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icu常用的護理知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icu常用的護理知識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icu常用的護理知識

icu常用的護理知識范文1

icu是應用現代醫學理論,利用高科技現代化醫療設備,對危重病人集中監測、強化治療的一種特殊場所。目前ICU的規模、監測儀器設備及醫護人員的專業救護水平、臨床實踐能力已成為一所醫院醫療護理水平的標志。而護理質量直接影響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因此,ICU需要的是高素質的護士,一般來講,ICU護理人員至少要接受6個月以上的專業培訓,2002~2005年我科對30名新護士采取了與普通病房及一般學習學員不同的階段性帶教培訓方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1 帶教方法

1.1 入科教育:ICU與普通病房不同,病人的病情重,病情變化快,各種監測儀器多,病人身上的管道多。尤其是無家屬陪伴的病人,對其一切治療、護理(包括生活護理)均由護士完成,這就要求護士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慎獨精神,要求新護士認真學習ICU規章制度:如工作制度、各級各班人員職責、醫囑執行查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交接班制度、病情的觀察及護理記錄單的書寫,各類危重病人的搶救措施等。

1.2 ICU相關理論和技術的培訓:根據新護士的特點,進行階段性帶教培訓,從基礎到專業,制定培訓計劃,并加以實施,通過一階段的培訓后進行考核,并進行分析及總結,考核時帶教老師也參加,激發了老師的積極性,也鞏固了其專業知識技能,合格后才進行下一階段的培訓。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同時進行。主要培訓內容有:(1)危重患者的觀察及護理理論;(2)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微量泵、除顫儀等的使用及保養;(3)心肺腦復蘇術;(4)氣管切開、氣管插管、深靜脈置管的護理及血流動力學監測及各引流管的護理;(5)常見危重疾病如休克、ARDS、MODS、DIC等的相關理論及搶救配合等。

1.3 選定帶教老師:(1)老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愛心,熱愛本專業,人際溝通能力比較強;(2)臨床經驗豐富,專業技術熟練且具有扎實的專業醫學知識;(3)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協調能力。

1.4 帶教的形式

1.4.1 集中強化培訓:新護士入科后第一個月熟悉ICU環境及相關制度,從第二個月開始,每周進行3個下午的集中強化培訓(除值班人員外其余護士全部參加),先進行理論講座后再進行操作示教,理論由護士長及有經驗的護師、護士及專科醫生主講,操作由指定的帶教老師示教。

1.4.2 不定期的培訓:每天進行晨間提問,每周或每兩周安排護理查房。主要內容是臨床上常用的知識及結合臨床上所遇到的新的疑難病例、新儀器、新的護理技術操作、治療方法以及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等。護理查房先由帶教老師進行示教,每位新護士都要自己準備一位病房現有病例組織查房,查房時要求全科人員參加并進行討論,這不僅培養了護士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提高了她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4.3 分階段帶教:第一階段:一對一的帶教。每個新護士由一位經驗豐富,年資較高的護士跟班帶教,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盡量讓新護士動手操作,帶教老師以輔助者的身份進行觀察,只做提示性和啟發性的回答,讓新護士將理論與實際聯系,盡快進入工作狀態,以提高臨床護理能力。第二階段:雙班制帶教。帶教老師和新護士上同一班,但分管不同的病人。新護士要克服依賴性和盲目性,要有信心和獨立觀察、思考的能力,獨立完成本班的工作,如遇到難題,帶教老師應啟發其回顧培訓階段和帶教開始階段所講解的理論和搶救技術,鼓勵其自行解決,帶教老師主要起質控的作用,確保護理安全。第三階段:單獨值班。新護士通過以上兩階段后,基本掌握了ICU工作制度、程序和常用搶救技術,經過護士長和帶教老師的綜合考評,確定其具備單獨值班的能力時,應安排單獨值班。并告知如遇到工作量大或特殊搶救不能保證護理質量時及時通知二級護理班。

1.5 帶教考核:主要是通過對新護士的不定期的綜合評定(即在工作態度、專科知識、業務技能三方面評價),間

接考評帶教老師的帶教方法,對帶教中的不足及時予以糾正。

2 效果

2.1 改變了以往憑經驗帶教而不注重帶教效果的傳統做法,對新護士進行帶教定期考評,增強了帶教老師的成就感、榮譽感、責任感和自信心。

2.2 激發了新護士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感,鞏固了帶教效果。

2.3 提高了新護士的綜合能力。通過4個月的臨床帶教培訓,全部新護士均能掌握ICU現有監測技術,常見的搶救技術和理論,并能熟練應用,培養了敏銳的觀察力和嚴謹的工作態度。

3 體會

此種帶教方法受到新護士和科室領導及醫生的認同和好評,認為是老護士和新護士相互學習和激勵的過程。注重因人施教,根據每位新護士的特點,因人制宜進行帶教,將入科教育和專科培訓貫穿于帶教的全過程。帶教老師隨時掌握新護士每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帶教重點,使其盡快全面掌握ICU專科理論和技術。

icu常用的護理知識范文2

【關鍵詞】ICU靜脈用藥 安全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814-8824(2010)-03-0072-01

護士所具有的藥理學知識水平和工作責任心直接關系到ICU病人靜脈藥物治療的效果;而ICU病人靜脈給藥的護理安全性又直接關系到醫療護理的質量。用藥安全指上市藥品在使用全過程中的安全,不安全用藥包括用藥差錯和不合理用藥。現將提高ICU靜脈用藥安全的護理對策具體介紹如下。

1 嚴格遵守臨床用藥原則

1.1 嚴格遵守查對制度 靜脈給藥的各個環節都要執行三查八對制度,操作前、中、后查對,護士均要核對病人的床號、姓名、藥名、濃度、劑量、用法、時間和有效期。除此之外,護士在執行醫囑時還需核對病人的過敏史,以確保用藥的正確性。執行口頭醫囑時,執行前務必向醫生再次復述無誤后,方能執行。

