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1

關鍵詞:舒適護理手術室應用效果

手術治療是目前各系統疾病最主要的手段方法,患者多病情危急,對手術過程常不了解,以產生各種生理及心理問題[1-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63例,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7.7±1.9)歲;手術部位:頸部23例、胸部26例、耳鼻喉14例;對照組63例,男性33例,女性30例;年齡24~67歲,平均年齡(47.6±1.8)歲;手術部位:頸部25例、胸部23例、耳鼻喉15例;所以患者均簽署手術治療及護理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手術部位等方面大體一致。

1.2方法 干預組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措施:①健康教育向患者發放關于疾病手術相關知識的宣教小冊子,同時建立健康宣教的宣傳欄;②心理疏導患者由于對手術不了解或過分擔心手術風險,患者易產生恐懼、緊張等心理障礙,根據患者心理問題設計針對性的護理計劃,通過放松、轉移等方式減輕其負性心理;③飲食護理術前常規給予禁飲、禁食,根據不同部位的于術后24h分別給予流質、半流質等飲食,術后1w應少吃多餐、禁煙禁酒,同時防止飽餐誘發的不良反應;④家庭支持術前應全面評估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統,對患者應積極溝通和交流,給予患者生活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⑤舒適指導對頭頸部患者應取高臥位,胸部手術取半臥位,而腹部手術取臥位,對于心功能不全患者應將手術床頭部搖高至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⑥個性化環境患者病房應根據患者的心情變化而入住不同色彩的病房,病房應顏色多樣、溫暖,進而安撫患者緊張及恐懼的心理。對照組應進行常規護理方法,如簡單健康宣教等。

1.3觀察項 記錄兩組患者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情況。護理質量包括工作質量、急救物品管理和護理文件書寫。護理滿意度采用本科室自編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護理總評分為100分。90~100分為特別滿意,70~89分為滿意,7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觀察項數據。選擇(x±s)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通過χ2檢驗表示。P

2 結果

2.1護理質量 干預組患者工作質量、急救物品管理及護理文件書寫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

2.2護理滿意度 干預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5.2%顯著高于對照組81.0%,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

3 討論

手術室是臨床上重要的醫院場所之一,患者多為病情重,常需手術治療的急診或擇期患者,手術治療對手術技能及護理配合和干預措施也要求更高,隨著護理學模式的改變,舒適化護理的概念被逐年應用于臨床實踐中。舒適化護理理論最早由Kolcaba提出并應用于臨床[3]。舒適護理可增強患者恢復的信心,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進而改善醫患關系,提高護理依從性及滿意度。首先對手術患者發放疾病手術相關知識的宣教小冊子,建立健康宣教的宣傳欄。對患者產生的恐懼、緊張等心理障礙,根據患者心理問題設計針對性的護理計劃,通過放松、轉移等方式減輕其負性心理。根據不同部位及病情程度選擇不同的飲食方式,如流質、半流質等,少吃多餐、同時術前全面評估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統,積極與患者溝通和交流,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有利于患者術后治療和康復。對不同手術部位選擇不同的[4],頭頸部取高臥位、胸部取半臥位、腹部取臥位,同時根據患者病情變化選擇不同色彩的病房,病房應顏色多樣、溫暖,安撫患者負性心理,積極與患者交流,發現問題并給與積極的指導和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工作質量、急救物品管理及護理文件書寫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手術室工作應用中效果顯著,其能夠提高工作質量,改善護理能力,同時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評價也較高。

參考文獻:

[1]劉銳,石秀杰,宋艷,等.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3,21(08):2000-2001.

[2]陳劍非.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3,05(04):1302-1303.

