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民間工藝品作文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民間工藝品作文范文1
剪紙是中國的瑰寶,是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厚的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又熱愛的自然景觀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幀薄ⅰ靶ⅰ鋇忍?詿盎?稀⒚派俠幢硎廄旌亍!?BR>
瞧,這幅剪紙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彩衣的小老鼠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他的眼睛圓溜溜地搜索著四面八方,生怕被人發現它在偷燈油。可是老天像和它作對似的,葫蘆里的燈油全流到了地上,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從燈臺上跳下來趴在地上,伸出那尖尖的舌頭貪婪的舔著燈油,那滑稽的樣子真是逗人喜歡!
剪紙藝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連外國人也嘖嘖稱奇,豎起大拇指一個勁的來夸贊。十二生肖被印成郵票飛到世界各地,讓全世界的人都來認識中國博大精深的剪紙文化。
民間工藝品作文范文2
關鍵詞:民間工藝美術;美術;審美教育;重要意義
美術審美教育是美術學生素質能力發展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背景下對學生整體專業性要求較高,尤其針對藝術類課程。通過審美可以提高學生對藝術作品的領悟能力,同時還可有效提高學生對生活感悟能力,通過將民間工藝美術應用到美術審美教育中可讓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的審美能力提升,同時對民族文化傳承元素更加認同,了解民俗文化,激發學生思維創新,學習民間藝術技藝提升自身審美價值,在真正實踐過程中更好地表達美術思想。
一、民間工藝美術的概念
民間工藝美術重點體現在民間工藝,通過民間工藝體現出的美術價值。通常來講,民間工藝是現階段大眾在日常生活中的民俗藝術,同時更加是經濟發展以及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常見的民間工藝主要有編織,陶瓷,刺繡,皮影,紫砂,漆器,蠟藝,書畫,文房四寶等。工藝通常是對物體進行加工,其加工類型具有較多,其中最為重要也最為關鍵并且起到美術審美教育價值的則為藝術品的加工技藝。民間工藝中的“民間”并不是指代工藝產品制作的具體場所,而是指工藝產品在制作過程中其具備的內涵。使用民間特殊工藝制作出的民間工藝品,除了具有極為觀賞的,豐富的外在藝術元素表現,仍然存在諸多內涵,這也是民間工藝在與普通工藝進行區分時的重要標志[1]。民間工藝特點:(1)民間工藝是民間藝人利用不同工藝技巧,采用不同材料將其應用到作品設計過程中使作品更加具有藝術特點。例如民間工藝制作過程中會針對質地,色彩以及相應的形態特征完成藝術創作,而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同樣利用修飾,著色將生動的人物形象或者動物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進而體現出藝術的妙處,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其具有生動自然且手法別致等特點。(2)民間藝術通常具有其個性特點,其個性特點重點強調,針對地方特色的展示以及民族特色的展示。以剪紙為例來講,我國剪紙工藝已經在世界上流傳,觀察不同地域民間工藝特點,即南方以及北方藝術作品均存在不同的藝術表現,南方剪紙玲瓏剔透,北方剪紙天真渾厚,南方蠟染對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風格有強烈沖擊,這也是民間工藝美術在藝術創作與藝術發展中的個性化特點。
二、民間工藝美術對美術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
美術審美教育作為目前美術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以及自身創作能力增強起到重要影響,將民間工藝美術與美術審美教育進行融合,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存在重要價值。
1.以民間工藝美術提升學生美術審美能力