1.2 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護士在靜脈給藥的各個環節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配藥過程中執行注射器單用措施,一針一管吸一藥物,一根棉簽消毒一個瓶口;靜脈注射和靜脈輸液時也要嚴格無菌觀念,24小時連續靜脈輸液的病人要堅持輸液器一天一換。

1.3 嚴格遵守配藥規程 ①一位病人同時使用多瓶液體靜脈輸液治療時,應根據醫囑及藥物性質合理安排配藥時間,在治療卡及輸液瓶簽上標記序號,擺藥護士按序號擺放藥物 ,保證配藥順序一目了然,避免配制藥物時間過早,配制好的藥物長時間后才輸入到病人身上,易造成污染、藥物變性及藥效下降,尤其是ICU 病人病情變化快,醫生隨時會調整用藥方案,過早加藥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②護士在配制藥物時還須保證劑量的準確,吸藥時須等藥物完全溶解并抽盡安瓿內的藥液,避免造成治療藥物劑量不足。③掌握正確的配制藥物方法,嚴格按藥物的配伍禁忌配制,切忌出現護士為圖方便,不用某些藥物的專用溶媒,擅自換用其他溶媒溶藥。

1.4 合理安排給藥時間 適宜的給藥間隔時間應與該藥物的半衰期近似,給藥間隔時間過短或過長,均易致藥物蓄積或達不到治療效果[2]。使用輸液卡,卡上明確標明各種藥物的輸注時間及順序,應具體到分鐘,特殊藥物的使用時間要做好重點交班登記,各班護士在更換輸液液體時,嚴格按序號并參考輸液卡及執行單上實際用藥時間,保證治療間隔時間與醫囑相符,并在護理記錄單上準確記錄。

1.5 注意靜脈藥物的配伍禁忌 在聯合靜脈用藥的各個環節要防范配伍禁忌:①靜脈藥物配制時要嚴格執行注射器單用制度,根據藥物性質選擇溶媒,全面了解配伍藥物的特性,避免盲目配伍,如磷制劑與鈣制劑加入同一瓶會產生沉淀;維生素C與氨茶堿吸入同一注射器中藥效會明顯下降;②多種靜脈藥物經同一通道同時輸注時,要注意各藥物之間的配伍;③靜脈輸液時,既要注意同一瓶液體中藥物有無配伍禁忌,也要注意相鄰兩組液體之間的配伍禁忌,更換輸液瓶時密切觀察兩種藥物有無配伍禁忌,對不必嚴格控制輸液量的患者,在輸注兩種抗生素或可能存在配伍禁忌的兩種藥物之間可輸入適量生理鹽水以作間隔。④使用各種新藥前,詳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及時將新發現存在配伍禁忌的藥物記錄在專用登記本上,供全科人員查閱。

1.6 按要求嚴格調節輸液速度 ICU 病人病情重,必須根據病人的年齡、病情、各種藥物的性質及醫囑嚴格調節輸液速度。使用不同品牌輸液器前,應明確該輸液器外包裝上的點滴系數(供給1ml液體所需的滴數),以便準確計算輸液滴數。

2 密切監控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

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同一藥物同一劑量對于不同病人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而ICU病人的聯合用藥可能會加大差異的存在。ICU 護士必須嚴密監控用藥后的療效,及時告知醫生以調整藥物的劑量,盡早發現藥物的不良反應。

3 正確使用血管活性藥物

血管活性藥物是ICU最常用的靜脈藥物之一,原則上經中心靜脈輸入,這樣藥物不但起效快、還可防止組織壞死。血管活性藥物最好使用單獨靜脈通路,并保證勻速輸入。嚴禁從血管活性藥物通路靜脈推注其他藥物,還應避免在輸注血管活性藥物的靜脈通路測CVP。停用血管活性藥物時,護士應回抽置管內殘余液后封管。

4 輸液泵及微量注射泵使用安全性的觀察

輸液泵及微量注射泵的使用能準確控制輸液速度,使藥物速度均勻、用量準確并安全地進入患者體內發揮作用。ICU病房的重癥病人常常使用輸液泵及微量注射泵來控制一些特殊藥物如血管活性藥物、鎮靜藥等速度。輸液泵及微量注射泵給重癥病人的治療帶來了很多好處,給護理減輕了很多工作量,但與此同時它們也同樣帶來一些安全隱患。因此護士應隨時查看輸液泵的工作狀態,及時排除報警、故障;尤其是在持續泵入血管活性等藥物時,應隨時查看輸液瓶內或注射器內的藥量并及時更換補充,防止由于藥物輸注中斷而造成病人的生命體征的異常波動,以確保用藥安全。

5 重視對ICU護士的管理和培訓

5.1 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貫徹法律意識臨床護理工作的每個環節都存在著法律問題,要加強 ICU 護士執業過程中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做到知法、懂法,運用法律知識來約束自己的給藥行為,杜絕出現因藥品使用不當帶來的醫療糾紛。

5.2 培養護士的慎獨精神 臨床給藥中存在問題,有些是因為護士缺乏責任心和自我約束力,并非是技術原因或業務水平[3]。因此,要加強培養護士的慎獨精神,不斷提高責任心和約束力,做到在無人監控的條件下能嚴格遵守臨床給藥各環節的各項原則,做到規范準確的給藥。

5.3 加強對藥物安全知識的學習 護士必須加強對藥物安全知識的學習,包括藥物的化學名、商品名、用法、劑量、途徑、藥理作用、不良反應、配伍禁忌等。ICU病人病情重,用藥復雜多變,護士尤其要熟練掌握各類常用搶救藥物的相關知識。

