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古代園林特點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古代園林特點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古代園林特點

古代園林特點范文1

關鍵字揚州;園林;清代

Abstract: Yangzhou garden has a long history,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s mor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cle first Yangzhou local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research, careful analysis of appropriate imperial garden of the Qing Dynasty, Huizhou and Suzhou corresponding architecture and garden three the Gardens, and then come to explore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Gardens.Key words: Yangzhou; garden; Qing Dynasty

中圖分類號:K879.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歷來,人們對于揚州園林獨特的風格持有著不同的看法。總結而言,揚州園林相應的特色主要是受到下面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揚州本土相應的地域與文化;二是受到清代皇家園林相應的影響;三是受到周邊區域例如徽州、蘇州的建筑相應的造園風格。揚州園林的相應的藝術建筑特色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為:園林類型、園林布局與建筑單體等,這些因素都有著相應的歷史形成原因。

1. 揚州園林特點受到揚州本土相應地域與文化的相應的影響

自然環境在進行園林的營造過程中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工的疊山理水因而成為了揚州園林特別是城市山林的一種較為普遍的造園手法,這就是被稱為 “旱園水做”。“三者鼎勝,不可軒輊”。然而揚州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優勢和條件能夠使得園林勝于其他的兩個方面呢?首先皇家園林是由古代的帝王進行建造的,而蘇州園林是由相應的文人進行建造的,與之對應的是揚州園林更多的是由當地的商人進行建造的。園林主人所具有的相應的身份與情趣對園林相應的整體氣象產生了較為直接的影響。與之相比,蘇州園林的主人的類型主要包括三種,一是那些遭到貶謫或者隱逸的官員,二是那些無心爵祿的名仕,三是那些崇尚風雅的文人。這些園的主人都是文人,而且都是一些較為失意或者退隱的文人。“城市山林”的高墻較為深囿,而且小院庭深,仿佛正是象征著他們那種遠離喧囂,避世遠禍以及澡溉的心志。在大多是的商人的揚州園林主人的心中,將園子與住宅結合為一起的相應的做法是一種很有裨益的做法。這種“官商文化”產生的影響被直接體現表達在相應的建筑平面布局之上。清代揚州園林按照一種有沒有相應明確的物質邊界的原則進行劃分為相應的“封閉式園林”以及“開放式園林”,前者是指城市宅園與市郊園墅,而后者主要指的是湖上園林。到了清朝的中晚期,湖上園林呈現一種一蹶不振的態勢,而城市宅園反而呈現一種復蘇的趨勢,同時涌現了一大批的名園,而且相當的一部分能夠保存至今。在揚州現存的園林在瘦西湖以及大明寺除外,可以進行劃分確定為“市郊園墅”或者“城市宅園”。

然而,同樣作為揚州園林的主人,不同的園林布局正是在形式上展示了造園者的相應的不同身份以及階級文化。例如寄嘯山莊又被稱為“何園”,山莊的主人何芷s具有較為顯赫的身份,同時有著較為正直的人格,因此表現為主人的宅園林風格較為疏朗大方。而汪氏小苑得主人是一位有名的徽商。相應的汪氏小苑的風格為住宅為主,苑囿相輔。園子雖然面積不大,但是總宅第卻有著較大的面積。偌大的住宅有著高墻進行圍垣,同時沒有設有相應的窗牖,門樓同樣沒有進行較為精細的雕琢,墻面同時沒有進行相應的粉飾,這充分表現出了商人相應的藏富心理與深居心理。

2.受到清代皇家園林特點的影響

“南北園林之間的風格差異最大的方面表現在面積的大小”,這是將南方私家園林與相應的北方皇家園林進行相應的比較。只是針對相應的私家園林來說,各地之間的大小的差別并不是很明顯。同時主要受到園林大小相應因素影響的主要是建造者相應的經濟狀況以及社會狀況。在清代的中后期皇帝較為頻繁的南巡,將揚州園林的建設推向了一個頂峰。這時候揚州園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皇家園林相應的影響,具體的表現為在受到園林布局以及官式建筑細部風格的影響。縱觀在揚州現存的相應的園林,我們看到的是只有瘦西湖不同于揚州城內相應的其他私家園林。瘦西湖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私家園林,私家園林會受到兩岸私家園林集群的影響進而形成相應的整體性景觀。在整體上的氣象與北方皇家園林有著較多的相似之處,變現為就是體大景多;然而瘦西湖沒有進行良好的整體規劃布局,各園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以湖面作為中心, 呈現出一種交相輝映的外向景觀的特征。在瘦西湖的繁榮時期,揚州湖上山林呈現一種空前的規模發展:到了乾隆三十一年已經建成了二十四景,同時逐步形成了一種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相應的湖上園林風光。因此,揚州瘦西湖可以進行定義為北方多景大觀園林的相應的南方版本,是在相應的特定歷史發展條件下出現的特例,同樣也是表達了相應的皇家園林的審美方向對于揚州園林影響的一個良好的例證。在清代的中到晚期,每次皇帝臨幸,都進行大肆營造。所采用的營造之法同樣也是較多的模仿京師的風格,較為具體的表現在建筑的尺度、色彩與翼角相應的做法上面。

受到徽州、蘇州的相應的影響

徽州對揚州園林產生的相應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徽商相應的審美風格,蘇州對揚州園林的相應的影響則更多的體現在工匠進行流動進而帶來的相應的技術交融。在明清時期,眾多的徽商在揚州地區大規模的進行園林和住宅的營造。他們有著一種較為強烈的鄉土觀念,在建設過程中會將自己家鄉的相應的建筑風格進行建造。因此揚州園林在一方面就會受到了徽州園林的相應的影響作用。

