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微生物學實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微生物學實驗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微生物學實驗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1

關鍵詞:微生物學;設計性實驗;教學

微生物學作為生物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是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基礎,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微生物學中滅菌、分離、培養等技術的拓展和滲透,使得動植物細胞培養手段也更加廣泛[1]。無菌技術和保藏技術等其它微生物學技術在醫療衛生、制藥工業、食品生產、環境污染處理等生產領域中也得到廣泛地應用[2]。由此可知,微生物學實驗教學對專業技能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理念的持續更新,也對高等教育的內涵進行了轉變和拓展。實踐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促使學生轉變成自身知識結構的設計者。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導性,使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3]。在微生物學實驗課程中后期,專門設立開放時間段,給定實驗目的和實驗條件,教師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設定實驗方案,小組成員進行分工準備實驗材料,完成實驗操作,分析實驗現象并總結實驗結果。通過這種主動學習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對科研的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現將我們開展設計性實驗的一些做法和體會報告如下。

1開展設計性實驗的重要性

微生物這門學科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涵蓋知識面較廣、實踐應用性很強,傳統的實驗教學體系已不能滿足學生今后參與社會工作后的發展需求[4]。目前高校的實驗教學由于學生人數相對較多,儀器設備有限,學生只能遵循教學大綱安排好的學時,在有限的時間內到實驗室做規定的實驗項目,而且教學內容大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實驗深度不夠,設計性實驗相對較少,實驗教學效果與實際應用相差較大,這種教學模式造成學生跟隨教師被動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對實驗技術進一步了解的興趣[1]。教學過程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性,其結果是很難培養出熟練實驗操作的創新人才,也很難培養出操作熟練的技工。按照微生物學實驗教學進度的安排,學生在進行設計性實驗之前,經歷了系統的微生物實驗操作學習,這些學習內容包括:實驗一、培養基的制備;實驗二、消毒與滅菌;實驗三、土壤微生物的分離;實驗四、微生物的接種;實驗五、顯微鏡的使用及簡單染色法;實驗六、細菌革蘭氏染色及形態觀察;實驗七、微生物數量的測定;實驗八、微生物大小的測定。學生反復訓練了基本的微生物接種、純化、保存等操作技能;對進行科學實驗的思路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認知。然而這一系列的實驗操作都是相對分散進行的,如何能促使學生將這一系列實驗內容連接起來,在一個實驗內容框架下,把這一系列的實驗技術都運用來解決某一實際問題,成為培養學生的重要環節[5]。因此,開展設計性實驗,讓學生自主選題,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操作來解決某個科學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2開展設計性實驗的方法

2.1實驗選題

多數同學都認為開展設計性實驗選題十分困難,根本的原因在于之前的實驗都是教師準備好既定的實驗項目,學生往往在此過程中并未思考這些項目的來源。對于如何在實驗中心現有的條件下擬定實驗項目毫無基礎,對實驗材料、實驗試劑如何應用到實驗項目中來也無任何概念[6]。我們在實踐過程中,明確教師在實驗項目的選擇上起到的是引導作用,對于儀器設備、藥品試劑等給出詳盡的范圍,鼓勵小組成員間協商解決,互相取長補短,綜合成員的意見,然后擬定出適合本組成員的實驗項目。實踐中,我們一方面鼓勵學生選擇一些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開展實驗,如部分小組同學選擇了《根際土壤微生物的分離與鑒定》、《酸奶中乳酸菌的分離與鑒定》、《自來水中微生物菌群分析》等實驗項目,多數學生都對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我們也鼓勵學生從教師的科研項目中選擇相關且簡單易操作的內容來開展。例如部分學生開展了《食用菌的收集與鑒定》《、食用菌的制種-以農業廢棄物為原料》等實驗項目,這些實驗項目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與科學研究密切結合起來,學生在這個訓練過程中認識微生物學實驗是如何應用到科研工作中,甚至部分學生將相關的實驗項目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極大地增加了學習動力。