5.4 及時掌握臨床新藥相關的知識 目前,臨床上藥物更新快、新藥多,護士在使用新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該藥物的說明書。藥品說明書是指導怎樣用藥的根據之一,具有法律效應,用藥前準確閱讀和理解說明書是安全用藥的前提。閱讀了藥物說明書,可以讓護士在用某種藥時,心里有數,知道該觀察哪些內容,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能及時做出應對措施,甚至有時還能提醒醫生。

5.5 加強高危人群的教育和培訓對低年資護士和進修、實習護士加強教育和培訓,新上崗護士及進修護士在進行崗前培訓時重點進行安全教育,以提高責任心。

6 加強組織管理

ICU可組建藥物安全管理小組,制定相應的護理管理對策,以消除靜脈給藥的安全隱患。如除輸液管路和導尿管外,在鼻飼管、空腸營養管和腹腔沖洗管上貼寫醒目的標簽;對非常規劑量的藥物一律在劑量下方劃雙紅線,以引起配藥護士注意;對于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藥物或其它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的重要藥物,要在其輸液管路上貼寫醒目的標簽。此外,藥物安全管理小組還應關注護士靜脈用藥每一細節,及時發現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并詳細記錄查出的問題,與全科護士討論、分析原因,制定處理方案,跟蹤方案的落實情況,反饋方案的效果。同時,藥物安全管理小組還應承擔收集、整理ICU藥物相關信息,尤其是臨床新藥的信息,及時向科內護士傳達的責任。同時,ICU應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提高全體護士的工作責任心,增強用藥安全意識,確保用藥安全[4]。

總之,ICU的病人病情危重,靜脈用藥種類繁多而且緊急,尤其是在搶救的時候。因此,加強對 ICU 護士臨床用藥各環節的安全管理,對于杜絕醫療糾紛隱患,保證病人用藥的安全,確保藥物治療發揮最大功效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曉惠,鄒曉清.臨床護理風險事件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5):375-377.

[2] 薛素蘭,伍曉瑩.護士在臨床藥物治療中的作用[J].護理研究,2005,19(4B):718-719.

icu常用的護理知識范文3

關鍵詞:ICU譫妄診斷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228-01

ICU譫妄是由于ICU患者經歷一系列打擊所致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急障礙,主要表現為意識狀態的急性改變或反復波動,注意力缺損,思維混亂或意識模糊[1]。ICU是危重癥患者集中的地方,譫妄的發生率高,而瞻望的出現又增加了并發癥的發生率,可導致住院時間延長,死亡的風險性和醫療費用增加[3]。

1ICU譫妄監測工具及診斷標準

目前臨床工作中用來評估譫妄的工具有許多種,其中主要應用的四種為精神疾病診斷統計分類手冊(DSM-Ⅳ),意識模糊評估法(CAM-ICU)意識紊亂評估方法[4]和重癥監護譫妄篩查檢查表[5],但在ICU領域確認簡便而有效的監測工具則為后兩種。

1.1精神疾病診斷統計分類手冊(DSM-Ⅳ)與意識模糊評估法(CAM)。DSM是診斷譫妄的金標準,但在ICU中進行主要觀察和診斷的常為非經過專業精神科訓練的醫生和護士,對于癥狀及其嚴重程度的判斷分析都有一定的困難,普及性較低。CAM曾一度為譫妄常用的評估工具,因其簡單易行,又有較好的信效度,但運用該方法時需要患者具有基本的配合能力,因而在昏迷等患者的評估中有極大的局限性。

1.2ICU意識紊亂評估方法。CAM-ICU適用于ICU譫妄患者的評估,而且對帶有氣管插管等不能用語言表達的患者也可以完成評估,具有快速簡便的特點,可以作為醫護人員評估譫妄發生的工具,有助于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1.3ICDSC表。ICDSC表內容包含8個項目。其敏感度達到99%,特異度達到64%,精確度達到0.94。

2ICU瞻望的護理措施

2.1舒適護理。

2.1.1創造良好的環境。病室溫度保持18~22℃,濕度60%~70%,簡化室內設施,必備的儀器設備整齊擺放,ICU環境設置家庭化,可以給患者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為患者準備圖書、雜志,允許患者使用耳機收聽廣播或聽音樂,引導患者進入放松狀態,減輕和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

2.1.2促使睡眠――覺醒周期的正常化。ICU光線要柔和,降低監護儀及呼吸機的噪音,醫務人員小聲交談,醫療護理操作要有計劃性,盡量集中進行;幫助患者取舒適臥位;夜間可用耳塞或靜脈持續泵入咪噠唑或丙泊酚改善睡眠的連續和持續時間。

2.2安全護理。

2.2.1控制危險因素,減少應激。實行專人看護,加放床檔,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墜床、自傷、拔管等意外事件發生;防止跌傷或自我損傷,瞻望發作時,易產生機械損傷,護理的重點應放在病人改變了的行為能力上,而不是護理行為的需要上,當制動不可避免時,應盡可能的減少并且有嚴密的監護。

2.2.2提高患者的認知力。護士為患者提供3次/d刺激認知功能的活動,反復給患者進行時間、人物和地點的定向,提高患者的定向力;指導患者使用放大鏡,助聽器,促進患者對周圍環境的感知。

2.3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2.3.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準確識別患者是否處于焦慮狀態,評估患者的焦慮水平,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患者的焦慮水平;氧分壓式提示譫妄發生與否的敏感指標,要加強血氧飽和度監測;監測實驗室檢查結果,早期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補充營養;在密切觀察各項生命體征的同時,保持呼吸道通暢及呼吸機運行正常,確保充足供氧;注意觀察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椎體外系反應,口干,便秘,尿潴留等,早發現,早處理。

2.3.2合理鎮靜。躁動病人需要鎮靜來預防損傷和并發癥的發生,特別是譫妄發作持續較久時。鎮靜藥物從小劑量開始,緩慢靜滴至有效的血藥濃度。在使用鎮靜藥物過程中,要嚴密監測,如有不良反應,立即停用。

