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wǎng)精心挑選了精美散文范文供你參考和學(xué)習(xí),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fā)你的文章創(chuàng)作靈感,歡迎閱讀。
精美散文范文1
有人說,世界上沒有永恒的愛.我說不對!母親的愛是永恒的,她是一顆不落的星。
親情在這世間,總是讓生活充溢著一份份平平常常但卻恒久的溫暖,親情是貫穿生命始終的。為此,我要祝福天下所有母親節(jié)日快樂!
捋開額前的細發(fā),便可以驚見星星點點銀絲,媽媽,是你的青春轉(zhuǎn)嫁到了我的身上么?辛勞一輩子的您雖已銀發(fā)如雪,可您在我心目中仍是那么的青春靚麗!媽,祝您永遠年輕快樂!!!
輕一聲問安,將我心中的祝福化作陽光般的溫暖,永恒地留在您眼中、您心中。歲月已將您們的青春燃燒,但您們的關(guān)懷和勉勵將伴我信步風雨人生。媽媽,您的愛是崇高的愛,只是給予,不求索取,不溯既往,不討恩情。給您我的全部的愛,您是我今生唯一的祝福。歷經(jīng)風雨洗禮,盼您始終堅強如昔。我要我的祝福,伴隨您三百六十五天。走過了那么多年,我才深深知道,最愛我的人是您,媽媽。您生命的秋天,是楓葉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勝似春光,時值霜天季節(jié),卻格外顯得神采奕奕。是您指引我走出第一步,幫助我找到以后的路,謝謝您,媽媽! 媽媽,女兒已長大,不再牽著您的衣襟,走過春秋冬夏。這世界上,沒有人比您更愛我;這世界上,也沒有人能取代您在我心里的位置。媽媽,無論在哪里,我永遠愛您。從沒有為您寫過什么,也沒有給您說過什么感謝的話,但您對我的關(guān)心和愛意,點點滴滴都在心頭。您善意的叮囑,我不懂珍惜,一旦您不在我身邊,我才曉得您對我的可貴。媽媽,希望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平安快樂每一天。
也許,在我們這一生中,有許多人、許多事,經(jīng)歷了轉(zhuǎn)身便會忘記,但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時光荏苒,我們在媽媽溫馨的撫愛中長大成人,媽媽總是把一縷縷溫暖及時輸送給我們,讓我們在紛雜的塵世中永存那份做人的品性,不失那份人之初的純真。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想對媽媽您說聲:媽媽節(jié)日快樂!愿媽媽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健康快樂!
精美散文范文2
關(guān)鍵詞:朱自清 寫景散文 三美
朱自清的寫景散文一直以精雕細刻、細針密線的描繪著稱,那么這種寫作特征具體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如何體現(xiàn)呢?本文試著做一些分析。
一
“真”是朱自清散文藝術(shù)的核心。朱自清的寫景散文,以真摯的感情,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藝術(shù)效果。
我們以《溫州的蹤跡》中的《綠》為例,說明作者怎樣追求那“逼真”的藝術(shù)境界的。全文四個自然段,首尾各一句為一段,點題和照應(yīng),做到了首尾圓合,結(jié)構(gòu)緊湊。中間兩段文字是順著第二次到仙巖時觀察梅雨潭的足跡寫的,層次井然,觀察細膩,景物描寫達到了逼真的程度。先聽到聲音,再看到“一帶白而發(fā)亮的水”,是梅雨潭。到了梅雨亭上,正對著瀑布,山巖、瀑布、亭臺、草叢、潭水便盡收眼底了。作者寫踞于巖上的梅雨亭,薄陰天氣的巖面與草叢,直沖而下的瀑布,流水撞擊巖上的飛花碎玉,紛紛落下的如白梅、似楊花的水花,都是那么形象逼真。這都是作者實地靜觀之所得,沒有夸張和雕琢,如同一筆筆的寫生畫,讀來如見其景,如聞其聲,它是寫實之作。接著,作者寫梅雨潭的綠色,這是全文最生動逼真之處。奇異的綠色招引著游人,“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過了一個石穹門,到了潭邊。