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1
關鍵詞:建設工程;經濟資料;檔案
前言
隨著大慶油田發展,建設工程項目越來越多,建設工程檔案越來越重要,但檔案資料出現錯誤現象屢禁不止,如何把檔案管理好已是建設者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工程經濟資料等檔案簡介
1.工程經濟資料等檔案包括的主要內容經濟資料等檔案包括的主要內容是經濟資料、文字資料和圖紙等。2.工程經濟資料等檔案產生過程經濟資料等檔案是由參建各單位對某項建設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的記錄,在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用數據、文字、圖紙、圖形、表格和影像資料等形式形成的記錄,隨工程進度同步收集、整理、立卷、歸檔,驗收合格后,按規定移交檔案室,按照密級類別進行保存和使用。3.經濟資料等檔案在工作中的作用工程檔案反映建設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狀況,是建設工程項目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工程檢查、驗收、移交、管理、使用、維修、改建和擴建過程中能提供原始依據。在工程項目竣工后,交工的必備文件。
二、工程經濟資料等檔案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有些檔案資料內容不真實。2.檔案中錯誤現象多。3.檔案內容不全。4.歸檔緩慢5.造價人員及資料員技術水平低。6.相關人員責任心不強。
三、加強建設工程檔案資料管理
1.保證各項資料內容真實
為了保證各項資料真實,要求工程資料與施工進度同步,通過實測實量后,驗收合格,各單位立即簽字蓋章,規避事后簽字蓋章現象。對不能現場立即簽字的資料,在施工單位相關人員簽字蓋章確認后,由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審核復驗,審核合格后,再簽字確認。造價人員要認真審核每個數據,保證準確無誤。工程經濟資料等檔案資料歸檔后,要進行合規檢查或審計,對檢查出的問題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罰款或行政處罰。夸大合規檢查或審計作用,震懾有關單位。各單位參建人員要遵守法律、法規,及上級有關規定,做到資料真實可信。
2.認真審核檔案資料,規避錯誤現象
積極向參建單位有關人員宣傳和貫徹各種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規范及上級單位制定有關建設工程方面的規章制度。辦理各種培訓班,提高造價人員及資料員業務知識,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施工單位認真做好各項資料,審批人員認真檢查資料,及時發現問題,立即要求整改合格。尤其重要的是要正確編制工程資料及結算書,積極提醒簽署資料的管理人員要認真審核,對有意弄虛作假者給予處罰,懲前毖后,規避錯誤現象。
3.保證工程經濟資料等檔案資料內容完整
上級單位制定建設工程工程經濟資料等檔案相應的規范和標準文本,參建單位要積極宣傳上級的有關規定,及時轉達,督促施工單位造價人員及資料員做好各項資料。造價人員及資料員認真學習,牢記各項內容。積極收集相關單位的資料,按照各工程項目設立檔案盒,另外建立臺賬,匯總有關資料。不能僅口頭要求施工單位造價人員及資料員做好建設工程檔案資料,要對施工單位造價人員及資料員做的資料認真檢查,詳細核實,發現問題,要求整改合格,確保各種資料內容齊全。
4.認真協調有關單位,提高檔案資料審批速度
一般情況下由施工單位造價人員及資料員編制檔案資料,監理單位監督管理,建設單位造價人員及資料員審核。經常督促檢查施工單位資料員編制的資料,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整改,并要求與工程進度同步。防止監理人員故意給施工單位設置障礙,防治出現吃拿卡要現象,順利審批。要經常協調、督促參建各單位編制的技術文件,建設單位資料員有時要將所需技術文件收集齊全,下發給施工單位,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審批速度。在施工過程中,要經常提醒施工單位及時辦理各種資料,防止出現資料遺忘或者被卡在某個部門,建設單位有時要積極協調,幫助施工單位及時完成審批工作,及時完成檔案的存檔。
5.提高內業造價人員及資料員業務素質
工程檔案記錄工程項目建設主要過程,各單位應設專人專職或兼職管理資料。建設單位更應設專人專職或兼職對內業資料及工程造價進行管理,協調各參建單位相關人員管好工程檔案資料。鼓勵資料員自學,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參加學習班提高造價人員及資料員技術水平,對資料中存在問題要根據問題輕重進行考核,成績優秀者給予獎勵,問題嚴重者給予處罰。評選優秀建設工程檔案,提供給有關人員學習。培養資料員及造價人員工作的榮譽感和責任心,不斷提高相關人員思想覺悟及個人業務素質。
6.適當處罰,增強簽署資料人員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選好人用好人是重要的,施工單位要聘用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和工作能力強的造價人員和資料員做好結算書及資料。要有相應的管理制度約束施工人員,防止為了效益弄虛作假。監理工程師技術水平高、敢于負責,業務精通,品行端正。建設單位造價人員和資料員要技術高超、工作能力強、知識面廣,檢查施工單位最初編制的資料時,要逐字逐句審核,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整改,直到整改合格,達到驗收標準。經常不定期檢查施工單位編制的各項資料,經過高標準、嚴要求,施工單位就不敢欺騙建設單位,以后編制的資料就格外認真,減少錯誤現象。對經常出現錯誤現象的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要嚴肅批評,懲前毖后。對于瞎編結算書的人員要嚴加處罰。對優秀的資料要經常表揚,增強資料員責任心和使命感,并號召相關人員認真學習。對施工單位的監管力度要加強,使參建單位不敢弄虛作假,最后達到不想弄虛作假。各單位簽字蓋章人員需加強監管,依法、合規、快速、按程序審核簽署各項資料,誰簽字誰負責,對于工作不認真,敢于作假者給予應有處罰,要求各參建單位齊心共管,定會出現更多優質工程。
四、結語
經過對大慶礦區服務事業部公共汽車公司建設工程檔案的有效管理,使工程檔案管理工作趨于標準化、規范化,提高檔案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為以后更好地完成建設工程項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參考文獻:
[1]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油氣田地面建設工程(項目)竣工驗收手冊(2017年修訂)版.