[3]邱振蘭.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學,2013,02(07):291-293.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2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整體護理;心理療法;舒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2(a)-128-01

我院手術室在整體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隨機抽取300例病人,男170例,女130例,年齡15~80歲,全麻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120例,脊髓麻醉145例,局部浸潤麻醉35例,普外科手術70例,腹外科手術69例,胸外科手術22例,骨科手術51例, 泌尿外科手術28例, 婦產科手術60例。

1.2方法

1.2.1術前舒適護理做好術前訪視工作。手術室護士過去對手術病人只是在手術間內進行常規操作,忽略病人術前的信息資料,因而在術中缺乏對病人的人文關愛。如今,我們對每一位手術病人進行術前訪視,了解病人心理活動,針對心理障礙提供正確的心理疏導。通過術前訪視,面對面與病人交談,增加了病人對手術室護士的信任感。護士在進行術前訪視病人過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明手術的必要性和可靠性。以親切的語言安慰和引導病人,幫助病人樹立信心,解除思想負擔。向他們介紹手術室環境,告知在手術期間有手術室護士陪伴度過手術期并對其進行護理。告訴病人術殊,取得病人的密切配合等。盡量鼓勵病人講出心里話,尊重其隱私,努力消解除病人術前恐懼、焦慮的心理,滿足他們心理舒適的要求。

1.2.2術中舒適護理把熱情和溫暖留給病人。手術當日巡回護士將口罩、帽子摘掉,等候在手術室門前迎接病人,當病人進入手術室首先看到的是我們的笑臉和親切的問候時,病人的緊張和無助感會減輕,并產生信任和依賴。護士推著病人進入手術間,邊走邊向病人介紹手術間的布局、設備,打消病人對手術室的恐懼及神秘感。把室溫控制在22~25 ℃,濕度50%左右。操作時動作輕柔,盡量避免因聲響使患者產生恐懼等不適感。在為病人麻醉時,護士輕輕握著病人的手,及時觀察、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受到舒適與溫暖,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

保持臥位舒適:平臥時,兩上肢不宜過度外展,以避免損傷臂叢神經,給病人帶來不適。在放置前,將所有用來維持的臂撐、頭架,均加上布類襯墊,以減輕病人的不適感。截石位時,請麻醉師和醫師幫助病人雙腿同時抬起,并彎曲放入腳撐,注意兩腿分開的角度,每隔30 min巡回護士給予適當按摩下肢,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下肢沉重感,提升舒適度。側臥位時,兩腿間置一大海綿墊,以減輕上面腿的壓力,以利于病人穩定和舒適。手術中病人的會使他們感到尊嚴喪失,因此在麻醉及術中注意遮蓋病人,盡量減少身體的暴露,保護病人隱私,為病人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護士在工作中,應精力充沛,注意力高度集中,認真執行各項操作規程,保證病人的各項醫療安全。熟悉業務技術,術前熟悉病情、手術方式、手術醫生的習慣,術中認真配合,不說與手術無關的話,營造一種嚴謹的工作作風,讓病人相信醫生、護士都在全心全意為他而工作,使病人有舒適感和安全感[1]。

1.2.3術后舒適護理手術結束時,用溫鹽水擦凈病人皮膚上的血跡和消毒液,為病人穿好衣褲,蓋好被單,注意保暖。搬動病人時注意保護切口及各種引流管,平穩地把病人送回病房。告訴患者手術已經順利結束,祝早日康復。向病房護士及病人家屬講述手術的全過程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同時給予一定的術后指導。手術后2~3 d巡回護士到病人床旁,詢問術后經過,如體溫、排氣、飲食、大小便、切口換藥等情況。了解病人對手術的感受,請求病人對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提出親身體驗后的感想和希望。

2結果

通過舒適護理的運用,本組病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改善,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的發生率由2005年的10%下降至1%;特殊手術未發生因壓力造成的神經損傷和循環淤滯,病人術后寒戰癥狀減輕,術后隨訪病人滿意度達99%。