民間工藝美術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諸多變化,逐漸形成了以現階段民間特色為基礎結合現代化工藝形成人們藝術欣賞以及藝術創作的重要藝術形態。其在創作過程中融入了多種工藝思想以及工藝技術進而形成了具有多樣的藝術形式。大部分民間工藝作品的創作者都來源于基層百姓,這部分基層人員與專業的美術創作工作者存在專業差異化,這種情況下是民間工藝作品的美術表現力,作品審美價值以及作品中蘊含的精神價值,情感價值均較為豐富。而且相同民間工藝作品在不同地域條件影響下,導致其藝術特點藝術表現均發生變化。將該特點的民間工藝美術與現階段美術審美教育進行融合,可使學生在基礎審美教育的同時獲得“野生”審美教育,使美術審美不再拘泥于條條框框,讓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有深入了解,認識,掌握,并且對其內在創作思維,創作靈感,工藝技能,地域文化進行全面學習,使學生能夠透過民間工藝作品,提升自身對生活的情感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美術審美水平[2]。
2.基于民間工藝美術提供學生學習驅動力
民間工藝美術在開展美術審美教育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了重要的藝術驅動力,這種藝術驅動力體現在美術作品領悟能力以及學生針對美術審美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傳統美術審美教育多為以教師為教學主體,通過教師指導學生美術作品鑒賞,提高學生美術審美能力。該種教育模式下極大程度對學生自身思維進行限制,使學生無法針對美術審美進行發散思維。而民間工藝美術由于其創作者源于農民,在創作過程中融入了農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具有積極向上的,淳樸的,健康的藝術創作思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養成健康的思維形式,同時對待生活可以更加積極陽光向上[3]。例如泥塑,木雕等均可以在學習中使學生更能走進民間工藝作品內部,吸取內在養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民間工藝美術除了具有良好的藝術審美價值同時更好地體現了民間工藝的奇巧特點,工藝作品無論從作品的工藝創作思路,工藝制作流程還是工藝元素表達,均更好地體現了民間創作者的創作智慧。將其應用到學生美術審美價值培養中,可激發學生強烈的美術實踐欲望,使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對工藝作品藝術情感更好掌握。
3.融合民間工藝美術思想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
民間工藝美術是民間在歷史長河中以及地域變化下形成的民族文化代表產物,體現了民族歷史發展中多形態,多藝術,多技巧的工藝發展進程。民族傳統文化中藝術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存在宮廷美術,官造美術,同時也存在民間工藝。民間工藝美術與前兩者相比更加具有歷史久,奇巧多,美學元素頗豐且極具自然特點,這也是宮廷美術,官造美術在發展過程中與其存在的重要差別。華夏文明發展使民族美術審美水平逐漸升高,人們在生活中增加了對美元素的追求,因此在民間美術作品創作過程中均極具美,而且更加展現美。美術教師在為學生開展美術審美教育過程中結合民間工藝美術,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思想,對民族文化以及思想傳承下來的民族藝術作品進行深入學習,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同時更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認同感。
三、美術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
將民間工藝美術與美術審美教育進行融合是現階段藝術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關注問題,盡管目前大部分美術審美教育中均開展了民間工藝美術,但實際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筆者總結了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幾點原因:
1.實踐中教師缺乏對美術審美教育重視力度
美術審美教育是現階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素質能力水平的關鍵部分,更是現階段國家開展素質教育能力培養下學生需要達到的基礎水平。提升民間工藝美術審美教育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使學生對美術審美有深層次認知是美術審美教育中基礎內容。但是就現階段部分美術審美教育中教師難以站在人才培養以及素質培養角度開展審美教育,認為素質教育重點是培養學生素質能力,在這部分素質能力中其審美能力占比較低,應該將重點的教育指導工作實施在例如語文學科,數學學科,英語學科等學科上。這種思維屬于典型的應試教育思維,一味地注重學生專業課程成績而忽略了學生自身藝術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在開展美術審美教育工作中時間相對匱乏,在真實的教育環境下,教師開展美術審美教育中,往往缺少有專業性的,具備教學指導特點的教學內容,教師課前利用自身對美術作品掌握基礎為學生開展審美教學。課程教學組織中無法滿足學生素質能力培養,同時教學輔具也無法與學生學習進行匹配。盡管教師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但是仍然沒有開始真正的美術審美教育,學生藝術創作能力降低,美術審美能力減弱,進而產生美術審美厭煩心理,對學生今后的藝術發展造成阻礙。
