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道德觀察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道德觀察范文1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我院門診自2005年11月~2006年10月對365例早孕婦女實施人流術,隨機分為3組,心理疏導組160例;僅于宮頸擴張前宮頸兩側注射2%利多卡因針5ml,米索前列醇110例;于術前30分鐘口服米索前列醇片200ug并于宮頸擴張前宮頸兩側注射2%利多卡因針5ml;對照組95例術前不做任何處理,3組年齡均在18~27歲。
1.2方法
1.2.1心理疏導方案心理疏導工作由施術者和護士組成,心理咨詢與疏導時間在確診為“宮內早孕”后決定人流時、術前準備、術中和術后4個階段進行,以達到心理準備、心理調整目的。
1.2.2疏導方法針對不同心理障礙及反應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及干預。⑴恐懼、緊張、焦慮心理;早孕婦女因精神高度緊張,往往對早孕反應敏感,表現出厭食、煩惱、心悸、體質虛弱,或未曾經歷分娩的痛苦,同時對流產過程不了解,懼怕手術,甚至懼怕人流術后不孕。⑵未婚先孕者是一種違背社會傳統婚姻道德觀念的行為,可能受到社會、家庭及其他方面的壓力,同時或多或少受到對方不負責任的對待,加劇了其心理刺激,出現自卑心理,表現出心情沉重,怕見熟人,就診時隱姓埋名,同時擔心得不到醫務人員的理解和同情,針對上述種種心理表現,我們以心理支持為主,有的放矢地進行心理疏導。術前進行心理疏導,給予同情和關愛,充分發揮語言效應,用真摯的言詞,柔和的語調,幫助她們解除痛苦,與她們的心靈進行有效的溝通。并介紹手術概況、術中感受等,也可讓她們之間互相交流信息,消除恐慌,樹立信心,穩定情緒,術中操作輕柔,并告之配合方法及已用少量對身體無害的止痛藥,反復詢問其感受,暗示手術安全性,以減輕其緊張與焦慮,使之增強對痛苦的承受力,積極配合使手術順利完成,術后指導注意事項,并指導如何落實避孕措施。
1.3 觀察內容及評定標準
1.3.1觀察內容觀察3組病例于術前、術后血壓、脈搏的變化,觀察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胸悶5項癥狀的情況。
1.3.2評定標準參照王淑貞主編的《婦產科理論與實踐》所提出的指標:⑴術中心率降至每分鐘60次以下,或者心率下降超過每分鐘20次,并伴有3項以上癥狀者。⑵術中血壓下降至10.78kpa(8060mmHg).或收縮壓下降2.67kpa(30mmHg)以上,并伴有3項以上癥狀者。
1.4統計學處理方法
采取校正X2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
2、結果
心理疏導組、米索前列醇組與對照組,3組RAAS發生率,見表1。
道德觀察范文2
[關鍵詞] 淚道置管;淚道阻塞性疾病
[中圖分類號] R77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5)08(b)-005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lacrimal intub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 (LDOD). Methods 50 (61 eyes) patients with LDOD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of our hospital during September 2013 and January 2015 were treated with silicone intubation,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12 months, and symptoms were eliminated in 48 eyes (78.69% ) and their lacrimal duct became patent; epiphoria decreased in 9 eyes and their lacrimal duct were with lower patency(14.75%); pyorrhea or epiphoria still existed in 4 eyes(6.56%)and their lacrimal duct were not patent. Conclusion Lacrimal intub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LDOD because it can prevent the re-adhesion and obstruction of lacrimal duct mucosa.
