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小兒推拿中醫基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小兒推拿中醫基礎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小兒推拿中醫基礎

小兒推拿中醫基礎范文1

種類:醫藥衛生

編號:32010415100041

項目名稱:朱金山推拿療法

姓名:周華龍,南京市中醫院推拿科。

從藝情況:1978年南京市中醫院衛校中醫專業畢業后隨師學習。1982、1983年由市政府、市衛生局組織二次盛大的拜師儀式,并有師徒協議,定為朱金山學術、學業繼承人。在朱老學術流派基礎上獨創“平衡推拿療法”,在全國推拿學術流派中獨樹一幟,享有較高聲譽和影響。

流布區域:目前在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街道流傳。

歷史沿革:據《南京市中醫院院志》載,著名老中醫朱金山在14歲時就隨安徽無為縣武術、氣功、推拿大師馬德友先生學習。專修武術、正骨、推拿3年。1939年至1945年分別參加重慶中國國醫學會、忠縣國醫館、涪陵中央國醫館,1951年畢業于南京中醫學校。1955、1960年分別結業于江蘇省中醫學校、上海中醫學院推拿師資班。1956年起在南京市中醫院工作,至1987年退休,期間學術成就顯著。為首批國務院特貼享受專家,為江蘇省名老中醫。

1962年,由朱金山老先生正式組建推拿科,分別設有普通門診和干部特約門診。普通門診以腰腿痛、肩周炎、頸椎病、肩頸綜合征、胃脘痛與月經不調等疾病為主;干部門診以高血壓、心臟病、肩頸綜合征、胃腸功能紊亂及腰脊柱肥大性病變為主。

1979年,在助手周華龍等醫師的協助下,開展了過敏性結腸炎、習慣性便秘、急性腰扭傷、面神經癱瘓及小兒腹瀉、小兒遺尿、小兒斜頸等多種常見病的治療。1980年治療急性腰扭傷,經200例系統觀察治愈率達96%。1982年后廣泛開展多種急性外傷的治療,其中踝、膝關節的挫傷療效尤好。1983年。進一步將推拿與正骨手法結合起來治療疑難病癥,對久治不愈的肩關節脫位取得滿意效果,同時開展腰椎牽引與頸椎牽引術治療腰頸椎退行性病變。并對中老年與小兒保健及體育運動員的保健醫學進行了研究,開展了保健治療與指導,深受群眾的歡迎。1984年,在傳統手法基礎上創立了具有朱老治療風格的四應六法與五步法,以治療多種疾病,進一步發展了推拿的手法。同年又開展了先天性小兒肌性斜頸的治療,2A136例療效分析,有效率達到100%,痊愈率為93%。1985年重點對推拿療法的理論展開了研究,總結出了推拿手法的三個聯系與三個特點對臨床治療取效的理論依據,并引進紅外線氣功治療與磁療一至此朱老推拿治療的手法,已確立了26個大法60多個小法。治療病種也從建科初期的9種,擴大到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等近40個病種二日均門診量上升達83人次,是建科初期的3.3倍。有些患者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及國外友人,其中有中央、省、市領導干部及意大利、印度、英國等國友人,享有較高的治療聲譽。

1973年以來,帶教進修醫師131人次,實習醫生530人次,其中主治醫師122人,醫師(士)408人,他們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已有半數以上的人員成為該地區的醫療技術骨干。

總結了在全國具有獨特的學術流派《朱金山四應六法推拿法》。其流派在70年代英國劍橋傳記中心記載和介紹過,在日本谷口書店出版的專著介紹中國100個當代中醫大師之一朱金山推拿流派。在1983年出版了專著《朱金山推拿集錦》。

其學術繼承人周華龍主任,系中國名醫疑難病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推拿學會理事、中國針灸學會康復醫學會理事、江蘇省推拿學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針灸學會副理事長、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南京市名中醫。他1978年中醫專科學校畢業后,即被領導和朱老選為弟子,專修正骨、針灸、推拿。由于刻苦努力、學習領悟,盡得真傳,頗受朱老器重,以為續其絕學之人。他積極參與江蘇省推拿學會的組建和成立,1983年4月成立了江蘇省推拿學組,并擔任學組的秘書。1983年2月23日他寫了《我的一點意見:建議出版中國推拿醫學雜志》給中央衛生部,后衛生部將該文轉發給《健康報》,并在1983年6月16日刊登了該文,隨即在1984年5月在湖北東湖賓館召開會議,會議決定由重慶市科委成立《推拿醫學雜志》。1985年成立江蘇省推拿專業委員會,擔任秘書,積極倡導創建全國推拿學會,并出席了成立大會。

