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網精心挑選了涉外會計范文供你參考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參考范文能激發你的文章創作靈感,歡迎閱讀。
涉外會計范文1
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與教學方式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從涉外會計專業英語教學來看,找到符合自身特點的教學方式非常關鍵。涉外會計專業的特點在于“涉外”與“會計”兩個方面,英語教學基于這兩個方面需求基礎上進行,找到促進涉外會計專業特點與英語教育之間的突破口,凸顯語言交際能力與會計工作的特色,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一、轉變專業教學思想
教育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實用型人才,通過教學,使學生能為企業所用,在企業工作中能夠承擔相應崗位任務,完美地發揮作用。現今,無論對英語專業學生還是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都是一門必修課程,都需要學生認真對待,實現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否則,學生如果不重視英語學習,就不能取得想要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引導和激勵,幫助他們產生對英語的興趣,進而更好地學習英語。在英語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應該從全局出發,面向整個職業領域,改變教師教育思想。教師要把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相結合,同時注重培養其實踐能力和基本素養,讓學生通過在校學習英語,提高綜合能力,逐步成長為綜合型人才。
二、轉變英語教學定位
在進行涉外會計英語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教育的本質目的,那就是凸顯專業的職業性以及培養學生的外交能力。因此,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定位,要將“聽說”作為主要內容,比如進行閱讀課,教師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方面,而不是理論知識的灌輸上,同時結合課文導入,抓住主體思想,幫助學生掌握課文的細節,進而更好地理解詞語,鼓勵學生獨立進行思考并積極與周圍的同學進行合作和交流,這樣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口語交流能力。另外,在語言課的方面,要對單元重點詞匯、句型意義方面等進行分析和研究,對語法進行專項訓練,比如非謂語動詞以及定語從句方面進行強化訓練,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的積累和運用。
三、革新教材內容
語言教學的突出特點就是實用性,也就是說語言教學的內容與學習者需求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系。涉外會計英語教學應該重視語言的實用性,學生如果所掌握的知識并無法應用于實踐,那么就等于這些學習都毫無意義。加之涉外會計在語言運用方面對學生要求非常高,因此英語教學要基于聽說的基礎上,將教學內容分成各個板塊,比如英語聽說模塊、日常交際聽說模塊、情景聽說模塊等。根據市場上對英語人才的要求,及時更新教材內容,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提供更為廣闊的交流平臺。
四、創新批評方式
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構建一種輕松的教學氛圍和教學環境,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基于這個特點,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結果以及學習反映等各個方面做出評價,鼓勵學生進行思維創新。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保持客觀、熱情、公平的評價標準,并積極發揮鼓勵的作用。首先,進行鼓勵性評價,要鼓勵學生多發言、多進行合作對話,如果有學生回答錯誤,不要馬上說“No,you are wrong”, 而是說“ Pleas think it over”。對于學生的作業,也不要在錯誤的地方打上“×”簡單了事,要在錯誤的地方做好標記,并在旁邊標注,給予修改建議,示意學生再進行思考。另外,教師要懂得分層次評價,針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課程要求與評價指導,比如針對優秀的學生,教師的評價應該是高要求的,而對于程度較差的學生,則要給予肯定以及鼓勵性的評價,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信息,讓他們能夠給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進而更好地投入學習。
五、結語
對于涉外會計專業的英語教學,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口語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為主。本文從四個方面展開了分析,通過轉變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評級方式等實現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從而更好地符合涉外會計專業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朱曉玲.Internet在“會計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13(12).
