;心源性休克;兒童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block 1 case nurse mis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cardiac shock case reports of successful rescue,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the role of nurses in emergency and severe cases treatment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emergency nurses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Methods Reported one case of by the nurse identify misdiagnosed as acute gastritis\"children's cardiac shock rescue successful cases,analysi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rdiac shock for the related literature.Results Nurses in the patients with cardiac shock,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early recognition. Conclusion The nursing clinical thinking and observation ability training should be the focus of the emergency nurses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Secondary triage of emergency contact pediatric emergency and severe cas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preferred treat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Misdiagnosis;Early identification;Cardiac shock;Children

心源性休克是心力衰竭的最嚴重階段,是由于心臟嚴重泵功能障礙,心輸出量嚴重降低,不能滿足器官和組織代謝的需要,發生嚴重周圍循環衰竭盒嚴重微循環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1]。其病因、臨床特點,兒童較成人有顯著差異,小兒臨床表現多樣,不同年齡、不同原發病起病癥狀不同[2],心源性休克在小兒雖不如感染性休克常見,但病情危重發展迅猛,必須及時搶救,嚴密監測。早期明確診斷是搶救能否成功的關鍵[3]。童凡、劉濤等報道:50%以呼吸道或腸道感染癥狀起病,病情迅速加重[4]。我院急診科護士成功識別并配合搶救成功1例誤診為急性胃炎的兒童心源性休克,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就診經過 患兒男,7歲9月齡,既往體健,因惡心1d、頻繁嘔吐5h門診就診,門診醫生診斷"急性胃炎"開具山莨菪堿肌肉注射及日間輸液中心靜脈補液、美洛西林舒巴坦抗感染治療。排隊肌肉注射時,急診注射室護士發現患兒面色蒼白、痛苦表情、觸摸皮膚濕冷、捫及脈搏快,立即將患兒抱入搶救室,聽診心率195~200次/min、奔馬律,血壓77/52mmHg,經皮氧飽和度94%。

1.2急診救治 啟動急診搶救小組。立即予臥床、吸氧、保暖、開放靜脈雙通道,予0.9%NS擴容、大劑量維生素C及磷酸肌酸保心治療。搶救5min血壓降至66/51mmHg,心率200次/min,氣促,經皮氧飽和度92%,神志淡漠;7min時血壓78/50mmHg,心率190~210次/min,經皮氧飽和度90%,心電圖示室性心動過速;20min時血壓94/65mmHg,心率200次/min,經皮氧飽和度92%。輔助檢查:代謝性酸中毒,肌鈣蛋白升高,診斷:爆發性心肌炎?醫護護送入院治療。

1.3住院部救治 到達病床時血壓81/58mmHg,心率196次/min,呼吸28次/min,經皮氧飽和度98%,全身冰涼,面色蒼白,予擴容、糾酸處理,予三磷酸腺苷二鈉靜脈推注,患兒煩躁,予苯巴比妥鎮靜,予利多卡因輸注,血壓漸升至103/60mmHg,心率103次/min,此后病情漸穩定好轉,輔助檢查心臟彩超心臟未見異常。住院9d治愈出院,入院診斷:室性心動過速;心源性休克。出院診斷:室性心動過速;心源性休克;心肌損傷。

2 討論

2.1急診護士在該病例的早期識別中起到關鍵作用,成功阻斷了因誤診導致病情迅速惡化、延誤搶救時機的嚴重后果。臨床工作中,護士與患者接觸的機會多、時間長,比醫生更易發現患者一過性或間斷性病情變化[5~7]。該注射室護士是一名從事急診兒科護理工作15年的高年資護士,具備豐富臨床經驗,對危急重癥有預防意識及洞察能力,因此才能從排隊候診的人群中及時、準確識別出重癥患兒。提示護理臨床思維培養、病情觀察能力培訓應成為急診護士專業能力培訓的重點。

2.2本病例提示急診接觸點二次分診的重要性。急診科患者來源復雜,可能來自門診、外院轉入、自行就診、120;病種構成復雜,兒童各專科疾病均可出現;患者滯留區分布各處,如候診區、霧化室、注射室、輸液中心、留觀室、搶救室等等,滯留期間隨時可能病情變化。這些情況都加大了急診醫療安全管理的難度,僅依賴分診掛號時對患者病情的評估分級,遠遠不能滿足大就診量下兒童急診患者的安全分流,必須加強護士與患者的每一次、每一個接觸點時的管理,隨時觀察評估患者,進行二次分診,才能及時準確識別出危急重癥患者,保證此類患者優先救治。

2.3對于早期識別困難的危急重癥,如心源性休克,可作針對性專業知識培訓,提高識別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大為.實用重癥醫學[M].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416-418.

