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水電節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水電節約措施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水電節約措施

水電節約措施范文1

關鍵詞:節能型高校 科學管理 創新手段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12-102-02

我國高教事業的迅猛發展和高校的擴招,使高校資源供需矛盾和環境壓力越來越大。一方面學校快速發展,對能源需求劇增;另一方面能源提價,而學校管理滯后,浪費現象嚴重,加大了辦學成本,增加了學校負擔,水、電、煤氣等能源的超支和浪費已成為學校發展的又一“瓶頸”。在高校日常生活中,浪費水電的現象比比皆是,如:洗漱不關水龍頭、水龍頭不擰緊、洗浴時有人無人長流水現象屢見不鮮;辦公室人員下班只關閉電腦主機,卻不關顯示器,不關打印機電源開關,大白天開著電燈的現象更大有人在;教學樓及相關的公共場所,水電浪費現也普遍存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2.6億多人,節能潛力巨大。所以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勢在必行。

筆者所在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按照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根據中央各部委關于建設節約型高等學校的有關規定,從實際出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綠色生態理念,大力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各項工作,具體做法如下:

一、組織保障,制度落實,完善節約型校園建設管理機制

1.成立工作機構。節能減排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工作,學校成立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學校節能減排工作協調、管理機構,全面負責學校節能減排工作的長期規劃,制定相關文件,落實各單位工作責任,對學校節能減排工作進行檢查、督促、評價與獎懲。在此基礎上,制定節能減排責任人和聯系人制度,明確由各學院、部門、單位負責本單位本部門的節能降耗工作,制定適合本單位的節能降耗管理措施,定期自查、督促、落實節能降耗日常工作。

2.完善落實管理規章制度。依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學校制定《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關于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意見》,重點在宣傳教育、完善制度、節約水電方面落實具體措施,倡導建設節約型校園。制定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水電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做好學校節能節水工作的若干意見》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水電經費管理辦法》等文件,從制度上規范師生的用能用水行為,采取經濟調節措施,進一步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的各項工作。

二、重點投入,挖掘潛力,適度開展現有設備節能改造

我校由東營校區和青島校區兩個部分組成,這里主要談談東營校區的情況。

1.東營校區供電設施節能改造。主要有變配電設備新建擴容改造,安裝節能型變壓器,東營校區所有架空線入地改造以減少電力線損等。共投入資金800余萬元,相繼完成了東營校區較大規模水電基礎設施新建和改造項目42項,新建改造各類變配電站臺3座,新增供電容量1200KVA,新增供電干線21千米。

2.公共場所節能改造。一是通過安裝遠紅外智能控制開關和教室空調節能器節約公共教室用電;二是在耗電量大、用電時間長、用電量相對固定的公共照明線路安裝節電器;三是通過降壓、整流、間隔控制、輪流開燈等改造與管理方法開展路燈與走廊燈節電改造。公共場所節能改造共投入資金180萬元,整體節電率達到20%左右,年節電量達到120萬kWh。

3.老校區衛生間用水設施改造。老校區衛生間設施陳舊,大都為耗水型設施,漏水耗水嚴重。幾年來,學校先后投入100余萬元對老校區125個衛生間實施改造,使用節水龍頭1832個,改造小便槽沖洗裝置177套,安裝紅外節水閥150套。

4.供熱管網布局優化與節能改造。根據學校發展和市政供熱方式布局調整的實際要求,學校對校區供熱管網開展節能論斷和布局優化。按照集中與分散供熱相結合的思路,以管網熱量平衡分析為手段,嚴格用熱計量與分析,加強管道保溫,開展余熱利用,加強設備維護保養等手段,對校區供熱管網實施優化與節能改造,提高了用能效率,每年節約蒸汽900多噸。

三、科學管理,措施落實,抓好節約型校園日常管理

1.實施水電全面計量考核管理。除對全校各經營性用戶、獨立核算單位、后勤保障(如學生宿舍、食堂等)和轉供戶實行全額收費外,對教學科研、行政辦公、公益性單位實行水電指標化管理,采取超額自負、節約獎勵的激勵措施,分清管理責任,加強自我約束,節約用水用電。同時,應大力加強培養水電服務、設備管理與操作人員的節能意識,以提高各專業節能服務機構管理人員節能節水的自覺性。

2.完善各項水電使用管理制度。針對公共教室、走廊燈、電梯、空調、水景、噴泉、裝飾燈、庭院燈開啟時間和使用做了詳細規定并層層落實。與此同時,還加強了綠化用水管理。綠化用水盡量用校園湖水、再生水、地表水,逐步取消使用自來水澆灌綠化,綠化用水裝表計量并支付水費。

3.推行漏水舉報獎勵辦法。針對校區范圍大、地形復雜,遇室內、地下漏水很難發現的特點,學校推行漏水舉報獎勵辦法,發動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及時發現漏水點并通報水電管理部門修復。從推行此項獎勵辦法以來,共收到各類有效漏水舉報30多起,發放獎金2000余元。對節約水資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創新手段,再上臺階,推進數字化節約型校園建設

1.依托校園一卡通付費結算平臺,完成了校區所有學生浴室和開水供應點的智能IC卡終端付費系統改造,學生洗浴、開水供應均按實際使用量付費取用,這對避免浪費,高效用水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2.建成用水用電遠程監測與智能分析系統。學校投入100余萬元,在占校園用水量80%以上的主要區域和樓宇安裝了遠程監測智能水電表,實現對裝表區域用水量用電量的實時監測和分析,通過遠程抄表系統分析平臺可對用水用電合理性進行分析,實現了校園用水用電的智能化管理。

3.學校充分利用各學科力量,重點建設節約型校園建筑節能監管體系。2009年11月,我校節約型校園建筑節能監管體系項目完成,實現了不同類別校園建筑的用能在線監測、查詢、統計、分析,為進一步開展校園建筑能效公示、能源審計提供在線數據。以上創新手段,使數字化節約型校園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五、教育宣傳,營造氛圍,培育具有節約品質的高素質人才

1.加強對有關節能節水法律法規和節能節水新技術的宣傳教育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節能節水宣傳活動,增強廣大師生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意識。通過開設選修課、舉辦專題講座、充實豐富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推進節能環保進課堂的工作,將節約理念教育納入學生素質教育課程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節能環保科技競賽等社會實踐和科技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節儉、適度的生活理念,使節能節水成為每個師生的良好習慣和自覺行動,進一步提高高校師生對節能節水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的認識,增強做好資源節約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養成勤儉辦學、厲行節約的觀念、作風和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節約型校園文化氛圍。

