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cpa審計知識點歸納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cpa審計知識點歸納范文1
2008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復戰已經拉開序幕,廣大考生也進入了緊張的復習階段。筆者從2008年cpa《稅法》教材變化、命題規律、各備考階段的復習要求和2008年命題趨勢預測4個方面給廣大考生提供一些備考的參考,希望對大家順利通過該科目的考試提供一些幫助。
一、2008年CPA《稅法》教材的主要變化
2008年《稅法》教材在結構上變化比較大,刪除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兩章的內容,增加了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內容,教材由原來的18章調整為17章。教材的內容也有所變動,各章變化程度如下:
第2章《增值稅法》
1.27頁第12行增加“按債轉股企業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簽訂的債轉股協議,債轉股企業將貨物資產作為投資提供給債轉股新公司的,免征增值稅”;
2.32頁最后一個自然段新辦商貿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認定及管理規定中新增“對設有固定經營場所和擁有貨物實物,注冊資金在500萬元以上、人員在50人以上的新辦大中型商貿企業,提出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申請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查驗,可直接認定為一般納稅人,不實行輔導期一般納稅人管理;
3.35頁低稅率的規定中新增“鹽、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自來水(不含自來水生產廠)”;
4.46頁17行海關完稅憑證進項稅額抵扣的時間限定中新增“納稅人丟失海關完稅憑證,可憑海關出具的相關證
第4章《營業稅法》
1.127頁修改了納稅人提供建筑業應稅勞務時確定營業稅扣繳義務人的規定;
2.132頁明確對港口設施經營人收取的港口設施保安費以及單位和個人受托種植植物、飼養動物的行為,應按照服務業稅目征收營業稅;
3.149頁新增公司從事金融資產處置業務時的相關規定。
第7章《資源稅法》
1.190頁新增“ 從2007年1月l日起,對地面抽采煤層氣暫不征收資源稅”;
2.刪除了鐵礦石、有色金屬礦的減免稅規定。
第9章《城鎮土地使用稅法》
217頁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收優惠中增加“利用林場土地興建度假村等休閑娛樂場所的,其經營、辦公和生活用地,應按規定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在城鎮土地使用稅征收范圍內經營采摘、觀光農業的單位和個人,其直接用于采摘、觀光的種植、養殖、飼養的土地,免征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及核電站的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征免”內容。
第10章《房產稅法》
224頁增加“居民住宅區內業主共有的經營性房產繳納房產稅”的規定。
第11章《車船稅法》
屬于變化較大的一章,根據《車船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重新進行了編寫,增加了保險機構代收代繳車船稅和滯納金的計算內容。
第12章《印花稅法》
242頁調整“股權轉讓書據適用3‰稅率,包括A股和B股”。
第14章《企業所得稅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相關內容,重新編寫了教材。
第15章《個人所得稅法》
1.自2008年3月1日起,個人工資薪金所得的費用扣除標準、個體工商戶業主的費用扣除標準、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本人的費用扣除標準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租承包經營所得的必要費用的扣除標準由原來的按月扣除1 600元調整為2 000元;
2.316頁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中“適用稅率,2007年8月15日前為20%,8月15日起為5%;”
3.330頁增加了員工取得股票期權的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規定;
4.334頁增加了有關企業向個人支付不競爭款項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取得拍賣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和個人取得有獎發票獎金征免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規定。
第17章《稅務行政法》
刪除了“稅務行政賠償”一節。
二、命題規律總結
《稅法》考試近幾年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題型穩、題量大
考試題型和分值分布基本穩定,其中客觀題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三種題型共50題,主觀題包括計算題和綜合題7或8道題,主客觀題的分值各為50分。題量比較大,以2007年考試題為例,客觀題50個問題,7道主觀題共67個問題目,其中計算題28問,綜合題39問,也就是說考生要在150分鐘做117道題目,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要求考生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并有較強的計算能力。
2.全面考核、重點突出
稅法考題的特點是每章均有考題,重點章節考點又比較突出,重點章節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等幾章,分值為總分的80%左右。
3.跨章節考核、跨學科考核
計算題和綜合題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復雜性,一個題目的考核會涉及多個稅種、或是多個主體,同時有些考題還需要一定的會計知識,這反映了稅法考試側重實務性和操作性的特點。
