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病毒預防小知識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病毒預防小知識范文1
【關鍵詞】 吸毒人群; 艾滋病; 預防知識; 信息獲取途徑
艾滋病是世界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具有易于流行、死亡率高等特點,對人類的生命健康、社會經濟發展均造成嚴重的威脅。吸毒人群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其對艾滋病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關系到其健康和安全。提供合理的信息獲取途徑,進行艾滋病預防知識的干預是降低吸毒人員這一高危群體的艾滋病感染率的有效方法[1]。以我市戒毒所接受戒毒治療的吸毒人員為研究對象,采用匿名問卷形式調查其艾滋病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和信息獲取途徑。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1年9月~2012年8月在我市戒毒所接受戒毒治療的吸毒人員375例為研究對象,男性280例占74.67%,女性95例占25.33%;年齡18~52歲,平均年齡為(27.84±6.86)歲;體重44~76kg,平均體重為(64.53±10.34)kg;吸毒史0.5~5年,平均吸毒史為(2.03±0.67)年;其中已婚243例占64.80%,未婚132例占35.20%;教育程度包括大專以上78例占20.80%,高中105例占28.00%,初中及以下192例占51.20%。
1.2調查方法
采用匿名問卷形式調查艾滋病預防知識的掌握程度和信息獲取途徑。艾滋病預防知識問卷包括10個問題。每題計10分,總分為100分。得分為80~100分者為優,60~79分者為良,60分以下者為差[2]。
問卷項目:(1)與固定發生是否能降低艾滋病感染風險;(2)從外表能否判斷是否攜帶艾滋病病毒;(3)正確使用安全套是否能降低艾滋病傳播風險;(4)蚊蟲叮咬是否會傳播艾滋病;(5)與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攜帶者一起進餐是否會感染艾滋病;(6)輸入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是否會感染艾滋病;(7)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是否有可能得艾滋病;(8)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生下的嬰兒是否有可能感染艾滋病;(9)與艾滋病患者握手、擁抱是否會感染艾滋病;(10)吸毒人群是否為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3]。
1.3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數據均錄入到SPSS18.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2結果
2.1艾滋病預防知識掌握程度
全部吸毒人員中對艾滋病預防知識掌握程度為優102例占27.20%,良135例占36.00%,差138例占36.80%;其中2/3以上的吸毒人員對艾滋病預防知識不能達到很滿意的掌握程度。數據見表1。
2.2信息獲取途徑
經問卷調查發現艾滋病預防知識及相關信息獲取途徑包括電視、廣播、報刊、書籍、醫生、朋友等,多數患者通過上述一種或幾種途徑獲取艾滋病預防知識。數據見表2。
3討論
艾滋病又名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所致的一種傳染性疾病[4]。患者免疫系統發生一系列病理改變,累及皮膚、黏膜、淋巴結、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多器官、多系統[5],同時可并發多系統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嚴重者可引起死亡[6]。
目前臨床對于艾滋病尚無徹底治愈的治療方法,現有的醫療水平僅能部分控制艾滋病病情,仍有相當數量的艾滋病患者病情無法控制而死亡,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7]。吸毒人群以文化程度較低的青壯年人口為主,多數無正當職業,流動性較大[8]。由于吸毒人群獲得艾滋病防治知識的途徑有限,其個人防護意識薄弱,吸毒人員常采用靜脈注射,為節約吸毒成本常共用注射器,或使用不潔注射器[9]。該年齡段的吸毒人員多處于性活躍期,常有多個,較為混亂,安全套使用率低,吸毒后產生性興奮,不安全較多。此外,部分女性吸毒者為獲取毒資而也是艾滋病感染的一個重要因素[10]。上述均是導致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迅速傳播的重要原因。吸毒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風險性較大,應作為艾滋病預防知識宣教和干預的重點人群。
從本調查的結果來看,吸毒人員中僅有27.20%對艾滋病預防知識掌握較好,約有2/3以上的吸毒人員缺乏正確的艾滋病預防知識,相關知識知曉率較低,信息來源不規范,有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之嫌。
吸毒人員的教育程度往往不高,其對艾滋病預防知識多通過朋友口傳或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方面獲得,缺乏系統性和準確性,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尚有待提高。由于艾滋病相關知識的缺乏,吸毒人員往往不能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導致感染率較高。
戒毒所是吸毒人群相對集中的場所,一般戒毒所均配備戒毒藥物和專業的醫護人員。在今后的艾滋病預防宣傳工作中應利用這一場所的特殊性和便利性,發放通俗易懂的宣傳資料,加強健康教育,提倡潔身自愛,鼓勵其戒除毒癮,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加深吸毒人員對艾滋病預防知識的正確認識和掌握程度,降低吸毒人員這一高危群體的艾滋病感染率。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聯合國艾滋病中國專題組.中國艾滋病防治聯合評估報告.北京: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2007:5-6.