[Key words] Lacrimal intubation;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
淚道較為細長,容易阻塞導致淚溢,造成患者痛苦,并可引起急、慢性淚囊炎,使眼部成為一個感染病灶,如果發生眼外傷或者施行眼內手術,極易引起感染,導致細菌性角膜潰瘍或化膿性眼內炎,嚴重者可致患者失明。為探討淚道置管術治療淚道阻塞性疾病的療效,2013年9月―2015年1月該院運用淚道置管術治療淚道阻塞性疾病患者50例61只眼,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共收治淚道阻塞性疾病患者50例(61只眼),其中淚小管或淚總管阻塞25例30只眼,鼻淚管阻塞(不伴有淚囊炎癥)17例23只眼,慢性淚囊炎8例8只眼。男性18例(23只眼),女性32例(38只眼) 。術前通過淚道沖洗、淚道探通檢查確定為淚道阻塞或慢性淚囊炎病人。術前沖淚道、妥布霉素眼液滴眼,對沖洗有膿液溢出者,術前1~2周每日用妥布霉素眼液及生理鹽水沖洗淚道至無膿液后再行手術。
所需儀器設備:淚小點擴張針,淚道探針,淚道沖洗針,淚道引流管(山東福瑞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硅膠淚道引流管,兩端為金屬探針,中間為軟性硅膠管,探針周圍包繞硅膠,探針頭端鈍圓,另配有鼻腔探針取出鉤,由帶鉤的鈍性頭端和長柄組成),前鼻鏡,槍狀鑷,鼻竇內窺鏡。
1.2 操作步驟
①患者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②用浸有丁卡因及麻黃素的棉片麻醉并收斂患側下鼻甲粘膜;③愛爾凱因眼液行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注射液行篩前神經阻滯麻醉及淚小點附近皮下浸潤麻醉;④充分擴張淚小點和淚小管,用空心淚道沖洗探針行淚道探通,將探針一頭垂直插入下淚小點1~2 mm,有抵觸時把探針轉為水平方向伸入淚小管,到達骨壁時稍向后退,再將探針向上轉90°,然后向下經過淚囊、鼻淚管進而進入下鼻道,探通后行淚道沖洗,確認有沖洗液入鼻,淚道探針留置淚道內5 min;⑤退出淚道探針,將淚道引流管一頭用同樣方法插入淚道進入下鼻道;⑥用鼻竇內窺鏡檢查,在下鼻道可見引流管,用探針取出鉤勾住引流管頭端將其從鼻孔勾出;⑦將引流管另一頭同樣方法插入淚道進入下鼻道并從鼻孔勾出;⑧把淚道引流管中的金屬探針拔出,僅剩硅膠管留在淚道中;⑨將從鼻孔中穿出的硅膠管兩端打結留在鼻腔中。
1.3 術后用藥及拔管
術后口服抗生素3~5 d,抗生素眼液4次/d、滴眼1個月,術后用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5 mg+生理鹽水5 mL沖洗淚道,1周內3 d/次,1月內1次/周,之后3個月內2周1次。
3~6個月后在內眥處上下淚小點之間剪斷引流管,從鼻腔拔出引流管,拔管后用典必殊眼液沖洗淚道,第1個月2周1次,以后1次/月,隨訪3~12個月。
1.4 療效判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眼科學診斷和療效評價標準》[1]。治愈:淚道沖洗暢通;好轉:淚道沖洗部分返流,但有水入鼻,沖洗欠通暢;無效:淚道沖洗從上、下淚小點返流。
2 結果
術后隨訪3~12個月,平均隨訪6個月,61只眼中48只眼術后癥狀消失,淚道沖洗通暢,治愈率78.69%;9只眼術后溢淚減輕、但仍有不同程度溢淚,沖洗淚道通而不暢,占14.75%;4只眼仍有溢淚或溢膿,淚道沖洗不通,癥狀沒有改善,占6.56%,其中反復溢膿的2只眼再次手術,行“淚囊鼻腔吻合術”,術后淚道沖洗通暢,溢淚、溢膿癥狀消失。
3 討論
目前治療淚道阻塞性疾病的方法主要有淚道沖洗、淚道探通、淚囊鼻腔吻合術、淚道激光術、淚道置管術等,各個方法各有優缺點。淚道沖洗操作簡單但效果差,淚道阻塞嚴重者無法通過沖洗解除阻塞。淚道探通、淚道激光術可以有效解除阻塞,但術后創面組織水腫、炎性滲出,容易粘連,導致再次阻塞。本組患者治愈率78.69%,較高玉英等[2]報道用淚道激光配合常規淚道沖洗治療淚道阻塞的治愈率60%高。淚囊鼻腔吻合術療效確切,手術成功率可達92%[3],但需鑿骨造孔,術中出血多,手術時間長,術后面部皮膚遺留疤痕,影響美容[4]。在淚道置管中較多術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導管,但在硬膜外麻醉導管置管期間,淚小點易被撐豁,甚至撕裂,嚴重影響術后效果[5]。該院采用的是硅膠管置管,手術有如下優點:①微創手術,手術時間短,痛苦少,術后不留瘢痕。②其所用淚道引流管由兩端的金屬探針和中間的硅膠管組成,探針周圍包繞硅膠,管壁光滑,容易插入淚道,無菌、無毒、無刺激性,能適應淚道的生理彎曲,能有效解除淚道阻塞,對正常淚道損傷小。植入淚道后本身不會引起明顯的炎癥反應,也不會加重或延長受損淚道組織的增殖過程[6]。③術中將硅膠管在鼻腔中打結,不易脫出。④在淚道中置入的硅膠管是一種良好的支撐物,可以使淚道管腔保持擴張、防止淚道創面的粘膜再次粘連,還有利于淚道管壁結締組織環繞硅膠管生長,形成通道,拔管后不易再次阻塞。近年來的研究顯示,運用淚道置管術治療淚道阻塞、慢性淚囊炎效果較好,手術成功率較高。該組治愈率78.69%,與國內相關報道的治愈率比較接近[7-8]。