3討論

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2],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會、靈魂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適護理理論大致包括4個方面:生理舒適、心理舒適、社會舒適、靈魂舒適。將舒適護理運用于手術室整體護理中,使病人在接受手術時充滿信心,感受到舒適及親人般的溫暖,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把為病人提供舒適護理融入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手術室整體護理中,補充、完善手術室整體護理的內涵,使舒適護理更順應整體護理的發展,讓病人在手術過程中感到舒適,提高病人滿意度。舒適護理有豐富的內涵和廣泛的相關知識需求,激勵了廣大護士學習滿足病人舒適需求相關知識的積極性,造就出了更多的臨床護理專家,提升了臨床護理質量,為護理學科開辟了新領域,提高了護理在醫療工作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安虹,姜蘭,魏曉桂.人文關懷的溫馨護理在手術室的實施體會[J].西南軍醫,2007,9(2):128.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3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常規護理模式;舒適護理模式;應用效果

護理人員做好護理服務是提高患者滿意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采取手術治療的患者,手術室護理服務十分重要[1]。手術室不僅是外科醫生為患者治療疾病的重要場所,而且是醫院整個護理服務的重要環節,由于患者在手術之前對自身疾病以及手術治療知識缺乏認知,在心理上較易出現焦慮、緊張和恐懼等負性情緒,給患者精神和身體帶來雙重壓力,不利于麻醉和手術治療效果,此時加強手術室護理服務尤為重要[2]。我院對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手術治療的60例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服務取得良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98例患者根據手術時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常規護理組(38例)和舒適護理組(60例),舒適護理組男41例,女19例,年齡為15歲~83歲,平均年齡為(47.2±5.9)歲;科室分布包括產科31例、泌尿外科10例、婦科5例、骨科4例、神經外科10例。常規護理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為17歲~80歲,平均年齡為(51.0±6.4)歲;科室分布包括產科27例、泌尿外科6例、婦科2例、骨科2例、神經外科1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護理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服務:術前30min至病房接送患者,仔細核對患者姓名、床號、提供靜脈置管或靜脈輸液治療。舒適護理組患者實施全面手術室舒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術前護理:由于患者對自身疾病和手術治療缺乏認知,通常存在緊張、焦慮和恐懼心理,不能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因此手術前醫護人員需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為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的發生原因、手術治療方法、目的和注意事項,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緒,通過成功案例樹立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盡可能滿足患者合理需求,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手術治療和護理,從而確保手術順利實施。②手術室護理:醫護人員麻醉前再次核對患者基本情況,避免發生意外,并與患者進行簡單的交談,為患者介紹手術室基本情況,適當安撫患者,同時保證手術室室溫和濕度適宜,溫度維持在21~25℃、濕度維持在50%左右。術中醫護人員應保持安靜,切勿大聲喧嘩,勿討論與手術無關事情,營造良好的手術治療環境。手術進行期間護士積極配合醫生,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積極做好相關記錄,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并協助處理。③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將患者安全送回病房,術后第2天對患者實施回訪,查看患者飲食、傷口、精神和心理等情況,為患者講解手術效果及術后注意事項,同時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積極回答患者提問。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2組患者手術前后心率、血壓和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焦慮改善情況以及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服務滿意度。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估,評分越高說明焦慮癥狀越嚴重,正常指焦慮評分<50分,輕度焦慮為評分在50~60分,中度焦慮評分為61~70分,重度焦慮評分>70分。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由患者自行填寫,對于無法填寫者由家屬代填,問卷總分為100分,得分≥80分表示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手術前2組患者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等生命體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過程中舒適護理組患者各生命體征與常規護理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舒適護理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8.3%(59/60),常規護理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86.8%(33/38),2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345,P=0.021)。舒適護理組患者術后SAS評分(44.1±3.2)分,與常規護理組的(57.6±4.5)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7.342,P=0.000)。

3討論

舒適護理方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與佳絕護理方式不同,主要針對患者對自身疾病和手術治療方式缺乏認識以及手術前會產生擔心和恐懼心理而采取相應護理服務,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精神和社會等層面感到舒適,從而以最理想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和護理,確保手術圓滿完成[3,4]。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舒適護理組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改善情況、術后焦慮情況以及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服務不僅有助于保持手術患者生命體征平穩,還能明顯降低術后焦慮以及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謝云霞,秦愛敏,郭瑞華,等.對比分析兩種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10):67-68.