[2]陳新民,余自華.小兒心源性休克[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18):1393-1394.

[3]趙祥文.兒科急診醫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16-217.

[4]童凡,劉濤.36例小兒心源性休克診治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06,15(6):498-501.

[5]韋英,楊莉紅.護士認真觀察病情對避免臨床誤診的意義[J].臨床誤診誤治,2009,22(3):86-87.

兒科護理病例范文4

    1一般資料

    38份護理病歷均來自兒科病房。患兒年齡6~11歲。其中急性腎小球腎炎9份。腎病綜合缸12齡一支氣管肺炎6份,風濕性心臟病3份,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3份。急性白血病3份,上消化道出血2份,病史由家長和患兒共同陳述書寫病歷者為率系大專學生f高中畢業經考試入學。修業3年),已見習過內、外科護理學。

    2評定內容與標準

    21病歷內容一般項目、主訴、簡要病史、護理體檢、日常生活自理程度、心理社會因素、護理診斷、預期結果、護理措施等(因學生見習時對病人觀察護理缺乏連續性,故不要求學生對其做出評價及達標情況)。

    2.2評定標準參閱國內外文獻.結合我系I臨床護理教學具體情況而制定評分標準,分好、中、差3個等級好(90~100分):護理病歷記錄準確,系統完整,醫學術語確切,重點突出,計劃制定合理、有序,完全符合護理病歷書寫要求。中(70~89分):病歷記錄基本準確、完整,醫學術語較確切,基本能突出重點,計劃制定基本合理有序,基本符合護理病歷的書寫要求。

    差(<70分):病歷書寫潦草、凌亂,病歷記錄和體檢與實際不相符,表達不準確,計劃制定不合理,不符合護理病歷的書寫要求評定等級為“差”者,屬于不合格病歷,要求學生重新書寫

    3評定結果

    38份兒科護理病歷中,“好”8份,占21.05:“中”25份,占65.79:“差”5份,占13.16.

    4存在的問題

    4.1護理用語不規范:38份病歷中有l2份,占31.58。護理用文的基本要求是語言簡練,準確、清晰,應用醫學術語。但在護理病歷中常出現語言不夠簡練,如將“發熱”寫成“發燒”,“腹瀉”寫成“拉肚子”。

    4.2收集資料不完整:38份病歷中有9份,占23.68。學生在收集資料時,缺乏整體性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如1例8歲腎病患兒,激素治療后出現了滿月臉,向心性肥胖,因性格內向,孤獨,她怕被小朋友譏笑,常一個^偷偷地流淚,學生在收集資料時只重視患兒生理方面的問題,忽視了患兒的心理需求。

    4.3護理診斷不恰當:38份病歷中有7份,占18.42.

    護理診斷書寫不規范:根據NANDA(北美護理診斷協會)制訂的148個護理診斷,如將“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寫成“營養不良:低于機體需要量”,“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寫成“潛在的皮膚完整性受損”等。

    ②護理診斷順序排列不合理:在確定護理診斷時,應把威脅病人生命安全,需要立即采取護理措施的周題放在首位,分輕、重、緩、急,提出護理診斷如“肺炎”患兒出現咳嗽、痰多時,首先考慮的護理診斷為“清理呼吸道無效”,而不是“焦慮”。

    將護理診斷和醫療診斷相混淆:把“腦出血”、“心衰”這些醫療診斷當作護理診斷。

    4.4預期結果不具體:38份病歷中有10份,占26.32.預期結果是通過護理手段使病人應達到的預期目標,而不是護理行動本身,如體溫過高“所定的預期結果為:

    ①找出使體溫升高的原因。

兒科護理病例范文5

【關鍵詞】兒科病房高峰期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8-302-02

護理管理是以提高護理質量為主要目標的護理過程,而護理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說是護士對病人的管理過程。這一點在兒科的護理實踐中表現的尤為突出。眾所周知,因兒科工作性質特殊,兒科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要承受較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僅來自于患兒和家屬,而且還來自于超負荷的工作狀態。特別是在兒科病房的高峰期,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煩瑣事務多已是一種普遍現象,這勢必給護理過程增加了難度和強度,給護理管理帶來困難和麻煩,那么如何應對呢?