2.2實驗操作

對實驗項目擬定后,進入實驗操作環節。設計性實驗從某些方面來說是驗證性實驗大綜合,在開展設計性實驗的時候,之前學習的培養基配制、顯微鏡使用,微生物系列稀釋,消毒與接種,微生物培養與保藏等內容都得到一次匯總復習[7]。學生根據設計的實驗方案,自己動手準備實驗,實施實驗方案。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做詳細的記錄,例如菌落形態、菌體大小、生長速度等。實驗數據處理,實驗結果總結,實驗報告完成,均由學生在實驗室開放時間段內自行完成。在這一階段,對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培養、觀察分析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其中《酵母菌的分離與鑒定》小組出色完成了實驗項目。實驗選擇生活較易獲得的葡萄作為材料,從培養基的配制、菌株分離、菌體形態觀察都獨立完成。整個實驗過程進行了詳細地記錄,實驗結果用圖片展示出來,并且分析也十分透徹,出色地完成了一個設計性實驗。

2.3實驗總結

建立在對實驗過程及實驗結果有詳細記錄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完成實驗報告總結,包括實驗目的、實驗材料、儀器與設備、實驗步驟、結果與分析。部分小組實驗現象并非和預期的一致,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出現的現象進行分析,鼓勵學生對新出現的現象進行探討,可能說明了實驗的失敗,也可能說明這是一種新的現象,值得進一步的深入探討。部分小組的實驗結果不理想,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分析原因,完善實驗方案,改進操作方法,反復進行實驗最終取得滿意的結果。設計性實驗的評價并不簡單地依賴于是否取得圓滿成功的結果,而是綜合地衡量整個實驗過程的各個環節,包括組員間的協作精神。實驗報告的撰寫占很小的比重,更重要地是對實驗結果的分析。

3開展設計性實驗的體會

設計性實驗以6個人為一個小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設計并完成實驗。在這一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泛、實驗內容豐富、工作繁雜,對于一個剛接觸微生物不久的學生,很難獨立完成這一工作,必須加強團隊合作,集體討論立題,明確分工,實驗實施過程中互助,發揮集體的優勢,這樣的協作過程使學生產生了團隊意識,培養了團隊精神,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設計性實驗內容均為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內容多樣,涉及的知識面較廣[8]。立題之初,需要教師對實驗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審核,提出方案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與學生討論后完善方案。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從未遇到的情況,以及可能會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這些都是在其它實驗教學中沒有遇到的,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廣的知識面,而且必須在科研實驗的一線,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才能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常規實驗教學以教師為主體,實驗準備工作都由老師完成,學生主動性差,僅按部就班完成,即使沒經過預習也可以按照老師給予的實驗步驟完成[9]。設計性實驗建立在常規實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從實驗項目的選擇、實驗操作,實驗結果觀察到匯報考核都要自主完成,主觀能動性得到較大的發揮。將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實驗教學層次的提高。

4結語

設計性實驗教學的開展使學生有機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有機會全程參與實驗過程,有機會涉足實驗材料的取得、實驗試劑的配制等[10]。通過實驗,加深對實驗原理的理解。盡管設計性實驗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然而它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科學思維方面優勢明顯,是今后實驗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11]。我們通過這些嘗試積累經驗,結合社會生活的實際,拓寬設計性實驗的涉及面,增強知識的實用性,從而提高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勝貴.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06,33(6).

[2]田穎,劉俠.微生物課程改革與職業技能鑒定銜接初探[J].微生物學通報,2007,34(1).

[3]孟建宇,李蘅.微生物學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4,36(9).

[4]吳石金,黃海嬋.談談“自助式”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模式[J].微生物學通報,2006,33(2).

[5]紀燕玲,于漢壽,汪素美,趙明文《.基礎微生物學實驗》課程中設計性實驗的探索[J].微生物學通報,2007,34(5).

[6]朱鐵群,成慶利.微生物學設計性實驗教學個案分析[J].微生物學通報,2007,34(5).

