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商業模式分析報告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商業模式分析報告范文1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市場經濟;研究
1大數據的內涵
大數據是一種新型技術,是計算機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現在是信息社會,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提升了其它產業發展。大數據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大數據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四大特征。根據大數據的特征我們有針對性的應用大數據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為其它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2大數據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2.1數據是市場經濟主體聯系的媒介
現代經濟發展是在市場經濟的調控下,企業掌握市場規律,按照市場發展做事,一定能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技術應用到企業發展過程中,數據就成為市場經濟主體聯系的媒介,在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的調控下,如何發展經濟,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必須依靠現代科技,科技水平是企業快速發展的主要方式,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大數據技術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分析,在市場經濟調控下,能對市場進行科學的判斷,及時掌握市場發展動態。
2.2大數據影響市場主體的經濟利益
企業要發展必須遵循市場規律,根據市場需要,生產人們需要的產品,提高人們的購買力,增加企業利潤。在大數據時代企業想要獲知客戶群體十分簡便,大數據能夠讓企業獲知客戶的基因,為企業提供針對客戶的個性化建議,與消費者建立緊密的聯系。通過社交媒體數據、網絡分析或其他數據可以讓企業了解每一位客戶。企業必須分析用戶心理,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生產市場需要的產品,加快企業的發展。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科學分析,能及時掌握市場動態,根據人們的需求,科學的進行生產,增加企業利潤,促進企業發展。
2.3大數據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
市場是經濟發展起到調控作用,企業要發展必須根據市場規律,科學合理的進行生產。通過大數據平臺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市場監管體系,需要把握大數據(全面、綜合、關聯)的特點,需要以覆蓋社會各類經濟主體信用信息監管平臺作為基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對市場起到監管作用,通過大數據分析軟件,可以科學的進行市場需求分析,企業根據需求分析報告,可以進行合理的生產,遵循市場規律的生產,這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3大數據為市場經濟帶來的機遇
3.1大數據為科學決策和管理提供依據和服務
現在企業的發展,都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市場規律,對企業的管理與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基于大數據的分析、預估與優化,將令應對社會和企業挑戰的解決方案的運用從被動變為主動。企業與客戶之間聯系的紐帶是數據,企業根據用戶需求的數據,對產品進行改進,滿足用戶需要,客戶根據企業生產的產品的參數,進行比較,選擇自己合適的產品,大數據技術能為企業生產與服務提供準確的判斷,促使企業及時掌握市場規律,滿足用戶需求,增加企業利潤,促進企業發展。
3.2大數據提升經濟質量、優化經濟結構
在新型經濟的影響下,科技水平不斷創新,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經濟質量,優化經濟結構,促進企業轉型與升級。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領域是新興行業,也是大數據應用的主要領域。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企業建立了基于大數據相關性分析的推薦系統,推薦系統分析的維度是多樣的,可以根據客戶喜好為其推薦相關產品,也可根據社交網絡進行推薦。
總之,大數據技術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企業在市場經濟的調控下,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市場發展進行監控,有效地調節企業的生產,及時根據客戶的需求,對產品進行改進,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大數據技術的運行,可以及時掌控市場發展規律,有效對企業的改進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高彩云.基于大數據視角的浙江省生產業創新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28):142-143.
[2]劉杰.“互聯網+”助力生活服務業的發展研究[J].知識經濟,2016(3):10-11.
商業模式分析報告范文2
關鍵詞:移動電子商務;SWOT分析;應用策略
項目課題:市廳級+臺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臺州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研究――以特色果蔬產品為例”(編號:14GHZ07)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5月27日
一、前言