2.教學中美術審美教育輔具不支持
美術審美教育輔具是教師為學生開展美術審美教學過程中教育素材以及教學工具。這部分內容的缺乏使美術審美教育只能開展基礎內容,無法有效深入講解。提高學生美術審美能力,重點是在于培養學生意識思維以及行為發展能力,而是培養學生這兩部分能力,需要開展全面的素質教育,并且利用多方面,多渠道,多內容形式向學生展現正確的思想觀念,道德觀念,價值觀念。而這種情況下,在開展美術審美教學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教材以及相關輔助教學工具完成,既要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高超的審美思維,還需要教師能夠將作品素材中的審美知識進行遷移,傳輸,使學生全面了解審美教育素材內部的工藝制品以及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提高學生審美思維。但是現階段美術審美教育過程中,其教學教材更新慢,內容淺顯,缺乏審美價值,導致學生無法深入學習美術審美知識[4]。
3.美術審美教育缺乏民族文化內容挖掘
民族文化內容挖掘是現階段美術審美教育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我國在經歷過社會動蕩,經歷過民族苦難后形成的具有特色精神的文化代表,更是推動藝術文化起源以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藝術審美教學中其核心為提高學生素質能力,而這部分素質能力,內在核心要素是學生的愛國能力,以愛國能力為核心培養學生整體素質水平,使學生能夠以積極向上,陽光樂觀,努力進取拼搏的態度面對生活,實現藝術教育價值。但是現階段美術審美教育過程中教師以及美術審美素材均缺乏了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導致學生在開展藝術審美過程中只能對藝術潛在價值進行探索,無法真正地學習到藝術背后潛藏的精神價值。而教師在開展審美教育中需要充分注重作品內在的文化特點,進而將其引導學生關注民族文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開展審美教育中過度美術作品自身外內容,缺少深層次精神挖掘。
四、民間工藝美術融入美術審美教育的科學措施
1.加強學校美術審美教育課程體系建立
美術審美教育課程體系建立是民間工藝美術高效融入教學課堂的重要輔助條件。素質能力背景下使社會對各個階段學生的素質能力均提高了要求,這是我國民族發展以及民族進步的必然內容。這種情況下需要積極加大美術審·美教育課程內容中民族工藝美術教學成分,讓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民間工藝美術,了解民間工藝美術內部的文化,技藝,思維,情感。所以將民間工藝美術納入美術審美教育課程內部,依據學生審美能力,藝術表達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增減民間工藝美術鑒賞作品。以嶺南美術版美術教材初一上冊《校園風采》課程知識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美術作品中內在構圖以及風景表達,同時針對民間工藝-沙畫藝術為學生們打開新世界藝術大門,該作品內部充分展現了祖國大好河山,將該種情景與校園風光結合,在構圖上體現各自價值,使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與社會教育美術相結合。除此之外,開設專門的民間工藝美術課程,讓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知識學習更加具有專業性。在長期的民間工藝美術藝術熏陶下,可以使學生對民間文化逐漸滲透,逐漸掌握。
2.美術審美教育中注重多媒體使用
信息技術的優化以及發展使現階段素質教育更加便捷,尤其是針對美術審美教育,在美術審美教育中融入工藝美術,這種情況下很難通過課堂上短時間的介紹,讓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同時也會極大程度弱化民間工藝美術在實際的審美教育中的實施價值。因此需要積極加強多媒體教學,在開展實際的民間工藝美術審美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民間工藝作品的全景圖以及解剖圖進行PPT制作,而后對重點內容進行標記,在課堂中針對美術審美知識通過PPT進行基礎講解,針對重點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的美術表達形式,美術創作技藝,美術文化內涵等充分展現,但這樣需要教師在開展民間工藝美術審美教學前,做好相應的備課工作[5]。但其優勢可以有效避免教師在開展美術審美教育課堂中,將過多時間花費在黑板書寫以及作品介紹,讓教師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民間美術作品美術審美教學中,幫助學生挖掘更深層次的民間藝術創作思路,同時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民間工藝審美方向,對自身美術創作以及美術領悟能力均有所提升。