中醫專業畢業后隨師研習正骨推拿,又繼續到北京中醫函授學院和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班學習、深造,北京科技干部管理局及江蘇省衛生廳組織的科研管理研修班學習,為以后的工作打好了堅實的基礎。由于他的專業理論基礎深厚,分別被南京中醫藥大學和南京市中醫院多次派遣去香港、馬來西亞等地講學和專家門診,深得學員及病人的一致好評。周華龍主任不負使命,在朱老的學術基礎上推陳出新:

一、獨創“平衡推拿法”。

二、推拿鎮痛法的臨床應用與研究。

三、推拿心血管部分疾病的臨床應用于研究。

四、脊柱平衡推拿法的臨床應用與研究。

五、補患瀉健推拿法治療面癱的臨床研究。

六、平衡推拿法治療小兒腹瀉的臨床研究。

七、五點推拿法治療腰突癥的臨床研究。

八、心理推拿法的臨床應用與研究。

九、獨創教學的“悟”。

十、善治疑難雜病。

綜上所述,周華龍主任經過幾十年的潛心研究,在朱老學術的“四應六法”基礎上,創立了“平衡推拿療法”,并于2009年9月出版了專著《周華龍推拿集錦》(周偉主編)。

主治病癥:呼吸系統的咳嗽、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循環系統的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消化系統的胃脘痛、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腹瀉、便秘等;生殖泌尿系統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痛經、月經不調等;神經系統及運動系統等多系統疾病及亞健康及保健等多方面的作用。

診斷與治療方法:醫者通過各種不同的手法,按仰臥位、俯臥位、坐位等進行施術。

原則:以中醫“陰陽平衡”為總則,以疾病“陰陽失衡”為主來辯證,以手法“調整陰陽”來施治。整個方法貫穿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前病后治、內病外治的平衡法則。

相關藥材、器具:

一、《牡丹透骨散》是一種外用方,曾參加全國運動器械、藥械展評會,并獲獎。

二、自制的活血丸,調氣丸,損傷丸等,一直運用于臨床。

三、拔火罐。

傳承現狀:“平衡推拿療法”是繼朱金山的師傅馬德友先生的正骨、武術、推拿等堅實的基礎和源流,到1923年朱老隨馬德友先生進行理論與實踐緊密的結合,將其精華發揚光大。朱老還吸取全國王子平、尚天裕,陶甫、盧英華等正骨、推拿大家經驗,集自身60年的臨床,總結出“四應六法推拿流派”。

1978年周華龍等學術繼承人,在朱老“四應六法”的基礎上,取各家之長,隨朱老拜訪了尚天裕、羅有明、施和生等老一輩大家,從理論到臨床,再從學院(大學)到實踐,反反復復,總結出“平衡推拿療法”;繼2000年在周偉等學術接班人的奮發努力下,“平衡推拿療法”正在朱老先生畢生經驗的基礎上,逐漸走向―個新的學術平臺。

根據普查了解,目前有周華龍、周偉2名傳承^。

相關實物遺存:因朱老已于1995年9月仙逝,現存著作《朱金山推拿集錦》(江蘇科技出版社出版)及當時朱老用的拔火罐等遺存。

另有傳人周華龍保存的相關資料:

一、周華龍曾主編10本學術專著,其中包括《神奇的指壓療法》由江蘇科技出版社出版。

小兒推拿中醫基礎范文2

[關鍵詞]小兒推拿;創新;手法;療效

中圖分類號:R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7-0394-01

小兒推拿是中醫推拿學的分支和重要組成部分,它又與中醫兒科息息相關[1]。它是推拿與中醫兒科學相結合的產物,它以中醫辯證理論為基礎,通過手法刺激穴位、調節臟腑、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方式來改善小兒體質,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的一種治療和保健方式[2]。小兒推拿是純綠色療法,可代替部分化學藥品,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增強孩子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小兒推拿已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喜愛和接受。

近年來,小兒推拿發展迅速,每當小孩生病了家長第一選擇就會考慮到小兒推拿。筆者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和觀察,自己創立了一套獨特的小兒推拿手法“燕子銜食”,該手法在目前的所有教材和古籍上都未曾有介紹和記載。通過在臨床中的運用,筆者將體會分享如下。

1 理論探討

1.1 具體操作:

①醫者端坐,用雙腿夾住小兒雙腿,讓小兒屈膝屈髖90度側向(小兒的額狀面與醫者的額狀面垂直)坐在醫者腿上,醫者兩手相對,五指張開,分別置于小兒的前胸和后背,兩手相對用力緩緩擠壓小兒胸廓,以患兒能忍受為度。當擠壓到一定程度時,醫者兩腿分開的同時用兩手屈肘,將兩肘尖分別置于兩髕底處并以此為支點(亦可用雙手直接舉起小兒)將小兒整個身體懸在空中做振顫[3]手法,每次連續振顫3--5秒鐘,雙手由胸部逐漸移動到腹部共操作24次。

