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brazzers欧美精品-blz在线成人免费视频-blacked黑人战小美女-亚洲欧美另类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范文1

第一條本辦法中的自動監控設備是指在污染源現場安裝的用于監控、監測污染物排放的儀器、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記錄儀、污水流量計和數據采集傳輸儀等,它是污染防治設施的組成部分。

第二條唐山市環保局負責全市范圍內在線監測系統的規劃和組織實施,制定有關管理規定和驗收技術要求,并負責在線監測系統正式聯網運行前的驗收及運行后的監督管理。

第三條在線監測系統屬于排污單位的污染防治設施,排污單位不得擅自拆除、閑置、更換、改動污染物在線監測儀及其信息接入、傳輸設備。需要拆除、閑置、維修、更換污染物在線監測儀的,排污單位應當事先報經市環保局批準。

第四條排污單位負責自籌本單位在線監測系統安裝建設費用。且必須按照《監測站房與儀器設備安裝技術要求》(HJ/T353-2007)提供自動監控設備正常運行所需的房屋、水、電、氣等條件。

第五條凡是被列入安裝計劃的排污單位必須按照國家、省、市環保局規定的有關標準、技術要求,對排污口進行規范化整治,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在線監測系統的安裝任務。

第六條在線監測系統正式運行前,排污單位應向唐山市環保局申請驗收,并提交驗收測試報告。新建、擴建、改建項目需在在線監測系統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第七條安裝范圍。凡被列入國家重點污染源(國控)和省重點污染源(省控)和市級重點污染源(市重點)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省、市安裝在線監控設備的時限要求,按時安裝完畢,并與市環保局指揮中心聯網,在市環保局驗收合格后,完成此項工作。

第八條排污單位優先選擇使用經市環保局認可的符合國家標準的在線監測監控設備。

第九條安裝自動監控設備的排污單位,必須符合國家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HJ/T212-2007)的要求,對數據的采集、上傳進行處理,并負責數據傳輸接口與監控網絡端口的對接,保證與市環保局指揮中心聯網運行。

第十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安裝調試后,排污單位應當立即將該設備與市環保局指揮中心遠程監控數據管理平網,并試運行30日。在試運行期滿后的30日內,應當向市環保局申請驗收。

第十一條市環保局成立專家驗收組,按照《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驗收技術規范》(HJ/T354-2007)和《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HJ/T355-2007)的要求對水污染源在線監測設備進行驗收,大氣監測設備的驗收參照執行。

第十二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申請驗收之日,由市指揮中心技術人員重新設定系統密碼;同時排污單位將在線監測儀器房鑰匙全部交給市在線監測辦公室,并納入第三方運營管理。

第十三條排污單位申請自動監控設備及配套設施驗收,應當提供以下資料:

(一)自動監控設備驗收申請報告、驗收申請表、項目總結、設備驗收對比測試報告;

(二)設備試運行30日的自動監測匯總打印數據,自動監控設備調試、校準、檢測等技術資料;

(三)自動監控設備運行管理制度;

(四)符合驗收技術規定和要求的其他有關資料;

(五)委托社會化運營管理單位管理自動監控設備的合同。

第十四條經驗收(校驗)合格后的自動監控設備的監測數據,作為環境管理和排污收費的依據之一。

第十五條環境監察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自動監控設備進行現場檢查,并組織環境監測機構對自動監控設備進行對比監測校驗。正常生產條件下對比監測校驗每年不得少于二次。

第十六條市、縣兩級環境監察部門應當加強對排污單位安裝的污染源在線監控設備的監督檢查,并將其納入對排污單位的日常檢查內容之中。

第十七條污染源排放自動監控設備需停運、拆除、部件更換、重新運行,應當在7日前報經市環保局監察支隊批準同意。監察支隊自接到報告之日起7日內予以批復;逾期不批復的,視為同意。因不可抗力和突發性原因致使自動監控設備停止運行或導致不能正常運行時,排污單位應當在24小時內報告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并書面報告停運原因和設備情況。