2.引導學生參與科技實踐。以節約型校園建設為舞臺,以大學生科技文化節為載體,充分發揮學校多學科多專業的優勢,注重引導與宣傳并舉,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以節能、節水、環保、資源利用為主題的校園科技發明與實踐活動,更好地培養師生節能節水的良好習慣。

3.加強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由學校團委、學工處等部門組織引導,成立諸如“綠色組織”協會、校園文明先鋒隊、校園節能監察隊等學生志愿者組織,倡導由學生管理學生,開展各類校園文明、校園節約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日常節約型校園管理工作中來,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營造校園節約新風尚。

由于有了上述措施,到2010年底,我校用水量從2003年的360萬噸下降至186萬噸,6年綜合節水率達到48%,5年累計節水量800余萬噸,節約水費2200余萬元;2011年學校水電費預算支出比2010年降低30%,2008年,我校被中國節水委評為“全國城市節水基礎管理工作先進校園”。2009年,學校被中國高教后勤協會評為“全國高校節能先進單位”。

水電節約措施范文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compiling rules for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hydropower project", and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hydropower st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energy saving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engineering design and operation. The hydropower station construction must have scientific planning, reasonable design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upgrading of new energy saving products must be focused to strengthen the system management of hydropower station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equipment.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energy saving technologies and measures of similar hydropower projects.

P鍵詞: 可行性研究;節能技術:節能措施

Key words: feasibility study;energy saving technology;energy saving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V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1-0061-02

0 引言

節能是國家發展經濟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加強節能工作是深入貫徹“堅持開發與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合理利用能源,切實提高節能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的一項重要措施。“十一五”以來,國家制定了促進節能降耗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強節能降耗工作。因此,水電工程建設作為能源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并落實在工程建設各階段,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

本文所介紹的工程屬水資源利用工程,在工程施工期、運行期均有用能需求,因此,在工程設計、用能過程中貫徹節能減排理念,充分利用工程區地形、地質條件和建筑材料條件,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

1 工程概況

某電站水資源綜合利用一期工程的供水任務是為某左干渠灌區提供農業灌溉和農村人飲供水,總供水量4136萬m3,其中農業灌溉供水量4082萬m3,農村生活供水量54萬m3。

按照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工程等別為Ⅳ等,永久性主要建筑物級別為4級,次要建筑物級別為5級。樞紐主要建筑物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500年一遇。樞紐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壩(擋水壩段、溢流壩段)、壩下放空(排砂)洞、引水洞及水電站。

輸水線路由隧洞、明渠、渡槽和倒虹吸等建筑物組成,總長67335m。其中隧洞總長15679.8m,明渠總長45880.8m,渡槽總長1844m,倒虹吸總長3930.4m。

依據干渠走向,結合當地村寨實際情況,在干渠旁邊地形開闊平坦處,以滿足布置地面泵房、副廠房、降壓站、進水池及生活區等布置要求泵站,共布置泵站13座。

2 施工總布置

根據引水工程布置的自然條件和工程條件,施工總布置規劃遵循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有利生產、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總原則。

根據引水工程特點及工程條件,施工總布置進行了主體工程施工區、施工工廠區、砂石料開采區、道路和運輸系統、堆棄渣場、施工生產生活區等的規劃。

由于引水工程布置較為分散,施工區點多面廣,根據施工需要,采取在輸水線路倒虹吸、渡槽、隧洞進出口工作面、施工支洞口分別布置施工設施的分區布置規劃形式。各施工點根據施工需要布置相應的道路、施工工廠設施、渣場及生產生活區等,根據工程招標方案設計初步規劃,輸水線路工程共集中布置生產生活區8個,棄渣場27個。此外,本階段初選了4個石料場,作為輸水線路工程主供石料場,初擬在4個石料場附近各設置一座碎石加工系統;砂料利用金沙江天然砂,初選了4個砂礫料場,附近設篩分系統,為各施工點提供工程所需砂石骨料。

3 主要節能措施

針對水電站工程特點,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為重點,具體措施為現場照明用電選用節能型燈具,各單位優選節能型施工機械,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盡量回收利用廢水,實施生活節約用水及合理選擇電動設備等措施。

通過對工程設計、耗能設備、施工技術和運行管理等方面進行節能分析來達到依靠科學技術、降低能耗,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3.1 工程設計方面的節能措施

①在滿足輸水功能的前提下,以輸水線路短、投資省為原則。即線路布置盡量以隧洞和傍山渠道為主,在地形起伏、彎曲較大的緩坡地段盡量采用渡槽和暗涵裁彎取直。

②輸水線路盡量避讓不良地形地質條件的布置,隧洞盡量避開或減少布置于地下水位、高地應力和大范圍的斷層破碎帶的地帶,以及嚴重風化區、遇水易泥化、崩解、膨脹和溶蝕巖體等不良地質地帶。選擇地質構造簡單、巖體完整穩定、巖石堅硬以及上覆巖層適中的線路,以降低工程施工處理難度,從而節約工程投資。

③做好工程的優化設計。經地形地質條件、施工組織、建設征地、環境影響、水土保持、投資等綜合比較,本階段推薦輸水總干線采用全線無壓輸水方案。全線自流供水,以降低供水費用。

④在機電設備選擇設計中,按照節能優先、技術和工藝先進并符合國家行業政策規定的原則選用設備,在確保工程安全、可靠的情況下,防止設備選型裕度過大。

⑤合理安排施工組織設計,合理選用施工方法,減少不必要的能耗。

3.2 工程施工期的節能措施

①在施工組織設計中,施工總布置本著有利于生產、方便生活、快速安全、經濟可靠、易于管理的原則進行,選擇技術先進、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總進度編排上,能合理安排施工工期。

②施工機械、電動設備及照明設備選擇能耗低、符合國家節能要求的產品。遵循就近布置的原則,降低線路損耗,工程施工機械盡量選用同類產品中能源轉化率高的節能產品,施工中照明燈選用節能燈。定期檢修設備使設備良性運行。

③施工生活中盡可能不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減少一次性用品、餐具、杯等的使用量,合理延長單個產品的使用時間,對廢物進行循環利用做到間接節能降耗。

④收集施工廢水,對砂石料加工系統產生的廢水經沉淀處理達標排放、混凝土拌和系統產生的廢水經加酸處理沉淀后達標排放。對生活污水,在施工生活區建排污溝、旱廁和配套的化糞池。