2.3.3做好機械通氣的護理。使用機械通氣的病人,應在使用前和使用中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解釋該操作的意義,注意事項,減少患者的焦慮恐懼,盡量使患者配合治療減少人機對抗,降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可能性,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早停機拔管。撤機前要做好各個系統的評價及心理疏導,撤機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鼓勵病人自主呼吸,降低譫妄的發生。

2.4心理護理。

2.4.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以沉著冷靜的工作態度、親切和藹的語調與患者進行溝通,這個過程能夠減少患者的焦慮和憂郁,并從情感上激發患者;于患者入ICU前一日到病房與患者及家屬進行訪視,向患者介紹ICU的環境、陪護制度,做好各項宣教,必要時邀請患者實地參觀,以減輕進入新環境后的陌生恐懼,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及家庭、社會支持系統。

2.4.2加強非語言溝通。ICU患者常有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的情況,無法進行語言交流,護士應運用輔助物品進行有效交流,也可應用觸摸護理,比如坐在患者床邊,縮短護患距離,在患者不適時,握著他的手,讓患者感到一種無形的力量,給予患者家人般的支持,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小結

ICU譫妄是一個嚴重且普遍存在的問題,醫護人員應重視。作為醫務人員應以廣博的自然人文科學和醫療護理專業知識武裝自己,準確掌握ICU譫妄的評估方法,確保ICU譫妄發生時及早發現診斷,給予患者充分的治療和護理干預,提高ICU譫妄的轉復率,縮短ICU入住時間,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劉淑嬡,陳永強.危重病護理專業規范化培訓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16

[2]陳彥方.CCDM-3相關精神障礙的治療與護理[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210

[3]岳鵬,吳瑛.ICU譫妄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9):862

icu常用的護理知識范文4

目的 探討ICU危重病人使用微量注射泵的護理方法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尋找相應護理對策。方法 回顧分析200例ICU病人應用微量注射泵的臨床護理資料。結果 ICU病房中應用微量注射泵最常見的問題有操作規程不熟練,用藥量計算方法不統一導致泵入藥物劑量精確度不夠,護士專業知識缺乏、責任心不強,微量泵管理不完善及有滲漏和堵管現象發生。結論 針對存在問題,規范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步驟,掌握使用的注意事項和相關用藥知識,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

【關鍵詞】 重癥監護病房;微量注射泵;護理

微量注射泵是一種用少量液體將微量藥液泵入體內的儀器,具有精確、均勻、持續泵注的特點,成為ICU治療危重病人的常用儀器。2002年1月~2008年4月,我院ICU應用微量注射泵泵注血管活性藥、鎮靜藥、胰島素、腦垂體后葉素、阿托品、納洛酮等藥物2300余人次,使用時間最長20天。微量泵在控制血壓、控制血糖、保證最佳血藥濃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但使用微量注射泵也存在一些如操作程序不夠熟練、脫管、儀器中斷泵入等不容忽視的危險因素,現將使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一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以提高搶救成功率和護理質量,確保病人安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07年1月~2008年4月入住ICU患者中使用微量注射泵的患者200例,男130例,女70例,年齡2個月~93歲。其中多器官功能障礙51例,有機磷農藥中毒31例,腦血管意外25例,重型顱腦損傷20例,頸椎骨折并高位截癱15例,晚期產后大出血18例,心跳驟停復蘇術后19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1例。

1.2 方法

采用國產WZ-50系列微量注射泵及日本產泰爾茂注射泵、配套延伸管、50ml一次性注射器;血管通路常采用深靜脈置管或上肢較大血管;常用藥物包括各類血管活性藥、鎮靜劑、胰島素、氨茶堿、納洛酮、腦垂體后葉素、肝素等,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續時間超過24h,最長20天,使用過程中更換藥液一次以上及調整使用藥物速率一次以上,所有病例均用監護儀監測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

2 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2.1 操作規程不規范、不熟練

個別護士特別是剛進入ICU的護士對微量注射泵操作程序不熟練,不按程序進行操作,缺乏對某個環節的設定。并且,目前使用的各種微量注射泵包括國產的微量注射泵在內,其使用的界面多為英文提示,這對護士盡快掌握其性能、使用方法、步驟造成一定的障礙,從而影響使用功能,導致用藥過遲,耽誤治療。

2.2 微量注射泵的附件不配套

微量注射泵泵注的液體量少,靈敏度高,附件不配套常常會影響到微量泵的靈敏度,如一次性注射器大小不適,會出現針管夾固定不牢,導致針管滑脫或藥液剩余較多而儀器就開始報警,另外,如果使用的延伸管過軟可使靜脈通路阻塞,但微量泵因不敏感而未能報警,以致影響藥物泵注。

2.3 藥物計量單位與計算單位方法不統一

目前臨床常用給藥劑量單位有μg/(kg·min)與μg/(kg·h)兩種[1]。但如何將藥物合理配置、及時方便地調整藥物泵入的濃度,不同的醫院有不同的計算方法,某些方法計算復雜且易出錯,不便于藥物劑量調整,易造成計量不準,不適于搶救治療的要求。

2.4 對微量泵使用中回血處理不當

個別護士專業知識欠缺,對患者的病情及泵入的藥物作用不了解,當微量注射泵的管路發生回血,這種情況往往是發生在使用微量注射泵開始或中間更換注射器時,若不考慮注射藥物的性質和劑量,盲目采用快進鍵處理回血或用傳統方法用生理鹽水加速推注,會致使短時間內進入患者體內的藥量過多,產生不良后果[2]。

2.5 藥物滲漏

應用微量注射泵泵入的藥物多為血管活性藥物,藥物濃度高、刺激性大,微量泵使用時間長,一旦藥物漏至皮下組織,可引起局部血管強烈收縮而致組織壞死或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致皮下淤血、靜脈炎等發生。

