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音樂劇貓賞析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音樂劇貓賞析范文1
關鍵詞:音樂劇;聲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1-0050-01
在高校教學中,聲樂教學是系統性、實踐性極強的一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該門課程具有其特殊教學規律。聲樂教學及要求有經驗性教學,又要同時具備科學性。在聲樂課的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也要重視將多種藝術元素融合于教學活動中,豐富學生藝術修養,鍛學生煉各種舞臺演出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聲樂演唱水平。
一、音樂劇運用于聲樂教學中的必然性
音樂劇的主要藝術特點為以輕快的音樂節奏將生活中的幽默故事展現在觀眾面前。其表演形式為舞蹈、歌唱及戲劇等多種藝術手法相互結合。在展示娛樂性的同時存在巨大的商業潛能。在教學過程中,將音樂劇運用于聲樂教學,可更全面豐富地展現聲樂專業學生的嗓音特點及歌唱潛能。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將西洋美聲唱法、中國通俗唱法、中國民歌民謠等各自特點相互結合,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此三者間自由轉聲的歌唱技巧,開拓學生演唱的適應范圍,提高學生歌唱綜合能力及水平[1]。隨著社會不斷變化和發展,社會對全面發展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因此,聲樂教學也應與時俱進,創新教學理念及模式,完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多能型人才。將音樂劇運用于聲樂教學實踐,可有效培養出既能唱又會演的全面發展型藝術人才,促進聲樂教學超健康、穩定、持續的方向發展[2]。
二、將音樂劇運用于聲樂教學具體措施
在聲樂教學活動中完美的融合音樂劇元素主要從聲樂歌唱及聲樂表演兩個方面來進行實踐。
(一)聲樂歌唱教學
音樂劇在歌曲的演唱風格上主要是以流行音樂為主,多種風格并存。因此,在音樂劇歌曲演唱上,使用單一的唱法無法滿足音樂劇的舞臺表現要求。其在歌唱方面對演唱者主要要求是嗓音表現力要豐富多樣,樂感要極具敏銳性,聽覺要極具敏感性,音樂感悟力要具有深度等。只有具備這些要求演唱者才能將音樂劇進行完美的闡釋。因此要求歌唱者在唱法方面需同時具備美聲功底和流行唱風。在教學實踐中,通過讓學生對不同風格的音樂劇作品進行賞析,并讓學生在賞析過程中辨析和掌握作品中的各種不同風格。如《貓》、《音樂之聲》、《窈窕淑女》等音樂劇作品,在呼吸、吐字、行腔等方面,將美聲與其他唱法相互融合,主要以中音為主,高音張力較小,表現細膩的情感波動;《歌劇院的幽靈》、《波基與貝絲》等唱段較長,演唱風格與正歌劇相近,表現嚴肅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特點選擇針對性的音樂劇讓學生進行欣賞。通過作品賞析加強對學生進行“假聲位置真聲唱”唱法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假聲位置真聲唱”方法,并將二者完美結合,靈活將其運用自如,充分發揮自身嗓音的表現力及歌唱能力和水平。
(二)聲樂表演教學
在聲樂教學中,聲樂表演是教學的重點之一,同時也是最困難的教學環節。在現階段的聲樂教學中,聲樂表演屬于一種靜態形式,最多會參雜些簡單的手勢動作和表情變化作為輔表演,舞臺表演形式相對較為單一,導致教學活動較為枯燥,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影響教學質量。而在音樂劇中,其在舞臺表演中將歌唱、舞蹈、戲劇等同時進行表演,具有很強的舞臺表演動態及共時性[3]。如果將音樂劇運用于聲樂教學中,那么,其聲樂表演的教學內容及形式將會變得豐富多彩,舞蹈在教學活動中將占據重要位置,同時也豐富了聲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如歡快的現代舞可營造充滿激情的舞臺氣氛,優雅的芭蕾可表現復雜的故事情節及情感沖突等等。將音樂劇舞蹈運用于聲樂表演中,可使單一、僵硬的聲樂舞臺表演具有更多動感,增添舞臺美感。在舞臺表演中,芭蕾是一種基礎舞種,只要將芭蕾學好,學習別的舞種就比較容易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將芭蕾訓練作為教學的重點。在舞臺表演中,把舞蹈、歌唱及戲劇表演相互融合,共同進行將取得更好的舞臺演出效果,同時演出者在生理及心理上的感受也將會更加豐富化。如果聲樂專業的學生長時間的僅接受靜態訓練,那么當遇上同時融合舞蹈及戲劇表演的舞臺演出時,他們便不能及時的適應,并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到時影響到聲樂表演的藝術表現力,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所以,在聲樂教學過程,需讓學生長期接受動態的舞臺訓練和實踐,豐富其心理及生理的感受和體驗,才能取得良好的聲樂教學效果和舞臺表演效果。
三、結束語
將音樂劇運用于聲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出唱功扎實,且能歌善舞的一專多能型藝術人才。讓學生在聲樂表演中,能讓觀眾深刻感受到歌曲的思想內涵,最終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結合各種生動、豐富又獨具特色的肢體語言,戲劇化的將作品進行完美展示,最終達到載歌載舞,唱演結合的舞臺表現效果。
參考文獻:
[1]羅小平.音樂表演再創造的美學原則[J].音樂研究,2012,(11):206-207.