首先,應了解兒科病房高峰期的臨床特征:

1.床位使用率及周轉率嚴重超標;僅以2010年第一季度來看,我院兒科的床位使用率為239.34%,病床周轉次數45.9人次,平均日住院病人數為122人;最高峰時日住院病人數達140余人,日出、入院病人數30人左右。

2.兒科高峰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冬季呼吸道疾病和秋季腹瀉是一年中的2個高峰期,以往一般持續2~3個月,最近兩年則持續了4~5個月;淡季時日住院病人數為20人左右。

其次,要把握兒科高峰期護理安全問題

1.護理功能發揮不全,護理質量下降,護理風險性增加:護理工作量過大,人力不足勢必造成護理工作僅能完成主要的治療護理任務如辦理出入院、處理醫囑、輸液等,而病房巡視、病情觀察則很難到位,護理記錄易簡化,健康教育被忽略等等。護理工作服務不到位,就降低護理質量,護理風險性就會增加。如輸液患兒家長把電梯當玩具,抱患兒座電梯玩,甚至走出院外,到廣場喂鴿子,護士不能及時發現;護理記錄不能體現及時性、動態性和連續性,糾紛差錯事故時則舉證不力。

2.人員負荷過大,護士身心疲憊,護理安全隱患增加:床位與護士的編配比例是反映護理人力資源配置的主要方面,也是決定護理人員工作量,影響護理質量的重點。護理人員是體力和腦力勞動者,過分忙碌,體力消耗過大;用腦過度,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工作速度減慢,反應遲鈍或易發怒,極易導導致服務態度不良和增加差錯事故機會。反過來,病人投訴、護患糾紛、護理差錯,又額外增加護理工作量(如解釋、處理),增加護士的心理負擔,導致護士上班情緒低落甚至抵觸,又會影響護理工作質量,造成惡性循環。當護士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護理工作時,護理安全隱患就會增加。如多個輸液患兒同時需要更換液體,護士一次端了5~7瓶液體去更換,加之又著急,很容易發生查對差錯。

第三,要熟悉兒科高峰期護理管理對策

1.預測管理是保證:護理管理者從人、物、技術、時間和信息等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

① 時間預測:預測高峰期到來和持續時間。如2005年、2006年初夏的高峰期均提早到4月份,且持續時間延長,而秋季瀉高峰期較以往推遲。在高峰期應盡力避開護士年休、培訓、外出等;高峰期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以提高應急能力。

②人力預測:預測高峰期的護理人力資源。護理人員不足是肯定的,因此平時就應培養出更多能勝任兒科護理工作的護士。兒科護理最特殊之處是頭皮靜脈穿刺技術和對病人病情的觀察,因此其它科室的護士每年都應定期到兒科輪轉3個月到1年時間,做到全院護士都能掌握頭皮靜脈穿刺技術,特別是頭皮靜脈留置針的應用技術和對常見病、多發病的病情觀察。

③物資預測:根據近幾年高峰期的狀況,提前做好充分的物品添置工作,如最基本的床單位,病人基本生活用品、辦公用品、藥品等。防止臨時抱佛腳,引起護士的忙亂和耽擱收治病人時的時間。

④信息預測:了解高峰期疾病的特點,觀察疾病譜的動態變化。當有季節性疾病發生的苗頭時,應加以警惕,護理管理者應考慮人、物等應急措施,做到胸有成竹,沉著應對。

2.彈性管理是手段: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有效使用是醫療保障的重要部分。護理人員欠缺是我國基層醫院的普遍現象,針對這一現狀結合兒科高峰期季節性的特點,我們采用彈性管理的方法,彈性配備兒科護士即按淡季住院病人數配備固定的兒科護士,高峰期時,則根據需要增加能勝任兒科護理的護士,以緩和兒科固定護士的工作壓力,做到高峰期忙而不亂,有條不紊,有效地解決了護士不足與浪費間的矛盾。