3.豐富民間工藝美術審美教學素材
民間工藝美術審美教學素材是現階段提高學生美術審美能力的關鍵內容,美術審美教學中隨著主流群體的審美發生變化審美教學也需要不斷變化。而長期應用相同的美術審美教育課本,對學生美術審美能力提升起到嚴重制約。(1)開展民間工藝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尋找與之具有高度適配性的教學課本,由于民間工藝美術起源于民間,因此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需要多添加民間工藝元素,結合民間美術大師,傳統手藝人,文化傳承者等思想,使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更加具有超高的藝術感,豐富的美感以及醇厚的文化沉淀,這樣的民間工藝美術教材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對于美術審美能力的見解。(2)由于民間工藝美術具有極為強烈的地域性色彩,不同地域下的民間美術作品其文化表現均存在一定差異。審美教育過程中需要融入地域文化色彩,使學生在審美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對地域文化特色進行掌握。此外,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更加需要具有豐富性以及多樣性,滿足不同階段的審美教育需求,并且堅持因地制宜,做好地方特色美術審美工作,最為典型的則為南方區域以及北方區域,通過區域文化傳承以及弘揚本土文化,可以有效融入南北方地域文化,使其在融入過程中通過激烈碰撞形成更加具有代表性民族工藝作品。(3)定期舉辦民族工藝美術課程,例如木雕,刺繡,陶瓷,還需要開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民間工藝美術課程,例如皮影戲。這種教學方式更加具有生動性,靈活性,可以讓學生真實地接觸到民間工藝作品,對民間工藝作品更好地表達,將其學習的美術創作技巧融入自身美術創作過程中,基礎以模仿為主,隨著民間工藝美術教學深入,逐漸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美術審美能力需求,同時還可以極大程度提高學生對美術審美創作能力。
4.美術審美教學方法優化創新
美術審美教學方法優化創新是保證學生美術審美能力提高的關鍵。民間工藝美術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圍繞提高學生美術審美能力,想要提高學生美術審美能力,需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中的應試教育思維,摒棄以語數外,政史地為教學唯一思維,積極加大傳統民間工藝美術挖掘,以課堂課本知識講解逐漸轉變為對民間工藝美術藝術賞析教學,通過藝術賞析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對工藝美術作品背后的創作背景,創作環境以及創作文化有更深的主動探究性。完成新工藝美術賞析課程后,可以強調對不同民間工藝美術作品進行分類欣賞,欣賞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工藝美術作品類的表現技巧,文化內涵深入學習,同時鼓勵學生對工藝美術作品進行鑒賞表達,針對學生對藝術作品鑒賞表達行為鼓勵,使學生更加愿意主動去探索,這樣更能對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起到提升。
結語
美術審美教育中民間工藝美術是必不可少的,筆者在文章中發現利用民間工藝美術可以對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美術課堂學習積極性以及對民族文化自豪感均有顯著提升。盡管民間工藝美術審美教學中仍然存在問題,但通過教育改革,教學方式創新,定期更新教材,優化教學內容,對提高學生美術鑒賞以及美術創作能力均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景青林.民間工藝美術對初中美術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J].知識文庫,2020(18):35+37.
[2]楊寅.試論民間工藝美術對初中美術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J].美術教育研究,2019(22):130-131.
[3]王向群.民間工藝美術在高校特色藝術教育中的實踐探討[J].大觀,2020(02):113-114.
[4]閆蕭宇.思政元素融入工藝美術課程的教學策略研究[J].教師,2021(23):11-12.
