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針灸學論文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針灸學論文范文1
[關鍵詞]轉換角色探究真理
《新課標》超越學科本位的理念,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為目標,著眼于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興趣、習慣及一定的學習能力。物理知識的學習不是學生的唯一目標,強調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成功與失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對習慣于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的師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有很大的難度。從實施課改以來,我們開展了初中物理科學探究的教學研究,通過學習和實踐,收到了初步的成效。經過反思,談談我們對一些問題的體會。什么是科學探究,進行科學探究的意義是什么,教師如何在變革中發揮作用,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如何開展,進行科學探究應注意哪些問題,值得思考。
一、什么是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原意是指科學工作者用科學的方法探求事物本質和規律的科研活動。《新課標》中的科學探究指的是學生探究式學習活動而非科學工作者的科學探究。因此學生的科學探究是指:指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活動。即學生在物理學習中以獲取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思想理念,領悟科學工作者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和發展科學探究能力而進行的教學活動
二、進行科學探究的意義
科學探究在《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俗話說:“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隨著現代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加快,僅僅教學生掌握知識很顯然已經不夠,學生必須要有學習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在過去的教育體制下,基礎教育主要是應試教育。它體現在:教學只為高級中學選拔人才服務:只注意知識的傳授;只注重知識的學習;只注重評價學生的統考成績;只注重議論學生的過去等等。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勞動者的素質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要求,傳統的基礎教育帶來的弊端日漸顯露。而現在的《新課標》要求重視學生的持續全面發展和學習素質的形成,要求發展學生的能力。因此,為了能夠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我們在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科學探究,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我們必須在基礎教育階段突出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使科學探究成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主要途徑;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過程,全面提高科學素養;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和加強,為學生的以后發展奠定基礎。
三、變革中的師生角色
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以致于教師的話成為真理,即使是錯誤的。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被扼殺,不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在這場變革中,我們教師應適時轉換自己的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新課程下的知識傳授者;教師成為學生的引導者、促進者,學生是教師的服務對象,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研究者。成為這一偉大變革的實施者,還給學生一片科學的天空,讓學生成為探究活動的主體。教師只能是一個引導著、組織者、與學生一起探索的合作者,不能越俎代皰。探究教學應緊緊圍繞假設的提出和檢驗來展開。由于學生的知識經驗各異,認知水平有別,他們對同一現象或問題會形成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假設。對此,教師不僅不應當加以限制,反而應當大力提倡和倍加尊重。只有這樣,探究教學才有可能處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走在發展的前面,學生才有可能開展豐富多彩而又切合實際的探究學習,經歷曲折的探究過程,并由此獲得各方面的最佳發展。如果教師因種種原因不給學生提供充分發表自己看法的機會,為走捷徑,幫學生安排好探究的路線,把學生直接引向所要獲得的學習結果,那么學生所經歷的就不是真正的探究,其想像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從而也就失去了開展探究教學的意義。
四、如何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物理教學和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之間并不矛盾,它們之間是相互包容的。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學生的科學探究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綜觀按《新課標》編制的各種版本新教材,不難發現,規律結論不再直接給出,而是要學生通過科學探究得到。教材既有“小探究”,又有“大探究”,而且占有較大的比例。這就要求教師應把科學探究式的學習活動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科學探究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要素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進行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七個環節,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如何實施這七個環節?下面是我們的一些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1、提出問題