近幾年來,伴隨著無線網絡技術和移動終端的不斷升級,我國移動電子商務快速地發展起來。移動電子商務是利用手機、PAD及掌上電腦等無線終端在移動互聯網上進行的B2B、B2C或C2C的電子商務,具有方便、不受時空控制、開放、包容、潛在用戶規模大、易于推廣使用、迅速靈活等特點。與PC端相比,移動電子商務具備更高的靈活性和高效性,能夠為大眾化的客戶群體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服務。大型電商如天貓、京東、唯品會、蘇寧易購等都紛紛涉足移動電子商務。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網購交易規模達到16,070億元,占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的69.4%,與2015上半相比增長90.8%,增速超過網絡購物整體增速。
二、特色生鮮農產品
狹義的生鮮農產品,是指種植、養殖形成的,未經加工或只進行初級加工的,可供人類食用的農產品,主要有水果、蔬菜、畜禽、海鮮等產品。廣義的生鮮農產品可以包括初級生鮮農產品、冷凍冷藏生鮮農產品以及加工生鮮農產品。而特色生鮮農產品是指一個地區以其特有的自然環境條件、生物資源條件以及技術條件生產的具有典型特色和一定知名度的生鮮類農產品。例如在浙江臺州地區,黃巖蜜橘、仙居楊梅、玉環文旦等生鮮水果產品,以及三門青蟹等生鮮海產品,較之其他地區的同類產品,在農產品品種、口感以及知名度上都獨具特色,可視為當地的特色生鮮農產品。與日常的生鮮農產品比起來,特色生鮮農產品更加具有地域性和時令性強的特點,常常指在國內或一定地理區域內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季節性相當強、產品成熟期比較短的一類生鮮農產品。
三、移動電子商務主要應用模式分析
移動電子商務隨著使用手機或掌上電腦等上網人數的增加和無線WIFI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增多起來。據統計,隨著手機網民人數的顯著上升,移動電子商務以年均超過180%的增速飛速發展,搶奪著PC端的市場份額。移動電子商務應用比起PC端更加靈活和高效,受到了大眾尤其是年輕群體的喜歡。目前,移動電子商務的應用模式主要有微信模式、手機APP模式、O2OI銷模式等。
(一)微信模式。微信于2011年,使用人數從最初的0.5億人增加到了2016年的7億多人,幾乎所有的手機網民都是微信的用戶。在微信平臺上,利用朋友圈的商品信息推介,利用商家公眾平臺關注,利用微信群聊平臺加速擴大信息的傳播,使微信營銷成為移動電子商務中重要的模式之一。許多商家都在微信平臺上開通了公眾號或開通微店,進行產品促銷。微信作為用戶活躍度最高的免費社交平臺為移動電子商務提供了巨大的商機。一些微博用戶還開啟了微博與微信聯動的營銷模式。一些商家在微博平臺上做產品、服務宣傳,然后在微信平臺上開微店,通過微博召集廣大粉絲,擴大消費群體,然后通過微信端達成交易。
(二)APP模式。隨著移動網民人數的激增,手機或PAD端的APP市場迅速擴張。美團、百度糯米等生活平臺APP,攜程旅游、途牛旅游等旅游平臺APP,蘇寧電器的蘇寧易購、國美電器的國美在線等連鎖零售超商APP,以及淘寶、京東商城等電商平臺APP,支付寶、容易貸等理財APP等,各類APP應用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容易操作,使用簡便。APP的出現,使得移動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無線網絡進行在線消費,大大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O2O營銷模式。O2O(線上線下結合)是近年來快速興起的電子商務新模式。常見的一種模式是消費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或PAD等的定位功能進行附近商家的搜索,進行手機端下單、移動支付并在最近的商家進行消費體驗。商家通過無線網絡進行商品與服務的推送,線上線下同時營業;另一種模式是電商聯合社區超市、便利店等,把社區超市和便利店作為他們線下的實物提貨點,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后,可以到附近的提貨點自提貨物。線上線下協同的O2O營銷模式已經越來越受到商家的重視,因為這種模式可以為線上客戶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與實體店服務,讓消費者買得安心、放心。
四、特色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子商務應用SWOT分析
(一)優勢。移動用戶數量龐大,逐年增加,為特色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商發展提供消費基礎。我國移動網民的數量每年都在飛躍,這些移動網民就是商家龐大的客戶資源,帶來巨大的商機。移動網絡用戶的主力軍是中青年消費者,對于在線購物比較能接受,同時對于產品品質要求相對比較高,特色生鮮農產品在這群人中能夠開辟出廣闊的市場。
特色生鮮農產品由于時令性強、易腐爛等特點,在產品上市期能夠快速銷售出去,對生產者來說相當重要。移動電子商務,使得生鮮農產品商家和消費者能夠隨時隨地交流,方便快捷,縮短中間環節,利于交易達成;另一方面,借助移動端的社交平臺,商家與消費者的信息互動更加便利,有利于商家增加消費者對其生鮮農產品的信賴度。
(二)劣勢。特色生鮮農產品產品特性帶來的限制。特色生鮮農產品地域性強、品種有特色、保鮮要求高、標準化低、價格浮動大等產品本身的屬性對電商商家來說要求比較高,從產品挑揀、包裝、運輸到配送整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傳統的消費觀念習慣于“親眼看、親手摸、親身體會”,這樣的消費觀念深入人心,部分消費者會因為擔心品質而放棄移動網上對生鮮農產品的購物。
(三)機遇
1、在國家政府的扶持下,農村電子商務飛速發展。2016年農辦市[2016]1號文件,建議實施“鮮活農產品電子商務試點”,提出鮮活農產品“基地+城市社區”直配模式和“批發市場+宅配”模式的試點。一些農村成為了“淘寶村”,農戶紛紛上網售賣農產品,許多大學生自愿回到農村從事電商行業。隨著國家推進“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的政策,鼓勵相關經營主體進行技術、模式創新,探索農產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推動生鮮農產品直配和農業生產資料下鄉率先取得突破。許多農戶或農產品經營者學會使用手機上網,微信推銷,在第三方平臺上開店,這些都將促進生鮮農產品的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2、中冷鏈物流的發展。中國產業調研網的2016年版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認為,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冷鏈物流行業飛速發展,到2005年底基本建成全國鮮活農產品流通“五縱二橫綠色通道”網絡,構建全國范圍的低成本鮮活農產品運輸網絡。果蔬冷鏈物流、肉制品冷鏈物流、水產品冷鏈物流等細分市場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逐步走向規范化。冷鏈物流的發展能降低特色生鮮農產品在運輸和配送過程中的損耗,保證生鮮農產品的品質,將極大地促進特色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