⑤工程建設中產生的棄渣運往規劃的棄渣場集中堆放,對各渣場進行攔渣、護坡、排(截)水等系統的工程設計。棄渣場工程措施采用擋渣墻、排水溝和臨時措施。通過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綜合治理,達到治理效果。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落實渣場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⑥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規劃進行施工,禁止任意擴大施工用地,減少不可再生資源―土地資源的使用量。

3.3 工程管理運行期的節能措施

該水電站輸水線路長,隧洞所占比重相對較大,且分布較廣,為避免鉆爆開挖對臨近其它建筑物的影響,施工工序上一般考慮按“先隧洞后渡槽、倒虹吸、明渠”的順序進行施工。并根據渡槽、倒虹吸的規模和施工導流要求,適時安排明渠、渡槽和倒虹吸的施工。

①加強節能宣傳,灌輸管理人員樹立節能意識,“節約能源,人人有責”。制定切實可行的節能管理制度,確定能耗指標,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體系。

②對照明系統進行改造,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自然光;二是采用高效節能燈具和節電器;三是依據環境和需求的不同科學的選擇合適的照度;四是根據用途、場地對大面積照明進行分組線路控制。

③最好選用換熱效率高的發電冷卻風機、主變壓器水/油冷卻器等產品;選用節能電機的水泵、油泵等產品,使用新型電力設備,如此能夠降低無功損耗,提高功率因數。

④若運行機組存在發熱問題,可選用優化設計的空氣冷卻器,在發電機轉子上安裝風斗,改善空氣流通的通風改造技術。

⑤適應環境,改變設備運行方式;汛期電廠承擔系統基、腰荷時減少機組空載運行;根據季節、溫度結合相應設備的功能特性,合理選擇投入運行或停用電熱裝置數量。

⑥加強電動設備的養護與維修,及時更換以提高設備效率。例如,單竹窩電站由于有2臺機組的主軸密封損壞,造成流道內的水通過主軸密封流入廠房的集水井,漏水量最多時達到80m3/h,而每臺滲漏排水泵(37kW)的排水量為210m3/h,即每天用于抽水所耗費的用電量為37×24×80/210=338.3kW?h。按照上網電價0.395元/kW?h(稅后)計算,每天抽水所需電費約為:338.3×0.395=133元。同時,由于漏水量過大而不得不用低壓氣去沖主軸密封橡膠,造成用氣量過大而使(22kW)低壓氣機頻繁起動,按每天6小時計算,其用電量為22×6=132kW?h。

這樣,由于漏水量過大而造成的廠用電費約為每天(338.3+132)×0.395=185.77元。針對上述設備缺陷問題,一定要從源頭上解決,將電站所有的缺陷進行徹底地整改消缺,同時還要加強對機組各個設備的保養和維護,既能消解機組各設備的缺陷問題,又節約了廠用電,還能延長設備的壽命,提高電站的效益。

⑦運行期主要對工程區水土流失進行監測,特別是對渣場水保措施實施情況、植被恢復情況進行重點監測,必要時增加工程措施,保護工程區的水土流失。

⑧對生活產生的廢水應排入化糞池,有條件時,可將化糞池改造為沼氣池,用于生活能源,也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4 節能效果分析

水電站如從以上方面進行綜合節能改造,將大大降低廠用電率,減少廠用電量即間接創造了經濟效益!對于一座小型水電站來說,如果年平均價上網電量為1億度,廠用電量約為600萬度/年,節能改造后的廠用電量約為400萬度/年,年創造經濟效益將近100萬元左右。

5 思考及建議

水電站作為水利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科學規劃、合理設計、創新管理,同時要積極推進節能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在注重工程節能措施設計的同時,應注意以下問題:一要注重新型節能產品的更新換代。在工程建設過程及運行期間,水電站的管理人員要密切注意市場上節能型產品的及運行情況,及時更新調配水電站內部的節能型產品。二要強化水電站制度管理。注重職工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訓工作,突出技術骨干的帶頭作用,提倡技術創新,健全獎罰制度。三要提高設備管護水平。提高設備的操作、維護、維修水平,從根本上解決現狀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確保節能產品正常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水利電力部水利水電建設總局.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手冊(第四卷)[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4.

[2]陸濤,馬光文,王黎.節能調度對水力發電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華東電力,2010(1).

[3]DL/T5020-2007,水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S].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水電節約措施范文3

關鍵詞:高校;節約;水電;管理

高等教育由培養精英人才向大眾化發展,擴招帶來高校辦學規模急劇膨脹,在校生人數大幅度增加,高校基礎設施日新月異,辦學條件不斷改善,特別是大學生公寓的標準化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社會經濟的繁榮,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媒體網絡、電腦、電視、智能化洗浴、飲水機、洗衣機、空調等現代信息產品和高檔次的生活服務用品大量涌入學生公寓,給公寓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在創建節約型社會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強高校內部的水電管理,尤其是老校區的水電管理,成為高校后勤工作面臨的一個新課題,目前部分高校在水電設施的建設與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一、重視新校區建設,放松老校區的改造

很多高校新校區建設如火如荼,設施先進,配置齊全,擠占了大量的資金設備,而老校區的水電線路和水暖管道陳舊老化,設施不配套,電能耗損大,用水跑冒滴漏多,到了用水用電高峰期,斷電停水現象時有發生。師生怨言較多,要求進行水電網改造的呼聲很高。但有些人卻認為投入大量資金加以改造維修,不如投資新校區效益明顯,干脆將就運行。這種短視行為不僅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難度,而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浪費極大。

二、管理粗放,忽視細節

不少高校把對學生用水用電的管理工作看作是簡單勞動,在資源配置上不能充分滿足,削弱和降低管理部門的職能,導致粗放式管理。員工隊伍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培訓,技術工種全員持證上崗不能有效落實,細節問題缺少應有的關注,水電浪費現象難以遏制。加強對學生用水用電的管理,對高校事業穩定、持續發展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水電價格的不斷上漲,占用了大量學校的事業發展經費,使學校不堪重負。盡管如此,學生宿舍樓內“人走燈不滅,細水隨便流”現象時常發生;明滴暗漏等滴漏跑冒問題仍固疾難解;辦公室、實驗室、活動室里的空調常常是無節制地開放,冬天里開著空調打乒乓球,脫掉外套打牌下棋,甚至有的教職工把洗好的衣物帶到空調房間風干,有的離開辦公室不關空調,使其整夜運轉等,全無師表形象;學生自修室里“無論天氣好壞或白天黑夜,不管人多人少或者有人無人”,燈火通明現象非常普遍,水電資源浪費問題十分嚴重。

