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私立醫院信息化建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私立醫院信息化建設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私立醫院信息化建設

私立醫院信息化建設范文1

關鍵詞:信息時代;醫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在信息時代里的高速發展,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卻相對滯后,對醫院檔案的利用產生嚴重的制約影響。所以怎樣使醫院檔案管理工作與信息時代的發展要求相符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 醫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近幾年,醫院不斷擴大發展規模,形成的檔案的類別、數量也相應增多,電子檔案、聲像檔案等都是新增的,且檔案載體也從紙質演變成光盤、磁盤等。隨著醫院檔案資源的網絡化、信息化,網絡軟件基本能促使檔案管理實現網上歸檔,各單位通過網絡就能收發文件,并把處理好的檔案材料上傳或輸入到軟件里,檔案查閱與編研工作也變得更加方便、快捷[1]。同時,如果醫院檔案管理實現信息化,就能完整、長期地保存醫院在管理和醫療過程中產生的各類資料,包括病歷檔案、財務會計檔案、人事檔案等,如有需要也能便捷提檔,且完整保存下來的檔案信息數據也能為醫院上級領導提供決策支持,或為上級制定醫院管理政策、制度等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所以實現醫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具備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醫院檔案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能充分反映醫院的建設與發展情況,在確保醫院工作連續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醫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僅重要,且勢在必行。

2 加強醫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一)創新管理者的思想,構建檔案信息平臺

管理者創新管理思想、提高思想認識是實現醫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所在,所以醫院應以檔案管理工作改革為基礎開展信息化建設工作。同時,醫院檔案管理者也應更新理念,堅持提高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當前,醫院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開展對檔案的需求是有增無減的,要想為醫院的管理工作準確而快速地提供檔案支持,檔案管理人員就應充分認識到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及時轉變既有的服務方式,擴大收集醫院檔案材料的范圍,進一步落實檔案歸檔制度,做好各種載體、各種門類的檔案材料的歸檔工作,避免檔案流失,豐富醫院檔案室館藏資源。

如針對某醫院的病歷檔案,管理者應創新思想,專門設置部門或配置人員負責收集、整理、保管醫院的病歷檔案,并構建信息平臺。當患者出院之后,醫務人員應以科室為單位定期把病歷檔案交到病案室,病歷檔案管理人員進行消毒之后再有序整理,并進行保管,除涉及患者治療活動的醫務人員、醫院醫療服務監控人員之外,其他任何個人、機構都不能擅自翻查患者的病歷檔案。此外,醫院管理者應把病歷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作為醫院檔案管理和醫療系統建設的重要內容,快速構建病歷檔案信息平臺,為加強醫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奠定基礎。

(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規范建立管理體系

醫院首先應結合自身經濟能力,配置適應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軟件、硬件等基礎設施,并加大投入,開發出適合醫院的檔案利用軟件。從醫院實際出發,醫院檔案管理部門應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并適當購置先進的技術設備,如路由器、掃描圖文影像的設備、海量存儲設備等。如醫院應加大投入,重視完善綜合檔案室的設施設備。由于綜合檔案室所保管的醫院人事資料、基建資料、設備資料、照片等檔案幾乎都是紙質的,會受到紙張耐久性、光線、溫度、濕度、灰塵、有害氣體等的影響,導致部分紙質綜合檔案自然脆化、老化,加上檔案被頻繁翻閱,毀損、破損現象的發生是很難避免的。為此,醫院應購置復印機、數碼相機、空調等專業設備,對綜合檔案進行數字化加工,開發檔案利用軟件,用數字化檔案的查閱代替翻查檔案實物,從而最大限度保護醫院的原始綜合檔案實物,為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可能。

與此同時,醫院應按照國家關于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標準與規范建立相應的檔案管理體系。如醫院綜合檔案的管理軟件應具備多種存儲格式,支持醫院綜合檔案使用者實時瀏覽,具備網絡檢索功能等,能實現對醫院綜合檔案的收集整理、存儲、借閱管理、權限控制等,從而滿足醫院檔案一體化管理、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實際需求。一個大多數軟件都適用的、通用性強的檔案資料存儲、交換格式標準,才能幫助醫院建立規范管理體系,確保醫院能順利實現檔案信息的存儲與交換[2]。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檔案人員素質

由于醫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要求檔案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廣博的知識,還要掌握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所以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更新檔案管理人員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重視培養他們的素質,強化他們的信息意識。因為醫院檔案管理工作具備很強的業務性,如病歷檔案的專業性較強,要求檔案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管理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醫務知識、醫學管理知識等,以便能正確分類病歷檔案。加上信息化建設對檔案管理人員提出了新要求,不僅要具備對醫院檔案的采集、分類、整理、歸檔、立卷、保管、檢索等能力,還要具備醫院管理工作經驗,熟悉醫院的管理趨勢,熟悉掌握計算機知識、網絡知識、信息處理知識等,并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

因此,醫院應重視組織現職檔案管理人員參與業務培訓活動,并鼓勵他們自學,把人員學習情況與聘任、晉升等掛鉤,從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而醫院檔案管理人員自身要想適應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就必須主動更新知識結構,從以往單一的檔案管理逐漸轉變成檔案一體化管理。如按照檔案工作的不同崗位有計劃地更新知識,深化專業知識,提高醫學、科技、管理、計算機等知識能力,從而開拓自己的視野,全面提高信息技術水平,提高自設綜合素質,助推醫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進步。

3 結語

信息時代不僅給醫院檔案管理工作帶來嚴峻挑戰,還使其擁有良好的發展機遇。在實際工作中,只要醫院檔案管理部門及人員能更新理念、牢牢把握機遇,重視培養人才、應用新技術,那么醫院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勢必能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推動醫院檔案管理工作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私立醫院信息化建設范文2

關鍵詞 醫院檔案管理 信息化

一、醫療檔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一)醫療信息安全問題

信息安全問題一直是醫療檔案信息化無法完全實施的關鍵原因所在。醫療檔案信息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給患者帶來便捷,實現醫療上的資源共享,但也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隱私泄密風險。患者的醫療檔案畢竟屬于隱私信息,一旦泄密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后果不堪設想。我國如今正處于信息化浪潮之中,信息安全制度以及法規并不是很完善,不法分子乘機利用非法的手段獲取大眾的隱私信息,對大眾進行詐騙、恐嚇以謀取利益,此類新聞網上比比皆是。因此,倘若想要將醫療檔案信息化,信息安全問題必須首先解決,解決了信息安全的問題,醫療檔案才有信息化的安全保障基礎。