②醫者端坐,讓小兒屈髖伸膝坐在醫者大腿上,同向而坐,醫者兩手相對,五指張開,分別置于小兒的雙側腋下,兩手相對用力緩緩擠壓小兒胸廓,以患兒能忍受為度,當擠壓到一定程度時,醫者用兩手將小兒舉起使小兒雙腳站在醫者兩腿上(也可以使小兒整個身體懸在空中),然后醫者深吸氣再用口對準小兒腰、背和胸腹部緩緩吹氣,重點對準背部雙側肺俞、脾俞、胃俞、腎俞及命門處和腹部膻中、中脘、神闕(此穴只能吸不能吹)關元、氣海(根據小兒病情可以加減穴位),每次連續吹氣5―8秒鐘,每個穴位吹氣3次。

1.2 操作要領:

1.2.1①醫者雙手盡量分開以最大面積接觸小兒的前胸和后背。②醫者雙手盡量分開以最大面積接觸小兒的脅肋部。

1.2.2 ①在做振顫手法時,一定要讓小孩的整個身體懸在空中,讓小孩的身體處于拉伸放松狀態。②對準穴位吹氣時要隔一層衣服,不能直接對準小兒皮膚,神闕不能吹氣,只能吸(還可以喝一口白酒在嘴里對準神闕吸)。

1.2.3 ①振顫的頻率每分鐘200―300次。②在吹氣之前必須深吸一口氣再對準穴位吹氣5---8秒。

1.3功效:①治療小兒咳嗽、嘔吐、腹痛、便秘等腸胃疾病。②治療小兒咳嗽、哮喘、厭食、腹痛、腹瀉、嘔吐等病。

2 手法解析:

2.1該手法名來歷:燕子銜食本意是比喻養育子女的艱辛。本手法以此命名是該手法的操作類似燕子(禽)保護幼子的動作而創立的。東漢醫家華佗曾創立了養生氣功五禽戲,他精心研究了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生活習性,經過對五種動物各自的象形、取義、仿生,最終融會貫通,直至超載它們。達到一種剛柔相濟,陰陽互補,無懈可擊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該手法類似五禽戲中鳥伸動作(主要借助手臂的上舉和下按,身體松緊交替)起到吐故納新,疏通任督二脈精氣的作用。該手法的動作形態主要就是參照五禽戲中的鳥伸和燕子保護幼子的動作而設立。

2.1 理論依據:

2.1.1整個操作過程包括兩種不同的,兩種均能使小兒身體處于完全放松狀態,者符合推拿的基本操作要求。

2.2.2操作主要以振顫、吹氣和吸氣(吹氣和吸氣是目前所有推拿教材不曾記載,它的產生源于明間,此法經常用在患咳嗽、腹痛、腹瀉、嘔吐等病的小孩身上,效果非常好。因此筆者認為此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2.2.3吹氣是醫者口腔吹出來的氣體,溫度比較高,對小兒能起到相當于灸法的溫補作用,這對于小孩受寒引起的咳嗽、腹痛(《針灸大成》第十卷―保嬰神術:“腹痛多因寒氣攻”)、腹瀉等病能起到溫補陽氣、發汗散寒的作用。

2.2.4吹氣法雖然不像我們平常用手操作,而是用嘴,但是嘴也是醫者身體的一部分,并且這種吹氣法非常深透。兩種的操作無論是振顫還是吹氣都符合推拿十字訣:均勻、柔和、有力、持久、深透[4]。完全體現了中醫推拿的精髓。

2.2.5大量的臨床經驗是此法的重要依據。

3 創新點:

3.1此法搜集了明間的傳統治療小兒疾病的方法,臨床療效顯著,操作看似簡單,實則很困難,它不光要求醫者有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和熟練的推拿基本功,還要求患者必須具備深厚的內力和體力才能完成此法的操作。

3.2此法彌補了一般振顫小兒胸腹部不足的地方,常見的方法是醫者用胸部和腹部貼住小兒的后背用雙手重疊振按小兒胸腹部,那么醫者的胸部和腹部不能對小兒振顫,而此法是兩手相對用力振顫,這樣振顫的力度會更均勻和深透。小兒坐在醫者腿上沒有將小兒懸在空中放松,將小兒懸在空中,小兒的身體由于重力牽伸的原因會很舒展,小兒的腸胃等臟器處于自然下垂的放松狀態,振顫法作用于腸胃等臟器更有利于里面的腑氣通暢,從而達到以通為順。

4 意義及前景

此法是治療小兒相關疾病的結束手法或者可以說是補充手法,可以用在抱肚法的前面也可以用在抱肚法的后面。由于其他手法對于小兒疾病的治療已經有療效,再加上此法定能起到順水推舟的效果。此法操作方法簡單易學,療效顯著,有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蘇樹蓉.中醫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7

[2] 廖品東.小兒推拿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8―31.