民間工藝品作文范文3
歲月衍長,時潮隱退,人類歷史滄桑變遷,飽含人類精神造物起點和邏輯思維模式印痕的民俗藝術依然鮮活留存[1]。民俗藝術,是指民間形成的非實用的、可供人們當作文化欣賞的各種技藝[2]。民俗藝術來源于生活,它與生活息息相關。如剪紙藝術,作為一種民間技藝,在表現形式上它是生活的剪影,其剪影符號是我國不同地區民俗文化生活中吉祥、祈福的寓意象征。目前,我國的廣告設計在汲取民俗文化元素的設計運用上,還處在模仿和學習階段,對民俗文化元素的內涵性理解遠遠不夠,較少考慮與產品功能之間的審美協調問題。有時加進去的設計元素,其效果與初衷出現差異。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對民俗藝術的展現和保護,表明了數字技術對文化藝術領域的重大影響,各種藝術形式通過數字化媒介交流和發展,已初步形成以民俗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為主體的數字資源。廣告設計的發展已經伴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需要提升其設計中的文化內涵,滿足消費者對廣告作品的審美需求,探索如何將民俗藝術元素運用到廣告設計中,是廣告人的時代責任。
2民俗藝術元素在廣告設計中的藝術運用
2.1將民俗藝術元素作為消費情感的切入點,提升廣告的文化設計內涵民俗藝術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不同地區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且豐富多彩。民間藝術的表現方式也各顯風采,例如民間工藝品、繪畫藝術、戲曲藝術、建筑雕塑、刺繡染織、舞蹈藝術、服飾、玩具、剪紙等等,各類民俗藝術樣式以其獨特的藝術表達形式,匯聚成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如何運用現代媒體的技術手段,展現民俗文化的設計元素,廣告設計者應注重跨地域消費者的心理感受,著眼于他們的情感消費需求,通過民俗文化的符號元素設計,在廣告中推動市場化的文化消費心理需求,從而使消費者在消費中深刻感受到民俗文化。因此,廣告設計應將民俗藝術元素運用在創新設計之中,立足于體現民俗文化的時代精神。在觸動消費者購買欲望的同時,賦予更多的“情感”表現力。這里所指的情感,主要是指使用者在接觸作品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3]。廣告設計運用現代新媒體的傳播途徑和情感化的表達,重新詮釋民俗藝術元素的內容,從現代設計觀念的角度獲取新的表現形態,為廣告設計增添了新的趣味。例如剪紙藝術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在廣告設計中通過這種藝術形式所表達的本色內容,常常采用兩種表現方式:一種是直接運用剪紙元素具有特色的表現形式,將剪紙藝術造型特點或者構圖形式轉化為廣告表現的內容。如剪影表現技巧,就是運用陰刻和陽刻的兩種塑形手法,使畫面的表現形式呈現出簡潔細膩、空靈剔透的特點。第二種是運用民俗元素所表達出的精神層面,以情感表達為設計目的,調動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欲望,表現出廣告設計的文化內涵,通過廣告的文化表達方式,激發消費者潛在的情感共鳴,由此達到突出主題,更好地促進信息傳播的目的。例如烏江榨菜的廣告設計,運用剪紙的單色表現,采用具有象征性的色彩———紅色,紅色集吉祥、喜慶等于一身,色彩的象征性觸動了受眾的心靈,美好的寓意是中國民俗文化的內涵所在。造型上選用京劇人物形象,并配以京劇的發音,生動形象的人物配以我國傳統腌菜,相得益彰,剪紙這樣一個傳統技藝映射出產品本身悠久的文化。通過在廣告設計表現中詮釋民俗藝術元素,使得廣告設計少了一些商業氣,更多了一些文化氣息和親和力,拉近了消費者與產品的距離。
2.2民俗文化在視覺設計中的意境構成民俗文化元素承載著民俗文化的價值和精神內涵。現代廣告設計中,民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建立在對其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內化為構想,在設計作品中的真實流露,形成一種視覺表達語言。通過這種視覺語言,表述廣告設計中獨特的文化意境,形成獨具風情的審美藝術畫面。例如在公益廣告中運用皮影的表現方法。皮影戲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戲曲樣式,民間也稱其為“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羊皮戲”“人頭戲”等,其鮮明的藝術特征,折射出西漢悠遠的歷史文化痕跡和古樸的民俗風情。