[2]黑龍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DB23/711-2003).
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2
劉玉紅:女,本科,副主任醫師
劉玉紅 呂明月 楊洪珍 周婕
摘要目的:分析對北京市廣外地區低保人群健康體檢結果,得出低保人群健康狀況及疾病譜規律,為社區健康管理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取2011年7~10月北京市廣外地區最低生活保障居民189人進行體格檢查。對體檢結果進行整理,采用順位及異常檢出率方法,統計分析患病情況。結果:查出指標異常者152人,占體檢總人數的80.42%。其中膽固醇升高126人(67.67%),超重肥胖116例(61.37%),高血壓病史82例(43.38%),脂肪肝71例(37.56%),糖耐量異常(空腹血糖值升高)69人(36.51%),血尿酸增高59例(31.22%)。結論:社區衛生服務應加強社區弱勢群體的健康管理,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
關鍵詞 低保人群;健康體檢;社區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89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健康體檢已經成為國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的一項重要內容。未來全球衛生資源的投入,將更多地用于疾病早期預測、早期診斷以及用于疾病管理的監護信息系統。低保人員作為城市居民中的一類特殊人群,他們的健康狀況更值得社會關注。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2011年7~10月對轄區低保人員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從體檢結果看,疾病的種類繁多,高血壓病、高脂血癥、高血糖、脂肪肝這幾種病癥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對該人群實施有效的健康干預已刻不容緩。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本轄區低保人員189人為研究對象,男25例,女164例。年齡55~85歲,平均年齡67.50歲。<60歲5人,60~69歲85人,70~80歲59人,80歲以上40人。
1.2方法(1)詢問、查詢并記錄受檢人員的健康史。(2)填寫統一體檢表格,包括一般情況(血壓、脈搏、體重、血尿常規等)、體格檢查、生化檢查(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全套腫瘤標記物等)、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腹部及血管B超、胸片,專科查體由相應的專家進行檢查。
1.3診斷標準(1)超重或肥胖。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正常<24 kg/m2,≥24 kg/m2為超重,≥28 kg/m2為肥胖。(2)血壓。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診斷為高血壓。(3)糖耐量異常。根據我國糖尿病協會采納的診斷標準,糖耐量受損(IGT)是空腹血糖6.11~7.0 mmol/L(110~126 mg/dl),2 h后血糖水平7.8~11.1 mmol/L。(4)血脂。總膽固醇>5 mmol/L,甘油三酯>1.7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4.5 mmol/L,三者任何一種升高即診斷為血脂異常。(5)高尿酸血癥。指在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 mmol/L,女性高于360 mmol/L。(6)脂肪肝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
1.4統計學處理采用描述性統計學計算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調查結果用百分比表示。
2結果
2.1疾病檢出情況共體檢189人,健康者37人,占19.57%,檢出患各類疾病者152人,占80.43%,152人低保人員中檢查出疾病共9種,其中1例最多可患7種疾病。依據異常檢出率高低順序排前6位依次為高血脂癥、超重肥胖、高血壓癥、脂肪肝、糖耐量異常、高尿酸血癥,見表1。
2.2各年齡組間患病情況分布高脂血癥和超重肥胖者等5位異常檢出結果主要分布在60~70歲之間,高血壓患病以60~80歲之間為主。
3討論
3.1人群現狀低保人員是指社會保障醫療費用及自費比例偏低的社區特殊人群。低保人員經濟支付能力有限,一部分人只有得大病才去醫院看病治病,健康觀念存在誤區而忽略健康體檢的重要性,同時面臨社會復雜的人際關系也使許多人心理失衡,緊張、焦慮進一步提高了高脂血癥、高血壓、脂肪肝的發病率。本調查顯示,低保人員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脂肪肝、高脂血癥、高血壓、高血糖的檢出率明顯增高,年齡在65歲以上占78.30%。由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居家時間較多,對衛生服務的需求也相對較高,由于經濟收入偏低,更容易受社區惠民政策的吸引,因此引導社區首診是實施健康管理的切入點[1]。