[2]石健,林新勤,陳世海,等.吸毒人群艾滋病預防知識知曉及信息獲取途徑分析.現代預防醫學,2010,37(15):2858-2862.
[3]李丹,,嚴俊,等.吸毒人群艾滋病相關知識/信息的干預需求指數.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0):5329-5331.
[4]高麗,李曉春,王麗艷,等.HIV感染的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識和行為調查.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0,11(7):702-704.
[5]孫紅瓊.井研縣艾滋高危人群分布及居民艾滋病知識調查.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9,25(7):551-553.
[6]舒鑾健,昌辛崛.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吸毒青年艾滋病知識、態度、行為調查.現代預防醫學,2009,36(10):1903-1904.
[7]孫蕊蕊.英德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識知曉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12,40(2):43-46.
[8]韓德琳,李治軍,何勤英,等.2007-2009年成都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識態度行為調查分析.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0,26(4):264-266.
病毒預防小知識范文2
廚房水槽
危險:浸泡在洗碗槽里的盤子,還有準備拿到洗碗機里去的碟子上都有很多的食物殘渣,而這些殘渣就是致病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的絕佳繁殖場所。稍不注意,這些細菌就會沾到你的手上或者跑到食物里去。
預防:想要保持洗碗槽清潔、避免致病菌的傳播,每天用漂白劑溶液清洗一次水槽,然后讓含有漂白劑的水順著排水口流進下水道去――同時清潔下水道。記住要把排水塞拔出并認真清潔,最后再把手給洗干凈。
牙刷
危險:如果你認為來自你口腔里的細菌還不足以污染牙刷,那來自馬桶的細菌也許足夠有這個能力。有研究表明,當人們沖馬桶的同時,會有數量不少的細菌和病毒也同時被沖力帶入到空氣中。而這些致病微生物會在你每一次沖水后在空中漂浮至少兩個小時,最終降落到周圍物品的表面上――這其中就包括你的牙刷。
預防:將牙刷放到空氣流通的地方,在兩次使用期間保持牙刷的干燥,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牙刷放置得太過靠近馬桶。同時,經常更換牙刷,尤其是當你生了一場大病后或者當牙刷離馬桶蓋太近的時候。
鹽瓶和胡椒瓶
危險:如果告訴你,你家里最臟的一個地方,可能就在每天吃飯的餐桌上,你會相信嗎? 不幸的是,這是真的。研究者們對30個表現出感冒跡象的成年人進行了調查,讓他們列舉出最近18個小時內他們在家里曾經接觸過的物品,隨后研究者們將這些物品進行檢測,看是否存在感冒病毒。結果表明,這些物品中的41%的表面,還有100%的鹽瓶和胡椒瓶表面,都存在感冒病毒。
預防:當你飯后擦拭料理臺的同時,別忘了也把鹽瓶和胡椒瓶擦一擦。但最好最直接的保護自己、避免傳播的方式是,每次使用調味品的時候都要記得洗手――不管是使用前還是使用后。
電視遙控器
危險:電視遙控器經常掉到地上,掉進沙發縫里,或者被咳嗽和噴嚏給噴到。家里的每個人都會接觸到它,所以遙控器上覆蓋的細菌是最多的。研究者發現,超過半數的遙控器上都能找出感冒病毒。
預防:經常使用沾酒精或者漂白水的毛巾擦拭遙控器。除此之外,定期洗手才是保證你遠離細菌的最好方法。
電腦鍵盤
危險:如果你在電腦面前吃東西,對著鍵盤打了一個噴嚏,或者是在玩電腦之前忘了洗手,那你的鍵盤都很有可能變成一個健康危害。最近,一項來自英國消費者群體的調查指出,研究者通過對鍵盤采取擦拭取樣并檢測,發現了大量的潛在致病菌,包括大腸桿菌和葡萄球菌等。33個取樣鍵盤中,有4個已經包含了足夠多的致病菌可以被稱為健康危害,其中一個鍵盤上的細菌甚至比在馬桶座圈上找到的細菌還要多出5倍。
預防:在使用電腦之前和之后都要洗手。如果必須要在書桌前吃東西,注意不要把食物碎屑掉落到鍵盤縫隙中。清潔鍵盤時,輕輕地將碎屑搖出來,或者用吸塵器把碎屑吸出來。還可以使用沾了酒精或者漂白水的毛巾輕輕地擦拭按鍵,但注意毛巾不要太濕,還有一點就是同時也要記得擦拭你的鼠標。
浴缸(盆)
病毒預防小知識范文3