結語

對于揚州園林的研究在我國的建筑研究過程中是一個較為龐雜的研究課題,因為一方面要對布局規劃、造園元素以級相應的風格流派進行探討,同時還要在對涵蓋對建筑單體形制、古建筑營造技法等進行較為深刻的研究。園林會受到強烈的地域因素的影響作用。在揚州園林的發展過程中,眾多的時空因素在揚州園林身上留下了相應的印記。能夠系統地和科學地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能夠更加真切的體會到揚州園林的全貌。

參考文獻:

[1] 陳從周.揚州園林[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2] 陳文和.揚州畫舫錄[M].揚州:廣陵書社,2010

[3] 汪菊涵.中國古代園林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4] 張家驥.中國造園藝術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12

古代園林特點范文2

古代羅馬時期的園林沒有大的造作。直到15至17世紀,隨著文藝復興,園林才煥發了生機,西方園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國、英國三種風格。

意大利盛行臺地園林,秉承了羅馬園林風格。如意大利費蒙的耐的美狄奇別野選址在山坡,園基是兩層狹長的臺地,下層中間是水池,上層西端是主體建筑,栽有許多樹木。臺地園林是意大利園林特征之一,它有層次感、立體感,有利于俯視,容易形成氣勢。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筑家馬爾伯蒂在《論建筑》一書提出了造園思想和原則,他主張用直線劃分小區,修直路,栽直行樹。直線幾何圖形成為意大利園林的又一個特征。

法國園林受到意大利園林影響,法國人在16世紀效仿意大利的臺地園林。到了17世紀,逐漸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義園林。園林注重主從關系,強調中軸和秩序,突出雄偉、端莊、幾何平面。法國的凡爾賽宮園林是其代表作。凡爾賽宮園林分為三部分,南邊有湖,湖邊有繡花式花壇,中間部分有水池,北邊有密林。園中有高大的喬木和筆直的道路,王家大道兩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羅母親雕像和阿波羅駕車雕像,表明這座宮廷園林的主題歌頌了太陽神,是積極進取的。這時期的園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設林蔭道,后面是花園,園林形成幾何形格網。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諾特爾,他開創了法國園林的特色和新時代。法國園林是西方園林的一種風格和流派。

英國園林突出自然風景。起初,英國園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國影響。從18世紀開始,英國人逐漸從城堡式園林中走出來,在大自然中建園,把園林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早期造園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圖把圖畫變成現實,把自然變成圖畫。布良還改造自然,如修閘筑壩,蓄水成湖。他創造的園林景觀都很開闊、宏大。18世紀后半期,英國園林思想出現浪漫主義傾向,在園中設置枯樹、廢物,渲染隨意性、自由性。

歐洲園林是人類文化的寶貴遺產,歐洲園林大多是方方正正,重視幾何圖案,不太重視園林的自然性,即沒有下功夫去模擬自然,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他們修花壇、造噴水池,搞露天雕塑,都體現了人工性,具有理性主義色彩。如1712年英國作家丁?艾迪生撰文指出:英國園林師不是順應自然,而是盡量違背自然,每一棵樹上都有刀剪的痕跡。樹木應該枝葉繁茂地生長,不應該剪成幾何形。這段話雖有些偏頗,但指出了西方園林太注重人工雕鑿這個特點。

二、東方園林古代東方有悠久燦爛的文明。尼羅河、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印度河、黃河、長江諸流域都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古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都在園林藝術方面有巨大成就。

古代西亞也有花園。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位于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倫王國十分強盛,國王尼布甲里撒二世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倫空中花園。這座花園早已毀滅,但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博和狄奧多羅斯對它作了記載。據說,該園建有不同高度的臺地,越往上的平臺越小,每個臺層都有石拱廊支撐,并且種植各種樹木花草,頂部設有提水裝置,用以澆灌植物。遠處觀看,它宛如空中花園,故人們稱之為“架空花園”或“懸空花園”。

古代西亞園林被稱為世界三大園林系統之一,與古希臘、中國園林相比較,西亞園林的輝煌時間較短,對后世的影響較小,今人對它的研究也不夠。

古代印度對世界文化有卓越貢獻,園林藝術也很有特色。公元7世紀,中國的玄奘到印度曾見過一些花園。

古代中國園林的內容非常豐富,對東亞、南亞各國園林的影響很大,堪稱東方園林的代表。

在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遺產中,古典園林藝術以其完全不同于西方園林的空間原則和美學品味而具有特殊的魅力。不論是北方園林中的蒼巖深壑、碧水浮天,還是南方園林的小橋流水、粉垣低蜿,都給人以不盡的藝術享受。

中國古典園林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類型:皇家園林、文人園林、寺院園林和自然郊野園林。這四種園林雖然相互交織和影響,但是總的來說,其中還是以皇家園林和文人園林的地位最為重要,藝術造詣也最為突出。皇家園林的地位顯赫、規模巨大、氣度非凡;私家園林的卜筑自然、詩情畫意,構筑成了中國古典園林史的活丹青……

在江南其他地方和北方地區,至今也保存著一些著名的古典園林,北京的頤和園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就是北京地區最著名的古典園林。不論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古典園林,也不論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宮苑,還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園,盡管由于地區和園主在政治、經濟上所處的地位不盡相同,而在園林的規模、風格等方面表現出各自的特點,但是,它們都是為滿足封建統治階級的享樂生活而建造的,在園林布置和造景的藝術手法上有許多共同之處。這些共同之處,構成了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園林藝術。