[7]張桂然,張紅梅,李欣.生物學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7).

[8]肖紅霞.開放式實驗教學對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的內在機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8).

[9]范瑋.創新高職院校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之我見[J].教育與職業,2013,35.

[10]牛雅瓊,謝國梅,那冬晨,閆桂琴,王祎玲,王華峰,李琪.遺傳學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探索[J].生物學通報,2012,47(1).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2

一、實驗目的

1.初步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觀察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在細胞質基質中的形態和分布

二、實驗原理

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呈橢球狀,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葉綠體可以運動,改變橢球體的方

向,這樣既能接受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強光灼傷。在強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體的側面朝

向光源;在弱光下,葉綠體以其橢球體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條件下采集的葫蘆

蘚,其小葉內葉綠體橢球體的形狀不完全一樣。

活細胞中的細胞質處于不斷的流動狀態,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以用細胞質基質中的

葉綠體的運動做為標志。

三、材料用具

蘚類的葉,新鮮的黑藻,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滴管,鑷子,刀片,培養皿,鉛筆

四、實驗過程(見書P30)

1.制作蘚類葉片的臨時裝片

2.用顯微鏡觀察葉綠體

3.制作黑藻葉片臨時裝片

4.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質流動

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五、討論

1.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是否靜止不動,為什么?

2.葉綠體的形態和分布與葉綠體的功能有什么關系?

3.植物細胞的細胞質處于不斷的流動狀態,這對于活細胞完成生命活動有什么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3

【關鍵詞】青年教師;教學能力;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學效果

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是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而實驗教學在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課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我校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理論課學時被逐漸壓縮,實驗教學所占的比重逐漸增加,因此這兩門課程的實驗教學質量變得越來越重要。近年來,本校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加快高層次優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大批青年博士研究生走上了講臺。在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教研室,青年博士教師承擔了大量的實驗教學任務,成為教學隊伍的新生力量,因此盡快提升青年博士教師的實驗教學的能力,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結合本校的實驗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將青年教師在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能力的一些體會總結如下。

1充分熟悉授課內容和授課學生,做好課前準備

青年教師上課前應充分“備課程”和“備學生”。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是醫學及其相關專業學生的必修基礎課程,青年教師首先應認真研讀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理論教材和實驗教材及其相關專業書籍,全面熟悉教學大綱。根據教學任務,對不同專業的授課內容和重難點等做到有所取舍和優化。其次,青年教師應積極參與集體備課。為保證實驗教學的規范和質量,在開設新實驗課的前一周,本科室的所有授課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都要進行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中,會針對實驗課中的重難點及實驗操作中的注意事項,進行充分交流,便于青年教師更好地掌握實驗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技巧。同時,青年教師還要充分了解不同專業學生的基礎知識及其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選擇或調整教學方法。