教師選擇適當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生實際,創設新穎別致或聯系實際的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發現新的物理情景與已有知識的沖突,啟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提出問題。問題是思維的動因,是探究的起點,人們只有發現和提出了問題,才會積極認真的思考,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此過程中教師僅僅只是一個引導者,盡可能鼓勵或啟發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然后再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篩選出與學生必學的科學概念相聯系,具有吸引力和探究性,能讓學生跳一跳嘗到果子的問題展開探究活動。若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有一定差距,學生還不能提出與內容貼切的問題時,教師可以直接提出問題,但應盡可能地展示發現問題的思路,滲透發現問題的方法,使學生逐步學會從身邊熟視無睹的物理現象中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方法。
2、猜想與假設
猜想與假設是科學探究的核心環節。牛頓說:“沒有大膽的推測,就沒有偉大的發現。”這一環節應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猜想。對于體現學生日常概念或理解的各種假設,無論多么幼稚可笑,教師都不要輕易作出否定或肯定性的結論,對學生進行壓服。但猜想和假設不是毫無根據的胡亂猜測,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與問題有關的事實,或觀察有關的實驗現象,然后再由學生做出猜測與假設。只要猜測符合邏輯,都應予以肯定。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滲透科學的思維方法。
3、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
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是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環節。教師決不可代替完成,或照課本“照方抓藥”,這樣就會失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培養設計、計劃能力的好機會。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各小組在討論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完成這一環節。當然各個小組會出現不同的方案,切忌一棍子打死,即使有小組的方案是錯誤的,可以先讓學生去做,使學生品嘗失敗,然后再去探求錯誤的根源。從而使學生在失敗中掌握本領。
4、進行實驗和收集數據
由于學生的日常概念能成功解釋他們的經歷,并與其他有關觀念緊密聯系在一起,因而相當頑固,很難發生轉變。事實上,科學學習心理學研究表明,無論是使學生的錯誤觀念發生轉變,還是在其日常觀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科學概念,都非易事,需要有大量事實或證據作支撐。這要求探究教學時,不能對學生進行壓服,而要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收集證據來驗證,從而促使學生在理解或領悟的基礎上主動轉變觀念。如此,學生才有可能養成尊重事實、敢于批判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學生分小組依計劃進行實驗、收集數據的過程中,各個成員要有明確的分工,每個成員都參與其中,團結協作,共同分享失敗的酸澀與成功的喜悅。決不能只是少數人包辦,多數人觀望。
5、分析與論證
這一環節首先應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對猜測與假設的求證上,既證實,也證偽。否則就會失去科學的本意。小組成員內部進行討論、分析、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只要結論合情合理就予以鼓勵。當然學生在分析已得數據和現象的過程中會遇到困難,甚至不知道如何分析,或根據自己日常生活經歷和經驗,得到與該證據無關的結論、與事實相違背的結論。這就要求:一方面學生加強與其他學生的交流,學習他人的科學思維方法;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分析證據的科學思維方式,進行科學分析方法的訓練。
6、評估
評估是探究活動的不能缺少的環節。此時問題的結論已經得出,因此往往被學生忽視。評估是從嚴密的角度對探究行為和獲取信息的可靠性、科學性重新審視的反思過程。評估是對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假設與探究結果間的差異,找出差異的原因,通過評估,使學生注意到探究活動中未解決的矛盾,發現新的問題,吸取經驗教訓,改進探究方案,這樣可以完善探究活動,使其更深入。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養成良好的評估習慣,在取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發現不足,糾正錯誤的科學態度。
7、交流與合作
我們的科學探究活動都是以小組方式進行的,要求同學之間要進行合作與交流。交流與合作不僅僅是在探究活動的最后環節,我們將它貫穿于整個探究活動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并與他人交流的愿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因此,教師在科學探究教學中,我們盡量為學生創設交流與合作的環境,要考慮別人的意見,改進自己的探究方案,揚長避短,共同進步。在實際操作中,各小組將自己的探究過程、證據及結論,向全班報告,由聽眾進行質疑,被質疑小組答辯,通過集體討論分析,對探究的過程、制定的計劃、操作的步驟、收集的證據、分析和論證的過程進行修改和完善,取得共識。此環節教師主要負責好組織工作,適時予以點撥。
五、實施探究活動注意的問題
1、科學探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科學探究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參與的學習活動,學習活動的成敗關鍵在于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調動,學生是否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要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需要教師給予幫助,需要真正屬于自己的活動時間和空間。