2.6 堵管

長時間泵入極微量藥液,如果使用單靜脈通道,在病人躁動、咳嗽、吸痰時,很容易造成堵管。

2.7 護士責任心不強

微量注射泵有靈敏的自動報警提示,包括電源不足報警、余量報警、藥液泵完報警、堵塞報警、注射器與推動器接觸不良報警等,這些使護士在使用微量泵時對報警產生了依賴心理,不定時巡視、檢查各管路接頭情況,認為微量泵不報警就是在正常運轉。以致延伸管、三通接頭或輸液針頭連接處脫落、輸液部位腫脹等都未能及時發現和處理。

2.8 微量注射泵管理不完善、不規范

連續及長時間使用的微量注射泵,沒有定時檢修和調試,造成機械故障而不能正常使用。另外,使用過程中及用后未及時清潔儀器,微量泵的推進器和電源插頭處黏附有藥液、其他液體及塵埃,易影響藥物泵注速度,并可引起漏電危險。

3 對策

3.1 熟練掌握微量注射泵的性能

微量注射泵帶有蓄電池,充電后轉送病人時可連續使用2~5h,連接交流電可自由充電,國產WZ-50注射泵泵入范圍可在0.01~0.99ml/h選擇,日本產泰爾茂注射泵泵入范圍可在0.1~1 200ml/h選擇,注射器通常選擇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微量注射泵有靈敏的報警系統,包括管道受壓、阻塞,滑座與注射器分離,余量,低電池容量報警等,要熟練掌握、識別各種報警顯示及處理方法。

3.2 規范微量注射泵的操作步驟

①使用前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配置藥液遵守無菌操作原則;②將微量泵固定于支架,接通交流電并打開電源,檢查微量泵的電源及儀器性能;③用50ml注射器吸取藥液并連接延伸管,排氣后置于微量泵的針管夾,固定牢固;④延伸管與靜脈通道連接,根據醫囑選擇泵入的速度,按啟動鍵“STAT”可見注射指示燈閃動,即為注射開始,微量泵進入工作狀態;⑤微量泵使用結束,先按停止鍵,斷開延伸管與靜脈通道的連接,關閉電源,整理清潔注射器與微量泵。并做好微量泵的消毒工作。

3.3 掌握微量注射泵使用的注意事項

①護理人員要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及藥物作用和不良反應,認真執行醫囑,對特殊藥物準確換算;②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微量泵上要注明藥物名稱、劑量、配置時間、泵入速率等,交接班做到三清即口頭講清、書面寫清、床邊看清,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③加強巡視,藥物泵注后注意觀察輸液管道是否通暢,藥液有無滲漏、脫管,血管走向有無條索狀紅線出現,特別是給病人翻身、排背、吸痰時尤其要注意管道的情況,一旦微量泵發生報警,及時找出原因,并做出相應處理;④妥善處理管道回血,更換注射器或病人躁動、咳嗽管道有回血時,嚴禁按快進鍵處理回血,可用另外一副注射器將液體回抽,再用生理鹽水沖注,并將延伸管內有血的液體排除,調節微量泵后連接;⑤應用期間不能隨意中斷泵入藥物,提前配好藥物備用,當殘留報警燈亮時立即更換,更換動作要迅速、準確,血管活性藥物更換前后嚴密監測生命體征;⑥加強微量泵保養,定期檢查儀器的性能,使用完后要及時清潔除塵,特別是推進器與軌道、針管夾,要用棉簽蘸汽油擦洗后,再用清水擦干。如微量泵接電源后顯示器不亮,泵速有誤差,報警失靈,嚴禁給病人使用,應及時維修。

3.4 用一種簡單系數進行藥物劑量與泵速換算

①使用50ml容量注射器,計算公式:配置藥物總劑量=患者體重(kg)×系數(k);②將常用的藥物如血管活性藥物按給藥的劑量分為三類,一類: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二類:硝普鈉、硝酸甘油、立其丁,三類: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常數(k):一類為3,二類為0.3,三類為0.03;③將上述公式計算的藥物總劑量加生理鹽水或葡萄糖稀釋至50ml,如調節微量泵注藥速度為1ml/h,相當于給藥的速率為1μg/(kg·min),例如患者體重50kg,用多巴胺5μg/kg·min,因此,藥物總劑量=50(kg)×3=150mg,將多巴胺150mg(相當于15ml)加生理鹽水35~50ml,調節微量泵注藥速度為5ml/h,即相當于給藥的速率5μg/(kg·min)。其他藥物依同理進行計算;④臨床使用證明,此方法簡便、快捷、易學,只需以患者體重為基礎數值進行計算,值得應用和推廣。

3.5 預防感染

加強無菌觀念,嚴格無菌操作,三通和延伸管每天更換,注射器為一次性使用,深靜脈置管處每天換藥,穿刺點粘貼透明敷料,泵管、三通處用無菌巾覆蓋。

3.6 加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

ICU患者病情復雜,變化快,大部分患者需要用微量注射泵維持用藥,使用微量泵雖方便、快捷、省時,但操作中稍有差錯都有可能發生嚴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尤其是使用血管活性藥、胰島素、阿托品等藥物時,必須在嚴密監護下使用,因此,護士必須要有高度責任感、嚴格要求自己,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水平,保證用藥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icu常用的護理知識范文5