第十八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停運或閑置后重新啟動,須按照有關技術規定由環境監測機構重新進行校驗。自動監控設備檢修、部件更換后,須進行人工標定。

第十九條排污單位必須將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的運營管理委托給依法取得運營管理資質證書的社會化運營單位維護管理,費用由排污單位承擔。

第二十條排污單位與社會化運營管理單位應當簽訂運營管理合同,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保障自動監控設備正常運行。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范文2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污染源監管,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與排污許可證制度和排污收費制度,預防污染事故,提高環境管理科學化、信息化水平,根據《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等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監督管理。

重點污染源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和噪聲排放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管理和運行維護,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自動監控系統,由自動監控設備和監控中心組成。

自動監控設備是指在污染源現場安裝的用于監控、監測污染物排放的儀器、流量(速)計、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記錄儀和數據采集傳輸儀等儀器、儀表,是污染防治設施的組成部分。

監控中心是指環境保護部門通過通信傳輸線路與自動監控設備連接用于對重點污染源實施自動監控的計算機軟件和設備等。

第四條 自動監控系統經環境保護部門檢查合格并正常運行的,其數據作為環境保護部門進行排污申報核定、排污許可證發放、總量控制、環境統計、排污費征收和現場環境執法等環境監督管理的依據,并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第五條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負責指導全國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制定有關工作制度和技術規范。

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根據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的要求按照統籌規劃、保證重點、兼顧一般、量力而行的原則,確定需要自動監控的重點污染源,制定工作計劃。

第六條 環境監察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參與制定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核實自動監控設備的選用、安裝、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三)對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等進行監督檢查;

(四)本行政區域內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聯網監控管理;

(五)核定自動監控數據,并向同級環境保護部門和上級環境監察機構等聯網報送;

(六)對不按照規定建立或者擅自拆除、閑置、關閉及不正常使用自動監控系統的排污單位提出依法處罰的意見。

第七條 環境監測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指導自動監控設備的選用、安裝和使用;

(二)對自動監控設備進行定期比對監測,提出自動監控數據有效性的意見。

第八條 環境信息機構負責以下工作:

(一)指導自動監控系統的軟件開發;

(二)指導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核實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是否符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的技術規范;

(三)協助環境監察機構對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運行進行維護管理。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自動監控系統的義務,并有權對閑置、拆除、破壞以及擅自改動自動監控系統參數和數據等不正常使用自動監控系統的行為進行舉報。

第十條 列入污染源自動監控計劃的排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建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配合自動監控系統的聯網。

第十一條 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應當根據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建設、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作為環境保護設施的組成部分,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第十二條 建設自動監控系統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一)自動監控設備中的相關儀器應當選用經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指定的環境監測儀器檢測機構適用性檢測合格的產品;

(二)數據采集和傳輸符合國家有關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和接口標準的技術規范;

(三)自動監控設備應安裝在符合環境保護規范要求的排污口;

(四)按照國家有關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環境監測儀器的比對監測應當合格;

(五)自動監控設備與監控中心能夠穩定聯網;

(六)建立自動監控系統運行、使用、管理制度。

第十三條 自動監控設備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經費由排污單位自籌,環境保護部門可以給予補助;監控中心的建設和運行、維護經費由環境保護部門編報預算申請經費。

第十四條 自動監控系統的運行和維護,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自動監控設備的操作人員應當按國家相關規定,經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二)自動監控設備的使用、運行、維護符合有關技術規范;

(三)定期進行比對監測;

(四)建立自動監控系統運行記錄;

(五)自動監控設備因故障不能正常采集、傳輸數據時,應當及時檢修并向環境監察機構報告,必要時應當采用人工監測方法報送數據。

自動監控系統由第三方運行和維護的,接受委托的第三方應當依據《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許可管理辦法》的規定,申請取得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

