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航天航空技術論文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范文1

一、勵志教育

2012年,既為適應學校發展和學校性質的轉變,又為順應教育的發展趨勢,我們充分利用校內資源,成立學校特色研討工作小組,在對教師、學生和社會等方面調查、訪談的基礎上,形成以“勵志教育”為主題的嶄新辦學理念,并通過開發校本課程貫徹落實。

1.編寫勵志教育讀本

我校運用典型案例和身邊榜樣激勵學生,運用影視歌曲和陽光行動引領學生,并通過主題活動、課堂教學和學生自學等形式具體落實。例如:我們設立道德講堂,定期組織德育公開課(包括“汗水點燃希望,信念成就夢想”等主題);通過“七個一”活動(即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誦一段經典、講一個故事、談一番感想、送一份吉祥和行一次善舉),把道德教育的內容項目化、生動化;開展“尚德膠州”系列活動,即利用課堂教學、宣傳欄、校園廣播和電子屏等渠道,宣揚榜樣人物和事跡,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優秀品質;倡導陽光課堂,激勵學生快樂學習。

2.制定勵志教育方案

我校根據工作安排和重大節假日等,將全年的活動分成夢想篇、責任篇、感恩篇和讀書篇等10大主題,并通過主題活動月有針對性地開展勵志教育。例如,4月是我們的讀書活動月,學校會舉行豐富多彩的學生讀書活動。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學生自主承辦的讀書展示會,從節目設計、編排,到海報制作、嘉賓邀請,再到會場布置、服裝搭配和節目主持等,全部由學生自主完成。精彩的節目、周密的組織,常常讓前來觀看的領導和家長贊不絕口。另外,學校還組織語文課本劇大賽、英語情景劇比賽和“好書推薦”征文演講比賽等。還有,共讀活動(包括師生共讀、生生共讀和親子共讀等)和“書香講堂”(邀請名家、名師或學校的骨干教師為學生作報告)頗受歡迎。又如,學校利用清明節、母親節和教師節等節日契機,通過國旗下演講、 “我最喜愛的節日”評選活動、網上簽名寄語、演講比賽、感恩送祝福等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多角度的勵志教育。

3.開發“小微課程”

我校積極開發“小微課程”。例如,解析一則發人深省的小案例,一堂由家長講授的公開課,解讀幾段經典美文,等等。盡管“小微課程”內容精短,卻能以小見大,既促使學生學習,又引起學生反思,還頗具實效性,所以很受歡迎。

今年開學初,學校開展“陽光行動”,旨在鼓勵師生快樂學習,陽光生活。一句句“陽光行動寄語”(例如:今天你微笑了嗎,你三餐“光盤”了嗎,你上課大聲回答問題了嗎,請微微上揚你的嘴角――微笑,請抬頭、挺胸――坐直)以強大的正能量,慢慢浸潤學校的每個角落。這就是“小微課程”中蘊含的勵志教育。

二、選課走班

為了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既張揚個性,又樹立自信,還學有所長、學有所樂和學有所得,我校積極實施“選課走班”制。

1.多元課程

目前,我校的“選課走班”分為學科拓展、藝體活動、實踐探究、學生社團和航天航空等五大類。

(1)學科拓展類

“學科拓展類”包括:語文學科的“新筍文學”、英語學科的“快樂英語”、數學學科的“數之趣”、信息技術學科的電子板報、網頁制作以及語文、數學和英語的小初銜接系列課程。

尤其是,小初銜接系列課程是我校2012年新增設的內容。由于我校生源良莠不齊,所以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差懸殊,為了掃清學習障礙,使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教科室組織骨干教師調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努力研究小學和初中教材,以尋求銜接的契合點。于是,開發了小初銜接系列課程。

(2)藝體活動類

“藝術活動類”包括:國際象棋、街舞、吉他、網球、跆拳道、中華功夫、輪滑、攝影、攝像以及“小課程,大舞臺”中的“我的青春我的歌”等大型活動。其中,某些項目因為專業性較強,所以學校特地外聘了13位教師來校教學,以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小課程,大舞臺”,旨在讓學生切磋學習內容,展示學習成果,施展個人才華。

(3)實踐探究類

“實踐探究類”主要包括:“奇趣大自然”“旅行者”等項目。它們對實踐場地和材料有著較高要求,因此,我們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探索家庭、學校和社區一體化的教育模式。

針對“奇趣大自然”這一項目,學校將四十多畝閑置土地進行合理規劃,并建成學生種植試驗基地,還由學生自己動手種植玉米、花生、黃瓜和白菜等。在精心栽培植物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提高了觀察和實踐的能力,更品嘗到豐收的喜悅,還寫出豐富多彩的觀察日記和頗具價值的研究性小論文。針對“旅行者”這一項目,學校帶領學生實地考察。例如:帶領學生到膠州灣產業新區、少海新城等地參觀游覽,以感受家鄉的新變化;組織學生遠足采風,共賞桃園美景,既磨礪意志,又陶冶情操。

(4)學生社團類

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重要載體,它既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組織策劃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又能發展學生的特長,展示他們的個性,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

我校規模較大的學生社團有校學生會、學生志愿者服務隊和“飛揚青春”學生社團。校學生會下設九個部,“飛揚青春”學生社團包括“校園之聲”廣播站、“青春足跡”記者站、“電腦愛好者協會”和“攝影之家”四個職能部門。他們既參與學校管理,又在校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因而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5)航天航空類

伴隨國際機場在膠州的落戶,2013年,我校增設“航天航空類”模型課程。為了解決師資短缺的問題,學校組織教師中的航空航天愛好者外出培訓,以使他們掌握初步的航空航天知識,并在實踐中邊學邊教,相互切磋,進而開發全新的課程。

2.雙向選課

“雙向選課”,即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開發、開設課程;將審核好的課程科目和調查問卷發給學生和家長,既聽取他們的意見,又根據學生的需要以及教師開發課程的能力適當增減,以便學生選出喜歡且適合的課程。如果一段時間后,學生對所選課程不適應或有了新需求,還可重新選擇。