咦?水痘是啥呢?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 virus)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主要發生在嬰幼兒群體,以發熱及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其傳染力極強,冬春兩季為多發期。
TiPS:
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通過身體接觸或唾液均會傳染,且發病率高達95%。
因此當發現孩子出水痘時,家長一定要隔離孩子與其他人的接觸,并迅速到醫院治療。
天哪,水痘太可怕了
水痘潛伏期為12~21日,平均14日。起病急,輕、中度發熱且出現皮疹,皮疹先發于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一旁疹一癥疹一脫癥的演變過程,脫癥后不留皮痕。水疤期痛癢明顯,若因摧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甚至會出現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Tips:
Peye綜合征和腦病肝內臟脂肪變形綜合征又稱賴氏綜合征,是嬰兒及兒童時期的一種急性腦病,男女均可患病。同時也是兒童在病毒感染(如流感、感冒或水痘)康復過程中得的一種罕見的病,以服用水楊酸類藥物(如阿司匹林)為重要病因。
Tips:
必須重視的是,水痘會引起多種并發癥,如敗血病、腦炎、Reye綜合征、腦病肝內臟脂肪變性綜合癥等。其中Reye綜合癥在水痘后發生者占10%,而腦病肝內臟脂肪變性綜合癥,已證實與水痘病毒有關,多發生在水痘后數日。
不怕,對付水痘有她招
邪不勝正,醫生來幫忙
不同疾病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水痘也不例外。雖然水痘看起來確實很可怕,但只要有正確的治療方法,一定能夠讓水痘無處可逃。
①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
②局部治療以止癢和防止感染為主,皰疹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涂抹。
③繼發感染全身癥狀嚴重時,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發和加重。
④有繼發感染時可選用有效的抗毒素,但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⑤對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兒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腦炎等嚴重病例,應及早采抗病毒藥物治療,或加用a一干擾素,以抑制病毒復制,防止病毒擴散,促進皮損愈合,加速病情恢復,降低病死率。阿昔洛韋是目前治療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的首選抗病毒藥物。
小知識:
阿昔洛韋為一種合成的嘌呤核苷類似物。只要用于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各種感染,可用于初發或復發性皮膚、粘膜,外生殖器感染及免疫缺陷者發生的HSV感染。為治療HSV腦炎的首選藥物,減少發病率及降低死亡率均優于阿糖腺苷。還可用于帶狀皰疹,EB病毒,及免疫缺陷者并發水痘等感染。
怎樣有效防止寶寶長水痘呢?
要預防水痘,關鍵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讓孩子勤洗手;學校的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對易感兒童接種水痘疫苗也很重要,接種疫苗后15天人體就可以產生抗體,而且免疫力持久,是預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寶寶長水痘會感覺到痛癢,要怎樣防止他自己把水痘抓破呢?
寶寶皮膚要保持清潔,要剪短指甲,勤洗手,衣服和被子不宜過厚,要寬松,勤換洗,減輕寶寶的痛癢感覺。最好能夠為寶寶戴上舒適的手套,同時盡量分散寶寶注意力。
寶寶長水痘飲食需要注意哪些?
在寶寶長水痘、發熱、出疹階段飲食要清淡易消化,要營養豐富的流食半流食。在穩定之后可適當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同時要多食蔬菜水果。忌吃辛辣油膩及各種發菜如韭菜、海鮮、羊肉、香菜、蔥姜等。
孩子長水痘期間能不能勤洗澡?