【關鍵詞】 ICU;院內感染;控制;對策

重癥監護病房(ICU),是集中疑難重危病例進行病情監測和積極治療的單位,也是醫院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場所。院內感染是ICU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又稱醫院內獲得性感染,是影響患者住院預后的重要因素, 不僅會引起病情惡化, 延長患者住院時間, 還會造成醫療費用的巨大浪費, 甚至直接影響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ICU作為危重患者監護及治療的特殊區域, 因其患者多來自于院內各科室,且病情危重,抵抗力差, 患者接受較多的治療和監護措施,大量應用抗菌素,產生耐藥菌的機會多,加之各種侵入性監測的實施及介入治療等,使ICU患者感染的機率明顯高于一般病房;又因患者治愈后,又回散到原科室,使在ICU的耐藥菌株被攜帶到醫院各處而引起流行。ICU院內感染要比普通病房高出3~4倍[1],是嚴重威脅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醫院感染對社會及個人均帶來嚴重危害,可見ICU病室為醫院感染的重點對象,感染控制十分必要。采取可預見性的控制和預防ICU院內感染,顯得十分重要。

通過10多年的實踐證明,要想有效地控制ICU的院內感染, 不僅需要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而且需要嚴格管理,提高醫療、護理質量,加強室內空氣環境監控,嚴格無菌操作,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加強營養支持療法,增強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在基礎設施相對不足的前提之下,努力減少和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筆者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總結出造成重癥監護患者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及控制對策,現綜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在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的神經科患者372例,年齡3~86歲,平均44.7歲。其中男217例、女155例,顱腦損傷207例、腦血管病101例、腦腫瘤62例,意識障礙319例,手術治療316例。住院時間8~380 d。

1.2 調查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調查其在ICU接受治療后醫源性感染的情況,直至患者返回普通病房后48 h。參照全國醫院感染監測網采用的統一院內感染診斷標準[2],依據臨床癥狀、體格檢查、血象、細菌培養、X 線檢查等確定診斷。

2 結果

2.1 感染情況 在372例患者中,發生院內感染95例,發生率為25.54%,高于同期醫院平均感染率(4.00%)。感染部位:下呼吸道47例,占49.47%;泌尿道22例,占23.16%;胃腸道15例,占15.79%;血液5例,占5.26%;其他6例,占6.32%。

2.2 年齡、性別與醫院感染的關系 在95例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感染率明顯高于女性患者,年齡在65~86歲之間感染率最高。

2.3 住院時間與醫院感染的關系 研究對象中住院時間最短是8 d,最長是380 d,統計表明患者住院時間越長感染機會越多。

2.4 侵入性操作 372例重癥監護患者均留置各種導管,其中導尿管351例、氣管切開導管或氣管插管193例、腦室外引流管78例、腦部血腫腔引流管85例。

2.5 抗生素的使用 372例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為96.1%,聯合用藥為40.3%,所用抗生素中三代頭孢占97.2%,也有少數是使用四代頭孢或其他抗生素。

3 ICU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

3.1 患者的自身特點 ICU病室內的患者,絕大多數病情極其危重, 全身狀態,營養狀況和抗感染能力較差,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應激功能減退,易感性增強, 難以控制, 使ICU 的患者成為院內感染的高危人群。

3.2 環境的特殊性 病房所處位置相對閉塞,通風換氣不良,空氣污濁;儀器設備多、洗手設施簡陋、治療操作量大、醫務人員查房頻繁等,造成空氣、物表清潔消毒困難;出入通道的混用等都是ICU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

3.3 各種侵入性操作較多各種先進的監測治療技術使侵入性有創傷口日益增多,從而成為患者易發生院內感染的直接原因。侵入性診治手段增多,使用醫療器械而發生感染者占醫院感染的45%[3]。如內窺鏡、泌尿系導管、動靜脈導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吸入裝置、采血針、吸血管、監控儀器探頭等侵入性診治手段,不僅可能把外界的微生物導入體內,而且損傷了機體的防御屏障,有創傷口的增多,增加了菌血癥發生的可能,使病原體容易侵入機體。

3.4 完全胃腸外營養治療引起菌群失調 完全胃腸外營養已成為許多危重患者的重要治療手段,因正常胃腸道功能廢棄, 導致腸道內厭氧菌生長過度, 有些患者應用后可引起肝功能異常, 從而引起感染。

3.5 醫務人員因素 醫務人員感染監控的思想認識和消毒隔離制度執行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控制院內感染的質量問題。工作人員的手是造成院內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 約占30%。有資料表明, 醫護人員的手在接觸患者2~5 h 后,仍可查出病原菌, 因此醫護人員的手不僅傳播病原,還可成為病原傳播儲藏所。醫護人員的無菌觀念不強, ICU 病房工作繁重, 搶救生命時需要快速, 往往造成無菌操作不嚴格, 為繼發感染埋下隱患[4]。

3.6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耐藥菌株的繁殖和增加。ICU患者病情危重,使用抗生素品種多,存在許多預防性用藥,聯合用藥和較多三線抗生素的使用,不同程度地破壞了正常菌群平衡,也易引起院內感染。

3.7醫療儀器消毒與滅菌不徹底 如:①ICU 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 材料特殊, 無法徹底消毒。②長期存放使用, 增加感染源和感染機會。

4ICU院內感染的控制對策

4.1 開展院內感染知識的培訓 針對護理人員對感染管理重要認識不足,缺乏消毒滅菌知識這一薄弱環節,以衛生部頒布的《院內感染管理規范(試行)》和《消毒技術規范》為標準,院部對全體護理人員進行消毒隔離有關的技術和感染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進行學習,科室再根據各科特點培訓,把預防院感染內容作為平時抽查的內容之一,人人掌握,個個執行。

4.2 合理建設ICU

建立獨立的ICU,嚴格區分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配備獨立的監護室醫護人員,建立更多的專科監護病房,減少綜合監護病房病種。有條件時可建立層流凈化系統,提高病房空氣質量。