(四)威脅
1、特色生鮮農產品品牌意識淡薄。電子商務在與生鮮農產品對接方面,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地區農產品品牌建設滯后、區域內農村市場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環節缺乏標準化控制等。同時,生鮮農產品的農戶分散經營、加工企業的小規模經營,導致產品質量和標準難以達到綠色、安全的業界標準,因此農產品品牌難以搭建、口碑難以搭建。
2、移動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滯后。移動電商的發展響應了“萬眾創新”的政府號召與時代要求,但是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需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對該產業進行制約和保障,例如行業標準、政府的監管、消費者與商家的權益保護等,很顯然,目前這個領域還是滯后的,這會給移動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帶來威脅。
五、特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策略
(一)政府主導,營造特色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商氛圍。“互聯網+”背景下,移動電商對于特色生鮮農產品的銷售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營造良好移動電商氛圍,為拓展特色生鮮農產品營銷渠道、推動特色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商發展服務。首先,政府應在農村加大對移動電商的宣傳,提高農戶對移動電商的認知、認可。加強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無線WIFI的覆蓋率,提供網絡使用資費優惠,為移動電商的發展打下信息技術基礎;其次,政府應該借助“互聯網+”戰略契機,建立專門的特色生鮮農產品信息網,定期更新產品信息、指導農戶對產品的培育、開設網絡講座等,對農戶進行移動電商相關業務操作培訓。而無線商家要把無線購物平臺打造好,讓無線購物平臺容易連接上、容易操作,讓消費者能夠輕松購物。
(二)加快特色生鮮農產品品牌建設,加強這個領域的移動電商標準化進程。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商的消費主力軍是年輕群體,這個群體的消費偏好是“個性化”的,追求商品是“品牌化”的,信賴好的品牌代表好的品質和口碑。因此,農戶和初加工企業應該樹立品牌意識,為特色生鮮農產品打上標簽,注入內涵。特色生鮮農產品要盡快注冊商標,或是申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擴大品牌知名度。運用多樣化宣傳方式進行品牌營銷,例如借助微博、微信朋友圈和公眾號、電子商務平臺等進行產品宣傳。同時,商家要打造特色農產品質量標準化和質量檢測和監督系統,切實保障特色農產品品質,讓消費者購物無后顧之憂。政府部門在制定各種標準時,應該充分發揮領導牽頭作用,推動特色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商的標準化進程。
(三)借助社群資源抓住無線客戶,擴大特色生鮮農產品移動銷售范圍。所謂社群,指的是基于相似的利益訴求或者興趣愛好,通過虛擬社交平臺(如微信、微博等移動互聯網社交工具)聚集在一個群體中,利用共享知識、交流感情等方式來進行物質和精神上的交流的社會群體。社群有利于使生鮮農產品電商與消費者之間形成有效銜接,并為當前移動生鮮農產品電商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借助網絡社交平臺打造的社群,企業和消費者相互溝通便利,企業可以借由社群營銷自己的產品,證明自己的產品品質并借助社群擴大產品的影響力。而消費者也可以借由這個渠道向企業提出商品要求,企業可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制,消費者可參與到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企業加強了其農產品對顧客的黏度,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通過社群中消費者的口口相傳,擴大特色生鮮農產品的知名度。
(四)加強物流建設,提高特色生鮮農產品物流效率,減少流通損耗。特色生鮮農產品的配送,有時效性強、質檢要求高、運輸損耗大等問題,需要專業有效的物流配送。加強物流配送的建設,提高“最后一公里”的服務水準,是提高特色生鮮移動電子商務服務水平的重要環節。分散經營的農戶可以跟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盡可能降低成本,用專業的高滿意度的物流服務提高消費者對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商的熱愛。而實力較強的企業可以自建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與較強的物流企業強強聯手,提高產品送貨到家的配送能力。積極推動物流企業逐步更新物流設施和裝備,構建優良的信息系統,提高物流效率。
六、結語
我國特色生鮮農產品的移動電子商務仍處在初始發展階段,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模式將會不斷成熟、完善,消費者也會慢慢接受使用電商來進行生鮮農產品的交易。移動電子商務可以增強現有特色生鮮電商的競爭力,可以用其親和的用戶體驗吸引遠距離的客戶,使區域化強的特色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走出當地走向全國。
主要參考文獻:
[1]廖衛紅,徐選華.移動電子商務中消費者購買行為決策影響因素分析及實證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6.8.
[2]張周平等.2016年(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R].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6.
[3]焦香淋,薛明軒等.O2O模式下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研究――以百菜幫為例[J].農業與技術,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