2、開展科學探究遵循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初中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比較薄弱,我們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方法,探究內容由簡單到復雜;探究要求由低到高;探究的程序從不完整探究到完整探究;教師的指導由強到逐漸減弱。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起步時要領著走,扶一把,然后逐步放手。逐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合理選擇科學探究活動內容。
科學探究活動應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和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因此要選擇那些能激發和保持學生興趣的探究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探究活動的各個環節的難度是不一樣的,適當安排突出不同環節的探究活動,對于學生熟悉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它的教育作用十分必要。學生對于科學探究的學習和對于科學知識的學習一樣,都應該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因此,科學探究活動的選擇以及活動的范圍、層次都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本地條件;同時探究必須是適合學生探究的課題和教學中可能做到的,即可以和可能的有機結合。學生的學習不可能都是探究式的,這既不符合學生學習規律,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在學習物理的最初階段,應該選取較簡單的探究活動,必要時可以在容易出現困難的環節給予提示;而后逐步深入,最終使學生對于科學探究有比較全面、比較深入的認識。整個探究活動中要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
4、鼓勵學生大膽參與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是學生參與式的學習活動,要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自身的體驗,領悟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掌握物理知識,獲取創新能力、探究精神。學生是否積極大膽參與科學探究,成為探究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在探究活動中鼓勵學生大膽參與,需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改革評價制度,不以統一或標準答案限制學生的思維,采用能反映學生真實表現與個性的評價方法;第二,消除權威對學生自信心的不良影響,改變唯上、唯書、唯師的傳統文化氛圍,創建重爭鳴的校園文化;第三,營造融洽的課堂氣氛,消除獨斷、專制的不良作風,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表現,樂于標新立異,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里養成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和勇于創新的習慣。
5、教師在探究活動中只能是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而不能“越位”。
教師在活動中只能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源支持和信心支持,幫組其獨立完成探究活動。而不能為了趕時間、趕進度,代替學生完成某些環節,使學生失去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的機會,也就達不到科學探究的目的。
6、教師自身應加緊“充電”。
針灸學論文范文2
1.1對象
參加遠航的某艦全體官兵,其中女軍人3名,年齡18~57歲,平均(27.2±5.5)歲。連續航行或漂泊89d。遠航前體檢均無明顯的軀體性疾病,符合遠航健康要求。航行前對艦艇進行消毒、滅蚊、滅蠅、滅鼠、滅蟑和飲用水水質檢驗,符合防疫要求。
1.2方法
對遠航期間全艦官兵發病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對有針灸適應證的患者進行針刺、耳穴貼壓或針藥治療。針刺治療時采用辨證取穴和循經取穴相結合,補虛瀉實,根據病癥留針或不留針。耳穴貼壓治療時采用辨證取穴和根據病變部位在耳部的投影取穴相結合,用王不留行籽耳貼貼壓耳穴,囑咐患者每小時壓迫耳穴1次,每次1min,感覺到酸脹痛為宜。所有患者均在24~72h后評價療效。
1.3療效評價
針刺或耳穴貼壓24h后評判療效。痊愈:癥狀消失,無不適主訴;顯效:癥狀基本消失或僅有輕微不適感;有效:癥狀減輕,不影響日常生活;無效:癥狀無明顯變化或加重。
2結果
2.1患病情況
全艦官兵89d內共患病343人次(復診除外,下同)。具體如下:出航階段9d共患病63人次(18.4%),其中暈船(中度A級以上)18人次(5.2%);執行任務階段72d共患病270人次(78.7%),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09人次(31.8%);返航階段9d共患病10人次(2.9%)。任務前期(第0~30天)患病165人次(48.1%),其中上呼吸道感染89人次(25.9%),中度A級以上暈船22人次(6.4%);中期(第31~60天)共患病92人次(26.8%),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9人次(5.5%),腰腿痛13人次(3.8%),真菌性皮炎10人次(2.9%);后期(第61~89天)86人次(25.1%),其中腰腿痛12人次(3.5%),功能性消化不良11人次(3.2%)。
2.2針灸治療或針灸配合藥物治療的應用情況
總患病343人次,有針灸適應證者208人次(60.6%),疼痛性疾患如腰腿痛、功能性疾患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感染性疾患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腸炎等均給予對癥治療,其中129人次(37.6%)接受針灸或者針藥治療,占有針灸適應證的62.0%。共發生暈針1人次,立即停止針刺,對癥處理后好轉,未發生其他不良反應。接受針灸或針藥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8%。見表1。
3討論
艦艇長時間遠航執行訓練、演習、護航等任務,遠離大陸,補給困難,人員密集,空間狹小,氣象海況條件復雜,醫藥器材有限,因此做好遠航期間衛勤保障和醫療服務相對困難。筆者利用此次遠航,對一些病種進行針灸或針藥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認為針灸在艦艇遠航衛勤保障中有以下特點:
3.1適應證廣,操作簡便
針灸是在中醫經絡理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臨床治療科學,它通過辨證取穴、循經取穴或者經驗取穴,施以針刺、穴位貼壓和一定的手法,以疏通經絡氣血,平衡臟腑陰陽,達到治療疾病、緩解癥狀的目的。它不僅適用于各種軀體疼痛性疾病如頸、肩、背、腰、腿疼痛[1],功能障礙性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2]、便秘[3],以及一些疾病的對癥治療,如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熱[4]和咽部疼痛[5]、急性胃腸炎和泌尿系結石引起的腹部絞痛[6],而且也適用于急重癥如昏迷、暈厥、虛脫、中風、小兒高熱驚厥[7-8]等的搶救,這是現代醫學所不具有的獨特優勢。針刺和耳穴貼壓操作簡單,理論也不是很復雜,僅需短期的學習和培訓就可以掌握,便于基層軍醫運用。
3.2成本低廉,療效確切
針灸成本低廉,不需要大型設備和昂貴的藥品,有利于利用有限的衛生經費發揮更大的效益。針灸治療病癥,只要辨證合理,取穴準確,一般“得氣”后即刻就能緩解大半,總有效率多在90%以上。
3.3診治結合,利于鑒別
針灸是一種治療疾病的手段,同時也是鑒別診斷的手段。一個部位的疾病往往在相應的經絡或穴位上有所反映,可以通過視診、觸診、針刺等方法,運用中醫理論辨證分析,來判斷疾病的部位和性質。如在耳穴方面,目前已發現有80多個耳穴對應著人體的80多個解剖部位,這些部位發生病變往往在其相應的耳穴上反映出來,表現為耳穴皮膚顏色變化、軟骨增生、變形、水腫、脫屑、壓痛、電阻變化等,而對這些耳穴進行貼壓又能緩解和治療相應部位的病痛。一些特異性耳穴的陽性反應還有助于某些疾病性質的鑒別。譬如耳朵的過敏區是診斷過敏性疾病、判斷是否過敏體質的要穴,在支氣管哮喘患者,肺穴、支氣管穴、平喘穴和過敏區都出現陽性反應,而在支氣管炎等疾病,過敏區就不會出現陽性反應[9]。在體穴方面,一些部位的疾患往往在特定穴位上壓痛十分明顯。譬如胃痛在足三里、小腸絞痛在上巨虛、大腸絞痛在下巨虛、闌尾炎在闌尾穴、膽囊炎在膽囊穴、腎絞痛在三陰交和陰凌泉會出現明顯壓痛[10]。在缺少輔助手段的情況下,對這些陽性反應點的觸診有助于判斷急腹癥的病變部位,而在這些穴位施以針刺,又能緩解甚至治愈腹痛。
針灸學論文范文3
女貞子為木犀科植物女貞figustruratueidumA.的干燥成熟果實,味甘苦,性平,有滋補肝腎、強腰膝、聰耳目的功能,主治肝腎陰虛、頭暈目眩、耳鳴、頭發早白、腰膝酸軟、老年習慣性便秘等。筆者就其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介紹如下。
1化學成分
女貞子含有多種化學成分,最先發現的是女貞子含有較高含量的齊墩果酸,后又發現了乙酰齊墩果酸、熊果酸等。張興輝等[1]對女貞子化學成分進行了系統的分離后,得到7種化合物,分別是齊墩果酸、木犀草素7OBD葡萄糖苷、槲皮苷、胡蘿卜苷、羥基苯乙醇BD葡萄糖苷、D甘露醇、己六醇。程曉芳等[2]對女貞子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分得5個化合物,除文獻報道過的齊墩果酸,烏索酸和甘露醇外,還首次從女貞子中分離到d烏索酸甲酯和萎陵菜酸。有人從女貞子的水溶性提取物中陸續分離得到一系列新的化合物,包括對羥基苯乙醇葡萄糖苷(d構型和B構型)和裂環環烯醚萜苷兩類,后者有女貞苷、特女貞苷。并通過實驗證實女貞子中齊墩果酸、對羥基苯乙醇BD葡萄糖苷含量較高,特女貞苷含量也較高。張立海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女貞子中紅景天苷的含量。有報道女貞子含有17種微量元素和5種常量元素,其中有9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Ni、Fe、ze、cr、Mo、Cu、Mn、Co、V)。女貞子的揮發油成分主要為酯、醇、醚類,其次是硫酮和烴類、少量胺和醛,不含萜烴類,這一點與一般植物所含揮發油不同。
2藥理作用
2.1抗炎齊墩果酸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弗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都有抑制作用[4]。
2.2降血糖、降血脂彭小英等[5]報道女貞子煎劑、女貞子素、齊墩果酸均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女貞子30g/kg給小鼠灌胃10d,對由腎上腺、葡萄糖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可明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小鼠的血糖水平及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升高的作用。預防給藥后能對抗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對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有明顯的降脂作用,并能減少脂質在家兔主要臟器的沉積。
2.3保肝作用齊墩果酸(OLA)對于CCI誘導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能顯著降低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的活性;對多種肝毒物都有抵抗作用,可以顯著減少乙酰氨基苯酚對肝臟的毒害及鎘誘導的肝損傷[7]。女貞子中紅景天苷(B對羥基苯乙醇葡萄糖苷)對3種實驗動物模型(CCI、DGaIN、BCG+LPS)的肝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紅景天苷可顯著降低肝損傷所致血清ALT、NO的升高,降低損傷肝組織MDA、TG的含量。提示紅景天苷具有明顯的肝臟保護作用[11]。
2.4免疫調節作用女貞子多糖能顯著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對抗環磷酰胺的免疫抑制作用,促進淋巴細胞轉化,表明女貞子多糖能提高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功能及對抗原刺激的反應。女貞子多糖對小鼠的免疫作用與機體的免疫狀態有關,對非特異性免疫一般有增強作用,對正常小鼠的特異性免疫無顯著影響,對免疫抑制狀態小鼠的細胞免疫有增強作用。
【參考文獻】
[1]張興輝,石力夫.中藥女貞子化學成分的研究[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4,25(3):333334.
[2]程曉芳,何明芳,張穎,等.女貞子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0,31(3):169170.
[3]張立海,宋友華,孫春華,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女貞子中紅景天苷的含量[J].中國藥學雜志,2001,36(11):760761.
[4]戴岳,杭秉茜,孟慶玉,等.女貞子的抗炎作用[J].中國中藥雜志,1989,14(7):4749.
[5]彭小英,李晴宇,侯芳,等.復方女貞子降血糖作用的實驗研究[J].上海實驗動物科學,2001,21(2):103104.