小兒推拿中醫基礎范文3

推拿治療學是一門專業性、操作性和實用性都很強的臨床學科,也是一門對理論與實踐融合要求很高的臨床學科。學生對推拿治療學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決定著他們走向工作崗位后的實際工作能力。課堂教學是臨床實踐教學的基礎,如果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推拿治療學中相關理論知識,那么他們在緊接下來的臨床實踐課上就會更加迷惑。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思維和臨床實踐能力,使培養出來的學科接班人更有利于推拿學科的發展,是每一位推拿教師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和不斷總結,現將這些體會和經驗總結如下。

1 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分配課時

推拿治療學中涉及到的臨床病種較多,骨傷科、內科、婦科、五官科及兒科病癥均有所涉及,但從推拿臨床實際情況或者從各醫院推拿科收治病種來看,骨傷科疾病尤其是其中的軟組織損傷性疾病占絕大多數,急、慢性軟組織損傷引起的頸、肩、腰腿痛則是該科的主要病種,這些病人占就診病人總數的70%以上,因此,從這一實際情況出發,教學時就應該把教學的重點放在這些疾病的講解上。因此,有必要跳出教學大綱重新安排課時。例如,筆者在教學中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以及小兒推拿中的瀉泄、發熱、疳積等臨床常見病在課時安排上均會給予重點傾斜,而對于推拿科臨床中內科與婦科中極為少見的病癥如腹瀉、月經不調等在課堂上可不必作為重點講解。

除了上述的根據臨床實際情況合理分配課時外,筆者還根據學生對書本上每個病種不同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來重新安排課時與教學重點。因為學生在學習推拿治療學時就已經在其他相關學科中學習了內科、婦科、兒科及五官科病癥的概念、診斷與鑒別診斷、病因病機及辨證分型等相關知識,如果教師仍在課堂上講述這些內容,將是教學內容的不必要重復。因此,有必要減少或刪去對這些內容的講授,將這部分內容的課時擴充到推拿臨床的常見病與多發病的治療篇中去。

2 重視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推拿治療疾病主要是依靠雙手來進行的,對于外行人而言,看似簡單,其實不然,例如,推拿治療引起的臨床意外并不少見,不同的推拿醫生對同一疾病或同一病人的治療療效可能相差甚遠。因此,在推拿治療學的課堂教學中有必要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對于學生推拿臨床思維習慣的培養主要是表現在臨床診斷思維和治療思路這兩個方面能力的培養上。因為診斷不明常常是引起推拿臨床意外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療思路不明朗則是推拿臨床療效不好的直接原因。例如,筆者為了啟發學生在診斷上的臨床思維,就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來提問學生:一個以肩痛為主訴的前來推拿科就診的病人,我們應該想到患者患有哪些病癥的可能呢?筆者會啟發學生:對于上述病例,在臨床診斷時如按大多數臨床醫生的習慣與定勢思維判斷認為,凡來推拿科就診的肩痛病人八九不離十就是肩周炎患者,這顯然是錯誤的,應該知道,臨床上引起肩痛的病癥較多,如:急性肺炎、膽囊炎、心臟疾病、糖尿病、肺癌及頸椎病、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肩痛,并通過臨床病例的例證教學法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啟發其臨床思維。

3 強調中醫理論對推拿臨床的指導意義

目前推拿臨床醫生與科研工作者受到解剖學、生理學及生物力學等現代醫學的影響較大,這些西醫學知識的滲入在推動了推拿學發展的同時也淡化了傳統中醫理論對推拿學的指導意義。學生學習期間,通過對其它西醫課程的學習,通過對教材中有關推拿學現代研究進展內容的學習,以及臨床見習時臨床帶教老師的指導等方式,使得他們逐漸形成了更容易被他們接受的西醫學思維模式與習慣,如他們往往更喜歡用西醫學知識去理解推拿治療疾病的作用機理。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遠沒有象學習《針灸學》、《中醫內科學》那么有中醫思維習慣。事實上,推拿學這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從其一產生就一直深深地根植于經絡腧穴理論、臟象理論等傳統中醫理論。因此,有必要在教學活動中強調中醫理論對推拿臨床的指導意義。教師在講授每一疾病、哪怕象腰椎間盤突出癥這樣的骨傷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時,都應該把中醫的經絡腧穴理論、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思想滲透其中,使我們的教學課堂散發出中醫氣息、充滿著中醫氛圍。

4 注意相關知識點的引入和補充

教材作為教學和傳授知識的載體有其自身特點和優勢,但由于限于篇幅,其中的有關某些疾病章節中的內容與臨床實際需要相隔甚遠,遠遠不能滿足學生日后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除了遵循教材外,完全有理由和必要對推拿科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中與臨床緊密相連的相關知識進行補充和講授。例如,對于推拿病房中收治最多的病種之一的腰椎間盤突出癥這一疾病的治療,單單講授教材上的內容筆者認為是遠遠不夠的。此時,授課教師就應該增加有關各推拿流派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手法治療要點、中藥外治法及腰椎牽引療法,以及西醫的脫水消炎、改善微循環及止痛等藥物治療與物理治療等內容。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講授,學生就有一定的了解,為他們進入臨床實習作好準備。