涉外會計范文2
1.在審計線索方面。在會計電算化中,計算機的使用改變了會計記錄的存儲與處理方式,給收集審計信息和查找審計線索帶來了困難。首先,在案頭審計階段,稅務機關如何收集企業財務系統中的信息是一個關鍵問題。從目前情況看,存在兩大障礙,一是企業采用的數據庫不同;二是跨國集團公司全球使用統一的財務系統,多為英文記賬。其次,在現場審計階段,由于原始憑證或記賬憑證一經輸入計算機,賬簿登錄及匯總報表都通過程序自動完成,因而使審計人員難以像在手工操作環境下那樣對經濟業務進行直觀的對比追蹤審查。
2.在審計內容方面。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特點及其固有的風險決定了審計的內容包括對計算機處理和控制功能的審查,具體應當包括系統的開發與設計,會計軟件的程序,數據文件以及內部控制的審計等。同時,以下情形的出現也會對稅務審計的內容產生影響:一是無紙化交易的會計確認和內部控制,以及無紙化數據的安全性給審計人員帶來重大挑戰;二是系統集成,使會計數據與管理數據聯系起來,導致審計范圍擴大了;三是現代信息處理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為企業管理提供了快速信息聯系,企業外部信息的引入,使審計對象也發生了變化。
3.在審計技術方面。由于審計的內容擴大到電算化系統程序、系統的設計與開發、數據文件與內部控制方面,傳統手工審計已不能適應現行企業的實際情況,迫使審計人員采用相應的計算機技術。比如:利用計算機進行大量、復雜的分析性復核工作;借助計算機完成統計抽樣工作;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程序、內部控制制度、數據文件及計算機系統的可靠性進行測試等等。
4.在審計人員方面。企業現代管理技術的運用,給稅務審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稅務審計人員要有現代科技的觀念,否則是不可能完成有效的稅務審計工作。審計人員不僅要有豐富的財會、審計知識和技能,熟悉稅收政策,還應掌握計算機知識及其應用技術,掌握數據處理和管理技術,以及提高英語水平等。
二、電算化會計系統實施后的稅務審計對策
1.加快開發涉外稅務審計軟件。《涉外稅務審計規程》引入了全新的審計技術,要求采集企業大量的財務數據進行各種比較分析,通過對31戶大型企業電算化會計系統的調查及其對稅務審計的影響與對策分析,大家一致認為,對電算化企業進行稅務審計,僅靠手工操作幾乎是難以進行和完成的。因此,依靠計算機輔助審計已勢在必行,涉外稅務審計軟件的研制和開發已刻不容緩。
2.健全會計電算化系統有關稅務審計的法律規定。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只規定采用計算機記賬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將其記賬軟件、程序和使用說明書及有關資料抄送稅務機關備案,而對會計軟件系統在稅收管理上未作具體要求。建議在征管法中增加有關實施電算化審計的條例。明確規定審計人員和納稅人的法律權利和義務,對電子數據的合法性和采用的磁介質審計證據作出明確規定,以利于電算化審計的順利進行。
涉外會計范文3
關鍵詞:高職高專;涉外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一、會計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專業同質性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精準,教學內容未體現出高職高專特色,在學科體系與實踐環節上表現出單一的技能加復雜式課程設置,專業同質性強,未能真正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特色。
二是崗位適應能力弱。高職會計教育體系正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會計專門人才,但是學生畢業后一般都要用較長時間才能適應本崗位工作,并不能做到無縫對接,零距離頂崗。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知識不能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稍有變化就不知所措,即應變能力、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三是就業對口率不高。隨著近年來的擴招,很多院校大量招收會計專業學生,每年給就業造成了很大壓力。同時,很多高職高專會計專業的學生專業知識掌握得并不牢固,功底不扎實、實際工作經驗欠缺,應變能力不強,導致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對口率不高。
二、錯位發展的高職高專涉外方向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
(一)整合資源,錯位發展
一是設置專業的區隔度。我院在國際貿易專業上有著自身的優勢,會計專業通過開設相關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專業課,使會計(涉外)專業立足外貿行業,依托我院傳統的行業辦學優勢,突出“外貿、外語;商務、服務”的辦學特色,以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能夠綜合運用外語外貿工具、精通涉外業務核算、具備較好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高素質技能型涉外企業會計人才為目標。
二是加強專業的實操能力。企業既希望會計人員掌握會計專業的基本知識,又要求會計人員具有實際操作能力。我校主動服務于安徽省外貿行業經濟的發展和“長三角”地區國際商務事業的繁榮,與安徽省商務廳、安徽省進出口商會、安徽省外經貿企業協會建立長期穩定的聯系機制,行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指導涉外企業會計人才的培養過程,建立行業專業標準,參與人才培養工作評價,形成鮮明的行業辦學特色。
三是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會計專業畢業生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往往從最基層的崗位做起,如何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連續不斷的發展和完善,需要大學生個體素質的不斷完善、和諧發展。
(二)重新構建人才培養機制
一是重新定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要緊密結合市場需求,不斷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在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基礎目標下,調整相關課程的設置,保留相關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的課程,強化外貿會計課程的重要性,增加的實訓課程。
二是結合崗位需求構建外貿知識體系。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我校會計專業學生主要是面向各類外向型企業及其他企事業單位,主要從事出納、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及其他相關的工作,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懂得一定的外貿知識,應對就業后的崗位需求。