針灸學論文范文4
針灸學受現代科技發展的影響,近十幾年取得較全面的發展,當代針灸治療已被賦予了許多嶄新的內容。本人結合自己10余年的教學體會,撰寫成文,以拋磚引玉。
1 針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1)理論與實踐分離 長期以來,由于多方面條件限制,致使針灸教學中存在著三多二少現象。即理論教學多,書本知識多,老師講得多,學生親自動手少,學生臨床實踐少。針灸教學基本上是抽象的推演,學生對針灸的學習,大多是以被動的記憶去把握。即使是靠死記硬背掌握的知識,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到臨床實際,心中無底,手忙腳亂。這是影響中醫院校教學質量,導致學生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學與科研脫節 針灸學本是通過利用多種學科而創立發展的,從"帛書經脈"到"靈樞經脈",其發展速度之快,主要原因是先秦兩漢時期科學文化比較發達。自漢以后,針灸學比較傾向于單純的臨床治療,而忽略了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綜合研究,導致針灸學發展緩慢。近十幾年來經絡研究蓬勃發展,相關科研成果累累,但針灸教材及教學卻與科研缺乏相應的聯系,造成教學和科研長期分離。
(3)教材內容與臨床實際不符 從歷屆學生實習回校后的反饋信息來看,針灸學的教學內容到臨床使用時,存在著"用不上"、"不夠用"、"不好用"等反映。如內科一些疾患,在臨床實際中,很少用針灸來治療;而腰腿肩臂、關節疼痛的一些疾患在臨床中大量地運用針灸治療,教學中講授內容顯得不足。由于針灸教學中的這些情況,不僅給學生的學習、實習帶來了不便,而且還影響針灸學習的積極性和專業思想。加上教材發展緩慢,又與科研脫節,不能滿足臨床實際運用的需要。
(4)教學手段陳舊 針灸教學長期以來采用三個一的方法,即教師一張嘴,一支粉筆,一本書。這種方法勢必造成教師辛苦地講,學生被動地聽,結果是教師講得費力,學生聽得吃力,教師講授缺乏形象性、直觀性,學生學習缺乏積極性、創造性。相比其他學科的實驗手段和電教手段,針灸教學手段陳舊,這是導致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5)教材層次單一 目前我院針灸教學對象的層次有專科、本科,專業有針灸、中醫、中西醫結合等。各層次各專業的教學要求差距很大,這就需要有與教學大綱相適應的系列教材。目前既缺乏研究生層次的教材,也缺乏適應專業要求的專科、本科教材。由于教材層次單一,教師遇到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只得自行確定教學內容,使教學質量無法統一衡量。
2 針灸教學的改革方法和途徑(1)培養動手能力,加強臨床見習 在針灸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他們積極地開展相互指穴、自身試針等。在教學中,還應穿插安排臨床教學見習,以結合臨床實例,進行理論教學。學校建立固定的見習基地,形成教學見習網絡。通過動手使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針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2)教學科研滲透,培養高級人才 針灸教學除內容上需要不斷吸取科研最新成果外,還應讓學生在學習期間直接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學生開展大學生科研立項和攻關活動。還可以讓學生自己開展一些教學研究工作。我院堅持十幾年的學生論文研討會和開展的大學生科協的活動,也是很好的形式。通過教學和科研滲透,可以培養學生的醫學科研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文獻整理能力、論文寫作能力,為學生成為高級人才和走向臨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3)更新教學手段,加強教學研究 電視教學和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和手段,以其形象直觀、視聽結合、信息量大、情節有趣、功能強大等特點,涌入現代教學領域。一系列的電教片和多媒體教學片的問世將彌補中醫傳統教學的缺陷,以其生動豐富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刺激腦的思維和記憶,并將理論和實際有機結合,縮短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為此,中醫針灸教學應積極開展新教學手段的研究、制作和使用。
(4)更新教學內容,加強教材建設 首先,在加強各專業針灸教材建設的同時,抓好研究生層次教材建設。對研究生層次的教材增加針灸規律性、經穴本質性研究的內容;在疾病治療中,增加效量關系、時效關系等內容;尤其增加科研前沿的新成果以及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信息。其次,還必須做好教材分化工作及分科補充針灸教材的建設,如外科針灸治療學、養生康復針灸治療學、婦科針灸治療學、老年病針灸治療學等。
針灸學論文范文5
(1.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針灸系,100102;2.日本順天堂大學大學院 113-8421)
[摘 要] 簡單回顧了日本針灸教育的歷史沿革,從教學機構、學生來源、入學考試、課程設置、 使用教材、教學方式、師資力量、國家考試、畢業去向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現在日本針灸教育 的狀 況,認真分析了日本針灸教育持續升溫的幾個主要原因,如廣闊的老人市場、穩定的經濟收 入、誘人的國家資格、獨立開業的可能等,指出日本的針灸教育重視法制法規教育,規范師 資培養等措施有可供我們借鑒學習之處,同時也提出了過于注重國家考試,而專業教學不足 、實習機會缺乏等缺陷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主題詞] 教育,針灸 日本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Educ ation in Japan