3.三線管理

為了保證“選課走班”的有序、有效實施,學校實行“三線管理”,綜合評價。“三線”分別是“班主任線”“學生線”和“校領導線”。“班主任線”,即由“原教學班級”和“選課走班班級”的兩位班主任齊抓共管,避免管理空白;“學生線”,即由原班委和現班委共同監督檢查學生的出勤、紀律等情況;“校領導線”,即由副校長、教導主任和級部主任,巡查學生上課的總體情況,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

4.綜合評價

“綜合評價”包括: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和家長參評等形式。它既關注結果性評價,又注重過程性評價;既有等級性評價,又有描述性評價。學校還舉行“校本課程成果匯報周”,并邀請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前來觀摩,旨在對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等方面提出寶貴意見。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范文2

【關鍵詞】鈦合金 鋼管 焊接技術

1 概述

鈦合金具有很多優良的性能,低密度、高的比強度、導熱系數小 、硬度高,無毒、無磁性,另外具有耐熱、耐蝕性及斷裂韌性等性能,在航空、航天、等領域有著很大的應用。2012年,“天宮一號”航天飛船勝利遨游太空;“蛟龍”號深水探測器成功下潛超越7000m,這兩個重大的科技項目,在很多關鍵區域都使用了鈦合金以及焊接技術。隨著鈦合金的應用的廣泛,應用工礦的更加復雜化,鈦合金的焊接問題也變成更加重要,本論對就鈦合金與鋼管焊接問題做了詳細的分析,并對目前的焊接技術做了詳細的論述。

2 鈦合金與鋼管的焊接問題分析

鈦合金與鋼管之間的焊接性主要取決于它們二者的差異以及它們在冶金學上的相容性,目前鈦合金和鋼管焊接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二點:

(1)鈦合金和鋼管在焊接過程中形成較大的內應力,并且無法清除。主要原因是鈦合金和鋼管的線膨脹系數差異很大,在焊接冷熱過程中變形程度不同引起的。

(2)鈦和鐵二種金屬的互溶度很小,一般在焊接過程中都會會形成硬脆的金屬間化合物,主要是TiFe。它形成的原理是,焊接時鈦與鐵之間相互擴散,一定時間鐵在鈦中的過飽和,從而生成TiFe。另外,鈦同與鋼管中的碳元素生成TiC,其次鈦還容易與鋼管中的鉻、鎳、鐵形成金屬間化合物,脆化增大。

所以,對鈦合金與鋼管成功實現可連接,并且接頭的性能要比較優秀的話,就必須針對工況選擇不同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藝來實現。其目的還是為了降低接頭內應力而導致材料形成脆性相。目前對于鈦合金與鋼管的焊接,也有很多學者進行了研究,已形成了具有釬焊、爆炸焊、擴散焊、激光焊等多種方法的一套系統。每種固體的工藝都有固有的特點,一種工藝不能滿足所有構件的工程實際要求。本論文綜述了目前常用的各種鈦合金與鋼管的焊接技術,為我們在實際的工況的選擇做一定的參考。

3 鈦合金與鋼管焊接技術的現狀

根據鈦合金和鋼管的特點,早期采用埋弧焊配鹽基焊劑焊,效果極差。隨著焊接設備技術的進步及多年焊接技術的研究,一些新的焊接方法的運用,使得鈦合金和鋼管的出現了很多焊接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

3.1 釬焊

鈦合金與鋼采用釬焊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釬料的選擇,選擇釬料的原則:

(l)選擇釬料的熔點在882℃以下。

(2)釬料的固相線與液相線溫差較大。

(3)不使用能與鈦有很強的化合能力的元素的釬料。

鈦合金與鋼進行接觸反應釬焊進行焊接,其原理是鈦與鐵在1985℃形成共晶,加熱到高于共晶溫度,依靠鈦與鐵的相互擴散,在界面處形成共晶體,從而連接起來。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工藝上較難掌握,主要是形成液相共晶體的數量難以控制。

3.2 爆炸焊

很多國家都致力于爆炸焊的研究,目前爆炸焊很重要的應用是且來制造鈦合金-鋼復合板。鈦-鋼復合板接頭的強度取決于爆炸焊的工藝參數,炸藥質量大小與懸置板質量大小的比值,爆炸速度和兩相鄰板間的起始距離,最好的情況可達350-380MPa。

3.3 擴散焊

俄羅斯一期刊報道了鈦合金BT5-1與X25H15耐蝕鋼的擴散焊方法,焊接溫度為500-1000℃、壓力6.9-17.6MPa,時間為10-20min。重慶大學的伍光鳳等詳細論述了鈦合金和不銹鋼的擴散焊接的研究進展。

3.4 MIG焊

MIG焊是利用連續送進的焊絲與工件之間燃燒的電弧作熱源,在焊槍噴嘴噴出的氣體保護下進行焊接的一種方法。該焊接方法的主要優點是可以進行全位置焊接,具有焊接速度快、熔敷率高等優點。MIG 焊在低合金高強鋼、鋁合金等材料的焊接方面已經大量應用,但在鈦合金的焊接方面應用還不是很多,主要是由于鈦及鈦合金電阻率較大,不能穩定傳遞MIG焊所需的大電流,且鈦的硬度較大,容易磨損噴嘴而影響焊接穩定性。

3.5 激光焊

激光焊的優點是:能量密度高;焊縫寬度小;可在大氣中作業;磁場穩定性高。在大厚度鈦合金結構的焊接中,激光焊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但激光焊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就是容易造成氣孔,因此激光焊接時需要注意焊縫接口形式,焊接參數及保護環境的選擇等問題。