望著這一碧潭水,作者展開奇思異想:潭水象一張極大的鋪著的荷葉,想張開兩臂抱住它。作者用一連串的比喻描寫這動人的綠色,“她松松的皺纈著,像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著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象涂了‘明油’一般……”隨著作者的筆觸,隨著作者感情的波瀾,不僅我們眼前出現(xiàn)了那微微泛起的綠色漣漪,而且我們的肌膚仿佛還能感觸到那閃著光亮的綠波的跳動,一種柔和、明快、親切的感情也會從心頭漾起。北京十剎海拂地的綠楊,不能說不可愛;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不能說不俊美;西湖的波不能說不明麗;秦淮河的水,不能說不旖旎。但是在作者的眼中,作者的筆下,它們不是太濃,就是太淡,不是太明就是太暗,都無法與梅雨潭那明暗適度、濃淡相宜的綠相媲美!至此作者的感情迸發(fā)而出,變?yōu)橹苯拥暮艉埃骸翱蓯鄣模覍⑹裁磥肀葦M你呢?”進而再次展開了奇異的聯(lián)想:“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為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作者甚至把她想象為“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想拍她、撫她、親她,別致地把她叫做“女兒綠”,感情真摯柔美到了極點。在這飽含詩情、充滿生趣的綠意中,一切真情都顯示出“活脫脫”的個性,透露出作者對生活的愛,升騰著作者向上的激情。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朱自清描寫景物形似逼真,一是源于他對事物觀察的細致真切;二是他豐富多彩的語言,善用博喻,從多個角度去比擬景物,使人們似見其景,如睹其物;三是他獨特的構(gòu)思,他善于采取移步換形之寫法,先有鋪墊,后有集中而突出的描寫,在窮形盡相仍恐不足之后,又加之以比較對比,讓人通過想象去領(lǐng)會,從而達到極其逼真的藝術(shù)感受效果。
朱自清在《論逼真與入畫》一文中強調(diào):“真”就是自然,要使景物顯得自然逼真,還要寫得“氣韻生動”,“惟其‘氣韻生動’,才能自然,才是活的不是死的……‘逼真’等于俗話說的‘活脫’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成功的寫景,在于寫得活,能傳神,如畫一般美。朱自清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在精雕細刻的同時,在“活”字上下盡功夫。譬如在《荷塘月色》里,他也把那一角荷塘寫活了:那田田的葉子中間,花兒“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還送來了縷縷清香;忽而微風吹過,葉上便呈現(xiàn)一道凝碧的波痕,加上葉下脈脈的流水,于是那荷塘“卻更見風致了”。在作者筆下,花葉含情,流水有意;寫形傳神,臻于化境。
朱自清的散文追求“逼真”的藝術(shù)境界。在朱自清的筆下,無論天地、山水、花木,都描繪得逼真自然,寫出了作者的真情實感,從而形成了他寫景散文的率真的特色。
二
優(yōu)秀的散文常常兼有詩情與畫意。朱自清的寫景散文在自然逼真中,還追求一種繪畫美。
朱自清是散文領(lǐng)域里的卓越的風景畫家。他的《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綠》、《白水》等,都是極美的山水工筆畫。他用語言的丹青點染的風景畫,以比喻豐美、想象超拔取勝。他所創(chuàng)造的畫面自成一格:筆觸細膩,但不是濃妝艷抹;構(gòu)圖簡潔、但相互間顯出風華,平淡中顯出腴厚;他的筆墨揮灑自如,把自然景色、物體狀貌勾畫得栩栩如生;明凈的色彩,素雅的風致,把讀者引入奇妙的畫境。