該組患者中,術前均經過局部滴抗生素眼液抗炎治療,有膿液的患者經淚道沖洗、抗炎無膿液后再進行手術。在置管術中,形成假道是常見的并發癥[9]。行淚小管、淚總管探通時,要固定好眼瞼,使淚小管始終處于拉緊變直的狀態,探通時用力適當,避免形成假道。探通后沖水,若阻力大,或者鼻咽部無水或很少,有可能存在假道,應該停止手術,待假道修復后擇期再置管,該組患者無一例形成假道。探通淚道時探針探到骨壁時稍向后退,再將探針向上轉90°向下經過淚囊,避免頂著骨壁往下探時用力過度刺破淚囊。術中從鼻腔勾取引流管是個難點,特別是沒有鼻竇內窺鏡輔助的情況下,容易損傷鼻粘膜,鼻粘膜收縮到位很重要,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鼻粘膜損傷及出血。術后常規沖洗淚道并活動硅膠管。術后用慶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鹽水沖洗淚道,可以抗炎和減輕淚道粘膜水腫。該組有3例患者置管時淚道沖洗不通暢,拔管后淚道沖洗變通暢,溢淚癥狀消失,可能是由于置管后部分淚道被硅膠管阻塞,拔管后淚道反而變通暢。拔管時間依據患者溢淚、溢膿好轉情況而定,術后早期就無溢淚、溢膿,3個月即可拔管。若患者反復有溢淚、溢膿,用慶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鹽水定期沖洗淚道,好轉后可適當延長拔管時間。拔管后常規沖洗淚道,沖洗的次數和間隔時間根據淚道是否通暢、有無分泌物溢出和分泌物的多少及性狀而定。
分析該組患者中無效或效果不佳的病例,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①術前曾反復淚道沖洗、淚道探通,淚道粘膜損傷較重;② 淚道阻塞病程長,粘連部位多,置管后原粘連部位管壁上皮修復不良,有研究表明患者的病程可能是影響治愈率的主要因素[7]; ③下鼻甲肥大后可能擠壓膜性鼻淚管及鼻淚管開口,特別是下、中鼻甲肥大和鼻竇炎患者[10],手術效果較差;④患者置管期間慢性結膜炎、鼻炎反復發作,炎癥蔓延至淚道,淚道管壁修復不良;⑤有些患者術后淚道沖洗大部分沖洗液入鼻, 但仍有明顯溢淚,考慮原因主要為眼瞼皮膚松弛,淚小點虹吸作用減弱等[11]導致功能性淚溢;⑥置管后部分淚道被硅膠管阻塞,慢性淚囊炎患者分泌物引流不通暢,淚囊炎癥不能消除,拔管后淚道再次阻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自身健康的需求增加,需要治療淚道阻塞、慢性淚囊炎的患者越來越多。淚道置管術操作相對簡單并且微創,費用較低,失敗后可以再次手術或者改行其他手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關國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眼科學診斷和療效評價標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100.
[2] 高玉英,楊穎,楊平.淚道激光術后加壓淚道沖洗方法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臨床醫工程,2012,19(10):1819-1820.
[3] 周振德,九.臨床淚器病[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3: 285-286.
[4] 高峰,單秀水.窺鏡下激光淚道成形置管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療效[J].國際眼科雜志,2013,13(4):812-813.
[5] 謝祥勇,唐勇華.改良淚囊鼻腔吻合術聯合淚道置管治療慢性淚囊炎的療效觀察[J].微創醫學,2012,7(4):415-417.
[6] 李榮需,梁永強,梁婉紅,等.硅膠淚道引流管治療淚道阻塞性疾病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2):363-364.
[7] 陳丹,曾憲武,王靜.淚道置管術治療淚道阻塞的療效及影響因素[J].國際眼科雜志,2013,13(6):1279-1281.
[8] 方華,馮敏.新型淚道硅膠引流管在治療淚道阻塞中的應用[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8):1604.
[9] 李琳,孫晉.激光淚道成形聯合置管術用于復發性淚道阻塞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29):56-57.
[10] 呂瑾,黃群,朱莉靜,等.激光淚道成形術+義管植入術治療淚道阻塞的臨床觀察[J].海南醫學,2012,23(3):77-78.