4.3 加強ICU的消毒管理

4.3.1 環境的消毒 地面、墻體、門窗、柜、床,每天用1∶3晶安消毒液擦洗3次。地面有嘔吐物、分泌物、血跡等污染應及時擦拭。各室拖把和各類擦布分開使用,分類放置。空氣:包括自然通風和室內空氣消毒,自然通風每天2~3次,20~30 min/次;室內空氣消毒在有患者的情況下采用空氣消毒機(DF-醫用型)2次/d,每次60 min,也可選用紫外線,2次/d,30 min/次以上,但要注意防護。如室內無患者,用每立方米乳酸0.12 ml加等量水或2%過氧乙酸8 ml加熱熏蒸,密閉門窗30~120 min。床鋪、床單、被服消毒后使用,每天更換1次,污染時及時更換,便器專人使用,每天浸泡2次。

4.3.2 器械的消毒 外科常用器械、敷料、換藥碗使用完畢用1∶3晶安液浸泡30 min,用清水沖洗滅菌后備用。霧化吸入器的噴頭、管道,盛霧化液的容器在使用前后用1∶3晶安消毒液浸泡30 min,用蒸餾水沖凈。人工呼吸機的呼吸回路管道、配備雙套,每天更換1次,更換下的管道用1∶3晶安消毒液浸泡30 min,蒸餾水沖凈涼干備用。濕化器、濕化瓶每天更換蒸餾水,每周更換1次。上述用物每周熏蒸1次。

4.4 做好生物學監測 重視監測工作,加強監測控制是預防醫院內感染的主要措施[5]。院內應成立一支得力的院內感染監控小組,每周自查1次,每月對發生的院內感染類型、發生率及感染的病原學特點等方面進行定期監測,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查找原因制訂有效的防治措施。

4.5 加強監護室的人員管理

4.5.1 所有工作人員應穿專用工作服、工作鞋,在處理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前后均必須認真洗手,進行無菌操作前應加消毒液洗手,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4.5.2 探視者入室前穿隔離衣,換上鞋套,并發給口罩,有呼吸道感染者禁止入內。患者進入監護室更換衣、褥。

4.5.3 限制探視,盡量減少人員流動。

4.6 加強危重患者基礎護理

4.6.1 新入ICU的患者全身皮膚進行清潔處理更衣,如有傷口要立即消毒。自備衣物、包裹及不必要的物不準帶入,減少對ICU的污染。

4.6.2 加強晨晚間護理,定時為者擦浴,保持皮膚清潔。

4.6.3 口腔護理,2~3次/d。

4.6.4 為患者導尿時,選擇粗細適宜的導尿管,插管動作要輕柔,長期留導尿管者每10~14 d更換導尿管1次,集尿袋每天更換1次;加強會護理,用新潔爾滅自尿道口向外進行擦洗消,2次/d。避免不必要的膀胱沖洗。研究證明,膀胱沖洗對尿無明顯作用,且因尿管中尿液逆流或增加導尿管連接口染機會而造成尿路感染[6]。如必須沖洗,應嚴格無菌操作。

4.6.5 為防止肺部感染,定時為患者翻身叩背、鼓勵咳痰,加強霧化吸人,促進痰液排出,必要時吸痰,吸痰時嚴格無菌操作,對用呼吸機的患者要及時傾倒呼吸機管路中的冷凝水,以防人氣道引起感染。

4.6.6 有中心靜脈置管者,每天在無菌操作下換置管處敷貼,靜脈推注藥物時嚴格消毒輸液裝置連接部。

4.6.7 各種侵人性導管的插人,要嚴格無菌操作,并盡可能縮短導管留置時間。

4.6.8 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嚴重感染者,應進行隔離治療。

4.7 配合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預防獲得性感染和多重耐藥菌株傳播的重要措施之一。護士應掌握合理用藥知識,注意觀察患者病情和藥物使用后反應及抗生素的配伍禁忌,及時采集好各個標本,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建議醫生停藥或換藥。采用適當劑量,明確給藥方法,按規定時間給藥,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減少耐藥和醫院感染發生。

4.8 加強營養支持療法 危重患者都處于高代謝狀態,常導致難以控制的營養不良和免疫功能障礙,極易發生細胞免疫功能損害和難治性感染,故要求高度重視全身性營養支持,積極開展腸內、外營養,鼓勵患者積極自主、早期均衡飲食,保證營養供給,提高機體抵抗力。

綜上所述,ICU院內感染發病率高,嚴重影響危重病患者預后,是急待解決的問題。本院ICU通過狠抓控制院內感染護理管理力度,落實護理措施,在控制院內感染方面收到滿意效果。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直接關系著患者的生死,護理工作是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環節,也是檢驗護理質量的標準。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要時刻繃緊控制院內感染這根弦,自覺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各項護理措施,加強監測力度,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抗感染意識,嚴格控制ICU院內感染的發生,從而降低ICU院內感染的發生率。

參 考 文 獻

[1] 譚玲玲,雷莉萍,雷歡梅.加強重癥監護病房管理對控制醫院感染的影響分析.新醫學學刊,2008,5(5):813-81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中華醫學雜志,2001,81(5):314-320.

[3] 胡詠春.易引起ICU病房院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對策.實用醫技雜志,2005,12(1):77-78.

[4] 邵正榮.ICU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與控制對策.中國醫藥導報,2008,5(25):173-174.

icu常用的護理知識范文6

摘要:目的總結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的臨床護理要點。方法回顧性分析122例經口氣管插管病人臨床護理護理要點。結果122例患者中,除氣管插管后吸氧72例,氣管切開24例,死亡17例,帶經口氣管插管出院9例。結論妥善固定管路、加強濕化、保持氣道通暢,氣囊壓的管理口腔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加強心理護理是保證臨床護理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經口氣管插管;護理

中圖分類號:R4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5-0100-01 經口氣管插管是ICU常用的急救技術,為建立人工氣道的微創技術操作 ,對氣管黏膜創傷小,是建立人工氣道最常用的方法[1]。本文回顧性分析我科2012年7月到2013年4月122例經口氣管插管患者臨床資料,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36例,年齡14-91歲,平均52歲,停留經口氣管插管時間為1-75天,平均4天,手術室帶入45例,其他科插管后轉入27例,ICU內插管49例。72例拔除氣管插管后吸氧后1-3天轉出ICU,24例氣管切開,17例死亡,9例帶經口氣管插管出院。