3.2高發因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低保人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樣存在,高膽固醇、高熱量、高鹽攝入而缺少維生素、纖維素的飲食以及缺乏合理運動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引起高脂血癥、高血壓、脂肪肝及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顯示,高血壓病史82人(43.38%),其中血壓升高36人,新發現血壓高32人,需要復測血壓確診。高血壓的控制率存在較大問題,充分表明這類人群忽視健康體檢,自我保健意識淡泊,為此社區是高血壓防治的重點區域,社區衛生服務急需加強對這類人群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控制與預防高血壓減輕心腦血管疾病的危害,提高對社區衛生服務的利用率。
本組資料中高血脂癥患病率為67.67%,遠遠高于成人血脂異常患病率18.6%[2]。高齡及高脂血癥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3],故減肥和控制高血脂對老年肥胖者預防動脈硬化更為重要,故社區健康管理應高度重視老年人高脂血癥的防治。
4防護對策
4.1提高低保人員的健康意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疾病譜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逐年增加,多數慢性病目前只能控制,無法治愈。有些疾病的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癥狀和體征,只有化驗檢測指標增高,如高脂血癥、高血糖早期、腫瘤如不通過體檢很難發現。此外許多因素如膳食、吸煙、飲酒等都可造成老年人血壓增高。流行病學發現,體質量與血壓呈正相關,超重是發生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
健康體檢是對疾病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最能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措施。40歲以后的人是進入慢性病、腫瘤的高發年齡期[4]。本研究發現,60~69歲的老人各種異常指標明顯高于其他年齡組,充分說明人體在65歲以后,組織結構老化,器官功能障礙,身體抵抗力減弱,體內各種激素的分泌減少或失調,各種致病因子會乘虛而入,老年人患慢性病患病率高達73.8%[5]。因此,社區應該加強關注這個時期的老年人,每隔6個月~1年進行1次全面體格檢查和血液生化等輔助檢查,做好一級預防,提高低保人員的健康意識,而體檢費用要比治療疾病的費用低,這實際上節省了低保人員醫療費用開支。
4.2發揮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社會支持與人體身心健康有密切關系,許多慢性病患者都可通過增加社會支持來改變其預后和轉歸。有研究報道,高度的社會支持可有效地促進個案癥狀的改變及疾病的調適[6]。社會支持的提供者不僅是患者的親屬、朋友、同事等,也包括醫護人員,而且有時后者所提供的支持更關鍵、更有效。加大對低保人員的社會福利、生活保障,切實減輕他們的經濟及心理壓力。
4.3對低保人群實行健康管理隨著北京市社區衛生家庭醫師式服務的深入開展,低保人員被納入特殊人群,對他們個人及家庭進行簽約,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實行團隊管理對每位參檢人員的相關信息進行計算機錄入,對體檢采集到的各項指標進行逐項評估、分析,并結合個人的年齡、性別及家族史、生活習慣等信息作出健康評估,根據個體情況決定下次體檢時間體檢項目,進行規范管理,定期隨訪。
4.4具體干預措施高脂血癥、高血壓病及脂肪肝在本次體檢中高居各種不正常項目發生率的首位,采取社區基本藥物及非藥物綜合干預措施,開展高血壓的社區防治,進行健康管理,開展生活方式指導,限制鈉鹽的攝入,增加新鮮蔬菜、瓜果等富含鉀離子食物的攝入,戒煙限酒,減輕體重,堅持適度有規律的有氧運動。改變衛生觀念和改善社區人群的健康相關行為[8]。近幾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口老年化,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本次體檢新發現空腹血糖偏高69人例,占體檢人數36.51%。建議復查血糖和糖耐量實驗,明確糖尿病診斷,對于血糖增高者的預防建議:普及糖尿病知識,合理膳食避免營養過剩,提倡進食低脂、少糖、富含纖維的膳食;堅持有氧運動,超重及肥胖者減輕體重;避免使用影響糖代謝的藥物,定期復查血糖,積極防治高血壓,強化生活方式的干預,能夠使糖尿病前期的人發生糖尿病的風險降低。
綜上所述,健康體檢可以掌握群體慢性病患病的流行病學資料,了解疾病譜的變化,使體檢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為做好社區健康管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魏詠蘭,鹿茸,曾偉,等.成都市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5:392-393.
[2]周鳳英.高血壓和高血脂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醫藥實踐,2010,19(2B):154-156.
[3]黃海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3):73-74.
[4]林毅.廣州市荔灣區843例低保居民體檢分析[J].醫學信息,2010,23(6):1710-1711.
[5]孫元紅,韓冰,張麗娟.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調查狀況及衛生需求[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6):266-267.
[6]劉敏,丁元林,趙蓉,等.社會支持與結核病患者健康相關的研究概述[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1):186-188.
[7]李振林,趙成祥,李艷紅,等.飲茶型氟中毒病區居民干預后行為改變效果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1,19(11):1639-1641.