三是拓展實踐資源強化實踐育人體系。會計專業的校內專業綜合實訓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模塊化職業技能訓練可以在校內完成,也可以在企業完成。充分將學生的課余時間利用起來,完成會計基本技能的訓練。一方面不斷完善會計模擬實驗室的硬件和軟件設施,保證校內實習質量,另一方面積極拓展校外實訓基地,增加學生到校外外貿企業的社會實踐的C會,加大與外部企業尤其是外貿企業的交流合作的力度,力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四是深化素質訓練打造持續發展體系。在課程設置方面,擴大了選修教學內容,一個專業除其主干課程以外,允許會計專業學生對課程選擇有更大的選擇空間,設置體現學生個性發展以及擴大知識面方面的課程,采用講座、選修、自修等多種形式安排。在教學過程方面,任課教師應有意識引領、提倡學生鍛煉全面培養各項專業基礎能力,同時有意識地添加課本以外對增強學生能力有幫助的內容。
五是依托雙師隊伍優化師資隊伍體系。注重專業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組成的學術梯隊建設;注重“雙師型”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鼓勵和提倡教師通過不同渠道進行業務進修;聘請專家定期進行培訓,以彌補年輕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總之努力建立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既能傳授知識又能培養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涉外會計范文4
【關鍵詞】外貿企業 社會責任會計 經濟發展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利用社會上的人力、物力、財力。因此,企業也應當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為社會的利益做出自己應盡的義務。社會利益是一個比較大的范圍,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企業職工利益,消費者利益、競爭者的利益,弱勢群體的利益等。企業還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生態責任、法律責任、經濟責任以及文化責任、倫理道德責任。外貿企業也屬于企業的大范疇之內,而且它的經營收益范圍是國際化的,做為一個國際成員,它更應該履行相關的責任,為社會利益做出自己的行動。
一、外貿企業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的必要性
(一)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會給社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例如,生態環境的惡化、人民生活水平上的差距更加凸顯,以及企業內的職工需要維護自身權益,社會上消費者要求得到保障等。我國一直強調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經濟增長帶來的這些負面效應不利于我國的發展,因而需要得到解決。因此,社會責任會計勢在必行,以此來調節人與自然之間因為資源開采出現的矛盾,調和貧富之間的矛盾、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
(二)客觀上,經濟國際化需要推行社會責任會計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進出口貿易額不斷地增長。但是要想在國際貿易中取得競爭地位,獲得經濟效益,就必須遵循國際上的一些準則,及時向國際化的標準靠齊。我國很大一部分企業都通過了ISO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而1997年出臺的新“準則”――SA8000,在更大程度上保護人的權利和利益,保障勞工的合法權,因此,國際上都公認這是一個很好的標準。很多的企業都想通過這個標準,證明自己在履行社會責任,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以贏得公眾的目光,從而在國際競爭上取得優勢。因此,外貿企業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更需要實行社會責任會計。
(三)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社會企業的競爭從來沒有停止過,企業要想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就要取得社會的承認,提升自己在公眾心中的形象,而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無疑是一個好的途徑。社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平臺,企業也要為社會的發展做出相應的付出,也可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特別是社會公益事業,比如對弱勢群體的關注以及幫助,就能很好的引起社會的重視和認可。也許在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成效,但就長期發展來看,這是一項很有潛力的投資。目前,諸多企業已經很明確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努力提升自己在社會責任中的地位,不僅僅是“名”的收獲,也將為“利”的獲得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外貿企業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的思考
(一)以現有的社會責任會計內容作為推行基礎
外貿企業推行社會責任會計在內容上和現有的國內企業推行的社會責任會計沒有太大的差異。要順利地推行社會責任會計,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取得認識。
1.建立良好的消費服務
現在消費者的觀念已經有很大的進步,懂得利用法律法規維護自己的利益。社會責任會計從消費方面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外貿企業作為與國際經濟接軌的一員,在出口貿易中,商品的質量保證、相關的費用支付收取,以及產品的售后服務、售后跟蹤調查等,都要求社會責任會計應做出良好的保障。
2.保障企業內部員工的權益
企業對員工的責任主要體現在有無社會福利的保障、薪酬是否能夠發放、是否有所拖欠、勞動安全方面是否有安全措施、有無事業發展的前景、能不能夠給員工提供技術類的培訓、工作的環境可不可以進行改善等方面,我國很多的相關法律都明確規定企業必須在保障員工合法權益下謀求自己的利益,發展企業也必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為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的勞動環境。及時給員工繳納社會養老、醫療、生育、工傷等方面的費用,我國有些企業為員工提供“五險一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員工也有權對企業中不合法的法律法規提出自己的意見。這些都進一步說明社會責任會計對保護內部員工的權益的重要性。