首先,中國古典園林的園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達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所以,園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還要鑿池開山,栽花種樹,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風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畫為藍本,參以詩詞的情調,構成許多如詩如畫的景。所以,中國古典園林是建筑、山池、園藝、繪畫、雕刻以至詩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

其次,中國古典園林因受長期封建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絕大部分是封閉的,即園林的四周都有圍墻,景物藏于園內。而且,除少數皇家宮苑外,園林的面積一般都比較小。要在一個不大的范圍內再現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突破空間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間表現出無限豐富的園景。在這方面,中國古典園林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第三,中國古典園林特別善于利用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的各種建筑物,如亭、臺、樓、閣、廊、榭、軒、舫、館、橋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組成體現各種情趣的園景。

中國古典園林不僅客觀而又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歷代王朝不同的歷史背景、社會經濟的興衰和工程技術的水平,而且特色鮮明地折射出中國人自然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演變,蘊含了儒、釋、道等哲學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詩、畫等傳統藝術的影響;它凝聚了中國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與智慧。

三、東西方園林藝術的相互影響應當看到,東西方園林藝術是互補的,各有所長而難有借鑒。如西班牙庭園深受伊斯蘭園林風格的影響,其布局大多是:以建筑圍成方形庭園,建筑物有拱廊,庭中有水池,庭園內外有樹林。

17世紀至18世紀,英國開始接受中國造園思想。《大百科全書?英國自然風景園》介紹:在《論伊壁鳩魯式的園林》中提到:完全不規則的中國園林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園林更美。1757年、1772年,英國園林師W?錢伯斯出版了《中國建筑設計》、《東方造園泛論》等著作,他把在中國親眼見到的園林介紹給英國,主張在英國園林中引入中國情調的建筑小品。

中國園林對法國園林也有影響。據說,法國巴黎有20多處仿效中國古典園林的景觀。1670年,在凡爾賽建造的藍白瓷宮,就仿效了南京的琉璃塔。18世紀,法國人從傳教士寄自中國的報告中進一步了解了中國的造園藝術。1774年,在凡爾賽園林建成了小特里阿農花園,該園掇山疊石,修建亭閣,追求天然野趣,被稱為中國式園林。

西方在園林學理論方面自有其系統性和深度,在嚴密規劃方面更有其特色。特別是近代以來大力推廣公共園林,這比東方要突出。

中國園林,在明清時代已受到西方文化影響。清代,在都城郊外修建了號稱萬園之園——圓明園,它是中西園林藝術的融合。園中的山水布置與庭院設計都是中國式的,而大量的雕塑、樓閣卻是西方式的。圓明園雖被八國聯軍毀了,但從殘柱斷梁卻可以看到西方的紋飾圖案,如遠瀛觀、海晏堂、方外觀等都是西式建筑。

晚清,隨著租界的出現,西方文化加強了對中國的滲透,長江流域出現了一些模仿西式風格的園林。如上海的凡爾登公園、法國公園的沉床園都具有法國勒諾特爾風格。無錫錫山南坡的水階梯具有意大利臺地園風格。

古代園林特點范文3

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中國現代景觀園林;對比;影響

游園從古至今一直是中國人的休閑娛樂方式,從一人之園到民眾共享,園林一直是中國人日常休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蓬勃發展,在當今社會,大眾更愿意尋找現代景觀園林中古典園林的足跡,品味中國景觀園林中的藝術特色。

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藝術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的自然審美旨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藝術成就,是人類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的境界獨到、風范高雅的工藝造物。它深浸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蘊,沉靜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學風范,代表著中華民族內在的精神品格。

一 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景觀園林對比

1、造園思想

中國古典園林深受道家學說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的影響,強調“師法自然”,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尤其在私家園林中,由于作為園主的官僚世大夫們既期望城市中對物質生活的享受,又希望 寄情于山水之中。因此,園址絕大多數都在城內,與住宅緊挨在一起。在這樣有限的基地環境中,在高墻大院之中,古代匠師們通過高超造園技藝和創造手法,在“咫尺山林”內再現了大自然的美景,達到了“小中見大,以少勝多,鬧中取靜”令人陶醉的效果。

與此同時,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也留下了淳厚豐富的園林文化。當人們表達渴望追求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望時,用山水詩、山水畫寄情山水。而中國古典園林中大量的楹聯、匾額、雕刻、碑石、文學、書畫、音樂等不僅表達著中國古代道家學說的哲學理念、

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還表達了古代造園思想自外而內、渾然一體的設計理念,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底蘊。

而現代景觀園林則深受“維理”學說的影響,即強調理性對于實踐的認識作用。其風格為規則式幾何園林。一

方面完全講究人工美和幾何美,形勢上的對稱均衡,另一方面則運用相關科學技術,保護自然和利用自然。造園思

想上,與中國古典園林形成強烈的對比。

2、空間設計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因地制宜”、“法無定式”、主要通過山水、建筑物和動、植物,運用借景、對景、分景、隔景等多種手法來組織空間,從而形成應對不同需求的空間形式。另外,在空間與空間的結合部,例如,邊界空間的構成、內外空間的流動、層次空間的景深和序列空間的組織等方面,也表現出中國古典園林特有的空間曲徑通幽,曲折變化。(圖1)

而現代景觀園林則講求軸線性幾何布置,以建筑作為作為主景基準, 采用直白、理性的表達手法,確定園林的主軸線,而后再以其他景觀要素衍生出相對應的副軸線,強調軸線點、對稱、均衡比例,使得整個園林體系都在建筑的隱形控制中。(圖2)