[2]王越.兩種護理模式用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6,9(8):51.

[3]鄭明閣.手術室語言及細節護理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19):69-70.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4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舒適護理;應用效果

隨著外科學的不斷發展,手術治療成為重要的臨床治療手段,手術室的護理工作也成為臨床護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對手術室的環境和手術情況不了解,大多數的患者在進入手術室時都存在有緊張和恐懼的心理,從而影響患者的配合及生命體征等,進而影響手術的治療效果。因此,有效的護理方法能夠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并保證手術能夠正常有效的進行,從而提高整體的效果。隨著近年來護理模式的不斷轉變,越來越人性化和舒適化,從而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因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對我院2011年12月到2012年8月之間手術的200例患者實施舒適化護理,并且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具體的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2年8月之間手術的200例患者,并將其隨機的分為兩組。對照組100例患者,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的年齡為24-76歲,平均年齡為(46.3±2.3)歲。婦科手術患者30例,骨科手術患者28例,普外科手術患者30例,急診科手術患者12例。觀察組100例患者,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的年齡為22-77歲,平均年齡為(47.8±2.2)歲。婦科手術患者32例,骨科手術患者28例,普外科手術患者28例,急診科手術患者12例。兩組的患者基本資料和手術類型比較無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本次研究將選取的200例手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的100例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而觀察組的100例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舒適護理。兩組的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2.1常規護理手術室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手術前,做好手術的各項準備工作。患者進入手術室前檢查患者的皮膚準備情況,核實患者是否取下義齒、眼鏡、各種金屬物品及貴重物品交給病人家屬保管,確定將病歷、X片、CT片及術中用藥等手術用物帶入手術室,核對患者姓名、住院號、手術部位及手術名稱。根據患者手術的麻醉方式、手術部位等給予患者正確的安置,術中注意觀察患者的情況記錄并做好護理記錄。術畢根據患者病情遵醫囑將患者送入ICU、恢復室或普通病房。

1.2.2舒適護理

1.2.2.1術前舒適護理在手術前一天,護理人員到達病區查看患者的病歷,了解患者的病情、各項生命體征及檢查結果。后至病房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必要性,詳細的介紹手術治療的目的、方法及效果,以及術前、術中與術后的注意事項,在溝通的過程中積極的回答患者的疑問,并做有效的回答,減少患者的疑慮。同時,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與患者建立有效的護患關系,以便有效的消除患者的緊張和恐懼心理,提高手術治療的信心。另外,護理人員應全程的對患者進行照顧,并有效的列舉相關的手術成功案例,提高信心,積極的配合手術[2]。

1.2.2.2術中舒適護理手術當天,護理人員在手術室門口迎接患者,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增加患者的親切感與安全感,同時安慰患者的家屬。在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詳細的介紹手術室的基本情況,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與恐懼感。在患者進行麻醉前協助患者擺好,詳細的介紹麻醉過程中的感覺及注意事項,以便取得患者較好的配合。另外,依據患者的手術性質與病情狀況為患者安置舒適的,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避免過分的暴露。在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控制手術室的溫度在22-26℃,并控制濕度在50.0%左右[3-4],密切的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同時依據術前制定的護理方法進行實施,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注意詢問其感受,有無不適,積極的鼓勵患者,提高其治療的信心。

1.2.2.3術后舒適護理在患者手術結束后,密切的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注意為患者保暖、擦拭血跡及消毒液的痕跡,告訴意識清醒的患者手術的基本情況。在與麻醉師一同將患者送至病房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情緒變化,及時的給予處理。告知家屬術后的注意事項,并鼓勵患者繼續接受治療。術后3天對患者進行回訪,了解患者的手術康復情況,指導其飲食和運動,從而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5]。

1.3觀察指標本次研究主要觀察兩組手術患者在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后的基本情況,主要觀察的指標有:①手術治療總有效率;②患者護理滿意度;③護理舒適度。