3.獲得行業自身的支持
社會責任會計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將會計信息向社會作出明示。隨著會計類人才的業務水平越來越好,時代的進步以及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進一步培養,增強了會計人員的素質。他們的工作效率越來越高,使得他們能更好的向社會作出相關的信息匯報。西方和國內已經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獲得了相關的經驗,這對外貿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推行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4.體現企業對生態環境的責任
企業在從社會取得經濟利益之后,會對很多方面造成負面影響,生態環境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無疑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工業方面排出的廢水廢渣、對社會資源的大量占用、從自然資源里攫取的礦產等,企業在獲得經濟效益之后應該積極履行自己的責任,盡力從各方面彌補對生態方面造成的傷害。
(二)外貿企業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的途徑和條件
1.大力進行相關培訓及理論教育
國際上因為推行社會責任會計比我國早很多,所以無論是在理論實踐還是在理論教育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國現在諸多企業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用的都是傳統的會計人才,不是說他們的能力不優秀,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擁有這方面專業知識的人才在處理相關事務方面還是比傳統型的人才要具有突破性。因此,在人才教育培養方面,我們必須加大力度培養,才能加快社會責任會計在外貿企業的推行。
2.理論實踐相結合,是外貿企業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的重要途徑
外貿企業和國內一般企業有所不同,它面對的是國際市場,需要考慮的國際因素比較多。在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的過程中,要用到符合自己企業的理論,然后把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與之相結合,經過調整,找到適合自己推行的途徑,提高自己的社會影響力。
3.制定相關的社會責任會計文件
企業社會責任會計是一個新興的事業,在社會發展中有它自己特殊的作用和地位。我國是社會主義發展國家,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無疑要向西方擁有管理經驗的同行學習,但是,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經驗的積累上來看,西方國家因為和我國的國情政策不一樣,因此在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的時候,我們必須制定自己相關的文件,保障社會責任會計的順利推行。
4.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運用各種計量方法
企業的經營活動一般是以實質性的貨幣作為評定企業是否盈利的標準。而社會成本和相關效益似乎和企業的盈利有點不太符合。因此,社會責任會計往往在這方面難以衡量相關的價值問題。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不像市場經濟交易中的那樣直接利用實質性的貨幣來衡量其價值,看看物是否有所值。就目前而言,很多的企業明白其中的價值關系,不再用傳統會計的思維去思考社會責任會計這方面的問題,做到有所突破,能夠運用合理的計量方法去分析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
主要參考文獻:
[1]黎精明.關于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J].對外經貿財會,2004(7) .
[2]鄭興鐸.外貿企業推行社會責任會計的思考[J].國際商務財會,2007(1).
[3]葛家澎.建立中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總體構想[J].會計研究,2004(1).
[4]季曉東.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初探[J].江蘇商論2005(1).
涉外會計范文5
關鍵詞:紅外遠傳技術;數據傳輸;編碼/解碼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01-0000-02
Infrared data transmission equipment based on the data decoding module design
Li Shuang
(Zhengzhou Tourism College,Zhengzhou450009,China)
Abstract:Remote use of infrared technology for encoding / decoding data, along with an inventory of portable hand-held cell phone ---- information terminals.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performance data acquisition terminal import original HOA6480-type Class IIIB 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Read by scanning equipment in the one-dimensional bar code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the measured object. With inventory of mobile phones, to a large circulation, characterized by large quantities of modern logistic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ill become more efficient, fast and accurate. It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this inventory of traditional work patterns of artificial strong impact of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will be highly efficient and reliable technological means.