5 不忽視對小兒推拿的教學

相對于成人推拿,目前小兒推拿的臨床與科研均開展得不好,鑒于此現狀,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都忽視了小兒推拿的教學。筆者認為,忽視與丟棄小兒推拿而單靠成人推拿單足跛行的推拿學發展趨勢絕不利于該學科的發展,教師應該從今后的學科發展方向的高度去認識這一問題。本文在前述內容中強調根據臨床實際情況合理分配課時以突出骨傷科疾病尤其軟組織損傷性疾病這一教學重點,但并不意味著就不重視小兒推拿的教學。歷代推拿典籍中就有相當數量的小兒推拿著作這一歷史事實告訴我們,小兒推拿在推拿學中占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臨床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推拿對部分小兒病癥具有理想的臨床療效,小兒推拿有時甚至能取得比成人推拿更好的臨床療效。因此,在教學中,仍應重視小兒推拿的教學,培養學生對小兒推拿的學習興趣。

小兒推拿中醫基礎范文4

關鍵詞 推拿學 理論系統 學科特點 學科定位

推拿學是中醫學中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學科,因歷史原因,這一學科除小兒推拿外并沒有象中醫其它學科一樣具備理、法、方、技相統一的理論體系,建國后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因其理論上的不完善,造成目前推拿臨床過分倚重現代醫學的某些學說和檢查手段,特別是推拿學的主陣地筋傷領域,已逐漸形成了以現代醫學的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為基礎,手法與生物力學相融合的發展模式,這是否會造成推拿學的學科發展偏離中醫理論體系的軌道,值得我們深思。如何繼承與發展這一中醫學的特色學科,如何與現代醫學結合、發展,壯大自己而不失其特色,就需要我們對中醫推拿學的學科特點與學科定位進行重新審視。

推拿學作為中醫學的一個分支,中醫理論是其學科發展的源泉,以中醫理論指導臨床實踐,這在推拿學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是一以貫之的。推拿學存在以通經絡,行氣血為基本原則,以手法和功法為基本治療手段,存在以筋傷為主的肢體疾病、臟腑疾病與兒科疾病分治的臨床特點。明確了這些,才能明確推拿學理、法、方、技各系統的內涵,才能明確推拿學發展的正確方向。

1 推拿學是按摩與導引相結合的學科

唐代之前,按摩與導引一直是聯系在一起來稱謂的,王冰日:“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按,謂折按皮肉。蹯,謂捷舉手足。導引按蹯,中人用為養神調氣之正道也。”唐代?慧琳在《一切經音義》中指出導引是一種“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勞去煩”的方法。從古代先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按摩包含手法操作和被動運動兩方面的內容,導引包含自主鍛煉和自我按摩兩方面內容。

按摩與導引在形式上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在作用上是相互補充,不可分割的。醫者通過練功所獲得的功力并在手法操作過程中體現出來、也就是說推拿手法的操作所用的力是結合了意、氣、力、形的力,是配合呼吸和補瀉方法的力,是隨機而動,隨心而發的力。這是按摩與導引相結合的結果,這是中醫推拿手法區別于其它按摩的最顯著特征。患者的自主鍛煉在某些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甚至起到了主要作用,比如肩周炎以及腰背肌的勞損,專項的功能鍛煉才是保證和鞏固療效的關鍵,如能將工間操和自我按摩進行推廣,在預防保健領域將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眼保健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 推拿學本在經絡、治在五體、調在氣血、通于五臟

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內外上下的通路。《素問?調經論》說“五藏之道,皆出于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經絡學說是推拿學的理論根源,是推拿學診斷和治療的關鍵,通經絡行氣血是推拿最基本的治療法則。推拿療法道循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的原則,運用手法開通閉塞,疏通經絡,導引陰陽,補虛瀉實,強筋健骨,滑利關節,調五臟之道而療疾的方法。張志聰日:“故必先使五臟之精氣皆勝,而后疏其氣血,令其調達,致使五臟之氣平和,此之謂神工也。”

推拿是一種作用于體表的外治法,是運用手法直接作用于形體皮、肉、筋、脈、骨,五體既與臟腑經絡的機能狀態密切相關,又與五臟有著特定的聯系。形體的狀態,準確地反映著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的情況,猶枝葉之與根本。所以,從形體外部的異常變化,可以把握人體內部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盛衰和邪氣的居留,從而確定病位、病性,推拿治療的直接作用就是通過調整五體的狀態治療五體本身疾病,進而調整臟腑的功能。