三、強調教書育人,弱化服務育人

部分高校自后勤社會化改革以來,水電管理納入后勤實體,學校減少了對水電管理的投入,甚至認為水電管理只是單純的服務提供,跟育人毫無關聯。其實不然,加強學生用水用電管理,培養大學生的節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正是管理育人與服務育人的具體體現。如果對無節制的水電浪費問題熟視無睹,聽之任之,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糾正,對“教書育人”工作不但無補,反而有害。積極引導,嚴格管理,從“小事”抓起,從“細節”入手,有助于學生形成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道德觀念,也有助于整個學校良好校風的形成,創建節約型校園的要求才能真正得到有效落實。高校學生用水用電的管理現狀,與構建節約型社會很不協調,離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目標還相距甚遠。水電管理工作是構建節約型校園、和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水電管理依然按照老辦法、老規矩運行,勢必不利于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筆者認為,加強高校內部的水電管理工作,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水電配額,量化管理。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以來,有償用水用電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對水電的精細化管理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許多高校都在探索節水節電的有效方法,積極提高資源的利用效能,實施科學的水電管理,從根本上解決浪費水電的現象。目前比較普遍的是實行水電計量、合理配額、超量多付的管理方法,大部分高校已解決一室(舍)一表、專人負責、定時收費等一系列實際問題。

(二)學校與各部門、學生建立契約責任制度,保證實現節約、安全、有效的管理目標。學生公寓除了照明、個人電腦、手機充電等正常用電外,嚴禁使用取暖、制冷、烹飪等大功率電器,管理部門要加大宣傳教育、檢查處罰的力度,杜絕違章用電,水暖設施要及時改造維修,減少跑冒滴漏造成的損失。各系部、辦公室、實驗室的用水用電,要進行科學測量,在充分保證教學、辦公、實驗的前提下,給予適宜的用水用電指標,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和違約責任,科學地加以限制,從制度上保證節水節電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加大投入,水電管理智能化。高校在新校區建設中大都起點較高,對水電實施智能化控制,效益是顯著的,各高校都有很深的體會。對老校區那些陳舊老化的水電設施,學校應調撥專門資金及時改造或更新,全部采用智能化控制,以減少耗損,杜絕隱患。水電使用的相關信息全部存入網絡系統,實施信息化管理。設施改造上學校應積極投入資金,或者根據學校實際情況,統一設定分路負載最大電流,也可根據各個房間用電情況分別設定,當某分路電流超過其限額時系統自動切斷該分路。機柜上各分路配有空氣開關,與分路負載限制功能共同構成過流雙重保護,以防事故的發生,保證學生的正常生活。

(四)經常性地開展節約水電、勤儉辦學的思想教育。學校應建立長效機制,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師生員工的宣傳教育,把建設節約型校園的理念深入持久地貫徹到每一個師生員工心中,使節約水電變成他們的自覺行為;學生參與管理。組織學生會、自管會等對校內用水用電場所定期檢查,公布情況;水電管理部門可以聘請一些學生干部作為助理或監督員,參與日常管理;后勤實體提供一些非技術性崗位給貧困學生勤工儉學,如查抄水電表、輔的維修工作等,既增強了大學生的節能意識,也學會了一些基本技能。

(五)持續提高服務質量,融管理于服務之中。提高規范化管理層次,加快標準化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積極貫徹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實施全面質量管理,追求卓越績效,提高管理效能。確立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原則,重視教職工和大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對群眾反應強烈的水電管理問題要及時整改,并予以反饋;對節能方面有價值的建議或發明創造,學校應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與精神鼓勵,提高師生創建節約型校園的自覺性、主動性;加強對員工的業務培訓,經常開展技術比武,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根據作業指導書要求,加強檢查、巡視,預防不合格的發生,杜絕水電管網的跑、冒、滴、漏。

水電節約措施范文4

1、工程概述

廣西紅水河橋鞏水電站工程是紅水河規劃的第九個梯級電站,壩址位于來賓市遷江鎮紅水河口以上約3Km的紅水河內。橋鞏水電站單機容量為國內第一,世界第二,屬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該電站是共安裝8臺機組,單機容量5.7萬千瓦,總裝機容量為45.6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24億kw?h,工程總投資概算約40億元。

2、成本控制實例

2.1從直接成本上控制

企業成本控制首要的是控制直接成本,從占成本比例高的材料、人工、機械等方面作手,如橋鞏水電站工程砂石料的成本控制。招標時業主就明確砂石料由業主供應,業主利用航道、廠房現開挖出來的石頭進行加工,然后供應給施工方。與當時市場價相比,每立方米砂石料成品(大中小碎石、人工砂)成本減少40元、運輸費用減少5元、稅金減少1.3元,即整個工地所用砂石料節約成本約3241萬元。除此以外,還有鋼筋、水泥也有類似處理方法,同樣節約了大量成本。

2.2從施工整體布置上控制

橋鞏水電站工程在施工住宿樓、辦公樓等臨時工程時,也同時施工主體工程,兩項同時開工,齊頭并進。除主體工程向前推進了4個月,促使8臺機組提前9個多月投產發電,多獲發電收益4億多元(年電費收入6億元÷12個月×4個月)之外,還為廠房混凝土在冬季澆筑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橋鞏水電站工程1#、3#棄渣場均為淹沒區,利用淹沒區做棄渣場,且該棄渣場均在工地范圍之內,減少了土石方的運輸距離,縮短工期1~2個月,節約投資約570萬元。

2.3從采用新技術、新方案方面控制

施工二期圍堰時,在上游設置橫向過水橡膠面板石渣壩,即在面板石渣壩頂73.5m上設置橡膠壩,壩袋型號采用JBD-5.0-300-3,壩袋膠布采用J300300-3。枯水期時,橡膠壩不運行,靠面板石渣壩擋水來發電;汛期時,利用橡膠壩沖水升壩至78.5m擋水,保證通航和發電,保證基坑內施工安全;當來超標水量時(上游來水量大于6000m3/s,水位超過78.00m),橡膠壩坍壩至過水子圍堰頂,水由堰頂過水。該項新技術、新方案的實施,運行了8個月,縮短了整個工期0.1個月,多發電0.8億kw.h,節約投資約7000萬元。該方案具有施工既簡單又快、容易拆除、操作簡單、成本低廉、可以重復使用等特點。