譬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寫作者游南京秦淮河所見景色。水色、天光、日態(tài)、燈彩人影、船形、樹姿、琴聲、歌音等都是人們常見而易于忽略的事物,但作者善于把它們錯雜起來作“加倍”的描寫,因此寫得很細膩,精密確切地寫出了當時秦淮河上那種燈月交輝、畫舫縱橫、笙歌徹夜的景象。寫夏夜泛舟游秦淮河,自然離不開水,也離不開寫天上的月、船上的燈。所以作者特別注意對月亮、燈光、河水三者關(guān)系的變化,作細針密線的描繪和渲染,逼真地表現(xiàn)出當時當?shù)厮毦摺⒂质亲髡邞{著自己的審美趣味最能領(lǐng)略的美的境界。
你看,這是夜幕方垂、燈火初明時的情景:“夜幕垂垂地下來時,大小船上都點起燈火。從兩重玻璃里映出那輻射著的黃黃的散光,反暈出一片朦朧的煙靄;透過這煙靄,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縷縷的明漪。”這是著意燈光,描繪燈光在水中的投影。那么水呢?水在天未斷黑時,是“碧陰陰的;看起來厚而不膩”,不是燈光初明時,“陰陰變?yōu)槌脸亮耍瑚龅乃猓駢粢话悖荒桥既婚W爍著的光芒,就是夢的眼睛了。”這是著意水態(tài),展現(xiàn)燈明前后水的色澤意態(tài)的變幻。作者還通過那水中燈影和燈下水光的描寫,表現(xiàn)了當時化燈映水、畫舫凌波的圖景。因為這時皎月初升,光量不大,所以燈光壓倒了月色,燈火透過玻璃投射至黯淡的水波里,河里便呈現(xiàn)一片“朦朧的煙靄”,構(gòu)成一種夢幻般的迷離境界,從而引起人們思古之幽情。
但是,船到大中橋外,卻是另一番景象了。這時“淡淡的月,襯著蔚藍的天”,照著“空闊”的江面。因此,秦淮河的水在這里變?yōu)椤办o靜的,冷冷的綠著”,如“茵陳酒”一般,“在每一只從那一邊過去時,我們能畫出它的輕輕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們的心上;這里是空著,且顯著是靜了”。這是寫水。接著寫燈火:“渺渺的”燈輝與“纏纏的”月色相互交融,此時與前面不同的是,燈光已奪不了月色,因此,在月光的映照下,河面上紛然的燈都“黃而有暈”,“燈愈多,暈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黃的交錯里,秦淮河仿佛籠上了一團光霧。”這“光霧”便是燈光、月色、水氣雜糅輝映形成的。寫了燈,接著寫月。由于這里比較寬闊,月在中天朗朗照著,所以燈光是渾的,月色卻是清的。那一彎素月,“她晚妝才罷,盈盈的上了柳梢頭”,那滲著月光的垂楊的柔細的枝條,“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纏著、攙著;又像是月兒披著的發(fā)”,而月兒偶然也從垂柳枝條的交叉處偷偷窺視著我們,“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樣子”,另有幾株不知名的老樹,在月光下,“儼然是精神矍鑠的老人”。這些都是近觀細察,從垂楊老樹完全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給人的印象,作擬人化的描寫,來表現(xiàn)出月色的光感和意態(tài)。接著作遠景勾勒:“遠處――快到天際線了,才有兩片白云,亮得現(xiàn)出異彩,像美麗的貝殼一般。那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帶輪廓;是一條隨意畫的不規(guī)則的曲線。”這里則通過遠天的白云和遠處黑黑的一帶輪廓在月下的狀態(tài),寫出了另一番月色的光感和色感。
隨著游覽時間的推移,地點的不同,心情的變化,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也不同,使整篇作品就像是許多幅以秦淮河風景為題材連綴成的組畫。開頭以虛景來襯寫實景。作者從想象中明示秦淮河上“那時華燈映水,畫舫凌波的光景”,襯染出由槳聲和燈影構(gòu)成朦朧而迷人的眼前景色。文章緊緊扣住那河上的燈影,汩汩的槳聲、沉沉的河水、清輝的月色、悠揚的笛韻……這一切都與河上的燈影組成一幅幅和諧和多種色調(diào)、多種情味的畫面。
朱自清的寫景散文之所以能做到“文中有畫”,有賴于他對事物作細致入微的觀察體驗。一處勝跡,一幅景色,一個事物形態(tài),他能從不同角度作多方位描繪,有話可說,有畫可做。同時,也有賴于他的藝術(shù)處理,他不是停留在對自然景物的機械臨摹,而是發(fā)揮了奇妙的想象,運用新穎貼切的比喻和擬人的藝術(shù)手法,變靜止為飛動,賦予自然物特有的情趣。