(二)缺乏統一的標準

醫療檔案信息化需要一套統一的標準來使得各醫院之間達成信息資源共享的目的,以此解決如今存在的“信息孤島”現象。醫療檔案信息化缺乏統一的標準主要體現在三方面。首先,醫療檔案業務技術的標準不統一。醫療檔案業務標準是指對電子文件、檔案業務處理的規范,它包括與檔案信息化建設相關的術語標準、資源標識、描述數字檔案文件格式、元數據格式、對象數據格式等標準。其次,醫療檔案信息化工作缺乏網絡統一標準。網絡現有三種類型,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如今各醫院處于各自的局域網之中,缺乏統一的網絡使它們互聯。此外,醫療檔案信息化工作缺乏統一的醫療檔案信息管理軟件標準。醫療檔案信息管理軟件標準主要是體現在應用軟件的通用性和統一性兩方面,從集約化、規范效應以及檔案信息共享的要求出發實現各醫院之間的互聯互通。目前各醫院處于各自使用不同應用軟件的狀態。

(三)缺乏專業復合型人才

醫療檔案信息化工作在我國正處于“雛形”階段,缺乏專業復合型人才是必然的。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促使醫療檔案的工作內容豐富化,檔案信息載體多樣化,檔案管理手段科技化。這些都使得對醫療檔案管理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醫療檔案信息化工作需要既熟悉檔案業務、又掌握現代高新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造成缺乏專業型復合型人才的因素有諸多。首先,我國高等院校開設的檔案專業本就很少,檔案專業管理人員更少,檔案信息化人才匱乏。其次培訓機構在培訓目標、課程設置、教材選取上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注重醫療方面的培養,有的側重計算機技術方向的培養,也有的注重病案質量監控等。缺乏妥善的培訓制度,使得培訓效果并不理想。此外,由于醫療檔案信息化工作需要的人才過于復合型,導致了學者們往這方面發展的并不多,大多數學者更趨向于更專業型行業的發展領域。

二、醫療衛生機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路徑

(一)全面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醫療衛生機構要想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這一目標,必須加強對檔案工作人員的教育與培訓力度,全面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在檔案信息化發展的新形勢下,醫療衛生機構必須通過專門培訓、教育,持續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技能與科技知識掌握程度,進一步優化檔案工作人員素質結構,更好地為信息化建設服務。第一,加強檔案工作人員信息技術培訓力度,通過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工作人員信息化處理能力、網絡安全維護能力以及電子檔案管理技能。第二,加強檔案工作人員對相關政策法規、行業標準的學習,加深工作人員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了解與認識程度。第三,進一步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風險判斷能力與風險防御能力,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第四,增強檔案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避免個人信息資源的泄露。第五,完善檔案部門工作考評機制。直接將檔案工作人員考評結果與其薪酬、職業晉升相掛鉤,通過多種激勵性措施,建立一支高效、全能、優質的人才隊伍,更好地推動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順利開展。

(二)正確認識檔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檔案管理工作發生了深刻變革,因此,醫療衛生機構領導、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到檔案信息化的重要性,改變傳統思維,更好地順應時展變化。醫療衛生機構領導階層應充分認識到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將醫療檔案管理積極納入醫院整體發展規劃中,通過各種制度、資金支持,將檔案信息化建設落到實處。

(三)完善檔案管理制度

完善檔案管理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開展有章可循。醫療衛生機構檔案管理部門應積極建設合理、科學的管理體制,加大信息化建設管理規章的建設力度,使得信息化建設在標準、規范框架下進行。應積極加強醫院各部門之間的聯系與配合,通過完善的檔案共享網絡,進一步實現醫院檔案規范化運作,及時、迅速發揮各類檔案應有價值。加強檔案的集中管理,統一病歷檔案與治療檔案,建立合理、科學的醫療服務平臺,保證醫患之間的正常交流,加快診療進度。完善檔案管理工作規程,進一步規范檔案管理具體行為,在相關法律政策與內部管理規范的共同配合下,積極推動醫療衛生單位信息化建設順利、健康、高效發展。

(四)加強信息化管理軟硬件支持

檔案管理信息化是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因此,醫療機構管理階層必須給予足夠重視與支持,積極創造條件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力度。加大檔案管理硬件環境建設力度,加大軟件系統開發力度,建立完善的檔案數據管理平臺,通過軟硬件系統的支持,促進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順利開展。與此同時,醫療衛生機構還應加強檔案資源建設力度,通過多種載體、多種途徑豐富檔案資源,以加快醫療衛生機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步伐。另外,加強醫療衛生機構不同科室之間的內網連接,有效提高信息共享程度,進而提高檔案利用率。

(五)整體統籌醫療衛生機構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

醫療衛生機構檔案信息化建設屬于一項長期性、系統性任務,因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將檔案信息化建設與自身戰略發展目標相結合。醫療衛生機構領導階層必須將檔案信息化建設納入醫院整體規劃中來,有步驟、有計劃、有重點地分步實施,制定檔案信息化建設總體目標、分步目標,預防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出現“形式主義”等問題,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真正促進醫療衛生機構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隨著網絡化、辦公自動化等發展,醫療衛生機構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電子文件,這些電子文件主要包括多媒體文件、文本文件、影像文件以及圖像文件等。因此,必須加強醫療衛生機構電子文件歸檔管理、紙質檔案數字化管理。電子文件資源屬于醫療衛生機構檔案信息管理的重要資料來源,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要求進行編輯、整理。紙質檔案一式三份,一份供查閱使用,一份供地保存使用,一份用來封存保管。

三、結語

私立醫院信息化建設范文3

香港目前擁有700萬人口,醫療機構分為公立和私營兩種體系,在數量上基本是5:5。香港的公立醫療機構承擔著全香港79%的住院患者和29%的門診患者,在資金上受到香港政府的支持。而私營醫療機構由私人機構運作,承擔著21%的住院患者和71%的門診患者,費用由病人自理。香港醫療服務的總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4.7%,其中公立醫療機構大約為2.2%,而私營醫療機構大約為2.5%,這個比例相對于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還比較小。但由于信息技術的運用,使香港醫療支出在過去幾年中不斷下降。

港醫院管理局(HA)成立于1990年,負責管理香港所有的公立醫院和診所。其中包括41家醫院、48家專科診所和74家全科診所,病床總數超過27100張,員工總數57000人。年出院患者130萬人次,急診量210萬人次、專科門診800萬人次,初級保健門診520萬人次。2009~2010香港用于醫療的投入超過330億港元。

香港醫管局的信息系統

與內地一樣,香港的醫院也是人滿為患。醫療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專業領域,需要不同的醫生協同工作,不同的專業知識和眾多的信息。而手工作業不僅效率低下,而且難免產生錯誤。為了整合流程,提高效率,減少醫療錯誤,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香港醫管局決定運用信息技術開發建設醫療信息系統。

香港醫管局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1990年,開始自主開發第一個信息系統“Green fields”。這個系統當初還很初級,很多工作還是手工化進行,因此從1992起開始建立集中的、標準化信息系統。之后,病人管理系統、藥品系統、檢驗結果查詢系統和放射信息系統陸續建成。Andre Greyling先生說:“我相信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很早就開始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并且很早就開始建立相應的系統。這些系統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得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1995年,HA開始建設以臨床文檔和電子醫囑為主的臨床管理信息系統(Clinical Management System);2000開始建設電子病歷系統;2004年開始建立醫學影像共享系統;2006年開始實施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電子病歷互聯計劃;2009年開始實施香港電子健康計劃 (HK e-Healthcare)。