1.4療效評定本次研究對于患者手術治療效果主要依據其手術恢復效果,主要分為3個等級[6]:①顯效:手術治療后患者的傷口無疼痛和感染的情況發生,而且預后較好;②有效: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其傷口有輕度的疼痛,傷口有輕度的感染,預后較好;③無效: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傷口有嚴重的感染,并且疼痛比較嚴重,預后也不良。臨床總有效率=顯效%+有效%。

1.5滿意度評定本次研究對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主要采取評分標準進行評估,主要分為三個等級[7]:①滿意: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在90-100分之間;②基本滿意:患者的滿意度評分在70-89之間;③不滿意:患者的滿意度評分不足70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治療總例數]×100.0%。

1.6舒適度評定本次研究對于患者的護理舒適度采取評分標準進行評估,主要分為四個等級[8]:①非常舒適:評分在90分以上;②舒適:評分在80-90之間;③一般:評分在60-70分之間;④不舒適:評分不足60分。舒適度=[(非常舒適+舒適)/治療總例數]×100.0%。

1.7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資料均采取SPSS18.0的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采取X2進行檢驗,P

2結果

2.1手術治療總有效率比較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總有效率的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治療總有效率為92.0%。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治療總有效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具有明顯的差異(P

2.2護理滿意度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0%,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0.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兩組的數據比較具有明顯的差異(P

2.3護理舒適度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舒適度對比分析,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舒適度為90.0%,對照組患者的護理舒適度為70.0%,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舒適度明顯的高于對照組,兩組的數據比較具有明顯的差異(P

3討論

舒適護理是臨床中近年來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方法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的舒適護理,在臨床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

通過本次臨床研究分析的資料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舒適度以及手術治療總有效率均明顯的高于對照組,數據的比較具有明顯的差異(P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中實施舒適護理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和舒適度,從而提高手術治療的總有效率,值得臨床中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文紅,李麗娜,劉真,等.舒適護理在手術室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2(30):712-713.

[2]孫繼吉.手術室實施舒適護理的方法和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2,23(16):337-338.

[3]黃飛.舒適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1,12(24):744-745.

[4]劉路秀,彭艷梅,易紅艷,等.舒適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1,15(07):977-978.

[5]Zhai Xiufang,Zhao Yongjie,Xia Shulian,et al.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nursing observation [J].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2,14(11):734-735.

[6]袁素萍,丁海梅.舒適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1,17(16):203-204.

[7]晉世文.舒適護理在手術室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17(28):533-534.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5

關鍵詞:細節護理;手術;焦慮情緒;滿意度

手術室是醫療機構對患者實施外科治療的核心場所,隨著護理技術的不斷更新,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不斷完善。患者對手術知識了解不足,圍手術期會產生一定的恐慌和擔憂心理,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1]。細節護理是一種前瞻性的護理方法,貫穿于整個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細節決定成敗”,只有從病人的利益出發,走進病人心里,做好每個細節,讓病人安心接受手術治療,才能從根本上減輕手術給病人帶來的焦慮情緒,促進疾病恢復,提高病人滿意度。我院自2010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中加強細節護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抽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接受手術治療的120例手術病人,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齡在35-60歲,平均48歲。兩組病人均無嚴重心血管和內分泌系統疾病,文化程度初中以上,能完成量表調查。排除精神病史、神經系統疾病、嚴重合并癥和術后嚴重并發癥,其年齡、病情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實施方法

1.2.1術前細節護理:

全面細致地做好術前人性化訪視工作。依據手術室護士實施術前訪視內容標準,提前設計、模擬術前訪視內容,科室組織護士進行禮儀、著裝、語言及行為培訓[2],術前一天由巡回護士負責到病房進行訪視,了解病人詳細情況并收集病例資料。訪視時先做自我介紹,告知訪視目的,了解病人對手術的認識和顧慮,觀察其心理反應,講解手術相關知識,手術采取的麻醉方式及術中的感覺,進入手術室后需配合的操作等。耐心傾聽病人的訴求,以親切通俗的語言合理解釋病人及家屬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教會病人使用行為控制技術如放松、深呼吸、分散注意力、刺激暴露發等對抗焦慮和緊張情緒;還可通過手術效果良好的病人現身說法,介紹手術成功的實例,幫助病人樹立信心,以最佳的身心狀態接受手術[3]。告知病人次日手術會一直陪伴在身邊,有什么需求和不適要及時告知,減輕病人的疑慮和不安。訪視過程中要給予病人充分的尊重和體貼,像家人一樣以一種關懷的方式熱情理解地去完成這個過程[4]。與病人及家屬共同完成《手術病人術前訪視記錄單》的填寫,護患雙方均簽名,保證資料的真實性,與器械護士共同討論,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根據手術需求備好物品。

1.2.2術中細節護理。

(1)準備工作:根據手術要求,備好器械敷料包、藥品物品、儀器設備等,檢查儀器設備是否處于功能狀態。術前30分鐘開啟手術間空調,將室溫設置為23-25℃,濕度為50%-60%[5]。

(2)加強護理鏈接:病人入室后,熱情迎接,與交接人員對病人進行身份核查及物品交接。護士要以平和、輕松的情緒影響病人,舒緩其緊張、焦慮情緒和孤獨感。推手術車要勻速,避免碰撞,病人由手術車移至手術床時,要由兩名護理人員扶助,一人頂住手術車,使手術車與手術床緊密相貼,另一人協助病人移至手術床平躺,防止墜床摔傷,用手術單或專用手術被遮蓋病人身體,減少暴露。詢問病人對室溫的感覺,必要時調節室溫或采取相應措施。

(3)全程陪伴:術中巡回護士要一直陪伴在病人身邊,對于非全麻病人,要在第一時間了解心理狀況,給予病人關懷和鼓勵,詢問病人的感覺和不適,及時進行調整或處理,給病人一種安全感和歸屬感,對醫生護士產生信任和依賴,主動配合手術治療。如進行硬膜外或腰麻時,護士要協助病人擺放,告知麻醉的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等,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減少盲目的緊張和恐懼。

(4)注意事項:參與手術人員精力要高度集中,不將手機帶入手術間,禁止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減少工作人員進出手術室的次數和開關門聲響,一切操作要做到輕、穩、準,避免對病人帶來不良刺激;進行肢體約束時加襯墊,肢體下放置手術單,松緊適宜,使病人舒適;加強術中保溫,根據病人需求調整手術間溫度,靜脈輸注液體要科學加溫(新鮮血液的成分血加溫不超過38℃),進行體腔沖洗時,沖洗液溫度要在40℃左右,減少散熱。特殊病人,每30分鐘檢查身體受力部位,巡回護士在不影響手術操作的前提下用手輕揉此處皮膚,并小范圍的改變受力部位,避免壓瘡發生;使用高頻電刀的病人,要經常檢查極板位置,避免肢體與金屬物體接觸,以免引起灼傷;手術結束告知病人,詢問病人感受,連接鎮痛泵,擦凈病人身上的的血跡、污漬,蓋好被褥,與醫生共同將病人送回病房,向病房責任護士做好麻醉方式、術中生命體征與用藥等交接工作,雙方在手術交接單簽名。

1.2.3術后細節護理:

術后第二天,巡回護士對手術病人進行回訪,詳細了解病人術后病情及恢復情況,了解病人的情緒狀態(通過SAS評分),包括切口疼痛,腸蠕動情況,肢體血運、肢體活動度情況,有無壓瘡及其它手術并發癥等,了解病人對我們工作滿意度,發放滿意度調查表,搜集意見和建議,每月底統一匯總分析,做到細節護理的持續改進。

1.3觀察指標:

①患者手術依從度及手術過程舒適度(參考舒適度評定法)[6]:舒適(對手術過程滿意,術后感覺舒服,相關護理滿足需求)、基本舒適(對手術基本滿意,術后感覺基本舒服,相應護理措施基本滿足需求)、不舒適(對手術過程不滿意,圍手術期感覺不舒服);②護理質量:包括基礎護理質量、候臺時護理質量、手術室護理質量等;③患者滿意度,包括溝通技巧、正性心理疏導、服務態度評分、護理操作精準及時等;④術后并發癥。

1.4統計學處理:

分別采用t檢驗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提高正性心理疏導、細化護理服務質量、焦慮并發癥比較組(P<0.05)。

2.2觀察組溝通評分、候臺時護理和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

3討論

3.1手術室護理工作直接影響著手術的最終效果,因此,加強手術室護理,強化細節護理對于提高手術療效,提高護理質量,改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有著特殊意義[4,5]。手術對每一名病人都存在著緊張恐懼心理和焦慮情緒,消除病人疑慮,減輕心理壓力,充分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之積極配合手術是治療成功的關鍵。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病人術后24小時焦慮標準分為41.09±2.34分,與術前50.27±2.83分相比(P<0.05),有顯著性差異,觀察組病人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將手術中的每個細節做好、做實、做到位,站在病人的角度去審視問題,給予病人細致貼心的服務,充分體現對病人的尊重、關心和重視,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手術治療,能很大程度上緩解病人緊張和焦慮情緒,融洽護患關系,提高病人滿意度。

3.2細節護理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理念,需要每位護士在護理工作中以病人為中心,以為病人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為理念,不斷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修養[6]。其內容豐富,覆蓋全面,要從社會、生理、心理多個層面,視覺、聽覺、感覺等多個角度,術前、術中、術后多個環節,為病人營造一個安全、舒適、溫馨的環境,讓病人感受到周到、體貼、細致的服務。通過做好細節護理,大大減少了護理缺陷發生率,有效保障了護理安全,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提高,提升了病人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手術室護理中實施細節護理能夠顯著改善病人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狀況。實施細節護理,對手術的順利進行有著積極的保障作用。同時,細節護理彰顯了護理質量內涵,使患者滿意度大幅度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沈巖巖.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2015,8(5C):161-163.

[2]郭利紅,師文.手術室護士術前訪視的情景模擬訓練及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371.

[3]王麗娟.舒適護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內障手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4):1481-1482.

[4]董夢婷,吳柳靜,陳妃葵.手術室細節護理在老年患者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4):112-114.

[5]韓芳,魏民,盧鳳娟,茅金寶.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患者手術護理安全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91-92.

[6]孔令珍.細節護理在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6):81-83.

[7]王凌云,陳英.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57-58.

[8]黃玲月.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23-24.

舒適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范文6

【關鍵詞】舒適護理;應用;療效

手術護理是根據手術及麻醉過程中患者出現的各種生理與心理等問題所采取的護理手段。常規的手術室護理多為簡單的配合措施,往往忽視了手術全過程的整體護理。常規的手術護理只能簡單和機械地配合手術的實施,卻無法為手術的患者提供最好的護理服務。而舒適護理屬于一種人性化的整體護理模式[ 1 ]。它主張在生理、心理、社會和精神層面使病人達到舒適。本文回顧性分析了舒適的護理措施在我院實施手術過程中的應用情況,見如下報道:

1 臨床資料

選擇自2005年7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實施手術的3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97例、女163例;年齡4~82歲,平均年齡為43歲;普外科140例,骨科84例,婦科51例,泌尿科60例,胸科25例。

2 舒適護理

2.1術前訪視 在手術通知單下達后,責任護士應該在手術的前一天做好術前的訪視工作,具體內容如下:

2.1.1病歷查閱 ⑴掌握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所患疾病、及手術名稱和方式等;⑵消化、呼吸等系統的功能情況;⑶各項化驗和檢查的結果;⑷皮膚的狀況,有無出現感染,營養情況,病變的部位和程度等;⑸患者的體溫變化,精神狀況,生活習慣,嗜好及經濟情況等。