3.細節管理是關鍵:高峰期工作量大,護士容易漏掉一些細節。首先,加床一般有固定的床位號,因此加床時最關鍵的安全因素是床位號要及時貼上且要醒目,及時掛上床頭卡,以便核對。其次,當病人周轉過快、遷床過多時常有床頭卡漏換或缺失現象,造成醫生、護士、醫技、檢驗人員查對困難,形成差錯事故的隱患。為此,我們強調晨間交接班安排專人做好床位號、床頭卡的核對工作。第三,更換輸液時護士不能因為忙而忽略核對,特別要強調用反問法查對病人的姓名,保持輸液單的完整以便核對。同時還需要認真記錄輸液巡視卡,以便保存。第四,重視護士自身的心理護理,高峰期護理部要利用晨會及下病房的機會與護士交流,了解護士應對高峰期的想法、措施、存在問題,以便加強支持和協調。

4.技術管理是基礎:護理新技術的應用如普及靜脈留置針。高峰期絕大部分的工作量是輸液,護理管理的重點便在于提高工作效率。由于靜脈留置針可以保留幾天,大大大減少了護理工作量。即減少了每日重新穿刺的工作量;頭皮針輸液過程中因穿刺失敗而再穿刺的工作量;由于每日靜脈穿刺造成血管破壞而找血管難,穿刺成功難導致的護士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技術進步,讓護士有能力完成大量的治療(輸液)任務,同時,可留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其他護理服務。

近年來,我院在兒科高峰期來臨前均召開護士長會議進行全院性的動員,明確護理管理的對策,使各科護士長積極主動配合護理部的工作部署和人員安排,并在高峰期過后進行工作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經過臨床實踐,總結教訓,積累經驗,提出:預測管理是保證,彈性管理是手段,細節管理是關鍵,技術管理是基礎的護理管理方法。通過護理管理的過程控制取得了成效,使護理人員能從容地應對高峰期兒科病房繁重的護理工作并取得的良好成績。盡管高峰期病人增加至平時的3倍,但護士卻有條不紊,認真細致地完成各項護理任務,能保證醫、護和患三者的良好溝通,體現出和諧的病房,做到無推諉、拒絕病人,無差錯事故現象的佳績。高峰期兒科住院病人滿意率調查由2007年的88.7%逐步上升至 2010年95.1%,較好地完成了高峰期兒科病房的護理工作任務。

參考文獻

兒科護理病例范文6

【關鍵詞】 分層次管理; 績效考核; 專科培養

2012年8月本院按照《衛生部關于醫院實施護士崗位管理的意見》要求,對全院護士實施能級評定、分層次使用,2012年9月本院作為江蘇省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單位,完善績效考核,落實崗位績效考核制度[1]。為了更好落實護士的分層次管理,本科以護士的分層次管理為契機,結合兒科專科培養的特點,充分調研,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探索管理模式,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1 現狀分析

1.1 兒科護士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開放,兒科患者急劇增多,2011年本科年出院3500多例,每天出入院患者達17.6例,在崗護士16名,嚴重少于床位編制;家長對護士的期望值高,如靜脈穿刺,要求護士一針到位;患兒對各種治療護理的配合度、依從性差,護理工作難以開展,也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與工作壓力。另一方面,護士隊伍年輕化,5年內的護士占65%,3年內的護士占50%,經驗欠缺,抗壓能力差,導致護士的轉崗率、流失率高,2009年-2011年,轉崗護士達6名,辭職2名,專科隊伍的穩定性差,專科培養及專科發展計劃難以落實。

1.2 護士分工不合理 排班無差別化,無論年資高低,能力大小,均輪崗上班;工作內容分配無側重,基礎護理工作和專科護理工作無區分;病情輕重不分,按床位平分包干患者,不能充分發揮各級護士的能力。

1.3 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只體現職稱系數 高年資護士對帶教、對危重患者護理質量的把關責任性不強,對進修、外出學習、繼續教育動力不足,低年資護士看不到職業的前景,缺少團隊歸屬感,不能充分發揮各級護士的積極性。