現在,HA的系統已經非常龐大和復雜,所有的人都被這個信息系統聯結在一起,所有的文檔、影像、檢驗檢查結果、藥物、費用以及耗材物品等信息都被整合在這個平臺上。這個系統是一個動態的系統,所有的數據都在每天變化,不斷增長。到目前為止,HA依然保存著1991年的醫療數據,這些數據對于政府的政策以及醫療決策的制定起到了強大的支持作用。同時,HA也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實時的監督和管控,以保證數據使用的安全性。

香港醫管局臨床管理系統

醫管局的臨床管理信息系統(CMS)是一個三層架構的信息整合平臺,包括技術基礎架構層、數據交換層和信息應用層。它可以和所有醫療系統整合,為所有醫院、科室、診所和醫生提供支持。HA為所屬醫院的全部病人都建立了電子病歷(ePR) ,通過電子病歷系統可以實現治療記錄、用藥記錄、醫學影像、檢驗檢查報告、過敏史、出院小結等所有醫療信息的全香港共享。任何醫生都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患者的相關信息,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判斷和診治。CMS的應用不僅僅提高了信息準確性,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增加患者與醫生之間以及醫生與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大大改善了醫患關系。

醫管局建立的患者身份識別系統――香港患者主索引(HKPMI)非常獨特。它以香港居民身份證號碼作為患者管理的唯一識別標識,HA所屬的全部醫院和診所的門診預約、住院、出院以及信息查詢必須全部使用HKPMI。由于HKPMI涉及姓名、身份證號、住址、聯系方式等非常敏感的個人信息,開始推行得不很順利。但是,通過HKPMI能夠讓醫生很便捷地找到病人本人和診療記錄,特別是在突發醫療衛生事件中就顯得非常重要。到目前為止,香港醫管局建立的患者主索引已經有800萬人的記錄。

2006年開始實施的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電子病歷互聯計劃,以HA臨床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整合私立醫療機構的系統,實現互聯互通。不僅使私立醫院的醫生可以隨時隨地地調閱患者在公立醫院的相關信息,減少錯誤,節省患者重復開支。更重要的,是使香港的公立和私立醫療體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同時,通過互聯互通,可以為私立機構提供最佳的臨床決策支持,提高診斷準確性,加強對于患者和疾病管理。公私營醫療機構電子病歷互聯計劃的實施,還可以強化政府的疾病監測,為政府制定公共衛生政策提供依據。

信息系統的應用給HA帶來的益處

隨著醫管局信息系統的不斷完善,醫生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處理一個病人的時間大大縮短。在世界范圍內,醫生處置一個成年門診患者的平均時間一般要20分鐘,而目前香港只需要7分鐘。信息系統的應用使醫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2/3,這些節省的時間可以使醫生處置更多的患者,有利于看病難問題的解決。臨床決策系統不僅將醫生所需的全部信息都呈現在電腦上,醫護人員不必浪費時間到處尋找有用的信息,同時,系統還具備提示和警告功能,患者的過敏史、藥物的配伍禁忌等危險因素可以自動提示。患者身份識別腕帶和二維條碼技術的應用,可以大大減少醫療錯誤的產生。一個案例顯示,某醫院的檢驗科在使用條碼前,發生139起患者、檢驗項目或標本識別錯誤,而使用條碼系統后,降低為2起。信息系統的應用,降低了錯誤的發生,確保了患者就診安全,也提高了對患者的診療質量。

香港醫管局信息系統的成功是眾多信息技術人員、臨床醫護人員以及管理人員共同合作的結晶,HA的擁有一支超過700人的強大團隊。同時,由160位醫生和100位醫療工作者組成顧問委員會,全面參與系統的設計與升級,只有全體人員的參與,才能保證IT系統和臨床業務緊密結合。

目前,香港醫管局總共擁有29000臺臺式電腦,1270臺服務器(3500顆CPU),4個大型數據中心、15個醫院數據中心,總存儲量640TB。信息化建設總投入近7億港元,約占醫管局總投入的2%。這個資金支出比例相對比較低,這表明HA信息系統的建設成本相對較低的。在信息化建設中對于投資的監管非常重要,這樣有助于做出更好的決策。

多年的經驗和教訓

首先,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項目不容易獲得成功,因為利益相關者沒有真正擁有系統。而臨床醫務人員的參與度不夠的項目,在推廣應用上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要想使一個醫療系統成功地建立和運用,必須努力促使有足夠多的醫務人員參與系統的設計、開發和應用。投入不足的項目將很難產生應有的作用和效益。對套裝軟件進行修改,既麻煩復雜,又可能會影響以后的升級和更新。就一個醫院或醫院集團來說,完全獨立開發全部系統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整個醫療信息系統本身非常復雜,而且也不能保證整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項目經理對于整個項目的實施非常重要,必須有足夠的相關經驗,如果經驗不足,整個項目就不會成功。很多醫療IT解決方案還不是很成熟,很多供應商的技術、經驗以及支持力度還不是很強,在購買這些系統的時候必須小心,這一點非常重要。

與大家分享的建議

首先,一個良好有效的信息管理體系架構對于醫療信息化建設非常重要。這個體系架構包括院長、項目經理、部門領導以及各個專業的醫生。

要充分發揮醫療信息技術人員的作用,重視人才培養。既懂醫療和醫院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跨領域人才,是臨床醫務人員和IT技術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的橋梁。

制定信息化建設戰略規劃。要確定明確的信息化建設目標和優先建設次序,同時目標要有針對性。信息化建設目標一定要與醫院業務發展目標相匹配。

建立一個成功的應用案例。它可以獲得最終用戶的承諾,推進變革,取得更好的利益。

采用和實施國際通用標準。它可以降低復雜性和成本,更好地實現系統的整合和交互。

建立一個完整的、企業級的組織架構和路線圖。更好地促進各方的溝通、更好地引導投資和資源分配。

私立醫院信息化建設范文4

而對社會資本而言,抓住政策東風,積極謀篇布局,搶占服務業投資中這一分量極大的蛋糕,是明智的投資選擇。

醫療資源匱乏凸顯行業投資機會

總體來看,我國的醫療服務資源相對匱乏,行業內部缺乏競爭,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都有待提高。

醫療衛生領域投入連年大幅提升,仍難以滿足服務需求

2011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達22496億元,占GDP百分比為4.98%,人均衛生費用1643.2元。2012年全國衛生總費用達28914.4億元,占GDP百分比為5.15%,人均衛生費用2135.8元,衛生總費用、人均衛生費用的增長速度都超過GDP增長速度。從全球來看,我國人均衛生費用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美國人均醫療費用7000美元,是我國的20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日益擴大,按照國際經驗,隨著我國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醫療衛生支出增長速度將遠高于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國家用于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難以滿足現實需求,這將為社會資本投資醫療服務產業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