《素問,舉痛論》言:“百病皆生于氣。”《景岳全書》又云:“夫百病皆生于氣,正以氣之為用,無所不至,一有不調,則無所不病。”《素問。調經論》說:“血氣以并,病形乃成。”外感或內傷之于人體,不外乎傷于臟腑,中于經絡,客于肢節,總在氣血失和。推拿學以通經絡行氣血為基本法則,經絡通,血氣和,則五體強健。故《靈樞,本臟》云:“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經絡通,血氣和,則五藏安和;故王冰曰:“居其中間,疏其壅塞,令上下無礙,氣血通調,則寒熱自和,陰陽調達矣。”

3 推拿學有其獨特的診斷模式

3.1 賦予特征的四診合參 望、聞、問、切四診是中醫診斷的基本方法,隨著科技的進步,四診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一些新的檢查手段成為了四診的延伸。在筋傷等肢體疾病中,除了沿用中醫學五體經絡定位診斷外,又借鑒了現代醫學肌肉、肌腱、韌帶等解剖學的準確定位,并參照了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等特殊檢查,以及運用x線、CT、MRI等現代醫學診查手段作為望診的延伸和補充,達到了與現代醫學接軌的目的。在臟腑疾病與兒科疾病中,必要的理化檢查是診斷和治療的現實需要。

3.2 觸診是推拿學具有代表性的診斷方法 在推拿學別注重觸診與按診的應用,按經絡觸局部是推拿診斷的重要部分,觸診在推拿學的診斷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說:“以手捫之,自悉其情”,“摸者,用手細細摸其所傷之處,或骨斷、骨碎、骨整、骨軟、骨硬、筋強、筋柔、筋歪、筋正、筋斷、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熱,以及表里虛實,并所患之新舊也。先摸其或為跌撲,或為錯閃,或為打撞,然后依法治之。”

推拿學的診斷主要依靠手法在五體皮肉筋脈骨的操作,以手觸摸感知推斷形氣之常變,查找各種陽性反應,借以辨經絡、明臟腑、定虛實。比如氣血虧虛就會形氣不充,指下按之柔軟,肌肉張力弱;痰濁壅盛則肢體肥胖,肌形不顯;寒邪客脈則局部痙攣疼痛;氣滯者易脹悶走竄而痛;血瘀者刺痛拒按;氣虛血瘀則條索細小而成片狀;氣滯血瘀則出現點狀刺痛而呈線性走竄。從而確定疾病的病位、病性、明確病機。

3.2.1 循經診斷:根據四診獲得的信息,得出的結果,確定診查的經絡,用點按、推捋等方法,由淺入深進行診查,其陽性反應,如疼痛、麻木、冷熱等感覺異常,條索、結節等病理反應物。不同的疾病和疾病的不同性質其陽性反應也不相同,根據其反應物的經絡經筋歸屬,以確定相應的經絡經筋疾病。

3.2.2 穴位診斷:循經走穴,見塞通塞,見虛調虛是推拿療法顯著的治療特點。《靈樞.百病始生》云:“察其所痛,以知其應。”在手法操作過程中穴位上所表現出的異常變化就是病理變化,如患者感覺異常,如壓痛、麻木、敏感、遲鈍、舒適等;醫者感覺異常,如堅緊、松軟、結節、條索、凹陷等,如《素問,刺腰痛篇》提到的“在郄中結經絡如黍米”。這些反應尤其在特定穴上尤為明顯,如俞募穴上的病理反應常提示相應

臟腑疾病。根據這些反應點反應物對應相應經脈,進行論治,而這些病理反應點反應物也同樣是推拿治療的關鍵。故王冰曰:“夫按摩者,所以開通閉塞,導引陰陽。”

3.3 推拿診斷與治療同步 觸診是推拿學最主要的診斷方法,觸診的開始也是治療的開始。《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所強調的“一旦臨近,機觸于外,巧生于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從觸診中找到了病理反應物,也就明確了病性病位,也就確立了治法,隨之進行手法調整,這在局部病證的治療中尤其明顯。推拿學的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其診斷和治療結合,治療隨著診斷的深入而調整變化的特點。

4 以經絡氣血辨證為主,各系統有別的辨證治療模式

在推拿學辨證論治體系中,是以經絡辨證為核心,臟腑氣血辨證為基礎,以八綱辨證為綱領,在整體觀念下,將不同證侯結合整體與局部相參的思想,將各種方法緊密聯系,融匯貫通,而不拘于某一固定的辨證模式。疾病有整體和局部的不同,有筋傷等肢體疾病和臟腑病證的不同,其辨證治療模式也不盡相同。所以推拿臨床上存在兩套辨證治療模式:

1、針對筋傷等局部氣血郁滯的肢體病證,以局部治療為主,整體調理為輔,以通經絡,行氣血,順筋骨,利關節為法。《圣濟總錄》云推拿能夠“斡旋氣機,周流營衛,宣搖百關,疏通凝滯”。