道德觀察范文3
第一幕開場,在茶館正門口有一塊高出地面兩個臺階的小平臺,重要人物出場后都要在這里站一站,觀察一下茶館的整個環境,也讓觀眾看看是什么樣的人物要出場了。這里,焦菊隱采用了類似戲曲出場“亮相”的方法,加深觀眾對幾個主要人物的印象。宋恩子和吳祥子兩個特務上場,先在門口的臺階雙雙站立,并不說話而是環顧四周,茶客們頓時沒有聲音,觀眾的注意力被集中到兩個特務身上,等他們稍稍坐穩后,茶館里才又熱鬧起來,是個比較明顯的“暗上”,忽然亮相,引發了強烈的戲劇效果。常四爺和松二爺的亮相采用了另外的方法,兩人在茶館重新喧鬧起來的氣氛中上場,一上場就“各位,早啊”融入到整體中,像戲曲中的“打上”在茶客喧鬧般的鑼鼓聲中將主要人物送上場。與前兩種上場方式相比,秦二爺的上場更加引人注意。在他上場之前是伙計李三聽到了外面走螺的蹄聲,知道有貴客來,讓賣挖耳勺的老人讓開道兒,留出空間。隨后,秦二爺飄然上場,手持馬鞭,往大門口的臺階上一站,把別在腰間的褲褂兒一角放下來,昂首四顧,精神十足,起了個“單人霸”。此時,正站在角落里的王利發走了一個大調度,趕緊上前請安并接過秦二爺手中的馬鞭。之后,秦二爺順勢走下臺階,再次用幾個跑全場的大調度亮相,讓觀眾看清這個主要人物,加深印象,同時也把秦二爺實業救國躊躇滿志之心表現出來。這種上場方式就很像戲曲里的“唱上”了,人物出場前鑼聲先響,然后邊表演邊上場,像《武家坡》里的薛平貴,先在幕后唱“一馬離了西涼界”,然后打馬上場,先聲樂引起觀眾的注意,增加舞臺氣氛。這些典型的上場亮相方式都是焦菊隱和夏淳兩位導演明確運用傳統戲曲的表現手法的結果。
注重外部形體動作
焦菊隱要求演員學習中國傳統戲曲中運用洗練、準確的“形體動作”的組合來表現人物特定的內心世界。這是中國戲曲給焦菊隱的巨大啟示。“我們有些話劇導演,藝術構思確是不很豐富,我們缺乏極為活躍的想象力,我們既不善于深刻地觀察體會人的精神世界和客觀事物,也不善于深刻地表現它們。……這一切在戲曲的演出里,有很多精彩的例子,可以供我們學習。”③這一點在《虎符》中已有所運用,在《茶館》中運用得就更加自如。“如果一時沉不下心進入角色時,可以先找人物的形體動作線,然后再找思想情感的線……合乎規定情境要求的形體動作線,往往能誘發豐富的內心活動。”④“請安”是松二爺的典型動作之一,但在第二幕的“請安”則是畫龍點睛的心理外化表現。見到闊別20年的常四爺,松二爺百感交集,先是一反常態忘了行禮,光是一個勁錘打對方,想到自己失禮后趕緊補上隆重的“大安”,轉過身對著王掌柜又是連連問安弄得對方應接不暇,不知如何是好。這一連串的動作和松二爺當時沒落但不失旗人禮儀、激動但不失“場面人”的身份和心理活動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是臺詞代替不了的心理狀態的呈現。
三個老人“自我祭奠”是被廣為稱贊的一場戲,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場戲在公演之后,依然是導演和演員們的心頭病。在撒紙錢之前,三位主演有一大段臺詞互相交流,開始時他們總是找不到感覺,尤其是眼神一對,常常因為飽含感情而演不下去。后來焦菊隱在單獨排練這段時對演員們說,“你們試試對著觀眾演”,這一招果然有效,并且一直保留在老版本《茶館》的演出中。在三位老演員晚年出演的音像資料中還能看到于是之背對著觀眾坐在椅子上側著臉對兩位同伴述說自己一生改良的遭遇的情境(成為經典的“背對觀眾面朝天的王利發式的”抒情);藍天野在這場戲中幾乎是瞇著眼睛(也表示老眼昏花)對著觀眾道白,即使是很激動時,也是大致對著鄭榕所在的側臺方向而不是鄭榕本人。一直到這段對白的結尾部分,三位演員的交流才開始逐漸多了起來。于是之在文章中回憶這個排練片斷時說:“我記得他只提了一個意見:叫我們把許多重要的臺詞都直接說給觀眾……說也怪,這么一個輕微的調整,竟引起了我們極大的激動。非但沒有因為彼此間交流的減少而丟掉了真實,相反,倒覺得我們的感情仿佛都能夠更自由地抒發出來。”⑤
在焦菊隱看來,戲曲“把行動者或說話者的觀察判斷等等,和對方的一系列內心態度,雙方的全部思想感情的細致活動,即無論是潛臺詞、內心獨白,或者變化很多而又很迅速的內在反應,都和主要的舞臺行動與臺詞同時且直接地用形體動作表現出來”,⑥戲曲演員“大膽地和觀眾直接去交流,當他考慮問題、進行判斷、做出決定的時候,他往往有意識地爭取觀眾的支持和同情”,獲得更大的真實感和抒情效果。⑦于是,他才讓三位演員大膽地向著觀眾去想、去聽,讓觀眾看明白他們是怎樣想的,怎樣聽的。把觀眾的參與和感受看作是演員表演的一個組成部分。