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3
現代景觀創意設計是一個涉及面很廣泛的實用設計,所以相應的案例分析在具體研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將從國內著名公園景觀創意設計來進行案例分析,主要案例為上海后灘公園創意設計。上海后灘公園是2010年世博園的核心綠地景觀,也是探索上海城市發展與自然之間的協調關系的重大課題,該設計榮獲2010年ASLA唯一年度大獎———杰出項目獎。后灘公園的分區可以概括為“三帶一區”,即濱江蘆荻帶、內河凈化濕地帶、梯地禾田帶和原生濕地保護區。濱江蘆荻帶位于場地北側,是由種植蘆葦和荻草而形成的生態濱河岸線,整體自然而親切。內河凈化濕地帶位于場地中部,主要是與黃浦江水相通的人工濕地,通過各種水生植物建立起濕地生態凈化系統,為世博園區提供景觀用水,是后灘公園的核心內容。梯地禾田帶則利用防洪堤與濕地之間的高度差,形成錯落的梯田,其中可以種植五谷與經濟作物,是公園的過渡地帶。原生濕地保護區完整保留了場地內濱江原生態灘涂濕地,建立濕地保護區,為動物提供棲息地。由此可見,后灘公園的創意化設計要素主要是圍繞在生態因素之上,如何建立城市與自然之間的協調關系是其景觀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設計上的一個重大突破與創意。因此,在現代景觀設計中,要實現創意化的突破,必須兼顧景觀的生態原則、文化原則、功能原則,實現既有功能,又有文化內涵,還具有生態友好性特點是非常重要的。
二、現代景觀創意設計元素
1、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的園路
在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園路設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園路是引導人們在景觀區中進行玩賞的駐足空間,其設計與景區建筑、山水、植物等要素相結合而共同組成園林景觀。所以,園林道路也是園林的脈絡,它的規劃布局以及走向必須滿足其使用功能,并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例如,在國內著名西溪濕地公園中,其園路設計就非常具有創意特色,一條50m寬的多層式綠色景觀長廊將環繞保護區,猶如一條綠色的綢帶,“綢帶”自外而內由常綠高喬木、低喬木、灌木、草本植物、水邊植物五個層次組成,不僅可觀賞,還有著提示漫游線路、限制隨意進入等導引功能,因而其創意化設計兼顧了景觀的審美特征以及功能性質兩個方面,并實現了完美的結合。再如,德國里姆景觀公園的園路設計,用筆直的路徑和軸線切過大塊的草坪,打破原來單一的靜止狀態,產生流動的感覺,同時也產生層次空間的變化,給人們一種規整又不失協調的感覺。園路設計首先要遵循主次分明的原則,需要因地制宜而有明確的方向性,因為作為園林的導向脈絡,其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游人的景觀體驗。在園路設計中,主路要能貫穿整個園區,聯系到各個風景點,從而形成景區的骨架,而支路和小徑則可以蜿蜒綿長,以增加游賞情致。此外,園路設計還必須要遵循協調原則,即其設計要與周邊的環境相吻合,彼此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整體的景觀設計。但是園路并非只能進行中規中矩的設計,除了主次分明和協調原則以外,園路還可以進行各種創意變化,例如在整體走向上具有一定彎曲度,創造出視覺上的層次感,或者在園路兩旁進行一定的裝飾和點綴,使其更具對比與協調,營造視覺的感染力。
2、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的鋪裝
地面鋪裝在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也很重要,它是指用各種材料對地面進行鋪砌裝飾,其鋪裝范圍較廣,包括園路、廣場、地坪等等。地面鋪裝在景觀設計中具有劃分和組織空間的作用,可將整個景觀區域的各個空間連成整體,而且鋪裝還能避免地面泥濘難行,為人們提供良好的休息場所。例如,在西溪濕地公園中,其鋪裝設計就極具創意特色,西溪公園采用的是普通的磚石進行鋪裝,但是其設計卻與眾不同,將一塊塊磚石進行有序的排列,形成“西溪濕地”這幾個漢字,既有導向作用,也很有創意特點。德國里姆景觀公園草坪中的鋪裝很有創意,幾塊石碑坐落在草坪上,更加顯示出硬質與軟質的對比,因其與眾不同而產生了分離感。這一構成要素暗示著一種領域性的空間,非常巧妙。景觀創意設計中的鋪裝設計在具體實踐中需要關注質感、色彩、尺度等方面的設計因素,好的鋪裝設計既有指引功能,又具審美意境,可為整體景觀增添設計效果。創意化的鋪裝設計還可在其紋路上進行豐富想象,使得一般材質性的鋪裝設計更具視覺審美感。
3、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的水景
水體景觀設計是現代景觀藝術中的設計難點,但也常是點睛之筆。水的形態多種多樣,設計師如果能在景觀設計中充分、合理的運用水景的特點,那將會給整體景觀增添更多的情趣。例如,在國內著名長興仙山湖公園中,其仙山湖水域面積約為10km2。湖中有一長堤貫穿東西,將整座湖分為南、北兩片。仙山湖景區由仙山和仙湖兩個自然的山水組成,仙山湖景區生態環境非常的優越,植被、濕地、動物以及人文構成了一個豐富的生態鏈,其地貌景觀非常的獨特,各種生物豐富而繁茂,還云集了很多非常珍稀的天鵝在此安家,這是極為難得的自然生態現象,在視覺上有著極強的創意化特征,給人帶來了清新、自然、舒暢的感受。現代景觀創意中的水景設計不僅需要明確水景是為觀賞還是嬉戲等功能以外,還需要注重與整體空間環境之間的協調關系,只有考慮因素周全的水體設計才能給整個景觀增添色彩。
4、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的植物
植物是現代景觀創意設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植物的景觀是單調而又乏味的。在具體的景觀植物設計中,設計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植物類型進行適當的設計與規劃,并遵循相應的形式美規則,如對比與協調原則、均衡與穩定原則、比例與尺度原則、節奏與韻律原則等等。例如,在長興仙山湖濕地公園的植物設計中,其創意設計也主要根據生態化元素進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長興仙山湖濕地歷史悠久,在多年的人為干預和自然演化中,逐漸從原始的原生態濕地演變為次生態濕地,因此植物種類的豐富性會給整個生態系統帶來重大的影響。仙山湖的規劃遵循“生態優先、因地制宜、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通過植物復種、有害植物清除等措施,對仙山湖濕地的植物資源進行了科學的保護和恢復,從而打造浙江特有的濕地生態品牌,全面提升浙江的生態、環境質量和國際旅游名城品位。因此,整個濕地公園不僅僅在規劃原則上具有創意性,而且還形成了一種品牌效應,非常獨特。再如:俞孔堅教授設計的天津橋園公園,利用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復過程,形成不同水位和鹽堿度條件相適應的植物群落,將地域景觀特色和鄉土植被引入城市,獨具特色。因此,植物設計必須遵循相應的審美法則,找到與整體景觀之間的平衡點,這樣才能使得景觀設計變得豐富多彩,引人入勝。但是,植物在景觀設計中也可進行各種創意化設計,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審美和生態習性,設計師如果根據這個特點和栽植地的生態條件相結合,考慮局部與整體的效果,合理配置,也可做出很多創意變化,最普通的如將植物本身進行一定的排列形成各種圖案,或者將不同植物的顏色進行一定的編排,也能創造出具有豐富的視覺效果和創意化特色的景觀設計。