3、景觀配置

所謂傳統園林“園必有水,水必居中”―――主要景物都圍繞著水面來布置,既能控制視距,又能如鏡映景,給園林增添活力。

中國古典園林是自然山水式園林,園中多以自然山水為主體,配以適當的植物,崇尚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含蓄、委婉。山石采用太湖石,講究“瘦漏透皺”等特點,神似真山;植物配制形式多樣,講究季節性、地域性及文化寓意,注意植物的自然美,意境美,韻律美,除采用孤植、對植等形式外,還有一些規律性的做法,如高山栽松、岸邊植柳等常采用古典園林植物配置手法;園林之水,園以水活,水富神韻,講究水型美、水聲美,動靜相映、曲折多變。整體表現出中國古典園林的內向性格。

現代景觀園林則以采用建筑、雕塑、植物和人工噴泉作為主要造園要素,表現出以建筑為中心的發散式的外向性格。植物配置常常修剪為人工性很強的幾何圖案,為了陪襯建筑、雕塑、噴泉。噴泉則作為現代園林中水的主要形式,幾何圖案的水池配以水柱、跌水等,

4、建筑群體

中國古典園林的匠師們精心設計之中,為了使其成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在園林中精心設計建造了各種相應的建筑,如廳、堂、軒、館等。但是,園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壓倒或破壞主體,而且應該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達到自然與建筑的有機融合。

而現代園林中的建筑則總領全局,建筑偏歐式風格,一般位于園林的中軸線上或者是較為顯眼的位置。

二 中國現代景觀園林受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

中國是有著悠久文化底蘊的國家,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在中國現代園林的發展中,人們漸漸意識到中國古典園林的重要性,中國現代園林在喧囂的城市中,更加呼喚自然,人們都懷著渴望中國文化、山水畫的美好愿望。因此,中國現代園林在發展中受到中國古典園林的多方面影響,去粗取精,探索中國現代園林特色的發展之路。

1 、造園思想影響的體現

中國人從小接受的文化教育是對中國古代文人思想、對中國山水的崇拜。因此,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發展肯定離不開中國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現代園林設計的靈感之源,其造園的思想精髓是現代景觀園林設計的夯實基礎。雖然中國古典園林的某些形式與某些觀念可能已經不符合現代化高速發展的要求,但作為一門藝術成就,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表現手法,高超的藝術涵養,是現代景觀園林學習的精髓所在。

在這個方面,中國現代景觀園林很多時候過于強調唯理思想,而忽視了歷史流傳至今的文化內涵,園林在豐富現代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同時承擔創造民族文化,喚醒后代對中國文化、園林思想的進一步理解與思考。隨著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的進一步發展,設計師開始考慮人性化空間,考慮“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思想,考慮中國現代園林景觀承載的時代意義。就此,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中國現代園林景觀項目。

當今中國現代園林景觀崇尚“新中式”景觀設計,即是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居住生活時尚品味需求相結合,以中國人特有的中庸之道出發,內斂沉穩的融入現代設計語言,為現代空間注入孕育文化的中國古典情韻。它不是純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結合在一起,從現代需求出發,設計出適合中國人的安靜、祥和,可以盡情體味寄情山水的快樂,品酒吟詩的情趣,回歸自然、體味自然的現代生活環境。

2、空間設計影響的體現

中國現代景觀園林追求服務大眾,休閑娛樂,而且隨著城市中高層建筑的增多,觀賞者要求觀賞視野擴大并從多角度欣賞現代景觀園林。在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需進考慮公眾的安全,疏散問題以及與建筑的協調配合,空間的開敞性、公眾的參與性和私密性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空間設計與中國古典園林相比有所變化,但也深受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因地制宜”,“法無定式”,在邊界空間的構成、內外空間的流動、層次空間的景深和序列空間的組織等方面, 堪稱世界園林空間組織的典范。

最后,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應該借鑒框景、障景、抑景等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運用現代的景觀元素,來營造豐富多變的景觀空間,以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

3、景觀配置影響的體現

中國現代景觀園林景觀配置設計中,植物種植以自然型與修剪整齊的植物配合使用,且采用孤植、對植、列植、叢植等形式外,還有一些規律性的做法,形成不同的植物配置層次。另外,植物與水體的配合,石頭限定的自然水面空間,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樹木的映襯等景觀配置,營造出景觀的層次性。例如,萬科第五園,以竹為基調,配以連翹、雞蛋花、水石榕等,營造寧靜、飄逸的氛圍。在售樓處近處的竹子與中景的雞蛋花及遠景用規則種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構成遠、中、近層次豐富的景觀空間。

同時,盆景、盆景、盆栽等形式也是中國在古典園林對現代景觀園林,甚至是對現代生活的影響。曾經的室內室外、廳前屋后、軒房廊側、山腳池畔,如今,已進入各家各戶的庭院和陽臺空間,花臺已演變為現代的花壇、花境等形式。此外,現代景觀園林的植物配置由于設計手法的更新和植物配置多功能的要求,使植物配置形式有在平面和立體空間層次的營造上和常綠與落葉植物的搭配,使得現代景觀園林更加豐富。

其次,中國古典園林中在疊山理水方面對中國現代園林的影響。古人寄情于山水之間,很多私家園林與主人個人的性格志向有著緊密的聯系。

4、建筑群體的影響

中國古代園林除了有自然的趣味,還有密集的建筑,廳、堂、軒、館等。這些建筑力求達到自然與建筑的有機融合。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間協調融合時,順其自然、追求大趣,使人與自然十分和諧地溶入建筑環境之中,讓人們雖然身處有限的人造環境中,卻能夠感受到一種先天環境的無限情趣。然而,在現代城市中,建筑大都成為高樓大廈,建筑的龐大體量已經不足以淹沒于景觀園林之中。但是怎樣能夠很好的融合協調,使得建筑生在其中,并不破壞景觀園林的情趣,仍然是中國現代景觀園林中需要追求的天人合一。