劇場的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及訴說的戲劇故事,在廣告設計的表現上極具藝術表現力。因此,在視覺設計上,通過運用光影隨機移動的方式,可以展現其剪影圖像。把皮影的光影對比效果與視覺設計的通透效果相融合,給消費者以幽古的審美滿足,使他們在接觸作品的過程中產生一種思鄉懷舊的情感共鳴。這種主題意境的營造與設計,是中國傳統美學所追求的靈感體現。意境設計語言,其藝術表現力,不僅能反映出現代派的抽象審美需求,也能體現出后現代派對傳統文化解構的現解。因此,廣告設計語言在運用境界表現設計主題時,這種境界是由主觀思想感情和客觀景物環境交融而成的意蘊式形象[4]。意境并非受限于某種固定的形式,而是通過作品感受到藝術氛圍。正如水井坊電視廣告(金獅篇)所表達出來的藝術形態,以雄獅為圖騰,通過水墨渲染出日晷和祥云,體現出廣告對意境的表達,莊重醒目,烘托出產品的歷史感。將意境與廣告設計相結合,是將中國民俗文化元素的內涵賦予廣告設計作品中[5],是創作具有本民族特色內涵的作品,讓消費者感受到充滿民俗文化的意境。
3發展趨勢
廣告藝術在設計構思上,賦予了民俗藝術更多更新的設計理念,它把民俗藝術元素的傳播方式帶進了一個全新的表現境界,使民俗藝術元素在運用中得到創意的詮釋和技術的升華,體現出民俗文化在藝術傳承中的發展趨勢。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民俗文化的藝術元素已經成為有創意廣告的設計支撐。創意廣告的設計作品,其市場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設計語言,用戶通過設計語言才能了解作品所要傳達的信息和所要表達的內涵。無論采用何種表現形式表現民俗藝術元素特色主題的廣告設計,直接表現或者間接表現,以民俗藝術元素為主題的廣告設計作品會伴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創新。因此,民俗藝術元素為廣告設計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挖掘和探究民俗藝術的文化內涵,使民俗文化元素的藝術設計符號與廣告設計理念達到高度統一,是創新型廣告設計領域的發展前景。
4結語
民間工藝品作文范文4
(安徽大學 藝術與傳媒學院;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1)
摘要:文章對平面設計與圖形創意整合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平面設計;圖形創意;整合;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J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5-0153-02
1 圖形創意概念
早在二十世紀20年代的歐洲,已經開始提出了“圖形創意”的想法,直到60年代,發展成熟,“圖形創意”的概念有了準確的定義.它是從英語單詞“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一詞翻譯過來的,也可以把它叫做“視覺信息設計[1]”.圖形創意是“情”、“行”、“意”三者的有機統一結合,它能夠產生完整的視覺信息并且把完整的圖像傳達出來,而圖形設計往往不是單獨的存在,還會影響到情感的變化,具有神奇的魔力.設計師發現并且開始利用這種神奇的潛在力量,進一步把它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設計語言.文章提及的“情感”不單單是愛情,親情,友情這類,還包括了人的喜怒哀樂,悲苦等心理狀態,它從客觀的角度表現了人對客觀現實的一種反應,所以,它在藝術心理和人的審美過程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是人類在和其他心理因素,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時候,發揮著主要的作用.
加拿大的傳播理論家,馬歇爾·麥克魯安曾經說過“現在社會的文化形式已經發生巨大的改變,從文字文化向圖形文化開始轉變.人們千百年來習慣的文字表達形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正在被圖形文化改變,它是一種超越空間和時空以及地域的全球性語言,讓各個民族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沒有了文字交流時的阻隔,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語言符號,以及文化交流的形式”[2].