三、結語
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4
關鍵詞:景觀設計;設計材料;文化傳承;生態;創新思考
一、前言
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材料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國古代園林的建設及發展以來,對材料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并在我國早期的資料文獻當中有所記載。而如今,在全球一體化的形勢下,我國在景觀設計方面極大的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影響,景觀設計材料方面越來越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我國景觀設計中價值的定位以及民族文化的傳承正在不斷消失,這給我國當前的景觀設計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二、我國景觀設計材料的發展現狀
所謂經管材料也就是景觀設計師在設計與創造的過程中,用來表達自己設計的一種物質載體。在整個過程中,設計師需要考慮到材料的形態、質感、肌理、環保等,并將其進行分類。通常情況下,根據材料的特性,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類材料,其一是自然材料,其二是人工材料。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科技水平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各種新型材料也不斷增多,這給景觀設計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1中國古典園林建設中材料的使用情況以及使用價值
在我國古典園林建設過程中,建筑、山石、水、花木是最基本的要素。在園林設計過程中,園林設計師在有限的空間內通過各種手段而創造出自然與建設和諧統一的環境,其作為一種珍貴的遺產為后代設計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在我國的相關文獻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園林在建設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園林建設過程中,山、石、樹木、花草都是經過設計師的精心挑選與布局,在整個園林當中,即使是一個很小的物體的選擇,都必須要根據整個園林的比例進行選擇,還需要考慮到該物體的形狀、肌理、顏色等,另外,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還需要選擇合適的配景植物進行襯托,以此相互呼應,相互影響。山石是園林中必不可少的經管材料,它不僅具有造景的作用,還能夠將大空間進行分割,與整體建筑相互呼應等。
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將景觀材料的使用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不僅要將其本質屬性發揮出來,還要將其美觀性以及造景功能全部發揮出來,從而達到不一樣的視覺效果。
2中國當代景觀設計材料的現狀
目前,環境問題是我們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之一,自然材料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景觀設計的需要,因此我們在社會發展的基礎市場不斷生產人造新材料,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這些新材料具有拆卸簡便、便于施工與維護等有限,在當前的景觀設計當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但是在我國各個區域當中,由于設計沒有創新,沒有突出當地的特色以及傳統的文化特色,導致各種景觀相類似,并不能凸顯出其特色。在景觀設計當中,由于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培育植物的能力越來越強,并將這些植物運往更遠的地區,更大的范圍。例如在一些溫帶城市,都能夠見到亞寒帶或者熱帶的植物。在這樣的驅使之下,越來越多的地區的景觀都呈現出單一的特點。
三、中國現代化景觀設計材料的使用情況
我國的景觀設計發展的時間并不是很長,但是其發展速度非常快,這與和國際間的交流日益密切是有很大關系的,各種新鮮的思想相互碰撞也為我國園林景觀的設計提供了更多的發展可能,但是如果在設計的過程中,只是單一的使用西方國家研制的材料會使得我國傳統景觀設計中的精髓逐漸被人遺忘。
此外,科技的影響也是非常關鍵的,我國也逐漸開發出了很多具有良好環保性能的材料,同時施工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植物的種類也在不斷增多,在這樣的情勢下,人們也逐漸感受到了科學技術對景觀設計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四、優秀案例分析
優秀的景觀案例都具有某些共性:因地制宜,生態環保,主體明確,具有地域特征,對傳統材料的創新利用,節約成本等。
中國設計環境對新創意有強大的包容力,但因此而拋棄了千年文化沉淀,問題就出現了。在材料選擇上舍近求遠,舍廉求貴,舍節儉求堆砌。導致很多城市的景觀支離破碎,缺乏個性,文化異化危機日益嚴重。
1.優秀古典園林設計――獅子林(一材多用):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的獅子林,以其宏偉壯觀的人造山石群為經典,假山和水是獅子林的兩大核心材料。太湖石堆砌成自然起伏的山體,其中有小道數條,可自如穿行,享受山水之樂。這些石塊還用作建筑基座裝飾,嵌于臺階上過渡庭院與建筑空間;搭配疏密有致的植物,倒影于碧綠的湖水中,形成獨具特色的空間。