2積極參與實驗準備,做好預實驗

青年教師應積極參與實驗準備工作。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的影響因素很多,除了實驗者的操作因素之外,還有一些客觀因素決定實驗的成敗,如:試劑的配制和儲存條件,儀器的操作等。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程的準備工作均由我校國家級基礎醫學形態實驗教學平臺的實驗技術人員準備,從而影響了青年教師對實驗準備過程的全面了解。為此,本教研室與醫學形態實驗學教學平臺相關人員積極溝通,讓青年教師參與實驗準備工作。青年教師通過參與實驗準備,能夠加深對試劑配置及儀器使用要求等事項的認識,熟悉實驗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從而勝任實驗教學任務,保證實驗課的教學質量。青年教師應主動做好預實驗工作。做好預實驗是上好正式實驗課的提前。預實驗不僅能夠了解實驗細節,掌握規范的操作方法,還能預見學生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本教研室安排青年教師參與預實驗工作,對實驗過程和結果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便于青年教師在實驗課程教學過程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突出講解及操作要點,保證學生掌握實驗操作要領,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3選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積極互動,及時總結,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根據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實驗教學內容的要求,本教研室將兩門課程的實驗教學進行整合,在保證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增加了綜合性實驗[1],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在學生實驗操作前,青年教師可以先運用案例、板書、多媒體、畫圖等多種方法和手段對實驗內容進行講解,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目的,提高教學效果。例如: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是與臨床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課程,引入臨床及生活有關的案例,結合實驗內容和目的講授能讓學生更加認識到學有所用,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操作示教時,青年教師首先做到實驗操作熟練、準確和規范;在關鍵的操作步驟需要反復演示,保證學生掌握實驗的操作要領,能夠順利完成實驗。在學生實驗過程中,青年教師要不斷進行巡查指導,觀察學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確,對不規范的操作及時糾正,并加以操作示范,使學生領會操作技巧,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對實驗操作規范和結果較好的學生進行鼓勵;對于不愿動手操作的學生進行監督;對學生操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通過巡查指導,與學生及時進行實驗教學的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和積極性。實驗結束后,青年教師應對實驗結果及時總結討論。對與預期結果不符甚至是錯誤的實驗結果要及時分析、討論,通過提出問題的啟發式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分析實驗相關問題的能力。此外,青年教師對學生的實驗報告應認真批改,對實驗報告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記錄,并通過分析實驗報告中的問題對學生的實驗進行總結,在下次實驗課反饋給學生,對實驗結果分析和討論認真的同學進行表揚,提高學生實驗操作和書寫實驗報告的規范性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4積極參與教學改革活動,推進科研促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科研思維能力

目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青年教師應積極主動學習教育法,及時轉變教學理論,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與方法以及采用不同教學模式促進實驗教學,如問題式教學[2]、互動式教學[3]、案例教學[4]以及翻轉課堂[5]等。青年教師平時應多聽教學改革相關講座,并參加一些教學改革活動或者申請教改課題。通過對不同教學模式的學習與應用,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尤其是,近年來引進的博士青年教師,其科研能力較強。青年教師應該利用其科研能力強的優勢,積極開展科研促進實驗教學活動[6]。一方面,青年教師在自己從事的科研課題中,應充分發掘與實驗教學有關的內容指導學生,鼓勵學生對所學的實驗內容做進一步的探索。另一方面,青年教師應將平時自己查閱的科研知識融入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有利于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創新能力。青年教師還可以通過指導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帶領學生參與科研,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會科研思路,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實驗積極性,鞏固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的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和提高實驗操作的能力。

5積極參加教學技能培訓活動,盡快完成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變

本教研室按照學校的要求,為每一位新近青年教師安排了一位教學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并制定了詳細的培養計劃、具體措施和目標,要求青年教師至少聽取帶教導師一個學期的課程,學習其實驗教學方法、技巧和教學特點。依托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教學技能提升平臺,要求青年教師積極參與各種教學技巧的培訓活動,如崗前培訓、教學觀摩、專題培訓、主題教學沙龍和課堂教學實踐等。教研室安排青年教師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試講,對青年教師普遍存在的知識點講解不到位、語言組織邏輯性不強等問題加以一對一指導改進;并要求青年老師完成實驗教學的相關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從事實驗教學工作。青年教師除了按照學校學科安排的培訓計劃外,還應該積極聽取各類教學公開課,以及其他學科教學經驗豐富教師的理論和實驗課,觀摩他們怎樣組織課堂教學,學習他們上課的優點,并在實驗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盡快完成青年教師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變,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6從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青年教師必須意識到教學能力的提高是自己在高校立足的根本,而教學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需要青年教師付出辛勤的汗水。為此,青年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活動的總結。在每次教學活動結束后,青年教師都應該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優點與不足、一些體會加以思考和總結,不斷自我反饋與改正,逐步完善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專業知識,提升教學技能。總之,青年教師要積極主動了解國際國內高等教育尤其是醫學教育改革形勢,根據不同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充分了解授課對象和授課內容,掌握多樣的教學方法,參與多種教學活動和教學改革,積極開展科研促教學活動,并不斷的進行經驗總結,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的教學能力,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偉,湯仁仙,尤紅娟,等.開設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綜合性實驗教學的體會[J].繼續醫學教育,2012,26(9):39-40.