人口老齡化是醫療服務業增長的重要動力,對醫療服務行業的需求不斷增長

根據相關機構研究,老齡人口的人均醫療費用是年輕人的3-5倍,老年人在醫療方面的支出還存在剛性。據OECD預測,老齡化將導致老齡人口相關的社會支出占GDP的比重從2000年的19%上升到2050年的26%,其中老齡人口的養老金支出和醫療衛生支出各占一半。據我國的相關研究,按1998年的醫療實際費用支出計算,人口老化帶來的醫療需求量負擔到2025年將增加47%,如果考慮到各年齡組的醫療費用按GDP年增長率同比增長,我國醫療費用到2025年將達到6萬億元以上,占當年GDP的12%左右。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對專業化的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不同于傳統醫療機構,老年人對醫療及配套服務要求更高,而且需要更多心理方面的專業化服務,這些需求是公立醫療機構難以完全滿足的。

醫療服務資源供給不足,服務能力亟待提升

總體來看,我國醫院數量和執業醫師、護士的增長率十分緩慢,但總體病床利用率和醫護人員人均接待病人數逐漸攀升。2011年,全國醫院醫師日均擔負診療6.9人次和住院2.4床日,2012年達到7.2人次和住院2.6床日。由于醫療體制不健全,醫療工作人員的壓力大、強度大,難以保證服務質量,醫患矛盾不斷增加。這需要加快醫療體制改革,也需要不斷增加服務供給。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發達地區將面臨長期大量醫療需求

醫療資源分布與地區的經濟發展聯系密切,我國東部地區的醫療資源較為豐裕,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3倍,北京、上海、天津是我國醫療資源最豐富的三個地區,也絕對壟斷優質醫療資源,而江西、安徽、貴州三省的醫療資源比較匱乏,一直是處于全國的最末位。同時,不同地區的醫療設備、醫療人員素質差距都比較大。2012年,北京共有醫院593家,醫療資源和質量都居全國前列,大部分三甲醫院外地患者數量超過70%,由于醫療資源擴散渠道和方式有限,這種趨勢將長期存在。

社會資本投入不足,與公立醫療服務機構沒有形成優勢互補

從全球來看,社會資本投資興辦醫療機構是很正常的一種行為。日本的私立醫療機構在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中占主體,2003年,私立醫院占國家醫院總數的比例達到79.9%,私立診所占國家診所總數的比例達到94.2%。從醫院的功能設置來看,私立醫院與公立醫院并沒有明顯差異,但私立醫院更具回避風險的傾向。例如,91%的私立醫院設有療養病床,而僅有7%的私立醫院設有傳染病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立醫院中設有療養病床的只占9.2%,但設有傳染病床占93%,這也證明了私立醫院和公立醫院定位的差異性。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正在推進過程中,2012年,全國公立醫院13384個,民營醫院9786個,民營醫院數量和服務能力均有較大差距,而且民營醫院與公立醫院是一種競爭關系,沒有實現優勢互補。

社會資本應關注的重點領域

從我國的醫療改革取向來看,社會資本應該作為公立醫療服務體系的補充,彌補公共醫療服務領域的不足,提供差異化醫療服務,以及滿足一些個性化、高端化的服務需求。社會資本對醫療領域一方面要考慮公立醫療機構不能覆蓋的醫療服務領域,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政府長期投入不足的領域。

醫療信息服務業

我國醫療衛生行業長期處于封閉狀態,傳統的醫療服務資源只在系統內部流轉,缺乏向外界開放的動力和途徑。我國醫療領域主要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而面向公眾的醫療信息服務關注較少,公眾對醫療機構、醫療資源分布情況了解甚少,就醫之前缺乏對醫療信息的基本了解。發達國家一般采取私人醫生、社區醫生的方式,醫生為患者建立跟蹤性的檔案,患者在就醫之前對自身及對口的醫療機構有較為詳細的了解,減少盲目就醫的情況。社會資本可以關注這個領域,如為患者提供網絡檔案,建立醫療機構和醫生的資料庫,患者可在就醫之前根據自身的癥狀初步判斷病情,尋找對口的醫療機構,這也可以避免“小病大看”,減少醫療服務資源浪費,降低患者費用負擔。

醫療健康服務業

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健康服務是醫療服務業發展的朝陽產業,也是社會資本進入較多的領域。目前圍繞醫療健康服務較多的領域是健康體檢,這部分服務以自費為主,主要是企業入職體檢和年度定期體檢,進入的企業也很多。也有一些高端的專業體檢機構,發展規模較大,提供服務較多,如慈銘體檢正在籌劃上市。在這個領域,一些公立醫療機構也開展相關的服務,但由于不能連鎖,缺乏資金,難以拓展高端服務。在這個領域還有一個重要業務,就是康復醫療服務,患者在手術后或者連續治療階段,需要專業的康復機構給予指導,目前也有一些社會資本進入該領域,但規模都不大,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高端專業醫療服務業

北京是全國富豪最多的城市,這部分人群大多選擇去國外進行體檢和治療,就是由于國內還沒有相應的醫療服務資源,高端群體醫療服務是北京應該關注的一個重點領域。公立醫院是特大型城市醫療機構的主體,擁有幾乎所有的高端人才,具有開展高端醫療服務的優勢。但是,政府興辦公立醫療機構,資金來源于稅收,公立醫療機構理應為全體公民服務。一旦公立醫療機構開設高端醫療服務,其高昂的收費價格必然將部分低收入人群擋在門外,高端醫療服務會占用大量優質醫療資源,例如先進設備、優雅環境、資深醫生等,降低了普通民眾對這些優質醫療資源的可及性,所以公立醫院由于自身限制將不能滿足這個高端服務市場。這就為社會資本進入高端專業醫療服務提供了發展空間,據統計,上海高端醫療服務市場容量已經超過100億元,還不能滿足高端服務需求。針對富人的定期體檢、醫療、康復是應關注的方向,牙科、美容、中醫理療等領域也是高端專業醫療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養老醫療服務業

北京在全國率先進入老齡化社會,未來一個時期,養老醫療服務將進入一個重要的增長期。近年來,養老床位緊張問題一直困擾著政府,很多老人排隊等候進入養老院,但由于公立養老院進入門檻高,一般老年人進入的機會很少,有些老年人一等幾年,直到去世也沒進入養老院。最重要的原因是優質的服務養老醫療資源供給不足,一般的養老機構缺乏醫療服務,老年人也不想進。能提供專業醫療服務的養老機構有廣闊的市場,可以根據需求提供不同質量的服務,收取不同的價格,并利用規模經濟降低服務成本。

從北京的實際情況來看,提供緊急服務的應急醫療服務也有很大市場,這種服務每次出診費用很高,可以動用直升機等設備,但服務及時高效,為治療提供寶貴時間。另外,面向家庭醫療護理等專業化的醫療教育服務、醫療培訓服務很有市場,值得社會資本關注。

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業的方式

社會對醫療服務行業需求在不斷的增加,但有效供給增長緩慢,未來的機會在于尋找有效的途徑滿足人們對醫療服務行業的需求。社會資本在投資北京醫療服務業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式。