3.6 等離子弧焊

等離子弧焊的原理是:讓等離子槍的陰陽二極間的自由電弧壓縮成高溫、高電離度、高能量密度及高焰流速度的電弧,利用這個高能量來進行于焊接。它有二種焊接方式:小孔型等離子弧焊及熔透型等離子弧焊,其中30A以下的熔透型等離子弧又稱為微束等離子弧焊。小孔型等離子弧焊可用于焊接厚板,熔透型等離子弧主要用在焊接薄板。等離子弧焊中,保護氣體一般是5%-7%氫氣和93%-95%的氬氣,其目的是為了提高電弧的收縮性,但是在某些鈦合金與鋼管的焊接中,有時也使用純的氬氣或氬與氦的混合氣,避免鈦和氫氣生成鈦氫化物。

4 結束語

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鈦合金在各個行業應用得更大廣泛,鈦合金和鋼的焊接技術在在超厚板結構以及異種材料連接結構應用很多,因此在焊接技術上也存在很多問題要解決。這些都優待我們的焊接學者們多努力,提供多種新的途徑,來實現不同工況下鈦合金和鋼管的焊接技術問題。論文作者水平有限,不足之處請各位多多理解。

參考文獻

[1] 孫榮祿,張九海. 鈦及鈦合金與鋼焊接的問題及研究現狀[J]. 宇航材料工藝,1997,(02):7-11

[2] 任偉,陳家慶. 淺析海洋石油工業中鈦合金的焊接方法[J].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06,(01):33-37

[3] 劉鵬飛.鈦及鈦合金結構焊接技術研究進展[J].金屬加工(熱加工),2012,(20:11-13)

[4] 周波. 不銹鋼與鈦合金脈沖加載擴散焊接工藝研究[D].重慶大學,2004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范文3

【關鍵詞】單片機嵌入技術 智能家居 遠程監控 傳感技術 射頻收發 短信監控

1 研究背景

隨著科技發展,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控制技術的發展,促使了家庭居住環境的現代化、舒適化、安全化。這些發展影響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家居智能化也就應運而生了。傳感器技術的功能也越來越強,而且現今各種傳感器都已經標準化、模塊化。這給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設計以及廣泛應用提供了極大方便。

智能家庭控制系統是通過采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控制技術和集成技術建立起來的,一個由家庭到小區的綜合信息服務和管理系統,它也構成一個完整的集家庭通信、家庭設備自動控制、家庭安全防范等功能的綜合系統。

2 構思設計方案

在確定總體方案時,有以下幾個重要因素:首先選擇好單片機,依據設計需求來確定IO口、定時器、計數器以及附帶特定的模塊(比如AD轉換器等)。配置豐富、功能強大、價廉物美的單片機是我們首選產品。其次,被測參數的測量元件,它是影響控制系統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次,結合制作實際與應用實際,確定輸入邏輯控制單元和輸出驅動控制對象, 畫出整個原理圖和系統流程圖。

3 電路設計

本設計采用型號為STC12C5A60S2單片機作為主控器件MCU,應用系統由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組成。硬件系統由單片機以及擴展的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以及各種實現單片機系統控制要求的接口電路和有關的電路芯片或部件組成;軟件系統由單片機主、從機應用系統實現其特定控制功能的各種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組。

電路設計結構圖見圖3,主機電路圖見圖4。

4 軟件設計與編程

4.1 主機功能設計

12864漢字液晶屏顯示,全中文顯示。 未來公歷和農歷節日、記念日雙行顯示。3個獨立時鐘功能,可設置多種鬧鐘方式。多范圍整點報時功能。 7級液晶屏背光亮度調整。自動背光功能,在環境光變暗時自動調整背光。小巧美觀的外觀設計,可直立于桌面上。0~99攝氏度環境溫度顯示。利用無線數據傳輸控制 繼電器來達到家電控制了鬧鐘響應時任意按鍵 取消鬧鐘響聲。有當前設置掉電后,第二次上電依然保存。主機流程圖見圖5。

4.2 從機程序設計

主要功能有溫度傳感、開關(模擬門窗)信息傳感等信息射頻無線傳送給主機。其程序模塊主要有射頻程序、主程序、串口程序(UART)等組成。見圖6。

5 系統制作及調試

先期是PCB制作,主機、從機兩塊板制作好以后就是裝接元器件。對硬件電路是每個模塊要先行測試,確保電路板的物理連接性等沒有問題。很多模塊的測試是需要與軟件寫入后同期進行的,許多故障是在載入軟件后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去發現:一般先看硬件有無故障,然后再看原件分析,最后再結合起來調試,如此逐個模塊單一功能的解決有利于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不會造成問題的積累。

5.1 使用的儀器儀表及工具

PC一臺;

ME-52HU單片機仿真器一臺;

TDS210 60MHz雙蹤示存儲波器一臺;

WYK―302Bz型直流穩壓電源一臺;

MODEL HC―F1000C 型頻率計一臺;

EE1641B1型函數發生器/計數器一臺;

MF 47型機械萬用表一個;

DT 9208型數字萬用表一個;

TLW-T調溫烙鐵一把;

keil uv2,萬利V3,用C語言編程

Protel DXP開發工具一套;

5.2 硬件制作與調試

印制電路板(PCB)是電子產品中電路元件和器件的支撐件。它提供電路元件和器件之間的電氣連接。PCB設計的好壞對抗干擾能力影響很大。因此,在進行PCB設計時。必須遵守印制電路板設計原則和抗干擾措施的一般原則,并應符合抗干擾設計的要求。本次設計采用Altium公司PROTEL系列設計完成SCH到PCB的設計,并且手工完成電路焊接以及整機的裝配。

5.3 系統硬件調試

本系統的硬件調試分為以下階段進行調試:

(1)邏輯錯誤調試。

(2)器件調試。

(3)可靠性調試。

(4)電源故障。

5.4 短消息發送調試

開機后應自動對T35初始化,在主程序中和其他元器件一起初始化。其次是檢測有無SIM卡,針對與有或無,一則在屏幕上顯示有無SIM卡,二則走不同的程序。

在調試過程中分三種情況:

(1)被動查詢。家人手機向家居號碼發出“cx”(查詢首字母)后,主機收到合法指令(程序指定)后將信息更新NRF緩沖區數據并發送給從機,從機將各個數據通過射頻回送給主機,主機再將各有效信息回復給查詢號碼。