2 對策

2.1 按能級分層和使用 2012年8月,根據《衛生部關于醫院實施護士崗位管理的意見》要求,按照職稱、年資、學歷,綜合得、能、勤、績,結合平時技能、理論的考核成績,在自評、他評、護士長評的基礎上,對科內護士進行能級評定。其中,N4有1名,N3有2名,N2有5名,N1有7名,N0有1名。設責任組長2名,由N3以上護士擔任,按小組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帶1~2名下級護士,負責包干患者16~24例;對一些功能性的崗位如主班、治療班由N1、N2護士承擔。根據專科特點,制定各層級的崗位職責,按能級落實責任,如,N0護士負責基礎護理工作;N1護士負責病情相對輕的患者護理,參與基礎護理技術示教等;N2護士負責病情相對重的患者護理,參與臨床帶教、護理質量控制、病室管理;N3護士重點負責危重患者的護理,承擔臨床帶教、專科護理指導,負責護理質量控制、病區管理等工作;N4護士指導疑難危重患者的護理,承擔院內及科內護理咨詢、護理會診、護理科研、教學培訓、護理管理等工作。

2.2 制定專科分層次培養計劃 根據護士能級、結合專科培養及能級進階要求,制定各能級的培養目標[2-6]。如,N0: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能獨立完成各班次的護理工作,初步進行入院宣教、常見病的健康教育,具有病區管理、院內感染防范意識和安全相關知識。N1:能勝任各班次護理工作,解決本專科常見病及一些急癥的護理問題,熟練開展健康教育、指導;初步運用護理程序開展整體護理;具有病區管理、安全和院內感染防范意識和相關知識。N2:勝任各班次護理工作,具有危重患者的搶救配合的能力;熟練運用護理程序開展整體護理,具有一定的教育能力,參與臨床教學;具有本專科護理的前沿知識,參與護理科研;具有病區管理、安全和院內感染防范意識和相關知識;了解護理質量控制標準。N3:具有獨立解決本專科疑難護理問題和承擔急危重患者搶救護理的能力;有一定的病區管理、溝通交流、臨床教育與科研能力,能協助護士長進行護理質量檢查和控制,能承擔臨床帶教工作,能開展護理科研與應用護理新技術。N4: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學科的前沿知識,能指導專科護理工作,解決危重、疑難患者的護理問題,進行病區管理,開展護理研究、教學培訓工作。根據培訓目標,把培訓內容細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知識:包括護理專業相關知識、基礎知識、專科常見疾病護理知識、專科各系統重癥疾病護理知識、專科的前沿知識。(2)技能:包括基礎技能、專科技能、搶救技能、監護技能。(3)能力:包括開展各類護理查房能力、臨床帶教能力、教學培訓能力、護理研究能力、護理管理能力、溝通能力,把相關培訓內容進行全年統排,設計成有時間節點安排的表格,具體落實到每月、每周,護士長按照計劃納入周重點安排。培訓的形式以師帶徒、帶班實踐、自學、集中授課、參加繼續教育、外出進修等多種形式。考核的方式,以自我記錄表、提問、理論考試、操作考核、現場主持查房能力、現場開展講座和業務學習能力、護理質控能力考核等。

2.3 績效考核的方法 建立基于能級、進階、責任、工作量、工作質量、工作風險、技術難度、滿意度、貢獻的績效考核機制[7-9],見圖1。

計算方法:本院實行二級分配,由核算辦根據科室成本節余按系數提留、匯總護理部的考核,計算每個護理單元的獎金,直接向各個護理單元發放,護士長自主分配。本科在前述方案的基礎上,統計每人9個指標的總得分,把科內所有護理人員的得分相加得整個護理單元的總分值。(可分配獎金總數/護理單元總分值)×個人總得分=個人績效考核獎。

3 評價方法

3.1 評價指標 統計績效考核前(2011年1-12月)后(2013年1-12月)分層次培訓落實率、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合格率、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基礎護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出院患者和護理人員滿意度、撰寫論文與引進新技術項目數量以及護士的轉崗與離職率。理論考核85分以上、技能考核90分以上為合格。護理質量:由本院三級質控網絡每月檢查一次,用本院自行設計的督查表,每項質控指標滿分為100分,其中基礎護理90分為合格,健康教育95分為合格,危重患者治愈為搶救成功。患者滿意度、護理人員滿意度,均采用本院自行設計調查表,分別有16個條目,設4個等級:不滿意、一般、較滿意、滿意,較滿意以上為滿意,患者滿意度每月由護士長調查獲得,護士滿意度由護士長分別于績效前和績效后滿一年調查獲得。