泄水閘閘墩采用滑模施工技術,該技術克服了混凝土澆筑時易出現的質量問題。滑模架為整體桁架結構,具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和剛度要求,且施工速度快,同時減少了大量的施工成本,如:不用反復拆裝模板等工序,還減少了拉結筋,減少了大量人、材、機的投入。該項新技術、新方案的運用,縮短工期2個月,減少施工成本約150萬元。

2.4從設計優化方面控制

船閘閘室第3~6段原設計為重力式混凝土墩墻,施工階段修改為襯砌式側墻。縮短工期3個月,減少混凝土澆筑約20000m3,節省土石方開挖25000 m3,節約投資約600萬元。

上游引航道底板原設計開挖至70.5m,施工階段修改為75.00m。縮短工期1個月,節省混凝土1260 m3,節省土石方開挖63000 m3,節約投資約200萬元。

船閘護坡框格斷面尺寸原設計為600×400mm,施工階段修改為450×300mm,縮短工期1個月,節省混凝土1000 m3,節省土石方開挖1000 m3,節約投資約30萬元。

原廠房頂板設計為3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板,為解決施工困難,不影響發電節點,將其修改為鋼屋架。廠房結構傳力頂板調整,既縮短工期5個月,節省混凝土22970m3,還保證了機組的順利安裝及機組安全,節約投資約690萬元。

經多次試驗,結合混凝土施工時段,將混凝土從使用冷切水降溫改為采用河水降溫,降低了混凝土溫度控制費用,費用從142萬元減少為60萬元。同時混凝土也減少了溫度裂縫,提高了質量。

2.5從施工組織方案上控制

結合第一臺機組的安裝經驗和教訓,去掉陳舊的管理模式和施工工藝等,及時調整適合貫流式機組安裝的方案,采用科學的、先進的施工組織措施。經調整后機組發電間隔時間平均可達到2.5個月,每臺機組縮短0.5個月,后續7臺機組增加發電效益3150萬元(7臺,每臺多發電15天,每臺每天發電效益約30萬元)。

2.6從激勵機制方面控制

建立激勵機制,用激勵的方式來調動員工控制成本的主觀能動性,最終達到高額利潤,其中獎勵就是激勵機制的一種。

為爭取能提前發電,在可行的基礎上,業主采取趕工獎勵,要求施工方在原來合同投入的基礎上再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由原來的“二班制”改為“三班制”,并設定節點目標,最終取得了最佳效果。比如二期泄水閘施工提前了5個月正常蓄水,每臺機組安裝提前了0.5個月發電,船閘按期通航,經核定8臺機組提前9個多月投產發電,多獲發電收益4億多元(年電費收入6億元÷12個月×4個月)。而實際投入趕工獎金2000萬元,換來收益達3億8千萬元。該措施的采用當時少數目光短淺或不懂投資與收益的人極為反對,在業主總經理和監理總監的充分論述下,反對的人才同意,后來事實證明,該措施的確是有效的,是可行的。

上述控制方法類似的實例在橋鞏水電站的運用還有很多,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事實證明,科學的成本控制,確實帶來了高額收益。

3、成本控制的建議和辦法

水電節約措施范文5

關鍵詞:生態設計;水土保持;水電工程;恢復和再生性設計;實踐

1 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眾環保意識及生態環境要求的提高,人們對水電工程建設的認識和關注已不再停留在過去簡單的考慮投資的巨大經濟效益上,需要綜合考慮項目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水電項目建設所引發的占壓土地、擾動地表、破壞植被和景觀,以及對當地生態環境和水土流失產生不利影響等生態環境問題上。

在提倡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的社會大背景下,以研究人類與自然間的相互作用及動態平衡為出發點的生態設計思想和理念逐步形成, 并且在工程建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水電工程項目設計、管理和施工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生態設計的主觀能動性,從生態設計入手,積極引導當地水能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工程建設區的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健康和諧發展。

2 生態設計的含義

所謂“生態”,就是指有生命的、適合生存的狀態。這種狀態不僅要適合人類的生存,還要適合動物、樹、花、草及各種水生植物的生長, 即必須保持動物、植物的生境和生物多樣性。而“設計”則是以土地規劃為載體有意識地塑造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的過程, 來達到預期的目的。

生態設計意味著任何開發建設項目都必須尊重生物物種多樣性, 從減少對資源的剝奪、保持營養和水循環、維持植物生境和動物棲息地的質量等生態角度,保持生態系統的健康和改善人居環境。

3 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設計中的生態設計應用研究

生態設計強調尊重自然發展過程,倡導物質與能量的循環利用和場地的自我維持,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條件,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于設計、施工和管理的整個過程。

3.1 保護和節約性設計理念

生態設計中保護和節約性設計理念是在對區域生態因子和生態關系進行科學研究、分析基礎上,通過合理設計減少對自然的破壞、節約資源,以保護現狀生態系統。

⑴ 尊重自然、自然優先

自然有它的演變和更新的規律,同時具有比較強的自我維持和自我恢復能力。自然界在其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水分循環、植被、土壤、小氣候、地形等相互作用,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已經形成一個穩定、平衡、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生態系統。

因此,在水電工程設計施工布置中,要尊重自然,嚴格控制主體工程永久占地,盡量減少施工輔助企業、渣料場等臨時占地,以及公路、水庫移民安置等影響區占地;在施工過程中充分體現和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特征,利用自然的能動性使其維持自我更新,盡量減少對原有地表土壤擾動、植被破壞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干擾,實現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⑵ 保護自然資源

在開發建設活動中,應盡可能保護自然資源,減少對能源、土地、水和生物等自然資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在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規劃設計中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a.保護原始地貌。在水電工程設計、施工過程中,結合施工輔助設施臨時占地場地平整的需要加強棄渣場地的綜合利用,合理安排土石方調運,提高棄渣綜合利用率。在料源選擇及料場規劃時,優先考慮工程開挖土石料和棄渣料回采利用,盡量減少工程棄渣堆放量和料源開采量,保護原始地貌,以利于水電工程建設區的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在水電工程場內、外交通公路規劃設計時,為了減少部分地質條件差、巖石松散、場地狹窄、不具備轉運條件路段的明挖工程量,保護原始地貌,在路線設計中應適當提高橋梁、隧道的比例。

b.保護植被。植被的存在可減弱水力、風力對地表的侵蝕,對調節地表徑流、攔截泥沙、固持改良土壤、維護生態環境、改善局部小氣候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保護生態環境首先就要保護植被,避免大量植被占用,減少甚至避免因施工對植被的破壞;其次,對施工區和庫區可能受到破壞和影響的植被進行針對性保護。

c.保護表土資源。表土資源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水電工程施工區通常位于高山峽谷土石山區,土層淺薄,成土速度慢,種植土資源相當匱乏;工程完建后渣場、料場、施工場地及臨時道路等臨時占地的土地整治和跡地恢復均需要大量的種植土,在水電工程建設移民安置復墾和后期生態植被恢復中,表土資源的供需矛盾極為突出。