第十五條 自動監控設備需要維修、停用、拆除或者更換的,應當事先報經環境監察機構批準同意。

環境監察機構應當自收到排污單位的報告之日起7日內予以批復;逾期不批復的,視為同意。

第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現有排污單位未按規定的期限完成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可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的項目未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及其配套設施,或者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主體工程即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環境保護部門依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責令停止主體工程生產或者使用,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按以下規定處理:

(一)故意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系統,或者未經環境保護部門批準,擅自拆除、閑置、破壞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系統,排放污染物超過規定標準的;

(二)不正常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系統,或者未經環境保護部門批準,擅自拆除、閑置、破壞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控系統的;

(三)未經環境保護部門批準,擅自拆除、閑置、破壞環境噪聲排放自動監控系統,致使環境噪聲排放超過規定標準的。

有前款第(一)項行為的,依據《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八條和《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責令恢復正常使用或者限期重新安裝使用,并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前款第(二)項行為的,依據《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或者處5萬元以下罰款;有前款第(三)項行為的,依據《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五十條的規定,責令改正,處3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

污染源治理方法

(1)源頭治理。采用BME綜合抑塵技術,主要主要包括生物納膜抑塵技術、云霧抑塵技術及濕式收塵技術等關鍵技術。源頭治理粉塵,提高的除塵效率,適用于適用于散料生 產、加工、運 輸、裝卸等環 節,如礦山、 建筑、采石場、 堆場、港口、 火電廠、鋼鐵 廠、垃圾回收 處理等場所。

(2).工業合理布局,以方便于污染物的擴散和工廠之間互相利用廢氣,減少廢氣排放量。

(3).實行區域集中供熱,以高效率的鍋爐代替分散的低矮煙囪群,以高效率的鍋爐代替分散的低矮煙囪排放方式。這是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的有力措施。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范文3

關鍵詞: 污染源;自動監控;質量控制;應用

中圖分類號:X501文獻標識碼: A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擴大了經濟發展空間,但伴隨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和環境壓力日益加劇。目前,全國各地的監控中心及企業端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還沒有全面的投入使用,由于在系統的應用和管理上仍存在很多問題,導致數據大多處于閑置狀態。本文著重探討如何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質量控制,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合法性,全面將數據應用于環境管理,切實發揮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效用。

一、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質量控制及應用現狀

1.1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及運行現狀

在我國五年計劃的實施期間,全國各地市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監控中心的建設、企業端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建設及聯網工作。目前,大部分地區的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投入正式運行,收集了大量的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部分地區采用第三方運營的方式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進行日常運行管理,有資質的運營單位提供了相應的技術、人員的支持,有效保障了企業現場端污染源監控設備的正常運行。

1.2 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質量控制情況

近幾年我國制定了相關的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有效性審核辦法,為更好更規范的監控企業,全國各地區陸續開展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有效性審核工作,由責任環保部門每季度組織環境監測、環境監察、環境信息、污染源監控等部門對企業端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情況進行考核,內容包括設備比對監測、制度建立與執行、現場端設備運行與管理核查等,通過有效性審核的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方可應用于環境執法及環保管理工作。

1.3 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應用情況

由于缺少必要的政策、制度支持及對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合法性的管理不到位,目前,自動監控數據多應用于排污收費和對企業的日常輔助監管,很少真正應用于總量減排、環境統計、環評管理、污染防控等工作,導致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作用發揮情況還不盡如人意,無法切實地為環保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二、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質量控制模式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

2.1 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質量控制模式存在問題

2.1.1 前期建設不規范,導致數據質量不良

①初期建設過程中不規范導致設備運行不穩定,難于保證數據準確性和完整性。“十一五”建設期間,全國各地市急于建成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部分設施在建設時沒有達到國家的相關規范要求,比如企業排污口未進行排規范建設,采樣點位、計量堰槽的設計、數據傳輸達不到要求等,建設過程的不規范易出現設備在運行不穩定、比對監測不合格、數據不全等情況。②部分設備存在缺陷,影響數據的準確性。大部分地區企業端使用的監控設施僅設計有普通采樣系統、分析系統、數據傳輸系統,沒有真正意義的反控系統,對出現超標或異常數據無法進行進一步的判別與處理,影響了數據的準確性;大多數設備的采樣系統(主要是廢水自動監控系統)均存在無法全面封閉與控制的缺陷,企業可利用其制作虛假數據;部分數據傳輸系統與分析系統之間采用模擬信號傳輸,輸出量程的設置若不合理即影響到采集數據的準確性,環境監察部門也難于監管。