Liu Xiaoyan1,Tao Huining2(1.The Acupuncture Dept.of Beij ing College of Acupuncture & Orthopedics ,2.Dept.of Medical History, School of Medicine of Juntendo Universi ty,Japan)
[Abstract] The authors gives a brief review on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e ducation in Japan.They present a detaile d discuss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Japanese acupuncture edu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Educational organizat ion,student sources,entrance examination ,curricular setting,teaching materials,w ays of education,qualities of teachers,n ational examination,and students employ ment after graduation.They also provide extensive analysis why acupuncture becom 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Japan.The ma in reasons include a large amount of age d patients,stable income,national acupun cturist license,possibility of opening i ndividual clinics,etc.The authors point out that the emphasis of rules and laws on acupuncture education in Japan and st andardisation of teachers in-service tr aining will be very valuable in Chinese acupuncture education.But at the same ti me,the authors warn that we should avoid some o bjections that Japanese acupuncture educ ation overemphasises the national examin ation,but the authors do not pay suffici ent att 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acupuncture an d moxibustion and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Education;Ac up Mox;Japan
日本的針灸教育始于701年,具有相當長的歷史。當時的《大寶律令》規定了以針灸為業 者 必須在主管醫事的宮內省典藥寮參加為期7年的學習[1]。發展至今,已經比較成 熟、完善。現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一介紹和分析。
1 日本針灸教育的現狀
1.1 教學機構
目前,日本全國各地有20多所針灸培養機構(盲校除外),這些機構主要分為由文部大臣 (相 當于中國教育部長)認定的學校(大學、短期大學、盲學校)和由厚生大臣(相當于中國衛 生部長)認定的學校(針灸專門學校)兩類。
大學:現有位于京都的明治針灸大學1所,全日制4年。
短期大學:現有關西針灸短期大學和筑波技術短期大學2所,均為全日制3年。
盲學校:系為盲童、重度弱視兒開辦的學校,共有70所。高等部(高中部)的理療科主要 進行針灸師、按摩指壓師的培養。
針灸專門學校:系指開設針灸學科的3年制專門學校,全國現有23所,占針灸培養機構的 絕 大多數,本文擬以此類學校(1999年度的統計資料)為重點介紹日本針灸教育的現狀。
此外,日本的醫科大學或綜合大學的醫學部(醫學院),以及一些齒科大學也開設有一定針 灸內容的講座[2,3]。
1.2 學生來源
考生不受年齡及職業的限制,但必須是高中畢業生。其生源主要為剛畢業的高中生;希望成 為針灸師的大學生;自己或家人有患病經歷而矢志學習針灸者;以及由于日本經濟的不景氣 ,想從一般企業改行者。此外,也有不少是退休后想開業的老年人。
允許盲人或弱視者報考部分針灸培養機構,是日本針灸教育的一大特點。
1.3 入學考試
考試科目由各校自主決定,大多分為學科考試(語文、生物、英語、社會、古典、常識、數 學等,部分可選考)、作文(小論文)、面試。
1.4 課程設置
厚生省制定的教學大綱,規定了統一的開設科目及課程設置,對教學內容也提出了詳細的標 準和要求。經多次調整,針灸專門學校現在的課程設置主要分為以下三部分。
基礎科目:類似于大學的一般教養范圍的科目,各校可從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3 類中自主選擇開設2門課程。
專業基礎科目:為現代醫學科目,學習范圍廣泛的現代醫學知識。
專業科目:為東洋醫學、針灸、按摩、指壓等專業科目,分理論課和實技課。
1.5 教材
基本上都采用了社團法人東洋療法學校協會組織編寫的系列教材,計有《醫療概論》、《醫 事法規》、《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概論》、《衛生學?公共衛生學》、《臨床 醫 學總論》、《臨床醫學各論》、《康復醫學》、《經絡經穴學》、《東洋醫學概論》、《東 洋醫學臨床論(針灸篇)》等。
1.6 教學方式
針灸專門學校大多在白天授課。有7所針灸專門學校開設了晚班(夜校)。
每學年的授課天數約為200天,大多為每天2個單元(1個單元90分鐘)的課程。不少 學校從2年 級開始,每周安排1~2次的實技練習時間。3年級的后期,每周有1~2次去針灸治療院 、診療所或醫院參加臨床見習和實習。實技的總學時為840小時。
1.7 師資力量
國家對針灸學校的專任教師有一定的要求。
專業基礎科目任課教師應為:醫師;取得盲人學校理療科教師執照者;由厚生省指定的針灸 教師培養機構的畢業生。
專業科目任課教師應為:醫師;取得盲人學校理療科教師執照者;由厚生省指定的針灸教師 培養機構的畢業生;取得針灸師執照并具有3年以上的實際工作經歷,在厚生大臣指定的教 師講習會學習結業者;取得盲人學校理療科教師臨時執照者。