(2)被動控制。家人手機發出諸如“close_1”等合法指令,主機根據程序對應修改NRF緩沖區數據再發給從機的控制端,以實現對各個繼電器的控制。

(3)主動超限報警。當居家溫度等某個參數超出限值有災情或有檢測到認定為盜情的時候,在程序設定中有主動向某個指定號碼發出報警短信,格式視程序編寫而定。

5.5 軟件機調試

單個模塊的程序編寫和功能調試并不復雜,當所有硬件整合在一起的時候,要分別實現萬年歷、鬧鐘、背光、射頻、溫度檢測等等程序,就比較容易有問題。比如初始化,18b20、DS1302、12864、T35、N2401等等都要初始化,就需要整合,有時還會有沖突。所以寫的時候是寫在一起,在調試時候,采用是逐個任務進行調試,等逐個任務調試好以后,再使各個任務同時運行。再經過隨機全功能測試。

在調試過程中一共經歷了兩次完善:第一次制作調試的為V1.1 TEST版。第二次修改調試的為V1.2 TEST版,主要完成了以下功能完善:修復了鬧鐘 喇叭圖標響完沒有清除的BUG、修復菜單模式之后 正好碰上報時導致報時聲音錯位、新增加了鬧鐘響應時任意按鍵 取消鬧鐘響聲、新增加了所有當前設施掉電后,第二次上電依然保存。

6 總結

在生活節奏加速的今天,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出現適當的緩解了人們的生活壓力,給廣大業主帶來了安全、健康、舒適、節能的生活環境。在系統設計過程中應該會有一些欠考慮的因素需要在以后的設計過程中不斷的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孫洋建.電梯運行狀態實時遠程監控系統[D].天津: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4(01).

[2]夏忠保.基于CSM網絡的監控模塊設計思路[J].石河子:石河子科技,2006(12).

[3]李家福,余立建,郭成寶等.基于GSM網絡的智能監控模塊設計[J].國外電子元器件,2005(12).

[4]王世華.基于單片機的火炮裝藥溫度實時測量裝置設計[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7(07).

[5]何立民,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M],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01.

[6]李廣弟.單片機基礎[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1.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范文4

一、文獻綜述

回顧近十年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共有50項之多,如:2006年12月15日,金華市衛生防疫站查獲1500公斤的毒瓜子事件,不法廠家瓜子中摻入礦物油;2007年3月至9月期間,廣東河源發生的瘦肉精事件,用瘦肉精生產豬用混合飼料,導致484名市民中毒;2007年9月3日,萬方牌豆奶中毒事件,吉化公司所屬中小學校中萬余名學生飲用學校購進的萬方牌豆奶后,6362名學生集體中毒。2008年2月,哈爾濱香香鳥食品有限公司用陳月餅非法生產湯圓的惡性事件;2008年5月21日,長春市衛生局查處的豬血變鴨血事件,不法廠家用牛血、豬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鴨血;2008年6月21日,金華市衛生局查處的白砂糖事件,該白砂糖30%的成分為蔗糖,30%成分為硫酸鎂,其余成分無法確認;2009年11月16日,金華火腿敵敵畏事件,金華市的兩家火腿生產企業在為了避免蚊蟲叮咬和生蛆,在制作過程中添加了劇毒農藥敵敵畏;2010年5月11日,散裝白酒事件,廣州市民飲用含有劇毒工業酒精甲醇的散裝白酒中毒死亡;2011年8月16日,維維牌天山雪活性乳飲料在上海被檢測酵母菌數超標24倍;2012年11月12日,蘇丹紅雞蛋事件,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廠生產的一些紅心咸鴨蛋在北京被檢測出含有致癌物質蘇丹紅食品安全事件屢見不鮮,有些不可避免,但是有些是不法商販惡意為之,對這些只要采取正確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簡稱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是一個為國際認可的、保證食品免受生物性性、化學性及物理性危害的預防體系。

20世紀70年代HACCP概念與方法首次在美國被提出,當時,美國拜爾斯堡公司應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的要求生產一種100%不含有可有致病性微生物和病毒宇航食品。Pilobury提出HACCP的概念。專門用于控制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危害的環節,而所控制的過程包括原材料、生產、儲運直至食品消費。

近年來HACCP體系已經在世界各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1992年2月,加拿大規定申請水產食品的登錄的必備條件為水產品應施行以HACCP為基礎的品質管理計劃;1993 年6月食品法典委員會(FAO/WHO CAC)考慮修改《食品衛生的一般性原則》,把HACCP納入該原則內;1993年FDA公布了強制水產品HACCP實施草案,并且正式公布一年后正式實施,同時考慮將HACCP的應用擴展到其他食品上;1995年5月,日本通過食品衛生法的修正而公布《綜合衛生管理制造過程》,將其管理制度納入法規,從乳、乳制品以及肉食制品等開始實施。同年,法國農業部公布《直接提供消費者的食品衛生相關法令》、《家禽屠宰場的衛生條件》、《生鮮肉加工、流通的衛生條件》并積極推動普及HACCP制度,作為生產者管理的指針,促進食品安全。

1990年,國家進口商品檢驗局科學技術委員會食品專業委員會開始進行食品加工業應用HACCP體系的研究,制定了在出口食品生產建立其質量管理體系導則及一些在食品加工方面的HACCP 體系的具體實施法規,在全國開始引起討論。在第十一屆亞運會食品衛生防病評價中也體現了他的體系原理。同年,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等單位開始對乳制品、熟肉及飲料3類食品生產實施的HACCP體系監督管理的課題進行研究,有關報道現已屢見在科技雜志上。但如何執行HACCP體系,保證食品安全的問題,與國外相比,我們的研究及經驗仍然缺乏。1999年農業部水產品行業標準《水產品加工質量管理規范》,要求水產業執行HACCP,但HACCP概念、原理、應用等問題仍未引起食品生產企業甚至是管理部門的足夠重視。因此,在食品領域中應加強宣傳、推廣和應用HACCP體系。