2.1.2 監控設施比對監測難以全面完成,影響數據有效性審核通過率

目前,國控企業的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有效性基本得到了保障,但由于非國控企業不在強制監督性比對監測范圍內,也沒有相應的補助資金,很難自覺申請進行數據有效性審核工作,無法確保所有企業自動監控數據的合法性。同時,還有些企業屬季節性生產的企業(比如淀粉、制糖行業),企業根據市場及原料情況開停機時間并不確定,監測部門難以按照監測計劃開展比對監測。

2.1.3 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校核機制尚不完善,數據的準確性仍有待提高

通過有效性審核的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可應用于環境執法和企業排污量的核定,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監控設備的特殊性或運行環境的改變,難免還是會出現一些異常數據和缺失數據時段,數據應按照國家的規范和要求進行剔除和補遺后才能真正應用。目前,大部分地區對數據校核并不重視,有些是沒進行校核就直接應用,有些是通過手工進行部分校核,有些是通過軟件全面進行校核,然而并沒有配套建設校核過程的數據質量控制機制,無法真正保障數據的準確。

2.2 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質量控制模式存在問題對策探討

2.2.1 落實企業端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規范化整治工作

各地區根據國家規范要求對建設完成的系統進行全面清查并提出整改方案,督促企業實施 ①對于未列入環保部產品認證名錄、未通過適用性檢測的設備,對設施生產企業已倒閉、設備損壞無零配件更換、長期癱瘓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對數據采集系統及分析系統無反控功能的設備實施淘汰更新;②增強環保部門對現場端設備的反控功能,增設超標、異常留樣系統及數據日志管理系統,實現環保部門對數據的真實掌控與分析處理。

2.2.2 改變比對監測模式,采用多元化的質量控制方式

①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當地社會化監測的制度,非國控企業可選擇社會上其他有相關資質的監測部門開展比對監測工作。效仿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第三方運行模式,想承接比對監測業務的監測單位按規定在當地環保部門進行登記備案,環保部門每年定期對其進行考核,通過考核的單位可進入當地市場。同時,將監測補助直接下撥非國控企業,鼓勵其完成有效性審核的相關工作。②環保部門與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合作,企業可任意選擇采用環保監測部門或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進行儀器的檢定,同樣保障數據的有效性、合法性。

三、建立健全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校核機制, 提高數據準確性

建立數據校核過程的質量控制機制,一級校核人員按照國家相關規范要求,通過軟件對數據進行剔除與補遺完成初步校核,二級校核人員通過企業生產設施、污染處理設施的運行數據,根據物料衡算的方式計算排污量,與補步校核后的數據進行分析比對,三級校核人員根據分析結果及實際工作業務情況,對數據進行最終的校核確認。通過校核后的數據可全面應用排污收費、環境統計等相關的環保管理工作。

四、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的應用

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的準確性、合法性得到有力保障后,應全面應用于環境管理。首先應配套相應的制度對數據的應用管理,通過制度要求統一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避免再出現一個企業多套數據的情況;其次應提升監控軟件平臺功能,集成融合其他環保業務數據,提升數據應用層次,實現智能化環保評估審批、環境容量核算評估等,切實為環境管理提供服務。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們對于環境的保護也越來越關注,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對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進行質量控制與應用分析旨在更好的服務于同行人員,希望共同為污染源自動監控出一份力,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環境保護部?關于印發《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的通知[Z].2008.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范文4