瞄準區域一體化進程,加快醫療投資向郊區分布

北京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市區,這些資源很難想周邊轉移,客觀上造成醫療服務資源的分布不均。近幾年,政府采取多種措施,主要是“名院辦分院”的方式,引導醫療機構向郊區擴散。2012年,市政府投資12.7億元,推進積水潭醫院回龍觀院區、清華大學天通苑醫院綜合樓、天壇醫院遷建,同仁醫院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南區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密云、懷柔、延慶、順義等4個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但總體上,還是難以滿足服務需求,隨著首都圈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周邊省市醫療需求也將不斷增大,使郊區醫療服務資源更加捉襟見肘。社會資本可以與優質醫療資源結合,加快醫療資源的擴散過程,也可以產生較好的投資回報。

圍繞重點功能區建設,布局高端醫療服務

北京要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國際化程度將日益提升,外國人來京的頻率越來越大,圍繞外籍高端人士的醫療服務是應該關注的重要領域。如主要服務于在京外籍人士的和睦家醫療(UFH)機構,于1997年在北京正式開業,它不僅提供全面的住院及門診服務,更有優秀的醫療團隊,其中包含擁有國際醫師執照的外國醫生和來自北京各大醫院最頂尖的中國醫生。由于需求較大,和睦家在上海、廣州也開辦醫院和診所,僅北京和上海和睦家醫院分別擁有五家和兩家衛星診所,主要分布于外籍人士集中的區域,北京一些高端國際醫院也主要分布在空港和CBD區域。鑒于高端醫療資源的需求,可以圍繞重點功能區的建設,如北京新機場區域,引入瑞士醫療、梅奧等高端醫療機構,滿足區域高端需求,也可輻射全國乃至東南亞。

進駐醫療服務集聚區,打造醫療服務品牌

社會資本還可以考慮進入北京重點建設的醫療服務區,利用服務區的政策,率先突破體制和機制。目前,通州醫療服務區已經開始建設,該服務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進行體制和機制創新,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集聚區建設。社會資本可以按照園區規劃要求,與相關醫療機構形成產業鏈,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資源的合理配置,提升行業知名度,打造醫療服務品牌。

私立醫院信息化建設范文5

【關鍵詞】醫院信息 管理系統 抽樣調查 解決方案

【Abstract】The author of some of Shanghai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 sample survey, and Shanghai hospitals found to have bet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of the hospital. However, there may be in the same area without a strong system of unified standards an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health care workers do not want to use all of the existing system functionality. In addition, the reference to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author of view,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ed in our country to go before, and the problem has been exposed to it summed up some experience and solutions. This paper aims to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and discovered the problem, Combination of American and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come out of experience, puts forward solutions.

【Key words】Hospi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Sample survey Solutions

引 言

醫院信息系統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技術交流,能夠提升醫院的運營效率,增強信息的集成性、實時性,提升醫院的競爭力。本文通過對醫院信息系統存在問題的分析調查,從而找出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

1.背景

隨著醫院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計算機應用的推廣,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已經成為醫院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標志,是提高醫院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醫院信息系統按照Morris F.Collen

[1]所給的定義是:利用電子計算機和通訊設備,為醫院所屬各部門提供患者診療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和數據交換的能力,并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

根據醫療信息水平劃分,醫院信息化即醫院信息系統建設將經歷3個階段:醫院管理信息化階段(HMIS)、臨床管理信息化階段(HCIS)、局域醫療衛生服務階段(GMIS)。HMIS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第一階段,是現代化醫院運行必備的基礎技術環境。HMIS的建成將對醫院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的作用。全院級的HMIS要求在全院實現各部門之間所有信息的共享。HCIS是醫院信息化的第二階段,將真正實現電子醫院,醫院的工作人員將人均有兩臺終端;信息處理實現無紙化和無膠片化;醫院之間實現聯網;電子病歷等在網上傳遞。HCIS還可以輔助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質量。GMIS是第三階段,實現這一階段的目標,除了技術上要求更高外,還要在整個醫療系統的管理方面有所突破。目前,這一階段在國際上仍處于試驗中

[2]2006年5月31日北京召開的名為“醫院信息系統現狀與未來”的會議中,受邀請的前美國醫學信息管理協會(HIMSS)董事會主席Dave Garets先生指出,目前歐美國家醫療領域普遍存在信息系統安裝過程歷時過長、缺乏區域合作系統和可借鑒操作模式的現象。美國有87%的醫院信息化建設還處于基礎階段,只有13%達到了電子信息化高級階段。歐美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很多都源于一步一步地發展中的不同版本的軟件不能兼容。然而歐美國家在HIS普及、開發和運用方面是走在我國前面的。目前在我國也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與歐美不完全相同,卻非常值得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4點:(1)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高復雜性;(2)資金需求與信息系統建設的矛盾;(3)復合型信息技術的人員缺乏;(4)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設計的標準化程度低

[3]Dave Garets先生建議,中國醫院信息化建設要少走歐美的彎路,避免歐美所有問題的出現,就要做到:(1)強制推行各個軟件間的互通性,推行醫用信息系統整合(IHE)標準;(2)推行電子臨床參考術語,如SNO-MED和LOINC;(3)執行共享電子病例;(4)按中國國情進行醫療信息系統建設,不要完全照搬或部分修改美國現有的醫療信息系統產品。我們面對這些問題與Dave Gravets先生提出的建議,能夠采取什么具體措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值得深思。

2.HIS目前的狀態以及一些問題

筆者在上海范圍內展開了一些調研。走訪單位從二級醫院到三級醫院,從醫護科室到信息科。經過對這幾家有代表性的醫院的調查,不難發現,在現實HIS的運用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上海市HIS要想走在全國的最前端,需要更多的關注與相關的努力。調研中關心的一些問題歸納如下。

2.1,現狀綜述

從全球信息化的角度來看,目前上海的HIS停留在中低級的信息管理層次上。存在的問題總結為兩點:(1)模式多而無章、后續擴展難、無統一規范化標準的強勢系統;(2)醫護人員不愿意使用。不同軟件公司設計出來的系統,在不同醫院的不同模塊中使用著,這可能會導致數據架構不一致、信息統計困難等問題。另外,由于系統本身存在著不少問題,醫生與其他一線使用人員對現有的較多功能還不能適應。

2.2,目前HIS的定義與應有的功能

目前,中國醫院已建的信息系統中,85%的是HMIS,功能局限于收費、掛號、結賬之類的以財務核算為中心的功能;已經有10%左右的醫院正在嘗試建設HCIS;而GMIS還未開始實施。中國醫院信息化目前的現狀大多數還停留在第一個階段,真正的醫療業務還很少能參與到信息化的方式中去。

HIS綜合的體系架構應該覆蓋整個醫院,多模塊相結合進行綜合管理與運行。其他功能包括:LIS-檢驗報告子系統、RIS-放射報告子系統、PACS-圖像功能系統、醫生工作站、電子病歷等。這些系統都是現在大多數醫院的HIS中不包括的,也是今后中國醫院信息系統的發展完善趨勢。