1.8 國家考試
國家規定參加考試者必須在文部省或厚生省認定的針灸培養機構內,經過3年(視覺障礙者 為5年)的學習,才能參加針灸師國家考試。
考試科目有醫療概論(醫學史除外)、衛生學?公共衛生學、法規、解剖學、生理學、病理 學 概論、臨床醫學總論、臨床醫學各論、康復醫學、東洋醫學概論、經絡經穴概論、針理論( 針 師考試科目)、灸理論(灸師考試科目)、東洋醫學臨床論等13科目。針師、灸師考試的 試題數均為150題,同時參加針師灸師考試者為160題。國家考試不進行實技操作考試 。
日本在針灸執業資格制度上,分為針師執照和灸師執照兩種。對國家考試合格者,由厚生大 臣頒發針師、灸師執照。具有針師或灸師執照者才可以從事相應的針灸工作。
1.9 畢業去向
針灸學校學生的畢業去向主要為開業針灸師和成為醫療小組成員。
2 日本針灸教育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日本既有培養專業指導型人才的4年全日制針灸大學,培養專業型人才的3年全日制針灸短 期 大學,又有培養實踐型人才的3年制針灸專門學校[4],多層次辦學滿足了不同層 次 人員的需求。比較成熟和完善的現代日本針灸教育,與我國現行的針灸教育相比較,具有一 定的特點,試作以下歸納分析。
2.1 重視法規教育
日本針灸學校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滿足了對針灸師培養的需要,其中頗有特色的是開設法律法 規課程,講授與針灸從業人員有關的國家法律、政策法規,如針灸師執業資格制度、醫療法 、醫師法,以及與衛生、社會福利、社會保險有關的法規,具體到如何開業做廣告都有講解 ,這對針灸師將來從業十分有益。隨著我國有關法規制度的健全,特別是醫師法的頒布和實 施,我們的學生將來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法律問題,在學校教育中,開設類似的必修或選修 課,普及、介紹有關與學生切身相關的法律法規,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2.2 規范師資培養
日本文部省對教師的任職資格要求較高,師資管理比較嚴格,對針灸學校教師的任職資格也 有具體的要求。日本現有3所針灸培養機構按照文部省的要求和規定,專門開設有2年制的 針 灸按摩教員養成科(即師資培訓班),招收針灸學校的畢業生或即將畢業者。經2年在校學 習,由學校組織畢業考試,對合格者由國家發給教師執照,允許從事針灸教學工作。
我國近年來也已開始實行教師資格證書制度,規范了教師管理。但如何結合針灸教學的特點 ,為針灸教師開設一些具有專業特點的課程和內容,以提高針灸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值得 探討、研究。
2.3 專業教學不足
在日本,能正確進行辨證施治的針灸師很少。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日本現行的針灸教育指導方 針不無關系。
日本政府所制定的針灸教學大綱的重點在于現代醫學課程。以這一教學大綱為基準進行的針 灸師國家考試,專業基礎課目(現代醫學科目)占總題數的60%,而專業科目(含針灸內 容)僅為40%。這對學校的針灸教育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在大多數的針灸學校,3年所修課程總計在2865~3165學時之間,專業課程(東洋 醫學課 程)雖有1335~1770學時,但其中包含了實技學時(約840~1290學時), 所以,實際 理論科目的學習只有420~480學時,具體到針灸理論課只有195個學時。而現代醫 學(西 醫)課程(專業基礎課程)達1005學時,中西醫理論課相比較,相差懸殊。在現代醫學 飛速發 展的今天,加強西醫內容的教學理所當然,但過于忽視中醫(東洋醫學),特別是望聞問切 、 辨證施治的教學,對將來以針灸為畢生所從事職業的針灸學生來說,確實給人以本末倒置的 感覺。事實上,在日本,由于有非常嚴格的醫師法,針灸師實際接觸現代醫學受到很大的限 制。
此外,也有學者認為專業科目的教學不能得到加深和充實,與部分學生(指參加國家考試的 考生)是盲人,受學習條件限制也有一定關系[3]。
2.4 培養目標單一
日本針灸教育的目的比較單一,主要培養能通過國家資格考試,從而成為能夠從事針灸工作 的針灸師。即3年的在校學習,就是為了取得一個能夠參加國家考試的資格。從某種意義上 說,針灸學校是針灸師國家考試的預備校。學校的教學內容基本上也是圍繞著國家考試的范 圍進行,因此,社會衡量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是否受歡迎,也往往在于看該校的國家 考試合格率如何。由于學校過于注重國家考試的合格率,忽視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專業 基礎知識的教育。使得學生畢業時,望聞問切不會,辨證施治不懂的現象十分普遍。
2.5 缺少實習機會
針灸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沒有一定的臨床實習機會,就很難保證教學效果和教學質 量。日本針灸學校的針灸教育,沒有象醫師的培養那樣建立正式的臨床實習制度。不少針灸 學校受經濟條件限制,沒有自己的附屬診療所,不能為學生提供臨床教學基礎。所以,許多 學生往往是一邊在針灸學校學習,一邊在針灸治療院打零工,既掙學費、生活費,又獲得一 些接觸臨床的機會(主要是見習及一些輔助工作)。畢業以后,則在就職的診療所或醫院一 邊積累針灸臨床經驗,一邊再繼續學習。
3 結語
日本的針灸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完善。為滿足日益增長的針灸市場的需 求,針灸學校或針灸學科正在不斷地增加,招生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從對日本針灸教育的 現狀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針灸教育重視法制法規教育、規范師資培養等措施都有 可供我們借鑒學習之處。當然,由于受日本特有的針灸師執照制度、國家考試制度的影響, 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注重國家考試、專業教學不足、實習機會缺乏等。隨著我國醫師法的 頒布和實施、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制度的推行,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碰到類似的注重國家 考試合格率,而忽視基礎知識的教育、基本理論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培養等問題。取長補短 ,未雨綢繆,是我們應該引起注意的問題。