二、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HACCP主要是通過科學和系統的方法,分析和查找食品生產過程的危害,確定具體的預防控制措施和關鍵控制點,并實施有效的監控,從而確保產品的安全衛生質量。它將食品質量管理的重點從依靠終產品檢驗來判斷其衛生與安全程度的傳統方法向生產管理因素轉移,將不合格的產品消滅在生產過程中,減少產品在生產線終端被拒絕或丟棄的數量,消除生產和銷售部安全產品的風險,被國際權威機構認可為控制由食品引起的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本次我的論文題目是《梅鄉食品公司HACCP體系設計》,我的立意是通過對中國傳統涼果行業的工藝進行研究,然后導入HACCP體系,增強傳統行業的質量穩定性和安全性。

三、研究方案(框架)

本文是以普寧市梅鄉食品有限公司為例,對中國傳統涼果行業的HACCP體系進行設計與研究,重點即HACCP系統的7個基本原理,難點即將這些原理應用到實際生產過程中去。本文共分五大部分:一、HACCP體系簡介;二、HACCP的相關理論;三、中國傳統涼果行業潛在的問題及根源;四、以普寧市梅鄉食品有限公司為例,分析涼果產品的HACCP體系實施過程;五、梅鄉食品HACCP體系展望。

本文的總體思路是 介紹原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本文著重筆墨將重點放在 分析問題和 解決問題上。思路為分析現狀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對涼果產品的HACCP體系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涼果產品的HACCP體系的改革思路。

四、進度計劃

20xx年12月15日之前,確定論文題目;

20xx年12月28日之前,提交開題報告,指導教師查閱開題報告,進行開題檢查;

20xx年2月10日之前,開始閱讀資料、考慮方案、實驗調試等畢業設計工作,并將畢業設計的部分成果交指導教師,進行中期檢查;

20xx年3月10日之前,提交論文目錄和論文初稿;

20xx年3月30日之前,做必要的實驗演示操作及必要的修改,提交論文目錄和論文定稿;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范文5

論文摘要:本文系統介紹了數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基礎理論及發展過程,分析了高速加工的優點和應用領域,總結了發展數控高速切削加工需要的關鍵技術和研究方向。 

數控高速切削技術(high speed machining,hsm,或high speed cutting,hsc),是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的先進制造技術之一,相關技術的研究已成為國內外先進制造技術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我國是制造大國,在世界產業轉移中要盡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轉移,即要掌握先進制造核心技術,否則在新一輪國際產業結構調整中,我國制造業將進一步落后。研究先進技術的理論和應用迫在眉睫。

1、數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含義

高速切削理論由德國物理學家carl.j.salomon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提出的。他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得出結論:在正常的切削速度范圍內,切削速度如果提高,會導致切削溫度上升,從而加劇了切削刀具的磨損;然而,當切削速度提高到某一定值后,只要超過這個拐點,隨著切削速度提高,切削溫度就不會升高,反而會下降,因此只要切削速度足夠高,就可以很好的解決切削溫度過高而造成刀具磨損不利于切削的問題,獲得良好的加工效益。

隨著制造工業的發展,這一理論逐漸被重視,并吸引了眾多研究目光,在此理論基礎上逐漸形成了數控高速切削技術研究領域,數控高速切削加工技術在發達國家的研究相對較早,經歷了理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及應用研究和發展應用,目前已經在一些領域進入實質應用階段。

關于高速切削加工的范疇,一般有以下幾種劃分方法,一種是以切削速度來看,認為切削速度超過常規切削速度5-10倍即為高速切削。也有學者以主軸的轉速作為界定高速加工的標準,認為主軸轉速高于8000r/min即為高速加工。還有從機床主軸設計的角度,以主軸直徑和主軸轉速的乘積dn定義,如果dn值達到(5~2000)×105mm.r/min,則認為是高速加工。生產實踐中,加工方法不同、材料不同,高速切削速度也相應不同。一般認為車削速度達到(700~7000)m/min,銑削的速度達到(300~6000)m/min,即認為是高速切削。

另外,從生產實際考慮,高速切削加工概念不僅包含著切削過程的高速,還包含工藝過程的集成和優化,是一個可由此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高速度的切削加工,是技術和效益的統一。

高速切削技術是在機床結構及材料、機床設計、制造技術、高速主軸系統、快速進給系統、高性能cnc系統、高性能刀夾系統、高性能刀具材料及刀具設計制造技術、高效高精度測量測試技術、高速切削機理、高速切削工藝等諸多相關硬件和軟件技術均得到充分發展基礎之上綜合而成的。因此,高速切削技術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隨相關技術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概念。

2、數控高速切削加工的優越性

由于切削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高速切削加工技術不僅提高了切削加工的生產率,和常規切削相比還具有一些明顯的優越性:第一、切削力小:在高速銑削加工中,采用小切削量、高切削速度的切削形式,使切削力比常規切削降低30%以上,尤其是主軸軸承、刀具、工件受到的徑向切削力大幅度減少。既減輕刀具磨損,又有效控制了加工系統的振動,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第二、材料切除率高:采用高速切削,切削速度和進給速度都大幅度提高,相同時間內的材料切除率也相應大大提高。從而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第三、工件熱變形小:在高速切削時,大部分的切削熱來不及傳給工件就被高速流出的切屑帶走,因此加工表面的受熱時間短,不會由于溫升導致熱變形,有利于提高表面精度,加工表面的物理力學性能也比普通加工方法要好。第四、加工精度高:高速切削通常進給量也比較小,使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大大降低,同時由于切削力小于常規切削,加工系統的振動降低,加工過程更平穩,因此能獲得良好的表明質量,可實現高精度、低粗糙度加工。第五、綠色環保:高速切削時,工件的加工時間縮短,能源和設備的利用率提高了,加工效率高,加工能耗低,同時由于高速切削可以實現干式切削,減少甚至不用切削液,減少污染和能耗。