2.3基本系統模塊的設計者

不談論私立醫院,對于絕大多數的醫院是公立醫院,除了一兩家特大醫院由軟件員自己設計系統以外,在使用的收費、掛號、結賬之類的功能方面的系統,醫院可以有兩種選擇:(1)上海市醫保局有自己規劃的系統,在醫保局中的幾位軟件工程師開發了一個免費的系統。這個系統比較低級,用戶體驗較差,不支持擴展的模塊。如果能用由醫保局幫助設計的這套系統是最好的,但由于其局限性,目前只有非常少的一些醫院在用這套系統,而且這些醫院也都在考慮進行更換這套系統。(2)醫院花錢購買第三方軟件公司設計的HIS。開發軟件需要30萬元左右,硬件配套大約需要70萬~80萬元。這個選擇對于目前醫院來說可以較好地滿足功能上的要求,把系統修改到醫院可以接受的程度。同時也可以支持其他擴展的模塊。也是目前上海大多數醫院的選擇。

2.4,選擇系統

李郝同志在《如何選擇醫院信息系統軟件》中提到:軟件選擇的要素、評價HIS軟件系統的因素非常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般建議考慮軟件的功能、質量、技術的先進性、軟件服務供應商的實力、價格五個方面的要素,并形成一個完整的評價體系。那么如何做到這些呢?目前選取公司,上海的醫院運用招標。在擁有了基礎的HIS系統以后,就可以繼續發展前面所說的其他的系統完成真正的HIS了。每個系統都推薦由不同的公司來負責。這樣醫院信息科可以同時把不同模塊的需求發給他們使他們同時做起來,熟悉某一個模塊的業務以后最快做好。在招標中往往可以尋找一些比較大的、比較經濟實惠的、該模塊做得比較好的公司。

2.5,兩個選擇的比較

對醫保開發的系統和第三方軟件公司開發的系統進行比較,不難發現,醫保局設計的系統資金注入不夠多,沒有完善的設計。當時把這個系統植入醫院的時候,沒有滿足個性化的設置,多數功能都是在較為基礎的層面,醫保局的這有限的幾位軟件工程師也來不及針對顧客的反饋要求進行修改,因此長期沒有改動。最關鍵的是它不支持更加深入的其他模塊,不利于后續發展。正由于使用的醫院越來越少了,這套系統更多運用在社區衛生中心的計算機上,而不再是醫院。也越來越少有人愿意在此花費資金與人力,陷入了惡性循環,這不是醫保局失誤,因為醫保局沒有必要設計這個系統;反而,要感謝醫保局的這套系統伴隨多家醫院度過了一些系統空缺的時間。現在每個醫院做每個醫院的系統,每個子系統交給不同的公司做,目前大多數醫院基礎的HIS功能系統是由第三方軟件公司設計的,一些醫院試用的進一步功能的系統模塊,也是由軟件公司進行設計。一個醫院找多個公司設計不同的子系統,這就是現在上海醫院HIS現狀最具有概括性的一面。由于目前很多醫院都在致力開發新增功能的模塊,所以這樣的多模式、多系統、無統一規范化標準,不僅對每個醫院的信息科工作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且給后續擴展帶來了較高的難度,由于缺乏一體性的考慮,一旦需求分析中出現了遺漏,多個模塊之間的接合會受到影響,這對每家醫院來說都是不利的。

2.6,實際運用中的問題

醫護人員不愿意使用全部現有系統的功能是實際運用中碰到的問題。目前的病房無紙化信息系統可以嘗試實現,但是門診卻非常難。主要體現在門診從病人掛號取得病歷,到醫生開出的處方,其中內容變化非常大,有很多藥品,從醫院藥方所提供的藥品數量到按照不同年齡開出的量以及用法都是非常不同的。這些多變的情況,造成醫生在電腦上工作的時間遠遠多于手寫的時間,特別是對于一些打字速度慢的醫生,開處方可能會多用掉好幾分鐘的時間,造成病人看病效率下降。

HIS無紙化還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話題,其中還有其他幾個原因:(1)醫生長年累月造成對處方單的依賴,目前有些信息系統界面非常獨特,格式不一定和處方單一樣,讓醫生較難適應,從而產生對電腦系統的上手困難和排斥,很多醫生反映希望將開處方的界面做成與處方單上內容和格式一樣。(2)病歷的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病人病歷是一份25頁紙頭的物證,所以不能以電子的形式操作,這也是醫療信息系統的一個特殊問題,所以如果醫生又要寫病歷又要輸入電腦,就會非常繁瑣。也就是說醫生無法擺脫手寫病歷。

2.7,運用中問題的分析

所有的信息管理系統的實際運用都有著一個逐漸過渡的過程,HIS也一樣,不同的是,醫院業務更為復雜,這個過程耗時更長。但是如果系統可以做得好,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比如說以上的病房和門診問題。目前病房的病歷由醫生手工書寫,然后交給護士輸入計算機。在良好的系統中,過渡期可以支持醫生手寫和直接輸入;而如果醫生能高效正確地直接輸入計算機,則可以獲取一定程度的激勵。

目前門診的情況往往就是純粹的手工處方與病歷書寫。雖然就像醫生們介紹的,實際情況復雜,但是這些都可以由一個很好的系統來改變。信息系統中,各科室部門明顯的分類是很重要的,比如說骨科、神經內科、婦科使用的系統是非常不同的,在使用前能夠讓該科室的醫生自己進行針對性設置是很重要的。比如說上萬種的藥以及幾千種的治療方法,在一個科室中可能不一定都要運用,減少數據量后操作可以相對方便一些。病歷問題也有解決方法,比如說現場打印蓋章功能,這些都可以在良好的系統中完成。在保證了功能脫離了手工書寫以后,首先需要讓醫護人員感到使用這套系統沒有帶來諸多麻煩。能運用HIS才可能在使用中獲取回報,比如說醫院管理的人員目前不能查看醫院的各種數據報表分析醫院情況。綜合的系統可以由提供各式各樣的信息來提升醫院的整體效率。

3.解決方案

3.1,提出綜合管理系統

對上海的醫療系統,筆者認為應該提出一個規范化標準,否則可能重走歐美國家的彎路。趙莉麗在《對醫院信息系統規范性需求分析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三點問題:(1)近年來醫療環境的變化對醫院發展提出的要求更加新、更加高;(2)醫院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3)目前系統本身水平不高。目前的信息系統主要的功能還處在信息收集,功能相對簡單,在信息挖掘和利用等方面顯得不足。信息系統是醫院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計算機化,信息系統建設水平越高,也就表明了醫院規范化管理水平越高。