[2]齊靜姣,張平,謝順清.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中問題式教學法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2):120-121.

[3]昌艷萍,李彥芹,劉鑫,等.《微生物學》教學中互動教學方式的研究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50):109-110.

[4]尤紅娟,劉曉梅,李小翠,等.CBL應用于醫學微生物理論教學的初步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6):100-101.

[5]郭慧君,葉荷平.翻轉課堂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山東青年,2016(8):43-44.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4

[關鍵詞] 微生物學; 實驗教學;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Q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5(b)-111-01

微生物學是醫學院校重要的基礎課之一,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與拓寬,微生物學方法與技術顯得尤為重要,熟悉掌握微生物學方法與技術,對將來的臨床工作及與相關學科的融會貫通有直接的影響[1]。因此,為了提高微生物學實驗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實踐科研能力,我們將微生物學實驗分為課程實驗和綜合實驗兩大部分。課程實驗側重于學生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微生物學實驗知識和操作技能;綜合實驗側重于訓練學生對學習過的微生物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2]。

1注重提高課程實驗質量

課程實驗包含基礎實驗和重點實驗兩部分,基礎實驗的重點是強化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以及讓學生掌握基本操作,訓練學生微生物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重點實驗的重點是強化學生實驗技能,提高實驗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1.1通過基礎實驗,培養學生實驗動手能力

由于基礎實驗中定性的多、定量的少,驗證性的多、綜合訓練的少,學生往往不夠重視,實驗中不求甚解,應付了事。實驗課上教師需強調重點和注意事項,側重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錯誤或不規范的操作,鼓勵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老師在適當時間予以提示;對實驗中所出現的一些現象多向學生提出問題,使他們學會分析,并與理論知識有機結合;根據實驗的進行程度,引導學生更深入思考,逐步樹立他們的創新意識;嚴格要求,使操作技能規范化,老師作示范,強調其要點,學生自己練。我們的教學目的是培訓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的方法和技能,使他們通過實驗現象的思考,加深對基本原理的理解。

1.2重視重點實驗,初步培養學生科研能力

在學生掌握基本實驗操作的基礎上,我們設計安排了一些操作較復雜、系統性強的重點實驗,以強化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實現學生由學習知識到初步科研能力的轉化。重點實驗與科研課題緊密結合,由教師設計、組織和管理。例如,我們設計的“適于甘薯淀粉高產L-乳酸的菌種選育”的實驗,內容涉及特定培養基的制備與滅菌,從特定環境中分離和純化微生物,微生物的染色、形態觀察及菌落觀察、大小計數,誘變育種提高目標產物,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實驗,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的影響,微生物的液體搖瓶培養 ,微生物的數量測定與生長曲線的測定,微生物的菌種保藏等內容。這樣一個完整的重點實驗,包含微生物實驗的大部分內容。在重點實驗中,我們還安排學生參加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如試劑的配制、玻璃器皿的洗滌,使學生對順利完成實驗并獲得理想的實驗結果有較全面的認識。通過重點實驗,學生不僅對基礎實驗中學到的操作技能進行了反復訓練,還學習了一些新的實驗方法、實驗技術,提高了動手能力,鍛煉了科研能力。

2開展綜合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綜合實驗是指學生根據一定的實驗目的和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有關知識和技能, 對實驗的儀器用具、方法、步驟在頭腦中進行構思并付諸實施的實驗[3]。作為近年來嶄露頭角的新型實驗,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訓練動手操作能力,特別是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有著很好的作用。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設計出實驗方案, 包括實驗程序、實驗材料、實驗方法與步驟。各小組討論每個方案的可行性及優缺點,最終確定實驗設計方案。方案確定后,學生自己準備實驗材料,指導老師發放標本,學生實施操作,對各種標本進行微生物學檢驗,記錄實驗結果。對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填寫臨床檢驗報告單。