舞臺調度
《茶館》第一幕人物眾多,場面調度復雜,有些人物一直在場上,但更多的人物只是走個過場,怎樣才能使主要人物和群眾演員的上下場過渡自然?怎樣才能讓互不相關的茶客們在場面上連接成一個整體?怎樣才能利用特殊的舞臺調度塑造出雖然是片刻出場、臺詞寥寥無幾卻讓觀眾印象深刻的人物?焦菊隱用縝密而又活潑的舞臺調度做出了精彩的回答。在劇本原稿中,宋、吳兩個特務一開場就坐在茶館里,但到了舞臺演出本中改成了兩人在開場后不久“暗上”,立定在門口的臺階后不是馬上走向他們在茶館里的老位置,而是向臺口走了一段(巡視茶館有無異常現象),再各自轉身繞到第6張桌的左右兩側坐下。這很像是利用了戲曲龍套出場的常用辦法:兩個人(或兩支隊伍)走到“九龍口”然后再各自轉身分處舞臺兩側來了個“二龍出水”。這樣做的效果是在舞臺中加深并且重新塑造了兩個特務的形象,他們不是可有可無的人物而是時代背景的一個縮影。馬五爺的下場以及第8張桌的處理是第一幕中經常被大家提到的經典調度。馬五爺在制止二德子和常四爺的沖突后,沒有理會前來搭訕的常四爺,而是用手指夾起禮帽起身離開。但是怎么離開就顯出導演的功夫了,劇本沒有交代演員具體的下場方式,而此時已經有之前的二德子把場上的幾張桌子做了勾連,還可以像初次排練時那樣,讓馬五爺從常四爺身邊擦身悄悄而過,這當然合理但不合情,因為沒有給觀眾留下什么印象。現在由焦菊隱創造的馬五爺的下場方式是:他慢慢站起身來很有禮貌地對常四爺說了聲“謝謝”,然后穩穩當當戴上禮帽,邁著莊重的步子,面向觀眾從舞臺左側臺前向臺中繞了個大圈子,走到舞臺中間時教堂鐘聲響起,
馬五爺停步摘下帽子,必恭必敬而又夸張地在胸前劃了一個十字,接著再戴上帽子匆忙走出茶館,這樣一來,馬五爺的身份、當時的時代背景就很巧妙地凸現出來了,而且整個舞臺和個人表演中動靜相宜的節奏也帶出來了。話劇是高度凝練的藝術,在舞臺上沒有一句臺詞是無關緊要的,沒有一個人物形象是可有可無的,馬五爺雖然在整個劇中只出現了一次,但他的身份和當時的大環境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一個優秀的導演是不允許這樣的人物隨隨便便下場了,于是采用了以上的舞臺調度,活用了戲曲中的“耍下場”(手中沒有把子或道具),使馬五爺的形象在舞臺上得以充分展現。
舞臺布景
《茶館》三幕的布景與主題“埋葬三個時代”是呼應的。一、二幕之間做了一次角度的移動,第一幕是正面展現,縱深比較開闊,正是裕泰茶館的鼎盛時期,高朋滿座,舞臺上共有8張桌;第二幕相隔20年后,景的右側向前移動,取消了大半面墻,縮小了平面面積,突出了由內院改成的公寓3張桌。第三幕在第二幕的基礎上堵上了公寓,舞臺正中又截取了被查封的秦二爺的倉庫,茶館所剩無幾的地方也被分割得四分五裂,此時,舞臺上只剩下兩張桌子,其中一張比較主要的在舞臺正中心。在戲曲中舞臺布景常常是非常簡練的,而且緊密配合并且突出演員的表演,“物”與“人”要求相得益彰。《茶館》的布景即是借鑒了這個特點,布景一幕幕地縮小,“莫談國事”的紙條一幕幕加大,這種舞臺布局的變化是與王利發被各種勢力層層壓迫無地自容甚至最后走上死路相適應的。布景的改變是為了突出人物命運。而且在突出人物精神的同時,縮小的布局對觀眾在視覺和心理上的刺激是很明顯的,人物活動的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都在縮小。
音響效果
在《虎符》的排練中,焦菊隱直言不諱在戲曲音樂的問題上遇到了極大的困難,采取了“臨陣脫逃”的辦法,暫時不作進一步實驗。所以在《虎符》中,他還只是直接地搬用了戲曲的鑼鼓點,沒有消化,沒有想到把戲曲音樂有機地融入話劇形式的辦法,于是有評論指出,《虎符》中的鑼鼓點別扭、生硬、斷斷續續,沒有形成完整的結構。在《茶館》中,焦菊隱對這個問題有進一步的探索,主要表現在音響效果的介入和處理中,引出人物出場(類似戲曲音樂中文武場的作用)或者烘托人物心理活動(類似于戲曲的幫腔)。
(一)用音響的起伏突出人物、介紹人物出場