2、針對臟腑疾病的治療遵循經絡學說和針灸學的取穴方法,循經走穴,以指代針,補虛瀉實。按照近治遠治和各種配穴方法補虛瀉實來治療疾病。如急救常以掐人中以回陽救逆(導引陰陽)。補氣血常取氣海、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

臨床上疾病不可能是單純的,整體和局部,治標與治本要分析運用,所以治療時這兩套模式也不是單一的,而是始終相互配合運用的。

5 相對獨立且較為完備的小兒推拿體系

小兒推拿經過古代先賢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明清兩代的總結,形成了中醫推拿中具有獨特臨床體系的重要部分,具有獨特的經穴、獨特的手法,形成了獨特的治療模式。

5.1 符合小兒特點的經穴理論 小兒推拿具有適宜小兒特點和推拿操作特點的穴位,并且具有獨特的位置和名稱,形狀上不僅有“點”狀,還有“線狀”及“面狀”。它們多集中在頭面和上肢部,以兩手居多,正所謂“小兒百脈匯于兩掌”。且在經穴方面提出了五指經穴通聯的觀點。

5.2 符合小兒特點的診治方法 除了中醫兒科中符合小兒特點的四診以外,還發展了胸腹診法,重視揣虛里以候先天之盛衰,診臍以候原氣之虛實,從而確定手法之攻補,并總結了蛔蟲、疳積、疝氣、水腫等病證,以及寒熱等癥和各科危重證侯的胸腹診斷。在辨證論治方面,重視運用歸經論治和五行生克的基本法則來指導選穴與操作。小兒病生理特點決定了小兒外易感時邪,內易傷飲食及病易化熱,故臨床上常用解表,清熱和消導等手法。

5.3 符合小兒特點的手法操作 ①強調輕柔深透,平穩著實的手法特點。形成了“按摩掐揉推運搓搖”小兒推拿八法為主的一整套小兒推拿手法和復式操作法。手法操作要求先輕后重,操作一般遵循先頭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部,最后下肢的順序。選用上肢部穴位治療時,一般只在一側操作即可,多取左上肢;選用下肢部穴位治療時,需雙側均操作。②強調手法的治療量和補瀉。一般手法的操作時間以次數計算,其操作時間、療程長短和操作力度可以體現治療量;操作力度、頻率及方向體現補瀉思想。③重視膏摩的應用和使用蔥汁、姜汁、滑石粉等介質進行推拿,這樣既可保護嬌嫩皮膚不致擦破,又提高療效。

6 不斷吸收現代醫學知識完善自身

現代醫學在病因病理學、診斷學上所呈現出來的優勢,我們不可能視而不見,所有現代醫學病理學、生理學和診斷學研究進展都可以作為推拿學自身發展的參考、為我所用。可以將現代醫學的x線、CT,MRI等手段作為中醫四診的延伸,利用現代解剖學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定位的精確性,以及治療的針對性。可以幫助篩查不適宜手法操作的骨折和占位性疾病,明確癥狀與檢查的相關性。在臨床上我們都應該注意到x線、CT、MRI等檢查手段所呈現出來的征象與實際癥狀是不盡相同的,治療后癥狀的消失并不預示檢測上的解剖學改變,這當中是有出入的,所以我們不要太過依賴先進技術,并一味追求改變解剖學位置來達到治療目的,而是用辨證論治的觀點來看待這些問題。

在與現代醫學的結合問題上,如何借鑒它的優勢來打造和完善自身的理論體系,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如果我們過分依賴解剖學、病因病理學、生物力學,放棄我們四診合參、辨證論治這兩大法寶,就會失去學科的自身特點,而成為現代醫學的附庸。

7 推拿學具有廣泛的診療范圍

《素問?血氣形志》曰:“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指出了屬于經絡不通的疾病可以通過按摩來治療。《素問?舉痛論》云:“百病生于氣也。”清代《修昆侖證驗》認為:“不論大小內外病證,果能揉之,使經絡氣血通暢,則病無不愈者。”可見推拿的治療范圍非常廣泛。凡屬氣血經絡有關的疾病皆可以用推拿論冶,但推拿畢竟是一種外治法,有其局限性。其治療范圍有以下幾條:

7.1 肢體疾病中屬氣血經絡致病相關者,療效顯著。張志聰曰:“按踽者,按摩導引陽氣之通暢于四肢也。”不論外傷、內傷引起的筋傷、痹證,痿證或中風后遣癥等屬氣血閉郁不通,阻滯經絡關節的,皆可用推拿開通閉塞、疏通經絡進行治療。

7.2 內科疾病以調脾胃、行氣血見長,如頭痛、眩暈、胃脘痛、便秘、腹瀉等;婦科疾病以調月經,調氣血見長。如月經周期改變、痛經、產后身痛等;外科病中與經絡致病相關,病勢較緩者,如膽囊炎、陽萎、早瀉、不孕不育等皆療效可靠。