2護理

2.1

血流動力學穩定患者,取30-45。半坐臥位,一方面使膈肌下降,有利于呼吸,另一方面,鼻飼患者,可防止胃內容物返流造成誤吸。

2.2經口氣管插管的妥善固定

每班應量經口氣管插管的外露長度,并記錄于ICU患者護理理記錄單中。氣管插管外露長度量取時間段為:每班交接班時、口腔護理前后、懷疑經口氣管脫出或滑入時,以患者切牙量至管路末端。經氣管插管固定采用兩種固定方法:

①絲稠寬膠布固定法:此法適用于口腔分泌物不多、躁動不明顯的病人。

②邊帶固定法:煩躁病人可以使用雙邊帶固定。這種方法成本固定牢靠,成本較低,方法簡單,容易清潔病人口腔。

2.3氣道的濕化

因經口氣管插管無法對呼入的氣體進行加溫加濕,因此痰液水分容易揮發,形成成痰痂,甚至導致堵塞氣道導致窒息。因此,氣道濕化的效果,關系到氣管插管護理的成敗。氣道濕化的標準以患者不出現嗆咳,患者安靜、呼吸道通暢、氣道無痂為宜。氣道濕化的方法有:

①霧化吸入。根據患者病情,定時給予霧化,有利于痰液的稀釋,減輕氣道粘膜的腫脹。

②氣道內滴入:使用滅菌注射用水24ml和0.9%生理鹽水相混和,配成0.45%的低滲鹽水,用微量泵每小時以1-2ml速度持續滴入經口氣管插管。王靜等[3]在輸液泵控制持續氣道濕化法研究中顯示,持續氣道濕化法符合呼吸道對濕度的生理要求,濕化過程對氣道刺激減少,可減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及氣道出血的發生,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對血氧飽和度的影響也相對較小,保證了濕化量和濕化效果,大大減少了護士工作量。

③人工鼻濕化(熱濕交換器):人工鼻是利用患者自己呼出的氣體的水分對來對氣道加溫加濕,每8小時更換一次,但是對于痰液過于粘稠的患者及痰液稀薄、血性痰、嗆咳明顯的患者應禁用。

④呼吸機的加熱型濕化器:對于機械通氣的患者,在不能使用人工鼻的情況下,應使用呼吸機的加熱型濕化器來加溫濕化,溫度32-35。C。另外,病情允許情況下可以多鼻飼水分。

2.4保持呼吸道通暢

按需吸痰,在患者咳嗽、有痰、聽診肺部有濕羅音、氣道壓力上升、血氧飽和度下降、血氣分析結果提示氧分壓下的情況下應當給患者吸痰。氣管插管、口腔和鼻腔的吸痰管應當分開,吸痰過程中要遵循無菌原則。吸痰管的內徑應小于經口氣管插管的1/2,吸痰時間應當小于15秒,間歇3-5min。吸痰的壓力應適宜,成人以0.04-0.053MPa、小兒0.033-0.04MPa為宜,吸痰管插入的深度為插至有阻力后退1cm,以左右旋轉,上下提拉的手法吸痰,應當評估痰液的量、顏色、性質,評估痰液粘稠度,根據需要適當調整濕化量,吸痰后進行肺部聽診,觀察痰鳴音有無減少或消失。

2.5氣囊壓的管理

選擇最小漏氣技術或最小閉合容量技術給予氣囊充氣。本組患者采用的均是低壓高容量氣囊,不需常規放氣,但是要每班用氣囊測壓表監測氣囊壓,氣囊壓力以25-30cmH2O為宜,既可有效封閉氣道,又不高于氣管毛細血管的灌注壓,避免氣管粘膜缺血、壞死,甚至造成食管氣管瘺。氣囊測壓不應過頻。

2.6口腔護理

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因無法通過口腔進食、飲水、吞咽、漱口、并且因為需妥善固定,口腔經常處于封閉狀態,口腔容易有異味,細菌繁殖、造成口腔炎。本組患者口腔護理頻率為Q6h,根據口腔PH值選擇漱口液,pH值高時可選用2%~3%硼酸溶液;pH值低時選用2%碳酸氫鈉;pH值中性選用1%~3%過氧化氫。視病人情況用棉球或抽吸式牙刷進行口腔護理,使口腔清潔、舒適、無異味。做好口腔護理,不但能使病人舒適,預防口腔炎癥,還可防止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2.7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氣管插管后監測呼吸、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體溫及血氣分析結果,觀察患者意識狀況,瞳孔、出入量變化,有異常及時與醫生溝通,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2.8心理護理

向清醒患者講解停留氣管插管的必要性、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鼓勵并協助患者翻身、床上活動、深呼吸,有效咳嗽。加強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病人的需求及不適,適當安慰患者,減輕病人的焦慮和不安。躁動患者,應當做好有效約束,防止病人非計劃拔管。

3結語

氣管插管技術是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關鍵,妥善固定管路、加強濕化、保持氣道通暢,氣囊壓的管理,加強口腔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加強心理護理至關重要,精心而細致的護理是經口氣管插管成功的保證。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 国产精品一区91 |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 日韩国产另类 | 成人免费国产欧美日韩你懂的 | 欧美色另类 | 91av一区|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 欧美在线视频网 |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 国产v片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欧美色图一区二区 | 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久久片 |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百度 | 欧美伦禁片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1 | 久草福利社 | 亚洲精品社区 |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国产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视频第一页 |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 国产成人久久蜜一区二区 | 国模吧双双大尺度炮交gogo |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一级全黄60分钟免费网站 |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播放 | 国产高清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 日韩在线播放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