Abstract: The problems abou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atal amount of pollutants are provided such as deficiency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not satisfaction of monitoring ability and personnel quality,incoordin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practical situation not dissimilar to predicted total amount of pollutants by EIA.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s abou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otal amount of pollutants are proposed to serv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關鍵詞:污染物排放總量;總量監測;總量控制

Key words: total amount of pollutants;total amount of pollutants monitoring;total amount of pollutants control

中圖分類號:X5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7-0158-02

0引言

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環境法調控手段,同時也作為一種技術措施與污染物“濃度控制”并駕齊驅,成為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的可量化標尺。它的主要功能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與環境的相應發展而變遷,從個體污染源排放到區域總體排污,到能夠使執法機關據以實施行政行為,再到評判一方官員的政績,最終甚至決策我國地區間生態平衡下的區域發展宏觀戰略,總量控制在環境保護中的身影隨處可見,且愈加重要。

目前,總量控制的范疇,在我國主要用于水污染物總量控制和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實行總量控制,一要有適當的指標,也就是企業的排污許可證;二要有落實措施;三要有考核機制。這3個方面都要求總量監測成為總量控制工作的基礎。

總量控制的依據是總量監測,需要監測做堅強的技術支持和技術保障,對監測技術和監測力量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現通過對總量監測中存在問題的剖析,探討如何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合理性、有效性等問題及解決辦法。

1存在的問題

1.1 技術規范不夠完善

總量控制的引進研究、政策運用、法律確認,在我國已經有20余年的歷史。但迄今為止,總量監測技術規范還不夠完善,2002年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了《水污染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HJ/T92-2002),但大氣污染物總量監測技術規范至今尚未出臺。長期以來,廢氣污染物總量監測依據僅有《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16157-1996)《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HJ/T92-2002)明確了對某污染物監測結果小于規定監測方法檢出下限時,此污染物不參與總量考核。由于缺乏統一的大氣污染物總量監測技術規范,對于大氣污染物在監測濃度小于監測方法檢出下限時,對結果的處理存有分歧。有的參照《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HJ/T92-2002),不參與總量考核,也有的按檢出限的1/2計算,兩種方式核算的總量差異很大。

對于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總量與生產負荷是有直接關系的,實際監測的污染物排放量都是在一定的生產負荷下測得的,在評價一個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是否超標時,是否應該折算到100%負荷下,到目前為止沒有統一規定。從理論上講,環保主管部門核批給某個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量都是考慮企業滿負荷、全年運行情況下的,應該折算。但實際情況由于企業產品受市場影響,會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工況。另外,生產設備的運行情況,出現故障、定期檢修都會影響企業的生產負荷,大多數企業不可能長期穩定在滿負荷工況下運行,實際的污染物排放總量與按滿負荷折算出入數大。

1.2 監測能力和人員素質難以滿足變化的生產工況

絕大多數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是一個連續、不穩定的排放過程,并且該過程與排污單位生產狀況相對應,企業任何生產環節發生變化,都會直接或間接反映到排污狀態變化上,可以說,在企業不同的排污時刻,污染物的排放量是變化的。這就要求在排放總量核定上所采用的監測數據要準確、可靠、有代表性。但是,如何才能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樣品,必須基于監測人員對企業的排污狀況十分了解的基礎上。現在的企業種類繁多,采用的生產工藝又千差萬別,大多數監測人員只是具備了現場采樣技能,對變化萬千的生產工藝和生產工況了解甚少。很多情況下,籠統地將企業的排放當作是穩定、連續處理。

1.3 企業的配合不到位

廢氣中的無組織排放,作為排放總量的一部分在總量核算時應該予以考慮。根據《排放污染物總量監測規范(工業廢氣部分)》,對無組織排放的污染源和無條件進行實測的污染物,可采用物料衡算法進行總量核算;在《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HJ/T92-2002)中規定,對日排水量小于100t的企業,廢水排放總量采用物料衡算法統計。物料衡算的依據是企業提供的物料平衡情況,事實上物料平衡情況作為企業的商業機密,一般不愿提供得很詳細;另外,物料平衡中環保設施的運行效果受工況和負荷影響,也不是持續穩定的。