3、數控高速切削技術的應用領域研究

鑒于以上所述高速切削加工的特點,使該技術在傳統加工薄弱的領域有著巨大應用潛力。首先,對于薄壁類零件和細長的工件,采用高速切削,切削力顯著降低,熱量被切屑帶走,可以很好的彌補采用傳統方法時由于切削力和切削熱的影響而造成其變形的問題,大大提高了加工質量。其次,由于切削抗力小,刀具磨損減緩,高錳鋼、淬硬鋼、奧氏體不銹鋼、復合材料、耐磨鑄鐵等用傳統方法難以加工的材料,可以研究采用數控高速切削技術來加工。另外,在汽車、模具、航天航空等制造領域, 一些整體構件需要比較大的材料切除率,由于數控高速切削的進給速度可隨切削速度的提高而相應提高, 使得單位時間內的材料切除率大大提高,因而在模具制造、汽車制造、航空航天制造中,數控高速切削技術的應用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第四,由于高速切削時,加工過程平穩、振動小,與常規切削相比, 高速切削可顯著提高加工精度1~2級,完全可以取消后續的光整加工, 同時,采用數控高速切削技術, 能夠在一臺機床上實現對復雜整體結構件同時進行粗、精加工,減少了轉工序中可能的定位誤差, 因而也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因此, 高速切削技術在精密制造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如某企業加工的鋁質模具,模具型腔長達1500mm,要求尺寸精度誤差±0.05mm,表面粗糙度ra0.8μm,原先的制造工藝為:粗刨—半精刨—精刨—手工鏟刮—手工拋光,制造周期要60小時。采用高速銑床加工后,經過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加工周期僅需6小時,不僅效率提高,而且模具質量也大大提高。

4、實現數控高速切削加工的關鍵技術研究

數控高速切削加工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切削機理、切削機床、刀具、切削過程監控及加工工藝等諸多相關的硬件與軟件技術,數控高速切削技術的實施和發展,依賴于此系統中的各個組成要素的,這些實現數控高速切削技術離不開的關鍵技術,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高速切削機理:有關各種材料在高速加工條件下,切屑的形成機理,切削力、切削熱的變化規律,刀具磨損規律及對加工表面質量的影響規律,對以上基礎理論的實驗和研究,將有利于促進高速切削工藝規范的確定和切削用量的選擇,為具體零件和材料的加工工藝制定提供理論基礎,屬于原理技術。目前,黑色金屬及難加工材料的高速切削工藝規范和切削用量的確定,是高速切削生產中的難點,也是高速切削加工領域研究的焦點。

2)高速切削機床技術模塊:高速切削機床需要高速主軸系統、快速進給系統和高速cnc控制系統。高速加工要求主軸單元能夠在很高的轉速下工作,一般主軸轉速10000 r/min以上,有的甚至高達60000-100000r/min,且保證良好動態和熱態性能。其中關鍵部件是主軸軸承,它決定著高速主軸的壽命和負載容量,也是高速切削機床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軸結構的改進和性能的提高是高速機床的一項重要單元技術。另一項重要的單元技術是高速進給系統。隨著機床主軸轉速的提高,為保證刀具每齒或每轉進給量不變,機床的進給速度和進給加速度也相應提高,同時空行程速度也要提高。因此,機床進給系統必須快速移動和快速準確定位,這顯然對機床導軌、伺服系統、工作臺結構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是制約高速機床技術的關鍵單元技術。

3)高速切削刀具技術模塊:由機床、刀具和工件組成的高速切削加工工藝系統中,刀具是最活躍的因素。切削刀具是保證高速切削加工順利進行的最關鍵技術之一。隨著切削速度的大幅度提高,對切削刀具材料、刀具幾何參數、刀體結構等都提出了不同于傳統速度切削時的要求,高速切削刀具材料和刀具制造技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速切削加工時,要保證高的生產率和加工精度,更要保證安全可靠。因此,高速切削加工的刀具系統必須滿足具有良好的幾何精度和高的裝夾重復定位精度,裝夾剛度,高速運轉時良好的平衡狀態和安全可靠。盡可能減輕刀體質量,以減輕高速旋轉時所受到的離心力,滿足高速切削的安全性要求,改進刀具的夾緊方式。刀具系統的技術研究和發展是數控高速切削加工的關鍵任務之一。

4)數控高速切削工藝:高速切削作為一種新的切削方式,要應用于實際生產,缺乏可供參考的應用實例,更沒有實用的切削用量和加工參數數據庫,高速加工的工藝參數優化是當前制約其應用的關鍵技術之一。另外,高速切削的零件nc程序要求必須保證在整個切削過程中載荷穩定,但是現在使用的多數cnc軟件中的自動編程功能都還不能滿足這一的要求,需要由人工編程加以補充和優化,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速切削的價值,必須研究采用一種全新的編程方式,使切削數據適合高速主軸的功率特性曲線,充分發揮數控高速切削的優勢。

高速切削加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有賴于以上原理方面、機床、刀具、工藝等各項關鍵單元技術的發展和綜合。

5、高速切削技術應用方面研究狀況和發展趨勢

由于高速切削在提高生產效益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早己成為美、日、德等國競相研究的重要技術領域。美國日本等國早在60年代初,就開始了超高速切削機理的研究。上世紀70年代,美國已經研制出最高轉速達20000r/min 的高速銑床。如今,歐美等發達國家生產的不同規格的各種超高速機床已經商業化生產并進入市場,在飛機、汽車及模具制造行業實際應用。例如,在美國波音公司等飛機制造企業,已經采用數控高速切削加工技術超高速銑削鋁合金、鈦合金等整體薄壁結構件和波導管、撓性陀螺框架等普通方法難加工的零件。近年來,美、歐、日等國對新一代數控機床、高速加工中心、高速工具系統的研究和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高性能的電主軸技術及其產品的專業化生產步伐加大;高性能的刀具系統技術也進展迅速;直線電機技術應用于高速進給系統。