4 參考文獻
1 石原保秀.東洋醫學通史(漢方?針灸?導引醫學の史的考察). 東京:自然社,1979:29
2 黑川清等.醫學生に對する漢よ醫學斃育を望する(醫學部?醫科大學教 育現場から考ぇる).漢方醫學,1999;(1):2
3 戴昭宇,等.日本傳統醫藥學現狀與趨勢.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274~380
針灸學論文范文6
[關鍵詞]高職院校 針灸教學中 學生的動手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6-0211-01
引言
強化實訓課程、創辦實習基地是可以突出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教育部門一直強調的辦學方針。實踐性教學作為針灸教學中的重心,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成為了針灸教學的關鍵,也是提高臨床動手能力的中心。同論述教學內容對比,實訓課程要配備更多的人力、物力,對針灸教學中實訓教學的強化,通過了針灸界同仁的一致贊同。
一、制定教學目的,實現宏觀制約
雖然在實訓教學中可以各施所長,可是為了確保其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就一定要對針灸教學里針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方面進行統一的規劃,確立好教學目的以及基本需求,才可以進行宏觀制約。教學目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讓學生培養實訓室工作的習慣以及素養;2.讓學生培養起基礎的操作技術及能力;3.讓學生培養起獨自實訓的初步操作能力;4.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和訓練相應論述課程的內容;5.讓學生做好邁向臨床而打好關于論述、實踐、心理基礎方面的準備。
二、編排好實訓教材,鞏固教學內容
教材是知識的源泉,編排好實踐教材是提高實訓教學質量的重點。為了掌握學生在每次動手能力的要求和想要表現的實訓成效,就一定要有具體的實踐教材,以保證可以進一步確立實訓的目的,在目前還沒有正統的實訓教材的狀況下,以自身的實際出發,達到符合學科進展和實訓教學培養的目的,利用群體的優勢,編排好本校的實訓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實訓教材包含了很多的實訓內容,每項內容都以目的為要求、以標本為教具、以實訓為方法等方面進行編排,這樣的方式更加符合學生的模擬要求,也更加實用和簡便。
三、培養教學方針,重視能力提升
(一)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教學方針
如今,擺在所有實訓指導老師眼前的關鍵課題是:怎樣做到以學生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要讓學生的動手能力有所提高,合理地指導學生可以用最快的時間掌控技能。老師要積極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要做好教學思路、教學方針、教學內容的培養。因此,要做到:1.強化學生的思想教育;2.將學生的動手能力同學生課上所掌握的知識進行緊密結合,不斷鞏固和加深動手能力對學生的影響;3.讓學生培養起自己對動手能力的主動性。
(二)將實訓室開放化管理,不斷展開第二課堂的訓練
為了提高學生對針灸教學中動手能力的興趣,學校可以通過合理地運用休息日及課外活動,將實訓室開放化,為學生展開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的教學。
(三)強化考核及檢查的力度,及時證明實訓效果
針對專業課程的考核,要通過考試的具體科目的特征,通過筆試和口試相融合的方式,筆試和技能操作相融合的方式,以及將筆試、口試和技能操作相融合的方式進行考核。
(四)開展技能方面的競賽,提升學生動手能力的影響
為了提升技能操作在學習過程里的位置,豐富學習內容,加深學生對動手能力的成效,學校應當定期組織學生競賽,活躍學習氣氛,鞏固學生的動手能力的效果。這樣的比賽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論述知識有所鞏固,對技能水平有所提高,還將影響力不斷擴大,激起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加強了學生對臨床的自信。
(五)同教學醫院相結合,根據實際進行指導和檢查
學生在醫院的實習期間,老師要經常到醫院進行走訪,掌握學生的學習程度以及實習的狀況,查看學生在實際臨床上的表現,并且,老師要參與到最終的評比當中。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就要將所掌握的技術能力、知識能力全部發揮出來。
四、培養管理體制,符合教學需要
由于當前實訓教學培養的不斷深化,過去的實驗室管理體制已經無法適應當今的節奏。實訓室的創辦要同教務科研處、設備后勤處、教研室、相關醫院等關鍵部門進行合作。實訓室主管人員要關注實訓教學的管理、教學計劃的安排、組織實訓教材的編寫,進行實訓教學的探討,結合實際經驗,有效地確保了實訓課改革的方針得以實現。
五、結束語
針灸教學里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繁瑣的工程,要通過教學、臨床、后勤等所有環節的密切配合,并且要做到以教研室為主體,教學與臨床部門相互配合,領導從中協調,其他部門進行配合,一切以教學為中心,才可以獲得應有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徐志偉,王黎,潘華峰,鄢來均.21世紀針灸學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思考——對我校近十年來針灸學學位論文的調查分析[A].全國中西醫結合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