第一幕開場不久,賣福音書的走后,茶館內一直持續著的哄哄聲第一次漸停,第二桌茶客聲音較大地議論起“您可別瞧不起這位,這年頭,吃洋飯的吃香”,然后引起眾人的議論,用這種聲音效果前后差別來突出賣福音書人的身份和當時的社會背景。又是在一片重新雜亂起來的聲音中宋恩子和吳祥子上場了,大家知道他們不是為了喝茶而是來監視可疑之人,于是場上人聲一下子降了下來,人們提心吊膽,形成一個“靜場”,這時門外傳來一聲悠長的“喚頭”,像是通報他們的到來,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襯托出在場人物的緊張。隨后,各種音響又交織起來,在喧鬧聲中唐鐵嘴上,然后常四爺、松二爺上,場上第一次小,人聲熱烈起來。整個群眾場面音響效果的控制借鑒了戲曲中鑼鼓的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節奏鮮明,表演自由而準確,仿佛后場真有個“打鼓佬”在指揮全場。秦二爺和龐太監也都是在音響效果中上場的。秦二爺是“春風得意馬蹄急”,正當風華少年騎著走螺急馳而來,“比那當官的還厲害”;龐太監不同,權勢顯赫一路有轎車,抬轎跟幫的人也都飛揚跋扈,人沒到吆喝聲先到。兩種交通工具的對比,兩種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對比在音響效果中全都突顯出來了。
道德觀察范文4
道德與觀察
現在已是二十一世紀現代化時代了,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在社會發展的同時,有些人利用高科技來制造一些假貨買入市場,這些人雖然得到了利益,但是侵犯了消費者的權力。
在一幅《農藥》的漫畫中就揭示了那些道德敗壞的人。圖上的老農往田里打農藥盡然是假藥,不僅沒有殺死害蟲,反而讓蟲子更強壯了。
現在的社會最缺少的就是“道德”,為此主席還倡導了《八榮八恥》,提倡了“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侵犯消費者的權利就是見利忘義,以維護消費者權力就是誠實守信。
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有誠信的人,讓我們的社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我們行動起來,讓社會主義榮恥發揚光大,使《八榮八恥》永遠扎根在人們心中。
道德觀察范文5
【關鍵詞】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搶救;并發癥;護理體會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道病變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腸病變出血,主要表現為嘔血、黑便、頭昏、心悸等,大量出血可因血容量減少,導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臨床應及早識別出血征象,細致護理,減少出血次數,搶救患者生命。通過對筆者參與搶救護理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所采取的護理措施,進行總結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96例,男58例,女38例,年齡32-76歲,平均年齡50歲。其中肝硬化30例,胃十二指腸潰瘍43例,應激性潰瘍或急性糜爛性胃炎12例,胃癌8例,膽道出血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嘔血、黑便和休克癥狀。經過治療和護理治愈58例,好轉36例,轉外科手術2例。
2臨床觀察
2.1觀察生命體征 大出血時根據病情一般每30min測生命體征1次,必要時進行心電監護。
2.2觀察出血量 每日出血量在5-10ml可出現大便潛血陽性,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胃內積血量在
250-300ml可引起嘔血;柏油樣便提示出血量在500-1000ml。一次出血在400ml以下時可不出現全身癥狀,出血量大,出血快速可出現急性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輕度出血:患者除有頭昏、乏力外,脈搏、血壓、血紅蛋白等均無變化,估計出血量約占總量10%以下(<500ml);中度出血:患者有煩躁、心悸、口渴、少尿等癥狀,脈搏100次/分左右,收縮壓降至90-100mmHg,血紅蛋白70-100g/L,估計出血量約占血容量20%(1000ml左右);重度出血:患者面色蒼白,脈搏細速、出冷汗,甚至無尿等出現休克癥狀,脈搏>120次/分,收縮壓低于80mmHg,血紅蛋白低于70g/L,估計出血量占總血容量的30%(>1500ml).