2.現代優秀創新景觀――沈陽建筑學院(東材西用):沈陽建筑學院的稻田景觀用農作物作為表現主體。創新地將廣泛存在于農村的稻谷搬進校園,形成了獨特的風景。超乎想象的搭配,其實某種存在的必然。一是實用性,在不要人進入的空間草坪與稻谷不影響功能;二是觀賞性,稻田給校園注入新鮮感,學生在麥浪中看書能獲得不同的體驗;三從文化特征來看,稻田景觀的蘊含中華民族千年農耕文化的藝術語言,呈現地塊原有風貌,充分展示獨特的地域性。這樣的景觀材料創新是一箭N雕。
3.國外經典案例――日本枯山水(它材我用):日本景觀繼承自中國而獨成一體,枯山水很少有多余的裝飾,沙石的造景效果被擴大,將它們虛擬成高山大海。它的精致,小巧、靜謐、深邃充分展現出日本的民族文化。
五、對于中國景觀設計材料發展方向的創新思考
1.本土性
景觀材料是反映城市形象的媒介。大自然將不同地區塑造成不同風貌,本土材料本身就象征了地域文化。就地取材不僅強化地域特征,又能節約成本,尤其減少植物的跨地區轉移,避免不必要的死亡,減少維護及運輸浪費,又能呈現獨特景觀效果。
2.生態性
生態不僅是指材料本身無污染,再生性好等屬性,還包括產生材料的過程耗能少,污染少,耐久,低維護,滿足環保標準。這樣的材料值得大量使用。
3.合理性
對新材料的使用要有所控制,通過高新技術來改善景觀,創造一個適宜居住的人工環境是發展趨勢。但是人是崇尚自然的,需要一種溫暖舒適的生存環境。在選擇新材料的時候,不可避之唯恐不及,也不可盡信其好,需周全考慮,慎之又慎。
4.在設計中,應該對材料的特性和潛力深度的挖掘,多重利用,實現材料的最大價值。
六、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當代景觀設計當中,設計師需要將其個人豐富的創造力與文化底蘊充分運用起來,將景觀材料的使用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以此達到更美的景觀。在實際工作中,設計是需要考慮到生態環境、文化傳承、地域差異等各方面的影響,以此選用合適的景觀設計材料,這也是每個景觀設計師必須要做到的。
參考文獻:
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5
關鍵詞 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綜述
中圖分類號 TU985.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13-0234-02
隨著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城市工業用地的規模及空間布局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形成了大量的工業遺址。如何運用景觀設計的途徑保存城市工業文化特色、并重新組構產業價值,使工業遺址改造再利用,將是城市發展與特色營造的重大課題;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條件;從而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避免引發許多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
1 相關概念
1.1 工業遺址
所謂遺址(Sites)即人類活動留下的遺跡,屬于考古學概念[1]。套用上述概念,工業遺址(Industrial Sites)就是人類工業活動留下的遺跡,其中包含2層含義:一是工業遺產[2](Industrial Heritage),屬于不可恢復的歷史文化資源;二是棕地[3](Brownfields),屬于可改造再利用的閑置工業土地資源。
1.2 工業遺址景觀設計
工業遺址景觀設計就是運用景觀設計的途徑對具有歷史、社會、技術、建筑、審美啟發和科學研究價值的閑置荒廢的工業空間進行改造再利用,其空間主要包括場地、建筑、廢棄工業設施、廢棄材料、土壤、水體和植物等景觀要素。其內涵不僅僅是將廢棄的工業空間改造再利用,而要在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下,通過對工業遺址的藝術處理,延續場地的工業文化特色。
2 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研究進展
2.1 發展歷程
工業遺址景觀設計是歐美發達國家在20世紀60~70年代逐步興起,90年代獲得迅速發展的一個景觀設計領域。國外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歷程[4]:20世紀60~70年代,伴隨著工業革命遺留下來的環境問題,工業遺址景觀設計開始出現;20世紀70年代美國大地藝術家參與廢棄地的更新實踐,礦區更新運動與大地藝術結合;20世紀80~90年代,生態思想與生態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促進了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德國魯爾區的更新標志著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成熟;21世紀初,科技的發展和生態美學思想的普及,促進了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繁榮。
在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研究歷程中,德國對工業遺址的保護與再利用、廢棄工業設施的循環利用和生態技術的開發與利用,促成了工業遺址景觀設計容納和集合了多學科多專業的技術和理念,將工業遺址景觀設計實踐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5,6]。
2.2 研究進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國內相繼出現了工業遺址觀設計實踐,國內學者在總結國外設計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提升,取得了比較豐碩的成果。
德國的魯爾區是老工業基地衰落的典型,對于魯爾區的復興與其中的景觀設計案例是國內關注的重點。王向榮[7]最早介紹了魯爾區中的北杜伊斯堡風景公園和薩爾布呂肯市港口島公園,含蓄地指出當代景觀設計師應該大膽探索并使用能“體現當代文化的設計語言”。丁一巨[8]多次介紹了歐洲工業遺址景觀設計的實例,特別是對德國做了豐富的研究,提出了“工業化的花園王國”概念。劉撫英等[9]結合對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現場調研,重點分析了公園設計者在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景觀整體布局、生態對策、尊重自然演化進程等方面的設計思想及具體措施。張艷鋒[10]介紹了杜伊斯堡鋼鐵廠的改造,以期為國內類似的廢舊工廠找到理想的開發模式。李建斌等[11]重點對德國工業景觀的建設進行研究與分析,分別從舊有工業景觀更新再利用到新建工業景觀設計和建設2個方面進行闡述,揭示其中蘊含的一些基本的設計方法和建設模式。羅萍嘉等[12]則從景觀層次與廢棄構筑物適應性再利用2個方面深刻分析了杜伊斯堡北部風景公園的設計手法。