2.1.2訪視主治醫生 向主治的醫師咨詢有關手術的實施方案,包括特殊的操作要點,所用設備、器械及材料的準備和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以及術中可能會發生的并發癥等情況。同時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間的精神和心理等變化情況。

2.1.3訪視患者 ⑴首先,要向患者介紹自我,并說明術前訪視的意義;⑵講解手術前患者所要進行的各種準備工作及有關的注意事項,讓其簡單了解手術的方式和時間等;⑶對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和疑慮要耐心細致給予解答;⑷仔細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以現身說法等方式增強其克服困難和戰勝疾病的信心。

2.2術中舒適護理

2.2.1手術環境 在將患者送往手術室的過程中,要格外小心謹慎,避免因碰撞和顛簸等造成患者心理的波動,將其緩緩送入手術臺治療。控制為25℃左右,相對濕度為60%左右。同時可以和患者進行簡單而親切的交談,以緩解其緊張不安的心理,從而努力營造出溫馨與和諧的手術環境。

2.2.2調節 在擺放的過程中,在手術要求的基礎上,還必須確保患者平臥位時的手臂適度外展。在取截石位時,要調整好托腳架的外展度和高度,尤其是對于老年人,其外展度不能過大,否則會造成骨折。在取俯臥位或側臥時,骨隆突的著力點需要加一軟墊,以避免其引起患者的呼吸功能。此外,患者會因身體部位的暴露而感到羞怯和不安,護士要及時給予開導,防止影響手術的實施。

2.3術后隨訪

術后的隨訪調查可以幫助責任護士了解舒適護理對整個手術治療的影響。隨訪通常在術后一周進行,可向患者及其家屬宣教手術后的注意事項,了解手術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根據患者對手術護理的評價和建議等情況,不斷調整舒適護理措施,從而提升醫護服務的水平。

3 結果

經過調查和跟蹤隨訪:現有手術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且已痊愈出院。通過開展舒適護理服務,患者都比較積極和主動地接受和配合手術治療。且與常規護理方式相比,患者在生理與心理等方面均有十分明顯的改善,經過術后的隨訪調查,患者對舒適護理的滿意度高達98.7%。

4 討論

術前用藥通常會使患者出現口唇干燥等不適癥狀。此時,可用濕棉球濕潤其口唇。手術前要解開患者的衣扣并保持其寬松,以助于呼吸通暢。對于患有關節炎、風濕等疾病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必須做好保暖防寒工作。如需沖洗腹腔時,可用30~50℃的鹽水沖洗[2]。此外對于手術過程中患者出現的各種不適,要及時給予相應地處理。

手術完成后,要立即以生理鹽水將患者皮膚上殘留的消毒液和血跡等擦拭干凈。蓋好被單或穿好衣服后將其送往病房休息。患者臥床過程中要避免其身體受到劇烈的晃動,否則會加劇手術傷口的疼痛。此外,要細心的固定好各種引流袋、引流管和輸液管等裝置,防止其意外脫落[3]。在護送患者時,還要仔細觀察其臉色及體征等變化情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要立即通知主治的醫生。

總而言之,在手術室中應用舒適護理,可以使病人在手術的整個過程中受到最佳的服務。不僅能幫助患者克服手術治療時的恐懼,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使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均達到最好的狀態,以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并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舒適的護理措還能夠加快患者術后的康復,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使護士的技能和綜合素質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充分反映了我院以人為本的護理宗旨。

參考文獻

[1]張宏.舒適護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1,16(6):4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 国内在线观看精品免费视频 | 国产a毛片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高清 |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在线 | 国产一级特黄全黄毛片 |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牛牛 | 欧美中文日韩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va在线观看 | 一级一黄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久久永久免费视频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国产原创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欧美日本另类激情 | 日韩欧美在线看 | 亚洲欧美日韩网站 | 91精品专区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 91专区 | 成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91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 另类欧美日韩 | 日韩视频高清 |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91日韩| 国产午夜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蜜月 | 小处雏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九区 | 久久久久久穴 | 五月天婷婷综合 | 欧美wwww|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