結語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精神所在,其造園思想精髓、空間設計的巧妙手法,景觀配置的多樣性、層次性,建筑生在園中的幻龍點睛作用,都是是現代園林設計的需要學習和借鑒的中華民族園林寶庫。中國景觀園林設計師應該積極地進行探索、研究中國傳統園林,置身其中,不僅僅是學習其造園手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文化修養,以更好的吸取她的造園精髓,保留其“人與自然的和諧”、“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思想。于此同時,要深入挖掘古典園林的現實意義,深入理解中國古典園林對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發展的影響,將其造園思想、造園手法、造園要素、空間布局形式等應用到更廣闊的領域,對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金柏苓. 理解園林文化。 中國園林, 2003 (4) : 51 - 53.

[2]周志議、龍春英、江婉平.淺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虛實論,2007.35(6)

[3]丁燦.現代園林對中國古典園林設計觀念的揚棄,2007.10

古代園林特點范文4

空間藝術作為景觀園林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園林的視角效果和利用程度意義重大。良好的空間藝術的運用,能夠充分利用景觀園林的自身優勢,凸顯園林特點,并對觀賞者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本文首先指出運用空間藝術的作用,后探究景觀園林設計中空間藝術應用的影響因素,接著對具體應用原則進行闡述,最后重點分析了景觀園林設計中空間藝術的具體應用和設計方法。

關鍵詞:

景觀園林;設計;空間藝術;應用

景觀園林設計作為城市綠化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與人們的生活關系密切。景觀園林的主要空間構成元素包括基本活動區域、景色觀賞區域、娛樂休閑場所等,而空間藝術在其中的應用就是將這一系列基本元素進行設計,以充滿美感并兼具實用方便的特點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不僅保留了景觀園林本身就存在的自然美,并展現其內含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氣息,同時,還給人們提供更舒心的生活休閑場所。將藝術的美和魅力加入到景觀園林的設計和建設中,是未來城市綠化工作的必然趨勢。

1景觀園林設計中空間藝術應用的作用

1.1增添園林景觀類型

在景觀園林設計中注重空間藝術的使用,能夠有效增加景觀類型,讓園林在整體上更加豐富多彩。景觀的空間設計一般是由2部分組合而成,一部分是園林中的自然要素,例如,植被、河流、巖石和花朵等,另一部分則是亭、宇、樓、閣等硬質鋪裝。二者結合,才能夠形成渾然一體的園林景觀空間。空間藝術形式的使用能夠更好地將2種要素融合,進一步提升園林景致的效果。

1.2主觀人為原因

景觀園林設計屬于空間設計的一部分,與二維平面圖不同,它不光需要有柔和的色彩和精致的圖案,更講究立體的層次感,這樣能夠更好地強調景觀的美學性,提升空間藝術感。如框景,利用建筑的不同形態邊界,利用透視原理框住獨特的景觀,給人一種立體畫的感覺,空間藝術的應用是要實現無論從哪個面進行何種方向的切割,都能夠得到一幅別樣的風景畫,提升園林藝術感染力。

1.3提升觀賞游玩的娛樂性

景觀園林的一大用處就是供人們居住、游玩和觀賞,因此,為了增添游逛時的趣味性,進行巧妙的空間設計也是必要的。眾所周知,北京皇家園林是歷史發展的重要見證,由于象征權利和財富,在空間藝術設施上多采用開闊式的設計,人們在觀賞中大多能感受到宏偉和壯闊。江南蘇州園林則不然,在空間設計上選擇了小家碧玉式的藝術方式,遮擋和相互襯托的設計較多,讓人們能夠感受到探尋自然的絕妙樂趣。

2景觀設計中空間藝術應用的影響因素

2.1客觀自然條件

景觀園林中的空間藝術設計是一項與自然關系密切的設計活動,這主要是因為景觀園林的組成部分和發展影響因素都有自然環境條件。一般來說,陽光、水體、大氣、植被種類和分布等是常見因素。在進行空間藝術設計時,首先需要考慮如何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條件,實現人為設計與自然之美的巧妙結合。同時,關注自然條件的變化,隨時對相關的空間設計結果進行調整,以取得更有吸引力的景觀園林設計。

2.2主觀人為原因

空間藝術設計是一項人為的藝術設計形式,與設計者本人密不可分,景觀園林設計一般會留下空間藝術設計師的思想觀念、藝術審美、個人偏好和文化素養等各方面的痕跡,對整個空間設計工作影響較大。在設計中,需要將流行趨勢、他人建議和自己的想法相結合,并對景觀園林的自然風貌有準確地把握,才能實現較高層次的空間藝術應用。

3景觀園林設計中空間藝術的應用原則

3.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

景觀園林的空間藝術應用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這里的“地”含義廣泛,包括自然特征、人文特征、歷史文化變遷、城市建筑特色、風土人情和傳統特色等。在布局空間藝術時,要充分展現園林特色,讓人們漫步其中,不止驚嘆于精妙的空間構思,更能感受到園林的人文底蘊,這才是運用藝術的目的所在。

3.2豐富園林景致的原則

將園林中的花花草草進行簡單的擺放和排列,人們看到的只是這些單一的植物,至多則是大量雷同的景色,而加入空間藝術的應用則是要實現“1+1>2”的目標,因為有了空間層次感,景觀園林的布局變成了彼此相襯托的畫卷,呈現出了更多的景象,讓園林更加豐富多彩。