注重創(chuàng)造富有詩意的畫面美,可以說是朱自清的一個重要的山水風景審美意識。朱自清山水意識中的核心是發(fā)現(xiàn)與挖掘山水景物的自然美。也許山水本身不一定那么美,但在朱自清的游記里,他卻能如高超的攝影師一樣,選擇最佳角度,拍下最美的畫面。
三
情感是散文藝術(shù)的生命。
朱自清很重視感情這個因素在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他的寫景散文情濃似酒、意酣如飴,寫景融情于景,情與景相映成趣。這就是朱自清寫景散文的又一特色――即在描山畫水的同時追求一種“情趣美”。
朱自清描山畫水的散文中,舉世盛稱其美,譽為“美文”,或贊為“白話美術(shù)文的模范”①。誠然,他的寫景散文最擅長重彩工筆,真所謂“漱滌事物,牢籠百態(tài)”,淋漓盡致地再現(xiàn)了“人化的自然”之類的神髓,給人以舒坦的美感享受。尤其可貴的是,這類飽含詩意的美文并無士大夫式徜徉山水的閑情逸致,而往往是“融情入景”,深蘊著個人憂國憂民的寄托。郁達夫論及“五四”以來現(xiàn)代散文的主流色彩時曾言:“作者處處不忘自我,也處處不忘自然與社會。就是……寫了風花雪月,也總要點出人與人的關(guān)系或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以抒懷抱”。是的,朱自清的寫景散文洋溢著他“個人”的情調(diào)。
朱自清散文中的風景描寫,處處滲透了他的感情。他無論是寫春花,狀瀑布,記秦淮河歌,染荷塘月,無不融注入自己的情思,他筆下描繪的正是人化了的自然。
在《荷塘月色》里,通過月下荷塘的描繪,把作者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悅交織在一起的復(fù)雜感情,表現(xiàn)得十分曲折含蓄。文章從“我”因“心里頗不寧靜”而獨步塘邊開始,寫到獨自“受用這無邊的荷塘月色”,再遙想古代采蓮美景,最后獨步回家結(jié)束,展示了“我”當時抑郁苦悶的心情,表現(xiàn)了“我”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而又尋求不到出路那種徘徊惆悵的矛盾心理。例如其中寫到月色時說:“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這些地方場景的移動都反映出作者心中微妙的變化,這些都是作者的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在《荷塘月色中》,處處有畫意,而時時曲筆寫衷腸,悵惘郁悶之情融化于細膩的景色描寫之中。那月光下的淡淡荷塘景色。那愉快得片刻消遙的淡淡情趣,表現(xiàn)了大革命失敗后,作者既不愿群居,又難于獨處,既不滿于現(xiàn)實,又不能從個人的小天地里突破的徨、苦悶心情。
如果說《荷塘月色》的情趣在于將情景交融在一個“淡”字上,那么《綠》整篇的韻味和基調(diào),正是集中在這個“綠”字上。“綠”字不僅在文章的結(jié)構(gòu)上起關(guān)連作用,它更是情景交融的焦點。作者像一個善調(diào)丹青的能手,調(diào)動了比喻、擬人、聯(lián)想等多種手法,從各個角度、波瀾起伏地描繪了奇異、可愛、溫潤、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傾慕、歡愉、神往的感情融匯在這一片綠色之中。
他“驚詫”于梅雨潭的綠,寫出了對巖石作急劇撞擊的充滿著強勁生命力的瀑布的陶醉,那蘊蓄著鮮潤和奇異“仿佛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里面似的”梅雨潭的綠,如同向自己襟懷送進了春天的溫暖,激蕩了他的感情的波濤。這表明囿于一泓死水般生活中的朱自清,他是多么酷愛著綠。綠,是生命力,是美好未來的象征,它撼人的心靈,給人啟示,激起希望,鼓舞奮斗。正因如此,朱自清嫌北京十剎海拂地的綠楊太淡,杭州虎跑寺的綠壁太濃,又嫌西湖的波太明,秦淮河水太暗,因為,那些只是古雅的頹喪的或者是矯飾的綠,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朱自清面對梅雨潭的綠感到“驚詫”,流露了他向往嶄新的生命的難以抑制的激情!總之,朱自清寫景抒情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掩飾,不造作,更不賣弄。不管是直抒胸臆還是曲筆流露;是借景抒情,還是寓情于景,一切的真情都顯示出“活脫脫的”個性。他說寫文章“雖只一言一動之微,卻包蘊著全部的性格,最要緊的包蘊著與眾不同的趣味”。毫不掩飾自己的真情實感,刻意追求自己的獨特發(fā)現(xiàn),是朱自清寫景散文的又一特色。