2.3觀察出血是否停止 病人反復嘔血,由咖啡色轉為鮮紅色,由柏油樣便轉為暗紅色并有腸鳴音亢進等。周圍循環衰竭持續存在,經補充血容量仍未見改善或好轉后又惡化,脈搏、血壓仍不穩定,肝硬化門脈高壓者,出血后脾臟縮小,如不見恢復腫大,血尿素氮持續再次增高。以上情況提示可能出血未止或再出血。
3護理
3.1一般護理 出血期間應絕對臥床休息,采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下肢抬高30度,改善腦部供血,給予吸氧,一般2-3L/min,防止低氧血癥而誘發出血,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及早更換污染的衣被,注意保暖。
3.2心理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嘔吐和便血,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情緒,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因病程長,預后差,病人情緒尤其惡劣,導致迷走神經興奮,致使胃酸分泌增多,促進胃蠕動加強,加重出血,護理人員要關心體貼患者,給患者以安全感,使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3止血護理:
3.3.1藥物止血的護理 目前臨床上首選止血藥是洛賽克和立止血。重癥患者可重復使用。
其次選用止血敏、止血芳酸、西咪替丁、維生素K聯合使用。還可使用奧曲肽、凝血酶、泮托拉唑鈉配伍治療。垂體后葉素含等量加壓素與縮宮素。血管加壓素能夠有效降低門脈及其側支循環的壓力,從而有效控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1],目前主張同時使用硝酸甘油,協同降低門脈高壓,還可以減少垂體后葉素引起的不良反應。久用抑酸藥物能使胃液ph降低,造成大量細菌繁殖,誤吸反流的胃液可致嚴重的肺部感染,應引起護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垂體后葉素副作用較大,患者易出現面色蒼白,腹痛、排便感,可使血壓升高,應注意觀察血壓,對冠心病人易誘發心梗,屬禁忌,該藥還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加速腸道積血的排出,在觀察中應正確判斷。
3.3.2內鏡止血的護理
內鏡下止血被臨床廣泛應用,具有療效肯定,操作方便,費用低廉,便于床邊等優點。①內鏡下局部噴灑凝血酶、孟氏液或去甲腎上腺素,一般可收到立即止血的效果。②局部注射血管收縮藥或硬化劑:經內鏡用稀濃度即1/10000腎上腺素在出血灶四周粘膜下注射,起暫時止血作用,繼之局部注射硬化劑如1%四烷基硫酸鈉使血管閉鎖。③使用聚桂醇注射液對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硬化治療。一般3-6次可達到曲張靜脈完全消失。術后48小時內可能有胸骨后疼痛,與硬化劑刺激食管痙攣有關,疼痛劇烈時可口服利多卡因稀釋液。出現發熱病人,超過2天,應考慮是否術中感染,以確定是否用抗菌素[2]。
3.3.3雙氣囊三腔管壓迫止血的護理 三腔二馕管填塞胃底及食管中下段止血是搶救食道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重要且有效手段之一。①使用時先充胃氣囊觀察出血是否停止,如未止血再充食道氣囊,胃氣囊充氣150-200ml,壓力在40-50mmHg,使之足以克服門脈壓,要確保0.5kg的牽引重量,如遇管子滑出,應立即將氣放出,以防氣囊進入食道、喉部引起窒息。②每8-12h放氣并放松牽引一次,使胃囊與胃底粘膜分離,改善局部受壓粘膜的血液循環,避免引起缺血壞死。每隔2h用生理鹽水沖洗一次,保持管道通暢,以免因血塊阻塞影響觀察止血效果及給藥。③一般置管72h,如出血不止,可適當延長。出血停止,可放氣,必要時觀察24h,胃管內無血性胃內容物抽出或糞便顏色轉黃再拔管。
3.4飲食營養護理:飲食營養護理是各項綜合治療的重要一環,合理的飲食,有利于止血、促進健康。①消化性潰瘍患者,臨床表現無明顯活動性出血者,可選用溫涼、清淡、無刺激性流質飲食。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止血后1-2d可進高熱量、高纖維素流質,限制鈉和蛋白質的攝入,避免誘發和加重腹水與肝性腦病。③老年患者應以低脂肪、低糖、高蛋白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為宜,少食多餐。④腦出血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大多數因昏迷、高熱、感染等原因,可使消耗能量增加,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中性和偏堿性低脂流質鼻飼。⑤給予米油、炒面飲食,將病人隨機分成兩組,第一組(43人)給予普通營養餐,每4小時一次。第二組(53人)給予普通營養餐的同時,給予50ml米油配適量炒面加去甲腎上腺素針1mg調成均勻稀糊狀,每4小時一次。結果第一組再出血22例,再出血率51.16%第二組再出血8例,再出血率15.9%經統計學處理,p<0.5,有顯著差異。米油具有保護胃粘膜作用,炒面具有收斂、止血作用。
3.5預防性護理:大量出血的患者出血后機體抵抗力下降,易發生各種感染,定期消毒病室、注意空氣流通、防止交叉感染。口腔積血,每日用1:5000呋喃西林進行口腔護理2次。協助病人每日按時溫水擦浴,每2h翻身拍背并鼓勵患者有效咳嗽,定時按摩,防止發生褥瘡。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是否出現腹水及肝性腦病的并發癥。
4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發病突然、出血量大、病情危急、并發癥多,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衰竭,威脅生命,有效的護理是診治的良好輔助,對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護理工作是臨床觀察的前哨,護士應針對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把護理工作做在癥狀發生之前,增強預見性,減少或避免并發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準確、及時、優質的護理及心理干預治療,可明顯減少再出血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進病人康復。
參考文獻
道德觀察范文6
【關鍵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液針刀;中藥離子導入療法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多見于中老年人,又稱老年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疾病,嚴重危害人類特別是老年人的健康。目前,臨床治療方法很多但大多數療效欠佳。中山市古鎮醫院自2005年8月至2007年10月間用液針刀配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本病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OA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40~75歲,平均(57.3±11.6)歲。其中單側膝OA患者37例,雙側膝OA患者23例。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5年,平均(7.8±3.6)年。