此外,張杰[13]從政策、規劃思想和開發實踐3個方面系統分析了倫敦碼頭區改造的發展過程,深入探討了這一改造與英國總體經濟結構變化尤其是倫敦城市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孫曉春[14]則對理查德?哈格的西雅圖煤氣廠公園這一劃時代的作品進行了分析,認為他“在利用中合理保護”的做法值得人們在城市化進程中遇到類似的工業廢棄地改造學習和借鑒。虞蒔君等[15]認為菲爾德設計事務所為紐約市清泉公園設計競賽所作的獲獎方案“生命景觀”,開創了生態風景園的新形式以及工業遺址再生的新范例。張健健[16]認為多倫多當斯維爾公園設計競賽獲獎方案“樹城”的設計理念,無論是在城市公園的設計和建設方面,還是在城市廢棄地的恢復和重建方面,都為人們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鑒。
中山岐江公園的設計,是中國最早改造工業遺址最成功的范例,其設計形式不同于以往的中國傳統園林或西方古典園林,更多地吸取了城市更新和生態恢復等現代西方景觀設計手法,表現出人們在生態學更新設計思想、美學和藝術思想、多元化思想3個方面的追求,為工業衰退所遇到的社會與環境問題帶來出路。簡圣賢[17]分析了歧江公園設計中的不足之處,認為設計師對于場地的認識與解讀存在不足,過多地強調改造和再生而忽略了保護工業遺產的原真性。
張艷鋒[18]從建筑、文化和產業等不同角度對沈陽鐵西工業區的改造振興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具體的處理手法。朱建寧等[19]介紹了改建日照市銀河公園的指導思想,以場地原有的景觀特征和歷史文脈作為設計重點,營造出既有自然文化特征,又與現代城市肌理融合的城市公園。俞孔堅等[20]通過2010年上海世博中心綠地的定位研究和設計案例,探討了大城市公園綠地的功能定位研究方法,以及工業棕地的生態恢復和工業遺產的利用途徑,在滿足大型會展功能的同時,為創造城市環境與文化的可持續性,提供一個可持續的景觀。
文化創意產業是新型的都市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也為舊城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機,體現了保護工業建筑遺產的新思路。于雪梅[21]以前民主德國援華項目北京798廠為例,探討了在舊廠房與舊倉庫中打造文化創意園區的途徑,并對如何保護工業建筑遺產進行了思考。李飛[22]把歐美出現的大多數工業遺址景觀設計成果歸為后工業景觀的園林,認為這種園林流派立于功能主義之外而繼承了文化。
對工業遺址的改造是受環境保護主義和生態思想影響從“環境生態原型”生發出來的[23]。包志毅等[24]對土壤基質改良、植物種類選擇和植物種植技術3個環節進行了分析,從環境生態特別是植被恢復角度探索工業遺址景觀設計,反映了風景園林學科與建筑學科、城市規劃學科不同的著眼點和理論背景。周曦等[25]從設計師的角度出發,結合生態學的觀點,對當前設計領域的所謂“生態設計”等一些觀點進行了分析和批判。
3 結語
工業遺址景觀是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的體現,是具體解決城市健康而有序發展的一個新手段,也是延續城市活力的有效途徑。它已經遠遠超出了單純的景觀設計領域,而更多的屬于城市及全世界范圍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是一個龐雜的學術領域和一項復雜而艱辛的工作,需要更多相關領域學者的關注。中國工業遺址景觀設計還處于起步階段,由于對工業遺址景觀價值的認識以及實踐經驗的不足,造成目前工業遺址景觀改造再利用中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因此,需要人們在對國外經驗借鑒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實際,為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景觀、延續城市的歷史文脈特色,對工業遺址景觀設計展開更為深入廣泛的研究。
4 參考文獻
[1] 喻學才.遺址論[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2):45-49.
[2] TICCIH.The nizhny tagil charter for the industrial heritage[R].Paris:TICCIH,2003.
[3] 牛慧恩.美國對“棕地”的更新改造與再開發[J].國外城市規劃,2001(2):30-33.
[4] 梁芳.我國后工業公園設計探討[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7.
[5] 蔡海燕,彭震偉.德國埃姆歇地區的空間、生態和經濟更新――從埃姆歇園國際建筑展(1989-1999)到埃姆歇景觀公園規劃(2000-2010)[J].現代城市研究,2007(4):82-88.
[6] 迪特?哈森普魯格(德Dieter Hassenpflug).德國在后工業時代的區域轉型――IBA埃姆瑟公園和區域規劃的新范式[J].劉崇,譯.建筑學報,2005(12):6-8.
[7] 王向榮.生態與藝術的結合――德國景觀設計師彼得?拉茨的景觀設計理論與實踐[J].中國園林,2001(2):50-52.
[8] 丁一巨,羅華.鐵城景觀述記――德國北戈爾帕地區露天煤礦廢棄地景觀重建[J].花園與設計,2003(10):11-13.
[9] 劉撫英,鄒濤,栗德祥.后工業景觀公園的典范――德國魯爾區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考察研究[J].華中建筑,2007,25(11):77-85.
[10] 張艷鋒,仝雷,陳伯超,等.舊工業建筑的改造――沈陽市鐵西工業區舊廠房改造[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9(4):292-295.
[11] 李建斌,王重亮.德國工業景觀建設[J].工業建筑,2008,38(1):45-49.
[12] 羅萍嘉,錢麗竹,井淥.后工業時代的風景――德國杜伊斯堡北部風景公園[J].裝飾,2008(9):67-69.
[13] 張杰.倫敦碼頭區改造――后工業時期的城市再生[J].國外城市規劃,2000(2):32-36.
[14] 孫曉春,劉曉明.構筑回歸自然的精神家園――美國當代風景園林大師理查德?哈格[J].中國園林,2004(3):11-15.
[15] 虞蒔君,丁紹剛.生命景觀 從垃圾填埋場到清泉公園[J].風景園林,2006(6):26-31.
[16] 張健健.從廢棄軍事基地到城市公園――多倫多當斯維爾公園設計及其啟示[J].規劃師,2006(3):94 -96.
[17] 簡圣賢,何志華.我國工業遺址設計案例分析――中山歧江公園[J].園林,2006(11):14-15.