馬克思和巴爾扎克都頗賞識法國自然科學(xué)家布封那句名言:“風格即是本人。”②誠然,文章的風格即是作者的個性、情趣和氣質(zhì)各方面修養(yǎng)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朱自清散文那飽蘊醇厚情意的清雋簡約的風格是他獨有的,它不同俞平伯的綺麗,也不同于冰心的輕柔,更有別于許地山的空靈。讀朱自清的散文,總覺得和他那溫文爾雅的品性、一絲不茍的德行、沉靜的生活態(tài)度是水乳融洽的。
朱自清在他的協(xié)警散文中處處融注“自己的聲”,那就是通過縝密的藝術(shù)構(gòu)思,創(chuàng)造自然和諧、詩畫俱美的意境;通過描寫抒情有側(cè)重的交融,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這些構(gòu)成了他寫景散文獨樹一幟的創(chuàng)作個性,富于真摯美、繪畫美和情趣美。
注釋:
①朱喬森:《關(guān)于父親的創(chuàng)作》、《中國現(xiàn)代作家選集?朱自清》288頁,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5版。
精美散文范文3
一、找文眼
文眼,即文章的點睛之筆。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或結(jié)尾,有的就是標題,也有嵌于文中的,它可以是包含激情的只言片語,也可以是表達深刻感受的句子。大凡好的散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找到了文眼,就等于拿到了領(lǐng)會散文意境的鑰匙。
如莫懷戚的《散步》結(jié)尾寫道“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這一點睛之筆充滿了對生活的責任感、對生命的熱愛。閱讀本文,我們會沉浸在濃濃的親情之中,覺得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一次平常的田野散步卻寫出如此大的意境,著實讓人心靈受到震撼。
二、明線索
線索是文章結(jié)構(gòu)的主線,明確了線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如朱自清的《春》,全文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這句話為線索,寫了“盼春”“繪春”“贊春”三個部分。開頭寫春天在盼望中到來,中間是美好的春景畫面,最后以贊美作結(jié)。這一結(jié)構(gòu)創(chuàng)造了文中有畫、文中有詩,詩畫合璧的藝術(shù)境界,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作者內(nèi)心的情感,字里行間洋溢著對春的贊美之情。
散文形散而神聚,要達到形與神的統(tǒng)一,就必須有明確的線索把零散的材料貫穿起來。如楊絳的《老王》,作者以與老王的交往為線索:坐老王的三輪,一路和他閑聊;老王得了夜盲癥,作者的女兒給他大瓶的魚肝油;老王給作者送冰塊,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去世前還硬撐著送香油、雞蛋等。文章以彼此的交往為線索,將一幅幅真實的生活畫面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激起我們情感的共鳴:人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幸運者只有關(guān)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鄙視不幸者的理由!