我國在研究和開發高速切削技術方面,許多高校和研究所作了努力和探索,包括切削機理、刀具材料、主軸軸承、等方面,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然而,與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基本上還處在實驗室的研究階段。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滿足航空航天、汽車、模具等各行業的制造需求,數控高速切削技術應用研究任重道遠。

目前,針對高速切削技術的研究已從實驗階段轉向應用階段。在應用方面的研究包括兩個層面:一是高速加工關鍵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包括高速主軸單元和高速進給單元等,實現高速機床國產化。另一方面,在現有實驗室實踐技術基礎上,進行工藝性能和工藝范圍的應用研究。其中,關于高速切削工藝的研究是當前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主要目標是通過試驗或引進的先進設備直接進行工藝研究,努力解決關鍵零部件的加工工藝問題,開發和完善特種材料的高速切削工藝方法;研究開發適應高速加工的cad/cam軟件系統和后處理系統,建立在新型檢測技術基礎上的加工狀態安全監控系統。

參考文獻

[1] h .舒爾茨著,高速加工發展概況,王志剛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j].2002(1).

[2] 孫文誠 高速切削加工模具的關鍵技術研究 [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8(5).

[3] 艾興,高速切削加工技術[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3.

航天航空技術論文范文6

以CSSCI中2006-2010年我國數字圖書館領域的相關論文為數據源,以利用普賴斯定律所確定的核心作者為研究對象,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構建該領域的作者合作網絡并進行可視化展現。根據子網類型,探索出國內數字圖書館領域主要存在4種合作模式,即單點型、雙核型、發展型和完備型,以期為國內數字圖書館領域的合作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

數字圖書館 CSSCI 社會網絡 合作模式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科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一些復雜問題的解決往往需要不同學科的學者相互合作來完成,合作研究日益成為影響科學生產能力的重要因素,故由此催生了學術界對合作現象的研究。

數字圖書館(digital library)也稱電子圖書館或虛擬圖書館,它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4年,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中心計劃署以及美國國家航天航空事務委員會聯合發起數字圖書館啟動計劃(digital libraries initiative,簡稱DLI),隨之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將數字圖書館作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后,數字圖書館迅速成為圖書情報等領域的研究熱點。我國的數字圖書館事業起步相對較晚,文化部于2000年開始在全國倡導實施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經過多年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數字圖書館研究是國內圖書情報學科的重要研究領域和熱門話題[1-2],因此,本文以數字圖書館合作研究文獻為基礎,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對國內數字圖書館領域的作者合作模式進行深層次的探討。

2.1 數據來源

以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為數據源,檢索策略為篇名中包含“數字圖書館”和中圖類號“G250.76”下的文獻,檢索時間段為2006-2010年,共檢出文獻1 087篇。剔除無作者文獻和會議通知等非研究性文獻2篇,共獲得數字圖書館研究領域相關文獻1 085篇。

衡量某領域發展的重要指標就是研究論文數量的變化,統計文獻數量并繪制相應的增長曲線,對于評價該領域所處階段,預測其發展態勢起著重要的作用。2006-2010年,我國數字圖書館領域研究論文的年代分布如圖所示:

由圖1可知,2006-2010年,除了2007年略有下降外,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領域論文數量基本呈平穩發展狀態。筆者在統計過程中發現,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對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已不再是泛泛地探討,而是逐漸深入到各個具體的方面,如數字資源、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等問題。這充分說明了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在經歷了“概念期”后正逐漸走向“務實期”。

2.2研究對象

由于發文量是衡量作者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標,而核心作者則是特定學科領域的重要領軍人物,因此,本文以數字圖書館領域的核心作者為研究對象。

普賴斯在1969年出版的《小科學,大科學》一書中指出:撰寫全部論文一半的高產作者的數量,等于全部科學作者總數的平方根。這就是普賴斯定律,可表示為:,其中:表示撰寫篇論文的作者數,為該領域內最高產作者的論文數,為全部作者的總數[3]。因此,在數字圖書館領域現有的1 904位作者中,前44位應為高產作者,同時,按照普賴斯的理論,數為篇以上的作者為核心作者。核心作者的下限計算公式為:,其中為最高產作者所發的論文數。根據統計結果得知,=23,因此核心作者發文量應為4篇及以上。綜上所述,選擇發文量為4篇及以上的作者為核心作者,共67位。去掉4位獨著作者,得出符合條件的合作作者63位,具體分布如表1所示。

2.3研究方法

社會網絡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是對社會網絡中各種關系結構及屬性加以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它主要分析的是行動者之間的關系模式[4]。該方法已被證實可以應用于作者合作關系分析及網絡機構闡釋[5]。利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通過對研究人員合作發文網絡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合作的緊密程度、合作模式及主要合作團隊。本文將采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構建我國數字圖書館領域核心作者的合作網絡,在此基礎上,對作者合作模式進行探討分析。

3.1總體合作分析

在合作研究中通常使用兩個指標即合作率(collaboration rate,CR)和合作度(collaboration level,CL)衡量總體合作情況。合作率是指作者人數大于等于2的論文在全部論文中所占的比例;合作度是指所有論文的平均作者合作度,即每篇論文的平均作者數。統計發現,在1 085篇論文中,合著完成的有536篇,所有論文共涉及作者1 904人次。因此,數字圖書館領域作者的合作率和合作度分別為49.40%和1.75。所有相關文獻作者人數的分布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在1 085篇相關文獻中,獨著論文最多,占總數的50.60%;合著論文次之,占總數的49.40%。可見,國內數字圖書館領域整體合作程度相對較高。在合著論文中,尤以2位、3位、4位作者合著論文較多,占合著論文總數的96.64%。

3.2整體網絡分析

整體網絡(whole network)是指網絡中所有行動者之間全部聯結所構成的集合。對于整體網絡而言,網絡密度(density)則是體現網絡特性的重要指標,它是指網絡中所有行動者之間實際聯結的數目與可能存在的最大聯結數目的比值,比值越大,網絡的聯結密度則越大,即網絡的連通性就越好。本次研究中,我國數字圖書館領域作者合作關系網絡圖的密度為0.0381。可見,網絡節點間的關系較為稀疏,網絡的連通性不夠好,網絡整體結構較為松散。這種相對過于稀疏的網絡對于科研合作的開展以及信息的自由流動是極為不利的。