在這樣的前提下,應該如何做出能夠滿足規范化標準而且又經濟有用的決策呢?筆者認為上海市可以集資金,由上海市衛生局統一籌集,做一套整個城市的HIS。因為這可能需要耗資上千萬,所以由一家或幾家醫院是無法籌集出來的。然后進行不同模塊的綜合招標,做一套全面的、精心設計而且功能強大真正的HIS,這套系統能夠滿足不同的業務需求,可以留給各家醫院充足的自由定義空間,滿足不同醫院個性化的設置。其功能的自由度就像SAP公司的大型ERP產品一樣。針對不同醫院的強項、醫療環境、病人情況、大樓設施、綜合管理等,能在這個系統中預先制定出不同的方案給醫院選擇。還可以結合現有的所有與醫療信息相關的功能模塊于其中。上海醫療信息管理綜合系統(Shanghai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SHIS)可以設計得非常細致而強大。有了這樣的系統作為前提,再真正地將HIS運用實施。由于醫院的業務相對穩定、需求變動較少,所以這個嘗試是可行的。

3.2,SHIS的優點

SHIS的優點包括:(1)這樣的一個資金聚集而開發成的綜合系統才能成為理想可靠的醫療管理工具。設計這個系統是針對“醫院信息系統現狀與未來”會議上提出建議的一種實際措施。(2)SHIS滿足《如何選擇醫院信息系統軟件》中的五點要求。(3)同一個系統可以進行規范化管理。(4)大系統能省去小系統設計帶來的麻煩與浪費的資金。比如:如果一個大公司和很多小公司完成的業務量相同的話,往往在小公司中的員工量要多于大公司的員工量。SHIS的整體規劃可能省去部分人力與資金,如果將這些人力與資金統籌運用,可以良好地優化系統。反之,單個醫院單個小系統招標,然后信息科的人一個一個提供需求,每一個小系統就是幾十萬的軟件費用。這些系統不僅做不大,而且不能夠從整體的角度來進行一體化設計。(5)由衛生局幫助結合醫保制度來設計系統,也許能帶動整個上海市醫療管理事業進步。我們暫且不期待比原本分散的系統能節約資金投入,而是期望可以集中資金辦大事,在幾年中完成這個系統實踐方面的過渡。(6)這個系統也可以更加容易進一步與其他領域系統相結合。(7)針對了我國存在的問題,這是一個很有針對性的方案,可以讓上海在HIS方面走得更遠,在醫療改革中邁出大步伐,向世界該領域最先進的國家看齊。

3.3,SHIS可能遇到的問題

可能遇到的問題有:(1)上海目前的醫院信息化雖然不是站在全國最前沿,但是有不少醫院已經花了很多資金建設自己的HIS,這些醫院目前的HIS運行狀況也是很好的。而這套新的系統的推廣可能受到一些阻礙,比如說新系統對之前各式各樣的數據結構、數據庫架構等的適應。如果不能適應的話,系統過渡期間可能會有一定的歷史數據空缺,這是非常不理想的。(2)把整個SHIS交給一個軟件公司設計是不可取的。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尤其在不斷領先的高科技產業領域里,新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由不同的企業、部門、人員合作(外包)已成為一種趨勢。SHIS可以考慮建立一個較好的科技創新的管理體系。這點我們可以借鑒上個世紀的銥星計劃的失敗案例,盲目投入難有回報。(3)醫院的業務非常復雜,與一般的生產性單位或者一般的企事業單位都有較大不同。設計這樣的系統,需要組織一個綜合的小組。包括軟件開發者、使用者即各個部門的醫護人員。還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人才與資金的投入。這是一個很必要但是卻很難做到的措施。(4)雖然看起來總體設計所需要的資金也許可能比每個醫院獨立建設自己的HIS來的要少,但是由于考慮到這個嘗試有很多的未能預料的問題,所以暫且不能期望這個方案能夠比原來節約資金。這個方案的完善還需要很多的努力。

4.結論與展望

醫院信息系統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技術系統,能夠提升醫院的運營效率、增強信息的集成性、實時性,提升醫院的競爭力,因而對于很多醫院而言,上不上HIS已經不是問題,關鍵是何時上、如何上的問題。歐美HIS走在世界前沿,我們可以吸取他們總結的教訓,開發出一套適應自己的好系統。在我國醫院信息系統的發展步步艱難,該領域的每一步努力都充滿了艱辛的探索,凝聚著相關領導們的關注、系統設計與開發人員的冥思苦想以及各個醫護層面工作人員努力的配合。

經過對上海幾家醫院的抽樣調查,筆者發現存在的問題包括:無統一規范化標準的強勢系統以及醫護人員不愿意使用全部現有系統的功能,這些問題處于萌芽狀態,而且其表現與前文所述歐美國家存在的問題表現相似。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上海市作為一個全國經濟發展中心,可以作為試點,大膽的將醫院的HIS作為一個綜合的系統來制訂規劃,打造一個綜合的SHIS。雖然前途艱難,但是看到了它能帶來的好處,這個規劃值得被考慮。

參考文獻:

1 董建成醫學信息學的現狀與未來.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20(4):232.

2 王 勇淺談現代醫院信息化建設.實用醫藥雜志,2006;23(8):1010-1011.

3 廖先珍唐續國國內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醫學信息,2005,18(8):873-875.

私立醫院信息化建設范文6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醫院經濟管理人員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醫院經濟管理人員必須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加強對海量數據的有效分析,做出正確決策,在醫院管理中發揮作用。

[關鍵詞]

大數據;醫院;經濟管理;挑戰

信息時代徹底改變了傳統的產業,包括醫療行業,互聯網+某個行業或者某個行業+互聯網已經是頗為流行的名詞。在這種大潮下,醫院信息化建設是我們迫在眉睫的任務。作為醫院經濟管理人員,面對醫院信息化大變革風潮,順勢而為就是最好的姿態。如果我們不做出改變,就會被時代所淘汰。本文認為,醫院應建立經濟管理辦公室,加強醫院經濟管理辦公室的工作,增加該部門的人員數量,加強對該部門人員的培訓,充分發揮其作為院長的經濟秘書的作用。該部門人員要懂得醫院的財務、醫學管理、醫學統計、計算機等工作;為院長提供醫院經營決策,發現管理問題,指導醫院的戰略管理工作。當下,醫院經濟管理人員應加強督促醫院的以下工作。

1加強醫院財務一體化工作

財務一體化是我們目前必須要做的,由于不同公司的軟件有不同公司的強項,所以一家醫院會有多種軟件的情況,但問題由此出現,軟件之間無法銜接,沒有接口,存在信息孤島,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科室名稱、數據項分類不統一,導致數據與數據之間無法銜接,在不同系統之間做數據分析是很困難的,會徒勞地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容易出錯,通過財務一體化這項工作,取消信息孤島,在各個系統之間做好接口,全院統一科室分類、科室代碼及名稱,統一人員編碼,統一數據統計口徑,只有這樣,醫院的財務、經營數據統計才會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2會計核算需進一步細化和精確