音樂劇貓賞析范文2
【關鍵詞】 民辦院校;英語電影;賞析;定位;思路;資源準備;管理
2004年初教育部高教司組織制定并在全國部分高校開始試點《大學英語教程教學要求(試行)》規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際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為了滿足教育部相關基本要求,各項技能達到教學要求基本指標,民辦院校西安歐亞學院采取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設置,在英語系列的相關課程中,英語電影欣賞課可謂是最熱門的科目之一,這門課程雖然沒有特定的教材或選材, 沒有規定的教學任務, 教師要駕馭好這個課堂, 除了需有一定的英語功底, 還必須對英語電影有較全面、深入、廣泛的了解、理解,并且結合合理的課堂設計和管理將這門課程進行很好的詮釋。本文將從本門課程的教學設計和課堂管理等方面進行相關論述:
一、教學目標的明確定位
英文影視賞析這門課程是將英語基礎知識和英美文化習俗等知識與經典影視作品相結合,采取合作學習和討論式相結合的方式授課,目的是提高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且通過必要的理論知識講授和代表電影作品賞析,提高學生理解和欣賞英文電影作品的能力,使學生不僅可以了解西方社會的文化習俗,更加培養學生提高英語綜合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
二、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
清晰的教學思路是教師上好一節課的關鍵,對一門欣賞課程則不僅如此,老師清晰的思路還有助于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本門課程是以英語著名原聲電影作品及其片段為基礎,電影內涵和電影中的經典對白、文化習俗為學習側重點。欣賞完電影或其片段后,以小組為單位列舉并分享經典對白,對此展開深入學習;同時展開小組口語討論電影中體現的文化習俗,對此進行分享和延伸學習。
三、充足的教學資源準備
如果想要一堂成功的英文影視欣賞課,需要老師準備大量的教學資源,并且針對此電影進行自己的分析理解,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從英美電影中搜索30多部影片將教學資源分門別類,分為喜劇片,恐怖懸疑片,災難片,魔幻片,動畫片和勵志片及音樂劇。每種類型都會給學生一些影片進行對比分析,并對每一部電影的相關材料,包括影片投入、演員陣容、影片亮點、評論方向、獲獎情況、各地票房等等進行講解,讓學生全方位了解、欣賞電影。喜劇片《辣媽辣妹》,《冒牌天神》,《波普先生家的企鵝》等影片適合共同學習,相對來說,學生對于喜劇片的興趣要濃厚一些,這個課程環節上可以相對設計一下模仿等內容;恐怖懸疑片的代表作我選擇《后天》和《綠里奇跡》,這兩部影片相對來說內容上比較壓抑,所以環節設計上偏向于經典片段的欣賞;災難片選擇《泰坦尼克號》,奧斯卡獲獎影片,對于這部影片的諸多內容可以跟學生進行互動學習;魔幻片象《魔法奇緣》和《魔發奇緣》都是不錯的影片資源,可以讓學生了解中美對于魔法的解讀的不同;勵志片我選擇的是《阿甘正傳》,《國王的演講》,《冰雪公主》,《幸福來敲門》的所有片段欣賞,讓學生通過影片的學習激勵他們學好英語的決心。最后一周為動畫片,選擇的是《功夫熊貓》,其中有個很有哲理的片段,可以反復播放,學生可以模仿背誦, Master wugui said: you are too concerned with what was and what will be. Here’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mystery, but today is gift, that is why we called it present.通過反復模仿后,學生提高了興趣,并且踴躍的模仿這個片段,語氣和聲音都模仿逼真,達到很好的效果。
四、恰當的引導方法
17世紀英國哲學家、經驗主義的開創人JohnLocke(約翰?洛克)說:教育就是一種體驗。只有經過親身體驗并對此進行反思,才能使學習內容從實質上成為獲得的知識。在一門欣賞課上, 恰當的教學方法和到位的課堂管理是實現有效課堂的重要條件。較常用現代教學方法中的互助合作式和討論式,首先概述導演背景及角色性格分析,繼而分析劇中的經典語錄,讓其他學生進行模仿背誦,采用互助小組合作討論出電影的主題,歸納出主題后便對劇中角色進行角色性格的分析,作業基于討論的結果讓學生對結局加以分析或者對結局進行改編。
以電影《泰坦尼克號》為例,首先介紹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背景知識,并和他的另外一部家喻戶曉的影片《阿凡達》聯系比較學習,接著分析劇中的經典語錄,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和to make each day count這兩句話都是比較經典的,其中let go共在劇中出現了9次,跟學生共同分析當時的語境。當然合作學習和小組討論之后,便討論出本劇的主題是真愛,Jack對Rose的真愛,具體有哪些表現,劇中又出現了哪些劇情來展示這種真愛。作業就是設想一下假如Jack沒有死,結局將如何?
正確的引導方法是成功課堂的根基,好的有效的引導方法能夠促進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并使學生愿意參與課堂教學過程中來,實踐下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到位的課堂管理
學生在英語電影欣賞課上處于主體地位, 他們的課堂活動決定了欣賞效果,但面對大班授課,課堂管理方面就會面臨很大的難度,針對此現象,將120人的班級按照分院和專業不同共分為7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取一名欣賞課小組長,負責監控整個課程的流程,學生的請銷假管理制度嚴格,選取兩名助手對考勤進行嚴格管理。這樣,不僅課堂氣氛良好, 也沒有出現過學生影響課堂秩序的現象。
總之,英文影視賞析是一門集教師和學生共同智慧的結晶,它體現了大學英語課程學習的要求,只要能夠將英文影視賞析課的課堂設計和課堂管理安排好,在英文電影學習過程中把握好學習特點,一定能夠發揮英文影視賞析的巨大優勢,展示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潔.英文電影賞析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電影評介,2009(3)44.
[2] 李曦.英文電影賞析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電影文學,2010(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