1.4 環評預測總量與實際情況出入太大,且不合理

近來,在“三同時”竣工驗收監測,由于總量超標影響最終驗收的項目越來越多,這一方面驗證了總量控制嚴于濃度控制的事實,但另一方面是由環評批復總量不合理導致的。批復中的總量一般都是根據項目環評報告書建議申報的,環評報告書中的總量往往以污染物產生量×(1-環保處理設施的去除率)而得。但是環評單位往往忽略了低濃度情況下,設施處理率會遠遠低于設計去除效率的現實情況。在實際監測時發現很多企業污染物產生量遠遠低于環評預測結果,進口濃度低會直接影響環保設施的處理率,使得處理效率根本達不到環評預測效果,最終導致監測總量超標。

2對策與建議

2.1 制定和完善相關監測技術規范

盡快出臺大氣污染物總量監測技術規范,完善水污染物總量監測技術規范,并對濃度未檢出時的總量核算予以明確規定,考慮到企業生產工藝確有污染物,建議在濃度未檢出時,按檢出限1/2核算排放總量。在總量監測中,對特定污染源的監測,一些非標準方法或非統一方法在與標準方法對照檢驗的基礎上,應允許使用不同的方法檢出限有所不同,報出的檢出限應與所使用的監測方法相對應。

在“三同時”竣工驗收監測核算總量時,建議折算成100%負荷下的排放量。并建議管理部門在核批企業的排放總量時應考慮現有處理設施及工藝的實際處理效果,提高可操作性。

2.2 加強在線監測監控體系的建設

自動在線監測是實施總量控制監測的最佳選擇。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測監控系統是利用現代監測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對排污單位實行全程監督控制的管理系統。建設污染源監測監控系統,通過自動化、信息化等技術手優更加科學、準確、實時地掌握重點污染源的主要污染源排放數據、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及時發現并查處違法排污行為,對于確保污染減排工作取得實效,切實改善環境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前,大多數地區已在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安裝了在線監測監控設備,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全部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測監控設備,同時配套建設縣級監測監控中心(縣環保局監控平臺),實現對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在線監測、視頻監控和污染源管理一體化,最終形成省、市、縣、企業四級聯網監控,保證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減排制度的實施。

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建設必須按照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28號《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和相應技術規范要求,實現省、市、縣及企業四級聯網和污染源數據的傳輸和數據共享。采用較為先進的技術指標,確保在一定時間內不滯后。緊密結合全國環保實際,結合各地環保工作的特點,結合各地環保工作的特點,確保系統使用簡便、功能完備,運行穩定,維護及管理便捷,費用經濟。

認真執行《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驗收技術規范(試行)》(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試行)》(HJ/T 355-2007),并呼吁國家盡快出臺廢氣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驗收技術規范及運行與考核技術規范,確保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持續、穩定地運行。在加快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建設的同時不斷完善監管模式。監督性在線監測的監管模式是有限的,在重視發揮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作用的同時,現場環境執法檢查、日常監督性監測等其他監管手段依然不可偏廢,通過建立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定期上報制度,建立完整的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數據庫,并與在線自動監測監控數據相比對,隨時了解和掌握污染物排放的動態變化情況,真正發揮在線監測系統“電子眼”的監督作用。

2.3 加強監測人員自身專業素質的建設

監測質量是監測人員素質、監測儀器設備、監測過程中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的綜合結果,而監測人員專業素質又是監測質量優劣的決定因素。總量監測相對于濃度監測而言,技術性更強,工作量更大。總量監測人員除了應該具備必要的采樣技術外,首先應該了解和掌握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生產狀況,進而了解污染物的排放規律。各監測單位應該加強監測人員業務培訓,總結不同行業污染物排放規律,建立一支涵蓋不同行業的監測領頭人隊伍。

3結語

總量監測是實施總量控制的重要基礎,為使總量監測技術更加合理、完善、更具操作性,對監測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需要不斷地探索研究,建議國家盡快制定統一的總量監測技術規范,以便規范總量監測行為,提高總監測質量,更好地為環境管理服務。

參考文獻:

[1]趙繪宇,趙晶晶.污染物總量控制的法律演進及趨勢[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7(1):28-34.