醫院的工作量增加,醫院業務在不斷地擴展,醫院的管理工作越來越精細化,這就要求我們的財務核算工作要更加精細精準,領導需要的數據我們才會更準確地提供。比如,僅僅核算到大科室是不夠的,應該區分門診和病房,這對于今后醫院做項目成本核算和病種成本核算有重大意義,同時也方便對門診、病房的分別考核。能核算到科室的就盡量核算到科室,不要記到醫院公用里,這樣也方便對各科室成本的管理工作。除了財務數據以外,HIS系統的數據也應加強數據的準確和細化,只有HIS系統的數據更精準,經管人員在統計醫療數據時獲得的信息才會更準確,數據分析才會更有指導意義。但這就要求醫務部與經管人員在工作中的相互配合。

3對醫院財務指標的分析與醫院非財務指標的分析相結合

醫院經濟管理人員不僅要學會運用會計數據,而且要善于運用非會計數據。改變過去的重做賬、輕管理、財務人員視角單一的局面。我們應該在會計核算與分析的基礎上,加強對醫院運營、管理、業務指標的報表分析。通過財務一體化工作,將醫院的業務數據、財務數據、管理數據進行有效整合,當需要信息時,具有數據使用權的各類“授權”人員通過報告工具自動輸出所需信息,實現數據共享,實時控制經濟業務,真正將會計控制職能發揮出來,通過海量數據分析來知道醫院今后的管理工作。改變過去的重做賬、輕管理、財務人員視角單一的局面。

4對不同軟件功能的充分了解及掌握

在醫院的信息化進程中,不同的軟件模塊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財務科用友軟件主要針對財務科的日常做賬和報表。全成本核算系統主要針對醫院的全成本核算工作,績效考核主要針對獎金的發放,醫療項目成本核算軟件和病種成本核算軟件針對各個醫療服務項目和病種的詳細的成本核算,醫療設備效益分析軟件主要考查單臺或某一類醫療設備的收入、成本和使用情況,并對該設備為醫院創造的效益進行分析。醫保的數據挖掘主要針對醫保的相關數據的統計、分析。不同的軟件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要想對醫院的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掌握,這就要求經管人員對醫院各個軟件的熟悉,能夠利用這些軟件獲取到需要的數據,并能發現數據背后醫院存在的管理問題。

5加強對醫院具體臨床科室

(或單元)的運營分析醫院的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完善及醫院管理工作的不斷進步,使得對科室(或單元)的運營分析是具有可操作性的。醫院的信息系統可以支持對科室或更具體單元的運營分析。但目前醫院比較重視對醫院整體的運營分析,但是對各個臨床科室和醫技科室(即創收科室)缺乏詳細的運營分析。在未來會對病區進行分析和考核。粗略的管理并不能真正起到作用。而針對每個運營科室(或單元)進行詳細的指標分析,才能真正發現科室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而對科室(或單元)的這種分析也同樣存在于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問題。

6醫院經管人員應加強對醫院外部環境的數據采集和數據分析

醫院存在于社會當中,它并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它也同樣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社會在變化,醫院也應該有改變。比如社會的老齡化趨勢,比如國家的二胎政策。不適應環境的組織遲早會被淘汰,不管這個組織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是國家的還是個人的。在大數據時代,醫院經管人員應該學會了解醫院外部環境,收集醫院外部的數據和信息,具體內容包括:國內社會環境數據(即百姓的健康水平),同行業(即競爭對手)的發展水平,國外先進醫院的管理經驗和水平,這些數據可以來源于搜索工具,可以來源于學校的電子圖書館,也可以來源于相關的政府部門(比如沈陽剛剛成立的大數據管理局、遼寧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衛生廳、科技廳等等)。

7加強財務分析和財務管理工作

醫院經管人員不應只局限于財務工作本身,會計工作的目的是財務分析和財務管理,統計數據和財務報表本身如果不能為管理服務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經管人員通過財務分析能夠發現數據背后的問題,并指導今后的財務工作和醫院管理工作,這樣的財務數據才真正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8對數據分析的結果應指導醫院管理工作實踐

僅僅對醫院的運營分析是不夠的,要用分析的結果來指導醫院管理工作實踐。即對醫院管理工作提供可操作的合理化建議,這種建議可以是醫院整體的,也可以是某個具體科室或單元的,可以是財務方面的工作,也可以是非財務方面的工作。醫院經管人員應對工作具有前瞻性,應對未來醫院的發展方向有明確的目標和信念。

9利用潤乾報表工具和SqlDbx工具進行數據的靈活查詢

在取消信息孤島之后,醫院經管人員如果缺乏軟件的知識和經濟管理理念,面對龐大的財務數據,醫院經管人員也是束手無策的。經濟管理人員不能過分依賴軟件工程師。目前各大軟件公司都存在為了削減人員成本,不斷向外擴張業務,但存在人手不足的問題,要想讓工程師常駐醫院是很困難的。同時如果一有數據查詢等相關方面的要求就找工程師提供數據,軟件后期維護成本也是很高的。面對這種困境,筆者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提高醫院經管人員的軟件知識,對醫院經管人員進行軟件方面的培訓,同時該類人員應加強自身業務學習。充分做到對財務軟件充分領悟。筆者有兩個軟件向大家推薦,一個是潤乾報表工具,一個是SqlDbx數據庫連接工具。前者可以生成報表,后者則方便數據查詢,如果我們能掌握這兩個軟件的使用,就可以擺脫工程師人手不足的困境,擺脫對軟件工程師的過度依賴,自己動手查詢數據和制作報表,將會極大地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10建立醫院數據挖掘信息系統

醫院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數據庫規模在不斷擴大,面對這種海量數據,應建立醫院數據挖掘信息系統,對醫院在醫療活動中產生的大量的數據進行深層的挖掘,從而得到有用的信息,并幫助醫院在科學管理活動中獲得重要的預測數據和支持。應用數據挖掘對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加強醫院的經營管理、提供有效的經營決策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使醫院內部管理呈現良性發展的制約機制。也許有人會說,如果做到以上這些,是否對醫院的經濟管理人員要求過高。筆者并不這樣認為。孟子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即便醫院是公益型的事業單位,即便是作為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我們同樣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醫院作為為百姓治療疾病的機構,肩負重任,醫護人員為患者服務,而我們管理人員應盡職盡責為醫護人員服務,做好醫院的后勤管理工作,保證醫院業務高效有序地運行,這是我們管理人員的職責。我們的任務也同樣很重要。遼寧經濟這幾年出現倒退現象,這與我們遼寧人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經營意識有關,所以我們更應該改變這種現狀,為振興自己家鄉的經濟貢獻自己的力量。

主要參考文獻

[1]程明,宋雄,王冬,等.多維會計理論視角下的公立醫院財務一體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國醫院,2015(5):35-3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 欧美综合图区 |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 国产精品免费 |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三区综合 | 久久国产毛片 |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图88| 久久精品a国产一级 |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www.国产精品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 91字幕网 |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 中文字幕日本一本二本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免费播 | 天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入口 |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是公开 | 亚洲欧洲在线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久久成人影 | 亚洲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v视频 |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 | 美女视频黄全免费的 | 久久精品综合国产二区 |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色在线网站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精品一区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