1.2 診斷標準采用1986年美國風濕病學院推薦的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診斷標準:①膝關節疼痛;②膝關節X檢查關節邊緣有骨贅形成;③骨關節炎的滑膜液相:清、粘、WBC
1.3 排除標準 年齡在40歲以下或75歲以上的患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或對本藥過敏者;神精病患者;已有嚴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膝關節手術史;合并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合并骨腫瘤、結核,類風濕性關節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
1.3 治療方法 液針刀治療:讓患者仰臥,膝關節屈曲70°~80°,平放于治療臺上,常規消毒鋪巾,選用黨氏圓角刀形液針刀和10 ml注射器抽吸2%利多卡因5 ml,維生素B1100 mg,維生素B121 mg,曲安奈德40 mg,在膝關節邊緣有骨質增生或骨刺壓痛點處進刀,刺入皮膚后,刀口線與骨刺的縱軸垂直,到達骨刺的尖部后,注入上述液體2~3 ml,然后在尖部做推、鏟、削松解法,把所有骨刺的銳邊推鏟削平后,在伸直位檢查一下患肢,把它和健側相比較,如發現患肢外翻時即在膝關節間隙的外側,內翻時即在膝關節間隙的內側選取一點,在中間部位,把該處的側副韌帶用平刃形液針刀切斷少許。若為雙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則行雙側液針刀治療。
中藥離子導入法:將中藥:入地金牛、威靈仙、獨活各60 g,木瓜、草烏、當歸各40 g,透骨草50 g上藥加水1500 ml,浸泡1 h后,文火煎2 h,濾出藥液500 ml,裝入瓶內冷藏備用。液針刀術后3 d,選用河北省石家莊市華行醫療器械廠GZ-ⅢA型骨質增生藥物電泳治療儀,膝眼穴放置中藥藥液浸泡的紗布墊,上面放1 cm厚溫水浸濕的襯墊,鉛板電極,用沙袋壓實,正極導入,負極放在膝關節下面或腰背部。電流強度10~15 mA,以患者正極局部有針感為佳。1次/d,每次通電30 min,10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統計治療效果。
1.4 療效評分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骨性關節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將臨床療效分為:①臨床控制:癥狀消失,膝關節功能活動正常;②顯效:癥狀基本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正常,能參加正常活動和工作;③有效:疼痛基本消失,關節屈伸活動基本正常,參加活動或工作的能力有改善;④無效:癥狀、體征改善未達到上述有效標準。
2 治療結果
治療結果60例患者中:臨床控制38例,顯效13例,有效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3.3%。6個月后隨訪,總有效患者中12例有復發現象,復發率為21.4%。再如上治療,治愈好轉共10例。60例患者中,大部分經2~5次治愈。
3 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OA)是目前老年人中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文獻報道70歲以上的老人發病率高達95%。目前本病的治療方法繁多,199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推出OA治療的金字塔方案,即以患者的教育、社會支持、減輕體質量等措施為基礎,必要時輔以外用非甾體抗炎藥,無效的情況下依次加用口服NSAIDS,對乙酰氨基酚等,急性發作時可在關節腔內注射皮質激素,有不可逆障礙時可采用關節置換[2],但關節置換目前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費用上均難以普及。因此,現在西醫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還沒有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膝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由于老年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非炎癥性退行性變[3],并在關節邊緣有骨贅形成,用液針刀注射藥物可消除手法松解時的疼痛,同時取得消炎鎮痛,減少術后粘連的作用。液針刀具有剝離松解粘連,疏通阻滯,流暢氣血,恢復動態平衡的作用。
中藥離子導入通過電流電解成離子,藥力集中以離子形式定向釋放,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既不損傷皮膚,又無疼痛或胃腸刺激癥狀,效果明顯。中藥離子導入是根據電滲透療法與中藥相結合,中藥方劑具有活血行氣、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之效。采用直流電膝眼穴中藥離子導入,將中藥中帶正電荷的膠體質點通過皮膚直接導入病灶局部,并積聚于病灶部位形成有效成分的離子堆,較長時間發揮中藥的治療作用,消除局部無菌性炎癥,有效緩解疼痛。同時,直流電又能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引起充血,增強血液循環,促進病理炎癥產物的排除,消散炎癥,起到溫經通絡、活血,消炎止痛之效。并能使中藥離子很快積聚到治療部位,大大增強了治療效果。同時治療中應注意電流不要過大,以免局部皮膚灼傷,影響以后的連續治療[4]。
本觀察中藥基本方具有溫陽祛寒、祛風除濕、活血通絡、通痹止痛之功效,而采用中藥離子導入療法能加速炎癥產物及代謝產物的吸收,增強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對炎癥介質有抑制合成、加強分解的作用,能降低神經末梢的興奮性,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解除膝關節周圍因保護性反射而導致的肌肉痙攣[5]。
因此,筆者認為,液針刀配合中藥離子導入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理想方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藥新藥治療骨性關節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127.
[2] Hochberg MD,Altman RD,Brandt KD,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s:PartⅡ,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Arthritis Rheum,1995,(38):1541-1546.
[3] 趙俊,李樹人,宋文閣.疼痛診斷治療學.河南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