3.2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3.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4 結果

見表1,績效考核后1年,統計對比分層次培訓落實率、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合格率、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基礎護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出院患者和護理人員滿意度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5 討論

5.1 績效考核引入分層次使用中的可行性 分層次管理首先就是分層次使用,所謂分層次使用,就是要落實各能級護士的職責、充分發揮其能力。如何讓能力和責任轉變成可量化的指標,是每一個護理管理者面對的問題,查閱文獻,大多數績效考核指標述說最多的還是能級系數,這對同一能級的護士來說,并無區別。本考核方案,所有考核指標都是基于臨床工作開展及專科培養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每一指標有內涵、程度、頻次、完成度上的量化。如,對N3護士,責任指標包括臨床主帶教和組織質控。對N2護士,責任指標包括帶班帶教、參與質控,考核的分值權重都有區別。又如,相對于能力指標,N3護士要求主持危重癥護理查房、教育查房、負責參加危重患者搶救護理等,對N2護士要求開展個案查房、主持講座、開展業務學習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把分層次使用過程中所涉及的能力、責任、風險、技術等都轉化成可量化的指標,使績效考核體現護士的責、權、利成為可能[10-11]。落實分層次使用與績效考核后,對同一能級的護士有不同的績效考核結果,拉開的差距就是能力與責任未盡的體現,也是績效考核公開、公平、公正的體現,激勵各級護理人員充分發揮潛能,提升自身的職業價值[12]。績效考核后,每一項工作都有量化,一切憑數據說話,改變以往我不想做為我要求做,護士的主動性增加。表1顯示,績效考核后,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明顯提高,開展科研的熱情增加,與引進新技術的數量都有突破。

5.2 績效考核納入專科分層次培訓的必要性 護士的在職教育、專科培訓,一直是護理管理上的重點和難點,一方面,因為護理工作任務繁重,在職的繼續教育形式大多以分散式自學為主,對護士的自主性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另一方面,大多數護士下班后要照料家庭,難以集中時間學習。應用績效考核經濟的杠桿作用后,與護士的切身利益掛鉤,不落實培訓失分達0~3分,按經濟折算達300多元,成為不得不算的一筆經濟賬,培訓由軟任務轉化為硬任務,自主學習的依從性提高,對護士職業生涯的規劃也發生潛移默化的推動,隨著能級逐級進階,護士職業的前景越來越明朗化,自主學習進入良性循環[13]。績效考核后各層次培訓落實率達100%,理論、操作考核成績都有明顯的提高,護士的轉崗與離職率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零人次,穩定了護理隊伍,專科培養計劃得以落實。

5.3 護士分層次使用與專科分層次培養結合管理的互惠性 護士的專科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程,護士隊伍由各能級的護士構成,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臨床實踐經驗以及教育、管理、科研的能力,如何充分應用護士隊伍自身的資源、發揮各級護士的能動性來帶動專科隊伍的整體發展?是值得護理管理者深思的問題。護士按能級使用,落實責任、發揮能力,對N3的護士,要求臨床帶教、主持危重癥護理查房、對疑難病例進行討論、開展科內質控、組織危重患者搶救護理等。以往,這些“技術活”,大多由護士長承擔,現在,落實護士分層次使用后,是能級的能力與崗位職責要求,是勝任力的表現[14]。對N3級護士自身來說,使能力得到鍛煉與加強,也為進階創造條件;而對下級護士,就是獲得了教育資源,創造了一個互惠互利的教育平臺,激發了護士的主觀能動性,讓不同能級的護士得到不同能力的鍛煉[15]。績效考核的引入,無論是開展查房、主持講座、開展業務學習、主帶教還是帶班帶教,都有績效的量化,保證了教育的質量。表1顯示,績效考核后理論、操作考核成績都有明顯的提高,專科護理能力得到發展。