三、各備考階段的復習要求
1.教材通讀階段
根據考試的命題規律和各章節的重要程度,合理分配復習時間,根據大綱的要求緊密聯系教材的內容,理解各個知識點,進行系統的復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基礎。
2.教材提升階段
根據考試主客題目的特點,提煉知識點,打亂教材的章節結構,使知識點系統化,全面提高對考點整體把控能力。
3.習題強化階段
精選符合考試命題規律的習題,仔細分析習題的考點,強化知識點、提升解題能力。
4.考前沖刺階段
依據大綱,緊扣教材,突出重點、難點的復習,剖析歷年考題,提升應試能力。
5.模擬考試階段
查缺補漏,精選模擬試題,模擬考場環境,全面提升臨場發揮能力。
四、2008年命題趨勢預測
近三年稅法考試的通過率呈下降的趨勢:2005年通過率為18.19%, 2006年通過率為17.34%,2007年通過率為11.08%。特別是2007年,稅法考試通過率是CPA考試五個科目中最低的,同時由于前述教材內容的變化,教材總篇幅縮水120頁左右,所得稅的考核難度與前幾年比會有所下降?;谝陨蟽牲c,筆者預計2008年稅法考試通過率會有所提高,因此在此建議已報名準備參加稅法科目考試的考生一定要借助這個利好消息抓緊復習,順利通過該科目考試。
但作為CPA考試來說,由于稅法政策變化而造成通過率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所以建議考生也不要掉以輕心,特別是所得稅內容調整后其在總分值中的考核比例會從原來的25%下降一半左右,這些分值會轉移到其他稅種的考核中,這會對考題題型、分值分布等產生一定的影響??陀^題的考核依然會體現全面考核的特點,各章的分值分布情況會有所變化,但題型預計不會改變。但主觀題的考核內容和題型會有一定的變化,筆者結合多年的輔導經驗建議考生注意以下幾類題型:
1.多稅種的綜合考核,這是傳統的綜合題目,歷年考試中所占分值比較多,比如流轉稅各稅種之間的結合、流轉稅和所得稅的結合、各小稅種的綜合等內容;
cpa審計知識點歸納范文2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崗證賽課;課程體系
當今高等教育越來越多地朝著大眾化、市場化、國際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人才培養體系,使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適應時展的要求,已成為會計教育界面臨的重大課題。在眾多教改項目中,課程建設與改革是重點和難點項目,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
一、我國應用型本科會計課程體系模式的現狀
當前應用型會計專業課程建設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課程與實踐脫節,簡單照搬一本高校的課程模式,重理論輕實踐,從而導致課程所覆蓋的知識技能與就業崗位要求的知識技能脫節,使得學生在校期間由于缺乏高仿真訓練而導致就業后無法立即開展業務工作,給應屆畢業生就業帶來困難。關于當前高校會計專業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李麗君,姚雨晴(2013)認為存在理論課程安排不夠合理,授課模式單一,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的問題,秦海敏(2011)認為存在課程體系設置與培養目標不一致、課程之間內容重復等問題;關于課程建設的目標和方向,鄧孫棠(2013)提出構建一個與"應用型會計本科教育"相應的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胡瓊(2013)提出多角度構建"多元化"的理實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李傳憲(2013)提出CPA考試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融合,藍文永、許蔚君、孟凡芳、羅小明(2011)等學者提出了能力導向(本位)的課程建設體系等等。學者們提出了課程建設方案的多重理論,但是尚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課程建設方案。
二、應用型本科“崗證課賽”的融合的教學模式
(一)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崗課融合”
為了更好地適應就業的需求,在課程設置中要改變以知識點安排所學課程,所學內容普遍使用性強,崗位針對性不足的現狀。根據學生就業時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在保證學生職業能力的基礎上,兼顧本校學生就業方向,加強對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確定課程的內容,設置與就業崗位的基本要求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例如針對會計核算崗位設置會計學原理、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財務會計實務、財務軟件應用等課程;針對出納員崗位設置出納實務;針對成本核算崗設置成本管理實務等課程;針對納稅申報崗設置稅收實務、稅務會計等課程;針對企業理財崗設置財務管理、財務分析、證券投資等課程;針對財務審計崗設置審計實務等課程,并在課程教學的實踐環節增加崗位群實操教學內容,讓學生對各崗位職責有初步的認識。
(二)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證課融合”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會計專業的從業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人員級別和職稱的提高也需要通過考試來獲取相應的證書,此外學生畢業后從事會計相關的專業工作,也要求有不同的資格證書。會計專業相關資格證書分為國內考證和國外考證兩大板塊,歸納起來國內考證包括會計從業資格、初級會計師、中級會計師、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注冊稅務師、房地產估價師、土地造價師、造價工程師、價格鑒證師、初級審計師、中級審計師等,國外考證包括英國特許會計師、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美國注冊會計師、加拿大注冊會計師、注冊金融分析師、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英國特許注冊會計師、美國管理會計師、英國國際會計師、澳大利亞注冊會計師等。學生為了能順利地獲取就業相關的證書,在校期間的知識儲備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的內容應盡量包括各類別、各層次的資格、職稱考試所涉及的內容,由易到難、由基礎到專業,循序漸進地安排專業課,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應配合學生在校期間參與考試的時間,從而有效助考。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開設國際合作班開展課程相關課程建設,幫助學生考取國外的資格證書,以便學生在畢業時能進入更高層次的就業平臺。