這個要根據寶寶的情況不同來定,寶寶身上皰疹不多時,可用溫水輕輕擦洗。寶寶身上皰疹長得太多,建議盡量不要洗澡,以免發生感染。
病毒預防小知識范文4
2007年3月21日,灰鴿了工作室宣布全面停止對灰鴿子的開發、更新和注冊,并提供了專用的卸載工具(/uninstall/)。
但是我們要明白,這并不說明灰鴿子木馬從此消亡不見了,它還有很多改造版本,如XX破解版、XX免殺版。對于這個連續三年國內病毒排行榜的冠軍,可不能小看。
專殺一籮筐
對于大部分的灰鴿子木馬,常用的殺毒軟件都能夠及時發現并清除。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專殺工具來清除,除了灰鴿子工作室的專用卸載工具外,各大殺毒軟件公司都r自己的專殺工具。
為了方便大家下載,我們將包括官廳卸載工具在內的多種專殺工具集合在一起,下載地址是/pcd。
1.金山毒霸灰鴿子木馬專殺
下載地址:/zhuansha/255.shtml
2.瑞星專用檢測清除工具
.cn/Channels/Service/2006-07/1153119215d22605.shtml
3.江民灰鴿子專殺
download.jiangmin.info/jmsoft/HGZKiller.exe
手工清除
由于灰鴿子定制性強,有時我們需要手工檢測病并清除。
首先下載工具軟件冰刃IceSword(下載地址是/pcd)。通常中了灰鴿子后,我們在任務管理器的列表里是看不到它的,擔在IceSword中它就會現身。所以我們同時打開它們來查看,比較一下進程,lceSword里多出的進程就可疑,如果見到進程中含有類似“G-Server2007”的字符,那可以肯定是中了灰鴿子。
這時選中G_server2007進程,記下它對應的位置,單擊右鍵結束它。在IceSword中點擊左邊“文件”標簽,瀏覽到圖中在“程序名稱”下提示的文件夾,找到g_server2007.exe和g_server2007.dll點擊右鍵,徹底刪除掉。
要注意的是,灰鴿子中毒后的文件名各不相同,是由攻擊者定制的,應盡可能根據冰刃提示的路徑去查找。有的版本帶有hook.dll,可以查看下文件日期,應該是同時生成的。
預防方法
灰鴿子自身并不具備傳播性,一般通過捆綁的方式進行傳播,主要有四種途徑:IM聊天工具傳播(如QQ等)、郵件傳播、網頁傳播、非法軟件傳播,特別是前兩種最為常見。
所以對于網絡上不要輕易接收QQ上傳來的可執行文件,下載郵件附件或在功一些陌生網站下載文件也應該特別注意。這時,我們應該打開殺毒軟件的文件監控功能,隨時監控可疑文件。
另一種情況時,山于系統不安全,被黑客入侵悄悄種下灰鴿子木馬。對于這種攻擊,我們要做的就足安裝一款網絡防火墻,來監控系統中的不安全端口,并攔截住黑客入侵。
小知識
病毒預防小知識范文5
中醫認為,長夏酷暑,濕土當令、暑多挾濕,濕邪及易困阻脾胃傷人致病,中醫常常選用藿香和佩蘭防暑、解暑、化濕濁。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藿香和佩蘭確實是夏季必備的解暑化濕要藥,
藿香
藿香藥用時一般取地上部分曬干后使用。中醫認為,藿香性微溫、味辛,入脾、胃、肺經,有祛暑解表、化濕醒脾、辟穢和中之功效。濕性滯膩,脾胃受阻則中氣不得舒暢,藿香芳香化濕而悅脾,故一般認為它又有“快氣寬中”或“宣中解郁”的功效。古人評價藿香“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濕煦而不偏于燥烈,能祛除陰霾濕邪,而助脾胃正氣,為濕困脾陽、倦怠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最捷之藥”。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藿香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為甲基胡椒酚、茴香醛、茴香醚等,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對胃腸有解痙作用,并有解熱、鎮痛、鎮吐、止瀉作用。
盛夏季節,出現發熱、四肢倦怠、胸悶不適、惡心嘔吐、舌苔膩等癥,選用藿香,能解暑、醒脾、化濕,不論偏寒、偏熱都可配伍應用。如果因食用冷飲傷及脾胃陽氣,嘔吐泄瀉,或夏季長期在冷氣環境中導致風寒挾濕型感冒,選用藿香治療都是上上之選。另外,藿香洗凈后煎湯取汁,頻頻含漱,還能香口去臭。
夏令治療中暑的中成藥――藿香正氣是臨床常用的中成藥,出自宋代《和劑局方》,方由藿香、蘇葉、茯苓、白芷等藥物組成,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之功效,多用來治療發熱惡寒、頭痛、胃痛、胸滿惡心、嘔吐、腹瀉等,為夏秋季節常用的中成藥。藿香正氣最初的制劑是藿香正氣散。散即藥粉,取其有發散之意。現在市場上常見的還有藿香正氣丸、片劑、軟膠囊,藿香正氣口服液等劑型。劑型改變后,更易攜帶和服用。
小知識:藿香正氣水的妙用
小兒痱子:取藿香正氣水1支,按比例加涼鞋開水或生理鹽水稀釋。稀釋濃度為:不滿3個月者,藥液與水的比例為1:3;4個月~12個月者,藥液與水的比例為1:2:超過1歲者,藥液與水的比例為1:11。用藥之前先用溫水將局部洗凈擦干,然后用消毒藥棉蘸稀釋后的藥液涂搽患處,每日2~3次。
蚊蟲叮咬:夏日若不慎被蚊蟲“侵襲”,可用藿香正氣水外涂患處,半小時左右即可減輕或消除瘙癢感。
足癬:將患足用溫水洗凈擦干,將藿香正氣水涂于足趾問及其他患處,早晚各涂一次,5天為一療程,治療期間最好穿透氣性好的棉襪、布鞋,保持足部干燥。
濕疹:每日用溫水清洗患處后,直接用藿香正氣水外涂患處,每天3~5次,連用3~5天。
暈車暈船:乘坐車、船前,可用藥棉蘸取藿香正氣水敷于肚臍內,也可在乘車前5分鐘口服一支藿香正氣水(兒童酌減),可預防暈車、暈船。
解酒:酒醉后服用藿香正氣水1支,有解酒作用。
佩蘭
佩蘭又名蘭草、香草。《本草綱目》云:“其葉似菊,女子、小兒喜佩之。”“本品夏月佩之,辟穢,氣香如蘭,故名。”據記載:“夏月采置發中,令頭不埴。”埴,意黏。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夏天采摘佩蘭,將其放置在頭發中,則頭發不黏膩,故又有“醒頭草”、“省頭草”之名。
祖國醫學認為,佩蘭味辛、性平,歸脾、胃二經,具有解暑化濕、辟穢和中的功效。古醫籍有佩蘭主治感受暑濕、寒熱頭痛、濕濁內蘊、脘腹脹滿不饑、惡心嘔吐、口中甜膩等的記載。
病毒預防小知識范文6
關鍵詞:醫學微生物學;免疫學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6-0045-02
一、前言