3.3生態環保的原則

城市內部景觀園林的設計本身就帶有綠化城市環境、裝點城市的作用,運用空間藝術加以改造,能夠更好地體現這個原則。要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美感,給人們一種貼近自然、貼近生活的休閑享受。

3.4以人為本的原則

這一項原則可以算是空間藝術在景觀園林設計中運用的基本原則。打造景觀園林豐富的空間層次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在其中觀賞居住的人們更好的視覺享受和居住體驗,增加便利的同時,增添了生活趣味,為人們營造了更加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4景觀園林設計中空間藝術的應用探究

4.1地形中的空間藝術應用

園林作為供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地形上的空間設計顯得尤為重要,由于人們大多采用步行方式進行游覽,因此,如何將地形設計的充滿藝術感直接影響人們的觀賞感受。這一部分的空間藝術應用主要把握2個關鍵點:一是在充分利用現有地形景觀的基礎上增添新的景觀,保持自然原貌的同時,融入藝術的別樣美;另一點則是考慮人們休閑體驗的需要進行注重細節的空間布局。以我國廣西柳州花果山生態園區為例,柳州花果山生態園位于柳州市柳北區沙塘鎮江灣村永安屯旁,占地面積約為33.33hm2,是國家3A風景區和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園區利用周圍的云嶺林為基礎,建設出仿古城墻小青瓦園林式建筑的園區大門和亭臺長廊。這里是我國南方連片栽種三角梅花面積最大的景觀園區,為了讓生態園區內部的各式花朵呈現出別樣的風采,將園區內部的地形設計成封閉迷宮樣式的大型生態園林景觀,通過地形的改造,讓不同季節盛開的花朵在空間上的布局更有層次、更加合理,同時,讓游客在園林內部觀賞時能夠感受到在迷宮中探尋的樂趣。

4.2建筑中的空間藝術應用

園林建筑是造就園林整體景觀的重要部分,其不同的造型、功能設計對整個景觀園林空間藝術效果有著巨大的影響,可以說是景觀園林設計中的點睛之筆。對于涼亭類建筑,一般設計成四立柱或六立柱、獨立頂面形式,不僅可以為游客提供休憩場所,而且外表美觀,能夠增加景觀園林的空間美和視覺美。對于景觀亭,一般設計成帶有古代韻味的亭臺樓閣,也有現代設計風格的景觀建筑,不論設計成古代風格還是現代風格,該建筑都能夠提升景觀園林的空間藝術效果,增加景觀園林空間的層次感。對建筑進行空間藝術設計,能增強整個園林的觀賞性和層次性,也有彰顯園林主人地位和氣勢的作用,以我國皇家園林的建筑景觀為例,皇家園林有著接近3000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中,始終是權力和地位的重要象征。皇家園林一般在京城里面,與皇宮相毗連,環境優美。皇家園林對權力地位的彰顯一方面是通過紅黃等基本亮色來實現,另一方面則是建筑的空間布局。考慮到整體宏大的氣勢,在空間藝術運用時安排了相應的、體量巨大的單體建筑和組合豐富的建筑群,這樣也就往往將比較明確的軸線關系或者主次分明的多條軸線關系,帶入到了原本強調因山就勢、巧若天成的造園理法中。北京皇家園林標志性特征是講究對稱,這在空間藝術設計中引用較多,園中建筑和景觀對稱鋪展,呈中軸對稱環抱之勢,凸顯出皇家園林的莊嚴和氣勢。

5結語

綜上所述,景觀園林設計的總體目標是要實現呈現純粹的自然之美,為人們提供美好舒適的生存空間與綠化城市生態環境的三重目標。空間藝術的研究與融入,能夠讓景觀園林的整體視覺效果有較大提升,并逐步凸顯對美的布局,營造截然不同的體驗氛圍。從這個角度來說,景觀園林設計就是一門深奧的空間藝術。將空間藝術設計的原則與方式作為景觀園林設計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設計師在布局空間時:一方面需要充分挖掘景觀園林本身的特點,爭取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改造,以保留原始自然布局之美;另一方面時刻關注景觀園林設計中空間藝術應用的發展趨勢,對時代的發展有清晰的把握,堅持生態、協調、人性化的原則,才能實現景觀園林與空間藝術的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1盧林輝.淺談園林景觀的設計[J].市政工程,2012(4)

2王曉琳.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空間藝術表現形式[J].裝飾裝演,2013(2)

古代園林特點范文5

【關鍵詞】: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形式,建筑風格,傳統文化

【 abstract 】 :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form and style of architecture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history, is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from the architectural form and architectural style two aspects of analysis, discusses the classical garden architectural pavilions, pavilions and clearing.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of the building and form, and on the Chinese classic garden's architectural style of the outline of the sex analysis, the article content theoretical strong, to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form and style analysis research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 keywords 】 :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architectural form, architectural styl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中圖分類號: TU98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引言

中國古典園林建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一種表現。古典園林建筑與傳統文化一樣,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化,相反,我國現代園林建筑幾乎都是在古典園林建筑基礎上發展和延續的,由此可見,中國古典園林建筑不論從形式還是風格都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揚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本文將從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形式以及風格兩個方面單獨進行分析,以此展現我國古典園林特有的文化特點,這對于我國現代園林建筑形式以及風格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探究中國傳統文化同樣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2 中國古典園林的建筑形式

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建筑形式多種多樣,如亭、廊、樓、榭、舫等。他們分別有自己的建筑特點,和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每種建筑形式都有不同的含義。這些建筑形式所體現的不僅僅是一種園林的空間點綴和功能需求,更重要的是它 傳承與記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下面將對亭、榭、舫這三種常見的古典園林建筑形式重點分析。