2 圖形創意和美術作品以及平面設計之間的關系
美術作品經常會被很多人會誤認為成圖形創意,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具體來說,審美是美術作品的主要功能,而美術作品本身是美術家進行的一種藝術創作.這些美術作品往往反映了美術家自身的的思想感情,美術家能通過美術作品,達到與欣賞者的共鳴的效果,達到傳遞自己思想的作用.不僅如此,圖形創意和平面設計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雖然我們常常看到圖形往往呈現在平面上,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圖形的設計手段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圖形設計不再僅僅單純的只是平面的繪、印、寫、刻,而是已經擴展到了攝像和電腦制圖等等方面.圖形設計的信息載體已經從以往單純的平面的印刷品擴展到了電影、電視、和電腦等立體的、聲光綜合的、活動的形象.這些都使得圖形創意的范疇已經遠遠超出了平面設計的范疇.
3 平面設計中的圖形創意程序
用具有創造性意念來設計圖形就是對圖形進行創意設計.要想獲得創造性的創作意圖,就必須讓自己的思維具有創造性.不僅僅是在圖形設計中需要創造性的思維,在很多不同的創作領域里也需要創造性的思維.從事創造性思維活動的人們,有一個共同的體會:那就是創造性思維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在漫長的思考中醞釀,經過“冥思苦想”后頓悟,就像是古人“鉆木取火”,在艱辛的努力以后,突然之間的燃燒的火花,這就是靈感.古人曾經說過:“蓄之既久,其發必速”.這句話就是說的思維像這種閃電一樣突然爆發,其實這并不是一個突然的思維過程,是思考者的一個厚積薄發,實踐證明,這個過程不是虛無縹緲,不可捉摸的,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說人們命題作文的解題思路就可以分為五個完整的步驟:審題、立意、取材、結構以及表達.把圖形設計的過程同樣可以分為五個步驟,這五個步驟成為了圖形設計的基本創意程序.但是,我們在創造中,也不能完全機械的按照5個步驟進行創造,要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只有這樣,創造的作品才能是真正符合心意的創造性圖形.
3.1 研究設計任務
首先我們在提出一個新的圖形的設計的時候,必須知道為什么要提出這項任務,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有聯系的,所以必須明確提出這項任務的目的.一般說來,人們都是有目的地提出某個圖形的設計任務,不管是出于社會,政治還是個人的諸多原因,比如說政府的公益招貼畫,經濟方面的商品廣告設計,文化生活方面的活動海報設計等等,都是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有關的.其次是我們要明確我們設計的圖形針對的傳播對象是誰?我們都知道圖形設計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給人們傳播一定的信息[3].但是由于這些傳播的信息對象的不同,設計的目的也就不一樣.所以進行圖形設計前,要明確設計圖形信息傳播的群體,根據它們熟悉的方式進行設計,已到達傳播的目的.再次,還要明白什么是圖形傳播的主要媒介.而圖形的傳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和載體.這種載體和媒介就如:報紙,電視,電腦,電影等,所以在進行圖形設計的時候,一開始就要清楚圖形設計傳播的媒介,要與實際狀況相符合,做到揚長避短,發揮其功能[4].因此我們在進行設計時,要明確圖形載體的選擇,比如招貼畫、影視作品等.如果圖形載體是印刷,印刷質量如何這些問題都要考慮.最后,我們要清楚圖形傳播的社會環境.如果我們能確定圖形傳播是在社會上進行,那么接下來我們還需確定社會具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和情況,它的政治氛圍,風俗習慣甚至是文化底蘊都是有區別的.在圖形設計中都要把這些因素作綜合考慮[5].
3.2 主題思想的確定
在我們對圖形設計的設計任務進行研究以后,要做的就是明確圖形設計的主題思想.首先是根據設計圖形的基本內容進行規劃,找到內容的核心,這個核心就是圖形設計的主題.其次就是對主題進行分析,要用精煉的句子表達主題思想.我們知道,由一批概念通過一定的方式組織起來就是主題思想.把這些概念之間的關系進行相互剖析、分解,以便于為創作性思維活動服務就是對主題思想的分析.最后就是如何表現主題.在把主題思想分解成概念之后,我們還要更加深入地研究這些概念,并且分別找到可以代表這些概念的設計形象、元素,再把這些形象有機的,統一的組合起來,形成圖形.這就是圖形主題的表現過程[6].