Keywords:Infrared Remote technology;Data transmission;Encoding/decoding
一、引言
傳統的數控設備低效率高能耗,管理粗放。隨著制造行業變革的不斷深入,生產資料供需平衡已經被打破,在這種情況下,精細化生產方式越來越受到廣大生產者的重視。迎接市場挑戰,先進、可靠、靈活、經濟的制造工具是制造業取得可持續發展優勢的重要支撐。數控加工技術的廣泛深入應用已成為工廠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的重要途徑。
數據傳輸是否先進、可靠、兼容是數控加工技術的主要關注點之一。數據傳輸的鏈接方式可分為有線鏈接、無線鏈接。通用數控設備數據傳輸硬件接口主要有:串口USB、RS232,或PC卡。在對數控機床加工管理等方面進行技術改造中數據傳輸技術也是重要的環節。采用紅外遠傳技術進行編碼/解碼數據傳輸具有諸多優勢,它滿足抗干擾、傳輸安全、性能穩定、兼容性優。尤其在經濟性、維護性等方面表現突出。
二、電路原理介紹:
主控制單元是單片機AT89C2051,中斷口INT0跟紅外接受管U1相連,接收紅外信號的脈沖,8個發光二極管作為顯示解碼輸出(也可以用來擴展接其他控制電路),U3是跟電腦串行口RS232相連時的電平轉換芯片,9、10腳分別與單片機的1、2腳相連,(1腳為串行接收,2腳為串行發送),MAX232CPE的7、8腳分別接電腦串行口的2(接收)腳、3(發送腳)。晶振采用11.0592MHz,這樣才能使得通訊的波特率達到9600b/s,電腦一般默認值是9600b/s、8位數據位、1位停止位、無校驗位。
該模塊硬件需要的元件:單片機TA89C2051一只,RS232接口電平與TTL電平轉換芯片MAX232CPE 一只,紅外接收管一只,晶振11.0592MHz,電解電容10uF 3只,電阻1K片1個,300歐姆左右1個,瓷片電容30P 2個,發光二極管8個。
如圖所示,某型手持數據終端觸發器的波形是這樣的。
開始位是以4.2ms低電平然后是4.2ms高電平,然后數據表示形式是1.0ms低電平1.0ms高電平周期為2.0ms表示“0”,1.0ms低電平 2.7ms高電平周期為3.7ms表示“1”,編寫程序時,以大于4.1ms小于4.4ms高電平為起始位,以大于2.6ms小于3.8ms高電平表示“1”,大于0.9ms小于1.1ms高電平表示“0”。因此,我們主要用單片機測量高電平的長短來確定是“1”還是“0”即可。定時器0的工作方式設置為方式1:mov tmod,#09h,這樣設置定時器0即是把GATE置1,16位計數器,最大計數值為2的16次方個機器周期,此方式由外中斷INT0控制,即INT0為高時才允許計數器計數。比如:
jnb p3.2,$
jb p3.2,$
clr tr0
這3條指令就可以測量一個高電平,接下來讀取計數值TH0,TL0就可以分辨是起始位還是“1”或“0”。在確定碼表之前,您可以使用P0口的8個發光二極管來顯示編碼,16位編碼分兩次顯示:
mov p0,keydata
acall delay_1s ;//1ms延時子程序
mov p0,keydata+1
ljmp main
根據P0相繼的兩次顯示的編碼,記錄每個按鍵的編碼,形成編碼表,即遙控器編碼的解碼完畢。碼表確定之后,以后接收到遙控器的編碼之后,就與碼表比較,找到匹配的碼項,并把該碼項對應的順序號輸出到P0口,同時也把順序號向串行口輸出到機床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接收該數據后由串口軟件決定如何處理。
流程圖如下
三、程序設計
keydata equ 30h ;
org 00h ;
main:
mov keydata,#0 ;
mov tmod ,#09h ;
movr7,#0 ;
movr6,#0 ;
jb p3.2,$ ;
again:
mov tl0,#0 ;
mov th0,#0 ;
setb tr0 ;
jnb p3.2,$ ;
jb p3.2,$ ;
clr tr0 ;
mov a,th0 ;
clr c ;
subb a,#15 ;
jc again ;
mov a,#16 ;
clr c ;
subb a,th0 ;
jc again ;
nextbit:
******;//代碼略
last8:
mov keydata+1,a ;
mov r7,#0 ;
sjmp nextbit ;
next:
******;//代碼略
continue:
jnc nextbit ;
mov a,keydata ;
clr c ;
rrc a ;
mov keydata,a ;
inc r7 ;
cjne r7,#8,nextbit ;
inc r6 ;
cjne r6,#2,last_8 ;
sjmp seach ;
last_8:
mov keydata+1,a ;
mov r7,#0 ;
sjmp nextbit ;
seach:
mov r0,#-2 ;
mov r1,#-1 ;
seach1:
inc r0 ;
seach2:
inc r0 ;
inc r1 ;
cjne r1,#29,compare ;
sjmp exit0 ;
compare:
mov a,r0 ;
mov dptr,#keycode ;
movc a,@a+dptr ;
cjne a,keydata,seach1 ;
inc r0 ;
mov a,r0 ;
;mov dptr,#keycode ;
movc a,@a+dptr ;
cjne a,keydata+1,seach2 ;
mov p1,r1 ;
send:
mov tmod,#20h ;
mov tl1,#0fdh ;
mov th1,#0fdh ;
mov scon,#01010000b ;
setb tr1 ;
loop_s:
mov sbuf,r1 ;
jnb ti,$ ;
clr ti ;
exit0:
ljmp main ;
keycode:
db 11111000b,00000000b,11111100b,00000000b,11111001b,11000000b
db 11111100b,11000000b,11111010b,00000000b,11111010b,00100000b
db 11111010b,01000000b,11111010b,01100000b,11111010b,10000000b
db 11111010b,10100000b,11111010b,11000000b,11111010b,11100000b
db 11111011b,00000000b,11111011b,00100000b,11111011b,01000000b
db 11111011b,01100000b,11111111b,01100000b,11111111b,10100000b
db 10001100b,10001110b,10001101b,11101110b,10001100b,10101110b
db 10001101b,11001110b,11111000b,11100000b,11111100b,10000000b
db 11111100b,01000000b,11111001b,10100000b,11111100b,10100000b
db 11111100b,01100000b
end
四、結論
本文設計的盤點手機具有低功耗、控制簡單、實施方便等特點,它運用了紅外傳輸技術,實現了掃描讀取設備中的一維條碼信息,精確識別被測對象。主要適用于(快運轉遞)EMS、商場、超市、工業生產(包裝)流水線、民航、鐵路交通運輸等相關行業。它能夠完成自動查詢、實時追加/確認、累計計數、通信連接、數據接收發送、日期/時間設置、背光燈、電源管理、備注操作等功能,滿足抗干擾、傳輸安全、性能穩定、兼容性優的性能,完全達到了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沈宇紅,凌菱.紅外線傳輸[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2,03
[2]劉康,王宣銀.基于USB的紅外傳輸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和實現[J].工業控制計算機,2004,01
[3]夏華,張浩,吳啟迪,趙煒.一種通用嵌入式紅外數據傳輸及遙控技術的實現方案及UITCP的設想.計算機工程,2003,01,05
[4]戴聲奎,劉建國等.一種實現數據解碼的方法和裝置,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09,04,29
涉外會計范文6
【關鍵詞】 企業社會責任會計; 外部性; 信息透明度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企業是否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具有外部性,而當這種行為不能被利益相關者了解時就具有信息不對稱性,為了消除這種信息的不對稱性,滿足大多數利益相關者的主要信息需求,需要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信息披露,增加信息透明度。我國的社會責任會計起步晚,自1995年我國財政部公布了企業經濟效益指標體系之后,社會責任會計才被重視起來。而長期以來企業片面的追求利潤最大化導致社會責任目標被忽略,有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也使得企業行為缺乏約束,因此,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理論和實踐都亟待加強。
一、社會責任會計的經濟學分析
1968年,美國會計學家David F·Linowes在Social—
Economic Accounting(社會經濟會計)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社會責任會計的概念。David F·Linowes認為,社會責任會計意味著會計在社會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等社會科學中的應用。而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理論要追溯到“社會成本”、“社會效益”、“外部性”等福利經濟學概念的提出。福利經濟學是研究社會經濟福利的一種經濟學理論體系,它強調企業應履行其社會責任從而增進現代社會整體的經濟福利。它的發展對20世紀70年代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產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福利經濟學理論中的外部性是指一個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另一個經濟主體的福利產生了影響,而施加這種影響的主體卻沒有為此付出代價或因此而獲得補償。