三、抓細節(jié)
很多優(yōu)秀的散文都是在細微處見精彩。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寫景抒懷,其中對眼前的盛開的紫藤蘿花的描寫,從顏色到形狀、到神態(tài),細致生動,盡顯花的勃勃生機和生命的美好。這些細節(jié)描寫是作者抒情的依托,是情思得以飛揚的緣由。作者由花想到了人,悟出了“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一深刻的哲理。
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不但使散文形象可感,更有助于拓展意境。的《我的母親》中寫道“每天天剛亮?xí)r,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些細節(jié)描寫把一位慈愛的母親帶到了我們面前,“我”對母親的感激、愛戴和懷念之情不言而喻。傳神的細節(jié),真切的情感,構(gòu)成一種獨特的意境美。
四、品語言
散文的語言要比其它文體的語言更凝練、更清新。通過對語言的品味,我們同樣可以領(lǐng)會到散文的美好意境。
首先,關(guān)鍵詞語的妙用,能夠突出人或事的特點特征。如《春》中“小草偷偷地從泥土里鉆出來”一個“鉆”字,生動傳神地寫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流露出作者的喜愛、贊美之情。
精美散文范文4
1、人生的優(yōu)雅并非訓(xùn)練或裝扮出來的,而是百千閱歷后的坦然,飽受滄桑后的睿智,無數(shù)沉浮后的淡泊。是把塵事看輕些,生活溝壑縱橫,學(xué)會舍得與放下,輕裝才可疾行;是把人際看淺些,少些傾軋與爭斗,最大的珍惜莫過珍惜易逝的時光;是把得失看淡些,寵辱不驚來去無意,如此心寧靜,優(yōu)雅隨之。
2、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盡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只要我們消除執(zhí)念,便寂靜安然。如果可以,請讓我預(yù)支一段如蓮的時光,哪怕將來有一天加倍償還。這個雨季會在何時停歇,無從知曉。但我知道。——白落梅《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3、古院隨風閑閱卷小樓伴月漫推杯
4、一劍斬斷塵世浪,兩腳踏入忘我門。
5、靜字中尚且還有一個“爭”字,它是要在世界的絢爛和復(fù)雜中奮力爭來的。——張定浩《既見君子》
6、人生很奇妙。前一秒,我還在世間最骯臟的地方。現(xiàn)在,卻在這么干凈的天空下……——李盡歡《天縱妖嬈》
7、愿我與凡世浮塵繁華寧靜無關(guān)風月
8、真正的噪音不是外界的喧鬧,而是內(nèi)心的波動。
9、風之謠,是輕風的呼喚,是細雨的期盼;是對寧靜的向往,是對自由的信仰!
10、很多時候,會坐在窗邊的木椅上,享受著陽光,任憑思緒穿過城市,追逐溪流,越過山川,到達夢中的那個地方。這樣的生活,選擇了,卻早已愛上了!
