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老年醫學科實習小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老年醫學科實習小結范文1
【關鍵詞】 實習護士; 帶教質量; 素質
筆者所在醫院為教學醫院,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規模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護理實習人員來本院進行臨床階段的實習。如何培養這些新生力量,怎樣把其早日打造成一支高素質、技術精湛的護士隊伍,是擺在護理帶教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下面把筆者幾年來的帶教經驗總結如下,與大家共同探討[1]。
1 帶教老師方面
1.1 帶教老師應具備的素質 帶教工作質量的高低,與帶教老師的思想、職業素質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帶教老師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工作經驗豐富、理論扎實、知識面廣、精通本專業業務、技術操作嫻熟等基本素質,起到榜樣作用,將對實習護士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促使其熱愛護理專業,愿意主動為患者服務。
1.2 帶教老師的選擇 帶教老師的選擇除應具備以上素質外,采取“一對一”的帶教方法。不可無目標地頻繁更換帶教老師,固定的老師能逐步了解學生的特點,因人施教,循序漸進,保持帶教的連續性。護士長定期對實習護士進行考核,根據學生掌握技能情況,可適當地調整帶教老師,以吸取不同帶教老師的長處,迅速提高工作技能。
1.3 培養高素質的帶教隊伍 高素質的帶教老師是臨床帶教工作質量的保證。因此,有計劃地對帶教老師進行培訓是必需的。定期對帶教老師進行理論、技能培訓與考核,督促帶教老師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緊跟本學科的最新發展趨勢,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水平,確保教學能力與護理學科發展相適應。護士長定期向實習護士采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饋給帶教老師,及時調整帶教方案。
同時,護理部定期組織對帶教老師的課件進行講評,對質量高的課件進行獎勵,并在全院實習學生會議上進行講課。以此激勵帶教老師不斷提升講課水平,更好的做好帶教工作。
2 教學內容方面
2.1 入科教育 實習護士結束崗前培訓入科后,由護士長介紹科室環境,物品擺放位置,科室人員組成,科室特色等,將實習護士介紹給全科人員及帶教老師。向實習護士介紹科室有關規章制度,講解工作中應嚴格遵守的各項規章制度,如查對制度、無菌操作制度等。
2.2 職業情感教育 實習護士接受了系統的專業教育,希望在臨床上學以致用,實現自身價值。但現實護理工作瑣碎、最辛苦、默默無聞且忙碌不堪。社會地位及待遇低下,工作往往得不到患者及家屬的認可,成就感低。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常常使實習護士對職業價值感到困惑。因此在實習護士工作過程中遇到有委屈、不解,帶教老師要及時給予心理溝通疏導,幫助實習護士分析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差距的諸多因素。帶教老師良好的職業素質,扎實的業務能力,嚴謹的工作作風,都可成為實習護士職業理想的現實楷模[1],從而激發實習護士的職業情感,促使她們產生積極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職業行為。
2.3 工作責任心的培養 隨著患者對服務要求的提高和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要求護士在工作中有極強的責任心。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可以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患糾紛。向實習護士講解以往因不負責任出現的典型案例,以提高警惕性。幫助她們認清形勢,使其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明白自己的身份,擺正位置。一切不良情緒不要帶到工作中,以積極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2.4 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培訓 扎實的基礎訓練是做好臨床工作的前提,由于實習護士入科前已經過了崗前培訓階段,入科后,先對其進行一次考核,以評估其掌握基礎知識程度,然后根據各人情況設計培訓內容,重點提高其薄弱環節。一入科,即給其分配一些基礎工作,帶教老師做到放手不放眼,日常工作可隨時對其進行提問及考核,按規范嚴格要求,發現有不足之處,要及時指出糾正。
2.5 專科知識、技能培訓 在強化基礎培訓的基礎上進行專科技術培訓,是帶教實習護士的主要內容。開始階段由帶教老師進行實際操作,實習護士進行觀摩,操作過程中向其講解操作要點及注意事項。在實習護士了解了基本操作流程后,再讓其進行實際操作,帶教老師在旁指導,嚴格把關,指出不足,多給其操作機會,直至能熟練掌握。
除了對實習護士進行操作培訓外,每周定期安排實習護士隨醫生查房兩次,以盡快了解本科疾病特點、常用藥物、常見并發癥等;向實習護士推薦相關專業書籍,培養學習興趣,擴大知識面。
2.6 急救知識培訓 熟練而嫻熟的急救護理技能是保證搶救成功的重要因素。組織實習護士認真學習醫院及本科室制定的各種搶救流程、應急預案。帶教老師示范操作,直至實習護士能熟練掌握各種搶救器材的使用方法,知道搶救物品、藥品的擺放位置等。使實習護士在面臨急救時做到心中有數,提高搶救成功率,提高實習護士自信心及患者滿意度。
2.7 溝通協調能力的培養 護患溝通是目前實習護士較薄弱的環節,實習護士剛剛踏入社會,就面臨復雜的人際關系,包括護患、護醫、護護之間,護士與上級之間、護士與家屬之間等。很多實習護士因不能很好地與人交流而陷入困惑,影響工作。據報道,由于溝通障礙造成的護患糾紛占20%[2]。因此,良好的儀表、規范的語言、過硬的技術、嚴謹的工作作風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教育實習護士明白其服務的對象是有思維的人,要尊重患者的權利和需要。以平和的心態應對各種問題,及時換位思考,理智對待。向實習護士傳授溝通技巧,通過護士文明服務用語學習,能做到服務語言清晰、規范、準確、得體,以減少患者誤解,增強信任感。
帶教中,聯系“護患關系”和護士的“語言溝通技巧”等內容,給實習護士幾個護患沖突或醫患沖突的實例個案,讓其分析產生沖突的原因,評價案例中護士語言行為的得當與失當之處,再提出個人的觀點,假設自己遇到類似情況應怎樣處理。通過角色扮演,模擬訓練等形式,使其在身臨其境之中訓練溝通技巧,使其明確溝通時護士應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2]。
2.8 團隊精神的培養 護理是一項協作性很強的工作,只有各方面的協調合作,才能保證護理工作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理安全事故。協作不僅體現在護理上,也體現在醫護之間及與其它各部門之間,不要把彼此分的太過清楚,讓實習護士認識到自己也是科室的主人,要有整體觀念。陪養實習護士的團隊精神。
2.9 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 護理安全是護理工作的重心。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已是共識。所以護理人員必須增強法律意識,規范護理行為,提高風險防范能力,確保護理安全。帶領實習護士學習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侵權責任法》、《護士條例》等與護理人員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依法施護。對實習護士進行“慎獨”教育,增加責任心,提高自律能力和守法的自覺性。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核心制度及操作規程。幫助實習護士不斷識別工作中現存的和潛在的護理安全問題,培養實習護士增強防范風險的意識與能力,以促進安全護理行為的養成。
2.10 加強繼續教育 由于現代醫學發展迅速,新的護理理念及護理理論、技術不斷更新、發展,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了解掌握最先進、最前沿的知識、技術,跟得上形勢發展。培養實習護士創新精神,敢于質疑,勇于技術革新,促進自身素質提高,促進本學科發展。
3 小結
通過上述方法的帶教,縮短了實習護士培養周期,提高了實習護士執業能力、風險意識能力。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要尊重學生,不斷給以鼓勵。實習護士是護理隊伍的新生力量,日后也會成為一名帶教老師,施教于他人,良好的帶教作風不斷傳承下去,形成良好循環,才能不斷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參 考 文 獻
[1] 高鳳英,馬亞平.提高實習護士帶教質量的實踐體會.國際護理學雜志,2008,27(7):76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