因此,在水電工程設計時應結合工程建設后期復墾覆土和綠化用土需要,綜合考慮各占地區(原有耕地、園地、林草地)的使用時序、用地方式及表土資源與剝離條件,在施工前期對工程占地區表層土壤提出分區剝離與堆存保護措施。特別應根據需要及工程建設進度計劃, 適時對主要建筑物施工中對其表土進行收集表層耕植土進行剝離,合理調運或分區集中臨時堆存,并做好臨時擋護措施保護表土資源,以保護土壤,為后期復耕、綠化等跡地恢復提供土源保障,避免在工程區外異地客取土成新增占地及次生水土流失,節約投資,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3.2 恢復和再生性設計理念

在最大限度保護好原有生境條件的前提下,根據工程區后期場地的特點和立地條件,利用生態學原理,對正在或者已經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和再生性設計,即通過科學地選擇植物品種和創造地形、土壤條件,并輔以有利于植物生長和群落形成的各種輔助措施,創造出各種生境,在有限空間內形成喬、灌、草相結合的立體群落景觀,恢復生態環境。具體設計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

⑴ 鄉土化設計。由于鄉土植物是特定氣候及地理環境下的產物, 其生態適應性強,能夠反映當地的植被特色。在生態恢復設計中有意識地選用鄉土植物(樹、草種)作為生態恢復材料,不僅容易成活、易于養護,同時還可以降低造價、節約投資。

水電工程生態恢復鄉土化設計主要表現在植物選擇上應遵循“鄉土樹種為主”、“適地適樹”的原則,即在設計中通過對擬建水電工程施工區及其周圍環境中植被現狀、植被的演變歷史和過程進行調查研究,篩 選出適合于當地土壤、氣候及水文條件并與當地環境相協調的優良鄉土樹、草種,并進行科學合理搭配,發揮林草種的生態效益。

(2) 生物多樣性設計。生物多樣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即生物遺傳基因的多樣性、生物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終目標就是保護鄉土物種與生境的多樣性。生態設計的精髓就是生物多樣性設計,表現在采用足夠數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動植物品種,形成體現地方特色的生物群落,維護當地生態環境。

在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設計中,尤其是在生態恢復設計中,按照當地地帶性植被的結構特點,對所選擇植物進行合理搭配構建復層植物群落,并保護各種類型及多種演替階段的生態系統,尊重各種生態過程及自然的干擾。

(3) 生態優先設計。植樹和種草是目前常用的兩種最有效、最快捷生態恢復措施。研究表明,在同等降雨條件下,已經植草地面比裸露地面的沖刷量減少75%~80%,草地載水為降雨量的60%~80%,而裸地僅為降水量的10%~20%。生態設計則充分利用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具有特定形態、色彩、風韻,而且會隨季節變化發生變化特點進行生態恢復, 對有效控制施工區新增水土流失和發揮水土保持設施生態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在水電工程設計中優先考慮生態保護和生態恢復措施尤為重要。

受選址及地形地貌影響,水電工程常會形成高陡邊坡,低則幾十米,高則數百米。出于工程安全考慮,水電工程邊坡防護通常采用以混凝土、塊石等材料為主的單一的傳統工程防護措施,不僅造價昂貴,水土流失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形成大面積塊狀的裸露基巖或噴混凝土坡面創傷“灰色”景觀與周圍的環境反差大,極不協調。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水電工程邊坡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不僅要求控制水土流失,而且要求具有景觀修復、改善和美化環境的功能。生態措施可改善環境生態因子和局部小氣候,對生態環境起改善作用,因此,以保護生境和恢復生態為主要內容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已經成為水電工程邊坡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在工程措施實施過程中前瞻性地為植物措施的實施創造必要條件,如在高陡邊坡開挖過程中充分利用開挖好的馬道或有意識地形成新的馬道,后期利用馬道修建綠化種植槽,回填種植土,栽植攀援植物進行邊坡垂直綠化;保留邊坡防護施工過程中混凝土養護的管道和水池用于后期植物措施實施和日常養護澆水;對邊坡防護方案進行優化,把傳統的干砌塊(片)石、漿砌塊(片)石和混凝土等護坡改為框格梁+草護坡、雷諾護墊護坡、格賓石籠護坡等綜合護坡或生態護坡。在上述設計中充分體現了生態優先的設計理念。

⑷ 最小干預、最大促進設計理念。人類的建設活動對自然環境會產生一定的干擾,水電工程建設也不例外。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 生態設計就是把干擾降到最低,并努力通過設計的手段采取人為干預的方法促進自然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維護場地原有的自然生態格局,增加生物多樣性,即最小干預、最大促進設計理念。

⑸ 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態恢復效果。我國水電工程建設區大多處于地勢陡峭的高山峽谷地區, 土層瘠薄,降雨量小、蒸發量大,土壤和水分是影響施工區生態恢復的兩個重要限制性因素。近年來, 邊坡防護的新技術、新工藝及新材料在水電工程水土流失防治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大大提了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態恢復效果,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① 由于傳統的干砌塊(片)石、漿砌塊(片)石和混凝土護坡缺少植被生長的基質,生態效果差。近年來,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采用雷諾護墊、格賓石籠護坡等新型護坡方式,利用石頭縫隙間留存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長,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時,也較好地恢復了邊坡植被,促進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

② 針對部分土層薄、坡度大、石礫含量高、立地條件較差的土石邊坡,改變原有撒播植草方式,采用噴播植草、液壓植草、三維網植草;在部分高陡巖石邊坡、混凝土邊坡防護中應用TBS防護技術、植被混凝土防護技術、生態袋防護技術、綠色罩面網防護技術進行植被恢復,大大提高了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態恢復效果。

③ 在植樹、種草過程中,應用保水劑、節水劑、蒸騰抑制劑等保水、節水綠化新材料,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加速其生長速度,增加郁閉度。

4 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設計中的生態設計實踐

(1) 在水電工程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態設計中的保護和再生性設計理念(保護原始地貌、保護植被、保護表土資源),盡可能少開挖、少占地,減小對地表的擾動和對植被的破壞。在施工總體布置時,通過棄渣綜合利用造地,布置施工輔助設施;在砂石系統和骨料系統規劃設計時推薦采用集成式布置;在施工營地布置時盡可能避開耕地和林地,選擇荒地,最大程度地減少占地和開挖,節約自然資源。