2.1 無墻之房——亭

亭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建筑形式,在園林出現以前,亭就已經存在,它最開始是修建在路邊用來作為行人休息或者避雨的建筑物。當園林開始成為一種成型的規劃和藝術形式之后,亭子所具有的建筑視覺高度,空間的通透性以及形式的多樣性,使其逐漸成為中國古典園林中最為常見的建筑形式。亭的平面形狀常見的有方亭、矩形亭、多角亭、圓亭、雙亭等,其功能可以作為一般的休息觀賞用,也可以作為某種特殊紀念而存在。由于亭的建筑歷史較為悠久,因此,現存了很多較為著名的亭,例如我國傳統的四大名亭(醉翁亭、愛晚亭、湖心亭、陶然亭)。在中國古典園林造景藝術中,“意境”二字尤為重要。亭之所以能夠被最多的使用,并且沿用到現在,正是因為它只需簡單的結構,即能將外界的大空間景色包容其中,古人有云:“江山無限景,都取一亭中”。這也正是中國古典園林造景手法的奇妙之處。

2.2 水畔之閣——榭

榭是我國古典園林中的另一種較為常見的建筑,它主要出現在水邊、花畔或高土臺之上,主要作為游人休憩、眺望之用。與亭相比,榭出現的時間較晚,并且其建筑平面的形式一般為長方形,榭常常依水而建,三面環水,一面與陸地相接,一部分平臺可架起深入水中,以此形成最佳的觀景空間。水榭的建筑特點非常明顯,其臨水一側特別開敞,有時建筑物的四周都立著落地花格門窗,顯得空透、暢達,屋頂常用卷棚歇山式樣,檐角地平輕巧;檐下玲瓏的掛落、柱間微曲的鵝項靠椅和各式門窗欄桿等,常為精美的木作工藝,既樸實自然,又簡潔大方。榭的出現讓人們對中國古典園林的造景藝術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2.3 水中之房——舫

舫是我國南方園林中較多的建筑形式之一,這是由于南方古典園林一般依水而建,而舫正是與水密切相連的古典園林建筑形式。舫是水中建造的石船,它的建筑布局以及建造形式完全參照船的形式。舫的建筑歷史在文中三種園林建筑形式中最晚,大約起于明朝,在明清兩代園林中大量出現了舫的建筑形式。船是古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古代文人為了躲避社會的煩擾,有條件的則會獨立購買一艘船依水生活,逍遙自在,而舫的出現正好可以取代實際的船,成為文人的實際居住場所。所以,舫是文人寄托情思的建筑。與其他兩種建筑形式相比,舫更加能夠代表古代文人的思想,體現傳統的人文文化。

3 中國古典園林的建筑風格

在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影響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古典園林建筑形式,并且隨著文化的不斷發展而變化。中國古典園林建筑風格突出,是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古代人們生活思想及審美情趣的重要體現。

3.1 崇尚自然,強調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在建筑風格上與其他建筑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它并不是以實用為最主要的建筑用途,而是通過一種與自然的結合,達到心靈的共鳴,而古代人們思想或者傳統文化在園林表現中大多是通過園林建筑來表達的。首先,園林建筑周圍的風景以自然存在為主。很多亭所在的區域,其周圍大都是沒有經過刻意雕琢或者人工修飾的自然風景,通過亭與周圍環境的相互融合、滲透,能夠最大限度的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存在;其次,亭在建筑修建上普通并不隨意。亭的建筑形式在很多非園林中都存在,甚至在家庭中都有,但是,這種普通的建筑風格在古典園林中并不是隨意修建的,它一般都是各個景點的核心,讓人在亭中休憩的時候,獲得最大的視覺享受。由此可見,在崇尚自然以及意境表達上,中國古典園林建筑風格體現的非常明顯。

3.2 山水與建筑的相互融合

在中國傳統的古典園林中,建筑結構一般比較起伏,并且水景常貫穿于園中,因此出現了榭以及舫等園林建筑形式,這種建筑特點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首先,含蓄的傳統思想。含蓄一直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形式,通過起伏變化而設計的園林形式,能夠讓建筑以及園林的美優雅溫婉的呈現于游人面前;其次,豁達的態度。這種特點在各個建筑形式中都存在,在一個園子當中通常會在園內至高點修建獨立的景觀建筑,游人可在此登高望遠,遠眺八方,而水邊的榭,三面與水相連,能夠遠觀天水相間。這些建筑形式無一不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思想。

3.3 建筑中突出的封建禮教印記

在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形式中,封建禮教的印記非常突出,這一方面是由于封建禮教在我國古代文化中不可忽視的歷史印記,另一個就是由于這些封建禮教在很多方面體現著我國傳統文化以及人們對于理想生活的愿望。在所有的古典園林建筑中,所雕刻的花紋以及圖案幾乎都存在各種神獸的畫像,特別是龍鳳。這些花紋在最開始被雕刻的時候,人們希望能夠通過這些圖案。來保佑風調雨順,事事平安,當然,在現在看來它只是一種迷信的封建思想。但是,不可否認,這種對于美好事物的寄托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普遍認同的種族圖騰就是其中非常明顯的代表。

4 結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古典園林建筑體現著我國傳統文化思想,是現代文明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與其他建筑形式相比,中國古典園林建筑風格獨特,它能夠更加完整以及明顯的體現傳統文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因此,保護和學習古典園林建筑風格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敬畏和尊重。

參考文獻

[1] 劉霄峰. 古典園林的啟迪——析中國古典園林對現代建筑設計之影響[J]. 中國園林,2004,8

古代園林特點范文6

關鍵詞:古典園林,景觀設計,園林美學

中國的園林藝術,從殷、周時代囿的出現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園林藝術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園林史上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并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極其高超的藝術水平。