11、種一份山水,讓這一季開更多的花,我們坐在流年里,日子比門前的小路還要悠長。《哲思》
12、在永恒寧靜的時光里,安放我恣意狂野的青春;生命在最深處,從未改變過她本來的樣子。
13、每當寧靜的時候,我們更容易觸摸自己的心靈。
精美散文范文5
春華秋實,時序更替,我們說秋的輝煌是用老師的血凝成的,正是在這樣一個金色的秋天,這樣一個收獲的季節(jié),一個燦爛的日子乘風而來——教師節(jié)!請讓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將心中對老師誠摯的敬意轉(zhuǎn)換成屬于你們的語言。大家都說您培育著祖國的棟梁,我卻要說您就是那棟梁。是您!支撐起我們一代人的脊梁,已經(jīng)是第無數(shù)次把您的身影化成紅燭,為后輩獻出了所有的光和熱,您的品格和精神濃縮成兩個字——燃燒,不停地燃燒,燃燒…… 還是您,工作在今朝,描繪的卻是祖國未來的藍圖;教學(xué)在課堂,成就的卻是五湖四海的莘莘學(xué)子!如把您比作蚌,那學(xué)生就是蚌里的沙,您用愛去舐它,磨它,浸它……經(jīng)年累月,砂粒變成一顆顆珍珠,光彩熠熠,點綴了教育界,裝潢了祖國!可您,從不愿炫耀這番豐功偉績,永遠地從事這葉的事業(yè),卻散發(fā)出花的芬芳,默默地將培育出的***萬紫千紅開放在我們的心間,就象春蠶從未自詡,堅持著“命旦夕,絲方盡”,在中國的神圣之地上開創(chuàng)了聞名世界、震撼古今的絲綢之路。“不計辛勤一硯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殘,種花容易樹人難。幽谷飛香不一般,詩滿人間,畫滿錦繡,英才濟濟笑顏開!”千言萬語也道不盡我們對您的感謝和贊揚,姑且讓這首詩來詮釋你們的生命價值,將你們的高尚品格在祖國傳唱!
《教師節(jié)詠嘆》
是蠟燭?難道不是嗎?那耗盡自己而發(fā)出的光告訴我;是人梯?難道不是嗎?那擎起學(xué)生的臂膀告訴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難道不是嗎?那知識海洋中的高樓大廈告訴我。“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yè)”,不只是一句響亮的口號。那需要燭淚來滋養(yǎng),需要梯木來構(gòu)建,更需要鑄造靈魂的氣力來千錘百煉。所以,我們向您致敬。“傳道,授業(yè),解惑”,慷慨六字,迸發(fā)出教師為渴望知識的學(xué)生們奉獻自己的精髓。當你看到他們伏案批改的時候,當你看到他們流汗講解的時候,當你看到他們飛快地趕往辦公室的時候… …你是否為之感動?為那一股真摯的奉獻之情感動?為那善良之人無私的光彩感動?感動吧!踏著教師節(jié)的旋律,讓我們獻上一份誠摯的賀禮,用真誠的心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
《老師,辛苦了》
是誰-- 把無知的我們領(lǐng)進寬敞的教室, 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 是您!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 哺育了春日剛破土的嫩苗。
是誰-- 把調(diào)皮的我們 教育成能體貼幫助別人的人? 是您!老師! 您的關(guān)懷就好似和煦的春風 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 把幼小的我們 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精美散文范文6
瑟瑟秋風把滿樹的葉子由綠吹到黃,給予人無限遐想的空間……當我還沉浸在那滿眼落葉濃濃秋意中時,冬來了,用它獨有的寒意毫不留情地喚醒了我。
就是這樣冷的冬天的晚上,媽媽要我去買明兒早吃的面包。剛一出門,一陣寒風迎面而來,不禁打了一個寒顫,趕緊跺跺腳出發(fā)。一面走一邊想,真冷啊!只見一老者帶著一個四五歲的男孩迎面走來。“爺爺我冷!”男孩道。“來,披上爺爺?shù)拇笠拢瑢殐壕筒焕淞恕?rdquo;老人邊說邊將衣服披到男孩兒身上。
我繼續(xù)前行。可不知怎得,冬得寒冷已感覺不到,心房深處一陣暖。猛回頭,那爺倆兒的背影已漸漸消失在暮色中……
愛比天涯情如海,這將是我永不褪色的心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