最早對外部性進行研究的是劍橋學派的兩位奠基者Henry Sidgwick和Alfred Marshall。尤其是后者在1890年首次提出“外部經濟”、“內部經濟”的概念。1920年,英國經濟學家Arthur Cecil Pigou出版了《福利經濟學》一書,補充了“內部不經濟”、“外部不經濟”的概念,創造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外部性可分為正外部性(外部經濟)和負外部性(外部不經濟),在本文中,如果一個企業承擔了社會責任,這種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的其他成員帶來好處,但他自己卻沒有獲得補償,企業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該活動所帶來的社會利益,這種性質的外部性被稱為外部經濟;相反,若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企業員工、社會公眾的利益造成了損害,或者對自然環境造成了破壞,而企業卻沒有為此付出代價,企業的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這就是外部不經濟。而信息不對稱是由于在社會政治、經濟等活動中,一些成員擁有其他成員無法擁有的信息,會使利益相關者不能及時發現交易對象,甚至出現Kenneth J.Arrow提出的“檸檬市場”①(The Market for Lemons)。企業是否承擔社會責任的行為若不能充分的被利益相關者所了解,就會出現信息的不對稱。外部性和信息不對稱都會使資源配置偏離帕累托最優點,從而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率甚至市場失靈。
加強社會責任會計的信息透明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體系,有助于環保投入和環境績效狀況相對較好的企業消除市場上由于信息受到阻隔而帶來的負外部效應,把企業的環保投入和環境績效信息傳遞給投資者、政府和社會公眾,消除信息的不對稱性,減少利益相關者或信息使用者為獲取這種信息付出的社會成本,從而獲得投資者的投資、政府的扶持和社會公眾的回報,引發一系列的良性連鎖反應。
二、國內外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分析
(一)國外研究現狀
雖然社會責任會計在我國仍算是一門新興學科,但在西方國家,對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已經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果。
法國對社會責任會計的規定是最完整、最具有特色的。早在1975年的《蘇德魯報告》(Sudreau Report)就提出了每一個企業都要提供以客觀指標為基礎的社會資產負債表的建議,并在1977年正式立法,規定具有一定規模——所有職工人數達到或超過250人(1982年擴大為300人)的企業必須編制“社會資產負債表”。2001年的《諾威爾經濟管制條例》(Nouvelles Regulation Economiques)要求上市公司從2002年開始,在年度財務報告中披露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社團權利、人權、社區參與等信息。披露形式以描述性的社會責任報告為主。
英國也早在20世紀70年代便提出了編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提高企業形象和價值。1980年,英國會計準則委員會出版的《公司報告》中便鼓勵企業編制除了傳統財務報表之外的增值報告、公司前景表、公司目標表等。2006年修訂的《公司法》規定,從2007年12月起,上市公司必須披露環境、雇員、社會社區問題的信息。披露形式也是以描述性的方式為主。
美國作為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發源地,其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形式是多樣的。1934年頒布的證券法的S—K管制規則中指出上市公司要披露可能影響利潤的不確定性或者已知趨勢的非財務信息。美國會計學會(AAA)也先后成立了5個針對社會責任的確認、計量、報告進行研究的專門組織,推動了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美國的社會責任報告形式很多,社會責任報表、描述性的社會責任報告、定量內容的社會責任報告、貨幣內容的社會責任報告都曾經在美國企業中使用過,現在更多的美國公司傾向于采用描述性的社會責任報告。
從上述發達國家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情況可以看出,西方發達國家大都已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加強社會責任會計信息透明度。并且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自愿進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公司比例正在不斷增加。