在料源選擇時,為了減少料場的開挖和占地,充分利用工程開挖洞渣,在科學試驗的基礎上,變廢為寶,將開挖出來的石料變為混凝土的骨料,除大壩采用玄武巖粗骨料、灰巖細骨料,其余全為玄武巖骨料, 料源優先考慮使用工程開挖石渣。

在水電工程場內交通設計優化中,要把“以明路為主”改為“以橋梁、隧道為主”;對外交通在進行技術方案比選時也遵循“少占或不占用耕地、林地,少破壞或不破壞植被”的原則,盡量采用橋梁、隧洞替代明路,盡管對外交通土建工程投資大幅增加,但減少了占地和棄渣,有利于運行維護及運行安全,取得了較好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從保護原有自然、人文景觀,保護原有植被,合理利用當地現有資源的角度出發。主要目的在于對施工區可能受影響的樹木和庫區淹沒線以下樹木進行移植保護,這樣既保護了地方性物種,也為將來電站建設背景林、沿江生態綠化建設提供了植物資源。

(3)考慮到施工結束后各臨時占地區渣場、料場、施工營地復耕、綠化覆土的需要,水電工程還積極進行表土資源的收集利用。將岸邊溝臨時征用場地作為表土暫存場,對工程占地范圍內的表層耕植土先行剝離后堆存,用于后期的復耕、綠化,不僅可減少本地表土資源的浪費,還可減少對異地表土資源的破壞。

(4) 在水電工程土保持生態恢復設計的樹種選擇上,本著體現生物多樣性的特點,選用了大量的植物品種用于工程建設區的生態恢復建設,僅僅在三坪業主營地,就選用幾十余種喬木、灌木,并且廣泛使用鄉土樹種,選用當地適生的合歡、榕樹、石楠、 棕櫚、董棕、魚尾葵、杜鵑等幾種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鄉土樹種作為骨干樹種進行植被恢復和景觀營造;通過常綠樹與落葉樹相結合、針葉樹種與闊葉樹種相結合,不同時令花期植物相結合,最終形成喬、灌、草立體植物群落體系,也較好地兼顧了景觀構建需要。

(5)在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工程建設對原來生態環境的影響。為減輕施工開挖和擾動造成的對地表的破壞,控制水土流失,恢復工程區生態功能,在施工區實施了大量的專項生態恢復項目,對各生產區、生活營區、開挖邊坡、擾動跡地以及施工閑置空地進行綠化。不僅取得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而且極大地改善了施工區環境

(6)為了有效防治高陡邊坡開挖造成的水土流失,業主還委托相關科研單位開展了水電工程高陡巖石邊坡、公路邊坡生態護坡試驗專題研究,以地區氣候和土壤等條件為背景,結合室內大比尺模型實驗模擬,探討了植被基材不同配比的酸堿性、抗侵蝕性及其對固、液、氣三相分布的影響,并通過在石巖邊坡(大于20000m2)和場內交通公路邊坡的野外現場施工試驗驗證,初步確定了工程區最適宜的植被混凝土基材配比,適宜混播草種配方,現已在工程區的邊坡生態修復中大面積推廣應用。

5 結束語

在水電工程水土保持設計中,可前瞻地性運用生態設計的保護和節約性設計、恢復和再生性設計兩大理念,重視在施工過程中最大程度減少占壓土地、擾動地表、破壞植被和景觀等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且積極為施工區后期植被恢復和景觀塑造創造有利條件,實現工程建設“與青山綠水同在,讓青山綠水更美”的目標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盧紅偉,李亞農,謝光武:注重水保方案宏觀指導強化水土保持后續設計[J].中國水土保持,2007(6):11-131

水電節約措施范文6

關鍵詞 節能型校園 途徑 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Exploration and Though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nservation-Minded Campus of Dalian University under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YANG Chuanzhong, WANG Xiaojie, JIANG Zhongzhi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22)

Abstract As a conservation-oriented society build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nergy-saving college campus responsibility. Universities have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and attributes should help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strengths and positive publicity-oriented energy-booster university campu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nergy conservation as an example of Dalian University-depth exploration of energy-saving measures and ways to campu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nservation -minded campus; method; thought

1 節約型校園建設的必要性

同志在《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若干重大問題》將節能環保作為一項重要議題進行深入闡述,強調“必須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節約資源就是增強發展后勁”,“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①高校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有責任有義務承擔起節能減排的社會重任,通過其大學文化的傳播力量將節能減排的理念和重要性輻射至社會,不負社會對高校的期待。近年來,大連大學將建設低碳節約型校園作為學校的建設目標和要點工作,并嘗試強化管理,科技節能及推廣宣傳三位一體,有條不紊地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工作。

2 大連大學校園節能工作簡介

大連大學是一所服務大連、面向全國市屬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擁有哲、法、經濟、教育、文、藝術、史、理、工、醫、管理11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學校耗能主要是水、電、煤、油等。自來水主要用于辦公、教學科研及學生生活日常用水,游泳館用水等。耗電主要包括:辦公設備、照明、空調、采暖、食堂用電及各教學儀器及設施、學生宿舍等。學校黨政領導始終高度重視節約型校園建設,一致認為堅持創建節約型學校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迫切需要,是高校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學校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先進科技力量為依托,以科學化管理理念為先導,以師生員工文明行為為基礎,以節水節電工作為突破口,全面推進低碳環保型校園建設。

3 節約型校園建設途徑探索

3.1 完善機構,制度先行,實行目標責任管理體制

大連大學建設低碳節約型校園主要遵循一個原則:管理與科技并重,全校行為,全員參與。校園節能制度先行,低碳節約型校園建設必須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要有詳細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監管體系。2009年,學校成立了大連大學公共節能工作領導小組以及大連大學水電管理委員會,實行全面統籌、綜合決策、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的技能,妥善處理體制、資源、環境、教學、科研方面的用水用電矛盾。同時,《大連大學水電管理辦法》、《水電指標分配方案》等配套的規章制度先后出臺。校內教學、科研、行政等單位的用水、用電實行“核定指標,指標下撥,超支自付”的定量管理方式,使用校內水電的校外單位和個人所用水電一律掛表計量,把水電使用置于制度管理之下。在此制度監管下,學校的水電節能工作立竿見影,2008年水電經費預算比2007年水電經費決算下調15%,2009年水電經費支出再次下調5%,有力地激發了水電管理部門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3.2 目標明確,遠近結合,要讓節能工作有整體性和方向性