綜上所述,合作度測量的是某領域作者的合作情況,而網絡密度測量的是作者在網絡中的分布情況。我國數字圖書館領域作者合作度相對較高而網絡密度卻過于稀疏,這充分說明了在合作網絡中存在的小團體相對較多,團體內部合作較多,而各團體間交流卻較少。

利用自編的VBA程序,構建表1中的63位核心作者的合作矩陣,將生成的矩陣導入Ucinet [7] ,繼而利用可視化工具NetDraw繪制合作網絡圖,如圖3所示。

圖中每個圓點代表一個作者,節點的大小代表不同的度(degree),即與該節點直接連接的節點數,節點越大,說明該作者在網絡中越處于中心地位;節點之間的連線則表示不同作者之間存在合作發文的情況,連線越粗,表明合作的機會越多。從圖3可以看出,該合作網絡是由63位核心作者單獨發文或共同發文而形成的多個子網。結合相關成果[4,6]對合作模式的探索,根據子網類型,本文將國內數字圖書館領域作者合作模式分為4種,即單點型、雙核型、發展型和完備型。

4.1單點型模式

單點型模式即單點型子網,這是因為與這些核心作者合作發表文章的其他作者不是核心作者,沒有保留在分析樣本中,因此這部分核心作者在網絡中表現為單個的孤立點。由圖3可知,左上方所顯示的17個作者在整個網絡中表現為一個個的孤立點,與其他作者并沒有形成合作關系,這些作者所形成的合作模式即為單點型模式。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科研過程中作者研究興趣或方法等存在差異,正在探索尋找或沒有找到與自己有共同目標的合作伙伴;即使研究方向相同,由于地理位置的差距,也阻礙了這種潛在合作關系的形成。顯然,這種模式對于科學研究尤其是重大科研項目的實施是極為不利的。

4.2雙核型模式

雙核型模式即雙點型子網,是指僅有兩個作者合作發文所形成的子網絡。在圖3中,有14名作者兩兩合作形成了7個雙核型子網,如朱慶華與張銀犬、呂娜與余錦鳳等。這種合作模式主要表現在同一高校或科研單位的老師與老師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這種合作模式有利于作者群就某一學術問題展開實時實地的交流與討論,在科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可以及時得到解決,但這種合作模式并沒有將產學研結合考慮來有效利用人力資源,取長補短,忽略了高校、科研單位與企業的合作以及跨校、跨單位、跨地域的合作。同時,這種合作關系可能會隨著學生學業的完成而中斷,一定程度上會阻礙科研的進一步發展。

4.3發展型模式

發展型模式即非完全子網,是指在有n個節點的子圖中,任意兩個節點之間并非都有直接連接的圖。在這種合作模式下,網絡中存在多個行動者,每個行動者所擁有的權力并非相等。該模式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①在單個子網中,沒有任何一個行動者擁有絕對的支配控制權力,行動者之間彼此需要通過資源的共享才能達到其共同目標;②在單個子網中,某個或某幾個核心行動者連接著網絡中各個分散的節點,維持著網絡的整體結構;③在多個子網中,某個或某幾個核心行動者起著連接子網內部各分散點或各分離子網的作用,發揮著廣義上橋連接的功能,維持著整個網絡的完整性。

圖3中存在3個子網屬于發展型模式,即分別為以張曉林、畢強、董慧為核心的子網絡。這些學者在網絡中擁有絕對的支配地位和較強的信息控制能力,如果他們從網絡中撤出,整個網絡會變成一盤散沙,嚴重地影響到整體網絡的完整性,影響到信息在子網中的傳播,這對科學研究是極為不利的。同時,在子網中,并不是每個行動者之間都有過直接的合作關系,行動者可以通過核心作者尋求可能的合作伙伴,這就為潛在合作提供了一種可能,更有利于完備子網,促進信息在更大范圍內的流通。

4.4完備型模式

完備型模式即完全子網,是指在有n個節點的子圖中,任意兩個節點之間都有直接連接的圖。在這種合作模式下,由于行動者彼此之間都存在緊密的聯系,因此不會因為某個行動者對資源加以控制而影響信息在子網中的流動與共享,資源的流通效率明顯得到提高,從而在真正意義上突破了信息孤島所帶來的局限。此模式的理想化狀態為網絡中所存在的每個行動者擁有均等的權力,行動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呈現均衡性,不存在權力的制衡問題。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合作網絡很難達到這種完美的狀態,大部分子網都處在不斷完善之中。

圖3中,以劉玉照為中心,由其學生劉建準、岳修志3位所構成的子網便是完備型模式的最理想化狀態,但由于該合作子網是以師生關系為基礎的,因此,合作主要集中在2006、2007年,之后3年便再沒有合作。

結論

鑒于近年來數字圖書館仍是圖書情報領域熱門的研究主題,本文利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數字圖書館領域的合作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并進一步分析了各模式的主要特點,得出以下結論:

?2006――2010年國內發表相關論文1 085篇,論文數量除2007年略有下降外,5年期間基本平穩。國內對數字圖書館的研究更加務實,逐漸深入到各個具體的方面,充分表明我國數字圖書館在經歷了“概念期”后正逐漸走向“務實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 欧美精品福利 |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视频 | 91在线 | 欧美:| 国产日产精品_国产精品毛片 | 国产成人久久蜜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美女流白浆视频 | 一边摸一边爽一边叫床免费视频 |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 |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极品美女aⅴ高清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久久 | 国产一区2区 | a级一级黄色片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一区 | 日韩亚洲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天堂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 | 欧美 在线播放 | 中国一级全黄的免费观看 | 亚洲另类中文字幕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 精品日韩在线 |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自拍 | 91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98 |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h| 综合 欧美 亚洲日本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 久久成人毛片 |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