[2]朱煥山,史紅香,劉佳寧.廢水不穩定排放狀態下污染物總量監測[J].遼寧城鄉環境科技,2000,20(1):45-47.

[3]齊文啟,汪志國,孫宗光.廢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監測技術路線及要求[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0,12(3):1-3.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范文5

“1831”實現環保管理智慧化

何春銀介紹“1831”的名稱含義時表示,“1”是建設一個全省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控系統;“8”是集成飲用水水源地、流域水環境、大氣環境、重點污染源(包括污水處理廠)、機動車尾氣、輻射環境、危險廢物、應急風險源等8個子監控系統;“3”是組建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監控中心,統一歸口管理自動監測監控系統,對監控數據質量實施“全生命周期”控制;后一個“1”是建立完善的環境監控運行機制,出臺一套環境監控管理辦法,實現對全省生態環境的現代化監管。

通過“1831”,解決了反映環境數據的歸一輸入與統一輸出的問題。改變了過去多數多源,多源并用,信息不共享,部門難協同的現狀,實現了一數一源、一源多用、信息共享、部門協同。數據不共享是當前實現智慧城市的最大問題,“1831”可以說是一個環境治理的典范。

據介紹,“1831”工程實施后,水環境自動監測覆蓋全省117條主要河流,26個省界斷面,62個市界斷面,6個近岸海域功能區;空氣環境自動監測覆蓋183個國、省、市控空氣自動站、省轄市灰霾監測站和縣以上空氣自動站;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覆蓋全省992個重點污染源(廢水330,污水處理廠366,廢氣230,重金屬66)及79個市控污水處理廠;飲用水水源地自動監測覆蓋全省111個(其中4個備用水源地)萬噸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

在演講中,何春銀用鼠標在系統中通過一個簡單的操作,就可以遠程關閉或者打開常州市一個工廠的雨水排水口。“動一下鼠標,就能把生態感知指數以至于在全省的排名自動排出來。所有的事情都在這里信息共享,讓我們時刻通過這個平臺感知著江蘇環境的變化。”何春銀呼吁,“不僅僅要用3S的技術推廣信息化,更應該把生態的靈魂放在信息系統里面。”

Portal for ArcGIS的強大支撐

“1831”工程背后強大的技術支撐中,GIS是至關重要的。據介紹,“1831”是基于Esri的ArcGIS平臺,包括采用了ArcGIS for Server的最新擴展模塊Portal for ArcGIS。用戶可以使用該模塊搭建綜合性的GIS門戶,建立一個基于地理的工作平臺。它可以按照企業不同的組織部門、不同的專題類型,對GIS資源進行集中的組織和管理,并可實現不同部門間資源的靈活共享,提升企業的協同工作能力。此外,它為用戶提供了即拿即用的在線制圖環境,用戶無需具備專業的GIS知識背景,就可以在這個環境中輕松實現業務數據上圖,并能夠進行基于地理的數據分析。它還可以作為私有云GIS平臺的門戶,用戶無需安裝、維護專業的GIS軟件,即可通過Portal for ArcGIS使用云GIS服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麻豆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 日韩视频亚洲 | 欧美另类色图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自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区久久综合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 | 一级网站在线观看 | 全部费免一级毛片不收费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 一区精品在线 | 一级毛片视频播放 | 老子影院午夜久久亚洲 | 日韩综合在线 | 素人面接 | 久久综合社区 | 欧美色第一页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大全国产精品 |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 | 国产高清视频免费 |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 亚洲欧美高清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 91视频高清 | 欧美大陆日韩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毛片 |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 日韩在线欧美 | 殴美激情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