將實驗綜合化,并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由以往的“讓我做實驗”變成了“我要做實驗”,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學生選擇綜合與設計性實驗題目后,必須查閱相關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并實施方案,學生對臨床標本進行微生物檢驗時,還需要綜合運用微生物檢驗基本的實驗技能與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最終寫出實驗報告。這一過程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嚴謹求實、團結協作的科學精神。實驗大部分過程由學生自己準備,自己完成,操作機會大大增加。通過系列訓練, 學生提高了動手能力, 微生物實驗操作技能不斷強化,職業技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繼紅, 楊敬芳. 臨床微生物實驗教學及考核方法學探討[J]. 檢驗醫學教育,2006,13(4) :32-33.

[2]潘利華,鄭志,羅水忠,等. 改革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實驗技能[J].生物學雜志,2005,22(5):51-53.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5

【關鍵詞】 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創新能力

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是藥學專業的一門基礎學科,該學科具有高理論、高技術、多邊緣、多交叉的特點,廣泛滲透到醫學、藥學、化學、及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微生物學采用微生物作為研究材料,往往會加速生物學基本問題研究的進展,進而使之與藥學息息相關,在抗生素、維生素、酶制劑、有機酸、生物制品生產以及藥物的微生物學控制等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領域,構成了現代藥物生產、檢驗技術的基礎,還在基因工程工作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當代免疫學的發展現狀是其廣泛地滲透到醫學、藥學、生物學領域的方方面面,正是由于其驚人的發展速度,為藥學工作者研制更加合理、有效、安全的制劑產品做了充分的準備。

因此,如何圍繞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知識體系的特點有效地提高其教學質量,充實和完善學生對這一學科的知識積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自然成為教學的關鍵。實驗課又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方面具有理論教學方式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它是鍛煉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維能力與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一個重要手段[2]。

近年來,我們在總結多年實驗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從實驗內容的創新、實驗教學計劃、教學方法和手段、實驗考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入手,逐步探索出一套適合于現代藥學方向的實驗教學體系。

1 實驗內容的設計

即使進行學科最前沿的研究,包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也離不開最基礎的經典方法。從事微生物的研究工作,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術,即免疫學技術、顯微鏡技術(包括染色制片技術)、無菌技術、分離純化技術、培養技術[1,3]等。在實驗內容上首先選取一些比較典型的注重培養學生基本實驗技術的實驗,同時通過這些基礎實驗,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當學生的實驗技能達到一定水平的條件下,如果我們再去安排一些傳統的重復驗證性實驗,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利于科學思維的培養,有違教育的目的及社會需求對大學生具有綜合素質的要求。因此在接下來綜合性實驗、探索性與設計性實驗、開放性衛生細菌學檢查中會布置學生查閱資料,選擇感興趣的適合中藥,設計實驗并實施抗菌作用定性、定量檢測試驗,鼓勵學生篩選出對常見化膿性球菌或致病性腸道桿菌有抑制或殺菌作用的中藥復方,結合藥學知識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技術支持。我們有目的的安排一些既貼近我們生活又具有一定探索性的設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是學生根據某一專題的目的要求,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對實驗材料、儀器設備、方法和步驟等進行設計并實施,最后對結果進行分析評價的過程,這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式學習過程。它彌補了驗證性實驗的不足,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指導者。