在整個醫學教育教學當中,“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是一個十分關鍵且必不可少的基礎性課程,該課程所涉及的內容主要為:對和醫學相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征、免疫機制、致病性以及疾病的診治方式等進行分析與研究,以便為醫學院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一些類型疾病(臨床感染性疾病、免疫損傷性疾病)的發生機制和診治打下堅實的基礎[1]。對現代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而言,“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程,并且和流行病學、醫學檢驗等之間存在極為緊密的關聯,實踐性極強。
但是,在實際的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該門課程內容比較多且繁雜,不易記憶,進而導致教學效果差,學生的學習成效也比較差。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醫學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要想培養出具備較高素質水平的醫學人才,那么對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是極有必要的。以下筆者將對該門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進行探討。
二、提升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從某種層面上而言,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有比較強的理論性,并且其中所涉及的概念也極為抽象難懂,醫學生在對其進行學習時,往往會覺得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習的興趣;此外,由于現今大多數醫學院的教學方式依然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且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教學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進而導致大部分醫學生并不了解現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將來的實際需要之間的關系。所以,激發醫學生學習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的興趣與熱情,使其由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醫學生往往對臨床病例或者是學科最新進展有比較高的興趣,所以,教師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多添加一些臨床案例,并積極主動地向學生介紹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比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呼吸道病毒”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說明當前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狀況,亦或是向其介紹目前大家極為關注的禽流感病毒,且與臨床病毒診斷、變異以及免疫學防治等有關的知識相聯系,進而展開課程教學。雖然在課程教學大綱中一些內容并沒有涉及到或者是沒有給出明確的要求,但是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醫學生學習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課程的興趣,拓展視野,豐富知識。
三、優化教學內容,提升教學質量
(一)合理制定教學計劃
伴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高校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同時也新增設了許多的專業,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要想對教學內容做到面面俱到是極為困難的。所以,高校應當依據不同的學制,并充分結合專業的特點與教學課時,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增減處理,將課程教學中的重難點都凸顯出來,且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創新。比如,相對而言,藥學專業的課時比較少,那么可以適度減少感染和免疫或者是檢查和診斷等方面的內容,而側重學習微生物在藥學當中的運用,其中主要包含的內容為耐藥和抗生素兩者之間的關系、藥物的體外抗菌實驗,等等。
(二)合理調整教學內容
伴隨著臨床感染模式的轉變,耐藥細菌的逐漸增多,新病原體的發現、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的知識內容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對以往落后的教學模式加以轉變,并且將新技術的運用與有關的知識介紹融入到實踐教學中,對培養醫學生的綜合能力具有極為重大且現實的意義。近些年來,病毒感染十分嚴重,所以隨著新型變異病毒的發現,應當適度增加對該方面理論知識的講解。
教師應當密切注意現今世界上病原菌的發展現狀,了解由病原菌所導致的疾病情況,關注各個國家為應對相關疾病所的政策,然后將這些信息傳遞給學生,比如甲型H1N1病毒、艾滋病,等等。在對艾滋病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與當前我國艾滋病防治的成果相結合,且適度地對醫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使命感,同時還能夠與最新的艾滋病疫苗研究進展相融合,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四、創新教學手段,強化教學效果