低碳節能校園建設非一日之力建成,必須有長遠的規劃和目標,這樣才能使節能工作更具持久性和方向感,更利于節能工作的穩步推進。在大連大學“十二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中,學校首次明確提出“建設校園能耗數字化管理系統、中水及雨水收集處理系統、太陽能路燈系統等三大節能項目”,并形成《大連大學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確定目標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節約能源的基本國策,本著建設節約型社會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合理控制各種資源消耗,力爭通過建設“大連大學能耗數字化管理系統”平臺,建設中水利用監測技術等重點項目,加大校園能耗管理監察力度,使水電能耗預期降低5%以上;對校內建筑通過節能改造,降低建筑能耗5%以上;大力推廣應用太陽能光熱技術、校園太陽能路燈使用推廣,降低能耗10%;大力推進節水器具、中水回用和雨水回收,節能率達5%以上。”在這樣的目標指引下,大連大學循序漸進開展工作,力求穩健,力爭全面。

3.3 以太陽能利用為載體,重視推廣科技節能

科技節能無疑是建設低碳節約型校園的關鍵環節及有效途徑,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手段也確實在校園建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積極推廣太陽能技術。對于校園主干道及廣場路燈,我校主要嘗試采用太陽能LED路燈。太陽能LED燈具白天自動充電,夜晚自動點亮照明,安全便捷,造型時尚多變,太陽能照明燈具更容易吸引目光,取得關注,設計更注重人性化,更環保,更節能,更安全。2009年,我校先后在素質教育基地、理工組團、醫學組團、圖書館兩側安裝太陽能LED路燈40余盞,成為校園內環境建設的新景觀,也為在校師生首次樹立了科技節能標桿。2011年我校博林路50盞太陽能LED路燈的安裝工程也已完畢,景觀效果及宣傳效應都非常好。2012年,學校對校園照明盲點進行普查,并制定完善了校園亮化方案,對重點區域安裝更換太陽能光源路燈,將太陽能LED技術在全校普及開來。

(2)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節能改造力度。杜絕無謂的浪費就是最大的節約。“高校辦學的正常運轉離不開能源,或者說保障用能是保證學校正常運轉的前提”。②大連大學自建校以來,相關配套設施老化嚴重,布局不盡合理,例如水表、電表等計量設施多年在外,校內供暖還未并入市政管網中,各類計量設施陳舊,管網年久失修,節能空間很大,需要動腦筋,下力氣。2010年,我校為32棟宿舍樓安裝了71臺IC卡計費型電開水器,從根本上解決了在校生打開水難的問題。電開水器取代小鍋爐投入使用,讓節約、節能效果立竿見影。以往小鍋爐燒開水,煤炭需求量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對環境造成污染,電開水器的使用,每年將節約燃燒塊煤約1200噸,有利于減少煤炭粉塵排放。用這種電開水器每年可以節約水費近50萬元。陸續實現室外水表的樓內遷移,并加大供水供暖管網維修改造力度,加大地下管網的漏點檢測,維修工作堅持“能自行解決就不外協”的原則,堅持修舊利廢,在學生宿舍安裝節水型水嘴900余個。

(3)節能型校園建設要關注可持續發展。節約型校園建設要求學校在進行長遠規劃期間要做整體考慮,即將節能工作作為校園規劃的一部分,在設計過程中要預留出節能空間。在大連大學新學生宿舍、教學樓等建筑工程項目中,學校重點選擇節能環保材料,墻體采用50厚聚苯乙烯擠塑板,屋面采用60厚聚苯乙烯擠塑板,照明燈具全部采用T5節能燈管,并預留出中水回收利用的管網,為下一步學校實現中水回收處理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重視全員宣傳與引導作用,提高大學生節能減排意識。大學生是高校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同時也是節能減排最重要的責任承擔者,大學生的生活及學習方式對高校節能減排有著重要的意義,有調查表明以洗臉、刷牙為例,可以分為使用洗刷器具和直接使用水龍頭兩種用水方式。經測試發現,與直接使用水龍頭洗臉和刷牙相比,用臉盆洗臉可以節約2.175升水/次。而經調查發現,將近50%的大學生選擇直接使用水龍頭洗臉。同樣以全國本、專科在校學生3300多萬為基數進行估算,每天全國本、專科在校學生至少浪費水資源3500多萬升水,相當于每天浪費一個小型水庫。③由此可見,節能意識是影響節能工作開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大學應該大力推行節能減排教育,加強校園文化、提高整體節能理念和知識深化教育是從根本上“撬動”師生員工傳統用能觀,確立了新的用能價值觀的理念。

4 問題與思考

4.1 經費不足,應加大政府投資力度

節能工作是一項前期投資較高的長遠規劃項目。無論是平臺建設、節能產品推廣還是基礎設施完善均需要進行大量的經費投入,方能確保節能工作有效開展。目前國家對于高校的節能投資設立了專項經費,地方政府也進行適當比例的投入,但力度仍然有限,許多高校無法真正得到實惠。

4.2 管理粗放,節能工作缺乏獎懲與考核機制

雖然節能工作一直有條不紊地開展,但學校的管理工作中仍舊存在許多管理漏洞,存在許多節能工作的盲點區域,導致部分節能工作處于無人管理或被動狀態。而且學校內部尚無細致嚴謹的獎懲和考核機制也導致節能工作缺乏動力和活力。這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設計的關鍵。

4.3 避免短期突擊和孤立作戰

在節能工作的推進過程中,我們發現建設節約型校園絕不能就事論事,不能孤立作戰,不能短期突擊。要在工作層面向深度廣度拓展;在精神層面向整體文明素養攀登;在技術層面向加快運用先進技術推進;在行為層面向社會文明楷模方向努力。把建設節約型校園,作為學校“建設一流教學研究型地方大學”發展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自覺地成為師生員工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將節能教育納入學校德育教育體系,系統性地進行教育,讓節能意識融入學校每個師生的心中。

注釋

① .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若干重大問題[J].求是,2008(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 日韩欧美一卡二区 | 日韩欧美亚洲 |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欧美综合区自拍另类 | 欧美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 精品日韩一区 | 自拍亚洲 | 亚洲欧美日韩激情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国产自在线拍 |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妖精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 全免费一级午夜毛片 | 在线播放一区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 | 免费的黄色毛片 | 欧美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激情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 日韩欧美极品 | 亚洲综合小说 | 国产日韩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高清 | 国产九九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久久久 | 91精品欧美 |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 黄色毛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