2 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

如果讓學生單獨完成上述的每一個實驗內容,則需要大量的課時和精力。顯然在目前課時有限的情況下,為了實現同樣的課程要求和培養目標,我們結合PPT在教學方法上力所有突破。首先,我們將基本技能訓練與驗證性實驗融合在一起。使學生能夠在進行驗證性實驗的過程中掌握基本技能。這就要求我們在準備學生實驗的過程中先進行預實驗,保證我們提供給學生使用的材料、設備等的可靠性。同時在預實驗過程中了解該實驗的關鍵點和整個實驗細節,這樣在學生實驗的時候就可以更好地指導并發現他們在實驗過程中所出現問題的原因,及時糾正學生的一些不正確的思想和操作,讓學生在每一個實驗之后就會有很大的收獲,同時在實驗過程中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4],以問題的形式將實驗過程中容易產生的一些誤區提出來供學生們討論,最后再由老師補充講解,避免他們重復的走進一些實驗誤區,比如:通過不斷增大顯微鏡的總放大倍數來看清更微細的結構;擦拭油鏡鏡頭用大量的二甲苯;消毒劑濃度越高,使用效果越好;干熱滅菌的溫度越高越好等[5]。讓學生在一次實驗當中就能掌握盡可能多的東西。

探索性實驗則體現“以人為本”。我們將實驗室所能提供的所有器材、設備及試劑全部對外開放,并提前告知學生,并讓學生們自愿組合,適當的時候老師要從中協調,達到4人為一研究小組并自選組長。每個小組自選實驗題目,自己查閱資料,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擬定實驗步驟,撰寫標準的實驗報告,并在實驗前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在實驗前一周單獨找老師討論實驗的可行性。最后進行實驗的操作及完成實驗報告。通過選題、論題、結題等整個過程的完成,所有參與的學生將會得到一次巨大的提高。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科研素質,提高了實驗操作技能,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學風,提高了他們的道德素質和團隊協作的精神。

3 實驗考核方法改革

在教學過程中,考核是作為一種評價教育過程的主要手段。我們認為實驗考核不僅可以鞏固和提高已學的知識和技能,還應該給學生一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實驗技能,是否學會了科學研究方法,是否鍛煉了科研思維的能力等。

我們在學生的第一次實驗課之前就公布3-4-3的考核辦法,即平時表現及驗證性實驗占30%,探索性實驗的表現占40%,期末考試成績占30%。如果學生有新穎的設計和方法則加分。考核方法采取知識考察與實驗工作能力考核并重的方式,考核標準以實驗態度、操作規范性、熟練性、實驗結果準確性及實驗數據分析合理性為標準依據,結合實驗報告規范性、探索性、研究性等方面評定實驗成績。我們特別突出了創新在考核中的比重,就是為了在實際學習中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創新,培養創新性人才,符合教育發展的趨勢。

以上是我們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的一點體會和做法,通過幾年來的努力,使學生在本課程得到較為系統的科學訓練,在實驗中變被動為主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同時為藥學專業的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一定依據。

參 考 文 獻

[1] 官妍,程惠娟,汪長中,等.藥學專業《微生物學》實驗課程改革.微生物學通報,2008,35(6):980-982.

[2] 季淼,葉明,楊柳,等.工科院校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微生物學通報,2008,35(6):977-979.

[3] 李寶盛,劉陽,王海洪.微生物學實驗課教學方法初探一基礎實驗與綜合性實驗的結合.微生物學通報,2006,33(3):167-169.

微生物學實驗范文6

關鍵詞 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 實驗教學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它綜合了臨床醫學、免疫學、臨床抗生素學和醫院流行病學等幾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為臨床感染性疾病的快速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提供方案。課程以培養 “基礎知識扎實、富有創新精神、符合時代要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為目標。實驗教學在課程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直接關系到醫學檢驗培養目標能否實現。我校微生物教研室圍繞著醫學檢驗的培養目標在實驗教學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淺談一下我們的實踐。

1保證實驗教學在課程教學中的比重

實踐是理論走向應用的唯一途徑,技能的訓練、能力的培養、素質的養成都需要實踐。實驗教學是傳授知識和訓練才能相結合的過程,相對于理論教學具有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與創新性。因此我校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的教學一直堅持理論學時與實驗學時的比例為1:1。