7.3 小兒病證以清外感、調脾胃見長。小兒推拿的對象,一般是指6歲以下的小兒,特別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其治療范圍比較廣泛,如泄瀉、嘔吐、疳積、便秘、脫肛、發熱、咳喘、驚風、遺尿、肌性斜頸、斜視、小兒癱瘓等證。宋代《蘇沈良方》記載用掐法治療臍風撮口等證。目前雖然在推拿臨床上已經很少見到這類急癥,但將推拿用于急癥仍不失為中醫的特色療法而繼續存在。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中說:“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臨床上不論哪類疾病,在疾病初起階段,屬于初中經絡,病位輕淺者,是推拿治療的最佳時機,是防止病邪深入流傳臟腑的有效方法。

小兒推拿中醫基礎范文5

小兒便秘的常見原因多是飲食不節,或是經常過飽傷及胃氣,或是挑食營養搭配不當,如蛋白質(如肉、蛋、奶)攝入過多。而纖維物質(蔬菜及水果)攝入過少,或是喝水較少等,都會引起大腸干燥,導致便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按時進餐,不過饑過飽,每天保證蔬菜、水果的攝入及一定量的飲水,可從根本上防止小兒便秘。但是如果已經造成了便秘,再調整飲食,多吃蔬菜或水果,則往往達不到理想的通便效果;而長期使用藥物通便,不僅會造成藥物依賴,還會造成小兒本身排便習慣的紊亂。推拿可幫助小兒排便,也是中醫治療小兒便秘常用的方法,且簡便安全。

1、揉臍。首先手的溫度要合適,不能使孩子感到手涼。將手掌掌根部放在孩子肚臍上,沿順時針方向輕柔揉動,速度保持在1分鐘20次左右,揉2分鐘。力度不宜過大,以孩子感到舒服的力度為宜。揉臍可以幫助腸蠕動,促進大便排出。

2、清大腸。大腸是兒科推拿的主要部位,其穴位在食指的橈側緣,也就是從虎口到食指尖的距離。用拇指按著孩子食指,從虎口處向食指尖輕輕推動,2分鐘為宜。食指橈側是大腸經的循行部位,由虎口向食指尖推動,是逆著大腸經的循行方向,因此可起到清大腸實熱的效果,

3、推下承山。承山位于小腿后面小腿肚的位置。用拇指按住小腿肚,從上向下推動,推向腳踝,約1分鐘左右。

小兒推拿中醫基礎范文6

這位學員來自陜西,是一名專業的兒科護士,她本身有基礎,學的很快也很用心,回到單位后立即就運用上了,效果很不錯。

我的表妹也是一名護士,也有這樣的體會,每次看到孩子扎針哭鬧、長期不愈的時候都非常心疼,可是苦于沒有其他的辦法能解除孩子的病痛。

小兒推拿是一門療效很明顯的中醫外治技術,只要認真跟老師好好學習,基本都能夠掌握,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臨床醫護人員能夠加入小兒推拿的領域,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受益。

這里再次感謝這位學員,感謝將小兒推拿帶給更多的孩子,孩子更健康,世界才能更美好,謝謝你!

我是一名兒科護士,2013年8月份我有幸得到了去石家莊愛嬰一生推拿按摩保健有限公司學習小兒推拿的機會,石家莊愛嬰一生是專注于小兒推拿的一個專業培訓機構,有自己的實習基地,專業的師資力量,我在那里受益匪淺,學習并了解了小兒推拿。

在我沒去學習兒推以前,也聽說過這方面的信息,只是一直沒有一個機會去專門的了解它、學習它。我在臨床工作這么多年,看著這么多的孩子整天為扎針而哭鬧,家長為輸液而犯難,護士為穿刺而犯愁,我是深有體會的,輸液過后孩子們都不好好吃飯,臉色很差,免疫力越來越差,西藥對孩子們的脾胃刺激很大,有的時候因為血管不好,孩子一天扎數針的多得是,我就想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不輸液,讓孩子的疾病康復痊愈的呢,在學習了兒推以后,我的眼前豁然一亮,原來還有更好的辦法來解除孩子們的痛苦,是家長心理得到一絲安慰。兒推是一種自然療法、綠色療法,是我國的傳統醫學,而且還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消化道疾病、慢性病是推拿的強項,效果很好,我深有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亚洲网站 | 国产3区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亚洲欧洲高清 | 日韩网站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亚洲另类色图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 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国产精品亚洲国产三区 | 性xxxxxx|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 欧美高清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欧美一区 | 91麻豆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午夜嘿嘿嘿小说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成人 | 日韩在线免费 | 蜜臀一区 | 曰韩欧美 |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777777 | 日韩影片在线观看 | 在线中文 | 亚洲第一导航 | 日韩欧美大陆 | 亚洲第一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综合 | 97伊人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 国产特级全黄一级毛片不卡 | 91精品久久| 欧美日韩大尺码免费专区 | 在线欧美日韩制服国产 |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