3.3 選材設計
圖形是設計者主題思想的展現,而主題思想是通過概念有機組成的,也就是說圖形是由這些概念所對應的視覺形象有機組成的.這些視覺形象也就是圖形設計的素材,同時圖形也就是設計的升華.有抽象素材(點,線,面)和具象素材(實體形象,影像,民間工藝品形象,傳統藝術形象),符號素材和文字素材.素材選取要按照一定的標準:1是要和主題思想有牢固的關系2,傳播對象容易被接受,3是可以把相關的素材進行結合[7].
3.4 安排圖形結構
選取適當的素材以后,把素材有機的結合起來,組織起來,協調統一.形象的組合,可以產生多種結構:矛盾結構,增殖結構,復合結構,換置結構,聚集結構,共用結構.
3.5 表現手法的選擇
為了讓構圖的圖形有較好的視覺效果,就要用到如象征,夸張,反常,幽默的表現手法,它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圖形的風格因此多變的.
同時,在多變的風格背后,它們也遵循一些平面設計的原則.追求形式美感,所以在圖形的形式美感表現來說,主要有對比與統一,對稱和平衡,穩定與變化.
4 平面設計中的圖形創意方法
4.1 圖形創意思維的基本方式
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就平面設計中的圖形創意來說,主要有兩種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方法,第一種是辯證思維,另一種是邏輯思維.通過對概念的推理,判斷已經歸納,分析總結和類比,獲得理性的認識是邏輯思維的特點.在圖形設計中,為了明確設計任務和傳播的環境,對象以及傳播媒介,我們要用到邏輯思維,但是在設計過程中不能依賴邏輯思維,不然容易弄巧成拙,讓圖形創意陷入公式化,概念化的境地.辯證思維更加活躍,在感覺和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圖形創作的,選取素材和安排結構以及表達方式的時候用到,所以圖形創意過程中兩種思維要結合使用[8].
4.2 圖形創意思維的重要元素
意象.意象是圖形創作的思維材料,是設計師通過感官,把與客觀世界接觸的客觀現象,經過歸納總結,儲存,在圖形創作的時候,作為素材被加工整理的,這個整理過后的就是綜合的意象,就是草圖,再對草圖進行創作,協調的表現出來就是圖形.
4.3 圖形創意的基礎
聯想.我們在進行圖形創作過程中,要把客觀事物進行聯想.聯想是圖形創意的關鍵所在,也是形成設計思維的基礎.所謂聯想就是當你在看到一事物的時候想起另一個事物的心理過程,又或者說是看到這個地方的事物想起彼處的一個事物,這些都是聯想.客觀事物都是普遍存在聯系的,聯系具有普遍性,而這些聯系就是聯想的橋梁.聯想可以分為因果聯想,類似聯想,接近聯想,以及對比聯想.在圖形創意中,聯想打開了創意思維的通道,也開拓了思維的天地,使得人們可以把無形的思維轉變為有形的圖形,并且創造新的圖案.
5 結束語
圖形設計已經開始引起廣泛關注,平面設計與圖形創意整合可行性受到很多人的關注研究,筆者認為圖形設計和平面設計有機結合,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圖形設計,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經驗展示出來,提高視覺溝通和審美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尹定邦.圖形與意義[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張占甫,趙奉堂,王眾.廣告裝演設計百科.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3〕呂超.論圖形創意在現代招貼設計中的核心價值及其實現[D].山東大學,2009.
〔4〕閆麗敏.“視覺傳達設計”理念對大型運動會開幕式表演隊形圖案設計影響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
〔5〕徐宗品.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幻想式創作方法對現代廣告圖形創意的影響[D].合肥工業大學,2007.
〔6〕VogelEK, WoodmanGF, Luek5J. Storage of Features, Conjunetions,and objeetsin Visual Working Memory.Journalof Experimental Psye hology:Human Pereeption and PerFormanee,2001,27(l):9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