(一)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如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這點是傳統教學方式難以企及的。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課程的基本特點為:有較多的小知識點,醫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混淆,并且有極大的記憶量;另外,采取文字語言的方式對病原體的形態與結構進行描述,既枯燥又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然而采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可以將形象生動的圖片展示在學生眼前,便于理解,比如把“噬菌體侵染細菌”這種講解起來比較困難且抽象的知識點,采取動畫的方式表示出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的感性記憶,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采取多媒體技術展開播放講解教學,圖文并茂,將微觀、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體化,這樣不但有助于醫學生醫學知識的認識與掌握,同時還便于教師的講解;另外,利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板書的時間,豐富教學內容,增加課程知識量,進而避免了課時少而教學內容多的沖突與矛盾,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二)實施以問題為基礎的啟發教育
所謂的啟發式教育,指的就是一種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講解的內容和學生的思考結合在一起,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引導學生展開思維,進而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促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方式[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所要教授的內容通過問題的方式引出來,以引導學生開拓思維,認真思考,在該問題的基礎之上,通過解答的形式展開授課,采取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教師在向學生提問時,應當有一定的針對性與目的性,由簡到繁,從淺到深。以問題為基礎的啟發式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其學習的興趣與欲望。比如可以運用一些最新發現的病原微生物或者是再次出現的病原微生物(結核桿菌、SARS冠狀病毒等),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再逐漸引導學生對各個問題進行思考。這種啟發式教育方式能夠有效地加強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的互動,為更好地學習好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實驗教學
眾所周知,臨床醫學是一門較為特殊的學科,具有極強的運用性與實踐性,在醫學教育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是其中兩個極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對實驗課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與設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理論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微生物一般是存在于人體或者是自然界當中,是人用肉眼無法看到的,所以,教師在完成微生物學理論部分的講解之后,應當及時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實驗,例如運用顯微鏡觀察細菌的形態結構、細菌的接種培養以及消毒滅菌,等等。
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實驗,能夠進一步加強醫學生對微生物的生物學性狀的認識與理解,進而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由于免疫學方面的內容章節有比較多的概念與名詞,內容交叉,難以理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前幾次的實驗課中,可以選擇一些實驗原理較為簡單且容易觀察出實驗結果的實驗項目,比如對ABO型血進行鑒定的實驗,等等,通過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免疫學方面的知識與內容。
五、結束語
綜上,對醫學生而言,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是十分關鍵且必須掌握好的一門課程,因此,教師應當不斷探索與創新,總結實踐教學經驗,并且充分結合醫學生的實際特點與學習能力,優化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醫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的興趣與熱情,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為醫學生今后的學習與實踐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紅梅.淺談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教學改革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3,(38):4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