2建立完善的實驗教學管理體制

對于實驗教學我們采取實驗室主任負責制。嚴格實驗教學環節,制定實驗授課計劃,堅持課前集體備課、預試驗制度,確保教學的順利完成。帶教教師必須經過系統培訓。凡從事試驗教學的青年教師兩年內指定1名高級職稱教師為指導老師,制定培養計劃,負責全面培養,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在導師的指導下參與實驗的準備、實驗的預示。定期對青年教師進行實驗考核,保證教學質量。

3優化實驗教學內容

(1)基本技能實驗: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主要是對多種病原微生物進行鑒定。形態染色、分離培養、生化鑒定和藥敏試驗是微生物鑒定的常規方法。因此我們安排了革蘭染色、抗酸染色、培養基的制備、細菌的生化試驗和抗菌藥物的敏感性試驗等基本技能試驗,在實驗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

(2)基礎訓練實驗:病原微生物的檢驗程序和鑒定依據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們設計了單一病原菌的各種鑒定實驗,通過親自動手試驗,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該菌特有的鑒定特征。

(3)綜合性實驗:在臨床工作中我們拿到的是各種病人的標本,通常情況下,標本中會有多種菌,這就要求我們能夠從混雜的菌種找出致病菌,因此我們接合臨床將已知的幾種菌(包括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混合在一起,制成模擬標本,讓學生從中分離出某種指定的病原菌。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對該菌鑒定特征能夠完全掌握,對檢驗的基本步驟也有了清晰的認識。

(4)設計性實驗:臨床微生物檢驗工作的目的是幫助臨床大夫找到引起疾病的病原菌,因此我們接收到臨床標本后不可能知道是何種病原菌引起病人的感染。因而我們在實驗課中安排了設計性實驗。采用雙盲臨床標本(教師和學生均不知道結果),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每次實驗前根據上次實驗結果確定本次實驗的方法及所需實驗材料,并列出明細表,根據明細表發放實驗材料進行實驗。標本鑒定完畢,組織學生對鑒定方法的選擇、設計及實施過程進行討論分析,尋找最佳實驗診斷方案。在實驗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了學生主動求證的過程,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通過設計性實驗學生對臨床常見標本中病原菌的檢驗程序及鑒定依據能夠完全掌握。

4改進教學手段

以往的實驗教學多采用教師口頭講解配以板書相結合的模式。我們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充實多媒體實驗教學課件,以提高演示性、驗證性及形態學示教實驗內容的教學效益。另外我們還增加了臨床見習課,利用附屬醫院先進的檢驗儀器設備進行現場情景教學,使教學與臨床更好地接軌。

5開放科研實驗室,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研活動

充分利用教研室現有的科研設施條件,對學生開放。提供2~3個大綱以外的設計性實驗,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促進綜合素質的進一步提高。廣泛開展課外科研活動,成立大學生科研小組,參加教師的科研活動,使學生受到一系列的科研訓練,培養科研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顯著提高。

6建立合理科學的實驗考核體系

實驗教學考核不能單純地從掌握書本知識的程度來衡量學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檢驗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的實驗考核包括兩部分:其一為平時課上表現,如學習態度、課堂紀律、操作技能、檢驗程序的設計、實驗報告書寫、發現及解決問題能力等。其二為實驗考試,考試內容為臨床工作中常用的實驗技術和方法,涉及形態學檢驗、分離培養技術、生化反應、血清學實驗等,每個同學參加全部測試內容,由監考老師當場打分,保證考試的公開和公平。

我校微生物教研室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教學改革,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教學體系,并于2009年被授予省級精品課程。然而,改革沒有止境,我們會在此基礎上繼續加大力度,深化實驗教學改革,以適應21世紀醫學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系列在线观看 | 国产最新在线视频 |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台湾一级毛片永久免费 | 欧美不卡激情三级在线观看 | 久久久高清国产999尤物 | 在线视频 日韩 |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久久成人影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在线播放 | 91区国产 | 另类区| 理论片国产 |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伊人久久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2021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91精品久久久久网免费 | 另类专区亚洲 |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99视频免费看 |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欧美h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第一页欧美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久久 | 日本乱人伦a综艺网站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91热国产| 另类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