(三)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的“賽課融合”
鼓勵和組織學生參與各級競賽,使課堂自然延伸到課外,通過競賽集中訓練學生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讓學生能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專業的綜合素質,鍛煉實際操作能力,提高利用課堂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會計專業的課程建設中,把“賽”作為“課”的有效補充,通過“賽”提高“課”的實際效果,進而提升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整體的人才培養質量,使學生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目前會計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參加的課外競賽主要有珠算大賽、點鈔大賽、綜合計算技術技能競賽、會計操作實務大賽、會計分錄大賽、會計百題知識競賽、會計電算化技能競賽、“用友”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暨沙盤模擬經營大賽、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會計技能比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創新計劃競賽、“挑戰杯”競賽等,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基礎和特長進行引導。
三、“崗證賽課”四位一體課程體系的建設路徑
(一)通過校企合作開發會計專業課程體系
“崗證賽課”四位一體的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真正落到實處,就必須使“崗”能夠體現企業單位的真實需求,因此在課程體系的開發上需要企業的參與,最好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積極建立校企合作的平臺,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建立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的目標,以實際工作崗位和任務為載體,進行課程體系的開發。同時通過設立校企合作平臺,也有利于建立校外實訓基地、開展多項社會培訓和專題講座、組隊參加各種會計知識技能大賽、合作等項目的開展,既能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又能提升教師科研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推動企業員工形成創新意識,實現多贏。
(二)在課程體系的開發上充分考慮到實際的工作過程
在“崗證賽課”四位一體的課程體系的開發中,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深入企業調研,將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以及審計崗位群的工作過程拆分為具體任務,明確完成這些工作任務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以便確定課程設計內容?;诠ぷ鬟^程的課程開發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流程圖
(三)將職業證書、競賽獲獎計入學分,實現課證賽相融合
學生為了取得珠算證書、會計電算化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助理會計師證書(初級會計職稱)職業資格證書,將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現行學分制下,將證書量化計入學分,實現與相關專業課的學分互認,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此外,學生通過校內外實踐取得學校和企業共同頒發的會計崗位技能鑒定證書、企業工作經歷證書,及拓展取得會計師證書、注冊會計師證書、信息化工程師證書,可作為額外的加分,代替選修課程學分。學生參加各種競賽活動獲取獎勵的,可按照獎勵類別、獎勵級別計入相應的學分,或者作為相關課程考試成績的加分項目,提高學生參與課外競賽活動的興趣。
(四)建立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進畢業論文撰寫方式
鑒于校外企業財會部門會計崗實踐機會有限的現實條件,學校在實驗室建設中,需投資引入先進的模擬實訓平臺,模擬企業內外部職業環境分崗位角色進行混崗、輪崗實訓,將事將實踐教學貫徹到系列專業課程中,延生到定崗實訓階段,為學生構建“基礎技能實訓崗位虛擬實訓會計綜合實訓企業頂崗實習(含畢業論文)”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當前應用型本科專業學生在畢業論文撰寫上,重視程度不夠,理論功底不足,抄襲現象嚴重,論文流于形式。在畢業論文設計環節,根據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的學生特點,改進畢業論文撰寫方式,畢業論文選題和行文應結合校外頂崗實訓的實踐撰寫,改變畢業論文的寫作模式,鼓勵學生深入企業實踐,發現企業會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建議,采用實踐報告,調查報告的形式完成畢業設計,使學生的畢業論文具備一定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巖.會計專業“崗證單”培養模式下的教育教學課程優化設置[M].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