[18] 張艷鋒,仝雷,陳伯超,等.舊工業建筑的改造――沈陽市鐵西工業區舊廠房改造[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9(4):292-295.
[19] 朱建寧,鄭光霞.采石場上的記憶――日照市銀河公園改建設計[J].中國園林,2007,23(1):18-24.
[20] 俞孔堅,凌世紅,方琬麗.棕地生態恢復與再生:上海世博園核心景觀定位與設計方案[J].建筑學報,2007(2):27-29.
[21] 于雪梅.在傳統與時尚的交融中打造文化創意園區――以前民主德國援華項目北京798廠為例[J].德國研究,2006(1):55-80.
[22] 李飛.1960年代以來的當代園林流派[J].城市規劃學刊,2005(3):95-102.
[23] 蘇龍,金云峰.現代景觀形態原型及案例解析[J].規劃師,2005(2):99-104.
景觀設計案例分析范文6
關鍵詞:景觀設計;人工濕地;應用
作為一種全新的生態水處理技術,人工濕地一直都具有耐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穩定、運行費用低以及投資少等優勢,在進行污水處理的同時,能夠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1 景觀設計中人工濕地應用效益探究
人工濕地一直都是一項被人們不斷改善并且得到廣泛應用的污水處理技術,具有傳統污水處理技術所不能夠比擬的巨大綜合效益。
在景觀設計中融入人工濕地的應用,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如實現生物多樣性、節約水資源、改善水質、提升景觀整體價值以及成為景觀中重要的元素等。
2 國內外景觀設計中的人工濕地實例
2.1 國外應用分析
早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人工濕地已經在國外各種污水處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尤其在發達國家,由于人工濕地具備成本低廉、維護簡單、容易操作等優勢,得以大力推廣。例如,在美國華盛頓州的雷通東區水處理應用工程;新墨西哥盧斯科的住宅系統設計等項目。當前,國外已經將人工濕地技術廣泛應用于住宅、園林以及各種雨水回收和污水處理項目中,同時發揮景觀效應。
2.2 國內應用分析
深圳洪湖公園是我國最早在城市綠地建設中引入的人工濕地技術典范。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工濕地在景觀設計中應用,如湖南益陽城市學院的實驗樓設計中,應用潛流型人工濕地,對雨水進行處理和回收;中國礦業大學南湖校區的景觀規劃,利用潛力型人工濕地技術,對雨水進行回收和處理。
3 案例分析
3.1 工程背景
上海嘉定新城紫氣東來景觀綠軸工程,項目總用地面積約 55.28 hm2;其中水體面積7.79hm2,道路廣場面積6.33hm2,綠地面積35.12hm2;建筑占地面積25623.6m2,停車場面積4840.4m2,規劃區陸地面積綠地率約74.0%。項目總投資28735.3 萬元。項目規劃建設的紫氣東來景觀綠軸全長 2400m,寬335m,包括生態森林公園、娛樂休閑公園、市民文化公園、商業公園及濱湖文化公園5個部分。
3.2 景觀設計中的人工濕地應用
在“上海嘉定新城紫氣東來”設計中,引入“人工濕地園”概念,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濕地生態系統,構建以人工濕地景觀為主的港灣休閑公園景區。
3.2.1 項目設計方案。在公園空間構成方面,遵循了開敞與封閉相結合的原則,融合大型與私密空間,活躍與安靜的氛圍,實現城市與園林、直與曲、廊架與下沉等多種變化。所有的空間由蜿蜒的走廊聯系起來,通向周邊的開發地塊和公園之外的主要景觀節點。地形和植被的起伏變化,不僅使游客從不同的高度欣賞公園的景觀,得到豐富的視覺體驗,而且也為野生動物和行人提供了過街走廊。活動內容結合地形的坡面和坡頂進行精心設計,通過用鄉土植物恢復所有水濱濕地和高地密林,創造了良好的地方野生動物棲息地和市民休閑場所。
3.2.2 濕地水系統。水系統的構建是人工濕地系統的核心環節。通過模仿天然濕地功能,滿足人類需要。在該項目工程中,景觀所處范圍內的水源主要為地表徑流與生活污水。有關濕地水系統的應用,可設計景觀走廊,環繞著整個景區,發揮園區內的觀景作用,同時完成水源一級去污處理。通過收集到的地表徑流與生活污水,和植物進行接觸與吸收,并順勢引入到邊溝沉基槽中,定期處理,排入中部濕地。
3.2.3 濕地生物系統。濕地生物系統主要包括種植植被、養殖水生動物以及處理微生物等環節。通過應用濕地植被,可緩解地表水流的速度,再加上植被枝葉的阻擋作用,促進水中泥沙的沉降。在土壤與植物的代謝過程中,水中各種有機溶解物或無機溶解物被截留,將更多的有毒復合物轉化成無毒物質,促進水體的澄清,優化環境。在樹種的選擇上,依據景觀總設計理念,全部選擇原生的鄉土樹種,結合城市景觀特色,優先選擇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骨干樹種或者市花、市樹等,將綠化帶與喬木、灌木、草地等混交搭配,選擇水蔥、菖蒲等水生植物,千屈菜、燈芯草等半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則沿水岸建種植槽,以此降低種植土用量,避免水土流失。
3.2.4 濕地休閑系統。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在人工濕地公園中納入更多人性化要素,如湖濱休閑綠地、景觀走廊、步行通道等,依托人工濕地景觀,吸引更多游客,創設和諧的優美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