5.4 績效考核的模式引入分層次管理后,提高了護理質量 一方面,因為量化指標的引入,每一項工作都有價值的體現,護士的責任性提高[16]。如,對N1級護士,護理一級護理的患者有基礎護理的量化,對N3級護士,負責危重患者的護理,則有風險系數的量化;另一方面,護士分層次使用后,使對應的能力做對應的事,能力強的承擔高風險、高技術難度的工作,如疑難的靜脈穿刺由科內和科間會診、專科護理指導,達到優勢互補,保證了患者的安全、保證了護理質量[17]。同時,也緩解了低年資護士的壓力,增加了各能級護士的合作性與團隊的歸屬感[18]。表1顯示,績效考核后,無論是危重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還是基礎護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患者滿意度、護士的滿意度,都有明顯的提高。

5.5 績效考核的模式引入分層次管理后,需要注意,分層次培訓的目標應根據本院的特點和科室自身的發展,立足現實與臨床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與培訓內容,與能級的進階要求匹配。另外,護士長的階段性督導與考核,是保證分層次管理效果的關鍵。其次,對于考核指標的結構與權重的合理性,都是相對的,可以根據專科發展的需求進行調整與導向。

綜上所述,績效考核引入護士分層次管理,可以提高護士的專科護理能力,促進護士的職業規劃,提高護士的責任性,保證護理質量,深化優質護理內涵。

參考文獻

[1]衛生部.衛生部關于醫院實施護士崗位管理的意見[J].中國社區醫學,2012,18(3):19-21.

[2]葉紅芳,陳湘玉.能級進階模式的護士培訓需求分析模型[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4):393-395.

[3]金學勤,胡乃民,黃群,等.護士分層次崗位培訓的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1):811-812.

[4]魏暢,王建榮,張黎明.護士分層次培訓與考核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6,6(6):7-9.

[5]葉紅芳,馮敏,王睿,等.基于能級進階模式的護士分層次培訓體系的構建[J].護理雜志,2013,30(19):1-4.

[6]喬瑞華,金杰,孫俊紅.護理人員在職培訓現狀及需求的調查分析[J].護理研究,2010,24(6):1623-1624.

[7]吳繼萍,張雅麗.以崗位績效量化考核為切入點提升外科中醫護理質量[J].護理研究雜志,2013,27(6):1894-1895.

[8]沈霞.量化績效考核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雜志,2012,26(11):3158.

[9]白曉霞,敬潔.手術室護理工作績效量化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93-95.

[10]張麗,王嘉華,李萍.護理人員能級管理調查現狀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2,27(7):20-22.

[11]邱蘭,朱唯一.建立護理專業價值觀評價指標體系[J].中華護理雜志,2011,9(46):919-921.

[12]張秀華,丁牧原,張翠紅,等.量化指標考核方法在我院護士收入分配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84-86.

[13]周詠梅,葉文琴,張玲娟,等.國內外護士分級現狀與我國護士能級結構設置[J].護理雜志,2007,24(1):36-38.

[14]王元紅.分層次培訓在護士崗位勝任力培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5):118-119.

[15]梁志琴.能級管理:我國公務員管理創新的有益探索[J].行政與法,2005,(12):43-44.

[16]朱秀琴,余媛,郭巧珍.責任包干制下護士能級對應與績效管理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2,27(17):53-55.

[17]楊桂華.在職護士分層次培訓的實踐[J].中華護理教育,2010,5(5):223-2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免费观看国产视频 | 久久久毛片 |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一区二区 | 免费啪啪网|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欧美电影一区二区 |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片爽毛片 | 亚洲成人免费 | 日韩第三页 | 啪啪综合网 | 亚洲自拍另类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在线播放国产色视频在线 | 国产亚洲一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美国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一本 |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也 | 一区二区免费看 | 欧美极品第1页专区 |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一区 |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 午夜欧美性视频在线播放 | 精品久久成人 | 国产精品制服诱惑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 亚洲香蕉 | 国产毛片一级国语版 | 国产成人高清一区二区私人 |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 | 欧美gv在线 |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 国产91在线九色 | 色网电影 | 伊人久久精品久久亚洲一区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精品频道 |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看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97日日碰人人模人人澡 | 免费亚洲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