中國園林的最初形式為“苑”和“囿”,在商周時代是專供帝王和貴族狩獵和享樂之用的場所,這時的“苑”和囿只是把優美的自然風景圍合起來,還沒有加入專門的人為的造園活動。先秦、兩漢時期的園林從產生到發展,經歷了一千多年左右的積累,這時已經開始了造園活動,且規模十分龐大,大都為皇家園囿。造園在順應自然的基礎上模仿自然山水,從而開創了“模山范水”造園手法的先河,并形成了最初的園林格局形式——“一池三山”,這種園林格局形式對中國和鄰邊國家如日本的園林發展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唐宋園林在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崇尚自然的風景式園林藝術的過渡后,隨著封建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而達到全盛局面。這時的園林特點是大批文人墨客開始參與造園工作,將詩與畫融入到了園林的布局和造景中,讓園林藝術從自然山水階段過渡到了寫意山水階段。明清時期是中國園林藝術的頂峰,由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此段時期集中興建的一大批優秀的皇家園林與江南私家園林,成為我國園林發展史上并駕齊驅的高峰,可以認為是整個封建社會園林創作的總結。并且出現了有關造園藝術的理論書籍,如明代計成的《園冶》,為中國第一本關于造園方面的系統的理論著作。[1]

在封建帝王的高度集權統治下,使中國園林長期處于一種逐步積累,相對穩定相當保守的漸進式發展過程。因此,使它可能創造出與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具有濃重的本民族特色的園林風格。在空間格局規劃上,完全的自由靈活而不拘一格,著重在顯示純自然的天成之美,表現一種順乎大自然風景構成規律的縮影和模擬。中國園林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體現的是中國人民的審美觀念和智慧結晶。其中所體現的美學思想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師承自然,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順應自然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宇宙觀,這體現在造園活動中就是因地制宜,模仿自然,接近自然,在經營建造時,要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效果。園林藝術主要的反映對象是自然美,以自然美作為主要的表現主題。建筑等都非自然物,雖是人造的,但其風格、體量、形式、色彩、布局等只能為園林的自然美更加增色而不是去破壞自然美。在園林藝術中,自然性與社會性是統一的,兩者缺一不可,它是人們以各種方式利用各種因素加入自己的審美感受,使原始自然美進行了藝術性的提高,抒發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感受。

2、形式與功能的統一

形式與功能的辯證統一關系是美學研究的基本問題,中國古代園林的功能主要有物質功能和精神功能,園林建筑如亭、廊、榭、舫等即可供人遮風避雨,又可供人游玩,抒情,寓情于景,從而達到形式與功能的完美結合。單純的景象構成,還只是限于形式,是一個美麗的軀殼,還不能說是完美的、獨立的藝術存在,只有當園林的思想情趣與景觀要素相統一,建筑功能與景觀要素相統一,才能稱為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

3、注重意境美,講究含蓄

中國古典園林是滋生在中國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并深受繪畫、詩詞和文學的影響。中國造園講究的是含蓄、虛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們置身其內有撲溯迷離和不可窮盡的幻覺,這自然是中國人的審美習慣和觀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中國人認識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體認,認為直覺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應,而是一種心智活動,一種內在經驗的升華, 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國園林的造景借鑒詩詞、繪畫,力求含蓄、深沉、虛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從而把許多全然對立的因素交織融匯,渾然一體,而無明晰可言。相反,處處使人感到朦朧、含混。[2]借景是中國造園藝術中的一項特有技法,《園冶》一書中把它稱為“巧于因借”。它的成功之點是把園外之景借入園內,擴展了某一園林的景區,利用園內外的景點環境,豐富景色內容,使園林藝術達到了高超的境界。

景觀設計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不是很長,但它是在園林設計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因此,與園林藝術是一脈相承的關系。我國的景觀設計的發展歷程較短,至今還沒有形成權威性的,針對景觀設計所做的概念性解釋,讓我們看看美國設計師協會對景觀設計的定義:景觀設計是一種包括自然及建成環境的分析,規劃,設計,管理和維護的職業。屬于景觀設計的職業范圍的活動包括公共空間、商業及居住用地場地規劃、景觀改造、城鎮設計和歷史保護等。根據使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將景觀藝術設計大致分為公園景觀藝術設計、廣場景觀藝術設計、街道景觀藝術設計和居民小區景觀藝術設計。近幾年我國景觀設計發展很快,但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針對現代城市景觀設計進行考察后,發現還存在不少問題,現歸納總結如下:

(1)設施不健全

缺乏為殘疾人、老人、推車兒童的媽媽提供方便的無障礙設計。輔助設施短缺,為行人服務的設施如公共廁所、道路標牌、交通圖展示板、公共電話亭及必要的休息空間等嚴重短缺,與城市面貌的改善不同步。

(2)規劃布局不合理

良好的規劃和布局可以讓人們感到輕松、愉悅。目前許多景觀設計的布局雜亂無章,無規律可循,讓身處其境的人們感到困惑和迷茫,缺乏場所感和歸屬性。一些郊區和鄉村的景觀設計方案大都沒有經過詳細構思,景觀和公路、地形、氣候、生態基礎之間缺乏合理的聯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成人精品 |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 | 精品国产电影在线看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一区 |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区欧美 | 亚洲色图第1页 |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大片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在线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 | 又黄又爽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天堂 | 国产成人黄网址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欧美日韩亚洲无线码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 国内偷拍第一页 | 在线视频 日韩 | 国产成人a一区二区 |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久久 | 欧洲97色综合成人网 |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 97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 成人欧美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 欧美wwww|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